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案
  • >幼儿园教案
  • >导航
  • >蝌蚪和青蛙教案经典
  • 蝌蚪和青蛙教案

    发表时间:2024-09-10

    蝌蚪和青蛙教案经典。

    现在教师范文大全小编将为您全面介绍“蝌蚪和青蛙教案”的相关知识点,请注意这篇文章仅供读者参考。每位老师不可或缺的课件是教案课件,因此教案课件可能就需要每天都去写。制定好教案是教师教育教学核心素养之一。

    蝌蚪和青蛙教案(篇1)

    二、 活动目标:

    1、 培养幼儿身体平衡能力及跳的能力。

    2、 初步了解青蛙的生长过程。

    四、 活动流程:

    学习跳的本领(热身运动)-----捉害虫(高潮)-----吃虫子(放松运动)

    ⑴放打雷下雨的音乐,幼儿人手一块荷叶,听音乐自由地跳、跑。“打雷、小雨了,小蝌蚪快点用荷叶躲躲雨吧。”

    ⑵探探脑袋“咦,雨停了,小蝌蚪放下荷叶伸伸懒腰,自由地在荷叶旁边游来游去。”

    ⑶小蝌蚪游累了,坐在荷叶上休息一下吧。伸伸手,咦,小蝌蚪的前脚长出来了;跺跺脚,后腿也长出来了;扭扭屁股,尾巴也长出来了;小蝌蚪变成什么了?(小青蛙)

    ⑷小蝌蚪变成了小青蛙可开心了,两手叉腰在荷叶上跳来跳去。“请小青蛙跟着青蛙妈妈学习跳的本领吧!”

    有一天农民伯伯告诉我,在河对面有块庄稼地,那里有很多害虫,他听说小青蛙是个捉虫能手,所以想请你们来帮助他们捉害虫好吗?

    可是到达庄稼地必须跳过小沟,走过小桥,再跳过小沟才能到达,小青蛙一次捉一条小虫,然后从近路跑回来,把小虫放在篮子里再继续捉虫子。

    老师边示范边讲解,提醒幼儿过小桥时要特别小心,注意安全,两手伸直,眼看前方,千万别掉到河里去了。

    ⑵小青蛙捉害虫,幼儿分成两组进行,看看哪组捉的虫子最多。

    ⑴围坐在荷叶上数虫子。

    ⑵表扬活动中本领最大的'小青蛙,鼓励能力较差的幼儿。

    ⑶“小青蛙捉虫子时可辛苦了,肚子都饿了,现在我们一起来吃虫子吧。先把它剥开皮(手脚做放松动作),闻一闻,好香啊。左边吃吃,右边吃吃,舔舔嘴巴,摸摸肚子还没吃饱就再吃一条吧。”

    ⑷小青蛙收拾东西回家了。“我们把剩下的虫子拿回家再吃吧。”

    自评:本节活动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用小青蛙的生长过程贯穿整个活动,让孩子锻炼身体的同时也了解青蛙的生长过程,达到课程整合的目的。利用夸张的动作,用生动的语言吸引幼儿,满足孩子想爬、想跳的欲望。并且抓住每一个可以教育孩子的环节与细节,例如:数虫子,可以培养幼儿的数数能力;利用废旧纸皮做的荷叶及幼儿用报纸卷成的小虫,达到废物利用的效果。

    蝌蚪和青蛙教案(篇2)

    设计动机:

    幼儿美术教育活动是以培养幼儿创造能力为核心的一种教育活动。每个幼儿都有创造的潜力,教师就是要把幼儿的这种潜力挖掘出来,教会他们手、眼、脑并用,把自己的想象和从外界感受到的信息转化成自己的心理意象,并通过绘画,手工等形式展现出来。

    童趣是孩子生活最为显着的特点,指印画正符合了趣味性的特点,活动着力发掘孩子乐于创新的精神,让孩子在简单的学画中,锻炼手指小肌肉、发展创造性。

    围绕这个思路,借助"手"这个我们大家都有的身体部分,运用观察、想象、实践等各种方法,充分调动起幼儿的绘画热情和兴趣,让幼儿的绘画潜力得到较大程度的发挥,并从中得到创作的满足和喜悦。

    活动目标:

    1.倾听儿歌和音频,模仿青蛙叫声;观察画面,了解青蛙和蝌蚪的区别。

    2.通过印手印的活动锻炼孩子们手部的肌肉。

    尝试用手印画、添画的方式大胆表现青蛙和蝌蚪的各种各样不同的样子。

    3.体验手指印画的有趣,感受手指的多种功能。通过表达各种事物培养孩子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通过各种划割的活动提高孩子们的握力以及力量的调节能力。

    活动准备:

    1."小青蛙"歌曲伴奏、青蛙的叫声、青蛙的成长照片

    2.印泥、签字笔或彩色铅笔

    3.PPT、音频、视频

    活动过程:[导入]

    1.听"小青蛙"这首儿歌和青蛙的叫声,并模仿青蛙叫声,讨论蝌蚪与青蛙变化。

    ① 听"小青蛙"这首歌并跟着歌曲一起唱。

    [ 小青蛙,呱呱呱,绿皮袄,大嘴巴,圆圆的眼睛眨呀眨,一蹦一跳多灵巧,专吃害虫保庄稼。《小青蛙》小青蛙呀小青蛙,在池塘里玩耍,东边跳跳西边跳跳,多么快乐逍遥。咕哇呱呱!]

    -歌曲中的青蛙是怎样叫的?

    -模仿歌曲中青蛙"呱呱"的叫声。

    -我们一起来模仿青蛙叫怎么样?

    ②一起听一听真正的青蛙叫叫和歌曲。

    -实际上青蛙是怎样叫的呢?一起来听一听。

    -真的是像歌曲中一样"呱呱"的叫吗?

    ③看看青蛙和蝌蚪的照片并讨论一下。

    -青蛙的小时候是蝌蚪,当蝌蚪长大后就会长出腿来变成青蛙。

    [展开]

    1.一边看活动纸一边讨论-这是哪里呢?

    -这里有几只青蛙和蝌蚪?

    2.装饰池塘2.用手印出一些花朵来装饰一下池塘。

    3.印出青蛙和蝌蚪2.用手印出一些花朵来装饰一下池塘。

    -池塘里就有几只青蛙和蝌蚪,其他的青蛙和蝌蚪跑去哪里了?

    -我们用手印出几个青蛙和蝌蚪怎么样?

    ① 印完之后用签字笔或彩色铅笔完成剩余的部分。

    ② 使用签字笔或彩色铅笔有困难的孩子,老师给予帮助。

    [结尾]

    1.收拾与整理。

    印完手印后用湿巾把手擦干净。

    2.作品展示。

    教师将幼儿作品贴在展示板上,幼儿孩子们介绍一下自己画做的青蛙和蝌蚪。

    延伸活动:

    1.将作品贴在教师展示区墙面。

    2.创设"创意手指印画"区角,鼓励幼儿进行想象创作。

    家园互动:

    1.教师将幼儿作品扫描或拍照后,发布在幼儿园网站上。

    2.幼儿园网站上发起投票,评选最佳作品,每月评选"小达人"。

    蝌蚪和青蛙教案(篇3)

    设计背景

    春天来了,万物苏醒。很多小朋友都对昆虫很感兴趣,所以特设这个活动让小朋友认识青蛙。

    活动目标

    1、明白青蛙与人类之间的关系,激发幼儿爱护、关注小动物的情感。

    2、观察并描述青蛙的外形特征,通过故事《小蝌蚪找妈妈》了解青蛙从卵变蝌蚪最后变成青蛙的生长过程。

    活动重难点

    蝌蚪如何变成青蛙的过程,青蛙为什么是吃虫子的好蛙?

    活动准备

    青蛙图片,《小蝌蚪找妈妈》挂图

    活动过程

    一、谈话活动

    引导幼儿欣赏图片并提问:

    1、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有谁?

    2、这些青蛙平时都是吃什么长大的呢?

    3、你们害怕青蛙吗?为什么?你们会去捉青蛙或吃青蛙吗?

    二、青蛙外形特征

    1、自主探索:请幼儿仔细观察青蛙图片、模型,幼儿观察青蛙的外形特征,如头部扁而宽,口阔、眼大,皮肤光滑,通常为茎绿色,趾间有薄膜相连,青蛙生活在水中或靠近水的地方,善跳跃,会游泳,多在夜间活动。

    2、集体探索:你见过青蛙,听过青蛙的叫声吗?说说青蛙和其他动物的不同之处?

