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案
  • >幼儿园教案
  • >导航
  • >西师版小学教案精华十二篇
  • 西师版小学教案

    发表时间:2024-08-30

    西师版小学教案精华十二篇。

    老师上课前有教案课件是工作负责的一种表现,因此教案课件不是随便写写就可以的。教案是促进师生教育教学交流和互动的重要工具,写教案课件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我们为您特别挑选的“西师版小学教案”一定能够让您惊喜连连,在你发现了一家好的书店时请分享给朋友们!

    西师版小学教案 篇1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83页例1.

    【教学目标】

    1.会进行时、分、秒之间的简单换算。

    2.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和与人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3.结合具体情境进行德育教育。

    【教学重点】

    时、分、秒之间的换算。

    【教学准备】

    课件,答题卡。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教师:同学们,我们学过哪些时间单位?(时、分、秒)关于时、分、秒的知识你都知道些什么?(学生自由说,针对性地板书1时=60分,1分=60秒)

    对于时、分、秒,同学们积累了这么多的知识,真能干!今天这节课,我们就用一用这些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板书课题:解决问题

    二、教学新课教学例1

    (1)了解跑得快慢与时间长短的关系

    教师:同学们,喜欢看比赛吗?乌龟、兔子和小狗它们三个要进行一场跑步比赛。瞧,比赛开始了。

    课件播放:第一次比赛情景,并出示比赛成绩表。乌龟小兔小狗2400秒80秒85秒

    教师:谁得了第一?为什么?

    小结:谁跑得快,谁用的时间就少。当时间的单位统一时,我们很容易看出谁用的时间少,谁跑得快。

    (2)时、分、秒之间的换算

    教师:小狗得了第2名,它可不服气,要求再比一次,于是它们三个又进行了一次比赛。

    课件播放:第二次比赛的情景:小兔中途睡着了。

    教师:同学们,猜一猜,它们谁跑得快,可能最先到达终点呢?(学生自由说,教师结合情景进行德育教育)

    教师:到底谁跑得快?听听它们自己是怎么说的。

    乌龟:我跑了1时。小兔:我跑了3分。小狗:我跑了120秒。

    教师:听了它们的话,到底谁跑得快呢?好比较吗?你能想出办法让别人一眼就能看出谁跑得快吗?

    (3)组织交流汇报

    教师:谁来说给大家听?

    学生:1时=60分,120秒里面有两个60秒,是2分,小狗用了2分,小兔用了3分,乌龟用了60分,小狗跑得最快。

    教师:还有其他的算法吗?

    小结:当时间的单位不统一时,我们不容易直接比较出它们的大小,如果把单位换算一致了,就很容易比较出它们的大小了。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科书第112页课堂活动第2题。

    (2)判断对错。

    ①2分7秒=27秒

    ②1时25分=125分

    ③90分=1时30分

    (3)比一比。

    ①谁跳得快?在()里画?。小红跳100下绳用了40秒。()小兰跳100下绳用了1分5秒。()

    ②谁拍得快?在()里画?。小明拍100下球用了1分10秒。()小刚拍100下球用了65秒。()

    ③谁踢得快?在()里画?。小丽踢100个毽用了120秒。()小江踢100个毽用了1分25秒。()

    (4)下面是60米跑的成绩,请给他们排名次。姓名小刚小红小丽小明小勇时间1分35秒90秒1分40秒2分1分20秒名次

    四、课堂总结

    教师:今天你学到了什么?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教学反思:

    西师版小学教案 篇2

    教学要求

    复习生字,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理解并积累词语、句子。

    感悟只有仔细观察、坚持不懈才能有所成就的道理。

    教学难点

    巩固词语,读懂齐白石仔细观察和刻苦学习的句子。

    明白“只有刻苦学习,持之以恒,才能有所成就”。

    教学时间

    第二课时。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师谈话: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画虾一课,并认识了本课的生字,接下来让我考考大家。(课件出示词语:画虾、水塘、有趣、长臂、鱼缸、观察、姿态、似乎、仔细)

    2、复习词语。

    3、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二、质疑课题。

    1、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学生提出问题)

    2、师有选择地出示四个有价值的问题。

    三、研读课文。

    1、学生带着问题自由读课文。读完后拿铅笔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勾画出问题的答案。

    2、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名回答第一个问题,导入第一自然段。

    (2)齐读第一自然段。

    3、学习第二自然段。

    (1)指名回答第二个问题。他为什么画虾?有趣说明什么?

    (2)第二自然段有一句话直接告诉我们齐白石爱画虾,是哪一句?指名回答,师课件出示:从那以后,他就迷上了画虾。理解“迷上”什么意思?举例说明你迷上过什么事?是什么样子的?

    (3)齐白石迷上画虾后,他是怎么做的?导入第三个问题。指名回答。结合课后练习题第二题,体会“仔细”、“腾地”的好处。理解“立刻“的含义。

    (4)学生练习读好齐白石练习画虾的句子。体会仔细观察的好处。

    4、学习第三自然段。

    (1)齐白石的虾画的怎么样?这就是我们要回答的第四个问题。课件出示问题:他画虾的结果怎样?导入第三自然段。

    (2)指名回答问题,师课件出示问题答案,全班齐读。理解重点词语:薄而透明、清晰可见、活蹦乱跳。

    (3)欣赏齐白石的作品。

    (4)齐白石的虾画得好,仅仅是因为他仔细观察吗?还有什么原因?指名回答,师课件出示:就这样,他看了画,画了看。天长日久……就这样指哪样?天长日久什么意思?说明什么?引导学生说出他练习画虾很刻苦。正是由于他观察认真,刻苦练习,所以他的虾才画得好。(相机板书刻苦练习)

    四、总结。

    这篇课文讲了齐白石小时候练习画虾的故事,一共三个自然段,先讲齐白石小时候是个放牛娃;接着讲齐白石看到小虾在池塘里游来游去,觉得非常有趣,就迷上了画虾;最后讲齐白石通过仔细观察,刻苦练习,终于把虾画得非常好。学了这篇课文,你学到了什么?你想对齐白石爷爷说些什么?

