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案
  • >幼儿园教案
  • >导航
  • >语文教案收藏
  • 语文教案

    发表时间:2024-08-16

    语文教案收藏。

    在这篇文章中教师范文大全的编辑将为大家详细解读“语文教案”这个话题,希望这些想法和技巧能够为你提供一些可行的解决方案。老师在新授课程时,一般会准备教案课件,不过教案课件里知识点要设计好。教案是课堂氛围调动的重要方法。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 、了解作者的有关情况,背诵课文。

    2 、赏析景物描写,感知作者的思想感情。

    3 、体验作者酷爱自然,归隐林泉的志趣。

    过程与方法

    感知课文内容,赏析景物,分析思想感情

    态度与情感

    作者酷爱自然,归隐林泉的志趣。

    重点

    感知景物描写方法,体验归隐情趣。

    难点

    赏析景物描写,感知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手段方法

    图片展示法、讨论归纳法、举例分析法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说明或设计意图

    导入、解题与背景

    一、情景导入

    同学们,我们曾随着郦道元一起畅游三峡,领略了它的雄奇险拔、清幽秀色。其实,莽莽神州,高山大岳,千流百川,那神奇如画的风光无不让人心动神摇,今天我们再学习陶弘景的《答谢中书书》,共同欣赏一幅清丽的山水画,品味一首流动的山水诗。

    二、(首先看文章的题目和背景)

    1题解书即书信,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或曰“信札”,是一种应用性文体。根据现代汉语词典书的注解:

    书(shū) ①写字;记录;书写。②字体。③装订成册的著作。④书信。⑤文件。

    给刚才大家所组的词语对号入座。例如:

    书本——③装订成册的著作 书写——①写字;记录;书写

    书信——④书信 楷书——②字体

    判决书——⑤文件

    展示课件。

    2作品背景:

    南北朝时,因政局动荡,矛盾尖锐,不少文人往往遁迹山林,从自然美中寻求精神上的解脱。因而他们在书信中常常描山绘水。表明自己所好,并作为对友人的安慰。本文是作者写给谢中书(谢征)的一封书信,写的是江南山水之美,是六朝山水小品名作。

    3让我们一起走近作者:陶弘景,字通明,自号华阳陶隐居。南朝齐梁间文学家,道教思想家,医学家。好读书,喜道术。20岁前曾担任诸王的侍读,37岁(齐武帝永明十年,公元492),辞官隐居于句容茅山,继续钻研学问,炼丹习道,并遍游名山,寻访仙药。粱武帝萧衍早年曾和他交游,即帝位以后经常向他咨询国家大事,时人谓为“山中宰相”。著有《陶隐居集》。

    看课件,听讲解,做笔记

    1、从学过的课文导入,形成比较。

    2、根据现代汉语词典书的注

    解,针对性解题。

    3、背景和作者介绍,有助于对课文的理解。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

    1.教师指导学生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文句,读出节奏、韵律、情调。

    1、 读毕,教师提示朗读节奏: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yù)其奇者。

    (2)学生大声朗读,品味四字句的节奏。

    (3)选一学生读课文,其余同学点评。

    (4)学生齐读课文。

    2、学生自由读课文,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理解文句,整体感知文意。质疑答疑。

    (1)学生读课文,口头翻译课文,画出疑难句。

    (2)同桌之间讨论交流,解决疑难问题。并向全班质疑问难。

    (3)多媒体显示下列词句,教师指导学生积累词语,理解文句。

    内容如下:(重点测试)

    四时俱备:俱,全都

    晓雾将歇:歇,消散夕日欲颓 : 颓,坠落。沉鳞竞跃 :沉鳞,潜游在水中的鱼。竞跃,争着跳跃(出水面)未复有能与其奇者:与yù ,参与,文中指欣赏。

    3、指导学生背诵课文,理清背诵思路(介绍你背诵的窍门)

    本文虽属山水小品文,可是作者仍精心布局,全文可分为三部分,看看应该如何分才好?三部分之间有何联系?

