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案
  • >导航
  •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案全套(推荐8篇)
  •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案全套

    发表时间:2024-09-10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案全套(推荐8篇)。

    作为一名老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案全套 篇1

    学习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21页第8题、第22页。

    学习目标:

    1.通过综合练习,我能熟练掌握2、5、3的倍数的特征。

    2.我能运用2、5、3的倍数的特征解决问题。

    学习重点:

    熟练掌握2、5、3的倍数的特征。

    学习难点:

    运用2、5、3的倍数的特征解决综合问题。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检查独学

    1.互动分享独学部分的完成情况。

    2.质疑探讨。

    三、合作探究

    1.小组合作,完成课本第21页第8题。

    (1)3个3的倍数的.偶数________________

    (2)3个5的倍数的奇数________________

    讨论:你能说出3个既是3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的偶数或奇数吗?

    2.自主完成第22页第10题,然后与同伴交流。

    3.小组合作,完成第11题,然后组内代表汇报。

    4.小组交流“生活中的数学”。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案全套 篇2

    教学内容:

    比较正数和负数的大小。

    教学目的:

    1、借助数轴初步学会比较正数、0和负数之间的大小。

    2、初步体会数轴上数的顺序,完成对数的结构的初步构建。

    教学重、难点:负数与负数的比较。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读数,指出哪些是正数,哪些是负数?

    -8 5.6 +0.9 - + 0 -82

    2、如果+20%表示增加20%,那么-6%表示 。

    二、新授:

    (一)教学例3:

    1、怎样在数轴上表示数?(1、2、3、4、5、6、7)

    2、出示例3:

    (1)提问你能在一条直线上表示他们运动后的情况吗?

    (2)让学生确定好起点(原点)、方向和单位长度。学生画完交流。

    (3)教师在黑板上话好直线,在相应的点上用小图片代表大树和学生,在问怎样用数表示这些学生和大树的相对位置关系?(让学生把直线上的点和正负数对应起来。

    (4)学生回答,教师在相应点的下方标出对应的数,再让学生说说直线上其他几个点代表的数,让学生对数轴上的点表示的正负数形成相对完整的认识。

    (5)总结:我们可以像这样在直线上表示出正数、0和负数,像这样的直线我们叫数轴。

    (6)引导学生观察:

    A、从0起往右依次是?从0起往左依次是?你发现什么规律?

    B、在数轴上除可以表示整数外,还可以表示分数和小数。请学生在数轴上分别找到1.5和-1.5对应的点。如果从起点分别到1.5和-1.5处,应如何运动?

    (7)练习:做一做的第1、2题。

    (二)教学例4:

    1、出示未来一周的`天气情况,让学生把未来一周每天的最低气温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并比较他们的大小。

    2、学生交流比较的方法。

    3、通过小精灵的话,引出利用数轴比较数的大小规定:在数轴上,从左到右的顺序就是数从小到大的顺序。

    4、再让学生进行比较,利用学生的具体比较来说明“-8在-6的左边,所以-8〈-6”

    5、再通过让另一学生比较“8〉6,但是-8〈-6”,使学生初步体会两负数比较大小时,绝对值大的负数反而小。

    6、总结:负数比0小,所有的负数都在0的左边,也就是负数都比0小,而正数比0大,负数比正数小。

    7、练习:做一做第3题。

    三、巩固练习

    1、练习一第4、5题。

    2、练习一第6题。

    3、某日傍晚,黄山的气温由上午的零上2摄氏度下降7摄氏度,这天傍晚黄山的气温是 摄氏度。

    四、全课总结

    (1)在数轴上,从左到右的顺序就是数从小到大的顺序。

    (2)负数比0小,正数比0大,负数比正数小。

    第二课教学反思:

    许多教师认为“负数”这个单元的内容很简单,不需要花过多精力学生就能基本能掌握。可如果深入钻研教材,其实会发现还有不少值得挖掘的内容可以向学生补充介绍。

    例3——两个不同层面的拓展:

