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案
  • >幼儿园教案
  • >导航
  • >英语阅读课件十篇
  • 英语阅读课件

    发表时间:2024-09-09

    英语阅读课件十篇。

    您提供的关键词让教师范文大全编辑找到了以下相关信息:“英语阅读课件”,为了方便日后浏览请将本篇文章保存。教案课件是老师上课中很重要的一个课件,就需要老师用心去设计好教案课件了。教案是落实素质教育和发展全面能力的有效工具之一。

    英语阅读课件(篇1)

    教学内容:

    1、New words: an ostrich, an octopus, a pig, a peacock

    2、Sing the song

    教具准备:

    1、本单元的卡片

    2、学生的图形卡片

    教学过程:

    1、Warm up

    (1) 将图形卡片放在地板上,各图形间隔一定的距离,教师说:“Square、” 然后跳到方形的卡片面前;教师说:“Circle、”跳到圆形的卡片前面。

    (2) 选一名学生按指令做。随意说图形的名称,让该学生从一个形状前跳 到另一个形状前。

    (3) 让学生轮流说图形的名称。

    2、Sing the song

    学生用书第13页

    (1) 让学生看歌曲旁边的图,问学生看到的是什么颜色,并说出颜色的名

    (2) 说形状的名称,让学生指每个图形。

    (3) 读单词,学生听并跟着默读。

    (4) 把歌曲录音完整地放一遍。学生听并依次指歌曲中唱到的图形。

    (5) 再放一遍歌曲,学生跟唱,边唱边指图形。

    (6) 让学生拿出形状卡片。再放一遍录音,学生举起歌中提到的图形。

    3、Let’s say

    学生用书第14页

    (1) 让学生打开书,看书中鸵鸟的图片。指着鸵鸟说:“This is an ostrich、”

    (2) 放录音,指单词的图片;再放一遍录音,学生听录音,并跟读。

    (3) 重复以上步骤学习其他单词。

    英语阅读课件(篇2)

    1、听课文录音:通过复习和新课导入这两个步骤,学生的上课状态已经达到了比较兴奋的程度,我们必须利用好这种兴奋状态,把这种兴奋有效地转移到课文上,从而也可以使活跃的课堂温度降下来。这时,可一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听课文,这样可以在保持学生注意力的前提下,降低了课堂气氛。

    2、快速阅读课文:在听了一两遍课文之后,让学生打开课文自己去快速阅读,了解没听懂的地方。这样无形之中对课文的印象会加深。快速阅读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因为学生在考试之中没有宽余的时间一句一句地分析,而且现在从各种各类考试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快速阅读,也就是fast reading,越来越受到青睐,所以我们必须不仅在平常的练习和考试中训练他们的快速阅读能力,而且在课堂当中也要潜移默化的培养他们这种阅读能力。读完一篇文章后,要回味一番。对文章的段落结构、中心思维、人物事件、论点论据要做到心中有数。对不清楚的地方可以再看几次。要留心关键词句,注意弦外之音。对文章的评价分析,一定要坚持“词不离句,句不离篇”。要理解文章作者的原意,而不能按你自己的意愿去想当然。切记:一想当然,就会出错。

    3、精读课文:精读课文这个步骤是阅读课的主体,是阅读课的中心任务,但是如何操作好精读课文这个步骤似乎一直没有一个定论。有些老师可能仍然在延续灌输式教学模式中一句一句给学生翻译课文,事无巨细地讲解课文中语法的做法。似乎只有这样,老师的心中才踏实,才认为学生学到了东西但这只是最基本的知识目标,对于学生的英语语感,用英语思考的能力,认为似乎都是比较遥远的事情,舍不得时间给学生锻炼的机会。我们的老师恨不能把自己知道的所有知识都教给学生,恨不能学生能记住所有课本中甚至课本外的知识,这样反而抹杀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更不用说借助学生的兴趣来提高学习效率了。

    英语阅读课件(篇3)

    读《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设计》之感想

    英语阅读在学生的英语学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是一种分数,更是一种与外界交流的语言。阅读是了解外部世界的桥梁。如何提高学生们的英语阅读水平就要教师高效上好每一节阅读课,阅读课不应是语法解析课,更不应是词汇教授课,应是让学生用英语去体会文章的美,而不是转化成中文,再去理解文章的意思,教师如何运用教学活动得到以英文教英文的教学效果,需要教师不停摸索学习。《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设计》这本书从读前,读中,读后三个方面给与教师建设性的意见,读后方觉思维明了。

    首先是读前活动。以前在设计读前活动时,心中只觉得哪些是好,哪些不好,不会考虑到面面俱到,现在知道导入要遵守这些原则,脑中有了这些原则构建,课堂就有了一个好的开端。朱清时在书中说,读书前的活动要有目的性、针对性、相观性、直观性、启发性和趣味性。

    这就告诉我在导入环节的设计中要思考谨慎,面面俱到,导入要为文章做好铺垫,要与文章的目标息息相关,充分考虑文本特征和题材,确定好导入活动的目的,也要与旧的知识相关联,起到温故知新的作用,用旧的知识导入新的知识,贴近现实生活,为学生创造生动,具体的情景,引入新的语言项目,同时设计要巧妙,所设活动要具有较强趣味性和可操作性,制造悬念,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扣人心弦。在原则的指导下,可以设计这些阅读前活动:引出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回答问题,引出文本中的新知识;教授词汇,消除阅读障碍;引入文化,激活背景知识。

    通过阅读成功的教学实例,用于读前活动的可以根据不同教学需要,设计小谜语,设计一个小故事,情境,这些都是在之前的教学中没有想到的活动,丰富了我的设计思路,也让我认清了一些误区,例如,为追求有趣,而忽略了读前活动本身的功能,或者处理目标词汇太多,忽略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再次是读中活动,读中活动阶段,主要的教学目的有以下几个方面:指导学生阅读语篇,理解文本大意,进而理解细节;在先前的阅读教学中,这个教学目的了然于心,但是除了理解大意和细节,还需理解句子和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理解阅读材料的具体事实材料的一些抽象概念;过分关注理解大意和细节,而忽略了后者,学生很难真正享受阅读,课文的主要功能不是作为知识的载体,而是用来阅读。所以“整体阅读”的教学模式要充分利用。

    要求学生从宏观上把握文章,理解文章的主要思想和内涵,理清文章的内在联系。这种全局式的把握对之后的局部和细节的分析非常重要,只有纵览全局,才能对局部分析的更准确、透彻。同时,细节一旦理清,文章的主题将更加凸出。

