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案
  • >导航
  • >教案范文数学模板大全
  • 教案范文数学模板大全

    发表时间:2024-09-14

    教案范文数学模板大全。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并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它遵循学习效果最优的原则吗,是课件开发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如何把教学设计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数学优秀教学设计模板,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案范文数学模板大全 篇1

    单元目标:

    1、使学生认识圆,掌握圆的特征;理解直径与半径的相互关系;理解圆周率的意义,掌握圆周率的近似值。

    2、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求圆的周长与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地计算圆的周长与面积。

    3、独立自学,使学生初步认识弧、圆心角和扇形。

    4、使学生认识轴对称图形,知道轴对称的含义,能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5、通过介绍圆周率的史料,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单元重点:

    1、认识圆和轴对称图形;

    2、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

    单元难点:

    理解圆周率“π”;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以及画具有定半径或直径的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圆,掌握圆的特征,理解直径与半径的关系。

    2、会使使用工具画圆。

    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综合、概括及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

    圆的认识,通过动手操作,理解直径与半径的关系,认识圆的特征。

    教学难点:

    画圆的方法,认识圆的特征。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圆规等。

    教学过程:

    一、旧知铺垫(课件出示)

    1、我们以前学过的平面图行有哪些?这些图形都是用什么线围成的?简单说说这些图形的特征?

    长方形 正方形 平行四边形 三角形 梯形

    3、 出示圆片图形:

    (1)圆是用什么线围成的?(圆是一种曲线图形)

    (2)举例:生活中有哪些圆形的物体?

    (钟面、车轮、水杯、碗口等)

    二、新知探究

    (一)认识圆心、直径和半径。

    1 、教师课件出示自学提纲。

    (1)生拿出准备好的一个圆纸片。

    (2)课本第56页动手折一折。

    折过2次后,你发现了什么?再折出另外两条折痕呢?

    (3)指出纸片的圆心、直径和半径。

    2、自学,教师巡回指点,发现难点。

    3、教师在黑板上画一个圆,让个别学生上台指出。

    4、小组讨论:

    (1)什么叫半径?圆上是什么意思?画一画两条半径,量一量它们的长短,发现了什么?

    (2)什么叫直径?过圆心是什么意思?量一量手上的圆的直径的长短,你发现了什么?

    (3)小结:在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直径,且所有的直径都相等。

    在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半径,且所有的半径都相等。

    5、直径与半径的关系。

    (1)学生独立量出自己手中圆的直径与半径的长度,看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然后讨论测量结果,找出直径与半径的关系。

    得出结论:在同一个圆里,

    (2)58页做一做第一题。

    (二)画圆。

    1、介绍圆规的各部分名称及使用方法。

    2、让个别学生说出老师刚才是如何画圆的。

    学生自学课本第57页并小结出画圆的步骤和方法。

    3、小组内画r=3cm的圆。组长检查评比,然后全班评比。

    三、当堂测评

    1、判断,并说明理由。(40分)

    (1)半径的长短决定圆的大小。 ( )

    (2)圆心决定圆的位置。 ( )

    (3)直径是半径的2倍。 ( )

    (4)圆的半径都相等。 ( )

    2、画一个半径是2厘米的圆。再画一个直径是5厘米的圆。(30分

    3、思考题:在操场如何画半径是5米的大圆?(30分)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回查看,发现疑难。

    小组内评比,纠错。组长组织解决存在问题

    四、谈收获、讲表现。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对自己的课堂表现还有什么提议吗?觉得在哪些地方还需改进。

    教案范文数学模板大全 篇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探索8+7等于几的计算方法的过程,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使学生在观察、操作中逐步培养探究、思考的意识和习惯。通过算法多样化,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3.使学生能运用知识解决生活里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的作用,初步培养数学的应用意识。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谈话:小朋友,你们喜欢做游戏吗?现在我们来玩一玩,好不好?

    师一边拍手一边有节奏地说:小朋友,我问你,9和几凑满十?

    学生:邵老师,告诉你,9和1凑满十……

    [评析: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为新课的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对口令游戏不但复习了10的组成,也为学生探索8、7加几的算法提供了依据。]

    二、操作探究,学习新知

    1.教学小号图。

    (1)提问:这是一幅小号图,谁能说说这幅图的意思?

    你能提出一个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吗?怎样列式?

    [评析:让学生先说一说图意,再提出问题,旨在培养学生搜集信息、提出问题的能力。]

    (2)提问:8+7等于几?你能从图上看出来吗?在小组里说一说。

    (3)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学生交流,可能会有下面的想法:

    ①一个一个数出来的。

    ②左边8个加2个是10个,10个加5个是15。

    ③右边7个加3个是10个,10个加5个是15个。

    ④两个盒子一共20格,现在空掉5格,就是15个。

    ⑤8+7=8+2+5=15。

    ⑥8+7=7+3+5=15。

    学生在交流第②、③种方法时电脑动画演示小号移动的过程。

    [评析:教师充分利用主题图的作用,让学生自主探索8+7的计算策略。以上不同的算法反映了学生的三种认知水平:第①种算法表现出动作把握倾向,认知水平有待提高;第②③④种算法表现出图形把握倾向,这些学生对图形有较强的观察力和想像力;第⑤⑥种算法表现出符号把握倾向,这些学生具有抽象思维能力,认知水平较高。]

    2.教学小棒图。

    (1)小朋友想出了很多办法计算8+7=15,那你们想不想知道小青椒和小蘑菇是怎样想的?

