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案
  • >幼儿园教案
  • >导航
  • >扇形的面积课件
  • 扇形的面积课件

    发表时间:2024-08-26

    扇形的面积课件。

    老师根据事先准备好的教案课件内容给学生上课,每个老师都需要细心筹备教案课件。严格按照教案进行教学有助于提高授课效果,如何才能写出高水平的教学课件呢?本文是教师范文大全专门为您整理的“扇形的面积课件”,仅供阅读参考的文章!

    扇形的面积课件 篇1

    教育方针

    (一)教育常识点

    1.阅历探求弧长核算公式及扇形面积核算公式的进程;

    2.了解弧长核算公式及扇形面积核算公式,并会运用公式处理问题.

    (二)才干操练要求

    1.阅历探求弧长核算公式及扇形面积核算公式的进程,培育学生的探求才干.

    2.了解弧长及扇形面积公式后,能用公式处理问题,操练学生的数学运用才干.

    (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

    1.阅历探求弧长及扇形面积核算公式,让学生领会教育活动充满着探求与发明,感触数学的严谨性以及数学定论确实定性.

    2.经过用弧长及扇形面积公式处理实践问题,让学生领会数学与人类日子的密切联络,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的爱好,进步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一起进步咱们的运用才干.

    教育要点

    1.阅历探求弧长及扇形面积核算公式的进程.

    2.了解弧长及扇形面积核算公式.

    3.会用公式处理问题.

    教育难点

    1.探求弧长及扇形面积核算公式.

    2.用公式处理实践问题.

    教育办法

    学生彼此沟通探求法

    教具预备

    2.投影片四张

    第一张:(记作A)

    第二张:(记作B)

    第三张:(记作C)

    第四张:(记作D)

    教育进程

    Ⅰ.创设问题情境,引进新课

    [师]在小学咱们现已学习过有关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弧是圆周的一部分,扇形是圆的一部分,那么弧长与扇形面积应怎样核算?它们与圆的周长、圆的面积之间有怎样的联络呢?本节课咱们将进行探求.

    Ⅱ.新课解说

    一、温习

    1.圆的周长怎么核算?

    2.圆的面积怎么核算?

    3.圆的圆心角是多少度?

    [生]若圆的半径为r,则周长l=2r,面积S=r2,圆的圆心角是360.

    二、探求弧长的核算公式

    投影片(A)

    如图,某传送带的一个滚动轮的半径为10cm.

    (1)滚动轮转一周,传送带上的物品A被传送多少厘米?

    (2)滚动轮转1,传送带上的物品A被传送多少厘米?

    (3)滚动轮转n,传送带上的物品A被传送多少厘米?

    [师]剖析:滚动轮转一周,传送带上的物品应被传送一个圆的周长;由于圆的周长对应360的圆心角,所以滚动轮转1,传送带上的物品A被传送圆周长的 ;滚动轮转n,传送带上的物品A被传送转1时传送间隔的n倍.

    [生]解:(1)滚动轮转一周,传送带上的物品A被传送210=20cm;

    (2)滚动轮转1,传送带上的物品A被传送 cm;

    (3)滚动轮转n,传送带上的物品A被传送n =cm.

    [师]依据上面的核算,你能猜测出在半径为R的圆中,n的圆心角所对的弧长的核算公式吗?请咱们彼此沟通.

    [生]依据方才的评论可知,360的圆心角对应圆周长2R,那么1的圆心角对应的弧长为 ,n的圆心角对应的弧长应为1的圆心角对应的弧长的n倍,即n .

    [师]表述得十分棒.

    在半径为R的圆中,n的圆心角所对的弧长(arclength)的核算公式为:

    l= .

    下面咱们看弧长公式的运用.

    三、例题解说

    投影片(B)

    制作弯形管道时,需求先按中心线核算“展直长度”再下料,试核算下图中管道的展直长度,即 的长(成果精确到0.1mm).

    剖析:要求管道的展直长度,即求 的长,根根弧长公式l= 可求得 的长,其间n为圆心角,R为半径.

    解:R=40mm,n=110.

    的长= R= 4076.8mm.

    因而,管道的展直长度约为76.8mm.

    四、想一想

    投影片(C)

    在一块空阔的草地上有一根柱子,柱子上拴着一条长3m的绳子,绳子的另一端拴着一只狗.

    (1)这只狗的最大活动区域有多大?

    (2)假如这只狗只能绕柱子转过n角,那么它的最大活动区域有多大?

    [师]请咱们彼此沟通.

    [生](1)如图(1),这只狗的最大活动区域是圆的面积,即9;

    (2)如图(2),狗的活动区域是扇形,扇形是圆的一部分,360的圆心角对应的圆面积,1的圆心角对应圆面积的 ,即 = ,n的圆心角对应的圆面积为n = .

    [师]请咱们依据方才的例题概括总结扇形的面积公式.

    [生]假如圆的半径为R,则圆的'面积为R2,1的圆心角对应的扇形面积为 ,n的圆心角对应的扇形面积为n .因而扇形面积的核算公式为S扇形= R2,其间R为扇形的半径,n为圆心角.

    五、弧长与扇形面积的联络

    [师]咱们探讨了弧长和扇形面积的公式,在半径为R的圆中,n的圆心角所对的弧长的核算公式为l= R,n的圆心角的扇形面积公式为S扇形= R2,在这两个公式中,弧长和扇形面积都和圆心角n.半径R有联络,因而l和S之间也有必定的联络,你能猜得出吗?请咱们彼此沟通.

    [生]∵l= R,S扇形= R2,

    R2= RR.S扇形= lR.

    六、扇形面积的运用

    投影片(D)

    扇形AOB的半径为12cm,AOB=120,求 的长(成果精确到0.1cm)和扇形AOB的面积(成果精确到0.1cm2)

    剖析:要求弧长和扇形面积,依据公式需求知道半径R和圆心角n即可,本题中这些条件现已告知了,因而这个问题就处理了.

    解: 的长= 1225.1cm.

    S扇形= 122150.7cm2.

    因而, 的长约为25.1cm,扇形AOB的面积约为150.7cm2.

    Ⅲ.讲堂操练

    随堂操练

    Ⅳ.课时小结

    本节课学习了如下内容:

    1.探求弧长的核算公式l= R,并运用公式进行核算;

    2.探求扇形的面积公式S= R2,并运用公式进行核算;

    3.探求弧长l及扇形的面积S之间的联络,并能已知一方求另一方.

    Ⅴ.课后作业

    习题节选

    Ⅵ.活动与探求

    如图,两个同心圆被两条半径截得的 的长为6 cm, 的长为10 cm,又AC=12cm,求暗影部分ABDC的面积.

    剖析:要求暗影部分的面积,需求扇形COD的面积与扇形AOB的面积之差.依据扇形面积S= lR,l已知,则需求求两个半径OC与OA,由于OC=OA+AC,AC已知,所以只要能求出OA即可.

    解:设OA=R,OC=R+12,O=n,依据已知条件有:

    得 .

    3(R+12)=5R,R=18.

    OC=18+12=30.

    S=S扇形COD-S扇形AOB= 1030- 18=96 cm2.

    所以暗影部分的面积为96 cm2.

    板书规划:略。

    扇形的面积课件 篇2

    教学目标:

    1、掌握简单组合图形分解和面积的求法;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渗透图形的外在美和内在关系.

    教学重点:

    简单组合图形的分解.

    教学难点:

    对图形的分解和组合.

    教学活动设计:

    (一)知识回顾

    复习提问:

    1、圆面积公式是什么?

    2、扇形面积公式是什么?如何选择公式?

    3、当弓形的弧是半圆时,其面积等于什么?

    4、当弓形的弧是劣弧时,其面积怎样求?

    5、当弓形的弧是优弧时,其面积怎样求?

    (二)简单图形的分解和组合

    1、图形的组合

    让学生认识图形,并体验图形的外在美,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促进学生的创造力.

    2、提出问题:正方形的边长为a,以各边为直径,在正方形内画半圆,求所围成的图形(阴影部分)的面积.

    以小组的形式协作研究,班内交流思想和方法,教师组织.给学生发展思维的空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归纳交流结论:

    方案1.S阴=S正方形-4S空白.

    方案2、S阴=4S瓣=4 (S半圆-S△AOB)

    =2S圆-4S△AOB=2S圆-S正方形ABCD

    方案3、S阴=4S瓣=4 (S半圆-S正方形AEOF)

    =2S圆-4S正方形AEOF =2S圆-S正方形ABCD

    方案4、S阴=4 S半圆-S正方形ABCD

    反思:①对图形的分解不同,解题的难易程度不同,解题中要认真观察图形,追求最美的解法;②图形的美也存在着内在的规律.

    练习1:如图,圆的半径为r,分别以圆周上三个等分点为圆心,以r为半径画圆弧,则阴影部分面积是多少?

    分析:连结OA,阴影部分可以看成由六个相同的弓形AmO组成.

    解:连结AO,设P为其中一个三等分点,

    连结PA、PO,则△POA是等边三角形.

    说明:①图形的分解与重新组合是重要方法;②本题还可以用下面方法求:若连结AB,用六个弓形APB的面积减去⊙O面积,也可得到阴影部分的面积.

    练习2:教材P185练习第1题

    例5、已知⊙O的半径为R.

    (1)求⊙O的内接正三角形、正六边形、正十二边形的周长与⊙O直径(2R)的比值;

    (2)求⊙O的内接正三角形、正六边形、正十二边形的面积与圆面积的比值(保留两位小数).

    例5的计算量较大,老师引导学生完成.并进一步巩固正多边形的计算知识,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说明:从例5(1)可以看出:正多边形的周长与它的外接圆直径的比值,与直径的大小无关.实际上,古代数学家就是用逐次倍增正多边形的边数,使正多边形的周长趋近于圆的周长,从而求得了的各种近似值.从(2)可以看出,增加圆内接正多边形的边数,可使它的面积趋近于圆的面积

    (三)总结

    1、简单组合图形的分解;

    2、进一步巩固了正多边形的计算以,巩固了圆周长、弧长、圆面积、扇形面积、弓形面积的计算.

    3、进一步理解了正多边形和圆的关系定理.

    (四)作业

    教材P185练习2、3;P187中8、11.

    探究活动

    四瓣花形

    在边长为1的正方形中分别以四个顶点为圆心,以l为半径画弧所交成的四瓣梅花图形,如图(1)所示.

    再分别以四边中点为圆心,以相邻的两边中点连线为半径画弧而交成的花形,如图(12)所示.

    探讨:(1)两图中的圆弧均被互分为三等份.

    (2)两朵花是相似图形.

    (3)试求两花面积

    提示:分析与解(1)如图21所示,连结PD、PC,由PD=PC=DC知,PDC=60.

    从而,ADP=30.

    同理CDQ=30.故ADP=CDQ=30,即,P、Q是AC弧的三等分点.

    由对称性知,四段弧均被三等分.

    如果证明了结论(2),则图(12)也得相同结论.

    (2)如图(22)所示,连结E、F、G、H所得的正方形EFGH内的花形恰为图(1)的缩影.显然两花是相似图形;其相似比是AB﹕EF =﹕1.

    (3)花形的面积为:

    扇形的面积课件 篇3

    教材剖析:

    (一)、教材的方位与效果

    本节课的教育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内容是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新课标试验教材《第24章圆》中的 “弧长和扇形的面积”,这个课题学生在前阶段学完了 “圆的知道”、 “与圆有关的方位联络”、“正多边形和圆”的基础上进行的。本课由特别到一般探求弧长及扇形面积公式,并运用公式处理一些具体问题,为学生往后的学习及日子更好地运用数学作预备。

    (二)、教育方针和要点、难点

    依据新课标要求,数学的教育不只要教授常识,更要重视学生在学习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情绪,协助学生知道自我、建立决心。

    教育方针:

    (1) 了解弧长和扇形面积的核算办法。

    (2) 经过等分圆周的办法,领会弧长和扇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进程。

    (3) 领会数学与实践日子的密切联络,充分知道学好数学的重要性,建立正确的价值观。

    要点:弧长和扇形面积公式的推导和有关的核算。

    难点:弧长和扇形面积公式的运用。

    (三)教育进程

    活动1 设置问题情境引进课题

    从20xx年北京奥运会在美丽壮丽的焰火中开幕到赏识奥运会的主会场鸟巢的外观和内部,引进课题。教师演示课件,提出问题,激起学生学习新常识的热心.将学生的注意力牢牢招引至讲堂。从日子中的实践问题下手,使学生知道到数学总是与现实问题密不可分。并激起学生的爱国热心。

    活动2 探求弧长公式

    (1)半径为R的圆,周长是多少?

    (2)圆的周长能够看作是多少度的圆心角所对的弧?

    (3)1°圆心角所对弧长是多少?

    (4)140°的圆心角所对的弧长是多少?

    (5)若设⊙O半径为R, n°的圆心角所对的弧长为 L ,则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剖析弧长和圆周长之间的联络,推导出n°的圆心角所对的弧长的核算公式。引导学生层层深化,逐渐剖析,尽量发问学生答复,彼此弥补,得出定论。使学生清晰探求一个新的常识要从学过的常识下手,找寻它们的联络,探求规则,得出定论。

    活动3 稳固弧长公式

    一、初露锋芒 1、2题

    二、实践运用

    制作弯形管道时,要先按中心线核算“展直长度”,再下料,试核算图所示管道的展直长度L(成果保存∏ )。

    发问学生从图中取得哪些信息,经过操练,使学生把握弧长公式中弧长、半径、圆心角三者之间的联络.对实践问题引导学生分步剖析,分步核算。领会数学来源于日子并服务于日子。

    活动4 扇形界说

    (1)创设情境引出扇形.

    (2)由组成圆心角的两条半径和圆心角所对的弧所围成的图形叫做扇形。

    (3)判别五个图形是否是扇形.

    调查图片,得出扇形界说,并能精确判别出什么样的图形是扇形。

    由调查图片和图形得出概念,回忆较深入,对娴熟判别是否为扇形铺平道路。只要清晰界说才干更好的学习更深一层次的常识。

    活动5 探求扇形面积公式

    (1)半径为R的圆,面积是多少?

    (2)圆面能够看作是多少度的圆心角所对的扇形?

    (3)1°圆心角所对扇形面积是多少?

    若设⊙O半径为R, n°的圆心角

    所对的扇形面积为S,则

    学生在探求出弧长公式的基础上,自己测验寻觅探求办法,将扇形面积和圆的面积结合起来,剖析得出. n°的圆心角所对的扇形面积公式。

    学生要学以致用,在弧长公式的推导进程中,是由教师引导着剖析;而扇形面积公式完全由学生自己推导,训练他们的探求新常识的才干。领会成功的高兴。

    活动6 稳固扇形面积公式

    教师出示两个根本的操练题,学生测验运用公式处理.

    活动7 回忆公式并用弧长表明扇形面积

    教师给出两个公式,学生测验用更好的办法回忆公式。

    并在协作沟通的基础上测验推导出扇形面积和弧长之间的联络。用一个小操练进行稳固。

    活动8 求不规则图形的面积

    常识要学以致用,特别是要与实践相联络。教师出示幻灯片,求有水部分的弓形面积。学生结合图形剖析崩溃思路,并经过小组协作将剖析进程简略的写在答题纸上,请两名同学到前面讲给咱们听,对不同的剖析思路都处以必定。在学生听理解的基础上,在答题纸上书写解题进程,再跟屏幕上的答案对照,完善。.完毕后再次将问题拓宽到水涨起来了弓形大于半圆了又该怎样核算呢?用扇形面积加三角形面积。使学生的思想再次活泼。

    活动9 对咱们说你有什么收成?

    召唤学生自己总结本节课所学常识,彼此弥补,以进一步稳固所学常识。

    经过小结和反思,激起学生自动参加认识,为每个学生发明在数学活动中取得活动经历的时机。

    最终安置作业:教科书125页5、6、7题。使学生在课后进一步稳固所学常识。

    jK251.COm精选阅读

    2024长方形的面积课件模板


    下面是编辑为你推荐的“长方形的面积课件”。教案课件是老师教学工作的起始环节,也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每位老师应该设计好自己的教案课件。提高教案的质量有助于提升教学的效益。我们为你提供这些文件希望它们作为参考和使用对你有帮助!

    长方形的面积课件 篇1

    一、说教材

    教材分析:《正方形的面积》是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的第53页—54页的内容是本单元“面积”中的教学重点。学好这一内容,对于平行四边形面积等的公式推导及面积的计算方法的探究有着重要作用。鉴于这种认识,我认为,本节课不仅与实际相结合,而且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二、说学情分析

    (一)心理特征:三年级的学生好学好动,以形象思维为主,联系和模仿能力较强,所以在教学中应抓住这些特点,创造条件和机会,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感受成功的快乐。

    (二)认知状况:学生在此之前已经学习了面积和面积单位,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有了初步的认识,这为顺利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打下了基础,但对于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公式推导的理解,学生可能会产生一定的困难,所以教学中应加以简单明白,深入浅出的分析。

    三、说教法

    根据课程标准的`指导思想,鉴于本节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心理特征,我确定了组织小组合作探究法、设疑诱导法、类比法。

    (一)组织小组合作探究:本课探究的难度不大,结论比较容易发现,而且便于展开直观的操作实验,因此我让学生通过“实验——猜想——验证——概括” 的过程来学习。

    (二)设疑诱导法:在讲解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公式推导时,需要老师给予设疑诱导,深入浅出的帮助学生理解。

    (三)类比法:正方形面积公式的得出,是由一个长方形渐变成正方形,求面积的过程中得来的。

    教具:多媒体。学具:边长为1厘米的正方形。

    四、说学法

    合作交流法 自主探究法 观察发现法 动手操作法

    五、说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情境导入

    1.首先复习两个概念,一是面积,二是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再区分1分米和1平方分米。设计意图:让同学们通过复习,为学习新知识做铺垫。

    (二)自主探索,领悟方法

    2.有四个步骤:做一做、猜一猜、验一验、说一说。

    首先做一做,让同学们通过小组合作解决例题1,在预习纸上写出自己的方法,再交流。例 1:一个长方形长5厘米、宽3厘米。想办法测量出它的面积。小组成员可能三种方法:(1)画一画(画方格)(2)摆一摆(两种摆法:一是全摆上,二是只摆一行一列)(3)算一算(5×3=15(平方厘米))

    同学们合作交流后得到共识:用乘法计算最简便。接着猜一猜,我将提问学生有什么样的猜想?有人可能会说出:这个长方形面积 = 长×宽。我会肯定这一猜想是对的,然后提问其他长方形的面积是不是也可以用“长×宽”来计算?然后验一验,学生自己根据预习纸上的3个图形(图1:3行2列,图2:2行5列,图3:4行3列),摆一摆填一填,之后再汇报结果。通过刚才的过程验证了这个猜想是对的,即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最后说一说,我以例题1为例设疑诱导,找同学说出长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不断的提问:长方形长5厘米,沿着长边一行可以摆几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宽3厘米,沿着宽边可以摆几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也就是说可以摆几行?(同时配合课件的演示)继续提问:这个长方形每行摆5个正方形,摆了3行,一共摆了几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怎样列式计算?算式中5、3、15是长方形的什么?这个长方形的面积与它的长和宽有什么关系?最后得出结论:每行摆的个数就是长方形的长,摆的行数是宽,小正方形的个数(即长方形面积单位的个数)就是长方形的面积。也就得出长方形面积=长×宽

    (三)利用迁移,探究知识

    首先引导学生猜想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我把一个长7米、宽6米的长方形花坛,渐变成边长6米的正方形花坛的过程;让学生去猜想、发现其面积的计算方法。得出:正方形面积=边长×边长。接着让学生交流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是否正确?最后让小组交流长方形与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联系。

    (四)应用知识,解决问题

    1.竞赛能手

    2.足球场的长是80米,宽是80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3.勤学巧用

    篮球场的长是28米,宽是15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六、课堂总结

    今天你学会了什么?把收获讲给大家听。

    七、板书设计

    板书简单明了,基本概况的本节课的内容。

    长方形的面积课件 篇2

    教学内容:

    长方形的面积,课本8586页

    教学目标:

    在实际情景中,探索并掌握长方形面积公式,能估计并计算长方形的面积。

    教学重点:

    探索并掌握长方形面积公式,能估计并计算长方形的面积。

    教学难点:

    探索长方形面积公式。

    教学过程:

    师:每个同学手中都有一张同样大小的纸片,你能想法知道这张纸的面积吗?

    学生独立常识、探索后集体交流。

    生1:我用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摆,每行5个,摆了2行,共10个。面积是10平方厘米。

    生2:我量了一下,这张纸的长是5厘米,宽是2厘米,52=10平方厘米。

    师:大家有问题要问吗?学生质疑:为什么52?长乘以宽是面积?

    师:请大家用手中的学具摆一摆,想一想,小组交流。

    交流:纸长4厘米,宽3厘米,沿着长边可以摆4个,摆3行,12个。长是几厘米一行就能摆几个,宽是几厘米就能摆几行。所以不用摆,用长乘以宽就知道面积。

    师:知道长方形的面积怎样算了吗?

    板书:长宽=面积

    师:摆、量、算那种方法好?(学生自由说)

    师: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解决实际问题时,除了看物体的表面大小,还要根据你手中的工具来确定到底用什么方法。

    作业:自主练习3、4题

    板书设计: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教后反思:

    通过在实际情景中探索,掌握了长方形面积公式,能估计并计算长方形的面积。个别同学对求出的面积用长度单位,应多给与强化训练。

    长方形的面积课件 篇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长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会应用公式计算长方形的面积;

    2、通过操作、观察思考,培养学生抽象、概括、发现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通过实践操作发现长方形面积计算的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长方形面积与长宽所含单位数相等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问:同学们,在前面的学习中,你们会用什么方法求平面图形的面积?

    如果有一个很大的足球场,要求它的面积,也用这种方法去量,还行吗?对,这种方法太麻烦,能不能找到一种更简便的方法呢?这节课我们共同探讨学习: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板书课题)

    二、激疑:

    猜想:请同学们猜一猜,长方形的面积可能与它的什么有关呢?

    三、探究新知:

    1、认识长方形的面积与长有关。

    ①教师演示:用两个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

    问:这个长方形的成、宽、面积各是多少?

    ②出示图形:问:这个长方形的长、宽、面积各是多少?与

    上一个长方形比,它的什么变了?什么没有变?

    ③出示图形:请同学们继续观察,长方形又发生了什么变

    化?宽变了吗?

    长方形的面积课件 篇4

    教学内容:教科书53-55。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教学目标:

    1、正确掌握平方千米和公顷间的进率,正确运用进率进行换算。

    2、通过练习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公顷、平方千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让学生真正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体验数学美。

    教学重难点:

    利用公顷、平方千米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1、复习旧知,导入练习课

    为下面做练习题做好铺垫。

    2、平方米、公顷和平方千米单位间换算的练习

    练习时让学生独立完成,完成后要组织交流,说说换算方法,教师还可以补充些题目进行训练。

    3、第7题

    是运用长方形、正方形的知识,研究周长一定,长、宽、面积的变化规律。通过学生的猜想、操作、测量、计算、找规律,从而发现用一定长度的铁丝围成的不同长方形或正方形,周长是相等的,但面积是不相等的,这里要注意渗透函数。

    4、第6题

    虽然是一道选做题,但算理并不难,关键是需要把2公顷化成00平方米后才能列算式进行计算。算式:2公顷=00平方米00÷4=5000棵

    5、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再加一些练习题。

    1、一块长方形的菜地,长50米,宽30米,这块地的占地面积是多少?张大爷用了这块地的一半种萝卜,种萝卜的面积是多少?

    课堂练习设计:

    长方形的面积课件 篇5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操作和观察比较,发现并验证长方形面积计算的公式,使学生初步理解掌握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会运用公式正确地计算长方形的面积。

    2、过程与方法:渗透实验——发现——验证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观察、质疑、分析、解决问题和动手操作的能力,从而使学生养成勇于探索和实践的良好品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实验操作中体验学习的乐趣,在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创新意识和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掌握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应用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得出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同学们,老师遇到了一个数学问题,你能帮我解决吗?我请装修工人重新粉刷了一堵长方形墙壁的这个面(边播放幻灯片边讲),工钱是每平方米5元,你能不能帮我算出墙壁粉刷完后,我应该付给装修工人多少钱?

    要算出一共要给装修工人多少钱?必须要知道什么?长方形的面积能用计算的方法求得吗?我们这节课就一起来研究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设计意图:问题情境的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欲望,让学生感受到自己在研究“有用”的数学。]

    1、小组合作,利用摆、拼的方法探究长方形面积与长、宽的关系。

    同学们,现在我们一起来研究长方形面积的计算,现在请你们以小组为单位利用桌面上的1平方分米的小正方形拼1个长方形,面积大小由你们来确定。看看能不能在你们设计的长方形中有所发现。如果老师给的卡纸不能满足你的需要,你也可以在桌面上摆,然后汇报。

    2、取3张有代表性的长方形拼图展示,并汇报拼图过程。

    3、探究长方形面积计算方法。

    老师沿着第一个长方形的长、宽各画一条线段,以每行摆正方形的个数引出“长”的长度,以摆的行数引出“宽”的长度。突出这个长方形的长和宽各是多少。第二个要求学生说第一排摆了几个,长是几,摆了三排,宽是几,摆了几个几,面积是几。第三个图则直接让学生说出长、宽各是多少,面积是多少。(按照学生回答板书)

    [设计意图:通过探究任意设计的'长方形的面积与其长与宽的关系。渗透研究结果的普遍性。教师在长与宽各画线段,完成了由面到线的转变,这是推导长方形计算方法的重要依据。]

    从展示的三个图形以及列表的数据中,你们能有什么发现呢?(小组交流)(补充完整板书:长×宽=长方形面积)

    ①还没有展示的小组,检验你们所摆的长方形是否也有同样的普遍性。

    ②在每格是1平方厘米的小方格纸上任意画一个长方形,标出它的长和宽。然后列式计算你画的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后再用数方格的方法检验你的计算方法是否正确。

    [设计意图:通过动手验证,令学生对自己的研究成果深信不疑,并感受到这种方法的优越性。]

    5、请大家翻开课本比较我们探究的计算办法与课本的是否一样。有不明白的地方吗?

    6、假如我想求长方形的面积,必须要知道什么条件?

    2、回应课前的数学问题:给出长方形墙壁的长与宽,计算要付的工钱。(课件出示)

    课件演示由8×3的长方形转变成4×6的长方形的过程。

    4、比较8×3、4×6两个长方形,你有什么发现?

    5、学校准备在校园修建一个36平方米的长方形喷水池,现在请你当设计师,确定这个喷水池的长和宽各是多少?看能设计出多少种方案。你喜欢哪种设计方案?为什么?

    6、屏幕出示一块碎玻璃板。知道面积是54平方分米,宽是6分米,求长是多少?

    [设计意图:有梯度的练习,既巩固了新知识,又超越了教材内容,拓宽了知识面,挖掘了学生的自主潜能,培养了学生的个性和能力。联系实际生活的练习,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学习到的知识的作用与价值,感受到数学是有用的,把生活与数学联系在一起。]

    有什么收获,提出不懂的问题,学了新知识后有什么新想法?

    长方形的面积课件 篇6

    请下载附件:1、《长方形的面积》(共4页,本地下载在线阅读New!)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77、78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解决卡片面积问题,促使学生经历问题研究发现规律形成方法的研究过程。体验不断改进测量方法的意义和作用:在直接测量的方法基础上逐渐改进测量方法,发现间接测量方法,总结求长方形面积的一般方法。

    2.在探索求长方形面积的一般方法过程中,理解这种方法的原理,并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基本的思考程序和基本的计算能力进行相应的训练。

    3.培养学生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及迁移类推能力。

    教学重点:

    请下载附件:1、《长方形的面积》(共4页,本地下载在线阅读New!)

    长方形的面积课件 篇7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教材45—46页“摆一摆”

    在理解面积含义的基础上,通过1cm的小正方形测量三个不同长方形的面积,推出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再用同样的方法推出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2。 能力目标:

    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 情感目标:

    在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质疑和动手操作的能力,让学生体会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的多样性。

    难点:运用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思路:

    情景引入—师生互动探新—小组讨论—交流汇报—总结评价。

    师:同学们,非常高兴今天又能和大家一起探讨有趣的数学问题。这节课,老师为同学们请来了两位客人。是谁呢?是两只可爱的小老虎,一只叫淘淘,另一只叫乐乐,他俩是非常要好的朋友,可有一天他们俩为了一件小事争了起来,我们一起去看看吧。淘淘说:“我的家可漂亮了,面积很大”,乐乐说“你瞎说,我的家面积比你的大”他俩谁也说服不了谁?同学们,你们愿意帮助他们解决这个问题吗?(课件出示情境图)

    生互相讨论汇报。

    (设计意图:通过讲故事导入新课,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和探究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师:同学们的这些方法都很有创意,那有没有一种简便的方法来很快得出答案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索一种计算面积的新方法来帮助淘淘和乐乐解决这个问题好吗?