    由此可见,运用“整体阅读”教学模式来帮助学生理解文本信息,实质是使学生对文章由感性认识过渡到理想认识,这是读中活动的核心目的之一。

    教学的第二个目的是设计科学合理的阅读教学活动,使学生保持阅读能力。教师要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以提高和激发学生的阅读积极性为出发点,保持学生的阅读兴趣,增强阅读教学效果。通过阅读教学实例,可以为学生设计问题,让学生发现错误,设置悬念。

    任何能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保持阅读积极性,使阅读成为一件简单快乐的事情的策略,都是有效的阅读教学策略。

    第三,科学有效地指导学生的阅读过程,培养学生的阅读策略,发展阅读技能,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基本的阅读技能,略读、搜索和推理能力。根据上下文猜测词义,通过例证,对照,重述的手段来解释词义。通过对句法或句子结构的解读,阐明段落的大意;结合课文的特点,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课文的大意。

    文本特征是指阅读教学中的文本材料,如标题、副标题、副标题、插图、**插入文本、不同的标准字体和字体大小、字体颜色、背景颜色等。不同的文本特征是阅读的辅助手段,特别是在阅读活动中,准确分析文本特征可以帮助教师更有效地处理阅读信息,从而提高阅读速度,提高阅读效果。

    第四个教学目标是渗透文化背景知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拓宽视野。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与文化有着密切联系。在学习过程中,了解和使用阅读材料有利于接触和理解外国文化,而缺乏文化背景则会阻碍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

    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挖掘文化教材,帮助学生拓展视野,激发学习兴趣。在阅读活动中适当渗透与文章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可以丰富课堂内容,增强文章的可读性,帮助学生在多个维度上拓展知识面。

    阅读活动作为英语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点是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阅读技能和策略,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充分了解信息。阅读前活动的合理设计不仅是阅读活动的准备,也是阅读后输出活动是实的基本前提。在阅读阶段,学生提取信息,加工信息,组织信息。在后阅读阶段,学生需要使用他们所学的信息和语言来表达。

    因此,读中活动的设计要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使得读前,读中,读后连贯呼应。阅读活动能否有效开展,将影响阅读后活动的实施。如果没有足够的铺垫进行阅读活动,阅读活动的设计就会缺乏信息、语言、文化和情感的支持。

    在阅读后的活动中,学生应利用课文的信息和语言进行重组,使活动得以延续和拓展。

    阅读课的最后一个环节为读后环节。这个环节应该以文本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以生活为背景,遵循整合、开放、应用、生成的原则,设计阅读活动。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更加了解活动的类型。以往的教学活动大多是书面的,但由于时间有限,我无法有效地完成阅读后的环节,影响了学生的产出。

    这本书给我带来了更多的灵感。除了写作,它还可以设计复述、观点讨论、表演和延续。

    英语阅读课件(篇4)

    1、了解和领悟罗曼・罗兰的英雄观。

    2、联系实际,领略本文深远的现实意义。

    1、了解和领略罗曼・罗兰创作《名人传》的意图。

    导语设计:

    让每个同学说说自己最崇拜的`伟人的名字。于是,将出现许多伟人的名字:秦始皇、拿破仑、孔子、马克思、李白、曹雪芹、莎士比亚、牛顿、爱因斯坦。(注意区分伟人与明星)

    把这些名人分为四类:治国安邦的政治家,改造世界的思想家,塑造灵魂的文学家,造福人类的科学家。然后提醒同学们,至少还有一类名人非常值得大家崇拜,那就是追求完美的艺术家,像音乐家贝多芬、雕刻家与画家米开朗琪罗。

    今天就来学习法国作家罗曼・罗兰写的《<名人传>序》。

    预习检测:

    1.罗曼・罗兰(1866-1944)国作家,音乐评论家。

    作者详细介绍:

    罗曼・罗兰法国作家、音乐评论家。1866年1月29日生于法国中部高原上的小市镇克拉姆西。15岁时,随父母迁居巴黎。18,罗曼・罗兰毕业于法国巴黎高等师范学校,通过会考取得了中学教师终身职位的资格。其后入罗马法国考古学校当研究生。归国后在巴黎高等师范学校和巴黎大学讲授艺术史,并从事文艺创作。这时期他写了7个剧本,以历史上的英雄事件为题材,试图以“革命戏剧”对抗陈腐的戏剧艺术。

    20世纪初,他的创作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罗兰为让世人“呼吸英雄的气息”,替具有巨大精神力量的英雄树碑立传,连续写了几部名人传记:《贝多芬传》(1903)、《米开朗琪罗传》(1906)和《托尔斯泰传》(1911)等。同时发表了他的长篇小说杰作《约翰・克利斯朵夫》,该小说于19获法兰西学院文学奖金,由此罗曼・罗兰被认为是法国当代最重要的作家。19,为了表彰“他的文学作品中的高尚理想和他在描绘各种不同类型人物所具有的同情和对真理的热爱”,罗兰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

    两次大战之间,罗曼・罗兰的创作又一次达到高潮,19发表了写于1913年的中篇小说《哥拉・布勒尼翁》,19发表了两部反战小说《格莱昂波》和《皮埃尔和吕丝》,1922至1933年又发表了另一部代表作《欣悦的灵魂》。这一时期还发表了音乐理论和音乐史的重要著作七卷本《贝多芬的伟大创作时期》(1928-1943),此外还发表过诗歌、文学评论、日记、回忆录等各种体裁的作品。

    罗曼・罗兰的艺术成就主要在于他用豪爽质朴的文笔刻画了在时代风浪中,为追求正义、光明而奋勇前进的知识分子形象。在提到艺术风格时,罗曼・罗兰表示,除了“诚恳”二字,他不希望别人承认他有什么别的优点。他是一个有广泛国际影响的作家,也是著名的社会活动家,一生为争取人类自由、民主与光明进行了不屈的斗争。

    2.《〈名人传〉序》开头题记引用了贝多芬的一句名言:“我愿证明,凡是行为高尚与善良的人,定能因之而担当患难”,有什么作用?

