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案
  • >幼儿园教案
  • >导航
  • >2024地理课件10篇
  • 地理课件

    发表时间:2024-09-13

    2024地理课件10篇。

    栏目小编为您整理了一些“地理课件”资料。教案课件是我们老师工作的一部分,相信老师对写教案课件也并不陌生。教案是提高学校教育教学水平的重要支撑。如果这个网站对您有价值请动手收藏以备日后使用!

    地理课件 篇1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利用地图说出印度的位置、地形特点。读图分析印度气候特征,及水旱灾害频繁的原因。读图分析印度人口增长的特点,从材料中分析出印度人口增长快速的原因。

    过程与方法目标:依据地图和资料分析印度的自然情况,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印度是世界闻名古国,我们要了解、爱护、珍惜这个人类的家园。在学习中形成正确的环境观和人口观。进一步丰富学生学习地理的成功体验,激发形成对地理事物进行分析、探究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①印度的气候类型及其特点。

    ②印度水、旱灾害频繁的原因。

    教学难点:农业的分布及与自然条件的关系。

    三、学情分析:

    基于对学生已有学习水平的估计,同时针对初一学生的认知规律,本节课注意联系生活实际,通过印度人的穿衣、风俗等日常生活

    拉近了学生与地理的距离,以激发学生求知兴趣,促使学生主动思考,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和效率。并且通过设计导学案,开展小组讨论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与交流中获取知识。

    四、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景,导入新课

    课间利用多媒体播放极具印度特色歌曲,吸引学生注意,感受异域风情。上课时,教师提问:歌曲好听吗?学生回答:好听。教师:好听,就是听不懂歌词,那同学们有没有听出是哪一国的歌曲?从而引出印度。但是并不直接开始新课教学,而是从印度独特的文化信仰和风俗习惯入手,播放印度舞蹈视频,展示印度服装、恒河沐浴、湿神婆、神牛、泰姬陵,在讲解期间更是运用了时下最流行的网络用语——颜值很高来形容印度美女,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浓厚的印度民族文化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良好的课堂环境,让学生很快对印度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顺利的导入新课。

    (二)小组合作,探究新知

    把学生分成八个六人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完成导学案,最主要的作用是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自主学习的平台。学生已经在老师的引导下学习了亚洲、日本、东南亚这三个区域,基本知道了学习一个区域主要从哪些方面入手,而现在利用导学案自主学习印度,可以充分锻炼学生,这样学生在上课时动笔的机会多了,填空的内容让学生自己填,重点让学生自己注明,练习让学生自己先动笔解答,学生动手就会动脑。学生只有通过实践思考,才能使知识为自己所掌握,学生的思维

    能力才能得到提高。运用了导学案效果就不一样,能够杜绝学生上课不听的现象;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及时了解学生的思维状况,及时发现学生的思维障碍;可以规范学生的答题思路。

    活动一:学生阅读导学案上的学习目标,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老师满下伏笔,下课之前要检测学生一下这节课完成了几个教学目标,这样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有针对性,

    活动二:完成导学案的第一个活动题——世界第二人口大国,以小组为单位合作,讨论完成,期间老师在学生小组讨论完成导学案的过程当中适时巡视指导,帮助学生顺利解决问题。同时提醒学生要获得需要的信息,就要从教材中的文字或是图片中查找。在各小组完成导学案后,让小组代表和同学们分享他们小组的成果,教师给予肯定。我们知道任何知识听一遍是不可能有很深刻的印象的,为了加深印象,教师利用多媒体和学生一起把活动一涉及到的知识点再捋一遍。

    活动三:完成导学案的第二个活动题——热带季风气候和粮食生产。仍然是以小组为单位合作,讨论完成。各小组完成之后选一个小组代表分享成果,由于这部分内容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所以在学生自主学习之后,教师仍然要利用多媒体和学生一起把知识点加深印象,尤其是印度的热带季风气候,教师在此设计了一个表格,让学生代表在前面完成,在填表的时候,一次叫两个同学同时上来合作完成,这样能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同时得到的结果会更准确。印度的粮食作物小麦和水稻的分布以及与自然条件的关系是本节课的难点,

    为了帮助学生解决好难点,充分利用教材P35的活动题,分析粮食作物的分布和自然条件的关系,教师引导学生读图获取自己想要的信息,同时培养学生读图分析的能力。

    (三)课堂反馈、巩固提高

    活动四:让学生重新看导学案的学习目标,让学生检测自己完成了几个,这样做不仅整节课首尾呼应,非常完整。而且也让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整体的回顾。锻炼学生对重点、非重点的处理能力,学生自主整理课堂知识,效果更好。

    活动五:课堂练习反馈,导学案上设计了A级、B级、C级、D级四级难度的题,课堂中完成A级难度的题目,这些题目的设计都是最基本的知识点,学生能很快完成,难度较小,学生会很有成就感。

    (四)自我挑战、拓展延伸

    导学案上B级、C级、D级,留作课下作业,让学生逐级挑战,既激发他们的挑战欲又加深了对知识的巩固提高。

    地理课件 篇2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运用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分析东南亚的地形与地势特点,并能说明其人口和农业沿河分布的原因。

    2、从水运的便利、水资源的分布、沿河地形平坦等方面分析东南亚的河流对城市分布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通过阅读东南亚河流与城市分布图,能够根据河流流向和山脉走向分析东南亚地形特征和城市分布特征,学生具备自己读图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生活性地理情景的引入,感受到地理就在身边,体会地理知识的实用价值,树立人类活动要与自然环境协调发展的人地观。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东南亚的地形特征和城市分布特点。

    【难点】

    东南亚城市分布与河流分布的内在联系。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导入。用“湄公河游记”的生活地理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图片和文字。

    “渡船静静地依着喧闹的码头,在湄公河黄色的浊流里荡漾起伏,我的湄公河之行就这样开场了。

    湄公河渡口是个地点却不是个地方,但却是影片《情人》中不得不看的景致,因为湄公河渡口就是情人初次相见的地方,来到这里的是河水、是街道,是街道连接着河水,还有等待摆渡的人……”

    教师出示思考问题:在作者有关湄公河游记的描述中,有这样几句话“渡船静静地依着喧闹的码头”“来到这里的是河水、是街道,是街道连接着河水,还有等待摆渡的人”,试想东南亚的大河主要分布在哪里?它们给城市带来了哪些便利?为什么这里的城市大多沿河分布?这节课,我们接着学习东南亚—山河相间与城市分布

    环节二:新课讲授

    1、自然特征

    (1)地形特征

    【多媒体展示】大屏幕展示东南亚地形图,学生读图并思考以下问题:

    【问题】

    ①判断东南亚的河流流向和山脉走向是什么?

    ②东南亚的地形特点是什么?

    【学生活动】

    ①东南亚的山脉、河流呈南北向延伸。

    ②东南亚的山和河流相间分布。

    【教师总结】东南亚中南半岛上山脉、河流相间分布,具有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的特点。

    (2)河流特征

    观察“亚洲的地形与河流流向图”“中南半岛的地形与河流流向图”,由此及彼,通过已经学习的亚洲地形与河流流向的关系,发现东南亚地形与河流流向的关系。

    教师多媒体出示“亚洲的地形与河流流向图”“中南半岛的地形与河流流向图”,要求学生思考以下几个问题,请小组成员一起合作探究。

    【问题】

    ①中南半岛的主要河流有哪些?这些河流大部分发源于哪里?

    ②这些河流之间的颜色代表什么地形?这些河流的流向和山脉方向有什么特点?