    明确:全文可分三部分。“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总领全文。中间的写景部分,先仰视“高峰入云”,再俯瞰“清流见底”,再平视“两岸石壁”“青林翠竹”,最后分“晓”与“夕”两层来写。最后以感叹总括前文。

    结合上面的思路分析,学生自己背诵,然后在学习小组内展开背诵竞赛,看谁背的又快又准确。

    读与背,并根据注解和课件提示,翻译课文。

    突出文言文,尤其四六文读背的特点。文言文字、词、句必须过关

    翻译疏通字、词哦、句

    展示课件

    译文 山河的壮美,是自古以来人们共同谈赏的。这里的高峰插入云霄,清流澄澈见底,河流两岸悬崖峭壁,在阳光下各种光彩交相辉映。苍青的密林和碧绿的竹子,一年四季常青葱翠。每当早晨,夜雾将要消歇,可听到猿猴长啸,鸟雀乱鸣;每当傍晚,夕阳将落,可见到水中的鱼儿竞相跳跃。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自从谢灵运之后,还没有人能置身这佳美的山水之中。

    赏析写景

    1 、找出文中写景的语句,体会作者写景的特点。

    提示从以下几方面赏析:描绘的景物;优美的意境;点睛之词;

    在学生活动的基础上,教师稍加点拨。

    明确:

    作品首先为我们呈现了山水相映之美。“高峰入云,清流见底”,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山的倒影给水铺上异彩,水的动势给山增加了活力。山水相伴相映,情味盎然。

    其次是缤纷的色彩美。“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青葱的林木,翠绿的竹丛,四季长存。山青水绿固然清幽雅静,但色调单一却使人感到冷寂。石壁壁立千仞,五色争辉;又有青林翠竹,间杂其中,就如五彩锦锻上缀以碧玉?翡翠。

    第三是晨昏变化之美。“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写的是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时,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夕阳将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这是一幅多么热烈欢快的晨景,又是一幅清静幽寂的暮景。

    三种美交替出现,构成一幅美丽迷人的山水画轴。

    教师根据学生讲解归纳成板书:

    意境美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极写山之高,水之净,用笔洗练,俯视与仰视,白云高山流水三重景物,境界清新。

    “两岸石壁…四时俱备”用平远和高远的视角极目远眺,青翠的竹木和五彩的山石相映衬,呈现出一派灿烂辉煌的气象,在清爽宜人的画卷上平添了万物勃发的生命力。

    “晓雾将歇…沉鳞竞跃”由静景转入动景的描写。通过描写朝与夕两个特定的时间段的生物的活动,为画面增添了灵动感,传达了生命气息。 以上内容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或写,或画,或说,或唱,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

    和老师一起分析课文写景的特点

    突出文章的重点

    体验感情

    1、“一切景语皆情语”,本文作者是如何以景传情的?

    本文作者用寥寥数笔,描绘了一幅清爽宜人的画卷,其间景物色彩灿烂,生命勃发,灵动飞扬。通过高低、远近、动静的变化,视觉、听觉的立体感受,来传达自己与自然融合的生命愉悦,体现了作者酷爱自然,归隐林泉的志趣。

    2 、作者以感慨收束全文,你能说说这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实欲界之仙都”言简而意蕴。自从谢灵运以来,没有人能够欣赏它的妙处,而作者却能从中发现无尽的乐趣,并深感自豪,期与谢公比肩之意溢于言表。

    学生分析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师可以结合背景拓展延伸(链接妙诗欣赏)

    附录:

    诏问山中何所有赋诗以答 陶弘景

    山中何所有? 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持寄君

    看课件、听分析、做笔记

    突出文章写景抒情的特点

    板书设计

    第1句:总起全文:“共谈”概说人人皆爱

    “美”点明文章中心。

    第2~5句:具体叙述山川之美。

    仰视:高峰入云;

    俯视:清澈见底

    平看:两岸石壁;青林翠竹。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第6~7句:先以概括总结全文,复以名人证实此说

    语言特点:

    1)用词方面:简洁凝练,准确生动

    2)句式方面:四言为主,骈、散结合。

    归纳概括

    练习

    (根据具体情况课内或课外做)

    1、请找出表达作者思想情感的句子。

    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2、想想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表达了作者沉醉于山水的愉悦之情。

    (2)能够和古今山水知音比肩的得意之感。

    5、本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本文以清峻的笔触,描绘了秀美的山川景色.

