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案
  • >幼儿园教案
  • >导航
  • >离子反应教案内容13篇
  • 离子反应教案

    发表时间:2024-08-09

    离子反应教案内容13篇。

    经过我们的耐心整理和精挑细选我们呈现最新的“离子反应教案”,愿这些参考资料可以为你的工作和学习提供有帮助的参考。对于新入职的老师而言,教案课件还是很重要的,因此教案课件不是随便写写就可以的。 学生的反馈可以反映教学的成功与否。

    离子反应教案(篇1)

    一、设计思路:

    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对溶液的导电性,电解质、复分解反应的知识已有一定的认识,知道了电解质在溶液中能电离出离子,知道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对电解质在溶液中的反应本质——离子反应及其条件的探讨,在进行--时,充分利用探究实验的功效,采用实验、观察、思考与交流等方式,促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掌握好本课时的内容。这样做,一方面通过实验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的主体作用,另一方面通过实验使学生的认识经历感性认识再到理性认识的过程,从而使学生的认识有了一个飞跃,同时,又可以提高学生的实验意识。

    二、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理解离子反应的概念,掌握复分解型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2、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思维方式和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组织学生实验探究的方法,掌握复分解型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生自主探究获得知识,让学生体验科学知识获得和形成的过程与方法,体会成功的获得知识的乐趣。

    三、教学重点

    离子反应概念及其发生的条件

    四、教学难点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五、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

    六、教学准备

    1、实验仪器:试管、试管架、量筒、胶头滴管。

    2、实验药品:0.5mol/lcuso4溶液、0.5mol/lnacl溶液、0.5mol/lna2so4溶液、0.5mol/lbacl2溶液、1mol/lnaoh溶液、1mol/lhcl溶液、0.5mol/lna2co3溶液

    3、学生准备:2人为一组,用最优化组合配置。

    4、本节课设置在化学实验室中上,分组提供实验仪器和药品。

    5、学生每人一分学案

    七、教学过程

    【引入】三国时期,诸葛亮在七擒孟获的过程中,蜀军由于误饮哑泉水、个个不能言语,生命危在旦夕,巧遇老叟,指点迷津——饮用万安溪安乐泉水、终于转危为安,渡过难关,哑泉水为何能致哑,万安溪安乐泉水又是什么灵丹妙药呢?

    原来哑泉水中含有较多的硫酸铜,人喝了含铜盐较多的水就会中毒。而万安溪安乐泉水中含有较多的碱,铜离子遇氢氧根离子发生离子反应生成沉淀而失去了毒性。

    那么什么叫离子反应?离子反应要发生具备什么条件呢?下面我们一起来进行探究:

    [分组探究实验]

    实验

    现象

    是否发生化学反应

    判断的依据

    1、向盛有3ml的cuso4溶液的试管中加入3ml的nacl溶液

    2、向盛有3ml的cuso4溶液的试管中加入3ml的bacl2溶液

    [思考与交流]

    1、bacl2溶液能与cuso4溶液反应而nacl溶液却不能,试从下表分析原因。

    2、在实验“2”的滤液中存在大量的cl-和cu2+,能否用实验证明?

    3.bacl2溶液与cuso4溶液反应的实质是什么?

    表一:几种溶液混合前后溶液中离子的存在情况分析

    混合前溶液

    混合前溶液中的

    离子

    由现象推断

    生成的物质

    混合后溶液中的

    离子

    实际发生反应的

    离子

    cuso4+nacl

    cuso4+bacl2

    [教师]从上面的分析我们知道cuso4和bacl2混合后发生了化学变化,溶液中有的离子消失了,有的离子还存在。我们可以用离子符号来表示这种变化:

    [板书]反应前反应后

    cu2+cl-so42-ba2+baso4↓cu2+cl-

    [教师]这种有离子参加的反应叫离子反应。

    [板书]一、离子反应——有离子参加或生成的化学反应,称为离子反应。

    [教师]上述反应中cu2+和cl-反应前后没有变化,也就是说没有参加反应,那么该反应的本质就是:

    [板书]ba2++so42-==baso4↓

    [教师]这种式子叫离子方程式。

    [板书]二、什么叫离子方程式?

    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离子反应的式子叫离子方程式。

    [教师]一个离子反应既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也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而离子方程式更能表示化学反应的实质。那么离子反应的发生要具备哪些条件呢?

    [三、探究复分解反应中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探究实验1]

    实验

    反应前溶液中的

    离子

    由现象推断生成的物质

    反应后溶液中的离子

    离子方程式

    向3ml的cuso4溶液中加入

    3ml的naoh溶液

    [学生归纳]

    [板书]复分解型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条件之一——生成沉淀

    [教师]是不是所有的离子反应都有沉淀生成呢?

    [探究实验2]

    实验

    反应前溶液中的

    离子

    由现象推断

    生成的物质

    反应后溶液中的离子

    离子方程式

    向3ml的na2co3溶液中加入

    3ml的hcl溶液

    [学生归纳]

    [板书]条件之一——放出气体

    [教师]刚才有些同学说除了放出气体外还有水生成,那反应中生成的水怎样用实验验证呢?

    [探究实验3]

    实验

    反应前溶液中的离子

    由现象推断生成的物质

    反应后溶液中的离子

    离子方程式

    向3ml的naoh溶液中加入

    几滴(2-3滴)酚酞溶液,

    再逐滴入稀盐酸至溶液恰好变色

    [学生归纳]

    [板书]条件之一——生成水

    [教师]酸、碱、盐在水溶液中发生的复分解反应,实质上就是是两种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相互交换离子的反应。这类反应发生的条件是:生成沉淀、放出气体、生成水、只要具备上述条件之一,离子反应就能发生。

    [课堂练习1]判断下列电解质溶液间能否发生离子反应

    ①na2co3+cacl2②ba(no3)2+cucl2③k2co3+hcl

    [教师]上面能发生的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怎样书写呢?

