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案
  • >幼儿园教案
  • >导航
  • >工业设计课件系列13篇
  • 工业设计课件

    发表时间:2024-09-05

    工业设计课件系列13篇。

    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幼儿园的老师都想教学工作能使小朋友们学到知识,为了加强学习效率,我们一般会事先准备好教案,教案可以让上课自己轻松的同时,学生也更好的消化课堂内容。写好一份优质的幼儿园教案要怎么做呢?经过搜索和整理,小编为大家呈上工业设计课件系列13篇,为防遗忘,建议你收藏本页!

    工业设计课件 篇1

    (1)手绘能力突出,擅长快速表现和效果图绘制,并且有多幅个人作品

    (2)熟练掌握: Alias studio tools Rhino 3D max Vray auto CAD CorelDraw Illustrator PhotoshopCS2等三维绘图和二维绘制设计软件。

    1.大学期间在学校曾多次组织去北京,上海,杭州,广州,深圳等设计城市进行考察,曾去佳兰图,浪尖,海尔,上海泛亚等设计公司和企业参观实习。

    2.大学期间与学校工业设计系主任一同设计多向项目,有“富通”公司的插座设计,“富通”公司的展示空间设计,苹果键盘设计。

    3.自己单人为“美丽自造”化装品专卖进行的店面设计,收银台与前台设计,已经有4个店面装修完毕,全部由本人设计。等。

    本人具有较好的`美术功底及艺术素养,手绘能力突出,擅长快速表现和效果图绘制,能够根据公司的需要进行创意设计制作,熟练掌握多种电脑制作软件,能够高效率地完成工作。动手能力强,擅长自学。设计思维活跃,本人责任心强、性格开朗、思维活跃,极富 创造力,易于沟通,具有较好团队的意识。

    工业设计课件 篇2

    外语的学习目的是要通过所学语言与外国人交流。因此,在交流中语言运用能力是不可忽视的。日本著名语言学家西田广子曾指出,“异文化交流能力即文化背景不同的人为了进行适当的沟通,根据不同的状况,运用恰当的语言,采取适当的交流行动的能力。异文化交流是外语语言运用能力的综合体现。”因此,我们不但需要熟练、正确地运用语言,更重要的是能理解异文化,并且能将这种理解,提高到语言交流的层次,体现在交流中。

    日语专业基础阶段的教学重点强调语言基本功的训练,但这并不意味着只有到了语言教学的高级阶段才需培养日语运用能力。 因为日语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从日语学习的基础阶段甚至大学入学开始,就应注意对学生日语运用能力的培养。美国著名语言学家克拉姆斯基曾说:“语言教学就是文化教学。”所谓的文化教学,就是指对教师对学生进行跨文化的日常教学活动,使学生获取跨文化的知识,养成平等、开放、尊重、宽容的跨文化心态和公正客观的、毫无偏见的跨文化观念并形成有效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由此,笔者认为在日语教学中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来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培养学生的日语综合运用能力,即听、说、读、写、译等是现代日语的教学目标。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是对课堂活动进行开发的设计者、组织者、参与者。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语言能力的课堂教学应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师生双向互动的实践活动。当今国际社会是交流、沟通、合作、发展的时代,是跨文化交流走向全面走向世界的时代。文化制约着人们的行为,同样也制约着人们的语言行为。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有着不同的语言习惯和行为方式,在教学中要注意学生在中日两国之间交际习惯和行为方式上的差异,让其了解到无论什么文化都有其特殊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是经过长年的积累,最适合当地的社会文化,以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水平。在日语教学中,教师既要科学地系统的讲授日本语言文化知识,引导学生在实际语言环境中正确使用日语,同时还需培养学生良好的日语运用能力。注重日语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具体到行动上,就是在教学中力求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双向互动的动态教学模式,使教与学成为一种师生之间双向交流的课堂语言实践活动。教师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开展课堂交际活动,使得课堂气氛活跃,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热情,注重营造出良好的交际氛围,打开学生的语言思维闸门,激发学生积极主动课堂语言实践的参与意识,使之在掌握语言能力的同时,自觉体会语言的运用,培养独立思考与创造的能力。

    积累语言素材对于培养日语思维具有极大的作用。因此学生在平时的日语学习中,要注意语言素材的积累。让学生尽可能多地阅读日语原版文章,利用日文网站查看日本的时政新闻,从多种渠道获取与日语相关的信息,然后按照话题分门别类地把常用词组和常用句型记录下来,为培养日语思维能力服务。随着时间的推移与长久的坚持,学生就会拥有—个丰富的语料库,随时可利用这个语料库来培养异文化意识,摒弃主观上的文化观念和文化偏见等问题,避免产生文化冲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提供大量的有关日本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历史背景、价值取向等方面的知识,使学生能领会因中日两国思维方式的不同而导致的同类话语的不同结构,以及对同一个事物的描述在逻辑思维上存在差异等。日语口语中平时使用频率较高的的“寒暄语”“暧昧语”,职场上必须掌握的“尊他表现”“谦逊表现”“郑重表现”,以及其他如“委婉表现”、“待遇表现”、“省略表现”等都需要一定量的积累。通过平时的积累,能使学生体会到什么是地道的、流畅的、连贯的日语文章,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在日常交往中中国人喜欢用“你吃了吗?”、“你上哪儿去呀?”来打招呼。而日本人则喜欢谈论天气。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了解这些文化差异,并以日本人的立场和观点去理解日本文化,使他们具备恰当、得体、有效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同时让学生学会站在对方的文化立场来考虑问题,提高其自身的异文化理解能力,摈除偏见,用全面的、宽容的眼光来理解异文化。

    笔者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发现,在日语教学中单纯的语法及反复练习的教材对于学习者来说,想要持续兴趣很难,实际教学中需要刺激学习者的热情与兴趣的游戏环节,恰当利用教学用道具及游戏环节能够发挥出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语言运用能力的提升培养,在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性作用,培养学生的日语思维能力的同时,还需要在课堂上采用恰当的.教学方式。当代日语教学的主要方法有互动式的教学模式、分组活动讨论与辩论、模拟与角色扮演等形式等。其中模拟与角色扮演是现行日语口语教学中提升日语运用能力最为广泛也最为有效方法之一。《综合日语》一~四册课后练习充分注意到了这一点,在日语教学中几乎在每一课都加入了模拟活动训练,并且通过扮演不同的角色,从人物语言与感情的变化中实地使用语言,使学生巩固所学内容,掌握会话技巧,理解不同场景的社会意义,达到提高日语综合运用能力的教学目标。因此,在基础日语教学中,相当一部分教师在教学中都有意识地尝试使用角色扮演教学法。教师可以根据班上学生的具体人数,根据学生的性别、兴趣爱好、在班级中的成绩差异,按着每组3~5名学生进行分组,平衡搭配。在课下准备中要求学生尽最大的努力认真准备,当同学发言或发表意见时其他同学必须认真倾听,倾听和记录其他同学的发言并及时提供援助,鼓励学生忽略发言中出现的语法错误,营造主动的没有心理负担开口说外语的学习氛围。

    随着中日两国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日趋频繁,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中国和日本之间的交流也越来越广泛,因而社会上对日语学习者的运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一方面因为国内应试教育的后果;另一方面,是传统的日语教学方式还深深地扎根于教师的思维中,制约了跨文化交际教育的发展。因此在现代外语教育中,教师要让学生认识到语言和文化的关系是一种相互依存而又相互制约的关系,语言就是文化的载体,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当今国际社会时代发展的迫切需要,因而我们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所谓跨文化意识,即对原文化和目标文化之间关系的认知、意识与理解,即对两种不同文化的地区社会差异的认知,它还包含了不同文化在彼此心目中的呈现状态。据国外一项研究表明,言语和非言语在交际中所起的作用是,在某个场景中,近四成的信息是由语言行为传递的,其余近六成的信息则是由非言语行为传递的。由此可见,非言语行为在人类的交际活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文化与非言语交际又是密不可分的,许多非言语行为都是文化习得的结果。因此,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在跨文化交际中必须提高非言语文化交际能力。在跨文化交际中,交流者双方都有各自不同的价值观念和思维定式,因此,经常会出现摩擦甚至冲突,从而导致跨文化交际难以顺利进行下去。因此在教学中,除了要使学生了解日本的一些风土、风俗之外,还要让学生了解中日两种语言在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的异同,在接触和理解异文化的同时,还需向对方介绍本方文化、表明本方意见,只有这样才能促进互相了解,让交流更加公平、合理。我们在努力学习和理解外国文化的同时,须加强对自身文化的认识,通过对比自身文化和对方文化,正确认识双方的文化差异。这样,既有利于我们理解对方的文化,又有利于我们在实际交流中选择最佳方式,避免冲突,提升交流效果。

    语言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随着时代的变迁,会不断地进行进化。因而要培养学生的日语语言运用能力,教师必须传授一定的学习方法,而不是传授所有的知识。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还要让学生培养自我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主要包括提升学生的抓住事物要点的能力、推断事物的能力、观察问题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有了这些能力就能克服文化定势,达到沟通无障碍的目标,才算真正提高日语语言运用能力。

    工业设计课件 篇3

    1引言

    随着国家经济结构的调整,工业设计行业蓬勃发展,其服务内容也随之发生变化。由于行业对人才能力要求的提高以及知识结构需求的变化,必将导致工业设计课程教育内容的改革。工业设计专业毕业生入职后不仅要求擅创意、会表现,还要理解结构,善用材料、工艺,并对环境能源及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有一定的理解,具有独立完成设计全过程的能力。毕业设计正是锻炼学生综合利用所学知识并最终独立完成作品能力的主要环节,其在设计实践类教学中地位尤其重要,毕业设计质量的提升却是诸多高职院校所面临的问题。