    6、文中具体描写景物的句子是哪些?作者都描写了哪些景物?

    具体描绘山川之美的句子: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8、统领全文的句子是: 。其中“ ”字点名全文的中心。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美]

    9、结尾一句有什么言外之意?

    结尾一句表达出作者带有自豪之感,期与 谢公比肩之意.

    10.“一切景语皆情语。”最能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语句是什么?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

    11.“高峰入云,清流见底”表现了。“两岸石壁,五色交辉”表现了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表现了晨昏变化之美。

    [山水相映之美 色彩配合之美 ]

    课后反思

    背与翻译是学文言文的不二法宝

    语文教案 篇2

    如果你是小黄莺唱歌时要怎么做呢?一年级语文《小黄莺唱歌》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一起来看看!

    教学目标:

    1、写田字格里的五个生字,做到笔顺正确。

    2、正确认读十二个生字。

    3、借助汉语拼音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会讲故事。树立自信心,不自卑,不怯懦。

    课前准备:

    生字卡片、头饰、奖励标志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询问学生喜欢小鸟吗,都知道有那些鸟,各有些什么特点,认为小黄莺唱的歌好听吗。

    学生各抒己见。教师出示课题 “小黄莺唱歌”。

    二、认识生字

    启发质疑:小黄莺是怎么唱歌的?发生了什么事等等。

    1、教师进行范读。

    2、学生自己读课文,勾出不认识的生字。

    3、学生用喜欢的方式认自己不认识或认不好的字。

    4、教师指名识字、正音(2——3名)。

    5、同桌用卡片检查识字、对全对的学生进行奖励,并说说不好认的字是怎样记住的。

    6、小老师进行检查。(检查时个别字可让学生组组词、或说句话。)

    三、初读课文

    1、师明确读文要求:要把字音读准、句子读流利。

    2、采用个别读、集体读、两人轮读等多种方式,力求读通畅,并及时进行评价。

    四、精读理解

    在学生初步感知、感悟课文后,指导学生精读体悟。

    1、读了课文,你都知道了什么?从哪里知道的?读一读。教师相机指导朗读。比如

    小黄莺第一次失败后的灰心丧气;妈妈亲切、和蔼、鼓励的话语;小黄莺经过努力后,又一次上台,表现出的轻松和欢快的心情等等。

    2、小组讨论小黄莺唱了几次歌,为什么最后能唱好?然后全班交流。

    3、指导学生进行联想:如当妈妈要小黄莺努力练歌时,它是怎么想的?从那以后,它又是怎么做的。然后四人小组针对联想出的问题进行讨论,得出结果。

    4、交流各小组联想内容。

    5、有感情朗读。先自由读,再指名读。

    第二课时

    一、讲故事

    1、教师读课文,学生边听边想像。

    2、给学生一定时间,练习讲这个故事。

    3、指名讲,佩戴头饰。

    4、其他的同学自由发言,可以讲述自己的心情,想法,也可以自由提问,形成良好的交流氛围。

    二、讨论交流

    你有过小黄莺那样的经历吗?你想象那些胆怯的同学说些什么?

    三、写字

    1、出示生字认读。

    2、在具体环境中认读:课件出示带有生字的词语

    3、出示要写的生字

    以各种形式和生字“打招呼”

    4、让学生挑出最难写的字进行指导。

    (1)老师范写

    (2)学生描红

    (3)讨论怎么记住这个字?