    1、在数轴上表示数要求的拓展。

    数轴除可以表示整数,还可以表示小数和分数。教材例3只表示出正、负整数,最后一个自然段要求学生表示出—1.5。建议此处教师补充要求学生表示出“+1.5”的位置,因为这样便于对比发现两个数离原点的距离相等,只不过分别在0的左右两端,渗透+1.5和—1.5绝对值相等。

    同时,还应补充在数轴上表示分数,如—1/3、—3/2等,提升学生数形结合能力,为例4的教学打下夯实的基础。

    2、渗透负数加减法

    教材中所呈现的数轴可以充分加以应用,如可补充提问:在“—2”位置的同学如果接着向西走1米,将会到达数轴什么位置?如果是向东走1米呢?如果他从“—2”的位置要走到“—4”,应该如何运动?如果他想从“—2”的位置到达“+3”,又该如何运动?其实,这些问题就是解决—2—1;2+1;—4—(—2);3—(—2)等于几,这样的设计对于学生初中进一步学习代数知识是极为有利的。

    例4——薄书读厚、厚书读薄。

    薄书读厚——负数大小比较的三种类型(正数和负数、0和负数、负数和负数)

    例4教材只提出一个大的问题“比较它们的大小”,这些数的大小比较可以分为几类?每类比较又有什么方法,教材则没有明确标明。所以教学中,当学生明确数轴从左到右的顺序就是数从小到大的顺序基础上,我还挖掘三种不同类型,一一请学生介绍比较方法,将薄书读厚。

    将厚书读薄——无论哪种类型,比较方法万变不离其宗。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案全套 篇3

    1、学习目标

    1.经历探索3的倍数的过程,理解3的倍数的特征。

    2.能判断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

    3.在探究过程中发展概括和归纳能力。

    2、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了2、5的倍数的特征,但3的倍数的特征与2、5的倍数的特征有很大的区别,学生不能仅从一个数的个位加以观察、归纳来得出结论,因此对于孩子们来讲如何探索得出这个特征就较有难度,而对于一些学习能力较弱的孩子,能够正确掌握3的倍数的特征并加以正确运用都会有一定的难度。因此针对学生的这一认知难点,我在设计教学时更加突出学生的自主探索,是学生在找数——观察——讨论——验证——归纳的过程中,概括出3的倍数的特征。

    3、重点难点

    学习重点:经历探索并掌握3的倍数特征的过程。

    学习难点:发现概括出3的倍数特征。

    4、教学过程

    4.1.2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一)游戏复习、激发兴趣

    游戏复习、设疑导入

    (一)游戏复习、激发兴趣

    同学们,请举起你们的学号给老师看一看,每个人的学号里都隐藏着数学奥秘!(课件)孔子有句话“温故而知新”,根据老师的指令请中奖学号起立,高高举起你的学号,看谁反应快。小组同学判断,准备好了吗?

    (课件2的倍数)第一次中奖学号:是2的倍数起立。采访一下:2的倍数的特征是什么?(课件2的倍数特征:个位是0、2、4、6、8的数)(课件5的倍数)第二次学号中奖:是5的倍数起立。再采访一下:5的倍数的特征是什么?(课件5的倍数特征:个位是0或5的数)

    小结:看来,快速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或5的倍数的秘诀是,只要看这个数的个位就行了。(课件圈出个位)

    【设计意图:学生在中奖学号游戏中复习旧知,为新知做好准备。】

    第三次学号中奖:是3的倍数起立。你是怎么知道的?大家来看看这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 如何快速地判断出是不是3的倍数?3的倍数有什么特征呢?今天我们就来探究3的倍数的特征。 (板书课题:3的倍数的特征)

    活动2【活动】二、自主探究,感悟规律

    1、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学具百数表,请在表中找出3的倍数,并圈起来。

    2、学生活动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交流,投影学生圈的百数表,并不断完善。

    3、观察3的.倍数,猜想一(横着看):判断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只看个位行吗?