    五、巩固学生齐读课文。

    六、作业。

    回家后,把今天所学的齐白石画虾的故事讲给父母听。

    西师版小学教案 篇3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4~48页例3、例4、例5及课堂活动第1~3题。

    【教学目标】

    1.在解决问题中探索连续退位的三位数减法的计算方法。

    2.体验算法的多样化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

    3.综合运用三位数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的价值。

    【教具准备】

    计算器、图片或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沟通

    昨天我们学习了三位数减三位数,算一算,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51-8=510-80=517-85=

    二、探索运用

    1.学习例4

    (1)引出问题。

    育林小学组织全校学生看电影,其中男同学327人,女同学248人,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学生回答。问题一:全校一共多少人?

    学生列式解答:327+248=575(人)。问题二:男同学比女同学多多少人?学生列式:327-248=

    (2)学生尝试计算并质疑。

    教师:计算这道题,你又遇到什么新问题吗?

    学生:个位上不够减,十位上也不够减,怎么办?

    教师:大家自己先想想办法,然后与同桌的同学交流。

    (3)全班展示交流

    教师:谁来说一说,个位、十位上都不够减时,你是怎样算的?

    学生1:我会算个位。个位上7-8不够减,就从前一位的2退1做10,10+7=17,17-8=9,所以个位上得9.(上台演示这个过程)

    教师:个位上算得很好,十位上的数也不够减,又怎么办?

    学生2:我觉得仍然可以用这种方法,也就是十位上2-4不够减,就用百位上的3退1做10,10+2=8,所以十位上得8.

    教师:那百位上得几?

    学生2:百位上3-2够减,得1.

    教师:你知道不够减向前一位借1做10,这一点很不错。那你最后答案就是189,对吗?好像有不同的看法,谁来说一说?

    学生3:但是十位上已经借给了个位1,所以本身应当是1-4,那从百位上的3退1作10,10+1=11,11-4=7,所以十位上得7.

    学生4:百位上的3退1以后也只剩2了,所以应当是2-2等于0。

    教师:那最后答案是79,到底谁对呢,谁来评一评?请说明理由。(学生再作尝试)

    学生5:我觉得后一种对。因为我作了验算,79+248=327,而189+248=437,所以79是对的。

    学生6:我觉得后一种对。我是采用了估算的办法,327-248应该比100少,所以肯定是几十几,不会是100多。

    学生7:前一种做法的确忘记了退1以后,再减时自己要先少1.

    教师:看来大家都看到了第1种做法的问题所在,但这样的连续退位减法,要记住哪一位退了1,好像并不容易。

    学生1:凡是退了1的都可以打个小点,就能解决这个问题。

    教师:我们用这样的方法来完整演示一遍。(教师板书或多媒体演示,并与学生一问一答)提问:个位够减吗?个位不够减从哪一位退1?退1后个位上是几减几?得几?十位上的2怎么办?现在十位够减吗?十位不够减从哪一位退1?退1后十位上是几减几?

    百位上是3怎么办?现在百位够减吗?退1后百位上是几减几?得几?教师边演示边讲解,完成竖式。327-248/79

    (4)教师小结:谁来说一说,连续退位减法与不连续退位有什么区别?应注意什么?

    (5)尝试练习:

    45页例4下面的试一试。

    2、学习例5

    (1)引出问题:电影院里有800个座位,还剩多少个座位?学生列式:800-575.

    (2)学生试算后,交流算法:个位上0减5不够减,要从十位上退1,可十位上是0,所以又要从百位上退1,这样十位上变成10.再退1给个位后,十位上又变成9,个位上变成10.然后从个位算起,所以800-575=225.

    (3)教师借助计数器进行订正并评讲:十位上的0退1后变成9,是因为0的前一位退1给0后把0变成了10,10-1=9.所以在给0打上小的同时也要给0前面的那一位打上小。

    (4)尝试练习:45页试一试。

    三、课堂活动

    完成课堂活动第1~3题。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教学反思:

    西师版小学教案 篇4

    设计理念

    本课教学以读为主,引导学生在读中识字、读中悟文、读中体验情感、读中发挥想象,关注学习情感,让学生在良好的、愉快的状态中读、想、说、议,从而提高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发展思维。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8个字,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人物的对话,体会不同的语言。

    3、展示想象,把课文内容演一演,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

    认识12个生字,会写8个字,练习读好人物的对话。

    教学准备

    教师:生字卡片

    学生:搜集黄莺、猫头鹰等动物图片,认识这些动物,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

    教学时间

    1~2课时。

    教学过程

    一、质疑,引入新课

    1、质疑:谁让猫头鹰好好睡觉?什么时候睡觉?为什么要让它睡觉?

    2、板书课题,引入新课。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新词

    1、自由朗读课文,勾出生字新词。

    2、生字教学。

    (1)认识生字。

    特别要让学生读准翘舌音:“吵”;后鼻音:“醒”、“鹰”、“应”、“灵”。

    (2)齐读生字,给生字口头组词。

    (3)请学生观察生字,介绍自己的记字方法。教师点拨较难的字。

    3、分段抽读课文,师生共评,检查字音是否读准。

    三、合作探研,理解课文内容

    1、学生朗读第一段。

    (1)学生汇报这一段的内容。

    (2)抓住“一……就……”这个句子,体会小黄莺的活泼。

    (3)指导学生带着高兴的感情朗读,突出小黄莺的活泼、群鸟的快乐。

    2、齐读第二段,回答问题。

    (1)老黄莺为什么“急得轻声叫”?(老黄莺见群鸟欢唱,怕打扰猫头鹰睡觉,所以很“急”;为了不打扰猫头鹰睡觉,所以“轻声叫”)

