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案
  • >幼儿园教案
  • >导航
  • >数列教案十五篇
  • 数列教案

    发表时间:2024-09-02

    数列教案十五篇。

    推荐给您一些最新的关于“数列教案”的经典文章。教学过程中教案课件是基本部分,每天老师都需要写自己的教案课件。教案是教师对教学内容的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的反映。我相信这些资料可以帮助您更好地了解行业!

    数列教案 篇1

    教学目的:

    1.明确等差数列的定义,掌握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2.会解决知道中的三个,求另外一个的问题。

    教学重点:等差数列的概念,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教学难点:等差数列的性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课件第一页)

    二、讲解新课:

    1.等差数列:一般地,如果一个数列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前一项的 差等于同一个常数,这个数列就叫做等差数列,这个常数就叫做等差数列的公差(常用字母“d”表示)。

    (课件第二页)

    ⑴.公差d一定是由后项减前项所得,而不能用前项减后项来求;

    ⑵.对于数列{ },若 - =d (与n无关的数或字母),n≥2,n∈n ,则此数列是等差数列,d 为公差。

    2.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或 】等差数列定义是由一数列相邻两项之间关系而得。若一等差数列 的首项是 ,公差是d,则据其定义可得: 即: 即: 即: …… 由此归纳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可得: (课件第二页) 第二通项公式 (课件第二页)

    三、例题讲解

    例1 ⑴求等差数列8,5,2…的第20项(课本p111) ⑵ -401是不是等差数列-5,-9,-13…的项?如果是,是第几项?

    例2 在等差数列 中,已知 , ,求 , ,

    例3将一个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输入计算器数列 中,设数列的第s项和第t项分别为 和 ,计算 的值,你能发现什么结论?并证明你的结论。

    小结:①这就是第二通项公式的变形,②几何特征,直线的斜率

    例4 梯子最高一级宽33cm,最低一级宽为110cm,中间还有10级,各级的宽度成等差数列,计算中间各级的宽度。(课本p112例3)

    例5 已知数列{ }的通项公式 ,其中 、 是常数,那么这个数列是否一定是等差数列?若是,首项与公差分别是什么?(课本p113例4)

    分析:由等差数列的定义,要判定 是不是等差数列,只要看 (n≥2)是不是一个与n无关的常数。

    注:①若p=0,则{ }是公差为0的等差数列,即为常数列q,q,q,… ②若p≠0, 则{ }是关于n的一次式,从图象上看,表示数列的各点均在一次函数y=px+q的图象上,一次项的系数是公差,直线在y轴上的截距为q. ③数列{ }为等差数列的充要条件是其通项 =pn+q (p、q是常数)。称其为第3通项公式④判断数列是否是等差数列的方法是否满足3个通项公式中的一个。

    例6.成等差数列的四个数的和为26,第二项与第三项之积为40,求这四个数.

    四、练习:

    1.(1)求等差数列3,7,11,……的第4项与第10项.

    (2)求等差数列10,8,6,……的第20项.

    (3)100是不是等差数列2,9,16,……的项?如果是,是第几项?如果不是,说明理由.

    (4)-20是不是等差数列0,-3 ,-7,……的项?如果是,是第几项?如果不是,说明理由.

    2.在等差数列{ }中,

    (1)已知 =10, =19,求 与d;

    五、课后作业:

    习题3.2 1(2),(4) 2.(2), 3, 4, 5, 6 . 8. 9.

    数列教案 篇2

    等差数列教材(教案) 课  题:等差数列 教  材:(苏教版数学第二册)§子1.2  等差数列 课  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1)明确等差数列的定义,掌握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2)会解决知道an,a1,d,n中的三个,求另外一个的问题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观察能力、归纳能力、应用能力和创新解题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协作精神和探索精神 教学重点:等差数列的概念,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教学难点:等差数列的性质 教学方法:发现法、观察法、讨论法、讲解法及其组合 教  具:多媒体 内容分析:前面学习了数列的定义及表示数列的几种方法――列举法、通项公式、递推公式等,这些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数列的.特点,具备这些知识后,为本节课探索等差数列的定义、通项公式等创造了条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1、小明昨天背记了1个英文单词,从今天开始,他背记的单词量逐日增加,依次为:6,11,16,21,……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以上数列有什么特点? 学生独立思考后口答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数学来源于生活 2、提出问题:多少天后他背记的单词量达到301? 表明自己观点 让学生大胆猜想,引发思考,引出新课 二、探索活动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1、交流与发现:(1)等差数列的定义:一般地,如果一个数列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前一项的差都等于同一个常数,这个数列就叫做等差数列,这个常数就叫做等差数列的公差(常用字母“d”表示)。注意 ①公差d一定是由后项减前项所得,而不能用前项减后项来求 ②对于数列{an},若an-an-1=d(与n无关的数或字母),n≥2,n∈N+,则此数列是等差数列,d为公差。 (2)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an=a1+(n-1)d 学生与同桌交流后回答           探索、研究等差数列的定义及通项公式       2、例题讲解 (1)求等差数列8,5,2……的第20项 (2)-401是不是等差数列-5,-9,-13……的项?如果是,是第几项? 解:(1)由a1=8,d=5-8=2-5=-3 N=20,得a20=8+(20-1)×(-3)=-49 (2)由a1=-5,d=-9-(-5)=-4 得数列通项公式为:an=-5-4(n-1) 由题意可知,本题是要回答是否存在正整数n,使得-401=-5-4(n-1)成立,解之得n=100,既-401是这个数列的第100项。 在等差数列{an}中,已知a5=10,a12=31,求a1,d,a20,an 解法一:∵a5=10,a12=31,则     a1+4d=10  a1=-2   a1+11d=31 d=3 ∴an=a1+(n-1)d=3n-5 a20=a1+19d=55 解法二:a12=a5+7d 31=10+7d d=3 ∴a20=a12+8d=55 小结:第二通项公式an=am+(n-m)d 梯子最高一级宽33cm,最低一级宽为110cm,中间还有10级,各级的宽度成等差数列,计算中间各级的宽度。 解:设{an}表示梯子自上而上各级宽度所成的等差数列,由已知条件,可知:a1=33,a12=10,n=12 ∴a12=a1+(12-1)d,即110=33+11d 解得:d=7 因此,a2=33+7=40,a3=40+7=47,a4=54,a5=61, a6=68,a7=75,a8=82,a9=89,a10=96,a11=103, 答;梯子中间各级的宽度从上到下依次是40cm,47cm,54cm,61cm,68cm,75cm,82cm,89cm,96cm,103cm。   先让学生发表观点,后喊两名中等生板书     学生小组讨论后发表观点并积极上黑板板书               发挥学生优势,画出图形,讨论先求什么   会用通项公式,学会用方程思想解题     做好“条件”转化:学会列方程组解决     培养学生一题多解的能力   学会应用,培养数学建模能力与应用能力   三、巩固练习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练习: 1、(1)求等差数列3,7,11,……的第4项与第10项。   (2)100是不是等差数列2,9,16,……的项?如果是,是第几项?如果不是,说明理由。           2、在等差数列{an}中,(1)已知a4=10,a7=9,求a1与d; (2)已知a3=9,a9=3,求a12。   a1+3d=10  a1+6d=19     点拨:(1)由题意得:  (2)解法一:由题意可得: a1+2d=9 a1=11 a1+8d=3 d=-1 ∴该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n=11+(n-1)×(-1)=12-n, ∴a12=0 解法二:由已知得:a9=a3+6d, 即:3=9+6d, ∴d=-1 又∵a12=a9+3d, ∴a12=3+3×(-1)=0   喊4名中等学生板书   喊2名中等学生板书: 令7n-5=100,解得:n=15, ∴100是这个数列的第15项     喊2名中等学生板书       喊2名中等学生板书,注意对照   会用通项公式     会判断一数是否为某一数列的其中一项,注意解题步骤的规范性与准确性                   会由an,a1,d,n中的三个,求另外一个,培养发散性思维,培养一题多解能力与创新解题能力 四、反思总结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体会和收获?本课涉及哪些数学知识、思想、方法? 培养学生总结、归纳能力 及时总结,授之以渔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体现了“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教学理念,学生在探索中获得了数学的“思想、方法、能力、素质”。 一、情境创设,自然有效。 实践证明,通过问题发现问题,符合职业中学学生的认知特点,自然有效。 二、自主探索,惊喜不断。 本课从多层面开展课堂活动,既有民主和谐的师生互动式活动,更有学生的独立思考、演练、小组讨论、观察,发现,总结交流等学习活动,学生在探索过程中学得灵活、踏实、轻松、愉快,体验学习数学的成功和快乐。 三、夯实基础,提高效益。 本课以课本例题、练习为原型,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层层推进,激发学生学习潜能,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维特性,渗透基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培养学生数学建模能力,培养学生创新解题能力和应用能力,极大的提高了数学课堂教学效益。 四、新的思考。 1、要注意an=am+(n-m)d和an=pn-q(p、q是常数)的理解与应用; 2、在等差数列通项公式的应用中,应突出它与一次函数的联系,这样就便于利用所学过的一次函数的知识来认识等差数列的性质:从图象上看,为什么两项可以决定一个等差数列。

    数列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等差数列的概念;理解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的推导过程;了解等差数列的函数特征;能用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解决相应的一些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让学生亲身经历“从特殊入手,研究对象的性质,再逐步扩大到一般”这一研究过程,培养他们观察、分析、归纳、推理的能力。通过阶梯性的强化练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等差数列的研究,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勇于发现的求索精神;使学生逐步养成细心观察、认真分析、及时总结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等差数列的概念的理解,通项公式的推导及应用。

    2.教学难点:

    (1)对等差数列中“等差”两字的把握;

    (2)等差数列通项公式的推导。

    [教学过程]

    一.课题引入

    创设情境引入课题:(这节课我们将学习一类特殊的数列,下面我们看这样一些例子)

    二、新课探究

    (一)等差数列的定义

    1、等差数列的定义

    如果一个数列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那么这个数列就叫等差数列。这个常数叫做等差数列的公差,通常用字母d来表示。

    (1)定义中的关健词有哪些?

    (2)公差d是哪两个数的差?

    (二)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探究1: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求法一)

    如果等差数列首项是,公差是,那么这个等差数列如何表示?呢?

    根据等差数列的定义可得:

    因此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就是:,

    探究2: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求法二)

    根据等差数列的定义可得:

    将以上-1个式子相加得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就是:,

    三、应用与探索

    例1、(1)求等差数列8,5,2,…,的第20项。

    (2)等差数列-5,-9,-13,…,的第几项是–401?

    (2)、分析:要判断-401是不是数列的项,关键是求出通项公式,并判断是否存在正整数n,使得成立,实质上是要求方程的正整数解。

    例2、在等差数列中,已知=10,=31,求首项与公差d.

    解:由,得。

    在应用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an=a1+(n-1)d过程中,对an,a1,n,d这四个变量,知道其中三个量就可以求余下的一个量,这是一种方程的思想。

    巩固练习

    1.等差数列{an}的前三项依次为a-6,-3a-5,-10a-1,则a=()。

    2.一张梯子最高一级宽33cm,最低一级宽110cm,中间还有10级,各级的宽度成等差数列。求公差d。

    四、小结

    1.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公差;

    2.等差数列的计算问题,通常知道其中三个量就可以利用通项公式an=a1+(n-1)d,求余下的一个量;

    3.判断一个数列是否为等差数列只需看是否为常数即可;

    4.利用从特殊到一般的思维去发现数学系规律或解决数学问题.