    4、仔细观察这个百数表。猜想二(斜着看):判断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看这个数各位上数的和行吗?

    把你的发现与同桌交流一下。

    活动3【讲授】学生摸索,教师讲解归纳

    (三)举例验证规律

    师:咱们发现的这个规律只适合100以内的数吗?能推广到更大的数吗?

    小组合作学习二:验证、归纳3的倍数的特征

    举例

    各位上的数的和

    是不是3的倍数

    验证摆出的数

    是不是3的倍数

    两位数:

    48

    4+8=12

    48÷3=16

    37

    3+7=10

    ×

    37÷3 有余数

    ×

    三位数:

    四位数:

    2、小组再次讨论总结。

    3的倍数特征:

    (四)、总结规律

    下面小组的验证是否正确?

    看来,通过我们的发现,进一步验证,归纳出3的倍数的特征是(板书:一个数各位上的数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注意】:与2、5的倍数的特征不同,3的倍数的个位上可以是任何数字。

    【设计意图:汇报验证结果形成共识,得出结论。让孩子们验证此规律在100以外的数是否适用,体会“特殊—一般”的研究方法,培养孩子们研究数学的科学性和思维的严谨性。体会发现—验证—归纳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活动4【练习】三、闯关比赛:

    闯关比赛:

    3的倍数的特征相信你们已经掌握,闯关开始了,准备好了吗?

    第一关:下面的数哪些是3的倍数,手势判断。

    92 654 7203

    71 164 20xx

    老师质疑:7203为什么是3的倍数?如果打乱一下顺序,这个四位数还是3的倍数?你们有什么发现?(3的倍数与数字的顺序无关。)

    【设计意图:换位探索——引导发现3的倍数与数字的顺序无关。】

    第二关: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一个数,组成三位数并且是3的倍数。想想共有几种填法?

    老师质疑:一共几种填法?有什么规律?(只要相差3就可以了)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了解到多角度思考问题,答案不唯一,纠正自己的认识,学生学以致用,有助于培养孩子们的发散思维的能力。】

    活动5【测试】师生闯关

    第三关:师生闯关:

    同学们,老师也想和你们合作一下。请学号1-9的同学上讲台,赵老师没有学号,用0代替。和你们一起组成10位数,看看这么大的数是3的倍数吗?为什么?

    请看,老师取走一个数,(9)这个9位数还是3的倍数吗?

    再看,老师再取走一个数,(6)这个8位数还是3的倍数吗?

    猜猜看,这次取走哪数,(3)这个七位数还是3的倍数?

    你们有什么发现?(划去单个数字是3的倍数,剩下的数还是3的倍数)

    你能快速发现下面这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想好就起立。98763963

    【设计意图:发散练习:学生体会划去的数字是3的倍数,剩下的数还是3的倍数。】

    第四关:猜猜中奖学号

    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学习了2、3、5的数的倍数特征,看见今天最后一次中奖学号是谁呢?同时是2、3、5的倍数的学号。(30)老师期待下一个中奖学号就是你。

    【设计意图:综合运用所学2、3、5的倍数的特征的知识,让学生深刻体会自己的学号里藏着的数学奥秘】

    活动6【作业】延伸和总结

    四、全课小结:

    1、今天你学会了什么?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我们是通过什么方法得出3的倍数的特征?

    【设计意图:在课结束前适时总结,重在使同学们进一步体会到一些研究的方法,使孩子们掌握一些“学法”。】

    五、作业(课后延伸)

    课后可以运用今天所学的方法去探索研究9的倍数的特征。

    【设计意图:让同学们把这种探究活动延伸到课外,进一步培养了同学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案全套 篇4

    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能进行千米与米之间的换算:能解决一些有关千米的实际问题,体验千米的应用价值。单位换算和有关千米的实际问题对学生而言并不困难,而本课的教学难点是如何让学生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