    [板书]四、离子方程式书写的一步骤

    步骤

    举例(硝酸银溶液与氯化铜溶液)

    “写”--写出化学方程式

    “拆”--把易溶于水、易电离的电解质

    写成离子形式,难溶或难电离的电解质

    以及气体等仍用化学式表示。

    “删”--删去方程式两边形式相同的离子

    “查”--整理方程式并检查两边各元素

    的原子个数和电荷总数是否相等,

    左电荷总数=右电荷总数(电荷守恒)

    [书写离子方程式应注意的问题]

    ⑴凡非溶液中进行的反应一般不能写离子方程式。

    如:nh4cl固体与ca(oh)2固体混合加热,只能写化学方程式。即:

    2nh4cl(固)+ca(oh)2(固)=cacl2+2nh3↑+2h2o

    (2)强酸、强碱、可溶性盐一律拆写成离子

    (3)单质、氧化物在离子方程式中一律写化学式;

    (4)弱酸(h2s、hclo、h2so3、ch3cooh等)、弱碱(nh3·h2o)等难电离物质写成化学式;

    难溶于水的物质(如caco3、agcl、baso4、fe(oh)3、cu(oh)2等)一律写化学式

    练习:用离子方程式表示下列反应:

    1、k2co3+hcl 2、ba(oh)2+h2so4

    [教师归纳]判断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应注意:

    1、反应是否符合客观事实或化学规律

    2、反应是否有该拆的没拆,不该拆的拆了。

    3、栓查条件符号是否标好,等号两边是否遵守质量守恒和电荷守恒。

    [学生练习]课本34页第6题

    [课堂练习]不同酸、碱中和反应中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学生分组进行练习)

    化学方程式

    离子方程式

    koh+hcl==kcl+h2o

    2naoh+h2so4==na2so4+h2o

    2koh+h2so4==k2so4+h2o

    ba(oh)2+2hcl==bacl2+2h2o

    [教师]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的实质就是酸电离出的h+与碱电离出的oh-结合生成h2o

    [板书]六、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意义:

    (1)离子方程式揭示了化学反应的本质

    (2)一个离子方程式不仅可表示某个化学反应,还可以表示_____________的离子反应。

    [学生练习]课本34页第5题

    练习

    下列离子方程式能表示哪些物质之间的反应?能写出化学方程式吗?

    ⑴ca2++co32—=caco3↓

    ⑵co32-+2h+==co2↑+h2o

    [3]h++oh-==h2o

    [教师归纳]根据离子方程式列举化学方程式的方法

    1、分析出离子方程式中每种离子所代表的各类物质,如、ca2+可代表碱或可溶性钙盐,co32-只代表可溶性碳酸盐。

    2、分析出由离子符号所代表的物质中其他成分之间是否发发生反应,若发生反应,其生成物是否与离子方程式右边的化学式或离子符号相吻合。

    如、h++oh-==h2o其中h+表示强酸或强酸的酸式盐电离出的h+,oh-表示强碱,但若用强酸h2so4与强碱ba(oh)2反应则不符合。

    3、检查,可将写出的化学方程式再改写成离子方程式,对比一下是否与离子符号相吻合。

    [拓展练习]

    1、写出nahco3、nahso4的电离方程式。

    2、写出大理石与盐酸反应、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硫酸铜与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板书]七、电离方程式与离子方程式的区别

    左边

    右边

    电离方程式

    左边只是化学式没有离子符号

    右边只是离子符号没有化学式

    离子方程式

    既可能有化学式又可能有离子符号

    既可能有化学式又可能有离子符号

    附《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学案

    [分组探究实验]

    实验

    现象

    是否发生化学反应

    判断的依据

    3、向盛有3ml的cuso4溶液的试管

    4、

    中加入3ml的nacl溶液

    2、向盛有3ml的cuso4溶液的试管

    中加入3ml的bacl2溶液

    [思考与交流]

    1、bacl2溶液能与cuso4溶液反应而nacl溶液却不能,试从下表分析原因。

    2、在实验“2”的滤液中存在大量的cl-和cu2+,能否用实验证明?

    3.bacl2溶液与cuso4溶液反应的实质是什么?

    表一:几种溶液混合前后溶液中离子的存在情况分析

    混合前溶液

    混合前溶

    液中的离子

    由现象推断

    生成的物质

    混合后溶液

    中的离子

    实际发生

    反应的离子

    cuso4+nacl

    cuso4+bacl

    [结论]一、什么叫离子反应?

    [结论]二、什么叫离子方程式?

    [三、探究复分解反应中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励志的句子 WWW.djz525.CoM)

    [探究实验1]

    实验

    反应前溶液中的离子

    由现象推断生成的物质

    反应后溶液中的离子

    离子方程式

    向3ml的cuso4溶液中加入

    3ml的naoh溶液

    [结论1]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之一________________

    [探究实验2]

    实验

    反应前溶液中的离子

    由现象推断生成的物质

    反应后溶液中的离子

    离子方程式

    向3ml的na2co3溶液中加入

    3ml的hcl溶液

    [结论2]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之一________________

    [探究实验3]

    实验

    反应前溶液

    中的离子

    由现象推断生成的物质

    反应后溶液中的离子

    离子方程式

    向3ml的naoh溶液中加入几滴(2-3滴)酚酞溶液,再逐滴入稀盐酸至溶液恰好变色

    [结论3]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之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酸、碱、盐在水溶液中发生的复分解反应中的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要具备上述条件之一,离子反应就能发生。

    [课堂练习1]判断下列电解质溶液间能否发生离子反应

    ①na2co3+cacl2 ②ba(no3)2+cucl2③k2co3+hcl

    [结论]四、离子方程式书写的步骤

    步骤

    举例(硝酸银溶液与氯化铜溶液)