    小青椒是用摆小棒的方法计算的,请你们在小组里说一说,它是怎样想的?指名说一说。

    动画演示,学生填出方框里的数。

    (2)小蘑菇的想法和小青椒有点不一样,请你们在小组里说一说它又是怎样想的?指名交流。

    [评析:设置一个帮助小青椒和小蘑菇的情境,让学生填出方框里的数,有利于培养学生助人为乐的美德,同时使学生的认知水平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

    (3)这两种方法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有什么一样的地方?小结:这两种方法都是凑十法"。

    3.(1)教学"想想做做"第1题。

    请小朋友先用学具摆一摆,再计算。学生完成后交流。

    (2)(电脑出示"想想做做"第2题)下面我们来做个"圈十"游戏。先圈出10个,再计算。

    (3)教学"想一想"。提问:不看图、不摆小棒,你们会这样想吗?请你在书上填一填。

    提问:计算8+9还可以想哪些有联系的算式?"

    谁来说一说。学生可能想到:

    ①因为9+8=17,所以8+9=17。

    ②因为9+9=18,所以8+9=17。

    ③因为8+10=18,所以8+9=17。

    ④因为17—9=8,所以8+9=17。

    [评析:让不同的学生表现不同的思维过程,使他们获得积极的学习体验,感受成功的快乐,同时使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得到进一步发展。]

    (4)小结:我们计算8+9的'时候可以想以前学过的算式,这个办法真不错。(电脑出示"想想做做"第4题)你能很快算出这些题的得数吗?

    学生口答。

    [评析:通过题组对比,使学生认识到较小数加较大数,可以利用学过的算式直接算出得数,同时体会两个数相加,交换位置,和不变。]

    三、寻找规律,巩固新知

    1.电脑出示"8加几"的题目,学生口答,引导学生发现,只要把加上的数分成2和几,就知道得数是十几。小结:发现了这个规律,就会算得又对又快。

    [评析: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素材,让他们去观察、比较,从而发现8加几得数的规律,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口算速度,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探究、思考的习惯。]

    2.电脑出示"7加几"的题目。提问:那么7加几有这样的规律吗?谁能很快算出这些题目的得数?

    3.组织口算比赛男女生各派一名代表,其余打手势。

    四、联系生活,解决问题

    提问:光会计算还不够,我们还得学会开动脑筋,用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你们看,面包房里有3袋面包,第一袋装了9个,第二袋装了8个,第三袋装了6个。幼儿园王阿姨要为班上15个小朋友准备点心,你觉得买哪两盒比较合适?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组织学生交流。

    小结:运用数学知识可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而且,只要肯动脑筋,解决问题的方法往往不止一种。

    总结

    [评析:教师从现实生活中提出了一个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学生需要在具体的情境中,作出分析、估计和判断。问题解决的过程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同时也增强了学习数学的信心,发展了求异思维,培养了实事求是的态度和创新精神。]

    总评:本课的教学,没有严谨的计算方法的讲解和反复的、规范化的算理语言的训练。教师允许学生用适合自己思维特点的形式思考,探索计算方法,形成解决问题的一般策略。学生在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等方面都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学生的学习活动是一个生动活泼的、生动的和个性化的过程。

    教案范文数学模板大全 篇3

    教学思路:

    通过观察、操作,能按照指定的目标或者自定的目标对物品进行分类,并会比较事物的多少、大小、高矮、长短、远近、宽窄、粗细、厚薄等。在分一分、比一比的活动中让学生形成初步的观察、分析比较能力。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有关分类、比较的简单的数学问题,并能初步汇报和交流自己的想法。经历分类和比较的'过程感受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养成分类整理物品的习惯。但是专门让孩子被动的认知让整个课堂很枯燥,孩子也没有兴趣。所以在设计本课的时候,我想采用一系列游戏的方式和方法让孩子在玩中学在学中玩,如《小组找家》《男女小朋友找家》《小小花果山》《美丽的大海边》,一环接一环,让孩子在新奇的时候就结束,意犹为尽,既调动了孩子的积极性又保证了孩子在玩中所学的知识。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能按照指定的标准或自定的标准对物品进行分类并会比较事物的大小多少轻重高矮长短远近宽窄粗细后薄等。

    2、在分一分、比一比的活动中,让学生形成初步的观察、分析、比较能力。

    3、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有关分类、比较的简单数学问题。

    4、经历分类、比较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养成分类整理物品的习惯。

    教材分析:

    本单元教材选取学生习惯的生活环境场景为基本素材。通过帮妈妈整理衣服和存放衣服的活动,启发学生借助已有的生活经验,在动手实践与合作交流中学习分类和比较,把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信息窗是帮妈妈分类放衣服,通过妈妈和小朋友的谈话启发学生利用经验,学习比较多少、大小、轻重、粗细、高矮等,在我学会了么栏目中比较远近宽窄,达到宽展巩固的目的。

    学校学生情况分析:

    学校处于城市,教室里设有多媒体,利用课件让学生投入这个学习活动中。学生在家也有一些生活经验,和教材的生活场景基本差不多,所以对于孩子的已有的生活经验对大小多少轻重高矮的分类不是太难。

    教案范文数学模板大全 篇4

    教学素材: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活动,找出简单事件的排列数或组合数。

    2、通过互相交流,使学生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符号感。

    3、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进一步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4、使学生在探索规律的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和学具卡片。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一起进入有趣的数学广角。(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创设情境

    (1)师:首先给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她的名字叫小红。周末到了,小红的班上要组织一次游乐活动,她想邀请大家去参加,你们愿意吗?不过小红有一个小小的请求,当她遇到困难的时候,希望大家能够帮助她。

    师:既然是参加游乐活动,就要穿的漂亮一些,小红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穿什么衣服。

    小红的衣柜里放着六件衣服(出示衣服图片),她可以怎样搭配?一共有几种不同的穿法

    学生活动策略:

    ①教师请同学们拿出课前老师发给你的衣服卡片,自己摆一摆。

    ②引导讨论:有这么多种不同的穿法,怎样才能做到不遗漏、不重复呢?(教师结合课件演示,介绍连线法。)

    ③组织学生讨论:上装的件数和下装的件数,与有多少种搭配方法有什么关系?

    (2)妈妈为小红准备了丰盛的早餐:

    饮料有:牛奶、豆浆

    点心有:蛋糕、油条、饼干

    如果饮料和点心只能各选一种,小红的早餐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搭配方法?

    学生活动策略:

    (1)教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用连线的方法自己找出不同的搭配方法。

    (2)全班交流。

    2、智闯五关。

    第一关:帮小动物组数

    教师出示三只小动物手拿数字卡片的画面,提问:用数字卡片4、5、6可以摆出多少个不同的三位数?

    学生活动策略:

    (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用数字卡片在数位顺序表中摆一摆,并作好记录。

    (2)各小组汇报后,教师指定几名学生汇报自己的想法。进而引导学生发现组数的规律。

    第二关:走路中的数学问题

    教师出示情境图,告诉学生:从学校到少年宫有A、B两条路可走,从少年宫到动物园有C、D、E三条路可走。提问:从学校经过少年宫到动物园,一共有几条路可走?

    学生活动策略:学生拿出课前老师发的线路图,自己用笔画一画。

    第三关:足球比赛中的数学问题

    2004年亚洲杯A组有4个球队参赛,每两个球队都要比赛一场,一共要比赛多少场?

    学生活动策略:教师请学生用字母A、B、C、D表示四个球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把比赛场次清楚、形象地表示出来。

    第四关:握手中的数学问题

    教师出示画有四位小朋友的图片,提问:每两个人握一次手,四个人一共握几次手?

    学生活动策略:每个小组选出四位同学实际做一做。

    第五关:佳佳的密码箱。

    教师出示情境图,告诉学生:佳佳的密码箱中的密码是一个两位数,左边有数字1、2、3,右边有数字4、5、6。可佳佳把提前设好的密码给忘了,她最多试多少次才能把密码箱打开?

    学生活动策略: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写出所有可能的结果。

    在此题的基础上拓展:

    ★如果左边的数字有1、2、3、4,右边的数字有5、6、7、8,佳佳最多试多少次才能把密码箱打开?

    ★如果左边的数字有1、2、3、4、5、6、7、8、9,右边的数字有1、2、3、4、5、6、7、8、9,佳佳最多试多少次才能把密码箱打开?

    三、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

    四、机动练习

    如果老师想给今天这节课表现最好的三位同学照一张合影,请同学们思考,三个人站成一行,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排法?如果老师也参加进来,四个人站成一行,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排法?同学们课下思考。

    教案范文数学模板大全 篇5

    一、教学目的

    1、 认识大面额的人民币,并能进行换算。

    2、 会用大面额人民币付钱,体会付钱方式的多样化。

    3、 感受大面额人民币在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培养学生勤俭意识。

    二、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不同面值大面额人民币,教学软件,学生学习材料。

    学生准备:各种面额的人民币学具。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教师:昨天,我们去人民币王国里做客,在那里我们认识了人民币,人民币是用什么做单位的呢?

    学生:人民币的单位是元、角、分。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贴出元、角、 分三个单位 )

    教师:你能说说人民币之间有什么最重要的互换关系吗?