    引导学生看书45页,让学生说一说用哪个面积单位表示这几个图形比较合适。

    请学生估计一下它们的大小。

    (设计意图:让学生估一估这些长方形的面积,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了他们的估算能力)

    师:同学们估计了很多答案,怎样知道这三个长方形的准确面积是多少cm2呢?你们每个学习小组也有这样的一个长方形。根据前面学习的知识,你能知道他们的面积吗?想一想,你们有什么办法知道?学习小组可以一起讨论。

    2、摆一摆:

    (1)按组分任务:(一、二组摆图①、三四组摆图②、五六组摆图③),并把摆放小正方形数据填入相应的记录表中。

    (3)小组交流汇报,展示小组的探究成果。

    生:我们用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摆,摆满后再数一数,正好用了10个1平方厘米,所以它的面积是10平放厘米。

    生:我们也是用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摆的,先横着摆,可以摆5个,再竖着摆可以摆2个,所以一共是5×2个,也就是10平方厘米。

    师:两种方法哪一种更简便呢?老师也在电脑上摆一摆,同学们仔细观察然后再比一比。

    比较方法,交流反馈:通过比较,大家都觉得用计算的方法要简便些。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对测量的方法进行对比,感受其优劣,体验到计算比直接测量更方便,为进一步探究面积计算方法创造条件)

    师:从表格中,你发现长方形的面积与它的长和宽有什么关系吗?板书: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设计意图:学生小组合作,动手操作,填写记录表充分调动学生参与长方形面积公式推导的积极性,为学生自主探索创造了广阔的时空。同时通过学生交流,师生交流,让学生分析、比较、概括实验过程,自主地去感知、观察、发现长方形面积与长、宽的关系,让学生体验到“做“数学的乐趣)

    3、量一量:

    (1)用尺量出长方形的长和宽,再用长乘宽算出面积。

    (2)分组量出45页三个长方形的长和宽,算出面积,反馈交流,验证结果。

    4、解决问题:

    师:刚才我们一起探究得出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现在请同学们用你学到的新知识去帮助淘淘和乐乐解决他们的问题吧。

    1、课件出示46页试一试。

    师:想一想,正方形的面积该怎样计算呢?(板书课题:正方形的面积)先用1cm的正方形摆一摆,再算一算下面图形的面积。

    2、每位同学独立试一试,小组交流结果。

    师:这是一个正方形,由于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所以它的面积也适用“长×宽”的计算方法。请同学们想一想: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应该怎样说比较合适呢?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在先前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推想,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师:同学们,淘淘和乐乐很感谢你们帮助他们解决了问题,邀请我们到森林公园去玩闯关游戏,闯关成功不仅有丰厚的奖品,还能获得森林公园的免费门票,想挑战吗?

    我的床长20分米,宽14分米,要铺上与床同样大的席子,这块席子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

    这张桌子的面积是90平方分米,宽是6分米,长是多少?

    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设计意图:利用新颖的闯关游戏,设计有层次、有新意、有挑战性的练习,让学生在练习中运用知识、内化知识,进而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引导学生回顾本课学习内容,谈谈学习本课的收获。老师认为同学们这节课学的很棒!能评价一下吗?(启发学生从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等方面自评、互评)同学们的收获真不少,只要勤动手,勤思考,一定会获取更多的数学知识,同学们也会变得越来越聪明。

    用12个边长为1厘米的正方形纸板摆长方形,你能摆出几种?

    这个问题留给同学们课后去实验、去思考、去解答。

    (设计意图:着眼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拓宽学生知识面,从课内延伸到课外,提高学生思维水平,)

    分式的课件


    接下来教师范文大全编辑会为大家分享“分式的课件”,品味这篇文章带你进入新的世界。根据教学要求老师在上课前需要准备好教案课件,教案课件里的内容是老师自己去完善的。教师需要不断总结教学经验来提升教案制定的水平。

    分式的课件 篇1

    教学目标

    1. 通过实际操作理解“学习三角形全等的四种判定方法”的必要性.

    2. 比较熟练地掌握应用边角边公理时寻找非已知条件的方法和证明的分析法,初步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3. 初步掌握“利用三角形全等来证明线段相等或角相等或直线的平行、垂直关系等”的方法.

    4. 掌握证明三角形全等问题的规范书写格式.

    教学重点和难点

    应用三角形的边角边公理证明问题的分析方法和书写格式.

    教学过程()设计

    一、 实例演示,发现公理

    1. 教师出示几对三角形模板,让学生观察有几对全等三角形,并根据所学过的全等三角形的知识动手操作,加以验证,同时写出全等三角形的数学表达式.

    2. 在此过程中应启发学生注意以下几点:

    (1) 可用移动三角形使其重合的方法验证图3-49中的三对三角形分别全等,并根据图中已知的三对对应元素分别相等的条件,可以证明结论成立.如图3-49(c)中,由AB=AC=3cm,可将△ABC绕A点转到B与C重合;由于∠BAD=∠CAE=120°,保证AD能与AE重合;由AD=AE=5cm,可得到D与E重合.因此△BAD可与△CAE重合,说明△BAD≌△CAE.

    (2) 每次判断全等,若都根据定义检查是否重合是不便操作的,需要寻找更实用的判断方法——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来判定.

    (3) 由以上过程可以说明,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不必判断三条边、三个角共六对对应元素均相等,而是可以简化到特定的三个条件,引导学生归纳出: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3.画图加以巩固.

    教师照课本上所叙述的过程带领学生分析画图步骤并画出图形,理解“已知两边及夹角画三角形”的方法,并加深对结论的印象.

    二、 提出公理

    1.板书边角边公理,指出它可简记为“边角边”或“SAS”,说明记号“SAS’的含义.

    2.强调以下两点:

    (1)使用条件:三角形的两边及夹角分别对应相等.

    (2)使用时记号“SAS”和条件都按边、夹角、边的顺序排列,并将对应顶点的字母顺序写在对应位置上.

    3.板书定理证明应使用标准图形、文字及数学表达式,正确书写证明过程.

    如图3-50,在△ABC与△A’B’C’中,(指明范围)

    三、应用举例、变式练习

    1.充分发挥一道例题的作用,将条件、结论加以变化,进行变式练习,

    例1已知:如图 3-51, AB=CB,∠ABD=∠CBD.求证:△ABD≌△CBD.

    分析:将已知条件与边角边公理对比可以发现,只需再有一组对应边相等即可,这可由公共边相等 BD=BD得到.

    说明:

    (1)证明全等缺条件时,从图形本身挖掘隐含条件,如公共边相等、公共角相等、对顶角相等,等等.

    (2)学习从结论出发分析证明思路的方法(分析法).

    分析:△ABD≌△CBD

    因此只能在两个等角分别所在的三角形中寻找与AB,CB夹两已知角的公共边BD.

    (3)可将此题做条种变式练习:

    练习1(改变结论)如图 3-51,已知 AB=CB,∠ABD=∠CBD.求证:AD=CD,BD平分∠ADC.

    分析:在证毕全等的基础上,可继续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出对应边相等,即AD=CD;对应角相等∠ADB=∠CDB,即BD平分∠ADC.因此,通过证明两三角形全等可证明两个三角形中的线段相等或和角相关的结论,如两直线平行、垂直、角平分线等等.

    练习2(改变条件)如图 3-51,已知 BD平分∠ABC, AB= CB.求证: ∠A=∠C.

    分析:能直接使用的证明三角形全等的条件只有AB=CB,所缺的其余条件分别由公共边相等、角平分线的定义得出.这样,在证明三角形全等之前需做一些准备工作.教师板书完整证明过程如下:

    以上四步是证明两三角形全等的基本证明格式.

    (4)将题目中的图形加以有规律地图形变换,可得到相关的一组变式练习,使刚才的解题思路得以充分地实施,并加强例题、习题之间的有机联系,熟悉常见图形,同时让学生总结常用的寻找所缺边、缺角条件的方法.

    练习 3如图 3-52(c),已知 AB=AE, AD=AF,∠ 1=∠2.求证: DB=FE.

    分析:关键由∠1=∠2,利用等量公理证出∠BAD=∠EAF.

    练习 4如图 3-52(d),已知 A为 BC中点, AE//BD, AE=BD.求证: AD//CE.

    分析:由中点定义得出 AB=AC;由 AE//BD及平行线性质得出∠ABD=∠CAE.

    练习 5已知:如图 3-52(e), AE//BD, AE=DB.求证: AB//DE.

    分析:由 AE//BD及平行线性质得出∠ADB=∠DAE;由公共边 AD=DA及已知证明全等.

    练习6已知:如图3-52(f),AE//BD,AE=DB.求证:AB//DE,AB=DE.

    分析:通过添加辅助线——连结AD,构造两个三角形去证明全等.

    练习 7已知:如图 3-52(g), BA=EF, DF=CA,∠EFD=∠CAB.求证:∠B=∠E.

    分析:由DF=CA及等量公理得出DA=CF;由∠EFD=∠CAB及“等角的补角相等”得出∠BAD=∠EFC.

    练习8已知:如图3-52(h),BE和CD交于A,且A为BE中点,EC⊥CD于C,BD⊥CD于 D, CE=⊥BD.求证: AC=AD.

    分析:由于目前只有边角边公理,因此,必须将角的隐含条件——对顶角相等转化为已知两边的夹角∠B=∠E,这点利用“等角的余角相等”可以实现.

    练习 9已知如图 3-52(i),点 C, F, A, D在同一直线上, AC=FD, CE=DB, EC⊥CD,BD⊥CD,垂足分别为 C和D.求证:EF//AB.

    在下一课时中,可在图中连结EA及BF,进一步统习证明两次全等.

    小结:在以上例1及它的九种变式练习中,可让学生归纳概括出目前常用的证明三角形全等时寻找非已知条件的途径.

    缺边时:①图中隐含公共边;②中点概念;③等量公理④其它.

    缺角时:①图中隐含公共角;②图中隐含对顶角;③三角形内角和及推论④角平分线定义;

    ⑤平行线的性质;⑥同(等)角的补(余)角相等;⑦等量公理;⑧其它.

    例2已知:如图3-53,△ABE和△ACD均为等边三角形.求证:BD=EC.

    分析:先选择BD和EC所在的两个三角形△ABD与△AEC,已知没有提供任一证两个三角形全等所需的直接条件,均需由等边三角形的定义提供.

    四、师生共同归纳小结

    1.证明两三角形全等的条件可由定义的六条件减弱到至少几个?边角边公理是哪三个条件?

    2.在遇到证明两三角形全等或用全等证明线段、角的大小关系时,最典型的分析问题的思路是怎样的?你体会这样做有些什么优点?

    3.遇到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而边、角的直接条件不够时,可从哪些角度入手寻找非已知条件?

    五、练习与作业

    练习:课本第28页中第1题,第30页中1,3题.

    作业:课本第32页中第6,7,8,9,10题.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本教学设计需2课时完成.

    1.课本第3.5节内容安排3课时,前两课时学习三角形全等的边角边公理,重点练习直接应用公理及证明格式,初步学习寻找证明全等所需的非已知条件的方法,以及利用性质证明边角的数量关系及直线的位置关系,第3课时加以巩固并学习解决应用题和两次全等的问题.

    2.本节将“理解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的必要性“列为教学目标之一,目的是引起教师和学生的重视,只有学生真正认识到了研究判定方法的必要性,才能从思想上接受判定方法,并发挥出他们的学习主动性.

    3.本节课将“分析法和寻找证明全等三角形时非已知条件的方法”作为教学目标之一,意在给学生归纳一些常用的解题思路,以便将它作为证明全等三角形的一种技能加以强化.

    4.教材中将“利用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来证明线段或角相等”的方法做为例5出现,为时过晚,达不到训练的目的,因此教师应提前到第一、二课时,就教给学生分析的方法,并从各种角度加以训练.

    5.教师可将例题1和几种变式练习制成投作影片(图3-52)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学使用时,重点放在题目的分析上,并体现出题目之间图形的变化和内在联系.

    6.本节教学内容的两课时既教会学生分析全等问题的思路——分析法和寻找非已知条件的方法,又要求他们落实证明的规范步骤——准备条件,指明范围,列齐条件和得出结论,使学生遇到证明三角形全等的题目既会快速分析,又会正确表达.学生学生遇到证明三角形全等的题目既会快速分析,又会正确表达。

    分式的课件 篇2

    ●课题

    §3.4.2分式方程(二)

    ●教学目标

    (一)教学知识点

    1.解分式方程的一般步骤.

    2.了解解分式方程验根的必要性.

    (二)能力训练要求

    1.通过具体例子,让学生独立探索方程的解法,经历和体会解分式方程的必要步骤.

    2.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数学思想中的“转化”思想,认识到能将分式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从而找到解分式方程的途径.

    (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

    1.培养学生自觉反思求解过程和自觉检验的良好习惯,培养严谨的治学态度.

    2.运用“转化”的思想,将分式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从而获得一种成就感和学习数学的自信.

    ●教学重点

    1.解分式方程的一般步骤,熟练掌握分式方程的解决.

    2.明确解分式方程验根的必要性.

    ●教学难点

    明确分式方程验根的必要性.

    ●教学方法

    探索发现法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探索分式方程是如何转化为整式方程,并发现解分式方程验根的必要性.

    ●教学过程

    Ⅰ.提出问题,引入新课

    [师]在上节课的几个问题,我们根据题意将具体实际的情境,转化成了数学模型——分式方程.但要使问题得到真正的解决,则必须设法解出所列的分式方程.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分式方程的解法.我们不妨先来回忆一下我们曾学过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也许你会从中得到启示,寻找到解分式方程的方法.

    解方程+=2- [师生共解](1)去分母,方程两边同乘以分母的最小公倍数6,得

    3(3x-1)+2(5x+2)=6×2-(4x-2).

    (2)去括号,得9x-3+10x+4=12-4x+2,

    (3)移项,得9x+10x+4x=12+2+3-4,

    (4)合并同类项,得23x=13,

    (5)使x的系数化为1,两边同除以23,x=.

    分式的课件 篇3

    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分式是继整式之后对代数式的进一步研究。与整式一样,分式也是表示具体问题情境中的数量关系的一种工具,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常见模型之一。本章内容的学习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函数和方程等知识起到奠基的作用。《分式》这第1节的内容分两课时来完成,而第一课时的内容则是分式的起始课,它是在学生学习了整式运算、分解因式的基础上进行的,学好本节课,是今后继续学习分式的性质、分式的运算及解方式方程的前提;其中对“分式有无意义的讨论”为以后学习反比例函数作了铺垫。 2、教学目标:

    (1)经历用分式表示现实情境中数量关系的过程,体会分式的模型思想,进一步发展符号感;能用分式表示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

    (2)经历自主探索、小组合作交流的过程,归纳分式的概念,明确分式与整式的区别。进一步培养学生代数表达能力和有条理地思考问题的能力。

    (3)通过与分数的类比,探究分式有无意义的条件等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运用类比转化的思想解决问题的能力。

    (4)利用实际情境,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热爱数学的情感,增进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数学的信心。 3、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分式的意义、用分式表示现实情境中的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分式有无意义条件的讨论。

    突破重难点的方法是利用丰富多彩的现实情境,让学生充分经历自主探索、小组合作交流的过程,主动地获取知识。 二、学生知识状况分析

    学生的知识技能基础:学生在小学学过分数,其实分式是分数的“代数化”,所以其性质与运算是完全类似的.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学会用字母表示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其中包括整式与分式等数量关系.

    学生的活动经验基础:在整式的学习中,学生初步具备了用整式表示现实情境中的数量关系,建立数学模型的思想.在相关的学习中学生初步具备了观察、归纳、类比、猜想的能力以及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教法分析: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教材内容以及学生的认知特点,采用启发式、探 究式的教学方法。意在帮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活动,主动地获取知 识,并通过类比、归纳、概括等途径来深化对知识的理解。本节课采用多媒体辅 助教学,一方面,能够生动、形象地反映现实情境,增加课堂的容量,更好地提 高课堂教学效率;另一方面,也有利于突出重点,增强教学条理性。整节课体现 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的角色,在课堂教学中,尽量为学生 提供“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时空,让小组合作、探究交流真正得以实现。同 时,“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是整节课的一条暗线,意在让数学课堂“活” 起来,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体会数学的价值。 四、教学过程设计及意图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正n边形的每个内角为__________度。 (2)小明从家到学校有3000米,如果小明骑车每小时走a米,则小明从家到学校要走____________小时。

    (3)某服装厂购进一批面料,共用了n元,已知这批面料共生产了m件上衣,那么这批上衣每件的面料成本为_______________元。

    (4)春晖小学组织学生a人、老师b人参观博物馆,如果博物馆的门票成人价为5元/人、学生价为2元/人,那么他们买门票需付_________元,平均每人_________________元。

    (5)有两块棉田,有一块x公顷,收棉花m千克,第二块y公顷,收棉花n千克,这两块棉田平均每公顷的棉产量是__________千克。

    (6)文林书店库存一批图书,其中一种图书的原价是每册a元,现降价x元销售,当这种图书的库存全部售出时,其销售额为b元.降价销售开始时,文林书店这种图书的库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元。 【设计意图】

    (1)让学生进一步经历探索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的过程;通过问题情景,让学生初步感受分式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模型;体会分式的意义,发展符号感.

    (2)因课本上的引例太难且设问方式(等量关系)不直接指向本课核心,故改用这6个铺垫性的情景问题. (二)自主探究

    1、问题:认真观察上面的式子,它们还是整式吗?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

    期望得到:都有一个分数线(表示除法); 分子、分母都是整式; 分母中都有含有分母.

    如果部分学生有困难,就安排小组讨论,也可以让有困难的学生看书. 师生共同学习:

    整式A除以整式B,可以表示成

    的形式,如果除式B中含有分母,那么称

    为分式(fraction),其中A称为分式的分子,B称为分式的分母。

    师生分析知识本质:

    ①概念理解:分式就是两个整式的商; ②概念要点:分式的分母中含有字母. 【设计意图】

    让学生通过观察、归纳、总结出整式与分式的异同,从而得出分式的概念. 2、练一练:

    下列各项那些时整式,那些是分式?

    【设计意图】

    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三)例题讲解: (1)当a=1,2时,分别求出分式的值;

    (2)当a取何值时,分式有意义?

    (3)a取何值时,分式的值为0?

    归纳:分式有无意义的条件: (1)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分母___________零,即B___0

    分式

    有意义。

    (2)分式无意义的条件:分母___________零,即B___0分式无意义

    分式的值等于零的条件:

    分子的值_______零,分母的值________零,即A____0,B______0分式=0

    【设计意图】

    (1)通过求分式的值,将“代数化”了的分式还原为分数。 (2)通过与分数类比,明确分式有无意义的条件。

    (3)学习“分式的值为零”既强化了“分式有意义”的意识,又解决“分式求值”问题中的典型问题.

    (4)意在培养学生的转化思想。

    (四)应用新知,练一练

    1、下列各式中,哪些是整式?哪些是分式?

    ,,

    2、设A、B都是整式,若表示分式,则( )

    A.A、B中都必须含有字母 B.A中必须含有字母

    C. B中都必须含有字母 D.A、B中都不必须含有字母 3、当取什么值时,下列分式有意义? (1) (2)

    4、当x__________时,分式无意义;当x__________时,分式无意义。

    5、当取什么值时,下列分式的值为0? (1) (2)

    6、要使分式有意义,则x必须满足的条件为_______________。

    【设计意图】

    (1)巩固练习,内化新知,既强化整式与分式的区别,又对分式有无意义的条件更加明确。

    (2)让学生体会分式的意义,知道如果的取值使的分母的值为零,则分式没有意义,反之有意义.

    (五)拓展创新 1、函数A.的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 ) B.

    C.

    D.

    2、要使分式A.有意义,的取值范围是( )

    C.

    ±1 D. 任意实数 B.3、当x__________时,分式的值为0 4、把甲、乙两种饮料按质量比x:y混合在一起,可以调制成一种混合饮料.调制1千克这种混合饮料需多少甲种饮料?

    5、一水果店购进一箱橘子需要a元,已知橘子与箱子的总质量为m kg,箱子的质量为n kg,为了不亏本,这箱橘子的零售价至少应定为多少元/千克?

    6、已知分式,当

    时,分式无意义;当

    时,分式的值为0,请求出的值。

    【设计意图】

    (1)设计具有一定挑战性的问题和开放性联想题,鼓励学生大胆创新。 (2)发现特定条件下分式恒有意义及分式问题的考虑,必须在保证分式有意义的前提下进行。

    (六)评价反馈——小测

    1、下列各式是分式的是( ) A. B.

    C.

    D.

    2、当x__________时,分式有意义。

    3、当x__________时,分式无意义。

    4、当x__________时,分式的值为0。

    5、当x__________时,分式的值为0。

    【设计意图】 及时反馈,便于掌握学生学习情况。激励性的评价,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七)自我小结

    谈一谈,你这一节课有哪些收获?你还有什么疑惑吗?

    【设计意图】

    让学生畅所欲言,大胆谈自己的收获和感想,鼓励和引导学生发现和挖掘新事物。

    五、教学设计说明: (一)指导思想:

    以落实课程标准为终极目标;以学生知识技能的形成、数学思维的完善和情感态度的发展为出发点;以教师的组织、引导,学生全面参与参与为依托;以“以学生为本”、“先学后教”来构建本课时的教学模式,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活动。 (二)设计思路:

    1、以贯彻新课程理念为前提,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出发,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观察、类比、联想已有的知识经验,归纳、总结新的知识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充分感受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之中。

    2、通过对分式有无意义的条件的探究,让学生亲历发现事物特征、规律的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引发内在的学习动力。

    3、通过对开放性问题,拓展创新题设计,实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三)教学评价:

    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参与数学活动的程度、合作交流的意识与能力,情感、态度的形成和发展。也就是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

    分式的课件 篇4

    分式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教学知识点

    1.在现实情境中进一步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发展符号感. 2.了解分式产生的背景和分式的概念,了解分式与整式概念的区别与联系. 3.掌握分式有意义的条件,认识事物间的联系与制约关系. (二)能力训练要求

    1.能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经历对具体问题的探索过程,进一步培养符号感. 2.培养学生认识特殊与一般的辩证关系. (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

    通过丰富的现实情境,使学生在已有数学经验的基础上,了解数学的价值,发展"用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1.了解分式的形式 (A、B是整式),并理解分式概念中的一个特点:分母中含有字母;一个要求:字母的取值限制于使分母的值不得为零. 2.掌握分式基本性质的内容,并有意识地运用它化简分式. 教学难点

    1.分式的一个特点:分母含有字母;一个要求:字母的取值限制于使分母的值不能为零. 2.分子分母进行约分. 教学方法

    讲练相结合

    教具准备

    投影片: 第一张:固沙造林,绿化家园,(记作§ A); 第二张:做一做,(记作§ B); 第三张:议一议,(记作§ C); 第四张:例1,(记作§ D); 第五张:练一练,(记作§ E). 教学过程

    Ⅰ.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

    [师]我们先试着解答下面的问题: 出示投影片(§ A) 面对日益严重的土地沙化问题,某县决定分期分批固沙造林,一期工程计划在一定期限固沙造林2400公顷,实际每月固沙造林的面积比原计划多30公顷,结果提前4个月完成任务.原计划每月固沙造林多少公顷? 这一问题中有哪些等量关系? 如果原计划每月固沙造林x公顷,那么原计划完成一期工程需要____________个月,实际完成一期工程用了____________个月. 根据题意,可得方程____________. [生]根据题意,我认为这个问题的等量关系是:实际固沙造林所用的时间+4=原计划固沙造林所用的时间.(1) [生]这个问题的等量关系也可以是:原计划每月固沙造林的公顷数+30=实际

    每月固沙造林的公顷数.(2) [师]这两位同学真棒!在这个问题中,谁能告诉我涉及到哪些基本量呢?它们的关系是什么? [生]涉及到了三个基本量: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师]如果用第(1)个等量关系列方程,应如何设出未知数呢? [生]因为第(1)个等量关系是工作时间的关系,因此需用已知条件和未知数表示出工作时间.题中的工作量是已知的.因此需设出工作效率即原计划每月固沙造林x公顷. [师]这种设未知数的方法恰好与投影片(§ A)中设未知数的方法相同.下面同学们自己在练习本上回答投影片(§ A)中的几个问题. (教师可巡视同学们回答问题情况). [生]原计划完成一期工程需 个月, 实际完成一期工程需c 个月, 根据等量关系(1)可列出方程: +4= . [师]同学们可接着思考:如何用等量关系(2)设未知数,列方程呢? [生]因为等量关系(2)是工作效率之间的关系,根据题意,应设出工作时间.不妨设原计划x个月完成一期工程,实际上完成一期工程用了(x-4)个月,那么原计划每月固沙造林的公顷数为 公顷,实际每月固沙造林 公顷,根据题意可得方程 . [师]同学们观察我们列出的两个方程,有什么新的发现? [生]我们设出未知数后,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列出几个代数式,表示出我们需

    要的基本量.如 , , .这些代数式和整式不同.我们虽然列出了方程,但分母中含有字母,要求出它的解,好像很不容易. [师]的确如此.像 这样的代数式同整式有很大的不同,而且它是以分数的形式出现的,它们是不同于整式的一个很大的家族,我们把它们叫做分式. 从现在开始我们就来研究分式,相信同学们只要去认真了解分式家族中每个成员的特性,不久的将来,一定会很迅速准确解出上面两个方程. Ⅱ.讲授新课

    1.通过实例理解分式的意义及分式与整式的区别. [师]下面我们再来看几个问题:出示投影片§ B 做一做

    (1)正n边形的每个内角为__________度. (2)一箱苹果售价a元,箱子与苹果的总质量为m kg,箱子的质量为n kg,则每千克苹果的售价是多少元? (3)有两块棉田,有一块x公顷,收棉花m千克,第二块y公顷,收棉花n千克,这两块棉田平均每公顷的棉产量是多少? (4)文林书店库存一批图书,其中一种图书的原价是每册a元,现降价x元销售,当这种图书的库存全部售出时,其销售额为b元.降价销售开始时,文林书店这种图书的库存量是多少? [生](1) ;(2) 元; (3) 千克;(4) 册

    [师]很好!我们再来看投影片(§ C) 议一议

    上面问题中出现了代数式 ,它们有什么共同特征?它们与整式有什么不同? (分组讨论后回答) [生]上面的几个代数式的共同特征: (1)它们都是由分子、分母与分数线构成;(2)分母中都含有字母. [生]它们与整式的不同点就在于它们的分母中都含有字母,而整式的分母中不含有字母.例如: 它们都含有分母,但分母中不含字母,所以它们是整式. [师]同学们能够结合前后知识理解上述代数式,很好!下面我们给出这种代数式即分式的概念: 整式A除以整式B,可以表示成 的形式.如果除式B中含有字母,那么称 为分式,其中A称为分式的分子,B称为分式的分母. 分式中,字母可以取任意实数吗? [生]不可以.因为分式中分母含有字母,而分母是除式,不能为零.字母的取值就受到制约即字母的取值不能使分母为零,否则,分式就会无意义. 2.例题讲解

    [师]下面我们接着来看投影片(§ D) 想一想

    (1)下列各式中,哪些是整式?哪些是分式? 5x-7,3x2-1, , ,-5, , , . (2)①当a=1,2时,分别求分式 的值. ②当a为何值时,分式 有意义? ③当a为何值时,分式 的值为零? [生](1)中5x-7,3x2-1, ,-5, 是整式; , ,

    是分式. (2)解:①当a=1时, = =1; 当a=2时, = = . ②当分母的值等于零时,分式没有意义,除此以外,分式都有意义. 由分母2a=0,得a=0. 所以,当a取零以外的任何实数时,分式 有意义. ③分式的值为零,包含两层意思:首先分式有意义,其次,它的值为零.因此a的取值有两个要求:

    所以,当a=-1时,分母不为零,分子为零,分式 为零. Ⅲ.随堂练习

    巩固分式的概念,讨论分式有意义的条件限制. 出示投影片(§ E) 1.当x取什么值时,下列分式有意义? (1) ;(2) ;(3)

    分析:当分母的值为零时,分式没有意义,除此以外,分式都有意义. 解:(1)由分母x-1=0,得x=1. 所以,当x取除1以外的任何实数时,分式 都有意义. (2)由分母x2-9=0,得x=±3. 所以,当x取除3和-3以外的任何实数时,分式 都有意义. (3)由分母x2+1可知,x取任何实数时,x2是一个非负数,所以x2+1不管x取何实数时,x2+1都不会为零.即x取任何实数, 都有意义. 2.把甲、乙两种饮料按质量比x∶y混合在一起,可以调制成一种混合饮料,调制

    1 kg这种混合饮料需多少甲种饮料? 解:根据题意,调制1 kg这种混合饮料需 kg甲种饮料. Ⅳ.课时小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有何收获?(鼓励学生积极回答) [生]今天,我们认识了代数式里一个新的成员--分式. [生]我们从实例中发现了分式和整式的不同的地方:分式的分母中含有字母,整式的分母中不含字母,并且还由除式不能为零,即分母不能为零,明白了分式中的字母是有条件约束的,分式中的字母的取值必须保证分母不为零. [生]……

    Ⅴ.课后作业

    习题第

    1、

    2、3题. Ⅵ.活动与探究

    已知x= ,求 的值

    [过程]直接代入求值,显然很麻烦,由已知 x= ,得2x= +1,2x-1= . 所以(2x-1)2=5,x2-x-1=0即x2=x+1. 我们利用x2=x+1可以使 降次从而求出它的值. [结果] = = = = =

    = = . 板书设计

    § 分式(一)

    一、分式的意义

    整式A除以整式B,可以表示成 的形式,如果除式B中含有字母,那么称 为分

    式. 注:1°对于任意一个分式,分母都不能为零. 2°分式与整式不同的是:分式的分母中含有字母,整式的分母中不含字母. 3°分式的值为零含两层意思:分母不等于零;分子等于零.

