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案
  • >导航
  • >初中二元一次方程讲解教案(分享九篇)
  • 初中二元一次方程讲解教案

    发表时间:2024-09-10

    初中二元一次方程讲解教案(分享九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时常要开展教学设计的准备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二元一次方程组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中二元一次方程讲解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掌握二元一次方程和二元一次方程组及它们的解的概念,会用消元法解方程组。

    过程与方法

    能根据方程组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方法解方程组;并能把相应问题转化为解方程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

    重点:

    掌握二元一次方程和二元一次方程组及它们的解的概念,会用消元法解方程组。

    难点:

    选择合适的.方法解方程组;并能把相应问题转化为解方程组。

    教学手段

    多媒体,小组评比。

    教学过程

    一、知识梳理

    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二元一次方程组已经学了哪些知识?

    1、什么是二元一次方程?什么是二元一次方程的解?

    2、什么是二元一次方程组?什么是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3、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思想是什么?消元的方法有哪些?

    设计意图:知识回顾,掌握知识要点,为顺利完成练习打下基础

    二、基础训练

    教学手段与方法:每小组必答题,答对为小组的一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设计意图:

    基础知识达标训练。

    教学手段与方法:

    毎小组选代表讲解为小组加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讲解不到位的老师补充。

    设计意图:

    对二元一次方程组解法的灵活应用。

    初中二元一次方程讲解教案 篇2

    一、教学目标

    1、通过与一元一次方程的比较,能说出二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并会辨别一个方程是不是二元一次方程;

    2、通过探索交流,会辨别一个解是不是二元一次方程的解,能写出给定的二元一次方程的解,了解方程解的不唯一性;

    3、会将一个二元一次方程变形成用关于一个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另一个未知数的形式。

    过程与方法目标:

    经历观察、比较、猜想、验证等数学学习活动,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数学说理能力;

    情感与态度目标

    1、通过与一元一次方程的类比,探究二元一次方程及其解的概念,进一步培养运用类比转化的思想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实际问题的分析,培养关注生活,进一步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有效数学模型,培养良好的数学应用意识。

    二、重点、难点

    重点:二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及二元一次方程的解的概念。

    难点

    1、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的解的不唯一性和相关性。即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的解有无数个,但不是任意的两个数是它的解。

    2、把一个二元一次方程变形成用关于一个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另一个未知数的形式,其实质是解一个含有字母系数的方程。

    三、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1、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寻求问题解决的过程中认识二元一次方程,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的特点,体会到二元一次方程的引入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

    2、通过观察、思考、交流等活动,激发学习情绪,营造学习气氛,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自主探讨,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的解的不唯一性和相关性。

    3、通过学练结合,以游戏的形式让学生及时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一个数的3倍比这个数大6,这个数是多少?

    2、写有数字5的黄卡和写有数字2的蓝卡若干张,问黄卡和蓝卡各取几张,才能使取到的卡片上的数字之和为22?

    思考:这个问题中,有几个未知数?能列一元一次方程求解吗?如果设黄卡取x张,蓝卡取y张,你能列出方程吗?

    3、在高速公路上,一辆轿车行驶2时的路程比一辆卡车行驶3时的路程还多20千米。如果设轿车的速度是a千米/时,卡车的速度是b千米/时,你能列出怎样的方程?

    师生互动探索新知

    1、发现新知

    引导学生观察所列的方程:这两个方程有哪些共同特征?这些特征与一元一次方程比较,哪些是相同的,哪些是不同的?你能给它们取个名字吗?

    根据它们的共同特征,你认为怎样的方程叫做二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含有两个未知数,且含有未知数的项的次数都是一次的方程叫做二元一次方程。)

    2、巩固新知

    判断下列各式是不是二元一次方程(1)(2)(3)(4)

    3、师生互动再探新知

    (1)什么是方程的解?(使方程两边的值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2)你能给二元一次方程的解下一个定义吗?(使二元一次方程两边的值相等的一对未知数的值,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的一个解。)

    若未知数设为,记做,若未知数设为,记做。

    4、检验新知

    (1)检验下列各组数是不是方程的解:(学生感悟二元一次方程解的不唯一性)

    (2)你能写出方程x-y=1的一个解吗?(再一次让学生感悟二元一次方程的解的不唯一性)