    五、作业:

    1、必做题:课本第40页习题2.2第1,3,5题

    2、选做题:如何以最快的速度求:1+2+3+???+100=

    数列教案 篇4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

    我说课的课题是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本节内容选自江苏教育出版社中职数学第二册第11章第2节,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以及说教学反思几个方面对本节课加以说明。

    一、下面先说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中职数学是中等职业学校各类专业学生必修的主要文化基础课,学好这门课程对提高学生数学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数列这一章是中职数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它不仅是函数知识的延伸,而且还有着非常广泛的实际应用;同时数列还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良好题材。

    《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是本章的第二节,它为后继学习提供了知识基础,对提高学生分析、猜想、概括、归纳的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等差数列》作为《数列》这一章中两个最重要的数列之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它的研究和解决集中体现了研究《数列》问题的思想和方法。学习《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对提高学生分析、猜想、概括、归纳的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2、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教学内容的结构特征,并结合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以下三个方面

    知识目标:掌握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观察、归纳、类比、联想等发现规律的一般方法。

    2、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精神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2、让学生在问题中感受学习的乐趣;

    3、教学重点和难点。根据本节课的内容以及学生已掌握的知识情况我将

    教学重点确定为: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及应用

    教学难点确定为:应用等差数列解决有关问题

    二、说教法学法

    教法教学有法但教无定法,教学方法要与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相结合。

    中职学生的生源质量逐年下降,大部分中职生基础薄弱、理解接受能力较差,大多数学生不爱学习,不会学习。学生认为数学难,枯燥理解不了。对数学学习提不起兴趣,因此在教学中我注重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本节课通过具体的实例引入,采用了问题、类比、发现、归纳的探究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去学习。在课堂教学中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注重精讲多练。同时也注重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为学习营造宽松和谐的氛围。另外在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等,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学法我们常说:“现代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因而在教学中要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我设计了①创设情境—引入问题②分析归纳—解决问题③例题研究—运用新知④分组训练—巩固新知⑤总结归纳—提高认识⑥课后作业-自主探究六个层次的学法,它们环环相扣,层层深入,从而顺利完成教学目标。

    接下来,我再具体谈一谈这堂课的教学过程。

    三、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问题教学设想

    我经常在想:长期以来,我们的学生为什么对数学不感兴趣,甚至害怕数学,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数学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太远了。事实上,数学学习应该与学生的生活融合起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让他们在生活中去发现数学、探究数学、认识并掌握数学。

    由生活中的实例一招聘信息引入:A公司月薪20xx元;B公司第一个月800元,以后逐月递加200元。你愿意到哪家公司上班?为什么?在A、B公司一年各共领多少钱?五年呢?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给学生讲数学家高斯的故事

    1+2+3+…+100=

    同学们,如果你是小高斯,你会怎么向老师解释算法呢?

    (二)分析归纳——解决问题教学设想

    由高斯的解题过程:

    S= 1+2+3+…+100

    S= 100+99+98+…+1

    2S=(100+1)×100

    S=(100+1)100/2=5050

    让学生在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由被动地听讲变为主动参与,敢于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并学会倾听、尊重他人的意见。教师引导学生概括总结出本课新的知识点。

    1、等差数列前n项求和公式

    类似m+n=s+t am+an=as+at m,n,s,t∈N+

    等差求和

    倒排相加

    另有

    即(2)——类似梯形面积公式便于记忆

    进而让学生解决课前提出的问题

    一年在A公司12×20xx

    在B公司

    800+900+1000+…1900

    五年在A公司20xx×12×5

    在B公司

    800+900+1000+…+6700

    ——让学生利用刚学的知识解决当前的问题,让学生明白学以致用。

    (三)例题研究——运用新知教学设想

    通过例题,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从而达到掌握、运用知识的效果

    例1、(1)求正奇数前100项之和;

    (2)求第101个正奇数到第150个正奇数之和;

    (3)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n=100-3n,求其前65项之和;

    (4)在等差数列{an}中,已知a1=3,,求S10

    例2、某长跑运动员7天每天的训练量(单位:m)分别是7500,8000,8500,9000,9500,10000,10500,他在7天内共跑了多少米?

    例3、设等差数列{an}的公差d=,,前n项之和Sn=。求a1及n

    课堂上让学生用两种公式解题,有利于提高思维的灵活性,通过板演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掌握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四)分组训练—巩固新知

    教学设想,例题过后,我特地设计了一组检测题,

    1、等差数列求和公式Sn=

    2、等差数列{an}中,(1)a1=2,d=-1则Sn=

    3、2c+4c+6c+…+2nc=

    4、一堆圆木,每层总比上一层多一根,顶层4根,最底层21根,这堆木料有多少根?

    5、一只挂钟,遇整点就敲响,钟响的次数是该点的时间数,从1点到12点共响几次?

    通过游戏比赛的形式,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来巩固新知识。

    (五)总结归纳——提高认识教学设想

    让学生通过所学内容的小结,对知识的发生发展有一个清晰的线索,把课堂所学知识构建起新的知识体系。同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六)课后作业自主探究

    教学设想

    学生经过以上五个环节的学习,已经初步掌握了等差数列的前n项的求和,并解决了一些实际问题。

    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知识掌握的情况有针对性布置课后作业。提高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

    四、说板书设计

    我将这节课的板书设计为三列,一列为本节课的基本知识点,一列为例题,一列为讲解。条理清晰,一目了然。

    我认为板书设计在课堂教学中也很重要,好的板书就是一份微型教案,向学生展现了所学知识的框架,突出重点难点,清晰直观地将授课内容传递给学生,便于学生理解掌握。

    五、说教学反思

    根据课堂教学情况,课后及时总结,不断改进,精益求精,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结束:以上是我说课的内容,不当之处希望各位评委老师提出宝贵意见。

    数列教案 篇5

    3、通过参与编题解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是通项公式的认识;

    教学难点是对公式的灵活运用.。

    实物投影仪,多媒体软件,电脑。

    研探式。

    一。复习提问。

    等差数列的概念是从相邻两项的关系加以定义的,这个关系用递推公式来表示比较简单,但我们要围绕通项公式作进一步的理解与应用。

    二。主体设计。

    通项公式反映了项与项数之间的函数关系,当等差数列的首项与公差确定后,数列的每一项便确定了,可以求指定的项(即已知求)。找学生试举一例如:“已知等差数列中,首项,公差,求。”这是通项公式的简单应用,由学生解答后,要求每个学生出一些运用等差数列通项公式的题目,包括正用、反用与变用,简单、复杂,定量、定性的均可,教师巡视将好题搜集起来,分类投影在屏幕上。

    1、方程思想的运用。

    (1)已知等差数列中,首项,公差,则-397是该数列的第项。

    (2)已知等差数列中,首项,则公差。

    (3)已知等差数列中,公差,则首项。

    这一类问题先由学生解决,之后教师点评,四个量,在一个等式中,运用方程的思想方法,已知其中三个量的值,可以求得第四个量。

    2、基本量方法的使用。

    (1)已知等差数列中,,求的值。

    (2)已知等差数列中,,求。

    若学生的题目只有这两种类型,教师可以小结(最好请出题者、解题者概括):因为已知条件可以化为关于和的二元方程组,所以这些等差数列是确定的,由和写出通项公式,便可归结为前一类问题。解决这类问题只需把两个条件(等式)化为关于和的二元方程组,以求得和,和称作基本量。

    教师提出新的问题,已知等差数列的一个条件(等式),能否确定一个等差数列?学生回答后,教师再启发,由这一个条件可得到关于和的二元方程,这是一个和的制约关系,从这个关系可以得到什么结论?举例说明(例题可由学生或教师给出,视具体情况而定)。

    (3)已知等差数列中,求;;;;…。

    类似的还有。

    (4)已知等差数列中,求的值。

    以上属于对数列的项进行定量的研究,有无定性的判断?引出。

    4、研究项的符号。

    这是为研究等差数列前项和的最值所做的准备工作。可配备的题目如。

    (1)已知数列的通项公式为,问数列从第几项开始小于0?

    (2)等差数列从第项起以后每项均为负数。

    三。小结。

    1、用方程思想认识等差数列通项公式;

    2、用函数思想解决等差数列问题。

    数列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发现、探究图形和数字的排列规律,通过比较,从而理解并掌握找规律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和推理能力。

    2、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并能合理、清楚地阐述自己的观点。

    3、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图形和数字的对应关系,并结合图形的变化规律,发现相应的数字变化规律,很好地实现从图形变化规律的认识过渡到数字变化规律的认识上来。

    教学准备:

    情境挂图、正方形卡片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引出课题:

    1、出示情境挂图

    你们看哪些图案是有规律的?是按什么规律排列的?

    2、同学们在图上找到了那么多的规律,看来生活中许多事物都是有规律的。我们今天就继续学习找规律(板书课题)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1、教学例2

    a、仔细观察我们刚才找到的规律,你发现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b、出示例2的小正方形,你能看出这些图形的排列规律吗?拿出学具试一试。

    c、谁来告诉大家这些图形的规律是什么?

    d、括号里应填几?再往后你会摆吗?应摆几个?为什么?

    (1)括号里应填16,再摆16个正方形

    (2)我们根据正方形的个数的特点:1+1=2,2+2=4,4+3=7,7+4=11

    11+()=(),肯定是11+5=16

    2、你可以仿照例2的规律自己创造出一些拥有这些规律的图形吗?

    3、展示你创造出来的规律,并汇报你的规律是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说一说,摆一摆等活动发现新的规律,并找出和原来的规律的不同点,然后放手让学生在此基础上探究,进一步了解这些规律的特点,最后再设计活动,创造性地利用规律,巩固新知。

    三、深入探究,应用规律:

    1、四人小组讨论,你能找到其中隐藏着的秘密规律吗?

    2、你找到规律了吗?请告诉大家应该填几?为什么?

    3、出示巩固练习题

    (1)括号里的数字是什么?