    二、例题

    三、随堂练习

    分式的课件 篇5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可化为一元二次方程的分式方程的解法,能用去分母的方法或换元的方法求此类方程的解,并会验根.

    2.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向学生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

    3.通过本节的教学,继续向学生渗透事物是相互联系及相互转化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

    二、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教学重点:可化为一元二次方程的分式方程的解法.

    2.教学难点:解分式方程,学生不容易理解为什么必须进行检验.

    3.教学疑点:学生容易忽视对分式方程的解进行检验通过对分式方程的解的剖析,进一步使学生认识解分式方程必须进行检验的重要性.

    4.解决办法:(l)分式方程的解法顺序是:先特殊、后一般,即能用换元法的方程应尽量用换元法解.(2)无论用去分母法解,还是换元法解分式方程,都必须进行验根,验根是解分式方程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步骤.(3)方程的增根具备两个特点,①它是由分式方程所转化成的整式方程的根②它能使原分式方程的公分母为0.

    三、教学步骤

    (一)教学过程

    1.复习提问

    (1)什么叫做分式方程?解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的方法与步骤是什么?

    (2)解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为什么要检验?检验的方法是什么?

    (3)解方程,并由此方程说明解方程过程中产生增根的原因.

    通过(1)、(2)、(3)的准备,可直接点出本节的内容:可化为一元二次方程的分式方程的解法相同.

    在教师点出本节内容的处理方法与以前所学的知识完全类同后,让全体学生对照前面复习过的分式方程的解,来进一步加深对类比法的理解,以便学生全面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在前面的基础上,为了加深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教师与学生共同分析解决例题,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例题讲解

    例1 解方程.

    分析 对于此方程的解法,不是教师讲如何如何解,而是让学生对已有知识的回忆,使用原来的方法,去通过试的手段来解决,在学生叙述过程中,发现问题并及时纠正.

    解:两边都乘以,得

    去括号,得

    整理,得

    解这个方程,得

    检验:把代入,所以是原方程的根.

    原方程的根是.

    虽然,此种类型的方程在初二上学期已学习过,但由于相隔时间比较长,所以有一些学

    生容易犯的类型错误应加以强调,如在第一步中.需强调方程两边同时乘以最简公分母.另

    外,在把分式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后,所得的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由于是解

    分式方程,所以在下结论时,应强调取一即可,这一点,教师应给以强调.

    例2 解方程

    分析:解此方程的关键是如何将分式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而转化为整式方程的关键是

    正确地确定出方程中各分母的最简公分母,由于此方程中的分母并非均按的降幂排列,所

    以将方程的分母作一转化,化为按字母终X进行降暴排列,并对可进行分解的分母进行分解,从而确定出最简公分母.

    解:方程两边都乘以,约去分母,得

    整理后,得

    解这个方程,得

    检验:把代入,它不等于0,所以是原方程的根,把

    代入它等于0,所以是增根.

    原方程的根是

    师生共同解决例1、例2后,教师引导学生与已学过的知识进行比较.

    例3 解方程.

    分析:此题也可像前面例l、例2一样通过去分母解决,学生可以试,但由于转化后为一元四次方程,解起来难度很大,因此应寻求简便方式,通过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发现,方程中含有未知数的部分 和互为倒数,由此可设 ,则可通过换元法来解题,通过求出

    y后,再求原方程的未知数的值.

    解:设,那么,于是原方程变形为

    两边都乘以y,得

    解得

    当时,,去分母,得

    解得;

    当时,,去分母整理,得

    检验:把分别代入原方程的分母,各分母均不等于0.

    原方程的根是

    此题在解题过程中,经过两次转化,所以在检验中,把所得的未知数的值代入原方程中的分母进行检验.

    巩固练习:教材P49中1、2引导学笔答.

    (二)总结、扩展

    对于小结,教师应引导学生做出.

    本节内容的小结应从所学习的知识内容、所学知识采用了什么数学思想及教学方法两方面进行.

    本节我们通过类比的方法,在已有的解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的基础上,学习了可化为一元二次方程的分式方程的解法,在具体方程的解法上,适用了转化与换元的基本数学思想与基本数学方法.

    此小结的目的,使学生能利用类比的方法,使学过的知识系统化、网络化,形成认知结构,便于学生掌握.

    四、布置作业

    1.教材P50中A1、2、3.

    2.教材P51中B1、2

    五、板书设计

    探究活动1

    解方程:

    分析:若去分母,则会变为高次方程,这样解起来,比较繁,注意到分母中都有,可用换元法降次

    设,则原方程变为

    或无解

    经检验:是原方程的解

    探究活动2

    有农药一桶,倒出8升后,用水补满,然后又倒出4升,再用水补满,此时农药与水的比为18:7,求桶的容积.

    解:设桶的容积为 升,第一次用水补满后,浓度为 ,第二次倒出的农药数为4. 升,两次共倒出的农药总量(8+4 )占原来农药 ,故

    整理,

    (舍去)

    答:桶的容积为40升.

    分式的课件 篇6

    学习目标

    1、掌握同分母分式加减法则。

    2、会进行同分母分式的加减运算。

    学习重难点重点:同分母分式的加减运算。

    难点:有的题目中涉及到分式的分母做适当的转化能运用同分母分式的加减法则,过程较为复杂。

    学习过程设计教学过程设计

    看一看

    同分母分式相加减法则:

    同分母的分式相加减,

    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

    做一做

    1.填空:

    2.一只袋了中有m个球,其中有n个是红球,其余都是黑球,从袋中任意取一个球,取到红球的概率是______,取到黑球的概率是________,

    则两者的概率之和=_____+_______=________.

    3.计算,

    正确的结果是()

    4.计算:

    5.先化简再求值:,

    其中x=2.

    想一想

    你还有哪些地方不是很懂?请写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习检测:

    下列运算对吗?如不对,请改正.

    变式:

    1.(口算)计算:

    2.计算:

    应用探究

    台风中心距A市S千米,正以b千米/时的速度向A市移动,救援队从B市出发以4倍于台风中心移动的速度向A市前进。已知A,B两地路程为3s千米,问救援队能否在台风中心到来前赶到A城?

    拓展提高

    计算:

    教后反思分式的加减,学生最容易错的是异分母分式进行加减,需要同分才可以进行计算。在同分的过程中要找到最简公分母。

    分式的课件 篇7

    “分式”(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新课程标准强调的数学学习的基本理念之一是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种数学大众化的教育思想,要求我们在教学设计的时候要力求做到“生活问题数学化”。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教材“从分数到分式”,通过学生对熟知的实例的思考得出一些具体的分数与分式,然后引导学生,对它们进行观察、分析、类比,找出分式的本质特征,及它们与分数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进而归纳得出分式的概念。

    在此基础上教材通过实例进一步揭示了分数与分式的“特殊与一般”的关系,并且引导学生去类比思考,从而得出分式的分母不能为0。

    本节课教材的编写有以下三个特点:

    1、背景:从典型实例出发引出分式概念。

    2、思想:通过分数与分式的类比,渗透“类比”和“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方法。

    3、问题性:全部内容都是通过设置恰当的问题引发学生的活动和思考而展开的。 本节课教材的以上三个方面特点为后续知识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分式的含义,能区分整式与分式。

    2)理解分式中分母不能为0,会求分式中字母满足什么条件分式有意义。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分式与分数的类比,培养学生“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的思维能力。

    2)通过“思考”、“观察”、“归纳”等活动发展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与归纳推理能力。

    3)、通过分式概念的实际背景,体会数学概念来源于实际,发展学生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4、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通过“思考”、“观察”、“归纳”等栏目让学生参与数学的学习活动,使学生学会提出问题,思考问题,从而提高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

    从实际问题出发,通过类比与观察,由学生自己抽象出分式的概念。

    四、教学方法

    “问题——活动——达成”式的教学方法

    五、教学媒体

    多媒体

    六、教学过程

    活动

    (一)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章前图,自学本章导言,并回答下列问题:

    1、我们过去学过整式,请你举出几个整式的例子。

    2、观察两个式子与,指出它们的特点,它们属于整式吗?

    20v20v

    3、本章我们将要学习哪些内容?

    章前引言,是学习本章知识的一个“导游图”,通过对引言的学习,给学生展现一个全章知识的背景,初步了解本章将要学习哪些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活动

    (二) 问题

    1、填空

    (1)长方形的面积为10cm2,长为7cm,宽应为______cm;长方形的面积为S,长为a,宽应为______。

    (2)把体积为200cm2的水倒入底面积为33cm2的圆柱形容器中,水面高度为_____cm;把体积为V的水倒入底面积为S的圆柱形容器中,水面高度为______。

    2、请你观察式子

    SV,及引言中的式子,有什么共同点?它们与

    20v20vaS分数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3、通过以上例子,你能归纳得出什么样的式子叫做分式吗?你能再举些分式的例子吗?

    2 师生行为:教师用投影仪展示问题1,由学生思考后口答结果,教师板书。 教师展示问题2后,启发、引导学生充分发表意见,然后教师总结出以下几点: 1)这些式子与分数一样都是2)分数

    A的形式。 BA的分子与分母都是整数。 B3)这些式子中A、B都是整式,且B中含有字母,然后教师再提一个问题:与分数对比,你能给这些式子起个名称吗?

    到此分式的概念也就“水到渠成”了。

    接着教师展示问题3,先由学生说出什么叫分式,然后板书分式的定义。 设计意图

    1、“问题是创新的开始”,以问题来引导学生的学习活动,可以促使学生主动探究,培养问题意识和创新意识。

    2、通过分式与分数的类比,渗透类比思想,培养合情推理能力。

    3、通过具体实例,建立实际背景,抽象出分式概念,不仅可以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而且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

    活动

    (三) 问题

    1、分式与整式的不同点在哪里?

    2、对于分式x,由于字母x、y可以表示不同的数,当x、y取具体数值时,它就y变成了分数,请你举出几例。

    3、分式中的分母应满足什么条件?

    教师提出问题1,把分数与分式建立起联系,形成一种新的认知结构。问题2,在于进一步把分式与分数进行类比,使学生体会分式比分数更具有一般性,二者是特殊与一般的关系,同时也为问题3提供一个具体背景。对于问题3,教师应强调由于除数不能为0,所以分式的分母不能为0。教师板书,当B≠0时,分式活动

    (四)

    教学例1:本例先由学生填空,教师深入学生中,发现问题,具体指导,最后由教

    A才有意义。 B师组织全班交流。

    活动

    (五)

    练习:书中54页练习题。此项活动教师重点关注分层训练。

    七、教学小结

    1、本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2、你有什么发现或体会?

    学生思考后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然后互相补充,师生共同归纳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通过小结明确本节的主要内容、思想和方法,培养学生善于反思的良好习惯。 【内容提示:

    1)学会了哪些知识、思想和方法? 2)你对数学又有哪些新的认识和体会?

    3)本节课你有哪些不理解的问题?你准备怎样解决?

    4)你对老师的教学有哪些意见和建议?你准备采取什么方式与老师沟通?】

    分式的课件 篇8

    学习目标

    1、能说出约分的意义和步骤。

    2、能说出最简分式的意义。

    3、能说出分式的乘、除和乘方法则,并能用式子表示。

    4、能熟练地进行分式的乘除和乘方运算。

    5、会归纳总结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

    6、能熟练地运用幂的运算性质进行计算。

    主体知识归纳

    1、约分根据分式的基本性质,把一个分式的分子与分母的公因式约去,叫做分式的约分。

    2、约分的步骤把分式的分子与分母分解因式,然后约去分子与分母的公因式。

    3、最简分式一个分式的分子与分母没有公因式时,叫做最简分式。

    4、分式的乘法法则分式乘以分式,用分子的积做积的分子,分母的积做积的分母。

    5、分式的除法法则分式除以分式,把除式的分子、分母颠倒位置后,与被除式相乘。

    6、分式的乘方(n为正整数)、就是说:分式的乘方是把分子、分母各自乘方。

    7、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可归纳如下

    (1)am·an=am+n(m、n都是整数);

    (2)(am)n=amn(m、n都是整数);

    (3)(ab)n=anbn(n是整数)、

    基础知识精讲

    1、正确理解分式约分的意义

    (1)约分的根据是分式的基本性质,约分的实质是一个分式化成最简分式,约分的关键是将一个分式的分子与分母的公因式约去。

    (2)进行约分的前提条件:分子、分母必须都为积的形式且有公因式。

    2、分式约分的步骤是:把分式的分子与分母分解因式,然后约去分子、分母和公因式、约分时应注意以下两点:

    (1)若分子、分母都是几个因式乘积的形式,应约去分子、分母中相同因式的最低次幂、当分子、分母的系数是整数时,还应约去它们的最大公约数。、

    (2)若分式的分子、分母是多项时,要先将分子、分母按同一字母降幂排列、首项为负,提取负号放到整个分式的前面,将分子、分母分解因式,然后再约分。、

    3、进行分式的乘除运算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分式的乘除运算,实际上是分式的乘法运算,根据法则应先把分子、分母相乘,化成一个分式后再进行约分,化为最简分式、但实际运算时,常常先约分再相乘,这样做既简单易行,又不易出错、

    (2)如果分式的分子、分母是多项式时,一般应先因式分解,再约分。

    (3)分式运算的结果必须化成最简分式,特别地,若分子(或分母)是公因式,约去公因式后,分子(或分母)是1而不是0。

    (4)要注意运算顺序,对于分式乘除法来说,它只含有同级乘除运算,所以只要没有附加条件(如括号等),就必须按照从左至右的顺序进行计算。

    火种的课件


    教师范文大全小编为您搜罗了“火种的课件”的相关资讯下面是详细介绍。教案课件是每个老师在开学前需要准备的东西,每个老师都要认真写教案课件。教案是教师自我提高与发展的敲门砖。以下仅为参考资料请大家详细阅读!

    火种的课件(篇1)

    1、“普罗米修斯,这个从天上偷取火种的英雄,终于获得了自由。” 句中为什么要用上“终于”?你是怎样理解的?

    2、阅读完整个故事,我们深深地敬佩这位人类的英雄,谁能用上自己的语言来称赞他?

    说话练习:罗米修斯是——的英雄,因为——

    3、了解“普罗米修斯式的英雄”

    师:普罗米修斯,这位为了人类的希望与文明而甘愿献身的英雄获救了。普罗米修斯是希腊神话中的一个神的形象。而在我们真正的人类世界,在各个领域,也有许多人为了普及真理,为了传递希望,为了播撒文明的火种甘愿忍受各种煎熬,甚至付出生命,他们被我们敬呼为普罗米修斯式的英雄!他们就是我们心中的普罗米修斯!

    说明:

    普罗米修斯是一个神,他为了播撒文明的火种甘愿忍受酷刑。其实这种为了正义与真理而甘愿奉献一切的英雄形象是我们人类才特有的精神美德。“普罗米修斯式的英雄”是这一类人物的精神诠释。如果,在教学过程中能在对普罗米修斯这个人物的精神品质了解的同时感悟到人类才是这种精神的真正代言,那无疑能把学生的审美能力、批判能力领向更高的境界。

    火种的课件(篇2)

    教材简析: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讲述的是一个脍炙人口的希腊神话故事。主人公普罗米修斯是古希腊神话传说中的提坦神,他创造了人,同时仿造音神,终于使人类发出声来,而且教给人类知识和各种生存的技术和方法。他向众神之王宙斯及其对人类的统治霸权发起挑战。本文就是写普罗米修斯为了解除人类没有火种的困苦,不惜触犯天规,勇敢地盗取天火,从而给人类带来光明和智慧,并与宙斯进行不屈不挠斗争的动人传说,颂扬了普罗米修斯不怕牺牲、为民造福的伟大精神。

    课文重点写了普罗米修斯盗取火种后所受的残酷惩罚。宙斯让火神把普罗米修斯锁在悬崖上,让他日夜遭受风吹雨淋的痛苦,普罗米修斯毫不屈服;宙斯又派凶恶的鹫鹰啄食普罗米修斯的肝脏,让他的肝脏日食夜长,痛苦没有尽头。普罗米修斯被折磨了许多年,依然没有屈服,直到被大力神所救。

    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通过阅读本文,使学生感受普罗米修斯为了正义与真理而甘愿牺牲一切的伟大精神。

    设计理念:

    首先激发学生对神话故事的兴趣,然后揭示本篇课文。注意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理清课文记叙的顺序。抓住关键问题,放手让学生自学。在讨论交流的过程中,教师点拨学习的重点和难点,以及指导朗读,积累语言,拓展知识,学习作者表达的方法等。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普罗米修斯为人类幸福而勇于献身,甘愿受罚的伟大精神。

    2、会认“治、罚”2个字。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体会体会普罗米修斯为人类幸福而甘愿受罚的伟大精神。

    教学准备:

    1、上课之前,我要考考你们,你们知道人类最早的文学作品是什么吗?

    2、在远古期,我们人类就充满了幻想,创造出了许多神话故事,你读过哪些神话故事呢?

    3、引入:神话故事是美好的,是永恒的,至今我们读起来都意犹未尽。今天,我们来阅读一篇希腊的神话故事。

    4、板书课题。

    5 、有什么想知道的吗?

    (谁从天上偷来火种?他怎样偷火种?他为什么要偷火种?结果怎样?等。)

    二、整体感知,学习字词。

    1、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主要写的是什么,是按怎样的顺序来写的,学习和掌握本课的生字和新词,并相互交流学习成果。

    2、检测学习成果。

    (1)认读字词并体会词语的意思。

    争吵——争论吵闹。

    愤然——形容气愤发怒的样子。

    小心翼翼——形容言行小心谨慎,不敢疏忽大意。

    奇异——奇特,特别。

    篝火——原指用笼子罩着的火,现借指在空旷处或野外架木柴、树枝燃烧的火堆。

    冶炼——用焙烧、熔炼等方法,从矿石中提炼出所需要的金属。

    惩罚——“惩”读“chéng”;处罚。

    鹫鹰——鹫鹰是一种鸟类科目,称为鹫鹰科科。本科鸟类出现满平常的,分别有大冠鹫、林雕、凤头苍鹰、松雀鹰及过境的赤腹鹰、灰面鹫等共六种。

    敬仰——敬重仰慕。

    (2)说说课文主要写的是什么?

    (普罗米修斯盗取火种后所受的残酷惩罚。宙斯让火神把普罗米修斯锁在悬崖上,让他日夜遭受风吹雨淋的痛苦,普罗米修斯毫不屈服;宙斯又派凶恶的鹫鹰啄食普罗米修斯的肝脏,让他的肝脏日食夜长,痛苦没有尽头。普罗米修斯被折磨了许多年,依然没有屈服,直到被大力神所救。)

    (3)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来写的?

    (课文是按着是事情发展的顺序写来写的:生活悲惨,心生怜悯——偷取火星,藏进茴香枝的空管里——遭受折磨,最终获救。)

    三、再读课文,理解感悟。

    1、自学提示:

    默读课文,思考米罗休斯“为什么盗火?怎样盗火的?结局怎样?”画出感动的语句,体会米罗休斯的精神。

    2、交流体会。

    (1)交流第1自然段。

    ①米罗休斯为什么要盗火?

    ②用“没有……就……”说话。

    ③省略号有什么作用?再展开想象“人间没有火还会怎样?

    (2)交流第2—8自然段。

    ①米罗休斯是怎样盗火的`?他是怎样的一个神?

    (慈善——他来到人间以后,看到人类没有火的悲惨情景,心里十分难过。

    勇敢——他决心背着宙斯,冒着生命危险,到太阳神阿婆罗那里去偷取火种。

    聪明——他的动作是那样的敏捷、隐蔽,太阳神一点也没有察觉。小心翼翼地把火星藏在茴香枝的空管里,带到人间。)

    真诚——他把火的性质、用途向人们详细地讲述一番。

    ②火给人类带来什么?

    ③火还能给人类带来什么?“用火……用火……用火……还用火……”句式来表达。

    (3)学习9—16自然段。

    是啊!火给人类带来了光明,让人类脱离了茹毛饮血的时代,火给人类带来了强壮的身体,火启迪了人类的智慧,火赋予了人类腾飞的翅膀。可火给普罗米修斯带来了什么呢?

    【让学生抓住主要语句体会米罗休斯的遭受的折磨,从而体会米罗休斯不畏强权,为了正义与真理而甘愿牺牲一切的伟大精神。引导学生朗读感动的语句。】

    (4)学习17—18自然段。

    ①英雄总是令人敬佩的,他的最终结局怎样?

    ②说一说:为什么直到现在,希腊人普罗米修斯仍然十分敬仰,并称他是“人类的大恩人”?

    阅读完整个故事,我们深深地敬佩这位人类的英雄,我们用这句句子来描述他好吗?

    奥运圣火就是为了纪念普罗米修斯。它象征着人类生生不息。人类的英雄是永远令人难忘的,我们集体创作一首诗,来歌颂普罗米修斯。

    阅读《语文同步读本》中的《燧人氏取火》和《阿当取火》。

    生活悲惨——偷取火星——遭受折磨——最终获救。

    火种的课件(篇3)

    1、普罗米修斯为了把火种传播给人类忍受了几个世纪的酷刑,那他为什么要把火种传播给人类呢?从文章中找一找相关的内容。

    2、读文章第二节

    神话是人类在自己还比较幼稚的时候创造的一种文化,但它却在有些内容上与科学考证不谋而合。确实,在人类历史上有过这样一段无火的日子。它有多长,至今科学界仍有争议。但那一定是一段极其漫长的岁月,或许是几个世纪,几十个世纪,甚至几百个世纪。再读,注意读好“一个又一个漫漫长夜……”

    3、而自从有了火,读——第八节

    是啊,有了火,人类的文明就向前跨了一大步。引读——

    故恩格斯说:“火”把人和动物界分开,“火”是人类历史之开端。

    4、正因为火能带给人类希望与光明,普罗米修斯要把火种传播给人类。普罗米修斯是希腊神话中正义的化身,而他正义的形象就是通过语言与行为的描写来展现的。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交锋的两组对话。

    同桌互读,注意一点,在第一组对话中,普罗米修斯的语言是被转述了,请你依据前面读到的内容,展开想象,补上直接语言。

    请一组去掉提示语,直接对话,注意读出人物的态度。也要注意读出提示语仍在的感觉。

    5、读了这两段对话,从他们的语言中,你感觉普罗米修斯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普罗米修斯——善良、仁爱、坚定

    人类无火到有火是文明的变革,这一部分通过不同的朗读感受火带给人类的希望与光明是多么重要。

    请学生把“他去见宙斯,请求他把火赐给人类。”通过联系上下文展开语言表述既训练了“转述——直述”的能力,又通过练习体会了普罗米修斯播撒人类文明火种的仁爱、正直之心。

    火种的课件(篇4)

    1、设嶷导课。

    你知道人类是怎么得到火种的吗?古希腊神话中普罗米修斯的故事告诉了我们答案,快快进入今天的“快乐读书屋”

    2、读通课文。

    (1)结合阅读提示阅读课文,增强学生的阅读期待,激发学生的阅读趣味,要求学生用讲故事的口吻读课文,同桌互读互译。

    (2)在读通的基础上小组内先说说读后应向普罗米修斯学习什么精神,从课文那些段落能够看出来,在全班交流。

    3、学讲故事。

    在读通课文、对课文内容记忆加深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学讲故事。要防止学生是背课文而不是讲故事,告诉学生讲故事不是按课文的原话来说,而是可以合理的想象人物当时的言谈举止,加上自己的体会、感受,要注意和“听”故事的人在情感上的交流。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伙伴组成讲故事小组,先小组练说、互评,再有小组推荐代表以竞赛的形式到讲台上讲,最后评选出全班的“故事大王”。

    4、拓展延伸

    让学生展开丰富、合理的想象续讲故事:“普罗米修斯获得自由之后,宙斯会善罢甘休吗?请同学们张开想象的翅膀,讲述一个自己创作的故事……”

    5检查生字。

    6推荐作业。

    火种的课件(篇5)

    (一)谈话引入

    在2004年的雅典奥运会开幕式上,有这样一组表演,希腊神话中的神由演员扮演出现在观众面前,这个场景向全世界人民诠释了希腊神话是欧洲文化的根基,更是世界文明的发源。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希腊神话中的一个故事,初识几位神。

    (二)把握主要内容

    1、在预习的基础上再快速地浏览课文,找出故事中的几位神的姓名,划一划。

    2、读好这些神的名字。

    3、能否试着把这些神的名字连起来把故事的梗概说一说。

    4、出示主要内容读一读:

    很久很久以前,人类没有火,一个叫普罗米修斯的神为了把火种传播给人类,不顾宙斯的阻挠,从阿波罗驾驶的太阳车上偷取了火种。普罗米修斯被锁在高加索山上忍受着几个世纪的可怕刑罚,终于被海格立斯搭救,获得了自由。

    整体感知部分的设计是为了让学生初步感受希腊神话在欧洲文化史上的重要作用。了解《天上偷来的火种》故事中的主要人物,在老师的帮助下,学生初步尝试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能力。

    基于阅读拓展的基础,学生基本讲清几位神之间的关系。在概括主要内容的时候还不能一下就做到明确、完整、简洁。由于刚刚开始概括主要内容的训练,还是有一个训练过程的。

    火种的课件(篇6)

    一、激情导入

    面对偷东西的人,你心中会产生怎样的情感? “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可是有这样一个人,他偷了东西,人们不仅不痛恨他,反而视他为“人类的大恩人”,这是为什么呢?今天让我们一起认识一位从天上偷来火种的人(板书课题)。

    二、初读感知

    1、自由读文,在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的同时,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指导学生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连起来概括。

    2、你觉得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从哪些语句中体会到的?

    三、精读感悟

    1、出示阅读提示;

    A、默读课文,先画出能体现出鲁罗米修斯美好品质的语句,然后和同桌互相读读自己画的句子,最后谈谈自己的感受;

    B、想一想,是什么让普罗米修斯冒着生命危险,忍受着残酷的折磨,为人类从天上偷来火种呢?(这也是书上文前提示中的问题)

    2、生自学后反馈。

    预设:学生可能从聪明、善良、勇敢几方面汇报。(教师相机板书)

    A、当学生说觉得他是个善良的人时,引导体会在没偷来火种时,人们过着什么样的痛苦生活。

    B、当学生说觉得他是个勇敢的人时,通过指名读、结合提示语再读、注意反问语气、齐读等方式指导朗读普罗米修斯所说的话:“为人类造福有什么错?……但是我的意志是不能动摇的。”

    C、当学生说觉得他是个聪明的人时,不做讲解;

    D、当学生说觉得他是个坚强的人时,让学生说说自己认为这个刑罚中最可怕的是什么?

    指导看插图,结合文中的描写,想像当时的情景。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再读:“为人类造福有什么错?……但是我的意志是不能动摇的。”

    猜想:许多年来究竟是多少年呢?师补充:据神话资料记载是整整三万年。三万年来……;三万年来……;三万年来……(引读13到15段)

    痛苦是如此漫长而又残酷,但是我们的英雄普罗米修斯毫不屈服,在我们的耳边,回响着的是他依旧坚定的声音。出示:“为人类造福有什么错?……但是我的意志是不能动摇的。”

    (投影阅读提示)看问题2,现在你们知道到底是什么让普罗米修斯冒着生命危险,忍受着残酷的折磨,为人类从天上偷来火种了吗?板书:为人类造福

    四、识记生字。

    1、看屏幕来回顾一下全文内容。先默读,再指一生读。

    2、红色的词语中包含了本课中要求认的9个生字,再指一生领读一下这些词语。

    五、升华主题

    1、介绍奥运“圣火”的由来和意义。

    2、指生介绍收集的各天神的资料

    3、欣赏诗歌:《普罗米修斯赞歌》

    六、拓展阅读

    普罗米修斯是希腊神话中的一个神的形象。而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许多人被我们敬呼为普罗米修斯式的英雄!布鲁诺就是其中的一位,下面请同学们默读手中的阅读材料,边默读边画画让你感动的句子或是写写自己的感受。

    指生反馈。

    七、拓展作业

    1、收集为人类的文明与进步,为了人类的生活更加美好而无私奉献的人物的故事,写一写自己的感想,互相交流;

    2、收集交流语文七色光四的知识窗中推荐的有关为人类造福的神话故事。

    3、推荐班级同学藏书:《希腊神话》。

    火种的课件(篇7)

    很久很久以前,人间还没有火,人类的生活非常困苦。没有火烧烤食物,就只好吃生的东西;没有火来照明,就只好在无边的黑暗中,熬过一个又一个漫长的夜晚……

    有一个名叫普罗米修斯的神,和神王宙斯发生了争吵。于是,他愤然离开天国,来到人间。

    普罗米修斯是个聪明、勇敢、慈善的神。他来到人间以后,看到人类没有火的悲惨情景,心里十分难受。他决心背着宙斯,冒着生命危险,到太阳神阿波罗那里去偷取火种。

    有一天,他弄到了一根茴(huí)香枝条。当阿波罗驾驶着太阳车,轰隆隆地从天空中驶过的时候,普罗米修斯飞快地跑到太阳车旁边,从喷射着火焰的车轮上,悄悄地偷取了一颗火星儿。他的动作是那样的敏捷、隐蔽,太阳神一点儿也没有觉察。

    普罗米修斯小心翼翼地把火星儿藏在茴香枝的空管里,带到了人间。人们初次看到茴香枝上那颗燃烧着的灿烂的小火球,还以为是一朵奇异的鲜花呢!

