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案
  • >幼儿园教案
  • >导航
  • >2024高一数学课件十五篇
  • 高一数学课件

    发表时间:2024-08-28

    2024高一数学课件十五篇。

    为了教学更有顺利,老师会需要提前准备教案课件,本学期又到了写教案课件的时候了。教案是教学的根本基础,有没有好的教案课件可资借鉴呢?想要学习有关“高一数学课件”的知识吗请看本文,我们感谢您的阅读和收藏也希望您能将这篇文章分享给您的朋友圈!

    高一数学课件(篇1)

    教学目的:

    (1)理解两个集合的并集与交集的的含义,会求两个简单集合的并集与交集;

    (2)理解在给定集合中一个子集的补集的含义,会求给定子集的补集;

    (3)能用Venn图表达集合的关系及运算,体会直观图示对理解抽象概念的作用。

    教学重点:

    集合的交集与并集、补集的概念;

    教学难点:

    集合的交集与并集、补集“是什么”,“为什么”,“怎样做”;

    【知识点】

    1、并集

    一般地,由所有属于集合A或属于集合B的元素所组成的集合,称为集合A与B的并集(Union)

    记作:A∪B读作:“A并B”

    即:A∪B={x|x∈A,或x∈B}

    Venn图表示:

    第4 / 7页

    A与B的所有元素来表示。 A与B的交集。

    2、交集

    一般地,由属于集合A且属于集合B的元素所组成的集合,叫做集合A与B的交集(intersection)。

    记作:A∩B读作:“A交B”

    即:A∩B={x|∈A,且x∈B}

    交集的Venn图表示

    说明:两个集合求交集,结果还是一个集合,是由集合A与B的公共元素组成的集合。

    拓展:求下列各图中集合A与B的并集与交集

    A

    说明:当两个集合没有公共元素时,两个集合的交集是空集,不能说两个集合没有交集

    3、补集

    全集:一般地,如果一个集合含有我们所研究问题中所涉及的所有元素,那么就称这个集合为全集(Universe),通常记作U。

    补集:对于全集U的一个子集A,由全集U中所有不属于集合A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集合A相对于全集U的补集(complementary set),简称为集合A的补集,

    记作:CUA

    即:CUA={x|x∈U且x∈A}

    第5 / 7页

    补集的Venn图表示

    说明:补集的概念必须要有全集的限制

    4、求集合的并、交、补是集合间的基本运算,运算结果仍然还是集合,区分

    交集与并集的关键是“且”与“或”,在处理有关交集与并集的问题时,常常从这两个字眼出发去揭示、挖掘题设条件,结合Venn图或数轴进而用集合语言表达,增强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5、集合基本运算的一些结论:

    A∩B?A,A∩B?B,A∩A=A,A∩?=?,A∩B=B∩A

    A?A∪B,B?A∪B,A∪A=A,A∪?=A,A∪B=B∪A

    (CUA)∪A=U,(CUA)∩A=?

    若A∩B=A,则A?B,反之也成立

    若A∪B=B,则A?B,反之也成立

    若x∈(A∩B),则x∈A且x∈B

    若x∈(A∪B),则x∈A,或x∈B

    ¤例题精讲:

    【例1】设集合U?R,A?{x|?1?x?5},B?{x|3?x?9},求A?B,?U(A?B)。解:在数轴上表示出集合A、B。

    【例2】设A?{x?Z||x|?6},B??1,2,3?,C??3,4,5,6?,求:

    (1)A?(B?C);(2)A??A(B?C)。

    【例3】已知集合A?{x|?2?x?4},B?{x|x?m},且A?B?A,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

    XX且x?N}【例4】已知全集U?{x|x?10,,A?{2,4,5,8},B?{1,3,5,8},求

    CU(A?B),CU(A?B),(CUA)?(CUB),(CUA)?(CUB),并比较它们的关系。

    高一数学课件(篇2)

    一、教材分析

    1.教材中的地位及作用

    本节课是学生在已掌握双曲线的定义及标准方程之后,在此基础上,反过来利用双曲线的标准方程研究其几何性质。它是教学大纲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内容,也是高考的一个考点,是深入研究双曲线,灵活运用双曲线的定义、方程、性质解题的基础,更能使学生理解、体会解析几何这门学科的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解析几何观念,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

    2.教学目标的确定及依据

    平面解析几何研究的主要问题之一就是:通过方程,研究平面曲线的性质。教学参考书中明确要求:学生要掌握圆锥曲线的性质,初步掌握根据曲线的方程,研究曲线的几何性质的方法和步骤。根据这些教学原则和要求,以及学生的学习现状,我制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①使学生能运用双曲线的标准方程讨论双曲线的范围、对称性、顶点、离心率、渐近线等几何性质;

    ②掌握双曲线标准方程中的几何意义,理解双曲线的渐近线的概念及证明;

    ③能运用双曲线的几何性质解决双曲线的一些基本问题。

    (2)能力目标:①在与椭圆的性质的类比中获得双曲线的性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数形结合能力,分析、归纳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以及类比的学习方法;

    ②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利用方程研究曲线性质的基本方法,加深对直角坐标系中曲线与方程的概念的理解。

    (3)德育目标:培养学生对待知识的科学态度和探索精神,而且能够运用运动的,变化的观点分析理解事物。

    3.重点、难点的确定及依据

    对圆锥曲线来说,渐近线是双曲线特有的性质,而学生对渐近线的发现与证明方法接受、理解和掌握有一定的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把渐近线的发现作为重点,充分暴露思维过程,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通过诱导、分析,巧妙地应用极限思想导出了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这样处理将数学思想渗透于其中,学生也易接受。因此,我把渐近线的证明作为本节课的难点,根据本节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大纲以及高考的要求,结合学生现有的实际水平和认知能力,我把渐近线和离心率这两个性质作为本节课的重点。

    4.教学方法

    这节课内容是通过双曲线方程推导、研究双曲线的性质,本节内容类似于“椭圆的简单的几何性质”,教学中可以与其类比讲解,让学生自己进行探究,得到类似的结论。在教学中,学生自己能得到的结论应该让学生自己得到,凡是难度不大,经过学习学生自己能解决的问题,应该让学生自己解决,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有利于学习建立信心,使他们的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从中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渐近线是双曲线特有的

    性质,我们常利用它作出双曲线的草图,而学生对渐近线的发现与证明方法接受、理解和掌握有一定的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着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通过诱导、分析,从已有知识出发,层层设(释)疑,激活已知,启迪思维,调动学生自身探索的内驱力,进一步清晰概念(或图形)特征,培养思维的深刻性。

    例题的选备,可将此题作一题多变(变条件,变结论),训练学生一题多解,开拓其解题思路,使他们在做题中总结规律、发展思维、提高知识的应用能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二、教学程序

    (一).设计思路

    (二).教学流程

    1.复习引入

    我们已经学习过椭圆的标准方程和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以及椭圆的简单的几何性质,请同学们来回顾这些知识点,对学习的旧知识加以复习巩固,同时为新知识的学习做准备,利用多媒体工具的先进性,结合图像来演示。

    2.观察、类比

    这节课内容是通过双曲线方程推导、研究双曲线的性质,本节内容类似于“椭圆的简单的几何性质”,教学中可以与其类比讲解,让学生自己进行探究,首先观察双曲线的形状,试着按照椭圆的几何性质,归纳总结出双曲线的几何性质。一般学生能用类似于推

    导椭圆的几何性质的方法得出双曲线的范围、对称性、顶点、离心率,对知识的理解不能浮于表面只会看图,也要会从方程的角度来解释,抓住方程的本质。用多媒体演示,加强学生对双曲线的简单几何性质范围、对称性、顶点(实轴、虚轴)、离心率(不深入的讲解)的巩固。之后,比较双曲线的这四个性质和椭圆的性质有何联系及区别,这样可以加强新旧知识的联系,借助于类比方法,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求知欲。

    3.双曲线的渐近线的发现、证明

    (1)发现

    由椭圆的几何性质,我们能较准确地画出椭圆的图形。那么,由双曲线的几何性质,能否较准确地画出双曲线的图形为引例,让学生动笔实践,通过列表描点,就能把双曲线的顶点及附近的点较准确地画出来,但双曲线向远处如何伸展就不是很清楚。从而说明想要准确的画出双曲线的图形只有那四个性质是不行的。

    从学生曾经学习过的反比例函数入手,而且可以比较精确的画出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它的图像是双曲线,当双曲线伸向远处时,它与x、y轴无限接近,此时x、y轴是的渐近线,为后面引出渐近线的概念埋下伏笔。从而让学生猜想双曲线有何特征?有没有渐近线?由于双曲线的对称性,我们只须研究它的图形在第一象限的情况即可。在研究双曲线的范围时,由双曲线的标准方程,可解出,,当x无限增大时,y也随之增大,不容易发现它们之间的微妙关系。但是如果将式子变形为,我们就会发现:当x无限增大,逐渐减小、无限接近于0,而就逐渐增大、无限接近于1();若将变形为,即说明此时双曲线在第一象限,当x无限增大时,其上的点与坐标原点之间连线的斜率比1小,但与斜率为1的直线无限接近,且此点永远在直线的下方。其它象限向远处无限伸展的变化趋势就可以利用对称性得到,从而可知双曲线的图形在远处与直线无限接近,此时我们就称直线叫做双曲线的渐近线。这样从已有知识出发,层层设(释)疑,激活已知,启迪思维,调动学生自身探索的内驱力,进一步清晰概念(或图形)特征,培养思维的深刻性。

    利用由特殊到一般的规律,就可以引导学生探寻双曲线(a>0,b>0)的渐近线,让学生同样利用类比的方法,将其变形为,,由于双曲线的对称性,我们可以只研究第一象限向远处的变化趋势,继续变形为,,可发现当x无限增大时,逐渐减小、无限接近于0,逐渐增大、无限接近于,即说明对于双曲线在第一象限远处的点与坐标原点之间连线的斜率比小,与斜率为的直线无限接近,且此点永远在直线下方。其它象限向远处无限伸展的变化趋势可以利用对称性得到,从而可知双曲线(a>0,b>0)的图形在远处与直线无限接近,直线叫做双曲线(a>0,b>0)的渐近线。我就是这样将渐近线的发现作为重点,充分暴露思维过程,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通过诱导、分析,巧妙地应用极限思想导出了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这样处理将数学思想渗透于其中,学生也易接受。

    (2)证明

    如何证明直线是双曲线(a>0,b>0)的渐近线呢?