    (2)引导学生明确:一个“急”,一个“轻声叫”写出了老黄莺时时替他人着想的品质。

    (3)指名朗读,要求读出老黄莺轻声又着急的语气。

    3、自由练读第三段。

    (1)自由练读时,加上动作,带上表情。

    (2)抓住“哼了一声”、“就是要”、“带头”等词语引导学生体会小黄莺顽皮、直率的性格。

    (3)抽读,注意读出小黄莺因为不满意,坚持要闹醒猫头鹰的语气。

    4、教师范读第四段。

    (1)学生分组讨论,如果鸟儿们继续唱歌会产生什么后果?(利用学生搜集到的有关猫头鹰的资料进行交流,进一步了解猫头鹰的生活习性,了解它对人类的贡献)

    (2)学生汇报讨论结果。(白天,猫头鹰睡不好觉,晚上就不能值夜班,田鼠就会越来越多,庄稼就会遭到更大的破坏)

    (3)引导学生明白白天睡觉的原因:猫头鹰晚上值夜班,消灭田鼠,保护庄稼。

    5、学生自读课文5、6段。

    (1)质疑:“小黄莺听了,连连点头:哦,我明白了!”它明白了什么?这时会想些什么?

    (2)学生带着问题读书,并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

    (3)教师适时点拨,引导学生明白小黄莺明事理,理解了猫头鹰。所以动员小伙伴们飞到远一些的地方去唱。

    四、拓展活动,参与实践

    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读出语气。

    五、自主揣摸,识记字形

    1、注意观察,“吵”、“挥”、“消”这3个字在书写上的特点。(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2、重点指导“晨”、“班”两个字。“晨”上下结构,上窄下宽;“班”字写紧凑,其中竖撇写在竖中线上,教师边讲边范写。

    3、识记字形。

    (1)利用“加一加”的方法记字:

    一+火=灭、一+白=百、京+尤=就、口+少=吵

    日+辰=晨、扌+军=挥、氵+肖=消

    (2)写“灭”字时,引导学生想象将一层东西压在火上,火就会熄灭。

    4、完成课后作业。

    西师版小学教案 篇5

    《贺龙钓鱼》课文原文

    太阳还没有落山,夕阳的金光,透过天边飘散着的朵朵云彩,投射下来,把川西草地染成一片火红。

    部队进入草地以后,粮食供给几乎完全断绝了。战士们经过长途跋涉,身体十分虚弱,伤病员一天天在增多。眼看大家饿着肚子行军,政委任弼时和关向应心里非常焦急。这时,兄弟部队送来一批粮食和牦牛肉。他们当即决定:把这些食品尽快分到连队去。考虑到总指挥贺龙的身体日渐消瘦,任政委便吩咐警卫员给他送去一些牦牛肉。

    警卫员匆匆来到侦察连,高兴地把牦牛肉捧到贺龙面前。

    贺龙以怀疑的语气问道:“这……哪儿弄来的?”

    警卫员解释道:“兄弟部队支援的。是政委叫我给您送来的。”

    “哦,你把它送到随军医院去,让伙房给伤病员打个牙祭。然后回去对政委说,我吃了。”

    看到警卫员有些犹豫,贺龙小声地说:“这事,我负责给你保密,一定!快去吧!”

    警卫员仍然有点犹豫。

    “叫你去就去嘛,吃的,我自有办法。”贺龙显出生气的样子。

    警卫员撅着嘴,很不情愿地提着牛肉走了。

    贺龙来到他那匹心爱的大红马面前,“老伙计……”他用大手掌抚摸着它长长的红鬃,红鬃马会意似的轻摇着头。贺龙转到马身后,随手拔下几根马尾,非常熟练地把它接起来,又从衣袋里取出一根别针,放在口里咬了咬,做成一个弯弯的钓钩。他将马尾和钩子一拴,捆在一根树枝上,就成了一根钓鱼竿。

    贺龙手执钓鱼竿,一个人蹲在溪边的小树下。他留着短髯的厚嘴唇叼着个大烟斗,两眼专注地望着水面。他几乎是“竿无虚发”,不一会儿便钓了满满的一串。

    长征中环境非常艰苦,贺龙就是这样利用战斗间歇去钓鱼。钓来的鲜鱼,他往往自己不吃,而是分给同志们。有时,政委派人给他送来干粮、马肉,他总是挥一挥手里的渔竿,对来人说:“拿回去吧,我有它呢!”

    这简陋的渔竿,如同他亲密的伙伴,走到哪里带到哪里,它凝聚着贺龙对革命必胜的信念,对战友骨肉船的深情厚谊。

    太阳落山了,夜幕渐渐降临。荒漠的草地一下子变得很凉。贺龙站起身来,抖落身上的泥土,收拾好鱼竿,提着一大串活鲜鲜的鱼儿,大步向总部走去。

    总部的同志们看见贺龙提着鱼走来,发出一阵阵欢呼。

    任政委快步上前,拉着贺龙的手,不安地说:“老总……你又把牦牛肉送给了伤病员,今天准又没吃东西!”