    接着,他把火的性质、用途向人们详细地讲述一番。然后,他和人们把一些枯树枝堆在一起,又把从天上偷来的火种投放到枯枝上。顿时,熊熊的火柱冲上天空,火光映红了整个大地。人类的第一堆篝(ɡōu)火点燃了。

    自从有了火,人类的生活发生了想像不到的变化。人们用火来烧熟食物,驱寒取暖;用火来冶(yě)炼金属,打造生产工具;还用火来驱赶凶猛的野兽。

    然而,事情并不那么一帆风顺。

    宙斯得知了普罗米修斯从天上偷走火种的消息,暴跳如雷,决定给普罗米修斯以最严厉的惩(chénɡ)罚。他要用沉重的铁链,把普罗米修斯锁在高加索山的悬崖绝壁上,并派火神赫淮(huái)斯托斯去执行。

    火神一向非常钦佩普罗米修斯,想帮助他,便悄悄地对他说:“只要你在宙斯面前承认错误,归还火种,我一定请求神王饶恕你。”

    普罗米修斯摇摇头,坚定地回答:“为人类造福,有什么错?我可以忍受各种痛苦,但绝不会承认错误,更不会归还火种!”

    火神不敢违抗宙斯的命令,只好把普罗米修斯押到高加索山上。

    这是一种多么可怕的刑罚呀!普罗米修斯的双手和双脚都套上了铁环,被死死地锁在悬崖上。他既不能动弹,也不能睡觉,终日遭受着风吹日晒、霜打雨淋的痛苦。

    狠心的宙斯觉得这样还不解恨,又派上了一只凶恶的鹫(jiù)鹰,每天站在普罗米修斯的双膝上,用它尖利的嘴巴,啄食他的肝脏。白天,他的肝脏被吃光了,可是一到晚上,肝脏又重新长了出来。第二天早晨,鹫鹰又继续啄食他的肝脏。这样,普罗米修斯所遭受的痛苦,就永远没有止境了。

    年复一年,普罗米修斯一直被锁在这个悬崖上,遭受着可怕的折磨。

    有一天,希腊有名的大力英雄赫拉克勒斯在寻找金苹果的时候,经过高加索山。他看到普罗米修斯被锁在悬崖上,心中十分不忍,便挽弓搭箭,射死了那只凶恶的鹫鹰,又用石头砸碎了锁链,放走了普罗米修斯。这位敢于从天上偷取火种的英雄,终于获得了自由。

    直到现在,希腊人对普罗米修斯仍然十分敬仰,称他是“人类的大恩人”。

    听人家说,从前,有个孩子名字叫马良。

    父亲母亲早就死了,靠他自己打柴、割草过日子。他从小喜欢学画,可是,他连一支笔也没有啊!

    一天,他走过一个学馆门口,看见学馆里的教师,拿着一支笔,正在画画。他不自觉地走了进去,对教师说:“我很想学画,借给我一支笔可以吗?”教师瞪了他一眼,“呸!”一口唾沫啐在他脸上,骂道:“穷娃子想拿笔,还想学画?做梦啦!”说完,就将他撵出大门来。马良是个有志气的孩子,他说:“偏不相信,怎么穷孩子连画也不能学了!”

    从此,他下决心学画,每天用心苦练。他到山上打柴时,就折一根树枝,在沙地上学着描飞鸟。他到河边割草时,就用草根蘸蘸河水,在岸石上学着描游鱼。晚上,回到家里,拿了一块木炭,在窑洞的壁上,又把白天描过的东西,一件一件再画一遍。没有笔,他照样学画画。

    一年一年地过去,马良学画从没有一天间断过。他的窑洞四壁,画上叠画,麻麻花花全是画了。当然,进步也很快,真是画起的鸟就差不会叫了,画起的鱼就差不会游了。一回,他在村口画了只小母鸡,村口的上空就成天有老鹰打转。一回,他在山后画了只黑毛狼,吓得牛羊不敢在山后吃有一个晚上,马良躺在窑洞里,因为他整天地干活、学画,已经很疲倦,一躺下来,就迷迷糊糊地睡着了。

    不知道什么时候,窑洞里亮起了一阵五彩的光芒,来了个白胡子的老人,把一支笔送给他:“这是一支神笔,要好好用它!”马良接过来一看,那笔金光灿灿的;拿在手上,沉甸甸的。他喜得蹦起来:“谢谢你,老爷爷,……”马良的话没有说完,白胡子老人已经不见了。

    马良一惊,就醒过来,揉揉眼睛,原来是个梦呢!可又不是梦啊!那支笔不是很好地在自己的手里吗!

    他十分高兴,就奔了出来,挨家挨户去敲门,把伙伴都叫醒,告诉他们:“我有支笔啦!”这时才半夜哩!他用笔画了一只鸟,鸟扑扑翅膀,飞到天上去,对他喊喊喳喳地唱起歌来。他用笔画了一条鱼,鱼弯弯尾巴,游进水里去,对他一摇一摆地跳起舞来。他乐极了,说:“这神笔,多好呀!”马良有了这支神笔,天天替村里的穷人画画:谁家没有犁耙,他就给他画犁耙;谁家没有耕牛,他就给他画耕牛;谁家没有水车,他就给他画水车;谁家没有石磨,他就给他画石磨……

    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消息很快地传进了邻近村里一个大财主的耳朵。这财主,就派两个家了来把他抓去,逼他画画。

    马良年纪虽小,却生来是个硬性子。他看透有钱人的坏心肠,任凭财主怎样哄他、吓他,要他画个金元宝,他就是不肯画。财主就把他关在一间马厩里,也不给他饭吃。

    傍晚,雪纷纷扬扬地落着,地上已经积起了厚厚一层。财主想,马良这一下不是饿死,也准冻死了。他走过马厩门口,只见门缝里透出红红的亮光,还闻到一股香喷喷的味道。他觉得奇怪,凑近眼去,往门缝里一张,啊!马良不但没有死,而且还烧起了一个大火炉,一面烤着火,一面正吃着热烘烘的饼子呢!财主知道,这火炉和饼子,一定是马良用神笔画的,就气呼呼地去叫家丁来,要他们把马良杀死,夺下那支神笔。十多个凶猛的家丁,冲进了马厩,却不见马良,只见东面墙壁上,靠着一架梯子。马良趁着天黑,攀上这梯子,走了。财主急忙攀上梯子去追,没爬上三步,就摔下来了。原来,这梯是马良用神笔画的。

    相传在秦朝,有户姓姜的人家,种了一棵瓜,瓜秧顺着墙爬到姜家结了瓜。瓜熟了,一瓜跨两院得分啊!打开一看,里面有个又白又胖的小姑娘,于是就给她起了名字叫孟姜女。孟姜女长大成人,方圆十里的老乡亲,谁都知道她是个人好、活好、聪明伶俐,又能弹琴、作诗、写文章的好闺女。老俩口更是把她当成掌上明珠。

    这时候,秦始皇开始到处抓夫修长城。有一个叫范喜良的公子,是个书生,吓得从家里跑了出来。他跑得口干舌燥,刚想歇脚,找点水喝,忽听见一阵人喊马叫和咚咚的乱跑声。原来这里也正在抓人哩!他来不及跑了,就跳过了旁边一堵垣墙。原来这垣墙里是孟家的后花园。这功夫,恰巧赶上孟姜女跟着丫环出来逛花园。孟姜女冷不丁地看见丝瓜架下藏着一个人,她和丫环刚喊,范喜良就赶忙钻了出来,上前打躬施礼哀告说:“小姐,小姐,别喊,别喊,我是逃难的,快救我一命吧!”

    孟姜女一看,“范喜良是个白面书生模样,长得挺俊秀,就和丫环回去报告员外去了。老员外在后花园盘问范喜良的家乡住处,姓甚名谁,何以跳墙入院。范喜良一五一十地作了口答。员外见他挺老实,知书达礼、就答应把他暂时藏在家中。范喜良在孟家藏了些日子,老俩口见他一表人材,举止大方,就商量着招他为婿。跟女儿一商量,女儿也同意。给范喜良一提,范公子也乐意,这门亲事就这样定了。

    那年月,兵慌马乱,三天两头抓民要夫,定了的亲事,谁家也不总撂着。老俩口一商量,择了个吉日良辰,请来了亲戚朋友。摆了两桌酒席,欢欢喜喜地闹了一天,俩人就拜堂成亲了。常言说:“人有旦夕祸福,天有不测风云”。小俩口成亲还不到三天,突然闯来了一伙衙役,没容分说,就生拉硬扯地把范公子给抓走了!

    这一去明明是凶多吉少,孟姜女成天哭啊,盼啊!可是眼巴巴地盼了一年,不光人没有盼到,信儿也没有盼来。盂姜女实实地放心不下,就一连几夜为丈夫赶做寒衣,要亲自去长城寻找丈夫。她爹妈看她那执拗的样子,拦也拦不住,就答应了。孟姜女打整了行装,辞别了二老,踏上了行程,孟姜女一直奔正北走,穿过一道道的山、越过一道道的水。

    孟姜女打整了行装,辞别了二老,踏上了寻失的行程。饿了,啃口凉饽饽;渴了,喝口凉水;累了,坐在路边歇歇脚儿。有一天,她问一位打柴的白发老伯伯:“这儿离长城还有多远?”老伯伯说:“在很远很远的地方是幽州,长城还在幽州的北面。”孟姜女心想:“就是长城远在天边,我也要走到天边找我的丈夫!”

    孟姜女刮着凤也走,下着雨也走。一天,她走到了一个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荒郊野外,天也黑了,人也乏了,就奔破庙去了。破庙挺大,只有半人深的荒草和龇牙咧嘴的神像。她孤零零的一个年轻女子,伯得不得了。可是她也顾不上这些了,找了个旮旯就睡了。夜里她梦见了正在桌前跟着丈夫学书,忽听一阵砸门声,闯进来一帮抓人的衙役。她一下惊醒了,原来是凤吹得破庙的门窗在响。她叹了口气,看看天色将明,又背起包裹上路了。

    一天,她走得精疲力尽,又觉得浑身发冷。她刚想歇歇脚儿,咕咚一下子就昏倒了。她苏醒过来,才发觉自己是躺在老乡家的热炕头上。房东大娘给她擀汤下面,沏红糖姜水,她千恩万谢,感激不尽。她出了点汗,觉得身子轻了一点,就挣扎着起来继续赶路。房东大娘含着泪花拉着她说:“您大嫂,我知道您找丈夫心切,可您身上热得象火炭一样,我能忍心让您走吗!您大嫂,您再看看您那脚,都成了血疙瘩了,哪还是脚呀!”孟姜女一看自己的脚,可不是成了血疙瘩了。她在老大娘家又住了两天,病没好利索就又动身了。老大娘一边掉泪,一边嘴里念道:“这是多好的媳妇呀!老天爷呀,你行行好,让天下的夫妻团聚吧!”孟姜女终于到了修长城的地方。她打问修长城的民工:您知道范喜良在哪里吗?打问一个,人家说不知道。再打问一个,人家摇摇头,她不知打向了多少人;才打听到了邻村修长城的民工。邻村的民工热情地领着她找和范喜良一块修长城的民工。

    孟姜女问:“各位大哥,你们是和范喜良一块修长城的吗?”

    “范喜良呢”大伙你瞅瞅我,我瞅瞅你。含着泪花谁也不吭声。盂姜女一见这情景,嗡的一声,头发根一乍。她瞪大眼睛急追问:“俺丈夫范喜良呢?”大伙见瞒不过,吞吞吐吐地说:“范喜良上个月就——就——累累-累饿而死了!”

    “尸首呢?”

    “大伙说:“死的人太多,埋不过来,监工的都叫填到长城里头了!”

    大伙话音未落,孟姜女手拍着长城,就失声痛哭起来。她哭哇,哭哇。只哭得成千上万的民工,个个低头掉泪,只哭得日月无光,天昏地暗,只哭得秋风悲号,海水扬波。正哭,忽然“哗啦啦”一声巨响,长城象天崩地裂似地一下倒塌了一大段,露出了一堆堆人骨头。那么多的自骨,哪一个是自己的丈夫呢?她忽地记起了小时听母亲讲过的故事:亲人的骨头能渗进亲人的鲜血。她咬破中指,滴血认尸。她又仔细辨认破烂的衣扣,认出了丈夫的尸骨。盂姜女守着丈关的尸骨,哭得死去活。

    正哭着,秦始皇带着大队人马,巡察边墙,从这里路过。

    秦始皇听说孟姜女哭倒了城墙,立刻火冒三丈,暴跳如雷。他率领三军来到角山之下,要亲自处置孟姜女。可是他一见孟姜女年轻漂亮,眉清目秀,如花似玉,就要霸占孟姜女。孟姜女哪里肯依呢!秦始皇派了几个老婆婆去劝说,又派中书令赵高带着凤冠霞帔去劝说,盖姜女死也不从。最后,秦始皇亲自出面。孟姜女一见秦始皇,恨不得一头撞死在这个无道的暴君面。但她转念一想,丈夫的怨仇未报,黎民的怨仇没伸,怎能白白地死去呢!她强忍着愤怒听秦始皇胡言乱语。秦始皇见她不吭声,以为她是愿意了,就更加眉飞色舞地说上劲了:“你开口吧!只要依从了我,你要什么我给你什么,金山银山都行!”

    孟姜女说:“金山银山我不要,要我依从,只要你答应三件事!”

    秦始皇说:“慢说三件,就是三十件也依你。你说,这头一件!”

    孟姜女说:“头一件,得给我丈夫立碑、修坟,用檀木棺椁装。”

    “这第二件,要你给我丈夫披麻戴孝,打幡抱罐,跟在灵车后面,率领着文武百官哭着送葬。”、

    秦始皇一听,这怎么能行!我堂堂一个皇帝,岂能给一个小民送葬呀!“这件不行,你说第三件吧!”

    秦始皇一看这架式,不答应吧,眼看着到嘴的肥肉摸不着吃;答应吧,岂不让天下的人耻笑。又一想:管它耻笑不耻笑,再说谁敢耻笑我,就宰了他。想到这儿他说:“好!我答应你第二件。快说第三件吧!”

    秦始皇立刻派人给范喜良立碑、修坟,采购棺椁,准备孝服和招魄的白幡。出殡那天,范喜良的灵车在前,秦始皇紧跟在后,披着麻,戴着孝,真当了孝子了。赶到发丧完了,孟姜女跟秦始皇说:“咱们游海去吧,游完好成亲。”秦始皇可真乐坏了。正美得不知如何是好,忽听“扑通”一声,孟姜女纵身跳海了!

    打捞的人刚一下海,大海就哗——哗——地掀起了滔天大浪。打捞的人见势不妙,急忙上船。这大浪怎么来得这么巧呢?,原来,龙王爷和龙女都同情孟姜女,一见她跳海,就赶紧把她接到龙宫。随后,命令虾兵蟹将,掀起了狂风巨浪。秦始皇幸亏逃得快,要不就被卷到大海里去了。

    山村的课件


    不为明天做好准备的人是没有未来的,身为一位优秀的幼儿园的老师我们都希望自己能教孩子们学到一些知识,一般来说,提升学生的效率最好是准备一份教案,教案可以让同学们很容易的听懂所讲的内容。所以你在写幼儿园教案时要注意些什么呢?推荐你看看以下的山村的课件,大家不妨来参考。希望你能喜欢!

    山村的课件 篇1

    2. 分角色朗读课文。

    3. 了解阿凡提是怎样巧妙地替商人阿地力辩护的。

    一、认识阿凡提,导入新课。

    1. 看书上插图,认识阿凡提。

    2. 教师小结导入:阿凡提是民间传说中的一个人物,他常常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为人们主持公道,伸张正义,受到老百姓的爱戴与拥护。今天,我们就来读读阿凡提的一个故事。

    3. 板书课题,齐读。

    二、认识剧本,初读感知。

    1. 学生快速浏览课文,说说这篇课文与以前学过的课文在内容上有何不同之处。

    (1) 学生自由发言。

    (2) 引导认识剧本。

    2. 教给读剧本方法。

    读课文时,前面的人物不必读,只要看清人物的语言,但要明白是谁说的。

    3. 学生自由读课文,认识各人物的表现。

    4. 教师出示文中生字,认读理解。

    5. 认识文中的人物。

    6. 指名分角色朗读课文,集体评议。

    7. 说说文中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1)指名发言。

    (2)集体评议、补充、交流。

    (3)教师小结:这篇课文主要讲的是店主阿木提想贿赂衙门老爷喀孜敲诈外地商人阿地力两百块银元,阿阿凡提想办法揭穿了不起他们的阴谋,结果阿地力只要付给店主的两块银元的饭钱。

    三.学习第一幕,了解故事发生的原因。

    1.四人一小组分角色朗读第一幕内容。

    (2).谁读得还不够到位?该怎么读,为什么?

    3.在评读中引导学生理解文中重点词句,加深对各个人物品质的认识。

    (1)阿凡提的聪明、正义、、敢于承担责任。

    如果你能等三再判,我们就相信你是公正无私的!

    那就由小人替他偿还债务!

    例:喀孜抓着布包,轻轻捏了捏里边的银元,脸上顿时开了花。

    他装模作样地看了看状纸。

    有理,有理! 不多,不多!够便宜的了!

    还不快把钱付给人家,不然,我就把你关起来!

    店主走到喀孜身边。悄悄掏出一个布包,递了过去。

    。。。。。。小人就是一只鸡收他一块银元,现在收他二百块银元也不多呀!(得意)

    三年前在店里吃了一只鸡,两个鸡蛋。当时说好下次来时还他饭钱。今天,他竟然开口要二百块银元。

    1.教师总结:阴险的店主通过贿赂与贪婪的衙门老爷勾结在一起,竟然狠心敲诈老实的商人二百块银元,这实在是太不公平,太无理取闹了,阿凡提这下是非伸张正义不可了。欲知后事如何,请大家课后继续读课文。

    1. 介绍故事中的主要人物及他们各自的特点。

    2. 说说第一幕故事的主要内容。

    3. 教师导语:看到这几年腐败的,令人忿忿不平的一幕,你的心情如何?你有什么想法?

    4. 学生畅所欲言,激发学生嫉恶如仇,伸张正义的情感。

    5. 导入:那聪明的阿凡提接下来又是如何打抱不平,主持公道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二幕的内容。

    1. 四人一小组分角色朗读第二幕内容。

    (1)学生自由发言、介绍。

    (2)集体交流。

    (3)抓住文中阿凡提的表现,体会其机智、聪明。

    例:1.阿凡提气喘吁吁:因为赶着炒麦种种麦子,所以来晚了。(故事布圈套)

    2.喀孜忍不住大笑:胡说八道,这不是天大的笑话吗?你也不想想,炒熟的麦种能出苗吗?(上当、中计)

    3.阿凡提:既然炒熟的麦种不能出苗,那么煮熟的鸡能下蛋吗?(点破,揭穿阴谋)

    4.喀孜顿时面红耳赤:这个……这个……(自觉理亏,羞愧难当,无话可说)

    6.喀孜踱来踱去,几经犹豫,最终无可奈何开始宣判:判阿地力付店主两块银元。(邪不压正,伸张正义)

    (1).学生畅所欲言.

    (2).再次体会阿凡提机智聪明、伸张正义、保护弱小的美好品质。

    (3).引读课文最后一段.

    2. 指导表演课文,深化对文本的理解,对人物的认识。

    1.教师创设剧本情境,让全班同学都参与进来。

    2.教师进行临场指导:要求根据课文内容进行表演,要表现人物的动作,表演,心理、说好人物的语言,注意说话的语气。

    3.教师总结:

    看着大家活灵活现的表演,老师似乎感觉到文中的故事就发生在我们面前.那聪明、机智的阿凡提多么令人喜欢,他的能方善辩,他的伸张正义,他的打抱不平,真是大快人心!是啊,自古以来,邪不压正,当我们遇到不平之事,也应该像阿凡提那样勇敢地站出来,机智地揭揭穿阴谋,主持公道,让一切都更公平、公正、公开。

    四.结束课堂,布置作业。

    1. 继续阅读阿凡提的其他故事。

    2. 用实际行动维护正义。

    3. 学生练习自己写一个小剧本。

    教学反思:

    1.这是一篇表演式的课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很高,每位同学都参加了表演,深刻地理解了课文内容,并体会了文章的思想感情。

    2.有些同学理解得还不够深入,如果让他们多讲多练,我想他们的理解更深一些。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多给后进生锻炼的机会,从各方面提高他们的能力。

    3.教师让学生了解剧本的特点,也可以自己写一个小剧本。

    [《阿凡提的故事(剧本)》教学设计 (S版三年级上册)]

    山村的课件 篇2

    一、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目标

    了解作者,培养学生结合语境理解文句的能力。

    2、过程和方法目标

    运用文本研习的学习方式。能够根据教师设计的问题品读文章,涵咏主旨,理解冯至先生在文中体现的富有现代意味、带有生命色彩的感性认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领会作者对自然万物不事喧哗、静默、守恒和执着朴实的生命价值意义的抒写,珍爱自然,珍爱生命。

    二、教学重难点

    1、理解作者怎样通过“草木之间”这种平凡的自然,去怀想一个消逝了的山村的。

    2、领悟文章中描写意象的丰富内涵(也即具体的“介质”)

    三、教学课时数

    2课时。这是一篇散文。冯至作为写内心世界和自然风景的“最伟大的抒情诗人”,这篇文章也充满了诗性的风采,对生命和自然的认识充满哲理,对学生的生命教育具有重要启发意义,故安排2课时为佳。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一)预习:了解冯至及其文学创作特征

    预设目的:让学生对冯至作为一个独特的文化生命体有一个整体感知。这一设计涵盖了“共性知识”——作者介绍(掌握文学常识:知人论世),但指向性更明确,且隐含归纳思维的训练。(给予学生的资料:《冯与里尔克》、冯至的诗歌《有加利树》《鼠曲草》)

    (二)课堂教学过程

    1、速读全文,解决两个小问题:

    ①说说作者是通过什么途径来怀想消逝了的山村的?结合文本,找出一句具体话语。

    预设目的:将关键句作为本文理解的钥匙。化难为易:引导学生从文本中探寻作者的写作思路,找出第四自然段中“只有在草木之间感到一些它们的余韵”一句。

    ②课文的1—3小节在文章中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

    预设目的:回顾前文,培养学生对文章的整体把握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感受文气、文脉、文意,进一步深入理解文本,从而深入理解冯至的行文之美。

    2、精读文段(5—10)。说说作者具体通过哪些介质来怀想消逝了的山村?

    预设目的:这一环节的设计,是针对本课的重难点——对文中意象的解读(具体的介质)。①引导学生从文本中探寻作者的心灵密码,通过触摸具体的语言文字,接近作者的心灵;②溪水(水源)、鼠曲草、菌子、有加利树、风夜中的嗥声、消失了的鹿群,都是作者借以怀想消逝了的山村的具体介质,在对每一个意象的解读中,引导学生对自然的纯洁、坚强、美好、崇高、威严、温情的理解,以及对自然的感恩和敬畏。从而整体地理解文本、理解作家。

    为提升学生对冯至在文中的具有丰富内涵的意象的理解能力,在第5小节,可以进行示范性的解读。因时间原因,仅举一例“这清冽的泉水,养育我们,同时也养育过往日那村里的人们。人和人,只要是共同吃过一棵树上的果实。共同饮过一条河里的水。或是共同担受过一个地方的风雨,不管是时间或空间把他们隔离得有多么远。彼此都会感到几分亲切,彼此的生命都有些声息相通的地方。”通过对眼前泉水的描写,想象逝去的山村也曾一样被同样的泉水养育,巧妙的将过去现在联系起来。另外,古典诗词的引用,也进一步增强了文章的文化内涵。这一环节更有可能激发学生的个性阅读,通过学生的个性解读,跳出“共性知识”圈,培养学生的文化表现力

    ③思考归纳(朗读第11自然段):在风雨如晦的时刻,我踏着那村里的人们也踏过的土地,觉得彼此相隔虽然将及一个世纪,但在生命的深处,却和他们有着意味不尽的关联这,到底是怎样的一种“关联”呢?

    这“关联”是多方面、多重意味的。如小溪的水源:“我们感谢它。若是没有它,我们就不能在这里居住。那山村也不会曾经在这里滋长。这清冽的泉水,养育我们,同时也养育过往那村里的人们。人和人,只要是共同吃过一棵树上的果实,共同饮过一条河里的水,或是共同担受过一个地方的风雨,不管是时间或空间把他们隔离得有多么远,彼此都会感到几分亲切,彼此的生命都有些声息相通的地方。”正是这种存在主义的“关联”观,使得这篇散文具有特别的思想深度、厚度,一些看似无“关联”,实则有紧密内在“关联”的自然和人事、动物、植物,都构成了给人以许多启示的有机的艺术品。

    ④可补充介绍“风雨如晦”:文章写于1942年,战火纷飞的年代里,更需要这种恒久的平静和美丽来支撑人们活下去,珍爱生命,珍爱自然。

    预设目的:通过学生对文章的总体感悟,深入探讨,结合冯至“同时使我‘看’植物不亢不卑,忍受风雪。享受日光,春天开它的花,秋天结它的果,本固枝荣,既无所夸张,也无所愧恧……那真是我们的好榜样”这句话,再次领悟作者运用多种意象表达出的丰富情感。

    (三)课外延伸

    1、将预习材料中冯至的两首诗歌和文章进行对照阅读,进一步了解冯至善于在“平淡的日常生活里发现了诗”(朱自清语)的风格。

    2、平常的事物一旦成为冯至笔下的对象,便具有了灵动的生命韵味与鲜活的生命气息。比如,第1-2自然段中几次出现的“路”该作何解?

    山村的课件 篇3

    主要内容:辅导学生读懂课文,体会文章的中心思想,读准课文里的生字新词。

    一、 谈话交流,激趣导入。

    1、同学们,你们喜欢早晨吗?

    (教师板书课题)大家要特别注意一下“晨”字的写法,可以跟着我一起来写这个字。

    2、在你的心目中,山村的早晨是什么样的呢?(学生简要说自己心中对早晨的印象)齐读课题。

    3、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山村的早晨。(播放课件,在轻松的音乐声中,引导学生来欣赏美丽的山村画面。)

    4、当我看到这些画面的时候,不由得想起了古代诗人邵雍曾经写的一首诗,名字叫《山村》,大家还记得吗?让我们一起来背诵一下,(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5、那么现代诗人盖尚铎笔下的山村的'早晨又是怎样一番景象呢?

    6、揭示课题,山村的早晨是美丽的,迷蒙的,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课文:13、山村的早晨

    7、山村的早晨实在是太美了!让我们带着这种美的感受再来读一遍课题。学生质疑。

    二、初读课文,提出要求,感知语言。

    1、自由读课文,请同学们认真读课文,把字音读准确,把句子读通顺,难读的地方可以多读几遍。读中画出生字,标出各小节序号。

    2、引导学生理解词语,了解文章意思,。

    3、指名朗读文章。(纠正读音,识记字形。)

    4、把课文读通顺,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描写了山村早晨的那些景物与特点?

    三、 检查自学情况,指导写字。

    1、认读生字词,理解词语

    2、引导学生按字形结构分类,注意不同结构字的特点,观察每个字在田字格中的布局。左右结构的字重点指导“妆、缤、幅、影、梳”,上下结构的字重点指导“展、盈、拳、羞”。

    先示范书写,再让学生练习写。(注意笔画正确,注意各部分的搭配)

    3、组织交流学习生字的记忆方法。

    四、再读课文,达到熟练。

    1、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默读、大声读、轻声读、);合作学习读熟课文。(同桌读、小组读、分段读)

    2、同桌协作,互查生字读音,互相订正。

    3、指名朗读文章(要求学生围绕问题要先一段一段地读认真了解每一段的意思,然后再通读全篇。)

    (1)学生自读课文,然后指名朗读。要求读准字音,不加 注音或查字典,也可以问同学。

    (2)指定学生朗读,评估朗读效果。抽几个学生分段读课文,看他们是否读得正确,有没有读不准的字词,帮助纠正朗读的错误。

    让学生自主地选择自己喜欢的朗读方式,初步了解课文内容,为学生后面的学习奠定基础。

    五、学习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1、每一小节写了什么内容?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主学习,交流读后的初步感受。

    3、读了课文之后,你觉得山村的早晨给你留下最深的印象是什么呢?说说你自己的感受。教师相机板书。

    (美丽的、宁静的、睡眼惺忪的、充满生机与活力的)

    六、小结

    课文描绘了山村美丽的早晨,这是一副美丽的画,是大自然的杰作。让我们带着这种美的感受再来读一遍课文吧!