    启发思考①:首先,逐步接近,转换成什么样的数学语言?(x→∞,d→0)

    启发思考②:显然有四处逐步接近,是否每一处都进行证明?

    启发思考③:锁定第一象限后,具体地怎样利用x表示d

    (工具是什么: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

    启发思考④:让学生设点,而d的表达式较复杂,能否将问题进行转化?

    分析:要证明直线是双曲线(a>0,b>0)的渐近线,即要证明随着x的增大,直线和曲线越来越靠拢。也即要证曲线上的点到直线的距离

    |mQ|越来越短,因此把问题转化为计算|mQ|。但因|mQ|不好直接求得,因此又可以把问题转化为求|mN|。

    启发思考⑤:这样证明后,还须交代什么?

    (在其他象限,同理可证,或由对称性可知有相似情况)

    引导学生层层深入的进行探究,从而更深刻的理解双曲线的渐近线的发现及证明过程。

    (3)深化

    再来研究实轴在y轴上的双曲线(a>0,b>0)的渐近线方程就会变得容易很多,此时可利用类比的方法或者利用对称性得到焦点在y轴上的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即为。

    这样,我们就完满地解决了画双曲线远处趋向问题,从而可比较精确的画出双曲线。但是如果仔细观察渐近线实质就是双曲线过实轴端点、虚轴端点,作平行与坐标轴的直线所成的矩形的两条对角线,数形结合,来加强对双曲线的渐近线的理解。

    4.离心率的几何意义

    椭圆的离心率反映椭圆的扁平程度,双曲线离心率有何几何意义呢?不难得到:,这是刚刚学生在类比椭圆的几何性质时就可以得到的简单结论。通过对离心率的研究,同样也可以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渐近线的理解。

    由等式,可得:,不难发现:e越小(越接近于1),就越接近于0,双曲线开口越小;e越大,就越大,双曲线开口越大。所以,双曲线的离心率反映的是双曲线的开口大小。通过对这些性质的探究,就可以更好的理解双曲线图形与这些基本量之间的关系,更加准确的作出双曲线的图形。

    5.例题分析

    为突出本节内容,使学生尽快掌握刚才所学的知识。我选配了这样的例题:

    例1.求双曲线9x2-16y2=144的实半轴长和虚半轴长、顶点和焦点坐标、渐近线方程、离心率。选题目的在于拿到一个双曲线的方程之后若不是标准式,要先将所给的双曲线方程化为标准方程,后根据标准方程分别求出有关量。本题求渐近线的方程的方法:(1)直接根据渐近线方程写出;(2)利用双曲线的图形中的矩形框架的对角线得到。加强对于双曲线的渐近线的应用和理解。

    变1:求双曲线9y2-16x2=144的实半轴长和虚半轴长、顶点和焦点坐标、渐近线方程、离心率。选题目的:和上题相同先将所给的双曲线方程化为标准方程,后根据标准方程分别求出有关量;但求渐近线时可直接求出,也可以利用对称性来求解。

    关键在于对比:双曲线的形状不变,但在坐标系中的位置改变,它的那些性质改变,那些性质不变?试归纳双曲线的几何性质。

    变2:已知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是,且经过点(,3),求双曲线的标准方程。选题目的:在已知双曲线的渐近线的前提下

    高一数学课件(篇3)

    一. 教学内容:平面向量与解析几何的综合

    二. 教学重、难点:

    1. 重点:

    平面向量的基本,圆锥曲线的基本。

    2. 难点:

    平面向量与解析几何的内在联系和知识综合,向量作为解决问题的一种工具的应用意识。

    【典型例题

    [例1] 如图,已知梯形ABCD中, ,点E分有向线段 所成的比为 ,双曲线过C、D、E三点,且以A、B为焦点,求双曲线的离心率.

    解:如图,以AB的垂直平分线为 轴,直线AB为 轴,建立直角坐标系 轴,因为双曲线经过点C、D且以AB为焦点,由对称性知C、D关于 轴对称

    设A( )B( 为梯形的高

    设双曲线为 则

    由(1): (3)

    将(3)代入(2):∴ ∴

    [例2] 如图,已知梯形ABCD中, ,点E满足 时,求离心率 的取值范围。

    解:以AB的垂直平分线为 轴,直线AB为 轴,建立直角坐标系 轴。

    因为双曲线经过点C、D,且以A、B为焦点,由双曲线的对称性,知C、D关于 轴对称 高中生物。

    依题意,记A( )、E( 是梯形的高。

    设双曲线的方程为 ,则离心率由点C、E在双曲线上,将点C、E的坐标和由(1)式,得 (3)

    将(3)式代入(2)式,整理,得故 ,得解得所以,双曲线的离心率的取值范围为

    [例3] 在以O为原点的直角坐标系中,点A( )为 的直角顶点,已知 ,且点B的纵坐标大于零,(1)求 关于直线OB对称的圆的方程。(3)是否存在实数 ,使抛物线 的取值范围。

    解:

    (1)设 ,则由 ,即 ,得 或

    因为

    所以 ,故

    (2)由 ,得B(10,5),于是直线OB方程:由条件可知圆的标准方程为:得圆心(

    设圆心( )则 得 ,

    故所求圆的方程为(3)设P( )为抛物线上关于直线OB对称的两点,则

    即 、于是由故当 时,抛物线(3)二:设P( ),PQ的中点M(∴ (1)-(2): 代入∴ 直线PQ的方程为

    ∴ ∴

    [例4] 已知常数 , 经过原点O以 为方向向量的直线与经过定点A( 方向向量的直线相交于点P,其中 ,试问:是否存在两个定点E、F使 为定值,若存在,求出E、F的坐标,不存在,说明理由。(20xx天津)

    解:根据题设条件,首先求出点P坐标满足的方程,据此再判断是否存在两定点,使得点P到两定点距离的和为定值。

    ∵ ∴

    因此,直线OP和AB的方程分别为 和消去参数 ,得点P( ,整理,得

    ① 因为(1)当(2)当 时,方程①表示椭圆,焦点E 和F 为合乎题意的两个定点;

    (3)当 时,方程①也表示椭圆,焦点E 和F( )为合乎题意的两个定点。

    [例5] 给定抛物线C: 夹角的大小,(2)设 求 在 轴上截距的变化范围

    解:

    (1)C的焦点F(1,0),直线 的斜率为1,所以 的方程为 代入方程 )、B(则有

    所以 与

    (2)设A( )由题设

    即 ,由(2)得 ,

    依题意有 )或B(又F(1,0),得直线 方程为

    当 或由 ,可知∴

    直线 在 轴上截距的变化范围为

    [例6] 抛物线C的方程为 )( 的两条直线分别交抛物线C于A( )两点(P、A、B三点互不相同)且满足 ((1)求抛物线C的焦点坐标和准线方程

    (2)设直线AB上一点M,满足 ,证明线段PM的中点在 轴上

    (3)当 ),求解:(1)由抛物线C的方程 ),准线方程为

    (2)证明:设直线PA的方程为

    点P( )的坐标是方程组 的解

    将(2)式代入(1)式得

    于是 ,故 (3)

    又点P( )的坐标是方程组 的解

    将(5)式代入(4)式得 ,故

    由已知得, ,则设点M的坐标为( ),由 。则

    将(3)式和(6)式代入上式得

    即(3)解:因为点P( ,抛物线方程为由(3)式知 ,代入

    将 得因此,直线PA、PB分别与抛物线C的交点A、B的坐标为

    于是, ,

    因即 或

    又点A的纵坐标 满足当 ;当 时,所以,

    [例7] 已知椭圆 和点M( 的取值范围;如要你认为不能,请加以证明。

    解: 不可能为钝角,证明如下:如图所示,设A( ),直线 的方程为

    由 得 ,又 , ,若 为钝角,则

    即 ,即

    即∴

    【模拟】(答题时间:60分钟)

    1. 已知椭圆 ,定点A(0,3),过点A的直线自上而下依次交椭圆于M、N两个不同点,且 ,求实数 的取值范围。

    2. 设抛物线 轴,证明:直线AC经过原点。

    3. 如图,设点A、B为抛物线 ,求点M的轨迹方程,并说明它表示什么曲线。

    4. 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为坐标原点,已知两点A(3,1),B( )若C满足 ,其中 ,求点C的轨迹方程。

