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案
  • >幼儿园教案
  • >导航
  • >初中数学教学课件教案集锦
  • 初中数学教学课件教案

    发表时间:2024-09-03

    初中数学教学课件教案集锦。

    老师在上课前需要有教案课件,只要课前把教案课件写好就可以。制定教案是教育教学实践的必要要求。经过反复比较栏目小编认为“初中数学教学课件教案”是最精华的一篇文章,经过阅读相信您会有所体会!

    初中数学教学课件教案【篇1】

    一、背景

    新课标要求,应让学生在实际背景中理解基本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注重使学生经历从实际问题中建立数学模型、估计、求解、验证解的正确性与合理性的过程。在实际工作中让学生学会从具体问题情景中抽象出数学问题,使用各种数学语言表达问题、建立数学关系式、获得合理的解答、理解并掌握相应的数学知识与技能,这些多数教师都注意到了,但要做好,还有一定难度。

    二、教学片段

    在刚过去的这个学期,我上了一节“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应用”。

    出示例题:小宝和爸爸、妈妈三人在操场上玩跷跷板,爸爸体重为72千克,坐在跷跷板的一端,体重只有妈妈一半的小宝和妈妈一同坐在另一端。这时,爸爸的一端仍然着地,后来小宝借来一副质量为6千克的哑铃,加在他和妈妈坐的一端,结果,爸爸被高高地跷起。猜猜看,小宝的体重约多少千克?

    我问学生:“你们玩过跷跷板吗?先看看题,一会请同学复述一下。”学生复述后,基本已经熟悉了题目。我接着让学生思考:他们三人坐了几次跷跷板?第一次坐时情况怎样?第二次呢?学生议论了一会儿,自主发言,很快发现本题中存在的两种文字形式的不等关系:

    爸爸体重>小宝体重+妈妈体重

    爸爸体重<小宝体重+妈妈体重+一副哑铃重量

    我引导:你还能怎么判断小宝体重?学生安静了几分钟后,开始议论。一学生举手了:“可以列不等式组。”我给出提示:“小宝的体重应该同时满足上述的两个条件。怎么把这个意思表达成数学式子呢?”这时学生们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都抢着回答,

    我注意到一位平时不爱说话的学生紧锁眉头,便让他发言:“可以设小宝的体重为x千克,能列出两个不等式。可是接下来我就不知道了。”我听了心中一动,意识到这应是思想渗透的好机会,便解释说:“我们在初中会遇到许多问题都可以用类似的方法来研究解决,比方说前面列方程组”不等我说完,学生都齐声答:“列不等式组。”全班12小组积极投入到解题活动中了。5分钟后,我请学生板演,自己下去巡查、指导,发现学生的解题思路都很清楚,只是部分学生对答案的表达不够准确。于是提议学生说说列不等式组解应用题分几步,应注意什么。此时学生也基本上形成了对不等式方法的完整认识。我便出示拓展应用课件:

    一次考试共25道选择题,做对一道得4分,做错一道减2分,不做得0分。若小明想确保考试成绩在60分以上,那么他至少要做对多少题?

    设置这道题,既有调查本节课效果的意图,也想巩固拓展一下学生的思维。没料到相当多学生对“至少”一词理解不准确,导致失误。这正好让我们的“本课小结”填补了一个空白——弄清题目中描述数量关系的关键词才是解题的关键。

    三、反思

    本节课讲完后,我感到一丝欣慰,看到孩子们跃跃欲试的学习劲头,突然领悟到:教师的教学行为至关重要,成功的教学,能开启学生心灵的窗户,能帮学生树立学习的自信心。

    本节课我有几个深刻的感受:

    1、在课前准备的时候,我就觉得不等式组的应用是个难点。所以在课堂教学中设置了几个台阶,这也正好符合了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

    2、例题贴近学生实际,我在教学中有采用了更亲近的教学语言,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3、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随时采取灵活适宜的教学方法,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课堂教学才更加有效。

    4、学生在学习后,确实感受到“不等式的方法”就像方程的方法一样是从字母表示数开始研究解决的。这种方法可以帮助我们用数学的.方式解决实际问题。

    初中数学教学课件教案【篇2】

    对于全等三角形的研究,实际是平面几何中对封闭的两个图形关系研究的第一步。它是两个三角形间最简单,最常见的关系。它不仅是学习后面知识的基础,并且是证明线段相等、角相等以及两线互相垂直、平行的重要依据。因此必须熟练地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并且灵活的应用。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一部分内容,遵循启发式教学原则,用设问形式创设问题情景,设计一系列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操作、观察、探索、交流、发现、思维,使学生经历从现实世界抽象出几何模型和运用所学内容,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真正把学生放到主体位置。

    2、学习任务分析:

    充分利用教科书提供的素材和活动,鼓励学生经历观察、操作、推理、想象等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体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培养学生有条理的思考,表达和交流的能力,并且在以直观操作的基础上,将直观与简单推理相结合,注意学生推理意识的建立和对推理过程的理解,能运用自己的方式有条理的表达推理过程,为以后的证明打下基础。

    3、学生的认知起点分析:

    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已了解了图形的全等的概念及特征,掌握了全等图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的关系,这为探究三角形全等的条件做好了知识上的`准备。另外,学生也具备了利用已知条件作三角形的基本作图能力,这使学生能主动参与本节课的操作、探究成为可能。

    4、教学目标:

    (1)学生在教师引导下,积极主动地经历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的过程,体会利用操作、归纳获得数学结论的过程。

    (2)掌握三角形全等的“边边边”、“边角边”、“角边角”、“角角边”的判定方法,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能用三角形的全等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推理能力,发展有条理地表达能力,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从设置情景提出问题,到动手操作,交流,直至归纳得出结论,整个过程学生不仅得到了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更重要得是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体会了一种分析问题的方法,积累了数学活动经验,这将有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数学,应用数学。

    难点:三角形全等条件的探索过程,特别是创设出问题后,学生面对开放性问题,要做出全面、正确得分析,并对各种情况进行讨论,对初一学生有一定的难度。

    根据初一学生年龄、生理及心理特征,还不具备独立系统地推理论证几何问题的能力,思维受到一定的局限,考虑问题不够全面,因此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适时  点拨、引导,尽可能调动所有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参与到合作探讨中来,使学生在与他人的合作交流中获取新知,并使个性思维得以发展……

    电脑显示,带领学生复习全等三角定义及其性质。

    电脑显示,小明画了一个三角形,怎样才能画一个三角形与他的三角形全等?我们知道全等三角形三条边分别对应相等,三个角分别对应相等,那麽,反之这六个元素分别对应,这样的两个三角形一定全等。但是,是否一定需要六个条件呢?条件能否尽可能少吗?

    对学生分类中出现的问题,予以纠正,对学生提出的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要给予肯定和鼓励,以满足多样化的学生需要,发展学生个性思维。

    按照三角形“边、角” 元素进行分类,师生共同归纳得出:

    按以上分类顺序动脑、动手操作,验证。

    教师收集学生的作品,加以比较,得出结论:

    只给出一个或两个条件时,都不能保证所画出的三角形一定全等。

    下面将研究三个条件下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1)已知三角形的三个角分别为40°、60°、80°,画出这个三角形,并与同伴比较是否全等。

    学生得出结论后,再举例体会一下。举例说明:

    如老师上课用的三角尺与同学用的三角板三个角分别对应 相等,但一个大一个小,很显然不全等;

    再如同是:等边三角形,边长不等,两个三角形也不全等。等等。

    (2)已知三角形三条边分别是4cm,5cm,7cm,画出这个三角形,并与同伴比较是否全等。

    板演: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为“边边边”或“SSS”。

    由上面的结论可知:只要三角形三边的长度确定了,这个三角形的形状和大小就确定了。

    实物演示:

    由三根木条钉成的一个三角形框架,它的大小和形状是固定不变的,三角形的这个性质叫三角形的稳定性。

    图形的稳定性与不稳定性在生活中都有其作用,让学生举例说明。

    3、(对有能力的学生要求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根据自己的理解写出推理过程。对一般学生要求口头表达理由,并能说明每一步的根据。)

    教师带领,回顾反思本节课对知识的研究探索过程,小结方法及结论,提炼数学思想,掌握数学规律。

    在教师引导下回忆前面知识,为探究新知识作好准备。

    议一议:

    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交流。受教师启发,从最少条件开始考虑,一个条件;两个条件;三个条件…经过学生逐步分析,各种情况渐渐明朗,进行交流予以汇总,归纳。

    想一想:

    对只给一个条件画三角形,画出的三角形一定全等吗?

    画一画:

    按照下面给出的两个条件做出三角形:

    把所画的三角形分别剪下来。

    比一比:

    同一条件下作出的三角形与其他同学作的比一比,是否全等。

    学生重复上面的操作过程,画一画,剪一剪,比一比。

    学生模仿上面的研究方法,独立完成操作过程,通过交流,归纳得出结论。

    鼓励学生自己举出实例,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学生那出准备好的硬纸条,进行实验,得出结论:四边形、五边形不具稳定性。

    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回顾反思,归纳整理。

    z+z平台演示,教师加以分析。

    学生分组讨论,师生互动合作。

    经过对各种情况得分析,归纳,总结,对学生渗透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

    结论很显然只需学生想像即可,z+z平台辅助直观演示。

    学生动手操作,通过实践、自主探索、交流,获得新知。

    初中数学教学课件教案【篇3】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教育资源和教育需求也随之增长和变化。我校进行了初中数学分层教学课题研究,而分层次备课是搞好分层教学的关键,教师应在吃透教材、大纲的情况下,按照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好分层次教学的全过程。本文将结合本人的教学经验,对分层教学教案设计进行初步探讨。

    制定具体可行的教学目标,先要分清哪些属于共同目标,哪些属于层次目标。并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具体的要求。

    制定教法学法应结合各层次学生的具体情况而定,如对A层学生少讲多练,注重培养其自学能力;对B层学生,则实行精讲精练,注重课本上的例题和习题的处理;对C层学生则要求要低,浅讲多练,弄懂基本概念,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教学重难点的制定也应结合各层次学生的具体情况而定。

    4.1情境导向,分层定标。教师以实例演示、设问等多种方法导入新课。要利用各种教学资料创设恰当的学习情境为各层学生呈现适合于本层学生水平学习的内容。

    4.2分层练习,探讨生疑。学生对照各自的目标分层自学。教师要鼓励学生主动实践,自觉地去发现问题、探讨问题、解决问题。

    4.3集体回授,异步释疑。“集体回授”主要是针对人数占优势的B层学生,为解决具有共性的问题而组织的一种集体教学活动。教师为那些来不及解决的、不具有共性的问题分先后在层内释疑即“异步释疑”。

    教师在设计练习或布置作业时要遵循“两部三层”的原则。“两部”是指练习或作业分为必做题和选做题两部分;“三层”是指教师在处理练习时要具有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为知识的直接运用和基础练习;第二、三两层次的题目为选做题,这样可使A层学生有练习的机会,B、C两层学生也有充分发展的余地。

    分层教学下教师不能再“拿一个教案用到底”,而要精心地设计课堂教学活动,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选择恰当的方法和手段,了解学生的实际需求,关心他们的进步,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创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形成成功的激励机制,确保每一个学生都有所进步。

    初中数学教学课件教案【篇4】

    这种模式是数学新课程教学中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教学模式,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不是将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而是通过精心设置的一个个问题链,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与合作下,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这种模式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自主参与数学实践活动,在活动中通过动手探索,参与实践,密切数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掌握数学知识的发生、形成过程和数学建模方法,形成用数学的意识。

    在数学教学中,数学活动内容是丰富多彩的,部分数学活动既可在课内进行又可以在课外进行,像问题解决、数学游戏、数学实验。一般来说,课外活动更重视培养兴趣、提高自学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学习内容受课本的约束也很少。

    “活动――参与”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①数学调查;②数学实验;③测量活动;④模型制作;⑤数学游戏;⑥问题解决。

    这种模式有利于学生积极思维,有助于学生合作学习,因此也是数学新课程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模式。

    这一模式的教学目标是:养成积极思维的习惯,培养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培养数学交流的能力和协作能力。它的特点是,对学习内容通过问题串形式开展讨论,学生积极思考,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通过讨论,交流思想,探究结论,掌握知识和技能。

    “讨论――交流”模式一般的教学结构是:提出问题――课堂讨论――交流反馈――小结。(例:完全平方公式)

    “ 自学――辅导”模式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和辅导下进行自学、自练和自改作业,从而获得知识,发展能力的一种模式。在这一模式中,学生通过自学,进行探索、研究,老师则通过给出自学提纲,提供一定的阅读材料和思考问题的线索,启发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它的特点是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较强,有利于学生在自学中学会学习,掌握学习方法。

    “自学――辅导”模式一般的教学结构是:提出要求――自学――提问――讨论交流――讲解――练习。

    这种教学模式以教师的系统讲解为主脉,教师进行适当的启发引导,促使学生进行积极思考。这种教学模式主要用于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的传授和学习。它有助于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大量知识和形成熟练技能。

    以上我们介绍了几种常见的初中数学教学模式。在选择教学模式时,要明确三点:

    1、最有效的学习应是让学生在体验和创造的过程中进行有意义的学习;

    2、数学课堂教学的关键是学生接受式学习与发展式学习互相补充、合理结合;

    3、数学教学模式不能机械的截然划分,在数学新课程教学中,几种模式可以进行相互渗透与综合。

    每一位教师都应认识到,没有可适用于各种情况的教学模式,也没有所谓最好的教学模式。对某一种教学目标、某一类数学教学内容、某一个班学生不一定只有一种教学模式,有多种模式可以选用。我们必须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的特点等诸多方面来考虑,灵活地进行选择与组合,这样才能实现最佳的教学过程。

    Jk251.com相关文章推荐

    大班数学教案集锦十五篇


    教案课件是老师上课中很重要的一个课件,就需要老师用心去设计好教案课件了。教案是有效提高教学水平的必备工具之一,大家有没有写教案课件方面的苦恼呢?我们为您准备了一份关于“大班数学教案”的范文,我相信这篇文章会让您在某个领域上有所进步!

    大班数学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认识1-10的序数,初步学习从不同的方向确定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

    2、会用序数较准确地表示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

    3、能倾听别人的发言,关注和学习同伴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认识1-10的序数,初步学习从不同的方向确定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

    活动难点:会用序数较准确地表示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

    活动准备:

    1、跑道图

    2、11种动物图卡

    3、楼房图

    4、数字1-10

    5、幼儿用书22页半张

    活动过程:

    1、观察运动场上的跑道,确认各跑道的序号。

    (1)这是什么地方?有些什么?(运动场、有跑道)(2)数一数有几条跑道?(先个别数,然后集体点数)(3)哪条跑道是第1道?哪条跑道是最后一道?你是怎么知道的?(从左边开始数)哪个是左边?哪个是右边?

    (4)谁会用数字给每条跑道做个标记呢?老师这里有十个数字(随机拿两个数字让幼儿认读)谁能来给跑道标上数字符号呢?(请其他幼儿检查是否有错误)。在这里,数字5表示什么?

    (5)手指数字5:这个5表示什么意思?我们平时用5表示什么?

    手指数字7:这个7表示什么意思?我们平时用7表示什么?

    现在你知道数字有几个作用?(有两个作用:一是表示物体的数量,二是表示物体的位置。)

    2、帮助小动物做赛前准备。

    (1)运动员排着神气的队伍进场了,看看谁排在第一个?谁第二个?某某动物排在第几个?

    (2)大象裁判提出要求:请运动员站到自己的跑道!第一道小兔。请个别幼儿帮助小兔站到自己的跑道。!.来源:屈老.师教案网!其余的动物也按要求站在不同的跑道。(不要按顺序说,让幼儿找出对应的跑道(3)帮助大象检查小动物站得是否正确,并引导幼儿说说小动物站在第几跑道上。请幼儿用XX在第X条跑道上的句式回答。

    3、观察判断比赛的情况。

    (1)移动动物。比赛进行了一半,小朋友看看谁跑在第1位?你是怎么看出来的请幼儿用第X道的XX跑了第X名(教师随机点动物让幼儿说)(2)再次移动动物。比赛结束了,谁得了第一名?其他动物得了第几名?第几跑道的某某动物得了第几名?(集体说说比赛的结果)

    4、送运动员回家。

    (1)小动物住的楼房有几层?

    (2)大象裁判说:某某小动物住在第几层,你是从哪里开始数的呢?请你在楼层标上数字,帮忙把小动物送回家。

    (3)如果小动物要出去玩,你觉得它应该怎么走呢?(往下走),会经过哪些楼层呢?

    5、集体操作活动。

    (1)完成22页楼梯上的动物操作内容。讲述操作的要求。

    (2)评价幼儿的操作结果并纠错。

    大班数学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幼儿在回忆已有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对钟面的观察与操作了解秒针、分针、时针的运行关系。

    2、认识整点、半点及的读法及记录方法。

    3、在活动中诱发幼儿形成遵守时间与爱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4、知道按事物不同的特征进行排序会有不同的结果,初步了解排序的可逆性。

    5、培养幼儿相互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习惯。

    活动准备:

    1、教具:有关各种时钟的幻灯片;时钟一面,可活动钟面一只;表示7、8、9、10点钟的钟面各一只,时间记录卡各一张。

    2、学具:幼儿观察记录表每人一份,活动钟面每人一份;实物时钟4只。

    活动过程:

    一、调动已有经验,回忆相关知识。

    1、前段时间我们小朋友和老师一起做了有关时钟的调查,知道时钟有好多好多种。现在请你看看老师从网上下载的钟,看看你认识它吗?

    2、依次出示幻灯片,幼儿讲名称。

    3、刚才我们所见到的只是时钟家族的一部分,它可能还有其他的种类,我们以后再来探讨。

    4、上次我们已经认识过钟面,来告诉大家,最长的针叫(秒针),有点长的针叫(分针),最短的针叫时针。钟面上一共有多少个数字(12),最上面的是数字12,然后依次是1、2……11。请你好好回忆一下,时钟里的指针是朝哪一个方向走的?(1……12)对了,这样的方向就叫顺时针方向。

    二、交流调查表,说说自己在什么时间,正在干什么?

    1、小朋友们说的真好,那你知道我们人为什么要使用钟吗?

    2、钟与我们人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前几天我们小朋友已经做过了一个调查,将自己活动的时间记录了下来,现在请你拿出自己的调查表,说说你在什么时间在干什么?你只要说出长针在几,短针在几的时候,你在干什么?好我们先自己说。

    3、谁愿意上来说给大家听。(请3-4个小朋友上来说)。

    4、说的真好,钟面上的指针在不停的发生着变化,它们在运行中有什么关系呢?

    5、老师为你们准备了几个时钟,请你看看里面有几根指针,(两根)你猜猜看是哪两根针呢?(分针与时针),那秒针在哪儿呢?听(滴答)声就是秒针在跑。那他们两在运行时有什么关系呢?下面请我们小朋友们去玩一玩,看看他们之间到底有什么秘密?注意,拨指针的时候一定要按照顺时针方向拨。

    6、说说看,你们都发现了什么?说的真好,分针走一圈,时针走一格,这就表示一个小时。

    7、那么长针、短针指着的数字又是表示几点钟呢?别急,老师来向你们介绍。

    三、认识整点、半点以及它们的记录方法。

    1、好,先请你们听一个好听的故事。

    2、教师有表情的讲述故事《小明秋游》,边讲边出示相关时间的钟面。

    3、讲述后提问:

    1)、小明去秋游了吗?为什么没去成?

    2)、他该几点钟起床,他是几点钟起床的?

    3)、小明到幼儿园是几点钟了?

    4)、他为什么会迟到,他是几点钟睡觉的?

    活动反思:

    数学来源与现实,存在于现实,并且应用与现实,数学过程应该是帮助幼儿把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教育活动的内容选择应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充分利用幼儿现实生活中的资源,通过作用于幼儿的活动对幼儿发生实质性的影响,让幼儿在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体验数学的重要和有趣。

    大班数学教案【篇3】

    教材简析:

    测量是一个比较传统的科学内容,以往的测量活动大多是教师为幼儿提供一定数量的测量工具如:筷子、绳子、粉笔、吸管等,让幼儿进行测量的,他们的思维就大多被局限在教师所提供的工具内,创造性得不到充分的发挥。然而,现实生活中,可供幼儿进行测量的工具有很多很多,有的甚至我们成人都想不到,但是幼儿却能够去发现。

    设计理念:

    本活动从幼儿的实际生活出发,将幼儿身边的事物“桌子”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引起幼儿的兴趣,让他们自己动手、动脑,自主的探索、发现、操作,进而创造,从而获得测量的正确方法与经验,从中体验经过他们自己探索发现而获得的成功,让幼儿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活动目标:

    1、幼儿能创造性地使用各种工具进行自然测量,初步掌握正确的测量方法,并记录测量结果。

    2、幼儿能积极动脑,解决测量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学会与他人合作进行测量,体验合作的快乐。

    4、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5、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

    活动准备:

    1、蜡笔、纸人手一份。

    2、桌子八张。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引起幼儿探索的兴趣。

    那就让我们自己动脑去量一量吧!

    (二)幼儿进行测量,自己动脑寻找量具进行测量。

    量完后提问:

    1、你刚刚是用什么量的?(幼儿介绍自己使用的量具)。

    2、那你是怎么量的呢?请你来给大家示范一下。(请多个幼儿回答并示范)。

    3、你觉得他的这种方法怎么样?(每请一个幼儿示范后,让其他幼儿评价一下)。

    4、教师与幼儿一同总结,从而得出正确的测量方法:从左往右或者从上往下开始测量,如果长度不够,做好标记,再从标记处接着往下量。

    (三)幼儿第二次操作:再次测量桌子的长度,并记录测量结果。

    师:现在老师要请你们用和刚刚不一样的方法,再去量一量桌子的长度,然后把你用的量的工具和测量的结果记录下来。你记录的结果要自己看得懂,别人也要看得懂。

    1.幼儿进行测量,教师进行观察指导。

    2.你是用什么量的?怎么量的?你量的结果是怎样的?(让幼儿出示测量记录表)。

    3.你们有没有发现什么问题呢?为什么同一张桌子,你们量了之后记录下来的结果不一样呢?(幼儿讨论后回答)。

    4、教师小结(边演示边操作):虽然量的工具不同,但是量出来的桌子的长度还是一样的!

    5、介绍常用的测量工具,直尺、卷尺等。

    (四)幼儿自由选择测量对象,进行测量并记录。

    师:我们生活中,还有许多东西可以去量一量,你还想量什么呢?在量的时候,把你量的对象、量时用的工具和量的结果都记录下来。你还可以和别人对照一下,同一样东西,量的结果一样吗?如果你一个人不行的话,你可以找好朋友一起去测量。

    1.幼儿自由测量,教师观察并指导。

    2.幼儿之间相互交流测量的过程。

    3.集体交流评价。

    4.教师总结。

    教学反思:

    这节课中,我觉得我的活动提问较之前有了很大的提高,提问的效果也很好。可以说在大家的讨论下,提问的有效性有了很大的提高。幼儿不仅会说了,而且还更会问了。这样的自由探索活动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也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孩子们在轻松、愉快地氛围中,发挥了他们在活动中的主动性,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大班数学教案【篇4】

    [活动目标]1.学习6的加减,帮助幼儿进一步理解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得数不变的规律。2.复习6的组成,练习用数的组成、分解知识进行6的加减运算。3.培养幼儿从小敢于尝试、敢于探索的精神。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活动准备]投影机、投影片、算式卡片。幼儿学具、娃娃电脑学习机、磁性学具。[活动过程]一、准备练习复习6的组成。1.游戏“拼6”。(1)按键发音:(采用娃娃电脑学习机)老师按键发音与幼儿按键发音次数合起来是6次。(2)拍手对数:老师拍手和幼儿拍手数合起来是6下。2.填数活动。(1)将6的组成填上合适的数(2)引导幼儿归纳6的组成。二、尝试练习1.出尝试问题。启发幼儿根据组成6 可分成4和2 ,在磁性板上摆图、列出算式。师:今天,我们根据6可分成4和2 这组分合,用盒子里的小图片在磁性板上摆图,然后根据所摆的图,列出算式来,能列出几个算式,越多越好。2.幼儿操作练习,老师巡回了解幼儿的列式情况。最多列出以下4道算式:2+4=6 6-2=44+2=6 6-4=2全班约20%的幼儿能列出四道算式,70%的幼儿列出2~3道算式,10%的幼儿列出一道加法。

    大班数学教案【篇5】

    1、理解长度测量的意义,体验测量的乐趣。

    2、尝试探索及学习不同的长度测量方法,并能用语言表述自己的想法。

    3、知道不同的测量工具会带来不同的测量结果,引发进一步探究的欲望。

    1、一寸虫图片1张,集体记录图表1张,投影仪。

    2、幼儿测量用图(知更鸟、苍鹭、老鹰、巨嘴鸟、大雁操作纸)、1寸和2寸吸管若干,黑色记号笔若干支。

    一、引出测量我明白了,你们是看出来的,准确地说,你们使用目光测量出来的。

    二、故事引导,理解测量。

    1、导入情景,初步测量。

    3、简单测量,操作后引导孩子表述操作结果,提问:谁能告诉我,你的测量结果是多少?你是怎们测量的?追问:3条一寸虫的长度就是——3寸。(强调一条紧挨着一条测量,用投影仪展示测量方法,首尾相接。)。

    三、探究方法,表达见解。

    1、引导孩子交流操作情况。逐个统计测量结果,并提问:你测量的`是什么鸟?测出来的长度是多少?你是用什么方法测量的?(出示各种鸟的测量结果,并将幼儿用到的方法用图标列出来。)。

    2、引导幼儿探究最准确的一种测量方法。请幼儿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辅助提问:用什么方法测量最准确。

    四、运用方法,再次测量。

    教师小结:的确,测量工具的不同,会造成测量次数的不同,测量工具越短,测量的次数越多,测量工具越长,测量的次数就越少。

    大班数学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感知并理解相邻数的概念,掌握1--10的相邻数,理解并能说出相邻数之间多一少一的关系。

    2、发展幼儿的比较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

    3、学习与同伴友好交往、合作游戏的方法,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

    4、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6、初步培养观察、比较和反应能力。

    7、提高数数的兴趣和积极思维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相邻数的含义,掌握10以内各数的相邻数。

    活动准备:

    数字卡片1套、学具袋、羊羊数字头饰、灰太狼头饰

    活动过程:

    一、师生互动,随音乐进入教室

    1、师:小朋友们好!今天老师带着大家到数字王国里,和数字宝宝交朋友好吗?看小来了,我们快快出发吧!