    七、作业布置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写生字组词

    山村的课件 篇4

    教学目标:

    1.了解古诗,背诵课文。

    2.在课文中随文识字,渗透拼音的认识。

    3.学写生字。

    教学重点、难点:

    1.随文识字。

    2.学写生字。

    教学过程:

    一、课前活动

    你会背哪些诗,给大家展示一下。

    二、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会背这么多诗了,真好,今天我们再来学一首小诗好吗?

    板书:山村

    2.谁认识,读一读。

    三、新授

    1.打开书翻到P12页,请你读一读小诗,用你喜欢的符号画出不认识的字。

    2.有的同学已经都能流畅地读下来,谁愿意展示一下?(请一生读)其他同学要想把自己不认识的字解决,你该怎么做?(让学生总结,通过认真听别人读来解决自己不认识的生字,进行听读识字)

    3.谁来说说,通过听别人读,你认识了哪些字?(学生可以自由地说说自己认识的字,无论是不是生字表中的,如果说到了二、六、七、八、九、十、花这几个字,就随手把生字卡片贴在黑板上)

    (及时引导学生自评,既达到了巩固的目的,又使学生树立起责任的意识。)自己读;老师读;一起读(这时课件中这些生字变成红色的)

    4.这首诗是一幅很美的风景画。老师很想画一画。(准备一张宣纸,随手点缀画出诗中描绘的景象,边画边说)描绘诗中的大意。

    5.美吗?现在你想怎么读?(引导生尽量读出自己的感受)

    6.现在字宝宝要跳出来了,看你还认识它吗?(出示:二、六、七、八、九、十、花等字。)先一生带读拼音,再抢读。

    7.这些字宝宝看见你能读出它的名字,特别高兴。它们又回到课文中去了,快互相指读课文,看你能准确读出它们吗?再互相背一背,看谁最棒。(生试着背)(会的齐背。)

    四、写字

    咱们的字宝宝还想让你把它请到田字格里去呢!

    1.出示带田字格的一、二、三、十,让学生观察。

    2.这些字有哪些笔画?(横、竖)

    伸出你的手指来写一写,

    师说:从左到右,横。从上到下,竖。

    请你拿出铅笔,在生字本上准备。先出示在田字格中写好的字。

    3.看看老师怎样写的,(师范写,生认真看)

    谁来评一评老师写得怎样。(学生自己有什么想法都可以说,包括觉得哪里好,哪里不好。)你们看把一的家放在哪里比较好。

    4.请你们自己写一写,写完了同桌的朋友互相看一看、评一评。

    谁愿意让大家看一看你写的字。(在实物投影展示)

    (师生间平等的交流,学生间相互的赏识,为交流情感、分享收获、体验成功提供了空间。)

    5.小一在对你说:你把我写得真漂亮,谢谢你们呢!

    6.小二跑过来了。快看。(师在田格里书写)

    你来写一写。师指导,找一些有代表性的问题的作业。(在实物投影上看)如二写在横虚线上边。(学生评)

    小二说:你把我写在上边,太挤了,下边不是还有地方吗?

    7.用同样的方式写三十

    8.哪个认真的孩子发现了我们在写的时候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引导孩子注意到书写顺序:先上后下,先横后竖。

    9.现在利用我们会写的字去干活了。

    请你打开书第14页,数一数,填一填。(同桌对一对)

    图中有:条船两只猫

    个水桶条小鱼。

    五、小结

    孩子们你们这节课都有什么收获啊?

    (孩子们可以各抒己见,学会一首诗、会写了几个字等都可以)

    (评价的适时适度,使学生享受到了收获的快乐。)

    六、作业

    你可以把我们今天学的诗配上画,并试着在上边写写你会写的数字,好吗?

    山村的课件 篇5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揉、缤”等9个生字,会写“晨、盈”等15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品味、积累诗中的优美语句,背诵课文。

    3、读懂诗歌,想象画面,体会山村早晨的美丽景色。

    4、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热爱山村,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理解诗意,感悟语言,体会情感,透过形象生动的诗句,体会山村早晨的美丽。

    教学难点:领悟诗歌意境。

    教具准备:课件或图片、词语卡片。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出示相关图片,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景象,有什么感受?(学生自由发言)

    2、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领略山村早晨美妙的景色吧!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用直观形象的图片导入课文,从视觉上初步感知山村的美丽。】

    二、检查预习认读词语

    (1)一幅画 喜悦 奶桶 姐 姐 梳妆 身影

    (2)早 晨 轻盈 宁静 太极拳

    (3)舒 展 迟起 羞得通红

    (4)圆圆的脸蛋

    要求:

    (1)自由说,组内互查读准字音

    (2)开火车形式读(纠正读错或不准的读音)

    问:你们想过没有,老师为什么将这些词语这样排列

    (3)观察会写的字,组内交流识记方法及书写注意点。

    (4)小组推荐最值得交流的字与大家说说识记方法

    (5)书写难写的字(注意笔画正确及各部分的搭配,如:“舞”中间有四竖,“羞”与“差”比较。左右结构重点指导:揉、缤、幅、裙、疏。上下结构重点指导:舞、盈、拳、羞。)

    师过渡:字词会读了,这些词语放到句子里你们还能读好吗?自选几个词语读一读相应的句子。

    【设计意图:纠正复检生字、新词认读情况,目的是为理解课文内容扫清障碍。】

    三、初读课文,检查朗读情况。

    1、自由朗读自己喜欢的小节

    2、选择段落赛读(评价、指导)

    3、请同学再次认真读全文,要努力读通顺。

    四、默读、概括大意

    1、课文读顺了,默读全文并想一想每小节讲了什么?

    2、师:会读的人能把厚书读薄,会读文章的人,会把文章读成一句话或一个关键词,再次默读课文看看你能读出哪几个关键词?(美丽、宁静……)

    【设计意图: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在读的基础上初步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并能用自己的话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五、自主练习,拓展预习

    1、写生字

    2、练习有感情读课文。

    3、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描绘山村早晨的美丽?

    山村的课件 篇6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

    2、朗读课文,初步感受山村早晨的美丽景色。

    3、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准备:

    生字词投影,山村早晨的图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1.课件展示山村早晨的美好景象

    2.导入:一日之计在于晨。早晨是美好一天的开始,是一天中的重要时光,给人朝气蓬勃的感觉。人们喜欢早晨,画家描绘早晨,诗人赞美早晨今天,我们要学的是一首赞美山村早晨的诗歌。诗人用优美的诗句,赞美了山村早晨的自然景观和现代的山里人幸福祥和的生活,让我们一起跟随作者,走进美丽的小山村,领略山村早晨奇妙的景色吧!

    二、范读课文

    三、自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要求:①读正确,读通顺,把生字词以及不懂的字词画出来;②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③说说你对这首诗歌的初步感受。

    2.这首诗歌有多少节?每节主要讲了什么?哪几节的内容是相关的?

    3.小组合作,分节试读,交流体会。

    四、学习生字,读通课文

    1.自学生字。

    (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结合词语、诗句或借助工具书理解字义。

    2.与同桌合作,说说怎样记字形。

    3.检查生字学习情况。

    (1)重点读准字音:揉、缤、展、悦、妆、拳、羞。

    (2)认读生字及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五、指导书写生字

    1.找出较难写的字,教师示范写。

    2.在你认为容易写错的字下面做个记号,想想应该怎样写才能写得好。

    3.仿照课文后面田字格里的范字把生字写好。

    4.同桌互评。

    六、作业

    熟读课文。

    板书设计:

    山村的早晨

    真美啊

    山村的课件 篇7

    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了解一个美丽的小山村,由于人们的乱砍滥伐,破坏了生态环境,终于被洪水卷去的故事。使学生懂得不爱护自然,必将受到大自然的惩罚,毁坏山林就是毁灭自己,保护生态环境十分重要。

    2、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理解重点句子的意思,体会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

    教学重点:

    理解一个美丽的小山村最后什么都没有了的原因。

    教学难点:

    使学生懂得不爱护自然,必将受到大自然的惩罚,毁坏山林就是毁灭自己,保护生态环境十

    分重要。

    教学过程:

    一、以画导入:

    很早以前,有一个美丽的小山村,那里的人们幸福的生活着。想去那看看吗?(课件出示画面)看到这么美丽的小山村你想说点什么?在这个小山村里又发生了什么样的故事呢?今天咱们就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一个小山村的故事

    二、以读入境

    1.自读课文了解大意

    你读懂了什么,有什么地方读不懂,请做上记号,再往下读。读完后,同桌可以互相交流。

    2.品第一段

    这个小山村曾经是美丽的,课文哪一自然段写了小山村的美?(第一自然段)

    a.听课文配乐读(第一段)

    是的,这是一个美丽的小山村,通过这些文字同学们看到了怎么样的景色?

    b.指导读

    谁愿意也来试着读这段(指名学生读,其他学生听后评)

    还有哪些同学也想读这一段的一起读(感悟小山村的美)

    c.入情入境,再读

    如果你就是当时的居民,能允许我来采访一下吗?

    在这青山绿水,鸟语花香的小山村中,你会做些什么事情呢?(感悟小山村带给人们的快乐)

    我们一起读读这些文字,把你对小上村的喜爱,把小山村带给我们的快乐读出来(齐读)

    3.质疑

    可是就是这么一个美丽的小山村在一个雨水奇多的八月里,永远的消失了。

    a.学生自由读5.6自然段(课件播放狂风、雨水、喊叫声)

    同学们一边听音乐一边自己小声读读5、6自然段,然后告诉老师你读了这些句子以后心情怎么样?

    b.齐读这两段

    是啊,我们都为这个小山村感到担心、难过。让我们一起来读。

    c.质疑

    听了你们朗读,我好象听到小山村在难过地哭泣。看到小山村由美丽变成富裕,最后变成一无所有,亲爱的同学们,这个时候你最想问的是什么?(小山村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小山村是如何变富裕的?)

    4.再读课文,解疑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2.3自然段,把你印象最深刻的句子划下来再细细读一读,想一想,看从中能感受到什么?(生默读课文)

    你找到了哪个句子?

    (1)谁家想盖房,谁家想造犁,就拎起斧头到山上去,把树木一棵一棵砍倒,运下来。

    把这个句子改成这样,哪个句子好?好在什么地方?

    课件对比句子:

    想盖房,想造犁,就拿起斧头到山上去,把树木砍下来。

    (很多树木被砍了)

    (2)树木变成了一栋栋大大小小的房子,变成了各式各样的工具,还有大量的树木随着烟窗冒出的浓烟,消失在天空了。

    还有一个句子也写了许多树木被砍了,是哪一句?生读

    你从哪儿看出很多很多树木被砍?(一栋栋、各式各样、大量)

    找到这个句子的一起读一读。

    (3)就这样,山坡上出现了裸露的土地。 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树不断减少,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

    在这片裸露的土地上你们看到了什么景色?(体会裸露)

    (动物越来越少;生:空气越来越差;生:到处都光秃秃的)

    齐读!

    (4)小结

    无数的树木被村民砍掉了,就连小树苗也不放过,这种砍伐是多么可怕啊。

    郁郁葱葱的树木消失、小山坡裸露,村民们靠什么富起来,小山村为何最终却消失了?

    同学们小组讨论讨论。指名说

    把树木变成生活所需品,让日子富起来的是谁?把树木都砍掉,最终导致小山坡裸露,让小山村消失的又是谁?

    (板书:人类)

    三、延伸扩展(感悟要合理地利用和保护资源)

    人类!是啊,人们在把树木变成自己的所需品时,确实是让自己过上富裕的好日子。但如果这种砍伐是无节制的砍伐那么人类最终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变得一无所有。(课件展示破坏环境给人类带来危害的画面)

    你还收集到了哪些有关的资料,讲给大家听听。

    看着、听着这些,你除了难过、担心,此时你的心情更多的是什么呢?

    这时候你最想对小山村的人们说的话是什么?

    山村的课件 篇8

    山村女人

    《山村女人》,短篇小说,作者是清风满天星。

    书籍简介

    一个山村女人的故事

    故事内容

    已是柳絮飘飞的季节了。《山村女人》她还是坐在村口那棵老槐树底下晒太阳。一个冬天,村里的老人三三两两地蹲在老槐树下,嘴里叼个大烟袋,吧嗒吧嗒地品味着劣质的旱烟,也谈论些国家大事、家庭琐事,互相地发着感慨,话题倒也象老旱烟一样一次次地品出味来。小草冒芽的时候,田里的农活开始动弹了,于是村口的老人能下田的下田,不能下田的便跟了刚会挪步的孙子、孙女、外甥,在村里蹒跚着,跑来跑去,整个村子忙活起来了。她却没啥事做,自从她的男人在与她的一次争吵中得急症丧生之后,她就常常坐在老槐树下,抽着她儿子从城里给她捎来的村里人很少抽的烟卷儿,一支一支的,也吧嗒吧嗒地出些声音,企图驱散萦在她心头的寂寞。她就坐在那儿,定定地看着一个地方,想些或近或远的往事,成了一尊雕像。直到太阳要下山了,她的外孙女也放了学,喊着来找她。于是她就象醒了梦一样,转过身,眨巴眨巴眼,用手指使劲地搓去糊在眼角的一块眼屎。她先拿了地上的烟,站起身拍拍身上的土屑,便弯着腰,牵着外孙女的手,说:回家,回家。夕阳中,这老女人和外孙女便成了初春里的一道风景,很耐看。村前村后下田的人陆续地荷锄扛锨往家走,看着老女人的背影,不同的声音发着同样的感叹:啧,啧,这女人,这女人

    这女人有故事。最先村里人传说得有板有眼的是这老女人的两次撒泼。第一次,也是在一个柳絮飘飞的季节。那却是三四十年前了。她那在首都给司令部当了三年警卫员的男人突然来了一封信,她的心里就下了场大霜。她说那是休书,她也认得几个字,只因认不全看不懂,她便请了略通文字的小叔子念给她听,她男人信里说他所在的部队有一批人要留下来,好几个人已经跟家里的老婆离了婚,他也想留下来干一番事业。没等念完,她便将休书夺过来,撕了个粉碎,一下子摔在了老公公的脸上。第二天她就抱着三岁的女儿去了首都。一到部队,她就放下孩子,坐在司令部的大门前,哭着喊着说司令部里的警卫员洪长顺是陈士美,她要告状。守门的警卫把她拉进屋里,问她到底是怎么回事。她就哭哭啼啼地说,就因了我生了这个女娃子,他就不要我们娘俩了,真是不讲良心,真是不讲良心。三岁的女儿被娘冷不丁打了一巴掌,也慌张地大哭。娘俩儿的哭声在首都的天空回荡了好一阵子。这一闹非同小可,惊动了司令部的包青天,便找来她的男人谈话:你可不能因为老婆生了女娃子就离婚,这是大逆不道。她男人就说:不是,不是因为女娃子,我只是想在外面干一番事业,不想拖家带口的,这不好。首长,您不是也刚离了婚,您的儿子都二十多岁了首长便涨红了脸。那女人在一边可不依不饶:真是没良心的,就因为我生了女娃子,这个没良心的,我又不是不能生儿子,你这个没良心的。女儿在娘的推搡下,抱了父亲的腿大哭。最后男人只好说:我不离了,我不离了,你们回吧。女人还是不依不饶:不行,你得跟我们娘俩儿一块儿回去。男人为难地看着首长。首长无奈地摇摇头出去了。女人在首都住了几日,便满心欢喜地回家了。不久,她的男人也背着简单的铺盖回到了山村。第二年开春,女人一胎生了两个儿子。女人逢人便说:谁说我不能生儿子,我一次就生了两个呢,瞧瞧,瞧瞧。可是,其中的一个儿子不到两岁就抽风夭折了,她就说,只怨男人命里只担一个儿子,其实她的命里是担两个儿子的。关于老女人的首都撒泼不知被人演绎了多少个故事,每一个都有许多的听众,许多的听众嘴里都发出阵阵的赞叹声。

    女人的第二次撒泼,却是到了省府。这事村里人也传了一阵子,许多人还好象记忆犹新。大约是十年前,她那在省府当干部的儿子捎信来说,媳妇要生了,让娘去看看。女人已合不拢嘴,对男人说,要抱孙子了,要抱孙子了。我找人算了一卦,洪军命里担两个儿子,这社会,这时代,要一个也行。于是在一个柳叶儿吐绿的日子,女人就风风火火地赶到了省城。刚到省府大院儿子住的楼下,就见儿子和老亲家提着鸡汤、鸡蛋往医院去。女人就忙问:添了?老亲家喜滋滋地说,添了,添了,添了个胖孙女,又白又胖。女人就愣怔了一阵,抓住亲家的胳膊才站稳,什么?女娃子?是女娃子?儿子提着鸡汤就过来说,给您添了个胖孙女。娘,您大老远的来,先上楼去歇歇,我们一会儿就回来。女人一下子就坐在地上,亲家手里提的一篮子鸡蛋就势摔在地上,鸡蛋一下子就开了花,黄艳艳的,很象飘了满地的柳絮。女人咧开嘴就哭开了,怎么会是女娃子?我们家洪军命里是担儿子的,都是你养的闺女,都是你养的闺女命薄,不担儿子。女人就抓了亲家的胳膊使劲地晃,蛋黄儿涂了一身。亲家只是怔怔地看着女人大哭,不知所措。四周围了一圈儿人,一个小女孩就问,这奶奶怎么了?妈妈就说,这是洪军她娘,嫌媳妇生了个女孩子,正哭闹呢。儿子站在一边尴尬地苦着脸,最后他就说,娘,您别哭了,她生了女娃子,我回头跟她离婚,给您娶个能生儿子的行不?女人听见这话蓦地就止住了哭声,转脸又骂儿子,洪军呀,你这个没良心的,你这个没良心的。女人就站起身,沾了一脸的蛋黄,在亲家和儿子的搀扶下,爬上了儿子住的八楼。围观的人这才散了,都纷纷地感叹:啧,啧,这女人,这女人。

    女人在儿子家住了些日子,看不惯儿子整天围着媳妇转,看不惯媳妇整天围着丫头转,看不惯这火柴盒一样的楼房,她拒绝了儿子媳妇的挽留,回到了山村,住到了女儿家。女人的故事就这样从首都传到省府,又辗转几千里地传回了山村。

    于是山村的老槐树下,就成了女人的心事。她坐在那儿,把儿子从省城给她捎回来的上好的将军牌烟卷儿撕开,装进旱烟袋里,吧嗒吧嗒地抽着,想着男人活着时的种种好处,想着儿子的种种孬处,没得可想的时候,就吧嗒吧嗒地抽烟,直到女儿的女儿来喊她回家。她就和外孙女一块儿走下山坡,走成一道耐看的风景。

    喜鹊的课件


    我们常说,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作为幼儿园老师的我们的课堂上能更好的发挥教学效果,一般来说,提升学生的效率最好是准备一份教案,教案的作用就是为了缓解老师的压力,提升教课效率。优秀有创意的幼儿园教案要怎样写呢?你可以读一下小编整理的喜鹊的课件,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动动手指请收藏一下!

    喜鹊的课件 篇1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写田字格里的4个生字,做到笔顺正确。认识新笔画“横折弯钩”

    2、正确认读11个生字。

    3、借助汉语拼音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过程与方法:

    1、充分发挥合作学习的优势,学生在互帮互学中熟记生字。

    交流,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及表达的情感。

    3、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增加学生阅读量,开阔学生视野,积累词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

    2、培养学生互助友爱的精神和合作的意识。

    二、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了解课文内容。

    边记忆。

    2、用自己的语言在小组里讲一讲刚才听到的故事。大家相互补充,比比谁讲得完整又准确。

    3、揭题:刚才这个动听的故事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树和喜鹊》。

    4、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自读课文,识记生字。

    1、学生自读课文,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自己读准,并标上记号。

    2、反复读课文,重点识记不认识的字。

    3、出示生字卡片,检查学生对生字的认读情况。

    (1)用“我来当小老师”“介绍我的好朋友”等方式让学生互帮互学。

    (2)教师重点指导学生普遍认读有困难的生字。

    三、自读自悟——质疑问难——小组交流——全班师生交流

    1、学生自读课文,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

    2、在四个人小组中交流,说出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疑难所在,以便具体指导。

    4、重点引导学生理解下列语句。

    (1)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孤单”是什么意思。树和喜鹊为什么会感到孤单?

    (2)你有过这种经历吗?自己一个人,周围没有朋友,也没有家人,当时自己是怎么想的?感觉如何?

    (3)“树很快乐,喜鹊也很快乐”让学生在交流中理解:是什么原因使树和喜鹊变得快乐起来了?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这句话。

    四、书写生字,巩固生字。

    1、书写

    (1)学生自己书写。

    (2)班内交流书写时发现的.应注意的问题。

    (3)教师根据情况具体指导

    巩固生字。

    学生随意挑选一些学过的生字、词语,用这些生字、词语编故事。

    问题:

    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说一说:你有过像树和喜鹊这样的经历和感受吗?

    喜鹊的课件 篇2

    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

    1、正确认读11个生字。

    2、借助汉语拼音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二)技能目标:

    1、充分发挥合作学习的优势,学生在互帮互学中熟记生字。

    2、学生通过自读自悟质疑问难,通过小组讨论、交流,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及表达的情感。

    3、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增加学生阅读量,开阔学生视野,积累词汇。

    (三)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

    2、培养学生互助友爱的精神和合作的意识。教学重难点:

    学会写田字格里的4个生字,认识新笔画“横折弯钩”,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增加学生阅读量,开阔学生视野,积累词汇。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了解课文内容。

    1、播放朗读录音,加上适当的配乐,让学生边听边思考、边记忆。

    2、用自己的语言在小组里讲一讲刚才听到的故事。大家相互补充,比比谁讲得完整又准确。

    3、教师要对表达有困难的学生特别关注,搞清楚困难的原因,是没集中精力听故事还是语言表达能力欠缺。在以后的教学中要特别指导这部分学生。

    4、揭题:刚才这个动听的故事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一篇新课文《树和喜鹊》。

    5、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自读课文,识记生字。

    1、学生自读课文,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自己读准,并标上记号。

    2、反复读课文,重点识记不认识的字。

    3、出示生字卡片,检查学生对生字的认读情况。

    (1)用“我来当小老师”“介绍我的好朋友”等方式让学生互帮互学。

    (2)教师重点指导学生普遍认读有困难的生字。

    三、答疑解惑

    1、学生自读课文,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

    2、在四个人小组中交流,说出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3、教师巡视,参与讨论,了解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疑难所在,以便具体指导。

    重点引导学生理解下列语句。

    (1)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孤单”是什么意思。树和喜鹊为什么会感到孤单?

    (2)你有过这种经历吗?自己一个人,周围没有朋友,也没有家人,当时自己是怎么想的?感觉如何?

    (3)“树很快乐,喜鹊也很快乐”让学生在交流中理解:是什么原因使树和喜鹊变得快乐起来了?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这句话。

    四、书写生字,巩固生字。

    1、书写

    (1)学生自己书写。

    (2)班内交流书写时发现的应注意的问题。

    (3)教师根据情况具体指导

    2、通过编故事,复习、巩固生字。

    学生挑选一些学过的生字、词语,用这些生字、词语编故事。

    五、拓展表达

    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说一说:你有过像树和喜鹊这样的经历和感受吗?

    课后反思:在理解课文时我尊重学生独特的心理感受,让学生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谈出自己内心的真实情感。让学生更进一步感受到没有伙伴和朋友的生活才会孤独。理解“树很快乐,喜鹊也很快乐”这句话,很自然的也就理解了文章的主要内容。从而教育学生同学之间要互相帮助、互相关心,我们的生活才会很快乐。

    喜鹊的课件 篇3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写本课要求书写的6个生字,学习偏旁“子字旁”和“倒八”。

    2、会正确认读本课要求认读的12个生字。

    【过程与方法】

    3、能借助拼音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4、联系实际生活理解“孤单”的意思。

    教学重点:

    1、认读本课生词,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1、在了解课文的基础上,联系实际生活理解“孤单”的意思。

    教法:根据学生识字和读课文的学情,运用字不离词、随文学习的策略,在多种形式的反复朗读中突出重点。

    学法: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发现总结识字、写字规律。

    教学准备:多媒体 课件

    教学过程:

    想象故事,头脑作画,体会文章内涵 (教学难点)

    师:(有感情地读)树有了邻居,喜鹊也有了邻居。谁来想一下,当树和喜鹊有了邻居之后可能会发生什么事?

    师:阅读的时候,脑子要比文字走得远。你怎么想都可以,想好后可以和旁边的同学说一说。

    (生自由讨论)

    生1:树有了邻居,可高兴了!他们每天有说不完的话。

    生2:树有了邻居,每天比赛谁长得快,长得高!

    师:能用上“一起”这个词来说一说吗?

    生1:树有了邻居,他们白天一起看天上的白云,晚上一起听小虫的叫声。

    生2:树有了邻居,他们一起玩游戏,看谁长得高,长得快!

    生3:喜鹊有了邻居,每天天一亮,他们打着招呼一起飞出去了。到了晚上,他们又一起回到窝里休息。

    师:他们一起飞出去干什么了?

    生1:他们一起在天空飞翔。

    生2:他们一起捉虫。

    生3:他们一起玩游戏,看谁飞得高。

    师:现在,树和喜鹊的心情怎样了?他们会说什么?

    生1:我现在每天都很开心。

    师追问:为什么?

    生1:因为我有好朋友一起玩。

    生2:他们会对邻居们说:“谢谢你们,我们现在再也不孤单啦!”

    师:现在你知道怎样可以不孤单吗?

    生:有了朋友我们就可以不孤单,好朋友一起玩,一起学习,多开心呀!

    师:是呀!有了朋友就会快乐,有了爱就会幸福。只要我们和同学之间友好相处,互帮互助,那么我们就不孤单啦!我们一起来把课文有感情地读一读,体会这份快乐吧!

    (生有感情朗读。)

    赏析:老师在教学的时候,并不急于把文章的内涵讲给学生听,而是鼓励学生慢慢想,脑子要比文字快,强调阅读时“脑走到哪儿,心跟到哪儿”。通过想象,产生角色的代入感。这样,一年级的孩子就能与作品展开“互动”,他们置身于课文营造的氛围里,走近角色,想象画面,理解感知,体会内涵。学生自然而然地开始想象着树和喜鹊会跟他们的新伙伴做些什么,说些什么。在交流的过程中,已浸润其中,自己开始主动地思考着,感受着。老师并没有进行明显的告知、传授,而是轻轻地点拨,学生们的思维得到了发展,想象力得到了提高。

    喜鹊的课件 篇4

    教材解析:

    《树和喜鹊》是部编版语文教材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第二课。这篇童话故事向我们展现了三个画面:一棵树和一只喜鹊孤单地生活;后来这里有了许多树、许多鸟窝、许多喜鹊;喜鹊们、树们快乐地生活。随着画面的不断丰富,树和喜鹊由单个变成群体,由孤单变得快乐,故事生动形象地告诉学生:每个人都需要朋友,有朋友才会快乐!全文共6个自然段,每两个自然段讲述一个画面,结构相似,条理清晰,语言简洁。

    设计说明:

    让学生充分发挥合作学习的优势,在互帮互学中熟记生字。学生通过自读自悟质疑问难,通过朗读,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及表达的情感。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增加学生阅读量,开阔学生视野,积累词汇。

    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和子字旁、倒八两个偏旁,读准多音字“只、种、乐”的字音。

    2.通过联系上文,了解“孤单、邻居”等词语的意思,积累“叽叽喳喳、安安全全”等词语。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通过想象画面、体会心理,朗读好课文,感受语言的节奏,知道有朋友就有快乐。

    教学重难点:

    用“联系上文了解词语意思”的方法,知道“孤单、邻居”等词语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

    1、(出示大树图片)

    师:大家看,在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上,你看到了什么?

    生:一棵大树。

    (出示喜鹊图片)

    师:再看这幅图片,你知道这只鸟的名字吗?

    生回答,师介绍喜鹊。

    2、树和喜鹊之间会有什么故事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六课《树和喜鹊》。(教师板书课题,学生读课题。)

    二、听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下面听老师读课文,大家想一想,这篇课文给我们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教师提示,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6.树和喜鹊

    从前一棵一只孤单

    后来好多好多很多快乐

    三、自读课文,识记生字。

    1.自己读课文,特别要注意,把昨天预习时候圈住的生字,一定要读准字音。

    2.出示生词(会认字加着拼音),大家读一读白板上的词语宝宝。看谁读得又对又快。

    3.学习新偏旁:子字旁,倒八。拓展带有这些偏旁的字。

    4.挑生读。

    5.大家读得真好。你们是怎么记住这些字的呢?能把你识字的好方法告诉小组里的小伙伴吗?(小组分享识字方法)

    6.班上交流识字方法,教师适当点拨。

    加一加。“孤、邻、招、呼”可用加一加的方法识记。

    比一比。“静”联系识字单元《小青蛙》一课的生字“请、晴、清、情”来识记。

    利用图片识记“窝”,让学生扩展“鸟窝、狗窝”等。

    做动作,识记“招呼”等。

    7.齐读生字。

    8.做游戏:放飞小鸟。

    四、再读课文,理解词句。

    (一)学习1、2自然段。

    1.“第二段,第二段,在哪里?”