    三、探索青蛙生长过程

    1、出示《小蝌蚪找妈妈》挂图,讲述故事。

    2、提问:水草上沾着的一团圆圆的东西是什么?大脑袋长尾巴、游来游去的动物是什么?文.章出自屈a老师教.案网是由什么变来的?小蝌蚪又是怎样变成青蛙的?

    3、幼儿复述故事。

    4、游戏:小蝌蚪变青蛙。

    玩法:小朋友围成圆圈站好,老师一边出示字卡一边说:青蛙妈妈产下许多圆圆的卵(幼儿蹲下双手抱腿,头低下,做圆圈形状),又成小蝌蚪(幼儿小跑步双手放在身后做摇摆状),小蝌蚪长出两条前腿(幼儿伸出两只胳膊继续小跑做游泳状),又长出两条后腿(幼儿把两腿分别伸一伸),最后成青蛙呱呱叫又跳(幼儿做蛙跳状,嘴里学青蛙叫声:呱呱呱)。

    活动反思

    在本节课中,小朋友学到了青蛙的外形特征,以及它演变过程,也知道青蛙是由小蝌蚪变来的。但是由于活动准备只是图片,有几个孩子不积极参加,如果再添加几个相关动画视频,我觉得会调动起更多孩子的兴趣。本节课少讲了青蛙是好蛙,教导幼儿要从小保护它们。如果让我重新上这节课,我会先告诉大家环境在不断恶化,但有些小动物还是坚持自己的工作,帮人们捉害虫,引入本篇课文。

    蝌蚪和青蛙教案(篇4)

    一、活动目标:

    1、幼儿通过活动初步了解青蛙的生长过程

    2、在了解青蛙的过程中激发幼儿保护青蛙的情感

    二、活动准备:

    制作好的青蛙成长过程卡片、音乐

    三、活动过程:

    (一)、激发幼儿兴趣:

    师:你们听,谁来了?

    (二)、经验再现:

    1、哎,你们知道小青蛙小时候是谁吗?

    2、小蝌蚪长的什么样子?(黑黑的身体、大大的.脑袋、细细的尾巴)

    3、小青蛙长的又是什么样子呢?(头顶上有两只大眼睛、披着绿衣裳、露出白肚皮、四条腿)

    (三)、欣赏故事:

    1、真奇怪,小蝌蚪和小青蛙长的一点都不像,那小蝌蚪是怎么样变成青蛙的呢?

    2、幼自由交流

    3、到底是怎么回事?我们一起来听一个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小蝌蚪找妈妈》。

    4、讨论交流:

    5、幼为蝌蚪成长卡排队,师巡回指导(着重指导一组)

    (四)、游戏巩固:

    我们一起来做一个游戏吧!游戏的名字就叫“蝌蚪变青蛙”。

    四、活动反思:

    总的来说:“蝌蚪变青蛙”这个活动设计,来源于幼儿生活中的一个兴奋点,并且在整个活动中幼儿始终处于自主积极的状态,随着从蝌蚪变青蛙的全过程的观察积累,孩子们掌握了最直接的经验,他们对青蛙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入了,幼儿在自由探索、相互学习中发现了一些青蛙的秘密。但是,在实践过程中也存在着问题:在让幼儿根据已有经验排列小青蛙的生长过程中,孩子们的想象力非常丰富,排列出了多种不同的顺序,而且每一种排法都体现出了幼儿的智慧,不管幼儿的答案怎样,都是他们观察、发现和想象所得,这一过程才是最重要的,我应该给予及时的表扬和鼓励。

    蝌蚪和青蛙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幼儿通过活动初步了解青蛙的生长过程;

    2、在了解青蛙的过程中激发幼儿保护青蛙的情感。

    3、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4、能大胆进行实践活动,并用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见。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青蛙以及小蝌蚪图片、青蛙的叫声、小蝌蚪找妈妈课件、青蛙成长过程图、视频音乐《小青蛙》、幼儿每人一份青蛙成长袋、青蛙头饰)

    活动流程:

    激发兴趣――经验再现――欣赏故事――讨论交流――游戏巩固――音乐律动――活动延伸

    1、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位小客人与我们大家一起活动,它是谁呢?快来听一听吧!”

