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案
  • >幼儿园教案
  • >导航
  • >2024地球课件(汇集7篇)
  • 地球课件

    发表时间:2024-08-18

    2024地球课件(汇集7篇)。

    优秀的人总是会提前做好准备,为了使每堂课能够顺利的进展,教师通常会准备好下节课的教案,所以,很多老师会准备好教案方便教学,教案有利于老师提前熟悉所教学的内容,提供效率。那么如何写好我们的幼儿园教案呢?为此,你可能需要看看“2024地球课件(汇集7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地球课件 篇1

    1.通过阅读课文,了解科学家推测水火星上有水和生命的依据,知道火星上水的两种来源,并能读懂第二种来源。

    2.学会用替换近义词和联系上下文的方法来理解“家常便饭”

    “集体大逃亡”的词语的意思,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性。

    3.了解火星上水留不住的原因。

    ※4.想象火星上洪水泛滥的画面,写成一段话。

    5.激发起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和培养科学研究的志向,懂得大胆推测和科学论证是研究宇宙的重要手段。

    (二)完成目标:

    3. 精读第二部分。

    过渡:火星和地球如此相似,好比一对“孪生兄弟”,科学家们也由此推测——火星也和地球一样有水和生命存在。那么这种推测有没有依据?火星上的水又是从哪儿来的呢?接下来我们重点研读课文第二部分。

    (1)“科学家研究分析了火星的照片资料,发现……”

    (出示火星河床图片)这就是火星河床的照片资料。谁愿意看着照片向大家介绍一下。

    (2)“3月以后,人们通过……钻孔分析,进一步证实……。”

    看来科学家的推测是有依据的,大胆的想象推测离不开科学严密的研究认证。

    A、火星上确实曾经有过水的存在。那么,火星上的水是从哪里来的呢?

    1.出示学习单:

    (1)自由读读3-5自然段,哪些句子写出了火星上水的来源,用横线画出来。

    (1)也许是持续了数亿年的彗星河陨石风暴,给兄弟俩送去了最初的水。

    (2)在兄弟俩诞生之初,水的成分就已经潜藏在一些矿物中了。

    B、这些都是科学家们的推测。你是从哪些词语中读懂的?(也许、可能)

    是的,毕竟是几十亿年前的事了,人类还没有诞生。但大胆而合理的想象可以帮助人类来推测当时的情形。

    C、让我们回到40多亿年前,地球与火星诞生之初。

    出示:当时,太阳系内有无数大大小小的碎片四处游荡,彼此碰撞是家常便饭。

    看来,替换近义词是理解词语的一种好方法。

    ②那你觉得用“家常便饭”和“习以为常、十分寻常、普普通通”哪个更好?

    ③这一段中还有哪些词能说明当时太阳系内大大小小的碎片彼此碰撞是家常便饭? (“经常、、无数、四处”)

    对,根据上下文也可以了解词语的意思。

    D、读读表示第二种来源的句子,想一想它的意思。你可以用口头介绍的方法来谈谈你的理解,也可以图解的形式,笔头进行表达。

    ①请一、两位学生口头谈谈对这段话的理解。

    ②请一位学生上台补充示意图。

    ③引读:从宇宙飞船拍摄的火星照片看,上面有——,河床上布满了——。看着这些照片,我们仿佛可以听到——。

    E、这样的文字让你想到了怎样的画面?尽量要用上一些四字词语,让你的文字把读者带入那个洪水泛滥的画面。

    出示学习单:

    (1)读着这段文字,你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画面?可以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也可以选用老师提供的词语。(浊浪滚滚、奔腾咆哮、排山倒海、一泻千里……)△

    如: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冲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挡……

    (四)教学意图:

    说明文如果上成了科学辅导文,就会丢失“语文”的特性;如果不将知识说透,那么就不能很好地理解科学知识。这篇文章虽然是科普题材的课文,但是文中却有很多贴切形象的比拟,比如课题中的“孪生兄弟”、此段中的“家常便饭”以及下文中的“集体大逃亡”等词语。除此之外,此环节的设计还重在体现语文的工具性,将课文中的.文字还原成画面,并通过学生的笔写成片断,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三)教学过程(师生活动过程):

    1.为什么地球上的水不但能留下来,而且孕育出了生命;而火星上的水原本可能比地球还多,却没能留住呢?”