    5. 椭圆的中心是原点O,它的短轴长为 ,相应于焦点F( )的准线 与 轴相交于点A, ,过点A的直线与椭圆相交于P、Q两点。

    (1)求椭圆的方程;

    (2)设 ,过点P且平行于准线 的直线与椭圆相交于另一点M,证明 ;

    (3)若 ,求直线PQ的方程。

    【试题答案】

    1. 解:因为 ,且A、M、N三点共线,所以 ,且 ,得N点坐标为

    因为N点在椭圆上,所以即所以

    解得2. 证明:设A( )、B( )( ),则C点坐标为( 、

    因为A、F、B三点共线,所以 ,即

    化简得

    由 ,得

    所以

    即A、O、C三点共线,直线AC经过原点

    3. 解:设 、 、则 、

    ∵ ∴

    即又

    即 (2) ∵ A、M、B三点共线

    化简得 ③

    将①②两式代入③式,化简整理,得

    ∵ A、B是异于原点的点 ∴ 故点M的轨迹方程是 ( )为圆心,以4. 方法一:设C(

    由 ,且 ,

    ∴ 又 ∵ ∴

    ∴ 方法二:∵ ,∴ 点C在直线AB上 ∴ C点轨迹为直线AB

    ∵ A(3,1)B( ) ∴ 5. 解:(1) ;(2)A(3,0),

    由已知得 注意解得 ,因F(2,0),M( )故

    (3)设PQ方程为 ,由

    得依题意 ∵

    ∴ ①及 ③

    由①②③④得 ,从而所以直线PQ方程为

    高一数学课件(篇4)

    【学习目标】

    1、感受数学探索的成功感,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2、经历诱导公式的探索过程,感悟由未知到已知、复杂到简单的数学转化思想。

    3、能借助单位圆的对称性理解记忆诱导公式,能用诱导公式进行简单应用。

    【学习重点】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的理解与应用

    【学习难点】诱导公式的推导及灵活运用

    【知识链接】(1)单位圆中任意角α的正弦、余弦的定义

    (2)对称性:已知点P(x,),那么,点P关于x轴、轴、原点对称的点坐标

    【学习过程】

    一、预习自学

    阅读书第19页——20页内容,通过对-α、π-α、π+α、2π-α、α的终边与单位圆的交点的对称性规律的探究,结合单位圆中任意角的正弦、余弦的定义,从中自我发现归纳出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并写出下列关系:

    (1)- 407[导学案]4.4单位圆的对称性与诱导公式与 407[导学案]4.4单位圆的对称性与诱导公式 的正弦函数、余弦函数关系

    (2)角407[导学案]4.4单位圆的对称性与诱导公式与角 407[导学案]4.4单位圆的对称性与诱导公式 的正弦函数、余弦函数关系

    (3)角 407[导学案]4.4单位圆的对称性与诱导公式与角 407[导学案]4.4单位圆的对称性与诱导公式 的正弦函数、余弦函数关系

    (4)角 407[导学案]4.4单位圆的对称性与诱导公式与角 407[导学案]4.4单位圆的对称性与诱导公式 的正弦函数、余弦函数关系

    二、合作探究

    探究1、求下列函数值,思考你用到了哪些三角函数诱导公式?试总结一下求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值的过程与方法。

    (1) 407[导学案]4.4单位圆的对称性与诱导公式 (2) 407[导学案]4.4单位圆的对称性与诱导公式 (3)sin(-1650°);

    探究2: 化简: 407[导学案]4.4单位圆的对称性与诱导公式 407[导学案]4.4单位圆的对称性与诱导公式(先逐个化简)

    探究3、利用单位圆求满足 407[导学案]4.4单位圆的对称性与诱导公式 的角的集合。

    三、学习小结

    (1)你能说说化任意角的正(余)弦函数为锐角正(余)弦函数的一般思路吗?

    (2)本节学习涉及到什么数学思想方法?

    (3)我的疑惑有

    【达标检测】

    1、在单位圆中,角α的终边与单位圆交于点P(- 407[导学案]4.4单位圆的对称性与诱导公式 , 407[导学案]4.4单位圆的对称性与诱导公式 ),

    则sin(-α)= ;cs(α±π)= ;cs(π-α)=

    2.求下列函数值:

    (1)sin( 407[导学案]4.4单位圆的对称性与诱导公式 )= ; (2) cs210&rd;=

    3、若csα=-1/2,则α的集合S=

    高一数学课件(篇5)

    1.1.2集合的表示方法

    一、教学目标:

    1、集合的两种表示方法(列举法和特征性质描述法).

    2、能选择适当的方法正确的表示一个集合.

    重点:集合的表示方法。

    难点:集合的特征性质的概念,以及运用特征性质描述法表示集合。

    二、复习回顾:

    1.集合中元素的特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常见的数集的简写符号:自然数集 整数集 正整数集

    有理数集 实数集

    三、知识预习: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列举法;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集合A的一个特征性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叫做特征性质描述法,简称描述法.

    说明:概念的理解和注意问题

    1. 用列举法表示集合时应注意以下5点:

    (1) 元素间用分隔号,

    (2) 元素不重复;

    (3) 不考虑元素顺序;

    (4) 对于含有较多元素的集合,如果构成该集合的元素有明显规律,可用列举法,但必须把元素间的规律显示清楚后方能用省略号.

    (5) 无限集有时也可用列举法表示。

    2. 用特征性质描述法表示集合时应注意以下6点;

    (1) 写清楚该集合中元素的代号(字母或用字母表达的元素符号);

    (2) 说明该集合中元素的性质;

    (3) 不能出现未被说明的字母;

    (4) 多层描述时,应当准确使用且和或

    (5) 所有描述的内容都要写在集合符号内;

    (6) 用于描述的语句力求简明,准确.

    四、典例分析

    题型一 用列举法表示下列集合

    例1 用列举法表示下列集合

    (1)A={x N|0

    变式训练:○1课本7页练习A第1题。 ○2课本9页习题A第3题。

    题型二 用描述法表示集合

    例2 用描述法表示下列集合

    (1){-1,1} (2)大于3的全体偶数构成的集合 (3)在平面 内,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

    变式训练:课本8页练习A第2题、练习B第2题、9页习题A第4题。

    题型三 集合表示方法的灵活运用

    例3 分别判断下列各组集合是否为同一个集合:

    (1)A={x|x+32} B={y|y+32}

    (2) A={(1,2)} B={1,2}

    (3) M={(x,y)|y= +1} N={y| y= +1}

    变式训练:1、集合A={x|y= ,x Z,y Z},则集合A的元素个数为( )

    A 4 B 5 C 10 D 12

    2、课本8页练习B第1题、习题A第1题

    例4 已知集合A={x|k -8x+16=0}只有一个元素,试求实数k的值,并用列举法表示集合A.

    作业:课本第9页A组第2题、B组第1、2题。

    限时训练

    1. 选择

    (1)集合 的另一种表示法是( B )

    A. B. C. D.

    (2) 由大于-3小于11的偶数所组成的集合是( D )

    A. B.

    C. D.

    (3) 方程组 的解集是( D )

    A. (5, 4) B. C. (-5, 4) D. (5,-4)

    (4)集合M= (x,y)| xy0, x , y 是( D )

    A. 第一象限内的点集 B. 第三象限内的点集

    C. 第四象限内的点集 D. 第二、四象限内的点集

    (5)设a, b , 集合 1,a+b, a = 0, , b , 则b-a等于( C )

    A. 1 B. -1 C. 2 D. -2

    2. 填空

    (1)已知集合A= 2, 4, x2-x , 若6 ,则x=___-2或3______.

    (2)由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第二象限的点组成的集合为__ __.

    (3)下面几种表示法:○1 ;○2 ; ○3 ;

    ○4(-1,2);○5 ;○6 . 能正确表示方程组

    的解集的是__○2__○5_______.

    (4) 用列举法表示下列集合:

    A= =___{0,1,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 =___{-2,-1,0,1,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 =___{(2,0), (-2,0),(0,2),(0,-2)}___________.

    (5) 已知A= , B= , 则集合B=__{0,1,2}________.

    3. 已知集合A= , 且-3 ,求实数a. (a= )

    4. 已知集合A= .