    5、自我挑战,三探新知

    有3张写有相同数字的蓝卡和2张写有相同数字的黄卡,这五张卡片上的数字之和为10。设蓝卡上的数字为x,黄卡上的数字为y,根据题意列方程。

    请找出这个方程的一个解,并写出你得到这个解的过程。

    学生在解二元一次方程的过程中体验和了解二元一次方程解的不唯一性。

    五、总结

    比较一元一次方程和二元一次方程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方程两边都是整式,含有未知数的项的次数都是一次。

    如果一个方程含有两个未知数,并且所含未知项都为1次方,那么这个整式方程就叫做二元一次方程,有无穷个解,若加条件限定有有限个解。

    初中二元一次方程讲解教案 篇3

    一、内容分析

    1.1学习任务分析:二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的解、二元一次方程组、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是本节课的核心概念。它既是一元一次方程的延续,又是三元一次方程组的基础。

    1.2学生情况分析:就方程而言,初一学生已有一元一次方程的有关知识。所以本节课将引导学生自己发现新的方程并尝试通过类比“发现”有关新概念,使学生逐步建立方程的知识体系。但对学生来说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的表达形式是陌生的,对他们来说正确写出解并理解其含义具有一定的难度。

    二、学习目标设计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二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的解、二元一次方程组、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的概念。能辨别那些是二元一次方程(组),并能正确的写出他们的解

    能力目标:通过尝试命名新方程、尝试“发明”有关概念,培养学生知识移的能力,并从初一开始养成建立知识体系的习惯。通过学生自己设计问题,充分发挥其主体性,培养创新意识。

    情感目标:体验数学发现中的快乐,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乐趣。

    重点 二元一次方程(组)及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的概念。

    难点 理解、判断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并能用正确的'形式表达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三、课堂结构设计

    动手实验,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课题)、尝试命名和定义

    练习反馈

    结合实验,引导学生设计问题并发现方程组

    练习反馈

    引导学生在小结巩固中更好的理解概念

    分层练习,引导学生积极探索

    回归实验,学生完善自己的设计

    四、教学媒体设计

    充分利用PPT演示文稿的高效性、板书的实效性和可留性以及事物演示的直观性,将它们有机结合,各取其长。

    五、教学过程设计

    5.1动手实验,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课题)、尝试命名和定义。

    实验情境:请学生将手中40厘米长的绳子绷成一个长方形。(课前结已打好,所占长度忽略不计)

    相互交流:学生相互交流所绷成的长方形是否完全相同,有何异同之处。

    (异:各自的长和宽不同;同:周长都是40厘米。)得出实验结论:周长为40厘米的长方形有无数个。(同时借助多媒体演示实验过程与结论)

    引出课题:如果宽设为x厘米,长设为y厘米,你能发现x和y的关系么?(x+y=20)。学生会感觉这个式子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这是个方程,陌生的是它是什么方程。引导学生将它与已学的一元一次方程作比较,(未知数的个数不同),进而请学生尝试给这样的方程命名,并给出命名的理由。(二元一次方程)。引出课题。并且由学生仿照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尝试定义二元一次方程。

    二元一次方程的解:请学生说出二元一次方程的解的定义,(使二元一次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两个未知数的值)。强调是两个未知数的值。

    就x+y=20这个方程而言,它的解是多少呢?学生发现有无数个,如x=1,y=19;x=2,y=18;通过设问x=1时,y还能取什么值?让学生理解虽有无数个解,但x和y是相互制约的,所以前面要加 , x=1 这y=19一对值就是这个二元一次方程的一个解。并请学生规范的写出一些解。

    这无数个解都适合这个长方形问题么?学生讨论后可得出,负数不行,小数可以,所以长方形问题仍然是无数个解,从而用方程解的知识解释了实验的结论。

    最终用数学知识解释了实验的结论。

    设计说明:实验与二元一次方程相对应,实验的结果与二元一次方程的无数个解相对应。每位学生都参与到实验中,用心感受x、y间的关系,激发探索数学知识的乐趣。并且这个实验将作为一条主线贯穿整个课堂。

    学生自己发现、命名二元一次方程以及概念的知识基础是一元一次方程,知识迁移的要求不高,具有可行性。

    练习1:下列哪些是二元一次方程,哪些不是?