    2、放音乐《去郊游》师生一起做开车动作,随音乐进入教室。

    二、谈话激发兴趣

    1、师:小朋友你们知道什么叫邻居吗?你旁边和你挨住坐的两个朋友是你的邻居,请小朋友们说你旁边的邻居是谁好吗?(指名说)小朋友们有邻居,数字宝宝也有邻居呢!数字王国的数字宝宝急着要和我们见面了,我们来看看,他们都是谁?(出示数字卡片1--10)。

    2、教师打乱出示数字卡片指名小朋友认读。

    3、请小朋友给数字宝宝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排队。(课件出示)

    三、初步认识相邻数

    1、师:小朋友们,我们一起来给数字宝宝找邻居吧!

    (1)我们来看看数字宝宝2的邻居是谁呀?2的前面是几?(是1),2的后面呢?(是3)( 1和3是2的邻居,也叫做2的相邻数。)

    (2)数字宝宝5也想找邻居了,小朋友们快帮帮他吧!(把5贴在黑板上,让幼儿给5找邻居)

    (3)出示卡片9让幼儿给9找邻居。

    小结:刚才小朋友给数字宝宝们找到了邻居,我们的宝宝们真棒!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秘密,每个数字宝宝都有两个相邻数,前面一个后面一个,小朋友们可要记清楚了。

    四、拓展活动,加深幼儿理解

    1、给小动物找邻居。

    教师课件出示小动物图片,让幼儿数一数它的个数,并说一说它邻居的个数。

    2、游戏>

    游戏规则:教师请10名幼儿扮演羊羊,给他们戴上写有编号的羊羊头饰,并请幼儿记住编号。教师扮演灰太狼。播放音乐《我只是一只羊》,音乐响起羊羊们在欢快的玩耍。音乐一停灰太狼就抓住一只羊羊。并告诉其他的羊羊,要想救走这只羊羊就要他的邻居来才行。(游戏数遍)

    五、结束部分:

    师:"今天,我们知道了每一个数字宝宝都有自己的好朋友、好邻居,它们之间互相帮助团结友爱,快乐的生活着。我们小朋友也要像数字宝宝一样,大家团结友爱互帮互助。"

    大班数学教案【篇7】

    活动目的:

    1、认识面值10以内以元为计量单位的人民币,能说出它们的单位名称。 体验货币的等量买卖关系。

    2、观察物品对应的钱币数量,并能进行相互转换,做钱总数的合计练习。

    3、积极参与购物活动,产生做小小采购员的自豪感。

    4、发展观察、辨别、归案的能力。

    5、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数学活动中的乐趣。

    活动准备:

    教具 1元、2元、5元、10元的纸币及1元的硬币若干。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入。

    小朋友,平时你们家里买菜、买水果、买零食、买玩具都是由谁买的?(妈妈)所以呢,每次采购这些东西的都是妈妈,我们要跟妈妈说:"我们现在都长大了,我们要做小小采购员,帮助妈妈做点事情。"好!这节课老师就教你们如何做一名小小采购员。

    二、认识人民币 。

    1、观察1元人民币,引导幼儿了解1元纸币。

    师:小朋友,你们看看这是什么?你怎么知道它是1元钱?(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钱上有1")除了有数字1外,1元钱上还有什么?(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并说说1元钱纸币的正反两面的图案。)2、观察1元硬币。

    师:除了这样的1元钱纸币,你们还看过其他样子的1元钱吗?(引导幼儿说出还有1元硬币。)师、1元硬币是什么样子的呢?谁愿意从这里把1元硬币找出来?(教师出示各种各样的硬币,引导幼儿找出1元硬币。)你是怎么知道这是1元硬币的呢?(教师引导幼儿观察硬币上的花纹和数字)3、比较1元纸币和1元硬币的关系。

    师:这个是1元钱(教师左手举钱币)这个也是1元钱(右手举硬币)一样吗?(引导幼儿说出不一样,但它们能买一样多的东西)师:对了,它们都是1圆钱,这个是用什么做的?这个呢?(引导幼儿说出这个1元钱是用纸做的,这个呢是用金属做的)能买一样多的东西。

    4、认识2元、5元、10元人民币。

    出示2元,5元,10元让幼儿认识和区分这些人民币,告诉幼儿我们做一名小小采购员就必须认识这些人民币。"你们认识这些钱吗?它们一样吗?"(引导幼儿观察。)"你怎么知道是x元钱呢?"(通过观察钱币上的数字让幼儿认识它们不同的面值。)"仔细看看这些钱上都有印有什么?你们知道这些钱共同的名称吗?"(人民币。)三、让幼儿了解钱的用途。

    师:你们知道钱是用来做什么的吗?它对人们有什么用处?

    小结:人们通常用钱来买东西,比如我们穿的衣服、裤子,吃的菜等等;钱虽然不能代表一切但是生活中如果没有钱,我们都难以生活下去。

    四、游戏"凑钱"。

    "今天老师想到超市去买东西,可我只有一张5元钱,我想把它换成1元、2元的零钱去请你们帮我换,你们想想可换几张1元、几张2元,请你将每种钱的数目在记录单上记录下来。"

    活动反思:

    我觉得实践活动主题的选择、确定必须体现时代特征,紧扣时代脉搏,充满时代气息,具有时代精神,否则就会使活动缺乏活力,失去生命力。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家长对他们总是有求必应,使他们缺乏对他人的尊重,欠缺与人交往的技巧。而21世纪是一个高科技文明的时代,也是一个人际交往非常频繁的时代。人们对交际已不断提出新的方式与新的要求。我希望通过这个活动把大社会融入学校这个小社会,锻炼孩子勇于参与、大胆实践的品质。在本次活动中,幼儿的情绪高涨,为了卖掉自己的玩具,热情地大声吆喝,拉拢顾客,宣传自己玩具的优点,甚至不惜降价……。孩子真正体会到买到新玩具的快乐,更懂得了旧玩具的巨大作用。活动不仅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力、分析能力,更扩大了孩子间的交往,为孩子今后走入社会打下了基础。同时,我深深体会到家长资源是我们社会实践活动开展的强力后盾,家长资源是一片沃土,家长的智慧深不可测,家长更是一本耐人寻味的书,值得我们去开发和利用。在本次活动中,我们通过发倡议书让家长了解活动的内容及意义,让家长帮忙准备买卖所需要商品,以及和孩子一起商量给商品标上合理的价格等一系列活动,充分调动家长参与我们社会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当家长看到孩子交换来的商品时,心里说不出的高兴。一位家长说道:“虽然用大毛绒玩具换了一个小发夹,好象有点亏了,但有什么关系呢?!孩子从中得到的锻炼可不是用钱能衡量的!”……

    大班数学教案【篇8】

    活动目的

    1.进一步识别时钟上的整点、半点和分钟,感知时钟与时间变化的关系。

    2.开展有关时间的探索,初步发现时间的流逝性。

    活动准备

    金老爷家的四层楼房剖面、自制大钟面一个、金老爷家的四个钟、幼儿人手一个小钟。

    活动过程

    一、讨论对时钟的认识,关注故事中所出现的问题

    1.讨论时钟的用处,为什么许多人家里都有时钟。

    2.观察认识金老爷和他家的钟。带着问题听故事:金老爷家里有没有钟,在哪里

    钟为什么还要去买钟呢

    二、交流各自的看法

    1.听教师介绍“金老爷买钟”的故事。关注教师根据故事情节拨动钟面所发生的变化。

    2.故事中强调以下内容,供幼儿思考(不展开讨论)。

    第一段:究竟是阁楼上的钟快还是卧室里的钟慢。

    第二段:强调金老爷对钟时,不断与第一时间看到的钟面作比较。

    第三段:为什么屋子里没有两个钟的时间是相同的。

    第四段:跟着钟表师傅一起对钟时,一次又一次地发现钟表师傅的表与金老爷家每一个钟

    的时间完全一致。

    3.听完故事后讨论“究竟是金老爷家的钟有问题,还是金老爷有问题”,说出各自的理由。

    三、拨动小钟找答案

    1.每人一个小钟,跟着金老爷买钟的故事情节,一起拨动小钟找答案。

    2.观察指针行走的方向,懂得钟表倒拨易损坏,况且把钟表倒拨,时间还是只能前进不能

    倒退。

    3.引导幼儿通过拨动小钟思考以下问题。

    问题一:金老爷来到阁楼上时,下面卧室里看不见的钟是几点

    问题二:金老爷跑到卧室时,餐厅里的钟是几点

    向后退

    问题三:卧室里的钟是4点26分时,其他的钟分别是几点几分

    问题四:金老爷买好表回到家正好是6点,他家会不会有一个钟不是6点

    四、进一步体会时间的流逝性

    1.联系故事提出问题:是不是每次上楼、下楼用的时间都一样

    2.运用生活实例,引导幼儿进一步思考。

    #1、}……附实例

    实例一

    汶川大地震中,青川中学的一楼学生用了半分钟到达操场,二楼学生用了一分钟到达操

    场,三楼学生用了一分半钟到达操场,两分钟以后,地震发生了,他们终于全部脱险。两位教

    师为了让学生脱险,没能及时逃离,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思考:楼上和楼下学生撤离时分别用了多少时间,撤离过程中时间是否在不断向前;两

    位教师知不知道时间在不断向前走,当危险越来越近,他们为什么不逃离现场。

    实例:

    早晨,幼儿园的小朋友都在做游戏,9点开始做早操。一楼有两个班级,一个班在搭积

    木,另一个班在看图书,结果看图书的班级准时到达操场,搭积木的班级却迟到了,为什么

    怎样才能不迟到

    二楼也有两个班级,一个班在搭积木,另一个班在看图书。他们同时下楼,结果,搭积木

    的班级准时到达,看图书的班级迟到了,为什么

    快慢不同,排好整齐的队伍快速下楼,就能准时到达了)

    大班数学教案【篇9】

    目标:

    1、初步认识星期,知道星期的排列顺序,知道一星期、一个月各有几天。

    2、通过探索、比较等方法,学会看月历,能正确地说出月历上的日期、星期。

    3、对看月历感兴趣。

    1、提问:小朋友,你知道今年是几几年吗?今天是几月几号星期几呢?你是怎么知道的?

    你是怎么从日历上看日期、星期的?

    台历和日历一样吗?哪里不一样?

    这是几月份的?从哪看出来?10月份有几天?你是怎么知道的?

    1、台历上的星期在哪?一星期有几天?他们是怎么排列的?

    (1)请一幼儿排列星期字卡。

    (2)教师:星期日是一星期的开始,在第一个,后面是星期一……,星期六排在最后,是周末。

    2、你能在台历上找到今天的日期吗?请你把它圈出来,再说说它是星期几。

    (2)请一幼儿在集体面前找日期。你是怎么找到的?(重点提示:找到日期后向上看)

    3、日期是怎么排列的?

    (1) 教师:日期排成一条一条,一条有7天,表示一个星期。

    (2)与幼儿一起数:10月的第一个星期、10月的第二个星期……

    (3)请小朋友在台历上找到第三个星期。幼儿操作,然后请一幼儿上来找。

    4、请小朋友找找看第三个星期的星期二是几号?把它圈出来。

    (3)教师指导:先找到第3个星期,然后找到上面的星期二,顺着往下看。

    (4)还有什么方法?

    (5)请小朋友找到第二周的星期六、第四周的星期四……(方法同上)

    今天我们认识了台历,回家后,可以从家里的台历或挂历上找到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和自己的生日,用笔圈出来,到了那一天就可以给他们送一份小礼物,他们一定很开心。

    大班数学教案【篇10】

    教学内容:第45-46页及练习七第4-8题。

    教学目标 :

    1、  引导学生经历根据一幅图写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并算出得数的探索过程,感受调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得数一样的客观事实。

    2、  掌握得数是6和7的加法及6减几、7减几的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相应的口算。

    3、  利用“一图两式”的学习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教学重点:

    1、  掌握一图两式的解题方法。

    2、  掌握有关6和7的加、减的口算方法。

    教具、学具准备:

    小棒,圆片,花(模型),三角形等。

    教学过程 :

    一、复习

    1、  口算

    2+1=         1+2=         3+1=          1+3=

    4+1=         1+4=         2+3=          3+2=

    2、  填空

    6                6            7            7

    1                               2

    二、新课引入

    1、  教师谈话

    2、  出示课题:6、7的加减法。

    三、学习新知识

    1、  学习根据一幅图写出两个加法算式或两个减法算式。

    (1)         学生摆小棒。一边摆5根,一边摆1根,然后进行观察,并说出加法算式。

    (2)         学生汇报、交流自己的看法。

    (3)         说一说5+1和1+5的计算方法。

    (4)         引导比较5+1和1+5的异同。

    (5)             学生两人一组摆7个小圆片,先去掉1个小圆片,学生根据摆的过程说减法算式。同理,说出减法算式7-6。

    引导学生说一说7-1和7-6的计算方法和两个算式之间的联系。

    2、  学习第45-46页“摆一摆”的三组例题。

    3、  学习写算式。

    (1)             教师先示范6+1=7和6-2=4的写法,并讲解写算式的要领和要求。

    (2)             学生练习写算式。

    (3)             学生交流并互相评价所写的算式。

    四、巩固练习

    1、  完成第46页“做一做”的练习。

    2、  巩固练习算式的写法。

    五、课堂作业

    1、  完成练习七的第4、5题,先由学生独立完成,然后交流算法。

    2、  做第6题,完成后让学生说一说自己连线的理由。

    3、  做第7题,评价时特别注意学生对等号的处理。

    一、  课堂小结

    大班数学教案【篇11】

    《找规律》

    活动目标:

    1、能根据物体排列的规律排序,体验同一种规律有不一样的表现方式。

    2、能仔细地观察、分析,发现物体的排列规律。

    活动准备:活动准备:

    1.幼儿每人一小筐玩具。

    2.不一样颜色,不一样形状的卡片

    3.教具准备:教学挂图、教学图片、轻音乐,教师自制项链。

    活动过程:

    一、游戏《开火车》导入:

    教师扮演火车头,有意识的将男孩女孩隔开,带领小朋友一齐玩开火车的游戏,教师引导幼儿观察火车的规律:男孩,女孩,男孩,女孩

    二、出示教具两条项链,发现有规律的项链。

    1、师:麦思妈妈来到一家卖项链的商店,她打算买一条项链,麦思妈妈会选那一条呢你们来帮帮她。

    2、教师请幼儿自主选择并讲述。

    3、师:麦思妈妈告诉我啊,她喜欢的是一条有规律的项链,那小朋友看一看那一条是有规律的呢(有规律的蓝色的圆形、黄色的圆形、红色的圆形),为什么他是有规律的呢

    4、师:说了这么多,你们看,这些项链是用什么形状串起来的呀。(圆形)都有些什么颜色呀,(蓝、黄、红)这两条项链都有这三种颜色的珠子,可是这一条是有规律的,整齐地排列的,我们一齐来说一说。麦思妈妈喜欢这条有规律的项链。妈妈把它买走啦。

    三、出示不完整项链,请幼儿发现规律,并排列

    1、师:老板又做了两条项链,可是教师发现他的项链不完整你能不能一会帮帮他

    2、出示不完整的有规律的两条项链,请幼儿观察。

    3、师:你发现这两条项链和妈妈选的项链有什么不一样(麦思妈妈项链放在一旁)

    4、幼儿观察,讲述。

    5、师:它们形状不一样,颜色不一样,排列的顺序呢(方形,爱心形、三角形、圆形、方形)

    6、师:此刻小朋友胸前都有一个形状的卡片,你此刻就是项链上的小珠子,请你根据自我的珠子的颜色及形状将项链拼完整。

    7、师:那小朋友看一看这一条项链和前面的项链有什么不一样(方形、方形、爱心形、三角形、圆形、方形)

    8、请幼儿到前面黑板进行操作,完成项链。

    四、幼儿探索发现这两条项链的规律。

    五、教师小结

    师:方形,爱心形、三角形、圆形、方形是有四种规律在里面,而方形、方形、爱心形、三角形、圆形、方形有五种规律在里面。

    六、幼儿完成我的数学

    七、教师点评,总结

    大班数学教案【篇12】

    活动设计背景

    为了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区别和理解10以内的单双数,我从四个方面着手,第一、利用身上的器官来帮助他们了解单和双的概念,即知道一个物体为单,如人身上的嘴是单个的。两个物体是双,如一双手,一双眼睛。第二、运用实物具体操作,来让幼儿知道一组物体假如两个两个数,数到最后正好数完的是双数,数到最后还剩一个的是单数。第三、让幼儿通过寻找感知、利用学具独立操作、游戏活动认识区别10以内的单双数。第四、让幼儿了解单双数之间的关系,延伸到超10数的单双,拓宽知识面,发展幼儿思维能力。

    活动目标

    1、利用直观教具引导幼儿理解单双数概念,让幼儿在游戏活动中认识10以内单双数。

    2、了解单双数之间的关系。

    3、发展幼儿思维的灵活性。

    4、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

    5、初步培养观察、比较和反应能力。

    6、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7、让幼儿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10以内单双数

    教学难点;理解单数和双数的含义

    活动准备

    1、在教室里放置一些成单成双的物体。

    2、手套5双,1-10数字卡和实物图片若干,超10的数字卡若干。

    3、单双汉字卡各5张,单、双汉字头饰各一个。

    4、宇宙飞船模型一个。

    5、幼儿自备学具盒一个

    活动过程

    1、谈话导课。利用幼儿非常熟悉的身体器官来引出单数和双数的概念。我们每人都有好听的名字,你们想知道这些数字的名字吗?

    (1)出示1-10数字卡让幼儿认读

    (2)引出单双数概念:

    a、出示数字1,谁能说出表示是1的物体?(一个娃娃,一个鼻子,一张嘴……)像这样成单的数,给取个好听的名字叫“单数”。

    b、出示一双手,说这是两只手,让幼儿用数字表示出。依次再出示一双眼睛,一双脚等,让幼儿说出表示的数,教师引导像这样成双的数叫双数。

    单数妈妈和双数妈妈都有许多宝宝,我们看看都有谁?

    2.运用直观教具操作活动来引导幼儿认识区别单双数的技能。

    (1)依次出示1-10只手套,具体操作,让幼儿认识10以内单双数。

    a、拿一只手套引导孩子说出那么数字1就是单数妈妈的宝宝。

    b、拿出一双手套,引导孩子说出那么数字2就是双数妈妈的宝宝。依次类推出2、4。6、8、10是双数,1、3、5、7、9、是单数。

    (2)让幼儿拿出学具盒里的学具1-10个摆一摆、分一分,区别单双数。

    (3)通过寻找活动加深单双数的概念。

    a、寻找身上是单双数的东西

    b、在教室里寻找单双数的物品。

    3、通过讨论理解如何确定某数是单数还是双数。(小组探讨学习)

    (1)出示1-10的数字卡让幼儿将数字分为单数和双数。并把单双字卡贴在各自下面。

    (2)出示图片,让幼儿判定图上的物体是双数还是单数。

    讨论用什么方法可以很快辨别单双数(把一组物体,两个两个的数,数到最后刚好数玩就是双数,如果还剩一个,这个数就是单数。)

    4、引导幼儿观察了解单双数之间的关系。

    单双数是怎样排列的?在什么情况下单双数可以互变?如‘2’怎样才能变成单数,‘5’是怎么变成双数?(单双数是反复交替排列,给一个数加1或减1,双数可变单,单数可变双)

    5、游戏:数字宝宝找妈妈。(巩固单双数练习)

    一天,数字宝宝出来玩,找不着妈妈了,谁愿意帮助他们?(请两位老师分别戴单、双字样头饰扮妈妈)

    给每位幼儿发一张1-10的数字卡片或实物图片,先判断拿的是单数还是双数,然后找到各自妈妈,并站在妈妈身后。

    6、拓展延伸:智力宝宝大闯关。提供超10的物体或数字,让幼儿区别单双。

    老顽童爷爷说我们的宝宝真聪明,准备邀请你们去快乐星球做客。不过,要能回答出他的问题。准备好了吗?

    小结:这节课,我们不但认识了10以内单双数,还能区别比10大的数的单双。一个整数,看它末尾的那位数字是0、2、4、6、8的就是双数,末尾是1、3、5、7、9的就是单数。小朋友们表现得都很棒!现在,让我们一起乘坐飞船去快乐星球玩一玩儿。(拿着飞船带幼儿到户外游戏结束课堂活动)

    大班数学教案【篇13】

    活动目标:

    1、正确感知10以内的数量,能按群目测数群。

    2、能把两部分数量合起来看,学习按群测数。

    3、敢大胆讲述自己的操作过程。

    4、乐意参与活动,体验成功后的乐趣。

    5、引导幼儿对数字产生兴趣。

    活动准备:

    幼儿已认识过10以内的数量,教具:5-10的小朋友图片6张。

    学具:《幼儿用书》(P1.2页),幼儿人手一支笔、印章等。

    活动过程:

    1、我的朋友教师:小朋友你的朋友是谁?数一数自己有几个好朋友?

    2、朋友真多(1)、教师:这儿还有许多朋友呢,看看一共有几位小朋友?教师分别出示实物卡片,引导幼儿观察图片,说一说图片上有几个小朋友?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师幼共同一一点数,并说出物体的总数。

    (2)、教师:想一想,还可以用什么方法很快能知道有多少个小朋友?引导幼儿复习目测接数的方法,并启发幼儿用"合起来"的方法说出总数:分别看聚在一起的两个数,然后将两个数合起来说出总数。

    3、小组操作活动。

    (1)、看事物和圆点数量连线相应的数字。引导幼儿仔细观察事物和圆点的数量,说一说,图上有什么?每张卡片上的数量是多少?启发幼儿用连线的方法,连接数字和相应的卡片。

    (2)、比较数量。先目测两组物体的数量,然后给多的一组打√,再印上相应的数字。

    (3)统计活动。观察画面,说说:图上有哪些实物?请将同类的实物圈在一起,并在圆圈中印上相应的数字。

    4、活动评价重点评价"连线"活动,请幼儿自己讲述操作的过程。

    对操作正确以及能边操作边讲述的幼儿给予表扬。

    活动反思:《幼儿园教育纲要》指出,我们在选择活动主题时必须紧紧围绕生活实际,从生活中、从幼儿的兴趣点来确定活动。在本课的备课和教学过程中我本着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兴趣为主要目的进行教学,让学生知道数学和我们的生活是密不可分的,让同学们在活动中去感受数字和我们生活中的关系,来引导学生去认识数字,发现数字,学习数字,会运用数字。在寻找数字宝宝的环节中,当孩子自己发现的数字时,他们会恍然大悟,原来在我们身边藏着这么多的.数字朋友啊!此时孩子们的热情被初步激发,趁热打铁,我又带领孩子们揭开数字的面纱,探寻深层的奥秘。让孩子们了解到数字在不同的地方可以表示不同的意义,发现数字变化的奇妙。最后在孩子们对数字有了充分的感知时,让孩子们再次进行探索,如果我们的生活中没有了数字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呢,从讨论中了解数字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朋友。在教师和幼儿一起玩游戏《开火车》的这个过程中,这一环节非常吸引幼儿,使幼儿充分地参与到游戏中来,在学中玩,玩中学。整个活动,环节安排紧扣,师幼互动好,孩子们都能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活动,通过观察、回忆已有的生活经验、说说看到的数字等形式,发现了周围世界中处处有数字,知道了与自己生活有密切关系的数字。由于有了兴趣这个基石,孩子们完全投入到活动中,自己去找,自己去想,自己去做,自己去玩。整个活动室都充斥着孩子们自主探究的勃勃生机。

    大班数学教案【篇14】

    来,看看今天我们推荐的优秀教案吧!

    家乡的土特产(大班数学教案)

    设计意图:让幼儿尝试用数字、符号来记录花生的数量,感知发现花生里花生米数量的不同。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更高层次的操作要求,让幼儿初步学习统计,从而学会用记录统计的方法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活动目标:

    1、在剥一剥、记一记中发现一颗花生中花生米数最多的是几粒。

    2、初步尝试用统计的方法了解一堆花生中几粒花生米的花生最多。

    3、学习在合作中做事。

    活动准备:

    一盘花生,每组三个盘子,记录纸、笔、四列小火车

    活动过程:

    一、剥一剥,记一记,发现一颗花生中最多的花生米数。

    1、引发争论,提出记录。

    ——引发争论:剥出来最多的有几粒花生米?

    ——怎样记录?

    2、幼儿剥一剥、记一记

    ——幼儿把花生剥开,数数里面有几颗花生米,并记录在纸上。

    ——注意观察每个幼儿剥与记的方法与步骤,了解幼儿解决问题的策略。

    3、引导先完成的幼儿观察自己的记录单,找找剥出来最多的是几粒?

    二、猜一猜,剥一剥,感知花生内花生米数量的不同。

    1、情景谈话,梳理经验。

    ——你喜欢吃花生吗?……

    ——你吃过的花生里有几颗花生米?

    2、猜一猜,剥一剥

    ——教师出示一颗花生:猜猜这颗花生里有几粒花生米?你是怎么知道的?

    ——幼儿选一颗花生,先猜猜里面的花生米粒数,再剥开验证。

    ——你在剥的过程中发现了什么秘密?

    小结:花生里花生米的数量不相同。

    三、尝试用统计的方法了解一堆花生中几粒花生米的花生最多。

    1、观察记录单上的数量:你发现了什么秘密?

    ——讨论:到底是几粒的最多?用什么办法知道?

    2、幼儿示范统计

    ——重点指导:怎样才能不漏数?

