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案
  • >导航
  •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教案全册(合集五篇)
  •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教案全册

    发表时间:2024-09-13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教案全册(合集五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教案全册 篇1

    一、知识与技能

    1、初步了解白光是由色光组成的,色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

    2、初步了解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通过他的色光决定的,不透明的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观察、实验以及探究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通过探究性学习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乐于参与物理学习活动。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光的色散现象,物体的颜色。

    2、难点:色光的混合。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资料,学生光源,三棱镜,红玻璃片,蓝玻璃片

    五、教材分析

    本节是选学内容,教材通过光的散射实验,介绍白光的组成,进而由实验说明透明体和不透明体呈现不同颜色的道理,说明色光混合和颜料的情况.这些知识在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中经常见到用到,是科学常识,也是很有趣味的知识.

    六、教法思考

    本节介绍的知识都是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中经常见到用到的,是科学常识,有很强的趣味性,可用实验法将各种光的色散现象展示出来,在日常生活现象的分析上可采用启发式教学.为明确颜料的三原色与色光三原色的不同,可采用实验教学与讨论法相结合的方式.

    七、教学设计

    (一)新课引入

    温故知新:光的折射的两道习题。

    导入:

    方案一:教师可向学生讲述牛顿分解色光的小故事,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继而引入新课.

    方案二:学生实验:太阳光通过棱镜分解成色光.

    这个实验学生在小学自然课中知道,对于这个实验,教师可稍加指导.在学生兴趣被激起后转入新课教学.

    (二)新课教学

    1.学生实验:太阳光分解成的色光经棱镜混合成白光.这个实验学生是生疏的,为保证实验质量,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指导学生注意以下两点:

    (1)两个棱镜要靠得很近

    (2)承接混合成白色的屏不要离第二个棱镜太远,避免能量损失太大,亮度过弱,看不清楚.

    2.物体的颜色教学应分为两部分.

    (1)透明体的颜色

    演示太阳光通过棱镜和红玻璃在白屏上得到一条红色光带,启发学生解释此实验现象的原因.如果此实验现象不明显,可适当增加几块红玻璃或多层红玻璃纸.

    再用蓝玻璃重复上面的实验步骤,启发学生分析总结玻璃是蓝色的原因.

    总结学生的发言,得出:透明体的颜色是由它能透过的色光的颜色决定的.

    (2)不透明体的颜色

    演示实验:在白屏上贴一张红纸,屏上只有被红光照射的地方是亮的,其他地方是暗的;换用一张绿纸,屏上只有被绿光照射的地方是亮的.

    总结实验结论:有色的不透明体反射与它颜色相同的光.

    3.色光的混合

    首先说明彩色电视机的色彩是利用红、绿、蓝三种色光合成的.让三种色光各自所占比例不同,就合成形形色色的各种色光.

    演示实验:用手摇转台装上红、绿、蓝三色盘进行演示.调整三色比例,旋转时就看到三色盘呈灰白色.对于红、绿色光的混合,可调整三个色盘,使其只露出红色和绿色部分,改变各色比例,旋转时就会观察到随着红、绿比例不同,会依次出现橙红、橙、黄和绿黄几种颜色.各种色光的混合不必都给学生演示,只演示其中几个即可,其余可由学生在课下完成.

    4.颜料的混合

    方案一:向学生展示课本彩图颜料的三原色,使学生明确颜料的三原色与色光的三原色不同,混合原理不同.

    方案二:由学生用各种颜色的颜料画画,对比展示颜料的三原色与色光的三原色不同,并指出混合原理不同.

    (三)、课堂总结

    建议由学生发挥主动性,讨论总结本节课的内容.教师可在课前准备好板书演示,配合学生的总结发言.