    “写”--写出化学方程式

    “拆”--把易溶于水、易电离的电解质

    写成离子形式,难溶或难电离的电解质

    以及气体等仍用化学式表示。

    “删”--删去方程式两边形式相同的离子

    “查”--整理方程式并检查两边各元素

    的原子个数和电荷总数是否相等,

    左电荷总数=右电荷总数(电荷守恒)

    练习:用离子方程式表示下列反应:

    1、co2通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

    2、k2co3+hcl

    [书写离子方程式应注意的问题]

    ⑴凡非溶液中进行的反应一般不能写离子方程式;

    如:nh4cl固体与ca(oh)2固体混合加热,只能写化学方程式。即:

    2nh4cl(固)+ca(oh)2(固)=cacl2+2nh3↑+2h2o

    (2)强酸、强碱、可溶性盐一律拆写成离子;

    (3)单质、氧化物在离子方程式中一律写化学式;

    (4)弱酸(h2s、hclo、h2so3、ch3cooh等)、弱碱(nh3·h2o)等难电离物质写成化学式;难溶于水的物质(如caco3、agcl、baso4、fe(oh)3、cu(oh)2等)一律写化学式。

    [课堂练习2]不同酸、碱中和反应中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化学方程式

    离子方程式

    koh+hcl==kcl+h2o

    2naoh+h2so4==na2so4+h2o

    2koh+h2so4==k2so4+h2o

    ba(oh)2+2hcl==bacl2+2h2o

    [教师]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的实质就是酸电离出的h+与碱电离出的oh-结合生成h2o

    [结论]六、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意义:

    (1)离子方程式揭示了化学反应的本质

    (2)一个离子方程式不仅可表示某个化学反应,还可以表示_____________的离子反应。

    练习

    下列离子方程式能表示哪些物质之间的反应?能写出化学方程式吗?

    ⑴ca2++co32—=caco3↓

    ⑵co32-+2h+==co2↑+h2o

    [3]h++oh-==h2o

    [教师归纳]根据离子方程式列举化学方程式的方法

    1、分析出离子方程式中每种离子所代表的各类物质,如、ca2+可代表碱或可溶性钙盐,co32-只代表可溶性碳酸盐。

    2、分析出由离子符号所代表的物质中其他成分之间是否发发生反应,若发生反应,其生成物是否与离子方程式右边的化学式或离子符号相吻合。如、h++oh-==h2o其中h+表示强酸或强酸的酸式盐电离出的h+,oh-表示强碱,但若用强酸h2so4与强碱ba(oh)2反应则不符合。

    3、检查,可将写出的化学方程式再改写成离子方程式,对比一下是否与离子符号相吻合。

    [拓展练习]

    1、写出nahco3、nahso4的电离方程式。

    2、写出大理石与盐酸反应、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硫酸铜与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结论]七、电离方程式与离子方程式的区别

    左边

    右边

    电离方程式

    左边只是化学式没有离子符号

    右边只是离子符号没有化学式

    离子方程式

    既可能有化学式又可能有离子符号

    既可能有化学式又可能有离子符号

    离子反应教案(篇2)

    教学目的: 1.能区分强弱电解质,能正确书写强弱电解质的电离方程式. 2.通过实验现实认识离子反应及其产生的前提,了解离子反应的实质. 3.始步教会用离子圆程式表现溶液中的离子反映,并能断定离子方程式的反误. 4.通功比拟、归结、剖析、综开,三步需要说明的是,关键词优化,减淡对于弱强电系量、合女反映等概思的懂得. 5.体验迷信探求的快活,养成务虚供实、怯于摸索的迷信立场. 教情合析: ① 未学习电解质与是电解质,能区分哪些物质是电解质、哪些物质长短电解质;② 未了解电解质在溶液中能产生电离,以离子形式存在于溶液中,会书写电离方程式;③ 未了解离子攻恒,并能运用离子攻恒进行简略盘算. 教授教养沉正点、易面 沉面:区合弱强电解质、书写离子圆程式. 易点:强电解质中哪些物质能写成离子形式. 课时部署:2课时 第一课时 学学情境设计: 教员运动 学生涯静 设计意图 展现盐酸、醋酸、NaOH、氨水四瓶溶液,请学生按物质的组成对它们进止分类. 回想物质组成的分类方式,对四瓶溶液入止分类. 温习物资的合类. 再请学生按物质的组成对四瓶溶液中的溶质入止分类. 回想溶液与溶质的区别,并对本人的过错进行改正. 强调溶液与溶质的没有同,巩固电解质属于杂洁物. 问:HCl分子在溶液中的存在形式?有有HCl分子存在?0.1 mol / L HCl溶液中c(H+)=?、c(Cl-)=?0.1 mol / L醋酸溶液中c(H+)=?、c(CH3COO-)=? 思考并盘算离子浓度. 温习电解质在溶液中的存在形式,电离方程式书写,离子浓度盘算. 为导电性实验分析溶液中离子浓度不同做铺垫. 答:如何证实盐酸等溶液外具有灭合女?电系量溶液为什么能导电? 思考并归忆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实验,回想电解质溶液导电与金属导电的区别. 温习导电性试验、电解量溶液导电缘由非溶液外具有灭自在挪动的离子. 做盐酸、醋酸、NaOH、氨火四瓶溶液的导电性试验,指点先生察看亮、明、没有明. 察看并念考实验现象差别的缘由. 创设问题情境,激起学生思考 引诱学生思考:①溶液导电的缘由;②灯炮亮明与自在移静的离子的闭解;③雷同淡度的盐酸、醋酸溶液中自在挪动的离子为什么不同? 念考并议论①醋酸溶液中c(H+)、c(CH3COO-)为什么比盐酸溶液中长?②醋酸溶液中存在哪些物资? 激起学生讨论醋酸溶液中醋酸的存在形式,了解弱电解质的特色.学习分析问题的办法. 领导学生列里比拟盐酸、醋酸溶液的差别:导电性、能够电离的离子浓度、实践电离的离子淡度、电离水平、溶液的败分、电离方程式 念考、议论,正在笔忘原下列里比拟盐酸、醋酸溶液的差别 通功对比法,深刻了解强弱电解质的好同 引诱学生订义强弱电解质,分解属于强弱电解质的物质类别. 思考、讨论分解强弱电解质的定义、物质类别. 通过归缴、综开,控制强弱电解质的区别. 训练巩固 练习把握区别强弱电解质的办法. 巩固进修结果. 板书设计: 0.1 mol / L盐酸 0.1 mol / L醋酸 NaOH 氨水 导电性 弱弱强强能够电合的离女淡度 c(H+)=0.1 mol / L c(Cl-)=0.1 mol / L 功课,由学生完成 c(H+)=0.1 mol / L c(CH3COO-)=0.1 mol / L 实践电离的离子浓度 c(H+)=0.1 mol / L c(Cl-)=0.1 mol / L c(H+)