    ① ②

    ③ ④

    学生回答,并紧扣定义说明理由。

    设计说明:牢抓二元、一次、方程三个关键词,设计问题,及时巩固定义。

    请学生小结一元一次方程和二元一次方程的区别和联系。

    练习2:写出二元一次方程 y-x=10 的一些解。

    设计说明:在讲解解的问题中有三个关键点:

    1、二元一次方程的解有无数个;

    2、每一个解由x和y这一对相互制约的值组成;

    3、解的书写格式。并通过练习反馈掌握情况。

    5.2结合实验,引导学生设计问题并发现方程组。

    5.2.1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定义

    周长为40厘米的长方形有无数个,若希望这道题的答案是一个而不是无数个,请学生想办法满足我的要求。(小组讨论)

    从学生设计出的众多问题中选一个讲解,若加条件:长比宽长10厘米。

    此时长y宽x需要同时满足x+y=20和y-x=10,如何在书写上体现“同时”呢?

    x+y=20

    前面加上 , 请学生给 y-x=10 命名。(二元一次方程组)并给出定义像这样,把两个二元一次方程合在一起就组成了二元一次方程组。

    设计说明:仍通过原来的实验,自然引出二元一次方程组。

    练习3:下列方程组中是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有

    (1) (2) (3) (4)

    学生分析前三个,对第(4)个展开讨论

    把两个二元一次方程合在一起是二元一次方程组,但二元一次方程组不一

    定都是这样,如第(4)个方程组中共有两个未知数,未知数的指数都是1,它也是二元一次方程组。(强调是方程组中的未知数共2个)

    练习4:判断下列方程组是否是二元一次方程组:

    x=2 x+y=5

    y=-1 2y-3z=1

    设计意图:因为书上给出的定义是描述性定义,为了避免学生理解上产生偏差,特设计这一组练习,以强调所谓二元即指整个方程组中共含有两个未知数。

    5.2.2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研究方程组 x+y=20 的解。

    y-x=10

    在分别研究了这两个方程解的基础上,请学生对它们所组成方程组的解各抒己见,最终达成共识:把两个二元一次方程的公共解称为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并发现找公共解麻烦, 下课前告诉学生有快速求解的方法。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5.3学会小结,引导学生在小结巩固中更好的理解概念。

    至此长方形问题圆满解决,满足这个条件的长方形只有一个:长15厘米,宽5厘米。在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中学了一些新的知识,二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的解,二元一次方程组,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练习5:方程组 的解是( )

    (强调公共解)

    练习6:写一个解为 的二元一次方程。

    变: 写一个解为 的二元一次方程组。

    练习7:就实验中的长方形问题,每位学生完整的写出设计的题目,并解答。

    设计说明:练习5 巩固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的定义;

    练习6 锻炼学生逆向思维的能力;

    练习7 由于在刚刚设计中只采纳了一位学生的设计,现在给大家展示自我的机会,并且通过这个问题巩固全课的知识,前后呼应。

    5.4课后作业:

    必做题:94页 练习、95页1、2。

    选做题:95页 综合运用3、4;

    探索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方法。

    六、教学评价设计

    考虑本节课概念多的特点,所以在每个概念的给出后都设立了一个小练习,以反馈学生的掌握情况,便于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设置的练习中除了检查对基本知识的掌握,同时重视学生的思维训练,并通过开放题等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初中二元一次方程讲解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初步理解二元一次方程和一次函数的关系;

    (2)掌握二元一次方程组和对应的两条直线之间的关系;

    (3)掌握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图像解法.

    过程与方法

    (1)教材以“问题串”的形式,揭示方程与函数间的相互转化,使学生在自主探索中学会不同数学知识间可以互相转化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2)通过“做一做”引入例1,进一步发展学生数形结合的意识和能力.

    情感与态度

    (1)在探究二元一次方程和一次函数的对应关系中,在体会近似解与准确解中,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精益求精的精神.

    (2)在经历同一数学知识可用不同的数学方法解决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变式能力.

    教学重点

    (1)二元一次方程和一次函数的关系;

    (2)二元一次方程组和对应的两条直线的关系.

    教学难点

    数形结合和数学转化的思想意识.

    教学准备

    教具:多媒体课件、三角板.

    学具:铅笔、直尺、练习本、坐标纸.

    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设置问题情境,启发引导(5分钟,学生回答问题回顾知识)

    内容:

    1.方程x+y=5的解有多少个?是这个方程的解吗?