    2高职类院校艺术设计类毕业设计面临多方面的问题

    (1)学生对专业缺乏兴趣。一方面高职院校面临的生源压力比较大,据统计报名参加2015年江苏高考的人数相较6年前,减少了13.41万,如表1所示。生源减少与本科招生规模扩大对生源质量也造成一定影响,部分艺术设计类学生对专业缺乏兴趣,对专业学习要求不高,只求获得毕业证书。另一方面,高职院校年轻教师多是普通高校毕业,缺乏高职教学经验,另外教学与科研任务繁重,毕业设计指导中必然显得有些力不从心,指导质量自然有所下降。

    (2)工业设计专业的毕业设计课题的选择问题多,部分课题脱离企业实际。工业设计专业属性决定必须遵循市场需求又要有创新性不能唯市场,课题的选择标准难以统一。长期以来毕业设计选题一部分源自教师的课题,另一部分是学生的自选设计,至于设计选题是不是真正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能不能对社会产生有益的影响、创新性如何,并没作深层次的要求和研究,导致一些设计选题缺乏市场价值,在社会上往往被称为“学院派”。从工业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角度看,这些课题缺乏新意、脱离工程实际,涉及实际问题较少,分析的客观资料不多,存在明显的局限性,从而不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导致学生对所做的毕业设计课题不感兴趣,只能敷衍了事。

    (3)教学环节较松散。一方面,由于近年来就业形势的压力,我校毕业设计环节一般都安排在最后一个学年。一些学生已经在企业实习,导致在毕业设计上投入的时间和精力必然不足,对毕业设计不够重视,从而影响毕业设计质量。另一方面,由于每位教师个人知识结构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使得整体毕业设计的水平存在较大的差异,缺乏企业技术支持,在一定程度上难以达到“通过毕业设计的完成熟练综合运用专业知识的教学目标”,即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的目的。

    (4)毕业设计考核存在问题。一是毕业答辩主要表现形式是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展示自己的设计作品,答辩过程时间不足20分钟,很难有效展示作品。二是答辩老师构成主要为高校老师,缺乏企业及市场的意见。最后毕业设计评判标准本身就存在一定问题,有时老师之间也很难达成一致,最终往往会以毕业设计的完整性以及美观性作为毕业设计的评判标准,对于创新性则由于并没有实际应用而很难判断。

    2校企合作提高毕业设计教学质量

    针对高职工业设计专业毕业设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将毕业设计教学融入校企合作模式,从而提高毕业设计教学质量。采用产学研校企合作模式,毕业设计课题将更加贴近市场、贴近行业技术,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可使学生接触最新的专业技术,因而更容易激发学生毕业设计的兴趣;另一方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毕业设计指导过程中,通过校企合作模式,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可共同指导学生,双方可互补,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毕业设计。

    工业设计专业与托普瑞德设计顾问有限公司自2010年建立校企合作关系以来,为企业提供了大量的优秀毕业生。部分学生在该公司完成毕业实习与顶岗实习,专业能力得到显著的提升。在此背景下,我院与该企业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以冠名班的形式培养学生忠诚度,并以共建缔丞文化专业工作室形式培养企业需要的专业文创产品设计师。在企业实习的学生毕业设计课题直接来自企业,并在企业完成。在校内指导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的共同指导下,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切实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科学和踏实的工作作风。工业设计专业在2015届毕业设计中涌现出大量校企合作共同指导的优秀毕业设计。毕业设计评价、毕业设计展览以及专利申报等几方面改进,从而提高毕业设计质量。

    3采用校企合作模式从多方面提高毕业设计质量

    (1)校企合作提高毕业设计题目质量。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工程中能够积极组建毕业设计联合指导教师团队。每个学生分配2名毕业设计指导老师,其中校内指导教师1名,企业派1名技术人员担任企业指导教师。2名指导教师要考虑技术专长、优势互补,同时考虑年龄梯队构成,以利于分工与合作。企业指导教师则协助指导毕业设计工作,由于我院采用“2+1”教学模式,学生主要在企业完成毕业设计,那么企业指导教师的作用就更加明显。

    指导老师团队既有“学院派”又有“企业派”,这样就可以平衡商业化与学术化所占比重,从而确保毕业设计题目具有前瞻性、创新性,也能够符合市场需求。工业设计专业属于跨学科专业,毕业设计的题目对于毕业设计最终的完成质量具有重要作用。另外在高职毕业设计中开展开题答辩也能够帮助学生选好题目。

    (2)校企合作保证毕业设计过程规范化、精细化。对于采用校企合作模式的毕业设计,可以在学校或者企业进行,其规范管理尤为重要。毕业设计的过程管理,过程管理是学生保质保量完成毕业设计的保障。校企合作模式中毕业设计指导老师有校内指导老师与企业内指导老师,指导老师的多元化可全方位指导学生。一方面,学院将信息化教学应用毕业设计教学,建设毕业设计专题网站,学生定期汇报毕业设计过程,校内老师根据毕业设计进行情况指导学生,总体上要加强监督,并主要负责毕业设计的创新方向,帮助学生理清毕业设计思路,把握毕业设计的方向、难度和进度,注重每位学生的宏观指导。

    另一方面,学生在企业实习,根据企业项目流程制定毕业设计计划,遇到问题可及时询问企业指导老师。校外企业指导老师作为合作方则有责任完成指导工作。在指导过程中,企业指导老师也要注重细节性的.指导,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其热情和积极性,从而能够充分发挥企业技术优势。

    (3)校企合作保证毕业设计评价体系更科学。毕业设计的考核评定对毕业设计教学模式创新起到引导作用。在校企合作的毕业设计评价体系中,首先是毕业设计标准的确立,由校内老师与企业技术人员组成毕业答辩委员会,委员会统一指定答辩标准,确保毕业设计标准具有前瞻性、创新性同时又符合市场需求。第二,答辩过程的规范化。首先由2位指导老师根据该生毕业设计完成情况进行打分,然后随机发放给非指导老师进行评审打分,最后通过现场答辩情况打分,保证分数的公平性。校企联合举行现场问辩,企业通过参与毕业设计现场答辩,观看学生毕业作品,和学生面对面、零距离的接触,直观了解到学生所具备的专业知识隋况以及实践应用和创新的能力。第三,将毕业设计展融入考核环节。毕业设计展分为两种展览方式,一是校内展,邀请企业专业人员对毕业设计提出改进意见。二是向社会展示,通过展示性活动可以将毕业设计商品化。由于工业设计专业属性决定,通过毕业设计展览引入社会第三方评价,从而使评价体系更加科学。

    (4)毕业设计专利申请及后续工作。毕业设计完成后,一方面鼓励同学将毕业设计进行专利申请,让学生养成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同时引入市场后也将会创造更大的价值;另一面,同学们也可以通过毕业设计吸引资金,利用毕业设计作品创造财富,作为创业之门。在毕业设计市场化的过程中,学生也会完成蜕变,真正的从学校走向社会。最后,学院评选优秀毕业设计,将不同专业的优秀毕业设计统一展览,展览过后学院负责收藏,并发院藏证书,起到示范作用。

    4结语

    首届“职业教育活动周”活动中,总理作出重要批示: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是发挥我国巨大人力优势,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战略之举。高等职业教育意义重大,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正在以提高质量、促进就业、服务发展为导向,产教融合,逐步推动职业教育发展实现新跨越。当前,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模式在设计类专业毕业设计环节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对高职设计类专业毕业设计形式与内容的全面创新。以校企合作模式进行毕业设计选题、组建联合指导教师团队、学生团队,更有利于培养对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我院工业设计专业实践表明,校企合作模式是高职院校提高毕业设计质量的一条有效途径。

    工业设计课件 篇4

    工科院校学生大多没有绘画基础,入学前没有经过专业的美术训练,谈谈如何对工业设计专业素描教学人才培养?

    摘要:设计素描的教学改革应该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展开教学,提倡课堂课题化的方式方法,让学生们灵活掌握素描这种造型语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学生个人设计观念的形成,逐步帮助学生提高个人综合造型能力,为未来的学习打好基础。不能简单地把素描理解为一种手头的绘画能力,而是让学生获得一种思考的能力,是用手带领眼睛去观察世界,用手带领头去思维和思考。最终,通过对设计素描课程的改革和创新更好地实现将工科工业设计专业的学生培养成能够满足未来社会和企业需求的优秀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工业设计专业;素描;设计意识;“应用型”人才

    2011年教育部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重大改革项目,旨在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工程技术人才[1]。2014年2月,国务院颁布《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2]。同年3月,教育部提出将对中国设计教育与职业技能整合加大力度,着重培养有良好动手能力的设计技能型人才。

    考虑到工科院校的工业设计专业的学生往往缺乏美术教育基础,同时在现有的工科素描教学过程中往往存在与设计应用脱节等现象,容易造成学生不懂得运用所学的素描知识和技能去解决设计出现的实际问题。因此,为培养具有“应用型”的优秀工业设计人才,笔者认为必须对现有的设计素描课程进行一定的研究,发现并解决传统设计素描教学中存在的缺陷。

    一、设计素描课程在工业设计专业培养中的主要问题

    设计素描课程是工业设计专业在大一阶段设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其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对于物体的结构比例、空间形态、材料质感的全面把握。但是,在实际教学中,美术学院和工科院校设计素描专业的学生生源和教学条件是完全不同的。

    首先,与美术学院学生不同的是,工科院校学生大多没有绘画基础,入学前没有经过专业的美术训练;其次,工科院校往往无法像美术学院那样提供良好的艺术环境和资源。

    然而目前大多数工科院校的设计素描教学仍然沿用美术学院设计素描的教学体制,以学生的静物临摹和写生为主。这种教学方式就造成工科院校学生很难在有限的课时中既完成绘画技巧的训练又能准确地完成画面表达。