    由于本节是选学内容,可适当创造机会,发掘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

    (四)作业:P52第2、3题

    (五)板书第五节光的色散

    一、光的色散原因:白光由多种色光混合而成。

    二、色光和颜料的混合

    1、色光的三原色:红、绿、蓝

    2、颜料的三原色:红、黄、蓝

    三、物体的颜色

    1、透明物体的颜色由通过它的色光决定。

    2、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教案全册 篇2

    一、知识目标

    1、知道参考系的概念。知道对同一物体选择不同的参考系时,观察的结果可能不同。

    2、理解质点的概念,知道它是一种科学的抽象,知道科学抽象是一种普遍的研究方法。

    3、知道时间和时刻的含义以及它们的区别。知道在实验室测量时间的方法。

    4、知道位移的概念,知道它是表示质点位置变动的物理量,知道它是矢量,可以用有向线段来表示。

    5、知道位移和路程的区别。

    二、能力目标

    1、在选择参考系时,能选择使研究问题方便的参考系。

    2、在研究物体运动时,能否把物体作为“质点”来处理,初步掌握科学抽象这种研究方法。

    三、德育目标

    从科学抽象这研究方法中,渗透研究问题时抓住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的哲学思想。

    教学重点

    1、在研究问题时,如何选取参考系。

    2、质点概念的理解。

    3、时刻与时间、路程和位移的区别。

    教学难点

    在什么情况下可把物体看出质点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初中我们学过,一个物体相对于别的物体的位置改变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机械运动是最普遍的自然现象.宇宙中的一切物体,小到原子内部的质子、中子和电子,大到遥远的恒星和星系,都在不停地运动着.有些物体,例如耸立的山峰、马路两侧的房屋、路面上的铁轨,看起来是不动的,其实,这些物体是随着地球一起运动的.同学们回忆一下初中就学过的有关知识,回答有关问题。

    (1)物体相对于其他物体有 ,叫机械运动。(位置的`变动)

    (2)被选作标准的另外的物体叫 (参考系)

    板书:机械运动

    二、新课教学

    1、(1)参考系:为了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选来作为标准的物体,叫参考系。

    (2)选择不同的参考系观察同一个运动,观察的结果会有不同。

    出示空投物质的投影片(飞机、物资都可以抽动,能显示出其实际的运动路径)

    学生分析:以飞机为参考系,看到投下的物资沿直线竖直下落,地面上的人以地面为参考系,看到物体是沿曲线下落的。

    要求学生举例:描述同一个运动,选择不同参考系,观察结果也不一样。

    学生举例:运动的汽车,是选择地面为参考系,如选司机为标准,汽车是静止的。

    (3)老师总结:参考系是可任意选取,但选择的原则要使运动和描述尽可能简单。比如,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选择地面或相对地面动的物体作参考系要比选太阳作参考系简单。

    2、质点

    在研究某一问题时,对影响结果非常小的因素常忽略。常建立一些物理模型,这是一种科学抽象。那以前接触过这样的物理模型吗?

    学生:光滑的水平面、轻质弹簧。

    老师:对,这些都是把摩擦、弹簧质量对研究问题影响极小的因素忽略掉了。今天我们又要建立一种新的物理模型——质点,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20。质点,并完成下列问题: 教师出示投影片,学生填写:

    (1)质点就是没有 ,没有 ,只具有物体 的点。

    (2)能否把物体看作质点,与物体的大小、形状有关吗?

    (3)研究一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的运动,能否把汽车看作质点?要研究这辆汽车车轮的转动情况,能否把汽车看作质点?

    (4)原子核很小,可以把原子核看作质点吗?