    3、幼儿分组统计

    ——将统计表粘贴在火车上。

    ——两人合作统计。

    ——幼儿相互比较验证。

    4、观察统计表,交流自己组几粒的花生最多。

    大班数学教案【篇15】

    1、能用 可以是,可以,也可以的句式表达。

    2、懂得与朋友间的相处方式,感受友情的美好与快乐。

    读本好朋友白纸、记录笔音乐。

    能认真倾听别人的表达,有良好倾听习惯。

    进一步拓宽生活经验,体验生活中事物之间的关联性。

    (一)听音乐进场,寻找好朋友。

    1、师:刚刚的音乐叫什么名字?你找到朋友了吗?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新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就叫幼儿回答。故事中的小黄会和他的好朋友发生哪些有趣的故事呢?让我们一起来分享这个读本吧。

    (二)老师介绍好朋友。

    1、师:知道了你们的好朋友和小黄的好朋友,那么你们知道我的好朋友是谁吗?幼儿自由猜测,个别表达。

    (三)幼儿自由绘画,他们也是好朋友。

    小结:哦!我们有许多的好朋友,好朋友可以是人,可以是动物,可以是一个布娃娃,可以是一件东西。

    1、师:刚才我们都说了自己的好朋友,那么你们知道我们的周围谁和谁也是好朋友吗?

    2、教师随机绘画,以优美的词语小结幼儿的表达内容。

    通过这个绘本阅读,开拓了孩子的思维,让孩子们更深一步的了解好朋友可以是人,也可以是一件东西,一只动物等等。也正如绘本分析里所说的让孩子将这一幕幕快乐时光展现在同伴面前,让大家都来分享、共同聆听,会使得他们的童心世界更多一份美好。

    最新篮球教案集锦


    本篇文章将着重讨论“篮球教案”带给我们的启示,我们希望这些信息能够让您更好地了解某个领域并取得进步。根据教学要求老师在上课前需要准备好教案课件,教案课件里的内容是老师自己去完善的。制定好教案有助于提高课堂效果和教学满意度。

    篮球教案 篇1

    篮球教案

    篮球是一项极具魅力的运动,它不仅需要高超的身体素质,还需要敏锐的思维、出色的协作能力和坚韧不拔的毅力。因此,篮球教学不仅关乎体育课程的实施,更关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未来的职业规划。本文将从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学目标等方面探讨如何编写一份有效的篮球教案。

    一、课程设置

    篮球教学应与学生的年龄、身体素质、篮球基本技能等因素相匹配。常规的篮球课程应包含以下内容:

    1. 前期准备:包括跑步热身、拉伸等,以减少运动损伤的可能性。

    2. 基本技能教学:这包括接球、传球、运球、投篮、防守等基本技能的讲解和演示。在这个阶段,学生需要完成简单的技能训练和理论检测,以达到基本技能的掌握和应用。

    3. 战术教学:在所有基本技能都掌握的基础上,学生应学习如何合理地运用这些技能。例如,学生应了解如何在比赛中协调进攻和防守,如何在有限时间内得分等。

    4. 比赛场景模拟:通过模拟比赛情景,学生可以加深对篮球技巧和战术的理解。这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比赛经验和应对能力。

    二、教学方法

    篮球教学方法应有针对性和启发性。在教学时,应采用多种方法,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1. 直观教学:通过实时演示和说明某项技能或战术,鼓励学生模仿和理解。此方法尤其适合初学者。

    2. 场景模拟教学:将具体比赛场景模拟为教学主题和背景,以促进学生投身其中,并通过亲身经历理解技能和战术;

    3. 多维度教学:将教学分为物理、道德、心理等多个层面,以增加学生的满意度和体验感。

    4. 差异化教学: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篮球基本技能、兴趣和特长等因素,对教学采取差异化教育,以适应不同潜在的学习需求。

    三、教学目标

    篮球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热爱运动、具备体育精神、增强身体素质、学会协作和竞争。在具体操作中,需要细化落实以下教学目标:

    1. 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使其身体健康、强壮、易于抵抗疾病。

    2. 培养学生的体育文化知识,让他们掌握一些常用的篮球术语、技术名词等。

    3. 让学生了解篮球比赛的基本规则,以便他们能在未来更好地参加或观看此类比赛。

    4. 提高学生的篮球技能,尤其应重点培养投篮技能、传球技能和防守技能。

    5.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让学生知道篮球比赛是一个重要的集体运动。

    6. 学生参与篮球比赛,将在此类体育比赛中发挥最佳水平,彰显自我价值,并获得成功和成就感。

    7. 让学生享受体育运动的快乐,在篮球运动中释放压力,探索反应、敏捷度等自身优势。

    篮球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体育项目,是一项非常热门的文化活动,在世界各地广受欢迎。对学生来说,对于篮球教学不仅要对体能有所提升,更重要的是要对身体素质,团队精神和竞争意识进行深入调动。因此,篮球教案编写需要循序渐进并依照目的,以鼓励孩子们从小养成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团队协作精神。

    篮球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能按要求制作飞机,培养幼儿手指的灵活性。

    2、激发幼儿自制玩具的兴趣。

    3、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制作飞机的乐趣。

    4、提高幼儿思维的敏捷性。

    活动准备:

    泥工板、象皮泥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兴趣。

    教师:小朋友看这是什么地方?(飞机场)我们都来做工人,每人制造一架飞机,放在里面,好不好?

    二、引导幼儿观察玩具飞机。

    教师出示玩具飞机并提问,幼儿观察并回答问题。

    老师总结:飞机有很多种,但每一种飞机都是由机头、机身、机翼、机尾几部分。

    三、教师示范讲解飞机的塑造方法。

    教师:制作飞机时,小朋友们要先想好自己要做的飞机,再将泥分成四块,一块搓成胡萝卜状,稍压扁做成机身。用另两块做成大小相同的两个机翼,分别装在机身两边。剩下的小块泥,做成小三角形的机尾,粘上即成。

    四、提出要求,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教师:小朋友们要尽量捏出和别人不一样的飞机,完成作品后要把美工用具放回原来的地方。

    五、评价幼儿作品,结束活动。

    将作品全部放入飞机场,组织幼儿参观飞机场里的飞机,找出式样新奇有创造性的和工细致、光滑的飞机给予表扬。

    篮球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对投篮的动作有初步的认识,知道最基本的动作方法。

    2、学会互帮互助,克服困难战胜自我。

    主题导入激发兴趣

    1.整队,师生问好

    2.宣布本课内容,提出要求

    3.小游戏

    4.带领学生做热身活动

    成四列横队站立,队伍整齐,精神饱满,明确上课要求,激发学生活动兴趣。

    掌握技能

    一、球感练习

    1.单手举球与头顶左右交替

    2.腰绕环左右

    3.膝关节绕环

    4.绕8字

    二、学习双手原地胸前投篮技术

    1、教师示范一些错误动作比如:投篮时准备姿势,头球过程中腿部的站位及用力情况

    2、示范正确的动作

    3、请学生示范

    4、分小组练习

    对球感的练习提出进一步的目标,适当增加难度,第一节可以要求他们边举球边走或转圈,绕环的可以让他们试探着做如何不让球粘着自己的身体而转动起来。

    通过比较、观察,知道投篮的方法

    通过练习、点评和帮助,初步学会投篮的动作方法

    通过分组练习练习学生的纪律和互相帮助的精神

    舒缓情绪

    1.组织学生放松运动

    2.总结表扬

    3.布置锻炼任务

    篮球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在原有的运球基础上能够更好的掌握方法,控制好球。尝试学会或创造一些运球的动作方法方式。

    主题导入激发兴趣

    1.整队,师生问好

    2.宣布本课内容,提出要求

    3.小游戏

    4.带领学生做热身活动

    成四列横队站立,队伍整齐,精神饱满,明确上课要求,激发学生活动兴趣。

    掌握技能

    一、球感练习

    1.单手举球与头顶左右交替

    2.腰绕环左右

    3.膝关节绕环

    4.绕8字

    二、各种方式的运球练习

    1、原地规定个数运球(左右手)

    2、激发学生创造运球的方法教师引导学生做,比如:胯下运球,背后运球,跳跃运球,双手运球等等

    3、引导学生两人或三人多人合作运球,互相运球,每人拍一次交给对方或两人手挽手共同运球前进等等

    对球感的练习提出进一步的目标,适当增加难度,第一节可以要求他们边举球边走或转圈,绕环的可以让他们试探着做如何不让球粘着自己的身体而转动起来。

    通过比较、观察,知道运球的方法。

    通过练习、点评和帮助,掌握运球的动作方法。

    通过游戏激发兴趣,培养团结互助的集体主义精神。

    舒缓情绪

    1.组织学生放松运动

    2.总结表扬

    3.布置锻炼任务

    篮球教案 篇5

    篮球裁判员教学全解(附手势图

    篮球裁判员的基本功

    篮球裁判员的基本功对于正确熟练地运用二人制或三人制的裁判工作方法,概念清楚地执行篮球规则有着直接的关系,它是篮球裁判员的基础。在临场工作中,必须要有扎实的篮球裁判员基本动作保证。

    篮球裁判员基本功,指的是篮球裁判员从事篮球才到工作中,必须要做一些最基础的专门技术动作,包括以下内容:

    一、脚步动作;

    二、手势;

    三、鸣哨;

    四、抛球;

    五、递交球;

    六、默记;

    裁判员在场上是执法官,他的一举一动、一声宣判,直接影响到比赛能否顺利进行,任何不规范或戏剧性的或表演性的动作都有损裁判员的执法形象,因此,一定要苦练篮球裁判员基本功,做一名名副其实的现代篮球裁判员。

    一、脚步动作

    脚步动作是临场篮球裁判员的位置、方向和速度等变化时,所采用的各种移动方法的通称。 篮球裁判员在临场中,只有保持不断地移动,调整位置,快速跑动正确选位才能看得清,判得准。

    篮球裁判员的脚步动作主要包括起动、跑、急停、转身、上跨步、滑步、后撤步、走。

    (一) 脚步动作运用方法与临场运用

    这个较简单,我减掉了,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应用,要分清前导和追踪的默契调整

    (二)、脚步动作教学与训练

    1、起动与跑的训练

    2、急停训练

    3、转身训练

    ①在边线,追踪裁判转身跑变前导裁判。前导裁判转身跑变追踪裁判。必须侧身跑,面向场内。

    ②追踪裁判在中轴线观察时,发生攻守转换时,追踪裁判转身向边线起动跑。

    4、上跨步训练

    6、后撤步训练

    7、走动训练

    8、综合训练

    二、手势:

    手势与临场运用(见规则手势图共58个)

    裁判员的手势是临场中无声的语言,是裁判员宣告、判罚的重要手段,它能将有关信息传递给对相关队、队员、教练员及观众,也是和记录台联系的重要方法。手势的特点是:不受躁杂声音、距离远近、观众多少的影响,能快速、清楚、正确地传递给球场内、外的所有的人员。因此,裁判员的手势在临场宣判中是非常重要的一项技能。

    裁判员的手势有58个,手势程序有:①宣判犯规手势程序;②宣判违例手势程序;③到记录台宣判一起犯规的手势程序。 手势程序训练 ①训练要求:

    手势程序要有程序化,要有节奏。

    即必须严格按照先后次序、快慢节奏、规范地做手势。 a.临场宣判犯规的手势程序。

    @鸣哨,并做出犯规停表手势时,这一造型手势要停等一下。如对投篮是否中篮的球,要向球篮看一下,同时也使队员清楚地知道才到已做出了宣判,不要匆忙,提防和避免队员在死球后做其他多余的或不愉快的动作。

    b对于“算与不算,罚与不罚”,手势马上要果断地交待清楚,然后快速跑向记录台。 c鸣哨宣判时,发生攻守双方不愉快动作,必须及时分离和教育,分离动作要快,教育的语句要简练,气氛平稳后,然后快速跑向记录台。 b、临场宣判违例的手势程序

    a违例停表手势略停等一下,使队员清楚地知道裁判员已做出了违例宣判。 b果断、清楚大方地做出违例的种类。 c方向手势要伸展,有力度有速度。

    d马上就位做递交球的准备或快速移动到新位置上去。 c、到记录台前报告一起犯规的手势程序。 a迅速跑动到离记录台6-8米地方。

    迅速跑动时不是走动,不要低头跑。选择位置时,无障碍空间位置即可,没有必要一定要到中线处。停步站立,可采用二步缓冲停步,不要突然停步,脸朝记录台,不要东张西望。 b站立报告。不能边走边报告手势,停步的一瞬间就可以报告了,很自然地衔接,要自然大方、不要有太做作的动作。

    c任何得分有效或取消的手势,必须首先做出。

    d报号码手势。眼睛看着记录员(视线可穿过号码手势,便于核实)让手势保持几秒钟,这对记录员登记正确的号码是不可缺少的。

    e指出犯规类型。队员犯规情况和报犯规类型手势要吻合,要注意,宣判一般犯规时,要观察该队的全队犯规指示器。

    f指出罚球次数或比赛方向。身体可以对着记录台打比赛方向手势,要习惯观察记录台的各种情况。

    g以上手势有必要时要手势口语并用。特别是混乱中宣判的犯规时,或报16号以上的大号码手势时。

    h完成手势后,要迅速到位,不能慢走就位。 ②训练方法

    a.任何一块小型的场地都可以练。不受场地限制,在家里对着大衣柜的镜子也可以练。 b.从实战需要出发,最理想到篮球场去训练。

    a半场阵地时。在6个不同位置上(即前导、中央、追踪裁判落位的地方)结合临场各种犯规进行宣判训练。

    b全场跑动中。前导裁判和追踪裁判转换后,跑动中结合临场各种犯规进行宣判训练。 c.手势程序训练。首先练好规范单个手势,然后再练手势程序化,在各种位置的训练中,要多动脑筋,严格要求自己,从难从严从实践出发需要进行训练。 宣判犯规的手势程序 ①宣判一般侵人犯规 a.犯规停表 b.必要时做犯规类型手势: ·视场上情况必须交待清楚时

    ·先犯规后中篮时,然后再增加一个取消得分手势

    ·先投篮出手中篮,后发生任一队员犯规时,然后再增加一个得分手势。 ②宣判对投篮队员犯规: a.犯规停表

    b.如得分必须做得分手势,如不中,指向罚球区,指出罚球次数手势。 ③宣判控制球队犯规: a.犯规停表

    b.控制球队犯规手势(此手势必须指向犯规队球篮方向) c.如果中篮,做取消得分手势

    ④宣判双方犯规,技术犯规、违反体育体育道德犯规和取消比赛资格犯规: 不必做犯规停表手势,直接做该犯规手势即可。 宣判违例的手势程序: ①违例停表(同时鸣哨) ②违例类型 ③球的方向

    完成三个程序以后,所有的情况下,裁判员要递交球进行比赛。 以下情况除外:

    ①出界时: a.停表 b.球的方向

    ②脚踢球: a.停表 b.脚踢球 秒回表 d.球的方向 ③违例后得分:a.停表 b.取消得分 c.违例类型 d.球的方向 到记录台报告一起犯规的手势程序(3个步骤) a.队员号码 b.犯规类型

    c.罚球次数或球的方向

    注:任何得分有效手势和取消得分手势,必须在上述手势以前做出。 ①对投篮队员犯规,成功得分。 a.得分算(3分算见图4) b.队员号码 c.犯规类型 d.再到给罚球1次。 ②控制球队犯规 a.队员号码

    b.犯规类型(带球撞人手势或非持球队员的阻挡,推人等手势) c.用控制球队犯规手势,指明新的比赛方向(见图52) ③双方犯规

    a.指向A队对队席的方向,接着给出A队犯规队员号码。 b.指向B队球队席的方向,接着给出B队犯规队员号码。 c.球的方向手势或争球手势。 管理手势共4个 ①替换手势 ②招呼入场手势

    ③要登记的暂停④裁判员和记录台人员之间联系手势有关计时钟手势,共4个。 ①停止计时钟手势(同时鸣哨 ②犯规停止计时钟手势(同时鸣哨

    宣判犯规时做的第一个动作。(双方犯规、技术犯规、违体犯规、夺权犯规除外,直接做犯规类型) 鸣哨的同时,右(或左)手臂向上伸展并伸直,一拳紧握,大拇指内扣,另一左(或右)手臂伸直向前,伸开手掌五指并拢,掌心向上,指向犯规队员的腰部。

    脚步动作可采用二脚,前后弓剪步和二脚并步二种。二脚前后弓剪步,最好是伸右手臂向上,出右脚腿向前,身体保持正直,这样较协调。 ③计时开始手势(图8)

    首先做停止计时钟招手,做计时开始手势时,弯曲肘后,用手作砍劈动作,要短促、有力。 ④24秒钟复位(图9)

    面向记录台,一手臂向前斜上方(指向记录台还是24秒器?),转动手、食指伸展,转动直径约20公分左右。

    在临场运用中,往往在脚踢球违例后,再做这一手势,互相间手势要有配合,要有节奏。

    手势之:罚球管理手势 罚球管理,共2个步骤。

    第一步骤:在限制区内,罚球次数手势。

    ①1次罚球,手臂向前伸展,水平伸出1指(图53)。 ②2次罚球,手臂向前伸展,水平伸出2指(图54)。 ③3次罚球,手臂向前伸展,水平伸出3指(图55)。 第二步骤:在限制区外,罚球次数手势。

    ①1次罚球,单臂体侧弯曲,前臂向上,举起一指(图56)

    ②2次罚球,双臂同时体侧弯曲,前臂同时向上,举起手掌,手指并拢,掌心向前。(图57) ③3次罚球,双臂同时体侧弯曲,前臂同时向上举起手,每手伸展3指。(图58) 队员号码手势

    在记录台前报队员号码。规则共12个(图25—图36)号,握拳手势为十位数,拳要紧握,拳心朝前,手指为个位数,手指张开手掌朝前。手势要有力、清楚。 手势要与发同高,离开身体。 b.报16号以上号码,规则图中没有,现统一如下:做二次手势,做完第一次手势后,必须放下,再做第二次手势,手势口语并用。a.报16号-19号时:第一次手势报握拳,第二次手势报6-9号。

    b.报20号、30号„„90号:第一次手势报2号—9号,第二次手势报握拳。 c报21-

    29、31-

    39、41-49以此类推,第一次手势报2-9号,第二次手势报1-9号。 得分手势共5个

    ①1分手势(图1),运用于最末一次和仅有一次的罚球中篮时。

    ②2分手势(图2),场中运用于三种情况:分成功,裁判员背对记录台做;b.宣判对2分投篮队员犯规,同时命中时,裁判员在宣判犯规后,马上做2分算手势。c.是到记录台报告时,如果2分得分有效,必须首先做2分算手势,然后再做其他手势。

    ③3分试投手势(图3),运动员在三分线以外的场内任何地方投篮时。注意:a.单手臂向上伸直伸展伸3指;b.如出现踩上3分线的投篮,为防止出现不必要的麻烦,要做出踩线手势,即:伸直单手臂出2指(食指和中指)指向踩线点。

    ④3分投篮成功手势(图4),在临场中运用时,二手臂向上伸直伸展,每手三指,有二种情况:

    a.是3分投篮成功时,靠记录台一侧的追踪和中央裁判到必须背对记录台做。记录台对侧的追踪和中央裁判可面对记录台做。

    b.宣判对三分投篮队员犯规,同时命中时,裁判员在宣判犯规后,马上做3分成功手势。 注意:裁判员先做三分试投手势,然后做犯规停表手势,最后做三分成功手势,这三个手势缺一不可,而且互相配合,手势要顺畅。

    c.到记录台报告时的手势运用:如果3分得分有效,必须首先做3分算手势。注意,还是要规范做3分投篮成功手势,不可做其他自创手势动作。 ⑤取消得分或取消比赛手势。

    双臂像剪的动作,胸前交*一次,然后打开。

    a.在宣判犯规时,对中篮不算的犯规,做完犯规停表手势后,必须再做取消得分手势。如果本身就没中篮,就不必做。

    b.对临近比赛结束,出现投篮动作,如终场结束钟声先响,可马上做这一手势。如投篮,动作在先钟声在后,投篮命中必须先做得分手势,然后再做比赛结束手势。 犯规的类型手势 在记录台前报犯规的类型,共11个 a.非法用手(见图37)

    一手敲击另一手的手腕,敲击要有力,击至另一手腕一公分距离时就要收住,避免击伤。 临场中犯规队员采用,打、点腕、戳? b.阻挡手势(图38)

    双手(不是双拳)在体侧自上而下放置髋部,稍停等,交待清楚。 在临场中运用于防守的阻挡犯规和进攻队员的非法掩护犯规时。 c.过分挥肘(图39)

    弯曲前臂,向后摆肘。注意:肘要抬高,摆肘一次即可,要有力。d.拉人(图40) 一手抓住另一手的手腕,并向内拉动3公分左右,体现动作有力。 e.推人(图41)

    双手翻起手腕,张开手掌,掌心朝前(不能朝下),同时向前方做模仿推动作,做一次即可。 f.带球撞人(图42)

    一手握拳打击另一手的手掌,做一次即可。注意:握拳去击掌,另一张开的手掌不必向里靠。 g.控制球队犯规(图43)

    手臂弯曲握拳,然后伸直手臂,指向犯规队的球篮。 在临场运用中:

    a到记录台报告一直犯规时,这一手势是第三个步骤的手势,如4号带球撞人,程序是①号码,②带球撞人(非法掩护),③进攻方向(控制球队犯规手势代替)。

    b比赛进行中这一手势是在犯规停表手势手后再用。出现进攻队员持球和不持球的控制球队犯规,裁判员必须先鸣一次哨和同时做犯规停表手势,然后再做控制球队犯规手势(省略其他犯规类型的手势)。

    注意:追踪裁判和中央裁判做这一手势时,必须后侧转身,握拳指向犯规队的球篮,双脚可采用前后弓剪步,更显有力。 h.双方犯规(图44) 二手臂高举头顶,捍动双拳一次,成交*形即可,比赛中直接做这一手势。 i.技术犯规(图45)

    双臂高举头顶,一手掌心向下,另一手掌心朝前,以“T”形。比赛中直接做这一手势。 j.违反体育道德犯规(图46)

    双手臂高举头顶,一手握拳,另一手抓住其手腕。要一抓到位,抓得有力,不能抓空,否则要成双方犯规手势。

    k.取消比赛资格犯规(图47) 紧握双拳,振臂高举头顶。 违例手势 违例(共11个) ①带球走手势(图14)

    胸前转动双拳,同时转动双前臂,一般转动2-3圈即可,不必转动太快。转动速度适当。 ②非法运球或两次运球手势(图15)

    胸前伸开二手手掌,掌心向下,每一手掌上下交*,做轻拍动作,各做二次即可。 ③携带球手势(图16)

    伸一侧手臂,伸开手掌,掌心向上,然后朝前翻转半圈使掌心向下。来回做二次即可。 在临场运用中,当队员在运球进行中,将球运在手中移动,为携带球违例。 ④3秒钟违例手势。(图17)

    伸出手臂,出示3指(大拇指、食指、中指)。在临场中,发生3秒违例最好指向限制区或指向违例队员。

    ⑤5秒钟违例手势(图18)

    胸前单手出示5指,掌心向前。比离中,出现场上严密防守时、掷界外球时出现全场紧逼时,这二种情况裁判是必须在宣判前做5秒默记手势,提高判罚的可信度。 ⑥8秒钟违例(图19) 胸前双手出示8指,掌心向前。当在后场出现紧逼防守时,裁判是必须在宣判前做8秒默记手势,并同时注视24秒器作参考,提高判罚的准确度。 ⑦24秒钟违例手势(图20)

    侧臂弯曲、手指触肩、提起20公分、触肩2次即可。

    在临场运用中,要注意一点,球在空中24秒器响,不要急于鸣哨和做24秒违例手势:如球命中、鸣哨判得分,如没命中,球被防守队员获得,继续比离,球被进攻队员获得(或双方争球,或出现犯规均判24秒违例)鸣哨24秒违例。 ⑧球回后场(图21)

    摆动手臂,食指指示,在中线上处,先指前场,后指后场,来回二次即可。 ⑨故意踢球(图22)

    手指指向稍提起的脚尖。因需要增加一次24秒钟复位手势,故出现愿意踢球违例时,共有4个手势。即:停表手势,故意踢球手势,24秒复位手势和方向手势。相互间要配合、要有节奏、要清楚。

    ⑩出界和/或比赛方向手势(图23)

    体前手臂指示,食指指向。平行边线脚步可采用二脚前后弓剪步和二脚并步。在临场中,还可用一种体侧手臂指示,食指指向,平行边线的手势,使视线始终在场内,有利于观察。 11跳球手势(图24)

    二手同时伸出拇指并向上,二臂伸直过头,跳球手势实际上是罚则,出现下列情况均做跳球手势。

    a.发生争球时(指定跳球队员)

    b.发生双方犯规,判跳球时。(指定跳球队员) c.无法判定哪个队的队员出场时。 d.对出界球二个裁判意见不一致时。 e.多起犯规罚则相互抵消后的跳球时。

    三、递交球

    临场中,当罚球时或掷界外球时,执行裁判员将球递交给运动员的一种方法。

    1、递交球的方法 ①直接递交方法:

    双手是将球捧着直接递交给运动员。 单手(左手或右手)将球托着交给运动员。 ②反弹递交方法

    双手

    1、持球于胸前,双手腕翻转,手指弹拨发力,将对直传至2/3落点处,反弹给运动员

    2、持球于胸前上方,双手腕下压,手指向下发力,将球直传2/3落点处,反弹给运动员。 单手:体侧将对直接至2/3落点处,反弹给运动员。 ③抛传递交方法

    双手:将球捧着,双手臂、手腕,手指发力,将对抛向空中,控制好飞行进度方向,抛给运动员。

    单手:将球托着,手腕和手指发力将球抛向空中,控制好飞行速度方向,将球抛传给运动员。

    2、临场运用

    ①单手直接递交方法:一般较多用于端线掷界外球时和罚球队员第一次罚球时,在端线掷界外球时,在篮板的左面,要用左手递交,篮板的右面要用右手递交,距离远一些可抛传递交。 ②双手直接递交球,一般较多用于边线掷界外球时。