    新课的导入是一节课的序幕,它直接影响着学生参与的兴趣。在导入的过程中要尽可能地选取一些富有时代气息、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为学生熟悉的和感兴趣的、能引起学生积极思考探索的材料,这样不仅能使学生明确数学源于生活的本质,而且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本课的导入通过我和学生比高矮这样一个同学们感兴趣的活动,帮助同学们回顾了以前学过的一些长度单位,通过让学生说说你已经知道了哪些有关千米的知识,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找到了学生学习的起点,有效地开展下面的活动。利用这样的活动引入新知,可以消除学生对数学知识的陌生感,对数学有一种亲近感,真切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同时也激起了学生积极探索的兴趣。

    对于学生来说,1千米这一概念的建立难度较大,所以在教学时我着重于让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强调新、旧知识的融会贯通。在形成1千米概念的活动中,我从基本的长度单位米开始,在新旧知识的引申、发展处加以复习强化,促成新旧知识的转化,尽量使学生较快地建立1千米的概念。再说说15分钟能从学校门口到哪儿?再出示比较有代表性的建筑物,让学生判断从学校门口到哪儿是1千米?整个过程,我不断启发、引导学生用自己身边的事物、场景来描述1千米的长度,把1千米与学生习以为常的生活很好地联系了起来,让学生经历了一个从模糊到精确的动态生成过程,同时也充分展示了学生自己的个性以及创新一面,让学生切实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

    最后我留了10分钟时间带着学生切实体验1千米的长度,让孩子们在跑道上量了50米,再体验走了20个来回,真实地去感知1千米的长度,加强对1千米的概念建立。孩子们在实践中收获。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案全套 篇5

    (一)学前准备

    1、闹闹寻宝。

    (1)课件演示

    (2)学生交流多种寻宝路径。

    (3)提问:闹闹向北、向南、向西、向东走分别能寻找到书包、铅笔盒、水和画笔四件宝,那么在方格中还有字典、电脑、跳绳、钢琴四件宝,闹闹怎样才能拿到呢?

    2、导入新课。

    (二)探究新知

    1、学习例3。

    (1)出示指南针。

    (2)全体到操场。

    (3)提问:谁能说出校园的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4)教师指着校园厕所,问:厕所在什么方向?

    (5)用指南针验证。

    (6)师生返回教室,回顾刚才学习过程。

    师根据回顾的内容板书:

    (7)观察东北、西南这两个方向在什么位置。

    (8)由此推出西北角、东南角的位置。

    师板书:西北北东北

    西东

    西南南东南

    (9)说一说校园西北和东南方向分别有什么建筑物。

    2、巩固新知。

    (1)集体拿出小动物卡片。

    (2)游戏:给小动物找家。

    (3)按要求把熊猫馆、爬行馆、水族馆、飞禽馆分别安置在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

    (4)同桌互查。

    (三)课堂作业新设计

    1、请学生指出教室的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

    2、看一看自己座位的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的`同学分别是谁。

    3、教材第7页的“做一做”。

    (1)说明题目要求。

    (2)集体参与,分组学习。

    把自己家的位置在黑板上标出来。

    4、教材第9页练习二的第1题。

    观察情境图,说一说,十字路口四周的店铺分别在什么位置上。

    (四)思维训练

    教材第9页练习二的第3题。

    (1)教师读题,学生理解题意。

    (2)按要求独立完成。

    (3)订正。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案全套 篇6

    教学内容

    角的分类,教科书第42~45页的例2、例3,相应的“做一做”和练习七中的第4、5、6题。

    教材分析

    “角的分类”是九年制义务教育课本四年级第一学期的学内容,本课的重点是知道周角、平角、直角的度数和锐角、钝角的度数范围,能识别这些角;通对角的分类,能准确地认识直角、平角、周角、锐角、钝角。考虑到分类这一现象生活中到处可见,把学习建立在学生原有的生活和经验基础上,让数学带上生活味,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渗透分类的思想;同时通过问题模块,为学生的思维提供了时间和空间,充分展示和发展他们的思维与语言达能力。