    【教师总结】从图中能够发现中南半岛的河流众多,主要的大河自东向西依次是:红河、湄公河、湄南河、萨尔温江、伊洛瓦底江。这些河流大部分发源于我国的青藏高原地区,在我国境内有着不同的'河流名称,如湄公河在我国境内称为澜沧江,萨尔温江在我国境内称为怒江;这些河流之间的颜色表示地势较高的山脉和高原;这些河流的流向和山脉方向的特点是: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2、人文特征

    阅读课本找出中南半岛的交通、农业、人口特征是什么?

    【学生活动】东南亚交通便利,经过长期开发,已成为东南亚人口稠密、农业发达的重要地区。

    3、城市分布

    (1)阅读“中南半岛河流与城市的分布图”,思考所示问题。

    学生活动:阅读图片,4人一组讨论问题:

    ①这些河流上、下游的地形有何差异?这对河流的流速有何影响?应如何利用?

    ②找出河内、金边、万象、曼谷、仰光。看看他们分别位于哪条河流的沿岸,分别属于哪个国家?

    ③总结出中南半岛的大城市主要分布有何特点?为什么?

    【教师总结】这些河流的上游流经山区,两岸高山耸立,水流湍急,蕴藏有丰富的水能资源;下游河谷展宽,水流缓慢,泥沙沉积,河岸两侧形成冲积平原;入海口形成河道纵横、地势低平的河口三角洲。中南半岛的大城市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及河口三角洲。

    (2)总结归纳东南亚的地形与河流特点以及其对城市分布的影响:

    地形特点:中南半岛上山脉、大河多由北向南延伸,具有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的特点。

    河流特点:沿岸地区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易于灌溉,交通便利,经过长期开发,已成为东南亚人口稠密、农业发达的重要地区。

    城市分布:中南半岛的大城市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及河口三角洲,主要城市有越南河内、老挝万象、泰国曼谷、柬埔寨金边、缅甸仰光等。

    环节三:巩固提高

    完成课本活动题。

    环节四:小结作业

    小结:请学生分享总结本节课的知识要点。

    作业:搜集沿河分布的城市,并分析其成因。

    地理课件 篇3

    教学目的:

    1.使学生掌握天气、气候、气温、平均气温等概念以及气温测定的基本方法;掌握大气的受热及海陆受热的差异等原理。

    2.通过学习有关气温的知识使学生初步掌握运用地理原理解释大气热状况的方法。

    课型讲授新课。

    教学方法讲授与问答相结合的方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是天气、气候、平均气温等概念以及大气受热原理,难点是运用大气受热原理解释气候现象。

    教学用具自制投影片:

    ①日平均气温;

    ②×地×月日平均气温统计表;

    ③大气受热示意图。

    实验(可选作):沙与水的受热与冷却。用具:两个聚光灯(或台灯)配200瓦灯泡,两个玻璃器皿、水、沙土、温度计、计时器。

    教学提纲:

    气温

    一、天气与气候

    二、气温与气温测定

    1.气温与气温测定

    2.平均气温与气温极值

    三、大气的受热原理和气温的垂直变化

    四、水陆受热的不同

    教学过程:

    引人新课我们日常听到的“天气预报”主要包括哪几个方面的内容?(气温、阴晴、风力等。)

    天气预报是预报每天的天气状况,与我们说的气候有什么不同呢?

    [指导同学阅读]读教科书第41页,做练习“想一想”

    [教师总结]天气和气候都是描述某地区的大气状况。但时间长短不同。天气是指一个地方短时间的大气状况:如阴晴、冷热。气候则是指一个地方多年平均的大气状况。气候是对天气的概括和综合。

    我们研究和认识世界各地的气候,主要从气温和降水两个方面来认识。今天先来讲述气温。

    气温(板书)

    一、天气与气候(板书)

    二、气温与气温测定(板书)

    你知道什么是气温吗?气温是怎么测定的?

    1.气温与气温测定

    [教师讲述]我们时时能感受到大气的冷与热,也就是说,大气是有温度的。大气的温度,简称气温。气温一般用℃表示,读作摄氏度。如4℃读作四摄氏度,-5℃读作零下五摄氏度。

    [提问]测定气温要使用什么工具?(温度计)

    [出示温度计]现在我们来测一下教室内温度。(教师教学生正确的读数方法,并叫几个同学读出教室内气温数值。)

    [教师讲述]由于一天里不同时间的气温不同,所以要多次观测气温,才能知道气温的状况。对气温的观测,通常一天要进行三次:一般在北京时间7时、13时、19时。根据各地的情况和需要,观测的次数和时刻可以不完全一致。

    过渡在描述气温状况时,经常要用的是平均气温与气温极值。

    2.平均气温和气温极值

    [展示投影片]日平均气温(教材第42页图4.3)。

    [提问]这一天8时、14时、20时、2时的气温各是多少?计算出平均值。(7℃、14℃、12℃、3℃。平均值为9℃)

    [教师讲述]一般,我们把一日内的几次观测结果的平均值称为日平均气温。我们把一个月内每天的日平均气温的平均值称为月平均气温。我们把一年内每个月月平均气温的平均值叫年平均气温。

    [展示投影片]×地×月里每天的日平均气温统计表。

    [练习]计算该地×月的月平均气温。

    [教师讲述]气温极值就是气温的最高值和最低值。陆地每天气温的最高值一般出现在14时左右,最低值出现在日出以前。一年当中,世界大多数地方月平均最高气温(指陆地上),北半球出现在7月,南半球在l月。月平均最低气温,北半球出现在1月,南半球在7月。一个地方的月平均气温最高值与最低值之差叫气温年较差。一日气温的最高值与最低值之差叫气温的日较差。

    [提问]北京某日最高气温为32℃,最低气温为18℃,气温日较差为多少?(32℃-18℃-14℃)

    [提问]北京某年7月平均气温为28℃,一月是-4.7℃,气温年较差是多少?(26℃-(-4.7℃)=30.7℃)

    [提问]气温年较差大的地方与气温年较差小的地方相比,冬夏气温的变化有什么不同?(气温年较差大的地方,冬夏气温变化剧烈,气温年较差小的地方,冬夏气温差别较小。)

    过渡每天不同时刻的气温变化与太阳升落有联系吗?有,气温随太阳照射加强而升高,日落后,气温降低,直至第二天日出前,气温降至最低。这说明太阳的照射是大气热量的来源。大气是怎么受热的呢?

    三、大气受热原理和气温的垂直变化(板书)

    [展示投影片]大气受热原理示意图(教材第52页图)。

    [教师讲述]太阳光线透过大气时,大气的温度并没有升高。就好像太阳光透过玻璃窗时,玻璃并没有增温。地表吸收太阳光线温度升高后,又把热量传给近地面空气,使地面上的空气受热,温度也就增高了。高山顶部距地面较远,加上空气稀薄,所以气温比山脚处低。可见大气的受热,主要是受地面放出来的热量的影响,而不是直接来自太阳。受热的空气,因膨胀而变轻上升。随着高度的增加,距地面越远,空气受到的热量也越少,空气的温度逐渐降低.大约每上升100米,气温约降低0.6℃。

    [提问]位于南纬3°的非洲乞力马扎罗山的山顶高5895米。山顶的气温比同纬度900米处,约低多少摄氏度?(0.6×[(5895-900)+100]≈30℃)

    [提问]为什么庐山适宜避暑?(庐山最高处海拔1474米,庐山脚下的九江市,海拔约200米,7月份平均气温约为29.6℃,0.6×[(1474-200)÷100]≈8℃,29.6℃-8℃≈22℃庐山山顶7月的平均气温只有22℃左右。凉爽适宜,可以避暑。

    过渡由于地球表面是由陆地和海洋组成的,它们的性质不同,所以陆地与海洋受热特点是不同的。

    四、水陆受热的不同(板书)

    [提问]举出生活中的例子,说明地表水体与陆地受热和放热特点有什么不同?(可广泛联系实际。)

    [实验]水与沙土受热、放热的不同。演示沙土与水在同样受热和放热条件下,相同时间内升温与降温特点的区别:沙土增温、降温快,水增温、降温慢。

    [提问]同样的道理请解释海洋与陆地的增温与降温特点会有什么区别?(夏季,陆地增温快,气温高于海洋,冬季,陆地降温快,气温低于海洋.)

