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案
  • >幼儿园教案
  • >导航
  • >物理优秀教案
  • 物理优秀教案

    发表时间:2024-09-01

    物理优秀教案。

    经验时常告诉我们,做事要提前做好准备。作为幼儿园老师的我们的课堂上能更好的发挥教学效果,为了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准备教案是一个很好的选择,教案为学生带来更好的听课体验,从而提高听课效率。那么一篇好的幼儿园教案要怎么才能写好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物理优秀教案,欢迎阅读,希望你能阅读并收藏。

    物理优秀教案(篇1)

    一、教材分析

    1.课标要求是:“通过实验认识自由落体运动现象”,要求学生能通过一些实验或具体的活动来了解和体验自由落体运动。理解自由落体运动产生的条件与实质。

    2.本节教材是学生学完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后,知识的迁移和应用部分,因此本节是本章的一个比较重要的、典型的应用型知识点。表现其一:落体运动快慢的产生原因分析,要用到实验探究,突破原有认知,体会并应用忽略次要因素、抓住主要因素这一科学思维方法,这不仅有利于学生掌握分析物理问题的方法,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其二,这是一个贴近日常生活的实际问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体会物理的生活化。

    3.自由落体运动是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物理现象,学生往往能感受到,但并没有注意到这一现象的特点,也不明确这就是自由落体运动现象。怎样才能让学生不是机械化地记住自由落体运动的现象,而是通过各种方式真正理解自由落体运动的条件与本质所在,才是本堂课学习重点和难点。

    二、学情分析

    自由落体运动,学生有一定感性和模糊的体会,但理解自由落体运动概念,对学生而言有一定的困难。我觉得主要来自两方面,首先是物理语言的误导,使学生认为只要从某一高度随意下落的物体做的就是自由落体运动;其次生活中的落体运动与自由落体运动的区别──现实与理想的差异。因此在本节课教学中利用了实验和理论探究的方法,让学生自己体验、分析、归纳、讨论、评价等得出结论。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动手与合作能力,生成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物理意识。

    学生有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打点计时器及纸带分析的学习基础,完全可以通过自主体验与自主学习来完成本节课的内容。学生可能将自由落体运动与匀变速直线运动知识割裂,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将新知识纳入旧知识结构,让学生体会到自由落体运动只是特殊匀变速直线运动而已。

    三、设计思想

    为了体现新课程所倡导的教学理念,在教法上,采取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中心,以教师为引导,以小组的合作为主要方式,让学生进行简单的实验设计,亲身体验科学实验探究的过程。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体验科学研究的方法和过程,发展自主学习能力,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强化小组交流与合作意识,淡化机械式训练,摒弃灌输式教学;教师一定要把握好自己的角色,是适时适度地“引导”和“参与”,决不能搞型式化的探究。在以往的教学中,课堂教学实施往往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倾向,学生被动地接受,很难从多方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从兴趣入手,精心设计学生活动──以趣味实验的新手段引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热情和探究欲望,通过分组实验,感受物体下落快慢的原因;进而小组讨论、验证、交流自由落体运动的条件;感悟自由落体这一理想化模型的实质;成功解释生活中自由落体现象;强调学生思维和体验过程,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变过去教师要学生学,而为学生自己“我要学、我想学、从中我学到了什么”的主动建构知识的自主学习;通过交流、合作的互动过程,更进一步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当然同时要发挥教师的课堂机智,适时地去引导,去启发,去控制,去答疑,去评价,这是符合新课标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要求,成功实现新课程理念下师生关系的转换。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自由落体运动现象;

    (2)知道产生自由落体运动的条件;

    (3)能够运用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分析、解决有关自由落体运动的问题。

    2.过程与方法:

    (1)经历实验观察、实例探究讨论交流的过程,体验自由落体运动现象。

    (2)经历实验和理论探究过程,体会科学探究的方法,领略运用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生活中的自由落体运动现象,生成“学以致用”的思想,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体验自主学习过程,养成乐于细心观察、勤于思考和相互交流的学习习惯和合作精神。

    五、重点 难点

    重点:什么是自由落体运动及产生自由落体运动的条件、实质。

    难点:(1)物体下落快慢影响因素的探究;

    (2)自由落体运动的运动性质的分析。

    六、教学策略与手段

    “情景设置──问题链接──自主探究──形成共识──得出结论”的学生自主探究教学模式。

    七、课前准备──媒体的设计与准备

    演示实验:多媒体设备一套,钩码,牛顿管,抽气机,天平,自制课件。学生每四人一组:刻度尺,铁架台,打点计时器,小石头,羽毛,纸带,铁片、书签若干(长10厘米左右),纸片若干张、钢球(大小各一个)、面积相等的金属片和纸片等。

    八、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教师节的时候,大家有礼物送给老师,来而不往非礼也,今天老师也有礼物回赠给大家,是有我亲笔签名的精美书签。

    (师生活动,请几个学生参与活动,谁能捏住书签就送给谁,由于书签比较短,少有学生能捏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课堂气氛活跃,)

    教师:同学们一定想知道为什么有人捏不住书签?,它与我们今天所要认识和研究的一种运动──自由落体运动密切相关。同学们仔细观察过落体运动吗?我们来看,从同一高度释放小石头和羽毛,很显然石头比羽毛先落地(教师演示)。

    提出问题:是否重的物体一定比轻的物体下落的快?(让学生分组实验探究)(板书)

    (1)分组实验,发现问题。

    教师将学生分组。学生分组实验──利用面积相等的金属片和纸片,设计小实验,动手做一做,并对看到的现象进行说明。(学生的实验方案可能有:将纸片团成纸团,纸团、金属片同时释放;将纸片团成纸团,纸团、纸片同时释放;金属片、纸片呈竖直同时释放;纸片放在金属片上,释放等等。)

    组内讨论交流。小组代表说说,小组成员在实验中发现的现象,以及想知道的疑问。

    教师对学生的实验方式和交流问题,做出适当的反馈与评价。(引导学生关注观察两物体落地的前后的次序,将其原因暂时搁置)

    (2)师生合作研讨,得出自由落体运动概念。

    学生的实验方法可能各种各样,为了将教学面向全体学生,让全体学生明确概念。教师演示,引导学生观察从同一高度同时下落的轻重物体下落的快慢,并归纳总结。

    步骤①:先让金属片和一张等面积的薄纸片同时从同一高度下落。(观察结果:重的物体下落得快)

    步骤②:把薄纸片揉成纸团再和金属片同时从同一高度下落。(让同学用耳朵听声音,结果:只有一个声音,说明轻重不同的物体同时落地。)

    步骤③:把金属片和一张面积较大的薄纸片从同一高度下落到水平桌面。(观察结果:轻的物体下落得快)

    师生结合实验探讨得出结论:物体下落的快慢不是由它们的轻重的。生活中看到的物体下落有快慢是由于空气阻力的原因。

    提出问题:那么在没有空气阻力时物体的下落是什么样的情况呢?