    2.带着问题读课文,找出原因。并试着用“因为——所以——”的句式练着说一说。

    3.学生自学,教师巡视。

    4. 检查反馈。

    指名交流。

    (1)校对学生画出的句子,并纠正。

    (2)读读,体会作者形象化的写法写出了气体脱离火星表面的过程。(如“集体大逃亡”、“裹挟”赋予人的性格 )

    (3)练习用“因为——所以——”的句式练着说一说。

    5.水是生命的源泉,地球上的生命得以生生不息;火星的表面留不住水,那么肯定就不存在生命了。你认为呢?科学家又是怎么认为的呢?

    引导读句理解“然而……”

    5.可见,在没有充分的科学根据可以证明之前,任何结论都不能武断。科学的探究态度必须是严谨、一丝不苟的,来不得一丝马虎。

    6.火星上生命的存在与否,这是个怎样的谜?你想知道吗?那么,请学好科学文化知识,努力去探究吧。科学的大门正为你敞开着。

    (四)教学意图:

    紧扣这些词语教学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很好地理解火星上的水是如何逃离的,又能帮助学生领悟此类说明文的写法。

    完成《语练》三四部分以及缤纷园。

    课外收集:宇宙知识知多少? 可以把你相关内容制作成一张小报。

    地球课件 篇2

    在设计这节课的时候,我以最新的《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修订稿》的基本理念:全面提高每一位学生的科学素质为核心理念。

    1、注重以人为本,为每一位学生提供公平的学习机会和科学潜能发展的基础。

    2、以生活中的科学为逻辑起点,使学生在学习中体验科学的魅力和乐趣。

    3、以科学探究为最为重要的学习方式,引导儿童主动探究,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保护儿童的好奇心和激发儿童学习科学的主动性。

    《地球表面的地形》一课是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地球表面及其变化》的起始课。本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是让学生知道五种主要地形的特点及学会观看地形图,并根据不同的方法分析判断某个地方属于什么地形。从单元中看本课,本课是本单元学习的基础,将引发学生讨论和交流有关地球表面地形地貌及其变化的一些话题。激发学生对本单元内容的学习兴趣。为以后学习地球内部运动和外力作用引起的地表变化奠定基础。

    科学概念:

    1、地形包括高原、丘陵、盆地、山地、平原等。

    2、地球表面有山地、高原等多种多样的地形地貌,地球表面是高低起伏、崎岖不平的。

    过程与方法:

    1、观察描述常见地形的特点。

    2、会看简单的地形图,能在地形图上指认如高原、平原、沙漠、海洋等的地形。

    3、能利用沙盘,小组合作制作地形。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地球表面地形研究的兴趣,能自觉关注和收集相关的信息,增强学生保护地球的意识。

    教学重点:

    知道五种典型地形地貌的特点。

    教学难点:

    从地形图中发现整个地球地表地形地貌的分布和特点,知道并描述各种地形地貌的特点。

    这节课采用的主要教学方法有“查阅资料”、“合作探究”、 “利用工具”、“建造模型”等。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启发、诱导贯穿始终,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注意调节课堂教学气氛,使学生能充分利用工具、模型,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愉快的学习。

    根据科学学科落实三维目标的方法及学生的实际认知能力,我设计教学流程如下:

    (一)开门见山,导入新课。

    (二)进行探究,认识地形。

    (三)动手活动,巩固知识。

    (四)拓展知识、课后延伸。

    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我直接问学生“你们喜欢科学课吗?”“喜欢旅游吗?你想到什么地方去旅游?那里是什么地形?”“你打算用什么方法来学习和探究这节课?”这样设计的目的,既可以明确学习任务,又知道了学习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把学生的学习兴趣都吸引到了本节课的学习任务上来。

    (二)进行探究,认识地形。

    在学生明确了学习任务以后,为了激发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我出示五个地方的图片。看的过程中,通过小组交流让学生感知各种地形的特点。这几个地方的地形是不一样的,然后我用地形鸟瞰图总结五种地形的特点,一方面让学生明确各种地形之间是有差异的,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到五种地形是相互穿插,相互存在的,为下面学生的主动探究做好铺垫。