    布置作业自己设计一个实验,验证水体与陆地受热的差异。

    地理课件 篇4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地球的形状及大小;认识地球仪,并能识别经线、纬线、本初子午线和赤道;了解经线、纬线的特点;掌握运用经纬网确定地球上某点位置的方法。

    2.通过学生了解人类探索地球形状的艰难历程,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及培养勇于探索、深入钻研的精神,形成正确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教学重点:地球的形状认识及用数据表示地球的大小;经纬线的意义及特点。

    教学难点:经纬线的含义;经纬度的概念;运用经纬同确定地理位置。

    教学准备:

    地球仪、东西半球分布图、南北半球分布图等

    教学课时: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第一课时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讲述:同学们,我们生活在地球上,很多同学曾经或现在都会提到这些问题:地球是什么样的?地球有多大?人们怎么认识这个地球的?这节课我们一起去探讨这些问题,共同去探索地球。

    板书: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地球是什么形状的吗?

    学生回答:圆形、椭圆形……

    补充说明:我们大家都知道地球是一个球体,怎么知道的呢?我们居住在地球上,无法看到地球的整体面貌,在古代,人们对地球的形状和大小是一个难解之谜。

    一、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活动:将课本上四幅图用挂图按照顺序展示出来,学生讨论完后,请代表上台边指示图片边讲述。

    图1:“天圆地方”

    图2:“盖天说”

    图3:麦哲伦环球航行路线图

    图4:地球卫星照片

    请学生讲述第一幅图:“天圆地方”

    补充小结:在古代,人们认为整个大地是平的,天空就像倒扣在大地上的`一口巨大的锅,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学生回答)

    总结:同学们都非常聪明,不像古代人一样完全凭借直观的认识世界.简单地认识天空是圆的,大地是平的。随着人们活动范围的扩大,人们逐渐发现大地并不是那样平坦。比如:

    ①海边远方驶过来的航船,先看见船桅,后见船身;②月食时,地球的影子边缘总是弧形的。

    请学生讲述第二幅图:“盖天说”

    引导提问:对于这样的说法,同学们能否提出质疑?

    (学生活动)

    总结:从海边看帆船到发生月食看到地球影子,人们对地球形状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并提出了地球可能是球体的假想。为了证实这样的假想,人类需要到地球的另一端去看看,为此,很多探险家进行了多次全球性的航行。你能说出历史上都有哪些著名的环球航行?

    (学生回答)

    讲述并引导:最著名的就是16世纪初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船队进行的环球探险航行。下面请同学讲述麦哲伦航海的故事。

    总结:麦哲伦的环球航行的巨大意义就是充分的证明了地球的形状是个球体。那么现在我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情况又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上来为我们讲述。

    (学生回答)

    讲述:现在我们进入了太空可以在空中看到完整的地球并为地球拍了照片,确证地球是个球体。

    提问:刚才,我们同学把我们人类认识地球探索地球的过程给演示了一遍,从“天圆地方”到“盖天说”,再从麦哲伦环球航行到地球卫星照片,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由简单认识到猜想到实践,由错误的现象到真理的漫长岁月,并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从人类探索地球形状的过程中,同学们都有哪些感想?我们从中悟出了怎样的道理?

    (学生回答)

    总结:我们要学习先辈,对待任何事物要科学,要坚持严谨、认真的态度和为探索真理勇于奉献、不怕牺牲的精神。我们还要细心观察、勤于思考、善于总结、勇于实践,这样才能发现真理,取得成功。

    承转:我们认识了地球是球型的,那么她是不是真的是一个标准的球体呢?(可加入学生讨论)我们现在不仅认识了地球的形状,而且精确地测量出了地球的大小。一般来说,人们往往用表面积、周长、半径等数据来说明球体的大小。大家看到课本第6页图c,说明地球究竟有多大?

    展示挂图:课本图p5C图地球的大小

    让学生读出:地球的平均半球6371千米,地球的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地球周长约4万千米。

    讲述:精确的测量表明:从地心到北极的半径为6357千米,赤道半径为6378千米。因此,准确地说,地球应该是两极稍扁,赤道稍鼓的球体。当然,这些差别同巨大的地球来比,还是微不足道的。例如:赤道半径只比北极半径长21千米,如果把地球缩小成地球仪大小,这个差别就看不出来了。我们通常用平均半径来表示地球的大小,记住地球的平均半径是6371千米。

    板书:

    1.地球的形状:两极稍扁,赤道稍鼓的球体

    2.地球的大小:

    平均半径是6371千米

    地球的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地球周长约4万千米

    启下;下面我们一起形象地看看地球

    板书:二、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活动:出示地球仪并展示给同学们看。

    学生活动:仔细观察地球仪并动脑筋思考,地球仪与真实的地球原貌有哪些主要的不同?

    (学生回答)

    补充说明:

    1.地球仪是地球缩小的模型;

    2.地球仪上有一些在地球上实际不存在的,比如用于确定地理事物方向、位置的经纬网和经纬度;

    3.地球仪是有地轴的,而现实中并没有地轴。

    提问:根据自己对地球仪的理解,用自己的语言试着给地球仪下个定义。

    (学生回答)

    归纳:地球仪是人们按照地球的形状,并且以一定的比例把它缩小而制成的地球的模型。在地球仪上人们用不同的颜色、符号和文字来表示陆地、海洋、山脉、国家和城市等地理事物的位置、形状、大小和名称。地球仪可以让我们更直观的了解整个地球的全貌,还能帮助我们了解地球表面各种地理事物的分布情况。今后,我们经常要借助地球仪来学习地理知识,所以,同学们应当学习有关地球仪的知识。

    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有关地球和地球仪的基本知识,了解了人们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初步地认识了地球仪。下节课我们将学习地球仪的一个重要图示--纬线和经线。

    布置作业:参照课本的活动,回家制作一个小地球仪,课余比比看谁做的最好。

    板书设计: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

    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

    1.地球的形状:两极稍扁,赤道稍鼓的球体

    2.地球的大小:

    平均半径是6371千米

    地球的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地球周长约4万千米

    二、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

    第二课时

    复习上节课内容提问:1.地球的形状是什么?

    2.怎样描述地球的大小?

    3.什么是地球仪?

    4.地球仪与地球的区别。

    导入新课:通过地球仪我们可以了解地球的全貌,研究地球表面地理事物的位置及分布状况。上并拿出教具──地球仪。

    提问:大家看看你们做的地球仪与老师的地球仪除了大小外还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呢?相同之处:地轴、南极、北极。不同之处:大家有没有发现老师的地球仪上面有很多点和线?这些线就是纬线和经线,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地球仪上的一个重要的图示──纬线和经线。

    板书:一、纬线和经线

    活动:请同学们概括什么是纬线。

    学生概括,补充说明:与地轴垂直并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叫做纬线。

    活动:1.分别请几位同学上台用准备好的细绳在地球仪上标示出几条纬线;

    提问:大家有没有发现这些纬线有什么特点?(提示:纬线的形状、长度的变化规律、指示方向等)

    学生思考并回答。

    板书:1.纬线

    (1)定义:与地轴垂直,并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2)特点:①指示东西方向(与地轴垂直)

    ②每条纬线都是一个圆

    ③纬线的长度不相等(赤道是最大的纬线)

    请同学们画出最大的纬线──赤道,并观察所画的纬线是否符合以上特点。

    过渡:大家按照刚才的方法看看什么是经线,经线有什么特点,经线和纬线有什么不同?