    1、2、3、5、8、13、21、()、55

    (2)96、()、24、12、6、3

    [设计意图]:在例2的基础上,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自己探究做一做的规律,并总结出找规律的方法,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活动中积极思考。

    四、教学效果测评:

    1、引导学生完成课本p118页47题

    要求学生说出规律和找规律的方法,并同时渗透数轴的知识和数位的知识。

    2、出示课本p118页8的思考题,先由学生四人小组讨论,教师引导学生积极动脑,仔细思考,认真倾听。

    五、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不但找出了图形的变化规律,还找出了数字的变化规律。每组图形的个数是怎么变化的,就有了相应的数字变化规律。

    六、课堂作业:作业本p53

    数列教案 篇7

    第一方面:教材分析

    本节知识的学习既能加深对数列概念的理解,又为后面学习数列有关知识提供研究的方法,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而且等差数列求和在现实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同时本节课的学习还蕴涵着倒序相加、数形结合、方程思想等深刻的数学思想方法。

    第二方面:学情分析

    知识基础:学生已掌握了函数、数列等有关基础知识,并且在小学和初中已了解特殊的数列求和。

    能力基础:高二学生已初步具备逻辑思维能力,能在教师的引导下解决问题,但处理抽象问题的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第三方面:学习目标

    依据课标,以及学生现有知识和本节教学内容,制定教学目标如下: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ⅰ) 初步掌握等差数列的前项和公式及推导方法;

    (ⅱ) 当以下5个量(a1,d,n,an,Sn)中已知三个量时,能熟练运用通项公式、前n项和公式求其余两个量。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公式的推导和公式的应用,使学生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体验从特殊到一般,再从一般到特殊的思维规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经历等差数列的前项和公式的探究活动,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教学重、难点

    等差数列前项和公式的推导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而且在应用公式的过程中体现了方程(组)思想,所以等差数列前项和公式的推导和简单应用是本节课的重点。但由于高二学生推理能力有待提高,所以难点在于一般等差数列前项和公式的推导方法上。

    第四方面:教法学法

    毕达哥拉斯说过:“在数学的天地里,重要的不是我们知道什幺,而是我们怎幺知道什幺。”

    针对本节课的特点,教师采用问题探究式教学法,学生的学法以发现式学习法为主。

    教学手段上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帮助学生直观理解,提高课堂效率。

    第五方面:教学过程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教师应以问题为载体,以学生活动为主线开展教学。为此,我设计如下(情境引入、公式探索、公式推导、公式应用、归纳总结和发展作业)六个环节

    1.情境引入

    上课伊始,先给同学们看一段视频,回顾学校建校60年的光辉历史,然后跟同学们共同欣赏照片,提出

    问题1:学校为了庆祝建校60年,在校园里摆放了一些鲜花,最前面一行摆了4盆,后面每行比前一行多一盆,共八行,一共摆放了多少盆鲜花?

    这样设计帮助学生了解学校历史,渗透德育教育,激发学习热情。

    有的学生会选择直接相加,教师提出问题:有没有简单的方法呢?自然进入第二环节。

    2.公式探索

    发现公式的推导方法是本节课的难点,我先引导学生明确上述问题的本质是等差数列求和问题,引出课题并板书,提出:

    问题2:如果每行的花都一样多,则花的总数易于求得,我们怎样能把这些花补成每行都一样多呢?

    此时,学生会想到如下几种拼凑形式,我们选择最易于解决原问题的第1种

    教师及时引导学生小结:

    对于求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在已知a1,an,n时,可选择公式(1);已知a1,d,n时可选择公式(2);

    设计意图:例1是等差数列前项和两个公式的直接应用,对于不同的已知条件选择不同的公式,帮助学生完成对公式的记忆和巩固,例1的第(2)问由教师板书解题步骤,起到了示范教学的效果。

    例2由学生板书,师生共同完善给予评价,变式由学生互评,教师及时引导学生进行小结:

    已知等差数列如下a1,d,n,an,Sn五个量中三个可求其余两个,即等差数列“知三求二”。

    设计上述题目,实现对公式的简单应用这一教学目标。

    5.归纳总结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知识要点和思想方法,师生共同完善,对本节内容整体把握。

    6.布置作业

    我根据学情分层布置作业,基础性作业的安排是为巩固课堂内容,发展性作业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体会等差数列前项和公式的结构,通过开放性作业,帮助学生关注课堂,拓展知识面,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课件打出(1)课本第41页练习B 1,2题

    (2) 思考与讨论:自主探讨公式(2)并思考:如果一个数列的前n项和Sn=an2+bn+c(a,b,c为常数),那幺这个数列一定是等差数列吗?请同学们给予证明。

    六、设计说明

    1.设计特色

    (1)在探求公式推导思路的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培养学生良好道德情操;

    (2)公式推导和应用阶段,借助问题台阶,创造性使用教材,符合认知规律,体现教学科学性。

    2.是板书设计。

    数列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等差数列定义,掌握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归纳能力,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归纳思想和化归思想并加深认识;通过概念的引入与通项公式的推导,培养学生分析探索能力,增强运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对等差数列的研究,使学生明确等差数列与一般数列的内在联系,渗透特殊与一般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加强理论联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①等差数列的概念;②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的推导过程及应用.

    【教学难点】

    ①理解等差数列“等差”的特点及通项公式的含义;②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的推导过程.

    【学情分析】

    我所教学的学生是我校高一(10)班的学生(平行班学生),经过快一年的高中数学学习,大部分学生知识经验已较为丰富,他们的智力发展已到了形式运演阶段,具备了较强的抽象思维能力和演绎推理能力,但也有一部分学生的基础较弱,学习数学的兴趣还不是很浓,所以我在授课时注重从具体的生活实例出发,注重引导、启发、研究和探讨以符合这类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从而促进思维能力的进一步发展.

    【设计思路】

    1.教法

    ①诱导思维法:这种方法有利于学生对知识进行主动建构;有利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有利于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发挥其创造性.

    ②分组讨论法:有利于学生进行交流,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③讲练结合法:可以及时巩固所学内容,抓住重点,突破难点.

    2.学法

    引导学生首先从三个现实问题(数数问题、水库水位问题、储蓄问题)概括出数组特点并抽象出等差数列的概念;接着就等差数列概念的特点,推导出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可以对各种能力的同学引导认识多元的推导思维方法.

    用多种方法对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进行推导.

    在引导分析时,留出“空白”,让学生去联想、探索,同时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围绕中心各抒己见,把思路方法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弄清.

    数列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1)理解等差数列的概念,掌握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2)利用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能由a1,d,n,an“知三求一”,了解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的推导过程及思想;

    (3)通过作等差数列的图像,进一步渗透数形结合思想、函数思想;通过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应用,渗透方程思想。

    教学重、难点:等差数列的定义及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知识结构:一般数列定义通项公式法

    递推公式法

    等差数列表示法应用

    图示法

    性质列举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观察下列数列:

    1,2,3,4,……;(军训时某排同学报数)①

    10000,9000,8000,7000,……;(温州市房价平均每月每平方下跌的价位)②

    2,2,2,2,……;(坐38路公交车的车费)③

    问题:上述三个数列有什么共同特点?(学生会发现很多规律,如都是整数,再举几个非整数等差数列例子让学生观察)

    规律: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前一项的差都等于同一常数。

    引出等差数列。

    (二)新课讲解:

    1.等差数列定义:

    一般地,如果一个数列从第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那么这个数列就叫等差数列,这个常数叫做等差数列的公差,公差通常用字母表示。

    问题:(a)能否用数学符号语言描述等差数列的定义?

    用递推公式表示为或.

    (b)例1:观察下列数列是否是等差数列:

    (1)1,-1,1,-1,…

    (2)1,2,4,6,8,10,…

    意在强调定义中“同一个常数”

    (c)例2:求上述三个数列的公差;公差d可取哪些值?d>0,d=0,d

    (d有不同的分类,如按整数分数分类,再举几个等差数列的例子观察d的分类对数列的影

    响)

    说明:等差数列(通常可称为数列)的单调性:为递增数列,为常数列,为递减数列。

    例3:求等差数列13,8,3,-2,…的第5项。第89项呢?

    放手让学生利用各种方法求a89,从中找出合适的方法,如利用不完全归纳法或累加法,然

    后引出求一般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2.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已知等差数列的首项是,公差是,求.

    (1)由递推公式利用用不完全归纳法得出

    由等差数列的定义:,,,……

    ∴,,,……

    所以,该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验证n=1时成立)。

    这种由特殊到一般的推导方法,不能代替严格证明。要用数学归纳法证明的。

    (2)累加法求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让学生体验推导过程。(验证n=1时成立)

    3.例题及练习:

    应用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追问:(1)-232是否为例3等差数列中的项?若是,是第几项?

    (2)此数列中有多少项属于区间[-100,0]?

    法一:求出a1,d,借助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求a20。

    法二:求出d,a20=a5+15d=a12+8d

    在例4基础上,启发学生猜想证明

    练习:

    梯子的最高一级宽31cm,最低一级宽119cm,中间还有3级,各级的宽度成等差数列,请计算中间各级的宽度。

    观察图像特征。

    思考:an是关于n的一次式,是数列{an}为等差数列的什么条件?

    课后反思:这节课的重点是等差数列定义和通项公式概念的理解,而不是公式的应用,有些应试教育的味道。有时抢学生的回答,没有真正放手让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活动太少,课堂氛围不好。学生对问题的反应出乎设计的意料时,应该顺着学生的思维发展。

    数列教案 篇10

    各位老师你们好!

    今天我要为大家讲的课题是: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

    一、教材分析(说教材):

    1、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是高中数学人教版第一册第三章第三节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学习了集合、函数的概念、等差数列的概念、通项公式和它的一些性质等基础知识,这为过渡到本节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

    2、教育教学目标:

    根据上述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深刻理解等差数列求和公式的推导方法;熟记求和公式;能够应用求和公式并发现求和公式的函数本质;

    (2)能力目标:通过教学初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初步培养学生运用知识、探索知识间联系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对等差数列求和公式的认识使学生感受到现实生活中数据间存在的规律性,这种规律性体现数学美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重点,难点以及确定依据:

    教学重点是等差数列前项和公式的推导和应用,难点是公式推导的思路。推导过程的展示体现了人类解决问题的一般思路,即从特殊问题的解决中提炼一般方法,再试图运用这一方法解决一般情况,所以推导公式的过程中所蕴含的思想方法比公式本身更为重要.等差数列前项和公式有两种形式,应根据条件选择适当的形式进行计算;另外反用公式、变用公式、前项和公式与通项公式的综合运用体现了方程(组)思想.高斯算法表现了大数学家的智慧和巧思,对一般学生来说有很大难度,但大多数学生都听说过这个故事,所以难点在于一般等差数列求和的思路上。

    二、教学策略(说教法)

    1、教学手段:

    应着重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层层推进:

    ①本节内容分为两课时,一节为公式推导及简单应用,一节侧重于通项公式与前项和公式综合运用。

    ②前项和公式的推导,建议由具体问题引入,使学生体会问题源于生活。

    ③强调从特殊到一般,再从一般到特殊的思考方法与研究方法。

    ④补充等差数列前项和的最大值、最小值问题。

    2、教学方法及其理论依据:

    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采用学生参与程度高的学导式讨论教学法在学生看书,讨论的基础上,在老师启发引导下,运用问题解决式教法,师生交谈法,图像信号法,问答式,课堂讨论法在采用问答法时,特别注重不同难度的问题,提问不同层次的学生,面向全体,使基础差的学生也能有表现机会,培养其自信心,激发其学习热情有效的开发各层次学生的潜在智能,力求使学生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同时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启发学生从书本知识回到社会实践提供给学生与其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数学知识,学习基础性的知识和技能,在教学中积极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动机,明确的学习目的,老师应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来自学生主体的最有力的动力

    三、学情分析:(说学法)

    (1)学生特点分析:中学生心理学研究指出,高中阶段是(查同中学生心发展情况)抓住学生特点,积极采用形象生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和学生广泛的积极主动参与的学习方式,定能激发学生兴趣,有效地培养学生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生理上表少年好动,注意力易分散

    (2)知识障碍上:学生原有的知识等差数列的性质许多学生出现遗忘,所以应全面系统的去讲述;并进行适当的复习。学生学习本节课的知识,关键是推导思路的获得学生不易理解,所以教学中深入浅出的分析

    (3)动机和兴趣上:明确的学习目的,老师应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来自学生主体的最有力的动力

    四、教学程序及设想:

    1、新课引入(由实例得出本课新的知识点)

    提出问题(播放媒体资料):一个堆放铅笔的V形架的最下面一层放一支铅笔,往上每一层都比它下面一层多放一支,最上面一层放100支。这个V形架上共放着多少支铅笔?(课件设计见课件展示或在黑板上画出简图)

    问题就是(板书)

    这是小学时就知道的一个故事,高斯的算法非常高明,回忆他是怎样算的。(由一名学生回答,再由学生讨论其高明之处)高斯算法的高明之处在于他发现这100个数可以分为50组,第一个数与最后一个数一组,第二个数与倒数第二个数一组,第三个数与倒数第三个数一组,…,每组数的和均相等,都等于101,50个101就等于5050了。高斯算法将加法问题转化为乘法运算,迅速准确得到了结果。

    我们希望求一般的等差数列的和,高斯算法对我们有何启发?