    英语阅读课件(篇5)

    摘要:新高一英语阅读课教学是新高一英语课堂教学的重头戏,是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途径。本文以新《高中英语标准》规定的高中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为依据,提出了一个新高一英语阅读课教学设计模式,期望对英语教学改革有所裨益。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高中英语标准》)开宗明义地指出:“高中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是使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英语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整合发展的基础上。”毫无疑问,这一规定应该成为我们每位新高一英语教师设计教学目标的依据。

    秋季首批在广东、山东、宁夏和海南4个省(区)推广使用的新编高一英语教材突出阅读课教学,且在阅读课的设计上以新颖、科学的编排体系和富有时代气息的话题内容为广大师生提供了一个综合运用英语的平台。从理论上来讲,通过新高一英语阅读课教学来实现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教学目标是可行的。但事实上目前的新高一英语阅读课教学现状并不容乐观。主要反映在不少教师在教学设计上不愿开动脑筋,对教材的使用缺乏创造性,且在实际的课堂教学操作中又缺乏灵活性和开放性,仅仅是为了教阅读而阅读,很少兼顾对学生听、说及写等其它技能的发展,也不注重对学生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的培养,更谈不上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如何在新形式下,通过有效的阅读教学来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呢?鉴于此,本人想通过对新高一英语阅读课教学设计的探讨,以期对英语新课改有所裨益。

    新高一英语阅读课教学设计总体思路应以《高中英语标准》中规定的高中英语课程的总目标为依据,即:在重点发展学生阅读技能时,还要兼顾听说及写的技能的发展;在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还要关注学生情感态度的发展、学习策略的培养及人文素养的提高。

    为了保证以上阅读课教学设计总体目标的实现,我认为教师在设计和运用教学活动时还应特别注意以下一些问题:

    ⒈教师要改变过去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教学方式,而实施以学生主动参与为主的任务驱动型(Task-based activity)学习方式。其实,这也是新课程标准中的应有之义。叶圣陶先生说:“教是为了不教。”面对21世纪对人才的需求,“授人以渔”已成为师者的最高教育境界。

    ⒉教师必须利用现代心理学的知识来控制学生的情感,通过课堂教学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引导学生将兴趣转化为稳定的学习动机,帮助他们树立较强的自信心,形成和谐与健康向上的品格。

    ⒊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创设真实的教学情境,为学生提供生动、丰富的学习材料,让其在生动的应用活动中理解所学的知识并解决实际问题。同时促进语言知识、交际技能与情感体验的衔接。

    三、新高一英语阅读课教学设计示范

    现以新高一英语(外研版)第3册(必修3)Module 4 Sandstorms in Asia中的 Reading and Vocabulary部分的教学为例,来介绍一下阅读课教学活动的设计和应用。

    先让学生进行课前几分钟的free talk以持续发展学生听和说的技能;接下来通过和学生用英语就weather的对话导入本单元模块的中心话题“sandstorms”(沙尘暴),并让学生就这一中心话题进行open discussion;然后要求学生完成通过多媒体课件设置的有关本阅读文中语言知识方面的一系列Task-based activities来体验和运用语言;再然后要求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进一步巩固所学的内容并共同评价活动的落实情况;最后由教师引导学生将课文知识进行适当的延伸。

    围绕本单元模块的中心话题“sandstorms”(沙尘暴),一方面让学生掌握该阅读文的大意及阅读文中所包含的一些语言知识,另一方面对学生渗透“环保意识”的德育理念,增强其社会责任感。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学生能独立完成一篇关于“sandstorms”习得的短文。

    课前给学生约3分钟进行free talk,一方面有利于让学生争取更多的交际机会、发展听说技能,另一方面有利于塑造学生积极参加语言学习活动和大胆实践的精神。

    为鼓励学生大胆用英语表达,帮助他们形成积极向上的情感及树立学好英语的自信心,我经常在多媒体课件开头部分设计一个包含激励学生学习英语的名言警句在内的free talk画面。例如本节课free talk画面我就这样设计:

    在上面这个free talk画面中,我引用了新高一英语(外研版)英方教材编写专家Ken Wilson先生的一段话“English doesn’t just belong to the English, it also belongs to you.(英语不是英国人的专利,它也属于你)”,这无疑有助于学生克服英语学习中的畏难情绪,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通过谈论今天的天气导入话题“sandstorms”(沙尘暴):

    T: What’s the weather like today?

    T: Is the weather nice or bad?

    S: (Suppose today’s weather is sunny. The Ss will answer like this.) Very nice.

    T: En, nice, very nice. But the weather is not always nice. Now listen to another sound and tell me what your feeling is.(此时教师可用多媒体播放一些灾难性天气的画面及声音让学生体验,然后询问学生的感受)

    S:(学生自然会答)Terrible, very terrible!

    T: En, terrible! It’s really terrible! And we can call the terrible weather “natural disaster”. Do you know “disaster”?

    T: Good. We have just learnt some disasters in the last module-Module 3. And can you speak out the names of some disastrous weather in the module?

    S: Yes. Such as flood, hurricane, lightning and tornado.

    T: Oh, it’s wonderful! And in this module-Module 4, we’ll continue to learn about another disastrous weather named sandstorms. Let’s go!

    由于这个导入通过多媒体创设了真实的情境,且导入的话题联系了实际生活,因而很快地激起了学生的表达欲望和学习热情。加之导入的话题回顾了前一单元模块所学的内容,每个学生都敢于参与进来,所以课堂气氛非常活跃。于是我趁热打铁,迅速转入本模块话题讨论之中。

    教师以开放讨论的形式设置以下问题:

    Have you ever been in a sandstorm? If yes, describe it to us. If not, please imagine what it will be like.

    设计这项活动的目的是为每个学生营造一种充分表达自己观点和充分发挥想象力的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同时通过这种相互沟通的开放式讨论,每个学生多少能从他人那儿获取有关sandstorms的一些信息,这为后面正式开始阅读作了很好的铺垫。

    ⑷ Show the Ss some pictures and ask them to recognize which one refers to sandstorms. And say why.

    经过上面开放式讨论,几乎每个学生对sandstorms的特征有了一定的了解。为了将学生头脑中的想象和现实联系起来,我借助多媒体展示出一些天气图片,要求学生从中辨别哪一张图片内的天气是sandstorms。

    学生们普遍反映,经过开放讨论后再把他们带入到一种真实的学习情境中,他们感到非常的轻松,且表达的欲望空前高涨。当我问Which one of the pictures refers to sandstorms?时,学生们都异口同声地回答:Picture 4. 当我紧接着追问Why do you think so?时,学生们也都能正确作答。

    尽管这项活动在不到2分钟的时间内就完成了,但由于每个同学都从中找到了一种完成任务的成就感,并在这种轻松、愉快的情境中体验了自身发现和解决问题的欢乐,所以他们渴求知识的火花一瞬间被点燃了。我顺势抛砖引玉:Do you want to learn more about sandstorms? 引导学生进入下一教学环节。

    阅读是本课教学活动的重心,这一部分所要达到的教学目的就是使学生整体了解课文内容,通过语篇教学来掌握课本知识,并通过完成由多媒体课件设置的有关课文中语言知识方面的一系列Task-based activities(任务驱动型活动)来体验和运用语言。具体设计如下:

    This teaching step can be designed as follows:

    1)T: If we want to learn more about sandstorms. Let’s get close to them. Now please read the text quickly with the tape of it and try to find out the answers to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①What’s a sandstorm?