    2、多媒体课件演示并播放小青蛙的叫声,幼儿猜出小青蛙。

    3、课件演示小青蛙吃害虫的动态图片激发幼儿兴趣。

    (二)提出问题,引出质疑:

    1、师:孩子们,你们知道青蛙小时候是谁吗?幼儿说一说。

    2、多媒体课件出示蝌蚪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小蝌蚪长得什么样?幼儿观察并说出小蝌蚪的特征。

    3、出示青蛙图片:小青蛙长得又是什么样子呢?幼儿说出青蛙的特征。

    4、师:真奇怪,小蝌蚪和小青蛙长的一点也不像,这是怎么回事呢?

    (三)课件演示并欣赏故事:《小蝌蚪找妈妈》(引导幼儿观察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身体发生了什么变化,是怎样变化的?

    1、多媒体课件演示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引导幼儿观察青蛙的变化过程。

    (四)再次通过播放课件验证小蝌蚪找妈妈过程中身体的变化,幼儿观察。

    (五)排队游戏巩固:幼儿按照已有经验把青蛙的生长过程按序排列出来,教师巡回指导。

    (六)总结活动:多媒体课件演示青蛙成长过程图并总结青蛙生长过程。

    1、教师与幼儿分别带青蛙头饰听音乐律动;

    2、提问幼儿:通过歌曲了解到青蛙有哪些本领?激发幼儿爱护青蛙的情感

    3、教育幼儿青蛙是人类的好朋友,我们都要要保护小青蛙。

    (八)活动延伸:今天我们了解了青蛙的生长过程以及他的本领,你们喜欢他吗?你还喜欢哪些小动物,它们的生长过程又是怎样的呢?快去做一个调查吧!

    教学反思:

    首先从教学选材上来说,我的这节活动是从幼儿兴趣出发的,而且是在幼儿的讨论质疑中产生的,所以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幼儿的参与性与学习的积极性非常高,所有孩子都踊跃地参加了本次活动,其次从教学过程的设计环节来看也是比较合理的、科学的,我先通过幼儿的听觉让它们猜出小青蛙激发幼儿兴趣的同时我又科学利用教学课件为幼儿提供了直观形象的画面让幼儿对青蛙的生长过程有了一个全面的了解,为了让他们进一步巩固提升,我有设计了排队游戏巩固这一环节进一步提升了幼儿对青蛙生长过程的掌握,最后为了激发孩子们保护青蛙的情感,我采用动静结合的方法通过律动轻松地完成了第二个情感目标,总体上活动效果非常好,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过程中顺利完成了活动目标。不足的是:在排队游戏这一环节过程中个别孩子根据已有经验以及他们观察、发现和想象所得,排出了不同的顺序,虽然不符合逻辑规律,但每一种排法都体现了幼儿的智慧,我不应该否定他们的思维,而应该及时鼓励并引导他们排出正确的顺序。

    蝌蚪和青蛙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学习辨别音乐的强弱、高低,并能用不同动作来表现对音乐的理解感受。

    2.尝试用语言节奏表现青蛙的叫声。

    3.能从音乐高低变化中区别老青蛙、小青蛙,并学习用不同的声音来演唱,体验演唱的乐趣。

    4.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5.根据歌词内容做相应的动作。

    【活动准备】

    大“荷叶”一片、钢琴、虫子一串、青蛙指偶两个(老青蛙、小青蛙)。

    【活动过程】

    1.通过观察荷叶,激发幼儿表现音乐的兴趣。师:你们看,这是什么呀?

    师:哦!原来是一片大大地、绿绿的荷叶呀,我们让她静静的躺在水面上吧!

    2.幼儿倾听音乐,感受和辨别音乐的强弱、高低。

    (1)感受微风中,荷叶带来的感觉。

    提问:风吹来了,你们感觉这是什么样的风?轻轻的风吹过来,荷叶怎么动?

    小结:微风吹来,荷叶轻轻地摆动。我们可以我们转起来,轻轻地抖起来,踮起脚尖来表示微风。

    (2)感受强风中,荷叶又带来怎样的感觉。

    提问:这是什么风?你们听了有什么感觉?和微风中的荷叶有什么不同? 小结:强风吹来,音乐变快,声音变高,荷叶动的很快。

    3.尝试用语言节奏表现青蛙的叫声,用不同的声音区别青蛙妈妈、小青蛙声音的变化。

    (1)引导幼儿尝试用语言节奏表现青蛙的叫声。

    狂风过后,小青蛙坐在荷叶上唱歌,你们听!这只青蛙唱得真好听,还有节奏呢!