    离子反应教案(篇3)

    离子反应

    各位评委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苏教版化学必修一1专题二第二单元

    第三节《离子反应》。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以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实验为切入点,引入了强弱电解质的概念。并以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为过渡,提出离子反应的概念,据此介绍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步骤,揭示离子反应的本质。

    从教材的体系看,它是初中学习溶液导电性实验、酸碱盐电离知识的延续和深化,又是学习电解质溶液理论知识的基础,所以从体系看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学习者分析

    基于以上分析,我将本节课的重点定为掌握电解质的含义及离子方程式的含义。在初中科学中,学生已经做过溶液导电性实验,对电解质以及非电解质有了初步了解,为本课时的学习打下基础。同时,在上一专题学生已经接触了电离的初步概念,然而对于离子反应相对比较陌生,难以把握其实质。在电离方程式的书写过程中,对于“拆”这个重要步骤的学习还具有一定困难。因此,我将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定为,掌握离子反应及其发生条件,学会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三、教学目标

    根据《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教学要求》,结合教学过程中教学条件和学生认知能力等实际情况,本人确定了以下的三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电解质的含义,理解强弱电解质

    2、掌握离子方程式的含义。

    2、学会离子方程式书写方法。

    【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利用实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使用对比,归纳,总结的研究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离子反应的分析,树立透过现象看本质,找出事物内在规律的意识 依据《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对探究和合作学习的要求,本节课我主要采用观察实验,交流讨论,归纳分析等方法,并结合讲授法,自主学习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以此来实现我的教学目标。

    我的教学设计如下

    四、教学设计

    1.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首先,我将引入化学家阿累尼乌斯突破法拉第的传统观念提出电解质自动电离的新观念,引入本节课对于电解质的介绍。

    2. 探索新知,归纳总结

    接着我通过演示0.1mol﹒L-1盐酸、醋酸溶液、NaOH溶液、氨水、酒精溶液的导电性实验,引导学生分析小灯泡亮度不同的原因,引入强弱电解质以及非电解质的概念。然后播放溶液导电性实验的动画,加深学生对电解质溶液导电的理解。再指导学生探究实验在澄清石灰水,氯化钙分别加入碳酸钠,两者均产生白色沉淀。在此基础上我将进一步提出问题在这两个反应中其余两种离子是否参与

    了反应呢?学生据此进行大胆假设,并通过钠离子,氯离子,氢氧根离子的检验对假设进行验证,由实验现象得出结论:两个反应实质上都是CO32-与Ca2+结合生

    成碳酸钙的反应,进而得出离子反应的定义。

    在解决了第一个问题之后,我将继续发问:“离子反应的发生需要什么样的条件呢?”

    进而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探究一,氯化铁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探究二,大理石与盐酸的反应。探究三,滴有酚酞试剂的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的反应。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现象,归纳出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是生成难溶物质,易挥发物质及难电离物质,至此,达到其中一个教学难点的突破。

    3. 明确规则,掌握书写

    在总结了复分解反应的条件的基础上,我将按课本上“写,拆,删,查”四个步骤书写逐一展开讲述离子方程式的书写,着重强调“拆”字。并说明即使是难溶的物质或难电离电解质,溶于水的部分都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它们之间的反应是离子之间的反应。并在今后的书写中引起重视。以此实现又一教学难点的突破。

    4. 学以致用,复习巩固

    我将引导学生将书写的离子方程式与化学反应方程式作比较,体会离子方程式的意义,并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意识。最后,我将对课堂进行小结,并布置形成性练习。

    板书设计:

    离子反应

    一. 强、弱电解质

    二. 离子反应

    1.概念

    2.反应条件

    3.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步骤

    4.离子方程式的意义

    离子反应教案(篇4)

    一、教材分析

    本节教学内容是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一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二节《离子反应》的第一课时。通过本课时的学习,建立电解质的基本概念,建立电解质电离的基本模型,在初中导电性实验的基础上理解电解质溶液和熔融电解质导电的基本原因,为下一课时——离子反应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强弱电解质的定义并会判断;

    (2)了解离子反应的定义和实质;

    (3)能正解书写离子方程式

    2、过程与方法

    (综合归纳的能力;

    (交流、总结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合作探究,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的精神;

    (归纳、总结的能力。

    三、教法分析

    本节内容采用实验法、探究法、启发法、讲授法的方式来进行,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自主思考,适时地进行实验来探究以及观看实验视频来获得有效的知识信息。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注重学生自我思考和动手操作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科学的实验态度和科学精神以及团队合作能力等。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电解质的基本概念,建立电解质电离的模型。

    难点:电离,用物质结构解释电离。

    五、教学设计过程

    1、引入问题:

    教材结合生活常识,给电器设备通电时,湿手操作容易发生触电事故。

    积极思考,探究,发言为什么会有触电现象。

    创设情境,以真实、有意义的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思考。

    2、回顾初中知识:

    水导电吗?什么是导电物质?什么不是?