    2、讲解新课

    1、公式推导(板书)

    问题(幻灯片):设等差数列的首项为,公差为,由学生讨论,研究高斯算法对一般等差数列求和的指导意义。

    思路一:运用基本量思想,将各项用和表示,得,有以下等式,问题是一共有多少个,似乎与的奇偶有关。这个思路似乎进行不下去了。

    思路二:上面的等式其实就是个改写,为回避个数问题,做一,两式左右分别相加,得于是有:。这就是倒序相加法。

    思路三:受思路二的启发,重新调整思路一,可得于是得到了两个公式(投影片):和。

    2、公式记忆:公式中含有四个量,运用方程的思想,知三求一。 3。公式的应用例1。求和:(结果用表示)

    评:解题的关键是数清项数,小结数项数的方法。

    例2。等差数列中前多少项的和是9900?本题实质是反用公式,解一个关于的一元二次函数,注意得到的项数必须是正整数。

    五、小结

    1、推导等差数列前项和公式的思路;

    2。公式的应用中的数学思想。

    3。进一步提醒学生前n项和公式的函数本质

    六、板书设计

    七、布置作业

    针对学生素质的差异进行分层训练,既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又使学有余力的学生有所提高,(可分必做题,选做题,思考题)

    数列教案 篇11

    数列是刻画离散现象的函数,是一种重要的属性模型。人们往往通过离散现象认识连续现象,因此就有必要研究数列。

    在推导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过程中,采用了:

    1、从特殊到一般的研究方法;

    2、倒叙相加求和。不仅得出来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而且对以后推导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有一定的启发,也是一种常用的数学思想方法。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是学习极限、微积分的基础,与数学课程的其他内容(函数、三角、不等式等)有着密切的联系。

    掌握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能较熟练应用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求和。

    经历公式的推导过程,体会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体验从特殊到一般的研究方法,学会观察、归纳、反思。

    获得发现的成就感,逐步养成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提高代数推理的.能力。

    三、教法学法分析

    教学过程分为问题呈现阶段、探索与发现阶段、应用知识阶段。

    探索与发现公式推导的思路是教学的重点。如果直接介绍“倒叙相加”求和,无疑就像波利亚所说的“帽子里跳出来的兔子”。所以在教学中采用以问题驱动、层层铺垫,从特殊到一般启发学生获得公式的推导方法。

    应用公式也是教学的重点。为了让学生较熟练掌握公式,可采用设计变式题的教学手段,通过“选择公式”,“变用公式”,“知三求二”三个层次来促进学生新的认知结构的形成。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学生积极主动地建构知识的过程,学习应该与学生熟悉的背景相联系。在教学中,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经历知识的形成和发展,通过观察、操作、归纳、探索、交流、反思参与学习,认识和理解数学知识,学会学习,发展能力。

    泰姬陵坐落于印度古都阿格,是世界七大奇迹之一。传说陵寝中有一个三角形图案,以相同大小的圆宝石镶饰而成共有100层。你知道这个图案一共花了多少宝石吗?

    设计意图:

    (1)、源于历史,富有人文气息。

    (1)、学生叙述高斯首尾配对的方法(学生对高斯的算法是熟悉的,知道采用首尾配对的方法来求和,但是他们对这种方法的认识可能处于模仿、记忆的阶段。)

    (2)、为了促进学生对这种算法的进一步理解,设计了下面的问题。

    问题1:图案中,第1层到第21层共有多少颗宝石?(这是奇数个项和的问题,不能简单模仿偶数个项求和的方法,需要把中间项11看成是首、尾两项1和21的等差中项。

    通过前后比较得出认识:高斯“首尾配对”的算法还得分奇数、偶数个项的情况求和。

    (3)、进而提出有无简单的方法。

    借助几何图形的直观性,引导学生使用熟悉的几何方法:把“全等三角形”倒置,与原图补成平行四边形。

    几何直观能启迪思路,帮助理解,因此,借助几何直观学习和理解数学,是数学学习中的重要方面,只有做到了直观上的理解,才是真正的理解。因此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借助几何直观进行思考,揭示研究对象的性质和关系,从而渗透了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Sn=(从求确定的前n个正整数之和到求一般项数的前n个正整数之和,旨在让学生体验“倒叙相加求和”这一算法的合理性,从心理上完成对“首尾配对求和”算法的改进)

    由于前面的铺垫,学生容易得出如下过程:

    ∵Sn=an+an—1+an—2+…a1,

    等差数列的性质(如果m+n=p+q,那么am+an=ap+aq。)

    设计意图:

    一言以蔽之,数学教学应努力做到:以简驭繁,平实近人,退朴归真,循循善诱,引人入胜。

    公式1Sn=;

    某长跑运动员7天里每天的训练量如下7500m,8000m,8500m,9000m,9500m,10000m,10500m。这位长跑运动员7天共跑了多少米?(本例提供了许多数据信息,学生可以从首项、尾项、项数出发,使用公式1,也可以从首项、公差、项数出发,使用公式2求和。达到学生熟悉公式的要素与结构的教学目的。

    通过两种方法的比较,引导学生应该根据信息选择适当的公式,以便于计算。)

    等差数列—10,—6,—2,2,…的前多少项和为54?(本例已知首项,前n项和、并且可以求出公差,利用公式2求项数。

    事实上,在两个求和公式中包含四个元素,从方程的角度,知三必能求余一。)

    变式练习:在等差数列{an}中,a1=20,an=54,Sn=999,求n。

    在等差数列{an}中,已知d=20,n=37,Sn=629,求a1及an。(本例是使用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和通项公式求未知元。

    事实上,在求和公式、通项公式中共有首项、公差、项数、尾项、前n项和五个元素,如果已知其中三个,连列方程组,就可以求出其余两个。)

    4、当堂训练,巩固深化。

    通过学生的主体性参与,使学生深刻体会到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思想方法,从而实现对知识的再次深化。

    采用课后习题1,2,3。

    5、小结归纳,回顾反思。

    ①、回顾从特殊到一般的研究方法;

    ②、体会等差数列的基本元素的表示方法,倒叙相加的算法,以及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①、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②、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最大的体验是什么?

    ③、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掌握了哪些技能?

    作业分为必做题和选做题,必做题是对本节课学生知识水平的反馈,选做题是对本节课内容的延伸与连贯,强调学以致用。通过作业设置,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可以获得成功的喜悦,看到自己的潜能,从而激发学生饱满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的形成。

    我设计了以下作业:

    习题3.3第2题(3,4)。

    (1)、已知a2+a5+a12+a15=36,求是S16。

    (2)、已知a6=20,求s11。

    板书要基本体现课堂的内容和方法,体现课堂进程,能简明扼要反映知识结构及其相互关系:能指导教师的教学进程、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通过使用幻灯片辅助板书,节省课堂时间,使课堂进程更加连贯。

    学生学习的结果评价固然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学生学习的过程评价。我采用了及时点评、延时点评与学生互评相结合,全面考查学生在知识、思想、能力等方面的发展情况,在质疑探究的过程中,评价学生是否有积极的情感态度和顽强的理性精神,在概念反思过程中评价学生的归纳猜想能力是否得到发展,通过巩固练习考查学生对本节是否有一个完整的集训,并进行及时的调整和补充。

    数列教案 篇12

    本节课将探究一类特殊的数列——等差数列.本节课安排2课时,第1课时是在生活中具体例子的基础上引出等差数列的概念,接着用不完全归纳法归纳出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最后根据这个公式去进行有关计算.第2课时主要是让学生明确等差中项的概念,进一步熟练掌握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及其推导的公式,并能通过通项公式与图象认识等差数列的性质.让学生明白一个数列的通项公式是关于正整数n的一次型函数,使学生学会用图象与通项公式的关系解决某些问题.在学法上,引导学生去联想、探索,同时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学会探究.在问题探索过程中,先从观察入手,发现问题的特点,形成解决问题的初步思路,然后用归纳方法进行试探,提出猜想,最后采用证明方法(或举反例)来检验所提出的猜想.其中例1是巩固定义,例2到例5是等差数列通项公式的灵活运用.

    在教学过程中,应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尽可能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及其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使学生认识到生活离不开数学,同样数学也是离不开生活的.学会在生活中挖掘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使数学生活化,生活数学化.

    数列在整个中学数学内容中处于一个知识汇合点的地位,很多知识都与数列有着密切联系,过去学过的数、式、方程、函数、简易逻辑等知识在这一章均得到了较为充分的应用,而学习数列又为后面学习数列与函数的极限等内容作了铺垫.教材采取将代数、几何打通的混编体系的主要目的是强化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而数列正是在将各知识沟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本节内容是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启发学生思考问题的好素材.

    1.通过实例理解等差数列的概念,通过生活中的实例抽象出等差数列模型,让学生认识到这一类数列是现实世界中大量存在的数列模型.同时经历由发现几个具体数列的等差关系,归纳出等差数列的定义的过程.

    2.探索并掌握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由等差数列的概念,通过归纳或迭加或迭代的方式探索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通过与一次函数的图象类比,探索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的图象特征与一次函数之间的联系.

    3.通过对等差数列的研究,使学生明确等 差数列与一般数列的内在联系,渗透特殊与一般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加强理论联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等差数列的概念,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等差中项及性质,会用公式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教学难点:概括通项公式推导过程中体现的数学思想方法,以及从函数、方程的观点看通项公式,并会解决一些相关的问题.

    思路1.(直接导入)教师引导学生先复习上节课学过的数列的概念以及通项公式,可有意识地在黑板上(或课件中)出示几个数列,如:数列1,2,3,…,数列0,0,0,…,数列0,2,4,6,…等,然后直接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中的实例,不知不觉中就已经进入了新课.

    思路2.(类比导入)教师首先引导学生复习上节课所学的数列的概念及通项公式,使学生明了我们现在要研究的就是一列数.由此我们联想:在初中我们学习了实数,研究了它的一些运算与性质,那么我们能不能也像研究实数一样,来研究它的项与项之间的关系、运算和性质呢?由此导入新课.

    1回忆数列的概念,数列都有哪几种表示方法?

    2阅读教科书本节内容中的①②③3个背景实例,熟悉生活中常见现象,写出由3个实例所得到的数列.

    3观察数列①②③,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

    4根据数列①②③的特征,每人能再举出2个与其特征相同的数列吗?

    5什么是等差数列?怎样理解等差数列?其中的关键字词是什么?

    6数列①②③存在通项公式吗?如果存在,分别是什么?

    7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是什么?怎样推导?

    活动:教师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所学的数列及其简单表示法——列表法、通项公式、递推公式、图象法,这些方法从不同角度反映了数列的特点.然后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中的实例模型,指导学生写出这3个模型的数列:

    ①22,22.5,23,23.5,24,24.5,…;

    ②2,9,16,23,30;

    ③89,83,77,71,65,59,53,47.