    ③反弹递交球和抛球递交球,只要裁判员距掷界外球队员不超过—4米,掷界外球队员在指定正确地点,未能获得不正当利益,就可采用。

    3、训练方法

    ①递交前必须与唅哨配合好,训练先唅哨后递交球动作。

    ②递交球后必须和停表手势配合好。训练递交球动作的同时或递交球动作以后,做停表手势动作。

    ③2个裁判一只球,一人当裁判一人当掷界外球队员,互相交换训练唅哨、递交球、停表这三个动作,要互相配合好。

    四、鸣哨 鸣哨是裁判员的有声语言,裁判员是鸣哨有必须吐气有力、哨声响亮、短促、果断、干脆,只需鸣一次,哨声能反映裁判员的宣判的气质,因此裁判员应准备二只(一只备用)声音大而清脆,尖而高频的口哨。

    (二)临场运用

    2、注意问题

    ①防止鸣哨中出现:a.重复哨(二声以上)b.语调哨(哨声有轻有重有调)c.碎哨(短而碎哨的哨音)d.漏哨(犹豫时漏的轻声哨)e.跟哨(鸣哨后另一裁判再跟一声哨) ②特别对得分尝试的队员犯规的宣判,严防长哨音,有利于宣判后“算与不算”“罚与不罚”的罚则正确性。

    五、抛球

    裁判员在双方的二名跳球队员中间,将球抛起,进行公平地拍击球,开始比离。

    裁判员的抛球技能,在执行跳球时非常重要。抛球动作是否合理、规范,直接在客观上影响比赛的公正性,同时也要影响裁判员本身的形象和权威。

    (一)抛球方法与临场运用

    1、抛球方法共有二种:双手抛球、单手抛球 ①双手抛球

    双手捧住球,然后通过手掌手腕的力量,双手的四指(除大拇指外)向上翻,同时发力,将球垂直向上抛起。手臂向上摆动幅度要小。太大会影响比赛。 ②单手抛球

    单手将球托住,然后通过单手五指、手掌、手腕的力量,同时发力,将球向上抛起。手臂向上摆动幅度要小。太大会影响比赛。

    2、临场中出现跳时的情况:比赛开始时的跳球。

    3、抛球高度的训练

    在篮板的平面训练抛球高度,篮板上沿为

    3、95米

    六、默记与默记手势

    裁判员通过前臂连续的、重复摆动(默记手势),以秒为单位较准确的计算出时间运行。

    1、训练方法与临场运用 默记方法:

    ①胸前举手臂弯曲,向内后再向外摆动手臂,手臂每向外摆动一次时要出示一指——五指,表示1—5秒,第二遍1指——3指表示6—8秒。

    ②临场运用于严密防守时,掷界外球紧逼时的5秒递例,后场全场紧递时的8秒递例,判罚后场的8秒违例时要参考24秒器。避免发生不必要麻烦。

    同意:队员罚球时,只要默记,不要做手势,避免影响罚球队员。掷界外球无紧逼时,不必做默记手势。

    在临场中必须做的默记手势,要清楚大方,摆动有力,实际上在告诉队员,在时间规定上交待很清楚。

    2、训练方法:

    ①自己训练,一手将秒表握在手掌内,同时做默记手势,当最后一次向外摆动结束时停表,查看秒表,体会自己的手臂摆动速度。还可用口语帮助调整手臂摆动速度,如默念一百零一为一秒,一百零二为二秒,以此类推。

    ②二人一组,一人记秒表负责开和关秒表,另一人做摆动熟记手势动作,到5秒或8秒即鸣哨,检查准确性。

    篮球比赛裁判手势祥解

    篮球一分(右手食指举起,注意从手腕向下弯曲一次)

    二分(右手食指和中指举起,注意从手腕向下弯曲一次)

    三分试投(右手拇指,食指,中指举起)

    三分投篮成功(左右手同时示意三分)

    取消得分,取消比赛(双手在身前交叉一次)

    比赛时间 记时开始(手向下劈下)

    犯规停止记时(一手握拳在上,一手平伸在下)

    停止记时(一手上举,四指并拢)

    30秒复位(一手举起,伸出食指,手转一圈)

    24秒违例(一手举起,手腕弯下,点击肩膀)

    3秒违例(三只手指指向队员)

    5秒违例(伸出五指)

    暂停(一手张开,一手食指接触掌心)

    【违例】 带球走步

    携带球

    两次运球

    故意脚球

    球回后场

    【犯规】 非法用手

    阻挡

    进攻方撞人

    推人

    过分挥肘

    双方犯规

    技术犯规

    恶意犯规

    取消比赛资格的犯规

    两次罚球

    三次罚球

    跳球

    换人

    招呼上场

    攻方犯规时发球的方向指示

    发球方向

    比赛裁判手势祥解---好东西大家共同学习分享~~~

    篮球教案 篇6

    篮球投篮技术教学教案

    一:课的任务

    1:让学生学会运动前的准备活动,防止运动损伤。 2:保证一些同学在青春期发育的初期有适当的体育活动,以促进学生的身体发育。进而使学生朝着德、智、体、美、劳全面健康的成长。

    3:调节学生在语文、科学等室内文化课的情绪,做到劳逸结合、智体结合、动静结合。也可以同时保证学生的用眼卫生,为更好的学习其他各学科做好在生理和心理上的调剂。 二:课的内容

    1:准备活动(跑步两圈) 2:徒手操练习 3:篮球投篮教学和练习

    三:课的目标

    1:让学生学会跑步中的均匀呼吸,肺活量的调整 2:让学生学了解和接触简单的健美操动作。

    3:让学生分别学会单手肩上投篮和双手胸前投篮的动作。 四:基本部分

    1:开始部分

    (1)课堂常规 :整队集合 宣布课的内容和目标 强调安全(注:如禁止追逐打闹,禁止攀爬遮雨蓬等) (2)准备活动:

    〈1〉学生排成两排,绕操场跑圈,训练学生呼吸的协调,肺活量的增强 〈2〉在跑步结束后运用徒手操的基本活动做身体的柔韧和协调素质练习。

    头部运动 扩胸运动 震臂运动 体转运动 健美操的体转运动 弹踢腿跳 2:教学部分

    (1)男生学习单手肩上投篮:将男生集合到一起,示范单手肩上投篮的动作,并讲授要领,大臂与地面平行,小臂与地面垂直,屈腿之后蹬地,同时伸大臂投篮,在球出手是拨指。然后将男生分为两组,排队轮流练习并指导。(2)女生学习双手胸前投篮:将女生集合到一起,示范双手胸前投篮的动作,并讲授要领,双手将球收于胸前,双手同时均匀的向着篮筐的斜上方将球推出去,在球离手前,掌心外翻,并用双手的食指、中指和无名指外翻拨指。然后将女生分为两组,排队轮流练习并指导。 五:结束部分

    1:集合队伍,学生自由活动,并进行放松。要求学生在听到哨声后迅速集合。

    2:鸣哨集合后点评本次课 3:师生再见 4:收还器材

    [热]语言龟兔赛跑教案集锦


    我相信幼师都接触过教案,多写教案能够提升我们的策划能力,一份完整的教案有许多内容,你是否在烦恼幼儿园教案怎么写呢?小编为你推荐《[热]语言龟兔赛跑教案集锦》,希望您喜欢。

    语言龟兔赛跑教案(篇一)

    活动目标:

    1、幼儿能用肢体语言和沙锤打击表示音乐节奏的快慢。

    2、通过趣味的音乐游戏培养幼儿良好的倾听习惯。

    3、培养幼儿对音乐和节奏的感知。

    4、让幼儿能在集体面前大胆表演、表现自己。

    5、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活动准备:

    PPT课件《龟兔赛跑》、奥尔夫音乐、沙锤

    活动重难点:

    1、尝试用肢体语言模仿龟兔赛跑的快慢。

    2、根据音乐节奏变化打击乐器

    活动过程:

    1、引导部分:教师出示课件,向幼儿讲述龟兔赛跑的故事

    2、教师通过手偶表现故事情节,请另一位老师在一旁敲打手鼓进行故事情节变化的表现(鼓声慢且低沉表示乌龟,快而响亮表示兔子),故事讲到中途停止

    3、教师再次敲打手鼓,提问幼儿哪个声音是乌龟声音?哪个声音是兔子声音?

    师:刚才的老师在讲故事时小朋友有听到什么声音吗?(有,没有则再次敲打)敲打慢节奏问幼儿这音乐是慢还是快?(慢)送给慢吞吞的乌龟,并一起用拍手学慢吞吞的乌龟,敲打快节奏并询问幼儿快慢?(快)送给跑的很快的兔子宝宝,并跺脚学兔子快跑。

    4、幼儿在原地根据音乐表现乌龟与兔子的声音(慢声时慢慢拍手,快声是快速跺脚)

    师:现在,乌龟和小兔子邀请大家一起去参加比赛,可是比赛之前我们要进行一个小小游戏,表现最棒的小朋友,乌龟和兔子就会邀请他!在不同节奏出现时询问幼儿谁来了?

    5、教师出示乐器,向幼儿介绍乐器名称,并指导幼儿进行快与慢的拍打。(教师讲好乐器使用规则)

    师:来到乌龟和小兔子家,可是乌龟小兔子说我们还不能和他们比赛,为什么?我们一起问问(为什么?),原来她们给小朋友带来了一样玩具,想请小朋友用玩具再表演一次,如果表演很棒的话,就让我们参加,好吗?想知道是什么吗?(想)

    6、教师带领幼儿自由行走,根据音乐节奏,慢时学乌龟在地下爬。快时学兔子快速跑动。

    师:刚才小朋友都表现得特别棒!给自己掌声!好了,现在我们呢要去找乌龟小兔子比赛了!

    结束部分:

    比赛结束了,请小朋友猜一猜结果怎么样?原来小兔子摔了一跤,它的脚受伤流血了,而小乌龟呢,善良的它帮助了兔子,背着兔子一起跑到了终点,互相帮助真了不起!

    1、给所有的胜利者颁发小礼物(爱心贴纸)

    2、用掌声为胜者庆祝,让我们用一起鼓掌为它们庆祝胜利!

    语言龟兔赛跑教案【篇二】

    教学目标

    1.讲读课文,使学生明确乌龟胜利的原因,以及兔子输的原因。初步懂得“虚心使人进步,骄做使人落后”的道理。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半路、老远老远、一刻也下停步、以为”等词语狗意思。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导人新课

    (1)认读生字,并按要求填空。(完成课堂作业第1题J

    (2)把句子补充完整:

    乌龟和兔子,看谁。

    (二)学习2--4自然段

    (1)生轻读第4自然段,回答问题。

    乌龟和兔子比赛跑步,哪一个先到终点?从哪句话中看出来?

    (2)出示句子,引导学生读懂。

    他慢慢地跑到大树下,设想到乌龟早在那里了。

    a.“他”指谁?“慢”的反义词是什么?“那里”指什么地方?

    b.这句话告诉我们谁先到,谁后到?

    c.指导朗读。

    乌龟先到终点。兔子后到,那么在比赛过程中,免于是否都一直跑在最后?说说理由。

    (3)出示句子。

    兔子跑到半路上,回头一看,乌龟落得老远老远。

    a.读句子。

    b.理解“半路”。“落得老远老远”。

    c.这句话写谁快、谁慢?

    d.开头处于领先的兔子为什么到最后是后到大树的?这到

    底是怎么回事?咱们来看看兔子在路上跑的时候是怎么想、怎么

    做的?

    出示填空:

    当兔子跑到半路的时候,他想,就。

    (4)当兔子在睡大觉时,乌龟在干什么?指名读第三自然段。

    a.“一刻”什么意思?“一刻也不停步”呢?

    b.此时,落得老远的乌龟会怎么想?

    c.你认为这是一只怎样的乌龟?

    d.指导朗读。

    (5)免子醒来怎么想,怎么做?

    对,兔子认为自己肯定跑得快,可是万万没想到乌龟早在那里了。从中我们又可以看出这是一只骄做的兔子

    (三)读课文,说经过,明道理

    (1)朗读全文。

    (2)完成课后练习第2题。

    (3)讨论:为什么乌龟能取得胜利而兔于却失败了?

    (4)如果你是这只兔子,通过这次比赛,你会怎么样想,以后会怎么做?

    小结:乌龟与兔子赛跑,兔子认为自己跑得快很骄做,在赛鲍的路上睡大觉。而乌龟有决心,通过努力取得了胜利。故事告诉我们“虚心使人进步,骄做使人落后”的道理,说明做事只要肯努力,有决心,就可能达到目的,取得胜利。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巩固生字新词。

    2.用自己的话讲龟兔赛跑的故事。

    教学过程:

    (一)复习字词

    (1)听写生字词语。

    (2)口头组词。

    半()()()刻()()()

    比()()()晚()()()

    (3)做《课堂作业)第3题选字填空。

    (二)轻声朗读课文,准备复述

    想想:故事是怎样发生的,龟兔赛跑的经过是怎么样的?结果又是怎么样的?

    (三)指导复述

    (1)师移动图片,生自己复述课文。

    (2)同桌互讲故事。

    (3)指名复述。

    (四)朗读全文,想象说话

    (1)分角色表演朗读。

    (2)评价后齐读全文。

    (3)看图:小乌龟通过努力,取得了胜利,你们瞧小乌龟多高兴呀。这时我们应该告诉小乌龟什么?

    兔子输了,心里很难过,我们对兔子说些什么?

    (4)继续《龟兔第2次赛跑)的故事。

    (五)作业

    《课堂作业》第4题:读读写写。

    (六)课外作业

    把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语言龟兔赛跑教案(篇三)

    单元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听赏管弦乐合奏曲《龟兔赛跑》,感受乐曲中不同的音乐形象,对比他们在旋律、速度、力度、节奏及乐器音色等音乐要素方面的不同。了解乐曲表现的故事情节,知道顽强的自信心和坚忍不拔的毅力对成功的重要性。

    2、通过听赏管弦乐曲《水族馆》,感受乐曲所描绘的五彩斑斓的海底世界,培养学生环保意识。

    3、指导学生用亲切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我是一粒米》,并通过歌表演体验粮食的来之不易,倡导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的风尚。

    4、用轻巧的声音愉快地演唱歌曲《小红帽》,了解故事情节,体验主人公纯真、善良的心灵。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唱唱、演演《我是一粒米》,让学生尝试自己设计歌表演队形,帮助他们进一步理解歌曲内容。

    2、在创作音乐情景故事《林中小红帽》过程中,引导学生相互配合、协作表演,进一步激起学生纯真、美好的情感。

    【知识与技能】

    1、在《小猴造楼》的音乐活动中,让学生通过色块感知五线谱上各唱名,并唱准音高。

    2、通过玩节奏儿歌《小小鸡》和游戏《玩具乐》,复习所学节奏型,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多声部配合的能力。

    第二单元课时建议

    第三课建议用4—5教时完成

    第一课时:听《龟兔赛跑》;玩《小猴造楼》(一)。

    第二课时:复听《龟兔赛跑》并分角色进行表演节;玩节奏儿歌《小小鸡》。

    第三课时:唱《我是一粒米》;复习节奏儿歌《小小鸡》。

    第四课时:创《我是一粒米》;拓展——收集交流中外童话故事和音乐。

    第四课建议用4——5课时完成

    第一课时:听《水族馆》;玩《小猴造楼》(二)。

    第二课时:复听《水族馆》;玩游戏《玩具乐》。

    第三课时:唱《小红帽》;复习游戏《玩具乐》。

    第四课时:创《林中小红帽》;拓展——收集交流中外童话故事和音乐。

    音乐乐园建议用1—2教时

    第二单元音乐童话

    第三课听——《龟兔赛跑》

    【设计思路】

    本课选自上海音乐出版社唱游二年级第二学期第二单元第三课。《龟兔赛跑》是由中国福利会上海儿童艺术剧院的史真荣为儿童写的一部童话故事音乐,由大管、单簧管主奏的管弦乐作品。作品根据伊索寓言《龟兔赛跑》的故事情节,采用模拟和描述性的手法作了音乐性的叙述,以管弦乐器特有的音色和表现力,创造了小兔子(单簧管、木琴)和乌龟(大管)的形象。采用讲故事与音乐交替进行的方式,让儿童边听故事边听音乐,激起他们的想象,从而引起情感的共鸣。

    由于乐曲的篇幅较长,而涉及的音乐知识也较多,因此在教学设计中应适当的结合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从不同的角度设计教学,由浅入深。

    低年级学生感性的理解多于理性的理解,在欣赏前通过用肢体模仿乌龟和兔子的动作,用语言描述两者之间的区别;然后听兔子与乌龟的主题音乐,用动作模仿表现并哼唱主题;随后可以结合故事的内容或者动画片的情景在老师的指导下听赏乐曲;最后让学生展开充分的想象力,创作新龟兔赛跑的音乐童话。

    【教学内容】

    1、听赏管弦乐合奏曲《龟兔赛跑》

    2、创作表演音乐童话新《龟兔赛跑》

    【教学目标】

    1、欣赏管乐合奏曲《龟兔赛跑》,了解乐曲表现的故事情节,知道顽强的自信心和坚忍不拔的毅力对成功的重要性。

    2、通过欣赏、形体动作模仿等音乐活动,感受乐曲中的节奏、旋律、速度的变化,知道由不同乐器的音色所表现的兔子和乌龟的音乐形象,了解乐曲描绘的故事情节和情景。

    【教学重难点】

    欣赏乐曲,感受不同的音乐形象,辨别三个场景,了解故事情节。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兔子和乌龟的图片,学生用语言或形体动作描述差异

    2、跟着两段不同的音乐用形体动作表现乌龟和兔子的形象

    3、介绍大管和单簧管,看图片,结合乐器音色特点联系所要表现的龟兔形象

    二、听赏乐曲

    1、听“早晨”的场景音乐,感受宁静祥和的氛围,引出故事

    2、聆听主题旋律,听出主题所表现的形象,找出两者音乐要素的不同点,完成P18页上的“听听连连”

    3、听“赛跑”乐段,感受乐曲热闹而稍带紧张的气氛,以及随故事情节发展而引发的音乐要素的变化

    4、听“森林舞会”乐段,感受乐曲所展示的欢快愉悦的场景

    说明:在这一环节中,主要是加强对音乐形象与段落情绪的听辩,由感知着手渗透音乐要素的知识。

    三、创作新《龟兔赛跑》的音乐童话

    1、观看迪斯尼的动画片《龟兔赛跑》,与老的故事做比较,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

    2、以小组为创作群体,创作新版《龟兔赛跑》

    3、展示作品

    说明:创作的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虽然是创作新版的故事,但一定要围绕体现顽强自信和坚忍不拔的毅力对成功的重要性这个主题进行创作,决不可偏离主题。

    【教学反思】

    二年级的学生仍然处于以形象思维为主要思维方式阶段,因此,在教学中把通过形象感知音乐的要素放在首要位置。学生通过音乐所表现的形象及故事的变化来感受音乐要素的变化。

    《龟兔赛跑》的故事讲了一代又一代,为了让这部创作于上世纪60年代初的音乐作品赋予新的生命力,在欣赏结尾部分时,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自由创作,用不同的方式结束故事,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当然在千变万化的故事中,永远不变的是顽强自信和坚忍不拔的毅力对成功的重要性,这个主题。

    语言龟兔赛跑教案(篇四)

    教案目标:

    1、以《第三次龟兔赛跑》为题,引导幼儿多角度考虑问题,创设新的思路。

    2、通过鼓励幼儿论述自己的意见,激发幼儿的'挑战性、竞争性、合作性。

    3、培养幼儿专心倾听别人讲述的良好习惯。

    教案准备:

    龟、兔、小蚂蚁图片各一,各式动物头饰,假山小河,水坑等的场景布置,各队的标志,奖牌。

    教案过程:

    一、导入活动:

    随音乐小动物们地自由跳跳舞,在草地上玩一会儿。

    二、基本部分:

    1、《龟兔赛跑》引起争论。

    师:小动物们,你们玩的开心吗?我们森林王国里有那么多的小动物,大家都是好朋友,互帮互助,生活得真幸福!咦,今天小兔和小乌龟咋没有来呀?喂,小动物们,我向你们透露一个消息,小兔和小乌龟又要进行跑步比赛了!它们已经比过几次了?

    1)提出问题:龟兔第一次赛跑,结果怎样?为什么兔子反而输了呢?

    2)第二次呢?为什么兔子又赢了呢?

    3)那明天的比赛也就是说第三次比赛,你们认为谁输谁赢?

    认为兔子队赢的称为兔子队,认为乌龟赢的称为乌龟队,认为同时赢的称为龟兔队。请小动物们自己选择,你认为谁赢就坐到那一队去,(请他们各自分开入座,事先在黑板上贴上各队的标志:兔子,乌龟,龟兔)你们认为兔子赢,对吗?为兔子鼓掌加加油,你们认为乌龟赢,对吗?为乌龟鼓掌加加油,你们认为它们一起赢,对吗?为它俩鼓掌加加油。

    2、分组讨论,老师给予一定的提示。

    1)教师讲述的开头部分,设悬念请幼儿动脑编的第一部分。

    师:假如在平地上比赛,它俩谁跑得快?(幼儿学兔子、乌龟跑的动作)既然小动物们有不同的拥护者,那这样的话,假如它们在比赛中遇到什么困难,你们就要想尽办法帮助它俩克服,而且也可以根据它们的外形,出谋划策来提高它俩的速度。

    教师讲述开头部分,提问:兔子和乌龟面对的第一关是要经过一条小河,还要翻过两座山,在这环节中,兔子和乌龟遇到了什么难题?(兔子不会游泳,乌龟爬山太慢)有什么办法帮它们解决这些难题。(幼儿思考,讲述想出的办法。)

    师:现在请小动物把想出来的办法编成,要讲清楚比赛的过程,先讲小兔和乌龟遇到了什么困难?它们心里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做了以后最后又怎么样了?(各组派一代表来讲,对编的好的那一组奖以一块奖牌,评出优胜组)

    2)它们在比赛中遇到了掉进水坑的小蚂蚁。

    师:好,小动物真能干,编的都很精彩。可是就在它俩刚翻过山不久,却突然听到了:“救命,救命”的呼喊声,原来有一只小蚂蚁掉进了水坑,情况非常的危害,帮助它吧,可能会影响自己的比赛成绩,不帮吧,你看小蚂蚁多可怜啊,这好像也不行,小动物们你们觉得该咋办?(幼儿动脑回答)待会再请小代表把往下编。并且评出优胜队。

    三、延伸活动:跑步比赛

    师:小兔子和小乌龟的比赛是那么的精彩,你们想不想参加跑步比赛啊!那好,羊姐姐来做裁判,我喊:“预备,跑。”你们就开始往外面跑,看谁跑得最快!

    语言龟兔赛跑教案【篇五】

    活动目的:

    1、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

    2、培养幼儿对音乐的感知和训练。

    3、感知不同的音乐节奏,并自己用手拍出来。

    4、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准备:

    龟兔赛的音乐磁带,铃鼓、串铃、乌龟和兔子的手偶。

    活动过程:

    一、教师引出:小朋友们老师给你们讲一个故事,你们猜一猜这是什么故事。

    1、放音乐,老师根据音乐的情境操作乌龟和兔子的手偶,看完之后提问:你们知道刚才老师讲的是什么故事吗?(龟兔赛跑)

    2、哪一段音乐是乌龟,哪一段音乐是兔子来了,最后谁赢了。(放音乐,请小朋友听一听,哪一段是谁)

    3、请小朋友将其节奏拍出来,什么样的节奏适合乌龟,什么样的节奏适合兔子。

    4、请一部分小朋友当乌龟、一部分当兔子,听音乐表演。

    二、引出小乐器(不光是我们小朋友喜欢表演,还有人想来参加,你们猜一猜是谁呀?)

    1、请小朋友来判定一下,哪一种作乌龟,哪一种作兔子,较适合。

    2、如:乌龟适合用铃鼓,那请你们用手把乌龟的节奏拍出来;兔子也一样,也请小朋友用手拍出来。

    3、请小朋友自选乐器:看哪个小朋友最聪明,能让自己的小乐器,不发出声音。

    4、听音乐用自己的乐器伴奏,看着老师的手偶:乌龟来了就用铃鼓敲,兔子来了就用串铃。

    5、交换乐器,饰不同的角色。

    三、表演

    请几个小朋友来分别饰演小乌龟和兔子,其余的人来为他们伴奏。最后交换。

    教学反思:

    在活动中,我为了避免孩子从头唱到尾,在解决难点四分音符与感情技巧处理部分,我采用了谈话的方法,让孩子稍微休息了一会,使活动能够动静结合,孩子们的表现基本上完成了我预设的目标。当然了,本次活动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希望各位老师和专家多加指点。

    语言龟兔赛跑教案【篇六】

    【活动目标】

    1、进一步理解《龟兔赛跑》故事,懂得坚持到底,不能骄傲的道理。

    2、感受京腔京韵的味道,乐于学唱京歌《龟兔赛跑》。

    3、积极和老师小朋友一起创编动作,体验表演的乐趣。

    4、随歌曲旋律唱出来。

    5、初步学习用对唱的方式演唱歌曲。

    【活动准备】

    1、故事挂图(四幅)

    2、音乐磁带

    3、小鼓、鼓锤

    4、制作头饰的材料

    【活动过程】

    1、提问,引发幼儿回忆,引出课题。

    师:小朋友听过《龟兔赛跑》的故事吗?里面有两个可爱的小动物,你觉得谁更值得我们学习?

    2、观看挂图,请幼儿讲述。

    请幼儿观看挂图,并逐一讲述图画里的内容,最后教师小结。

    3、教师范唱歌曲《龟兔赛跑》,让幼儿感受京歌唱腔的不同。

    师:小朋友是否听出这首歌的曲调有什么不同?像中国的哪种戏曲?

    4、幼儿分多种形式练习演唱,逐渐熟悉掌握歌词。

    5、幼儿和老师一起创编动作,积极体会表演的乐趣。

    师:小朋友和老师一起给这首京歌编出动作,大家来玩角色游戏表演。

    【活动延伸】

    1、制作《龟兔赛跑》头饰,继续玩音乐角色游戏。

    2、绘制《龟兔赛跑》意愿画,将作品张贴在绘画区。

    附歌词:

    森林里,真热闹,兔子和乌龟来赛跑。

    兔子在前,跑得快,乌龟在后面慢慢爬。

    兔子想,乌龟爬的慢,让我来好好睡一觉。

    乌龟不停的往前爬,一步一步超过了它。

    小动物,看见了,都为乌龟喊加油,加油!加油!耶!

