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案
  • >幼儿园教案
  • >导航
  • >《秋兴八首》教案范例十篇
  • 《秋兴八首》教案

    发表时间:2024-08-14

    《秋兴八首》教案范例十篇。

    每个老师不可缺少的课件是教案课件,需要大家认真编写每份教案课件。良好的教案能够帮助教师实现高效课堂教学,网络有没有优质的教案课件以资借鉴呢?编辑为您整理了这篇有关“《秋兴八首》教案”的研究报告,希望能给你一些帮助作为一个参考吧!

    《秋兴八首》教案 篇1

    教材分析:

    《秋兴八首》是必修3第二单元(唐诗单元)的第二篇《杜甫诗三首》的第一首,是杜甫寓居四川夔州时写下来的以想望长安为主题的一组七言律诗,它是杜集中七律的代表作,也是一篇情景交融的佳作。在此之前已介绍过唐诗的有关知识,以及古诗鉴赏的基本方法和步骤,本课可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积累,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课堂之中,在合作探究中理解知识、把握知识、运用知识。

    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对诗的了解还比较肤浅,往往只满足于背诵、记忆,并不专注于诗歌本身的意象、意境与情感,因此,要加强对学生古诗词诵读的训练,让他们学会品味诗歌的意境,进而把握诗歌所表达的思想内容;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使学生受到诗人情感的熏陶而有所感悟,从而引发学生的审美兴趣,培养其潜心涵泳的鉴赏习惯。

    教法设想:

    本课设计,意在以杜甫的《秋兴八首》为例,讲解赏析诗词的方法,帮助学生赏析古诗词作一点有益尝试。赏析古代诗歌,要注重平时积累,从题目和关键句入手,把握意象兼顾表达技巧,努力进行整体赏析。具体地说,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①注重平时积累和把握已提供的信息;②从标题入手,体会诗歌的情感;③从诗歌意象赏析,悟出诗情;④从诗眼入手,抓诗歌中的关键词句;⑤兼顾表现手法,体会多姿多彩的诗歌技巧。

    学法指导:

    ⒈吟诵法。根据诗诗歌讲究韵律节奏,通过反复的声情并茂的吟诵,能使学生感受古典诗歌的格律美、音韵美。同时通过反复吟诵,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激发他们的联想和想象能力,进入诗歌的情境.

    ⒉朗读和默读相结合的方法。诗歌贵在吟诵,通过反复的朗读,学生可以集中注意力,而美国著名学者皮尔斯曾经说过后现代时代最缺乏的是注意力,体会和领悟诗歌的音乐美。针对学生已具有一定的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可进行默读,发挥自己的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体会和把握诗歌的深层意蕴。

    ⒊粗读和精读相结合的方法。《五柳先生传》说:“好读书,不求甚解。”其实就是采取粗读的方法,整体感知。但《登高》意蕴极深,还应通过仔细揣摩、深入探究即精读才能更好地走入文本、跳出文本。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⒈了解杜甫晚年的思想感情和艺术成就。

    ⒉赏析品味作品触景感怀、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过程与方法:把握诗歌意象和情感的有机联系,品味作品触景感怀、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与忧思。领会诗人感时伤世,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

    核心任务:鉴赏触景感怀、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教学重点:通过意象把握作者的情感,品味作品触景感怀、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鉴赏能力,使学生受到诗人情感熏陶而有所感悟,引发审美兴趣,提高鉴赏能力。

    媒体:多媒体课件音频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走进古典诗歌,就是走进了一个神奇的境界。在古典悠悠的清芬中,我们的前人会从一张张薄薄的书页中立起,踏着秦砖汉瓦,穿越唐山宋水,衣袂飘飘地沿着字里行间向我们走来。今天,向我们走来的这位诗人我们并不陌生,他的诗被称为“诗史”,他的人被称为“诗圣”,是我国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同情人民疾苦,创作了大量的反映下层艰苦生活的诗篇。闻一多先生认为他是“四千年文化中最庄严、最瑰丽、最永久的一道光彩”。他就是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

    现在,让我们通过《秋兴八首(其一)》,走近这“四千年文化中最庄严、最瑰丽、最永久的一道光彩”——

    二、背景介绍

    公元759年,杜甫为避“安史之乱”,携妻儿由陕西入四川,寓居成都,依靠四川节度使严武等亲友的接济维持生活。765年四月,严武病逝,杜甫失去依凭,于是离开成都,经重庆等地到了夔州(今四川奉节),住了两年左右的时间。《秋兴》既是他旅居夔州时写下的一组诗,共有八首,“玉露凋伤枫树林”是其中的第一首。

    杜甫出生在一个时代“奉儒守官”的家庭,自小所收的教育与熏陶,是他对国家命运与民生疾苦非常关注。他曾多次在诗中表示过“至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之类的心迹。在流寓四川的年月里,它时刻关心着国家形势,盼望“安史之乱”早日平息,国家与百姓能够重归安宁。可是,事与愿违,“安史之乱”虽与763年被平定,但国家的形势却仍不稳定,回纥、吐蕃等民族自是兵强马壮,不时侵略唐境,吐蕃还于763年一度攻占了都城长安;而唐朝内部在平定“安史之乱”战争中作大的军阀也拥兵割据,对朝廷构成了威胁。国运威迫,犹如四季之在暮秋,杜甫为此而深感忧虑。

    在寓居四川的近十年里,杜甫历经流离,备尝艰辛,身心憔悴不堪。“不被多年冷似铁”(《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过懒从衣结,频游任屐穿”(《春日江游》)、“牙齿半落左耳聋”(《复阴》)、“缓步仍须竹杖扶”(《寒雨朝行视园树》)、“穷愁但有骨”(《王阆州筵酬十一舅》)等诗句,即是他在此期间处境穷困和心境凄惨的真实写照。他日夜想回归故乡,却始终无法实现愿望。写此《秋兴》时,他已五十五岁,已处在人生之秋,眼看来日无多,叶落归根之想更为迫切。正是在此种悲人生之秋和国运之秋的心境下,他写下了《秋兴》这首诗。

    三、吟诵感知

    (1)教师范读。听清读音,把握停顿、重音。

    师:注意这节课是鉴赏课,所以你们是主人,所以希望大家踊跃发言,因为古人说“诗无达诂”。首先,由我来朗诵,这是我对这首诗的理解与感悟。

    同学自己带着感情,带着你对这首诗的初步感受,自由地朗诵一下本诗。朗诵的同时请你结合注释,去思考一下自己在读这首诗的时候,你的第一感受是什么?或者说你有哪些感受。接下来大家开始自由地朗诵。

    (2)自由朗读。

    (3)指生朗读。校正读音,明确节奏。

    (4)齐读全诗。

    (5)合作译诗。结合注释,疏通诗意;提出疑问,讨论解决。

    秋霜伤害枫树凋谢了木叶丛林,

    巫山巫峡的气象满目萧瑟阴森。

    峡中的江水波涛翻滚汹涌连天,

    塞上的风云漫卷密布大地阴沉。

    从菊已开两次回想他日要落泪,

    孤舟永远系住游子的归乡之心。

    寒冷季节处处都在催赶制冬衣,

    傍晚白帝城头传来捶衣的声音。

    四、涵咏赏析

    提问:接下来就请同学来谈谈你的初步感受是什么?或者你在朗诵的过程中发现了什么问题?

    明确:秋的萧杀,人的忧伤与孤独、凄凉、悲伤、凄苦等等。这些情感可以从玉露、枫树林、波浪、风云、菊花、孤舟、白帝城等景物中体现出来。

    提问:也就是说,这些景物都带上了情感。“情感”加上“景物”就成了诗歌的一个要素,是什么呢?