    活动:1.分别请同学上来用细绳标示出两条经线;

    2.学生与教师共同归纳:连接南北两极并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叫做经线。

    引导:与纬线相比,经线的特点是什么?

    学生回答。

    板书:2.经线

    (1)定义: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2)特点:①指示南北方向(与赤道垂直)

    ②每条经线都是半个圆

    ③经线的长度全部相等

    知道了纬线、经线的定义及他们的特点后,请问同学们地球仪上可以画出多少条经纬线(无数条),为了区别这些经纬线,我们给他们确定了不同的度数,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纬度和经度。

    板书:二、纬度和经度

    我们先来了解纬度。

    引导:首先我们要找到一条0°纬线,所谓“万丈高楼平地起”,那么0°纬线在哪里,它经常被人们叫做什么名字?

    学生观察课本第8页,图F、G并回答。

    师生共同归纳:0°纬线就是我们早已认识的赤道。

    活动:展示厄瓜多尔首都基多市郊赤道纪念碑的图片。

    学生活动:让学生上台在地球仪上查找厄瓜多尔首都基多市,并在标示出基多市。

    提问:纬度是从0°纬线开始的,其度数变化有什么规律?最大的纬度是多少度?它在什么地方?

    学生观察地球仪或课本第8页,图F、G并回答。

    小结:纬度是由赤道向南北两极递增的。最大的纬度是90°,它们在北极和南极。

    承转:细心的同学会发现纬度沿赤道呈两边对称,那么怎样区分两条度数相同的纬线呢?

    (学生思考并回答)

    小结:我们把赤道以北的纬度叫北纬,用字母“N”表示,也就是英文北方“North”的开头字母;赤道以南的纬度叫做南纬,用字母“S”表示,也就是英文南方“South”的开头字母。

    学生活动:让两位学生上台,一位学生任意指示一条纬线,请另一位在地球仪上找出纬线。

    引导提问:如果我们要选择一条纬线把地球平均分为两个半球,选择哪条纬线作为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最为合适?为什么?

    (学生思考并回答)

    小结:同学们真聪明,和科学家们的想法完全一致。我们以赤道为界,把地球平均分为南北两个半球。赤道以北是北半球,赤道以南是南半球。

    学生活动:手拿若干标有纬度的卡片,每组两位同学任意抽取一张。同学们根据卡片上注明的纬度,按规律站成一排(可自标明赤道的那张卡片,协助同学一起完成这个活动),站好后,每位排队的同学说出自己所在的半球名称。

    板书:1.纬度

    (l)0°纬线──赤道

    (2)纬度的变化规律;范围:0°~90°

    (3)南北半球的划分。

    引导:按照我们学习纬度的方法,首先我们找到0°经线,同学们找找看0°经线在哪里?

    讲述:国际上规定: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的那条经线为0°经线,又叫做本初子午线。(展示有关格林尼治天文台的图片)

    学生活动:让两位学生上台标出格林尼治天文台的大概位置(注意纬度就可以了),然后通过这个地方画出0°经线(本初子午线)。

    讲授:0°经线确定了,那么,按规定0°经线以东称为东经,用字母“E”来表示,是英文东方“East”的开头字母;0°经线以西称为西经,用字母“W”来表示,是英文西方“West”的开头字母。我们看看它的范围是多少呢?如果先不考虑东西经,我可以沿地轴绕一圈,也就是说范围是0°~360°,但是由于我们分了东西经,所以经度的范围应该是0°~180°,经度的变化规律就是从0°经线向西和向东到180°经线经度逐渐增大。

    学生活动:在地球仪上找出东经30°、西经30°、西经150°、东经150°这几条经线;

    引导:看看在你们找出的东经30°和西经150°、西经30°和东经150°这两组经线都有什么特点?它们是不是分别构成了经线圈?任何一条经线都可以找出与之相对应的一条经线和其构成一个经线圈。每个经线圈都可以把地球分为两个均等的半球,同学们想想看哪条经线圈最适合作为划分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学生讨论并回答)

    引导学生归纳:以西经20°和东经160°这两条经线所组成的经线圈,作为划分东西半球的界线。因为这个经线圈大部分通过的是海洋,这样就避免了把非洲、欧洲等一些国家分在不同的半球上给带来的不便。

    提问:1.北纬一定在北半球,南纬一定在南半球,是否正确?

    2.东经一定在东半球,西经一定在西半球,是否正确?

    (学生回答)

    板书:2.经度

    (1)0°经线──本初子午线;

    (2)经线的范围(0°到180°),经度的变化规律;

    (3)东西半球的划分:西经20°、东经160°所构成的经线圈。

    巩固总结此课。

    布置作业:做下面练习:

    1.关于经纬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A.每条经线都自成一个圆圈B.纬线长度都相等

    C.地球仪上经线有360条D.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2.地球赤道周长约为()

    A、4万千米B、8万千米D、4万米D、8万米

    3.与120°E经线构成经线圈的是()

    A.60°WB、60°EC、120°WD、120°E

    4.本初子午线的经度是()

    A.180°B、0°C、160°ED、20°W

    5.赤道是()

    A.划分经度的起点B.东西半球的分界线C.南北半球的分界线D、90°纬线

    6.东半球的经度范围是()

    A.0°和180°之间B、20°W以西到160°EC、0°E和160°W之间D、20°W以东到160°E

    7.关于地球半球的叙述,正确的是()

    A.20°N未必位于北半球B.150°E经线未必位于东半球

    C.任何一个纬线圈都可以把地球平分为两个相等的半球

    D.任何一个经线圈都可以把地球平分为两个相等的半球

    8.关于经度、纬度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经度越大离本初子午线越远B.纬度越高,离赤道越近

    C.最大的经度是360°D.180°经线以东经度越来越大的为东经

    板书设计:

    一、纬线和经线

    1.纬线

    (1)定义:与地轴垂直,并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2)特点:①指示东西方向(与地轴垂直)

    ②每条纬线都是一个圆

    ③纬线的长度不相等(赤道是最大的纬线)

    2.经线

    (1)定义: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2)特点:①指示南北方向(与赤道垂直)

    ②每条经线都是半个圆

    ③经线的长度全部相等

    二、纬度和经度

    1.纬度

    (l)0°纬线──赤道

    (2)纬度的变化规律;范围:0°~90°

    (3)南北半球的划分。

    2.经度

    (1)0°经线──本初子午线;

    (2)经线的范围(0°到180°),经度的变化规律;

    (3)东西半球的划分:西经20°、东经160°所构成的经线圈。

    更多初一地理教案,请关注

    地理课件 篇5

    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

    知识教学点:

    1、知道地理课的学习内容。

    2、知道学习地理的目的、意义。

    3、知道学习地理课的学习方法。

    能力训练点:

    1、初步学会举例说明学习地理的意义;

    2、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好奇心,挑战心理、冒险心理和坚韧性、求异性等创新情感和创新人格。

    德育渗透点:

    1、使学生了解学习地理知识,掌握地理技能是社会主义公民适应现代化社会生活、学习和工作的需要,从而激起学生学习地理的欲望。

    2、通过为什么要学地理,帮助学生树立为建设家乡,建设祖国,保护“人类家园”地球而学习的志向。

    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

    1)为什么要学习地理?从学生日常生活和身边的地理事物、地理现象入手,让学生“想一想”。让学生从已学过的自然课常识,举例说出地理知识在我们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的用途,继而诱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2)怎样学好地理?首先指导学生自学教材,初步了解每一章的重要内容。学好地理的'方法是“三多”,即多动脑筋想一想;多阅读运用地理图表;多参加地理课外活动,如阅读地理书籍,看电视、读报刊中的地理新闻,在现实生活中汲取地理知识和营养。

    2、难点:让学生理解怎样处理好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这是本节课的难点。突破此难点,结合当时国内外新闻地理内容,通过教师举例说明。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具准备:地球仪,世界地图,中国地图教学方法:学生自由发言,并且讨论。

    学生学法:

    1、学生结合小学已学过的自然课常识,举例说明地理知识在我们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的用途。让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

    2、学生阅读教材第二页中的彩图,思考他们是否与地理有关?