    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之前已经接触过角的概念,在掌握锐角、直角和钝角的基础上来学习两种特殊的角,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上会比较轻松。在根据平角和周角的特点来解决只知一个角的度数求另外几个角的度数的问题,可能会比较难。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根据角的度数区分直角、锐角、钝角、平角和周角,并知道直角、平角、周角之间的关系。

    2.学会用量角器画角的方法和步骤。

    3.会画指定度数的角。

    4.初步学会用一副三角板画特殊角。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实际操作和观察比较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经历锐角、钝角、直角、平角、周角的概念的形成过程,获得学习经验,体会角的特征,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周角的概念。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掌握用量角器画角的方法,会画指定角的度数。

    教法

    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揭示规律,建立概念,通过尝试操作,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

    学法

    学生在活动中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动脑思考、合作交流,获得知识和锻炼能力。

    教学准备

    教具:教师准备课件、量角器、三角板、每人一张打印好的题卡。

    学具:三角板、直尺、量角器。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课题

    1.出示大小不同的角,课件出示。

    激趣设问:我们已经学会了怎样度量的角的度数,但是这些角度数不一,你们能把这些角分分类吗?

    请同学们四人为一组先试着把这些角进行分类。

    教师巡视,看看学生在分类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问题。

    2.在分类过程中你有什么疑难问题吗?

    我们今天继续来学习有关角的知识:角的分类。(板书课题:角的分类)。

    二、探究新知

    (一)学习角的分类

    里是各种角,请大家仔细观察。那现在就请你们用量角器测量出各个角的度数。(完成后同桌交流)

    现在我们来根据角的度数分类,请分别找出:

    等于90度的角有________

    等于180度的'角有________

    小于90度的角有________

    大于90度小于180度的角有________

    1.讲解90度角叫做直角,直角要用直角号表示。让学生说说我们教室里面有哪些角是直角。

    2.接着讲解180度的角叫平角,用课件演示一个直角等于两个直角,谁来说说生活中有哪些平角?

    3.你们知道比90度小的角叫什么角吗?比90度大的但比180度小的角?

    4.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什么是锐角、钝角、直角和平角。那我们来做一个游戏:请大家6拿出活动角,听老师的要求,组成各种不同的角。

    5认识周角。利用活动角,还能组成哪些特殊的角呢?课件出示角的变化图。

    (1)这条边刚好转了一周,我们就把它叫做周角。

    (2)那么周角有几度呢?1周角=360度=2平角=4直角,课件演示。

    6.我们今天一共认识了几个角?你们能把这些角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起来吗?马上动手。

    (1)刚才我们把角分成了哪几类?

    (2)按从大到小的顺序应怎样排列?

    用“>”“

    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

    (3)它们分别有什么特征?

    7.现在谁能说出这几个角有什么关系?

    【设计意图】通过活动的形式,帮助学生记忆角的分类,既容易记,又富有乐趣,双倍作用。

    (二)巩固练习,加深认识:

    1.比眼力:看图说一说下面各角属于哪一类角?

    课件出示图片,分别指名答出。

    2.看度数,说出这个角属于哪一类。

    79度150度180度90度91度1度163度360度51度91度89度+1度

    3.辩一辩:

    (1)小于180度的角是钝角。 ( )

    (2)小于90度的角是锐角。 ( )

    (3)平角是一条直线。 ( )

    (4)两个锐角的和一定是个钝角。 ( )

    (5)钝角的一半一定是锐角。 ( )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比眼力游戏,在游戏中进一步巩固新知,这样的形式学生也乐于参与。

    四、全课小结,提升认识

    通过刚才的检测,同学们学得真不错。其实,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有角:家里学校及生活中到处可见到各种各样的角,角的世界是丰富多彩的,角的知识是奥妙无穷的,它就像大海,我们学习的这些知识也只是大海里的一滴水。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发奋努力,在知识的海洋里尽情遨游吧!