    接下来从学生熟悉的中国的地形开始研究,先教给他们看图的方法,再让学生分组研究,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来,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及合作交流的能力。在学生集体交流时我用课件演示,学生清楚的看到祖国地形的分布及特点。

    然后认识世界地形,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进行保护地球的教育。

    (三)动手活动,巩固知识。

    了解了有关地形的知识,接下来我让学生动手活动,一起来玩沙盘。学生在这一活动中,将刚才所学知识的现场运用,是非常新鲜的回顾和加深理解的过程。作品完成后展示时的评价让学生再一次将地形知识巩固起来。

    (四)拓展知识、课后延伸。

    为了让学生懂得关于地球表面的知识,不仅仅只有地形,还有更多的方面,因此我让学生谈完自己的收获后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关于地球的表面,你们还知道些什么呢?”让有这样知识储备的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进行解答。最后我布置课外思考:地球上只有地形吗?还生活什么?它的过去你知道吗?地球表面的地形会不会发生变化?是什么神奇的力量作用它发生变化的?请同学们回去以后查找相关的资料,并进行整理。

    这样的设计,首先对地形的表面的知识充满新的期待与学习的兴趣,不仅让学生明确作业的内容,还要求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能力把找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加工,使整合的学习不仅在课上,更延伸到课下,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

    地球课件 篇3

    今天早上,有幸得到林老师点评和讲述有关课题开展的过程,为后面进一步开展课题研究指明方向,我执教常态课《地球表面的地形》一课,对于课堂上出现的不足以及课堂结构调整方面结合“促进概念转变的课堂实践研究”讲述了对于如何在常态课上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科学?以下是林老师的点评结合自我反思。

    1. 如何使科学教学建立在学生已有的日常概念上?

    首先,需要尊重学生已有的日常概念,清楚本节课学生已有的科学概念,如何将学生的前概念转化为科学概念是科学课需要经历的过程。对于本节课,在揭示课题上,没有考虑学生的已有经验,建立在学生无概念基础上,多问“你看到的平原是什么样的?”“你看到的海洋是什么样的?”调动学生的前概念,让它们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可以让孩子们对地球表面地形进行初步感知。因而,在这方面上,没有针对学生的前概念进行教学,使得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新概念上与前概念脱离,不能得到预期的学习效果。

    其次,在本课上,学生需要弄懂的是地球表面的地形,课上仅仅局限中国,没有考虑到课题中需要孩子们从大范围地进行观察总结,学生没有在指出、说明分布情况后,对地形有初步感知,在学生大脑中建立不同地势所展现出来的。

    再则,本节课是起始课,如何在起始课激发学生热爱地球的情感,感知地球之美对于接下来学习科学知识有着重要的作用,揭示本节课和接下来课题之间的联系,可以让孩子们更加有兴趣去探究接下来的课,也使得课堂永葆激起。

    第四,就如瑞双老师说的,本节课的课题探究意味不浓,很多情况下是由老师直接给出学生需要探究后得出的答案,在本节课上,对于地图上怎么表示不同的'地形,在不同的地图上会以颜色、文字、立体高低起伏等来区分,这才能引导明白。

    2.如何充分暴露学生原有思维,引导学生纠正错误?

    在本节课上,孩子们在制作地形模型中,学生出现高山和高原区分不清,没有及时的让孩子们比较分两则之间的区别,导致措施了学生暴露出来的原有思维,也不能更加深刻的纠正学生思维中的错误。

    3.什么方法可以巩固学生的认识?

    对于本节课的亮点,制作模型,如何让孩子们充分说一说这是什么地形?如何用你手中的沙雕来表示?

    在语言上需要更加严谨,才能让孩子们明确实验的目的和要求,更有目的的达到巩固本节课学习的目的。

    4.如何引导学生反思,建构完整科学概念?