    2.点(0,5),(5,0),(2,3)在一次函数y=的图像上吗?

    3.在一次函数y=的图像上任取一点,它的坐标适合方程x+y=5吗?

    4.以方程x+y=5的解为坐标的所有点组成的图像与一次函数y=的图像相同吗?

    由此得到本节课的第一个知识点:

    二元一次方程和一次函数的图像有如下关系:

    (1)以二元一次方程的解为坐标的点都在相应的函数图像上;

    (2)一次函数图像上的点的坐标都适合相应的二元一次方程.

    第二环节自主探索方程组的解与图像之间的关系(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解决)

    内容:

    1.解方程组

    2.上述方程移项变形转化为两个一次函数y=和y=2x,在同一直角坐标系内分别作出这两个函数的图像.

    3.方程组的解和这两个函数的图像的`交点坐标有什么关系?由此得到本节课的第2个知识点:二元一次方程和相应的两条直线的关系以及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图像解法;

    (1)求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可以转化为求两条直线的交点的横纵坐标;

    (2)求两条直线的交点坐标可以转化为求这两条直线对应的函数表达式联立的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3)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方法有:代入消元法、加减消元法和图像法三种.

    注意:利用图像法求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是近似解,要得到准确解,一般还是用代入消元法和加减消元法解方程组.

    第三环节典型例题(10分钟,学生独立解决)

    探究方程与函数的相互转化

    内容:例1用作图像的方法解方程组

    例2如图,直线与的交点坐标是.

    第四环节反馈练习(10分钟,学生解决全班交流)

    内容:

    1.已知一次函数与的图像的交点为,则.

    2.已知一次函数与的图像都经过点A(—2,0),且与轴分别交于B,C两点,则的面积为().

    (A)4(B)5(C)6(D)7

    3.求两条直线与和轴所围成的三角形面积.

    4.如图,两条直线与的交点坐标可以看作哪个方程组的解?

    第五环节课堂小结(5分钟,师生共同总结)

    内容:以“问题串”的形式,要求学生自主总结有关知识、方法:

    1.二元一次方程和一次函数的图像的关系;

    (1)以二元一次方程的解为坐标的点都在相应的函数图像上;

    (2)一次函数图像上的点的坐标都适合相应的二元一次方程.

    2.方程组和对应的两条直线的关系:

    (1)方程组的解是对应的两条直线的交点坐标;

    (2)两条直线的交点坐标是对应的方程组的解;

    3.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方法有3种:

    (1)代入消元法;

    (2)加减消元法;

    (3)图像法.要强调的是由于作图的不准确性,由图像法求得的解是近似解.

    第六环节作业布置

    习题组(优等生)1、2、3B组(中等生)1、2C组1、2

    附:板书设计

    六、教学反思

    初中二元一次方程讲解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会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简单的应用题并能检验结果的合理性。

    2、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

    根据实际问题列二元一次方程组。

    教学难点

    1、找实际问题中的相等关系。

    2、彻底理解题意。

    教学过程

    一、引入。

    本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二、新课。

    例1. 小琴去县城,要经过外祖母家,头一天下午从她家走到个祖母家里,第二天上午,从外外祖母家出发匀速前进,走了2小时、5小时后,离她自己家分别为13千米、25千米。你能算出她的速度吗?还能算出她家与外祖母家相距多远吗?

    探究: 1. 你能画线段表示本题的数量关系吗?

    2、填空:(用含S、V的代数式表示)

    设小琴速度是V千米/时,她家与外祖母家相距S千米,第二天她走2小时趟的路程是______千米。此时她离家距离是______千米;她走5小时走的路程是______千米,此时她离家的距离是________千米

    3、列方程组。

    4、解方程组。

    5、检验写出答案。

    讨论:本题是否还有其它解法?

    三、练习。

    1、建立方程模型。

    (1)两在相距280千米,一般顺流航行需14小时,逆流航行需20小时,求船在静水中速度,水流的速度

    (2)420个零件由甲、乙两人制造。甲先做2天后,乙加入合作再做2天完成,乙先做2天,甲加入合作,还需3天完成。问:甲、乙每天各做多少个零件?

    2、P38练习第2题。

    3、小组合作编应用题:两个写一方程组,另两人根据方程组编应用题。

    四、小结。

    本节课你有何收获?