    学生:1元=10角,1角=10分。

    ( 教师板书此关系式)

    教师:今天,我又给孩子们带来一些用元作单位的人民币大朋友,他们的名字叫做大面额人民币。他们也想跟孩子们一起玩儿,你们愿意和他们交朋友吗?

    (教师出示课题:大面额人民币)

    教师:他们就在我们数学书里第73页上等着你们呢!快去找一找他们吧!

    [设计意图:教师通过复习,由小面额人民币引出大面额人民币,为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结构提供框架,使新旧知识很好的联系起来。同时,也为学生学习大面额人民币之间的关系提供知识迁移的基点。]

    (二)、认识大面额人民币

    1、教师:孩子们见过他们吗?在哪儿见过?

    学生1:我在超市里见过。

    学生2:我在老师收学费的`时候见过。

    学生3:我在商场里见过。

    2、教师:用过他们吗?什么时候用过?

    学生1:开学交学费时我用过。

    学生2:我和爸爸、妈妈去超市买东西付钱时,妈妈让我去付钱,那时用过。

    3、教师:孩子们既然见过、用过这些新朋友,那你们一定也认识他们吧?下面就请你跟同桌的孩子相互介绍介绍新朋友吧!

    教师:有谁愿意把新朋友介绍给全班的孩子听一听。

    (学生上台用教师准备好的教具展示并板贴)

    学生介绍认识人民币的方法;

    4、教师:今天我们的新朋友们要去参加人民币王国里举行的一次化装舞会,他们想请你们帮他们检查检查他们化的装好不好,别人还能不能认出他们来。

    (教师出示多媒体游戏内容)

    游戏1:教师出示遮住一部分颜色和图案但留有数字的人民币。

    教案范文数学模板大全 篇6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理解轴对称图形的含义,并熟练判断轴对称图形。

    2、通过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培养学生观察和想象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引导学生领略轴对称图形的美妙与神奇,感受现实生活、自然世界中丰富的对称现象,激发学生的数学审美情趣。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试一试的图形学生四人小组一份。

    教学过程:

    一、猜一猜——体会对称现象

    1、春天到了,万物复苏。猜猜谁来了?(蜻蜓按八分之一、四分之一、二分之一出示)

    老师没有出示完整的图你怎么猜到的?

    指出:仔细观察一半想象另一半,所以猜到了。(板书:观察、想象)

    打开看看猜的对吗?

    2、这个呢?(三叶草按八分之一、四分之一、二分之一出示)

    你又是怎么猜到的?

    指出:据说三叶草每片叶子都代表美好的祝福,得到三叶草的人就会一生幸福。送给你们,希望你们幸福。

    3、你们发现蜻蜓、三叶草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吗?

    指出:像这样两边一样的物体,我们就说它们是对称的。(板书:对称)

    【设计意图:本环节让学生借助已有的生活经验用眼睛观察两幅实物图,初步感知生活中的对称现象。两个猜谜游戏,既引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突出体现了自然界的对称现象,同时提出了学习本课的两个方法:观察与想象。】

    二、认识轴对称图形的特征

    1、(出示天安门、飞机、奖杯图片)老师还带来了三样物体,把这些物体画下来,看这三个图形对称吗?为什么?你有什么办法来证明?(对折)

    2、拿出这些图形,同桌合作,把这三个图形对折并说一说:你有什么发现?

    (1)你愿意把你的发现说一说吗?

    预设:①这些图形对折后,两边都是一样的。哪里看出两边一样?

    ②两边重叠在一起。老师这也有一个图形,对折后两边也重合了。和刚才有什么不一样?

    指出:象这样不多不少全部重合在一起的我们可以说成是完全重合。

    (2)飞机、奖杯是不是完全重合?为什么?

    老师也把奖杯对折了一下(上下)你觉得呢?

    指出:奖杯不能上下对折,只能左右对折才会完全重合。看来要完全重合,怎样折也是很重要的。

    3、指出:像这样,对折后能完全重合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边说边电脑演示3个图形分别对折完全重合的过程,板书:轴对称图形)

    现在你能说说为什么天安门是轴对称图形吗?

    奖杯、飞机为什么是轴对称图形呢?同桌相互说一说。

    4、中间折痕所在直线,我们称它是对称轴。(板书:对称轴)

    自己指一指其它两张图的对称轴。(课件演示)

    【设计意图:将对称物体抽象出平面图形,把生活中的对称物变成了数学中的轴对称图形。一方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探索新知的兴趣,另一方面也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来自于生活。课件出示天安门、飞机、奖杯图片(注意不同角度的对称),引导学生观察归纳这些物体的共同特征,接着通过多媒体演示将这些物体抽象成平面图形。提出这些平面图形是否对称,如何证明等问题。当有学生提出对折这个方法的时候,随即让大家动手折一折,验证自己的想法。通过不同方法的对折及不同对折效果,让大家体会到怎样才是完全重合,并且得到轴对称图形的概念,指出对称轴。】

    三、识别轴对称图形

    1、第1题。

    (1)同学们通过刚才的研究与学习,我们认识了一个新朋友——轴对称图形。在我们生活中也有很多轴对称图形。下面图形中哪些是轴对称图形?打开课本自己先找一找。

    (2)找一个你最喜欢的跟大家说一说

    竖琴:这是什么?是不是轴对称图形?