    本节课是本节课的起始单元,本节课的教学对学生接下来的教学会有莫大的作用,如何让孩子们更加明了不同课堂之间的内部联系尤为重要。

    虽然本节课备课时间很短,但是仍然暴露出自己一直在教学上需要改进的,在课堂上语言的简洁性和目的性,让整个课堂更加顺畅。

    地球课件 篇4

    科学概念:知道地形包括高原、山脉、盆地、平原、丘陵等。

    过和与方法:1、借助工具、查找资料、利用感官等方法感知地形。

    2、能用简单语言描述常见地形的特点。

    3、通地模拟实验,加深对地形的认识。

    4、掌握基本的科学探究方法,为后续深入探究地球表面及其变化打好基础。

    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意识到地球表面的地形在不断的改变,从而培养学生对地球表面地形的探究兴趣。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利用借助工具、查找资料、建立模型等方法认识地形及其特点,进而培养学生对地球表面的地形探究兴趣。

    2、掌握基本的科学探究方法,为后续深入探究地球表面及其变化打好基础。

    教具准备:

    1、谈话:同学们喜欢科学课吗?知道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探究哪一课吗?

    2、学生回答,教师引出问题:你们是怎么知道的?(借机对学生进行表扬,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3、谈话: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探究这一课,同学们你们打算用什么方法来探究这一课呢?(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对学生讲到的方法加以归类:查资料、借助工具、建立模型等,并板书)

    (设计说明:这节课是一堂比赛课,学生所用到的教材是复印好的,所以本课课题跃然纸上,采用开门见山的新课引入方式,直奔主题,节约时间。同时,附以问题:“打算用什么方法来探究这一课?”,调动学生已有的经验,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引出本课和本单元探究将要采取的探究方法,为后面的探究活动做铺垫。)

    2、出示世界地图图片,引导学生发现海洋面积比陆地面积大,要珍惜陆地。

    (意图:调动学生对地形已有的知识,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让有些问题在学生当中引起争议,更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教师先不给出对与错的评价,出示资料引导学生对地形有初步认识。)

    2、教师用课件出示和地形相关的知识材料,对有疑惑的问题,引导学生使用查资料的方法解决问题,培养学生树立课外探究的意识。

    3、猜想中国会有什么样的地形?

    4、学生猜想后,出示中国地形挂图,这张地图与我们平常见到的有什么不同吗?

    (意图:通过出示地形挂图引导学生关注中国的'地形,认识地形图上的不同信息,例如:颜色、符号、比例尺等信息,为小组观察地形活动做引导。另外,避免出现小组活动时,学生的注意力被地形图分散,使得小组观察的有效性受到影响,为此出示挂图引导学生关注地形是非常重要的。)

    5、提出活动要求,小组活动,完成记录表。

    (注意:活动要求中一定要强调活动的时间,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通过比一比哪个小组完成的又好又快,来激励小组合作,全员参与。另外在完成后,一定要收回地形图,避免在交流时学生的注意力还在地形图上,给交流带来不便。)

    我们的祖国有哪些地形?你能用一两句话来描述它们的特点吗?

    我们的家乡(江西)主要是什么地形?

    6、小组汇报交流,课件给出山脉、平原、丘陵、等地形及其特点和图片资料。

    1、欣赏不同的地形图片。(让学生在欣赏过程中感受大自然的美,为建立不同地形模型做铺垫。)

    2、交流感受,引出话题:同学们想不想自己动手做地形的模型呢?(激发学生的兴趣)

    3、小组讨论选择一种地形,交流活动注意事项。

    4、小组活动,教师巡视给予指导。

    (设计说明:新知探究这一部分,围绕借助地球仪、中国地形图、动手建立地形图模型这一主线来完成教学。让学生在这种开放式的探究活动中学会利用工具来探究,掌握探究方法,在交流活动中学习地形的知识,通过课件的辅助教学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在这种动态交流与活动中更加深刻的理解知识、运用知识。)

    1、今天这堂课,你学到了什么?

    2、关于地球的表面,你还想知道什么?