    ××▕××▕你好!你好!×××▕×××▕真高兴!真高兴!

    (2)倾听音乐,学习用不同的声音区分青蛙妈妈、小青蛙。

    播放音乐,你们猜一猜哪个是小青蛙唱的歌,那个是青蛙妈妈唱的歌?他们的声音有什么不同?

    小结:小青蛙的声音是轻轻细细的,青蛙妈妈的声音是粗粗的。

    4.理解歌曲内容,学习完整演唱歌曲。

    (1)幼儿尝试完整演唱,表达小青蛙对妈妈的的感激之情。

    提问:小青蛙感谢谁?为什么?可以用什么样的声音表现?

    (2)幼儿再次演唱歌曲,表现青蛙妈妈快乐飞翔。

    4.边模仿边游戏,引导幼儿在合作游戏中演唱歌曲。

    (1)介绍游戏玩法,体验合作游戏的乐趣。

    提问:刚才小青蛙到了谁的家里?她是怎样做的?

    (2)幼儿在传递游戏中感受歌唱的快乐。

    提问:小青蛙又出发了,传到你的手里,你会怎样做呢?

    小结:快乐的小青蛙,不仅学会了唱歌,还学会了捉害虫,让我们一起去学一学吧!

    课后反思:

    在活动中我一开始创设游戏的氛围,让孩子模仿小蝌蚪的游动,用身体动作来感知和体验蝌蚪的不同动态,为后面的绘画环节做好铺垫。在课件的运用上,能调动幼儿的情绪,在帮助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中孩子的情感体验得到了升华,更加深了孩子对亲情的感受。

    蝌蚪和青蛙教案(篇7)

    活动目标:

    1、能通过观察了解蝌蚪的生长变化。

    2、蛙类的成长过程图片。

    3、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4、发展合作探究与用符号记录实验结果的能力。

    活动准备:

    1、在自然角的鱼缸里,养数条小蝌蚪。

    2、蛙类的成长过程图片。

    活动过程:

    一、观察蝌蚪的特征请幼儿猜谜:河里抓青蛙,抓到黑娃娃,大大头来,细尾巴中的黑娃娃是什么?幼儿自由回答。

    1、教师引导幼儿观察水里的蝌蚪,并提问:蝌蚪长什么样子?(头大大的、圆圆的,有一条长尾巴,像个音符)2、请幼儿再看一看每只蝌蚪是否长的一样?幼儿自由发言。

    3、蝌蚪是怎样运动的`?是用身体的哪个部分让它前进呢?(游动、尾巴)二、观察蝌蚪的生长过程1、观察蝌蚪变青蛙的过程后提问:

    ⑴从小蝌蚪到青蛙会经过哪些变化?

    ⑵蝌蚪变青蛙是先长出前脚还是后脚?

    ⑶身体的哪个部分会消失?

    ⑷变成青蛙后都停在哪里?幼儿自由发言。

    2、教师以幼儿用书中蝌蚪的生长过程图统整概念。

    三、比较青蛙和蝌蚪1、教师请观察比较蝌蚪和青蛙,然后提问:

    ⑴青蛙长什么样子?(有四只脚,嘴很大、眼睛凹凸的)⑵青蛙是怎样运动的?

    ⑶青蛙和蝌蚪外形有什么不同?运动方式有什么不同?

    1、观察不同的蛙类后,提问:

    ⑴蟾蜍长得好像青蛙,有没有发现它们哪里不一样?(颜色较深、皮肤有疙瘩)⑵树蛙和青蛙哪里不一样?(居住环境不同、脚趾没有蹼有吸盘)

    2、让幼儿思考后回答,教师再总结说明幼儿的讨论。

    活动反思:

    能说出青蛙的生长变化,能排列出蝌蚪变青蛙的过程,根据观察幼儿用书上的内容,能说出两种不同蛙类的外形特征。

    蝌蚪和青蛙教案(篇8)