    因此,在工科设计专业的设计素描教学中往往造成学生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和不能灵活运用等问题,学生仅仅把设计素描当作美术基础课来看待,容易造成在以后专业学习过程中的效果图表现、电脑辅助设计等相脱节的现象。在工业设计过程中徒手表现形体往往能够最直接地反映设计者所要表达的设计思想。

    在设计团队协作的前期阶段往往是采用以“手绘表现形体”的方式来达到信息的沟通和思想的表达。素描能力较强的设计师能够更好地掌握和操作三维计算机软件。

    因此,需要让学生认识到设计素描在工业设计专业的重要性和实用性,进一步强调以“应用型”为出发点,培养学生能够理解设计的内涵原理,能够用手绘的方法表现出自己的设计思想。在设计素描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在设计素描中的自身体验,让学生充分发挥理性逻辑思维优势,学会主动表达个人设计思想,不断挖掘出自身的特色。

    二、主要改革与创新措施

    根据工科院校自身的特点,设计素描课程的主要创新措施应该将工科院校设计素描的培养重点放在对于学生的设计意识的锻炼上,具体可以分可为四个阶段:1.形体意识的培养;2.结构意识的培养;3.设计意识的培养;4.沟通意识的培养。

    (一)形体意识的培养

    设计素描学习初期主要以几何形体的结构素描为主,这种素描的特点是以线条为主要表现手段,没有强烈的光影变化,主要强调、突出物体的结构特征。结构素描表现的是物象在三维空间中的状态,要把客观对象想象成透明体,把物体自身的前与后、外与里的结构表达出来,这就要求作画者具备很强的三维空间想象能力。

    在结构素描里,透视原理的运用自始至终贯穿整个作画过程。这种几何形体的结构素描是让学生建立空间感和空间想象能力的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但是,学生对于这种素描练习往往会觉得过于简单枯燥,在反复练习中失去了对素描学习的兴趣。因此,在这部分的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调动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学习透视过程中尝试组合和改变形状的线框几何形体教具,让学生能够真实地接触到这些透视形体,并能够改变这些线框形体,从而参与到透视练习中去。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的前提下再讲授如何把个人设计的几何形体绘制出来的具体技法。

    一旦学生熟练掌握透视规律和绘制技法,可以采用将实体教具拿走,让学生通过几何形体的加减分割和表面变形练习展开自己的空间想象。进一步利用不同几何形体的组合,让学生们创造出新的造型。利用默写的方式让学生初步把想象中的几何造型表现出来。

    (二)结构意识的培养

    传统素描的`训练过程中往往更多的是强调对客观事物的外部现象的呈现。工业产品也必须具备与其功能相匹配的外观,工业设计的学生们需要用恰当的方法来表现产品的功能、形态、色彩、材料、结构、工艺。要让没有绘画基础的学生在设计素描教学的过程中逐步理解产品外观和产品结构的关系。比如说可以用挂图的方式给同学们展示好的设计素描作品。

    通过分析品评这些素描作品,让学生了解到优秀设计大师是怎样通过设计素描来展示产品的外观和结构。这一阶段的绘画练习,强调让学生用结构素描的方法把设计史中成熟工业设计作品表现出来,进而培养学生对于结构的理解和提高审美情趣。

    (三)设计意识的培养

    “设计意识”是一个设计师的灵魂,分析设计产品当中的“设计意识”是提高学生视觉意识、分析技巧、和创造力的有效手段。因此,这一阶段的设计素描教学主要以讨论课和设计速写为主。让学生们主动讨论某一产品背后设计师的设计意识,加强“我要为你设计,为解决问题而设计,而不是我要设计”的设计理念。事实上,有别于艺术往往强调创作者的个人主观意识的表现,工业设计人员在创作过程中对于客观因素的分析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

    同时,在这一阶段需要开展大量设计速写。设计与艺术,经济,文化,社会都相融合,因而设计学科是一门交叉学科[3]。设计速写恰恰能够培养学生知识的全面性。比如说让学生准备速写日记以贴图和手绘的形式记录每日的所观所想,内容涵盖新闻纪实、场景空间、产品速写等各个方面,养成设计速写习惯。

    教师在这一阶段在尊重学生想法的基础上提高他们专业技能,帮助他们修改完善个人速写日记,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人文素养。设计意识的培养不但锻炼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而且提高了沟通技巧和学生的知识储备。

    (四)沟通意识的培养

    学生在掌握一定的造型能力和拥有较高的设计意识后,需要借助素描手段来解决实际设计问题,把抽象的思维用图像的方式表现出来。在这一阶段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选择合适的题目,让同学们分团队完成。例如,让一个团队对某种昆虫进行研究,绘制一定量的设计速写,研究昆虫的结构和功能,并把相似的结构进行提炼,应用到具体的设计当中。

    在这个过程中设计素描担任起了团队之间沟通的媒介的作用。增强学生对于设计素描功能的理解,同时也能让学生尽早参与到一个设计团队的协作当中去。学生们在这个练习的过程中可以充分地思考,并利用素描来理解别人的设计思想及表达自己的设计理念。

    三、结语

    综上所述,设计素描的教学改革应该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展开教学,提倡课堂课题化的方式方法,让学生们灵活掌握素描这种造型语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学生个人设计观念的形成,逐步帮助学生提高个人综合造型能力,为未来的学习打好基础。

    正如中央美术学院徐冰教授所讲的“素描训练不是让你学会画像一个东西,而是通过这种训练,让你从一个粗糙的人变为一个精致的人,一个训练有素、懂得工作方法的人,懂得在整体与局部的关系中明察秋毫的人”[4]。可以说,不能简单地把素描理解为一种手头的绘画能力,而是让学生获得一种思考的能力,是用手带领眼睛去观察世界,用手带领头去思维和思考。

    最终,通过对设计素描课程的改革和创新更好地实现将工科工业设计专业的学生培养成能够满足未来社会和企业需求的优秀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王振廷,孟君晟,孙剑峰,武万良.材料类专业外语课教学模式改革与探索[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8,(10):47-48.

    [2]国务院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EB/OL]

    [3]屈文涛,徐剑波,岳治.产品开发设计课程群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3):166-168.

    [4]北岛,李陀主编.七十年代[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27.

    工业设计课件 篇5

    摘要:由于工科类学生在入学前基本没有任何美术基础,很难适应像素描这样艺术性、技术性较强的课程的学习。加之课程设置不够合理,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思想、手段落后,与相关课程之间内容缺乏系统性、延续性等一系列问题,不利于培养学生综合设计思维与造型能力。本文论述了素描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素描教学改革的思路和看法。

    关键词: 素描:设计素描:审美:ail意夹现

    引言在艺术与设计专业的不同领域,对素描有着不同的要求与理解。工业设计专业的素描课程是结合产品设计的特点而开设的一门造型与创意思维训练的基础课。随着学科的不断发展,工业设计专业的素描教学模式已经从知识技能的传播而转向创新型、专业化的特点,同时也在向艺术产品靠拢。然而当前在素描教学中却是“大专业”的概念,并没有照顾到工科类工业设计专业学生自身的特点,实质训练与传统素描的教学并无不同。国内一部分艺术院校虽然进行了一些实验性的探索和改革,却多数只是针对有基础学生的教学。

    本文从工科类工业设计专业教学与实践的角度,结合专业的特点,提出旨在满足和适应工科类学生越来越专业化的教学需要,探索如何针对造型思维和技能的训练方法,如何借助于素描形式语言进行思考的能力,经过系统化、科学化的造型基础训练,使工科类学生迅速走向与专业衔接的轨道。

    一、工科类工业设计专业素描教学的现状

    目前我国工业设计专业的教育模式分为艺术类和工科类,大多数工科院校开设的工业设计专业属于工科类,这类工业设计专业不同于其他普通专业或艺术院校下的其他设计专业。由于工科类学生在入学前基本没有任何美术基础,很难适应像素描这样艺术性技术性较强课程的学习。工科类工业设计专业的素描课程,同艺术类设计专业的课程设置、授课内容并无实质区别,课时较少且多不连贯,与相关课程之间缺乏必要的交叉与延续。在教学目标上不够明确、教学思想落后,重设计性培养轻艺术性发展。在教学方法上,普遍存在重课堂教学轻课外实践,重技法训练轻理论教学等问题。造成工科院校工业设计专业的学生造型基础薄弱,艺术表现力和审美水平偏低,因此建立一个符合专业特点的素描课程教学体系非常重要。

    由于信息化传播速度的加快,全球学术交流日益频繁,素描教学中新观念、新技术、新工艺不断出现,因而工业设计专业素描的专业发展,需要与时俱进,教学体系要具有针对性的符合专业化发展的模式,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和学科专业建设的需要。

    二、工科类工业设计专业素描教学目的

    工业设计与绘画不同,工业设计专业素描是一门重点基础课程,它既要秉承传统绘画性素描的艺术精华,又需将造型基础训练有机地联系起来。因此不能将绘画专业素描与设计专业素描混同在一个概念下加以考察。前者强调培养造型能力、整体的观察能力注重培养学术的艺术语言。

    传统绘画素描注重物体的光影与明暗、线条与色调,以明暗层次的丰富变化使画面得到完整性的艺术表现。而工业设计专业素描则是从物体的表象进入对物体结构形态与构成关系的研究和表达,是以“设计”为前提构建设计创造性思维模式的一种手段。要求抛开那些表面的非本质性因素,注重形态与结构、空间与内部构造表现,从而使具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科学与艺术有机地结合起来达到完美统一。