    明确:意象。

    过渡:所以说,我们在读诗歌时一定要把握住意象。接下来,让我们齐声诵读一下这首诗,读完以后,选取意象进行思考、交流,这些意象带给你怎样的联想?接下来就一起朗读一下。

    提问:请发表看法与见解。如果有不同的意见,可以做补充。

    ㈠玉露凋伤枫树林

    ⒈提问:“玉露”用在这里合适么?

    明确:白露(whitedews)——气温开始下降,天气转凉,早晨草木上有了露水。每年公历的9月7日前后是白露。我国古代将白露分为三候:“一候鸿雁来;二候玄鸟归;三候群鸟养羞。”说此节气正是鸿雁与燕子等候鸟南飞避寒,百鸟开始贮存干果粮食以备过冬。可见白露实际上是天气转凉的象征。

    “白露”,八月份的,八月份有中秋节,秋天,因此有想家的感觉。

    ⒉提问:大家有没有注意“凋伤”中的这个“伤”字。把“伤”换成“凋落”的“落”字好不好?这两个字换一下会不会有不一样的感觉出来?

    明确:只有人才会感到悲伤,诗人这样写就赋予了玉露、枫树林以生命。就好像玉露、枫树林与自己的情感产生了共鸣一样。诗人自己思念故乡,感到悲伤,好像玉露、枫树林也是有了同样的情感。

    ⒊提问:那我们说这里的枫树林会不会是杜牧《山行》里的枫树林呢?这里的“红”应该是怎样的一种红色呢?

    明确:暗红、缺乏生命气息的红……

    ⒋提问:这样的红与后面一句“巫山巫峡气萧森”结合起来,就形成了怎样的一种气氛?

    明确:颓废、凄清、甚至是缺乏生命力的一种气氛。

    ㈡巫山巫峡气萧森

    提问:你认为诗中的“气萧森”指什么?

    明确:萧瑟阴森。指唐朝安史之乱后的衰败的气象。

    小结:首联短短14个字里,那满目衰飒的秋景,森森逼人的寒气,使人的悲凉心绪油然而生,给全文奠定了一个悲凉之基调。这里以秋风起兴,以枫叶凋零、秋气萧森,寄寓老大伤悲、凄苦落寞的情怀。

    ㈢江间波浪间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⒈提问:第二联是作者归家途中看到的风景。这风景又反映出作者怎样的心情?

    明确:想念故乡的急切。

    ⒉提问:这两联中的意象能反映出诗人想念故乡的急切吗?朱光潜不是说过:文字上推敲就是在思想情感上进行推敲。你从这些意象中能推敲出这样的思想情感吗?

    明确:波浪很大,也体现了作者心情的起伏不定。

    ⒊提问:也就说波浪在涌,他的心情也有涌动。那他的心情为何起伏不定?将这些意象组合起来进行想象,带给你怎样的感受?

    明确:阴暗、阴凉的气氛,不是很平静,山被云雾围绕,这里反映出作者的心情是很悲伤的,也是很沉重的。

    ⒋提问:结合背景的话,会带给你什么样的联想?

    明确:这首写于公元766年归家的途中,但是之后的几年他都没有回到家,诗人在外流浪了好几年。

    此刻,秋天萧森的气息充塞于巫山巫峡中,天上地下,江间关塞,到处是惊风骇浪,动荡不安,萧条隐晦,不见天日,形象表现诗人的极度不安,和胸中的郁闷不平,象征了国势的危急。

    ㈣丛菊两开他日泪

    提问:他是不是不能回去啊?要不然为什么在这里发感慨而不回去?让我们来看下一联。

    明确:杜甫的晚年正好处于动荡的藩镇割据的时代,我们学过历史应该知道。所以说环境十分的恶劣,阻碍着他回家的路途。这句话,一方面表达了情感,一方面也是对当时环境的暗示。

    提问:接下来我们看第三句,这一句是这首诗里的名句。看看我们同学能从这句诗中体会出什么来。

    明确:“泪”的意象,这“泪”应该是“丛菊”掉的眼泪。这让我们想到了杜甫《春望》中的一句诗“感时花溅泪”,人在很悲伤时景物带给人的感受。那实际上不是景物在流泪,而是诗人自己。

    提问:诗人为什么不选择“残菊”而选“丛菊”呢?我觉得应该把“丛菊”改成“残菊”,你以为呢?说说看,要讲出理由的。

    明确:菊花开得这么茂盛,相较于诗人的身世飘零,就显示出他的凄苦之感。而且“感时花溅泪”,花得这么茂盛,在诗人的眼中却是在掉眼泪的,形成一种鲜明的对比,更能体现出诗人一种心境。而且白露时节,菊花是开得十分茂盛的。

    ㈤孤舟一系故园心

    提问:哪个字特别能体现出他急切地想回家?

    明确:“系”。这里的“系”有双重含义,虽然这里说“系”的是舟,但实际上这个“系”牵念的是自己的“故园”。也就是说,自己的“心”牵念的是“故园”,而能让自己回家的舟却是“系”在岸边,舟在此,心在故乡,形成了一种反差。

    提问:那么“孤舟”是个怎么样的意象,你能否想象一下它处在怎么样的环境中?

    明确:一只小船在波浪起伏的江面上。

    提问:这一只孤舟处在波浪起伏的江面上会带来什么样的感受?

    明确:凄凉,而且飘零,一条小船在波涛之间起伏,有时甚至有被波涛吞没的感觉。

    小结:兼天涌的波浪不是更能突出孤舟的渺小与脆弱?江面是如此的波涛起伏,又是如此的宽广,一条孤舟系于岸边,是不是更能给人一种脆弱、萧条、残败的感觉?大家一定要拓宽想像的思路与空间。

    ㈥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提问:我们进入下一句。这一句有一点难度,谁来说说?

    明确:“暮”即“黄昏”,太阳落山了,虽然当时的社会不安,加上天气寒冷,但一家人能够在一起做衣服,心里还是很温暖的。这样子的一种感觉更能和作者那种不能回家的悲凉的心情形成鲜明的对比。

    小结:就是说,大家都在为冬天做准备,做寒衣,而作者只有一个人,而且身上穿得很单薄。这种单薄更能显示出“凄凉”的心境。

    提问:刚才讲到秋天,起风了,大家都在做衣服,而诗人衣着单薄,显得分外凄凉。大家有没有注意到这个“暮砧”啊?我们在《说木叶》中有一句“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是不是?那么,这个“寒砧”与“暮砧”都带有什么样的寓意啊?

    大家想想看“白帝城高急暮砧”是个怎么样的情景:夜晚到了,敲打洗衣石的声音一声急过一声,慢慢地由慢到快,这样的场景带给人什么样的感受?