    演示:把事先抽成真空(空气相当稀薄)的牛顿管拿出来,让牛顿管中的硬币、鸡毛、纸片、粉笔头从静止一起下落。

    学生:同时落下。

    老师:这就是自由落体运动。教师再把牛顿管放气,重复实验,构成强烈的对比。

    知识介绍:

    1971年美国宇航员斯科特在月球表面上让一把锤子、一根羽毛同时下落,观察到它们同时落到月球表面上。

    同学们根据这些过程、结论,给自由落体运动下一个定义:

    1.自由落体运动:(板书)

    (1)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叫做自由落体运动。

    (2)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在同一地点从同一高度下落的快慢是相同的。

    点评:此环节,让学生自己猜想、观察、思考、理解、体会,学生在体验中突破与原有认识的冲突,在教师引导下可以从以上实验中总结结论,提出物体下落快慢与物体质量无关的设想。另外,学生可能会提出关于下一环节的一些问题,教师也要做出适当评价,并为下面作铺垫。

    教师:在认识了什么是自由落体运动之后,新的问题就产生了,同学们一定想知道它是什么性质的运动呢?

    师:结合前面物体下落的现象,你觉得自由落体运动究竟是一种怎样的运动?

    2.实验探究二──探究自由落体运动的性质。

    (1)回味现象,进行猜想。

    让学生回忆上面实验现象,大胆猜想。(学生可能会提出:变速直线运动、加速直线运动、匀加速直线运动等)

    (2)组内讨论验证

    小组内成员针对问题进行交流讨论。

    讨论主题:可以利用实验桌上提供的器材自行设计实验,用你们的实验方式操作、记录、研究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学生的实验设计方案可能有多种,教师必须做好充分的预设。

    (1)组织学生分组实验:利用打点计时器记录重物的下落过程。(提醒学生操作注意事项)

    (2)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如何合理利用纸带记录的信息作初步分析:

    小组实验、操作、记录、思考、交流讨论,

    a.轨迹──直线 方向──竖直向下

    b.变速──速度越来越大──比较相等时间内发生的位移。

    3.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板书)

    ⑴在地面附近的同一地点,一切物体在自由落体运动中的加速度都相同,这个加速度叫做自由落体加速度,也叫重力加速度,通常用g表示。

    ⑵重力加速度g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⑶教师强调我们这里的重力加速度的大小g=9.801 m/s2。在粗略的计算中,可以把g取作10 m/s2。

    请学生看书本p46的表格,说说能得到的信息:

    在地球上不同的地方g的大小是不同的,从赤道到北极,随着纬度的升高而增大。

    4.做一做 (反馈应用 巩固知识)

    教师:老师最近发明了一个仪器,能测出你到底是反应灵敏还是反应迟钝(开玩笑),只要你一捏我就能知道你的反应时间,(边在过道走,边为学生测量,学生的热情和积极性很高)我把它叫做“反应时间测量尺”,你能知道我这把尺子的奥秘吗?

    学生:知道(很不服气)

    教师:现实生活中人们遇到某种情况时,大脑能迅速作出反应。人从发现情况到作出反应采取行动所需的时间叫做反应时间。有些人反应时间对他们很重要,像运动员,战士,飞行员,司机等。你们也能做一把“反应时间测量尺”吗?,同桌之间相互测一测彼此的反应时间,我们现在不是有一门研究性学习的课程吗!你完全可以用你自己制作的“反应时间测量尺”定一下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职业人的反应时间是多少?也可以看一个人在一天是什么时候反应最快?其实这就是一个很好的研究性学习小课题。

    点评:通过、“做一做”进一步巩固了结论,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动手能力和创造力,让人真正感受到自由落体运动就在我们身边,体验物理知识的生活化。据教学时间情况,不一定在课堂内完成,尤其“做一做”让学生在课外动手体验。)

    5.小结

    课堂小结:让学生以“本节课我学到了什么”为话题进行评价性小结。

    教师引导学生从知识和方法两个角度来小结。

    九、布置作业 课后习题与做一做

    十、

    1.本节课采取“情景设置──问题链接──自主探究──形成共识,得出结论”的教学方法,学生在趣味实验的激发中,问题的引领下,“我要学、我想学”的情绪洋溢在整个课堂。通过自主体验、小组互动、组间互评、自我评价改变学生以往的学习方式,体现新课程提倡自主学习的新理念。

    2.趣味实验虽简单,但对其的热情高涨出乎教学前的预料;自行制作的测定反映时间尺效果非常好;教学软件的使用也让学生体会到科技的力量。

    3.学生自主探究时,有的学生不知道从哪里下手,要求教师给以必要的指导,应该提示学生自主探究的三个环节,如果疏于引导,将会拖延时间,导致教学被动。

    物理优秀教案(篇2)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光碰到镜面会改变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形成反射现象;

    2.掌握光的反射定律,了解法线、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含义;

    3.理解反射现象中光路的可逆性。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亲自体验,了解和学习物理学研究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体会物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光的反射定律、光路的可逆性