    钥匙:钥匙是不是轴对称图形?为什么?

    汽车:它是不是?

    五角星:这个呢?

    铁锚:铁锚是轴对称图形吗?

    科技:这个标志你认识吗?那是不是轴对称图形?

    农行:这又是什么标志?是不是?

    紫荆花:这个标志你知道吗?它是不是轴对称图形?为什么?(外面的圆对折后能完全重合的,里面的花纹是不是也完全重合呢?为了看得清楚我们单独把花瓣来对折一下)

    指出:判断轴对称图形不但看形状,还要考虑里面的图案呢。(板书:外形对称、图案对称)

    2、第2题。

    其实在英语里也藏有轴对称图形,看这些大家再熟悉不过的字母。找一找哪些是轴对称图形。

    C是不是轴对称图形呢?怎么对折能证明呢?

    【设计意图:两个练习题,让学生更多的感受对称,理解轴对称图形的定义。同时通过对钥匙和紫荆花图案的判断得出外形对称和图案对称两个要求。旋转得到完全重合的图形不能称为轴对称图形。】

    3、试一试。(添个普通三角形)

    (1)这儿有几个平面图形,猜猜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呢?

    (2)要想知道对不对有什么办法验证?

    (3)验证一下你的猜想。

    ①追问:几号图形是轴对称图形?为什么?

    ②追问:5号是不是?同样都是三角形为什么不是了?折一折给大家看看?

    指出:看来有的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有的三角形不是轴对称图形。具有怎样特点的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会来研究。

    平行四边形为什么不是轴对称图形?

    (如有提到剪,则剪出来看看,旋转看看,而轴对称是对折后完全重合)

    4、第3题。

    轴对称图形大家已经能很准确地判断了,那你会不会画一个轴对称图形呢?

    (1)你能画出下面图形的另一半,使它变成一个轴对称图形吗?

    (2)想象一下第一幅图右边应该是什么形状?第二幅图的另一半呢?

    (3)那就根据你的想象画一画吧

    (4)校对:

    第一个:你是怎么画的?在画时你觉得最重要的.是找到什么?(如回答中提到:他觉得画时最重要的是找到这个点。)

    指出:这个点就是那个点的对称点。

    怎么来找这个对称点?

    第二个:A、出现错误的。这个画得对吗?为什么?(用教具演示)那错在哪里呢?(教具演示平移后重合)他画的是平移后的另一半。

    B、出现正确的。这个对吗?那画出这半边最关键的是什么?怎么找?

    指出:画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时,关键是先根据对称轴找准对称点,再用线连起来。

    【设计意图:从实物的平面图形到一般的几何图形也是一个小小的跨越,所以我设计让学生动手折一折,辨一辨,画一画等方法来学习。让学生在折一折、说一说、辨一辨中体会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并使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想、验证、交流、辩论的过程中,亲历轴对称图形初步概念的建构过程,循序渐进的把对轴对称图形的认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突破重难点。】

    四、拓展

    1、欣赏。

    谈话: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对称现象,它们把我们的生活妆点的非常美丽,下面我们来欣赏一组图片。

    (课件播放:动物、植物、建筑、窗花)

    2、创作。

    (1)你看这些漂亮的窗花是人们创造出来装饰用的。你们想不想也来当一回设计师?想想怎样剪才能保证两边完全对称呢?

    (2)自己剪一个轴对称图形。

    【设计意图:一方面让学生感受到对称的美,另一方面也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

    五、总结

    今天我们一起认识了轴对称图形,你有什么收获?老师还发现今天我们班的同学善于观察,勇于想象,发现了许多数学中的生活的数学奥秘。

    课后请大家去搜集一些轴对称图形的标志,并且与你的好朋友分享、欣赏。

    【设计意图:课的最后,让学生说说收获和体会,以学生自我回顾的方式进行总结,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内化掌握,培养学生自己整理知识的能力,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下一节课的学习。】

    教案范文数学模板大全 篇7

    一、教学目标:

    1. 通过实际的观察、比较,认识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和上面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并体验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可能是不一样的。

    2. 在活动体验中学会观察方法,积累观察经验,发展数学思考,养成良好的合作、交流的习惯。

    二、制定依据:

    1. 内容分析

    教材通过对生活中常见的一些长方体形状物体的观察,引导学生认识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在观察活动中体会: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可能是不一样的,最多只能看到长方体的三个面。练习活动中,通过对正方体的观察,体会到正方体的每个面的形状都是正方形,通过对拼搭后的物体的观察,感受视图的形状是随着观察角度而变化的,为下一段的学习作好铺垫。

    2.学生实际

    二年级时,学生已接触过从物体的前、后、左、右等不同位置观察物体,初步掌握了观察物体的基本方法。但三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还比较弱,要由只关注物体的一个面发展到同时观察两个面、三个面,还具有一定的难度。在表述自己的观察方法或结果时也会出现叙述不清的状况。

    三、教学过程设计

    时间

    教学环节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设计意图

    6---7分钟

    一、认识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

    1、出示图书箱,引导学生:从你的位置观察,你能看到什么?