    地球课件 篇5

    教学目标:

    1、认识“俩、摘”等7个生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有请求语气的句子。

    3、能读懂课文的内容,对"地心引力"现象发生浓厚的兴趣,并大致了解这一科学常识;从而对身边的一些科学现象探求的欲望更强烈。

    设计思路:

    1、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积极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学应以学生自读自悟、自学探究为基础,大力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而要一年级小学生达到这个理想目标还不太可能,因此教师的有效引导显得更为重要。

    2、教学应该架设生活与教材联系的桥梁,引导和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内心感受,注意培养学生对事物有正确的情感态度。

    3、在低年级尤其应该使朗读成为学生学习和探究的重要手段。《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明确要求:“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让学生在自主、民主的氛围中学习,自主地读、说;在自读自悟、主动探究中认识生字,读懂故事,初步了解 “地心引力”,同时对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中的科学奥秘产生兴趣。

    教学重点:识字、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学习生字词;理解课文,读好有请求语气的句子;了解地心引力这一科学常识。

    教学方法:

    1、阅读法(朗读、默读、)

    2、讲授法(讲述、讲解、讲评、讲演、讲读);

    3、对话法(问答、谈话、讨论)

    4、实践法(观察、实验、游戏、练习)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上课之前,先请同学们看一个小试验——师拿出一支粉笔向空中抛,边抛边问:“你发现了什么?”

    师:是的,不单单是粉笔,其它东西也是一样,不管我们扔得多高、多远,最后都会落下来。

    师:今天,小猴和小兔也遇到了一样的情况,我们一起来看看这是怎么回事。

    (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二、 复习字词:

    师:首先,我们来复习一下上节课学过的生字,检测一下同学们的掌握情况。

    (出示生字卡片)

    三、读文、识字、探究、感悟。

    师:同学们生字的掌握情况比较好,接下来我们师生配合来读一下这个故事。

    老师先来读1、2、3段。(师读1、2、3段)。

    师:这时候,小氏猴怎么说的呢?(生读段4)。

    师:想想你平时怎样和爸爸说话?(爸爸是长辈,和长辈说话时应该礼貌,用“请”)。

    师:那请你礼貌地来读读这个地方。(生读)

    师:谁还想礼貌地请爸爸帮忙摘桃子?(生读)

    师读段5。

    师:看到这情形,小兔子说什么了?(生读段6)

    师:猜一猜小兔子现在什么心情?(高兴、欢快)

    师:谁愿意来做这只快乐又有礼貌的小兔子?(生读)

    师:这时,猴爸爸笑着说——(师读段7)

    师:你觉得老师当的这位爸爸说话时是什么语气?(慈祥、慢、和蔼)

    师:谁想来试试?(生读)

    师:猴爸爸的话可让小猴和小兔都感到很奇怪。谁来试着读读小猴和小兔的话?——读之前,你能不能说说应该带着什么样的心情来扮演小猴和小兔子?(奇怪、好奇、不明白)(生读段8、9)

    师:老师也来试试。(范读)

    师:觉得老师当的小猴和小兔合格吗?(生评)

    师:同桌两人一个当小猴,一个扮演小兔子,配合读一读。

    师:这个疑团还得地球爷爷来给解开:想想你们的爷爷平时说话的样子,猜一猜地球爷爷说话会和小猴、小兔子有什么不同?(粗壮、缓慢)

    师:地球爷爷在哪里呢?(生读段10)

    师:听了地球爷爷的话,大家心中也有了自己的答案,地球爷爷的手其实就是——地心引力。

    “地球爷爷的手能让成熟的桃子掉下来,能让踢到半空的足球掉下来”(出示句子)

    师:根据你平时的生活经验,地球爷爷的手还能做什么呢?试着用上黑板的这个句式更好地进行表达。

    师:同学们运用地很正确。有些同学对“地心引力”还不是太了解,接下来我们来做一个小实验。请同学们将你们手中的回形针靠近磁铁。

    师:你们看到了什么?