    ②What’s the weather experts’ advice when a sandstorm comes? Why do they advise so?

    2)In order to help the Ss (to) read the text better, the teacher can ask the Ss to finish Activity 2 at Page 33.

    T: This time you should read the text very carefully. Then finish the following 3 activities designed by myself

    Directions: Decide i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are true( T ) or false( F ).

    ①Scientists have tried many ways to deal with sandstorms

    ②Land becomes desert only because people cut down trees and dig up grass.

    ③The Chinese Central West Station can not forecast sandstorm before it comes.

    Directions: Ask the Ss to choose the correct answer by the context(上下文)of this text.

    ①Sand dunes (in Paragraph 2)mean _____

    (a) plants growing in sand (b) sand hills

    ②desertification (in Paragraph 3) means _____

    (a) making land become desert (b) throwing sth away

    ③If you want to wear a mask (in Paragraph 5), you should wear it over your ____

    Directions: Fill in the blanks according to what you read. The first letter is provided for you.

    Sandstorms have been a major disaster for many Asian countries for centuries. Northwest China is part of the sandstorm center in Central Asia. Sandstorms begin in desert areas. This is a process that happens when land becomes desert because of climate changes and because people cut down trees and dig up grass. It was frightening to be outside in a sandstorm. I was in a very big sandstorm some years ago. Luckily, everyone survived.

    不难看出,以上阅读活动的设计遵循了任务型教学的新理念,学生们在这些活动中注意力非常集中,头脑反映也很灵活,他们不仅获得相当的成就感,且在生动的应用活动中理解了所学的知识,并通过体验和运用语言促进了语言知识、交际技能与情感体验的衔接。其中,Fast reading部分的第②个问题后附加的Why do they advise so?有利于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的习惯及发挥一定的创造潜能;Careful reading部分的Activity 2对他们学习策略的培养是大有裨益的。

    为了将所学的知识进一步升华,我还设计了下一活动。

    教师要求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讨论以下问题:Sandstorms brings us not only “sand” but also-----? 并提出了下面两点要求:①each member in the group is supposed to speak; ②write down key words and sentences

    学生们大都能围绕traffic / health / travel / environment / etc.等各抒己见。

    设计此项活动的目的是将所学的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渗透德育教育的理念,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增强社会责任感,全面提高人文素养。

    为了实现由课堂向课外的延伸,也为了引起学生更强烈的情感共鸣,我用多媒体展示了一些引发sandstorms的图片:

    ⑴atmospheric factors ⑵ deforestation ⑶excessive use of water resources

    然后要求学生根据以上图片并结合所学的知识用英语写一篇120字左右的短文,且短文必须说明以下2个问题:⑴What causes sandstorms?; ⑵As a senior student, what should we do to prevent sandstorms?

    普通高中英语新课程改革对高中英语教师专业化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适应这种新的挑战,我们每一个高中英语教师都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积极创造性地探索能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发展的行之有效的新方法,努力使自己成为具有创新精神的研究型教师。

    陈琳、王蔷、程晓堂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解读.--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0.

    赵群、程晓堂 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02

    包天仁、苑琳 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外语教育研究出版社,2005.01

    英语阅读课件(篇6)

    一、课标解读(Curriculuminterpretation)

    小学英语新的课程标准语言技能的一级目标要求“能根据指令做事情;能相互交流简单的个人信息;能用英语做游戏并在游戏中用英语进行简单的交际;能做简单的角色表演;能正确书写字母和单词;能看懂语言简单的英语动画片或程度相当的教学节目”。二级目标要求能用简单的英语互致问候、交换有关个人、家庭和朋友的简单信息。能根据所学内容表演小对话和歌谣。能在图片的帮助下听懂、读懂并讲述简单的故事。能根据图片或提示写简单的句子。

    从以上语言技能的课程标准看,“能”就是会,就是要在简单的指令或是简单的信息刺激下对本课的turnleft/turnright/gostraighton/supermarket/lake/road等单词、短语和Excuseme,whereisthe……,please?句式做到会听、会说、会做、会读、会演,会正确书写所学新短语。因而本课要开展说唱活动,调动学生感官,引导积极体验和运用语言。“理解和表达”就是在具体的语境中,把握语言信息前后之间的联系,沟通新旧知识、已有经验之间的联系,做出正确的行为判断并表述出来。因而在本课中要创设和利用真实的情景,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展开学习,通过学中用、用中学,在交流简单时间信息的基础上,形成初步的综合语言能力。

    二、教材分析(Textdescription)

    本课是外研版第三册第一模块第一单元,《Gostraighton》,主要通过情景,呈现了问路的方法,并说明了几种简单的指路方法。学习“gostraighton,turnleft,turnright”这些指路用语。

    三、学情分析(Pupildescription)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四年级学生,他们已经有了一年的英语学习经历,具有一定的英语知识基础,通过学习提高自己的语言交际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将针对学生活泼好动的天性,让学生在学习语言知识的过程中,学会如何用礼貌用语问路,并会根据实际情况准确的指路,将语言能力在活动中得以充分的体现和发展。但是另一方面由于英语与汉语发音习惯以及语音频率的不同,学生对于英语中的一些摩擦音的掌握不到位,这有时会使得学生在学习英语产生挫折感。适当地对不同程度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适当放宽对程度低的学生的要求,以鼓励学生为主是学生乐于学习。因此,本课在设计思路上试图快速启动,围绕文本,灵活进出,以学导用,学用结合,在学中用,用中学,双线交织,着重通过将所学语言用于描述个人活动时间,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基于英语新课标的要求、原则和教材、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如下:

    四、教学目标(Teachingobjectives)

    1、语言知识目标:

    (1)学生能够听说认读重点词汇straight,left,right,supermarket,lake,road。

    (2)的学生能听、能说、能读Excuseme,whereisthe……,please?及gostraighton,turnleft,turnright句型。

    2、语言技能目标:

    (1)学生能够运用Excuseme,whereisthe……,please?及gostraighton,turnleft,turnright进行交际,帮别人指路。