    明确:山城这样高,但作者能清楚地听到敲打洗衣石的声音,四周很安静,而一声声的捣衣声,在这凄清的夜晚,敲击在空中也敲击在诗人的心中。

    小结:这是一篇随物兴感、即景寄怀之作。诗人由深秋的衰残景象和阴沉气氛感发情怀,书写了因战乱而常年流落他乡、不能东归中原的悲哀和对干戈不息、国家前途未卜的担忧。自宋玉在《九辨》中感叹“悲哉!秋之为气也”以来,悲秋成为古代诗歌中常见的主旨,刘禹锡诗韵“自古逢秋悲寂寥”。但杜甫此诗,不但悲自然之秋,更是悲人生之秋和国运衰落之秋,充溢着苍凉的身世之感和家国之秋,含意较一般的悲秋之作远为深厚。

    五、反复诵读,加深体会

    指导学生朗读,在反复吟诵中加深对诗歌的理解。

    反复诵读,加深体会,引导学生在诗歌鉴赏中注重朗读吟诵。

    六、作业

    今天我们这节课是读《秋兴八首(其一)》,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点感受,或多或少而已。我们就把“《秋兴八首(其一)》有感”当作副标题,请大家给它一个正标题,要求能体现你对整首诗的感悟,或者说是你从这首诗中感觉出来的思想感情。请大家用散文性的语言描绘一下这首诗,字数不少于200字,同时背诵全诗。

    《秋兴八首》教案 篇2


    《秋兴八首》是唐代大诗人王勃所创作的一组诗篇,共有八首。王勃以生动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表达了他对秋天的独特感悟和情感体验。本教案旨在通过分析《秋兴八首》的内容和艺术手法,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写作技巧。


    一、背景介绍:


    我们需要对王勃的创作背景进行简要介绍。王勃是唐代初年的文学家,同时也是“初唐四杰”之一。他的作品主题广泛,风格独特,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


    二、总体分析:


    我们首先来总体分析一下《秋兴八首》的主题和结构。《秋兴八首》以描绘秋天的景色和氛围为主线,通过八首诗的描写,展示了秋天的变幻和丰富多样的景观。整体结构以层层递进的方式,使得诗集整体呈现出一种流畅有序的感觉。


    三、分析各首诗:


    1.第一首《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此首诗以秋夜为背景,描绘了作者思考人生的片刻。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夜晚的感受,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短暂和无常的思考。


    2.第二首《早秋》


    这首诗以秋天的早晨为背景,描述了早晨的景色,以及人们在秋天早起工作的情景。通过描绘清晨的寂静、田野的辽阔和农民辛勤的劳动,展示了秋天的勤劳和丰收的希望。


    3.第三首《九日》


    这首诗以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为背景,描绘了重阳节的喜庆氛围和人们庆祝的场景。通过对重阳节习俗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对节日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情。


    4.第四首《山泽》


    这首诗以山水为背景,描绘了秋天山泽的景色和氛围。通过对山泽的描写,展示了大自然的壮丽和寂静之美。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对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思考。


    5.第五首《秋思》


    这首诗以夜晚的月光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亲人离别的思念之情。通过对月光、秋天和离别的联想和意象,展示了作者的伤感和对亲情的珍视。


    6.第六首《登池州城楼》


    这首诗以池州城楼为背景,描绘了城市的繁忙和景色的美丽。通过对城市的描写,展示了城市生活的喧嚣和多彩。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现代文明带来繁荣的思考。


    7.第七首《秋波》


    这首诗以秋天晚上月色明亮的河流为背景,描述了作者和友人交谈时的情景。通过对友人的描写和友情的表达,展示了王勃对友谊的理解和对人际关系的渴望。


    8.第八首《秋兴》


    这首诗以秋天的丰收景象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秋天丰收和人们满足的思考。通过对秋天的喜庆和生命的蓬勃展示,展示了作者对世界的乐观和对人生的肯定。


    四、诗歌鉴赏:


    我们来进行一下对《秋兴八首》的整体鉴赏。王勃通过对秋天的描写和思考,展示了他对人生、自然和社会的观察和思考。他用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思考,将秋天的景色与人生的哲理相结合,使得诗集既充满了情感表达,又蕴含了深刻的思想。


    通过对《秋兴八首》的详细分析和鉴赏,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这组诗篇的内涵和艺术价值,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写作技巧。通过学习和感受王勃的创作,我们可以更好地欣赏和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博大精深之美。

    《秋兴八首》教案 篇3

    一、教材

    《秋兴八首》(其一)是人教版必修三第二单元第六课的第一首诗,是高中语文教材选上杜甫的三首诗之一,紧接在第五课李白《蜀道难》之后。该单元以诗歌为主,共有七篇,杜甫就有三篇,而且都是在诗人流寓夔州所做,都有着相似的心境和创作背景,学好这首诗,对于领会感悟其它几首诗也有启发作用。

    二、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掌握朗读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读诗诵诗的能力。

    2、引导学生初步掌握鉴赏诗歌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3、引导学生感受杜甫诗歌的艺术魅力,掌握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

    (二)教学设想

    1、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诵读诗歌,进入诗境体会诗歌的.艺术魅力。诵读就是用抑扬顿挫的声调有节奏地读,反复地读,熟练到脱口而出,自然成诵。突出诗歌诵读的意义,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体会诗歌的语言和韵律美,并受到情感的熏陶。学生吟诵诗歌,抑扬顿挫,韵味无穷,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不仅可以感受到汉语言音律的美,诗歌意境的美,形象的美,还可以积累语言,受到熏陶和感染。与朗读相比,诵读更强调个人体验,更强调内化。诵读应该是古代诗歌教学的贯穿始终的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方法。

    2、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感受杜甫诗歌的艺术魅力,掌握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

    在我国许多优秀的古典诗词中,情和景是不可分的。那些流传千古的名诗、名词、名句,情和景确实是“妙合无垠”的。唐诗是中国古典诗歌发展史上的巅峰,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在杜甫诗歌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秋兴八首就是其中典范的代表之作。

    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情景交融的艺术氛围,我设计了两个环节:第一,画面素描,用细腻的语言再现情景;第二,情景交融,体会作者是如何把感情融入景物描写之中的。

    3,教学方法:

    诵读------鉴赏-------写作

    4,教学用具:

    多媒体投影仪。

    5,教学课时:

    一课时。

    三、教学过程

    1、导入,播放歌曲《春天里》,由学生感兴趣的歌曲导入杜甫写的一首“秋天里”——《秋兴八首》(其一)。

    2、指导学生初读诗歌,并掌握理解诗歌的基本方法----四读法,读题目、读作者、读内容、读注释。

    3、指导学生诵读诗歌,掌握诗歌诵读的方法技巧。

    4、赏析诗歌。尊重学生的个性化解读,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努力提高审美能力。

    5、迁移扩展。古诗和现代的歌词,有很多的相似点,好的歌词就是一首好诗,方文山作词的歌曲《菊花台》很好地运用了情景交融的手法,借鉴《秋兴八首》(其一)和《菊花台》中的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引导学生写几句情景交融的歌词。

    6、小结课堂。引导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所掌握的方法、所产生的感悟进行及时的反思小结。

    《秋兴八首》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会把握诗歌中奠定了怎样的基调。

    2、学会抓住意象解读古诗的技巧。

    过程与方法:

    3、学会如何赏析一首古诗。

    4、赏析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

    情感与态度:

    5、诗歌意象中所蕴含的情感,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与忧国之思。

    教学重点:目标1、2、5。

    教学难点:目标3、4。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介绍背景,导入新课:

    公元759年,杜甫为避“安史之乱”,携妻儿由陕西入四川,寓居成都,依靠四川节度使严武等亲友的接济维持生活。765年四月,严武病逝,杜甫失去依凭,于是离开成都,经重庆等地到了夔州(今四川奉节),住了两年左右的时间。《秋兴》既是他旅居夔州时写下的一组诗,共有八首,“玉露凋伤枫树林”是其中的第一首。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诗,一起走进他对国家命运与民生疾苦的关注之中。

    二、教师指导学生反复诵读诗歌,然后完成:

    1、从诗体上说,这是一首什么诗?(律诗,并回顾唐诗体裁特点)

    2、这首诗的韵脚是哪几个字?(林、森、阴、心、砧)

    3、用笔画出诗中的意象。

    三、鉴赏诗歌

    接下来,我们鉴赏这首古典诗歌。那么,如何鉴赏一首古诗呢?