    设计背景

    春天来了,春风吹着,春雨下着,花儿开着,树发芽了,各种各样的小虫也出来了。池塘里,小河边出现了小动物小蝌蚪,这一切吸引着我们农村的小朋友,他们觉得小蝌蚪真好玩,小蝌蚪为什么和妈妈长得不像呢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初步了解蝌蚪的生长过程。

    2、激发幼儿爱护小动物。

    3、让幼儿了解青蛙是益虫,我们要保护它。

    4、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操作能力。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幼儿了解蝌蚪的生长过程。

    难点: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1、《小蝌蚪找妈妈》故事磁带。

    2、小蝌蚪的生长变化图。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二、欣赏录音故事《小蝌蚪找妈妈》

    了解青蛙生长变化过程。提问:这个故事里面都有谁

    三、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蝌蚪的生长变化过程。

    卵蝌蚪长出两条后腿长出两条前腿(尾巴变短)青蛙

    小结:(1)、蝌蚪要变成青蛙先再后最后

    (2)青蛙生活在哪里

    (3)青蛙吃什么

    四、教育幼儿要爱护小青蛙。

    (它是捉害虫能手,是庄稼的好朋友,是有益的。)

    五、幼儿绘画《蝌蚪》、《青蛙》

    六、结束部分:

    小青蛙饿了,我们送它们去捉害虫吧。

    教学反思

    孩子对青蛙和小蝌蚪比较熟悉,能说出蝌蚪的外形,生活习性,通过活动在了解蝌蚪的生长过程的同时,培养孩子的观察力。

    蝌蚪和青蛙教案(篇9)

    活动目标:

    1、了解小蝌蚪的外形特征及生长变化过程。

    2、知道青蛙是人类的好朋友,有爱护青蛙的情感。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已观察过小蝌蚪

    2、材料准备:课件小蝌蚪变青蛙、小蝌蚪的生长变化图片人手一份、音乐

    活动过程:

    一、谜语激趣

    价值分析:以谜语引起幼儿的兴趣,了解小蝌蚪的外形特征

    “黑黑的身体圆溜溜,细细的尾巴拖后头,东游游、西游游,好象许多小黑豆。”猜猜这是什么小动物?

    1、小蝌蚪是什么样子的?它喜欢生活在哪里?

    小结:小蝌蚪有圆圆黑黑的身体,细细长长的尾巴,喜欢生活在小河里、池塘中等有水的地方。

    2、学学小蝌蚪

    这么可爱的小蝌蚪,那我们一起来学学小蝌蚪,小蝌蚪黑黑的身体圆溜溜,细细的尾巴拖后头,东游游,西游游,上游游,下游游,游呀游,游来游去真快乐。

    二、交流讨论

    价值分析:了解小蝌蚪的生长变化过程

    1、你们知道小蝌蚪长大后变成了什么?长大后和小时侯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吗?

    小结:原来小蝌蚪是有尾巴没有腿,长大以后有腿却没有了尾巴。

    2、小蝌蚪要怎样长才能变成青蛙的?

    3、幼儿排图片(你认为小蝌蚪刚先长出什么?再长出什么?是怎样长成青蛙的?)

    4、你们有的认为先长两条前腿有的认为先长两条后腿……我为你们准备了一套小图片,请你们先仔细的来看一看,再想一想你认为小蝌蚪刚开始是怎么样的,中间经过怎样的变化,最后怎么样?然后请你们试着排一排。(尝试排小蝌蚪变青蛙的过程)

    小结:每个人排的都不一样,究竟应该是怎么样的,我们从电脑博士那里找一找正确的答案。

    4、探究验证(播放课件小蝌蚪生长变化过)

    ——这个环节中将他们的兴趣点引向深入的探究阶段,究竟小蝌蚪是怎么样变成青蛙的?通过观看多媒体课件寻求探索正确的答案,使探索的热情被进一步激发。最后将经验进行归纳和提升,使探究的结果更加清晰完整。

    5、听完电脑博士的正确答案,请你们再去排一排吧。

    小结:师幼一起巩固小蝌蚪的生长变化过程(卵→小蝌蚪→先长出两条后腿→再长出两条前腿→最后尾巴消失变成青蛙)

    三、保护青蛙

    价值分析:从幼儿情感出发,让幼儿学会爱护青蛙,爱护小动物

    1、青蛙有什么本领?

    小结:青蛙是捉虫能手,保护了庄稼。

    2、青蛙的本领这么大,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它呢?