    教学反思:

    用幼儿能听懂明白的话语帮助幼儿理解。尽管只有短短20分钟,宝贝们已经较好的掌握了歌曲的内容和旋律,但人的记忆都有一定的遗忘规律,且幼儿的学习需要不断重复,所以,还需要不断的巩固复习,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值得收藏!大班诗歌《影子》教案集锦150字


    大家对教案都很熟悉了吧,教案在我们的教学生活当中十分常见,好的教案能更好地提高小朋友的学习能力,自己的幼儿园教案如何写呢?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值得收藏!大班诗歌《影子》教案集锦150字》,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帮助。

    大班诗歌《影子》教案(篇一)

    活动目标:

    1 发挥幼儿的创想,尝试用各种物品,各种方式表现人的身体的某一部分。

    2 幼儿乐意以合作的形式表现人影的形象,提高协作能力。

    3 进一步满足幼儿探索及表现影子的兴趣。

    活动重点:

    1 幼儿乐意以合作的形式表现人影的形象,提高协作能力。

    2 进一步满足幼儿探索及表现影子的兴趣。

    活动难点:尝试用各种物品,各种方式,合作表现人的身体的某一部分。

    设计思路:

    本活动是结合主题活动——“我自己”而设计的大班幼儿的学习活动。当主题活动开展到中期,许多幼儿对影子产生了兴趣,由此生成了有关影子的活动。在幼儿观察过影子,玩过踩影子欣赏过皮影戏的基础上,我结合即将到来的三八妇女节,以“会跳舞的影子”命题设计了本次活动。

    首先我运用多媒体课件,以其中的动画人物去吸引幼儿投入活动,激发他们投入创作的愿望。因为我班幼儿十分喜欢这类生动活泼的卡通形象,这种活动形式

    很能吸引孩子的眼球。

    其次,我让幼儿自选伙伴,分区合作,运用共同收集的材料,来表现人影。二期课改新理念提倡要给孩子充分探索的时间和机会,让孩子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发现和解决问题,而大班孩子动手操作,表现的欲望十分强烈,我班孩子又有过合作的经历,所以作为教师的我在活动中更关注孩子创作的过程,把握好介入的时机,选用观察启发为主的指导方式,引导孩子在自主的活动氛围中积极的`想象,表现与合作。

    最后,幼儿间相互的展示,分享,带着与同伴共同创作的影子朋友在室外跳舞,欢快的歌舞声中,活动推入了另一个高潮。

    整个活动,以集体—分组—集体的形式贯穿,将活动的重点,难点在幼儿自主的体验,思考,合作,交流中一一内化,解决。

    环境创设:

    1 投影机,电脑,多媒体课件。

    2 幼儿收集的各种废旧材料与玩具、纸张。

    3 大的各色画纸数张。蜡笔,水彩笔,毛笔,颜料若干。

    4 纸影人(猪,皮卡丘)各一。

    5 健康舞,找影子的音乐磁带,录音机。;

    6 活动前幼儿共同收集废旧或各类装饰用品,如纽扣,蝴蝶结,彩笔笔套,绒线等等分篮整理。

    7 室外分7个区。

    活动过程:

    一 感知讨论:

    1; 观看课件,猜猜这些是谁?(投影的主人的身体,验证对错。)

    2; 讨论:你在哪见到过影子吗?随便什么时候都有影子吗?

    二 创想合作:

    1; (播放课件)

    1)卡通猪:再过些日子,就是三八妇女节了,我们想一块合作表演健康操给亲爱的妈妈们看。可是还缺7个能跳舞的影子朋友,这可怎么办? (请

    幼儿想办法)

    2)皮卡丘:如果你们把他们打扮的既立体又漂亮我们的节目一定会更受欢迎!

    2; 引导幼儿观察,思考。

    师:我们请皮卡丘来帮帮我们一块想办法,好吗?(出示纸影皮卡丘)

    观察,商量一张纸是怎么做成漂亮影子的,可选用什么材料做他的什么部分。

    3; 幼儿自由结伴6-7人一组,出室创作。

    4; 播放音乐“找影子”,幼儿合作(共同画出一个人的轮廓,并选用各种相似的材料表现人的组成部分。师出示纸影皮卡丘形象与口吻观察,引导幼儿友好协商,鼓励能力强的幼儿带动能力差的幼儿一起活动,共同创想,用什么方法剪出人影,用哪些替代物表现出人的五官,手脚。)

    三 展示体验:

    1; 互相参观合作的成果,找找他们各自漂亮,与众不同的地方。

    2; 幼儿带上纸影子与纸影朋友一块外出快乐地跳健康舞。

    四 活动延伸——

    1 鼓励幼儿于区域活动中继续完成,加工。

    2 展示于教室墙面。

    大班诗歌《影子》教案【篇二】

    一、活动目的:

    1、引导幼儿获得有关“光和影子”的感性经验。

    2、初步了解影子的作用,引发对这一自然现象的兴趣。

    3、引导幼儿主动参与操作活动,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求知欲望。

    二、活动材料:

    1、彩色纸剪的各种物体形象,立体玩具和影子棋盘。

    2、白纸、手电筒、胶水若干,记录纸人手一份。

    3、无影灯图片若干张。

    三、活动过程:

    1、以谈话活动“我知道的影子”,引起幼儿探索欲望。

    师:你知道影子是什么样的吗?

    师:今天我们准备了四组材料玩影子,而且这四组材料都不一样,你可以选择喜欢的材料玩一玩、画一画,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2、幼儿操作玩影子,了解影子与光线的关系。

    师:你们发现了什么?(个别幼儿演示并介绍记录结果)

    师:(整理记录)当光线位置变化了,影子会变;当物体位置变化了,影子同样会变。

    (示图一)当光线位置较高时,影子就短。这是因为物体阻当了较少的光线。

    (示图二)当光线低斜时,影子就长。这是因为物体阻当了更多的光线。

    3、利用光和影子的感性经验,玩“影子棋盘”。

    玩法:幼儿两人一组,分别选择红方、蓝方。轮流把中间的水彩笔的影子照在对方的棋盘标志上,影子的最远处停在不同的标志上可以得不同的星数,比一比谁的星最多。

    4、影子在日常生活各种运用。

    师:影子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它对人们的生活有什么作用?我们什么时候不需要影子?

    5、延伸活动:踩影子。

    6、亲子活动:制作影子钟

    四、注意事项

    为了活动的效果,活动教室的窗户最好用防紫外线的窗帘进行遮挡。

    五、知识背景材料:

    影子产生条件:物体挡住了光就有了影子。

    当光线低斜时,影子就长。这是因为物体阻当了更多的光线。

    当光线位置较高时,影子就短。这是因为物体阻当了较少的光线。

    水流到别的杯子去

    水流到别的杯子去 设计意图:水结冰、融化、水蒸气变成水珠的经验、溶解的秘密, 沉与浮 1:提供不同材料,建议幼儿思考如何使沉入水中的材料浮于水面,或使浮于水面的材料沉入水中。如用牙膏皮做成小船,或将小铁钉放在积木上等。沉与浮 2(立起来的木棍):将小木棍放入水中,发现它躺在水面上。如果在木棍一端粘一大块橡皮泥,或钉上一根大铁钉,都能使它立起来。 活动目标:使用多种材料,玩水的过程充满和有趣。 活动材料:饮料管、纸、牙膏皮、泡沫塑料、小积木、塑料、菜叶、小瓷器、竹片、铁钉、小石子水管、竹片、盛水具、彩色墨水等 活动过程:下午天气热,小朋友都在玩水。今天材料很丰富,但给出一个条件,每人只给一盆水,要节约用水,用完就没有了。

    用水管连接水的有3组、用大小杯子滔水的有2组、用矿泉水瓶盖扎洞来射水有3组、做水帘洞1组、沉浮和自定义玩法有几组。 “水流到别的杯子去”组;佘馨蕊、张俊骞、覃芷珊、卢艺文、班学佳 *这几个小朋友,把2根管子把3个杯子连接起来,慢慢地将一杯红色的水倒在水杯里玩,发现杯里的红水通过连接饮料管子流到另一个水杯,3杯水慢慢变红了,孩子们高兴极了,饮料管子传送水耶,3杯红水第一次出现流动成水平,水不流动了。 *又观察,张俊骞提出,加水才行,边说边给其中一个杯加水,佘馨蕊:水从管子流过去了,3杯红水又第二次流动成水平,水又不流动了。

    *老师提醒小朋友想办法让一杯水高一点,观察会怎样。卢艺文从旁边小菜园里取两块土,和班学佳一起把一个杯子垫高起来,红色的水又流动了。 *就这样反复做做学学。覃芷珊用手指搅拌水,红水没有原来这样红了,变淡了。 *老师说:为什么水会流过去呢?卢艺文说:水要斜坡才行。 比较水位高度与流的快慢之间的关系,体会水由高处往低处流的特性。体会水的多少和颜色深浅变化的关系。

    大班诗歌《影子》教案【篇三】

    活动目标:

    1、帮助幼儿获取有关影子形成、变化的具体经验。

    2、在探索欢活动中激发幼儿对影子现象的兴趣和好奇心。

    3、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发幼儿乐于探索科学实验的乐趣。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在探索中发现影子的变化。

    活动难点:了解影子产生的原因。

    活动准备:

    1只手电筒(做手影游戏用)、幼儿用书人手一册。

    活动过程:

    1、玩手影游戏,引起幼儿的兴趣。

    (1)、老师用手玩一个游戏,你们来猜猜墙上会变出什么?然后再跟老师一起玩好吗?师生共同做手影游戏。

    (2)、讨论:墙上可爱的小动物是从哪里来的?你知道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不同的手影吗?

    2、激发幼儿对影子的注意。

    (1)、讨论:除了手影,你还在什么地方见过影子?还有什么东西有影子?为什么会有影子呢?

    (2)、用手电筒做试验,帮助幼儿理解因为物体挡住了光就有了影子。

    3、引导幼儿观察物体的影子及其变化。(重点)

    (1)、户外活动:请你在外面看看自己的影子是什么样的?请你再找一找,看看还发现了哪些影子?它们是什么样的?这些影子会不会变?为什么?怎样使自己没有影子?(难点)

    (2)、改变光的位置,影子就会变,躲到阴暗处就没有影子了。让幼儿改变光照的位置观察影子的变化。

    4、阅读幼儿用书。

    (1)、观察影子图,猜一猜:这是什么影子?请你连线找到相应的实物。

    (2)、看图说说:太阳在画面的什么地方?想一想,是什么时间呢?

    (3)、观察手指动作和手影,看看像什么动物。

    大班诗歌《影子》教案(篇四)

    活动目标:

    1.幼儿练习在一定范围内四散跑,提高跑的能力。

    2.知道在奔跑过程中不与人冲撞,注意灵活躲闪。

    3.进一步了解光和影子的关系,体验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阳光灿烂的户外场地、事先用粉笔在场地上画好一个大圆圈

    活动过程:

    1.热身活动

    2.玩游戏“踩影子”

    (1)踩自己的影子

    玩法:让小朋友们先找一找自己的影子在什么地方?它是什么样子的?接着,让小朋友们分散开来想办法踩自己的影子。

    (2)踩好朋友的影子

    玩法:两个幼儿一组,一个踩另一个的影子,另一个边跑边躲闪。

    (3)老鹰踩小鸡

    玩法:老鹰要想方设法踩到小鸡映在地面上的影子。小鸡必须不停地跑来跑去,尽量不让老鹰踩到自己的影子。当自己的影子要被踩到的时候,赶紧蹲下,使自己的影子变小,或者躲在房子、大树的阴影里,藏起自己的影子。只要被老鹰踩到一丁点儿影子,就算输了,输了的人就要接着做老鹰,游戏重新开始。

    3.整理放松活动

    活动延伸

    学习测量不同时段的影子,看看有什么变化,为什么。

    小学趣味数学教案集合六篇


    教师范文大全整理了以下可能与您有关的“小学趣味数学教案”,欢迎大家来看看互相学习提高。每个老师在上课前需要规划好教案课件,又到了老师开始写教案课件的时候了。 详细的教学教案有助于对授课内容进行完整系统的规划。

    小学趣味数学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通过生活情境和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知道地图上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2.在东、南、西、北中,给定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三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

    3、借助现实的数学活动,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发展空间观念,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难点:

    会在实景中辨认东、南、西、北,并能运用这些词语来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知道地图上的方向。

    教学过程

    一、儿歌铺垫,引出新课

    同学们,你们会背有关东、南、西、北方向的儿歌吗?

    读了这首儿歌,你们能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吗?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这个问题。(板书课题:认识东、南、西、北方向)

    二.在生活情境中,探索、体验新知

    1、以4人小组为单位,根据儿歌让学生在学校操场上辨认东、南、西、北方向。

    2、生观察东、南、西、北四个方向都有什么建筑物?

    3、到教室,请各小组的记录纸贴在黑板上,汇报交流各种不同的`方法,上方定为什么方向,为什么这样定?

    4、学生讨论各种不同方法后,教师讲解地图上通常的方向: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引导学生按地图的记录方式,重新整理自己的记录,完成校园示意图。再结合示意图用“东、南、西、北”说一说各种景物所在的位置。

    操场

    教学楼

    三.分层练习,巩固新知

    1、说一说教室里东、南、西、北各有什么?

    2、用东、南、西、北这些词语说一说你座位周围同学所在的方向。

    3、你说我做

    4、合作完成教科书练习一的第2题。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认识东、南、西、北方向

    教学目标:

    1.通过生活情境和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知道地图上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2.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四个方向),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3、借助现实的数学活动,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发展空间观念,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难点:

    会在图上辨认东、南、西、北,并能运用这些词语来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能简单的用四个方向描述行走路线。

    教材分析

    ?分数乘整数》是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十一册第三单元的内容。这节的内容是在已学整数乘法的意义和分数加法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和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只是这里变成了分数。对今后求几个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用乘法来解决。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学情分析

    学生已学过整数乘法的意义,约分和分数加法计算。学生可以利用分数加法来推导出分数乘整数时只需把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不变。

    学生在刚学习分数乘法时,可能会有时想不到先约分,在课堂教学时要注意加以强调。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

    2、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和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

    3、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

    难点: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

    教学过程

    1、让学生动手做绸花,加深了学生对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用乘法来算。

    2、让学生操作涂彩纸表示绸带,加强学生对分数意义的推算。

    3、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认识分数乘法算式,加深理解两个因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4、小结。

    活动目标:

    1、学会按照不同的方式、方法有序地数数。

    2、通过操作活动,联系实际生活,初步理解数的概念,并积累相关数数的经验。

    3、增强幼儿的观察能力,培养幼儿对数数活动的好奇心和兴趣。

    活动准备:

    白板、课件、操作材料、记录卡。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幼儿随音乐《开火车》进活动室。引导幼儿进入活动主题。

    2、师:森林里的小动物们要搬家啦,这么多的老师也都快来帮忙了呢,我们一起来和要去帮忙的老师们问声好吧。

    (二)基础部分

    1、师:现在每位小朋友都变成了小火车的车厢,那你们清楚一共有多少节车厢呢?

    幼儿报数,教师配合指导。

    2、师:大一班的小朋友们都太棒了,而且我知道你们数数都很厉害,你们都能数到几?

    我说一个数,你接着往下数3个数字好吗?

    3、出示图片,幼儿观察。

    师:森林国王说啦,要闯关成功后才可以去帮忙呦。那我要请你们帮我一个忙啦,看, 图上有什么?(房子,树)房子有几间?有几棵树?几只小动物?你是怎么数的?

    教师小结:要数清楚物体的数量,我们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比如从上往下,不同课件都有对应的点数需求,下载课件需要点数,如果点数不足充值后,就可以在电脑上下载了。或者从左往右,这样就不会数错了。

    4、教师与幼儿互动,依次请10名幼儿上台,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5、出示图片,观察图片上的图形并正确的数出来。

    师:看看老师还给你们带来了什么?这是什么?有几个三角形?几个圆形?······你是怎么数的?还有什么?这次你又是怎么数的呢?

    6、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师小结:数不同的东西方法也不同,要想正确的数出数量,不仅要观察仔细,还要按一定的顺序数。

    (三)结束部分:

    师小结:其实数字和我们的生活有很密切的关系,是很要紧的,爸爸妈妈经常买东西的时候都要去看这个数字。那么今天就请你有空的时候到家里去找一找、到附近的超市去看一看哪些东西上面有数字?为什么要看这些数字呢?这些数字有什么奇怪的地方?

    音乐再响,幼儿随音乐《开火车》出活动室。

    教学反思

    ?纲要》在数学领域的目标和价值取向中明确指出:“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此次活动的内容选材来源于幼儿的实际生活,看似简单的数数活动却让幼儿学会一些技巧,懂得了一些规律。

    本节课一共设计了两个活动。活动第二部分中,让孩子明白括弧中的小字代表不同的意思,小字不同,数量也不同是活动的难点部分。而我在引导孩子解决发现活动的难点时,由于“种”字有点方言色彩,孩子不能准备的理解这个小环节的意思,课后听其他老师说,如果换成“类”也许会让孩子更好理解些。还有就是问奶粉下面非要写上数字四,括号里的小字改成什么就可以了?能回答出来的幼儿不多,有个孩子回答除了“桶”,我立即给出了表扬,继续追问还有没有不同的答案?结果没有孩子回答,我就直接告诉了孩子,除了桶之外,还有罐、箱、碗等等,在这个环节中,幼儿的反应有点似懂非懂的。组织好问题的语言是引导幼儿理解活动内容的关键。

    在最后结束的环节中,我的提问上有些不明确“你们还在哪里见过这些数字”。我是想让孩子回答出类似生产日期、标签、数量等方面的数字,可有的孩子说了些像电话号码、车牌号、楼梯号等。这个问题我应该如何问才能问到我想要的答案上来呢?如果说“你们还在那些商品上见到过这些数字,你觉得这些数字代表的是什么意思?”不知道语言上准确不准确?

    在整个活动的准备、设计到开展,才发现原来在模仿名师的一节课也不是个简单是事,把名师上课中说的话完全照搬下来未必适合自己班里的孩子。我们在模仿中还要有所创新,要有自己的东西,要根据自己班里孩子的特点设计教学环节。然而,不管自己的成功与否,从模仿名师的课当中,还是学到了很多东西的,比如在设计问题上,要有预设,语言上要简单明了。每个环节之后的小结语要怎么说,过度语是如何设计的等等,都要细细揣摩。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了解物体与物体之间的各种连接方法,萌发探索兴趣。

    2、发挥想像力、创造力,并能完整地表达。

    活动准备

    1、纸环,绳子、夹子、纽扣、订书机、纸张、固体胶、小棒等。

    活动过程

    一、感受连接

    1、教师:小朋友,我们来做一个找朋友的游戏吧!音乐响起来的时候,你们就去找朋友,

    音乐停止时,你们也停下来,老师看看谁能找到好朋友,好不好?

    2、游戏:找朋友

    教师:嗯,老师看出来了xxx和xxx是好朋友,老师说的对吗?

    你知道老师是怎么知道的你们两个是好朋友吗?

    因为你们两个拉起手来了,连接在一起了。

    二、尝试连接

    (1)出示两个纸环

    教师:谁能想办法把这两个纸环连接在一起呢?

    (启发幼儿积极动脑筋,想出多种办法连接。)

    (2)出示生活中经常要用到的东西

    教师:你们认识这些东西吗?它们都叫什么名字?

    它们也想找好朋友,你们能帮它们连一连吗?

    (3)幼儿尝试用多种方法连接所给材料,教师巡回观察指导。

    三、经验交流

    (1)你是选用哪两样东西的?用什么方法把它们连接起来的?

    (让幼儿分别说说自己的连接方法。)

    (2)连接的方法很多,可以粘贴,串,钉,套,夹,挂等等。

    鼓励幼儿想出更多的连接方法。

    四、探索操作

    1、请幼儿发挥想像,再次将物品连接起来。

    2、教师观察指导,并给予提示和帮助。

    五、展示作品

    幼儿介绍自己的连接作品,分享成功的快乐。

    【活动目标】

    1、在活动中能找出规律进行排序。

    2、能按大小颜色等交替重复的规律玩排序游戏。

    3、对数学活动感兴趣。

    【活动准备】

    1、教具准备:“吹泡泡”

    2、学具准备:”吹泡泡“;橡皮泥若干,彩笔、各种颜色的短毛线若干。

    3、《操作侧》第四册第5-6页。

    【活动过程】

    一、预备活动

    师幼互相问候。

    走线,线上游戏:大家一起来拍手,第一个幼儿拍1下,第二个幼儿拍2下,第三个幼儿拍3下,第四个幼儿拍4下,依次拍下去。

    二、集体活动。

    创设情境:小樱子和小柚子给我们送来了他们自己吹的泡泡(教师出示教具“吹泡泡”)。

    1、全班幼儿分成两组,一组为樱子组,一组为柚子组。2组幼儿分别操作学具中的红色泡泡和蓝色泡泡排列出有规律的图案。

    2、师:小樱子和小柚子吹的泡泡到了天空中混合在了一起,我们一起给他们的泡泡排排队吧。

    幼儿操作学具“吹泡泡”,按颜色、大小交替的规律排序。

    3、交流小结,展示有创意排序的幼儿作品。

    三、分组活动。

    第一组:“搓糖珠”的游戏。

    第二组:做涂色练习。

    第三组:玩“结绳“游戏。

    四、交流小结,收拾学具

    五、完成《操作册》第四册5-6页的活动。

    活动提示:

    排序学习不要太机械,教师要变换多种形式让幼儿练习,注意游戏性和趣味性,可适当增加递增递减排序的规律。

    生活中的数学:

    1、完成《作业纸》第四册第9-12页的活动。

    2、家长可以利用生活中的用品如糖果、瓜子让孩子练习排序,增强找规律的能力。

    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整理的8篇《小学趣味数学教案》,希望对您的写作有所帮助,更多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差异网。

    小学趣味数学教案【篇2】

    教学目标:1.通过生活情境和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知道地图上东、南、西、北四个方向。2.在东、南、西、北中,给定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三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3、借助现实的数学活动,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发展空间观念,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难点:会在实景中辨认东、南、西、北,并能运用这些词语来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知道地图上的方向。教学过程一、儿歌铺垫,引出新课同学们,你们会背有关东、南、西、北方向的儿歌吗?读了这首儿歌,你们能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吗?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这个问题。(板书课题:认识东、南、西、北方向)二.在生活情境中,探索、体验新知1、以4人小组为单位,根据儿歌让学生在学校操场上辨认东、南、西、北方向。2、生观察东、南、西、北四个方向都有什么建筑物?3、到教室,请各小组的记录纸贴在黑板上,汇报交流各种不同的`方法,上方定为什么方向,为什么这样定?4、学生讨论各种不同方法后,教师讲解地图上通常的方向: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引导学生按地图的记录方式,重新整理自己的记录,完成校园示意图。再结合示意图用“东、南、西、北”说一说各种景物所在的位置。操场教学楼北三.分层练习,巩固新知1、说一说教室里东、南、西、北各有什么?2、用东、南、西、北这些词语说一说你座位周围同学所在的方向。3、你说我做4、合作完成教科书练习一的第2题。四.课堂总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认识东、南、西、北方向教学目标:1.通过生活情境和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知道地图上东、南、西、北四个方向。2.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四个方向),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3、借助现实的数学活动,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发展空间观念,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难点:会在图上辨认东、南、西、北,并能运用这些词语来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能简单的用四个方向描述行走路线。小学趣味数学教案6第一课时教学内容:《神奇的扑克》教学目标:1、通过对"扑克"有趣的研究,培养起学生对生活中平常小事的关注。2、调动学生丰富的联想,养成一种思考的习惯。教学重难点:"扑克"与年月日、季度的联系。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师:同学们,这个你们一定见过吧!这是我们生活中比较常见的"扑克"。谁愿意告诉我们,你对扑克的了解呢?生:...... (教师补充,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师: "扑克"还有一种作用,而且与数学有关!生:......二、新课1、桃、心、梅、方4种花色可以代表一年四季春、夏、秋、冬2、大王=太阳 小王=月亮 红=白天 黑=夜晚3、A=1 2=2 3=3 4=4 5=5 6=6 7=7 8=8 9=9 10=10 J=11 Q=12 K=13 大王=1 小王=14、所有牌的和+小王=平年的天数 所有牌的和+小王+大王=闰年的天数5、扑克中的K、Q、J共有12张,3×4=12,表示一年有12个月6、365÷7≈52一年有52个星期。54张牌中除去大王、小王有52张是正牌,表示一年有52个星期。7、一种花色的和=一个季度的天数 一种花色有13张牌=一个季度有13个星期三。小结:生活中有很多的数学,他每时每刻都在我们的身边出现,只是我们大家没有注意到。请大家都要学会留心观察,做生活的有心人。第二课时教学内容:《估算黄豆粒数》教学目标:学会估算方法。教学重难点:利用估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教学准备:黄豆,杯子,天平等教学过程:一、引入师:你们看,这是什么?生:黄豆。师:你们想知道这些黄豆有多少粒吗?想一想:用什么方法可以知道黄豆有多少粒。二、小组讨论,确定方案。师:你们可以用课桌上的工具。(被子、天平等)三、小组合作,实施方案。四、汇报交流方案一:先数一杯黄豆的数目,再看这些黄豆有多少杯,再用乘法计算即可。方案二:先测一把黄豆的数目,再看这些黄豆有多少把,再用乘法计算即可。方案三:先测一百粒黄豆的重量,再称出总重量,再用除法计算即可。五、小结:数学在我们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请大家都要做留心观察的人。第三课时教学内容:《购物中的数学》教学目标:1、通过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体会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2、培养利用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教学重难点: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过程:一、出示情境一天有个年轻人来到王老板的店里买了一件礼物,这件礼物的成本是18元,标价是21元结果是这个年轻人掏出一百元要买这件礼物,王老板当时没有零钱,用那100元向街坊换了100元的零钱,找给年轻人49元,但是街坊后来发现那100元是假钞,王老板无奈,只好还给街坊100元。现在问题是:王老板在这次交易中究竟损失了多少元?提示:其中损失成本18元,不要算成21元。二、小组讨论三、汇报结论四、小结王老板和街坊之间实际上互不亏欠,王老板在这次交易中到底损失了97元。五、全课总结师:通过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第四课时教学内容:《数学趣味题一》教学目标:通过有趣的数学题,引起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开发他们的智力,提高学生探究问题的积极性,从而提高他们逻辑思考能力,让他们学会通过思考与计算解决日常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教学重点:通过解答例题引导学生的思维方向,让学生学会善于思考。教学难点: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思考和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课前准备:准备课堂上要讲的内容,预测提问环节所需要的使时间。教学过程:一、引例,引起学生的兴趣。提出一道关于数学的IQ题,让学生回答(答对有奖),然后开始逐渐深入课题,解答一些数学计算题。二、结合生活,小组互动。1、将学生分成几组,然后老师提出问题,学生思考。2、从日常生活出发,模拟一些题目,让学生进行抢答。3、最后进行统计,对表现最好的小组进行奖励三、课堂解说对相关题目进行详细的解释,让学生充分理解题目的意思以及解题方法,从而在做题中得到启发。四、课堂总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到的知识,让学生认识数学的奥秘,进而提高对数的学习兴趣。