    工科类工业设计专业素描教学的目的是培养能用视觉语言准确表达设计思想的人才,为培养具有较强创新设计能力和综合素质能力的人才奠定基础。素描教学要结合设计教学进行,制定工科类设计专业的素描教学大纲时,要强调工科类专业的特点,做到因材施教,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艺术感和审美情趣。教学内容应包括形态的分析和对结构的理解,立体研究,材料分析,空间分析,意象与抽象思维的训练,形式联系与表现技法,美学范畴的研究等。在理念上,要不断继承和吸收西方传统美学观和中国传统美学观;在表现形式上,从研究自然形态入手,通过再现对象的具象描绘来获取客体的本质特征,让学生对抽象形态有较深认识,达到主动性的认识与创造。在掌握素描基础知识和原理的基础上,强调对形体结构与重构的组织能力,强调创造性思维的应用,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使工科类学生逐步走上设计专业化的道路。

    三、改革教学方式与实践

    由于工科类工业设计专业的学生形象思维较弱、美术知识缺乏、造型能力较低,使得素描课程的教学难度加大。多数院校素描课程课时相对较短且多不连贯,平均课时90~120左右,因此很难在课堂教学上去实现素描的全部内容。不可能做到抛弃技艺训练去完全讲述理论,也不可能在描摹基本形体尚有困难的情况下去谈设计创意的表现,更不可能称心应手的将头脑中的形象完全表现出来。

    工科类工业设计专业素描教学应重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现力和想象力,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设计能力。在教学中强调培养学生眼、手、脑协调配合的能力,强调学生对形体与空间结构的理解,训练学生对物体作出理性的分析和认识。素描的教学要始终跟着专业的需要走,在实践中作者对工科类工业设计专业素描的教学方法做了以下几点改革与尝试。

    首先,设计不能是没有基础的创造,也不可能抛开基础的造型能力去一味地强调抽象和创意,因此教学中从具象开始,这是基础和前提。主要从培养学生的观察与思维能力的训练和技术层面表现能力的训练入手。准确的描绘与表达能力,是建立在大量的课题训练的`基础之上的。教学中选择从几何形体入手,抛开形体的光影、固有色的视觉干扰,直接关注物体的形态与结构,在理性的分析与理解的基础上表现出物体的明确性和完整性,从而培养学生十分自觉地运用整体的观察方法与透视原理,掌握素描的程序步骤与方法,掌握表现技法,不断提高造型能力和视觉判断力。

    其次,构建以设计专题为主的教学模式,重点围绕不同物体或产品的主要功能部件、结构节奏、肌理形态、材料质感等因素进行研究。

    在工业设计中,产品的结构与形态有着密切的关系,结构是实现形态的基本条件,同时又很大程度束缚了形态的变化。在教学中,和学生探讨结构与形态的关系,明确研究结构本质意义就是为了解决产品形态造型问题。除了结构与形态之外,物体材质和肌理也是一种要素。

    工业设计离不开制造产品的材料属性,围绕不同材料的肌理组织的视觉特征进行课题训练,培养学生对不同材料质感表现的能力,这种过程就是对肌理感觉进行积累,达到对材料选择的合理利用。

    第三,把平面构成、材料、立体构成观点引入设计素描教学范畴,以拓展培养想象力和创新设计思维的多样性。形体和空间是我们要研究的主要问题,平面构成中的点、线、面、体是造型语言的重要表现要素,因此从平面构成的角度研究通过视觉平面来创造立体形态,把物体的三维空间引入到平面的二维空间中,最终为三位立体设计打下基础。在教学中把点、线、面、体中的同类基本元素进行整理归类和比较,找出视觉元素各自的视觉特性,提高对视觉元素的认识和应用能力,在此基础上不断去发现新的元素,让学生学会从自然界中获取素描的规律和形式法则。教学中通过尝试性的构成训练和不同材料的表现,将几何学上的元素直观化,创造出能够被我们把握和表现的现实物体。

    第四,着重学生从意念抽象到手头抽象的训练,构筑崭新平台,使素描成为设置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桥梁。通过不同的途径拓展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赋予设计素描教学新的生命。

    第五,根据设计素描的教学目的和原则,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工科工业设计专业学生理科知识、逻辑思维能力较强的特点,加强与其他课程的衔接与联系。如先期开设《现代工程制图》、《阴影与透视》等课程,有利于学生提高空间的思维能力,从三维空间的角度,对物体进行全面的认识和把握。通过对透视及其投影规律的研究有助于学生熟练地表现出物体结构与功能的相互关系,大大地提高了素描课程的教学效果。

    四、结语

    如何在有限的课程之内,培养工科学生学习工业设计专业所必需的造型能力和创意表现能力,更好地为设计服务是工业设计素描教学的重要课题。加强素描与工科专业的特色相联系,创造科学的素描教育方法,使学生逐步认识到素描的重要性,学有所用,更好地为设计服务,这是工业设计素描教育共同面临的问题。素描教学是一个系统工程,只在素描教学的某个环节改革是难以奏效的,需要在课程的创新进步、教学体系、教学思路等方面进行多方位综合改革。同时我们也需要重新去审视教学中所谓的“理性”、“设计性”、“表现性”等等被冠以现代艺术之名的种种素描形态。把这些所谓的现代观念,作为对没有任何美术基础的工科学生的专业基础训练是不妥的,势必造成学生专业思想上的混乱和无所适从。

    工业设计课件 篇6

    今天看了纪录片《Objectified》,这个纪录片中采访了许多著名的设计师,他们是从不同的角度来阐述自己的设计理念和观点,下面我来谈谈我对设计的性质特征的理解。

    首先,设计具有标准化和极端化。就我个人而言,标准化特别体现在公共场合的一些设施的设计上,他们总是以最强和最弱(最高和最低)两个极端的中间值来取舍。而极端化设计是针对应用性较强的的产品而谈的,它要考虑到很多的人为因素,需要从人机工程学的角度来严格的控制产品的规格,俗话说“你有多大的脚就得穿多大的鞋”使它符合大众的需求,而且这些设计通常具有较强的保护作用,例如楼房的栏杆,农场的栅栏,刀柄的长短,以及汽车的上窄下宽等等对于产品规格的要求完全取决于人或动物的自身体质和能力。

    其次,好的设计还不能有误导性,尤其是仿生设计中很容易犯这样的错误,仿生设计并不是完全照抄,而是提炼概括,产品的设计也不能直接从某一个元素提取过来然后嫁接到产品的造型上面,而是要能引起功能变化。另外这种功能的变化不是功能的累加,而是功能的适度便宜性,使人在使用的过程中更加灵活自如,例如现在转动门,虽然能解决客流量大的时候减少拥挤现象,但却无法避免小孩转动门夹住的危险,我认为充分以人为本必须是以安全为前提,我们完全可以把门的转动的地方的间隙加大,把门的可容纳人口数加大,或者在转动门哪里安装一个自动切断电源装置,只要门被卡住,就立即停止转动,减少人的伤情。 再次,我认为不环保的都不是好的设计,必须要环保,尽管外表美观,()但无法掩饰它潜在的危险,现在的家具都要用喷漆给它增加一件衣服,使他魅力十足,但是油漆中含有很多有害的物质,它会挥发,人一旦长期吸入这些有害物质,可能喷上一层油漆比较光滑或者能防止腐朽,但是性能越强的东西往往就越是危害环境,有时我们考虑了人的因素却忽视了环境的因素,结果环境会反噬于人,塑料的应用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塑料的白色污染为题已经越来越严重,我们所有对产品的设计略知一二的从业人员一旦考虑到要用塑料或者别的合成材料进行产品的设计时,首先考虑它是否影响环境,一旦进行大批量的生产,造成环境的恶劣污染,罪魁祸首就是我们这些设计人员。

    再其次,好的设计不仅仅是注重创新、实用、美观、易用、诚实、耐用、细节、环保,还要富有情感化。随着科技的发展,手机的功能也在不断的增加,尤其在使用手机的过程中,最令我困扰的是手机的闹铃,每天造成闹铃一响就感觉猛然受到惊吓,即使是很柔和的音乐也会在长期的重复中伤害着人的大脑神经,我认为手机的闹铃功能要有一个很细微的渐强功能,就像乐谱一样,让人的听觉神经有个缓冲的时间。

    另外,具有高度安全性的东西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慢慢变得脆弱,所以一切设计产品都是有保质期的,这种保质期的限定是不确定因素,是随着人的使用次数和时间而改变,往往由于保质期的忽略酿成的人间悲剧不在少数,我想到的是一个需要高度安全性能保障的设计能否有保质期自动报时或提醒的功能,例如电线及开关或者一些机械设备,电线漏电时电源自动切断,机械出故障了,自动停止运行高压电线塔旁边设置36V以下的电网装置,防止有人受到强电击等等。 最后,设计不能完全地依赖技术,现在各式各样的电子垃圾正填充着垃圾堆的空间,我们的科技每进步一下,垃圾堆的高度就会更上一层,但是设计又要依赖技术,因为大量的电子垃圾又需要一些不同的分离技术才能进行回收再利用,这是一种“可逆反应”,但中间的“催化剂”却比“底质”要多得多,我们能否在材料应用上多加考虑呢,这是设计的可持续性的要解决的最根本的问题。

    工业设计课件 篇7

    摘要:本文通过对工业设计专业的英语教学分析和研究,探析了目前专业英语教学的部分现状及可能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工业设计专业英语在教学中的一些思路和方法,探讨了如何在应用方面的教学问题,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师资队伍建设、考核方式等方面探讨了课程改革的措施,获得了一些初浅的结论。