    “哪里的话,你看!”贺龙指着故意腆起来的肚子,然后挥一挥手中的鱼竿,“我有它哩!”接着“哈哈哈”地一阵仰天大笑。这笑声,是那样的爽朗、乐观、感人,它在空阔的草地上散发开来,是那样悠远……

    《贺龙钓鱼》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会本课的生字、词语。

    2、默读课文,并能讲述故事的梗概。

    3、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体会贺龙在艰苦岁月里的乐观、幽默,激发学生对革命先辈的热爱和崇敬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

    1、能通过人物语言、动作体会人物的内在精神。

    2、能讲述故事的梗概。

    教学准备:

    学生:搜集贺龙及其他革命前辈的故事。

    老师:把关键词句做成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质疑问难

    1、导入:炮火纷飞的年代虽然是遥远的回忆了,但红军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是世界历前所未有的壮举,长征路上发生的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将永载史册。在党的武装斗争史册上,贺龙是一个光辉的名字。同时课件出示贺龙照片,师生交流搜集到的有关贺龙的资料。

    2、齐读课题,学生质疑。

    3、作为十大元帅之一,作者为什么不写贺龙驰骋沙场的英姿,却写他钓鱼呢?让我们带着问题走进课文。

    二、整体感知,学习字词

    1、自由读全文,想想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2、指名反馈

    3、检查课文自学情况

    ★同桌互查读文情况。

    ★出示本课需会写的生字,集体认读。

    ★引导学生从生字的音形义三方面需注意的地方做互相交流

    4、再次默读课文,试着讲述故事的梗概。

    5、教师相机指导怎样讲述故事的梗概:要交代清楚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主要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6、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分别练习。

    7、选自己印象最深的或喜欢的段落读给大家听。

    8、文中的贺龙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让学生说说自己的初步感受。

    三、课堂小结

    在钓鱼这件事情中,贺龙到底有什么魅力让世人敬仰爱戴呢?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品悟吧!

    四、布置作业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积累文中的好词佳句。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贺龙钓鱼部分,运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了解环境的艰苦,通过推想,体会贺龙对战友的深情厚意,激发学生对革命先辈的热爱和崇敬之情。

    3、运用所学方法,体会“简陋的渔竿,凝聚着贺龙对革命必胜的信念,对战友骨肉般的深情厚意”的含义。

    教学重点:

    运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学习贺龙钓鱼部分,体会贺龙在艰苦岁月里对战友的深情厚意。

    教学难点:

    抓住关键词句,联系上下文体会环境的艰苦。

    教学准备:

    制作课件、收集长征环境艰苦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回顾课文内容,谈话导入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25课——《贺龙钓鱼》。哪个同学能运用补充课题的方法来给我们介绍一下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教给联系上下文的方法,学习贺龙钓鱼部分

    1、看来,抓住课题,说清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也是概括主要内容的好方法。那课文的哪几个自然段在讲贺龙钓鱼呢?(11——14自然段)

    2、说到钓鱼,我们不能不说到钓渔竿,请同学们自读课文第11——14自然段,找出描写贺龙钓渔竿的句子,看看这是一根怎样的钓渔竿?

    3、抽生说,(出示句子)齐读,从哪儿可以看出渔竿的简陋?(几根马尾、一根别针、一根树枝:材料的普通和数量少)

    4、教师小结:几个简简单单的数量词加上普通的材料就让我们感受到了渔竿的简陋。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几个词,边读边想,透过这简陋的渔竿,你还能体会到什么?(和我们生活中的渔竿比一比,贺龙能选择其他的材料来做渔竿吗?从中可以看出什么?)(环境的艰苦)

    5、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环境的艰苦?(第二段)

    ☆(出示二段1、2句)自由读,边读边想象,透过文字你看到了哪些画面?

    (粮食几乎完全断绝:没有吃的,有的奄奄一息,有的到处找野菜挖草根,有的因忍受不了饥饿误食有毒野菜而丧命,而更多的时候只有勒紧裤腰带忍受饥饿。老师相机介绍贺龙所带的部队的任务是断后和收容,更显出环境的艰难。

    虚弱:脸色苍白蜡黄,瘦骨嶙峋,拄着拐杖,艰难地往前挪动,走着走着就摔倒,甚至永远都爬不起来了。联系饥饿、长途跋涉来谈。

    伤病员增多:重伤的担架抬,担架不够就一个一个背,轻伤的几个互相搀扶。结合自己对红军过草地的了解来谈,主要有饥饿造成的胃肠病或食物中毒,高原引起的缺氧,呼吸困难,天气变化造成衣服单薄的战士不断生病,前面部队掉队的同志等。)

    ☆齐读第二段1、2句话。

    ☆透过文字,我们都能推想到那么多艰苦的场面,我们不知道的困难不知道还有多少。课文中还有一句话直接就告诉了我们环境的艰难。(第13段1句)

    6、刚才通过联系上下文,让我们更全面的认识到了环境的艰苦。看来,联系上下文的学习方法更有利于我们理解文章的内容。

    7、(出示12段:师范读)贺龙手执钓鱼竿,一个人蹲在溪边的小树下。他留着短髯的厚嘴唇叼着个大烟斗,两眼专注地望着水面。请你联系上下文,推想一下,这时,他的心里会想些什么呢?请在书上作好批注。

    8、交流。

    三、运用方法,理解14段

    1、齐读第14段。

    2、请你运用今天我们学的方法,说说你还从哪些地方感受到了“贺龙对革命必胜的信念,对战友骨肉般的深情厚意”?请找出你感受最深的语句勾画下来,并在旁边写下简单的批注。

    3、交流。

    4、第3——10段:采用朗读的方法分角色朗读。

    画出描写贺龙的语言和神态的句子,让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来体会贺龙的崇高品质

    第17、18段:透过贺龙的语言、动作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开朗乐观的贺龙,我们的耳边还听到了贺龙那爽朗、乐观、感人的笑声,那不正展现了他对革命必胜的信念吗?让我们一起来感受感受吧。齐读17、18段。

    四、情感升华,拓展练笔

    1、选择你最感兴趣的一个或几个地方练习朗读,读出感情。

    2、读了《贺龙钓鱼》的故事,你都想到些什么呢?说给大家听听。

    五、布置作业

    其实,在红军过草地时涌现了很多感人的故事,老师就读过这样一些故事,(推荐读物:《金色的鱼钩》《倔强的小红军》《草地夜行》《一袋干粮》《七根火柴》电影《草地》有声小说《忆长征》)希望大家课下查阅资料或请教长辈,多了解一些贺龙及其他革命前辈的故事。

    板书设计:

    贺龙钓鱼

    舍己为人

    关心战友

    乐观幽默

    《贺龙钓鱼》教学反思

    本次课堂教学由于课前准备比较充分还算顺利,基本上完成了教学任务。课堂气氛活跃,师生关系融洽,学生积极性高,读书很投入,交流讨论一般。不足之处是时间分配不很恰当,分角色朗读课文没能达到预定的效果,也许在教学方法中还有诸多不当之处,望各位教师提出宝贵的意见。

    对于历史人物的教学,教师需要将高大的人物平凡化。比如在教学《贺龙钓鱼》这篇文章,如何让学生真切的体悟到贺龙的乐观,并且将乐观与学生的生活实现对接,毕竟乐观向上每个时代最需要的精神元素,特别是当下自然灾害频发,伤害事故时有发生,青少年对爱视而不见,更需要乐观的心态。为此,我把教学的重点关注到贺龙为何能够如此的乐观上,这样在我的`引导下,学生很快的就认识到乐观向上的源头活水源于贺龙的信念以及对战友骨肉般的深情厚谊,在这个基础上,我将这高尚的精神生活化,既我们若要拥有乐观面对任何事情,最需要的就是一份美丽的坚持和爱。“很多时候,我们面对小小的挫折,就灰心丧气,怨天尤人,这是为什么呢?从贺龙的身上到底带给我们怎样的启发呢?”这些同现实生活相通的启发性问题,人物的品质就能真正成为光源。再如在教学《小兵张嘎》时,由于张嘎同学生的年级相仿,我将教学的切入点关注在了“我同张嘎相比上”。是的,一个12岁孩子,懂事孝顺,在痛失惟一的亲人后能够磨炼出一个战士最可贵的机智与勇敢,我和张嘎相比到底差了什么?为什么会差这些东西呢?两个与生活相通的问题,不仅缩短了人物与学生的心理距离,让学生倍感亲切,而且在换位思考后的对话中,又成为了烛照学生心灵的光源,带着真实的敬意与羞惭深入到魂灵的深处。

    教学就是要深入到师生魂灵的深处,才能触摸到人性的光辉,继而在温暖中唤醒自我,培植起直面生活的勇气与睿智。当然,深入灵魂深处的前提需要教者寻找到文本与生活的临界点,搭建一座桥文本与生活相通的桥,让人物与读者实现跨越时空的心灵对话。

    西师版小学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主动掌握11减几的计算方法。

    2、初步掌握计算11减几的思维过程,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正确口算11减几。

    3、养成初步的观察、比较、抽象、概括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4、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的乐趣,形成良好的学习心理。

    5、形成用数学的意识,初步了解事物间相互联系的观点。

    教具准备:

    教师准备:小棒,小黑板

    学生准备:11根小棒(10根1捆)。

    教学重点:

    初步掌握计算11减几的思维过程,正确计算11减几。

    教学难点:正确计算11减几。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师:你们能从11倒着数到0吗?

    2、板书9+()=118+()=117+()=116+()=11让同学们口头计算。

    3、师:大家看,黑板上有几根小棒呢?(8根)如果老师要拿走5根小棒,可以怎么做。(直接拿走)用算式怎么表示呢,请一位同学来回答。

    二、探究新知

    1、教学方法1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老师手里拿着几根小棒呢?(一捆加一根小棒)

    生:11根

    师:老师想从这11根中拿走5根,和刚才有些什么不同呢?

    生:捆起来了。

    师:我们这里零的一根可不可以直接拿走5根呢?

    生:不能。

    师:哦,那我们就遇到新问题了,今天,我们就来一起研究这个新问题。(板书:11减几)同学们一起来把课题说一遍。

    (2)引导操作,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

    师:刚才同学们说了,零的一根不够拿出5根,那我们该怎么办呢?请同学们开动脑筋,举手回答。

    学生甲:我们建议用1捆零1支小棒来分一分,可以解决。

    学生乙:我们认为可以用列算式来算出结果。

    学生丙:我们更愿意先分小棒,再把分的办法用算式记录下来。

    师:好,就按同学们的意见,先分小棒。比一比,看谁的办法又多又巧!(学生积极思考后,分小棒并进行热烈的交流,教师给予必要的指导)

    师:请介绍你们的分法,注意倾听别人的发言,完善自己的思路。

    学生甲:先拿出这零的1根,然后把1捆打开。从10根里拿出4根,4根加1根合起来是5根,剩下6根。

    学生乙:先把1捆打开,从10根中拿出5根,把零的1根和剩下5根合起来,就是剩下的6根。

    师:真不错,同学们想的这些分法都是正确的。但同学们觉得那种方法更简单呢?(第2种)现在就请全班同学一起来做一遍。把一捆小棒打开,变成10根,从10根里拿出5根还有几根呢?(5根)这5根和原来的一根合起来就是(6根)

    所以,我们的方法是:先打开一捆成10根,减5根剩5根,剩下的5根还要加上原来的1根,这样我们就能算出11-5=(6)

    同学们做得都很认真,现在请你们把小棒放起来。

    2、探索多种算法。

    师:刚才我们用分小棒的方法算出了11-5,同学们想一想,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呢?再开动脑筋想一想,举手回答。

    引导同学们:

    (1)想加法算减法。因为6+5=11,所以11-5=6

    (2)倒着数数。减一个是,减二个是

    师:我们一共用了几种方法来计算11-5呢。(3种)

    无论那种方法都能算出11-5=6.那老师现在就来考考大家,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11-6吗?(除了讲过的3种方法外,还有一种方法:因为11-5=6,所以11-6=5.)

    三、结合图形,列式计算

    师:请同学们看一看老师小黑板上的图形,一共有多少个呢?

    生:11个

    师:那老师现在遮住了3个,用算式表示是请同学们举手回答。

    学生甲:11-3

    师:如果老师遮住了8个,用算式表示是举手回答。

    学生乙:11-8师:你们会算吗?用得的那种方法呢?