    第一步,抓住题目。题目即诗眼,解读了题目,诗歌就理解了一半。

    第二步,解读诗句的意思。

    第三步,找出诗中的意象,然后结合时代背景和作者的生平,看这首诗歌有什么样的内涵,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要求学生根据上述基本鉴赏规律,安排学生活动:自读、讨论

    课堂活动过程:

    提问1:题目是什么意思?

    提问2:诗句的字面意思

    提问3:诗中出现的意象。

    提问4:这些意象有什么内涵?

    提问5: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提问6:诗歌应用到了哪些艺术技巧?

    1、学生发表讨论后得出的意见,教师随机给予恰当点评;

    2、教师明确:

    题目意思:借秋天之景抒发内心的情感。

    诗句意思:清冷的白霜打落了枫树叶,巫山巫峡上景象萧瑟阴森。江上波浪滔天,山上浓云垂地。又见菊花开了,泪水忍不住又落下。系船上岸,心中又涌起了思想之情。到处都在赶着作冬衣,暮色中,白帝城传来急促的捣衣声。

    诗中的意象以及其含义:

    1)、玉露凋伤枫树林:秋天的“枫树林”:火红艳丽,暗指曾经辉煌的盛唐。“凋伤”意指安史之乱后,唐朝的衰败。

    2)、巫山巫峡气萧森:“气萧森”:萧瑟阴森。指唐朝安史之乱后的衰败的气象

    3)、江间波浪间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江,山。暗指国家)

    江上波涛滚滚,不平静。塞上风云变幻,也是不平静。整个天地都处于不平静当中。意指唐朝整个江山都陷入了战乱,战争风起云涌,国家不平静。

    4)、丛菊两开他日泪:两开:开了两次,回家的事情等了两年,两年了想回家都未果。

    5)、孤舟一系故园心:“孤”形单影只,思念故园,更令人觉得哀伤。“一”一直思念家园,然而国家战乱,故园还会安好吗?悲凉由此产生。

    6)、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到处都在赶着作冬衣,白帝城传来急促的捣衣声。又是一年将尽时,同时又是一天的结束时,在这样特殊时刻,在外漂泊已久的游子更加思念故园。然而国乱如此,家还会存在吗?诗歌到这里。虽然诗中没有一个“愁”字,那种浓浓的愁,那种国破家亡的悲凉感油然而生。

    艺术技巧:

    1)、对偶,颔联,颈联。具体:[江间]对[塞上],[波浪]对[风云]、[丛菊]对[孤舟];[两开]对[一系]

    2)、结合上述鉴赏,总结一下这首诗情景交融的特点。

    全诗自始至终,情景两首互为依托、互相生发,融会一体,密不可分。如首联,枫树为秋露侵蚀伤残的景象,感发或者说是寄寓了作者在垂暮之年依然遭受凄风苦雨吹打得老大伤悲;而充塞于巫山巫峡的萧森秋气,则似乎是充溢于诗人心头的郁闷的象征或形象展示。又如颔联描绘江间波浪、塞上风云,作者既生动的表现出他们“兼天涌”,“接地阴”的外貌特征,又有意的强调了其动荡不安和阴晦不明,及诗人自身的惊魂不定和忧思不散。再如颈联书写思乡之情,同样是藉托“丛菊两开”“孤舟一系”的图景来生动的显现令人唏嘘悱恻的“故园心”。即便是最后两句,貌似纯粹写景,实则苍凉的暮色秋声,使人隐约感受到仿佛就是诗人阴沉苍凉的心情。整首诗既因物感兴,使情思有所附丽;又因即景寄怀,使景物有了生命。情因景生,景因情而活,情因景而显,景因情而深。真正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境界。

    四、小结主题

    这是一篇随物兴感、即景寄怀之作。诗人由深秋的衰残景象和阴沉气氛感发情怀,书写了因战乱而常年流落他乡、不能东归中原的悲哀和对干戈不息、国家前途未卜的担忧。自宋玉在《九辨》中感叹“悲哉!秋之为气也”以来,悲秋成为古代诗歌中常见的主旨,刘禹锡诗韵“自古逢秋悲寂寥”。但杜甫此诗,不但悲自然之秋,更是悲人生之秋和国运衰落之秋,充溢着苍凉的身世之感和家国之秋,含意较一般的悲秋之作远为深厚。

    《秋兴八首》教案 篇5

    《杜甫诗三首》教案

    一、导入

    二、作者;

    杜甫:字子美,生于河南巩县,好似名诗人杜审言的孙子。

    生平:

    诗内容:

    名句:

    诗:

    三、背诵

    四、背景:《秋兴八首》写于大历元年秋天。当时,安史之乱虽然结束,但李唐王朝仍然面临北方军阀重新割据的危险;另外,唐朝与吐蕃在剑南川西的战争也接连不断。《秋兴八首》就是在这样国家仍然动荡不安、会死人依旧客居他乡的社会背景下写成的。八首诗各自独立而又互相勾连,一脉相通,在思想内容和艺术创新方面都达到了一个很高的境界。

    解文:本文选读的是第一首,从命意上看,有领起的作用,可以说给全组是个定下了一个基调,那就是抒羁旅之愁,悲国家之事。

    题目,秋兴,从字面上说就是因秋感兴之意。

    首联,从秋景写起,“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写出夔州露冷枫丹、万物萧森的景象,格调颇为劲健。而言“气萧森”,则非但指草木摇落,亦且涵盖江山万象,为第二联蓄势。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呈上展开:江间,写巫峡;塞上,写巫山。波浪在地,却说兼天而涌;风云在天,却言接地二阴。诗人纵目驰骋,自下而上,自上而下,生动的写出了巫山巫峡的萧森气象。

    第三联开始,转而由景生情,抒发感慨。“丛菊两开”,指离属经历了两秋;“孤舟一系”,指眼下旅途的飘零。而“他日泪”则生悲情于从前,“故园心”则托相思于万里。

    最后一联,诗人将关注的焦点转移到生活中来。风霜凄紧,严冬将至,那千家万户的“刀尺声”和“捣衣声”急切响起,怎能不泛起岁暮日晚、羁旅无依的伤感!而凄苦之情,思乡之意,皆在不言之中。全诗就此结束,余意绵绵。问题1:题目是什么意思?