    关键词:工业设计;专业知识;专业英语

    一、引言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兴起,整个国际经济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中国对外进出口的日益增加以及相关科研文献查阅的大量需求,对于开设专业英语教学显得尤为重要。专业国际化和市场国际化不断深入,在本科教学中,专业英语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工业设计专业英语教学有一定难度,涉及到的外文资料有一定深度和广度,这就给专业英语教学带来了一定困难,尤其对专业英语词汇的理解和把握,传统的教学方法目前不可能有效达到专业英语教学的要求和目的,因此,探讨工业设计专业英语教学,提升教学质量,成为当前专业英语教学研究和讨论的热点[1]。

    二、工业设计专业英语的教学背景及分析

    专业英语是与基础英语(或通用英语)相对提出的概念,它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实践要求不仅仅是专注语法、语句即课文的分析,而是重在将语言运用和语言交流结合,既关注社会、市场和国际上对于英语人才的要求,也重视学生在将来的实际工作中的需求[2]。工业设计专业英语在本科教育过程中的重要性以及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随着我国工业设计专业和学科的发展,引进、引用、借鉴国外的资料、技术以及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不断增加和日趋明显。开设双语教学成为常态化,在教学中,英文专业书以及国外英文原版教材、专著和资料已经被广泛用作教学或者参考资料。2.工业设计专业的毕业生步入社会之后,在参加项目设计、产品构思、工作管理,以及其他技术工作中,越来越多地接触英文专业文献及资料,在设计和构思中也大量参考和受启发于国外设计概念、设计思路、设计构想以及相关的资料文献。基于以上现实情况,需要工业设计专业的毕业生具备较高的专业知识和英文水平。3.许多本科生毕业后继续攻读硕士或者博士,他们从事的研究工作处于本专业前沿,在向国际刊物投稿、进行国际间交流的过程中,需要具有一定的外文阅读、学习能力,并能够对专业英语的内容进行准确分析和掌握。所以设计专业的学生不仅要掌握基础英语,而且要掌握一定的专业英语。

    三、工业设计专业英语的教学现状分析

    1.目前我国理工类院校对于专业英语的教学还处在探索和研究阶段。过去高校将英语教学重点放在基础英语上,强调提高大学英语四、六级通过率,并将此作为重要的考核指标,而将专业英语仅仅作为基础英语的简单“延伸扩展”,重点在于对基础英语教学模式的研究探讨和分析,忽视专业英语教学成效。2.目前我国工业设计专业英语的教学过程中,学校、老师和学生对专业英语的重视程度有待加强,对专业英语的认识还有待提高,在专业英语的学习方式、方法和理念方面有待进一步改进。比如,采用大课堂教学的方法;对于课程设计、课程开发、课程实施等需求有待提升。在工业设计专业英语教学设置的合理性方面、教材内容的规范性方面、师资力量的.提高程度等方面,有很多值得探讨的问题。而采用基础英语教学方法进行专业英语教学可能是当前最为突出的教学问题。3.在上专业英语课时,学生已经进入专业课学习,且课程较多,压力也大,这样易导致学生把专业英语当做负担;此外由于工业设计专业英语内容较单一、专业背景较浓厚,文章形式和风格较呆板和枯燥,而且工业设计专业英语词汇较难、句子较难、汉语表达较难,从而使得学生感到有压力,学习较吃力,这种状况对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较为不利。4.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带领学生从学习生词到解释语法难点,再进行重点文句翻译。使学生处于被动学习地位,学生参与课堂讨论交流的机会和氛围少,师生之间很少互动和交流,教学中一般侧重于专业词汇的解释和课文阅读及英译中的训练,而忽略了听力和用英语表达专业概念的训练。“听、说、读、写、译”的训练不均衡,学生口语差、发音不规范、听力弱等现象普遍存在。5.目前大多数专业英语的考试形式是翻译专业文献,有些利用查阅资料和字典进行开卷考试,这种考核方式不仅形式和内容单一,内容覆盖面窄,而且也导致了学生容易轻视专业英语的学习。而反观基础英语的考核方式,如四、六级考试包括听、写、阅读等,甚至还有口语考试,专业英语的考核方式值得进一步改革。6.师资情况。工业设计专业英语教师较少来自具有本专业知识且英语水平较好的教师,绝大部分属于教授基础英语的教师。虽然基础英语教学是专业英语教学的基础,但是相比较于专业英语教师,基础英语教师英文功底扎实,对于专业英语教学中的基础部分有有利的一面;但工业设计的专业词句以及在专业领域的含义,需要有较好的专业基础知识的支撑。因此,具有专业知识背景同时又有基础英语教学能力的教师,是工业设计专业英语较为理想的授课教师[3]。

    四、工业设计英语教学改革、措施和方法

    1.在工业设计专业英语教学中,通过词汇记忆、短语练习和英语对话提高课堂的趣味性和实效的同时,需要通过一些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英文专业资料,结合多媒体等教学方式,达到有效的教学目的。2.采用微课程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方法的改进,在教学课堂中,通过微课程计划、设计、开发、执行、实施等微细步骤。以“微课程”为中心,围绕和引导学生在课程的安排和整体方面,灵活地进行专业英语学习,促进工业设计专业英语教学的趣味性、素质性、逻辑性、专业性、现实性[4]。3.研究工业设计专业英语课堂模式以及应用,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的学习方式进行改善,并促使他们养成自学的好习惯,提升素质教学。结合当前采用大课堂教学的方式,多利用多媒体、微课程、翻转课堂等新型的教学模式,以满足现代信息化教学需求。4.工业设计专业英语教学难度较大,专业知识较为复杂,在英语课堂教学实践中,通过移动互联网促使学生在课程学习中变被动为主动,转变学习的思维方法,提升自身学习的能力和素质。5.在改进教学方式和方法的过程中,结合实际情况,对学生加强实训和交流,加深他们对课程内容更深层次的理解。例如,到外企或者有国际背景的企业,进行实地的考察、参观、实习等,通过这样循序渐进的实训教学,改善和纠正学生不重视专业英语学习的思想,使他们认识到专业英语学习的重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6.采用量化评估,考核学习效果,提高教学和学习质量。针对具体的工程应用问题和有关实践以及专业领域要求,进行教学体系的评估、教学内容的更新、教学方法的改进、教学质量的提高。设置对工业设计专业英语教学模式内容的考核项目及研究。7.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有目的、有计划、有选择地进行专业英语教师的选拨、培养和提高,不仅在基础英语方面,而且在专业英语方面提高教师的素质和水平,加强具有专业知识背景的教师在基础英语方面的培养和学习。8.科学的考核体系。课程学习的考核是检查教学效果、督促学生学习的一种重要手段,其目的是提高专业英语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所以要制定行之有效、合理的课程考核体系。专业英语的考核应该以专业英语综合能力、翻译、单词、英文专业术语等为主要考核内容,采用“四位一体”的考核方法,平时考查与期中测试相结合,闭卷与开卷相结合,平时成绩与期末考试相结合,基础知识与专业应用知识相结合的考核法。

    五、结语

    在科技不断进步、社会快速发展、“一带一路”倡议深入推进实施、国际交流日益频繁的当今社会,工业设计专业英语的教学要以培养学生的专业语言、交流、沟通和应用能力为目标,培养出能够适应当前以及未来工业设计工程领域工作需求的优秀的科技型创新人才,提高我国在国际上地位和作用。这也是我们今后努力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廖莉芳,秦傲松.专业英语教学现状调查报告[J].外语界,2000,(3):26-30.

    [2]曹万林,李振泉,刘晓慧,李宗泳.大工程教育背景下提高本科教育质量的新措施[J].北京教育,2008,(1):39-40.

    [3]廖志豪.基于素质模型的高校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

    [4]孙伟民.以实践教学为载体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和工程设计能力[J].中国高等教育,2006,(9):46-47.

    工业设计课件 篇8

    摘要:工业设计专业是一个要求有很强实践能力的专业,但现在课堂教学中存在教学目标与设计前沿不符、与实际应用不适应的缺陷。本文从工业设计专业特点出发,结合教学内容、社会实践、教学案例等对工业设计专业课堂教学模式可行性进行探究。

    关键词:工业设计;课堂教学;模式;探究

    在国际竞争日益加剧的今天,中国作为众多国家中的一个,并且是发展中国家,必须重视设计的发展,这样才能在复杂的国际新形势下有自己的立足点和竞争点。工业设计专业是一个课程量大,且需要很强实际应用性的专业。正所谓“实践出真知”,应该为工业设计专业学有生提供实际体验的机会,当前工业设计课程教学与实际结合不够紧密、课堂教学落后,存在很多缺陷。教育也需要因地制宜,因市场需求而发展,因此我们要加强对工业设计专业的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突出对学生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加强实践课与理论课的交叉与融合,立足当代设计实践,构建科学可行的课堂教学模式。

    一、目前工业设计专业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目前很多人对工业设计的理解比较片面,致使工业设计专业教学模式存在一下几个方面的不足:第一,教学手段缺乏新意,部分高校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学,甚至没有自己实践教学的空间和设备;第二,在现今快速发展的社会环境下,工业设计课堂教学模式不能完全满足学生活跃心态影响下的学习需求,课程的设置没能跟上形势的变化和市场的需求;第三,一些高校因为教学手段和条件的限制,致使课堂教学互动不够,学生不能充分表现出自身真正的需求,教师无法因材施教。例如,在新课伊始,就把如何做好某课题设计的方法讲给学生,强调了设计方法的本身,而没有让学生自己去发挥想象,靠知识的积淀去坚决该问题。