    这是由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实际问题中得到的数列.观察这3个数列发现,每个数列中相邻的后项减前项都等于同一个常数.当然这里我们是拿后项减前项,其实前项减后项也是一个常数,为了后面内容的学习方便,这个 顺序不能颠倒.

    至此学生会认识到,具备这个特征的数列模型在生活中有很多,如上节提到的堆放钢管的数列为100,99,98,97,…,某体育场一角的看台的座位排列:第一排15个座位,向后依次为17,19,21,23,…,等等.

    以上这些数列的共同特征是: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它前面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即等差).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主要内容.教师先让学生试着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其特征,然后给出等差数列的定义.

    等差数列的定义:一般地,如果一个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它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这个数列就叫做等差数列,这个常数叫做等差数列的公差,公差通常用字母d表示.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这个定义:这里公差d一定是由后项减前项所得,若前项减后项则为-d,这就是为什么前面3个模型的分析中总是说后项减前项而不说前项减后项的原因.显然3个模型数列都是等差数列,公差依次为0.5,7,-6.

    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分析等差数列定义中的关键字是什么?(学生在学习中经常遇到一些概念,能否抓住定义中的关键字,是能否正确、深入地理解和掌握概念的重要条件,这是学好数学及其他学科的重要一环.因此教师应该教会学生如何深入理解一个概念,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认识问题的能力)

    这里“从第二项起”和“同一个常数”是等差数列定义中的核心部分.用递推公式可以这样描述等差数列的定义:对于数列{an},若an-an-1=d(d是与n无关的常数或字母),n≥2,n∈N_,则此数列是等差数列.这是证明一个数列是等差数列的常用方法.点拨学生注意这里的“n≥2”,若n包括1,则数列是从第1项向前减,显然无从减起.若n从3开始,则会漏掉a2-a1的差,这也不符合定义,如数列1,3 ,4,5,6,显然不是等差数列,因此要从意义上深刻理解等差数列的定义.

    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探究数列①②③的通项公式,学生根据已经学过的数列通项公式的定义,观察每一数列的项与序号之间的关系会很快写出:①an=21.5+0.5n,②an=7n-5,③an=-6n+95.

    以上这几个通项公式有共同的特点,无论是在求解方法上,还是在所求的结果方面都存在许多共性.教师点拨学生探求,对任意等差数列a1,a2,a3,…,an,…,根据等差数列的定义都有:

    a2-a1=d,

    a3-a2=d,

    a4-a3=d,

    ……

    所以a2=a1+d,

    a3=a2+d=(a1+d)+d=a1+2d,

    a4=a3+d=(a1+2d)+d=a1+3d.

    学生很容易猜想出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an= a1+(n-1)d后,教师适时点明:我们归纳出的公式只是一个猜想,严格的证明需要用到后面的其他知识.

    教师可就此进一步点拨学生:数学猜想在数学领域中是很重要的思考方法,后面还要专门探究它.数学中有很多著名的猜想,如哥德巴赫猜想常被称为数学皇冠上的明珠,对于它的证明中国已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很多著名的数学结论都是从猜想开始的.但要注意,数学猜想仅是一种数学想象,在未得到严格的证明前不能当作正确的结论来用.这里我们归纳猜想的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an=a1+(n-1)d是经过严格证明了的,只是现在我们知识受限,无法证明,所以说我们先承认它.鼓励学生只要创新探究,独立思考,也会有自己的新奇发现.

    教师根据教学实际情况,也可引导学生得出等差数列通项公式的其他推导方法.例如:

    ∴an-an-1=d,

    an-1-an-2=d,

    an-2-an-3=d,

    ……

    a2-a1=d.

    两边分别相加得an-a1=(n-1)d,

    所以an=a1+(n-1)d,

    ……

    =a1+(n-1)d.

    所以an=a1+(n-1)d.

    (5)如果一个数列从第2 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都等于同一个常数,那么这个数列就叫做等差数列.其中关键词为“从第2项起”、“等于同一个常数”.

    (6)三个数列都有通项公式,它们分别是:an=21.5+0.5n,an=7n-5,an=-6n+95.

    (7)可用叠加法和迭代法推导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an=a1+(n-1)d.

    活动:本例的目的是让学生熟悉公式,使学生从中体会公式与方程之间的联系.教学时要使学生认识到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其实就是一个关于an、a1、d、n(独立的量有3个)的方程,以便于学生能把方程思想和通项公式相结合,解决等差数列问题.本例中的(2)是判断一个数是否是某等差数列的项.这个问题可以看作(1)的逆问题.需要向学生说明的是,求出的项数为正整数,所给数就是已知数列中的项,否则,就不是已知数列中的项.本例可由学生自己独立解决,也可做板演之用,教师只是对有困难的学生给予恰当点拨.

    (1)100是不是等差数列2,9,16,…的项,如果是,是第几项?如果不是,请说明理由;

    (2)-20是不是等差数列0,-312,-7,…的项,如果是,是第几项?如果不是,请说明理由.

    解:(1)由题意,知a1=2,d=9-2=7.因而通项公式为an=2+(n-1)×7=7n-5.

    令7n-5=100,解得n=15,所以100是这个数列的第15项.

    (2)由题意可知a1=0,d=-312,因而此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n=-72n+72.

    令-72n+72=-20,解得n=477.因为-72n+72=-20没有正整数解,所以-20不是这个数列的项.

    例2一个等差数列首项为125,公差d>0,从第10项起每一项都比1大,求公差d的范围.

    活动:教师引导学生观察题意,思考条件“从第10项起每一项都比1大”的含义,应转化为什么数学条件?是否仅是a10>1呢?d>0的条件又说明什么?教师可让学生合作探究,放手让学生讨论,不要怕学生出错.

    即a10>1a9≤1?125+10-1d>1,125+9-1d≤1,

    点评:本例学生很容易解得不完整,解完此题后让学生反思解题过程.本题主要训练学生灵活运用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以及对公差的深刻理解.

    在数列{an}中,已知a1=1,1an+1=1an+13(n∈N_),求a50.

    解:已知条件可化为1an+1-1an=13(n∈N_),

    由等差数列的定义,知{1an}是首项为1a1=1,公差为d=13的等差数列,

    ∴1a50=1+(50-1)×13=523.

    ∴a50=352.

    例3已知数列{an}的通项公式an=pn+q,其中p、q是常数,那么这个数列是否一定是等差数列?若是,首项与公差分别是什么?

    活动:要判定{an}是不是等差数列,可以利用等差数列的定义,根据an-an-1(n>1)是不是一个与n无关的常数.

    这实际上给出了判断一个数列是否是等差数列的一个方法:如果一个数列的通项公式是关于正整数的一次型函数,那么这个数列必定是等差数列.因而把等差数列通项公式与一次函数联系了起来.本例设置的“旁注”,目的是为了揭示等差数列通项公式的结构特征:对于通项公式形如an=pn+q的数列,一定是等差数列,一次项系数p就是这个等差数列的公差,首项是p+q.因此可以深化学生对等差数列的理解,同时还可以从多个角度去看待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有利于以后更好地把握等差数列的性质.在教学时教师要根据学生解答的情况,点明这点.

    解:当n≥2时,〔取数列{an}中的任意相邻两项an-1与an(n≥2)〕

    an-an-1=(pn+q)-=pn+q-(pn-p+q)=p为常数,

    所以{an}是等差数列,首项a1=p+q,公差为p.

    点评:(1)若p=0,则{an}是公差为0的等差数列,即为常数列q,q,q,….

    (2)若p≠0,则an是关于n的一次式,从图象上看,表示数列的各点(n,an)均在一次函数y=px+q的图象上,一次项的系数是公差p,直线在y轴上的截距为q.

    (3)数列{an}为等差数列的充要条件是其通项an=pn+q(p、q是常数),称其为第3通项公式.

    已知数列的通项公式an=6n-1.问这个数列是等差数列吗?若是等差数列,其首项与公差分别是多少?

    解:∵an+1-an=-(6n-1)=6(常数),

    ∴{an}是等差数列,其首项为a1=6×1-1=5,公差为6.

    点评:该训练题的目的是进一步熟悉例3的内容.需要向学生强调,若用an-an-1=d,则必须强调n≥2这一前提条件,若用an+1-an=d,则可不对n进行限制.

    1.(1)求等差数列8,5,2,…的第20项;

    (2)-401是不是等差数列-5,-9,-13,…的项?如果是,是第几项?

    2.求等差数列3,7,11,…的第4项与第10项.

    答案:

    1.解:(1)由a1=8,d=5-8=-3,n=20,得a20=8+(20-1)×(-3)=-49.

    (2)由a1=-5,d=-9-(-5)=-4,得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为

    an=-5-4(n-1)=-4n-1.

    由题意知,本题是要回答是否存在正整数n,使得-401=-4n-1成立.解这个关于n的方程,得n=100,即-401是这个数列的第100项.

    ∴该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n=3+(n-1)×4,

    即an=4n-1(n≥1,n∈N_).

    ∴a4=4×4-1=15,a10=4×10-1=39.

    1.先由学生自己总结回顾这节课都学习了哪些知识?要注意的是什么?都用到了哪些数学思想方法?你在这节课里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2.教师进一步集中强调,本节学习的重点内容是等差数列的定义及通项公式,等差数列的基本性质是“等差”.这是我们研究有关等差数列的主要出发点,是判断、证明一个数列是否为等差数列和解决其他问题的一种基本方法,要注意这里的“等差”是对任意相邻两项来说的.

    本教案设计突出了重点概念的教学,突出了等差数列的定义和对通项公式的认识与应用.等差数列是特殊的数列,定义恰恰是其特殊性也是本质属性的准确反映和高度概括,准确地把握定义是正确认识等差数列,解决相关问题的前提条件.通项公式是项与项数的函数关系,是研究一个数列的重要工具.因为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的结构与一次函数的解析式密切相关,因此通过函数图象研究数列性质成为可能.

    本教案设计突出了教法学法与新课程理念的接轨,引导综合运用观察、归纳、猜想、证明等方法研究数学,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学习方法;在问题探索求解中,常常是先从观察入手,发现问题的特点,形成解决问题的初步思路,然后用归纳方法进行试探,提出猜想,最后采用证明方法(或举反例)来检验所提出的猜想.

    本教案设计突出了发散思维的训练.通过一题多解,多题一解的训练,比较优劣,换个角度观察问题,这是数学发散思维的基本素质.只有在学习过程中有意识地将知识迁移、组合、融合,激发好奇心,体验多样性,学懂学透,融会贯通,创新思维才能与日俱增.

    思路1.(复习导入)上一节课我们研究了数列中的一个重要概念——等差数列的定义,让学生回忆这个定义,并举出几个等差数列的例子.接着教师引导学生探究自己所举等差数列例子中项与项之间有什么新的发现?比如,在同一个等差数列中,与某一项“距离”相等的两项的和会是什么呢?由此展开新课.

    思路2.(直接导入)教师先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所学的内容:等差数列的定义以及等差数列的通项,之后直接提出等差中项的概念让学生探究,由此而展开新课.

    1请学生回忆上节课学习的等差数列的定义,如何证明一个数列是等差数列?2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是怎样得出来的?它与一次函数有什么关系?3什么是等差中项?怎样求等差中项?4根据等差中项的概念,你能探究出哪些重要结论呢?