    师:地球爷爷的心脏就像磁铁一样具有引力,它的引力要比磁铁大得多,能吸引住地球上大量的东西,这就是地心引力。地球爷爷靠地心引力帮小猴和小兔子摘桃子。老师的粉笔也是因为地心引力而掉下来的。

    师:我们齐读一下课文最后一段。

    师:好的,课文我们先读到这里,请大家想一想:如果地球爷爷没有手,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子?(我们会飘在空中,树会倒着生长,人会倒立在地球上……)

    四、拓展与巩固

    师:是的,地心引力的对于整个地球来说非常重要。早在300年前,英国科学家牛顿就通过观察、实验发现了这个秘密:

    一天傍晚,牛顿坐在苹果树下乘凉。忽然,一个苹果从树上掉下来,落在他的身边。他觉得很奇怪,心想:“苹果为什么会掉下来呢?”“一定是因为它熟透了,” 他自言自语,“可是,为什么苹果只向地面上落,而不向天上飞去,也不向左、向右抛开呢?”为了弄明白这个问题,他又反复地观察,专心地研究,终于发现了苹果落地的秘密。原来,这是因为地球有吸引力。

    师:其实生活中到处都是知识,只要我们留心观察,就会有新的发现,希望小朋友都能做一个有心人。

    师:全体起立,我们来轻松律动一下。(出示小黑板上的拍手歌)

    你拍一,我拍一,地球爷爷有魔力。

    你拍二,我拍二,地心引力实在大。

    你拍三,我拍三,能让雨点下云端。

    你拍四,我拍四,登山爬楼很费事。

    你拍五,我拍五,落叶飘飘空中舞。

    你拍六,我拍六,高处摔下不好受。

    你拍七,我拍七,长江大河水流低。

    你拍八,我拍八,太空归来开伞花。

    你拍九,我拍九,地球有双无形手。

    你拍十,我拍十,探索科学莫延迟。

    师:通过儿歌,你还知道了哪些关于地球引力的事例?(生答)

    五、课堂小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地球爷爷有一双很大很大的手,就是地心引力,也希望同学们能像发现地心引力的牛顿一样,做个生活上的有心人。

    教学反思:

    《地球爷爷的手》是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课文以小学生喜爱的童话故事形式出现,通过熟桃子自已落地的故事,生动形象、深入浅出地向学生介绍了 “地心引力”这一比较深奥的科学现象和科学常识,鼓励学生留心身边的科学,从而爱科学,学科学。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识字与朗读,难点是了解“地心引力”这一科学常识。由于一年级学生大多数活泼,对许多新鲜的事情充满好奇。但他们有意注意的时间比较短,好动、好玩。结合低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我在本课时的教学中借助课文中的小动物主人公们,结合生活常识,配以游戏律动积极有效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在自由、宽松、民主的氛围中学习,在主动探索的过程中认识生字,在多种方式的朗读中体会感悟,读懂故事,自主地读和说,初步了解“地心引力”,对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的奥秘产生兴趣。

    一开始上课我利用扔粉笔这一环节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并由此向他们发问,一下子激起了孩子的求知欲。因为我知道兴趣是儿童最好的老师,所学知识越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就越感兴趣,也更容易唤起儿童探究的欲望。

    在本课时的教学中,我较为成功地运用了游戏律动替代枯燥的说教,通过律动儿歌中的事物,能使学生对课文第十自然段“地球爷爷的话”的理解更为深刻、直观。因此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鼓励学生以主人翁的态度对待学习,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同时又能创设宽松、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努力使学生获得成就感。

    此外,本课时的教学比较突出地体现了我自己的教学特色,那就是以读代讲,引导学生多读、读好。在初读识字之后,我运用段读、对比读、范读、分角色配合读等多种方式进行课文朗读,随机进行朗读指导。这一环节以学生的自主阅读为主,学生自己能读懂的教师就不再多讲,充分让学生自读、自悟,让学生学会主动学习。

    语文课更要突出语文味,尤其是一些科普类课文,要避免上成常识课。所以我将磁铁吸回形针的实验引进课堂,让学生进行动手操作。事实证明实验的引入不仅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兴趣,而且确实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了引力是什么,从而进一步理解地心引力。

    因此,在我看来,任何教学中的观点或模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关键是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教材的特点灵活取舍、创造性的运用,才会收到好的效果。

    教学点评:

    在拓展和巩固的教学环节中,教师提出了挑战性的启动学生思维的问题:

    “同学们想一想,如果地球爷爷没有手了——也就是说地球没有地心引力了,我们身边的一切会发生什么变化?”