    小学趣味数学教案【篇3】

    《早餐的学问》(3课时)一、活动目标1.初步掌握早餐的分类,知道科学营养早餐有利于健康,养成良好的饮食规律。2.培养学生调查、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会进行简单的数据处理,并对结果做出一定的解释。3.学会配置一些科学、合理、有营养的早餐菜谱,做一名“小营养师”。二、活动准备1.调查一下自己家或学校附近哪里有早餐车2.跟家长买一次早餐3.教师收集一些早餐材料。三、活动设计第一课时:选题与确立主题(一)制定活动方案一、创设问题情境,确定研究课题。1、师生交流。同学们好。早上吃饭了吗?(交流)前两天,我在网上看到一张统计图,是小关我们小学生早餐情况的,想看吗?2、分析柱形统计图(早餐内容)。课件出示统计图。师生观察,师可以相机指导学生看图。师:从这张图中,我们可以看出些什么?预设:(生1)都是我们平常早上会吃的东西。(生2)早上吃鸡蛋的人最多。(生3)吃鸡蛋饼和包子的人也挺多的。(生4)早上大家几乎都喝牛奶或者豆浆,喝粥的人比较少。(生5)好像大家早上吃的东西都差不多哦,除了喝豆浆吃鸡蛋饼就是喝牛奶吃鸡蛋加面包,像麦片粥啊、面条啊、蛋炒饭、糕点什么的,都很少人吃。(生6)我还发现一个问题,早上几乎没有人吃炒菜。关于这个发现,师应相机鼓励,并适当引出“炒菜一般来说会是什么?”也就是说,早上一般没有人会吃蔬菜和肉。……师小结:大家的观察能力真强。我们平时的早餐内容是怎么样的?(交流)有这张图里没有出现的吗?(交流:没有或很少)这说明,我们的早餐内容,丰盛吗?(不)对,很单一。(课件强调:单一)3、信息分享。师:这儿还有一则官方消息:(课件出示)中山医科大学营养系曾对两所小学10岁左右的学生做了早餐的一个对比试验。第一组每天吃的早餐和大家差不多。第二组吃的早餐则是中国营养家协会推荐的营养早餐。一周之后对两组进行测试,结果如下。大家会看到,在数学运算、创造力和耐力的对比,第二组明显好于第一组。4、现场统计饥饿时间。师:说到现在吃的,你饿吗?(交流)这么早就饿了呀?现在是第三节课,已经有这么多同学感觉到饿了,还有相当一部分同学说他第二节课就已经饿了。5、引导学生发现早餐的重要性。这则消息,对比那张统计图,再加上我们刚刚交流的内容,有没有什么发现?师生交流:(预设)(生1)早上吃不好早饭,很快就会饿。(生2)我们的早餐几乎总是那几样,内容很单一。(生3)吃有营养的早餐很重要,对我们头脑的发育有好处。师相机评价:大家不仅观察能力强,发现问题的能力也很棒哦。还有什么发现?(生4)我们不仅要吃饱早餐,还要吃好早餐。(生5)我平时一直以为,早上时间特别紧张,随便吃点儿什么,只要吃饱就行了,没想到,吃个小小的早饭,还挺有学问的呢。师抓住时机引导:嗯,说得好,看似不起眼的、经常被大家忽略的一顿早饭,居然也大有学问在里面。既然早餐很重要,又暗藏那么多学问,那么,我们就来研究一下早餐的学问,好不好?(好)都同意了?(同意)6、确立主题:早餐的学问。师:那好!我们就以“早餐的学问”为主题进行本期的综合实践活动。第二课时:确定研究内容,组建活动小组,制定活动计划。1、交流研究内容。师:关于早餐的学问,你们想要研究些什么?把你想要研究的内容展示到“小问号收集站”上来吧。(事先让学生准备卡纸,在卡纸背面贴双面胶,用大大的字写下来,便于粘贴)预设:早餐吃什么、几点吃、吃多长时间、怎么样等等。2、确立研究小课题,组建活动小组。师:同学们的思维可真开阔,一下子,我们的小问号收集站就收集了这么多的问题。如果我们把这些问题全部作为我们的研究对象,好像太繁杂和琐碎了,我们能不能把它们归纳一下呢?(能)关于归纳问题的方法,上节课我们已经实践过了,只需要?(生:把类似的问题圈在一起,再简炼结合一下。)学生归纳问题,教师巡视指导。(交流):归纳出了几个问题?(1)不吃早餐的危害(2)早餐吃什么最好(3)各国吃早餐的讲究(4)早餐的起源(5)……师:为了更好的完成我们的活动,我们可以选择一个最想要研究的问题进行研究,选择同一个问题的同学,可以组合成一个小组合作研究。学生自由组合,确定子课题。(拟写活动计划)师:确定好了研究课题,我们可以制定一份活动计划。你们看老师这里有一个共享栏,一个是一份现成写好的方案可参照,一个是白纸可自己设计,一个是表格式方案,一填就可以了,但是在开展活动时也可以进行方案的修改。(学生自由选择设计方案。)(预设情况一)师: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同学可能没写完,但是大家可能都有了自己的想法,在结合我们刚才说研究问题的初步打算,你们还有什么问题需要我的帮助吗?学生针对自己的想法提问,教师给予回答,补充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简单指导学生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法:网络,书籍,报纸,电视,广播以及询问专业人士等。学生在指导后继续完成自己的活动方案。(预设情况二)师:设计完成,交流一下所设计好的活动计划。学生评价:你认为他们小组这个活动计划,好的地方在哪里?不适合于实施的地方在哪里?三、小结教师总结,研究的问题要小一点,要多方面获得问题的答案,比较总结得出正确结论。第三课时:调查整理1、各小组根据各自的研究课题,在一星期内在社区、家庭、学校进行调查访问。2、分组整理调查结果。学生根据自己一星期对早餐用餐情况的调查,进行整理、统计,制成统计表或统计图。例如:a.调查早餐价格定位问题。《学生早餐价格统计表》班级第小组编制统计时间:20XX年月日b.调查早餐营养问题。《学生早餐营养统计表》班级第小组编制统计时间:20XX年月日c.调查早餐用餐时间问题。《学生早餐用餐时间统计表》班级第小组编制统计时间:20XX年月日d.调查附近“放心早餐”的销售情况。《“放心早餐”销售统计表》班级第小组编制统计时间:20XX年月日(有可能可制成条形或扇形统计图)(三)讨论思考1、分组讨论统计结果。学生对他们各自统计的结果(百分比)进行讨论,思考为什么会有的所占比例大,有的所占比例小。是否科学合理?例如:早餐时间一般起床后半小时吃比较科学,起床后就吃不利于健康,在路上、校门口吃不卫生。早餐营养方面D类蔬菜或水果吃的人较少,营养搭配上不合理科学,不利于学生的身体发展。2、分组提出科学合理意见。各小组根据讨论结果,提出科学合理的建议。可参阅有关的资料,写成一份富有建设意见的报告。(四)交流报告1、汇报成果。(可选)每组根据自己的一份富有建设意见的报告,在班上进行汇报。2、学生答辩。每组汇报后,全班学生对每组的研究课题,可进行提问,小组派代表进行答辩。(五)做一名“小小营养师”根据前面的学习活动,使学生对早餐的重要性有一定认识,经常不吃早餐对生长发育、学习工作、营养摄入、身体耐力有一定影响。另外还知道理想早餐的条件依次为营养均衡、口味口感好、卫生和方便。小学趣味数学教案4教学要求:1、在观察人民币以及换币、取币等活动中认识1元以内的人民币,知道元与角、角与分之间的进率。2、初步认识商品的价格,学会简单的购物,培养思维的灵活性、与他人合作的态度以及学习数学的兴趣。3、对学生进行爱护人民币和勤俭节约的教育。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知道人民币单位间的进率。教学难点:各种面值人民币之间的简单换算。教学过程:一、情境激趣1、出示例题第一幅图,让学生仔细观察。2、提问:你们从图中看到些什么?你们买过东西吗?买东西要用什么?各个国家的钱都有不同的名称,谁知道我们国家的钱叫什么?3、揭示课题,齐读课题。二、自主探究1、认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你们认识人民币吗?请你从盒子里找出认识的人民币,介绍给本组的小朋友听。分组活动。组汇报:让学生在实物投影仪上逐一介绍面值不同的人民币,教师随机补充,并把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分别展示出来。認识人民币单位间的进率。让学生辨认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对学生进行爱护人民币和节约用钱的思想教育。提问:小朋友,你们能把这些人民币分分类吗?请学生拿出盒子里的人民币,小组合作分类。学生汇报分类情况,并说说分类的依据。总结学生的回答,引出人民币的种类有:硬币、纸币;人民币的单位有:元、角、分。2、例题第二幅图,要求学生仔细观察。提问:图中的小朋友想买什么?(手表)买手表该付多少钱?(1元)请学生从盒子里拿出1元钱,比一比谁的拿法多。学生汇报拿1元钱的不同方法。当出现拿一个1元的和10个1角的时候,引导学生建立“元”与“角”之间的进率关系:1元=10角提问:我们已经知道“1元=10角”,那么1角等于几分呢?(1角=10分)完成填空:1元=()角1角=()分3、试一试:一张1元的人民币可以换几张5角的?几张2角的可以换1张1元的?同桌互换。请学生说说互换的结果,以及为什么要这样换。三、应用拓展1、连一连。(“想想做做”第1题)观察并说说图上画了些什么?每种物品的价钱是多少?有几种面值的人民币?分别是多少?请学生把要买的物品和对应的人民币连起来。2、填一填。(“想想做做”第2题)先让学生说说每个题目的意思,再让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说说是怎样想的。拿一拿。(1)“想想做做”第3题。(2)“想想做做”第4题思考:用一种人民币怎么拿?两种呢?三种呢?游戏:购物。(“想想做做”第5题)出示货架:橡皮(每块4角),美工刀(每把9角5分),铅笔(每枝4角),自动铅笔(每枝7角),尺(每把3角)。请小朋友用1元钱购物,想一想,说一说,可以买哪几样东西?应找回多少钱?四、总结延伸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认识元角分)知道了什么?(人民币有纸币和硬币、1元=10角、1角=10分)关于人民币,小朋友们还知道什么呢?这些面值更大的人民币,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小学趣味数学教案【篇4】

    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以下是本站分享的小学校本课程趣味数学教案,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小学校本课程趣味数学教案

    一、指导思想:

    趣味数学能更好的促进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这学期通过趣味数学校本课程的学习,提高同学们的学习兴趣,训练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通过学习深入地理解数学知识,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

    二、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已具备良好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趣味数学》为孩子们提供了一系列数学故事、益智问题和数学游戏。这些问题和活动为学生提供探索数学奥秘的机会,学生在参与这些数学游戏和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价值,锻炼数学智慧,运用所学的知识与技能,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目的要求:

    1、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爱好,让学生在探索解法的过程中亲身体验到了数学思想的博大精深和数学方法的创造力,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产生了进一步学习数学的向往感。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自信心。

    2、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学习技能。

    3、使学生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实践活动经验,能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

    4、培养学生与人合作、与人交流的意识和能力。让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愿意主动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敢于质疑,乐于讨论探究生活中各种现象,喜欢和他人合作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态度和方法,树立攀登科学高峰的志趣和理想。

    5、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敢于质疑、独立思考、不怕困难等良好的学习习惯。体验数学学习的快乐,知道有付出才会有回报,并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

    四、活动措施:

    1、选好人才

    先初步设定趣味数学兴趣小组人数,各班主任利用班会做好宣传发动工作,让学生自由报名,再根据各班的报名人数从中选出具有一定爱好数学的学生作为学员。

    2、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生基于自己的学习需要而表现出来的一种认识倾向,它是学好一门课的内驱动力。学好数学,掌握数学的思维方式,是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活动中,通过

    一些大家喜闻乐见的题目,逐步培养大家的“数感”,引导大家喜爱数学,以至于达到自觉学习数学的目的,实现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

    3、注重思维能力培养

    数学学科是一门逻辑性极强的学科。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上课过程中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明确每节课的教学目标,设下问题,让学生自己去思考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给学生“主动发展”的空间,大力推行“发现式”教学,同时要保证学生充裕的思考时间,着重培养和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4、发挥“小老师”的作用。

    学生当“小老师”改变了传统的师生间单向传递知识的方式,使学生由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知识的传授者,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小学校本课程趣味数学教案

    教学内容:数学趣味题一

    教学目标:

    1、通过解题,使学生了解到数学是具有趣味性的。

    2、培养学生勤于动脑的习惯。

    教学过程:

    一、出示趣味题

    师:老师这里有一些有趣的问题,希望大家开动脑筋,积极思考。

    1、小卫到文具店买文具,他买毛笔用去了所带钱的一半,买铅笔用去了剩下钱的一半,最后用去剩下的8分,问小卫原有()钱?

    2、苹苹做加法,把一个加数22错写成12,算出结果是48,问正确结果是()。

    3、小明做减法,把减数30写成20,这样他算出的得数比正确得数多

    (),如果小明算出的结果是10,正确结果是()。

    4、同学们种树,要把9棵树分3行种,每一行都是4棵,你能想出几种

    办法来用△表示。

    5、把一段布5米,一次剪下1米,全部剪下要()次。

    6、李小松有10本本子,送给小刚2本后,两人本子数同样多,小刚原来

    有()本本子。

    二、小组讨论

    三、指名讲解

    四、评价

    1、同学互评

    2、老师点评

    五、小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呢?

    小学校本课程趣味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有趣的数学题,引起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开发他们的智力,提高学生探究问题的积极性,从而提高他们逻辑思考能力。

    2)让他们学会通过思考与计算解决日常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3)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发挥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

    通过解答例题引导学生的思维方向,让学生学会善于思考。教学难点: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思考和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课前准备:

    准备课堂上要讲的内容,预测提问环节所需要的'使用的时间。多媒体课件,火柴棒,小奖品。

    教学过程:

    课前先向学生播放一些生活中应用数学知识的生活例子。讲一个小故事,动物中的数学“天才”蜜蜂。(蜜蜂蜂房是严格的六角柱状体,它的一端是平整的六角形开口,另一端是封闭的六角菱锥形的底,由三个相同的菱形组成。通过小故事起到让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游戏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火柴游戏,层层导入:

    同学们还想知道知道数学更多有趣的故事吗?今天我们来一起玩一个与数学有关的趣味游戏好吗?

    学生讨论交流说出自己的想法,并演示摆法。

    1、下图是用24根火柴杆排成1大1小两个正方形,只能移动其中的4根火柴,要使其变成3个正方形,你会吗?

    2、六角星变菱形用18根火柴摆1个六角星(见图)。请你移动其中的6根火柴,使六角星变成6个面积相等的菱形。你知道应该怎么移动吗?

    3、用12根火柴杆,组成4个连靠在一起的单位正方形,如下图。游戏要求:

    (1)试试看,移动3根火柴杆,把它变成3个不相连靠的正方形。

    (2)恢复原状,再试试看,移动4根火柴杆,把它变成3个不相连靠的正方形。

    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答对进行适当的奖励),并进行分析,然后逐渐深入课题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

    一,结合生活,小组互动。

    此环节分为四个小部分:

    1、将学生分成几组,然后老师提出问题,学生思考。

    2、从日常生活出发,模拟一些题目,让学生进行抢答。

    3、最后进行统计,对表现最好的小组进行奖励。

    4、对相关题目进行详细的解释,让学生认识数学的奥秘,进而提高对数的学习兴趣。

    具体如下:

    数学谜语:

    1、一加一不是二。(打一字)

    解析:“一”字、加号“+”、再来一个“一”字,组合在一起,得到的字不是“二”,而是“王”。

    谜底是:王

    2、一减一不是零。(打一字)

    解析:“一”字、减号“—”、再来一个“一”字,组合在一起,得到的字不是“零”,而是“三”。

    谜底是:三

    3、+—×(打一成语)

    解析:把支分解开即为“+、—、×”

    谜底是:支离破碎

    4、一二三四五六七九十(打一字)

    谜底是:口(意为“只”少“八”)

    5、成绩是多少?(打二个数学名词)

    解析:学习成绩是用得分的数目计算的。问“多少”,可以换一个说法,改问“几何?”在中国古代数学书里,问一种物品有多少个,总是问“物有几何?”直到现在,有些地区的方言里,买东西问价钱,还是说“几何?”所以,问“成绩多少”,等于是问“分数,几何?”

    谜底是两个数学名词:分数、几何、

    二、探究拓展题:

    4、现在小明一家过一座桥,过桥时候是黑夜,所以必须有灯。现在小明过桥要1秒,小明的弟弟要3秒,小明的爸爸要6秒,小明的妈妈要8秒,小明的爷爷要12秒。每次此桥最多可过两人,而过桥的速度依过桥最慢者而定,而且灯在点燃后30秒就会熄灭。问小明一家如何过桥?

    第4题答案:

    第一步:小明与弟弟过桥,小明回来,耗时4秒;

    第二步:小明与爸爸过河,弟弟回来,耗时9秒;

    第三步:妈妈与爷爷过河,小明回来,耗时13秒;

    最后:小明与弟弟过河,耗时4秒,总共耗时30秒,多么惊险!

    三、自主创作题:

    根据自己学过的数学知识,自主创作一幅与数学有关的图画。(设计意图: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能力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课堂总结。

    (总结本节课所学到的知识,让学生认识数学的奥秘,进而提高对数的学习兴趣。)

    小学趣味数学教案【篇5】

    教学目标

    分析图理解“0除以任何不是零的数都得0”的计算方法。

    末尾有0的除法。

    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

    教学重点

    理解商中间有0和商末尾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能熟练正确计算商中间、末尾有0的除法。

    教学过程

    一、 引入

    1、口算:

    28÷2 240÷8 36÷3 84÷7= 32-0 48+0

    0×12 42×0 0+25 29+0 9×0 14×0

    1、 不计算,说出下面各题的商。

    292÷2 358÷6 2147÷7 605÷5 488÷4

    二、新授

    1、出示28页主题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叙述四幅画的内容。

    2.嵌入数学问题:(1)4个西瓜,师徒4人,平均每人吃几个?生:4÷4=1

    (2)当猪八戒把西瓜全吃光了,其他三人还能分到西瓜吗?引导学生想到:三人一个西瓜业没分到,怎样用算是表示呢?这时可以通过故事情境写出:0÷3=0,并深刻领会其中的含意。

    (3)设置另一情境:当零为除数时的结果又是怎么样的呢?

    由于这个内容不是小学时学到的,但为了让学生有个认识,所以可以略带一些,当0作为除数时,是没有意义的。

    三、做一做

    0÷2 0÷4 0÷5 0÷102384393 0÷0

    四.出示例6。

    1、问:怎样列式?怎样计算?结果是多少?

    2、同学会用竖式计算吗?学生说说,教师板书。

    3、指板演题,问为什么十位上要写0?

    4、你有什么看法?学生讨论后,教师把省去的这步去掉。

    小结:这题是怎样计算的?

    5. 试一试。

    505÷5 6018÷6 6015÷3

    指第3题问:为什么6015÷3上的中间会有两个0?强调简便写法。

    6. 出示计算 420÷3

    学生说,教师板书。问:商末尾这个0能省略吗?为什么?强调简便写法。

    小结:今天我们学了什么?要注意什么?

    数学网特地为大家整理了商中间有0和末尾有0的除法,希望能帮助广大小学生朋友们提高数学成绩和数学思维能力,同时祝大家学业进步!

    小学三年级下趣味数学教案二

    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

    认识东、南、西、北方向

    教学目标:

    南、西、北四个方向,知道地图上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辨认其余三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

    3、借助现实的数学活动,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发展空间观念,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难点:

    会在实景中辨认东、南、西、北,并能运用这些词语来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知道地图上的方向。

    教学过程

    一、儿歌铺垫,引出新课

    同学们,你们会背有关东、南、西、北方向的儿歌吗?

    读了这首儿歌,你们能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吗?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这个问题。(板书课题:认识东、南、西、北方向)

    二.在生活情境中,探索、体验新知

    南、西、北方向。

    南、西、北四个方向都有什么建筑物?

    3、到教室,请各小组的.记录纸贴在黑板上,汇报交流各种不同的方法,上方定为什么方向,为什么这样定?

    下南、左西、右东。

    引导学生按地图的记录方式,重新整理自己的记录,完成校园示意图。再结合示意图用“东、南、西、北”说一说各种景物所在的位置。

    操场

    教学楼

    三.分层练习,巩固新知

    南、西、北各有什么?

    南、西、北这些词语说一说你座位周围同学所在的方向。

    3、你说我做

    4、合作完成教科书练习一的第2题。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认识东、南、西、北方向

    教学目标:

    南、西、北四个方向,知道地图上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3、借助现实的数学活动,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发展空间观念,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难点:

    会在图上辨认东、南、西、北,并能运用这些词语来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能简单的用四个方向描述行走路线。

    小学趣味数学教案【篇6】

    数学是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是整个科学的基础知识。创新教学的先行者里斯特伯先生指出:“学生学习数学就是要解决生活问题,只有极少数人才能攻关艰深的高级数学问题,我们不能只为了培养尖端人才而忽略或者牺牲大多数学生的利益,所以数学首先应该是生活概念。”在生活中学数学,以学生生活中实实在在的鲜活材料来吸引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我们选取的都是从学生生活实践中取材,将数学知识巧妙地运用于生活之中,增加了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实现新课改所倡导的情感体验,培养良好的科学态度和正确价值观的目标。

    数学校本课程的开发要满足学生已有的兴趣和爱好,又要激发和培养学生新的兴趣和爱好,要要求和鼓励学生投入生活,亲身实践体验。选题要尊重学生的实际、学生的探究本能和兴趣,给与每个学生主体性发挥的广阔空间,从而更好的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素质和能力。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学有兴趣,习有方法,必有成功。学生的个性在社会活动中得以健康发展,学生的潜能在自学自育中得到充分开发。

    一、 课程目标:

    以贴近生活实际、加强数学应用为宗旨,针对数学这门课的特点,从生活中挖掘数学,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有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开发学生自身的潜能,并且加强对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的训练,鼓励学生能够展示自己的研究成功,培养学生的成功心态,使学生的心理得到健康的发展,使每位学生的能力得到充分体现。

    二、 课程内容与活动安排:

    让学生体会数学史可发生在我们的周围,我们的生活空间是无穷的数学世界,在课堂上多设情景,应用数学解决问题,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感受到数学的乐趣,在愉快、轻松的学习过程中掌握数学知识,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观察事物的能力,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数学校本课程总的内容:

    一、 目标:

    以贴近生活实际、加强数学应用为宗旨,针对数学这门课的特点,从生活中挖掘数学,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有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开发学生自身的潜能,并且加强对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的训练,鼓励学生能够展示自己的研究成功,培养学生的成功心态,使学生的心理得到健康的发展,使每位学生的能力得到充分体现。

    一、 课程介绍:

    1、生活中的数学

    以体会数学与人、自然的关系为切入点,使学生感触学习数学的价值,增强学习数学和应用数学的信心,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兴趣;以创设情景形成良性的学习竞争氛围为基础,使学生在一个浓郁的学习气氛中互学互助,每个人都要获得成功,每个人都要进步。

    2、 趣味规律数学

    数学趣味性和规律性很强,找到一些数学规律,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掌握数学思想方法,适应时代的需要。

    按照学生的认识规律,依据启发性和趣味性相结合的原则,增补动手操作,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动手机会,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扩展教材把数学问题放在社会的大背景下启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走进生活,应用于生活,使学生了解数学知识与社会各方面的联系,以便于学生理解所学的指示,培养学生的实践意识,在趣味性的引导下,学生兴趣盎然,带给学生更多的思索和启发,学生不仅获得数学知识,经过趣味实验,还初步掌握了数学研究的方法,体验到了深究其理和创新实验的乐趣。

    3、解决问题的策略

    经历利用特殊情况探索一般规律的过程,经历分情况探讨论的过程,经历将生疏的、繁杂的、未解决的问题转化为熟悉的、简单的、以解决问题的能力,经历用数与形结合的方法解决位的探索过程,经历用整体思想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经历多种策略解决统一问题的探索过程。使学生明确解决一个问题往往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考虑,养成善于思考,善于创新,善于用更好地解决问题策略去解决问题的好习惯。

    第一节:数字谜语

    下面将进入“数字谜语”节目,作为数学谜语中的最简单的,同学们先来猜猜数字方面的谜语。

    1.    其中                       _____________

    2. 一来就干                    _____________

    3. 泰山中无人无水              _____________

    4. 分头                        _____________

    下一节目是本次活动最有趣味意义的数学猜谜活动,见证你博学多识、聪明伶俐的时刻就要到了!哈呵!就看你的表现了!!!

    1、 夏周之间                       __________

    2、 并驾齐驱                       __________

    3、 风止柳练静                      __________

    4、 你盼着我, 我盼着你             __________

    谜语真有趣啊!不过,今天的猜谜因时间关系就完了呀,还有更有趣的数学以后再研究吧!!!