    根据所学内容,通过初中知识的回顾,引发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模型(基于已有知识对问题进行思考)

    3、解释:

    实际上纯水是不导电的。同学们初中做过电解水实验,当时老师应该告诉了同学们,电解的不是纯水,水中应该加入了硫酸。

    4、学生听讲

    引出下面的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5、实验探究:

    (氯化钠固体和蒸馏水。按照课本中的图示连接装置,将石墨电极伸入到烧杯中,观察小灯泡是否发光。

    讲解:严格的说蒸馏水也能导电,但是其导电能力很微弱,用上述的实验装置无法测出。

    观察实验中的现象小灯泡都不发光,总结硝酸钾固体、氯化钠固体、蒸馏水都不导电)

    ①认识物质的导电性,②引出电解质的概念,③为学习电离的概念提供实验证据。

    增强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推理能力。培养学生自主思考和探究的能力。

    带电荷的粒子。

    7、引出:电解质非电解质概念

    学生通过理解导电原因,更好记忆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在实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推理、假设、验证等探究过程,建立微观模型,从而对实验事实作出合理解释。通过电离概念建立过程中培养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的核心素养。

    利用分类方法将电解质非电解质归纳物质中用图示表示,并举例说明哪些是电解质哪些是非电解质。

    8、学生进一步理解记忆,加深对电解质非电解质的理解

    回答:人的手上常会沾有NaCl(汗液的成分之一),有时也会沾有其他电解质,当遇到水时,形成电解质溶液。电解质溶液能够导电,因此,湿手直接接触电源时容易发生触电事故

    引出为什么氯化钠溶液可以导电而固体不能

    提问:为什么氯化钠固体不导电而溶液和熔融氯化钠能导电

    学生思考

    讲解:氯化钠固体就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在空间上堆积形成的,是不能随意移动,一定受到某种作用相互束缚;而氯化钠的固体在溶于水的过程中,受到水分子的作用,逐渐解离为各自独立的水合离子,使体系中存在可以移动的带电粒子,从而导电

    学生理解记忆

    通过微观机理图的观察,培养学生宏观辨识与微观辨析思维。

    引出电离概念和电离方程式电解质在溶于水或受热熔化时,形成自由移动的离子的过程。

    学生根据老师讲解写出电离方程式,讨论氯化钠溶液和熔融氯化钠电离方程式是否一样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板书设计

    离子反应——电解质的电离

    概念:电解质

    非电解质

    电离

    电离方程式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教学按照新课标的要求,以学生为课堂的主体,教师作为引导者来进行教学。通过引导法和实验探究以及运用多媒体,使得学生自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其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探究的科学精神。也进一步提高和巩固了学生动手操作实验的能力。同时让学生明白探索物质可以通过化学实验来进行,以提高学生对于实验的热情。

    离子反应教案(篇5)

    离子反应是高中新教材必修1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第二节教学内容。前一节刚学过物质的分类,下一节内容为氧化还原反应。而离子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在高中化学学习中将大量涉及,因此是重要的基础知识,是本章的重点内容。

    (二)根据课程标准制定出以下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事实认识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2)了解离子方程式的含义,掌握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⒉过程与方法目标:

    学习运用观察、实验等多种手段获取信息,并运用比较、分类、迁移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升华。

    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乐于探究离子反应的条件实质,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与和谐。

    在实际教学中,离子反应及离子方程式的书写贯穿于三年的高中化学学习,渗透在各种题型中,诸如离子共存问题、离子检验、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等等,学生的掌握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拟采用温故引新、实验促学、启发归纳、讲练结合等教与学的方法。

    课堂教学中应遵循的一个总的原则就是要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及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教学。由学生初中以及前面学过的与本节相关的旧知识过渡引出新知识,可以使知识的学习处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积极主动投入到化学学习中,有利于新知识的顺利建构。通过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观察分析实验现象,对离子反应条件实质有感性的认识。通过学生的练习和启发归纳,最终初步掌握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以及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书上实验2-1、2-3非常简单又没什么危险性,可安排学生课堂上合作完成,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及团结合作精神,创设学生为主体教师主导的高效课堂。

    先请学生回顾初中学过复分解反应以及发生所需的条件然后用实践去验证他们得出的理论答案2.过渡通过实践的验证就可以引出离子反应以及本质。

    电解质在溶液中的反应往往是有离子参加或有离子生成的反应,并开始学习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步骤学生动手完成书上实验2-3通过实验分析,老师边板书边讲解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步骤,并总结为四个字:写(正确书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改(将易溶易电离的物质改成离子,()其它保留化学式,强调只有强酸强碱及绝大多数可溶盐能改成离子)→删(删去方程式左右两边未参加反应的离子)→查(检查方程式左右两边元素原子守恒和电荷守恒)。通过学生的合作探究实验以及教师的巡视和边板边讲,充分体现新课改倡导的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高效课堂。

    将书上P32表格改成教师口报学生练习书写某些酸和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再改写成离子方程式,一方面使学生初步掌握离子方程式的书写要求,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归纳出离子方程式的意义:离子方程式不仅可以表示某一个具体的化学反应,而且还可以表示同一类型的化学反应。

    通过本节课全班同学练习书写与实验相对应的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在老师和同学的启发引导下结合初中学过的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归纳出溶液中离子互换型的离子反应的发生条件:生成难溶物或难电离物或易挥发物,只要满足其中一个条件,离子反应就能发生。