    二、对工业设计专业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究

    1、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的整合

    模拟企业工作团队在工业设计教学中强调学生团队合作的教学方法,即在设计竞赛中采用模拟企业工作团队的教学方式,学生分组参与,集体互动完成课堂任务。这样能使学生更快接触市场、了解市场,毕业后也能更好适应社会、适应岗位。以某一平面设计公司的广告项目为例,教师组织学生自愿组成团队,模拟企业项目的工作流程,对该广告项目的目标、步骤、注意问题等方面进行指导。在团队互动设计中,各组成员团结合作,从市场调研、初步构思、深入设计,到最终设计作品绘制完成,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互相帮助、互相监督,工作完成后接受企业对他们的回馈,这样的教学效果远远优于传统的理论知识讲授,更有利于学生成为具备实战经验的工业设计人才。

    2、融入道德教学的课堂教学

    所谓德育,是指对受教育者进行正确的思想政治和高尚道德品质教育,使其能从理智上对客观社会现象进行正确评价,最终走向“内化”,成为受教育者观念意识的组成部分,并在行为上自觉服从并遵守的教育过程。工业设计的过程是情感和审美的实现,这就需要美育做指导。卢梭曾经说过“一个人有了审美能力,就能不知不觉的接受不同的有关美的观念,也就会接受与之有关联的道德观念。”所以,通过课程教学,不但要传授关于工业设计方面的知识技能,也要帮助学生发展积极、健康、向上的情感,克服消极的思想,是他们高尚化、纯洁化,从而进一步完善人格。集体来说,也就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同时也陶冶他们的情操,提高生活情趣,使学生身心情感全面健康成长的过程。如何使德育融入到工业设计课程教学中,是目前工业设计专业课堂教学模式需要研究的重要问题,需要进行深入探究。

    3、交流互动的课堂教学

    通常情况下的课堂教学模式是老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台下听,这样的教学手段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无法调动他们学校的热情。学生一直在听的层面上去记忆知识,不会去分析,也不会积极的发表个人的看法,这样难以展开积极主动的教学活动。想要让学生各抒己见,必须让他们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4、创意思维模式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教育部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指标中明确要求:积极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必修课应用多媒体授课的课时不低于声音、图像、图形、动画等信息的技术。但是,多媒体的使用让学生直观的看到了需要学习的信息,阻碍了学生思维的发展,不利于培养创新意识。因此,在合理利用多媒体的同时,仍然要重视学生创意思维的培养,正确引导学生。

    三、教学手段的改革构想

    如今,工业设计的课堂教学手段以结合多媒体为主,借助这一教学手段,构想将教科书里面的内容用图像代替。首先可以将教科书内容用动画的形式展现,此外,还可以进一步将其改编成电影的形式,这样在吸引学生眼球的同时传授知识,更能使学生集中注意力,使其在课堂上学有所得。创意思维在工业设计课堂上的运用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更适合快速发展社会需要的设计人才。

    四、结语

    社会在迅速发展,就需要工业设计的新型人才,因此,培养多学科综合发展的工业设计人才是目前工业设计教育的核心内容。在具体的实践当中,首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用实践带动和促进教学;尽可能调动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真正地热爱设计。只有这样,我国的工业设计才能更好地发展。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探索,工业设计课堂教学存在一些不足,需要在教学中不断实践和探究,以求更好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刘人怀.我国力学专业教育现状与思考[J].中国大学教育,2007(1):30-32.

    [2]王大勇.论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模式改革[J].外语艺术教育研究,2009,83-85.

    [3]《反思中国设计教育改革》[R].《新平面19期》,江苏美术出版社,2008,9.

    工业设计课件 篇9

    工业设计自我鉴定

    回首四年的大学生涯,犹如一晃而过,不过感谢大学这一个平台让我具备了较强的工作、自学、钻研能力。

    在政治上,本人有良好道德修养,并有坚定的政治方向,思想上积极要求进步,现已是入党考察对象。本人遵纪守法、爱护公共财产、关心和帮助他人,并以务实求真的精神热心参与学校的公益宣传和爱国活动。我始终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为目的,以个人的全面发展为奋斗方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学习上,我除了对自己的专业有兴趣之外,还利用课余时间专修计算机专业知识,使我能轻松操作各种网络和办公软件。曾获过学院奖学金。计算机中级维修工,计算机等级考试、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员等方面的等级证书。除了在专业知识方面精益求精外,平时我还涉猎了大量网络管理与维护、网页设计以及广告设计等知识,特别对办公自动化软件有浓厚的兴趣,在学院组织的中英文录入比赛中获得B组一等奖。我相信在以后的理论与实际结合当中,能有更大的提高。

    通过社会实践,在公司里的实习,向社会各方人士学习为人处世的哲理,拉近了我与社会的距离,也开拓了视野,增长了才干,进一步明确了我 为将来更加激烈的竞争打下了更为坚实的基矗我深深的体会到:人的一生中,学校是我们打下扎实基础的平台,而社会是永远的大学,坚持从实践中学习,从学习中实践。

    大学时光就快结束,感谢帮助过我的良师益友,感谢一同奋斗的兄弟姐妹们。在今后的人生道路,我将摆正心态,正确定位,发奋学习,不断的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适应时代的需要,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回首在大学四年的学习生涯,犹如一晃而过,不过感谢大学这一个平台让我具备了较强的工作、自学、钻研能力。

    在政治上,本人有良好道德修养,并有坚定的'政治方向,思想上积极要求进步,现已是入党考察对象。本人遵纪守法、爱护公共财产、关心和帮助他人,并以务实求真的精神热心参与学校的公益宣传和爱国活动。我始终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为目的,以个人的全面发展为奋斗方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学习上,我除了对自己的专业有兴趣之外,还利用课余时间专修计算机专业知识,使我能轻松操作各种网络和办公软件。曾获过学院奖学金。计算机中级维修工,计算机等级考试、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员等方面的等级证书。除了在专业知识方面精益求精外,平时我还涉猎了大量网络管理与维护、网页设计以及广告设计等知识,特别对办公自动化软件有浓厚的兴趣,在XX年度学院组织的中英文录入比赛中获得b组一等奖。我相信在以后的理论与实际结合当中,能有更大的提高。

    ul>

    工业设计课件 篇10

    社会和经济的进步及模式的变化会催生新的变革,工业设计就是工业社会下设计和制造分离的产物。自从工业设计独立出来成为一个专门的学科,就给工业设计教育带来了蓬勃的发展空间。工业设计教育也在上个世纪中一步一步走向成熟。但是在经历了几百年的工业经济,几十年的服务经济的浪潮后,我们现在正逐步进入体验经济时代,即人们对于任何一种产品或者服务包括教育的需求已经开始上升到全面的感性体验。体验经济时代用户体验无处不在,每个领域都试图通过这种前瞻式的研究来探索未来体验经济模式下自身的发展方式,设计教育中也有体验价值,工业设计专业教学亦是如此,我们应该致力于为提升学生全面的学习体验而努力。这种研究,在新经济领域中或许会对我国的产品设计行业以及制造业产生重大的现实意义。

    感性相对于理性而言,理性和感性共同构成了人们的认知模型,它们分别由大脑的左右半球分工合作。心理学范畴的感性是指感觉、知觉、认知的连续过程。感觉是指物理刺激经过感觉器官,从神经向大脑中枢传达这一活动的过程;知觉是对作用于感官的外界刺激的整体的看法和理解,它为我们对外界的感觉信息进行组织和解释。认知,是指人们获得知识或应用知识的过程,或信息加工的过程。感性认识是认识的低级阶段,是人在实践中通过感觉器官(由右脑控制)对事物外部特征的直接性、具体性的反应,“感性”构建起人与物互动交流的桥梁,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基础,也是创新的源头。

    感性(Kansei)这个词的内涵远远超过这两个英文词汇,其不仅仅局限于感情,也是人与生俱来的审美直觉和创造性认知活动的本源。这样的发展趋势必然造就了感性科学和认知科学不可分割的联姻。而体验设计的大行其道,也是在体验经济的浪潮下产品、服务、教育发展的趋势。感性体验也应该与教学设计结合起来。

    体验则既有因感官的外在感受而引起的情绪、情感体验,也包括在外部情境刺激作用下带来的内心世界的活动,即在体验过程中,不仅输入外在客体信息,而且“激活”内在已有信息,形成活动状态,因而体验这种认识方式不是简单意义上的认识了解,它更注重由内向外的认识和理解。这也符合唐纳德,诺曼所提出的本能的、行为的和反思的三个层次的体验。而心理学上的“体验”常常与情感紧密相联,情绪心理学常常把感受和体验当作同一心理现象加以描述,感性体验是一种心理活动。

    对于感性之于设计的研究最早源于日本,马自达公司最早提出将“感性(KansEi)”作为人们评价汽车设计质量以及预测设计趋势的依据,这也就是感性工学。欧美国家也非常关注感性科学,一般译做Effective和Emotion,但是日本学界认为,

    感性体验反映到工业设计教学上,即是学生对教学内容、方法和过程等一系列教与学互动所建立起来的主观心理感受。而且教学本身也被视作一项创新性的设计活动,特别是设计类的教学,更是一种教育和传授“感性认识之美”的活动。所以在工业设计教学方法和程序上,应该提倡和重视以学生的感性认识特征和规律为基础,增加教学过程中的感性体验,以代替枯燥的逻辑、语言型为主的教学方法,这也可以打破一直以来重视左脑教育,忽视右脑开发的传统教学模式。

    设计类专业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意能力,右脑恰恰就是设计、艺术、音乐等创意的源头。所以在工业设计教学中探索跟创意源头的接轨的方法是至关重要的。我们可以通过探索和提高教学互动中的全息感性体验,来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工业设计是一门科技与艺术结合的学科。在学习过程中一般的方法是系统的学习前人积累的设计理论和方法,但这种间接学习的方式逻辑性强、枯燥,并且需要循序渐进和一定的知识深度,适合于科学技术的学习。而设计学科本身又具有感性的艺术特征,这点决定了学习设计的方法更重要的是向大自然上亿年的演化系统学习,比如在设计素描、设计速写课程中引入关于实地“观察”的训练和思考,进行时间观察、人物“可动”观察、物象变化的观察、事物的组合观察、“虚实”观察、“紧与松”观察、抽象观察、节奏观察等等的感性学习方法,这种靠感性思维进行的学习更能让学生记忆深刻。