    明确:“兴”就是《诗经》中“赋比兴”的“兴”,即借秋天之景抒发内心的情感。

    问题2:诗句的字面意思

    明确:清冷的白霜打落了枫树叶,巫山巫峡上景象萧瑟阴森。江上波浪滔天,山上浓云垂地。又见菊花开了,泪水忍不住又落下。系船上岸,心中又涌起了故园情怀。到处都在赶着作冬衣,暮色中,白帝城传来急促的捣衣声。

    问题3:找出诗歌意象,并说说这些意象有什么特点。

    明确:意象有: 玉露,枫树林,巫山,巫峡,江波,塞上秋风,阴云,菊花,孤舟,泪,寒衣,刀尺,白帝城,暮砧等,特点:凄凉,萧瑟,阴沉,萧条、残败等。问题4:挖掘意象的深刻内涵(结合作者生平和时代背景)。明确:

    (1)玉露凋伤枫树林:秋天的“枫树林”:火红艳丽,暗指曾经辉煌的盛唐。“凋伤”意指安史之乱后,唐朝的衰败。

    (2)巫山巫峡气萧森:“气萧森”:萧瑟阴森。指唐朝安史之乱后的衰败的气象

    (3)江间波浪间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江,山。暗指国家)江上波涛滚滚,不平静。塞上风云变幻,也是不平静。整个天地都处于不平静当中。意指唐朝整个江山都陷入了战乱,战争风起云涌,国家不平静。

    (4)丛菊两开他日泪:两开:开了两次,回家的事情等了两年,两年了想回家都未果。(5)孤舟一系故园心:

    “孤”形单影只,思念故园,更令人觉得哀伤。“一”一直思念家园,然而国家战乱,故园还会安好吗?悲凉由此产生(6)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到处都在赶着作冬衣,白帝城传来急促的捣衣声。又是一年将尽时,同时又是一天的结束时,在这样特殊时刻,在外漂泊已久的游子更加思念故园。然而国乱如此,家还会存在吗?诗歌到这里。虽然诗中没有一个“愁”字,那种浓浓的愁,那种国破家亡的悲凉感油然而生。问题5: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抒发了诗人家国之悲,羁旅之愁,思乡之情。问题6:诗歌应用到了哪些艺术手法? 明确(1)对偶 颔联 颈联。

    [江间]对[塞上],[波浪]对[风云] [丛菊]对[孤舟];[两开]对[一系](2)借景抒情

    这首诗歌通过描写巫山巫峡的萧森秋景,抒发了自己的家国之悲,羁旅之愁。

    5、齐读或背诵。

    四、作业:

    1、阅读杜甫的《江汉》,完成第(1)小题。

    江汉 杜甫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1)这是杜甫晚年客滞江汉时所写的一首诗。诗中二三联用了“片云”“孤月”“落日”“秋风”几个意象,请分析其情景交融的意境。明确:第二联中的“片云”“孤月”既为实景,也有寓意。“片云”在空中飘荡,就像自己漂泊他乡;漫漫长夜中,月亮和“我”都是如此的孤独寂寞;第三联“落日”比喻自己黄昏暮年,“秋风”则是眼前实景,与上句“落日”相对,虚实结合。两联情景结合,营造了一个天高地远、孤月独照的冷清意境。

    2、背诵

    《秋兴八首》教案 篇6

    (一)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掌握朗读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读诗诵诗的能力。

    2、引导学生初步掌握鉴赏诗歌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3、引导学生感受杜甫诗歌的艺术魅力,掌握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

    (二)教学设想

    1、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诵读诗歌,进入诗境体会诗歌的.艺术魅力。诵读就是用抑扬顿挫的声调有节奏地读,反复地读,熟练到脱口而出,自然成诵。突出诗歌诵读的意义,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体会诗歌的语言和韵律美,并受到情感的熏陶。学生吟诵诗歌,抑扬顿挫,韵味无穷,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不仅可以感受到汉语言音律的美,诗歌意境的美,形象的美,还可以积累语言,受到熏陶和感染。与朗读相比,诵读更强调个人体验,更强调内化。诵读应该是古代诗歌教学的贯穿始终的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方法。

    2、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感受杜甫诗歌的艺术魅力,掌握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

    在我国许多优秀的古典诗词中,情和景是不可分的。那些流传千古的名诗、名词、名句,情和景确实是“妙合无垠”的。唐诗是中国古典诗歌发展史上的巅峰,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在杜甫诗歌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秋兴八首就是其中典范的代表之作。

    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情景交融的艺术氛围,我设计了两个环节:第一,画面素描,用细腻的语言再现情景;第二,情景交融,体会作者是如何把感情融入景物描写之中的。

    3,教学方法:

    诵读------鉴赏-------写作

    4,教学用具:

    多媒体投影仪。

    5,教学课时:

    一课时。

    《秋兴八首》教案 篇7

    秋兴八首(其一)

    杜甫

    [教学目标]

    1、了解杜甫生平以及对其诗歌创作的影响。

    2、掌握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

    3、理解诗歌意象中所蕴含的情感。

    4、感受诗歌中的羁旅之愁和家国之悲。

    5、学习诗人借景抒情的艺术表现手法。[教学重、难点] 赏析诗歌、体会感情 [教学方法] 朗读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怎样读懂一首诗?首先必须要知人论世。所谓的知人论世即是知道作者的生平,了解作品生成的时代背景。其次,必须要了解诗歌的特殊性。诗歌是用最简练的语言来表达内心深处的情感的。王国维先生说一切景语皆情语。所以我们还得知道作者在诗中写到了哪些景物,也就是意象。这些意象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二、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唐代诗人。字子美。祖籍襄阳(今属湖北),生于河南巩县。因远祖杜预为京兆杜陵(今陕西长安县东北)人,故自称“杜陵布衣”、“杜陵野老”、“杜陵野客”。杜甫是中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创作从不同的侧面真实而集中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变迁和社会面貌,因而被誉为“诗史”。他是我国古典诗歌的集大成者,诸体兼擅,无体不工,五古、七律成就尤高,被世人尊为“诗圣”。

    杜甫出生在“奉儒守官”并有文学传统的家庭中,是著名诗人杜审言之孙。7岁学诗,15岁扬名。20岁以后可分4个时期。

    (一)玄宗开元十九年(731)至天宝四年(745),杜甫过着“裘马清狂”的浪漫生活。曾先后漫游吴越和齐赵一带。其间赴洛阳考进士失败。天宝三年,在洛阳与李白结为挚友。次年秋分手,再未相会。杜甫此期诗作现存20余首,多是五律和五古,以《望岳》为代表。(涉世不深)

    (二)天宝五年至十四年(746-755),杜甫困守长安,穷困潦倒。他不断投献权贵,以求仕进,但均无结果。直到天宝十四年十月,安史之乱前一个月,才得到小小的参军之职。仕途的失意困顿和生活的饥寒交迫使他比较客观地认识到了统治者的腐败和人民的苦难,使他逐渐成为一个忧国忧民的诗人。创作发生了深刻、巨大的变化。《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丽人行》、《兵车行》、《出塞》(忧国忧民)

    (三)肃宗至德元年(756)至乾元二年(759),安史之乱最盛。杜甫也尽历艰危,但创作成就很大。长安陷落后,他北上灵武投奔肃宗,但半路被俘,陷贼中近半年,后冒死从长安逃归凤翔肃宗行在,受左拾遗。不久因直谏忤旨,几近一死。长安收复后,回京任原职。758年5月,外贬华州司功参军,永别长安。759年,对政治感到失望的杜甫辞官,于年底到达成都。组诗“三吏”、“三别”(现实主义创作达到高峰)

    (四)、肃宗上元元年(760)至代宗大历五年(770)11年内,杜甫在蜀中八年,荆、湘三年。760年春,他在成都浣花溪畔建草堂,并断续住了五年。765年,严武去世,杜甫失去凭依,举家离开成都。开始了“漂泊西南天地间”的生活,时间多在船上度过。770年冬,杜甫死于长沙至岳阳的船上,年58岁。《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蜀相》、《登高》、《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江村》、《登岳阳楼》(思想更深邃、诗风更沉郁)

    三、时代背景

    《秋兴八首》是大历元年(766)秋日杜甫在夔州时所作。唐宝应元年(762),成都少尹徐知道叛乱,杜甫流亡于梓州、阆州一带。正欲乘舟东下,因好友严武重来镇守四川,杜甫不仅打消了出蜀的念头,而且被严武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不久,严武病逝,杜甫便携家小乘舟东下,滞留夔州,一住近两年。《秋兴八首》就是大历元年(766)秋日,杜甫在夔州时所作的。