    (5)运动的质点通过的路线,叫质点的运动 ; 是直线,叫直线运动; 是曲线,叫 。

    师生共评:质点是没有形状、大小、具有物体全部质量的点。这是一种科学抽象,就是要抓住主要特征,忽略次要因素,这就必须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果在我们研究的问题中,物体的形状、大小以及物体上各部分运动的差异是次要的或不起作用的,就可以把它看作质点。比如在平直公路上运动的汽车,研究它运动的特点,汽车的大小、形状及车上各部分运动的差异是次要的,可把汽车看作质点。而研究车轮的转动,是研究汽车上部分的运动,就不能把汽车看作质点,再比如原子核很小,要是研究质子与质子的作用时,就不能把它看作质点。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教案全册 篇3

    一、基本情况分析

    1.学术条件分析:

    八年级学生刚接触物理,好奇心强,兴趣浓厚。但弱点的一些概念是抽象的,学生从感性思维到抽象思维并不容易理解。这些学生大多来自农村,知识面窄,学习习惯差,两级分化突出。因此,在课堂上,一些学生不够敏感,导致学习热情很高。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法上做进一步的调整,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2.教材分析:

    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要求出发,八年级物理教材既要考虑现代生产发展和社会生活的需要,也要考虑目前大多数初中生学习水平的现实可能性,适当加强与实践的联系,降低知识选择的难度。在处理方法上,要加强观察实验,力求生动活泼,有利于掌握知识,培养能力、情感和态度,让学生在学习物理的同时提高素质。

    教材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己任。在内容选择上,积极推进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互动。在学习方法上,要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主动学习,参与实践,通过动手动脑的实践活动,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材采用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以学习发展水平为线索,兼顾物理知识结构的体系。考虑到运动和力的知识相对于声、光、热等知识来说略显枯燥,声、光、热等知识不仅能更吸引学生,而且便于循序渐进地安排各种探究活动,使安排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又保持知识的结构。

    书中有6章,还有新增加的物理实践活动和物理科普讲座。每章开头都有章前指南,提示本章主要内容,并附有章节照片。照片的选取具有典型性,启发性,趣味性,让学生在学习的时候能够很好的了解。

    二,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学习物理学的初步知识及其实际应用,了解物理学在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2.培养学生的初步观察和实验能力、初步分析和概括能力、应用物理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创新精神。

    三、具体措施和方法

    1、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了解本科目在教学中的具体要求。新教材不同于以往的要求,因为新教材的灵活性增强了,难度降低了,实用性变得更加清晰。

    2.注重教材体系,加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新教材不仅传授文化知识,而且更加注重能力的培养。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现有的各种实验,让一个学生能有一个好的培训通行证,每一个对于一个实验来说,要写好实验报告和经验。在做好实验的基础上,要求每个学生根据实验要求做相关的物理实验

    4.对学生要求严格,培养学生扎实的基础。虽然学生逐渐明白学习的重要性,但他们也会学习,热爱学习。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必须严格要求,不能放松对任何细节的管理。做课前预习,课后复习,上课勤奋学习;每节课必须有一次练习,防止学生写作业,少写作业,严禁学生抄别人的作业;教育学生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

    5.开展各种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热爱和运用科学的兴趣。课外活动是学生获取知识和提高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教师在关注课堂教学的同时,应注意利用业余时间,组织学生参与一些有意义的课外教学活动。

    6.加强教师专业培训,提高教学水平。学习相关的教育教学理论,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提升教学艺术,多听讲座,借鉴别人的教学经验。

    7.充分利用教材中的道德因素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教案全册 篇4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理解气态、液态和固态是物质存在的三种形态。

    2、了解物质的固态和液态之间是可以转化的

    3、了解熔化、凝固的含义,了解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

    4、了解熔化曲线和凝固曲线的物理含义。

    能力目标:

    1、通过观察晶体与非晶体的熔化、凝固过程培养观察能力。

    2、通过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感知发生状态变化的条件。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

    3、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认识图象、利用图象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

    4、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关心,产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的情感。

    5、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善于实践和勇于克服困难的良好意志和品质。

    教学重点:

    通过观察晶体与非晶体的熔化、凝固过程培养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通过对实验的观察,分析概括,总结出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并用图象表示出来。

    教学方法:

    对比讨论、探究式、观察法、实验法、分析法、讨论法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教案全册 篇5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用速度、平均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能用速度和平均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知道匀速和变速直线运动的概念。

    2.过程与方法:初步体会描述运动快慢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科学与艺术结合所带来的美感。

    二、教学重点:

    速度概念的理解及速度的计算。

    三、教学难点:

    速度单位换算及计算步骤的规范性。

    四、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导入新课:

    1.在上学路上,有的骑自行车、有的步行、有的坐公交车,如果同时出发,怎样比较他们的快慢?