    3、讨论要学好地理,在课外和课前应做好哪些准备工作?学好地理的目的是什么?

    教学过程:

    一、做自我介绍

    二、给学生提出一些要求

    三、新课学习阶段:

    1、学生自由发言,然后讨论,拿到地理书,会想到什么?

    请同学们回忆小学已学过的自然知识,每个同学举一个例子,说说我们生活、学习、工作中有哪些属于地理知识内容。

    2、学生自学教材第二页彩图,说说与地理的关系。

    多动脑筋想一想,想什么?

    3、教师根据学校环境的实际情况,结合当时国内外和实际的地理知识,列举国内外和家乡中诸如大气污染、水污染、资源被破坏、垃圾的处理、人口增长过速等环境问题的典型事例,唤起学生装学习地理知识的强烈愿望,去探索适合国情的人类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真理。

    4、学习地理,为了更好地生活

    尊重自然规律,做大自然的朋友。因地制宜,扬长避短。综合地分析地理。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四、总结、扩展在教师指导下,学生最后思考归纳,为学好地理,应做好哪些准备?课前准备:除学习用具、教材外,还需要准备地图册,填充图册。课外准备:注意收集国内外,家乡的有关地理信息材料。五、板书设计一、生活离不开地理二、学习地理,为了更好地生活尊重自然规律,做大自然的朋友。因地制宜,扬长避短。综合地分析地理。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后记:刚进入初中,第一节课学生的表现很好。这节课主要让学生讨论一些与学生密切联系的实践内容,让学生自由发挥他们的想象,学生很感兴趣。

    地理课件 篇6

    2.2  城市地域功能分区

    [导入]复习提问:城市在区域中的作用有哪些?它的主要职能是什么?

    区域的管理中心、服务中心、经济的增长中心

    以非农业的生产活动为主

    在城市当中为什么往往把一些同类活动集中在一个区域?如:三里河住宅小区、王府井商业街、玉泉营环岛家居建材市场、中关村科技园区等。

    可以扩大影响,提高知名度,获得规模效益。

    因为城市的土地有限,而各类经济活动又要占据一定的空间,为了更有效地进行各种活动,所以各类经济活动之间必然发生空间竞争,从而导致功能区的形成。

    [读图]2.7《不同的功能分区》

    ①功能区名称:王府井商业街――商业区

    方庄住宅小区――住宅区

    首都钢铁总公司及其附近地区――工业区

    ②各功能区之间是否有明显的界限?举例说明

    没有。各功能区以某种功能为主,兼有其他功能。如三里河住宅小区里就分布着小的商店、餐馆等,只是它们数量少,占地面积小。

    ③小结:◎每个功能区都是由多个从事该种功能的实体组成。这些实体在空

    间上呈现连片分布的特点。

    ◎每一种功能区都有其他的功能区穿插在其中,但所占面积较小。各种功能区没有明显界限。

    ◎多数城市共有的功能区是住宅区、商业区和工业区。

    [过渡]我们结合实际分析、了解了城市地域功能分区的形成和特点。那么在城市里最常见的功能区有哪些?它们的分布特点和形成规律是什么?下面我们学习城市常见的三种功能区。

    一、住宅区

    1、地位:城市中最为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

    [读图]地理图册P10、12:大连、郑州、贵阳

    在大多数城市中,住宅区面积所占比例如何?为什么?

    往往占城市空间的 40%~60%。

    住宅区是城市最基本的一项职能,不但要容纳城市的所有人口,包括劳动人口和非劳动人口,而且城市人口在家里的时间要大于在城市内其他场所的时间之和。所以城市中最为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是住宅功能用地。

    2、形成:工业革命以后,工厂逐渐集中,迫使居住单元也相互聚拢

    [阅读教材]住宅区形成的时间和原因

    住宅区形成于工业革命以后。在工业革命以前,城市的工业和交通都不发达,工厂雇佣工人少,人们的活动范围小,居住单元和劳动单元混杂布置,没有出现明显的地域分工。工业革命以后,工厂逐渐集中分布,迫使居住单元也相互聚拢,形成住宅区。

    [承转]工业化的实现和交通的发展是形成住宅区的主要原因,它也是推动住宅区分化的重要原因。

    3、分化:  在建筑质量上:高级与低级(经济)住宅区分离

    在位置上:高级与低级背向发展

    特大城市出现卫星城,工作地点与居住地点分离

    [过渡]住宅区是城市居民休养生息的场所,但他们也离不开衣食住行等其他服务。而提供这种服务的是商业区。

    二、商业区

    [读图]地理图册P10大连:商业街的分布及所占面积之比例

    只占城市用地总面积的一小部分

    1、分布:呈点状或条带状分布在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或街角路口处

    2、区位:要求有便捷的交通

    [分析]商业区的主要活动是商品交换,影响商店营业额的直接因素是商业区所服务的人口,而只有交通便捷才能吸引大量的'消费人口。

    在商业区内除了有大量分布的商店以外,还有很多与商业活动有关的商务机构,如:银行、酒店、文化和娱乐设施等。

    在许多大城市的市中心往往会形成中心商务区。它不同于商业中心,兼有商业职能和服务职能,是综合性功能区。

    [小资料]中心商务区(CBD)是指大城市中金融、贸易、信息和商务办公活动高度集中,并附有购物、文娱、服务等配套设施的城市中综合经济活动的核心地区。

    中心商务区的概念是20世纪代由美国人伯吉斯提出的,其含义是:CBD是包括有百货公司和其他商店、办公机构、娱乐场所、公共建筑等设施的城市的核心部分。近年来随着世界产业结构的发展而越来越成为城市综合性经济活动的中枢,如美国纽约的华尔街地区、我国上海的外滩与规划建设中的浦东新区陆家嘴地区,其功能主要转化为:城市中的商务谈判场所、金融、贸易、信息、展览、会议、经营管理、旅游、公寓、商业、文化、康乐等,并配以现代化的通信网络与交通设施。

    3、中心商务区的特点:

    a.经济活动最繁忙

    b.人口数量昼夜差别很大

    c.建筑物高大稠密

    d.内部存在明显的分区

    [读图]2.9《大厦垂直分布剖面》

    垂直方向分异:高层建筑物低层――零售店

    高层――办公室

    中间――一般商业活动

    水平方向分异:最中心――零售活动为主;外围――服务机构、小商店

    [过渡]商业是通过组织产品的流通来满足居民的衣食住行等需求的,而这些产品是来源于工业。在高一时学习过工业地域的形成原因和优势是什么?

    可将以前学过的工业地域理解为工业区

    三、工业区

    1、形成:市区内部工业相互集聚

    现代工业,由于生产专业化程度高,企业之间的协作和竞争性很强,相互靠拢布置,可以共同分享集聚利益。

    2、作用:加强城市的经济实力,拓宽了原有城市的地域范围

    [引导]工业集聚在加强了城市的经济实力、获得规模效益的同时,由于自然团聚导致布局紊乱且不够合理,产生了严重的用地紧张、环境污染等问题。为了降低生产成本,保护城市生态环境,工业企业在区位上该采取什么样的布局特点呢?