    书上P33习题当作课堂反馈练习,及时巩固本课知识。

    在学生互相讨论小结的基础上,小结得出本课的要点知识(从而进一步突出重点):(1)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溶液中离子互换型的离子反应的发生条件:生成难溶物或难电离物或易挥发物,只要满足其中一个条件,离子反应就能发生。引导学生概括为一句话:离子反应总是朝着某些离子浓度减少的方向进行。(2)正确书写离子方程式,强调只有强酸强碱绝大多数可溶盐能改成离子。结合物质的另一种分类法,告诉学生有哪些常见的强酸强碱以及中学化学常见盐的溶解性规律,以期达到加强前后练习融会贯通所学知识的目的。

    离子反应教案(篇6)

    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是今天的xx号考生,我说课的题目是《离子反应》,今天主要讲授第1课时的内容,包括: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接下来,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始我的说课。

    (过渡:教材是连接教师和学生的纽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先谈谈我对教材的理解。)

    一、说教材

    该部分内容属于人教版高中化学1第二章第二节的内容,第1课时包含了如下的内容:电解质、电离的概念,电离方程式的书写,从电离的角度认识酸碱盐的本质。通过引导学生参考酸的定义,尝试从电离的角度概括出碱和盐的本质,培养分析、解决问题和归纳、总结的能力,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通过探究实验得到离子反应的条件,从实验现象出发探寻反应本质,初步养成实事求是,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同时本节内容也是学生认识化学学科的起始篇章,不仅可以引导学生复习初中的基础知识,也可以引导学生有效的进行高中阶段知识的学习。

    (过渡:教师不仅要对教材进行分析,还要对学生的情况有清晰明了的掌握,这样才能做到因材施教,接下来我将对学情进行分析。)

    二、说学情

    在初中化学中,学生就已经做过了溶液的导电性实验,这对于学习电解质的概念奠定了基础。并且高中生思维能力在发展,已经初步具备了一定的概括能力,因此我会引导学生从电离的角度分别概括酸、碱、盐的本质,提高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渡:根据新课程标准,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三、说教学目标

    1、能说出电解质、电离等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会书写酸、碱、盐的电离方程式,能从电离的角度重新认识酸碱盐。

    2、通过从电离的角度重新认识酸碱盐,学生分析归纳总结能力得到提高。

    3、学习中感受探究物质组成奥秘的乐趣和化学世界的奇妙。

    (过渡:根据新课标要求与教学目标,我确定了如下的重难点:)

    四、说教学重难点

    【重点】

    电离方程式的书写。

    【难点】

    从电离的角度认识酸、碱、盐。

    (过渡:为了解决重点,突破重点,我确定了如下的教学方法。)

    五、说教学方法

    讲授法、小组讨论法、直观教学法。

    (过渡:好的教学方法应该在好的教学设计中应用,接下来我将重点阐述我的教学过程。)

    六、说教学过程

    我的教学过程分为如下四个环节,首先是第一个环节:

    环节一:导入新课

    好的导入可以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学习新知识、新概念、新原理和新技能作引子和铺垫。在这里我会结合学生初中所做的溶液导电性的实验提问:哪些溶液可以使小灯泡发光,哪些不可以。并请学生思考原因,借此引入本节新课“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

    环节二:新课讲授

    导入之后就进入了新课讲授环节。

    1、电解质

    我会引导学生思考能导电的溶液,提出不仅NaCl、KNO3、NaOH的溶液可以导电,这些固体分别加热至熔化也能导电,由此提出电解质的定义: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接着我会提问学生:Cu、盐酸、CO2、是不是电解质?针对概念中的易错易混的点进行解释和探讨,通过这一过程深化理解电解质的概念。

    2、电离

    在学生明白了什么是电解质之后,我会请学生思考NaCl溶液为什么会导电。学生结合教材内容和我的讲解可以得知是因为NaCl发生了电离。这一过程可以用电离方程式表示如下:

    NaCl=Cl-+Na+

    这一过程我会通过动画的形式来进行呈现NaCl的电离过程,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动画中学到知识,增加化学课堂的情感体验。最终充分理解NaCl溶液之所以能够导电,是因为在溶液中发生了电离,产生了能够自由移动的离子。

    3、酸、碱、盐的电离

    学生明白什么是电离之后,我会请学生根据NaCl的电离方程式,写出HCl、HNO3、H2SO4在水溶液中发生电离的方程式,并且思考如何从电离的角度概括酸的本质。学生通过写电离方程式就可以概括得出: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H+的化合物叫做酸。采用类比的方法,请学生试着写出NaOH、Ca(OH)2、Ba(OH)2、KOH的电离方程式,思考如何从电离的角度概括碱的本质。

    从电离的角度概括盐的本质是易错的一个点,我会这样来处理:设置小组合作探讨环节,请各个小组列举熟悉的盐,并从中归纳概括如何从电离的角度定义盐。

    部分小组根据之前的规律很可能就得出:能够电离出金属阳离子和酸根阴离子的化合物叫做盐。有的小组也可能会考虑到(NH4)2SO4、NH4Cl也是盐。这样通过小组之间思维的碰撞最终得到完整正确的结果,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变“要学生学”为“学生主动学”,老师真正成为课堂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环节三:巩固提升

    我会请学生从电离的角度判断Na2SO4、Na2CO3、NaHCO3、NaHSO4是不是盐,并写出它们在水溶液中发生电离的方程式。

    在这一环节中出现了酸式盐NaHCO3、NaHSO4,目的是使学生认识到酸式盐的电离与正盐的电离不同,酸式盐和酸式盐的电离也不相同,也是对本节课内容的拓展。

    环节四:小节作业

    化学学习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还要关心学生学习的过程。课程最后,我会请学生回答本堂课的收获有哪些,可以回答学到了哪些知识,也可以回答学习的感受。

    最后布置作业:电解质在溶液中发生的反应实质是什么?这样的作业与下一节课的内容“离子反应”相衔接,体现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是离子发生反应的关键,知识间的逻辑体现更加完善。

    七、说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能够体现教学重难点,方便学生梳理课堂中学到的知识,我的板书直观而简明,请各位老师看我的板书:

    谢谢各位老师,我的说课到此结束!