    小结:不要去捕捉和吃青蛙(不要做伤害青蛙的行为)。看到有人捕捉青蛙和小蝌蚪要去阻止。还可以做一些标志宣传,青蛙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们大家都要爱护它。

    活动反思:

    活动富有科学性,趣味性,教育性。符合《纲要》中提出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当发现孩子们对自然角上的小蝌蚪变青蛙这一现象产生兴趣时,及时把握了这一时机,和孩子们们共同参与和探索,通过活动来满足了他们的需要。同时也符合《课程指南》中提到教师要尊重幼儿的学习方式,不断优化教与学,注重幼儿学习的过程的教育观点。此次活动亮点在于教师坚持以幼儿为本,通过为幼儿创设宽松自由的探索空间,先让孩子们自己根据自己的想法尝试进行排小蝌蚪的生长变化过程,孩子们在主动的学习中探索,在自由的探索中发现了小蝌蚪成长的秘密,充分的发挥了幼儿的自主性,使幼儿在交流讨论,直接操作,观察探究,具体表现的活动中,能动地建构着知识经验,发展幼儿的认知结构。

    不足:

    在活动中可以通过观看多媒体寻求探索小蝌蚪变青蛙正确的生长变化过程,最后进行再次的操作,给孩子们更形象的感知。

    蝌蚪和青蛙教案(篇10)

    小蝌蚪和小鱼是一对非常要好的朋友。

    一天,小鱼去找小蝌蚪玩,嘭嘭嘭,小蝌蚪,在家吗?在家呢!开开门好吗?好的,我来了。只听啪的一声,门被打开了。我们一起去玩吧。欧也。它们来到一片空地上,一会儿吹泡泡,一会儿比跳高,一会儿比跳远,玩得不知有多快乐!再见,小鱼。再见,小蝌蚪。一年后再见。

    一年后,小鱼又去找小蝌蚪,它问了乌龟、龙虾、旗鱼,它们都说不知道,急得小鱼团团转,就像热锅上的蚂蚁,还自言自语地说:小蝌蚪呀,小蝌蚪,你到底到哪里去了?小鱼,小鱼,呱呱。是谁在喊我,会不会是小蝌蚪,不可能啊,它的声音没有那么怪。它正想着,忽然一只青蛙游了过来,问:你是以前的小鱼吗?是啊,咦,你是谁?你知道小蝌蚪在哪里呀?我是以前的小蝌蚪呀!小鱼(现在应该叫大鱼)仔细地打量了好一会儿,说:你别蒙我了,你不是小蝌蚪。我就是小蝌蚪,我原来是一只小蝌蚪,后来,慢慢地,我长出了后腿,过了几天,我长出了前腿,又过了几天,我的尾巴变短了,不知什么时候,我的身子也由黑色变成绿色的了。哦,原来是这样,我们一起玩吧!走喽!

    从此以后,它们两个好朋友整天形影不离。

    蝌蚪和青蛙教案(篇11)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身体平衡能力及跳的能力。

    2、初步了解青蛙的生长过程。

    3、通过活动锻炼幼儿的跳跃能力,让他们的身体得到锻炼。

    4、提高幼儿身体的协调能力,体验玩游戏的乐趣。

    5、培养幼儿对体育运动的兴趣爱好。

    活动准备:

    1、硬纸板做的荷叶人手一份

    2、磁带(轻松的音乐)、录音机

    3、报纸卷成的小虫若干

    4、篮子两个、平衡板两块

    活动流程:

    学习跳的本领(热身运动)-----捉害虫(高潮)-----吃虫子(放松运动)

    活动过程:

    1、学习跳的本领

    ⑴放打雷下雨的音乐,幼儿人手一块荷叶,听音乐自由地跳、跑。打雷、小雨了,小蝌蚪快点用荷叶躲躲雨吧。

    ⑵探探脑袋咦,雨停了,小蝌蚪放下荷叶伸伸懒腰,自由地在荷叶旁边游来游去。

    ⑶小蝌蚪游累了,坐在荷叶上休息一下吧。伸伸手,咦,小蝌蚪的前脚长出来了;跺跺脚,后腿也长出来了;扭扭屁股,尾巴也长出来了;小蝌蚪变成什么了?(小青蛙)

    ⑷小蝌蚪变成了小青蛙可开心了,两手叉腰在荷叶上跳来跳去。请小青蛙跟着青蛙妈妈学习跳的本领吧!