    (1) 若A中只有一个元素,求a的值;(a=0或a=1)

    (2)若A中至少有一个元素,求a的取值范围;(a1)

    (3)若A中至多有一个元素,求a的取值范围。(a=0或a1)

    高一数学课件(篇6)

    一、说教材

    (1)说教材的内容和地位

    本次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高一数学必修一第一单元第一节《集合》(第一课时)。集合这一课里,首先从初中代数与几何涉及的集合实例入手,引出集合与集合的元素的概念,并且结合实例对集合的概念作了说明。然后,介绍了集合的常用表示方法,集合元素的特征以及常用集合的表示。把集合的初步知识安排在高中数学的最开始,是因为在高中数学中,这些知识与其他内容有着密切联系,它们是学习、掌握以及使用数学语言的基础。从知识结构上来说是为了引入函数的定义。因此在高中数学的模块中,集合就显得格外的举足轻重了。

    (2)说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结构和内容以及教材地位和作用,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与心理特征,依据新课标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集合的基本概念及表示方法。了解“属于”关系的意义,掌握集合元素的特征。

    2.过程与方法:通过情景设置提出问题,揭示课题,培养学生主动探究新知的习惯,并通过“自主、合作与探究”实现“一切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数学的人文价值,提高学生的学习数学的兴趣,由集合的学习感受数学的简洁美与和谐统一美。同时通过自主探究领略获取新知识的喜悦。

    (3)说教学重点和难点

    依据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我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为教学重点:集合的基本概念及元素特征。

    教学难点:掌握集合元素的三个特征,体会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

    二、说教法和学法

    接下来则是说教法、学法。

    教法与学法是互相联系和统一的,不能孤立去研究。什么样的教法必带来相应的学法,以遵循启发性原则为出发点,就本节课而言,我采用“生活实例与数学实例”相结合,“师生互动与课堂布白”相辅助的方法。通过不同层次的练习体验,凭借有趣、实用的教学手段,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然而,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以学生为主体,创造条件让学生参与探究活动,不仅提高了学生探究能力,更让学生获得学习的技能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本次活动采用的学法有自主探究、观察发现、合作交流、归纳总结等。

    总之,不管采取什么教法和学法,每节课都应不断研究学生的学习心理机制,不断优化教师本身的教学行为,自始至终以学生为主体,为学生创造和谐的课堂氛围。

    三、说教学过程

    接着我来说一下最重要的部分,本节课的教学过程:

    这节课的流程主要分为六个环节:创设情境(引入目标)、自主探究(感知目标)、讨论辨析(理解目标)、变式训练(巩固目标)、课堂小结(自我评价)、作业布置(反馈矫正)。

    上述六个环节由浅入深,层层递进. 多层次、多角度地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第一环节:创设问题情境,引入目标

    课堂开始我将提出两个问题:

    问题1:班级有20名男生,16名女生,问班级一共多少人?

    问题2:某次运动会上,班级有20人参加田赛,16人参加径赛,问一共多少人参加比赛?

    这里我会让学生以小组讨论的形式进行讨论问题,事实上小组合作的形式是本节课主要形式。

    待学生讨论完毕以后我将作归纳总结:问题2已无法用学过的知识加以解释,这是与集合有关的问题,因此需用集合的语言加以描述(同时我将板书标题:集合)。

    安排这一过程的意图是为了从实际问题引入,让学生了解数学来源于实际。从而激发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欲望。

    很自然地进入到第二环节:自主探究让学生阅读教材,并思考下列问题:

    (1)有那些概念?

    (2)有那些符号?

    (3)集合中元素的特性是什么?

    安排这一过程的意图是给学生提供活动空间,让主体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结构。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让学生自主探究之后将进入第三环节:讨论辨析

    小组合作探究(1)

    让学生观察下列实例

    (1)1~20以内的所有质数;

    (2)所有的正方形;

    (3)到直线 的距离等于定长 的所有的点;

    (4)方程 的所有实数根;

    通过以上实例,辨析概念:

    (1)集合含义:一般地,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成为一个集合,也简称集。而

    集合中的每个对象叫做这个集合的元素。

    (2)表示方法:集合通常用大括号{ }或大写的拉丁字母A,B,C?表示,而元素用小

    写的拉丁字母a,b,c?表示。

    小组合作探究(2)——集合元素的特征

    问题3:任意一组对象是否都能组成一个集合?集合中的元素有什么特征?

    问题4:某单位所有的“帅哥”能否构成一个集合?由此说明什么?

    集合中的元素必须是确定的

    问题5:在一个给定的集合中能否有相同的元素?由此说明什么?

    集合中的元素是不重复出现的

    问题6:咱班的全体同学组成一个集合,调整座位后这个集合有没有变化?由此说明什么?

    集合中的元素是没有顺序的

    我如此设计的意图是因为: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感受问题是学习数学的根本动力。

    小组合作探究(3)——元素与集合的关系

    问题7:设集合A表示“1~20以内的所有质数”,那么3,4,5,6这四个元素哪些在集合A中?哪些不在集合A中?

    问题8:如果元素a是集合A中的元素,我们如何用数学化的语言表达?

    a属于集合A,记作a∈A

    问题9:如果元素a不是集合A中的元素,我们如何用数学化的语言表达?

    a不属于集合A,记作a?A

    小组合作探究(4)——常用数集及其表示方法

    问题10:自然数集,正整数集,整数集,有理数集,实数集等一些常用数集,分别用什么符号表示?

    自然数集(非负整数集):记作 N

    正整数集:记作 N或 N? 整数集:记作 Z

    有理数集:记作 Q 实数集:记作 R

    设计意图:由于不同的人对同一问题有不同的体验和理解。让学生通过合作交流相互得到启发,从而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

    第四环节:理论迁移 变式训练

    1.下列指定的对象,能构成一个集合的是

    ① 很小的数

    ② 不超过30的非负实数

    ③ 直角坐标平面内横坐标与纵坐标相等的点

    ④ π的近似值

    ⑤ 所有无理数

    A、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⑤ C、②③⑤ D、②③④

    第五环节:课堂小结,自我评价

    1.这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这节课主要解释了什么数学思想?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思想方法进行小结,形成知识系统.教师用激励性的语言加一点评,让学生的思想敞亮的发挥出来。

    第六环节:作业布置,反馈矫正

    1.必做题 课本习题1.1—1、2、3。

    2.选做题 已知集合A={a+2,(a+1)2,a2+3a+3},且1∈A,求实数a 的值。 设计意图: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差异性,让所有学生都有成功的情感体验。

    四、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就像一份微型教案,为了让学生直观易懂的看笔记,板书应设计得有条理性、概括性、指导性,所以我设计的板书如下:

    集 合

    1.集合的概念 4.范例研究

    2.集合元素的特征

    (学生板演)

    3.常见集合的表示?

    以上,我是从教材、教法和学法、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四个方面对本课进行了说明,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各位评委老师,并请各位评委老师指正!

    高一数学课件(篇7)

    一、整体把握、抓大放小

    拿到试卷后可以先快速浏览一下所有题目,根据积累的考试经验,大致估计一下每部分应该分配的时间。对于能够很快做出来的。题目,一定要拿到应得的分数。

    二、确定每部分的答题时间

    1、考试时占用了很多时间却一点也没有做出来的题目。对于这类题目,你以后考试时就应该尽量减少时间,或者放弃,等以后学习进阶了再尝试着做。

    2、考试时花了过多的时间才做出来的题目。对于这类题目,你以后平时做题时要尽量加快速度,或者通过“反复训练”等提高反应速度,这样,你下次考试时能用较少的时间做出来。

    三、碰到难题时

    1、你可以先用“直觉”最快的找到解题思路;

    2、如果“直觉”不管用,你可以联想以前做过的类似的题目,从而找到解题思路;

    3、如果这样也不行,你可以猜测一下这道题目可能涉及到的知识点和解题技巧。

    4、对于花了一定时间仍然不能做出来的题目,要勇于放弃。

    四、卷面整洁、字迹清楚、注意小节

    做到卷面整洁、字迹清楚,把标点、符号、解题步骤等小的地方尽量做好,不要丢掉应得的每一分。

    高一数学课件(篇8)

    教案一般包括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及教学过程,那么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收集的高一数学教案设计,供大家阅读参考。

    高一数学教案设计一:集合的概念

    教学目的:

    (1)使学生初步理解集合的概念,知道常用数集的概念及记法

    (2)使学生初步了解“属于”关系的意义

    (3)使学生初步了解有限集、无限集、空集的意义

    教学重点:集合的基本概念及表示方法

    教学难点:运用集合的两种常用表示方法——列举法与描述法,正确表示一些简单的集合

    授课类型:新授课

    课时安排:1课时

    教 具:多媒体、实物投影仪

    内容分析:

    1、集合是中学数学的一个重要的基本概念 在小学数学中,就渗透了集合的初步概念,到了初中,更进一步应用集合的语言表述一些问题 例如,在代数中用到的有数集、解集等;在几何中用到的有点集 至于逻辑,可以说,从开始学习数学就离不开对逻辑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基本的逻辑知识在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也是认识问题、研究问题不可缺少的工具 这些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学习本章的意义,也是本章学习的基础

    把集合的初步知识与简易逻辑知识安排在高中数学的最开始,是因为在高中数学中,这些知识与其他内容有着密切联系,它们是学习、掌握和使用数学语言的基础 例如,下一章讲函数的概念与性质,就离不开集合与逻辑

    本节首先从初中代数与几何涉及的集合实例入手,引出集合与集合的元素的概念,并且结合实例对集合的概念作了说明 然后,介绍了集合的常用表示方法,包括列举法、描述法,还给出了画图表示集合的例子

    这节课主要学习全章的引言和集合的基本概念 学习引言是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认识学习本章的意义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集合的基本概念

    集合是集合论中的原始的、不定义的概念 在开始接触集合的概念时,主要还是通过实例,对概念有一个初步认识 教科书给出的“一般地,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成为一个集合,也简称集 ”这句话,只是对集合概念的描述性说明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简介数集的发展,复习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质数与和数;

    2、教材中的章头引言;

    3、集合论的创始人——康托尔(德国数学家)(见附录);

    4、“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5、教材中例子(P4)

    二、讲解新课:

    阅读教材第一部分,问题如下:

    (1)有那些概念?是如何定义的?