    离子反应教案(篇7)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是xx县xx中学的化学教师xxx,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1)第二章第二节“离子反应”第二课时。下面我从四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与学情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离子反应》属于高一课本第一章第二节内容。《离子反应》在中学阶段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知识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贯穿于中学化学教材的始终,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在中学化学中要学习许多重要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识,都可能涉及离子反应及其方程式的书写。

    《化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要能通过实验认识离子反应及其发生条件,了解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学好这一节内容,能揭示溶液中化学反应的本质。既巩固了前面已学过的电离初步知识,又为后面元素化合物知识、电解质溶液的学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并且正确而又熟练地书写离子方程式,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它还是历年高考的热点内容。

    2、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了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能够初步运用实验的手段来探究学习化学,通过第二章第一节“物质的分类”的学习,了解了化学反应常用的分类方法,在大脑中对“离子反应”有了一个模糊的概念。

    但是元素化合物知识不丰富,电离理论又没有学习,所以本节知识对学生来说具有相当的难度。这一节我把它分成二课时。第一课时讲电解质。第二课时讲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及其书写方法。把难点分散,重点突出。

    二.教学目标与重难点的确定:

    1、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编写教材的意图,结合本课的特点和素质教育的要求,将教学目标设定如下:

    (1)知识与技能:

    ①离子反应和离子方程式的含义;

    ②掌握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和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过程与方法:

    ③通过稀硫酸与Ba(OH)2溶液反应实质的探究,使学生学

    ④会运用以实验为基础的实验研究方法。

    ⑤学会运用观察、实验、查阅资料等多种手段获取信息,并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能以“联想·质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②能以“迁移·应用”让学生体验学习的成功感。

    ③能通过“交流·研讨”活动,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

    ④能借助“知识点击”让学习有余力的同学感受化学学习的无穷魅力。

    2、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离子反应、常见酸、碱、盐的简单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2)难点: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选择解决问题的思维路径

    三、说教法与学法:

    教学活动是教和学的双边活动,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使之相互促进,协调发展,根据这一基本原理我采用了如下教学方法:

    1、实验促学法:通过教师的演示,学生的动手操作,观察分析实验现象,理解并掌握离子反应及其方程式的书写。

    2、情景激学法:创设问题的意境,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促使学生在意境中主动探究科学的奥妙。

    3、探究、归纳法:通过学生对问题的探究、讨论、实验、归纳,最终掌握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4、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将微观现象宏观化,有助于学生掌握离子反应。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活动的真谛是通过教师的引导,启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探究学习。因此在本节教学中我注意以下方面:

    1、用实验来导出问题,解决问题。新课引入用实验,知识的巩固、升华用实验。目的在于使学生明确实验在化学学习中的重要性,使他们注重自己对实验的观察,分析,设计及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发挥化学实验最大作用,真正将素质教育落实到课堂上。

    2、着重突出了教法对学法的引导。在教学双边活动过程中,引导学生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由未知到已知、由个别到一般。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对比,归纳,总结的能力。达到举一反三,实现知识和能力的迁移的目的。

    四、说教学程序:

    合理安排教学程序,优化教学过程是教学成败的关键,为了使教学过程有条不紊,便于学生学习,我把教学过程分为以下四个环节:

    (一)用故事导入新课。

    三国时期,诸葛亮在七擒孟获的过程中,蜀军由于误饮哑泉水、个个不能言语,生命危在旦夕,巧遇老叟,指点迷津——饮用万安溪安乐泉水、终于转危为安,渡过难关,哑泉水为何能致哑,万安溪安乐泉水又是什么灵丹妙药呢?

    原来哑泉水中含有较多的硫酸铜,人喝了含铜盐较多的水就会中毒。而万安溪安乐泉水中含有较多的碱,铜离子遇氢氧根离子发生离子反应生成沉淀而失去了毒性。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求知欲望,所以精心设计同学们熟知的故事导入新课。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31,由学生归纳出“离子反应”概念。

    1、实验:硫酸铜与氯化钡溶液的反应。(让学生动手实验、观察现象、讨论、总结,从而得出离子反应的概念。)

    2、课件展示:播放动画让学生理解离子反应。

    3、目的:这样导入新课能抓住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使学生对定义有本质理解,并把学生引入主动学习的情景之中,产生了学习的动力。

    (二)学习新课。

    1、指导学生进行阅读并讨论,得出“离子反应”的定义。 有离子参加的反应叫离子反应。

    (1)教师设问:“电解质在溶液中的反应都是离子反应,那么是不是所有的电解质溶液混合都能发生反应呢?”(学生分组实验,记录现象,书写化学方程式,讨论反应原理)

    (2)教师设问:通过分析,反应过程中离子的数量有没有发生变化?是部分离子还是所有离子的数目发生了变化?(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得出“离子方程式”的定义。

    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表示离子反应的式子叫离子方程式。

    (3)目的:通过动手实验,不仅增强了学生实验能力,而且还培养了学生观察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增强好奇,激发学习热情。让学生明白实验在化学科目中的重要地位。

    2、突破离子方程式书写方法:写、拆、删、查

    初学者按课本上四个步骤书写,第二步“拆”是教学中的难点。如何突破这个难点呢?以硝酸银与氯化铜反应为例子,详细引导学生掌握书写步骤。

    教师引导学生一起分析教材“把易溶于水,易电离的物质写成离子形式;难溶的物质或难电离的物质以及气体等仍用化学式表示”。 (组织学生积极思考、讨论、最后归纳总结)