    [读图]2.10 《常州市工业分布状况》

    常州市的工业区在市区外围形成一个包围城市的环状区域,工业区远离住宅区,保护了住宅区的环境。

    3、区位:不断向市区外缘移动

    趋向于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

    [分析]不断向市区外缘移动的原因或好处:降低生产成本(地价低)

    保护城市生态环境

    趋向于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的原因:可满足大量的运输要求

    [总结]住宅区、商业区和工业区是城市地域的基本组成,是各类城市所共有的功能区。有些大城市因功能复杂,还会形成其他的功能区。如北京市中心为行政区、学院路为文化区。而在中小城市没有类似的功能区。

    地理课件 篇7

    1、运用地图,指出巴西的地理位置,首都和主要城市圣保罗,里约热内卢

    2、运用地图,联系巴西自然条件特点,讨论该国如何开发利用和保护热带雨林

    3、运用地图,联系巴西的地形和气候特点,分析亚马孙河水量丰富的原因,了解巴西农业和工业的基本特点

    (导入新课)很多同学都喜欢看足球,也知道球王贝利,你知道球王贝利是哪个国家的人吗?

    1、引导学生在“世界政区图”找出巴西的位置,并指出它是南美洲面积最大的国家,世界第五大国。

    2、引导学生完成P90活动2题,从纬度位置的角度了解巴西的位置特点

    3、引导学生完成P90活动第1题,思考:巴西的地形以哪两种基本地形为主,各属于什么气候类型?

    6、学生讨论完成活动第3题,

    (过渡)平原一般是有河流冲积而成,亚马孙平原是有哪条河流冲积而成的呢?

    3、思考:为什么亚马孙河能成为世界上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大河?

    1、学生自读教材,思考:巴西经济在南美洲地位如何?其经济强势可以从哪些方面体现出来?

    2、引导学生阅读地图册P37图,了解巴西丰富的铁矿资源和水力资源

    1、引导学生阅读地图册P37巴西人口分布图,指出巴西人口分布的特点并结合地图册上的有关资料,了解巴西人种的特点

    2、引导学生阅读P90图3-41,找出巴西的主要城市并突出其特点

    地理课件 篇8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基本内涵。

    2.了解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3.使学生树立普遍联系的观点,在利用和改造自然中要充分考虑各地理要素的关系,避免牵一发而动全身。

    过程与方法

    1.自主学习,分析讨论法。

    2.探究与活动,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3.利用景观图片分析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帮助学生树立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思想,在利用自然中要做到统筹考虑。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原因。

    2.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

    3.自然地理环境的演化过程具有统一性。

    4.自然地理环境要素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教学难点

    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师:同学们,在第一章中,我们学习了“地球的宇宙环境”,现在我们要学习的是“自然地理环境”.“环境”一词的含义是相对于某一中心事物而言其周围的境况。那么这两个“环境”的中心事物有什么不同吗?

    生:前者的中心事物是地球,后者的中心事物是人类。

    师:对!我们了解了地理环境是由许多种要素共同组成的。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的眼光一直是停留在某种单一的地理要素上,但是组成地理环境的各要素是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地理环境具有整体性。今天我们就来共同认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板书)第一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播放录像片断“西双版纳自然风光”)

    [教师精讲]

    师:同学们欣赏了西双版纳迷人的热带风光,请思考一下片中的自然景观包含了哪些地理要素?

    生:包含了大气、水、岩石、生物和土壤五个地理要素。

    师:不错。那么这五个地理要素是偶然地在空间上的汇聚吗?如果不是,它们之间又有着怎样的联系呢?

    生:这五个地理要素不是简单地汇集在一起,而是通过水循环、生物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等过程,在它们之间进行着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从而形成了一个相互渗透和相互作用的整体。

    师:很好。请举例说明在西双版纳这几个地理要素之间是如何相互制约、如何保持景观的一致性的。

    (生回答,师总结)西双版纳是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很丰富,因此植物种类繁多,相应的动物种类也很多。地表径流也因降水多而很发达,土壤是淋溶性非常强的砖红壤。总之,西双版纳的自然地理要素并不是在空间上的简单地汇集,而是彼此相互影响,相互制约,表现出高度的统一性。

    师:让我们来看一看教材P93的活动。请思考:

    1.图中有哪几种地理要素?

    2.水在各要素间是如何转换的?

    3.太阳能在各要素间是如何传递的?

    生1:图中的地理环境要素有大气、水、岩石、生物和土壤。

    师:对。那么请大家思考一下,水在这几个要素间是如何传递的?

    生2:大气降水使土壤、水圈和生物不断获得水分的补给。水面的蒸发、土壤表面的蒸发和植物的蒸腾作用使水又以水汽的形式再进入大气。

    师:说得很好。我们能不能绘制一幅水在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的转换示意图,让这一过程更加直观清晰呢?

    (生绘制,师总结)

    师:我们知道,维持生物生命活动的能量来自于太阳光能,那么太阳能在地理环境各要素间又是怎样传递的呢?

    生3: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把太阳光能固定下来,动物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动植物死亡后,遗体被微生物分解,能量又被最终放散到环境中去。

    师:很对,让我们也来绘制一幅太阳能在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的传递示意图。

    (生绘制,师总结)

    师:太阳能在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的转换过程其实也是一个生物循环的'过程。请大家阅读P92的“生物循环”,仔细观察图5.1并找出生物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

    (生阅读回答)生物是自然地理环境的创造者。

    师:那么,生物对地理环境的重要作用最根本的是什么作用?为什么?

    (生回答,师总结)是植物的光合作用。因为只有光合作用才能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及无机盐合成为贮藏能量的有机物并且放出氧气。动物必须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植物和动物的残体被微生物分解,又以无机物的形式归还到环境中,这就是生物循环。它使环境中的物质和化学元素发生迁移,能量在生态系统中流动、转化,因此把地理环境中的有机界和无机界联系起来。

    师:请同学们绘出地理环境中的物质循环示意图和能量能动示意图。

    师:地球自形成以来,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生物在自然地理理环境形成与演化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请同学们阅读案例1,思考:生物循环是怎样改造着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的?

    (活动探究)

    生:地球早期的大气成分不是今天的以氮和氧为主,而主要是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甲烷和氨。现今的氧气主要是来自于植物的光合作用,大气中的氮也有一部分来自生物的作用。

    师:对。那么生物又是如何改造着水圈的呢?

    生:陆地上的水的化学成分也受到生物循环的影响和制约。加上生物有新陈代谢过

    地理课件 篇9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三圈环流与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模式。

    2.了解1月、7月北半球海陆气压形势。

    3.掌握季风环流是大气环流的重要组成部分。

    4.了解大气环流与水热输送关系。

    能力目标:

    1.运用对比、类比方法,在三圈环流示意图上理解、识记三圈环流、七个气压带、六个风带的特点。

    2.读“亚洲季风”图,会分析季风的形成,特别是东亚、南亚季风形成的区别。

    3.读1月、7月海平面等压线图,分析北半球海陆气压形势。

    德育目标:

    1.通过三圈环流的学习,了解大气环流对全球的热量平衡和水量平衡的重要作用,同时也影响各地天气变化和气候的形成,认识地理要素间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

    2.理解我国的气候深受季风环流的影响,从而能将所学知识用于实际,服务于社会。

    教学重点

    1.近地面气压带和风带的名称、成因、对气候的影响。

    2.亚洲和太平洋地区受海陆热力差异形成的高低压中心名称、所在位置、成因及冬夏季风的关系。

    教学难点

    1.三圈环流形成的动态过程。

    2.季风环流形成,东亚与南亚季风的区别。

    教学方法

    1.启发式教学,采用图文结合的方式,一边引导启发,一边画板图和读图讲授有助于学生理解本课难点。

    2.讲授要循序渐进、前后呼应、步步深入,提高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最终促使学生对本节课知识要点的理解和有效地掌握。