    5、学生练写其他的生字。

    四、学后总结

    老师让学生总结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教后反思:

    我在设计这篇课文的教学时有如下的考虑

    1、从孩子的兴趣入手,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引出课题自然流畅。

    2、识字教学让孩子用喜欢的方式认字,和小伙伴既合作,又竞争,这样可以激发他们的认字主动性。

    3、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进行读的活动,同时教给学生评价的方法。使学生懂得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别人。

    4、让学生知道自卑、怯懦带来的后果,感受树立自信,经过努力,获得成功之后的快乐。

    5、给学生充分想象的空间,学会与人交流自己的意见。

    6、使学生在读悟中受到“做事要有自信心,不自卑,不怯懦”。

    7、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讲故事的氛围,给讲故事者提供一个小小的舞台,激起学生的激情和欲望。同时要鼓励那些平时胆小胆怯的学生,多给他们锻炼的机会。

    8、有机的将生活实际联系在一起。利于学生理解。

    9、采用在语言环境中认读和以各种方式和生字“打招呼”两种形式进行生字认读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年龄特点。

    在教学中,教学过程衔接连贯,学生学习兴趣也很浓,教学效果也可以,但有的学困生在读课文时速度较慢,跟不上老师的学习速度,没有完全照顾到全体学生,以后我会从这个方面多下工夫,这样学习效果会更上一个台阶!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的:

    1、学习通过故事来展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2、掌握一些重点字词

    3、初步认识分析事物要内因和外因相结合的唯物辩证法观点。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重点:

    1、分析杨修和曹操这两个人物的性格特点。

    2、探讨杨修之死的原因。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介绍有关的文学常识。

    二、学生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教师解决学生的质疑。

    三、处理字词

    四、布置预习题

    1、为复述文中的七个小故事作准备。

    2、为辩论准备材料,男同学持“思考和练习”中的第一个观点,女同学持第二个观点。

    第二课时

    一、复述故事(10分钟)

    1、女同学的代表复述前三个故事:

    ①“鸡肋”的故事;②“改修花园”;③“一盒酥”。

    2、男同学的代表复述后四个故事:

    ①“梦中杀人”;②“簏中物”;③“斩吏出门”;④“代作答教”。

    二、完成必答题(抽签选作答的学生)(5分钟)

    1、(男)给下列加点字词注音并解释其意义(用幻灯投影)

    ①鸡肋()②将首级号令于辕门外()③数犯曹操三忌()

    2、(女)按拼音填汉字并解释其意义(用幻灯投影)。

    ①竟取匙与众食qí()②操因疑修zèn()害曹丕。③延弃弓cao()刀。

    三、完成抢答题(为避免滥答,答错者倒扣10分)(5分钟)

    1、的叙事线索是什么?

    抢答后教师明确答案:“身死因才误”是的叙事线索。

    2、叙事的方式有:①顺序、②倒叙、③插叙、④补叙。属哪一种方式?

    明确:的回忆部分是补叙,若放回《水浒传》中,则是插叙。

    3、请找出的三个通假字,并指出各与哪个字通假。

    明确:“当”通“挡”、“分”通“吩”、“付”通“咐”。

    四、展开辩论(20分钟)

    男女同学各选出四个同学分别任主辩、第一副辩、第二副辩、第三副辩。要求提出自己的观点,摆事实,讲道理,证明自己观点的正确性,并说明对方观点是不能成立的。

    (男)杨修恃才放旷,终于招致杀身之祸。

    (女)曹操借违反军纪之名处死杨修,以消除隐患。

    五、在辩论的基础上,总结人物性格特征。

    (男)总结杨修的性格特征。

    (女)总结曹操的性格特征。

    (然后教师明确答案并板书)

    杨修:恃才放旷、狂妄轻率、好耍小聪明

    曹操:虚伪残诈、老谋深算

    六、总结(5分钟)(教师完成)

    1、分出胜负方。

    2、明确杨修之死的原因有两点:既是由于杨修恃才放旷,终于招致杀身之祸,也是由于曹操借违反军纪之名处死杨修,以消除隐患,两者缺一不可。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发展是由于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应该说:前者,即男同学所持观点是内因;后者,即女同学所持观点是外因,两者导致了杨修之死。