    学生甲:

    学生乙:

    师:我们用一副图形就能说出两个减法算式。现在我们就来练习一下。

    四、小游戏:分小棒,说算式

    同桌的同学分一组小棒,随意分,分成两组后,一人说一个减法算式。(例如:将11根小棒分成5根和6根后,就可以一个说11-5=6,另一个说11-6=5.)

    五、课堂小结

    我们这节课学了什么?(11减几)有几种方法?

    六、课堂练习

    1-5=11-3=11-4=11-2=11-0=11-6=11-8=11-7=11-9=11-11=

    西师版小学教案 篇7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6页例3、例4及课堂活动。

    【教学目标】

    1.能用三角形、长方形等一些基本的图形拼出组合图形,并能通过想象给拼出的图形取名。

    2.让学生经历拼图的活动过程,加深学生对简单几何图形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3.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培养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让学生经历拼组图形的过程。

    【教学准备】

    师生都准备一些组合图形。

    【教学过程】

    一、引出问题

    教师:小朋友,你们听说过七巧板吗?(学生可能有的说听过,有的说没有)这里有一段录像,介绍了关于七巧板的有关情况,我们一起看一看。

    把教科书第36页的内容制作成课件,播放完后,让学生了解七巧板的情况,并初步感受到用一些基本的几何图形可以拼组合图形。

    教师:看了刚才的录像,你知道些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用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几何图形可以拼成一些有趣的图形,想试一试吗?

    板书:拼组合图形。

    二、自主探索

    1、看一看,拼一拼

    教师通过多媒体出示教科书第35页例1中的树、鱼、帆船图。

    教师:这些你们都认识吗?它们是什么形状的?

    学生发表意见后教师指出:其实,它们可以看成是一些基本图形的组合,你能想象出它们是由哪些基本的图形组合的吗?请用你们的图形拼一拼。

    学生独立拼,拼后在小组内交流,再全班交流。交流时注意:学生拼的不一定与教科书上的完全一样,只要学生说得出道理,看起来又像就可以。

    2、拼一拼,说一说

    教师:生活中你喜欢哪些动物?

    学生自由说一说。

    教师:想象一下,你喜欢的动物是什么形状的?

    学生闭眼自由想象。

    教师:你能把你喜欢的动物用几何图形拼出来吗?

    请试一试吧。学生先独立拼,拼好后与同伴交流,说一说拼的组合图形像什么,用了哪些图形。

    全班交流时,教师重点引导学生说出拼的图形像什么,促进学生想象力的提高和创新思维的培养。

    三、课堂活动

    (1)完成第37页第1、2、3题。

    (2)拼图比赛:我心中的航天飞机。

    四、课堂小结

    教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学生自由总结。

    教学反思:

    西师版小学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会认7个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会文中小朋友的创意。

    3、懂得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遇事要善于动脑筋想办法。

    【重点难点】

    1、重点:

    认字、写字、朗读课文。

    2、难点:

    朗读感悟。

    【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识字、小组合作检查、分角色朗读感悟。

    【教学准备】

    投影仪、生字卡片、课件。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猜谜激趣:

    看不到,摸不着;花儿见它点头;小草见它弯腰。(板书:风)

    2、你知道哪些风?

    学生畅所欲言。

    3、今天我们就来画画风。(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识字

    1、老师带来了3位小朋友。粘贴三个小朋友的头像,请小老师领读他们的名字。

    2、号召学生和他们三个做朋友,与他们三个打招呼,作简要的自我介绍。

    例如,宋涛、陈丹、赵小艺,你们好!我叫_;,很想和你们做朋友。

    3、卡片认读宋、涛、陈、丹、赵、艺六个生字了。

    4、想一想、找一找:宋、涛、陈、丹、赵、艺这几个字在我们身边哪些人的名字中出现了。

    5、想知道这三位小朋友是怎样画风的吗?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有不认识的字互相请教。

    2、出示生字显,多音字旗杆、呼呼地转。

    3、出示课文的新词,认读词语。用自己喜欢的颜色在文中把词语涂好。

    4、指名分段读课文,正音。

    5、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四、自读自悟

    1、他们是怎样画风的?默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画出答案。

    2、全班交流:

    ⑴ 随学生回答出示有关句子:

    ① 她在房子前面画了一根旗杆,旗子在空中飘着。

    ② 她在大树旁边画了几棵弯弯的小树。

    ③ 他把画上的太阳擦去,画了几片乌云,又画了几条斜斜的雨丝,说:下雨了,风把雨丝吹斜了。

    ④ 她画了个拿风车的小男孩,风车在呼呼地转。

    ⑵ 句子中的她他分别指什么,代进去读一读。

    ⑶ 请学生上黑板画画文中的景色。

    ⑷ 请学生给学生所画的景物配上文中的话,同时指导朗读。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⑴ 小组合作分角色朗读课文。

    ⑵ 指名一小组展示朗读成果。

    ⑶ 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朗读课文。

    五、指导写字

    1、不要多笔画:

    丹字只有一点。乌字中间没有点,加迠就成了鸟字。丝字上边的两绞丝没有点。

    2、不要少笔画:

    忽字下面的三点,不能少。

    3、结构:

    显字上小下大、上短下长。忽、丝二字上长下短。杆、眨、涛左窄右宽杆左高右低,眨、涛左短右长。艺字草字头的横宜略长,下面的乙字折笔应尽量向左边斜,弯应写平,钩直上。

    4、生练写生字。

    第二课时

    一、游戏引路,复习巩固生字

    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分角色朗读课文。

    2、你喜欢文中的3个小朋友吗?为什么?

    三、实践活动

    1、你有更好的画法吗?