    生:第二段,第二段,在这里。

    2.挑生读第2自然段。

    3.看树上插图理解什么是孤单。(一棵树、一只鸟,没有朋友,孤独。)

    4.那我们来看树上是怎么写的。挑生读第一自然段。

    5读准“一“的变调。学生词组练习:一棵树、一只鸟窝、一只喜鹊。

    学习多音字“只”。

    6.情境教学,朗读指导。“大家想一想,假如自己是这棵树,或者这只喜鹊,心情会怎样呢?”那大家就带着这样的心情再来读第二自然段。

    树很孤单,喜鹊也很孤单。

    朗读展示、评价,选出最佳朗读者。

    (二)学习3、4自然段

    1.自由读3-4自然段,说一说:

    后来,树和喜鹊的生活环境发生了什么变化?

    2.结合图片,理解“好多好多”“邻居”。

    3.学习多音字“种”。

    4.指导朗读。重点读好“好多好多”“都”“也”。

    (三)学习5、6自然段

    1.大声朗读5-6自然段,说一说:

    树和喜鹊的生活和心情后来发生了什么变化?

    2.学习多音字“乐”。

    3.抓住重点词语“一起飞出去、一起飞回窝里”体会树和喜鹊的快乐心情。

    4.有感情地朗读。

    师生接读——

    师:每天天一亮,

    生:喜鹊们叽叽喳喳叫几声,……

    师:天一黑,

    生:他们又叽叽喳喳地一起飞回窝里,……

    师:树很快乐,

    生:喜鹊也很快乐。

    5.词语积累。AABB式:叽叽喳喳、安安静静、平平安安、干干净净……

    五、思想教育

    1.交流学完故事后的感受:怎样才能让自己快乐呢?

    有了朋友,大家一同玩耍,一同游戏,才能享受快乐的生活。

    2.你有朋友吗?你和朋友之间有哪些快乐的事情?说一件给大家听。

    课后反思:

    这是本学期学校第一轮公开课上我设计的课,并且在今天上午第二节课教授。总体来说,喜忧参半。

    跟以前上课相比,有两点进步:

    一是在备课方面更多是按照自己的'思路来设计,参考书上的只是一个参考。(并且,有的教辅资料上的教学设计,我还看不上。)以前的我可不是这样子:一到讲公开课,我就在网上搜索优秀教学设计,然后从中选一篇我欣赏的,接下来就是名副其实的“背课”,把别人的教学设计背下了,自己依葫芦画瓢在教室里讲。别人的设计毕竟是别人的,所以,我的课成了东施效颦,越来越糟糕。

    二是以前我上课的节奏很慢。每次都是在识字认字上耽搁好长时间,以至于还没有接触课文就下课了。今天的课堂我有意识地注意了这些,课堂节拍往前赶了。尽管下课时间到,我还剩了第五环节,但相比以前已经是进步了。

    不足之处更多,在此也说两点。

    第一是一年级的小娃娃,注意力时间太短了!尽管我采用喊口号、小组加分、表扬优秀、课堂游戏等方法,真是使出了我的十八般武艺。可是,到了后半节课,一多半孩子的魂儿都跑了。哎!真拿他们没有办法。

    第二是备课还不充分。尽管是自己备课,但平日里杂事太多,昨晚才慌慌忙忙备了课,但是,却没有背课。导致今天的课堂明显不顺畅。这也让我想起来武凤霞导师分享的一件事:要求每一位上课的老师拿着教案,她去听课,就拿着教案,看看执教老师讲的到底跟他设计的一样不一样。

    一次活动,一次历练。教师的生命是在课堂上绽放的。虽然我的课堂教学还很差,但是,我会做一只小蜗牛,踏实前行,让自己的课堂逐渐美起来。

    喜鹊的课件 篇5

    教学目标: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六个生字。

    2、借助汉语拼音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3、培养学生互助互爱的精神和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1、会认会写生字,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2、了解课文内容,感悟朋友之间的真挚友谊。

    教学准备:

    (1)课文朗读动漫。(2)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了解内容

    1、播放课文朗读录音,让学生边听边思考:这个故事讲了什么?2、揭题:刚才这个动听的故事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一篇新课文《树和喜鹊》。

    3、结合图片介绍喜鹊。

    1 4、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自读课文,识记生字

    1、学生自读课文,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自己读准。

    2、反复读课文,重点识记不认识的字。

    3、出示生字卡片,检查学生对生字的认读情况。

    (1)用我来当小老师介绍我的好朋友等方式让学生互帮互学。着重强调:邻是前鼻音;静是后鼻音。

    (2)教师重点指导学生认读有困难的生字。

    (3)认识多音字并指导组词。只/种/乐

    (4)认识部首孑。

    (5)出示课后读一读,记一记的词语。

    ①开火车读。②指名读。③齐读。④像安安静静这样的词语谁还能说几个?(高高兴兴、快快乐乐)⑤出示AABB式的词语,指导学生朗读积累。

    三、引导质疑,畅谈感受

    1、学生用喜欢的方法读课文,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

    2、在四人小组中交流,说出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四、指导书写,巩固生字

    1、重点指导:招、快、呼。

    2、引导学生观察:这三个字都是左右结构的字,都是左窄右宽的。

    2 3、师范写,生书空笔顺。

    4、观察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5、学生自己书写。

    (1)班内交流书写时发现的应注意的问题。(2)教师根据书写情况具体指导。

    喜鹊的课件 篇6

    教材解析:

    《树和喜鹊》这篇课文用生动的语句和细腻的文笔描写了树和喜鹊由孤单到快乐的经历。告诉我们有了邻居,有了朋友,大家一同玩耍,一同游戏,才能享受快乐的生活。课文内容简单,结构清晰,学生学习比较容易。

    学生分析:

    一年级学生正慢慢适应集体学习的生活,在班集体这个社会群体中,他们要学会沟通交流,学会交朋友。这片课文让学生在感受树和喜鹊又孤单到快乐的变化中,体会和朋友在一起的快乐。

    教学目标:

    窝”等居”等种、乐”。

    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感受邻居与朋友的重要性,培养学生间互助友爱的精神和合作意识。

    重点难点:

    重点:逐步积累识字方法,掌握哦写字的技巧,注意字的布局和间架结构,正确、美观地写好生字。

    难点:从字里行间体会树和喜鹊心情的变化,读出由孤单到快乐的情绪变化。让学生联系实际,了解邻居与朋友的重要性,懂得团结协作,互助友爱。能准确表达自己的见解,锻炼语言表达的能力。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自制的树、鸟窝以及喜鹊图片。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窝”等居”等种、乐”。

    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 激趣导入、引出课题

    同学们,我们玩个《谁是谁家》的接龙游戏,

    师:“蓝天是谁的家?

    生:白云的家。

    师:大海是谁的家?

    生 :小船的家。

    师:大地是谁的家?

    生:小草的家。

    师:大树是谁的家?”

    生:小鸟的家。

    是的,树是小鸟的家。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童话故事《树和喜鹊》板书。讲解“喜”字和“鹊”字以及“喜鹊”的来历。帮助学生加深印象。

    二、 自读课文、识记生字。

    1、 教师提出自读课文要求:

    (1) 自由拼读课文,圈出本课生字新词,多读几遍,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 把生词读给同桌听,比一比谁读得好。

    (3) 再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

    2、 检查生字的认读情况。

    课件出示带生字的重点句子。(此处需要教师提供句子)

    (1) 读句子。

    (2) 读句子中的生字。

    (3) 去掉生字的读音再读。

    (开火车读、抢读,加深对字的印象。

    ①提醒学生了解“孤”和“单”的偏旁。

    ②“只”“种”和“乐”都是多音字,可以简单地让学生了解它们的两种读音,教师出示句子:鸟窝里只(zhǐ)有一只(zhī)喜鹊;

    果园里种(zhòng)了很多种(zhǒng)果树;

    音乐(yuè )课上,同学们都很快乐(lè)地歌唱。

    ③“孤单”“快乐”“邻居”这三个词语可以一起认读记忆。

    点拨。

    三、 朗读课文、领悟情景。

    1、 再读课文,挑选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读一读。

    2、 读了课文,你能说说树和喜鹊在感情上有什么变化吗?

    在一起快乐吗?说说你和他(她)在一起的故事。

    四、 学习生字,指导书写。

    1、 课件出示要求会写的生字,读一读。

    2、 仔细观察每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1) 教师范写,学生观察笔顺。

    (2) 学生仿写,教师巡视指导。

    3、 口头给生字组词。

    4、 学生练写生字。

    指导书写时,教师强调书写的注意点和书写的正确姿势。

    5、 展示部分学生作品,师生共同评价书写情况,教师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板书设计

    只 窝 孤 单 都 邻 居 呼 静 乐

    邻居

    孤单————快乐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 了解课文内容并从中体会树和喜鹊心情的变化,读出由孤单到快乐多的情绪变化。

    2、 领悟课文主旨,感受邻居和朋友的重要性,培养学生间互助友爱的精神和合作意识。

    教学过程一、 检测生字。

    1、 上节课我们交乐很多生字朋友,不知道同学们还能叫出他们的名字吗?

    2、 出示生字卡片认读生字,并给生字找朋友。

    3、 开火车认读生字,看哪列火车开得快,开得稳。

    4、 先给生字宝宝找朋友,组成词语再连线:

    快 邻 招 孤 从 后 安安 叽叽

    乐 单 来 前 呼 喳喳 静静

    二、 学习第1、2自然段

    4、 你知道“孤单”是什么意思吗?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语境理解词义,让学生造句。

    2自然段吗?

    (指名读,教师范读,男女生比赛读)

    三、 学习3——6自然段

    2、 那么人们是怎样做的呢?指名朗读第3自然段。

    鸟窝和树拿出来,让学生亲自贴在黑板上,感受“好多好多”的意思。

    4、 教师也可以借助图片让同学们感受“好多好多的树”这个场景。

    晚上他们又是怎样睡觉的呢?(安安静静)找几名同学说说AABB式词语。

    喜鹊和树的心情怎么样呢?(树和快乐,喜鹊也很快乐)喜鹊和树为你什么会变快乐,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说一说。

    8、 你会用“……也……”来说一句话吗?

    9、 请你带着快乐的语气朗读第3——6自然段。

    四、 课堂小结

    1、 学完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2、 树和喜鹊的情绪有什么变化?在朗读的过程中,体会情绪的变化。

    五、 课外扩展

    1、 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2、 把自己的小伙伴的故事写在练习本上,读给大家听。

    板书设计

    一颗树:树很孤单 喜鹊也很孤单

    喜鹊的课件 篇7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写田字格里的4个生字,做到笔顺正确。认识新笔画“横折弯钩”。

    2、正确认读11个生字。

    (二)能力目标

    借助汉语拼音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三)情感目标

    培养互助友爱的精神和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1、生字学习。

    2、理解课文内容,培养互助友爱的精神和合作的意识。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了解课文内容。

    (一)播放朗读录音,加上适当的配乐,让学生边听边思考、边记忆。

    这一环节主要是让学生了解的主要内容,学生听故事的过程就是梳理思路的过程。

    (二)用自己的语言在小组里讲一讲刚才听到的故事。大家相互补充,比比谁讲得完整又准确。

    根据学生认知水平的个别差异,教师做到因材施教。

    (三)教师要对表达有困难的学生特别关注,搞清楚困难的原因,是没集中精力听故事还是语言表达能力欠缺。在以后的教学中要特别指导这部分学生。

    这一环节给了学生充分的自读课文时间,学生在反复读书的基础上达到通顺、流畅。

    (四)揭题:刚才这个动听的故事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一篇新课文《树和喜鹊》。

    (五)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自读课文,识记生字。

    (一)学生自读课文,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自己读准,并标上记号。

    (二)反复读课文,重点识记不认识的字。

    (三)出示生字卡片,检查学生对生字的认读情况。

    1、用“我来当小老师”“介绍我的好朋友”等方式让学生互帮互学。

    让学生当“小老师”来互帮互学生字的设计,调动了学生积极识字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自信的信心,并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

    2、教师重点指导学生普遍认读有困难的生字。

    三、自读自悟——质疑问难——小组交流——全班师生交流

    (一)学生自读课文,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

    (二)在四个人小组中交流,说出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三)教师巡视,参与讨论,了解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疑难所在,以便具体指导。

    (四)重点引导学生理解下列语句。

    1、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孤单”是什么意思。树和喜鹊为什么会感到孤单?

    2、你有过这种经历吗?自己一个人,周围没有朋友,也没有家人,当时自己是怎么想的?感觉如何?

    尊重学生独特的心理感受,让学生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谈出自己内心的真实情感。让学生更进一步感受到没有伙伴和朋友的生活才会孤独。

    3、“树很快乐,喜鹊也很快乐”让学生在交流中理解:是什么原因使树和喜鹊变得快乐起来了?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这句话。

    理解“树很快乐,喜鹊也很快乐”这句话,很自然的也就理解了的主要内容。

    四、书写生字,巩固生字。

    (一)书写

    1、学生自己书写。

    2、班内交流书写时发现的应注意的问题。

    3、教师根据情况具体指导。

    相信学生,给他们自主识字、写字的机会,并在合作交流中互帮互学,教师适时查缺补漏,指导方法,师生、生生达到共识。

    (二)通过编故事,复习、巩固生字。

    学生随意挑选一些学过的生字、词语,用这些生字、词语编故事。

    这一环节的设计,学生在兴趣极浓的情境表演中既巩固了所学的生字,又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

    五、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说一说:

    你有过像树和喜鹊这样的经历和感受吗?展开讨论交流。

    从课内延伸到课外,从小培养学生搜集材料、整理知识的好习惯。

    六、作业:扩展阅读

    学生在课下搜集“有朋友才会有快乐,有友爱才会有幸福”这些内容的散文、诗歌等,并谈谈自己的感受,说说更喜欢怎么玩?

    喜鹊的课件 篇8

    以教室里的新成员——老师导入,从而引出到场嘉宾除了今天的老师,还有“神秘嘉宾”也来到现场,从而引起孩子们的好奇心,会积极猜想“神秘嘉宾”是谁?

    老师配乐范读课文,请孩子们轻轻打开书,用小手点着,边听边想,“神秘嘉宾“都有谁?使孩子们初步了解课文脉络。

    在老师范读的基础上,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圈出课后生字。既朗读了课文,又熟悉了生字词。

    以树爷爷的口吻,设置了词语闯关大赛,分三个环节进行。

    先出示本课重点生字词,进行预热,同桌互相读,再集体齐读。预热后,大赛正式开始:

    由男生团和女生团进行PK。意在培养孩子们的集体意识。奖励机制分别为:课堂星和倾听星。

    形式为“小小火车开过来,一开开到我这来“既调动了孩子们的积极参与性,又体现了小队的合作意识。

    由个人参加,在形式上人数逐渐减少,选择的孩子主要为平时生字量有待加强的孩子。一方面检查了这部分孩子的具体情况,另一方面对整体情况也有了大概的把握。

    再次朗读课文,要求把不熟练的`部分多读几遍。

    请孩子们说说你最喜欢哪个孩子的朗读?从而颁发“我是小小朗读家“的神秘礼物——”信封“教师也及时给予评价,增加孩子们的信心。

    通过再读的环节,更容易找出哪个字体现了树和喜鹊都很孤单。从而引出“也“字。接下来,用”也“练习说话,并进行拓展训练。

    请生带着孤单的心情,齐读前两个自然段。

    如果树和喜鹊都有了朋友,那该多好啊!请孩子们带着喜悦的心情同桌互读第三,四自然段。

    请孩子展示读第三,四自然段(配乐)教师及时给予指导,颁发“神秘礼物”

    树爷爷和喜鹊姐姐想把喜悦的心情分享给大家,请你把你对邻居的喜欢和感谢也表达出来把!增加课堂的活跃氛围。

    带着喜悦的心情再次齐读三,四自然段。加深印象。

    树和喜鹊没有邻居的时候他们很孤单,有了邻居后,他们有什么变化?带着问题,先自由读第五,六自然段。引出——快乐。带着快乐的心情,再次齐读5,6自然段。

    你觉得喜鹊们叽叽喳喳在一起,可能会说些什么?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颁发“想象大王“——神秘礼物

    教学反思:

    《树和喜鹊》是一篇通俗易懂的课文,讲述了树和喜鹊从孤单到快乐,是因为有了邻居,有了朋友,让孩子们知道同桌之间要互相帮助,要团结有爱。

    开课伊始,我设计了情境导入,以“神秘嘉宾”来吸引孩子们的好奇心,接下来通过我的范读,让孩子们边听边想“神秘嘉宾”是谁?对课文有了整体的把握。

    本节课,我的亮点主要集中在:

    1 识字教学这一环节。我设计了三个赛程,团体赛,小队赛,个人赛,通过不同形式的比赛,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并且在形式上也多种多样,能够更好地活跃气氛。由于本课比较简单,在课文理解环节主要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孩子们通过读来理解课文。

    今后需要改进的地方有:

    1 需要多关注孩子们的回答,对于不正确的字音,句子,要及时的纠正,尤其是前,后鼻音,平,翘舌音的朗读,要多加注意。

    2 在课外拓展这一环节做的不够好,用“也”来练习说话,孩子们的回答主要集中在学习这一块,没有向更多的方向去发散,也是由于我的引导不够到位,今后需要不断地完善。

    3 在讲课过程中,PPT出现了故障,中间稍微断了几秒钟,对于课堂的突发状况,没有做到随机应变的处理,而是等待了几秒钟才进入下个环节,说明自己对于整个课堂的把控能力做的还不够,今后还需提升自我的教育机智。

    喜鹊的课件 篇9

    教学目标:

    1、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孤单”“邻居”“招呼”等词语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并学会运用。

    2、继续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在学习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听、说、读的习惯。

    教学过程

    板块一

    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齐读课题

    2、出示词语:鸟窝/孤单/都有/邻居/招呼/快乐/开火车读,齐读

    3、引入继续读故事

    板块二

    以悟促读,读出文义

    1、朗读

    1、2自然段,了解“孤单”

    (1)指名读1、2自然段,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从哪儿看出树和喜鹊很孤单?

    (2)指名回答

    (3)解释“孤单”就是只有一个。

    (4)联系生活理解孤单。

    (5)自由练读,指名读,师范读,再次练读,指名读,齐读

    2、朗读3、4自然段,了解“邻居”

    (1)指名读,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文中,谁和谁是邻居?

    (2)指名回答

    (3)出示课件,直观感受树和喜鹊越来越多,体会邻居多。

    (4)联系生活,理解邻居。

    (5)指名读,师范读,赛读。

    3、朗读5、6自然段,了解“招呼”“快乐”

    (1)自由读5、6自然段,边读边思考:树和喜鹊每天怎样快乐地生活的?

    (2)同位交流

    (3)集体交流

    (4)5自然段第一句

    ①学习打招呼,理解“招呼”

    ②把自己当成故事中的喜鹊和邻居打招呼,体会“叽叽喳喳”的快乐。

    ③齐读第一句话

    (5)5自然段第二句话

    ①把自己当成故事中的喜鹊和邻居打招呼,体会“叽叽喳喳”和“安安静静”的快乐。 ②引读6自然段

    (6)词语拓展:孤单、快乐变成叽叽喳喳、安安静静这样的叠词。

    板块三总结全文,积累运用

    1、为什么这样的生活,树和喜鹊感觉很快乐?结合黑板上的词语用上"因为…所以”说一说。

    2、指名说,师说,再次指名说。(用上黑板上的词语)

    3、把故事讲给家人听。

    喜鹊的课件 篇10

    情境导入

    以教室里的新成员——老师导入,从而引出到场嘉宾除了今天的老师,还有“神秘嘉宾”也来到现场,从而引起孩子们的好奇心,会积极猜想“神秘嘉宾”是谁?

    一、初读课文

    1、师范读课文(配乐)

    老师配乐范读课文,请孩子们轻轻打开书,用小手点着,边听边想,“神秘嘉宾“都有谁?使孩子们初步了解课文脉络。

    2、生自由读课文

    在老师范读的基础上,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圈出课后生字。既朗读了课文,又熟悉了生字词。

    二、检查生字词

    词语大赛

    以树爷爷的口吻,设置了词语闯关大赛,分三个环节进行。

    先出示本课重点生字词,进行预热,同桌互相读,再集体齐读。预热后,大赛正式开始:

    第一关:团体赛

    由男生团和女生团进行PK。意在培养孩子们的集体意识。奖励机制分别为:课堂星和倾听星。

    第二关:小队赛

    形式为“小小火车开过来,一开开到我这来“既调动了孩子们的积极参与性,又体现了小队的合作意识。

    奖励机制为:为优胜小队加旗。

    第三关:个人赛

    由个人参加,在形式上人数逐渐减少,选择的孩子主要为平时生字量有待加强的孩子。一方面检查了这部分孩子的具体情况,另一方面对整体情况也有了大概的把握。

    三、课文欣赏

    1、请生再次自由朗读课文

    再次朗读课文,要求把不熟练的部分多读几遍。

    2、请六名孩子分段朗读课文(配乐)

    请孩子们说说你最喜欢哪个孩子的朗读?从而颁发“我是小小朗读家“的神秘礼物——”信封“教师也及时给予评价,增加孩子们的信心。

    3、进入“我问你答“环节(生齐读)(学习1,2自然段)

    你从哪里读出树和喜鹊都很孤单?目的是:请孩子们再读第一自然段。

    通过再读的环节,更容易找出哪个字体现了树和喜鹊都很孤单。从而引出“也“字。接下来,用”也“练习说话,并进行拓展训练。

    请生带着孤单的心情,齐读前两个自然段。

    4、同桌互读三,四自然段(学习3,4自然段)

    如果树和喜鹊都有了朋友,那该多好啊!请孩子们带着喜悦的心情同桌互读第三,四自然段。

    请孩子展示读第三,四自然段(配乐)教师及时给予指导,颁发“神秘礼物”

    5、课堂律动《找朋友》

    树爷爷和喜鹊姐姐想把喜悦的心情分享给大家,请你把你对邻居的喜欢和感谢也表达出来把!增加课堂的活跃氛围。

    带着喜悦的心情再次齐读三,四自然段。加深印象。

    6、进入“我问你答“环节(生齐读)(学习5,6自然段)

    树和喜鹊没有邻居的时候他们很孤单,有了邻居后,他们有什么变化?带着问题,先自由读第五,六自然段。引出——快乐。带着快乐的心情,再次齐读5,6自然段。

    四、拓展延伸

    你觉得喜鹊们叽叽喳喳在一起,可能会说些什么?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颁发“想象大王“——神秘礼物

    五、书写指导

    1、规定时间,观察字的具体位置

    2、请小老师边说笔顺,边书空

    3、生齐说笔顺,并书空

    4、师板书,请生当小老师进行指导(体现学生主体)

    5、师和生共同总结关键笔画

    6、生描红,师巡视指导,颁发“书写之星“——神秘礼物

    教学反思:

    《树和喜鹊》是一篇通俗易懂的课文,讲述了树和喜鹊从孤单到快乐,是因为有了邻居,有了朋友,让孩子们知道同桌之间要互相帮助,要团结有爱。

    开课伊始,我设计了情境导入,以“神秘嘉宾”来吸引孩子们的好奇心,接下来通过我的范读,让孩子们边听边想“神秘嘉宾”是谁?对课文有了整体的把握。

    本节课,我的亮点主要集中在:

    1、识字教学这一环节。我设计了三个赛程,团体赛,小队赛,个人赛,通过不同形式的比赛,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并且在形式上也多种多样,能够更好地活跃气氛。由于本课比较简单,在课文理解环节主要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孩子们通过读来理解课文。

    今后需要改进的地方有:

    1、需要多关注孩子们的回答,对于不正确的字音,句子,要及时的纠正,尤其是前,后鼻音,平,翘舌音的朗读,要多加注意。

    2、在课外拓展这一环节做的不够好,用“也”来练习说话,孩子们的回答主要集中在学习这一块,没有向更多的方向去发散,也是由于我的引导不够到位,今后需要不断地完善。

    3、在讲课过程中,PPT出现了故障,中间稍微断了几秒钟,对于课堂的突发状况,没有做到随机应变的处理,而是等待了几秒钟才进入下个环节,说明自己对于整个课堂的把控能力做的还不够,今后还需提升自我的教育机智。

    喜鹊的课件 篇1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窝、孤”等生字,正确、规范地书写“单、居、招”等生字。认识部首“、丷”。

    2.借助汉语拼音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互助友爱的精神和合作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识字、写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难点:了解课文内容,感悟朋友间的真挚友谊。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达标检测一、故事导入,了解课文内容

    边记忆。

    3.揭题:刚才这个动听的故事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一篇新课文《树和喜鹊》。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1.课文讲了和的故事。

    二、自读课文,识记生字

    1.学生自读课文,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自己读准,并标上记号。

    2.反复读课文,重点识记不认识的字。

    3.出示生字卡片,检查学生对生字的认读情况。

    (1)用“我来当小老师”“介绍我的好朋友”等方式让学生互帮互学。

    (2)教师重点指导学生普遍认读有困难的生字。

    4.指导书写,认清字形。

    2.选出正确的读音,打“√”。

    一只(zhīzhǐ)

    种树(zhǒngzhòng)

    快乐(lèyuè)三、熟读课文,整体感知

    1.全班齐读课文。开火车朗读课文。教师指导正音。

    2.学生轻声读课文。画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

    3.教师提问:你读懂了什么?

    4.学生自由发言。

    甲:我读懂了一棵树上有一只喜鹊。

    乙:我读懂了树很孤单,喜鹊也很孤单。

    丙:我读懂了后来树有了邻居,喜鹊也有了邻居。

    丁:我读懂了最后树很快乐,喜鹊也很快乐。3.给下面的词语注音。

    孤单()

    邻居()

    招呼()

    安静()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达标检测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读了一篇非常有爱的故事——树和喜鹊的故事。有没有哪位同学能够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呢?

    4.读一读,记一记。

    从前喜鹊孤单

    后来邻居快乐

    安安静静叽叽喳喳二、学习第1、2自然段,理解“孤单”的意思

    2自然段,让学生说一说读懂了什么。

    (1)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什么是“孤单”。为什么“树很孤单,喜鹊也很孤单”?

    (2)你有过这种经历吗?当你周围既没有朋友,也没有家人,你自己是怎么想的?感觉如何?

    2自然段。

    5.用“孤单”写一个句子。

    三、学习第3~6自然段

    1.教师指导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

    (1)后来树和喜鹊还孤单吗?为什么?

    (2)为什么“树很快乐,喜鹊也很快乐”?

    2.分段朗读课文。小组比赛读课文。

    3.分小组自由讨论,全班师生交流。

    (1)树和喜鹊后来不孤单了,因为有了好多树和好多喜鹊,树有了邻居,喜鹊也有了邻居。

    (2)因为树和喜鹊都有邻居,他们也互相成为彼此的邻居,他们每天都快乐地生活在一起,所以“树很快乐,喜鹊也很快乐”。

    4.教师小结。

    (互相合作呢,引导学生学会合作、团结友爱。

    (2)小结:正是因为树和喜鹊彼此成为了邻居,互相帮助,互相合作,所以后来他们都很快乐。

    6.照样子,把句子写完整。

    例:树有了邻居,喜鹊也有了邻居。

    (1)爷爷在河边钓鱼,我也。

    (2),也。

    7.照样子,写词语。

    安静——安安静静

    快乐——开心——

    四、拓展思维

    1.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自己有过像树和喜鹊这样的经历和感受吗。展开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推荐诗歌《没有不好玩儿的时候》。

    五、书写生字,巩固生字

    1.书写课后生字。

    (1)学生自己书写。

    (2)班内交流书写时发现的应注意的问题。

    (3)教师根据情况具体指导。

    巩固生字。

    学生随意挑选一些学过的生字、词语,用这些生字、词语编故事。

    8.读拼音,写词语。

    dān yī()jū zhù()

    zhāo hu()kuài lè()

    [教学板书]

    树和喜鹊

    一棵树

    一只喜鹊孤单→快乐好多树

    好多喜鹊

    [教学反思]

    课文用生动的语句和细腻的语言描写了小鸟和小树由孤单到快乐的生活经历,告诉孩子们有了邻居,有了朋友,大家一同玩耍,一同游戏,才能享受快乐的生活。

    在理解课文时我尊重学生独特的心理感受,让学生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谈出自己内心的真实情感,让学生更进一步感受到没有伙伴和朋友的生活才会孤独,从而理解“树很快乐,喜鹊也很快乐”这句话,这样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也就要容易得多。从而教育学生同学之间要互相帮助、互相关心,我们的生活才会很快乐。

    大班的课件


    该篇“大班的课件”文章是我们从网络上精挑细选的,此信息的分享之举也会让你的朋友感到惊喜的。学生们有一个生动有趣的课堂也是离不开老师提前备好教案课件,需要我们认真写好每一份教案课件。制定好教案能够有效地避免教学失误。

    大班的课件【篇1】

    【设计意图】

    根据本班课题计划,最近一直在进行扎染系列活动,孩子们对扎染活动兴趣非常浓厚,自己尝试制作手绢,活动中我结合了以前所学的扎染方法,并根据幼儿的实际需要和能力差异将操作材料分为四组,通过此活动来完成本节活动的目标。在活动中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扎染技能,体验成功的乐趣。

    【活动目标】

    1.尝试自己设计图稿,选择材料扎染手帕。

    2.通过欣赏,激发幼儿对扎染的兴趣。

    3.积极参与活动,体验成功的乐趣。

    4.会用它们大胆地进行艺术表现与创造,喜欢装饰。

    5.激发幼儿感受不同的艺术美,体验作画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皮筋、白色布、剪刀、染料、弹球、大小不一的珠子、细铜丝等。

    2.师幼共同设计的图稿和扎染的手帕四块。(圆形、四角花、斜线花纹、曲线花纹)

    【活动过程】

    1.以谜语形式导入。(手绢)

    2.出示四块不同扎染方法做成的手绢,引导幼儿观察、欣赏。

    这是什么?