    孩子们这时展开推理和想象的翅膀,在一番交流和讨论后他们纷纷反馈:“那刚才老师扔出去的粉笔就不会掉来了。”

    “那树就不会长在地上,而是像云彩一样瓢在空中;那我们就不是走在地面上了,而是像太空飞船中的人一样,在空中飘来飘去了,那真好玩了。”

    “小猴可能就吃不到桃子了,桃子不一定会掉来,也许是‘掉’到天上去了。”

    说着说着,就有学生发现问题了:“如果地球爷爷的手没有了,也许地球上什么都没有了。所有的东西都会在空中的,所有的东西都随处乱飞,那就糟糕了。”

    教师这时因势利导,地心引力对我们有很大的作用,我们必须努力学习,充分地对地心引力加以利用,让地心引力为我们做更多的贡献。

    本节课的教学有效的激发了学生探究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兴趣就有了主动探究的重要基础。所以,教学的首要条件和教学成功的关键就是激发探究的兴趣,教师利用实验和置疑大大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使学习者会对所学内容产生兴趣;将学生习以为常的扔粉笔、磁铁吸引铁块“搬到”课堂上中,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调动了孩子的生活和情感的积累,启发他们架设了建构新知的平台,教师巧妙的“强调”,使学生开始兴趣盎然地注意这个平时没去思考过的熟悉的现象。这样,他们在对课文的探究性阅读中必然是主动、积极的。

    这节语文教学也再次告诉我们:教学必须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使他们切实感受到学习的“个人意义和价值”,使学生对所学内容兴趣盎然,乐于探究;对小学低年级而言,高屋建瓴地组织小小游戏,有时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应当始终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帮助他们架设构建新知的平台。这些,是教学成功的基础和前提。

    地球课件 篇6

    识别等高线地形图上的山峰、山脊、山谷等。

    等高线地形图判读与义务(湖南)教育出版社《初中地理》第二章第三节第二课时,主要包括海拔(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概念,等高线的特点,地形图和等高线地形图判断。

    在第一课的基础上,学生已经了解了世界地形类型的五种基本类型。山地是其中之一,对第二课时学习山地不同的部位识别有一定的基础借鉴意义。该届学生总体来说基础比较差,平均分一般就40左右,而且对学习热情不大,特别是地理的学习。因此,我的教学内容不会涉及太难,让学生掌握基础的内容就可以了。

    1、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顶、山脊、山谷等地形部位。

    2、学会利用等高线地形图估算海拔和相对高度,判断坡度陡缓。

    六、教学方法:

    1、利用模型初步学会绘制等高线地形图。

    2、初步学会在等高线地形图中识别坡度的陡缓。

    我们是生活在山区,可以说是“开门见山”。也可以说是大山养育了我们。那么我们对山了解多少呢。这节课我将与同学们一起对山作进一步的了解,甚至能够在平面图上识别出山的各种形态。

    [出示海拔示意图]

    [请学生看图思考]先请同学们看一看这一幅图,图上的这几个数据表示什么意义呢?

    ① A、B、C、D、E各点的海拔大约是多少?

    ② A、B两点和D、E两点之间的相对高度分别是多少?WwW.JK251.COm

    [承转]刚才我们一起学习了海拔高度与相对高度两个概念,知道地球表面表示高低起伏可以用海拔高度与相对高度两种方式表示,那么地球表面这种高低起伏的状态如何在平面图表面出来呢?

    在地图上,将陆地海拔高度相等的各点连接成线,叫等高线。

    [出示图片,让学生指出山体不同部位的形态]

    出示模型:

    老师这有一个山体模型,请你们来说说山顶、山脊、山谷、鞍部、陡崖分别在哪。

    出示与模型对应的等高线地形图:

    提问:这是这个山体模型的等高线地形图,看图说说山顶、山脊、山谷、鞍部、陡崖分别在哪。

    【活动】先让学生根据模型绘制等高线,并思考问题:

    (1)山脊、山谷、山峰、鞍部、陡崖等部位的等高线是怎样表示的?

    (2)陡坡和缓坡的等高线哪个更密集、哪个更稀疏?