    初中二元一次方程讲解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借助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再次体会二元一次方程组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和作用

    2通过应用题教学使学生进一步使用代数中的方程去反映现实世界中等量关系,体会代数方法的优越性

    3体会列方程组比列一元一次方程容易

    4进一步培养学生化实际问题为数学问题的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与难点:

    重点:能根据题意列二元一次方程组;根据题意找出等量关系;

    难点:正确发找出问题中的两个等量关系

    课前自主学习

    1.列方程组解应用题是把“未知”转化为“已知”的重要方法,它的关键是把已知量和未知量联系起来,找出题目中的()

    2.一般来说,有几个未知量就必须列几个方程,所列方程必须满足:

    (1)方程两边表示的是()量

    (2)同类量的单位要()

    (3)方程两边的数值要相符。

    3.列方程组解应用题要注意检验和作答,检验不仅要求所得的解是否( ),更重要的是要检验所求得的结果是否( )

    4.一个笼中装有鸡兔若干只,从上面看共42个头,从下面看共有132只脚,则鸡有( ),兔有( )

    新课探究

    看一看

    问题:

    1题中有哪些已知量?哪些未知量?

    2题中等量关系有哪些?

    3如何解这个应用题?

    本题的等量关系是(1)()

    (2)()

    解:设平均每只母牛和每只小牛1天各需用饲料为xkg和ykg

    根据题意列方程,得

    解这个方程组得

    答:每只母牛和每只小牛1天各需用饲料为( )和( ),饲料员李大叔估计每天母牛需用饲料18—20千克,每只小牛一天需用7到8千克与计算()出入。(“有”或“没有”)

    练一练:

    1、某所中学现在有学生4200人,计划一年后初中在样生增加8%,高中在校生增加11%,这样全校学生将增加10%,这所学校现在的初中在校生和高中在校生人数各是多少人?

    2、有大小两辆货车,两辆大车与3辆小车一次可以支货15。50吨,5辆大车与6辆小车一次可以支货35吨,求3辆大车与5辆小车一次可以运货多少吨?

    3、某工厂第一车间比第二车间人数的少30人,如果从第二车间调出10人到第一车间,则第一车间的人数是第二车间的,问这两车间原有多少人?

    4、某运输队送一批货物,计划20天完成,实际每天多运送5吨,结果不但提前2天完成任务并多运了10吨,求这批货物有多少吨?原计划每天运输多少吨?

    小结

    用方程组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是什么?

    8.3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2)

    教学目标:

    1、经历用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体会方程组是刻画现实世界的有效数学模型;

    2、能够找出实际问题中的已知数和未知数,分析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列出方程组;

    3、学会开放性地寻求设计方案,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与难点:

    重点:能根据题意列二元一次方程组;根据题意找出等量关系;

    难点:正确发找出问题中的两个等量关系

    课前自主学习

    1.甲乙两人的年收入之比为4:3,支出之比为8:5,一年间两人各存了5000元(两人剩余的钱都存入了银行),则甲乙两人的年收入分别为()元和()元。

    2.在一堆球中,篮球与排球之比为赞助单位又送来篮球队10个排球10个,这时篮球与排球的数量之比为27:40,则原有篮球()个,排球()个。

    3.现在长为18米的钢材,要据成10段,每段长只能为1米或2米,则这个问题中的等量关系是(1)1米的段数+()=10(2)1米的钢材总长+()=18

    初中二元一次方程讲解教案 篇7

    二元一次方程组是一元一次方程教学的延续与深化。很多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均可用二元一次方程组来解决而得以简化,如:数学课外兴趣小组成员去建设工地参加实践活动,男同学戴白色安全帽,女同学戴红色安全帽,在每个男同学看来,红白安全帽一样多,而在女同学看来,白色安全帽是红色安全帽的2倍,问男女同学各是多少名?——这个问题若用一元一次方程来解,有两种解法:(1)可设男同学x名,则女同学(x—1)名,根据“男同学人数=2(女同学人数—1)”这个等量关系可列方程:x=2×[(x—1)—1];(2)设女同学y名,则男同学2(y—1)名,根据“男同学人数—1=女同学人数”这个等量关系可列方程:2(y—1)—1=y。如此解决问题比较“绕”,数学的特点是“趋简”、“趋明了”,于是促生了“寻找另外的简捷的办法”的欲望。