    五、布置作业

    课本第42页1、2题。

    板书设计:

    角的分类

    锐角小于90度

    直角等于90度

    钝角大于90度小于180度

    平角等于180度的角

    周角等于360度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案全套 篇7

    教学内容:

    教材第8页例4、例5,“练一练”和练习二第1、2题。

    教学目标:

    1、经历初步认识“倍”的过程,联系实际问题初步理解“倍”的含义,建立“倍”的概念,理解“几个几”和“倍”的联系。

    2、在认识“倍”的教学活动中发展数学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建立“倍”的概念

    教学准备:

    圆片数个,例5花图、线段图等。

    教学过程:

    一、动手操作,导入新课

    1、根据老师的要求摆圆片。

    (1)第一行摆3个圆片,第二行比第一行多摆4个,第二行摆几个圆片?

    (2)第一行摆3个圆片,第二行要摆2个3,第二行摆几个圆片?

    (3)第一行摆3个圆片,第二行摆的圆片个数是第一行的2倍,第二行摆几个圆片?

    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

    1、老师演示:第一行圆片摆了3个,第二行摆跟它同样多的3个,这时第二行的个数就是第一行圆片的1倍。请你也来摆一摆:第二行的个数是第一行的1倍。

    2、学生动手操作,老师巡视指导,要求学生边摆边想:1倍该怎么摆?

    3、题目要求我们第二行的个数是第一行的2倍,请你想一想接下去该怎么摆?(学生动手操作后)谁来说一说第二行圆片摆了()个()。

    4、完整地说一说:第一行圆片有3个,第二行圆片的个数是第一行的2倍,第二行摆了2个3。

    5、如果老师要求你们第二行圆片的个数是第一行的4倍,又该怎样摆呢?如果是6倍呢?1倍呢?(学生根据老师的要求摆圆片,并完整地复述:第一行圆片有3个,第二行圆片的个数是第一行的()倍,第二行摆了()个()。

    6、巩固练习:

    (1)第二行圆片的个数是第一行的4倍,

    第二行摆()个(),第二行一共有()个圆片。

    (学生先独立摆一摆,再说一说。)

    (2)第二行圆片的个数是第一行的2倍。

    第二行摆()个(),第二行一共有()个圆片。

    (学生独立操作,并能完整地说一说。)

    (3)第二行圆片的个数是第一行的()倍。

    第二行摆了()个()。

    (4)第二行圆片的个数是第一行的()倍。

    第二行摆了()个()。

    三、教学例4、例5

    1、教学例5

    (1)直接出示例5。

    (2)谁来说一说:菊花的朵数是月季花的()倍。你是怎样想的?引导学生完整地说一说:月季花有2朵,菊花有3个2朵,菊花的朵数是月季花的3倍,菊花一共有6朵。

    (3)学生独立完成练一练第1、2、3题。

    2、教学例4

    (1)出示例4。

    (2)花带子的长是灰带子的几倍,你是怎样想的?

    (3)谈话:如果我们把灰带子的长看作1份,花带子的长就是这样的4份,(老师边讲边将花带子与灰带子进行比较)花带子的长是灰带子的4倍。

    (4)在花带子的后面再添上一段,现在花带子的长有这样的几份,那么花带子的长是灰带子的几倍呢?再添上2段呢?

    (5)在灰带子的后面加上一段。

    我们把现在灰带子的'长看作1份,那么花带子的长就有这样的几份?现在花带子的长是灰带子的几倍?你是怎样想的?

    (6)我们把现在灰带子的长看作是1份,那么花带子的长就有这样的几份?花带子的长是灰带子的几倍?你又是怎样想的?