    学生畅所欲言。

    2、小组合作,擅长画的同学画,擅长写的同学写文。

    3、全班展示作品。

    四、写字指导

    眨左边是目字旁,不能少一横。涛字左边三点,右下还有一点。杆、眨、涛左窄右宽,杆字左高右低,眨、涛左短右长。

    写字教学让学生自己发现规律。

    【课后反思】

    这篇文章贴近学生的生活,语言简单质朴,学生很喜欢。特别是你是怎样画风的?学生思维非常活跃:有画气球、画惊涛骇浪、画长发飘扬、画柳枝随风舞动、画举帆前进、画风筝放飞、画树叶飘落、画小草点头、画龙卷风、画晒在竹竿上的衣服、画窗帘等等,孩子的想象能力不亚于文中的小朋友。同时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画写几句话,积累语言,更是培养学生写话的兴趣,把这样一幅作品收藏于成长记录册,无疑是给孩子留下了宝贵的成长足迹!写字教学放手让学生发现规律,教师适当点拨,从反馈的作业来看,转字的专的竖折撇有不少学生写成两笔。

    西师版小学教案 篇9

    《我们爱祖国》这篇文章以诗歌特有的激情抒发了心中最永恒最深厚的情感——热爱祖国。全诗语言优美,节奏明快,朗朗上口,极富感染力,易激起学生的爱国热情,是一篇爱国主义教育的极好素材。全诗共有8节,分为两个部分。

    在教学中,我大胆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探自悟,主要采用三疑三探的教学方法。教学中先引导学生根据自探提示自学并批注,随后引导学生根据诗歌内容,理清思路,围绕“什么是祖国”和“什么是对祖国的爱”展开讨论交流。

    在学习“什么是祖国”时,主要引导学生自读、自批——同伴交流——小组内学习——全班交流的过程,通过读、勾画喜欢的`句子、想想画面、交流体会的层次一步一步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主动学习”的教育理念。在学习“什么是对祖国的爱”时,同样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探,又对朗读进行指导,通过不同形式的读,让学生明白,对祖国的爱有千万种表达方式,要善于捕捉生活细节。在读中自然升腾爱国之情。最后又通过拓展延伸诵读搜集的表达爱国的诗文,再次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较好地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任务。

    但在教学中同时也发现学生的知识面比较窄,不能做到畅所欲言,读书能力也有待提高。

    西师版小学教案 篇10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90页例1及91页课堂活动。

    【教学目标】

    1.经历简单的统计过程,初步学习收集、整理数据的方法。

    2.在统计过程中能积极思考,选择适宜的方法整理数据,发展统计观念。

    3.在整理数据的过程中,增强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和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点】

    经历简单的统计过程。

    【教学难点】

    选择简便科学的统计方法。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鱼、小鸟、小兔卡片若干张。为学生准备学具盒6个,每个盒子里放三角形、正方形、圆形卡片共15张。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回顾旧知

    教师出示杂乱地贴在黑板上的学具卡片。

    谈话:今天有一些小动物想和小朋友们一起来学习,大家高兴吗?看一看都有谁呀?

    学生看图把小动物分成小鱼、小鸟、小兔。

    教师:谁来告诉我们大家,小鱼的卡片有几张?

    学生1:看不清楚,太乱了。

    学生2:数不准。

    教师:你有什么好办法能很清楚地看出小鱼、小鸟、小兔的卡片各有多少张吗?

    (指名学生说一说。)

    教师:哪位小朋友愿意上来分一分,排一排?

    (找一个学生上来分一分,排一排。)

    教师:现在你能说出它们各有多少张了吗?学生纷纷举手,争先恐后地回答。

    教师:像这样分一分、再数一数的方法是我们学习过的统计。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统计。(出示课题)

    二、统计图形,探索统计方法

    1.设置问题,激发兴趣

    (1)教师:每个小组的桌子上有一个盒子,里面有什么呢?教师引导学生从盒子里摸出一个来看一看,并告诉大家盒子里有许多这样的图形卡片。(有正方形、三角形、圆形)

    教师:咱们每个小组的小朋友都来看一看盒子里的这些卡片,你有什么想法?

    学生1:太乱了,我没看到圆形卡片。

    学生2:我想知道三角形的卡片有几张,就是数不准。

    学生3:我想知道正方形的卡片有几张,但看不出来。

    教师:我也想知道你们小组里圆形卡片有几张,我们该怎么办呢?

    学生1:我们把卡片拿出来在课桌上摆一摆,再数一数就行了。

    学生2:我认为不行,如果课桌太小了,放不下怎么办?

    2.参与活动,探索方法

    (1)教师:我有一个办法,你们愿意听一听吗?

    (2)老师对学生提出要求:以小组为单位,一个同学说图形名称,其他同学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录。哪个小组完成得好,黑板上的小动物卡片就送给那个小组做奖品。

    (3)学生活动,整理卡片。

    (4)小组汇报,教师按照学生回答的顺序分别将记录的结果编号,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

    ①△□○○△

    ②△△△△△△△△□□△□□□□○△○□○○○○○○

    ③△丨丨丨丨丨丨

    ④△??????□丨丨丨丨□????○丨丨丨丨丨○???

    ⑤△正一□○正

    (5)比较择优,掌握方法。

    让学生面对整理的结思,说一说感受。

    学生1:现在比原来清楚多了。

    学生2:我感觉比原来好数了。

    学生3:我很快就找到了问题的答案。

    (学生踊跃发表自己的看法。)

    教师:刚才每个小组都汇报了自己统计的方法和想法。我们想很快知道每种图形卡片有几张,哪种方法比较好?

    学生1:我认为第4种方法比较好,简便好数。

    学生2:我认为第5种方法比较好。我发现这种方法每1画代表1张卡片,一个正字正好有5画,只要数出有几个正字,乘5就可以了。

    教师:如果我们需要统计的物品有很多很多,哪种方法会更方便呢?

    学生一致认为用画正字的方法,更简便,更科学。

    (6)教师小结。

    把黑板上的小动物卡片奖给学生,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三、组织练习,巩固方法

    1.课堂活动第1题

    多媒体课件出示四种体育活动。

    让每个学生选出自己最喜欢的一种,并让学生用画?或画正字的方法记录下来。组织全班交流。

    让学生想一想,根据统计的结果,你知道了什么?