    活动:借助课件,教师引导学生先回忆等差数列的定义,一般地,如果一个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它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即an-an-1=d(n≥2,n∈N_),这个数列就叫做等差数列,这个常数就叫做等差数列的公差(通常用字母“d”表示).

    再一起回顾通项公式,等差数列{an}有两种通项公式:an=am+(n-m)d或an=pn+q(p、q是常数).

    由上面的两个公式我们还可以得到下面几种计算公差d的方法:①d=an-an-1;②d=an-a1n-1;③d=an-amn-m.

    对于通项公式的探究,我们用归纳、猜想得出了通项公式,后又用叠加法及迭代法推导了通项公式.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等差中项的概念,引导学生探究:如果我们在数a与数b中间插入一个数A,使三个数a,A,b成等差数列,那么数A应满足什么样的条件呢?

    由定义可得A-a=b-A,即A=a+b2.

    反之,若A=a+b2,则A-a=b-A,

    由此可以得A=a+b2?a,A,b成等差数列.

    由此我们得出等差中项的概念:如果三个数x,A,y组成等差数列,那么A叫做x和y的等差中项.如果A是x和y的等差中项,则A=x+y2.

    根据我们前面的探究不难发现,在一个等差数列中,从第2项起,每一项(有穷数列的末项除外)都是它的前一项与后一项的等差中项.

    如数列:1,3,5,7,9,11,13…中5是3与7的等差中项,也是1和9的等差中项.

    9是7和11的等差中项,也是5和13的等差中项.

    等差中项及其应用问题的解法关键在于抓住a,A,b成等差数列?2A=a+b,以促成将等差数列转化为目标量间的等量关系或直接由a,A,b间的关系证得a,A,b成等差数列.

    根据等差中项的概念我们来探究这样一个问题:如上面的数列1,3,5,7,9,11,13,…中,我们知道2a5=a3+a7=a1+a9=a2+a8,那么你能发现什么规律呢?再验证一下,结果有a2+a10=a3+a9=a4+a8=a5+a7=2a6. 由此我们猜想这个规律可推广到一般,即在等差数列{an}中,若m、n、p、q∈N_且m+n=p+q,那么am+an=ap+aq,这个猜想与上节的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的猜想方法是一样的,是我们归纳出来的,没有严格证明,不能说它就一定是正确的.让学生进一步探究怎样证明它的正确性呢?只要运用通项公式加以转化即可.设首项为a1,则am+an=a1+(m-1)d+a1+(n-1)d=2a1+(m+n-2)d,

    ap+aq=a1+(p-1)d+a1+(q-1)d=2a1+(p+q-2)d.

    因为我们有m+ n=p+q,所以上面两式的右边相等,所以am+an=ap+aq.

    由此我们的一个重要结论得到了证明:在等差数列{an}的各项中,与首末两项等距离的两项的和等于首末两项的和.另外,在等差数列中,若m+n=p+q,则上面两式的右边相等,所以am+an=ap+aq.同样地,我们还有:若m+n=2p,则am+an=2ap.这也是等差中项的内容.

    我们自然会想到由am+an=ap+aq能不能推出m+n=p+q呢?举个反例,这里举个常数列就可以说明结论不成立.

    这说明在等差数列中,am+an=ap+aq是m+n=p+q成立的必要不充分条件.由此我们还进一步推出an+1-an=d=an+2-an+1,即2an+1=an+an+2,这也是证明等差数列的常用方法.

    同时我们通过这个探究过程明白:若要说明一个猜想正确,必须经过严格的证明,若要说明一个猜想不正确,仅举一个反例即可.

    (3)如果三个数x,A,y成等差数列,那么A叫做x和y的等差中项,且A=x+y2.

    (4)得到两个重要结论:①在数列{an}中,若2an+1=an+an+2(n∈N_),则{an}是等差数列.

    ②在等差数列中,若m+n=p+q(m、n、p、q∈N_),则am+an=ap+aq.

    例1在等差数列{an}中,若a1+a6=9,a4=7,求a3,a9.

    活动:本例是一道基本量运算题,运用方程思想可由已知条件求出a1,d,进而求出通项公式an,则a3,a9不难求出.应要求学生掌握这种解题方法,理解数列与方程的关系.

    解:由已知,得a1+a1+5d=9,a1+3d=7,解得a1=-8,d=5.

    ∴通项公式为an=a1+(n-1)d=-8+5(n-1)=5n-13.

    ∴a3=2,a9=32.

    点评:本例解法是数列问题的基本运算,应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当然对学有余力的同学来说,教师可引导探究一些其他解法,如a1+a6=a4+a3=9.

    ∴a3=9-a4=9-7=2.

    ∴a9=a4+5d=32.

    点评:这种解法巧妙,技巧性大,需对等差数列的定义及重要结论有深刻的理解.

    已知数列{an}对任意的p,q∈N_满足ap+q=ap+aq,且a2=-6,那么a10等于( )

    解析:依题意知,a2=a1+a1=2a1,a1=12a2=-3,an+1=an+a1=an-3,

    可知数列{an}是等差数列,a10= a1+9d=-3-9×3=-30.

    活动:本例是等差数列通项公式的灵活运用.正如边注所说,相当于已知直线过点(1,17),斜率为-0.6,求直线在x轴下方的点的横坐标的取值范围.可放手让学生完成本例.

    等差数列{an}的公差d

    C.an=-2n+12(n∈N_) D.an=-2n+10( n∈N_)

    解析:由题意知a2•a4=12a2+a4=8d

    所以由an=a1+(n-1)d,得an=8+(n-1)(-2)=-2n+10.

    例3 已知a、b、c成等差数列,那么a2(b+c),b2(c+a),c2(a+b)是否成等差数列?

    活动:教师引导学生思考a、b、c成等差数列可转化为什么形式的等式?本题的关键是考察在a+c=2b的条件下,是否有以下结果:a2(b+c)+c2(a+b)=2b2(a+c).教师可让学生自己探究完成,必要时给予恰当的点拨.

    ∴a+c=2b.

    =(a2b-2ab2)+(bc2-2b2c)+(a2c+ac2)

    =0,

    ∴a2(b+c)+c2(a+b)=2b2(a+c).

    ∴a2(b+c),b2(c+a),c2(a+b)成等差数列.

    点评:如果a、b、c成等差数列,常转化为a+c=2b的形式,反之,如果求证a、b、c成等差数列,常改证a+c=2b.有时还需运用一些等价变形技巧,才能获得成功.

    例4在-1与7之间顺次插入三个数a、b、c,使这五个数成等差数列,求此数列.

    活动:教师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加以考虑:一是利用等差数列的定义与通项;一是利用等差中项加以处理.让学生自己去探究,教师一般不要给予提示,对个别探究有困难的学生可适时地给以点拨、提示.

    解:(方法一)设这些数组成的等差数列为{an},由已知,a1=-1,a5=7,

    ∴7=-1+(5-1)d,即d=2.

    ∴所求的数列为-1,1,3,5,7.

    (方法二)∵-1,a,b,c,7成等差数列,

    ∴b是-1,7的等差中项,a是-1,b的等差中项,c是b,7的等差中项,即b=-1+72=3,a=-1+b2=1,c=b+72=5.

    ∴所求数列为-1,1,3,5,7.

    点评:通过此题可以看出,应多角度思考,多角度观察,正像前面所提出的那样,尽量换个角度看问题,以开阔视野,培养自己求异发散的思维能力.

    数列{an}中,a3=2,a7=1,且数列{1an+1}是等差数列,则a11等于( )

    解析:设bn=1an+1,则b3=13,b7=12,

    因为{1an+1}是等差数列,可求得公差d=124,

    所以b11=b7+(11-7)d=23,即a11=1b11-1=12.

    例5某市出租车的计价标准为1.2元/km,起步价为10元,即最初的4千米(不含4千米)计费10元.如果某人乘坐该市的出租车前往14 km处的目的地,且一路畅通,等候时间为0,需要支付多少元的车费?

    活动:教师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建立数学模型.在这里也就是建立等差数列的数学模型.引导学生找出首项和公差,利用等差数列通项公式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解:根据题意,当该市出租车的行程大于或等于4 km时,每增加1 km,乘客需要支付1.2元.所以,我们可以建立一个等差数列{an}来计算车费.

    令a1=11.2表示4 km处的车费,公差d=1.2,那么,当出租车行至14 km处时,n=11,此时需要支付车费a11=11.2+(11-1)×1.2=23.2(元).

    点评:本例中令a1=11.2,这点要引起学生注意,这样一来,前往14 km处的目的地就相当于n=11,这点极容易弄错.

    1.已知等差数列{an}中,a1+a3+a5+a7=4,则a2+a4+a6等于( )

    2.在等差数列{an}中,已知a1=2,a2+a3=13,则a4+a5+a6等于( )

    答案:

    1.解析:由a1+a3+a5+a7=4,知4a4=4,即a4=1.

    ∴2a1+3d=13.

    ∵a1=2,∴d=3.

    而a4+a5+a6=3a5=3(a1+4d)=42.

    1.先由学生自己总结回顾这节课都学习了哪些知识?要注意的是什么?都用到了哪些数学思想方法?你是如何通过旧知识来获取新知识的?你在这节课里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2.教师进一步画龙点睛,本节课我们在上节课的基础上又推出了两个很重要的结论,一个是等差数列的证明方法,一个是等差数列的性质,要注意这些重要结论的灵活运用.

    本教案是根据课程标准、学生的认知特点而设计的,设计的活动主要都是学生自己完成的.特别是上节课通项公式的归纳、猜想给学生留下了很深的记忆;本节课只是继续对等差数列进行这方面的探究.

    本教案除了安排教材上的两个例题外,还针对性地选择了既具有典型性又具有启发性的几道例题及变式训练.为了学生的课外进一步探究,在备课资料中摘选了部分备用例题及备用习题,目的是让学生对等差数列的有关知识作进一步拓展探究,以开阔学生的视野.

    本教案的设计意图还在于,加强数列与函数的联系.这不仅有利于知识的融会贯通,加深对数列的理解,运用函数的观点和方法解决有关数列的问题,而且反过来可使学生对函数的认识深化一步,让学 生体会到数学是有趣的,探究是愉悦的,归纳猜想是令人振奋的,借此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例1】 梯子最高一级宽33 cm,最低一级宽为110 cm,中间还有10级,各级的宽度成等差数列,计算中间各级的宽度.

    解:设{an}表示梯子自上而下各级宽度所成的等差数列,由已知条件,可知a1=33,a12=110,n=12,所以a12=a1+(12-1)d,即得110=33+11d,解之,得d=7.

    因此a2=33+7=40,a3=40+7=47,a4=54,a5=61,a6=68,a7=75,a8=82,a9=89,a10=96,a11=10 3.

    答:梯子中间各级的宽度从上到下依次是40 cm,47 cm,54 cm,61 cm,68 cm,75 cm,82 cm,89 cm,96 cm,103 cm.

    【例2】 已知1a,1b,1c成等差数列,求证:b+ca,c+ab,a+bc也成等差数列.

    证明:因为1a,1b,1c成等差数列,所以2b=1a+1c,化简得2ac=b(a+c),所以有

    b+ca+a+bc=bc+c2+a2+abac=ba+c+a2+c2ac=2ac+a2+c2ac=a+c2ac=a+c2ba+c2=2•a+cb.

    因而b+ca,c+ab,a+bc也成等差数列.

    【例3】 设数列{an}{bn}都是等差数列,且a1=35,b1=75,a2+b2=100,求数列{an+bn}的第37项的值.