    【难点】

    光的反射定律

    三、教学方法

    提问法、讲授法、实验探究法、分组谈论法

    四、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通过生活中穿衣照镜引出本节课的课题。

    环节二:新课讲授

    (一)实验猜想

    教师引导学生猜想光的反射规律。

    学生进行猜想回答。

    (二)设计实验

    教师通过激光手电、平面镜和纸板初步演示光的反射传播路径,引导学生观察并介绍入射光线、法线、反射光线、入射角、反射角的概念。

    教师引导学生以实验小组为单位设计实验方案。

    教师引导学生完善确认实验方案。

    (三)分组实验

    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四)得出结论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实验数据,得出实验结论: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个平面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这就是反射定律。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光路可逆实验得出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环节三:巩固提升

    师生通过生活实例巩固反射知识。

    环节四:课堂小结

    师生共同对本节课学习归纳总结。

    环节五:作业设计

    练一练:回顾本节课知识点,完成课后练习题。

    找一找: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利用光的反射定律,制作一件简易的潜望镜模型,并说明它的光传播途径,下节课随机挑选两组同学来为大家分享你的发现。

    五、板书设计

    光的反射

    一、光的反射概念

    二、光的反射定律:两角、三线

    三、光路是可逆的

    物理优秀教案(篇3)

    一、原电池实验探究

    讲:铜片、锌片、硫酸都是同学们很熟悉的物质,利用这三种物质我们再现了1799年意大利物理学家----伏打留给我们的历史闪光点!

    【实验探究】(铜锌原电池)

    实 验 步 骤现 象

    1、锌片插入稀硫酸

    2、铜片插入稀硫酸

    3、锌片和铜片上端连接在一起插入稀硫酸

    【问题探究】

    1、锌片和铜片分别插入稀硫酸中有什么现象发生?

    2、锌片和铜片用导线连接后插入稀硫酸中,现象又怎样?为什么?

    3、锌片的质量有无变化?溶液中c (H+)如何变化?

    4、锌片和铜片上变化的反应式怎样书写?

    5、电子流动的方向如何?

    讲:我们发现检流计指针偏转,说明产生了电流,这样的装置架起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桥梁,这就是生活中提供电能的所有电池的开山鼻祖----原电池。

    【板书】

    (1)原电池概念: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叫做原电池。

    问:在原电池装置中只能发生怎样的化学变化?

    学生: Zn+2H+=Zn2++H2↑

    讲:为什么会产生电流呢?

    答:其实锌和稀硫酸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有电子的转移,但氧化剂和还原剂热运动相遇发生有效碰撞电子转移时,由于分子热运动无一定的方向,因此电子转移不会形成电流,而通常以热能的形式表现出来,激烈的时候还伴随有光、声等其他的形式的能量。显然从理论上讲,一个能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若能设法使氧化与还原分开进行,让电子的不规则转移变成定向移动,便能形成电流。所以原电池的实质就是将氧化还原的电子转移变成电子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2)实质:将一定的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子转移变成电子的定向移动。即将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形式释放。

    问:那么这个过程是怎样实现的呢?我们来看原电池原理的工作原理。

    (3)原理:(负氧正还)

    问:在锌铜原电池中哪种物质失电子?哪种物质得到电子?

    学生:活泼金属锌失电子,氢离子得到电子

    问:导线上有电流产生,即有电子的定向移动,那么电子从锌流向铜,还是铜流向锌?

    学生:锌流向铜

    讲:当铜上有电子富集时,又是谁得到了电子?

    学生:溶液中的氢离子

    讲:整个放电过程是:锌上的电子通过导线流向用电器,从铜流回原电池,形成电流,同时氢离子在正极上得到电子放出氢气,这就解释了为什么铜片上产生了气泡的原因。

    讲:我们知道电流的方向和电子运动的方向正好相反,所以电流的方向是从铜到锌,在电学上我们知道电流是从正极流向负极的,所以,锌铜原电池中,正负极分别是什么?

    学生:负极(Zn) 正极(Cu)

    实验:我们用干电池验证一下我们分析的正负极是否正确!

    讲:我们一般用离子反应方程式表示原电池正负极的工作原理,又叫电极方程式或电极反应。一般先写负极,所以可表示为:

    负极(Zn):Zn-2e=Zn2+ (氧化)

    正极(Cu):2H++2e=H2↑(还原)

    讲:其中负极上发生的是氧化反应,正极上发生的是还原反应,即负氧正还。

    注意:电极方程式要①注明正负极和电极材料 ②满足所有守衡

    总反应是:Zn+2H+=Zn2++H2↑

    讲:原来一个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通过一定的装置让氧化剂和还原剂不规则的电子转移变成电子的定向移动就形成了原电池。

    转折:可以看出一个完整的原电池包括正负两个电极和电解质溶液,及导线。那么铜锌原电池中的正负极和硫酸电解质能否换成其他的物质呢?

    学生:当然能,生活中有形形色色的电池。

    过渡:也就是构成原电池要具备怎样的条件?

    二、原电池的构成条件

    1、活泼性不同的两电极

    2、电解质溶液

    3、形成闭合回路(导线连接或直接接触且电极插入电解质溶液

    4、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本质条件)

    思考:锌铜原电池的正负极可换成哪些物质?保证锌铜原电池原理不变,正负极可换成哪些物质?( C、Fe、 Sn、 Pb、 Ag、 Pt、 Au等)

    问:锌铜原电池中硫酸能换成硫酸钠吗?

    判断是否构成原电池,是的写出原电池原理。

    (1)镁铝/硫酸;铝碳/氢氧化钠;锌碳/硝酸银 ;铁铜在硫酸中短路;锌铜/水;锌铁/乙醇;硅碳/氢氧化钠

    (2)[锌铜/硫酸(无导线);碳碳/氢氧化钠] 若一个碳棒产生气体11.2升,另一个产生气体5.6升,判断原电池正负极并求锌片溶解了多少克?设原硫酸的浓度是1l/L,体积为3L,求此时氢离子浓度。

    (3)银圈和铁圈用细线连在一起悬在水中,滴入硫酸铜,问是否平衡?(银圈下沉)

    (4)Zn/ZnSO4//Cu/CuSO4盐桥(充满用饱和氯化钠浸泡的琼脂)

    (5)铁和铜一起用导线相连插入浓硝酸中

    镁和铝一起用导线相连插入氢氧化钠中

    思考:如何根据氧化还原反应原理来设计原电池呢?