    (2)有那些符号?是如何表示的?

    (3)集合中元素的特性是什么?

    (一)集合的有关概念:

    由一些数、一些点、一些图形、一些整式、一些物体、一些人组成的.我们说,每一组对象的全体形成一个集合,或者说,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成为一个集合,也简称集.集合中的每个对象叫做这个集合的元素.定义:一般地,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成为一个集合、

    1、集合的概念

    (1)集合: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形成一个集合(简称集)

    (2)元素:集合中每个对象叫做这个集合的元素

    2、常用数集及记法

    (1)非负整数集(自然数集):全体非负整数的集合 记作N,

    (2)正整数集:非负整数集内排除0的集 记作N*或N+

    (3)整数集:全体整数的集合 记作Z ,

    (4)有理数集:全体有理数的集合 记作Q ,

    (5)实数集:全体实数的集合 记作R

    注:(1)自然数集与非负整数集是相同的,也就是说,自然数集包括数0

    (2)非负整数集内排除0的集 记作N*或N+ Q、Z、R等其它数集内排除0的集,也是这样表示,例如,整数集内排除0的集,表示成Z*

    3、元素对于集合的隶属关系

    (1)属于:如果a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属于A,记作a∈A

    (2)不属于:如果a不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不属于A,记作

    4、集合中元素的特性

    (1)确定性:按照明确的判断标准给定一个元素或者在这个集合里,或者不在,不能模棱两可

    (2)互异性:集合中的元素没有重复

    (3)无序性:集合中的元素没有一定的顺序(通常用正常的顺序写出)

    5、⑴集合通常用大写的拉丁字母表示,如A、B、C、P、Q……元素通常用小写的拉丁字母表示,如a、b、c、p、q……

    ⑵“∈”的开口方向,不能把a∈A颠倒过来写

    三、练习题:

    1、教材P5练习

    1、

    22、下列各组对象能确定一个集合吗?

    (1)所有很大的实数 (不确定)

    (2)好心的人 (不确定)

    (3)1,2,2,3,4,

    5、(有重复)

    3、设a,b是非零实数,那么 可能取的值组成集合的元素是_-2,0,2__

    4、由实数x,-x,|x|, 所组成的集合,最多含( A )

    (A)2个元素 (B)3个元素 (C)4个元素 (D)5个元素

    5、设集合G中的元素是所有形如a+b (a∈Z, b∈Z)的数,求证:

    (1) 当x∈N时, x∈G;

    (2) 若x∈G,y∈G,则x+y∈G,而 不一定属于集合G

    证明(1):在a+b (a∈Z, b∈Z)中,令a=x∈N,b=0,则x= x+0* = a+b ∈G,即x∈G

    证明(2):∵x∈G,y∈G,

    ∴x= a+b (a∈Z, b∈Z),y= c+d (c∈Z, d∈Z)

    ∴x+y=( a+b )+( c+d )=(a+c)+(b+d)

    ∵a∈Z, b∈Z,c∈Z, d∈Z

    ∴(a+c) ∈Z, (b+d) ∈Z

    ∴x+y =(a+c)+(b+d) ∈G,又∵ 不一定都是整数,∴ = 不一定属于集合G

    四、小结:本节课学习了以下内容:

    1、集合的有关概念:(集合、元素、属于、不属于)

    2、集合元素的性质: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3、常用数集的定义及记法

    高一数学教案设计二:函数的概念

    【内容与解析】

    本节课要学的内容有函数的概念指的是函数的概念及符号 的理解,理解它关键就是能用集合与对应的语言刻画函数,体会对应关系在刻画函数概念中的作用。学生已经学过了集合并且初中对函数的概念已经作了介绍,本节课的内容函数的概念就是在此基础上的发展的。由于它还与基本初等函数和函数模型等内容有必要的联系,所以在本学科有着很重要的地位,是学习后面知识的基础,是本学科的核心内容。教学的重点是函数的概念,函数的三要素,所以解决重点的关键是通过实例领悟构成函数的三个要素;会求一些简单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

    【教学目标与解析】

    1、教学目标

    (1)理解函数的概念;

    (2)了解区间的概念;

    2、目标解析

    (1)理解函数的概念就是指能用集合与对应的语言刻画函数,体会对应关系在刻画函数概念中的作用;

    (2)了解区间的概念就是指能够体会用区间表示数集的意义和作用;

    【问题诊断分析】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是函数的概念及符号 的理解,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函数本身就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对学生来说一个难点。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在通过从实际问题中抽象概况函数的概念,培养学生的抽象概况能力,其中关键是理论联系实际,把抽象转化为具体。

    【教学过程】

    问题1:一枚炮弹发射后,经过26s落到地面击中目标.炮弹的射高为845m,且炮弹距离地面的高度h(单位:m)随时间t(单位:s)变化的规律是: h= 这里的变量t的变化范围是什么?变量h的变化范围是什么?试用集合表示?

    高度变量h与时间变量t之间的对应关系是否为函数?若是,其自变量是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以上问题,让学生正确理解让学生体会用解析式或图象刻画两个变量之间的依赖关系,从问题的实际意义可知,在t的变化范围内任给一个t,按照给定的对应关系,都有唯一的一个高度h与之对应。

    问题2:分析教科书中的实例(2),引导学生看图并启发:在t的变化t按照给定的图象,都有唯一的一个臭氧层空洞面积S与之相对应。

    问题3:要求学生仿照实例(1)、(2),描述实例(3)中恩格尔系数和时间的关系。

    设计意图:通过这些问题,让学生理解得到函数的定义,培养学生的归纳、概况的能力。

    问题4:上述三个实例中变量之间的关系都是函数,那么从集合与对应的观点分析,函数还可以怎样定义?

    在一个函数中,自变量x和函数值y的变化范围都是集合,这两个集合分别叫什么名称?

    在从集合A到集合B的一个函数f:A→B中,集合A是函数的定义域,集合B是函数的值域吗?怎样理解f(x)=1,x∈R?

    一个函数由哪几个部分组成?如果给定函数的定义域和对应关系,那么函数的值域确定吗?两个函数相等的条件是什么?

    【例题】:

    例1 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

    (1) (2)

    (3) (4)

    分析:求定义域就是使式子有意义的x的取值所构成的集合;定义域一定是集合!

    例2已知函数

    分析:理解函数f(x)的意义

    例3 下列函数中哪个与函数 相等?

    例4 在下列各组函数中 与 是否相等?为什么?

    分析:(1)两个函数相等,要求定义域和对应关系都一致;

    (2)用x还是用其它字母来表示自变量对函数实质而言没有影响.【课堂目标检1测】

    教科书第19页

    1、2.

    【课堂小结】

    1、理解函数的定义,函数的三要素,会球简单的函数的定义域和函数值;

    2、理解区间是表示数集的一种方法,会把不等式转化为区间。

    高一数学课件(篇9)

    案例背景:

    对数函数是函数中又一类重要的基本初等函数,它是在学生已经学过对数与常用对数,反函数以及指数函数的基础上引入的.故是对上述知识的应用,也是对函数这一重要数学思想的进一步认识与理解.对数函数的概念,图象与性质的学习使学生的知识体系更加完整,系统,同时又是对数和函数知识的拓展与延伸.它是解决有关自然科学领域中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是学生今后学习对数方程,对数不等式的基础.

    (师):前面的几种函数都是以形式定义的方式给出的,今天我们将从反函数的角度介绍新的函数.

    反函数的实质是研究两个函数的关系,所以自然我们应从大家熟悉的函数出发,再研究其反函数.这个熟悉的函数就是指数函数.

    所求反函数为.

    (师):那么我们今天就是研究指数函数的反函数-----对数函数.

    (师):由于定义就是从反函数角度给出的,所以下面我们的研究就从这个角度出发.如从定义中你能了解对数函数的什么性质吗?最初步的认识是什么?

    (教师提示学生从反函数的三定与三反去认识,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学生)对数函数的定义域为,对数函数的值域为,且底数就是指数函数中的,故有着相同的限制条件.

    (提问)用什么方法来画函数图像?

    (学生1)利用互为反函数的两个函数图像之间的关系,利用图像变换法画图.

    (学生2)用列表描点法也是可以的。

    请学生从中上述方法中选出一种,大家最终确定用图像变换法画图.

    (师)由于指数函数的图像按和分成两种不同的类型,故对数函数的图像也应以1为分界线分成两种情况和,并分别以和为例画图.

    具体操作时,要求学生做到:

    (1)指数函数和的图像要尽量准确(关键点的位置,图像的变化趋势等).

    (2)画出直线.

    (3)的图像在翻折时先将特殊点对称点找到,变化趋势由靠近轴对称为逐渐靠近轴,而的图像在翻折时可提示学生分两段翻折,在左侧的先翻,然后再翻在右侧的部分.

    学生在笔记本完成具体操作,教师在学生完成后将关键步骤在黑板上演示一遍,画出

    和的图像.(此时同底的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画在同一坐标系内)如图:

    教师画完图后再利用电脑将和的图像画在同一坐标系内,如图:

    然后提出让学生根据图像说出对数函数的性质(要求从几何与代数两个角度说明)

    由以上两条可说明图像位于轴的右侧.

    (4)奇偶性:既不是奇函数也不是偶函数,即它不关于原点对称,也不关于轴对称.