    分析:由数列{an}{bn}都是等差数列,可得{an+bn}是等差数列,故可求出数列{an+bn}的公差和通项.

    解:设数列{an}{bn}的公差分别为d1,d2,则(an+1+bn+1)-(an+bn)=(an+1-an)+(bn+1-bn)=d1+d2为常数,所以可得{an+bn}是等差数列.设其公差为d,则公差d=(a2+b2)-(a1+b1)=100-(35+75)=-10.因而a37+b37=110-10×(37-1)=-250.

    所以数列{an+bn}的第37项的值为-250.

    点评:若一个数列未告诉我们是等差数列时,应先由定义法判定它是等差数列后,方可使用通项公式an=a1+(n-1)d.但对客观试题则可以直接运用某些重要结论,直接判定数列是否为等差数列.

    1.已知等差数列{an}中,a7+a9=16,a4=1,则a12的值是( )

    2.在数列{an}中3an+1=3an+2(n∈N_),且a2+a4+a7+a9=20,则a10为( )

    3.在等差数列{an}中,a1+3a8+a15=120,则3a9-a11的值为( )

    4.已知方程(x2-2x+m)(x2-2x+n)=0的四个根组成一个首项为14的等差数列,则|m-n|等于( )

    5.在等差数列{an}中,a5=3,a6=-2,则a4+a5+…+a10=__________.

    6.已知a、b、c成等差数列,且a、b、c三数之和为15,若a2,b2+9,c2也成等差数列,求a、b、c.

    7.设1a+b,1a+c,1b+c成等差数列,求证:a2,b2,c2也成等差数列.

    8.成等差数列的四个数之和为2 6,第二数与第三数之积为40,求这四个数.

    9.有一批影碟机(VCD)原销售价为每台800元,在甲、乙两家家电商场均有销售.甲商场用如下方法促销:买一台单价为780元,买两台单价为760元,以此类推,每多买一台则所买各台单价均减少20元,但每台最少不低于440元;乙商场一律都按原价的75%销售.某单位需购买一批此类影碟机,问去哪一家商场购买花费较少?

    ∴a7+a9=2a8.

    ∴a8=8.

    又∵a4,a8,a12成等差数列,

    ∴公差d=a8-a4=7.

    ∴a12=a8+d=8+7=15.

    2.C 由已知得an+1-an=23,

    ∴{an}是首项为a1,公差d=23的等差数列.

    a2+a4+a7+a9=4a1+18d=20,解得a1=2,

    ∴a10=2+23(10-1)=8.

    3.D ∵a1+a15=2a8,

    ∴a1+3a8+a15=5a8=120.

    ∴a8=24.

    而3a9-a11=3(a1+8d)-(a1+10d)=2a1+14d=2(a1+7d)=2a8=48.

    4.C 设a1=14,a2=14+d,a3=14+2d,a4=14+3d,

    而方程x2-2x+m=0中的两根之和为2,方程x2-2x+n=0中的两根之和也是2,

    ∴a1+a2+a3+a4=1+6d=4.

    ∴d=12.

    ∴a1=14,a4=74是一个方程的两个根,a2=34,a3=54是另一个方程的两个根.

    ∴716,1516为m或n.

    6.解:由已知得2b=a+c,a+b+c=15,2b2+9=a2+c2,

    解之,得a=8,b=5,c=2,或a=2,b=5,c=8.

    7.证明:由已知得1a+b+1b+c=2•1a+c,化简得a2+c2=2b2,

    ∴a2,b2,c2成等差数列.

    8.解:设这四个数为a-3d,a-d,a+d,a+3d,

    则由题设得a-3d+a-d+a+d+a+3d=26,a-da+d=40,

    解得a=132,d=32,或a=132,d=-32.

    ∴所求四个数为2,5,8,11或11,8,5,2.

    9.解:设某单位需购买影碟机n台,在甲商场购买每台售价不低于440元时,售价依台数n成等差数列{an}.

    an=780+(n-1)(-20)=800-20n,解不等式an≥440,800-20n≥440,得n≤18.

    当购买台数小于18时,每台售价为800-2n元,在台数大于或等于18时,每台售价440元.

    到乙商场购买,每台售价为800×75%=600(元),作差(800-20n)n-600n=20n(10-n),

    当n=10时,600n=(800-20n)n;

    当n>18时,440n

    数列教案 篇13

    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地明确等差(比)数列、等差(比)中顷的概念;

    2、使学生进一步地熟练地掌握等差(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及推导公式;

    3、使学生较灵活地应用等差(比)数列的定义及性质解决一些相关问题。

    教学重点:等差(比)数列的定义、通项公式、性质的理解与应用。

    教学难点:灵活应用等差(比)数列的定义及性质解决一些相关的问题。

    教学准备:利用自习将思考题(一)(二)发放给学生,让他们先思考,教师解答学生在思考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课 型:专题复习课。

    时间安排:45’×2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回顾等差数列的有关基础知识

    教 法:1、指名学生回答等差数列的概念,等差中顷,通项公式,前几项求和公式。

    2、教师点评,师生达成共识。

    二、领悟“思考题(一)”

    教 法:1、以拖火车的形式指名学生回答思考题(一)的4个问题。

    2、教师点评,师生达成共识。

    ⑴由思考1还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在等差数列{an}中,

    m+n

    若 =k,则am+an=2ak(m,n,k∈N_)与性质:

    在等差数列{an}中m+n=p+q→am+an=ap+aq(m,n,p,q∈N_)是一致的)。

    ⑵由思考题2还可以得到这样的变式:①an=am+(n—m)d或am=an+(m—n)d

    an—a1

    ②d=

    n—1

    ⑶由思考题3、4可以得到这样的性质:若数列{an}为等差数列,其前几项和为Sn,则有如下性质:Sn,S2n—Sn,S3n—S2n……也成等差数列,公差为nd2。

    三、学生操练

    教 法:1、指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思考,教师巡回指导,着重关注学困生。

    2、教师点评,师生达成共识:巧妙地应用等差数列的性质(或通项公式的变形式)求解,能简化解题过程。

    四、布置作业:1、第6、7题。 2、思考题(二)

    第二课时

    一、回顾等比数列的.有关基础知识

    教 法:1、指名学生回答“等比数列的概念,等比中项,通项公式,前n项求和公式”。

    2、教师点评,师生达成共识。

    数列教案 篇14

    数列的极限 教学设计

    西南位育中学 肖添忆

    一、教材分析

    《数列的极限》为沪教版第七章第七节第一课时内容,是一节概念课。极限概念是数学中最重要和最基本的概念之一,因为极限理论是微积分学中的基础理论,它的产生建立了有限与无限、常量数学与变量数学之间的桥梁,从而弥补和完善了微积分在理论上的欠缺。本节后续内容如:数列极限的运算法则、无穷等比数列各项和的求解也要用到数列极限的运算与性质来推导,所以极限概念的掌握至关重要。

    课本在内容展开时,以观察n时无穷等比数列an列anqn,(|q|1)与an1的发展趋势为出发点,结合数n21的发展趋势,从特殊到一般地给出数列极限的描述性定义。在n由定义给出两个常用极限。但引入部分的表述如“无限趋近于0,但它永远不会成为0”、“不管n取值有多大,点(n,an)始终在横轴的上方”可能会造成学生对“无限趋近”的理解偏差。

    二、学情分析

    通过第七章前半部分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数列的有关概念,以及研究一些特殊数列的方法。但对于学生来说,数列极限是一个全新的内容,学生的思维正处于由经验型抽象思维向理论型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

    由于已有的学习经验与不当的推理类比,学生在理解“极限”、“无限趋近”时可能产生偏差,比如认为极限代表着一种无法逾越的程度,或是近似值。这与数学中“极限”的含义相差甚远。在学习数列极限之前,又曾多次利用“无限趋近”描述反比例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的图像特征,这又与数列中“无限趋近”的含义有所差异,学生往往会因为常数列能达到某一个常数而否定常数列存在极限的事实。

    三、教学目标与重难点 教学目标:

    1、通过数列极限发展史的介绍,感受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发展,更好地把握极限概念的来龙去脉;

    2、经历极限定义在漫长时期内发展的过程,体会数学家们从概念发现到完善所作出的努力,从数列的变化趋势,正确理解数列极限的概念和描述性定义;

    3、会根据数列极限的意义,由数列的通项公式来考察数列的极限;掌握三个常用极限。教学重点:理解数列极限的概念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数列极限的描述性定义

    四、教学策略分析

    在问题引入时着重突出“万世不竭”与“讲台可以走到”在认知上的矛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求知欲,并由此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在极限概念形成时,结合极限概念的发展史展开教学,让学生意识到数学理论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数学的历史发展过程与学生的认知过程有着一定的相似性,学生在某些概念上的进展有时与数学史上的概念进展平行。比如部分学生的想法与许多古希腊的数学家一样,认为无限扩大的正多边形不会与圆周重合,它的周长始终小于其外接圆的周长。教师通过梳理极限发展史上的代表性观点,介绍概念的发展历程以及前人对此的一系列观点,能帮助学生发现自己可能也存在着类似于前人的一些错误想法。对数学发现的过程以认知角度加以分析,有助于学生学习数学家的思维方式,了解数学概念的发展,进而建构推理过程,使学生发生概念转变。在课堂练习诊断部分,不但要求回答问题,还需对选择原因进行辨析,进而强化概念的正确理解。

    五、教学过程提纲与设计意图 1.问题引入

    让一名学生从距离讲台一米处朝讲台走动,每次都移动距讲台距离的一半,在黑板上写出表示学生到讲台距离的数列。这名学生是否能走到讲台呢?类比“一尺之捶,日取其半,万世不竭”,庄子认为这样的过程是永远不会完结的,然而“讲台永远走不到”这一结果显然与事实不同,要回答这一矛盾,让我们看看历史上的数学家们是如何思考的。【设计意图】

    改编自芝诺悖论的引入问题,与庄子的“一尺之捶”产生了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求知欲,并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极限概念的发展与完善

    极限概念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从早期以“割圆术”“穷竭法”为代表的朴素极限思想,到极限概念被提出后因“无穷小量是否为0”的争论而引发的质疑,再经由柯西、魏尔斯特拉斯等人的工作以及实数理论的形成,严格的极限理论至此才真正建立。【设计意图】

    教师引导学生梳理极限发展史上的代表性观点,了解数学家们提出观点的时代背景,对照反思自己的想法,发现自己可能也存在着类似于前人的一些错误想法。教师在比较概念发展史上被否定的观点与现今数学界认可的观点时,会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从而可能使学生发生概念转变,抛弃不正确的、不完整的、受限的想法,接受新的概念。在数学教学中,结合数学史展开教学可以让学生意识到数学理论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从而提升学生概念转变的动机。

    3.数列极限的概念

    极限思想的产生最早可追溯于中国古代。极限理论的完善出于社会实践的需要,不是哪一名数学家苦思冥想得出,而是几代人奋斗的结果。极限的严格定义经历了相当漫长的时期才得以完善,它是人类智慧高度文明的体现,反映了数学发展的辩证规律。今天的主题,极限的定义,援引的便是柯西对于极限的阐述。