    (2)学生能结合以往的知识储备和新的目标来进行交际。

    (3)以上学生能用简单的英语组织思维,能在语境中听懂、说对、会读、会写本课重点词句。

    3、情感态度目标:

    (1)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2)通过学习gostraighton,turnleft,turnright等词组为他人指路,培养学生助人为乐的情感。

    4、学习策略目标:

    让学生通过他们的听、说和做,初步感知英语的特性,培养他们积极参与、主动探究和合作学习的方法和态度。

    5、文化意识目标:

    通过对句子的书写、句点的认识,感受中西文化的差异。

    五、教学重难点(Importantanddifficultpoints)

    1、教学重点:

    1.能听懂会说、理解并掌握句子Turnleft/Turnright/Gostraighton。

    2.学会运用句子Turnleft/Turnright/Gostraighton来解决指路问题。

    2、教学难点:

    能够灵活运用本单元的短语和句型,进行交际。

    六、目标达成评价(Assessments)

    1.通过chant、图片等完成教学目标1;

    2.通过情景对话及跟读课文完成教学目标2;

    3.通过情景对话、小游戏等,实际应用、课堂引入等完成目标3。

    七、教学策略(Teachingstrategies)

    为了突破重点难点,达成教学目标,落实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双基教学,形成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同时以有形的双基训练目标搭乘无形的情感教育目标,融教育与学习活动中,本课主要采用了视听教学法、交际教学法、任务活动教学法、快乐教学法和动作反应法。学生通过视听回答、交流任务、动作表演活动来进行学习,形成能力,表达情感。

    八、教学资源(Teachingresources)

    网络视频、与教材配套的CD-ROM、自制课件、卡片、小汽车、玩具等。

    九、教学过程(Teachingsteps)

    Step1.热身(Warm-up)(预设时间:2’)

    1.Greeting.

    2.sayachant(left/right)

    Step2.导入(Lead—in)(预设时间:4’)

    感知新单词:turnleft,turnright,gostraighton

    T: Boys and girls. Lookatthispicture.What’sthis?(师呈现课件,学生看图说话)

    S1:“It’sadog.”

    T:Doyoulikeit?

    Ss:Yes,Ilikeit.

    T:What’swrongwiththedog?

    (教师出示课件,原来他迷路了。展示lost,及小狗家的地址,容易使学生掌握。)那么我们帮帮他吧。下面我们学习一下如何给人指路。

    引出并教授单词:lost,turnleft,turnright,gostraighton。师板书课题gostraighton。

    Step3.呈现与机械操练(Presentationandcontrolledpractice)

    呈现:1.师在课件上呈现出方向标志,教学turnleft,turnright,gostraighton

    师举起自己的'左手,Thisismylefthand.Left,left,lefthand.师教读学生“left,left,turnleft,turnleft.”,师板书turnleft,然后做向左转的动作,学生站起来边学说边做动作并认识向左转的标志。

    2.依此法教学动词短语turnright。

    3.师把自己的袋子放在一位学生的桌子上,T:Whereismybag?Sspointtoit.T:Oh,turnleft.Gostraighton.It’shere.Thankyou.T:“Gostraighton,straight,straight,gostraighton.”.师伸直手指向前方,学生理会师的肢体语,师教读学“gostraighton”并板书“gostraighton,”学生跟读和做动作。

    机械操练:

    1.师出示单词卡,学生认读动词短语,然后师做动作,学生说词组;再由学生两人一组,一位学生发指令,另一位做动作,然后两人互换操练。

    2、Playagame:用形象的动作来学习这几个重点词:gostraighton,turnleft,turnright.与学生一起玩这个游戏操练本课新内容。DoasIsay:gostraighton,turnleft,turnright.每个小组派一个学生带前面来,老师下指令,学生做,做错的淘汰,最后的为获胜者。

    呈现:1)利用现有资源(学生座位),师问:Excuseme,where’s…(学生座位)please?师用身体语言启发学生用turnleft,turnright,gostraighton来抢答。

    2)出示学校附近的地图课件,课件中有一位小孩站在家门口,他想去学校但不知道该怎么走,接着老师点击课件,引出句型Where’sthe___,please?老师领读句型,然后分层次操练句型。最后让学生用gostraighton,turnleft,turnright来为小孩指路。

    3)、Listencarefullyandanswerthequestions.播放课文的录音,然后老师提问a.Howisthedog?b.Wheredoesthedoglive?c.WhereistheNO.2WestLakeRoad?让学生来回答,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操练:4)、Listen,pointandsay.(预设时间:2’)

    (1)Listen,pointandrepeat.

    (2)Practicereadingitbyyourselves.

    Step4.意义操练(Guided-controlledpractice)(预设时间:4’)

    1)根据图片让学生能自己来说小狗如何找到自己回家的路。

    2)学生跟随录音朗读课文后,学生五人分角色朗读课文。带头饰情景表演:A扮演Amy,B扮演Sam,C扮演老爷爷,D扮演女主人

    Step5.交际操练(Freepractice)(预设时间:4’)

    1)寻找失物:学生两人对话,用“Excuseme,where’s……,please?”交谈,可抽查二至三对的学生来对话。

    A:Hello,Lifang,CanIhelpyou?

    B:Yes.Excuseme,whereismyschoolbag?

    A:Gostraighton.Thenturnleft.It’sonthedesk.

    B:Thankyou.

    2)Playagame:Findandsay.师在课前把一束花放在教室的角落。任选一位学生到讲台上用块布蒙住她的眼睛,在原地转三圈,S1:“Excuseme,whereistheanimal?”她在同学们的指导下寻找这束花,Ss:“Gostraighton.Turnleft.Turnright.Gostraighton.Turnleft”.若她找到这束花则做奖励物送给她。

    Step6.书写巩固(Consolidation)(预设时间:5’)

    抄写本单元的单词和词组,并做习题。

    Step7.小结(Summary)(预设时间:1’)

    1.Summary.

    T:Thisclassallofyoudidagoodjob.Let’shavealookwhatwe’velearned?

    2.Aproverbforyou.

    Helppeopleintrouble.Befullofloveintheworld.