    请将氧化还原反应 Zn + Cu2+ = Cu + Zn2+设计成电池:

    此电池的优点:能产生持续、稳定的电流。

    其中,用到了盐桥

    什么是盐桥?

    盐桥中装有饱和的Cl溶液和琼脂制成的胶冻,胶冻的作用是防止管中溶液流出。

    盐桥的作用是什么?

    可使由它连接的两溶液保持电中性,否则锌盐溶液会由于锌溶解成为Zn2+而带上正电,铜盐溶液会由于铜的析出减少了Cu2+而带上了负电。

    盐桥保障了电子通过外电路从锌到铜的不断转移,使锌的溶解和铜的析出过程得以继续进行。

    导线的作用是传递电子,沟通外电路。而盐桥的作用则是沟通内电路。

    三、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正极反应:得到电子 (还原反应)

    负极反应:失去电子 (氧化反应)

    总反应:正极反应+负极反应

    想一想:如何书写复杂反应的电极反应式?

    较繁电极反应式=总反应式-简单电极反应式

    例:熔融盐燃料电池具有高的放电效率,因而受到重视,可用Li2CO3和Na2CO3的熔融盐混合物作电解质,CO为负极燃气,空气与CO2的混合气为正极助燃气,已制得在6500C下工作的燃料电池,试完成有关的电极反应式:

    负极反应式为:2CO+2CO32--4e-=4CO2

    正极反应式为:2CO2+O2+4e-=2CO32-

    电池总反应式:2CO+O2=2CO2

    四、原电池中的几个判断

    1、正极负极的判断:

    正极:活泼的一极 负极:不活泼的一极

    思考:这方法一定正确吗?

    2、电流方向与电子流向的判断

    电流方向:正→负 电子流向:负→正

    电解质溶液中离子运动方向的判断

    阳离子:向正极区移动 阴离子:向负极区移动

    物理优秀教案(篇4)

    一、设计理念

    1.美国教育家杜威的教育思想,突出了探究与创新的精神,注重“生活”和“经验”。

    2.新课程理念注重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和自主学习能力,注重过程与方法。

    因此,本节教学设计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在教师的主导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进行探究性学习,通过总结、积累、反思、建构经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培养学生把社会生活实际情境中的具体问题演变成抽象理论的能力,培养学生将所学到的理论知识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材分析

    从教材的地位来看,《磁感应强度》是人民教育出版社xxxx年出版的《物理(选修3-1)》(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材)第三章“磁场”中第二节的内容,主要内容围绕磁感应强度概念的定义过程展开,是学生在学完磁现象和磁场后对磁场的进一步研究,是安培力和洛伦兹力研究的基础,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同时,如何寻找描述磁场强弱和方向的物理量也是全章教学的一个难点,定义概念过程中,始终贯穿着物理学的思想和方法。故属重点章节。

    三、学情分析

    高二的学生在《电场强度》一节中已经学习了比值定义电场强度的方法,在初中和本章第一节的学习中已经知道了磁场的基本特性,而且学生也从初中到高中的物理学习中也掌握了应用控制变量法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都有利于学生建立磁感应强度这一概念。但是由于磁场看不见、摸不着,以及磁场对导线作用力难以定量测量,从而形成教学难点。

    结合本节课学情、学生特点,以及新课标的要求,我制定出以下教学目标。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知道磁感应强度的定义,知道其方向、大小、定义式和单位。

    ②通过分组实验和演示实验,锻炼学生的实验技能。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实验、类比和分析,经历寻找描述磁场强弱和方向的物理量——磁感应强度的过程。

    ②进一步体会通过比值法定义物理量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验物理概念定义的过程,培养学生探究物理现象的兴趣,提高综合学习能力。

    五、重点、难点

    依据上述三个教学目标,以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实际情况,确定磁感应强度的概念为本节的重点,本节的难点是磁感应强度概念的建立过程和理解。

    六、教法、学法

    为了突出重点、化解难点,结合本节课的内容特点,本着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目的,可采用以下教法、学法。

    本节课主要采用问题驱动、启发式为主的教学方法,并配合演示法、实验法等方法,利用多媒体作为辅助手段,使学生在丰富的感性认识基础上达到掌握知识,发展能力的目的。其中演示实验我巧妙设计,购买了钕铁硼强磁体提供强磁场,利用弹簧秤测量出了安培力的大小,并利用Excel处理数据,让学生非常直观的感受到了磁感应强度的探究过程。

    学法上,要让他们通过观察现象、分组讨论、分析归纳、最后思考等方式实现自主探究式学习。

    这种方法充分体现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新课程理念。

    七、教学过程

    导课:

    生活中很多的物体都具有磁性,门吸(防止门被风吹)、蹄形磁铁(实验室中常用到)、电磁铁(很多电气设备中常用到),这些物体能够吸引其他物体,演示:左手拿蹄形磁体,右手拿铁钉,当蹄形磁体靠近铁钉时,我们注意观察,吸上去了,在铁钉被吸上去的一瞬间,这两个物体有没有接触?(生:没有)。那他们之间的力是靠什么来传递的?(生:磁场)。磁性物质周围都存在磁场。

    师:磁场的基本特性是什么?

    生:对放入其中的磁体或通电导体有力的作用。

    师:很好。我们在学习磁场之前还学习过哪种场?

    生:电场。

    师:电场和磁场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因此我们可以将电场和磁场进行类比!