    四、鉴赏诗歌

    (一)解题:

    题目意思是借秋天之景抒发内心的情感。

    (二)诗中的意象以及其含义:

    1、玉露凋伤枫树林: 秋天的“枫树林”:火红艳丽,暗指曾经辉煌的盛唐。“凋伤”意指安史之乱后,唐朝的衰败。

    2、巫山巫峡气萧森:

    “气萧森”:萧瑟阴森。指唐朝安史之乱后的衰败的气象。

    3、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江,山。暗指国家)

    江上波涛滚滚,不平静。塞上风云变幻,也是不平静。整个天地都处于不平静当中。意指唐朝整个江山都陷入了战乱,战争风起云涌,国家不平静。

    4、丛菊两开他日泪:

    两开:开了两次,回家的事情等了两年,两年了想回家都未果。

    5、孤舟一系故园心:

    “孤”形单影只,思念故园,更令人觉得哀伤。“一”一直思念家园,然而国家战乱,故园还会安好吗?悲凉由此产生。

    6、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到处都在赶着作冬衣,白帝城传来急促的捣衣声。又是一年将尽时,同时又是一天的结束时,在这样特殊时刻,在外漂泊已久的游子更加思念故园。然而国乱如此,家还会存在吗?诗歌到这里。虽然诗中没有一个“愁”字,那种浓浓的愁,那种国破家亡的悲凉感油然而生。

    (三)层次结构

    这是一首七律,两句一联,可以分为四个层次。

    首联以秋风起兴,以枫叶凋零、秋气萧森,寄寓老大伤悲、凄苦落寞的情怀。颔联紧承首联“巫山巫峡气萧森”语意,进而描绘望中的巫峡景象和殷森气愤:骇浪滔天,似暗寓了时局的动荡不安和心潮的翻卷不息;阴云匝地,又象征着国家命运的光景暗淡和作者心情的阴沉郁闷。颈联倾诉思乡衷曲,以“丛菊两开”、“孤舟一系”的图景,现出思乡之情的深沉浓烈和欲归不得的无奈与凄伤。章法上,“丛菊”暗承首联“玉露凋伤枫树林”所隐示的季节特征,“孤舟一系”则由颔联“江间波浪兼天涌”生发二处(因波涛险恶,不能顺流东下回归长安),呼应巧妙而针线绵密。尾联把关注的焦点转移到生活中来,风霜凄紧,严冬将至,千家万户的“刀尺声”和“捣衣声”急切响起。游子无家可归之惆怅凄凉,紧承上文之“故园心”,又暗扣题目,绾结全诗。

    此诗以描绘秋景为外在的行文线索,以抒发悲愁之情作为连通各联的内在联络,以情感的起伏流转,贯穿次第展开的各组景物,形神兼备,浑然一体。

    (四)诗歌大意:

    清冷的白霜打落了枫树叶,巫山巫峡上景象萧瑟阴森。江上波浪滔天,山上浓云垂地。又见菊花开了,泪水忍不住又落下。系船上岸,心中又涌起了思想之情。到处都在赶着作冬衣,暮色中,白帝城传来急促的捣衣声。

    五、艺术特色

    杜甫曾说“庾信文章老更成,暮年诗赋动江关。”其实,此言移来评论他晚年所作的律诗,倒真恰如其分。

    1、章法谨严

    本诗单篇之章法结构,前文“层次结构”中已论及。故此从略。

    2、情景无间

    粗略看来,本诗的首联、颔联、尾联写景,颈联抒情。其实,全诗自始至终,情景互为依托、互相生发,融会一体,密不可分。如首联,枫树为秋露侵蚀伤残的景象,感发或者说是寄寓了作者在垂暮之年依然遭受凄风苦雨吹打得老大伤悲;而充塞于巫山巫峡的萧森秋气,则似乎是充溢于诗人心头的郁闷的象征或形象展示。又如颔联描绘江间波浪、塞上风云,作者既生动的表现出他们“兼天涌”,“接地阴”的外貌特征,又有意的强调了其动荡不安和阴晦不明,及诗人自身的惊魂不定和忧思不散。再如颈联书写思乡之情,同样是藉托“丛菊两开”“孤舟一系”的图景来生动的显现令人唏嘘悱恻的“故园心”。即便是最后两句,貌似纯粹写景,实则苍凉的暮色秋声,使人隐约感受到仿佛就是诗人阴沉苍凉的心情。整首诗既因物感兴,使情思有所附丽;又因即景寄怀,使景物有了生命。情因景生,景因情而活,情因景而显,景因情而深。真正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境界。

    3、语言练达

    杜甫十分注重诗歌语言的锤炼,曾表示过“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意愿。他后期所写的一些诗作,往往词句平易而意象新警,语法奇异而内蕴丰厚,语言精纯圆熟,已臻出神入化之境。拿这首诗来说,颔联中的“兼”“接”二字,即极为练达而传神。尾联在“白帝城高”之后缀以“急暮砧”,出人意表,却有着含蕴无穷的深长余韵。最为杰出的是颈联之遣词造句。上句之“两开”,既前应“丛菊”,表明客居夔州已两度春秋;有下启“泪”字,暗示两年之中时时都向东归故园,然而新院始终无法实现,每见菊花开绽就潸然落泪。如将“他日”解作“将来”,则更有归乡后痛定思痛,为今日之流离失所伤心再三的意味。与李商隐《夜雨寄北》“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旨归相同。下句之“一系”同样语意双关。此二字既上承故园的思念之心一直牵系于此岸边孤舟,希望有一天能扬帆启航,顺流东下。不仅如此,上、下两句还互文见义:“丛菊两开”谓花开有时,“孤舟一系”伤归乡无期;“两开”见出时光流走,“一系”见出人迹淹留;“他日泪”是果,“故园心”是因??两句诗词语平易而涵蕴丰厚,句法奇异而旨意错综。对偶工稳而文气流荡,笔墨老成,炉火纯青。

    附录

    《秋兴八首》是大历元年(766)秋杜甫在夔州时所作一组七言律诗,因秋而感发诗兴,故曰《秋兴》。这一组诗历来被公认为杜甫抒情诗中艺术性最高的诗。杜甫自肃宗乾元二年(759)弃官,至今已历七载,战乱频仍,国无宁日,人无定所,当此秋风萧飒之时,不免触景生情。八首诗是一个完整的乐章,主题是'故国之思',第二首中'每依北斗望京华',第四首中'故国平居有所思'是八篇的纲领。诗中所写个人的悲哀也关乎国难。

    《秋兴八首》的结构,从全诗来说,可分两部,而以第四首为过渡。前三首详夔州而略长安,后五首详长安而略夔州;前三首由夔州而思及长安,后五首则由思长安而归结到夔州;前三首由现实引发回忆,后五首则由回忆回到现实。至于各首之间,则亦首尾相衔,有一定次第,不能移易,八首只如一首。《秋兴八首》为杜甫惨淡经营之作,或即景含情,或借古喻今,或直斥无隐,或欲说还休,必须细心体会,方能领略诗的妙处。

    《秋兴八首》教案 篇8

    1、导入,播放歌曲《春天里》,由学生感兴趣的歌曲导入杜甫写的一首“秋天里”——《秋兴八首》(其一)。

    2、指导学生初读诗歌,并掌握理解诗歌的基本方法----四读法,读题目、读作者、读内容、读注释。

    3、指导学生诵读诗歌,掌握诗歌诵读的方法技巧。

    4、赏析诗歌。尊重学生的个性化解读,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努力提高审美能力。

    5、迁移扩展。古诗和现代的歌词,有很多的相似点,好的歌词就是一首好诗,方文山作词的歌曲《菊花台》很好地运用了情景交融的手法,借鉴《秋兴八首》(其一)和《菊花台》中的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引导学生写几句情景交融的歌词。

    6、小结课堂。引导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所掌握的方法、所产生的感悟进行及时的反思小结。

    《秋兴八首》教案 篇9

    (上课。)

    师:杜甫老人于775年离开成都草堂,乘舟顺江东下,暂居夔州时写下了许多诗篇,今天所学就是写于这个时候,题目里兴怎么读?