    Step8.作业布置(Homework)(预设时间:1’)

    1.听录音,并复述课文

    2.画一幅图画,上面有许多的建筑物和道路,用英语说一说如何到想去的地方。

    英语阅读课件(篇7)

    高中英语阅读课教学是单元教学内容中的重头戏。做好教学活动的设计,是提高学生英语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的前提。以下介绍的5种阅读课教学活动,旨在通过课堂语言实践逐步实现在应用中学习英语的目标。

    1、话题讨论

    现行高中英语教材在编排单元教学内容时确立了“一单元、一话题”的模式。以此为线索,通过各部门课堂教学,实施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训练。因此,课文教学第一步骤应该从围绕本单元话题的“热身”开始。“热身”活动的形式应不拘一格,丰富多彩,可看图说话,可自由辩论;可以小见大,亦可以大见小,小自个人、家庭、班级、学校,大到国家、社会,古今中外无不能容。

    话题讨论活动的作用正如体育活动中的“热身”,既能激发强化学生学习兴趣与动机,又能“软化”本单元教学内容中的“硬骨头”。“热身”讨论做得好,课文阅读教学的难度就会小得多;“热身”讨论炒得爆,课堂学习氛围就会轰轰烈烈,富有生机。话题讨论的走向需要教师在课前做好精心设计。其中最重要的原则就是要符合学生实际,符合本单元主题,万不可随心所欲,一发而不可收拾。以高二英语上册第8单元“FirstAid”为例:“热身”讨论应围绕“家庭急救”这一中心。可引导学生列举家庭生活中的一些常发事故,如碰伤流血、开水烫伤、食物中毒等。结合学习实际生活体验,帮助组织学生对以上事例做出简要急救说明,引入本单元课文内容,以寻求更准确、更完整的相关信息。

    2、中心定位

    课文教学强调以语篇为基本单位。因此,阅读教学应讲求层次、条理与逻辑。这既是阅读教学的要求,又是写作教学的要求。单元课文内容涉及诸多细节事实,但语篇整体理解必须走在细节之间。因而寻找主题段、主题句、主题词便是阅读教学中的一个关键环节。阅读教学时我们首先要根据一篇文章的题目确定一个大话题,继而结合各段的主题句、主题词确定这个大话题下的“话把”。完成了这些环节,我们就为文章做好了中心定位。

    寻找主题的过程是一个“浓缩”课文内容的过程,但这个过程又必须在限定时间内完成。为了有效发挥学生的群体作用,充分酿造民主课堂氛围,教师要指导组织学生进行分组交流,并做好教学活动评价(不设置标准答案,不设置唯一答案),鼓励学生各抒己见,广泛交流讨论。同时要注意到,高中阅读课教学中的中心定位应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在活动时间限定、内容选择取舍、表达层次目标等各个环节上要作出阶段性的计划,以期中心定位活动为阅读教学树立有效的标识。

    3、细节类集

    细节事实是构造一篇文章的基本。阅读教学对细节事实的判定往往是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的,而且就阅读的目标而言,细节事实是最实用、最直接的。高中学生在细节事实判定方面大都有一种比较优越的自我感觉,这一感觉来源于一些直接“对号入座”的信息判定体验。但这只是一些表现现象,因为大部分的细节事实在信息转换中总会有一些形式上的变化。因此,教师在设计细节寻找活动时,要充分考虑其分布情况及转换表述方式,尽量避免清一色的直接答案和按部就班的自然顺序。实质上,适当地转换表述及调整顺序,既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又能通过这个活动过程,在竞争中增加课堂语言输入和产出。现行高中英语教材中每单元课文后都附有一些细节事实判定题目,教师要结合学生实际对课后题进行适当的调整、取舍或补充,这样才能使其更有效地服务于课堂语言训练。

    4、猜解词议

    课文教学中的词汇障碍是阅读中的一个难点。对生词的教学,传统的语法教学法通常是不分主次地让学生全盘接受,这种模式对语篇整体教学目标的实现是一种“做假”行为。实质上,生词在阅读中的影响和作用的大小存在层次之分。有些词我们需要知道它们的确切含义;有些词,我们只需要知道他们的类属;而也有一些词,我们完全没有解释它们的必要,因为它们并不影响我们对文章主题内容的理解。

    猜解词义活动要侧重于技巧训练。如同前面所述的中心定位的技巧训练,教师要在高中起始阶段做好示范,为学生详细解释说明猜解某些生词的具体过程与思路。随着这种活动的逐步深入,过渡到学生自己实践,猜解词义包括构词、列举、对应、并列、逻辑推断等多种技巧与方法,其中最主要的是教会学生在阅读中细心观察思考,依据上下文猜解词义,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逻辑思维能力。

    5、同步写作

    通过阅读获取材料信息是阅读教学的主要目标,同时阅读与写作又息息相关。高中英语阅读课教学中一系列课堂活动的设计不论是口头表达,还是书面表达,都为相同话题的写作做好了铺垫。利用这些相关话题的大量素材,设计一些适当的同步写作活动,就可以使学生逐步在语言训练中学会使用语言表述自己的思想,这正是学习语言的又一中心目的。

    设计同步写作活动,要力求做到小而精,既要考虑所写内容与本单元话题的联系,又要考虑所写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的联系。实际操作过程中要将写作步骤具体化、细节化,做好信息交流,做好布局、板块的设计讨论,循序渐进,逐步提高。例如,高二英语上册第7单元Canada一文,在学生完成阅读目标后,教师可依据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水平设计一个相关话题的同步写作,如“中国”或“我的家乡”,引导学生参照课文布局及主题内容,如位置、面积、人口、天气、资源、农业、工业等,参照课文中相关部分的表达方式,替换相关数据内容,写出一篇介绍故乡的文章,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此类同步写作应该是轻车熟路。

    阅读课教学活动远不止以上介绍的5种形式。笔者拟以此为引,倡议高中英语教学同仁重视课堂教学活动设计,博采众长,创造性地开展英语教学,并在教与学的实践中探索更好的教学方法。

    英语阅读课件(篇8)

    一、引言

    《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将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确定为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而此能力是依靠学生的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的整合而实现的,课题研究初中英语任务型阅读教学案例的设计、分析与反思。为了落实各项能力目标,《英语课程标准》提出了实践性强、任务明确的“任务型” 教学 (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 and learning ) ,即在教师指导下, 让学生带着明确的任务目标,在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合作的活动中, 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课堂内,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 学生通过思考、调查、讨论、交流和合作等方式学习和使用英语,完成学习任务。因此,在英语课堂中实施“任务型教学”是当前中学英语教学研究的一个热门话题。以下我将以“牛津英语”9A Unit2 Colours andMoods(Reading)教学案例设计为例,与同行探讨如何在阅读课堂中实施“任务型教学”并对案例设计进行分析与反思。

    二、教学案例的设计与分析

    1.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中心话题是“颜色与心情”,学习不同种类的颜色及其对人情绪的影响。其中重点介绍了色彩与情绪的关系,而本单元阅读部分内容正是围绕这一中心话题展开的。阅读部分向学生介绍了谈论颜色有助于引出关于情绪和情感的内容。鼓励学生运用本单元的知识开始思考他们的情绪和情感。

    2.教学目标设计

    1)基本知识目标:学习和掌握阅读部分所涉及的新单词和词组,尤其是一些习惯用语的表达方式及用法方面的固定搭配。

    2)能力智力目标:进一步训练学生的自我阅读能力,并要求能够在快速阅读后领会主要句子的意思。

    3)德育情感目标:鼓励学生运用文章中所了解色彩和情绪的关系的知识思考他们的情绪和情感,并讨论在自己或别人伤心的时候,该如何帮助自己或别人。

    3.教学重点与难点

    1)怎样来正确使用与课文有关的`重要词汇短语?