    我们可以根据这个物理规律可以建立一个新的物理量来描述磁场的特性,这个物理量本可以叫磁场强度,但历史上磁场强度已经描述其他物理量了,所以这个地方我们就把这个物理量称为磁感应强度。

    新课:

    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一下这个物理量。

    §3.2磁感应强度(板书)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地球也是一个大的磁体,我们看一下投影中反映出了地球的磁场分布情况,磁南极在地理的北极附近,磁北极在地理的南极附近,不完全重合,有一个磁偏角。我们生活中有一个物品,古代航海中常用到的和这个有联系,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指南针!指南针是用来干什么的?定向的工具。它为什么能定方向?根据地磁场定方向,那就说明磁场有方向。

    那第一个问题,我们就通过实验来探究一下磁场的方向。

    一、探究磁感应强度的方向(板书)

    大家桌上都放着一个条形磁铁和蹄形磁体,再加上一组小磁针,小组分工,首先摆一张纸,再把磁铁放在纸上,在磁铁的不同位置摆上一个小磁针,观察N极的指向,并记录,看看指向是否相同。然后在相同的位置依次摆放4个不同的小磁针,观察N极的指向,并记录,看看指向是否相同。(小磁针红色为N极,不放心的话用条形磁铁检验一下)

    学生回答、展示。

    归纳总结:

    1.磁场中不同位置小磁针N极的指向不同,说明磁场有方向。

    2.不同小磁针在同一磁场中同一位置的指向相同,说明磁场中某一位置的方向是固定的。

    结论:物理学中把小磁针静止时N极所指的方向规定为该点的磁感应强度方向。简称磁场方向。

    所以,以后我们要是想知道磁场中某一个点磁场的方向怎么办?在该点放一个小磁针,等它稳定以后找一下N极的指向就行了。

    磁场除了有方向,还有大小、强弱之分,磁场看不见,我们生活当中更直观的是对磁体磁性强弱的认识。我们刚才做实验的时候用到了条形磁铁,还用到了蹄形磁体,那么我再给一个磁铁,我带了一个小的圆柱形的磁铁,我们实验室或家里还有一些常用工具,我带了三个:……我提供这些东西,同学们能否想办法比较一下这三块磁铁磁性的强弱,大家独立思考一下,想想办法,想出来上来给大家演示一下。

    学生演示。

    我们通过这样的实验,只能大概的比较磁性的强弱。具体强多少不知道,所以我们要通过更加细致的实验来讨论一下磁感应强度的大小。

    二、探究磁感应强度的大小(板书)

    检验工具:

    我们不用小磁针,因为小磁针N极和S极放不开,我们不能通过测量小磁针N极的受力去确定磁感应强度的大小。

    怎么办?磁场除了对磁体有作用力,还对通电导线有作用力,我们就来用通电导线检验一下磁场的强弱。我们用的是检验电流元:很短一段通电导线中的电流I与导线长度L的乘积IL。但要使导线中有电流,就要把它连到电源上,所以孤立的电流元是不存在的,实际上仍要使用相当长的通电导线。

    猜想:通电导线所受的磁场力与什么因素有关呢?

    磁场强弱通电电流导体长度

    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

    设计方案:如图,利用钕铁硼强磁体提供强磁场,将通电线圈放入磁场中,利用弹簧秤测量安培力的大小。

    实验器材:学生电源,电键1个,钕铁硼强磁体2个,弹簧秤1个,安培表1个、滑动变阻器、铁架台1个(配两个铁夹)、线圈3个、细线若干。

    实验步骤:

    步骤1:保持磁场和通电导线的长度不变,改变电流的大小。

    步骤2:保持磁场和导线中的电流不变,改变通电导线的长度。

    实验结论:

    分析了很多实验事实后,人们认识到,通电导线与磁场方向垂直时,它受力的大小F∝I,F∝L,F∝IL,故F=ILB

    B正是我们寻找的表征磁场强弱的物理量:磁感应强度。

    即B=F/IL,单位:特斯拉

    类比总结,比值定义:

    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有两大亮点,一是采取了类比的方法,在学生已有的对电场强度学习的基础上研究磁感应强度。二是巧妙的设计了演示实验,购买了钕铁硼强磁体提供强磁场,利用弹簧秤测量出了安培力的大小,并利用Excel处理数据,让学生非常直观的感受到了磁感应强度的探究过程。

    物理优秀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1)了解什么是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

    (2)理解什么是机械效率。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参与探究斜面机械效率的活动,学习拟定简单的科学探究计划和实验方案。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实验中培养合作精神,养成实事求是、尊重实验结果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知道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理解机构效率。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

    ●教学难点:

    测量简单机械的机械效率。

    ●教具:

    弹簧秤、小车、长木板、铁架台。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引导:课文107页中的各种方法都能把沙子运到楼上,同学们由此可以提出什么问题?[总共做了多少功?克服沙子重力做多少功?各种方法做功是否同样多等问题。]

    2、引入课题:机械效率。

    二、新课教学:

    (一)机械效率

    1、组织讨论。找出各种方法中的共同点和不同之处。[用不同方法,人所做的功不完全相同,但克服沙子重力所做的功是相同的。]

    2、能区分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的含义了吗?

    人对沙子所做的功是对我们有用的功,叫做有用功。对桶、口袋所做的功是非我们需要但又不得不额外所做的功,叫做额外功。有用功和额外功之和叫做总功。

    分析:使用任何机械都不可避免地要做额外功,即有用功始终都要小于总功。

    3、机械效率: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叫做机械效率。机械效率的公式:

    有用功-W有用,总功-W总,机械效率-η

    提出问题:机械效率可以大于100%吗?分析得出:使用机械时会不得不做一些额外功,所以机械效率必然小于100%。

    例题:起重机把质量为0.6t的重物匀速提升了3m,而它的电动机所做的功是3.4×104J,起重机的机械效率是多少?

    二、斜面的机械效率

    1、阅读“斜面的机械效率”。了解实验装置和实验过程。

    2、设计简单的实验报告和记录表格。

    3、完成实验的实验报告。

    三、课堂小结

    四、作用:110页1。

    物理优秀教案(篇6)

    教学准备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力的合成和合力的概念。

    2.掌握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会用作图法求共点力的合力。

    3.要求知道合力的大小与分力间夹角的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

    1.学会设计实验、观察实验现象、探索规律、归纳总结的研究问题的方法。

    2.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协作能力、创新思维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会应用等效代替和控制变量的思维方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通过实例理解分力、合力、力的合成的概念。

    2.通过实验探索“力的合成”所遵循的法则。

    难点:“平行四边形定则”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如图甲,一个人用力F可以把一桶水慢慢地提起,图乙是两个人分别用F1、F2两个力把同样的一桶水慢慢地提起。那么力F的作用效果与F1、F2的共同作用的效果如何?