    七、宣布结束

    曹操杀人手段多

    曹操年轻时就登上政治舞台,从政、治军四十多年,打了不少仗,杀了许多人。只要他认为于己不利的人,不管是皇亲国戚,还是平民百姓,都格杀勿论,这是有史可查的。当然,为了巩固他的统治,有些是非杀不可的,但他也错杀了不少无辜者,特别是他统一了北方之后,连他的一些功臣也不能幸免。

    《三国演义》对曹操杀人的种种行径,有许多具体的描写。曹操杀人手段之多样,场面之残忍,为历史上所罕见。这对人们认识封建统治阶级的残酷本质,提供了具体的证据。

    亲自出马,消灭异己。董承等人策划的“衣带诏”事发,曹操以闪电般的行动,把董承、吉平等各家大小七百余人,全部杀光。有的人先是截指割舌,继而枭首弃尸,惨不忍睹。他又亲自入宫,捕杀董妃。献帝求情说:“董妃有五月身孕,望丞相可怜。”曹操不准。伏皇后要求待董妃分娩后才杀,也不行。他当场把董妃勒死。后来,伏皇后也被乱棍打死,家族二百多人被弃市。这种株连家族、祸及胎儿的杀法,为封建社会所特有。

    纵兵滥杀,报仇泄怨。曹操的父亲曹嵩在徐州附近被陶谦的部属所杀。他为报父仇,发兵打徐州,命令士兵“但得城池,将城中百姓,尽行屠戮”。于是,“大军所到之处,杀戮人民,发掘坟墓”,弄得尸横遍野,泗水为之不流。

    借刀杀人,掩人耳目。名士祢衡,赤身露体,当众骂了曹操。曹操恼羞成怒,本想立即杀他。但又怕因此失掉人心,于是就假惺惺地把祢衡荐给刘表。刘表深知其用心,便把祢衡送给黄祖,结果祢衡为黄祖所杀。曹操既达到杀人目的,又让别人代担罪名。这真是狡猾之至!

    “梦中”杀人,故作惊讶。一个近侍在曹操午睡时,将他掉落在地上的被子拉起复盖上,他就“跃起拔剑斩之,复上床睡。半晌而起,佯惊问:‘何人杀吾近侍?’众以实对。操痛哭,命厚葬之。”这完全是骗人的把戏。在埋葬这个冤死的近侍时,主簿杨修指着尸体感叹地说:“丞相非在梦中,君乃在梦中耳!”一语道破曹操“梦中”杀人的骗局。

    先纵后杀,嫁祸于人。军中缺粮,一时无法解决。曹操先是叫管粮官王厘逐日克扣军粮,以救燃眉之急。及至军队生怨,曹操知道军粮快要运到,于是,就一刀把王厘的脑袋割下,向全军宣布王厘克扣军粮的“罪状”,以稳定军心。

    巧立罪名,然后杀之。他的主簿杨修很忠于他,只是因为时时卖弄聪明,揭穿曹操所设的一些骗局,使他恼火。就给杨修一个“惑乱军心”的罪名,把他处死。孔融倚老卖老,自以为是,也被以反叛之名除去,杀他时,连他的两个刚懂世事的孩子也不能幸免。许攸、荀、华佗等许多人,也都被安上种种的罪名后,加以杀害。

    这些描写,充分揭示出曹操的暴虐本质和狡诈的性格。“一将功成万骨枯”。封建统治者总是在白骨堆上建立自己的宝座。曹操的杀人行径生动地说明了这一点。他作为一个封建统治阶级的艺术典型,仅就杀人手段这一点,也很够资格的了。

    曹操为什么杀杨修

    汉末魏初,在文学上是一个暂时繁盛的时期。所谓建安七子,便是那时候有名的文人。曹操自己也写诗文,加以他善于笼络一班有才名的文人,所以他把许多文人(其中也有方士)都拉拢到自己的身边,为他效劳。建安七子除孔融之外,都是依附于曹操的。