    当时,在上是减函数,即图像是下降的.

    之后可以追问学生有没有值和最小值,当得到否定答案时,可以再问能否看待何时函数值为正?学生看着图可以答出应有两种情况:

    当时,有;当时,有.

    学生回答后教师可指导学生巧记这个结论的方法:当底数与真数在1的同侧时函数值为正,当底数与真数在1的两侧时,函数值为负,并把它当作第(6)条性质板书记下来.

    最后教师在总结时,强调记住性质的关键在于要脑中有图.且应将其性质与指数函数的性质对比记忆.(特别强调它们单调性的一致性)

    对图像和性质有了一定的了解后,一起来看看它们的应用.

    先由学生依次列出相应的不等式,其中特别要注意对数中真数和底数的条件限制.

    (1)与;(2)与;

    (3)与;(4)与.

    让学生先说出各组数的特征即它们的底数相同,故可以构造对数函数利用单调性来比大小.最后让学生以其中一组为例写出详细的比较过程.

    案例反思:

    本节的教学重点是理解对数函数的定义,掌握对数函数的图象性质.难点是利用指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得到对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由于对数函数的概念是一个抽象的形式,学生不易理解,而且又是建立在指数与对数关系和反函数概念的基础上,通过互为反函数的两个函数的关系由已知函数研究未知函数的性质,这种方法是第一次使用,学生不适应,把握不住关键,因而在教学上采取教师逐步引导,学生自主合作的方式,从学生熟悉的指数问题出发,通过对指数函数的认识逐步转化为对对数函数的认识,而且画对数函数图象时,既要考虑到对底数的分类讨论而且对每一类问题也可以多选几个不同的底,画在同一个坐标系内,便于观察图象的特征,找出共性,归纳性质.

    在教学中一定要让学生动手做,动脑想,大胆猜,要以学生的研究为主,教师只是不断地以反函数这条主线引导学生思考的方向.这样既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又教给他们思考问题的方法,获取知识的途径,使学生学有所思,思有所得,练有所获,,从而提高学习兴趣.

    高一数学课件(篇10)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集合的概念》是人教版第一章的内容(中职数学)。本节课的主要内容:集合以及集合有关的概念,元素与集合间的关系。初中数学课本中已现了一些数和点的集合,如:自然数的集合、有理数的集合、不等式解的集合等,但学生并不清楚“集合”在数学中的含义,集合是一个基础性的概念,也是也是中职数学的开篇,是我们后续学习的重要工具,如:用集合的语言表示函数的定义域、值域、方程与不等式的解集,曲线上点的集合等。通过本章节的学习,能让学生领会到数学语言的简洁和准确性,帮助学生学会用集合的语言描述客观,发展学生运用数学语言交流的能力。

    2、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a、通过实例了解集合的含义,理解集合以及有关概念;

    b、初步体会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掌握元素与集合关系的表示方法。

    (2)能力目标:

    a、让学生感知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得密切联系,培养学生解决实际的能力;

    b、学会借助实例分析,探究数学问题,发展学生的观察归纳能力。

    (3)情感目标:

    a、通过联系生活,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

    b、通过主动探究,合作交流,感受探索的乐趣和成功的体验,体会数学的理性和严谨。

    3、重点和难点

    重点:集合的概念,元素与集合的关系。

    难点:准确理解集合的概念。

    二、学情分析(说学情)

    对于中职生来说,学生的数学基础相对薄弱,他们还没具备一定的观察、分析理解、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运算能力、思维能力等方面参差不齐,学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不强,学习积极性不高,有厌学情绪。

    三、说教法

    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探究式教学法进行教学。首先从学生较熟悉的实例出发,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创设情境认知策略上给予适当的点拨和引导,引导学生主动思、交流、讨论,提出问题。在此基础上教师层层深入,启发学生积极思维,逐步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集合概念的形成遵循由感性到理性,由具体到抽象,便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

    四、学习指导(说学法)

    教学的矛盾主要方面是学生的学,学是中心,会学是目的,因此在教学中要不断指导学生学会学习。根据数学的特点这节课主要是教学生动脑思考、多训练、勤钻研的研讨,这样做增加了学生主动参与的机会,增强了参与的意识,教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思考问题的方法,使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进而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和效果。

    五、教学过程

    1、引入新课:

    a、创设情境,揭示本课主题,同时对集合的整体性有个初步的感性认识。

    b、介绍集合论的创始者康托尔

    2、究竟什么是集合?(实例探究)切合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 以学生熟悉的事物(物体),以实际生活为背景进行探究, 为本课教学创造出一种自然和谐的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接待探究过程学生积极思考、交流、作答,教师针对学生的回答启发,引导学生寻找实例中的共同特征,培养学生观察,总结能力范围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为下面水到渠成的介绍集合概念做好铺垫。

    3、集合的概念,本课的重点。结合探究中的实例,让学生说出集合和元素各是什么?知识的呈现由抽象到具体进一步熟悉元素与集合的概念,让学生分清实际问题中的集合和元素为后面学习两者间的关系做好铺垫。

    教师在这一环节做好学习指导,确定的对象组成的整体叫集合,如果对象不确定,就不能确定为集合(举例)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4、 熟悉巩固集合的概念通过例题,练习、帮助学生进一步熟悉和理解集合的概念。

    5、集合的符号记法,为本节重点做好铺垫。

    6、从实例入行手,探索元素和集合的关系,学生能用文字语言描述,如何用数学语言描述,给出元素与集合关系符号表示,在这个环节教师适当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知识逐步形成过程,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落实本课的重点,学习指导:⑴集合元素的确定。⑵理解两符号的含义。

    7、 思考交流本课的重要环节在课堂上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活动时间和空间。通过自由举例,能深化概念。同时还能提升学生的分析能力表达自己见解的能力。

    8、 从所举的例子中抽象出数集的概念,并给出常见数集的记法。

    9、 学生练习:通过练习,识记常见数集的记法,同时进一步巩固元素与集合间的关系。

    10、知识的实际应用:

    问题不难,落实课本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初步培养学生应用集合的眼光观看世界。

    11、课堂小节

    以学生小节为主教师帮助为辅,巩固所学知识,帮助学生认识到要学会梳理所学内容,要学会总结反思,使学生的认识进一步升华,培养学生的鬼纳总结能力。

    六、评价

    教学评价的及时能有效调动课堂气氛,感染学生的情绪,对课堂教学发挥着积极作用,教学过程遵重学生之间的差异培养学生应用集合的眼光看研究对象,注重过程评价与多元评价将教学评价贯穿于本堂课的每个教学环节。

    七、教学反思

    1、 通过现实生活中的实例,从特殊到一般,在具体感知基础上得出集合的描述概念,便于学生理解接受。

    2、 启发探究教学,营造学生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能力。

    高一数学课件(篇11)

    ⒈定义:一般地,我们把研究对象统称为元素,一些元素组成的总体叫集合,也简称集。

    集合的组成和名称:集合包括元素,以及使元素组成集合的规定的性质,通常我们用小写拉丁字母a,b,c…表示元素;而通常用大括号{ }或大写的拉丁字母A,B,C…表示集合,这里{ }表示符合规定性质的一切元素都被这个集合所包含了;而大写字母A,B,C表示集合的名称,读作集合A,集合B,集合C,当然,你也可以用NB这样的来表示,或者也可以使用能描述集合性质的文字来命名,例如“1,2,3,4,5……”就可以用“自然数集”或“N”来命名。

    常用的数集及记法:

    非负整数集(或自然数集),记作N;

    正整数集,记作N或N+;N内排除0的集.

    整数集,记作Z; 有理数集,记作Q; 实数集,记作R;

    作业 复习预习学习管理师 家长或学生阅读签字 关于集合的元素的特征

    1.确定性:给定一个集合,那么任何一个元素在不在这个集合中就确定了。

    如:“地球上的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中国古代四大发明”(造纸,印刷,火药,指南针)可以构成集合,其元素具有确定性;而“比较大的数”,“平面点P周围的点”一般不构成集合,因为组成它的元素是不确定的.