    教具准备:投影仪(片)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大气时刻不停地运动着,运动的形式和规模复杂多样,既有尺度很小的局地性运动,像上节课我们所学内容可以说是小尺度的大气运动,也有规模很大的全球性运动。那么,全球性的大气运动又是怎么样运动?这就是今天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内容。“2.4全球性大气环流”(板书)

    新课教学:

    具有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通常称为大气环流。大气环流是大气运动的一种主要形式,它使高低纬度之间,海陆之间的热量和水汽得到交换,调整了全球的水热分布,对全球的热量平衡和水量平衡有重要作用,也是各地天气变化和气候形成的重要因素。本节课主要讲述典型意义的两种环流形式:三圈环流和季风环流。下面我们先来学习三圈环流。

    一、三圈环流(板书)

    为了简化起见,假设大气是在均匀的地球表面上运动的,而且不考虑地球自转的影响,此时,引起大气运动的因素是高低纬度间的受热不均。因而在终年炎热的赤道地区,大气受热膨胀上升;在终年严寒的两极地区,大气冷却收缩下沉。这样,在高空,赤道形成高气压,气压梯度力的方向指向极地,大气由赤道上空流向两极上空。在近面,赤道地区形成低气压,两极形成高气压,气压梯度力的方向指向赤道,大气由两极流回赤道。因此,在北半球,赤道和极地之间形成了单圈闭合环流。如图。

    1.全球大气运动——单圈环流(板书)

    但实际上赤道与极地间的这种闭合环流是不存在的,因为地球时刻不停地自转着,大气一开始运动,马上就受到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从而形成了三圈环流。

    2.全球大气运动——三圈环流(板书)

    由于地球时刻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着,此时仍然假设地表性质均一,则引起大气运动的因素是高低纬之间的受热不均和地转偏向力。以北半球为例,说明此时大气运动情况。

    赤道地区上升的暖空气(画箭头①),在气压梯度力作用下,由赤道上空向北流向北极上空(南风),受地转偏向力影响,由南风逐渐偏转成西南风(画箭头②),到30°N附近上空时,风向偏转到与等压线平行,变成了西风。这样气流就不能继续向北流向北极,而是变成自西向东运动了。由于赤道地区上空的空气源源不断地流过来,又不能继续北进,便在30°N附近上空堆积,空气密度加大产生下沉气流(画箭头③),这样使得低空气压增高,形成副热带高气压带。在低空,气压梯度力的方向是由副高指向赤道低气压带,大气在向南流动过程中逐渐向右偏转,形成了东北信风(画箭头④)。这样在赤道与30°N之间形成一个低纬度环流圈。

    (1)低纬环流(板书)

    近地面,副热带高气压带一部分气流向赤道低压带流去。另一部分气流向北流,在地转偏向力影响下,由南风逐渐向右偏形成西南风,也叫盛行西风(画箭头⑤)。与此同时,从极地高气压带向南流的气流,逐渐向右偏形成东北风,又叫极地东风(画箭头⑥)。盛行西风与极地东风这两支冷暖不同的气流,在60°N附近相遇,形成上升气流,在低空形成副极地低压带。上升气流到高空,一部分流向副热带高气压带上空(画箭头⑦)为补充副热带高气压带下沉气流的来源(画箭头⑧)。这样在30°N与60°N之间形成一个中纬环流圈。

    (2)中纬环流(板书)

    北纬60°附近的上升气流,另一部分流向极地上空(画箭头⑨),补充极地高气压带下沉气流(箭头⑩)。这样在60°N与极地之间形成一个高纬环流圈。

    (3)高纬环流(板书)

    在南半球,同样存在着低纬、中纬、高纬三个环流圈。由于南半球的地转偏向力使气流向左偏转,所以环流的方向与北半球不同。

    这样,在近地面,全球共形成7个气压带和6个风带。(投影图)

    7个气压带即:赤道低气压带,南、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南、北半球的副极地低气压带和南、北半球的极地高气压带。

    在气压带之间的风带为:南、北半球的低纬信风带,南、北半球的中纬西风带,南、北半球的极地东风带。

    问:赤道低气压带与副极地低气压带的形成有何不同?极地高气压带与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成因有何差异?

    赤道低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是由于冷热不均引起的空气运动而形成的,所以是由热力原因形成的。副极地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是大气运动所引起空气质量的变化而形成的,因此,这两气压带是由动力原因形成的。

    由于太阳直射点随季节变化而南北移动,导致气压带和风带在一年内也作周期性的季节移动(读图2.17)。就北半球来说,大致是夏季北移,冬季南移。气压带、风带在一年内有规律地南北移动,常使同一地区在不同季节出现完全不同的天气、气候状况。

    承转:上述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是不考虑海陆分布和地形影响的理想模式。实际上,地球表面并不是均匀的,由于海陆分布、地形起伏等因素的影响,大气环流实际情况比理想模式要复杂得多。下面我们就来学习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

    二、海陆分布与大气环流的影响(板书)

    请同学们先读图2.18“7月份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和图2.19“1月份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分析一下南、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的分布有何不同特点?

    从图上可以看出,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基本上沿纬向呈带状分布,特别是南纬30°以南的地区,而北半球气压带则断裂成块状,特别是亚洲与太平洋地区气压带被_为一个个范围很大的高压区和低压区。

    问:为什么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上南北半球的气压分布有这样的差异?

    投影世界大洲和大洋的分布图,对照1月和7月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就可以看出这是因为南半球海洋面积占绝对优势,北半球的陆地面积显著增大,而且海陆相间分布的缘故。

    问:海陆性质不一样又是怎样影响气压分布的?

    在河里或海、湖里游泳的人,都有这个体会。盛夏的中午,如果你躺在岸边沙滩上会感到热乎乎的,而在水里却是温和的;冬季恰好相反。这主要是因为海水的比热比陆地大的缘故。在同样的太阳照射条件下,海水温度变化比陆地要缓慢得多。夏季,大陆上的气温比海上气温高得多,形成热低压;冬季,大陆上的气温比海上气温低得多,形成冷高压。海陆的热力性质差异,从而影响到海陆的气压分布。具体的气压分布情况,请同学们再来看图2.18和2.19。

    从7月份海平面等压线图上可以看出,副热带高压带被大陆上的热低压所切断,特别是亚洲大陆夏季增温强烈,亚洲热低压(又叫印度低压)最为突出,这就使副热带高压只保留在海洋上,形成北太平洋的夏威夷高压和北大西洋的亚速尔高压。在1月份海平面等压线图上,副极地低压带也被大陆上的冷高压所切断,尤其是亚洲高压(又叫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势力,控制范围最广。亚欧大陆的东部几乎都在它的控制之下。这就使副极地低压带也仅保留在海洋上,形成北太平洋上的阿留申低压和北大西洋上的冰岛低压。

    冬、夏季海陆上的这些高、低气压中心,势力强,范围广,称为大气活动中心。它们随季节而南北移动,对世界各地天气、气候有着重大影响。这些大气活动中心位置和强度一旦异常,就会造成世界各地天气和气候的异常。

    同学们课后要阅读“副热带高压与我国的降水和旱涝”,了解一下副高对我国天气和气候的影响,副高的位置和强弱一旦异常,会引起我国哪些不同地区的水旱灾害等情况,从而认识规律,认识自然。

    综上所述,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我们可以简单归纳为以下几点:(投影片)

    承转:以上我们了解了三圈环流和气压带、风带的分布情况,季风环流也是大气环流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气候深受季风环流的影响,那么下面我们来学习季风环流这部分内容。

    三、季风环流(板书)

    首先请同学们看课本了解什么是季风?

    1.季风的概念(板书)

    大范围地区的盛行风随季节而有显著改变的现象,称为季风。

    阅读课本相关内容和图2.20“亚洲季风”,看看季风主要分布在什么地方?风向怎样变化?