    曹操一方面把许多文士拉到他身边,但同时,对于那些有傲气、不讲他好话的文人,却很不放心。从他先杀孔融,后杀杨修,便充分说明曹操对敢于反对他的文人的忌恨。

    孔融依仗自己是孔子后代,当时又很负盛名,他不大把曹操看在眼里。而且,看来他也不大看得起依附曹操的一班文人。这一点,从祢衡口里可以知道。祢衡经常推许孔融和杨修,说“余子碌碌,莫足数也。”这不用说是包括王粲、陈琳等在内的。祢衡同孔融关系很好,他的话当然也反映孔融的观点。

    孔融比祢衡、杨修大十多岁……他们三人,在当时的文人中算是一派,即,不肯阿谀曹操的一派。祢衡虽年轻,但才气很大,曹操想侮辱他,叫他充当“鼓吏”,结果祢衡把衣服剥光打鼓,反而侮慢了曹操。曹操叫人去找他来,他便拿着一根大棒,坐在曹操军营门前大骂。曹操虽然很火,骂他为“竖子”,并说“孤杀之犹鼠雀耳”,但碍于他的文名,竟不敢杀他,后来送给了刘表,刘表又假黄祖之手把他杀掉。

    杨修年龄跟祢衡不相上下,但祢衡是个平民,杨修则是洛阳的第一二名的世家,他的父亲、祖父、曾祖父、高祖父四代都任过太尉。(东汉时,太尉是相当于宰相的官衔)而且,都是有名的忠于汉室的名臣。他父亲杨彪在董卓作乱的时候,为了保护汉献帝,几乎死难。杨修很早就负文名,除了祢衡推崇他的话可证之外,还有曹植写给他的信,也把他同六子并列(孔融除外),说六人都不过著声名于一方,而杨修则是“高视于上京”,可见杨修在洛阳的影响有过于六子。对于这样的人才,不用说,曹操是要罗致的。所以,在建安中,曹操就任他为主簿,那时正是曹操南征北战、戎马倥偬的时候,据说杨修“总知内外”,总是把事情处理得很好。

    那么,杨修是很愿意替曹操办事的吗?他对曹操的态度怎样呢?我们不妨分析一下。

    当时,杨修的父亲杨彪还健在;曹操在汉献帝迁都许昌,公卿宴会时,看见杨彪脸上有怒气,便连宴会也不敢参加,悄悄溜掉了。后来以杨彪跟袁术通姻为罪名,诬彪有阴谋,下狱。是孔融极力为之申辩,曹操才不得不释放他。此后,杨彪十多年一直称脚挛,不任事,闲居家中。这些事,杨修会忘记吗?当然不会的。不久,孔融便被曹操杀掉,祢衡也被杀,这在杨修心中,会没有很深的感触吗?当然不可能没有。从这两点看来,杨修虽为曹操办事,不见得内心是尊敬他的;正因为这样,才常常自觉不自觉地“露才”,好像有意告诉曹操,你的本领也不过如此,什么事也瞒不过我。像“鸡肋”那桩公案,就是在这种心理下弄出来的。他有时外出,甚至告诉值班的人,曹操会来查问些什么,怎么回答。结果,曹操所查问的果然不出他所料。这样时间长了,曹操就看穿他内心的隐秘,从而产生恼恨之心。他本人是否预料到这样的`后果呢?应该说也可能是预料到了,不过,他到底是一个很有点傲气的人,同孔融、祢衡是气味相投的,因而压抑不住心中的不满罢了。……杨修对于自己的命运并不感到意外,因为他的知己朋友孔融、祢衡早已死在他前面了。

    杨修被杀后,有一天,曹操碰到杨彪,问道:“杨公为何瘦得成这个样子?”杨彪回答说:“愧无日先见之明,犹怀老牛舐犊之爱。”意思是说,我惭愧没有金日那样的远见,(金日的儿子,为汉武帝所喜欢,称为弄儿;后来渐渐长大了,有一天,金日遇见弄儿在殿里同宫女戏耍,他怕将来连累自己,便把弄儿杀死了。)而又还有老牛舐犊的爱子之心呀。曹操听了,很有点下不了台。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认识四种修改符号的形式和作用,并练习使用修改符号修改短文。