    2.课堂活动第2题

    让学生独立整理,并根据整理的结果说一说每种动物各有多少只。

    四、课堂小结

    在日常生活中,涉及统计的内容有很多,有兴趣的小朋友课后还可以选择一些内容进行统计。

    教学反思:

    西师版小学教案 篇11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8页,书中练习题1—4题。

    教学目标:

    1、通过让学生在数一数、比一比、摆一摆的活动中,体验一些比较的方法。初步理解“同样多”、“多”、“少”的含义。

    2、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

    3、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花、○和△等卡片。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同学们,伸出我们的左手,再伸出我们的右手,请大家看一看,是左手的手指多,还是右手的手指多?还是一样多呢?你怎么知道的呢?

    同学们真聪明!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比多少。

    2、创设情景

    同学们喜欢听故事吗?边请看大屏幕,边听故事。

    看这是谁?这又是谁呢?同学们看一看,他们在做什么呢?

    学生可能会说:小兔搬砖、小猪扛木头,他们在帮小兔盖房子等。

    (渗透互相帮助的德育教育)数一数,有几只小兔?每只小兔搬了几块砖?

    二、观察交流,探究新知

    1、理解“同样多”。

    就像一位小朋友说的那样,有4只小兔,1只小兔搬1块砖,你能摆出来,让大家一眼就看清楚吗?

    学生活动。

    学生尝试摆,拿出手中的学具盒,用三角表示小兔,用○表示砖。

    对学生摆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选有代表性方法的学生展示。

    小朋友们评一评,你认为哪种摆法好?好在哪里?

    课件操作(1只小兔搬1块砖。边说边用小圆点把小兔和砖连起来),正好都对上,没有多余的,我们就说小兔的只数和砖的块数同样多。(板书:同样多)学生读。

    你能边指图边用“同样多”说一说吗?

    同桌互说。

    请同学们找一找,在图中还有同样多的事物了吗?

    2、认识“多”、“少”。

    我们会用一个对一个的方法比较小兔和砖的数量了。图中还可以比什么?

    学生可能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数量同样多的物体进行比较,另一种是数量不一样多的`物体进行比较。

    我们一起来比一比3只小猪和4根木头,你能用一个对一个的方法摆一摆,比一比吗?

    1只小猪对1根木头,小猪没有多余,而木头有多余,就是木头多,小猪少,我们就说木头的根数比小猪的只数多,小猪的只数比木头的根数少。(板书“多少)

    用不同的形式让学生说一说。

    你能用谁比谁多、谁比谁少来说一说其他物体的比较吗?

    三、巩固练习,强化认知

    1、探索生活。

    同学们,表现非常出色,找到了图中的数量关系。那在我们的周围,你还能发现那些同样多,还有多出与少出的事物呢?

    学生自由观察、交流、评价。

    2、在多的后面打对。

    3、在少的后面打对。

    4、动手操作。

    老师提要求摆一摆。

    a、每一行摆4个圆,在圆的下面摆三角形,三角形比圆多一个。第二行摆几个三角形?

    b、第一行摆五朵花,第二行摆的比第一行少一朵,第二行摆几朵花?

    c、可让学生自己任意的摆,然后用一句话说一说你是怎么摆的?

    5、动脑筋思考

    课堂总结,畅谈收获。

    这节课你又有什么收获?

    小结:通过学习和比较,我们知道物体有多、有少、还有同样多之分,在比较“多少”中我们认识了一一对应,并掌握了比较的方法。

    四、课后作业

    1、练习一的第3、4题。

    2、《教材全练》第二页

    西师版小学教案 篇12

    课题

    练习八

    教学内容:课本第69-71页第1-12题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巩固掌握11--20各数的组成

    2.巩固掌握数位的意义

    3.联系生活应用

    4.增进学习的兴趣几情感体验

    教学重难点

    进一步巩固掌握11--20各数的组成

    教学准备

    计数器

    教学过

    复习

    填空

    1一个十和六个一组成

    18是由()十和()个一组成的。

    14读作(),十位上的“1”表示()个(),“4”表示()个()。

    二、新授

    1.数一数,填一填。

    学生独立完成第1.、2题

    反馈时,重点说说怎么数。

    2.第3题

    动手操作,先把10朵涂成红色,把剩下的涂成黄色。

    数一数,一共涂了几多花?

    3.第4、5题

    学生独立完成

    集体反馈交流

    4.看数画珠子

    老师说数,学生拔珠子,然后集体交流说说。

    小组讨论

    学生独立完成

    集体交流反馈

    5.按顺序连线

    6.找朋友

    同桌配合完成

    三、巩固练习

    1.计算

    学生独立完成

    2.背萝卜

    引导看图弄清题意

    小组交流

    学生独立完成

    集体反馈

    3.比大小

    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交流

    4.想一想

    学生先看图

    小组交流讨论

    四、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西师版小学教案精华十二篇】相关推荐
    [热]幼儿园认识蔬菜教案大全7篇

    我相信幼师都接触过教案,撰写教案有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要想在教学中不断进取,其秘诀之一就是编写好教案。写幼儿园教案要注意哪些方面呢?下面是小编特地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认识蔬菜教案大全7篇”。活动准备:不透明的盒子里面放着香菜。香菜盆栽。活动目标:通过盒子引起孩子的好奇心。经过看、闻、尝来了解香菜。活...

    实用!幼儿园中班秋游教案集锦1440字

    按照惯例,幼儿园教师必须撰写自己的教案,教案在我们教师的教学中非常重要,每一位幼师都要慎重考虑教案的设计,好的幼儿园教案都有哪些内容?为了解决大家烦恼,小编特地收集整理了实用!幼儿园中班秋游教案集锦1440字,供大家参考。活动目标:1、欣赏音乐,能有节奏的开火车。2、在玩开火车的游戏时能够分辨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