    生:读第一声。

    师:怎么这么肯定?

    生:《诗经》表现手法里有一种因物起兴。

    师:很好,那能具体说说兴的含义吗?

    生:不就是抒情吗?

    师:如何抒情?

    生:借物抒情。

    师:这首诗歌的物是

    生:秋,借助秋天的景色来抒情。

    师:你真细心,注意了诗题,诗题在有些诗歌里就是诗眼哦,读诗一定不要忘了诗题呀!这首那些是写景的句子?

    生:玉露凋伤枫树林。

    生:巫山巫峡气萧森。

    生:寒衣处处催刀尺。

    师:这是秋景吗?(故意拖长秋景。)

    生:不是,这不是秋景,还有颔联的江间波涛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生:还有丛菊两开他日泪一句。

    师:能详细说说这写秋景的句子吗?

    生:杜甫在夔州第二次看到菊花开,不由自主地想起昔日伤心事。

    师:理解很正确,但你刚才却说是写秋景的句子,这种表述有问题吗?

    (生笑了。)

    生:有景物,又有抒情。

    师:这在诗篇里本句起什么作用?

    生:过渡。

    师:非常好,看来同学们知道了诗歌的结构情况。诗歌结构一般是起、承、转、合,丛菊两开他日泪正起着转的功能。这句由秋景菊花过渡到伤心泪的抒情,我们还是回到写景的句子,你们说说杜甫这里写的景是欢快的,还是

    生:阴沉。

    师:怎么会有阴沉感呢?能说说吗?

    生:江间波涛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天地浑为一体,天地不分,夏天狂风暴雨来临的时候,会有这种感觉。

    师:你感觉很准,你还会有那些感觉?

    生:惊骇,风卷云涌,波涛汹涌,能不害怕吗?

    师:这种感觉仅仅是你的感觉吗,有谁会和你的感觉相同?

    生:(全班同学一齐答)杜甫。

    师:大家都感觉到了杜甫在秋景里感受到心情,我想你们还有没感觉到杜甫已感觉到味道,有吗?

    生:肃杀景象。

    师:你很有感觉哦,具体给同学说说?

    生:凋伤,气萧森。

    生:气萧森指巫山巫峡这个大地域范围天气令人感到萧瑟阴森。

    师:气萧森,大地域范围天气感受,这样的写法应是很笼统的,诗人有没有具体去写这种感受?

    生:江间波涛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两句就是具体写这感受的。

    师:老师刚才讲诗歌结构时的第二个字叫承,这颔联就是承接上句气萧森而来。那凋伤又怎么说呢?

    生:凋伤用在玉露和枫树林中间,觉得有些不和谐。

    生:我觉得不是有些不和谐,而是大刹风景,玉露枫树林能带给人美好想象的景物,全让凋伤破坏了。

    师:看你样子,知道你生气了,杜甫呆在这里会生气吗?

    生:杜甫没有生气,但他老人家伤心了,呆在肃杀阴沉萧森骇人环境里想起以前伤心事,几乎都哭了。

    师:哭了?男儿有泪不轻弹,难道杜甫不是男儿?

    生:真心男子伤到心坎里也会落泪的,何况杜甫寄居夔州已经两年了。

    师:寄居两年了,诗歌是如何委婉表达的?

    生:孤舟一系,寄居此处,两年来孤舟系岸未能出行。

    师:孤舟,言舟为孤,实则却说杜甫身孤,寄居夔州身处飘零,要是你在此地此时,最先会想到什么?

    生:家乡。

    生:故园。

    师:家乡与故园说的一个意思,但韵味一样吗?

    生:不同,李白说家乡为月是故乡明,没有说月是家乡明。

    生:还有李白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师:这种表达能说明什么问题?

    生:

    师:故能让人联想到

    生:故人。

    师:故人是

    生:相识的人。

    师:故园?

    生:相识的家园,带有了主观情感。

    师:其实,故园它凝结了古人丰富的情感,成了固定意象,读着故园会有一种悠远深沉的情感。故园心,是颗向往故园之心,一种强烈的

    生:思乡感情。

    师:在抑郁肃杀之秋,老人孤独地旅居夔州,眼看又是一年将过,那份思乡之情也就更浓烈了。在霜风凄冷,严冬将至时诗人又听到了什么?

    生:催刀尺和急暮砧。

    师:诗人听到这些会想些什么?

    生:家家户户都再做御寒的衣物了,准备取暖过冬,享受家的温馨,可诗人仍漂泊在异乡,心里深感寒冷。

    师:寒冷,我觉得有些不准确,换成那个词更妥?

    生:凄冷,由外而内的冷。

    师:杜甫心想归家,可是暮色已至,仍然无法归家,他心里多苦啊,你们体会到了吗?我们一起来读这首诗歌,一起来体会!

    (师生一起读。)

    师:杜甫在这首诗里抒发了何种情怀?

    生:抒发了思乡之情。

    生:抒发了羁旅情思。

    生:凄苦的思乡之情。

    生:还融进了杜甫老人的身世之感。

    师:从同学们积极作答,说明大家都读懂了这首诗,还深刻的理解了杜甫老人的深沉的思乡情怀。

    (下课。)

    《秋兴八首》教案 篇10

    教学目标

    1.赏析品味作品触景感怀、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2.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与忧思。领会诗人感时伤世,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

    教学重难点

    把握诗歌意象和诗歌情感的有机联系,品味作品触景感怀、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诗人简介

    1.生平

    杜甫(公元712--770),字子美,世称杜工部,唐代三大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之一,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人有“诗圣”之誉,其诗有“诗史”之称。

    在内容主旨上,杜甫大胆揭露当时社会矛盾,对统治者的罪恶作了较深的批判,对穷苦人民寄以深切同情。善于选择具有普遍意义的社会题材,反映出当时政治的腐败,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人民的愿望。许多优秀作品,显示出唐代由开元、天宝盛世转向分裂衰微的历史过程,故被称为“诗史”。

    在艺术上,杜甫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练,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继承和发展《诗经》以来的优良文学传统,成为我国古代诗歌的现实主义高峰,起着继往开来的重要作用。《兵车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春望》、《羌村》、《北征》、《三吏》、《三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秋兴》等诗,皆为人传诵。但有些作品也存在着较浓厚的“忠君”思想。

    2.作品

    杜甫一生写了许多诗,现存一千四百多首,收集在《杜工部集》里。其中著名的有《三吏》、《三别》、《兵车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丽人行》、《兵车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春望》《春夜喜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秋兴》《登岳阳楼》等。