    2、阅读诗歌、“新三字经”,学会积累。

    3、通过交流,进一步引导学生领悟作者是怎样将自己的真情实感表达出来的,选择生活中体现人间真情、让自己感动的事情,与同学进行交流,提高口语交际的能力。

    4、以传记的形式讲述自己成长中的重要经历,提高写作能力。

    教学重点:

    认识四种修改符号的形式和作用。引导学生领悟作者是怎样将自己的真情实感表达出来的,与同学进行交流,提高口语交际的能力。写传记,讲述自己成长中的重要经历,提高写作能力。

    教学难点:

    写传记,讲述自己成长中的重要经历,提高写作能力。

    教学时间:

    四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二、学习“温故知新”

    (一)修改符号。

    1、修改书上的短文,认识新出现的四种修改符号,弄清它们的用法。

    (1)表示不做删改,保留原文不动。

    (2)表示词语或句子移到指定的位置。

    (3)表示左右词语互换位置,中间的词语或标点不动。

    (4)表示向右移两格,另起一段。

    2、让学生试着运用修改符号修改下面短文出现的错误

    找出下面短文中的错误,用修改符号修改。

    下着小雨,天灰蒙蒙的,放学了,都向校门口走去,一把把雨伞撑起来了,像一朵朵盛开的鲜花。我没带雨伞,呆呆的站在那里。

    3、拓展与交流。

    回顾本单元学过的课文内容,紧密围绕课文的作者是怎样表达真挚的亲情的这个话题,交流心得体会

    (1)启发谈话。

    大家在学习这个单元的过程中,被一个个人间亲情的故事深深地感动了。本单元的课文中一个个精彩的故事,抒发了人间真挚的亲情。五篇课文把我们带入了爱的世界,一个个爱是伟大的,他给人无穷的力量。让我们重温这一个个感人的故事,领悟作者是怎样表达这种感情的吧!

    (2)阅读题目和例文,确定交流内容。

    引导学生认真阅读题目,明确本次交流的内容是“作者是怎样把自己的真情实感表达出来的”。阅读丫丫同学写的一则日记,受到启发,打开思路,并结合课文,想一想这些课文的作者是怎样把自己的真情实感表达出来的。丫丫写的这则日记分为两段,第一段是写学完了这个单元课文后的整体感受,“每篇文章都令人感动,都让想起过去的很多事情……”;第二段抓住自己喜欢的课文《花边饺子里的爱》,联系实际写体会:一是作者描写妈妈包饺子的场面,表达了对母亲的感激之情;二是抓住文章中的重点语句,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看,课文最后一句‘花边饺子里浸满浓浓的爱‘中的`‘浸’字,把这份母爱表现得多深啊!”引导学生结合课文,从不同角度领悟作者是怎样表达真挚的感情的。

    (3)组织交流。

    小组交流,全班交流,自己领悟多少就谈多少。评一评:谁的发言最好?为什么?

    (4)阅读平台。

    学生自读自悟,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能够背下来,组织学生交流后的感受,说说这首小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学生提出质疑,教师进行适当点拨。

    4、积少成多。

    (1)质疑。

    (2)懂得内容:明礼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基于此,中国以礼仪之邦、信用之邦而著称于世。在中国的古书上,有“香九龄,能温席”,“融四岁,能让梨”的记载。讲的是我国古代“黄香温席”和“孔融让梨”的故事。

    引导学生领悟作者是怎样将自己的真情实感表达出来的,选择生活中体现人间真情、让自己感动的事情,与同学进行交流,提高口语交际的能力。以传记的形式讲述自己成长中的重要经历,提高写作能力。