    小结:通过同学自己的实验探究活动学会了绘制等高线地形图,并能在等高线图上识别高低起伏,坡度陡缓。通过实验操作体会到学习地理知识必须有科学的方法。

    地球课件 篇7

    【设计理念】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积极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学应以学生自读自悟、自学探究为基础,大力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而要一年级小学生达到这个理想目标还不太可能,因此教师的有效引导显得更为重要。

    我在《地球爷爷的手》一课的教学中主要通过一个主话题“你是从课文中的哪些地方知道地球爷爷有手的呢?”引导学生读文感悟,使朗读成为学生学习和探究的重要手段,让学生在自主、民主的.氛围中学习,自主地读、说;在自读自悟、主动探究中读懂故事,初步了解“地心引力”,同时对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中的科学奥秘产生兴趣。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请求、奇怪的语气。

    2、能读懂课文的内容,对“地心引力”现象发生浓厚的兴趣,并结合句式训练举出地球有地心引力的例子;从而对身边的一些科学现象产生强烈的探求欲望。

    3、能正确书写“玩”、“球”两个字。

    【教学重点】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请求、奇怪的语气。了解什么是“地心引力”;能正确书写“玩”、“球”两个字。

    【教学难点】 通过学文,能对“地心引力”现象发生浓厚的兴趣,并结合句式训练举出地球有地心引力的例子,从而对身边的一些科学现象产生强烈的探求欲望。

    【教学准备】 cai课件、磁铁、回形针。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引出话题

    1、创设情境。

    师: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小猴和小兔这一对好朋友,小猴想请小兔吃桃子,那就让我们跟着他们一起去小猴家的桃园摘桃子吧!出发了!(学生做动作)

    2、复习巩固。

    师:去桃园的路上要经过一条小河,读准了河里的这些词语朋友,我们就能顺利过河了。自己先跟它们打打招呼吧!(自由读—指名带读—齐读词语)

    3、略学第3小节。

    师:小朋友们真聪明,我们顺利走过了小河,来到了桃园,你看到了什么呀?(出示桃子图)看到又大又红的桃子你会怎么想呢?(出示第3小节)随机读──齐读这一小节。

    4、引出课题。

    师:我们的地球爷爷就用它的大手帮我们把桃子摘下来了,今天这节课我们就继续来学习(揭题): 31、地球爷爷的手。

    5、回顾话题。

    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从地球爷爷的话中知道了地球爷爷有手而且……(引读第10小节)板书:地心引力。

    二、初识地心引力,读文感悟(学习4~9小节)

    1、师:那课文中还有哪些地方也能看出地球爷爷是有手的呢?赶紧打开课本读读课文的4~9小节,找一找吧!(围绕话题研读)

    2、反馈:你还从哪些地方看出地球爷爷有手呀?(指名交流自学成果)

    3、师:小朋友真能干,读了一遍课文就能从小猴摘桃子这件事中看出地球爷爷是有手的。那现在你想不想来当当故事中的这只小猴,读读它的话呀?(出示第4小节)

    4、师:(指名读)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小猴呢?从哪里看出它有礼貌啊?你愿意有礼貌地来读读吗?我们一起来当当这只有礼貌的小猴吧!(齐读)

    【2024地球课件(汇集7篇)】相关推荐
    [热]幼儿园认识蔬菜教案大全7篇

    我相信幼师都接触过教案,撰写教案有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要想在教学中不断进取,其秘诀之一就是编写好教案。写幼儿园教案要注意哪些方面呢?下面是小编特地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认识蔬菜教案大全7篇”。活动准备:不透明的盒子里面放着香菜。香菜盆栽。活动目标:通过盒子引起孩子的好奇心。经过看、闻、尝来了解香菜。活...

    实用!幼儿园中班秋游教案集锦1440字

    按照惯例,幼儿园教师必须撰写自己的教案,教案在我们教师的教学中非常重要,每一位幼师都要慎重考虑教案的设计,好的幼儿园教案都有哪些内容?为了解决大家烦恼,小编特地收集整理了实用!幼儿园中班秋游教案集锦1440字,供大家参考。活动目标:1、欣赏音乐,能有节奏的开火车。2、在玩开火车的游戏时能够分辨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