    2.季风分布及其风向(板书)

    季风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地区,这一地区夏季吹东南风,冬季吹西北风。正如歌曲“黄土高坡”中唱到的“不管是西北风,还是东南风……”实际上指的就是东亚季风。

    问:为什么亚洲东部的季风最为典型?风向的季节变化情况又是如何形成的?

    3.季风形成原因(板书)

    亚欧大陆是世界的大陆,太平洋是世界的大洋,东亚居于两者之间,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使海陆的气温对比和季节变化都比其他任何地区显著。冬季,东亚大陆位于蒙古西伯利亚高压的控制之下(见图2.20),海洋是低压,这样在气压梯度力的作用下,气流由陆地指向海洋,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北半球向右偏,于是在东亚地区冬季形成西北季风。同样道理,夏季,东亚大陆受印度低压控制,海洋上则是高压,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作用下,东亚夏季刮东南风,由此可见,东亚季风的形成主要是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导致冬夏间海陆气压中心的季节变化而形成的。

    冬季,东亚盛行来自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前缘的偏北风,低温干燥,风力强劲;夏季,东亚盛行来自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北部的偏南风,高温、湿润和多雨。

    读图2.20,同学们再看一下我国西南地区及印度一带的风向的季节变化情况又是怎样?

    从图上可以看出,我国西南地区及印度一带冬季是东北季风,夏季是西南季风。

    问:东北季风和西南季风又是怎样形成的?

    冬季,南亚地区也受蒙古——西伯利亚高压的影响,在海陆间由于海陆热力差异从而形成东北季风;夏季,则由于太阳直射点的北移,气压带和风带位置也随着北移,这样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就北移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影响下向右偏转而形成西南季风。

    由此可见,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是形成季风的重要原因,但并不是惟一原因。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等也是形成季风的原因。

    我国气候深受季风的影响,同时季风也给我国带来一些好处,请同学们看“活动”2,讨论季风给我国带来哪些好处。

    举例如下:

    在世界上北纬15°~30°的纬度带上,大都是干旱的沙漠或荒漠。如西亚、北非。我国处于这一纬度带上的长江以南地区,所以成为降水丰沛的“鱼米之乡”,主要是受惠于雨热同期的季风气候。

    受季风气候影响,夏季,我国除高原、高山外,南北普遍高温,而且比世界同纬度的许多地区气温偏高。夏热是我国气候资源的一大优势,使我国广大的北方地区都能种植棉花、水稻、玉米等喜温作物。我国水稻、棉花的种植界之北,在世界上是数一数二的。在高温季节,农作物生长旺盛,需要大量水分。而夏季又是我国大部分地区降水最多的季节。雨热同期的季风气候,是我国非常优越的气候资源,对农作物、森林、牧草的生长都十分有利。

    课堂练习:

    住在海滨或去过海滨旅游的同学,都会有这种体会:盛夏白天,站在海边,只觉海风习习,暑热尽消。为什么白天风由海洋吹向陆地(海风),夜间风由陆地吹向海洋(陆风)?

    解析:如图所示

    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白天(如左上图),陆地增温快,在近地面形成热低压,高空形成高压;海洋增温慢,相对形成近地面高压,高空形成低压,在气压梯度力作用下,气流从高压流向低压,就形成如图所示的环流圈,由于近地面是由海洋高压指向陆地低区,所以白天风由海洋吹向陆地形成海风。这就好比东亚夏季风的形成。

    夜晚(如右上图),陆地降温比海洋快。陆地在近地面形成冷高压,高空形成低压;海洋则正好相反,在低空形成低压,高空形成高压,在气压梯度力作用下,气流形成如图所示的环流圈。因此,在低空气流由陆地流向海洋,所以夜晚风由陆地吹向海洋形成陆风。这种形成过程好像似东亚的冬季风的形成。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大气环流是大气运动的一种主要形式,它是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其中典型意义的是三圈环流和季风环流。

    首先,要求同学们明确三圈环流的形成同样受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等因素的影响。全球气压带和风带是大气环流在近地面的结果。

    其次,理解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对大气环流的影响,表现在随季节而改变的气压带和风带沿纬向的分布被破坏,北半球尤为明显。

    再次,掌握季风的形成和风向的变化情况,以及季风对我国气候的影响。

    地理课件 篇10

    一、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属区域篇中的内容,区域的是建立在祖国篇的基础上,主要是对的综合与运用。黄土高原地区在新教材中首次被单独作为一节课列入课程中,而该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十分突出,因此,作为一个专题来研究有其必要性,同时,又可以黄土高原地区为例,来引导认识我国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

    2、黄土高原上黄土物质的形成原因。

    3、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形地貌特征及形成原因。

    4、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繁的自然和人为原因。

    (二)目标

    1、通过阅读地图说明黄土高原的位置,描述黄土高原所跨的省级行政区,培养的读图、分析图的能力。

    2、通过读图分析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并讨论由此导致的严重的后果,进一步培养训练学生的读图分析及归纳整理能力。

    (三)德育目标

    通过本节内容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复杂关系,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地观和可持续发展观。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教学重点

    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

    2、黄土高原脆弱的生态环境及成因。

    (二)教学难点

    黄土高原上黄土物质的形成原因。

    四、教学

    导学法、读图分析法、活动法相结合。

    五、教具准备

    有关课本插图和多媒体教学软件。

    六、课时安排

    二课时

    七、教学过程

    (一)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板书: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黄土高原

    [讲授新课]

    播放影片--我们的黄土地 。

    然后让学生在图上找出太行山、乌鞘岭、秦岭、长城以及黄土高原所跨的省级行政区。

    一、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

    [承转过渡]

    形成--"风成说"

    为更详细地了解黄土高原,请同学朗读黄土高原的材料

    其中"风成说"得到广泛的支持,其证据是:

    1.黄土的厚度均匀

    2.从西北向东南颗粒越来越细

    3.矿物成分不同

    4.有多层古土壤

    [承转过渡]

    二、严重的水土流失

    我们从电视片和P66页图8.2"黄土高原景观"中可知黄土塬、黄土梁、黄土峁是黄土高原地区典型的地貌

    [学生活动]

    让学生阅读图8.7的对话,分组讨论认识人类活动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影响,教师归纳总结。

    1、人为因素

    毁林、毁草、陡坡开荒,破坏了地面植被。

    [学生活动]

    学生阅读P69页图8.6"同等降雨量、不同植被下的水上流失",讨论水土流失与地表植被的关系 初中地理。

    得出结论:植被对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

    [学生活动]

    学生读P68页图8.4"目前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进行分组讨论。

    2、自然因素

    [承转过渡]

    请同学们阅读图8.8,找出水土流失严重地区的分布,并根据图上信息,分析这些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

    归纳得出:还是人为和自然因素的影响。

    [小结] 略

    [思考题]:面对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我们应该采取哪些措施呢?

    【2024地理课件10篇】相关推荐
    [热]幼儿园认识蔬菜教案大全7篇

    我相信幼师都接触过教案,撰写教案有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要想在教学中不断进取,其秘诀之一就是编写好教案。写幼儿园教案要注意哪些方面呢?下面是小编特地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认识蔬菜教案大全7篇”。活动准备:不透明的盒子里面放着香菜。香菜盆栽。活动目标:通过盒子引起孩子的好奇心。经过看、闻、尝来了解香菜。活...

    实用!幼儿园中班秋游教案集锦1440字

    按照惯例,幼儿园教师必须撰写自己的教案,教案在我们教师的教学中非常重要,每一位幼师都要慎重考虑教案的设计,好的幼儿园教案都有哪些内容?为了解决大家烦恼,小编特地收集整理了实用!幼儿园中班秋游教案集锦1440字,供大家参考。活动目标:1、欣赏音乐,能有节奏的开火车。2、在玩开火车的游戏时能够分辨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