    由于本题有两个等量关系:男同学人数=2(女同学人数—1)、男同学人数—1=女同学人数;两个未知数:男生人数、女生人数,如果设男生x人,女生y人,可以得到两个方程:(1)x—1=y,(2)x=2(y—1),要解决这个问题,就须寻找满足两个方程的x、y值,于是就延伸到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问题。

    由于学生已经学会了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这个问题,一旦提及求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学生自然会隐隐约约地想到它们之间必然存在某种联系,于是引导学生观察、联系、联想,可以“化归”为一元一次方程解决这个问题:

    从而实现问题的解决。

    课程结束后,还要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升华: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与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应用题,有什么特点?学生们经过思考争辩,最终达成如下意见即可视为完成教学任务:(1)列一元一次方程时,需要将其中的一个量用含有另一个量的式子表示出来,也就是说,寻找相等关系容易,列方程要相对困难一些。(2)列二元一次方程组时,只要找出相等关系(2个)设未知数(2个),就可以较容易地列出方程组,所以列方程(组)相对简单,而解方程组要难一些,顺着这种感觉,可以引导学生研究如何便捷地解方程组就成为当务之急了。

    初中二元一次方程讲解教案 篇8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是华东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七章《二元一次方程组》中第二节的第四课时,它是在学习了代入消元法和加减消元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能够灵活熟练地掌握加减消元法,在解方程组时会更简便准确,也是为以后学习用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关系式打下了基础,特别是在联系实际,应用方程组解决问题方面,它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进一步了解加减消元法,并能够熟练地运用这种方法解较为复杂的二元一次方程组。

    (2)能力目标:经历探索用“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过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3)情感目标:在自由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中,不断让学生体验获得成功的喜悦,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3.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利用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教学难点:二元一次方程组加减消元法的灵活应用。

    4.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二、学情分析

    我所任教的初一(2)班学生基础比较好,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探索能力,也初步养成了合作交流的习惯。大多数学生的好胜心比较强,性格比较活泼,他们希望有展现自我才华的机会,但是对于七年级的乡镇中学的学生来说,他们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和灵活应用的能力还有待提高,很多时候还需要教师的点拨和引导。因此,我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由浅入深,适时引导,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适当地给予表扬和鼓励,借此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三、教法与学法分析

    说教法:启发引导法,任务驱动法,情境教学法,演示法。

    说学法:合作探究法,观察比较法。

    四.教学设计

    (一)复习旧知

    1、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思想是什么?(消元)

    2、前面我们学过了哪些消元方法?(“单身”代入法、“朋友”加减法)

    下列两题可以用什么方法来求解?

    2x3y=16①

    X-y=3②3

    学生:观察、思考、讨论和交流,然后口述解题方法。

    教师:肯定、鼓励、板书。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让学生巩固了相关的旧知识,同时也为本节课做了铺垫]

    (二)探究新知

    1、情境导入

    师:我们用代入法来解题第一步是找“单身”,用加减法来解题第一步是找“朋友”,再用同减异加的法则进行解答,那么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道题目:

    问:这题能否用“单身”代入法或“朋友”加减法来求解?为什么?导入课题,板书课题。[设计意图:利用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可引发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并促进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去发现和获取新的知识]

    2、合作探究

    (让学生分组讨论交流,主动探索出解法,教师巡视指导并肯定和鼓励他们。)

    总结解题方法:如果一个方程组中x或y的系

    数不相同时,也就是说它们不是“朋友”时,先要想办法把“陌生人”变成“朋友”。

    方法一:将方程①变形后消去x。

    方法二:将方程②变形后消去y。

    让学生尝试着写出解题过程,请两位同学上台展示结果,集体订正。请做对的同学举手,全班同学都为自己鼓鼓掌,做对的表示给自己一次祝贺,暂时还没做对的表示给自己一次鼓励。[设计意图:让学生探索这道过渡性的题目,是遵循了学生的认识规律,由浅入深,为学习下面这道例题做好准备,同时通过变“陌生人”为“朋友”这一设想过程,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3、例题探索例5、解方程组:3x-4y=10①

    5x6y=42②

    师:这道题的x与y的系数有何特点?如何变成“朋友”?