    定义:在n无限增大的变化过程中,如果无穷数列{an}中的an无限趋近于一个常数A,那么A叫做数列{an}的极限,或叫做数列{an}收敛于A,记作limanA,读作“n趋向于

    n无穷大时,an的极限等于A”。

    在数列极限的定义中,可用|an-A|无限趋近于0来描述an无限趋近于A。

    如前阐述,柯西版本的极限定义虽然不是最完美的,但作为摆脱几何直观的首次尝试,也是历史上一个较为成功的版本,在历史上的地位颇高。有时,我们也称其为数列极限的描述性定义。

    【设计意图】

    通过比较历史上不同观点下的极限定义,教师呈现数列极限的描述性定义,分析该定义的历史意义,让学生进一步明确数列极限的含义。4.课堂练习诊断

    由数列极限的定义得到三个常用数列的极限:(1)limCC(C为常数);

    n(2)lim10(nN*); nnnn(3)当|q|判断下列数列是否存在极限,若存在求出其极限,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20162016(1)an;

    nsinn; n(3)1,1,1,1,,1(2)an(4)an4(1n1000)

    4(n1001)11-,n为奇数(5)ann

     1,n为偶数注:

    (1)、(2)考察三个常用极限

    (3)考查学生是否能清楚认识到数列极限概念是基于无穷项数列的背景下探讨的。当项数无限增大时,数列的项若无限趋近于一个常数,则认为数列的极限存在。因此,数列极限可以看作是数列的一种趋于稳定的发展趋势。有穷数列的项数是有限的,因而并不存在极限这个概念。

    (4)引用柯西的观点,解释此处无限趋近的含义,是指随着数列项数的增加,数列的项与某一常数要多接近就有多接近,由此得出结论:数列极限与前有限项无关且无穷常数数列存在极限的。

    (5)扩充对三种趋近方式的理解:小于A趋近、大于A趋近和摆动趋近。本题中的数列没有呈现出以上三种方式的任意一种。避免学生将趋近误解为项数与常数间的差距不断缩小。练习若A=0.9+0.09+0.009+0.0009+...,则以下对A的描述正确的是_____.A、A是小于1的最大正数

    B、A的精确值为1 C、A的近似值为1

    选择此选项的原因是_________ ①由于A的小数位都是 9,找不到比A大但比1小的数;

    ②A是由无限多个正数的和组成,它们可以一直不断得加下去,但总小于 2;

    ③A表示的数是数列0.9,0.99,0.999,0.9999,...的极限;

    ④1与A的差等于 0.00…01。

    注:此题是为考查学生对于无穷小量和极限概念的理解。由极限概念的发展史可以看出,数学家们曾长时期陷入对无穷小概念理解的误区中,极大地阻碍了对极限概念的理解。学生学习极限概念时可能也会遇到类似的误区。

    练习顺次连接△ABC各边中点A1、B1、C1,得到△A1B1C1。取△A1B1C1各边中点 A2、B2、C2并顺次连接又得到一个新三角形△A2B2C2。再按上述方法一直进行下去,那么最终得到的图形是_________.A、一个点

    B、一个三角形

    C、不确定

    选择此选项的原因是_________.①

    无限次操作后所得三角形的面积无限趋近于 0 但不可能等于 0。②

    当操作一定次数后,三角形的三点会重合。

    该项操作可以无限多次进行下去,因而总能作出类似的三角形。

    无限次操作后所得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会趋向于一点。

    注:此题从无限观的角度考察学生对极限概念的的理解。学生容易忽视极限概念中的实无限,他们在视觉上采用无穷叠加的形式,但是会受最后一项的惯性思维,导致采用潜无限的思辨方式。所谓实无限是指把无限的整体本身作为一个现成的单位,是可以自我完成的过程或无穷整体。相对地,潜无限是指把无限看作永远在延伸着的,一种变化着成长着不断产生出来的东西。它永远处在构造中,永远完成不了,是潜在的,而不是实在的。持有潜无限观点的学生在理解极限概念时,会将极限理解为是一个渐进过程,或是一个不可达到的极值。

    通过习题,分析总结以下三个注意点:

    (1)数列{an}有极限必须是一个无穷数列,但无穷数列不一定有极限存在;

    1}可以说随着n的无限增大,n1数列的项与-1会越来越接近,但这种接近不是无限趋近,所以不能说lim1;

    nn(2)“无限趋近”不能用“越来越接近”代替,例如数列{(3)数列{an}趋向极限A的过程可有多种呈现形式。

    【设计意图】

    通过例题与选项原因的分析,消除关于数列极限理解的三类误区:

    第一类是将数列极限等同于如下的三种概念:渐近线、最大限度或是近似值。第二类是学生对于数列趋向于极限方式的错误认知。第三类是对于无限的错误认知。

    5.课堂小结

    极限的描述性定义与注意点 三个常用的极限

    6.作业布置

    1>任课老师布置的其他作业

    2>学习魏尔斯特拉斯的数列极限定义,并用该定义证明习题的第一第二小问 【设计意图】

    通过与数列极限相关的延伸问题,完善极限概念的体系,为学生创设课后自主探究平台,感受静态定义中凝结的数学家的智慧。

    数列教案 篇15

    数列的极限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数列的极限是中学数学与高等数学一个衔接点,它同时也是中学数学教学的难点之一。在中学阶段渗透近代数学的基础知识,是课程教材改革的要求之一。教材把极限作为高中阶段的必修内容,意图是在中学阶段渗透极限思想,使学生初步接触用有限刻画无限,由已知认识未知,由近似描述精确的数学方法,使学生对变量、变化过程有更深的认识,这对于提高学生数学素质有积极意义。

    2、教学目标及确立的依据:

    教学目标:

    (1)教学知识目标:通过趣闻故事和割圆术使学生对“无限趋近”有感性的认识;

    从数列的变化趋势理解数列极限的概念;

    会判断一些简单数列的极限。

    (2)能力训练目标:观察运动和变化的过程,初步认识有限与无限、近似与精确、量变与质变的辨证关系,提高学生的数学概括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3)德育渗透目标:通过教学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数学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教学目标确立的依据:《全日制中学数学教学大纲》中明确规定,要从数列的变化趋势理解数列的极限,针对这样的情况,我依照《大纲》的要求制定了符合实际的教学目标,并在教学过程中把重点放在对数列极限的概念意义的准确把握和理解上。为了更好的达到教学目标,我设计一些形象、直观、准确的计算机演示程序,分散教学难点。

    3、教学重点及难点确立的依据:

    教学重点:数列极限的意义

    教学难点:数列极限的概念理解

    教学重点与难点确立的依据:数列极限的定义抽象性比较强,它有诸多的定义方式,我们教材是采用描述性方法定义数列的极限。数列极限的定义过程,重点是剖析“数列无限趋近于常数”的含义。所以要求学生的理性认识能力较高,所以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就必然落在对数列极限概念的理解上。

    【二、教材的处理】

    由于极限的概念中关系到“无限”,而高中学生以往的数学学习中主要接触的是“有限”的问题,很少涉及“无限”的问题。因此,对极限概念如何从变化趋势的角度来正确理解成为本章的难点。为了解决这一难点,主要结合具体例子,首先要让学生对它形成正确的初步认识,为了理解极限概念积累一定的感性认识,还要注意从“特殊”到“一般”的归纳。在将具体例子时,注意从中提炼,概括涉及极限的本质特征,为归纳出一般概念作好准备;在讲一般概念时,注意结合具体例子予以解释说明,克服抽象理解的困难,使学生对数列极限的概念有很准确的认识。教材中只是介绍了数列极限的定义,着重让学生从变化趋势上去理解,工夫化在概念的理解上,而不过分膨胀内容、增加习题难度和过多的训练。

    【三、教学方法和教学工具】

    教学方法:通过观察发现特征,教师归纳概念,师生共同探讨。

    确立教学方法的依据:数列极限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关键是让学生理解从“有限”到“无限”如何从变化趋势来理解极限的概念,通过师生共同观察讨论来帮助学生深刻理解,为以后的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工具:多媒体教学设备

    【四、教学流程】

    主要过程课程设计及决策意图

    一、引入

    (1)趣闻故事以趣闻故事引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使学生对“无限接近”有感性的认识。

    (2)割圆术通过割圆术使学生对“无限接近”有进一步的认识,并及时进行德育渗透,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数列极限的描述性定义

    (1)给出几个数列,让学生由学生归纳当无限增大时数列的项的值的相关特征,教师顺其给出数列极限的描述性列表计算,并借助计算机定义,并通过描述性定义进行辨析,为后面理演示作图,观察归纳数列解“无限趋近”的数量表示做准备极限的描述性定义

    (2)概念的辨析

    三、“无限趋近”的数量表示

    给出一个具体的数列,通过这个数列重点剖析“数列{ }无限趋近于并把这个数列的各项在数轴上常数c”的含义,让学生对“数列无限趋近于常表示,观察数列各项的点与1数c”有进一步的认识。

    的距离是越来越趋近于1。

    然后通过“越来越趋近于1”

    在数量上的反映为当无限增大时,预先给定任意小的正数总可以找到这样的,使得与1的差的绝对值都小于,即

    三、练习巩固数列极限概念

    四、小结 总结数列极限概念的本质

    【五.几点说明】

    数学教学注重的是学生在原有的数学知识基础上,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充分自主的进行讨论、交流,通过表达、接受和转换,获取新的数学知识与方法,重组个人的知识结构,形成良好的数学素养,提高个人获取信息的能力,培养合作学习的精神。所以在这节课的设计上,我主要是通过趣闻吸引学生的兴趣,从而对极限有感性的认识,然后通过具体数列由观察到分析,由定性到定量,由直观到抽象,按照思维的发展规律,有浅入深设计了6个不同的层次:

    1、通过趣闻和割圆术,使学生对数列极限有感性的认识,并及时渗透爱国注意教育,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并激励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认知方面明确本节课的内容。

    2、给出几个具体的无穷数列,让学生通过列表计算,并借助计算机作图观察,并讨论交流归纳出有极限数列当项数无限增大时的直观特点;

    3、教师引导学生概括出数列极限的描述性定义;

    4、通过对几个精心设计的几个问题的讨论,纠正学生在对数列的描述性定义理解上可能出现的错误,这样可以使学生对数列极限定义的进一步探讨的必要性有了初步的认识,也能够激发起学生的参与热情;

    5、通过具体的例子深入分析数列极限的内涵,理解“无限趋近”的数量表示;

    6、巩固练习,加深对数列极限概念的正确认识。

    小结

    重在对数列极限概念的本质进行总结和点拨,以便引起学生对极限的更深刻的思考,同时与教学目标相呼应。

    【数列教案十五篇】相关推荐
    [热]幼儿园认识蔬菜教案大全7篇

    我相信幼师都接触过教案,撰写教案有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要想在教学中不断进取,其秘诀之一就是编写好教案。写幼儿园教案要注意哪些方面呢?下面是小编特地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认识蔬菜教案大全7篇”。活动准备:不透明的盒子里面放着香菜。香菜盆栽。活动目标:通过盒子引起孩子的好奇心。经过看、闻、尝来了解香菜。活...

    实用!幼儿园中班秋游教案集锦1440字

    按照惯例,幼儿园教师必须撰写自己的教案,教案在我们教师的教学中非常重要,每一位幼师都要慎重考虑教案的设计,好的幼儿园教案都有哪些内容?为了解决大家烦恼,小编特地收集整理了实用!幼儿园中班秋游教案集锦1440字,供大家参考。活动目标:1、欣赏音乐,能有节奏的开火车。2、在玩开火车的游戏时能够分辨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