    工业设计专业学习的关键是在思考、练习的基础上进行动手制作。对学习设计的人来说,无论电脑效果图做的多么出色,或者产品目录的照片质量多么精良,他不亲自制作并使用那个产品就无法获得那样的感受,对消费者来说也是如此,所以设计是必须亲自动手去做的。德国包豪斯学校在创立之初就一直把实做一把椅子获得的体验看得比出几张漂亮的建筑效果图更重要。因为承担了一个要制作出来的责任,所以可以学习和体验到更多。而无论是大的建筑还是小的产品,先想小的,大的.就可以套用小的扩展开来,关键在于动手的体验。而目前的国内教学中恰恰不太注重这种动手把一个产品做出来的体验教学。

    在传统工业设计教学中,草图被看作是表达个人设计创意、记录设计演化过程的呈现工具,故草图一旦完成便弃之一旁。但是在长期的教学经验中,我们发现草图的功能不仅如此而已,更多情况下,草图的价值在于鼓励交流和互动,让草图的交流和互动融入社会的生态环境中,使团队成员对共有的参考资料产生共同的体验。如果创作的草图没有人看到,或者没有足够的时间可以让人沉淀和思考其跟周围材料的关系,那么教学过程中会失去很多发现新联系、新灵感的机会。“非学校化社会”的倡导者IvanIllich也说过,共同的探索必须根植于在诸多层次上的对已有经验的分享。

    在教学设计中,我们可以设置专门的展览版,把学生的草图、参考图片、简报之类的东西钉在上面,还可以制作作品陈列墙,而对于互动式的草图还可以采用互动式数码展板、投影仪等来展示。除了分享草图和展板,还可以是被感知的模型,可被触摸的材料等。总之在教学中要组织更好的教学空间和形式,以创造丰富的、多层次的、多角度的全息感性体验,才能有利于在工业设计教学中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从上面的阐述中可以看出,对设计创意的学习来说,通过感性体验的学习认知过程更直观和全面,对于记忆和逻辑思维等的辅助作用也更大,所以我们的工业设计教学应该致力于为学生创造全面的感性体验价值。

    工业设计课件 篇11

    近年来,工业设计教育作为朝阳专业已形成星火燎原之势,百余所理工类高校先后增添了此专业,其生源主要分为艺术类文科学生和理工类理科学生。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相关内容的论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摘要:工科工业设计造型基础教育的教学模式应区别于艺术类工业设计造型基础教育,并根据工科学生思维特点对以往的造型基础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教学目标应以提高学生的造型能力和审美素养为切入点,培养学生基于设计思维的形象思维和创新思维,使造型基础教学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的需求。

    关键词:工科 造型 基础 设计思维

    据中国工业设计协会统计,截至2015年11月,全国高校共开设了两百多个工业设计(产品设计)专业,可见工业设计行业在中国的高速发展之势,但高校工业设计的人才培养模式一直存在着争议。国内的工业设计专业通常分为艺术类工业设计(产品设计)和工科工业设计。造型基础作为工业设计教育的基础,是整个工业设计学科的立足点。然而一些工科院校造型基础课的教学模式一直沿用艺术类院校的教学模式,一方面没有针对工科学生思维特点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另一方面在基础教学中缺乏设计思维的培养,无法很好地与专业设计课程进行衔接。所以,在工科工业设计造型基础教学中,教师在重视提高学生造型能力的同时,还要培养其基于设计思维的形象思维和创新思维。

    一、以往工科工业设计专业造型基础教学反思

    1.以往的造型基础教学模式

    以往的造型基础教学包括绘画造型基础和设计基础的训练,文章研究的造型基础主要指以素描、色彩为主的绘画造型基础,这也是工科工业设计专业学生进入大学后接触的第一门必修课程。工科工业设计专业会针对零绘画基础的工科学生开设基础素描(含速写写生)、设计素描和色彩等造型基础课程,目的是培养学生必须具备的造型能力和艺术素质,为其自由地进行视觉想象和空间形体创造打下坚实的基础,有助于与设计课程顺利衔接。

    2.工科工业设计专业学生特点分析及问题思考

    工科工业设计专业学生在美学上的修养比较薄弱,但逻辑思维能力较强,文化理论知识扎实,这一特点使得他们在工程技术和功能设计方面有较大优势。可是就产品而言,工科工业设计专业学生若只重视功能而不注重外观造型,只重视理论知识而不注重形象思维和创新思维的培养,将来很难胜任设计工作。20世纪60年代,世界性的工业设计教育逐渐兴起,但早期开设工业设计专业的国内高校并不多,工业设计专业的特殊性和综合性没有被更多人了解,中小企业对工业设计师的定位和职能范围较模糊,导致刚走进大学的学生对这门学科的内容解读产生心理障碍,打击了学生对本专业的学习热情。此外,以往的绘画造型基础课以静物为主要绘画对象,强调黑、白、灰层次关系和主次、虚实表现形体的结构和空间关系,这种追求形体和美感统一的训练方式让不擅长感性思维的工科生屡屡受挫,甚至产生排斥心理。针对以上问题,教师需要根据工科学生的思维特点探索出适应本专业教学要求的造型基础教学和训练方法,使学生既能掌握造型技巧,又能提高审美能力;既能理性地解构和分析客观对象,又能感性地进行想象与创造。

    二、对造型基础的再认识

    1.社会转型

    以前我们更多的是从书本理论知识中了解工业设计及其确切的定义,并尝试理解工业设计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影响。以前有人将工业设计定义为根据产业状况以决定产品制作的创造活动,后来有人提出生产与服务是工业设计的重要内容;2015年10月,在韩国光州召开的国际工业设计协会组织第29届年度代表大会将工业设计定义为“旨在引导创新、促发商业成功及提供更好质量的生活,是一种将策略性解决问题的过程应用于产品、系统、服务及体验的设计活动”。教育工作者在反思以往造型基础教学的同时,还要思考在基础的教学模块中,自身的教学是否适应当今社会的转型与时代的变化,教学目标是否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的需求。如果目标发生了变化,对造型基础教学的要求也必然与以往不同。

    2.造型基础的新要求

    当下是一个快节奏、多元化的时代,社会飞速发展,瞬息万变。要适应这样的时代特点,就要具备能应对各种变化的能力。日本设计大师原研哉说:“我们观看世界的视角和感受世界的方式可能有千万种,只要能够下意识地将这些角度和感受方法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就是设计。”这就是说,教师要让设计思维贯穿教育过程,有效地启发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掌握设计方法,从而获取各种知识。

    三、设计思维的融入

    1.造型基础教学内容的改革

    (1)从透视学和结构分析入门工科学生的理性分析能力强,习惯于抽象思维,形象思维和直觉判断能力相对较弱,所以在观察客观物象的时候,不能从直观的光影调子着手分析,要从透视学和结构分析进行入门学习。在以往的造型基础教学中,透视知识是结合素描讲解传授的.,没有科学、深入地形成独立训练。对于工科学生来说,往往“所见”比“所想”更难理解、更难表达。教师如果先让学生掌握透视原理,然后分析透视规律下的物象结构,工科学生很快就能凭借其特有的理性判断方式理解物象的结构,并以此为切入点理解“所见”,进而逐渐掌握观察分析的方法,下一步再进行表现、空间、创造等造型训练。这种先掌握造型规律后理解造型形态的方式能让工科学生更顺利、更有效地完成造型基础训练。

    (2)造型基础课的绘画对象以往的造型基础教学以几何石膏和静物为绘画对象,由于这些形态的结构相对简单,出现透视和结构问题的情况较少,学生会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在工具使用和绘画技巧上。这违背了教学的初衷,发现问题继而解决问题的设计思维没有得到有效体现。因此,在掌握了透视学原理后,学生可以循序渐进地进行以规则产品、规则产品组合、不规则产品组合、物体的分解与重构等为对象的造型基础训练,让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设计思维潜移默化地深入学生的思想。

    2.造型基础教学手段的改革

    (1)让学生体验所得工科学生虽不需要具备很高的艺术水平,但要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工科学生要想提高自身的艺术素养,首先要认识自己,而体验是重新认识自己的有效方法。现在是新经济时代,体验经济成为继产品经济、商品经济和服务经济后的一种新型的经济形态。体验是主体对客体的刺激产生的反应,主体并不是凭空体验,而是需要在外界环境的刺激下体验。所以,在造型基础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工科工业设计专业学生与艺术类工业设计专业学生的交流,鼓励两专业学生跨课室参观,交换彼此的心得体会,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重新审视自己,唤醒内心对美和艺术的渴求。

    (2)教学面对市场以往的造型基础教学内容和方法较单一,对企业发展的适应性不足,容易造成毕业生与市场需求脱节。所以,造型基础课程设置和教学目标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不能拘泥于固有的模式。另外,造型基础教学场地可以设在校园,也可以走进生活,深入社会。学生可以在生活中发现美和灵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将学习和思考当作生活的一部分,让设计思维真正融入生活。

    结语

    造型基础教学应顺应时代变化和社会需求,让设计思维的培养贯穿于工科工业设计造型基础教学,工科的知识涵养和理性构成可以为学生的设计思维建立一种科学的、条理化的构架,使他们迅速适应社会环境的变化。

    参考文献:

    [1]柳冠中.设计的目的:提升生命品质.设计,2015(1).