    2、让学生在盒子上指认

    3、指名介绍

    活动一:认识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

    1、观察图书箱,说说在自己的位置上能看到的,随机认识它的正面、侧面和上面

    2、找找自己带的盒子(长方体形状)的正面、侧面和上面

    3.交流中感悟“正面”的不同含义

    以学生熟悉的图书箱为观察对象,在看、说、指等一系列活动中,调动多种感官,协同认识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并初步感受到因为观察的位置或角度不同,看到的面的个数也是不同的。

    25

    分钟

    二、在不同的位置观察长方体形状的盒子,体会观察结果的不同

    1、布置观察任务,明确观察要求,指导观察方法,2、教师巡视,注意收集不同的资源

    3、组织交流与评价

    随机引发思考:从一个位置观察,最多能看到长方体的几个面

    4、引导小结

    活动二、从不同位置观察盒子,体会观察结果的不同

    1、学生观察,记录观察结果

    2、交流观察结果,检验观察方法。

    3、感悟小结

    这个大问题的设计是在学生前一次的初步观察体悟的基础上提出的,这样,每个学生都有独立观察,解决问题的时间与空间,而不同层次的学生所展示出来的“差异资源”又为互动生成提供了可能。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会多角度观察物体的方法,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

    6---7分钟

    三、拓展、延伸

    引导学生观察,鼓励学生不断挑战。

    一、1、从正方体的三个面观察

    2、观察老师拼搭的两个正方体,想象后与视图连一连

    二、按要求摆图形

    通过这一环节,使学生初步体会正方体的每个面的形状都是正方形,通过想象与观察结合,学生初步感受图形与视图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为后续的学习打下一定的基础。

    1—2分钟

    四、全课总结

    学完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交流,自我评价

    四、课后反思重建:

    最新小学数学教学设计

    要让课堂教学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建立一个开放的、充满活力的课堂教学新体系,教卿首先应在课堂教学设计上下功夫。教学设计就是教师依据数学学科和学生的特点, 认真钻研教材,分析教学任务和教学对象,从而对教材进行再组织,设计教学方案的过程。下面就新课程下的数学教学设计来谈谈自己的一些想法:

    一、深入了解学生,找准教学起点

    要想学生通过40分钟的学习有所提高,首先就要了解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也就是确定教学起点。教学起点就是学生在学习新的知识之前已具有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以及有关学习的.认知水平与态度。它是影响学生学习新知识的重要因素。 :十一世纪是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 学生了解信息的途径很多,远比原来要快、要多,有时可能远远超出了教师的想象, 因此教师事先想好的教学起点不 定是真实的起点。教师要想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来设计教学过程,首先就要了解教学的真正起点。

    二、客观分析教材,优化教学内容

    教材是实现教学计划的重要载体, 也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主要依据。要真正地用好教材,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思考:1.为实现教学目标,教材提供的内容是否都有用,哪些需要补充,哪些可以删除或改变;2.教材提供的教学顺序是否需要重新组合;3.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是什么。只有解决了以上作者工作单位:杨建凡,浙江省绍兴县杨汛桥紫微小学。几个问题,才能使教学内容更易于教师教学,学生更易于自主探索。

    在教学三年级上册《秒的认识》一课中,教材提供的是春节联欢晚会倒计时的一个场景来导入新课,从而感悟1秒钟的时间很短来揭示课题的。但是这 场景时问过去较长了,对学生而言感受不大。于是我结合了刚刚前几天学校组织观看过的神舟六号发射前的倒计时来进行导入,不仅使学生感受了1秒很短,更让学生了解祖国航空事业的发展,感受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在设计教学时,又插入刘翔在雅典奥运会上的成绩, 明白1秒甚至比1秒更短的时间往往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通过学生课前收集时问格式,课堂交流,对学生进行了珍惜时间的教育。这样安排,使学生接受教学内容更丰富,史富有时代特色。

    三、制定明确目标,贯穿各个细节

    教学目标足教学的出发点,也是教学的归宿,它是教学设计中必须考虑的要素。数学教学的目标一定要着眼于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要在认真分析学生的起点,全面了解课程标准对学段的目标, 以及客观分析教材的基础上,制定具体、可行的教学目标。规定学生在一节课结束后掌握哪些知识与技能,使哪些情感与态度得到发展。

    在设计《秒的认识》时,要求学生:

    1.能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种=60秒,体会1秒,了解1秒的价值;

    2.能在开放的活动中发挥自己的观察力和想象力,通过看一看、说 一说、算一算等,逐步培养初步的数学思维能力;

    3.初步建立1分1秒的时间观念,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渗透爱惜时问的教育,教育学生珍惜分分秒秒。

    四、活跃教学活动,增浓学习氛围

    当教学目标确立后,教师就需要考虑如何来达到目标,有效的学习活动理所当然成了达到目标的最好途径。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小组合作学习更是作为教师组织学生学习的首选形式。

    在《秒的认识》一课中,设计教学时,我在关键的地方组织了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第一处,在了解学生对秒的知识掌握的情况中要求学生把自己知道的知识和小组内的 学交流,选出认为最有价值的知识向全班同学交流。

    第二处,在学生明白秒针走l小格是1秒,走1人格是5秒后,让小组内的学牛轮流出题,从而引导学生会求经过时间,认识秒针走1圈是60秒等知识,} 学生在问题情境中自已创设问题,合作解决问题,突破教学的一一个重点:时间单位的换算。

    五、研究教学过程,探索教学顺序

    教师的教学按照什么样的步骤进行,这是教学设计时必须要完成的任务。合理地安排教学顺序,有助于学生系统地进行学习,从一个知识层向另一个知识层提升。在设计教学过程时,通过听秒针走动的声音和观察钟面,先了解学生对学习新知识的准备,再观看神舟六号的发射来感受秒、交流秒的知识,这样的安排, 使学生知道自己对旧知识的掌握和对新知识的了解,可以帮助学生有序地接受新知识,进一步探索自己的未知空间。

    六、精心设计练习,拓宽探究空间

    练习足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 是巩同新知。形成技能技巧,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发展学生智力的重要途径。数学练习必须精心设计与安排,因为学牛在做经过精心安排的练习时,不仅在积极地掌握数学知以,而且能获得进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要充分发挥数学练习的功能,设计练习时除了应由浅入深、难易适当、逐步提高、突出重点 关键、注意题型搭配外,还应强化习题的趣味性和开放性。因为灵活多样、新颖、有趣的练习,能使学生克服厌倦心理,保持强烈的学爿兴趣,促进学生的有效思维。而开放性的练习能给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更多参与的机会、成功的机会,能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的发展。

    七、估计教学过程,预计意外事件

    教案范文数学模板大全 篇8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和整理,我能够掌握前三个单元所学到的知识,能熟练掌握小数意义,正确、迅速地计算。

    2、我要养成认真、仔细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巩固前三单元所学知识。

    教学难点:

    我会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法:

    归纳总结法

    学法:

    练习法、测试法

    教学准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

    复习前三单元的内容,分类整理。(自学)

    二、情景导入:

    呈现目标

    教师根据学生预习情况进行小结、导入新课,并出示学习目标。揭示课题

    三、探究新知

    (一)交流自学情况。

    1、复习、整理小数的认识和加减法。

    2、复习、整理认识图形。

    3、复习、整理小学乘法。

    (二)可以让学生翻阅课本中的第一、二、三单元,然后通过表格、网络图或列举的方法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归类整理。

    (三)分层练习,完善认知。

    1、完成课本P50页第1题。

    2、教材P50页第2题。

    四、点拨升华

    当乘数大于1时,积就大于被乘数。

    当乘数小于1时,积就小于被乘数。

    五、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或者还有什么疑问?

    先小组内说一说,最后班上交流。

    六、达标检测

    完成学案中的课内巩固练习题目。学生独立做

    七、拓展提高

    1、教材P50页第3题

    (1)两个乘数相乘,一个乘数不变,另一个乘数扩大或缩小几倍,积就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

    (2)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3)两个乘数一共有几位小数,积就有几位小数。

    2、教材P50页第4题。

    两个相邻整数之间有无数个小数。学生独立思考,完成列式。

    八、作业布置:

    教材第50页的第6题,完成相关配套练习。

    教案范文数学模板大全 篇9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观察、比较,掌握什么是平移以及图形平移的方法,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进行平移。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比较、分析等数学活动,增强操作能力和分析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图形的平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积累成功的体验。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掌握图形平移的方法,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进行平移。

    【难点】

    能对图形平移过程中的距离进行准确判断。

    三、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老师做关窗、拉黑板的动作。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是什么现象吗?引导学生说出:这是平移现象。

    追问:你还能说出生活中有哪些关于平移的现象?学生答:升旗,缆车,火车在笔直的铁轨上开等。

    2、生成新知

    (1)课件出示教材中的例题1图。

    先让学生说出虚线部分和实线部分表示的是什么意思。

    提出问题:下面的小船图和金鱼图分别是怎样运动的?它们的运动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2)教师动画演示小船图和金鱼图运动的过程,让学生观察,感受平移,并强调平移的方向。

    提问:小船图和金鱼图都进行了平移,它们是朝哪个方向平移的呢?学生观察得出:小船图和金鱼图都是向右平移。

    (3)认识平移的距离。

    提问:小船图和金鱼图都是向右平移,它们的运动有什么不同吗?引导学生发现:小船图平移的距离比金鱼图远一些,并数一数。(引导:数一数,小船图向右平移了几格?)小组交流讨论,教师巡视,进行纠错。之后组织全班交流。师质疑:有位同学数出两艘小船之间的距离是4格,他认为平移的距离就是4格,你觉得对吗?引导学生得出:4格只是两艘小船之间的距离,而不是小船平移的距离。追问:刚才同学们在小组内交流了怎样数平移了几格的方法,谁来和大家分享一下,你是怎么数的?