    2、捉害虫

    ⑴情景讲述及游戏规则

    有一天农民伯伯告诉我,在河对面有块庄稼地,那里有很多害虫,他听说小青蛙是个捉虫能手,所以想请你们来帮助他们捉害虫好吗?

    可是到达庄稼地必须跳过小沟,走过小桥,再跳过小沟才能到达,小青蛙一次捉一条小虫,然后从近路跑回来,把小虫放在篮子里再继续捉虫子。

    老师边示范边讲解,提醒幼儿过小桥时要特别小心,注意安全,两手伸直,眼看前方,千万别掉到河里去了。

    ⑵小青蛙捉害虫,幼儿分成两组进行,看看哪组捉的虫子最多。

    幼儿活动老师巡回指导。

    3、吃虫子

    ⑴围坐在荷叶上数虫子。

    ⑵表扬活动中本领最大的小青蛙,鼓励能力较差的幼儿。

    ⑶小青蛙捉虫子时可辛苦了,肚子都饿了,现在我们一起来吃虫子吧。先把它剥开皮(手脚做放松动作),闻一闻,好香啊。左边吃吃,右边吃吃,舔舔嘴巴,摸摸肚子还没吃饱就再吃一条吧。

    ⑷小青蛙收拾东西回家了。我们把剩下的虫子拿回家再吃吧。

    活动反思:

    本节活动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用小青蛙的生长过程贯穿整个活动,让孩子锻炼身体的同时也了解青蛙的生长过程,达到课程整合的目的。利用夸张的动作,用生动的语言吸引幼儿,满足孩子想爬、想跳的欲望。并且抓住每一个可以教育孩子的环节与细节,例如:数虫子,可以培养幼儿的数数能力;利用废旧纸皮做的荷叶及幼儿用报纸卷成的小虫,达到废物利用的效果。

    蝌蚪和青蛙教案(篇12)

    活动目标:

    1.体验脚踩在不同材质的物体上不同感受,探索脚的触觉。

    2.用绘画的形式表达脚踩在不同物体上的感受。

    3.愿意与同伴、老师互动,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

    4.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活动准备:

    1.小羽毛。

    2.图画纸、彩笔。

    活动过程:

    1. 幼儿两人一组,脱去鞋袜,互相观察脚的形状,说说有什么发现。

    2. 两人互相用羽毛触碰脚底,探索脚的触觉。

    3. 向幼儿提问:

    •用羽毛碰脚底,有什么感觉?

    •什么时候脚会感到疼?

    4. 让幼儿光着脚在不同质感的地面上走走,然后说说感觉。例如塑胶地板、木地板和地砖有什么不同。

    5. 请幼儿在图画纸上画自己的脚印,然后引导幼儿回忆:“你以前曾光着脚踩在什么东西上,是什么感受?”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画出羽毛碰脚底时,或脚感到疼痛时,或站在软绵绵的东西上时的表情。

    6. 完成后,请幼儿介绍作品。

    活动评价:

    1.喜欢探索脚的触觉。

    2.能用图画表达脚的触觉。

    活动建议:

    引导幼儿在用脚感受各种物体时,要注意安全,保护好脚。

    【蝌蚪和青蛙教案经典】相关推荐
    [热]幼儿园认识蔬菜教案大全7篇

    我相信幼师都接触过教案,撰写教案有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要想在教学中不断进取,其秘诀之一就是编写好教案。写幼儿园教案要注意哪些方面呢?下面是小编特地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认识蔬菜教案大全7篇”。活动准备:不透明的盒子里面放着香菜。香菜盆栽。活动目标:通过盒子引起孩子的好奇心。经过看、闻、尝来了解香菜。活...

    实用!幼儿园中班秋游教案集锦1440字

    按照惯例,幼儿园教师必须撰写自己的教案,教案在我们教师的教学中非常重要,每一位幼师都要慎重考虑教案的设计,好的幼儿园教案都有哪些内容?为了解决大家烦恼,小编特地收集整理了实用!幼儿园中班秋游教案集锦1440字,供大家参考。活动目标:1、欣赏音乐,能有节奏的开火车。2、在玩开火车的游戏时能够分辨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