    活动延伸:

    2,3,4,5,6,7,8,9

    (打一成语)

    第二节:数字故事

    下面将进入“数字故事”节目,看故事的时候记得要思考问题呀!

    有一天,数字卡片在一起吃午饭的时候,最小的一位说起话来了。 0弟弟说:“我们大家伙儿,一起拍几张合影吧,你们觉得怎么样?” 0的兄弟姐妹们一口齐声的说:“好啊。” 8哥哥说:“0弟弟的主意可真不错,我就做一回好人吧,我老8供应照相机和胶卷,好吧?”    老4说话了:“8哥,好是好,就是太麻烦了一点,到不如用我的数码 照相机,就这么定了吧。”     于是,它们变忙了起来,终于+号帮它们拍好了,就立刻把数码照相机送往冲印店,冲是冲好了,电脑姐姐身手想它们要钱,可它们到底谁付钱呢?它们一个个呆呆的望着对方,这是电脑姐姐说:“一共5元钱,你们一共十一个兄弟姐妹,平均一人付多少元钱?”     在它们十一个人中,就数老六最聪明,这回它还是第一个算出了结果。

    活动延伸:

    暑假里,班里要作社会调查,要分成15个小组,班里有赵、钱、孙、李、周各6位同学,要使每个小组的姓都不同,该如何分呢?

    第二单元

    第一节:找规律

    在数字中有许多数字在排列上有很奇妙的规律,你发现了吗?

    请仔细观察下面每一行数都有什么规律,然后在括号里填入一个数,使它符合这个规律。

    (1)1,5,9,13,( ),21,25

       

    (2)1,3,9,27,( )243,729

       

    (3)1,8,27,64,( )216,343

       

    (4)1,2,4,7,( )16,22

    你能把规律说出来吗?试一试吧!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大显身手,试一试

    先找规律,再填数

    3×4=12

    33×34=1122

    333×334=111222

    3333×3334=11112222

    33333×33334=(            )

    333333333×333333334=(                   )

    我的发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延伸:

    根据前面两个长方形上、下、左、右四个数之间的关系 , 想一想:填几?

    word/media/image8_1.png

    第二节:幻方和数阵

    先找出规律,再按规律填空。

    5   4         6   1          3   7

    15              1              16

    8   8          7   9        10

    59                          45

    把1~6这六个数字分别填在右图三角形上的○内,使每条边上数字之和相等。

    活动延伸:

    计算1+2+3+4+……+999+1000+999+……+4+3+2+1

    第三单元

    第一节:智破算式谜

    小朋友们学习好,加减乘除离不了;小朋友们爱学习,加减乘除不分离。

    在下面4个4中间添上适当的运算符号和括号,组成3个不同的算式,使得数都是2。

    (1)4  4  4  4=2

    (2)4  4  4  4=2

    (3)4  4  4  4=2

    大显身手,试一试

    在下面算式的□里填上合适的数字,使算式成

    □ 4 □                 A  4  B

    ×    □ 6              ×    C  6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1 □ □ 0              1  D  E  0

    □□ 5                 F  G  5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8 □ □ □             8  H  I  J

    活动延伸:

    小梦放学回家,雨还在下着,他把雨伞让给了一位老爷爷,自己却被淋湿了。回到家发现练习本上一道计算题,它的16个数字只能看清2个数字,其他数字你能帮他找出来吗?

    ×       8  9

    第二节:乘除法中的简便运算

    在小数混合运算中,有很多题目,只要我们在计算时能认真观察分析,弄清题目的特点,正确运用一些定律、性质,就可以使运算变得简便。

    你明白了什么?

    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除以这两个数的积。

    活动延伸:

    计算下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计算。

    2000÷125÷8

    25×(4+8)

    1280÷16÷8

    5×99+5

    第四单元

    第一节:图形欣赏

    数学是最优美的科学,就它的图形而言,已经是奇妙无比……. 不多说了,来欣赏吧!! 

    其实,数学优美的图形远比教材上的要多得多啊,以后你自己也可以创造出新奇的!

    活动延伸:

    你知道哪些图形?说一说或者动手画一画吧!

    第二节:火柴游戏 准备好火柴了吗?我们一起动手做游戏吧。

    1、下图是用24根火柴杆排成1大1小两个正方形, 只能移动其中的4根火柴,要使其变成3个正方形,你会吗?

    2、用12根火柴杆,组成4个连靠在一起的单位正方形,如下图。游戏要求:

    (1)试试看,移动3根火柴杆,把它变成3个不相连靠的正方形。 

    (2)恢复原状,再试试看,移动4根火柴杆,把它变成3个不相连靠的正方形.

    活动延伸:

    移圆片

    请你拿10个圆片,排成一个三角形。

     ○ ○ ○ ○

     ○ ○ ○

    ○ ○

     ○

    你只能移动3个圆片,就能把三角形倒过来吗?试一试看。

    第五单元

    第一节:

    桌子上还剩几根蜡烛?

    桌子上原来有12支点燃的蜡烛,先被风吹灭了3根,不久又一阵风吹灭了2根,最后桌子上还剩几根蜡烛呢?

    思考:剩3根?2根?还是7根?

    活动延伸:

    巧算星期

    今年的十月一日是星期一,明年的十月一日是星期几?请写出简便算法来?

    第二节:谁在说谎

    经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科学地分析与综合的过程 , 必须借助概念、判断、推理进行逻辑思维。

    假如张三说的是真的?李四说的是真的?王五说的是真的?

    活动延伸:

    某工厂为了表扬好人好事核实一件事情。厂方找了A、B、C三人。A说:“是B做的。”B说:“不是我做的。”C说:“不是我做的。”已知这三人中间有一人说了实话。问这件好事是谁做的?

    第六单元

    第一节:拍七令

    用具:无

    人数:无限制

    方法:多人参加,从1-99报数,但有人数到含有“7”的数字或“7”的倍数时,不许报数,要拍下一个人的后脑勺,下一个人继续报数。如果有人报错数或拍错人则唱歌。

    兴奋点:没有人会不出错,虽然是很简单的算术。

    第二节:抢椅子

    道具 :椅子、任何可外放的音乐播放器

    人数 :比椅子总数多一个

    玩法: 把椅子背对背放两排(如地方足够,可以朝外摆成圈),音乐响起游戏者排队绕椅子走,音乐停,大家就近坐到椅子上,没有座位者被淘汰;去掉一个椅子后继续,直到最后两个人中有一个抢到椅子者为胜。

    实用!幼儿园中班秋游教案集锦1440字


    按照惯例,幼儿园教师必须撰写自己的教案,教案在我们教师的教学中非常重要,每一位幼师都要慎重考虑教案的设计,好的幼儿园教案都有哪些内容?为了解决大家烦恼,小编特地收集整理了实用!幼儿园中班秋游教案集锦1440字,供大家参考。

    幼儿园中班秋游教案(篇一)

    活动目标:

    1、欣赏音乐,能有节奏的开火车。

    2、在玩开火车的游戏时能够分辨音乐,掌握更换火车头的时间。

    3、享受与同伴合作游戏带来的快乐。

    4、培养幼儿与同伴之间的相互配合。

    5、欣赏歌曲,感受歌曲活泼有趣的特点。

    活动准备:

    俄罗斯民间音乐、标记若干、铃鼓

    活动过程:

    一、欣赏音乐,能有节奏的开火车。

    师:听了小火车的故事,你们能不能变成一列小火车呢?(6列小火车)

    师:六列小火车听着音乐出发啦!(一列一列自由开,播放音乐)

    师:小火车休息一下吧。你们刚刚开的真好。

    二、在玩开火车的游戏时能够分辨音乐,掌握更换火车头的时间。

    1、幼儿围坐成圆圈,倾听音乐。

    师:刚才大家都想做小火车头,怎么办呢?

    幼:个别讲述(轮流)

    师:我们来听一遍音乐,在什么时候可以换火车头呢?(听音乐)

    幼:个别讲述

    2、出示图谱“火车轨道”红色、绿色

    师:老师的把这段开火车的音乐变成了一张图谱(出示图谱)

    师:你们看图谱都是些什么?

    幼:火车轨道

    师:什么颜色的火车轨道呢?

    幼:黄色、绿色

    师:我们听着音乐再来看一看,换火车头时你可以用一个动作表示。(幼儿再次倾听音乐,感知音乐的旋律)

    3、完成图谱

    师:谁愿意把火车头的标志贴在要换火车头的轨道上?(幼儿尝试贴)

    4、幼儿根据图谱集体练习

    三、享受与同伴合作游戏带来的快乐。

    1、一组幼儿进行换火车头的游戏,其余幼儿拍手

    师:你真棒!想出了换火车头的方法,请一组小朋友来试一试,其余小朋友在换火车头时,拍一下手提醒他们。(听音乐,练习)

    2、三组幼儿一起游戏

    师:刚刚的游戏规则我们都会了,哪一组也愿意来试一试?

    3、集体玩开火车的游戏

    师:小火车们,准备出发啦!音乐起。

    四、播放《摇篮曲》,将幼儿高涨的情绪在游戏中自然稳定下来。

    师:小火车累了,让我们跟着音乐休息吧。

    幼儿园中班秋游教案【篇二】

    教材分析:

    《春天》这首歌曲,流畅的旋律塑造了美丽多彩的春天形象。幼儿通过学习这首歌,充分感受到了春天给人们带来的快乐,也突出了音乐与大自然的联系。春天的勃勃生机,使幼儿进一步萌发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尤其是小动物,幼儿天生喜欢,但是春天来了,小动物们都怎么样了?出来了没有,它们又在干什么?这一系列的问题都在吸引着幼儿去求知、去探索。《纲要》中明确规定: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教师还应敏锐地捕捉到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新的关注点、兴奋点和新的发展需要,适时地组织活动,培养孩子的好奇、好问、乐于探索的精神等。通过这一活动的组织,不仅能进一步增进幼儿对动物与季节变化的认识,还能使幼儿通过演唱歌曲,增加对动物的情感认识,从而在趣味性活动中学习,幼儿感到很轻松。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会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并尝试用身体动作表现歌曲,引导幼儿发现美。

    2.能够借助图片的排列顺序,理解记忆歌词。

    3.能愉快地参与活动,体验唱歌的快乐,感受春天的美丽,热爱祖国大自然。

    4.随歌曲旋律唱出来。

    5.感知多媒体画面的动感,体验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幼儿已有春季特征的知识经验。

    2.自制与歌词相匹配的课件图片。

    3.《春天》、《郊游》的音乐。

    活动过程

    1.以游戏的形式引出课题:温暖而又美丽的春天来了,你们看谁来了?教师分别做柳树迎风飘,小燕子飞等动作来引导幼儿猜一猜。通过师生互动,让幼儿知道春天来了,柳树发芽了,小燕子飞回来了,春天的阳光很温暖等,让幼儿感知春天的美好。充分调动了幼儿活动的积极性,同时引出歌词。

    2.依次出示课件画面,每个画面设计几个开放性的问题,让幼儿思考。例如:画面一,设计了这样的问题:“谁能看出这是哪个季节的画面?为什么?” 引导幼儿结合画面及自己的生活经验讲出春季的主要特征。画面二,设计了这样的问题:“春天来了,谁飞回来了?小燕子是一只什么鸟?(报春鸟)这些开放性问题的设计具体、明了,每个幼儿通过思考能得出一个较合理的结论,都有话说。在充分调动幼儿回答问题后,点出图片。让幼儿初步了解歌词。对每一个幼儿的回答,都根据幼儿的个体特点,给予不同程度不同形式的肯定,在这种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中,幼儿想说、敢说,也帮助幼儿借助图片的排列顺序,理解记忆了歌词。自然而然地突破了本活动的重点与难点。

    3.让幼儿范听歌曲。

    (通过欣赏示范曲,使幼儿感受到音乐的美,引起幼儿想学唱歌的兴趣。)

    4.幼儿自我发现。结合课件图片,师范读歌词,让幼儿理解记忆歌词。引导幼儿思考:“歌词里说到了谁?”本环节主要是借助图片的形、色、景等多种优势,直观形象的帮助幼儿了解记忆歌词。

    5.进行集体唱,分组唱,个别唱。

    教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春天的歌,小朋友表现得非常好,谁愿意到前面来演唱一下呢?(通过演唱,进一步激发幼儿的兴趣,体验唱歌的快乐,巩固重难点。让幼儿自己表演,教师不仅检测了自己所教的效果,更展示了幼儿这节的所学效果,真正让幼儿收益,学有所感,学有所用,鼓励幼儿都敢大胆演唱。)

    6.歌曲舞蹈创编。

    教师:老师知道我们班的小朋友都非常喜欢唱歌和跳舞,那我们今天一起来给《春天》这首歌曲伴伴舞好吗?(歌曲表演,这一活动的主要目的是进一步巩固幼儿对歌词的理解,并尝试用身体动作表现歌曲,引导幼儿发现美,使幼儿更加喜欢唱歌。)

    7.活动延伸:

    最后,听着《郊游》乐曲,带领幼儿到室外继续演唱美丽的春天,感受春天的美好。(在这一环节中,可以让幼儿创编歌词,如:小蝴蝶飞来了,小青蛙醒来了等等。)

    反思

    音乐活动是我在教学活动中一直比较难以克服的一个教学领域,通过尝试使用图谱的方法,孩子们不仅能主动学习,而且学习的氛围也变的轻松了很多,纲要指出幼儿独特的笔触、动作和语言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想象和情感,成人应对幼儿的艺术表现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不能用自己的审美标准去评判幼儿,更不能为追求结果的“完美”而对幼儿进行千篇一律的训练,以免扼杀其想象。

    幼儿园中班秋游教案(篇三)

    一、教学活动内容的生成与依据

    孩子在咿呀学语的期间便对汽车产生浓厚兴趣和特殊的感情,汽车能发声,能行驶,能将人或物从一个地方送到另一个地方,幼儿每天都能看见各种不同的汽车。他们爱观察车辆,特别是中班的幼儿已能辨认出一些常见的汽车,而且喜欢把各种汽车玩具拆拆再装装。于是,我就设计了这节“关于特殊功能车”的教学活动。让幼儿在自己喜欢的环境中学习、复习、巩固对各种车辆的了解。还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活动过程中认识各种汽车的名称和用途,增强了幼儿的社会性常识,揭开了幼儿的在生活对各种车的好奇与困惑!

    二、 活动目标

    1. 通过活动使幼儿对于汽车的结构、种类有简单的了解。

    2. 学习一些简单的交通安全行为。

    3. 知道这些多功能的车与人们之间的密不可分的生活关系。

    4. 简单了解紧急电话的用途

    5. 激发幼儿表述的愿望,能大胆的正确的表述自己的见解。

    三、 重点

    重点:幼儿可以积极主动的去观察各

    类汽车,并且了解每种车的特殊功能和用途,(如消防车是用于灭火的,邮政车,是用于运送信件的), 认真比较各种特殊车之间的外型与功能的不同(如消防车是红红的,有梯子,而救护车却是白色的,等)

    说明:由于幼儿生活经验贫乏,有些车型的特点不是很明确,有的时候也很难分辩出各种车的真正用途,以致于在生活中感到好奇和困惑。因此,应对各种车的外形和结构有所感知! 难点:幼儿可以用完整,明了的语言,说出各种车的特殊用途,并能说出在人们日常生活中遇到什么事情,要用什么样的车!

    (如:在发生火灾的时候,我们需要用到消防车 等) 说明:幼儿年幼无知,语言不流畅,只有时常纠正,改变幼儿的说话说“后半句”的习惯,才会真正的让幼儿说出完整,明了的句子,积极的讲解才会引起幼儿的重视并能主动地响应,真正地“导之以行”在日常生活中时常用完整话语的引入才会真正的使幼儿用恰当的词语说出心里所想,所感。

    幼儿园中班秋游教案【篇四】

    幼儿园中班美术教案:树叶印画

    活动目标:

    1、迁移手掌印画的经验,进行树叶印画。并从中感知色彩的丰富性。

    2、通过用“树叶飘落到××地方,变成××颜色”,拓展想象,进一步认识颜色。

    3、在活动中感受拓印画的特殊效果美,体验不同绘画形式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幼儿收集各种形状的树叶。

    2.红、黄、蓝、绿、白颜料,颜料盘中放上水粉笔。

    3.色或刷有黑色底的纸,每组两块抹布。

    活动过程:

    一、幼儿收集的树叶,引出主题。

    教师:秋天到了,树叶玩起了变颜色的魔术。有的树叶变黄了,有的树叶变红了,它们还会变成什么颜色呢?仔细看它们是怎么变的。

    二、学习用树叶拓引画。

    (1)用“树叶飘落到××地方,染上了×颜色”语句,拓展幼儿的想象,增加活动的趣味性。

    教师:树叶飘落到了大海里,它被染成了兰色。(教师边说边用水粉将树叶的一面刷上兰色,然后将树叶放在纸上用手压印)瞧!变出一片兰色的书叶了。(可反复多次压印)树叶又飘到太阳身边,它被太阳染成了红色。以同样的方法示范拓印方法。

    (2)知道中途可再次用笔刷上颜色后再印。换色时,必须用抹布将叶面上的颜色擦干净再刷其它颜色进行拓印,也可以换一片树叶在进行印画。

    三交代要求,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1)用笔在叶面上均匀地刷上颜色,笔用完要放回相应的盘中。

    (2)压印时,要将叶子放好后,一只手放在叶子上轻轻低往下压。

    (3)提醒幼儿换颜色时一定要先将叶面上擦干净。

    四、展示幼儿作品,进行活动评价。

    让幼儿说说自己把树叶变成什么颜色了。表扬画面整洁,印得清晰的幼儿。

    看着彩色的树叶,教师和幼儿一起朗诵儿歌《片片飞来像蝴蝶》。

    幼儿园中班健康教案:我爱洗澡

    活动目标:

    1、知道勤洗澡可以保护皮肤。

    2、通过迁移生活经验及音乐表演,初步学习自己洗澡。

    3、养成良好生活卫生习惯。

    活动准备:

    音乐磁带《猪小弟》。

    小猪图片一张。

    幼儿用书人手一册。

    活动过程:

    一、出示小猪图片,引起幼儿的兴趣。

    它的名字叫“猪小弟”,我们一起来听听在它身上发生了怎样的故事?

    二、听音乐《猪小弟》。

    提问:

    1、开始小猪有朋友和它游戏吗?为什么没有?(因为它身上全是泥。)

    2、后来有朋友和它游戏了吗?为什么又有朋友了呢?(因为小猪它洗澡以后变干净了。)

    三、组织幼儿讨论:

    你爱洗澡吗?为什么要经常洗澡呢?

    教师小结:

    1、洗澡可以使我们干净,这样人很舒服。

    2、运动后会出汗,皮肤上就有污垢,污垢就容易产生细菌,对皮肤不好。

    3、经常洗澡,干净的皮肤可以放出“溶菌霉”消灭细菌,保护我们的皮肤。

    四、讨论:你是怎样洗澡的?

    五、即兴表演:

    冲水——擦肥皂——搓泡泡——冲水——再搓一搓——冲水。

    六、教师弹琴,幼儿随音乐表演,体验洗澡的乐趣。

    你洗干净了吗?还想洗洗哪?(幼儿自由地创遍:头、胳膊、肚子、屁股、腿等等。)

    开始时就出示幼儿用书,引导幼儿阅读幼儿用书,知道洗澡的重要性,教育幼儿养成勤洗澡、讲卫生的好习惯。

    幼儿园中班游戏教案:好玩的球

    【活动目标】

    1、让孩子体验玩球的乐趣。

    2、让孩子尝试对球的各种玩法。

    3、想象并体验用各种器械跟球的各种玩法。

    【活动准备】

    皮球与孩子相同、辅助材料(笤帚、木棍、报纸、球拍、水、方便袋、盒子、积木、易拉罐……)、课件

    【活动过程】

    一、听音乐做动作进教室。

    二、出示皮球,尝试各种完法。

    1、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好玩的东西,想知道它是什么吗?(出示球),你们玩过吗?怎么玩的?(幼儿讨论)

    2、现在老师给你们每人一个,你们玩出和平时不一样的完法好吗?(幼儿自由玩、教师参与到孩子中)。

    3、教师随时提醒鼓励幼儿可以尝试两个、三个或多个小朋友一起玩。(发现创新玩法的小朋友教师要及时表扬)。

    三、我们现在让手里的小球休息一下,变成一个大球好不好?(坐在地上,让孩子们把自己创新的玩法展示给大家看)。

    四、出示辅助材料(易拉罐、盒子、球拍……)。

    1、教师逐个介绍,然后让孩子们用辅助材料和球玩,看谁的玩法多,谁用的材料多。

    2、老师提出要求:小朋友玩的时候要注意安全,材料用完后放会原处,能做到吗?(能)

    五、游戏《运球》看谁用的材料多、运的快。

    1、我们现在来做一个好玩的游戏《运球》,看哪个小朋友运的又快用的材料又多,好不好,准备好了吗?

    2、教师找几个能力强的孩子说一说自己用的什么材料,怎么玩的等。

    六、出示神秘礼物(看大屏幕播放背景音乐)认识各种球。

    今天,老师还给你们带来了一件神秘礼物,想不想知道它是什么?(出示屏幕认识健身球、台球、羽毛球等。

    七、(放松活动)听音乐,编球操结束活动。

    【活动延伸】

    让孩子们回家找一找还有什么球?应该怎样跟它做游戏等。

    【活动反思】

    优点:因为球是孩子们特别喜欢玩的一件玩具,所以在活动中他们玩的非常的投入,也玩出了许多新的玩法,而且他们合作精神也特别好,有好几个小朋友合作把球抱在胸前开起了火车,有两个孩子背靠背把球夹住跳来跳去的非常可爱……,尤其是他们在用球与辅助材料玩的时候,活动达到了高潮,孩子们玩的如火如荼,活动目标就这样轻松的完成了。

    缺点:由于刚出示辅助材料时,孩子们感到特别的新鲜、好奇,老师没有及时的提出要求,致使孩子们的秩序有点乱,在以后的活动中,我们会吸取经验教训,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提前对孩子们提出适度的规则与要求。

    幼儿园中班秋游教案【篇五】

    活动目标:

    1、 尝试用肢体动作大胆表现小猪的各种动作。

    2、 在情景感受小猪的可爱形象,体验模仿的乐趣。

    3、 探索、发现生活中猪的多样性及特征。

    4、 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猪的乐趣。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小猪活动视频、农场里背景图、音乐、装扮饰物

    经验准备:幼儿会唱《在农场里》,有模仿小动物的经验

    活动过程:

    一、在农场里

    1、呈现媒体情境“在农场”

    ——宝贝们,我们来到了哪里?(播放“在农场里”的伴奏)

    2、歌表演:在农场里

    ——农场里有许多可爱的动物朋友,我们一起来唱一唱、学一学(师幼一同进行歌表演)。

    :农场里真热闹!小动物们相亲相爱在一起好开心。

    二、可爱的小猪

    1、小猪来了(教师用简单道具装扮成小猪)

    ——农场里又来了位可爱的动物朋友,是谁?你们怎么看出来的?

    (1)欣赏音乐

    ——让我们一起来听段音乐,猜一猜小猪可能在干什么?

    (2)结合视频欣赏、感受小猪的可爱形象

    ——除了你们说的小猪在睡觉、在吃饭……小猪还在干什么?(一起做游戏、扇扇大耳朵、扭扭短尾巴、在锻炼等)

    2、模仿小猪

    (1)幼儿随乐自由模仿、表现小猪的可爱形象,教师观察。

    (2)个别演示、集体模仿(挑选较典型、形象的动作,教师作适度提升)

    重点关注:动作的多样性、创造性,如:小猪睡觉(扇耳朵、摇尾巴等),问:还可以怎么表现?

    (提示:教师在动作设计时可设计成一个系列或是用情境来贯穿,如:睡觉——升个懒腰起床——走路、练本领——和朋友一起玩等,这样更有力于幼儿表达表现)

    三、小猪的舞会

    1、幼儿装扮成小猪(各自挑选喜欢的饰物装扮)

    ——过几天呀,农场里要举办化妆舞会,猪妈妈也收到了邀请函,邀请我的小猪宝贝们一起参加,快快打扮起来吧。

    2、小猪练本领(随乐完整模仿、表现小猪的各种动作)

    ——教师观察、提示小猪们可以学学朋友的动作。

    3、小猪来表演(来到舞台上完整表演1-2遍)

    ——宝贝们,演出开始啦!

    ——一起为小猪的精彩表演鼓掌喝彩。

    小百科:猪,杂食类哺乳动物。身体肥壮,四肢短小,鼻子口吻较长,体肥肢短,性温驯,适应力强,繁殖快。有黑、白、酱红或黑白花等色。

    幼儿园中班秋游教案(篇六)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自己家乡的路的变化,感受自己家乡的改变,知道自己的家乡在变得越来越美丽,进一步增强其爱家乡的情感。

    2、在韵律活动中,能用自己的动作来表现使用各种交通工具在不同的路上行驶的感觉。

    3、体验集体活动多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1、请家长提供拍摄到的有关于自己小时候家乡的道路的旧照片

    2、教师拍摄的有关现在家乡一条条既宽又漂亮的马路的照片

    活动过程:

    1、出示旧照片,引起幼儿兴趣。

    (1)请幼儿看看旧照片里的路是怎样的?(很窄很小,不平,泥路)

    (2)你走过这样的路吗?走在这样的路上的感觉会是怎样的呢?(请幼儿说说走这样的路的感觉)你喜欢走这样的路吗?为什么?

    (3)你会骑小自行车吗?如果在这样的路上你骑着你的小自行车会是怎样呢?(请幼儿来模仿在不平的小路上骑自己的自行车)大家说说骑车的感觉?(教师小结:这样的路在你们爸爸妈妈小的时候是经常走的,因为那时侯我们的家乡就是只有这样的路,在这样的路上骑车很颠簸,很不舒服,而且也骑不快。)

    2、出示新的照片,引导幼儿对比,感受过去与现在的道路的不同。

    (1)再看看现在新的照片里的路是怎样的?(又宽又平,路边还有漂亮的花草树木)

    (2)那你走在这样的路上是怎样的感觉呢?你喜欢这样的路吗?为什么?