    2.操场上,进行百米赛跑时,又是怎样比较他们的快慢的?

    3.一位百米运动员的成绩是12s,而一名万米跑世界冠军的成绩大约是30min.怎样比较他们的运动快慢呢?

    (二)、合作探究:

    1.提出问题:物理学里怎样比较物体的运动快慢?

    学生:讨论回答---速度。

    师:什么是速度?它的计算公式是什么?式中各字母的意义、单位又是什么?

    学生:看书回答。

    速度的定义:课本P15,倒数2行

    速度的公式:v=s/t

    速度的单位:国际单位制:m/s,交通运输中:km/h。

    师:1.让学生说出单位的意义。

    2.通过换算说明m/s和km/h之间的大小关系。

    练习:换算下列单位:“桑美”台风的速度可达60m/s=km/h,一列火车的速度是144km/h=m/s.

    师:怎样应用公式进行计算?

    2.例题

    师:简单分析课本例题1板演解法,(强调小标题的加法及单位的统一)

    例题1:解刘翔的速度:v1=s/t=110m/3600s=8.52m/s

    摩托车的速度:v2=30×1000m/3600s=8.3m/s

    因此,刘翔的速度比摩托车的速度快。

    学生分析并板演例2,

    师注意检查指导

    例题2:解火车从北京到上海所用的时间约为:

    由v=s/t得:

    t=s/v=1463km/104kms-1=14h

    学生练习:

    小刚骑自行车以5m/s速度上学,经20min到达学校,小刚家到学校的距离是多少?

    师:检查后矫正不足。

    学生:阅读《想想议议》,师生共同。

    3匀速直线运动

    (1)定义:课本P18

    (2)特点:速度的大小不变;运动的方向不变。

    师:实际生活中你见到的运动都有哪些?它们都一样吗?有什么区别?

    生:讨论并交流运动的分类。

    机械运动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而直线运动又分为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的快慢用平均速度描述,粗略计算时与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一样,即v=s/t.

    (三)、整体感知

    1、匀速直线运动特点:快慢不变,即每时刻的速度一样。它的大小不与路程和时间的大小有关。

    2、变速直线运动特点:快慢变化,用平均速度描述,但是平均速度不等于速度的平均,它的大小指的是那一段时间内或那一段路程内的速度。

    (四)、达标反馈

    课本P192、5。

    估计学生解题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点拨:时间求法、小标题加法及公式的应用。

    (五)、知识拓展

    1、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前4s运动了20m,该物体的运动速度是

    m/s,第9秒的速度是m/s,第9秒通过的路程是m,前9秒通过的路程是m.

    2、一列车长m,以10m/s的速度匀速通过一座长1600m的大桥,求列车完全过桥所用的时间?

    (六)、归纳

    1.学生交流困惑及体会。

    2.学习方法。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教案全册(合集五篇)】相关推荐
    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优秀范文模板

    充分准备一份教案是一名优秀教师的职责所在,我们可以通过教案来进行更好的教学,每一位教师都要慎重考虑教案的设计,你是否在烦恼教案怎么写呢?可以看看本站收集的《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优秀范文模板》,希望能够为您提供参考。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新的一学期又开始了,为了在新的学期里把工作做好,把我...

    2025春四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

    按照学校要求,教师都需要用到教案,教案在我们教师的教学中非常重要,做好教案对我们未来发展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如何才能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特地为大家整理的“春四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20xx春四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本学期我继续担任四年级的班主任,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现拟订本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