    2)对文章的听读理解能力及获取具体信息的能力

    3)对文章快速阅读的能力及阅读对写作的迁移能力

    4.教学方法和教学工具

    任务教学法(Task-BasedLanguage Teaching),

    多媒体教室,录音机,教材

    5.教学时间

    一课时教学(共45分钟)

    6.教学形式:Task-basedlearning, activity-based teaching (class work; individual work;pair work; group work)

    三、课堂教学程序的设计

    Step1. Warming up

    任务设计

    (1)do a survey about your favourite colour

    (2)showup

    (设计目的:在正式阅读文章前,给学生分组布置任务,通过五环及福娃,要求前后四名学生为一组共同讨论各自喜爱的不同颜色的福娃及其原因,体现团队合作精神,教学反思《课题研究初中英语任务型阅读教学案例的设计、分析与反思》。小组讨论、协商,不仅给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口头练习机会,而且是个取长补短,集思广益,互相学习的过程,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发展他们的个性。)

    Step2. Leading-in

    任务设计:As weall know, there are different colours in the world, and can youdivide them into 2 parts?

    (设计目的:利用学生的旧知,鼓励他们把颜色分为warm colours和calm colours)

    Step3. Skimming

    任务设计:skim“reading” within 90 seconds,try to finish the table

    (设计目的:在学生原有对颜色分类的认识基础上,快速阅读,抓取文章的主要信息,并对原旧知进行细化。)

    Step4. Scanning& Matching

    任务设计:Scan the reading, and try to match the colours with what theyrepresent.

    (设计目的:重要的词汇在学生理解课文后再次通过加深对词意的理解达到对词汇的掌握,学生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语句中,单词记忆不再是孤立的,而是在句中理解词汇。)

    Step5. Revision

    任务设计:helpstudents revise all the information together

    blue--------- calm

    calm

    white ---------- purity

    orange---------- joy

    warm

    yellow --------- wisdom

    energetic green -----------growth

    strong red------------- power

    (设计目的:对于输入的信息量及时地巩固,增强记忆)

    Step6. 任务设计1. read calmcolours carefully by themselves and answer questions

    1. What colour can make you feel relaxed?(blue)

    2. Does white create a feeling of harmony?(No,blue creates a feeling of harmony.

    3.What else can bluerepresent?(sandness)

    4. If I’m feeling stressed, what colour should Ichoose? (white)

    任务设计2. get information from warm colours and try to finish thefollowing table

    英语阅读课件(篇9)

    作者:顾硕宇

    **:《教育界·基础教育》2019年第01期【摘要】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和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从现阶段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读后活动存在的问题入手,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策略,并对读后活动的设计提出了一些看法。为了强化英语阅读的教学效果,教师应在设计读后活动时做到符合学生学情、搭建语言输入与输出之间的桥梁、丰富活动的种类和夯实活动流程四点,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英语阅读的效果,促进学生语言知识的内化和吸收,实现学生英语综合水平的提升。

    [关键词]初中英语;阅读教学;阅读后活动

    一、背景

    阅读教学是初中英语教学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它不仅夯实了学生的语言知识,培养了学生的阅读策略,更是将阅读深化、扩展到社会生活的一种重要途径,是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一种必备手段。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在阅读文本之前做好语言铺垫,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在阅读文本时设计有层次、有梯度的教学环节,在尊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的前提下充分锻炼、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更重要的是在阅读环节结束之后,教师需要设计行之有效、切实合理的读后活动,去巩固与夯实所学的文本语言知识与内容。

    完成英语学习的阅读任务并不意味着英语学习的结束,英语教师应立足于英语学习的多维目标,进行有目的、有组织的复习和强化活动,其目的是搭建良好的互动平台,促进学生的交流,巩固学生的英语知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2、 现阶段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大多数英语教师在阅读教学实践中采用的还是“三段式”教学模式,即将读前、读中和读后三个环节贯穿于阅读教学始终。其中,读前与读中这两个教学阶段侧重于对语言材料的初步感知与理解,而读后教学阶段则偏重于对语言材料理解情况的检查和巩固,因此它是学生提高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环节。然而,在当前的初中英语教学中,笔者发现阅读后活动的设计还存在以些问题。

    英语阅读课件(篇10)

    高中英语阅读课教案:

    LESSON PLAN

    Time of Lesson: 45 minutes

    Students: Senior Grade One

    Teaching Material: How Did Postage Stamps Come Into Use

    Teaching Objectives:

    1. To train Ss' reading ability(such as guessing the meaning of new words in the context, the speed of reading.)

    2. To train Ss' reading comprehension(To get messages from what they read.)

    Teaching Points:

    1. Ss get used to three reading skills.

    2. Ss understand the given passage.

    Properties:

    Stamps, letters, postcards, work sheets, OHP

    Teaching Method:

    Communicative Approach

    Lesson Type:

    Reading

    New Words and A Phrase:

    postage, put forward, proposal, seal, deliver, system, postal

    Procedures:

    Step 1. Warm-up(6')

    1. Lead-in

    Show some stamps, letters and postcards and have free talk to arouse students' motivation.

    2. Dealing with some new words

    Q: Do you know the postage of a letter?

    Explain “postage”, and write postage on the Bb.

    postage: payment for the carrying of letters

    A: Fifty fen for any place in China except Hong Kong, Taiwan and Macao.

    Q: What do the postmen do with the letters?

    A: They take the letters from the postbox and carry them away to the places on the envelopes and deliver them to the addressed people.

    Explain “deliver”, and write deliver on the Bb.

    deliver: take letters or goods to the addressed people.

    Q: Who put forward the proposal to use stamps? Use OHP to project the question onto the screen.