    [2]柳冠中.设计方法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3](日)原研哉.设计中的设计.朱锷,译.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

    [4](美)德博拉•A.罗克曼.教素描的艺术.林妍,译.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3.

    [5]周至禹.艺术设计思维训练教程.重庆大学出版社,2010.

    工业设计课件 篇12

    高中数学的内容繁多,知识体系复杂。数学学习是一个长期的积累过程,加上学生在高中阶段课业较多,学习任务重,数学内容又比较枯燥,部分知识点难于理解,使得高中学数学的教学工作面临着艰难的选择。大部分教师还依据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为高考做准备。而新课改的要求是需要更加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真正做到素质教育,关心学生的学习过程而不是成绩的好坏。所以,就新课改的需求,高中数学教学的质量急需提高。

    为满足新课改的要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数学教学质量,需要的改进措施如下:

    高中阶段的学生已经形成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他们对待事物有自己的看法,包括学习的重心如何选择。所以,这种情况下,教师的引导尤为重要。数学教学内容的枯燥,理论性比较强,使得一些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厌倦心理,有的甚至会放弃学习。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动态,了解学生的想法,与学习态度消极的学生进行交流,加强他们对数学学习的信念,对有进步的学生给予鼓励,增加自信心。通过与学生的交流,深知他们的所需所想,做到因材施教,适时地改进教学内容,使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

    高中数学教师要不断研究教材内容,尤其是新的知识,根据教材内容,结合新课改的创新理念,改进自己的教学模式,使学生真正地参与到数学教学过程中。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与其他教师分享交流,吸纳更多好的建议,学校也应该经常组织数学教研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培养教师的教学精神,用自己的热情感染学生,使学生爱上数学课堂。

    在有效的课堂时间里,学生和教师都希望掌握更多的知识。而面对逻辑性很强的数学原理,如何使学生有效地吸收和掌握,是教师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要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真正地参与其中,教师与学生做到有效的互动,通过问答方式或是知识点相关的小故事讲解,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起学生的兴趣点,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积极运用各种教学资源来丰富数学课堂,如多媒体的使用,对于一些抽象、枯燥的知识点,教师可以在讲解时,将课程内容做成课件,使内容生动具体,易于理解;也可以让学生分成小组,结合实际生活案例进行研究讨论,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从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促使学生积极思考,研究数学知识的深奥,丰富学生的数学学习生活,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是高中数学教学的重要研究课题,对数学教师的专业能力和教学水平说是一个挑战,同时也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逻辑思维能力的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工业设计课件 篇13

    自人类文明社会诞生之日起,商品就有了包装.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竞争中,包装对商业的作用和影响极其深远,因而包装设计在产品维护和提升价值方面有着不容忽视的重要地位.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相关内容的论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摘要:工业设计,是指以工学、美学、经济学为基础对工业产品进行设计。随着时代的发展,对工业设计方面人才的需求逐渐增加。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带来了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如何在新的教学环境下进行工业设计的教学,这对我国的教育事业和工业设计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本篇文章作者主要研究了新课程下的工业设计的教学模式。作者从教学目标与教学方式等方面入手展开了研究。希望通过本篇文章能够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同时能够提高工业设计教学的水平。

    关键词:工业设计;教学方式;新课程

    一、我国工业设计教学现状

    1.教学中主要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当前工业设计的教学的研究,作者认为当前的教学存在以下问题:(1)教师的单向输入式教学所谓单向输入式教学,是指教师在进行教学过程中,一味地传授知识给学生,从而忽视了学生对知识的输出。大多数教师在进行工业设计教学时,不注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运用。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局面,这样会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产生厌学的心理,不利于教师后续教学工作的展开。这种单向输入式教学,使学生和教师之间缺乏有效的互动,教师不能及时得到学生的反馈。工业设计学科是很注重实用性的学科,必须加强知识和技能的应用教学才能使学生学到实用的工业设计技能。(2)过于偏重陈述性知识教育在教学过程中,大多数教师只侧重陈述性知识的教学,而忽略了程序性知识的教学。偏重于陈述性知识的教学,使学生获得的知识较为狭隘。此外,陈述性知识属于静态方面,学生只掌握了关于工业设计的基本理论,却不能很好地进行应用。学生学知识的最终目的是应用,仅仅侧重陈述性知识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2.现行教学模式的利弊

    在当前的工业设计教学中,大多数教师采用“三段式”的教学模式。所谓“三段”,是指造型基础、设计基础和专业设计。下面简要阐述一下此模式的利弊:(1)“三段式”教学模式,符合工业设计的基本流程,应用时间长,相对来说发展较为成熟;此模式相对来说较为完整,实施起来较为方便;此模式广泛应用于多数高校,有稳定的使用人群。(2)“三段式”教学模式侧重工业设计的设计阶段,就目前情况而言,我国需要的工业设计人员应当具备综合能力,显然此模式不适应我国对人才的需求。此外,“三段”之间的联系较为松散,工业设计是一门系统化的课程,要求每门课程之间要有很紧密的联系。采用“三段式”教学,虽然学生在每个阶段能够学到大量的专业知识,但却不能很好的将每个阶段知识进行结合。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很难培养出系统化的工业设计人才。

    二、工科院校工业设计专业人才知识群培养的教学实践

    教学模式应当紧随着时代的发展,在工业设计教学中更应如此。当前社会出现了人才知识群培养的新型教学模式。工业设计教学可以采取构建人才知识群的模式。所谓构建人才知识群,就是指相关人才形成一个团体,以这个团体为载体,各成员之间相互合作、相互交流、相互借鉴,达到丰富知识的目的。工业设计人才知识群在构建之后首先应当确立明确的目标,各成员应当在知识群中竭尽所能共同完成目标。工业设计知识群应当涵盖外观、功能、包装设计等多方面内容。除此之外,此知识群应当采用工业设计的具体案例,这样能够使学生认识到工业设计在现实生活是如何应用的,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有关知识群的模式可以作以下几种模式的探索:

    1.感性发散思维和视觉思维知识群

    感性发散思维,又称放射思维。在进行工业设计时,思维应当是打开的。因此,工业设计教学过程中,应当加强对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好的设计应当具备独特之处,千篇一律的设计会使大众产生视觉疲劳。工业设计最为重要的是产品造型的'设计,这就要求设计人员应当具备审美能力。在进行工业设计时,教师应当要求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设计出新颖的造型,并着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使学生具备独到的眼光。通过工业设计人才群这种模式进行教学,每个同学都可以畅所欲言,这样既能保证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有效互动,还能够帮助学生打开思维。此外,在此知识群中,教师要注意对学生基础课程的培养。产品造型与素描的教学是分不开的。好的产品设计需要色彩的点缀,学生应当具备色彩搭配的基本能力。在产品设计这一环节同为重要的应当是材料的选择,除了考虑材料的质量外,还应综合考虑材料的着色情况、硬度等方面的情况。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探索产品造型设计中基础能力的训练模式,即培养学生素描与色彩、美学、材料应用等方面的能力。这些可通过大量的实例分析及基本功训练完成。

    2.理性逻辑思维和知觉思维知识群

    工业设计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国家工业设计输送人才。在工业设计的过程中,会涉及到物体功能等问题,同时还包括应用物体受力分析与载荷计算等问题,因此,工业设计人员除了应当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外,还应有较好的逻辑能力。在教师的教学过程中,应当加强对学生逻辑能力的培养。此外,工业设计人才应当对产品的工艺有较强的感知能力。通过对产品造型、性能进行基本分析后,能够准确的确定产品应当使用的工艺。该知识群要求培养学生对产品功能进行分析及设计、产品制造工艺等方面的能力。

    3.表现及创造性思维知识群

    创造性思维应当贯穿整个工业设计教学的始终。同时学校应当开设与专业相关的课程,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培养具备综合素质的工业设计人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保持与学生的良好互动。工业设计人才知识群中的每位成员,应当勤学好问,主动与老师进行沟通交流。

    4.综合实践知识群

    学生学到知识的最终目的是进行实践。在工业设计的教学过程中,最能检测学生学习成果的方式就是考察学生的实践能力。学校方面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以建立实践基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此外,学校还可以采取与相关企业进行合作的方式,使学生进入企业进行实践操作。同时,学校可以请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员对学生进行指导。在产品设计的最终阶段,让学生把自己的设计创想通过产品实物表达出来。可以通过开设产品模型制作、产品3D打印等课程去实现。

    参考文献:

    [1]郭茂来,许锦泓,杨亚萍等.关于工业设计教学的思考[J].嘉兴学院学报,2014,(11):111-114.

    [2]傅颖哲.论建立工业设计专业教学体系结构的必要性[J].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3):57-59.

    [3]曹玉华,徐宁,高瑞涛等.工业设计教学模式的研究与探索[Z].国际工业设计研讨会.2015.9-12.

    【工业设计课件系列13篇】相关推荐
    [热]幼儿园认识蔬菜教案大全7篇

    我相信幼师都接触过教案,撰写教案有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要想在教学中不断进取,其秘诀之一就是编写好教案。写幼儿园教案要注意哪些方面呢?下面是小编特地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认识蔬菜教案大全7篇”。活动准备:不透明的盒子里面放着香菜。香菜盆栽。活动目标:通过盒子引起孩子的好奇心。经过看、闻、尝来了解香菜。活...

    实用!幼儿园中班秋游教案集锦1440字

    按照惯例,幼儿园教师必须撰写自己的教案,教案在我们教师的教学中非常重要,每一位幼师都要慎重考虑教案的设计,好的幼儿园教案都有哪些内容?为了解决大家烦恼,小编特地收集整理了实用!幼儿园中班秋游教案集锦1440字,供大家参考。活动目标:1、欣赏音乐,能有节奏的开火车。2、在玩开火车的游戏时能够分辨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