    与普通的手绢一样吗?

    哪里不一样?

    你喜欢那一块手绢?为什么?

    3.引导幼儿观察,讨论扎染的方法。

    像大海波浪一样的曲线花纹是把手帕对边折,再扎皮筋做出来的。

    圆形花纹是用包珠子的方法扎出来的。

    斜线花纹是把手帕对角折,再扎皮筋做出来的。

    四角花纹是在四个角上扎皮筋做出来的。

    4.出示图稿和作品,启发幼儿产生设计和扎染手绢的`欲望。

    (1).出示图稿昨天,我们一起设计了一张手绢图稿,看一看,上面都有那些花纹?

    怎样才能出现这些花纹呢?(在不同的地方扎上皮筋)

    (2).出示扎染好的作品,引导幼儿比较异同。

    这是我们扎染出来的手绢,看看和设计的一样吗?如何进行修改?

    5.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今天我们来做小小设计师,自己设计、扎染一块漂亮的手绢。

    6.放轻音乐,欣赏作品,体验成功的喜悦。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是我根据本班孩子的特点和已具备扎染的技能设计的,在开始部分,我有目的选择了四块具有代表性扎染方法的手绢引导幼儿欣赏,启发孩子过渡到自己设计图稿自己扎染,孩子在活动中互相交流、互相学习,共同体验成功的乐趣。在活动中,个别孩子起初在设计图稿、扎染方法和染色中显现出茫然,但通过一次次的操作,每次扎染中意想不到的变化,都让孩子们感受到了扎染活动的无限魅力。

    小百科:手绢最初由头巾演化而来;也叫手帕,随身携带的方形小块织物,用来擦汗或擦鼻涕等。现正逐步被纸巾替代。另外,手绢是部分剧种所用的道具,用双手舞动或转动以增加戏的效果,如二人转等。

    大班的课件【篇2】

    设计思路:

    春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你看万紫千红的花开了,把可爱的草、树木、鸟、兽、虫、鱼都从寒冷的冬天中叫醒了,使得大地恢复了生机。那些野花像小星星一样一闪一闪眨着眼睛。油菜花开得黄灿灿的,像一大堆金子一样,发出万道金光。燕子从南方飞回来了。桃花开了,像一片美丽的彩霞,散发出了阵阵清香,逗引蜜蜂来采密。小草用自己的身体织成了一块绿色的大地毯。河边,柳树摇动起像小辫子一样的枝条,好像在说:“春天真美”,为了让孩子们进一步感受春天的美丽,我们不但带幼儿到大自然中,去感受春天的美;我们还把春天的美景带回了课堂。特设计此节课。

    一.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和朗诵散文诗,让幼儿感受春天的美丽。

    2.让幼儿初步了解散文诗的语言美和意境美,引导幼儿进行扩散思维。

    二.准备:

    师:小朋友,现在是什么季节?(春天)春天在哪呢?我们一起听音乐给爸爸妈妈表演个节目吧。听音乐做律动《春天在哪里》

    小朋友刚才表演得真棒,春天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咱们一起看看图片就知道了。

    观看完提问:小朋友们,你们看到春天了吗?春天是什么样子的?(有五颜六色的花、小草绿了、柳树发芽了)(引导幼儿大胆想象,个别提问、讨论想结合)

    上周六下了一场雨,你们知道叫什么雨吗?(春雨),谁知道春雨过后,花、草是什么样子的?空气会怎么样?(花更红了,草更绿了,空气更新鲜了)春雨是什么颜色的呢?请欣赏散文《春雨的色彩》

    3.春雨中有谁在说话啊?小鸟们在争论什么问题?请看大屏幕,我们再来欣赏一遍.这次小朋友们要仔细听听小鸟们是怎么样说的.

    提问:

    1、小燕子是怎样说的?(出示小燕子、绿色),小燕子为什么说春天是绿色的.?(春雨落在草地上,草地绿了;春雨淋在柳树上,柳枝绿了)

    2、小麻雀是怎样说的?(出示麻雀、红色),小麻雀为什么说春天是红色的?(春雨洒在桃树上,桃花红了;春雨滴在杜鹃从中,杜鹃花红了)

    3、小黄莺是怎样说的?(出示黄莺、黄色),小黄莺为什么说出春天是黄色的?(春雨落在油菜地里,油菜花黄了;春雨落在蒲公英上,蒲公英的花也黄了)

    小鸟们说的对不对呢?春雨听了大家的议论,下得更欢了,沙沙沙,沙沙沙......好像在说:“亲爱的小鸟们,你们的话都对,但都没有说全面。我本身是无色的,但我给春天的大地带来万紫千红......”。小鸟们说的太好了,现在我们边看着大屏幕边跟着小声说一遍好吗?

    大班的课件【篇3】

    【活动目标】

    1、了解制陶的一些基本术语,掌握新的捏陶技法。

    2、运用多种方法创造表现不同形状、特征的杯子底座,充分体验创作的快乐。

    3、能根据自己的构思创意,独立设计制作,有初步的创新意识。

    【活动准备】

    1、幼儿了解陶艺的一些基本知识,掌握两种以上基本技能。

    2、各种高脚杯的课件。

    3、背景音乐,数码照相机。

    4、工作服、陶泥及操作工具等。

    【活动过程】

    1、幼儿听音乐做“泥巴变身”的律动进入活动室。

    师:我们学一学好玩的泥巴,跟着音乐动起来!(变高了、变矮了、卷起来、变成小面条了、变成泥巴球)

    2、教师以儿歌形式演示操作,引出主题。

    (1)出示泥团,引导幼儿想象:这是什么?我们已经学会搓大汤圆了。(我搓我搓我搓搓搓)

    (2)教师演示:看!这是什么动作?我们一起来学一学。(我捏、我捏、我捏捏捏,往上捏、往下捏、两边捏)连接泥条,它变成什么了?(杯子)

    [将泥人拟人化表现,再配以朗朗上口的儿歌,操作过程更直观、生动、形象,使幼儿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技能。]

    3、引导幼儿观看各种高脚杯的课件,启发创作。

    (1)师:在我们生活中还有许多长有脚的杯子,我们一起来看看。

    (2)欣赏课件,重点引导幼儿观看不同形状、特征的杯子底座,为幼儿创作打下基础。

    (3)教师小结:这些杯子有高的、矮的、胖的、瘦的;有水果形状、小动物形状、小人形状的;杯脚就更不同了,有各种几何图形的,有卡通的,很可爱。你们想不想自己试着做一个会走路的杯子呢?看看谁做得与众不同,做得更有趣。

    4、幼儿讨论、交流如何制作杯子。

    (1)师:你准备怎么做?跟你的好朋友说说。(幼儿充分想象,大胆制作)

    要点提示:提醒幼儿运用手捏、盘筑连接的方法创意制作。

    (2)教师巡回指导,及时捕捉幼儿有创意的想法与制作,并用照相机拍下来。

    5、展示作品,欣赏、评价。

    (1)欣赏同伴作品,相互交流、评价。

    (2)教师从中选出几件有代表性的幼儿作品,从造型上分析作品的优点。

    活动建议:

    环境创设

    ①开辟“杯子展览馆”。引导幼儿搜集和展示各种不同材料、不同形状的杯子,并随着活动内容的深入,不断地丰富有关杯子的知识。

    ②设置“杯子创意吧”,展示幼儿设计的各种杯子的创意绘画作品。

    ☆家园共育

    ①与幼儿共同搜集各种杯子的实物或图片,帮助幼儿了解各种造型的杯子。

    ②亲子活动:带幼儿逛一逛附近的礼品店,引导幼儿观察各种奇特造型的杯子。

    ③引导幼儿在生活中寻找各种有脚的器皿,观察其形态,激发幼儿的联想创造。

    大班的课件【篇4】

    二、说活动准备:

    为了使活动呈现趣味性、综合性、活动性,寓教育于生活情境、游戏之中,特做如下活动准备:

    1、 为此次活动设计了课件、制作了魔术箱。

    2、为幼儿提供了蜡笔、纸张等。

    三、说教学方法:

    《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活动中,教师要心中有目标,眼中有幼儿,时时有教育,以互动的、开放的、研究的理念,让幼儿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因此,本次

    活动采用的教法有:

    1、游戏法:幼儿在游戏中发展在游戏中学习。纲要明确提出了“创设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的环境,支持、促进、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游戏法恰恰能完成纲要的要求。为此我设计了两个不同的游戏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中,首先在学习诗歌时我以看颜色变魔术的形式激发幼儿的兴趣,在引导幼儿用各种颜色蜡笔画画时,我设计了游戏“变魔术”,让幼儿体验生活中的色彩。

    2、视听讲结合法:主要根据了幼儿的具体形象思维占主要地位的特点,和幼儿语言发展的特点而采用的。视就就是引导幼儿去看、去观察。现代教学辅助手段发挥了传统教育手段不可替代的功能,使幼儿的理解和认识更透彻。在自由、宽松且安静的环境中,我为幼儿提供了形象直观的课件。这些都充分的刺激了幼儿的视觉感官,引导幼儿进行细致的观察。听就是教师的语言启发、引导、暗示和示范。我在教学中主要运用了究因性和启发性提问,比如:说是魔术师?哪几种颜色在变魔术?等。讲就是指幼儿的讲述。幼儿通过在活动中集体讲、个别讲等形式充分表达自己的愿望。在反复的表达讲述中理解诗歌的内容,从而能有感情的进行朗诵。而且这样能满足每个幼儿的愿望,充分注重了个别差异。视听讲结合的方法能充分的调动

    幼儿的各种感官,让幼儿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中。

    大班的课件【篇5】

    活动设计背景

    新年快到了,大街小巷到处洋溢着节日的快乐气氛,为了增进孩子们对我国传统节日,传统文化的了解,培养孩子们的语言组织能力,组织了这次谈话活动。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来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有大胆的创新精神。

    2、锻炼幼儿的语言组织能力,要求幼儿能够用较为流利的语言描述情景,并能够使用丰富的词汇来形容新年的快乐和自己愉悦的心情。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有大胆的创新精神

    难点:引导幼儿用较为流利的语言描述,表达自己的心情。

    活动准备

    各种与新年有关的图片或者物品

    活动过程

    谈话导题:“新年就要来到了,大家都很高兴,让我们来想一想,怎样过新年才快乐呢?”幼儿自由讨论,请想好了的小朋友来讲一讲,他准备怎样过新年?去年的时候是什么过的?心情怎么样?

    1、出示各种与新年有关的图片,请小朋友看一看,上面都有些什么,人们在做什么?他们的表情看起来怎么样?你觉得他们的心情是什么样的?为什么?

    2,忆去年小朋友给其他的班小朋友拜年的情景,请幼儿想一想当时的情景是怎么样的?我们在拜年的时候说了些什么?引导幼儿回忆《拜年》这首儿歌,全班一起来背诵,激发幼儿对新年的向往。

    3、告诉小朋友,新年是一年的新开始,小朋友又大了一岁了。提问:你在新的一年里有些什么打算,有什么愿望,应该怎样做?

    4、教师小结:我们不仅自己要快乐的过新年,而且还有给身边的人送去自己的祝福,我们已经学会了很多拜年的话,还可以把自己的祝福画出来,做成贺年卡,送给自己最喜欢的人,好吗?

    5,孩子们画画,动手做贺卡。

    大班的课件【篇6】

    活动目标

    1.喜欢玩找规律游戏。

    2.通过找规律游戏培养观察能力、推理能力。

    3.能寻找和发现不同的排列规律。

    4.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5.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课件准备:“排排坐”组图;“排队”组图;“排队蹲起”组图。

    活动过程

    一出示组图引导幼儿寻找排列规律

    1.出示图片“排排坐-1”。

    2.出示图片“排排坐-2”。

    二出示组图玩游戏寻找排列规律并按规律排列

    1.将幼儿分成两组。

    2.出示图片“排队-1”,幼儿分组进行游戏。

    3.出示图片“排队-2”,幼儿再次游戏。

    三出示组图在游戏中寻找排列规律并按规律排列

    1.出示图片“排队坐”,幼儿分组游戏。

    2.出示图片“排队坐”,幼儿再次游戏。

    教学反思

    1、 本次活动我以规律的广泛性存在一切事物中的特点而设计的`。通过有趣的游戏形式展开活动,在活动中洋溢着欢乐的气氛,寓教于乐。孩子们通过拍手拍脚的动作找出规律,通过观察图片找出递增、递减的规律,通过用摆图形找出颜色、形状的规律。最后幼儿在穿珠子、粘贴图片等操作过程中去掌握规律的普遍存在,培养幼儿的发散性思维能力。

    2、 在教法上我采用多层次从易到难,循序渐进的方法进行。活动开始让幼儿观察活动室的物体,幼儿按颜色、形状、大小、长短、高矮观察其中的规律存在,逐渐过渡到永动作拍出的规律,用图发现数的递增、递减规律,用图形摆出规律等层层深入,为幼儿认识规律加深了难度。

    3、 活动中幼儿兴趣很高,参与的欲望较强。幼儿通过观察去寻找规律,用动手操作去发现规律,用动作去体现规律,用各种感官去变现规律。幼儿在看、说、动、做中思维十分活跃。

    大班的课件【篇7】

    一、说设计意图:

    现在的独生子女在家庭中受的照顾多,保护多,一旦遇到问题往往束手无策,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遇事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而在现实生活中,常会有一些不安全的因素,为了让幼儿懂得自我保护,增强安全意识,我便设计了“我该怎么办”这一教学活动,帮助幼儿积累一些遇事解决问题的经验。

    在本次活动中我采用了“智慧树”“智慧果”“皇冠帽”这些能激发幼儿活动兴趣的游戏材料,同时还根据教学制作了课件,用竞赛游戏的形式来让幼儿选择、判断,提高幼儿兴趣,有效地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

    二、说目标定位:

    活动目标是教学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教育活动起导向作用。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情况,我把目标定位为:

    1、学会处理一些突发事件的好办法,提高幼儿自我保护意识。

    2、遇到困难时能积极想办法,具有初步的应变能力。

    3、能积极参加游戏,了解竞赛活动的游戏规则,在游戏有竞争与合作意识。

    三、说活动准备:

    1、“智慧树”(小松树)四棵,“智慧果”(各色塑料果子)若干,“皇冠帽”若干,红绿旗人手各一面。

    2、多媒体课件

    四、说教法:

    本次活动我采用了以下教学法:

    1、提问启发法

    2、直观教学法

    3、赏识激励法

    4、游戏体验法

    5、情境教学法

    这几种方法相互结合,动静交替,使幼儿在看看、做做、讲讲中,感受到建构知识的成功喜悦之情。

    五、说学法:

    《新纲要》中指出,教学活动应注重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本次活动我以幼儿为主体,以幼儿发展为本,幼儿采用的学法有:

    1、观察分析法

    2、讨论法

    3、竞赛游戏法

    4、互动法

    5、操作法

    6、多种感官参与法等

    让幼儿更有兴趣的学习,让活动气氛快乐和谐。

    六、说活动过程:

    整个活动分为四个环节,

    1、拍手游戏引出课题

    2、游戏:智力大赛,引导幼儿学习一些处理突发事件的方法

    3、激励:评出胜利者,为胜利的幼儿颁发“皇冠帽”,在音乐中结束活动。

    4、延伸活动:角色表演,引导幼儿在角色游戏区内自己进行情景表演,练习巩固在活动中获得的经验。

    第一个环节:游戏激趣,引出话题。

    孩子们,还记得我们学过的《安全拍手歌》吗?我们一起来拍一拍吧。(出示课件)

    你拍一,我拍一,注意安全数第一。你拍二,我拍二,健康生活好习惯。

    你拍三,我拍三,公众场所不乱窜。你拍四,我拍四,乱穿马路会出事。

    你拍五,我拍五,炎热天气防中暑。你拍六,我拍六?不慎落水要呼救。

    你拍七,我拍七,三无产品要远离。你拍八,我拍八,不往电线杆上爬。

    你拍九,我拍九,不跟生人随便走。你拍十,我拍十,自我保护是大事。

    孩子们,这首《安全拍手歌》告诉了我们很多安全常识。在我们生活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危险,你们能说一说发生在你身边的或者你了解到的危险事例吗?

    第二个环节:游戏:智力大赛,引导幼儿学习一些处理突发事件的好方法。

    首先老师谈话导入:我们小朋友在生活中,有时也会突然遇到一些危急的事情,我们该怎么办呢?今天就来进行一场比赛,比一比谁想的办法好,谁想的办法多。

    接下来老师引导幼儿:

    (1)了解竞赛活动的游戏规则。

    请幼儿自由组合分成四组。(提供形状、颜色不同的椅子让幼儿按其特征自由分组)

    师再介绍竞赛游戏规则:在每一组桌上都有一棵“智慧树”,只要答对问题,你的“智慧树”上就会长出一颗“智慧果”。让我们来比一比,哪组“智慧果”结得最多,这组的每个小朋友都可以得到一顶皇冠帽。

    (2)幼儿开始进行讨论题比赛,要求幼儿具有合作的意识。

    先请幼儿观看课件一:小朋友独自一人在家,有陌生人来敲门怎么办?幼儿讨论回答,答对的挂上一颗“智慧果”。

    观看课件二:小兔和妈妈逛商场是走丢了,狐狸大婶要带她去找妈妈,小兔该怎么办?

    观看课件三:亮亮和小朋友在公园玩,突然亮亮掉进了河里,小朋友该怎么办?

    观看课件四:小红和奶奶在家,奶奶突然昏倒了,小红该怎么办?

    观看课件五:有一个雷雨天,小红和朋友走在路上,小红想到树下避雨,小朋友不让她去,为什么?

    第三个环节:激励,评出胜利者,为胜利的幼儿颁发“皇冠帽”,在音乐中结束活动。

    第四个环节:活动延伸;在活动结束后,为强化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引导幼儿在角色游戏区内自己进行情景表演,练习巩固在活动中获得的经验。

    七、说说活动预测和反思:

    本次活动的生成来源于一个偶发事件,但这一事件背后所蕴藏的是安全教育的内涵,如何来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如果是空洞的说教幼儿只会感到枯燥乏味,没有兴趣。所以我主要采用了竞赛的游戏形式,让幼儿通过讨论、分析,知道了一些自我安全保护的方法。首先以讨论、谈话方式,引出话题。富有探索性的开始环节,让幼儿学会不同情况采用不同方法,充分激发幼儿的学习热情。接着以游戏《智力大赛》,引导幼儿学习一些处理突发事件的好方法。

    通过活动培养了幼儿竞争、合作的意识,并为每个幼儿提供了充分参与的机会,让幼儿敢于尝试、判断,充分发挥了幼儿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大班的课件【篇8】

    1、进一步理解加法的含义。

    2、学习5以内的加法运算。

    重点:学会5以内加法

    难点:真正理解5以内加法,会应用。活动准备:

    红花三朵;水果磁性教具若干;5以内的加法算式卡片若干。活动过程:

    1、教师和全体幼儿进行问答游戏,进行5以内数的分与合的练习师:小朋友,我问你,5可以分成1和几?

    幼:肖老师,我告诉你,5可以分成1和4、、、、、、

    2、教师和个别幼儿进行问答游戏,缩小幼儿之间的能力差距师:××小朋友,我问你,2和3合起来是几?

    ××幼儿:肖老师,我告诉你,2和3合起来是5.

    3、教师请幼儿两两合作并交换角色进行练习。

    一)复习3以内加法,巩固对“+”“=”的认识

    1、老师昨天奖给小明2朵大红花,今天又奖给他1朵大红花,小明两天共得了几朵大红花呢?(教师边说边演示)

    2、你是怎么算出来的?我们用加法算式怎么写出来呢?(教师板书:2+1=3)昨天奖到的2朵大红花用数字2来表示,今天奖到的1朵大红花,我们用数字1来表示。问共有几朵,我们用加法。

    “+”“=”又表示什么呢?(引导幼儿说说符号的含义,进一步复习巩固)

    二)学习5以内数的加法

    1、小朋友,看,这是小明的妈妈在超市里买的水果,看看她都买了什么?(出示不同数量的各种水果)

    现在老师要出题来考考你们,请你们算出橘子和苹果一共有几个?你是怎么知道的?(请幼儿说说自己的计算方法)

    用加法算式怎么来写呢?(教师板书,并引导幼儿读出算式,并说说算式中各数和符号所代表的意义)

    2、教师和幼儿编应用题

    如:小明的妈妈在超市里买了1个西瓜,买了4个脐橙,请问西瓜和脐橙一共有多少个?

    编出一道就以各种方式请幼儿说出算式或写出算式,并说说算式的含义。

    1、教师一一出示5以内的加法算式卡片(如1+3=),请全体幼儿抢答。

    2、教师出示5以内的算式卡片,请个别幼儿回答,对于有困难的幼儿,引导他利用实物等辅助进行计算。

    3、把幼儿分组进行比赛,看哪一组答得又对又快。

    回家与爸爸、妈妈比一比屋子里5以内的加法谁找的最多。(比如:3个凳子跟2个桌子可以组成5。1根黄瓜再加上4个西红柿是5······)

    大班的课件【篇9】

    制作对象:

    袜子招财猫。

    制作目的:

    培养宝宝的动手能力。

    准备材料:

    1、粗的线;

    2、细的线;

    3、大小剪刀各一把;

    5、针;

    6、水解笔;

    7、2只彩色袜子;

    8、铃铛;

    9、玩具棉或是棉花。

    制作步骤:

    1、首先要做招财猫的身体,想要做出一个胖胖可爱的招财猫身体,塞入的棉花必须要充足。所以在将棉花塞入袜子中的时候,最好分次进行。

    2、棉花塞好后,轻轻将整体揉出一个梨形的形状。

    3、塑造招财猫的头部,头部的棉花大概是身体的四分之一,要注意袜子开口要留在后脑勺,不是留在正上方。

    4、然后利用隐藏线缝法将袜子的开口缝合,缝合后两边会有多余的两角,利用这两个多余的部分,做成招财猫的耳朵,拉挺!然后将整个形态揉成一个类似葫芦的形状。

    5、再用准备好的水解笔在招财猫的脸部画上五官,缝的时候根据画的位置缝,才能让整个表情更加生动。

    6、然后用平时的缝衣线就可将眼睛、胡须、嘴巴线条缝出,也就完成了,还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为这个玩具增添一些饰品。

    咏雪的课件通用


    学生们有一个生动有趣的课堂,离不开老师辛苦准备的教案,所以老师写教案可不能随便对待。教案是教师教学设计的体现,那有哪些值得参考教案课件呢?教师范文大全精心整理了“咏雪的课件”的相关内容下面请您看详细的介绍,请您收藏此篇文章以备不时之需!

    咏雪的课件 篇1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如“俄而、欣然、拟、未若”等。

    2.结合注释,运用工具书,疏通文句,理解文意。

    3.发挥想象,学习用比喻的修辞方法描写事物。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诵读法。这是学生进入初中后学习的第一篇文言文,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要在充分诵读的基础上,读顺句子,读懂文意。

    2.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在情境中感受机智、在朗读中培养语感,引导学生敢于跳出书本,形成创造性阅读品质。

    二、学情分析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杨氏之子》、《伯牙绝弦》等几篇文言文,基本掌握了了一些朗读和理解文言文的方法,我主要是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方法进行学习,并努力创造一种氛围,让学生感受“咏雪”的情境,学习古人的智慧。

    三、教学重点

    发挥想象,学习用比喻的修辞方法描写事物。

    四、教学难点

    两个咏雪佳句的评析。

    五、教学过程

    课时安排1课时

    六、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 猜测谜语,激趣导入

    教师:同学们,我们来猜个谜语:“头戴六角帽,身穿白衣裳,寒冷全不怕,迎风空中舞。”另外,纪晓岚有一首诗:“一片两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九片十片千万片,飞入芦花皆不见。”说的是谁?

    学生回答:雪

    教师:你会将雪花比喻成什么?(学生回答)

    教师:今天我们跟随古人刘义庆去看看古代的少年才女是如何咏雪的?

    教师板书课题:咏雪

    活动2【讲授】 检查预习,扫除障碍

    1.学生介绍刘义庆及 《世说新语》,齐读注解①。

    2.教师补充《世说新语》。

    《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由刘义庆组织文人编写的。在写法上一般都是直叙其事,主要记晋代士大夫的言谈、行事,较多的反映了当时士族的思想、生活和清淡放诞的风气。被鲁迅先生称作“一部名士底(的)教科书”。全书有8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识鉴、赏誉等36门。

    活动3【自学】探究新知,感受文境

    1.听读课文,整体感知(播放课文录音)

    2.学生齐声朗读课文

    3.四人小组合作翻译,教师巡视解决小组提出的问题。

    教师提示:注意下文注解的运用,解决难翻译的字词。侧重分辨、掌握词语的翻译。(用圈点、标注法做好笔记)。

    活动4【交流】四人小组, 展示交流

    1.教师要求:展示时按两人朗读——1人句子翻译——1人重点词语强调的顺序进行。(一句一组)。

    2.教师适时点拨讲解古今异义词如“儿女”,省略句、判断句、倒装句等文言文积累知识。

    3.小组朗读(齐读或分角色朗读),加深理解,明确朗读停顿。 活动5【研讨】研读课文,品析比喻句

    1.四人小组梳理文章内容,用一句话概括各层内容,教师板书。

    2.教师引导、品读赏析:

    (1)教师提问:中心事件采用什么方式进行?两位孩子的回答运用怎样的修辞?你认为哪个更好?为什么?

    学生跳读课文,勾画、品读、体会咏雪语句,同桌商讨,得出结论,回答交流。

    教师归纳明确:

    认为“撒盐” 好,运用比喻将雪的颜色和下落形态很形似的表达出来,符合比喻的基本要求。

    认为“柳絮”好,同样运用比喻,但侧重神似,意象中给人以

    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意蕴深刻。

    (3)教师追问:文中一家之主谢太傅对两种回答有何态度?为什么?

    学生品读、勾画、理解,同桌商讨,得出结论,回答交流。 教师归纳明确:

    对子侄辈的回答很满意。

    “笑”前一个比喻,“乐”后一个比喻。

    为“柳絮”一喻而“笑乐”。称谢道韫为才女,说“咏絮才”,就是从这里来的。

    (4)教师再问:作者对两种回答又有何倾向?从文中哪个地方看出来?说说自己的看法。

    学生品读、勾画、理解,同桌商讨,得出结论,回答交流。 活动6【练习】拓展延伸,积累名句

    回忆你的学习积累,你知道古人有哪些喻雪的名句?

    学生背诵展示,

    教师补充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李白

    活动7【小结】回顾内容,归纳总结

    本文叙述了谢家子弟“咏雪”的故事,以描写人物语言为主,全篇语言简练。在不足百字的文章里,清楚地交代了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缘由以及经过和结果。虽未作一字议论,但从文末补充交代谢道韫的身份可以看出,作者更加赞赏谢道韫的才气。

    活动8 【作业】巩固新知,提高能力

    1.背诵《咏雪》

    2.预习《陈太丘与友期》熟读,翻译。

    活动9 【板书】理清思路,归纳重点

    交代时、地、寒雪日铺垫

    人、事咏雪问:“白雪纷纷何所似?”

    答: 笑乐

    暗示点题,赞赏才气(咏絮才)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环节操作中能够渗透“少教多学”理念,贯穿以学生为主体,以“学”代教的原则,尝试运用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逐渐改变学生被动的学习方式,此堂课这一点实施的比较好,能通过生生互动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不足之处:但本节课也有不足,诵读贯彻不到位,未能实现大多数学生当堂背诵的目标,在诵读形式上也显单一。另外,研读课文环节,概括层次时教师应拿第一层做示范,让学生明白是用一句话归纳解析内容,这样就不会导致学生不明就里,在此处过多花费时间。也就能节省出时间借助板书指导学生进行背诵练习。

    咏雪的课件 篇2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文言文,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如“俄而、欣然、拟、未若”等。

    背诵两篇短文。

    能力目标:

    1、结合注释,运用工具书,疏通文句,理解文意。

    2、发挥想象,学习用比喻的修辞方法描写事物。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在情境中感受机智、在朗读中培养语感,引导学生敢于跳出书本,形成创造性阅读品质。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教学难点]

    两个咏雪佳句的评析。

    [教学方法]

    1、诵读法。这是学生进入初中后学习的第一篇文言文,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要在充分诵读的基础上,读顺句子,读懂文意。

    2、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文本是叙事性的,但其中又包含着可议论的内容,这正是《世说新语》记事的特点。我按照古为今用的原则来处理这篇课文,利用它来发展学生的思维,多方讨论,交流看法,如《咏雪》中,你认为哪个比喻更好?