    学生:效果是一样的。

    老师:一个力产生的效果跟几个力共同产生的效果相同,在实际问题中就可以用这个力来代替那几个力,这就是力的等效代替。这个力就叫做那几个力的合力。求几个已知力的合力的过程叫做力的合成。几个力如果都作用在物体的同一点,或者它们的作用线相交于一点,这几个力叫做共点力。我们这节课就来学习两个共点力的合成。

    二、新课教学

    (一)探讨实验方案

    先用两个力作用在物体的同一点上,使它们产生一定的作用效果,如把橡皮筋一端固定,拉加一端到某一点O,再用一个力作用于同一物体的同一点上,让它产生与第一次的两个力的作用效果相同,即也把橡皮筋拉到点O,记下各个力的大小、方向、画出力的图示,就能研究力之间的关系了。等效代替是物理中常用的一种方法。

    (二)演示实验:互成角度的二力的合成(请两位同学上讲台帮忙)。

    (1)把放木板固定在黑板上,用图钉把白纸固定在木块上。

    (2)用图钉把橡皮条一端固定在A点,结点自然状态在O点,结点上系着细绳,细绳的另一端系着绳套。

    (3)用两弹簧秤分别勾住绳索,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结点到达O′点。让学生记下O′的位置,用铅笔和刻度尺在白纸上从O′点沿两条细纸的方向画线,并分别记下两只弹簧的读数F1和F2。

    (4)放开弹簧秤,使结点重新回到O点,再用一只弹簧秤,通过细绳把橡皮条的结点拉到O′,读出弹簧秤的示数F,记下细绳的方向,按同一标度作出F1、F2和F的力的图示。

    (5)用三角板以F1、F2为邻边利用刻度尺和三角尺作平行四边形,过O点画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做出合力F的图示。

    (6)改变F1和F2的夹角和大小,再做两次。

    从实验中得出什么结论:合力F不能简单地用F1和F2的代数合表示。

    证明:利用三角板以力F1和F2为邻边做平行四边形,作出其对角线F’,看力F和F’是否重合。

    仔细观察发现,F和F’基本重合,在误差范围内,F几乎是F1、F2为邻边的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

    经过前人很多次的、精细的实验,最后确认,对角线的长度、方向、跟合力的大小、方向一致,即对角线与合力重合,也就是说,对角线就表示F1、F2的合力。

    老师归纳:求两个共点力的合力时,不是简单的将两个力相加减,而是用表示两个力的有向线段F1和F2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这两邻边之间的对角线就表示合力F的大小和方向,这就是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三)指导学生进行分组实验

    观察学生实验情况,数据处理,要求操作的规范,遵从实验结果,尽量把误差减小到最小。

    要求同学用平行四边形法则作出F1与F2的合力,与实际合力对照,相距多远,差距大不大。

    如果在实验中,对角线与合力相距比较远,那就找一找原因,是否有错误操作,即使操作完全正确,也会有实验误差,也不会完全重合。

    这种情况很正常,一个规律的得出要很多人在很长时间里,进行许多此实验才总结出来,并不是一次实验就能得到。

    减小误差的方法:①弹簧秤使用前要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点;②弹簧秤要与木板表面平行。

    总结:可见互成角度的两个力的合成,不是简单的两个力相加减,而是用表示两个力的有向线段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这两邻边之间的对角线就表示合力的大小和方向。这就要平行四边形定则。以后我们还要利用这个定则进行速度、加速度等的合成,只要是矢量的合成、就遵从平行四边形定则。

    (四)实验归纳总结:

    1.力的合成要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两个共点力的合力随夹角的变化而变化。

    夹角为00(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且方向相同)时:F=F1+F2,F的方向与F1、F2的方向相同。夹角为1800(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且方向相反)时:F=|F1-F2|,F的方向与两个力中较大的那个力方向相同。两个共点力的合力的大小范围:大于等于二力之差,小于等于二力之和,即|F1-F2|≤F≤F1+F2。

    2.两个大小一定的力F1、F2,当它们间的夹角由00增大到1800的过程中,夹角越大,合力就越小;合力可能大于某一分力,也可能小于某一分力。

    3.矢量和标量:

    即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叫矢量,矢量运算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理量叫标量,标量运算遵循代数运算法则。力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故力是矢量。

    4.实验归纳法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要通过提出假设,设计实验,实验研究,数据分析,归纳总结,形成结论。

    【例题1】大小不变的F1、F2两个共点力的合力为F,则有:

    A.合力F一定大于任一个分力B.合力的大小既可等于F1,也可等于F2

    C.合力有可能小于任一个分力D.合力F的大小随F1、F2间夹角增大而减小。

    解析:正确答案是BCD

    我们可以取一些特殊的数值来分析F1、F2的合力变化范围是|F1-F2|≤F≤F1+F2若取F1=2N,F2=3N则1N≤F≤5N。

    当F1与F2夹角为180°时,合力小于分力。应排除A同时知C正确。

    B对,由合力的变化范围可知正确。

    D对,当F1和F2夹角为0°时,合力,当F1,F2夹角为180°时,合力最小,随着F1、F2夹角增大合力F反而减小。

    说明:对于一些定性分析的选择题,有时可采用取一些特殊数值的方法来分析,这样可使分析简单、方便。

    【例题2】运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互成角度的两个力的合力。

    力F1=45N,方向水平向右。力F2=60N,方向竖直向上,用作图法求解合力F的大小和方向。

    解:选择某一标度,利用0.5cm的长度表示15N的力,作出力的平行四边形,用刻度尺量出对角线的长度L,利用F=15N×即可求出。

    〖巩固训练〗

    (1)两个力互成30°角,大小分别为90N和120N,用作图法求出合力的大小和方向。

    (2)两个共点力的大小都是60N,两力间的夹角为1200,求这两个力的合力?