    四、应用拓展

    1、白皮球

    花皮球

    花皮球的个数是白皮球的()倍。

    2、学生独立思考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3、谈话:老师要求花皮球的个数是白皮球的2倍,你有什么办法?(可以拿去花皮球的2段,也可以给白皮球加上一段)

    4、请你也来设计一道类似的题目,同桌一个人出题,另一人根据同桌的意思画一画,摆一摆,再说一说。

    五、总结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你学到了什么新的本领?跟同桌交流一下你的想法。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案全套 篇8

    教学内容: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课本P49—P50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2.通过两位数乘两位数到三位数乘两位数知识的迁移,感受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和解决简单实际 问题的能力。

    3.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体验成功的愉悦,进一步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发展对数学 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点:

    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

    正确规范地计算和书写乘法竖式。

    教学设计:

    一、激趣导入、复习铺垫:

    1、口算热身:

    15×6 = 35×2 = 23×30 =

    36×20 = 42×19 ≈ 58×41≈

    2、竖式练练手:42×26=

    学生自己动手完成并思考:用竖式计算乘法你有哪心得可以与大家交流一下?

    二、自主参与、探究新知:

    (一、)新知学习

    1、 教学例1:李叔叔从某城市去北京,特快列车每小时行使160千米,普通列车每小时行使106千米,该两种列车30小时各行使多少千米?

    2、提问:这两种列车30小时后各行使多少千米吗?

    你能解决吗?

    160 ×30= (板书:160×30= )

    106 ×30= (板书:106×30= )

    师:观察这算式,你发现和我们以前所学得乘法算式有什么不同吗?(三位数乘两位数,两个因数末尾都有0的笔算乘法)

    揭示课题:三位数乘两位数。

    3、你能运用估算知识猜一猜:这两种列车30小时后各行使多少千米吗?

    3、你能用竖式计算出准确答案吗?

    4、学生独立思考,自己试着在练习本上算一算。尝试算出160×30和106×30的结果,并对照估算的'情况,算一算估算值与准确值的误差是否合乎实际。有困难的,可以参考课本中的算法进行计算。

    5、教师巡回指导,特别关注有困难的学生。

    6、交流汇报、归纳解题策略

    (1)、同桌之间交流计算方法

    请同学们与同桌说说你的算法,也听听别人的算法。

    (2)、全班交流,汇总方法

    (3)、通过比较,着重指导,从而理解算法,掌握方法。

    应说以下几点:1.(1)、数位对齐;(2)先算0×160;(换句话说:先用两位数个位上的数乘三位数)(3)再算3×160;(换句话说:再用两位数十位上的数乘三位数)⑷、最后将两次乘法结果相加。(黑板板书)

    2.(1)、数位对齐;(2)先算0×106;(换句话说:先用两位数个位上的数乘三位数)(3)再算3×106;(换句话说:再用两位数十位上的数乘三位数)⑷、最后将两次乘法结果相加。(黑板板书)

    三、巩固练习(课件展示)

    1、用竖式计算。

    142×23 214×34

    (先完成前一个反馈后再练习,最后将214×34改为34×214)

    (学生独立用竖式计算,完成后,反馈交流。)

    (小结:1、数位对齐;2、分位相乘;3、合并相加;4、满十向前一位进1)

    2、当当小医生(完成教材51页练习七第7题)

    3、学校准备发练习本,发给15个班,每班144本, 还需要留40本作为备用。学校应买多少本练习本?

    4、思维训练:

    (1)、教材51页练习七第6题

    (2)、教材51页练习七第8题

    四、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

    教师引导学生:

    1、数位对齐;

    2、分位相乘;

    3、 合并相加;

    4、满十向前一位进1

    五、课堂作业:课本50页练习七第3题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案全套(推荐8篇)】相关推荐
    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优秀范文模板

    充分准备一份教案是一名优秀教师的职责所在,我们可以通过教案来进行更好的教学,每一位教师都要慎重考虑教案的设计,你是否在烦恼教案怎么写呢?可以看看本站收集的《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优秀范文模板》,希望能够为您提供参考。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新的一学期又开始了,为了在新的学期里把工作做好,把我...

    2025春四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

    按照学校要求,教师都需要用到教案,教案在我们教师的教学中非常重要,做好教案对我们未来发展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如何才能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特地为大家整理的“春四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20xx春四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本学期我继续担任四年级的班主任,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现拟订本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