    3、延伸阅读法。本文用一课时教读,如时间略有富余,可从《世说新语》中再选一两个故事让学生阅读。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打印好的阅读材料。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要点]

    先由聪明少年导入文本,介绍《世说新语》,诵读《咏雪》品析佳句,拓展延伸。

    [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趣

    师:看到同学们一双双充满智慧的眼睛,我就不由地想起了冰心的一首诗:“万千的天使/要起来歌颂小孩子/小孩子那细小的身躯里/含着伟大的灵魂,/有着无穷的'机智。”是啊,我国古代文献记录中就有许许多多聪颖机智的少年儿童,他们的故事至今流传。你知道哪些关于聪颖儿童的故事呢?

    学生讲述自己准备的故事。如司马光砸缸、曹冲称象等。

    教师:同学们,其实像司马光这样聪明的中国古代少年还有很多,如四岁画画的王冕、七岁做诗的曹植、十二岁做宰相的甘罗等。我希望同学们多读聪明人的故事,但不要局限于故事本身,因为有自己创见的人才更聪明。今天我们再跟随古人刘义庆去认识古代的一位少年才女,和她比比谁更有才吧!

    二、介绍刘义庆及《世说新语》

    学生齐读注解①对刘义庆的介绍,教师补充《世说新语》。

    多媒体显示:

    《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由刘义庆组织文人编写的。在写法上一般都是直叙其事,主要记晋代士大夫的言谈、行事,较多的反映了当时士族的思想、生活和清淡放诞的风气。被鲁迅先生称作“一部名士底(的)教科书”。全书有8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36门。《咏雪》选自“言语”一门。

    三、诵读文本,复述故事。

    1、教师教读。由于学生文言文知识不够,诵读可能有一定困难,所以,教师要一句一句教读。教师教读时,要求学生边听边注意正音和句读,把握感情基调,体会语感。

    介绍文言文:文言文是古代的书面语,特点是简洁,典雅。学习文言文是为了继承民族的文化遗产,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历史,还可以丰富我们的语言。它与现代汉语一脉相承,只要有信心,并不难学。你了解的学习文言文的方法有哪些?学好文言文关键在于培养语感,而培养语感的第一个好方法就是诵读。“读”是我们学习语文最基本的方法之一,读书要做到“眼到,口到,心到”。下面跟老师读。

    例句:“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体会到:根据文意读准节奏。难句如:“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学生自由练习朗读。把握人物对话的语气、表情,注意节奏。要求:沉醉其中读出韵味。

    学生分角色朗读,教师要加以指导,如句读、语调等。重点突出“读”的环节,力争当堂成诵。

    (过渡)在学生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要求复述,为疏通课文打好基础。学生四人小组复述,也可以全班交流复述。

    要求:①要有时间、地点、人物。②讲清事情发生的缘由—经过—结果。

    四、疏通大意,品析佳句

    1、默读课文,对照注释疏通大意。

    默读贵在边读边思考,要求学生

    五、疏通大意,探究文本

    1、默读课文,对照注释疏通大意。采用圈点勾画的方法把不理解的词句记录下来,如重点词语:“俄而”、“欣然”、“拟”、“未若”等,然后让学生提出来,全班一起讨论解决。必要时;教师精讲点拨。(教师要提示学生运用以前学过的加字法、换字法疏通文意。)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2、学生分组探究问题。

    (1)各组提问。疏通文意后,请同学们深读课文,提出难以理解的问题。

    (2)教师归纳问题。可能提出的问题有:

    ①谢家聚会吟诗,为什么不选择一个良辰佳日,却选择一个寒雪日?

    ②“公大笑乐”该如何理解?谢太傅到底认为谁回答得最好?

    ③把雪比作盐,比作柳絮,到底哪一个好?还有更好的形容雪的比喻吗?

    (3)学生展开讨论,各抒己见,教师酌情指导。

    明确:①文章开头一句话“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短短十五字,涵盖了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及主体事件等丰富的内容。正因为“寒雪日”“俄而雪骤”,才能引出“咏雪”的事件。

    古人看重的“四美”是良辰、美景、赏心、乐事。这里良辰、美景不可拘泥地理解为春和景明、绿草如茵,在雪花飞扬的寒冷天气中,外出不便,聚会咏雪不正是赏心乐事吗?文中“欣然”“大笑”“乐”等词可见其融洽、欢快、轻松的气氛。

    ②对“公大笑乐”,有不同的解释:有人认为谢太傅对两个答案都表示满意;有人认为“笑”前喻,“乐”后喻;有人认为谢太傅为“柳絮”一喻而“笑乐”。

    文章虽然没有明确交代谢太傅的评价,但从文末补充谢道韫的身份可以看出,作者分明是暗示读者谢太傅更赞赏谢道韫的才气。意在言外,确实耐人寻味。

    ③用“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来比拟“大雪纷飞”,各有千秋。有人认为“撒盐空中”一喻好,雪的颜色和下落之态跟盐比较接近,而柳絮呈灰白色,在风中往往上扬,甚至飞得更高更远,跟雪的飘舞方式不同。写物必须首先求得形似而后达于神似,形似是基础。有人认为“柳絮因风起”一喻好,它给人以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有深刻的意蕴(“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雪莱)。而“撒盐”一喻所缺乏的恰恰是意蕴。好的诗句要有意象,意象是物象和意蕴的统一,“柳絮”一喻就好在有意象。

    同学列举的喻体有“鹅毛”“蒲公英的孩子”等,教师在充分肯定的基础上,适当引申其他咏雪名句,如韩愈的《春雪》:“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等。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用想象背诵法背诵课文。

    背诵有两个明显的功能:

    一、能帮助深入理解内容;

    二、能提高阅读翻译的效果。因此学习文言文最好熟读到背诵,这对文言文阅读翻译理解的益处颇大。背诵文言文不等于死读硬背,而应讲求方法,可收事半功倍之效。结合投影想象画面背诵文章。

    默写课文。

    五、课堂练习

    五、课堂练习:

    (一)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二)徐孺子

    徐孺子年九岁,尝月下戏。人语①之曰:“若令月中无物②,当极明邪?”徐曰:“不然,譬如人眼中有瞳(tóng)子,无此必不明。”

    【注释】①语:对??说。物②:指人和事物。神话传说月亮里有嫦娥、玉兔、桂树等。

    [练习]:

    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

    与儿女讲论文义()撒盐空中差可拟()()

    未若柳絮因风起()若令月中无物()

    短文

    (二)中也有一比喻句,写在下面分析其好处。

    比喻句:

    好处:

    六、阅读激趣:

    你知道今天的课堂上涌现了一批聪颖机智的同学。但是你知道七岁的王戎为什么在大家竞相摘吃李子时而他却不为所动吗?你知道十岁的孔文举面对别人“小时了了,大未必佳”是如何机智应答的吗?请走进《世说新语》!走进古诗文!

    七、布置作业:

    1、从文中选择自己喜欢的一咏雪句并写出理由。

    2、整理你在本课上学到的文言文知识和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3、利用学到的方法预习《陈太丘与友期》,熟读课文,结合注释疏通文意,提出自己不清楚的问题。

    教学反思:

    1、本课的设计比较注意学生学习文言文习惯的培养,为今后学习文言文做好基础工作。

    2、学生的反应尤其是朗读和讨论表现非常好,积极动脑深入探究。如在评判咏雪句子时能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且说话注意到了形式要求,即:表明观点,阐述理由,再次总结。

    3、教案设计挺全面,但因课堂时间紧张所以删去了几个环节,如《世说新语》的介绍﹑问题探究中的一二小题以及课堂练习和阅读激趣。现在想来还是因为刚进入初中的孩子们的文言知识有限,如果有一预习环节或一学期的积累可能就会更好。

    4、教师的课堂用语要再进行锤炼,如把“说给我听”改为“讲给大家听听”等。这一点我会在每一堂课上都注意,因为这是一个教师的语言基本功。

    咏雪的课件 篇3

    学习目标:了解文学常识,积累文言词汇;课文细读——读得清楚、读得好听、读得有味。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们今天要学两则文言短文,出自《世说新语》。《世说新语》在我国文化史上是一部非常著名的作品,书上注解说它是由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世说新语》今传本分作上、中、下三卷,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三十六门(两则故事分属哪两门?)全书共一千多则,记述自汉末到刘宋时名士贵族的轶闻轶事,主要为有关人物评论、清谈玄言(指魏晋时期士大夫崇尚老庄,空谈玄理,不做文章而流为清谈。后泛指不切实务的谈论)和机智应对的故事。书中所记人物皆实有其人,但其言行往往出于传闻,未必属实,还有一些篇幅则采自前人著述,所以我们可以把它看成是一部志人小说集。它里面的文章都不长,一则一则的,篇幅都比较短小。

    二、整体把握

    1、同学们打开书,也要拿起笔。看第一句“谢太傅寒雪日内集”,谢太傅就是谢安,与谢安有关的成语是什么?(东山再起。)谢安很有作为,年轻是隐居东山,后来又出山,所以叫东山再起。看看谢安的有关材料。

    (屏幕)“谢太傅即谢安,是东晋后期的一代名相,死后追赠太傅。《世说新语》是追记前朝的事情,所以写谢安的官衔。故事中的谢道韫当时还是小女孩,文中称“左将军王凝之妻也”,也是追书之词。

    2、(屏幕)学习任务:课文细读——读得清楚读得好听读得有味

    三、读得清楚

    1、(屏幕)读得清楚:其标志就是讲得清楚。

    2、首先我们得讲清人物。短文写了几个人物?人物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3、释“儿女”

    “与儿女讲论文义”。注意这句话中的“儿女”是子侄晚辈的意思,跟我们今天现代汉语不一样。学文言文要注意它在词语、词汇上跟现代汉语有什么不同。现代汉语一般双音词多,如“我们”是两个字,“他们”是两个字,而文言文多用单音字来表达,一个字是一个词的情况非常多,如“妻子”在文言文中就表示两个词,而我们今天是一个词。如文中的“儿女”是指“子侄晚辈”的意思。

    4、我们再看几个词语含义(屏幕):

    雪骤:雪下得很快。骤:迅疾(有个成语要写下来:暴风骤雨)未若:不如,比不上

    因:凭借、趁着(师:有个成语“因势利导”就是趁着意思。)即:就是。

    5、下面根据注解,自己给自己讲得清楚,讲不清楚问老师。(生自主讲述课文)谁来讲清楚呀?(指名)

    6、点评归纳:她要是换成“咏雪的这个女孩”就更清楚了。这三句话可以用原文更雅致些。(屏幕)一起来读:

    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会在一起,跟子侄辈的人讲解诗文。不久,雪下得大了,太傅高兴地说:“白雪纷纷何所似?”他的侄子说:“撒盐空中差可拟”他的侄女说:“未若柳絮因风起”太傅高兴得大笑。咏雪的女孩是谢太傅的长兄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师:屏幕中有三句没改,可考试时要写出来,要不老师说你不会。(屏幕)再来读:

    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会在一起,跟子侄辈的人讲解诗文。不久,雪下得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他侄子胡儿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他侄女说:“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太傅高兴得笑了起来。咏雪的女孩是谢太傅的长兄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四、读得好听

    (屏幕)朗读停顿:顺应语法的停顿清晰音节的停顿。(生再齐读)师:还有一处不大好听,“即公大兄无奕女”怎么停顿?要注意特殊语境的停顿。(师示范读)师:“公大笑乐”怎样读?你试试。(生读,师适时点拨,师演读后,生齐读)

    五、读得有味

    1、(屏幕)读得有味:其标志就是品味语言俄而雪骤公大笑乐

    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2、看这几句话,你们每个人选一个地方,说说你的理解,写出观点,准备你的表述。给四分钟时间。

    3、交流归纳。

    “俄而雪骤”在文中的作用渲染氛围,引发故事,因为雪骤引发吟诗;

    “公大笑乐”在文中的作用表现了人物的神情意态,渲染了欢快轻松的气氛,也与“欣然”形成呼应。谢安对小孩很好,不便当面批评。

    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表现了侄儿不假思索,抢先回答而又觉得心中没底。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表现了谢道韫是思考后回答,自信且文字优美。

    4、读书还要多思,你们看,还有很多奇妙之处:(屏幕)

    奇妙发现之一:三种表达方式很奇妙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叙述)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描写)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说明)

    奇妙发现之二: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故事要素)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故事主体)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故事补说)

    奇妙发现之三:详略表达很奇妙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略)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详)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略)

    六、小结

    这堂课,我们进行了课文细读,我们能得到一些启发:孩子从小就要接受文学教育呀!

    七、拓展延伸——推荐阅读《世说新语》

    1、我们可以了解谢家的背景,这个家族在中国历史上可不平凡。(屏幕)“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靖胡沙”“暂因苍生起,谈笑靖胡沙”(李白)李白是谁也看不起的,但他只看得起谢家人!“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靖胡沙”“暂因苍生起,谈笑靖胡沙”,李白是不肯“摧眉折腰事权贵”的,但他却对谢安佩服得五体投地。

    2、谢家还有几个后辈,在中国文学史上是很有名的。如大小谢,谢脁以及他的叔叔谢灵运,谢灵运开创山水诗,山水诗一派就是他们家所开创的。“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是谢灵运所写,很有名!后面的“景仄鸣禽集,水木湛清华”是谢脁写的,清华大学的名字就从这来的。“水木湛清华”描绘的是傍晚时候,鸟飞到树林中唱歌,水很清,湛蓝湛蓝的,旁边的树木的倒影映到水中。“一生低首谢宣城”“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我吟谢脁诗上语,朔风飒飒吹飞雨”,这些诗句可以知道李白非常推崇谢家祖先及谢灵运、谢脁两位诗人的。我们再看一些文章,写谢安的,作为旁证,来了解下谢安这个人物。(屏幕)

    【原文】

    谢太傅盘桓东山,时与孙兴公诸人泛海戏。风起浪涌,孙、王诸人色并遽,便唱使还。太傅神情方王,吟啸不言。舟人以公貌闲意说,犹去不止。既风转急,浪猛,诸人皆喧动不坐。公徐云:“如此,将无归?”众人即承响而回。于是审其量,足以镇安朝野。

    【注释】

    ①盘桓:徘徊,逗留。谢太傅:谢安。按:谢安在出任官职前,曾在会稽郡的东山隐居,时常和孙兴公、王羲之、支道林等畅游山水。盘桓:徘徊;逗留。泛海:坐船出海。

    ②王:指王羲之。色:神情。并:一同。遽:惊慌。

    ③唱:通“倡”,提议。

    ④神情:精神兴致。王:通“旺”,指兴致高。

    ⑤说:通“悦”,愉快。

    ⑥犹:仍然。去:指划船前进。

    ⑦喧:叫嚷。动:摇晃。不坐:坐不稳,不能安坐。

    ⑧将无:莫非;恐怕;难道。

    ⑨承响:应声。

    ⑩使:让。

    【翻译】

    太傅谢安在东山居留期间,时常和孙兴公等人坐船到海上游玩。有一次起了风,浪涛汹涌,孙兴公、王羲之等人一齐惊恐失色,便提议掉转船头回去。谢安这时精神振奋,兴致正高,又朗吟又吹口哨,不发一言。船夫因为谢安神态安闲,心情舒畅,便仍然摇船向前。一会儿,风势更急,浪更猛了,大家都叫嚷骚动起来,坐不住。谢安慢条斯理地说:“如果都这样乱成一团,我们就回不去了吧?”大家立即响应,就回去了。从这件事里人们明白了谢安的气度,认为他完全能够镇抚朝廷内外,安定国家。

    从本则短文可以知道这个人气量大,很镇静!你看他在下围棋听到前方捷报的时候:(屏幕)

    【原文】

    谢公与人围棋,俄而谢玄淮上信至。看书竟,默然无言,徐向局。客问淮上利害。答曰:“小儿辈大破贼。”意色举止,不异于常。

    【翻译】谢安和客人下围棋,一会儿谢玄从淝水战场上派出的信使到了,谢安看完信,默不作声,又慢慢地下起棋来。客人问他战场上的胜败情况,谢安回答说:“孩子们大破贼兵。”说话间,神色、举动和平时没有两样。

    这么大的喜讯,他还那么地镇静!等棋下完了送走客人之后,谢安高兴得手舞足蹈,转身过门时,一脚踢在门坎上,把木屐的齿都碰断了!

    当然他还有一个特点是比较多情,(屏幕)爱看婢女表演,夫人不让看,说再看说明你花心了。

    【原文】

    谢公夫人帏诸婢,使在前作伎,使太傅暂见,便下帏。太傅索更开,夫人云:“恐伤盛德。”

    【注释】①帏:指设置帷幕,也指帷幕。伎:歌舞。

    【译文】谢安的妻子刘夫人挂起帷幕围着众婢女,叫她们在自己面前表演歌舞,也让谢安看了一会,便放下了帷幕。谢安要求再打开帷幕,夫人说:“恐怕会损害你的美德。”

    大家可了解到谢安是一个很有城府、气量很大的一个人。所以《咏雪》一文中他大笑里面就包含很多意思。

    3、谢道韫是另外一种个性化,跟后来的古代社会女性及其它小说里提到的女性形象性格不大一样。(屏幕)

    【原文】

    王凝之谢夫人既往王氏,大薄凝之①;既还谢家,意大不说。太傅慰释之曰:“王郎,逸少之子,人身亦不恶,汝何以恨乃尔②?”答曰:“一门叔父,则有阿大、中郎③;群从兄弟,则有封、胡、遏、未④。不意天壤之中,乃有王郎!”

    【注释】①谢夫人:王凝之妻子谢道韫,是谢安的哥哥谢奕的女儿,王羲之(字逸少)的儿媳妇。

    ②人身:人品、才学。

    ③阿大、中郎:阿大不知指谁,疑指谢安的堂兄谢尚。中郎可能指谢安弟弟谢万,他曾任抚军从事中郎。也可能指谢安哥哥、排行第二的谢据。

    ④群从兄弟:同族的堂兄弟。封、胡、遏、未:封是谢韶,胡是谢朗,遏是谢玄,未是谢渊,这都是小名。四人都是谢家有才学的人。

    【译文】王凝之妻子谢夫人到王家后,非常轻视凝之;回到谢家后,心里非常不高兴。太傅谢安安慰、开导她说:“王郎是逸少的儿子,人品和才学也不错,你为什么竟不满意到这个地步?”谢夫人回答说:“同一家的叔父里头,就有阿大、中郎这样的人物;本家兄弟,就有封、胡、遏、未这样的人物。没想到天地之间,竟有王郎这种人!”

    王郎怎么差劲呢?他天天在家修道炼丹。谢道韫是很有才华的,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又会跳舞。晚上她想唱唱歌、跳跳舞,王郎他又不陪她。王郎一点情趣都没有,整天就会打坐。所以谢道韫觉得精神生活很枯燥。

    4、相比之下,他爸爸王羲之就非常聪明有才了,(屏幕)

    【原文】

    郗太傅在京口,遣门生与王丞相书,求女婿。丞相语郗信:“君往东厢,任意选之。”门生归,白郗曰:“王家诸郎,亦皆可嘉,闻来觅婿,咸自矜持。唯有一郎,在床上坦腹卧,如不闻。”郗公云:“正此好!”访之,乃是逸少,因嫁女与焉。

    【译文】太傅郗鉴在京口的时候,派门生送信给丞相王导,想在他家挑个女婿。王导告诉郗鉴的来人说:“您到东厢房去,随意挑选吧。”门生回去禀告郗鉴说:“王家的那些公子还都值得夸奖,听说来挑女婿,就都拘谨起来,只有一位公子在东边床上袒胸露腹地躺着,好像没有听见一样。”郗鉴说:“正是这个好!”一查访,原来是王逸少,便把女儿嫁给他。

    这就是后来我们说的“东床快婿”的来历。我估计这是王羲之他设计好的,可能是他早就看上那家的女孩子,别人都去争,他在旁边故意要搞另类、个性化的动作,吸引大家的注意力。

    咏雪的课件 篇4

    教学目标:

    1、学习古汉语知识。

    2、背诵短文。

    3、比较“撒盐空中”与“柳絮因风起”的美感差异。

    教学过程:

    一、师生交谈家庭聚会时的情况,引入作对联,咏诗词歌赋,之后,师生共同研读南朝文学家刘义庆的一篇短文《咏雪》。

    二、要求学生对照课文注释默读课文,圈画出生字、难词。之后,小组利用工具书解决。之后,提出不懂的问题,全班交流。

    看大屏幕讲析文言词句:

    内集,家庭聚会。

    儿女,子侄晚辈统称。

    俄而,不久,一会儿。

    骤,猛。

    欣然,高兴的样子。

    拟,比,比拟。

    未若,不如。

    差,大致。

    因,趁,乘。

    1、白雪纷纷何所似?似何,像什么。

    2.即……之妻也。“……也”,“是……”

    3、即……之妻也。省略主语“(谢道韫)就是……”

    三、教师范读课文。

    四、教师领读课文。

    五、学生自由朗读一遍。

    六、教师示范、指导背颂课文(合上书,一学生读,其余学生听,三遍之后背诵)。

    七、简析课文内容:文中赞赏了谁?

    赞赏谢道韫的才气。从哪一句得知?文末交代道韫的身世可见。

    八、两个小孩都很快做出了句子,且小男孩最快,随后小女孩微起朱唇出妙语“未若柳絮因风起”,因而公大笑乐,比较“撒盐空中”与“柳絮因风起”形容“白雪纷纷”,哪一个更好?学生各抒己见,自圆其说即可。

    教师见解:“撒盐空中”这句虽然形似,但给人的感觉不美,“柳絮因风起”句则形象、动态、美感兼具,有意蕴。举例:有一首打油诗写道:“江山一笼统,井上一窟窿。黑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这首打油诗有形象,无意象,我们体会不到景物美,这不是成功的文学创作,好的文学形象要有美感,有情趣。如:“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韩愈《咏雪》)

    《咏雪》中“寒雪”、”内集”、”欣然”、”大笑乐”营造了怎样的气氛?

    营造了欢快轻松的家庭气氛,这是一个充满文化气息的家庭。

    九、齐背课文。

    十、拓展练习。

    要求学生背出自己熟悉的咏雪诗句,师生共同欣赏。

    附课文《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咏雪的课件 篇5

    一、教学目标

    1、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多角度思维的能力和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

    2、 知识与能力:阅读浅易文言文,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3、 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二、教学重点

    诵读课文,多角度的拓展学生的思维。

    三、教学过程

    (播放刀朗的《2002年的第一场雪》作为背景音乐。)

    多媒体展示雪花纷飞的图片,学生赏析。

    然后过渡到问题设计:你觉得雪花像什么呢?用什么比喻好呢?

    进而问他们,既然这样,你们想知道古人用什么来比喻雪花的呢?从而导入所学课文.

    四、整体感知 自主探究

    1、学生自由朗读,教师作以点拔。

    2、学生示范朗读并做以点评。

    3、扫除字词上的障碍,请同学们借助注解,读准字音,理解字词的含义。

    4、用学过的“加字法”和“换字法”翻译课文,并试背诵课文。

    五、分组讨论 质疑体会

    学生按学习小组进行“合作探究,互问互答”。

    教师适时点评,自然过渡。

    咏雪的课件 篇6

    【教学目标】

    1、积累重点文言字词。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文言文,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3、感受到文化家庭和乐融融的氛围。

    【教学重难点】

    诵读课文,积累常见文言字词,能借助注释理解课文基本内容。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刘禹锡的《乌衣巷》,最有名的是后面两句:“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王、谢是当时最有名、最显赫的两个大家族,有“王与谢共天下”的说法。这两个家族人才辈出。而谢安无疑是一位优秀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争——淝水之战,就是时任东晋宰相的谢安指挥的。

    本课要学习的就是有关谢安与他子侄辈讲论文义的一篇文章,也就是《咏雪》。

    二、作家与作品

    1、结合课文注释1了解有关《世说新语》和刘义庆的知识。

    《世说新语》,魏晋南北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是南朝宋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全书按内容分类记事,共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36门。《咏雪》选自“言语”一门。

    三、整体感知

    1、初读课文,读准节奏: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教师指导读音。

    (2)听课文录音,要求听清停顿,注意节奏。

    (3)去标点读,读出停顿,培养学生的文言语感。

    2、再读课文,读懂文义:

    (1)借助课本注释,同桌口头互译。

    (2)学生回答,教师指导,强调重点字词。

    3、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时间:寒雪日 地点:家里 人物:谢太傅、儿女们 事件:与儿女讲论文义

    提问:家庭聚会的氛围怎样?从哪里看出来。

    明确:融洽、愉快、轻松和谐且文化气息浓厚的家庭气氛。 寒雪、“内集”、“欣然”、“大笑乐”等词语。

    咏雪的课件 篇7

    一、教材分析

    《世说新语》两则是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本单元的文章以家庭、亲情为主题。其中,《咏雪》一文展现了家庭和美温馨的一面,勾画了古人家庭教育家庭文化的画面,展现了一个典型的书香家庭。这篇课文看似浅显,但若能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深入领会,自会翻出新意。

    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的编写意图和本文的内容、文体特点我确立了如下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积累文言词语。

    (2)理解文意,学习古人智慧、守信的美德。

    二、教学方法

    新课程的教学理念认为,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呵护学生好奇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团队精神是课堂教学的主题,针对这些,我选择的教学方法有:

    (1朗读法,朗读是培养学生语感的最基本方法,是引起学生与作者共鸣的最佳途径,学生读中积累,读中拓展思维想象的空间。

    (2)讨论法,小组讨论,为学生搭建交流沟通的平台,使信息呈立体交叉式传递,也更能体现面向全体学生和“我的课堂我做主”的新理念。

    (3)问答式教学法,一位教育家说,教育即对话,可以充分发挥师生两方面的积极性,启发学生思维。这篇课文浅显易懂,贴近学生的生活体验,可以从多方面设计学生乐于讨论的话题。

    三、教学程序

    (1)导入新课,我采用情景设置法来导入新课,既能有效地抓住学生的吸引力,又能迅速地让学生进入到理想的学习氛围中。我设计的导语是:中国有句古话叫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历史上有很多成功人士在年少时就崭露头角,如骆宾王做诗《鹅,鹅》时只有七岁,甘罗做宰相时只有十二岁,这些都已成为千古佳话。不过,在座的各位也是意气风发、不同凡响呀。同时,学习《世说新语》两则,大家也可以真真切切地体会一下中国是诗书礼仪之邦。今天,我们先来认识一位小才女,她叫谢道蕴。

    (2)诵读课文,语文的学习重在读,读中知其意,读中会其理,读中可以品评到“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味儿来。这个环节是本节课的重点,老师先范读再教读,要求学生边听边正音,把握感情基调,体会语感,然后自由练习朗读。

    (3)疏通文意,学生对照注释,默读课文,疏通文意,采用圈点勾画方法把不理解的词句标出来。

    (4)研读课文,这是本节课的难点。我采用问答式和讨论式教学方法,设计了七个问题,既强调对重点词语、句子的理解,又训练学生对课文深层次的思考,由浅入深,环环相扣。围绕着“内集”让学生回答:目的是什么,参加人有哪些,天气状况如何,深层次思考:为什么会着重写天气;围绕着“咏雪”学生回答,文中考题是什么,答案有哪些,深层次思考:细读课文,谢太傅欣赏谁的答案,胡儿和无奕女谁自信,你认为谁的答案较好,你认为“聪明”从哪儿来等这些问题,训练学生抓住关键词来体会文意,同时又促学生的思维动起来,跳一跳就可以摘到苹果。

    (5)学生在体会文意的基础上分角色朗读,直至背会。

    四、板书设计

    遵循简洁直观又能画龙点睛的原则,我设计的板书如下:

    撒盐空中过中不至—无信

    咏雪陈太丘与友期

    风吹柳絮对子骂父—无礼

    【扇形的面积课件】相关推荐
    [热]幼儿园认识蔬菜教案大全7篇

    我相信幼师都接触过教案,撰写教案有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要想在教学中不断进取,其秘诀之一就是编写好教案。写幼儿园教案要注意哪些方面呢?下面是小编特地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认识蔬菜教案大全7篇”。活动准备:不透明的盒子里面放着香菜。香菜盆栽。活动目标:通过盒子引起孩子的好奇心。经过看、闻、尝来了解香菜。活...

    实用!幼儿园中班秋游教案集锦1440字

    按照惯例,幼儿园教师必须撰写自己的教案,教案在我们教师的教学中非常重要,每一位幼师都要慎重考虑教案的设计,好的幼儿园教案都有哪些内容?为了解决大家烦恼,小编特地收集整理了实用!幼儿园中班秋游教案集锦1440字,供大家参考。活动目标:1、欣赏音乐,能有节奏的开火车。2、在玩开火车的游戏时能够分辨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