    Explain “put forward” and “proposal”, and write them on the Bb.

    put forward: put an idea before people for thinking over

    proposal: sth. proposed, plan or idea, suggestion

    Again: Who put forward the proposal to use stamps?

    Step 2. Skimming(4'30“)

    1. Instructions

    T: Now I give you a passage to read, and for the first time you should only find the answer to the question. You have only two and a half minutes to read. So don't read word for word. Read quickly. Just try to find the answer.

    2. Handing out the reading material and reading

    3. Checking

    Q: Who put forward the proposal to use stamps.

    A: Rowland Hill, a schoolmaster in England.

    Step 3. Scanning(6')

    1. Instructions

    T: This time I give you three minutes to read the passage. When you are reading, find the answers to the two questions.

    Use OHP to project the questions:

    1. Why was the postage high in the early nineteenth century when people did not use stamps?

    2. When was postage stamps first put to use?

    2. Reading

    3. Checking

    1) Pair work

    2) Class checking

    Ans. to Que.1. Because the post offices had to send many people to collect the postage.

    Ans. to Que.2. On May 6, 1840.

    Step 4. Full reading(21')

    1. Instructions

    T: Now I give you ten minutes to read the passage for the third time and you should read it carefully. Before reading, let's go over the questions on the work sheet.

    Give Work Sheet 1 to the Ss. Explain the new words in Que. 4.

    prevent: stop, not let sb. do sth.

    reuse: use again

    T: Try to find the answers to the questions. But don't write the answers down, you can put a sign or underline the sentences concerning the questions.

    2. Reading

    3. Checking

    1) Group work: Checking the answers in a group of four Ss.

    2) Class work: Checking the answers in class.

    Possible Answers:

    1. Why were people unhappy to pay postage for letters in the early nineteenth century?

    Because they had to pay postage when they received letters, especially when they paid for a letter which they did not wish to receive at all. The postage was high.

    2. Why was it much easier for people to use stamps for postage?

    Because people could go to the nearby post office to buy stamps and put them on envelopes before they sent the letters.

    3. Why was the postage much lower using stamps?

    Because in this way, the post office did not need to send postmen to collect postage. It only needed to send fewer postmen to deliver letters.

    4. How could the post office prevent people from reusing the stamps?

    The post office could simply put seals on the stamps so that people could not use the stamps again.

    Check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word ”seal“, and write it on the Bb.

    seal: 5. Did other countries take up the new postal system?

    Yes.

    Check the understanding of ”postal“ and ”system“, and write them on the Bb.

    postal: of the post

    system: a set of working ways

    6. Does every country in the world has its own stamps?

    Yes.

    Step 5: Rounding-off(7')

    1. Answering Ss' questions on the passage if any.

    2. Making a guided-dialogue with the information given from the passage.

    Hand out Work Sheet 2. Do it in pairs.

    3. Asking two or three pairs to read their dailogues.

    A possible completed dialogue:

    A: Oh, What a beautiful stamp!

    B: Yes, it's from the U.S.A..

    A: Do you know in the early nineteenth century people did not use stamps?

    B: Then how did they pay the postage?

    A: They had to pay the postage when they received letters.

    B: Was the postage very high then?

    A: Yes. Because the post offices had to send many people to collect the postage.

    B: Who put forward the proposal to use stamps?

    A: Rowland Hill, a schoolmaster in England.

    B: Why do post offices put seals on the stamps?

    A: They can prevent people from using the stamps again.

    B: When did post offices begin to sell stamps?

    A: On May 6, 1840.

    B: Thank you for telling me so many things about stamps.

    Step 6. Assignment(30”)

    Ask the Ss to shorten the passage within four or five sentences after class, and to write it in their exercise books.

    *************************************************************

    Reading Material:

    How Did Postage Stamps Come Into Use

    When you send a letter or a postcard, you have to put stamps on the envelope or on the card. When did people first begin to use stamps? Who was the first to think of this idea?

    In the early nineteenth century, people did not use stamps. They had to pay postage when they received letters. They were unhappy about this, especially when they paid for a letter which they did not wish to receive at all. The postage was high at that time, because the post offices had to send many people to collect the postage.

    Rowland Hill, a schoolmaster in England, was the first to put forward a proposal to use stamps. He thought it would be much easier for people to use stamps to cover postage. They could go to the nearby post office to buy stamps and put them on envelopes before they sent the letters. The post office could simply put seals on the stamps so that people could not use the stamps again. In this way, the post office did not need to send postmen to collect postage. It only needed to send fewer postmen to deliver letters. That was a good idea and the government finally accepted it.

    On May 6, 1840, post offices throughout England began to sell stamps. Soon this new postal system was taken up by other countries. Now each country has its own stamps. And there are many people who collect stamps all over the world.

    Work Sheet 1:

    Find the answers to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from the passage:

    1. Why were people unhappy to pay postage for letters in the early nineteenth century?

    2. Why was it much easier for people to use stamps for postage?

    3. Why was the postage much lower using stamps?

    4. How could the post office prevent people from reusing the stamps?

    5. Did other countries take up the new postal system?

    6. Does every country in the world has its own stamps now?

    Work Sheet 2:

    Complete the dialogue with the information you have got:

    A: Oh, What a beautiful stamp!

    B: Yes, it's from the U.S.A..

    A: Do you know ____________________ people did not use stamps?

    B: Then how did they pay the postage?

    A: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 Was the postage very high then?

    A: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 Who put forward the proposal to use stamps?

    A: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 Why do post offices put seals on the stamps?

    A: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 When did post offices begin to sell stamps?

    A: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 Thank you for telling me so many things about stamps.

    【英语阅读课件十篇】相关推荐
    [热]幼儿园认识蔬菜教案大全7篇

    我相信幼师都接触过教案,撰写教案有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要想在教学中不断进取,其秘诀之一就是编写好教案。写幼儿园教案要注意哪些方面呢?下面是小编特地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认识蔬菜教案大全7篇”。活动准备:不透明的盒子里面放着香菜。香菜盆栽。活动目标:通过盒子引起孩子的好奇心。经过看、闻、尝来了解香菜。活...

    实用!幼儿园中班秋游教案集锦1440字

    按照惯例,幼儿园教师必须撰写自己的教案,教案在我们教师的教学中非常重要,每一位幼师都要慎重考虑教案的设计,好的幼儿园教案都有哪些内容?为了解决大家烦恼,小编特地收集整理了实用!幼儿园中班秋游教案集锦1440字,供大家参考。活动目标:1、欣赏音乐,能有节奏的开火车。2、在玩开火车的游戏时能够分辨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