    (让学生思考、分组讨论、交流,教师引导并板书解题过程。)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探讨,逐步发现可以用加减消元法去解较为复杂的二元一次方程组,也让他们再次体会了消元化归的数学思想,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整个探讨的过程中也增强了学生的信心,学生有了发现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后,会产生一种想表现自己的欲望。]

    4、试一试

    学生完成课本第30页的试一试,让学生用本节课的加减消元法和前面例2的代入消元法进行比较,看一看哪种方法更简便?

    (小组之间互相交流,写出解答过程,并请一些同学谈谈自己的看法,教师展示两种解题方法让学生们进行比较。)

    [设计意图:通过对比两种方法,使学生更清晰地掌握知识,当学生发现本节课的方法比例2的方法更简便时,学生会产生一种用本节课的知识去解题的冲动。]

    (三)反馈矫正

    解方程组:

    (给学生提供展现自我才华的机会,以前后两桌为一个小组进行讨论交流,此时可轻声播放一首钢琴曲,为学生创造一种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

    让两个同学上台解题,教师巡视,并每一个组选两名代表检查本组同学的完成情况和及时帮助有困难的同学,待全班同学完成后,让台上这两位同学试着当一下小老师,为全班同学讲解自己所做的题目,教师为评委,进行点评并总结,全班同学为他们鼓掌。

    [设计意图:由于学生人数较多,教师不能兼顾每个学生,所以让学生自做自讲,培养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同时,也活跃了课堂气氛。选代表巡视并帮助有困难的同学,会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重视,这样就能让他们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四)课堂小结:学完这节课,大家有什么收获?请同学们谈谈对这节课的体会。

    [设计意图:加深对本节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培养学生归纳、概括能力。]

    (五)布置作业:

    必做题:课本第31页的练习。

    选做题:

    (2)

    [设计意图:进一步巩固本节课知识的同时,也给学生留下思考的余地和空间,学生是带着问题走进课堂,现在又带着新的问题走出课堂。]

    五、板书设计: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四)

    找“朋友”——变“陌生人”为“朋友”——同减异加

    例题分析习题分析

    [设计意图:为了更好地突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让学生更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初中二元一次方程讲解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通过学生积极思考,互相讨论,经历探索事物之间的数量关系,形成方程模型,解方程和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进一步体会方程是刻划现实世界的有效数学模型

    重点:

    让学生实践与探索,运用二元一次方程解决有关配套与设计的应用题

    难点:

    寻找等量关系

    教学过程:

    看一看:课本99页探究2

    问题:1“甲、乙两种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比是1:1、5”是什么意思?

    2、“甲、乙两种作物的总产量比为3:4”是什么意思?

    3、本题中有哪些等量关系?

    提示:若甲种作物单位产量是a,那么乙种作物单位产量是多少?

    思考:这块地还可以怎样分?

    练一练

    一、某农场300名职工耕种51公顷土地,计划种植水稻、棉花、和蔬菜,已知种植植物每公顷所需的劳动力人数及投入的设备奖金如下表:

    农作物品种每公顷需劳动力每公顷需投入奖金

    水稻4人1万元

    棉花8人1万元

    蔬菜5人2万元

    已知该农场计划在设备投入67万元,应该怎样安排这三种作物的种植面积,才能使所有职工都有工作,而且投入的资金正好够用?

    问题:题中有几个已知量?题中求什么?分别安排多少公顷种水稻、棉花、和蔬菜?

    教材106页:探究3:如图,长青化工厂与A、B两地有公路、铁路相连,这家工厂从A地购买一批每吨1000元的原料运回工厂,制成每吨8000元的产品运到B地。公路运价为1、5元/(吨?千米),铁路运价为1、2元/(吨?千米),这两次运输共支出公路运费15000元,铁路运费97200元。这批产品的销售款比原料费与运输费的和多多少元?

    【初中二元一次方程讲解教案(分享九篇)】相关推荐
    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优秀范文模板

    充分准备一份教案是一名优秀教师的职责所在,我们可以通过教案来进行更好的教学,每一位教师都要慎重考虑教案的设计,你是否在烦恼教案怎么写呢?可以看看本站收集的《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优秀范文模板》,希望能够为您提供参考。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新的一学期又开始了,为了在新的学期里把工作做好,把我...

    2025春四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

    按照学校要求,教师都需要用到教案,教案在我们教师的教学中非常重要,做好教案对我们未来发展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如何才能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特地为大家整理的“春四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20xx春四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本学期我继续担任四年级的班主任,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现拟订本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