    2.互异性:一个集合中的元素是互不相同的,即集合中的元素是不重复出现的。 如:方程(x-2)(x-1)2=0的解集表示为 1,-2 ,而不是 1,1,-2

    3.无序性:即集合中的元素无顺序,可以任意排列、调换。

    4. 集合相等:构成两个集合的元素完全一样。例如{1,1,1}和{1,1,1}就是两个相等的集合。

    练习:判断以下元素的全体是否组成集合,并说明理由:

    ⑴大于3小于11的偶数; ⑵我国的小河流;

    ⑶非负奇数; ⑷方程x2+1=0的解;

    ⑸某校级新生; ⑹血压很高的人;

    元素同集合的关系:元素同集合的关系有有“属于 ”及“不属于 两种)

    1若a是集合A中的元素,则称a属于集合A,记作a A;

    2若a不是集合A的元素,则称a不属于集合A,记作a A。

    例如我们开头的例子当中,前面三个图形就属于{正方形}

    例.用“∈”或“ ”符号填空:

    (1)8 N; (2)0 N;

    (3)-3 Z; (4) Q;

    (5)设A为所有亚洲国家组成的集合,则中国 A,美国 A,印度 A,英国 A。

    ⒈列举法:把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 并用花括号“ ”括起来表示集合的方法叫列举法。如:{1,2,3,4,5},{x2,3x+2,5y3-x,x2+y2},…;

    ⑵一般不必考虑元素之间的顺序;

    ⑶在表示数列之类的特殊集合时,通常仍按惯用的次序;

    ⑷集合中的元素可以为数,点,代数式等;

    ⑸列举法可表示有限集,也可以表示无限集。当元素个数比较少时用列举法比较简单;若集合中的元素较多或无限,但出现一定的规律性,在不发生误解的情况下,也可以用列举法表示。

    ⑹对于含有较多元素的集合,用列举法表示时,必须把元素间的规律显示清楚后方能用省略号,象自然数集N用列举法表示为

    能被3整除而且大于4小于15的自然数组成的集合;

    从51到100的所有整数的集合;

    小于10的所有自然数组成的集合;

    方程 的所有实数根组成的集合;

    ⒉描述法(课本P4的思考题)得出描述法的定义:用集合所含元素的共同特征表示集合的方法,称为描述法。

    方法:在花括号内先写上表示这个集合元素的一般符号及取值(或变化)范围,再画一条竖线,在竖线后写出这个集合中元素所具有的共同特征。

    一般格式:

    如:{x|x-3>2},{(x,y)|y=x2+1},{x|直角三角形},…;

    说明:描述法表示集合应注意集合的代表元素,如{(x,y)|y= x2+3x+2}与 {y|y= x2+3x+2}是不同的两个集合,只要不引起误解,集合的代表元素也可省略,例如:{整数},即代表整数集Z。

    辨析:这里的{ }已包含“所有”的意思,所以不必写{全体整数}。写法{实数集},{R}也是错误的。

    用符号描述法表示集合时应注意:

    1、弄清元素所具有的形式(即代表元素是什么)是数还是点、还是集合、还是其他形式?

    2、元素具有怎么的属性?当题目中用了其他字母来描述元素所具有的属性时,要去伪存真,而不能被表面的字母形式所迷惑。

    例2.用描述法表示下列集合:

    由适合x2-x-2>0的所有解组成的集合;

    到定点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

    由大于10小于20的所有整数组成的集合。

    说明:列举法与描述法各有优点,应该根据具体问题确定采用哪种表示法,要注意,

    一般集合中元素较多或有无限个元素时,不宜采用列举法。

    画一条封闭的曲线,用它的内部来表示一个集合,如下图所示:

    1. {4.8, 7.3, 3.1, -9};

    比较下面几个例子,试发现两个集合之间的关系:

    (1) , ;

    (2) , ;

    (3) ,

    观察可得:

    ⒈子集:对于两个集合A,B,如果集合A的任何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的元素,我们说这 两个集合有包含关系,称集合A是集合B的子集(subset)。

    用Venn图表示两个集合间的“包含”关系:

    ⒉集合相等定义:如果A是集合B的子集,且集合B是集合A的子集,则集合A与集合B

    中的元素是一样的,因此集合A与集合B相等,即若 ,则 。

    如:A={x|x=2m+1,m Z},B={x|x=2n-1,n Z},此时有A=B。

    ⒊真子集定义:若集合 ,但存在元素 ,则称集合A是集合B的真子集。

    用适当的符号填空:

    ; 0 ; { }; { }

    5.几个重要的结论:

    (1) 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对于任意一个集合A都有 A。

    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3)任何一个集合是它本身的子集;

    (4)对于集合A,B,C,如果 ,且 ,那么 。

    说明:

    ⑴注意集合与元素是“属于”“不属于”的关系,集合与集合是“包含于”“不包含于”的关系;

    在分析有关集合问题时,要注意空集的地位。

    结论:一般地,一个集合元素若为n个,则其子集数为2n个,其真子集数为2n-1个,子集包括该集合本身,而真子集不包括。

    特别地,空集的子集个数为1,真子集个数为0。

    这里还要注意的是{ }不是空集,因为它里面有元素 。

    考察下列集合,说出集合C与集合A,B之间的关系:

    (1) , ;

    (2) , ;

    1.并集:一般地,由所有属于集合A或属于集合B的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集合A与集合B

    的并集,即A与B的所有部分,

    记作A∪B, 读作:A并B 即A∪B={x|x∈A或x∈B}。

    A∪B=A , A∪B=B .

    巩固练习(口答):

    ①.A={3,5,6,8},B={4,5,7,8},则A∪B= ;

    ②.设A={锐角三角形},B={钝角三角形},则A∪B= ;

    ③.A={x|x>3},B={x|x

    交集定义:一般地,由属于集合A且属于集合B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叫作集合A、B的交集(intersection set),

    说明:当两个集合没有公共元素时,两个集合的交集是空集,而不能说两个

    巩固练习(口答):

    ①.A={3,5,6,8},B={4,5,7,8},则A∩B= ;

    ②.A={等腰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则A∩B= ;

    ③.A={x|x>3},B={x|x

    若A ,则A∩B=A; ⑵若B ,则A B=A;

    若A,B两集合中,B= ,,则A∩ = , A =A。

    【例2】设A={x|x>-2},B={x|x

    【例3】已知集合A={y|y=x2-2x-3,x∈R},B={y|y=-x2+2x+13,x∈R}求A∩B、A∪B

    例:设集合A={∣a+1∣,3,5},B={2a+1,a2+2a,a2+2a-1},当A∩B={2,3}时,求A∪B

    解:

    练:.已知{3,4,m2-3m-1}∩{2m,-3}={-3},则m= 。

    思考1. U={全班同学}、A={全班参加足球队的同学}、

    B={全班没有参加足球队的同学},则U、A、B有何关系?

    集合B是集合U中除去集合A之后余下来的集合。

    高一数学课件(篇12)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画三视图的基本技能,丰富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自己的亲身实践,动手作图,体会三视图的作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学生空间想象力,体会三视图的作用。

    二、教学重点:

    画出简单几何体、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

    难点:识别三视图所表示的空间几何体。

    三、学法指导:

    观察、动手实践、讨论、类比。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揭开课题

    展示庐山的风景图——“横看成岭侧看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这说明从不同的角度看同一物体视觉的效果可能不同,要比较真实反映出物体,我们可从多角度观看物体。

    (二)讲授新课

    1、中心投影与平行投影:

    中心投影:光由一点向外散射形成的`投影;

    平行投影:在一束平行光线照射下形成的投影。

    正投影:在平行投影中,投影线正对着投影面。

    2、三视图:

    正视图:光线从几何体的前面向后面正投影,得到的投影图;

    侧视图:光线从几何体的左面向右面正投影,得到的投影图;

    俯视图:光线从几何体的上面向下面正投影,得到的投影图。

    三视图:几何体的正视图、侧视图和俯视图统称为几何体的三视图。

    三视图的画法规则: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

    长对正:正视图与俯视图的长相等,且相互对正;

    高平齐:正视图与侧视图的高度相等,且相互对齐;

    宽相等:俯视图与侧视图的宽度相等。

    3、画长方体的三视图:

    正视图、侧视图和俯视图分别是从几何体的正前方、正左方和正上方观察到有几何体的正投影图,它们都是平面图形。

    长方体的三视图都是长方形,正视图和侧视图、侧视图和俯视图、俯视图和正视图都各有一条边长相等。

    4、画圆柱、圆锥的三视图:

    5、探究:画出底面是正方形,侧面是全等的三角形的棱锥的三视图。

    (三)巩固练习

    课本P15练习1、2;P20习题1.2[A组]2。

    (四)归纳整理

    请学生回顾发表如何作好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

    (五)布置作业

    课本P20习题1.2[A组]1。

    高一数学课件(篇13)

    1.1 集合含义及其表示

    教学目标:理解集合的概念;掌握集合的三种表示方法,理解集合中元素的三性及元素与集合的关系;掌握有关符号及术语。

    教学过程:

    一、阅读下列语句:

    1) 全体自然数0,1,2,3,4,5,

    2) 代数式 .

    3) 抛物线 上所有的点

    4) 今年本校高一(1)(或(2))班的全体学生

    5) 本校实验室的所有天平

    6) 本班级全体高个子同学

    7) 著名的科学家

    上述每组语句所描述的对象是否是确定的?

    二、1)集合:

    2)集合的元素:

    3)集合按元素的个数分,可分为1)__________2)_________

    三、集合中元素的三个性质:

    1)___________2)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

    四、元素与集合的关系:1)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

    五、特殊数集专用记号:

    1)非负整数集(或自然数集)______2)正整数集_____3)整数集_______

    4)有理数集______5)实数集_____ 6)空集____

    六、集合的表示方法:

    1)

    2)

    3)

    七、例题讲解:

    例1、 中三个元素可构成某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那么此三角形一定不是 ( )

    A,直角三角形 B,锐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D,等腰三角形

    例2、用适当的方法表示下列集合,然后说出它们是有限集还是无限集?

    1)地球上的四大洋构成的集合;

    2)函数 的全体 值的集合;

    3)函数 的全体自变量 的集合;

    4)方程组 解的集合;

    5)方程 解的集合;

    6)不等式 的解的集合;

    7)所有大于0且小于10的奇数组成的集合;

    8)所有正偶数组成的集合;

    例3、用符号 或 填空:

    1) ______Q ,0_____N, _____Z,0_____

    2) ______ , _____

    3)3_____ ,

    4)设 , , 则

    例4、用列举法表示下列集合;

    1.