    (3)如果你再骑你的自行车在现在新的路上,那会是怎样呢?(请幼儿来模仿一下)说说自己骑车的感觉。(师幼共同总结在新路上骑车是很舒服的,很平不颠簸,而且骑的也很快,路边的风景很美,心里会很高兴。)

    3、请幼儿欣赏音乐,听出ab两段音乐的不同。

    (1)我们的家乡正变的越来越美丽,就象家乡的路一样,现在变的又宽又漂亮,你们喜欢自己的家乡吗?家乡变的越来越好高兴吗?高兴的时候,我们来听首音乐吧。

    (2)听听这首音乐有几段?你是怎么听出来的?(教师播放音乐)

    (3)师幼共同分析乐段,感受音乐a段与b段的不同。

    (4)请你跟着音乐来骑你的小自行车吧。试试看,a段音乐象是在怎样的路上骑车?b段音乐呢?(5)师幼共同确定乐段的动作。请幼儿以速度、身体动作包括脸上的表情来表现在不同的路上骑车的不同感受。

    (6)请个别幼儿来表演一下,其余幼儿来做评委,看谁表演的最好。一看就知道是在什么样的路上骑自行车。

    (7)全体幼儿再表演一遍,可以模仿别人好看的动作。

    4、结束。我们的家乡真的是越变越美丽,有很多远方的客人也来我们的家乡玩,吃羊肉。请你开着车带他们逛逛我们的家乡美丽的藏书吧。(听着音乐开车出活动室)

    关于幼儿园我爱吃水果教案集锦


    作为幼师,你一定写过教案吧,撰写教案有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可以通过编写教案认识自己教学的优点和不足。你是否在烦恼幼儿园教案怎么写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幼儿园我爱吃水果教案集锦,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幼儿园我爱吃水果教案(篇一)

    活动目标:

    1、通过阅读故事,知道水果、牛奶营养好,爱吃水果和牛奶。

    2、了解几种常见水果的基本特征,体验与同伴分享和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实物水果,每人一份表格和一张笑脸贴纸、故事挂图。

    活动过程:

    一、出示挂图,引导幼儿观察,引起幼儿的阅读兴趣:

    师:这是什么动物?对,这是只奶牛。它的肚子里都有什么?

    小结:它的肚子里有苹果、西瓜、木瓜、香蕉…原来它是一只爱吃水果的牛。

    二、通过实物投影仪,师幼共同阅读,通过提问帮助幼儿理解故事的内容。

    师:让我们一起看挂图《爱吃水果的牛》。

    1)在一个长满各种果树的森林里。爱吃水果的牛就住在这里,它在哪里呢?(请幼儿上来手指)

    2)主人喂了它好多好吃的,都有什么?

    有(西瓜)。有今天陈老师把这个水果朋友请过来了,我们一起把它变出来。变变变…大家一起来闻闻,这个又香又有营养的水果朋友叫木瓜,我们一起来说说看。

    3)一天晚上,突然怎么样了?

    4)主人被风吹了以后他怎么样了?你能看出来吗?你从哪里看出来?

    5)邻居们也怎么样了?那么小牛看见主人和他的邻居们都生病了,心里会怎么想?(很难过,很着急……)

    6)爱吃水果的牛有没有生病呢?(没有)对,只有爱吃水果的牛没有生病。

    7)主人生病了,爱吃水果的牛是怎么照顾主人的?小牛给主人喝什么?(真是只会关心人的小牛呀!)

    8)除了红红的草莓牛奶,它还给主人喝什么牛奶?请学小牛说:请喝杯“草莓牛奶”吧!……

    9)喝了水果牛奶,主人的病怎么样了?

    10)生病的邻居们也学着吃水果了,大家都变的怎么样了?

    三、师生阅读幼儿用书,引导幼儿从左到右,一页一页地翻。通过翻阅画面,再次感知故事的内容。

    师:爱吃水果的牛为什么不会生病?让我们到图画书中来找答案吧!我们一起来边看边说吧!

    师:故事讲完了,你们找到答案了吗?为什么爱吃水果的人不容易生病?使幼儿获知水果、牛奶是有营养的食品。(因为水果里面有很多的营养,维生素C能预防我们感冒)

    师:你喜欢吃水果的牛吗?为什么?总结:这只奶牛不仅爱吃水果,也愿意去照顾它的主人。当它的主人需要它的时候,还挤水果牛奶给他喝。当我们家里人或朋友生病了,我们应该怎么做?

    四、延伸活动:

    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张表格,表格里呢有许多有营养的食品,请宝宝和爸爸妈妈在自己喜欢的食品上添上一个笑脸,我们来比一比看看谁爱吃的东西最多,看看谁最不挑食。

    附故事:爱吃水果的牛

    在一个长满各种果树的森林里,住着一头爱吃水果的牛,主人每天喂它各种好吃的水果,有西瓜,有木瓜,还有像星星一样的杨桃。一天晚上,突然刮起了一阵冷风,主人着凉感冒了,所有的邻居也都感冒了,只有爱吃水果的牛没有生病。爱吃水果的牛给主人端来了从自己的身体里挤出来的各种果汁牛奶,有草莓牛奶、香蕉牛奶、苹果牛奶,还有葡萄牛奶让主人喝。喝了果汁牛奶以后,主人的感冒渐渐好了。后来,邻居们吃了水果,也都不生病了。以后,大家都变成爱吃水果的人了。

    幼儿园我爱吃水果教案(篇二)

    【活动设计】

    这是一个充满童趣的故事,虽说篇幅小,但却突破了常规的思路,处处体现出鲜活的创意。它把原本爱吃草的牛,描写成“喜欢吃黄黄的香蕉、喜欢吃像星星一样的杨桃、喜欢吃红红的草莓……”,不仅如此,当主人与他的邻居感冒生病的时候,更神奇的事情发生了,这头牛居然会产出许多水果牛奶、黄色的香蕉牛奶、红红的西瓜牛奶、紫色的葡萄牛奶……天马行空的故事情节,让孩子的想象力飘了起来,非常适合小班孩子阅读。这个故事的文字极简单,符合孩子说故事的口吻。小班孩子正是语言发展的最佳时期,也是词汇迅速增长的时期,而让孩子学会说、大胆说是我们语言活动的宗旨。在这个活动中,通过有趣的故事情节,并结合孩子的生活经验,引导孩子学习叠词描述水果的特征,大胆的用语言讲述,丰富了语言的表达。同时日常生活中有许多孩子不爱吃水果、牛奶,而通过活动能使孩子知道水果牛奶的好处,从而纠正挑食的坏习惯。

    【活动目标】

    1、学习用叠词描述水果的特征,能大胆的讲述。

    2、知道水果、牛奶营养好,爱吃水果和牛奶。

    3、体验变色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爱吃水果的牛》ppt,背景音乐,画有大奶牛的图片一张,各种水果小图片,透明杯子,装有红黄蓝三种颜色的瓶。

    【活动过程】

    一、倾听故事,了解故事内容。

    1、观察图20、21,引出课题。

    师:今天胡老师请来了一位动物朋友,它是谁?这只奶牛肚子藏着什么?为什么它的肚子里有这么多水果,我们一起来听一个故事,听完你就明白了。

    2、欣赏配乐故事。

    提问:①爱吃水果的牛为什么没有生病?②爱吃水果的.牛是怎样帮助生病的主人和大家的?

    二、学习用叠词描述水果的特征。

    1、(点ppt)在故事里有一种像星星一样的水果牛很爱吃,你们知道是什么水果吗?

    2、你爱吃什么水果?它是怎样的水果?(学习:如“хх的苹果”)

    3、互动式示范。

    老师这里有一些水果卡片,这是什么?(草莓)是怎样的草莓?(红红的)你是用颜色那草莓还是怎样的?

    现在,请每个来拿一张水果卡片,和边上的小朋友说一说:“你拿到了怎样的水果。”

    4、奶牛看到小朋友手上的水果说:“我的肚子饿了”我们把水果送给奶牛吃好吗?送水果时要大声的对爱吃水果的牛说一句话——“我给你吃хх的хх”。如:牛我给你吃甜甜的苹果,还可以说牛我给你吃圆圆的苹果,红红的苹果……

    三、制作水果牛奶。

    1、奶牛吃了我们送给它的水果已经变出了牛奶有红牛奶、黄牛奶还有蓝牛奶。红(黄、蓝)牛奶可能是什么水果的牛奶?为什么?

    2、如果用这三种牛奶来变一变,还会变出什么颜色的牛奶呢?

    3、幼儿用红、黄、蓝三原色变颜色。

    ①教师示范并交代玩色时的要求和注意事项。

    ②幼儿操作,教师巡回。

    4、交流自己变出的水果牛奶。

    四、延伸:想想,这三种颜色的水果牛奶,还能变出其他的颜色吗?回家去再试试。

    【活动反思】

    在活动中我出示了多媒体课件进行配乐故事,让孩子的注意力一下被吸引了,家长开放日最好能让所有的孩子都得到展示和参与的机会,因为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得到关注,同样这也最体现公平和平等的机会了!在课中我积极引导孩子用叠词描述水果的特征,尽量不重复叫孩子回答问题,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说。活动中留给孩子的是一串串的笑声。当然我存在许多不足,首先我回应和追问不够,有时面对孩子抛过来的球没有很好的回应,还有这个绘本的图画是用铅笔来勾画的,画面线条比较凌乱,所以孩子们不能很好的看出有些细节方面的东西,导致孩子不能很好说出一些水果。

    幼儿园我爱吃水果教案(篇三)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background:yellow;">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爱吃水果的牛》。

    第一部分:说教材分析

    一、说教材内容

    故事是儿童文学的一种体裁,它以现实生活为基础,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把故事中的事物描绘的有思想、有感情,能像人一样说话,富有生命力,并编制生动的情节来反映生活。故事中的语言通俗易懂,情节简单,符合幼儿心理状态和认识水平,富有教育意义,易于幼儿接受。《爱吃水果的牛》是一篇富有浓郁儿童情趣的故事,它采用拟人的手法,表现了爱吃水果的牛帮助大家获得健康,从而获得快乐的过程,让幼儿充分认识到水果是富有营养的食品,可以让身体健康强壮,也让幼儿充分感受到爱吃水果的牛的助人之心和与朋友分享的友爱之情,体会到为朋友做事的快乐。="background:yellow;">="background:yellow;">

    二、说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导向作用,根据我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兴趣需要和语言发展的实际水平,根据本主题的总目标,确定本活动的目标为:

    情感目标:使幼儿懂得要用爱心去帮助别人,并愿意和同伴分享快乐。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欣赏文学作品的兴趣和能力,发展幼儿的感受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知识目标:理解故事内容,了解几种常见水果的基本特征,懂得水果有营养和吃水果的好处。

    三、说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故事内容、懂得水果有营养和吃水果的好处

    难点:懂得与同伴分享、并主动帮助别人

    制定重难点的依据是:我班幼儿在情感及认识方面的特点,即中班幼儿理解能力有限,对理解隐含在故事中的寓意有一定的困难,所以让幼儿充分感受到爱吃水果的牛助人之心和与朋友分享健康的友爱之情,体验为朋友做事的快乐尤为重要。

    四、说活动准备

    1、幼儿每人带一种水果,教师将部分水果洗净、切开。

    2、故事挂图、磁带

    五、说环境创设

    用幼儿秋游后的创作作品布置丰收的主题墙,将幼儿的果实变形作品悬挂于教师中布置丰收的的环境,引导幼儿相互欣赏,加深幼儿对秋天果实的了解,发展幼儿创造想象能力,体验秋天丰收的喜悦之情。

    第二部分:说教法、学法

    一、说学法

    根据幼儿的认知水平、实际情况和教材自身的特点,我采用了情景教学法、直观演示法、讲述法、讨论法和提问法。

    1、情景教学法:创设一个自由宽松的环境,让每一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尝试,从而获得感性认识。

    2、直观演示法:运用直观、形象的教具进行示范,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内容。活动中利用教学挂图,引导幼儿了解故事情节,理解故事内容。

    3、讲述法:通过生动形象的讲述,激发幼儿的情感共识,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内容,帮助幼儿树立简单的是非观念,达到教育目的。在讲述故事的过程中,根据需要,我注意控制语速、音量的快慢、大小和抑扬顿挫的变化,从而较好的表达作品的感情。

    4、提问法:提问是教师引导幼儿观察事物,要求幼儿再现已掌握的知识、启发幼儿积极思维的手段。提问在教学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主要运用了假设性提问、解释性提问等。在提问问题时,针对不同能力层次的幼儿,比较容易的问题让能力差的幼儿回答,需要描述的问题、总结归纳性的问题让能力强的幼儿回答,使每个幼儿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background:yellow;">

    二、说学法指导

    1、亲身实践法:让幼儿通过亲自实践,如触摸、品尝等,了解水果的基本特征。

    2、讲述法:主要教会幼儿能准确的回答问题,恰当的说明自己的想法和做法。在活动中,我采用多种形式的提问,为幼儿提供讲述的空间,启发幼儿用洪亮的声音、完整的语言进行讲述,并且注意为每个幼儿提供讲述的机会。="background:yellow;">="background:yellow;">

    第三部分:说教学程序

    有了以上这些分析和准备,根据教学需要,本次活动我设计了五个环节:激发兴趣,引出课题――学习故事,感知内容――讲述故事,迁移主题――品尝水果,加深理解――创造表演,巩固延伸。

    第一、激发兴趣,引出课题

    1、请幼儿拿出自己带来的水果,与同伴自由交流。="background:yellow;">

    引导幼儿与同伴说说自己带来的水果的名称、形状及自己喜欢它的原因。

    2、幼儿讨论:经常吃水果的好处。

    在此环节中,注意引导幼儿运用原有的生活经验进行讨论、讲述,为下一步教学的开展进行铺垫,突出教学的重点,引起兴趣,引出主题。

    第二、学习故事,感知内容

    1、教师有感情的讲故事,不出示任何教具,依据幼儿无意注意占主要地位,有意注意还不稳定的特点,为了避免分散幼儿的注意力,影响幼儿对故事内容的感知,所以,只运用丰富的表情、优美的音乐来表现故事,讲完后,提问简单的问题:

    (1)故事的名称(2)故事中有谁?(3)爱吃水果的牛做了一件什么事?

    2、结合挂图分段讲述故事,幼儿欣赏。

    (1)出示满肚子都是水果的牛的图片,引发幼儿兴趣,引导幼儿说说:这是什么动物?它的肚子里都有什么?

    (2)分段讲述故事,提出问题:

    A、在长满各种果树的树林里住着一头爱吃什么的牛?

    B、一天晚上刮起了凉风,主人和邻居怎么了?

    c、主人生病了,爱吃水果的牛怎样做得?

    (3)讨论:为什么多吃水果不容易生病?

    通过这些问题,引导幼儿理解故事的内容,懂得水果富有营养,多吃水果身体健康又强壮。并且通过讨论,鼓励幼儿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第三、讲述故事,迁移主题

    1、幼儿看图片讲述故事《爱吃水果的牛》。

    此环节我引导幼儿观察图片,指导幼儿用完整、连贯的语言讲述故事内容。

    2、迁移主题:幼儿欣赏故事,教师根据幼儿对故事的理解以递进的方式提问:

    (1)爱吃水果的牛为什么不会生病?

    (2)它是怎样帮助生病的主人和邻居的?

    (3)你喜欢爱吃水果的牛吗?为什么?

    爱吃水果的牛和好朋友一起分享健康,你可以和好朋友分享什么呢?

    由此逐步得出故事的含义:爱吃水果的牛又一颗爱心,帮助生病的人获得了健康,获得了快乐。这个环节重在揭示思想内涵,进行情感教育,我将它贯穿到整个故事的情节中,它是解决重点、突破难点最关键的一个环节。="background:yellow;">

    第四、品尝水果,加深理解

    教师把幼儿带来的水果洗好、切好,请大家共同品尝,共同分享。

    幼儿边吃边讨论:爱吃水果的牛都吃了哪些水果?你都吃了哪些水果?它们长的什么样子?是什么味道的?有什么营养?你愿意和谁一起分享这么好吃的水果?

    这个环节中,使幼儿认识几种常见的水果,并且了解常见水果的基本特征:颜色、形状、味道等。依据幼儿思维发展的过程,本环节由近及远,由易到难的引导幼儿思考、讨论,进而得出与幼儿实际生活相关的答案,并使幼儿有了行动的愿望,促进幼儿发散思维的发展。解决了本活动的难点,达到了教育的目标。

    第五、创造表演,巩固延伸

    1、引导幼儿吃完水果玩“变水果”游戏,鼓励幼儿自己或与同伴合作,共同表演水果造型。

    2、画一画自己喜欢的水果。

    本环节中以游戏的形式,巩固幼儿对水果基本特征的认识,并进一步对幼儿进行情感教育,发展了幼儿想象力和创造思维能力,并让幼儿体验游戏的乐趣。

    整体来看,整个活动的设计我都遵循教育和主体性教育的特点和原则,结合使用观察法、直观感知法、尝试法等教育方法,注重活动趣味性、发展性。教师不是直接灌输知识,而是运用多种适当的方法,接触和引导幼儿,让他们去发现、去学习和表达,教师只作为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参与活动。俗话说“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今天我所展示的这个活动肯定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希望在座的各位领导、老师能给与批评指正,让我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在新的教育观念的熏陶下,和孩子一起探索,一起成长。谢谢!="background:yellow;">

    幼儿园我爱吃水果教案【篇四】

    各位老师,我今天带来给大家的是习作指导《爱吃的水果》。

    一、创设情境引入

    师:各位小动物们,大家好,我是喜鹊姐姐。今天由我来为大家主持水果大餐。小猫、小熊、小狗、小兔子们,你们都把自己爱吃的水果带来了吗?喜鹊姐姐也给你们带来了丰富的水果,请看大屏幕。

    二、整体感观。

    师:怎么样?感觉如何?谁能用一句表示感叹的话来说说你的感受。小青蛙,你说得真好!小白兔,说得不错,小松鼠,好极了!大家都能从水果的多少、颜色、味道说出自己的感受!看得出来,你们都非常爱吃水果,对水果有种特殊的感情,一提到它呀口水都快流出来了。那你们能告诉喜鹊姐姐你们都带来什么爱吃的水果,为什么爱吃呢?小白鸽,你说说,你爱吃草莓,是因为它外表好看;小燕子,你说说,哦,你爱吃苹果,因为它味美,小灰雀呢!哦,你爱吃葡萄,是因为新疆的葡萄好吃!......对于自己爱吃的水果,小伙伴们也都能从不同方面谈了自己爱吃的原因。

    三、观察形状

    师:刚才说了这么多,喜鹊姐姐发现很多小伙伴都爱吃桔子,喜鹊姐姐也爱吃。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师:这是什么?桔子是什么样子的?正确!能把它说具体一点吗?非常好,小蜻蜓,你的想象力真丰富!还有谁来大胆的想象一下!不错!我们再来看看它的颜色?对,桔子是黄色的,那表示黄色的词语有哪些呢?对!蛋黄、金黄、橘黄、黄澄澄、黄灿灿。看来大伙平时还挺善于积累词语,希望这种好的学习习惯能够保持!那么,在这里,这个桔子该用哪个词语才最贴切?小鸭子,你来说说,正确!你喜欢这种颜色吗?怎样才能让别人感受到你的喜爱呢?你真聪明!加上了一个比喻,就能把句子写得形象、生动,喜爱之情自然就出来了

    四、辨别颜色

    师:那是不是桔子天生都是披着黄澄澄的外衣呢?我们来看看!从图上我们可以知道:桔子的颜色是有一个变化过程的,谁来说说?小龙马,你来!对,没有成熟的桔子是深绿色的,然后逐渐变成浅绿色,最后变成金黄色的了!

    五、小结形状、颜色

    师:现在,喜鹊姐姐要给大家出一道难题了:谁能把刚才我们观察到的连起来,用一段通顺的话来表述一下。有点难吧!。这样吧!同桌先练一练。好了吗?谁敢来?非常好,小麻雀,你真勇敢!来!试试看!说得棒极了。能上来电脑上把你刚才说的展示出来吗?好,我们来欣赏一下!写得真棒!我们应该向小麻雀学习,下面,请大家象小麻雀一样,观察一下自己爱吃的水果,同桌互相说一说它的形状、颜色,再把它写下来。看看谁写得好,请它上来电脑上展示!啄木鸟,你的也写得不错,上来展示展示!还有吗?好,你的,你的,你的也行!

    六、品尝味道

    师:看着伙伴们笔下的水果,写得多好呀!喜鹊姐姐都忍不住想吃了,你们想不想吃呀!好!我们的水果大餐就要开始了。在开餐之前,喜鹊姐姐有个小小的要求,只有做得到的小朋友才可以吃哟!那就是:用你的小鼻子闻闻、用你的小嘴尝尝,用你的心感受感受!小伙伴们,能做到吗?好,现在我宣布,水果大餐正式开始:在品尝过程中,你可以独自享受,也可以去和好朋友分享;你可以吃自己的,也可以去拿别人的,喜鹊姐姐这里也有,欢迎大家过来品尝!-时间到,相信这次伙伴们都不会白吃,一定会有所收获的。请大家放下水果,没吃完也没关系,等一会儿我们还有机会吃。

    师:接下来,我要采访一下,你们刚才是怎么吃水果的?有没有谁愿意接受喜鹊姐姐的采访?好,就你,小白兔,请问你刚才吃的是什么水果?能说说你当时是怎么吃的吗?说得太精彩了。请你上电脑上展示一下?下面,我们大家一起来欣赏欣赏。说说你们的看法。小青蛙,你认为开头写得好,写了没吃时就有一股香味,诱得人情不自禁想吃!读了这一句你也想吃!小燕子,你认为它用词准确,写出了草莓诱人的香甜!

    小鸭子,你认为小白兔写出了对草莓的喜爱之情!读起来就好象真的吃到了一样!小灰猫,你认为写得好,如果在后面再想象一下没有成熟的草莓是什么味道就更完美了。-说得不错,要不?小灰猫,你上来帮小白兔续上-

    师:很好,你们的评语都很贴切!那你们知道小白兔为什么能写得这么好吗?我们一起来分析分析:小白兔没吃草莓时怎么样?咬开它又怎么样?吃进嘴又是什么感觉?吃完之后又有什么感受!,这下知道了吧!原来关键在于小白兔抓住了草莓味道上的特点来写,写出了自己对草莓的喜爱之情!

    相信每一个小伙伴只要留心观察,也一定能写好的?不信,大家动笔试试看!小黑熊,你写得不错,上来展示,让大家欣赏欣赏!你的也不错,上来。你的有特色,也来,还有你的。

    七、了解水果知识。

    师:看着你们笔下栩栩如生的水果,喜鹊姐姐真是喜欢得不得了!如果你们能了解你们爱吃的水果,它们生长在哪里?它们有什么营养?以及它们有什么特点的话?那你们的文章就会更加如虎添翼了。想了解这些呀,就得跟喜鹊姐姐去一个地方,那就是网络世界,我们一起上网看看吧!

    是不是大开眼界......相信大伙们也一定收集了不少有关的资料。下面,根据刚才我们查到的资料,以及你在课外收集到的。我们准备选出几种最受大家欢迎的水果。以同一爱好为一组,比如喜欢苹果的为一组,喜欢西瓜为一组......先在小组内进行讨论、总结。看看哪个小组把自己爱吃的水果说得让大家都爱吃,哪个小组选出的组长就会成为今天的水果大餐形象大使,参加下个月在森林王国举行的美食大会。有信心吗?现在自由组合小组,进入分组讨论。1、2、3,开始!

    时间到!哪个小组先来?好,西瓜组的代表来说说,恩,西瓜组认为西瓜最受欢迎,我们听听:说得太棒了!他们从西瓜的产地、营养价值和作用等方面做了详细的解说。还用生活中碰到的两件趣事来证明西瓜的作用。很有说服力。西瓜组说得不错。别的小组谁来发言?好,你们说说,好,你们来说说。......

    看来,发言的个个都是一流的演说家。可是,我们可不能光说不做,请大家把你们刚才组内讨论的有关的知识回想一下,有条理的写出来,写完之后,看看这部分内容和我们刚才前面写的有什么联系,组织一下,看怎样才能组成一篇通顺、优美的文章。产地、营养价值、作用这三部分,可以分开来放在文章中间,也可以独立成段。这就要看你对文章的把握。喜鹊姐姐这里有一篇范文,你们可以参考参考!另外,利用课余时间,你们也可以上网查查有关的资料,这里喜鹊姐姐提供几个网站,有空去查查!

    下面,利用大伙们写的时间,我们来看看哪一个组推荐的水果被评为了最受欢迎的水果。他们就是西瓜组的小白鸽、苹果组的小灰雀、草莓组的小天鹅,恭喜你们!你们就是今天的水果大餐形象大使!

    八、结束语

    时间过得真快!水果大餐马上要落下帷幕了,下一步,我们将举行水果鉴赏会,欢迎到时大伙们带着你们写好的习作,来参加啊!小动物们,喜鹊姐姐要跟大家说再见了。水果鉴赏会时见!

    【初中数学教学课件教案集锦】相关推荐
    [热]幼儿园认识蔬菜教案大全7篇

    我相信幼师都接触过教案,撰写教案有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要想在教学中不断进取,其秘诀之一就是编写好教案。写幼儿园教案要注意哪些方面呢?下面是小编特地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认识蔬菜教案大全7篇”。活动准备:不透明的盒子里面放着香菜。香菜盆栽。活动目标:通过盒子引起孩子的好奇心。经过看、闻、尝来了解香菜。活...

    实用!幼儿园中班秋游教案集锦1440字

    按照惯例,幼儿园教师必须撰写自己的教案,教案在我们教师的教学中非常重要,每一位幼师都要慎重考虑教案的设计,好的幼儿园教案都有哪些内容?为了解决大家烦恼,小编特地收集整理了实用!幼儿园中班秋游教案集锦1440字,供大家参考。活动目标:1、欣赏音乐,能有节奏的开火车。2、在玩开火车的游戏时能够分辨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