    文中讲到的“黄香温席”和“孔融让梨”的故事,让知道的学生讲一讲,说说自己的体会和感受,练习熟读背诵。

    二、口语交际

    1、启发谈话。

    “爱是人间的春风,爱是生命的源泉。”学完本单元课文,我们一定会被课文中真挚和深沉的人间真情所感动。让我们以“人间处处有真情”为话题,开一次口语交际活动吧。

    2、阅读“活动建议”,明确口语交际的要求。

    指导学生认真阅读“活动建议”明确口语交际的要求。

    (1)内容要选则一两件生活中体现人间真情、让你感动的事情,可以使自己经历的事,也可以是自己看到、听到的事,并回忆事情的经过和自己当时的感受。

    (2)讲述的事情要真实、完整,要把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交待清楚。并注意用不同的语气表达出自己的感情变化。

    (3)听别人讲述时,要抓住主要内容,体会发言同学的心情。

    (4)同学互相交流时,要说出自己听后的感想,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繁衍态度要真诚

    3、做好口语交际准备。根据本次口语交际的活动要求认真做好准备,列出见出简要的发言提纲。

    4、按照本次口语交际活动的要求,进行口语交际。

    5、做好活动评价。

    评价的重点是:讲述的事情是否真实、完整;讲述的内容是否有条理,重点突出;讲述是否表达了自己的真实感受等。

    三、习作

    1.指导学生认真审题;要求以自传的形式写一篇文章。

    2.自传是什么?

    自传世叙述自己生平经历的文章。生平经历示指一个人生活的整个过程。

    3.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写自己的生平经历,这次习作只要求讲述自己成长中的重要经历。可以请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帮忙回忆自己从小到大的往事,然后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经历绝对真实地记述下来。

    (2)讲述自己重点经历不能写成流水账,除了写自己感受深的内容,还要适当穿插自己对往事的想法。

    (3)为了展现自己成长的过程,我们可以按照时间的先后的顺序来记述自己的重要经历。这样文章就显得更有条理,别人看了自然也会清楚明白。

    4.写完了要认真修改,读给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听,请他们提出意见。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生字新词。

    3、懂得“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只有一生勤奋,才能有所作为,才能对人民、对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的道理。

    教学重点:

    懂“司马光、童第周”有辉煌的成就是因为他们刻苦勤奋。

    教学难点:

    懂得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

    第一教时

    一、揭题

    (板书:勤奋)看到“勤奋”一词,你会想到什么?学生回答。

    今天我们来学习文章《说勤奋》,文中是如何来说勤奋的。(板书:说)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指名读生字,读准字音。

    2、自由、轻声读文章,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划出不理解的地方。

    3、同桌互读,互问,四人小组讨论疑难问题。

    4、回答教师问题:你懂了什么?

    5、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6、全班质疑问难。

    7、齐读全文。

    三、细读课文,体会词句的意思。

    过度:带着这些问题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1、指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2、找出主句。这一自然段的中心句是哪一句。

    3、体会交流

    你可知道,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是什么?是勤奋(设问)

    古今中外,每一个成功者手中的鲜花,都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比喻)

    用"鲜花"比喻成功者所取得的成就

    用"汗水"、"心血"比喻成功者付出的努力。

    4、指导朗读。(个人朗读。全班朗读。)

    5、归纳板书

    提出观点……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是勤奋

    这一段用设问的方法提出自己的观点,非常明确,引起读者的思考。

    四、作业抄生字。

    【语文教案收藏】相关推荐
    [热]幼儿园认识蔬菜教案大全7篇

    我相信幼师都接触过教案,撰写教案有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要想在教学中不断进取,其秘诀之一就是编写好教案。写幼儿园教案要注意哪些方面呢?下面是小编特地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认识蔬菜教案大全7篇”。活动准备:不透明的盒子里面放着香菜。香菜盆栽。活动目标:通过盒子引起孩子的好奇心。经过看、闻、尝来了解香菜。活...

    实用!幼儿园中班秋游教案集锦1440字

    按照惯例,幼儿园教师必须撰写自己的教案,教案在我们教师的教学中非常重要,每一位幼师都要慎重考虑教案的设计,好的幼儿园教案都有哪些内容?为了解决大家烦恼,小编特地收集整理了实用!幼儿园中班秋游教案集锦1440字,供大家参考。活动目标:1、欣赏音乐,能有节奏的开火车。2、在玩开火车的游戏时能够分辨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