    解法一、图示法。

    解法二、利用平行四边形法作出力的图示,然后利用几何知识求解。

    学生讨论会得到:先求出任意两个力的合力,再求出这个合力跟第三个力的合力,直到把所有的力都合成进去,就得到其合力。因为每一次合成都遵从每两力与其合力产生共同效果的思想,所以可以这样合成。

    (3)两个共点力,当它们同方向时其合力大小为7N,当它们反方向时其合力的大小为1N,问当它们互相垂直时其合力的大小是多少牛?

    提示:假设F1大于F2,由题意可知:F1+F2=7,F1-F2=1解得:F1=4N,F2=3N

    然后:方法一、图示法。

    方法二、先利用平行四边形法则作出力的图示,再利用直角三角形知识求得合力F=5N

    (4)请同学完成P13的思考与讨论。

    〖提问〗:如果两个分力F1、F2,他们的夹角不定,求其合力的范围。(用作图法)

    同学们用作图法得到:

    Fmax=F1+F2(两力夹角为0°)

    Fmin=F1-F2(两力夹角为180°,F合于大的方向一致)

    夹角在0°——180°之间,后介于Fmin与Fmax之间。

    课后小结

    这节课主要学习了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要求会用作图法求两共点力的合力。

    这节课主要掌握利用平行四边形定则,用作图法求两共点力的合力,并且用作图法得出两力夹角不定的情况下,F合取值范围,我们下课后要多动手练习,掌握这种方法。

    物理优秀教案(篇7)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杠杆平衡的条件;

    2、能根据实际需要正确选择和使用杠杆。

    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了解杠杆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难点:探究杠杆平衡条件。

    教学器材:杆秤

    分组实验器材:铁架台、杠杆、钩码等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 杠杆的原理

    出示杆秤,对杆秤进行分析,画出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

    使用杆秤称水果,要求称不等量的水果,请一位学生上来演示。

    置疑:

    你为什么要这样称 ?

    对,我们要使杠杆达到平衡。

    杠杆的平衡与哪些因素有关,有什么样的关系 ?

    与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有关。

    画力臂的步骤为:第一:在杠杆示意图上,确定支点,将力的作用线用虚线延长;第二:从支点O向力的作用线做垂线,画出垂足,则支点到垂足的距离就是力臂;第三:要用虚线画力臂,支点到垂足用字母表示出来。

    二、实验探究

    通过实验探究,得到确定的关系。

    每2人一组实验,要求讨论如何设计这个实验。

    步骤如下:

    (1) 将杠杆挂在铁架台上,观察是否在水平位置平衡 ( 静止 ) ;若不是,可调节平衡螺母,使之水平平衡。

    开始实验,完成探究任务。

    老师在学生探究过程中进行巡视,发现问题及时提出,让学生自己去分析、解决问题。

    完成实验后,任意选择五组,请组中作记录的学生将结果投影到屏幕上。

    将五组中的实验数据任意各取一组填入表格中,讨论可得到什么结论 ( 杠杆平衡的条件 ) 。

    教师可提出各种猜想,加减乘除关系都可。

    可能有学生得到其他关系式,但不适合所有数据,因此它不是杠杆平衡条件。

    物理优秀教案(篇8)

    八年级上学期物理全册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知道国际单位制中长度与时间的基本单位;会进行常用长度、时间单位的换算:能利用生活中常见的一些周期现象估测时间。

    2.会正确使用手表或停表测量时间。

    3.能利用生活中已知长度的物品进行长度的估测。

    4.会正确使用带毫米刻度的刻度尺测量长度。

    5.会正确记录测量所得的数据,知道测量存在误差。

    教学重、难点

    1.重点

    (1)长度和时间的单位及单位间的换算。

    (2)会正确使用带毫米刻度的刻度尺测量长度。

    (3)会正确使用手表或停表测量时间。

    (4)会正确记录测量结果。

    2.难点

    (1)正确读取和记录测量结果。

    (2)长度和时间的估测和间接测量。

    教学方法

    讲授法、实验探究法、阅读法、讨论与交流。

    教具准备

    学生分组实验器材:带毫米刻度的刻度尺、秒表、课本、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课题引入

    师:在生活、生产和科研中,经常要进行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探究物体的运动规律也需要进行长度与时间的测量。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长度与时间的测量。

    板书:第二节 长度与时间的测量

    二、新课教学

    师:要进行测量,就要有一个人们公认的测量标准――测量单位。在古代,人们就学会了利用身边的物品、自然界的某些规律的变化作为测量的单位。比如利用身高,足长等作为长度单位、利用昼夜的交替、季节的变化等作为时间的单位。

    1960年,国际上通过了一套统一的测量标准,叫国际单位制,简称SI。

    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时间的基本单位是(s)。

    板书:一、长度的基本单位:米(),时间的基本单位秒(s)

    你知道比“米”大的长度单位有哪些?比“米”小的长度单位有哪些?下面我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竞赛抢答。

    生甲:比“米”大的长度单位有“千米”(),比“米”小的长度单位有“分米”(d)、“厘米”(c)、“毫米”()。

    生乙:比“米”小的长度单位还有“微米”()、“纳米”(n)。

    师:这些长度单位与基本单位“米”的换算关系如何?请大家抢答。

    生甲:

    1=103 1d=101 1c=102

    1=103 1=106 1n=109

    教师将以上关系板书。

    课堂巩固练习:(投影在屏幕上,请大家抢答)

    1=? 18=? 130n=?

    10d=? 2102c=? 78=?

    师:你知道我国以前使用的还有哪些长度单位?与米的换算关系如何?请抢答。

    生:尺、寸

    1尺0.33米 1寸0.033

    师:你知道英、美等国使用的长度单位还有哪些?与米的换算关系如可?请抢答。

    生:英里、英寸、英尺、码

    1英里=1609米 1英尺=0.305米 1英寸=0.0254米 1码=0.91米

    师:你知道航海、天文学家中使用的长度单位还有哪些?与米的换算关系如何?请抢答。

    生:海里、光年

    1海里=1852米 1光年=9.460531015米

    你知道比“秒”大的时间单位有哪些?比“妙”小的时间单位有哪些?请抢答。

    生:比“秒”大的时间单位有“分钟”(in)、“小时”(h),比“秒”小的时间单位有“毫秒”(s)、“微妙”(s)

    师:这些时间单位与基本单位“秒”的换算关系是什么?请抢答。

    生:1h=60in 1in=60s 1s=103s 1s=103s

    教师将时间单位换算关系板书

    课堂巩固练习(投影在屏幕上,请大家抢答):

    60in= s 2h= s 100s= s

    1h= s 15in= h 108s= s

    评出抢答获胜小组,全班同学以掌声鼓励。

    师:通常我们测物体的长度用什么工具?你知道还有什么测量工具?