    2.

    3.

    4.

    例5、用描述法表示下列集合

    1.所有被3整除的数

    2.图中阴影部分点(含边界)的坐标的集合

    课堂练习:

    例6、设含有三个实数的集合既可以表示为 ,也可以表示为 ,则 的值等于___________

    例7、已知: ,若 中元素至多只有一个,求 的取值范围。

    思考题:数集A满足:若 ,则 ,证明1):若2 ,则集合中还有另外两个元素;2)若 则集合A不可能是单元素集合。

    小结:

    作业 班级 姓名 学号

    1. 下列集合中,表示同一个集合的是 ( )

    A . M= ,N= B. M= ,N=

    C. M= ,N= D. M= ,N=

    2. M= ,X= ,Y= , , .则 ( )

    A . B. C. D.

    3. 方程组 的解集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 在(1)难解的题目,(2)方程 在实数集内的解,(3)直角坐标平面内第四象限的一些点,(4)很多多项式。能够组成集合的序号是________________.

    5. 设集合 A= , B= ,

    C= , D= ,E= 。

    其中有限集的个数是____________.

    6. 设 ,则集合 中所有元素的和为

    7. 设x,y,z都是非零实数,则用列举法将 所有可能的值组成的集合表示为

    8. 已知f(x)=x2-ax+b,(a,b R),A= ,B= ,

    若A= ,试用列举法表示集合B=

    9. 把下列集合用另一种方法表示出来:

    (1) (2)

    (3) (4)

    10. 设a,b为整数,把形如a+b 的一切数构成的集合记为M,设 ,试判断x+y,x-y,xy是否属于M,说明理由。

    11. 已知集合A=

    (1) 若A中只有一个元素,求a的值,并求出这个元素;

    (2) 若A中至多只有一个元素,求a的取值集合。

    12.若-3 ,求实数a的值。

    【总结】20xx年已经到来,新的一年数学网会为您整理更多更好的文章,希望本文高一数学教案:集合含义及其表示能给您带来帮助!

    高一数学课件(篇14)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含有“或”、“且”、“非”复合命题的概念及其构成形式;

    (2)理解逻辑联结词“或”“且”“非”的含义;

    (3)能用逻辑联结词和简单命题构成不同形式的复合命题;

    (4)能识别复合命题中所用的逻辑联结词及其联结的简单命题;

    (5)会用真值表判断相应的复合命题的真假;

    (6)在知识学习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简单推理的技能.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是判断复合命题真假的方法;难点是对“或”的含义的理解.

    三、教学过程

    1.新课导入

    在当今社会中,人们从事任何工作、学习,都离不开逻辑.具有一定逻辑知识是构成一个公民的文化素质的重要方面.数学的特点是逻辑性强,特别是进入高中以后,所学的'教学比初中更强调逻辑性.如果不学习一定的逻辑知识,将会在我们学习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经常犯逻辑性的错误.其实,同学们在初中已经开始接触一些简易逻辑的知识.

    初一平面几何中曾学过命题,请同学们举一个命题的例子.(板书:命题.)

    (从初中接触过的“命题”入手,提出问题,进而学习逻辑的有关知识.)

    学生举例: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 ……(1)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2)

    教师提问:“……相等的角是对顶角”是不是命题?……(3)

    (同学议论结果,答案是肯定的.)

    教师提问:什么是命题?

    (学生进行回忆、思考.)

    概念总结:对一件事情作出了判断的语句叫做命题.

    (教师肯定了同学的回答,并作板书.)

    由于判断有正确与错误之分,所以命题有真假之分,命题(1)、(2)是真命题,而(3)是假命题.

    (教师利用投影片,和学生讨论以下问题.)

    例1 判断以下各语句是不是命题,若是,判断其真假:

    命题一定要对一件事情作出判断,(3)、(4)没有对一件事情作出判断,所以它们不是命题.

    初中所学的命题概念涉及逻辑知识,我们今天开始要在初中学习的基础上,介绍简易逻辑的知识.

    2.讲授新课

    大家看课本(人教版,试验修订本,第一册(上))从第25页至26页例1前,并归纳一下这段内容主要讲了哪些问题?

    (片刻后请同学举手回答,一共讲了四个问题.师生一道归纳如下.)

    (1)什么叫做命题?

    可以判断真假的语句叫做命题.

    判断一个语句是不是命题,关键看这语句有没有对一件事情作出了判断,疑问句、祈使句都不是命题.有些语句中含有变量,如 x2-5x+6=0

    中含有变量 ,在不给定变量的值之前,我们无法确定这语句的真假(这种含有变量的语句叫做“开语句”).

    (2)介绍逻辑联结词“或”、“且”、“非”.

    “或”、“且”、“非”这些词叫做逻辑联结词.逻辑联结词除这三种形式外,还有“若…则…”和“当且仅当”两种形式.

    命题可分为简单命题和复合命题.

    不含逻辑联结词的命题叫做简单命题.简单命题是不含其他命题作为其组成部分(在结构上不能再分解成其他命题)的命题.

    由简单命题和逻辑联结词构成的命题叫做复合命题,如“6是自然数且是偶数”就是由简单命题“6是自然数”和“6是偶数”由逻辑联结词“且”构成的复合命题.

    (4)命题的表示:用p ,q ,r ,s ,……来表示.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的情况作补充和强调,特别是对复合命题的概念作出分析和展开.)

    我们接触的复合命题一般有“p 或q ”“p且q ”、“非p ”、“若p 则q ”等形式.

    给出一个含有“或”、“且”、“非”的复合命题,应能说出构成它的简单命题和弄清它所用的逻辑联结词;应能根据所给出的两个简单命题,写出含有逻辑联结词“或”、“且”、“非”的复合命题.

    对于给出“若p 则q ”形式的复合命题,应能找到条件p 和结论q .

    在判断一个命题是简单命题还是复合命题时,不能只从字面上来看有没有“或”、“且”、“非”.例如命题“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高、底边上的中线互相重合”,此命题字面上无“且”;命题“5的倍数的末位数字不是0就是5”的字面上无“或”,但它们都是复合命题.

    3.巩固新课

    例2 判断下列命题,哪些是简单命题,哪些是复合命题.如果是复合命题,指出它的构成形式以及构成它的简单命题.

    (1)5 ;

    (2)0.5非整数;

    (3)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4)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且平分;

    (5)平行线不相交;

    (6)若ab=0 ,则a=0 .

    (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进行辨析.教材中对“若…则…”不作要求,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作些补充.)

    高一数学课件(篇15)

    教学目的:1.会用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和前n项和公式解决有关等比数列的 中知道三个数求另外两个数的一些简单问题 2.提高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教学重点:进一步熟练掌握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和前n项和公式。 教学难点:灵活使用公式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等比数列的有关概念,等比数列前n项和的公式二、例题 例1 已知等差数列{ }的第二项为8,前十项的和为185,从数列{ }中,依次取出 按原来的顺序排成一个新数列{ },求数列{ }的通项公式和前项和公式 ——由题设求{bn},再分组求和法

    例2 已知等比数列{an}的前n项和是2,紧接着后面的2n项的和是12,再紧接着后面的3n项的和是s,求s的值。

    ——(1)认真审题(紧接着…);(2)对q的判断。

    例3等比数列 前 项和与积分别为s和t,数列 的前 项和为 ,

    求证:

    ——计算验证形的证明,按公比q=1和 两类分别计算验证。

    例4设首项为正数的等比数列,它的前 项之和为80,前 项之和为6560,且前 项中数值最大的项为54,求此数列。

    解:由题意

    代入(1), ,得: ,从而 ,

    ∴ 递增,∴前 项中数值最大的项应为第 项。

    ∴ ,

    ∴ ,

    ∴此数列为

    例5 已知数列{an}中,sn是它的前n项和,并且sn+1=4an+2,a1=1.

    (1)    设bn=an+1-2an,求证数列{bn}是等比数列。

    (2)    设 求证数列{cn}是等差数列;

    (3)    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及前n项和的公式。

    ——思路分析(1)利用题设的递推公式和等比数列的定义证明;(2)利用等差数列的定义证明;(3)借助(2)的结论及题设的递推公式求解。 三、练习:

    设数列 前 项之和为 ,若 且 ,问:数列 成等比数列吗? 四、课后作业:《精讲精练》p132 智能达标训练。

    【2024高一数学课件十五篇】相关推荐
    [热]幼儿园认识蔬菜教案大全7篇

    我相信幼师都接触过教案,撰写教案有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要想在教学中不断进取,其秘诀之一就是编写好教案。写幼儿园教案要注意哪些方面呢?下面是小编特地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认识蔬菜教案大全7篇”。活动准备:不透明的盒子里面放着香菜。香菜盆栽。活动目标:通过盒子引起孩子的好奇心。经过看、闻、尝来了解香菜。活...

    实用!幼儿园中班秋游教案集锦1440字

    按照惯例,幼儿园教师必须撰写自己的教案,教案在我们教师的教学中非常重要,每一位幼师都要慎重考虑教案的设计,好的幼儿园教案都有哪些内容?为了解决大家烦恼,小编特地收集整理了实用!幼儿园中班秋游教案集锦1440字,供大家参考。活动目标:1、欣赏音乐,能有节奏的开火车。2、在玩开火车的游戏时能够分辨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