    引导学生进行汇报交流,学生可能会出现不同的数法,教师可以组织全班同学进行评价和判断,必要时让学生上台演示自己数的方法。

    数法预设:

    方法一:看船帆上的一条线段,这条线段向右平移了9格,小船图就向右平移9格。

    方法二:看船头的一个点,这个点向右平移了9格,小船图就向右平移9格。

    (4)数一数:金鱼图向右平移了几格?再与同学交流。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组织交流,教师巡视。

    (5)小结确定平移的距离的方法。

    先让学生说说,教师再结合学生的发言进行小结:我们在确定图形平移的。距离时,可以先找出参照点,看它向哪个方向平移了几格,这个图形就向那个方向平移了几格。

    3、应用新知

    完成教材中的“试一试”。

    (1)学生独立画图。

    教师巡视,了解学生存在的问题,对个别有困难的学生进行适当辅导。

    (2)组织汇报。

    学生一边用投影展示画出的图形,一边汇报是怎么画的。

    师根据学生的汇报小结画法:一种方法是先确定平行四边形的四个顶点,找出每个顶点平移后的对应点,再将这四个对应点依次连接起来;另一种方法是找每条边平移后的对应边。

    4、小结作业

    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对今天的学习还有什么疑问吗?

    作业: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是平移的现象?

    教案范文数学模板大全 篇10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连加》

    二、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从实际情景中抽象出连加计算数学问题的过程,直观理解连加计算的意义。

    2、通过探究让学生掌握连加计算的方法,能正确地计算10以内的连加计算。

    三、教学流程设计及意图

    1、导语:

    小朋友们,大家好,我给你们讲的微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连加》

    2、讲述连加的含义

    我们先来看一组小明在给小鸡喂食的图片。(出示课件:5只小鸡)地上有几只小鸡?我们来数一数,1,2,3,4,5。

    (出示课件:2只小鸡)接着跑来几只小鸡?(2只)(出示课件:1只小鸡)最后跑来几只小鸡?(1只)

    要求一共有几只小鸡用什么方法?怎样列式?对了,用加法。列出的算式是5+2+1=。像这种算式数学上叫“连加”。

    3、探究连加的计算顺序

    像5+2+1这样的连加算式我们怎样来计算呢?

    ⑴看:原来地上有5只小鸡,跑来2只,一共有几只?我们来数一数,(1,2,3……一共有7只)最后又跑来1只,现在一共有几只?(8只),5+2+1=8,一共有8只小鸡。

    ⑵小棒图

    下面我们来看看小棒图,数一数左边的有几根小棒?中间有几根?右边呢?想一想用怎样列式计算?(4+3+1=)

    ⑶4+3+1=?先把左边的4根小棒和中间的3根小棒加起来等于7根小棒,再用7根小棒加右边的1根小棒等于8根小棒,所以4+3+1=8。一共有8根小棒。

    ⑷小三角形图

    我们来看看小三角形图,有几个红三角形?几个蓝三角形?几个黄三角形?怎样列式计算?(3+4+2)

    ⑸3+4+2=?先把3个红三角形加上4个蓝三角形等于7个三角形,再用7个三角形加上2个黄三角形等于9个三角形。因此,3+4+2=9,一共有9个三角形。

    4、总结计算顺序和方法

    在计算连加时,我们一般习惯上是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先算前两个数的和,再它们的和加上第三个数。

    5、巩固练习

    2+2+4=?5+0+3=?

    6、结束语

    小朋友们,我们学习了连加的含义和连加的计算顺序及方法,你学会了吗?

    【教案范文数学模板大全】相关推荐
    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优秀范文模板

    充分准备一份教案是一名优秀教师的职责所在,我们可以通过教案来进行更好的教学,每一位教师都要慎重考虑教案的设计,你是否在烦恼教案怎么写呢?可以看看本站收集的《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优秀范文模板》,希望能够为您提供参考。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新的一学期又开始了,为了在新的学期里把工作做好,把我...

    2025春四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

    按照学校要求,教师都需要用到教案,教案在我们教师的教学中非常重要,做好教案对我们未来发展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如何才能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特地为大家整理的“春四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20xx春四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本学期我继续担任四年级的班主任,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现拟订本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