    生甲:刻度尺。

    生乙:游标卡尺(如课本P21图2―13)

    师:下面以前后两桌四个人为一小组,用刻度尺测书本的'长度和宽度,要求每位同学都要动手,并在小组内交流测量方法(刻度尺如何放置,如何读数)测量结果。

    学生分小组探究活动1:用刻度尺测课本的长度和宽度,教师巡回检查,当给予指导、督促、解决问题。

    师:下面请相邻的两个小组互相交流测量方法。

    并请一个小组派代表全班交流。

    生甲:上台演示,说明用刻度尺测课本长度的方法,刻度尺要放正、要紧靠被测物体。

    师:请每个小组报出测量结果。

    ……

    师:为什么每个小组的测量结果不同?请一个小组派代表全班交流如何读数。

    生甲: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读到最小刻度值,还要进行估读。

    师: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存在差异叫误差,这是客观存在的,如何减小误差?

    点拔思维:有的误差是偏大,有的误差是偏小。

    生: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师:请一个同学归纳正确使用刻度尺的方法。

    生:1.刻度尺要放正,要紧靠被测物体。

    2.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

    3.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数,并记下单位

    4.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教师板书:二、正确使用刻度尺

    师:下面请各小组按正确方法测量课本长和宽,并将测量结果填在课本P22表格中,算出平均值。

    生:分小组活动。

    师:生活中,人们经常需要估测长度。估测长度的方法很多,可以目测,还可以用身体的某部分或身边的某物品去测量。

    板书:三、长度的估测

    师:怎样使估测更准确,更接近物体的真实长度呢?

    你首先应该知道自己身体某长度或身边的某物品的长度,还要经常想一想,画一画,比一比,测一测l、lc、ld、l等有多长?以提高估潞的准确牲,下面请大家测一测拇指指甲宽度、中指的长度,一作的长度、手臂的长度,画一画lc、ld,l的长度。

    学生探究活动2:估测教室内黑板的长度和宽度是多少?并说出你估测方法并上台演示。

    生甲:我是用目测。

    我估测的教室的黑板长度,宽度是……

    生乙:我是用两臂测。

    我估测的教室的黑板长度、宽度是……

    生丙:我用手量度黑板长度,宽度有几,估测。

    我估测的教室黑板长度、宽度是……

    对估测准确的同学予以表扬。

    师:通常测时间用什么工具?

    生:钟表、停表。

    师:你知道时钟的演变过程吗?请大家看课本P20图2―1l,你知道沙漏、水钟是如何测时间吗?

    生甲:沙漏是由于砂子漏完需一定的时间,时间与砂子漏多少成正比,以此来测量时间。

    生乙:水钟道理同上。

    学生探究活动3:

    (1)用停表或手表测量一段时间(如测量从教室一端走到另一端,或跑l00所用的时间等)。

    (2)采用数脉膊跳动次数的方法估测一段时间(估测项目同前)。

    (3)比较用手表测得的时间与数脉膊跳动次数估测的时间。

    各组讨论好估测项目和方法,课后选一个时间进行。

    师:请大家阅读课本P23:测量误差。

    分小组讨论:误差可以消除吗?为什么?如何减小误差?

    生:讨论、交流得出:

    误差是不可能消除的,因为测量器材精确度有限,眼睛分辨能力有限,这些都是客观因素造成的,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三、归纳小结与学习过程评估

    师:本节课我的学到了什么?

    生:讨论、交流后得出:本节课我们学到了

    1.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s)。

    长度单位换算关系:

    1=103 1d=101 1c=102

    1=103 1=106 1n=109

    时间单位换算关系:1h=3600s 1in=60s 1s=103s 1s=106s

    2.正确使用刻度尺。

    (1)刻度尺要放正、要紧靠被测物体。

    (2)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

    (3)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数,并记下单位。

    (4)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3.长度的估测。

    4.时间的测量与估测。

    师:请每位同学对自己在本节课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

    四、课后练习

    1.课本P24 作业1、2、3。

    2.选用课时作业设汁。

    五、板书设计

    (一)长度和时间的基本单位及单位换算。

    长度基本单位:米(),时间基本单位:秒(s)

    单位换算关系:

    1=103 1d=101 1c=102

    1=103 1=106 1n=109

    1h=3600s 1in=60s 1s=103s 1s=106s

    (二)刻度尺的正确使用:(1)刻度尺要放正,要紧靠被侧物体。(2)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3)要估读到分度值下一位,并记上单位。(4)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三)长度估测

    (四)时间的测量与估测

    六、课后反思

    【物理优秀教案】相关推荐
    [热]幼儿园认识蔬菜教案大全7篇

    我相信幼师都接触过教案,撰写教案有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要想在教学中不断进取,其秘诀之一就是编写好教案。写幼儿园教案要注意哪些方面呢?下面是小编特地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认识蔬菜教案大全7篇”。活动准备:不透明的盒子里面放着香菜。香菜盆栽。活动目标:通过盒子引起孩子的好奇心。经过看、闻、尝来了解香菜。活...

    实用!幼儿园中班秋游教案集锦1440字

    按照惯例,幼儿园教师必须撰写自己的教案,教案在我们教师的教学中非常重要,每一位幼师都要慎重考虑教案的设计,好的幼儿园教案都有哪些内容?为了解决大家烦恼,小编特地收集整理了实用!幼儿园中班秋游教案集锦1440字,供大家参考。活动目标:1、欣赏音乐,能有节奏的开火车。2、在玩开火车的游戏时能够分辨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