    二、关于《秋兴》组诗

    1.创作背景

    公元759年,杜甫为避“安史之乱”,携妻儿由陕西入四川,寓居成都,依靠四川节度使严武等亲友的接济维持生活。765年四月,严武病逝,杜甫失去依凭,于是伴同家族,离开成都,乘舟沿江东下,先是寓居夔州,在夔州(今四川奉节)住了两年左右的时间,后转徙于湘鄂之间。公元770年冬,死在由长沙到岳阳的一条破船上。

    2.题解

    在寓居夔州两个年头里,杜甫时年五十五岁,已处在人生之秋,眼看晚年多病,知交零落,壮志难酬,心境非常寂寞、抑郁。当此秋风萧瑟之时,不免触景生情,感发诗兴,故曰《秋兴》。

    《秋兴》是他旅居夔州时写下的一组诗,共有八首,“玉露凋伤枫树林”是其中的第一首。

    《秋兴》第一首,是组诗领起之作,八诗之纲领。(《读杜心解》云:“首章,八诗之纲领也。明写秋景,虚含兴意;实拈夔府,暗提京华。”)诗人用铺天盖地的秋色将渭原秦川与巴山蜀水联结起来,寄托自己的故国之思;又用滔滔不尽的大江把今昔异代联系起来,寄寓自己抚今追昔之感。诗中那无所不在的秋色,笼罩了无限的宇宙空间;而它一年一度如期而至,又无言地昭示着自然的岁华摇落,宇宙的时光如流,人世的生命不永。

    三、赏析课文

    1.理解词语

    ①玉露:白露。

    ②凋伤:使草木凋零衰败。

    ③萧森:萧瑟阴森。

    ④兼天:连天。“兼”,连的意思。

    ⑤塞上:这里指夔州的山。

    ⑥两开:第二次开放。这里是指第二次看到。杜甫去年秋天在云安,今年秋天在夔州,从离开成都算起,已历两秋。“开”字双关,一谓菊花开,又言时光流走。

    ⑦接地阴:风云盖地。

    ⑧他日:往日。指多年来的艰难岁月。

    ⑨系(jì):系舟上岸。

    ⑩寒衣:冬天的衣服。

    ⑾催刀尺:赶裁新冬衣。

    ⑿急暮砧:黄昏时急促的捣衣声。这里是捣布,把布捣平整后用来裁剪衣服。砧(zhēn),捣衣石。

    2.翻译全诗

    玉露凋伤枫树林,——白露凋伤了漫山遍野的枫林,

    巫山巫峡气萧森。——巫山巫峡的气象满目萧瑟阴森。(幼儿教师教育网 WWw.YjS21.COm)

    江间波浪兼天涌,——峡中的江水波涛滚滚汹涌连天,

    塞上风云接地阴。——塞上风云漫卷密布天地一片阴沉。

    丛菊两开他日泪,——秋菊已开两度回想他日再流泪,

    孤舟一系故园心。——孤舟靠岸系绳也系着我游子的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深秋季节处处都在为游子征夫赶制寒衣,

    白帝城高急暮砧。——傍晚白帝城头传来急促的捶布声。

    3.诗歌评析

    ①首联短短14个字里,那满目衰飒的秋景,森森逼人的寒气,使人的悲凉心绪油然而生,给全文奠定了一个悲凉之基调。这里以秋风起兴,以枫叶凋零、秋气萧森,寄寓老大伤悲、凄苦落寞的情怀。

    ②颔联用互文手法,紧承首联“气萧森”语意,描绘望中的巫峡景象和殷森气愤:骇浪滔天,阴云匝地。这里老杜明写对江间波浪、塞上风云的感知,实写老杜对时局的担忧:骇浪滔天,似暗寓了时局的动荡不安和心潮的翻卷不息;阴云匝地,又象征着国家命运的光景暗淡和作者心情的阴沉郁闷。可谓一石二鸟,巧妙之至。

    ③颈联转入了对自己身世的感伤,倾诉思乡衷曲。借一个“泪”字托出焦灼无奈的思乡之情;用一个“孤”字传说出漂泊无依的苦况。以“丛菊两开”、“孤舟一系”的图景,表现出思乡之情的深沉浓烈和欲归不得的无奈与凄伤。

    ④尾联写户户捣布声,家家催刀尺,赶制棉衣已成必然。对国事的担忧,对家人家乡的思念。古时候每到秋天,家人要为远方的游子或戌边的将士制作寒衣,因此捣衣(这里是捣布,把布捣平整后用来裁剪衣服)声是人间的秋声,往往会增添客子的愁绪。这里表现了诗人对国事的担忧,对家人家乡的思念。

    四、总结全诗

    此诗以描绘秋景为外在的行文线索,以抒发悲愁之情作为连通各联的内在联络,以情感的起伏流转,贯穿次第展开的各组景物,形神交汇,浑然一体。

    1.主旨意境

    这是一篇随物兴感、即景寄怀之作。悲自然之秋,更是悲人生之秋和国运衰落之秋,充溢着苍凉的身世之感和家国之秋,诗人由深秋的衰残景象和阴沉气氛感发情怀,抒写了因战乱而常年流落他乡、不能东归中原的悲哀和对干戈不息、国家前途未卜的担忧。

    2.艺术技巧

    ①情景相生,融汇无间,情因景生,景因情活。

    粗略看来,本诗的首联、颔联、尾联写景,颈联抒情。其实,全诗自始至终,情和景互为依托、互相生发,融会一体,密不可分。全诗,首联写秋色秋气,颔颈两联托秋起兴,感世伤己,尾联绾合景色人事,缝合之细密,结构之谨严,无以复加。

    ②语言练达,句法奇异,对偶工稳,文气流荡。

    杜甫十分注重诗歌语言的锤炼,曾表示过“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意愿。该诗更是如此,如:

    颔联中的“兼”“接”二字,即极为练达而传神。

    尾联在“白帝城高”之后缀以“急暮砧”,出人意表,却有着含蕴无穷的深长余韵。

    最为突出的是颈联之遣词造句。“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上句之“两开”,既前应“丛菊”,表明客居夔州已两度春秋;又下启“泪”字,暗示两年之中时时都盼东归故园,然而心愿始终无法实现,每见菊花开绽就潸然落泪。不仅如此,上、下两句还一语双关:“丛菊两开”既谓花开有时,又见出时光流走;“一系”既伤归乡无期;又见出人迹滞留;“他日泪”是果,“故园心”是因。两句诗词语平易而涵蕴丰厚,句法奇异而旨意错综。对偶工稳而文气流荡,笔墨老成,炉火纯青。

    全诗感世伤己,感情悲凉,透出的是“沉郁”;声韵铿锵低回,似水流冰下,凸显的是“顿挫”。

    五、背诵全诗。

    【《秋兴八首》教案范例十篇】相关推荐
    [热]幼儿园认识蔬菜教案大全7篇

    我相信幼师都接触过教案,撰写教案有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要想在教学中不断进取,其秘诀之一就是编写好教案。写幼儿园教案要注意哪些方面呢?下面是小编特地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认识蔬菜教案大全7篇”。活动准备:不透明的盒子里面放着香菜。香菜盆栽。活动目标:通过盒子引起孩子的好奇心。经过看、闻、尝来了解香菜。活...

    实用!幼儿园中班秋游教案集锦1440字

    按照惯例,幼儿园教师必须撰写自己的教案,教案在我们教师的教学中非常重要,每一位幼师都要慎重考虑教案的设计,好的幼儿园教案都有哪些内容?为了解决大家烦恼,小编特地收集整理了实用!幼儿园中班秋游教案集锦1440字,供大家参考。活动目标:1、欣赏音乐,能有节奏的开火车。2、在玩开火车的游戏时能够分辨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