    结论:强酸、强碱、易溶于水的盐写成离子。

    难溶的物质,难电离的物质(弱酸,弱碱,水),氧化物,单质,气体等用化学式表示。(不完整的由教师补充,然后让学生练习)

    在此,使学生所掌握知识具体化。通过“引导→设问→讨论→总结→练习”五步曲,攻克了重点,突破了难点。

    第三步“删”是书写过程中最易掌握的内容,只需认真对待就可以了。

    教师设问:第四步“查”也不容忽视,应检查什么?(组织学生积极思考、讨论、最后归纳总结)

    结论:检查(1)质量守衡。(2)电荷守衡。(3)电子得失守衡(若是氧化还原反应)。

    目的: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学会从具体问题上找出答案的方法,充分体现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体会到成就感。

    教师总结:书写四步中,“写”是基础,“拆” 是关键,“删”是途径,“查”是保证。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考试当中的热点问题。对该知识点学习过程教师要多安排一些时间,通过教师提问、学生上台书写等多种形式以达到突破重点的学习目的。

    教师精心设置训练题目,学生练习并讨论,启发学生,得出离子方程式的意义即“离子方程式不仅可表示一定物质间的某个反应,而且可表示所有同一类型的离子反应”。

    3、讨论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课件展示]根据提供的试剂,学生自行设计实验,书写符合要求的离子方程式并分析其反应特点。

    [学生活动]学生归纳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本节课教学过程中,变教师演示实验为学生分组实验,变教材验证实验为探索实验。可以更加方便于所有学生观察,使众多学生都能积极地参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增大教学知识的容量,加深对重难点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地领悟难点知识。

    (三)小结:

    离子反应小结。采取学生先小结,老师后总结的方式,这样可以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

    (四)课堂练习:

    教师根据大纲的要求,结合本节课内容特点设计练习内容,该练习对本节所学内容起到巩固作用,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本节重点知识的掌握。

    我说课的内容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离子反应教案(篇8)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是高中化学组的01号考生,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离子反应》,下面开始我的说课。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本节课是人教版化学必修1,第二章,第二节的第一课时的内容。本节是学生认识离子反应和离子方程式的起始课。从教材的体系看,它是初中学习溶液导电性实验、酸碱盐电离知识的延续和深化,又是学习电解质溶液理论知识的基础,所以从体系看起承上启下的作用。从研究方法看,它是研究化学反应分类方法的补充以及从本质分析化学反应的必备技能,是中学生现在及至以后学习化学、从事化学专业的知识和能力的重点。

    A.了解电解质的概念;B.引导学生能够从电离的角度概括出酸,碱,盐的本质;C.使学生了解到电解质在溶液中所起反应的实质。

    激发探索研究物质和理论的兴趣,在探究过程中进行一丝不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的教育,引导学生透过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

    3.教材的重、难点:

    (1)重点:理解电解质,电离的定义,会用电离方程式表示物质的电离过程,从电离角度概括出酸,碱,盐的本质。

    (2)难点:用电离方程式表示物质的电离过程,对酸,碱,盐本质的理解。

    古希腊生物家普罗塔弋说过这样一句话:“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被点燃的火把。”根据新课改要求,我们在教学时必须特别注意这一点,即不能将学生当作容器来对待,在确定教学方法时,必须遵守叶圣陶先生“教是为了不教”的训令,结合教材及学生的实际准备采取以下教学方法:

    本节课主要采用问题探究法,即以问题为切入口,追踪变化的本质,解释疑惑。它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究问题的能力。采用这种方法意在渗透探究问题的方法,为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创造必要的条件。限于新高一学生的能力,本节课主要以启发性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为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

    学生正处在16、17岁的年龄阶段,好奇心较强,兴趣不太稳定,逻辑思维正在日趋发展中,在知识学习上仍需借助感性材料的支持的诸多特点。

    充分运用实验和多媒体教学手段,尽可能增加实验可见度,加强感性认识;利用计算机软件的动画模拟实验,引导学生进行全面观察,理解微观本质。

    演示溶液导电性实验,观察分析,同时展示多媒体教学软件,从微观领域明确溶液导电的本质——溶液中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

    在此基础上,介绍氯化钠,硝酸钾,氢氧化钠等固体分别加热至溶化后能导电,这样很顺利的引出电解质的概念。

    然后通过介绍氯化钠在水中的溶解和电离,引出氯化钠电离方程式的书写,以及HCl、H2SO4、HNO3三种酸的电离方程式,从电离的角度得出酸的定义。最后安排“思考与交流”活动,引导学生从电离的角度概括出碱和盐的本质。

    2、通过上面的讨论,使学生了解到电解质在溶液里所起反应的实质是离子之间的反应后,即可很自然地转入到对离子反应的讨论。

    能够很快地辨别出那些物质是电解质,能够正确地书写电离方程式,能够运用定义辨别出酸,碱,盐。

    结合本节知识,课后讨论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以上是我的说课内容,谢谢各位考官。

    离子反应教案(篇9)

    《离子反应》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第二节内容。《离子反应》是重要的化学用语,在中学阶段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知识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贯穿于中学化学教材的始终,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在中学化学中要学习许多重要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识,都可能涉及离子反应及其方程式的书写。《化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要能通过实验认识离子反应极其发生条件,了解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而学生刚进高一,元素化合物知识不丰富,电解理论又没有学习,因此本节知识对学生来说具有相当的难度。这一节我把它分成二课时。第一课时讲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第二课时讲离子反应及其发生条件。学好这一节内容,能揭示溶液中化学反应的本质。既巩固了前面已学过的电离初步知识,又为后面元素化合物知识、电解质溶液的学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并且正确而又熟练地书写离子方程式,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它还是历年高考的热点,在高考中几乎年年考。

    2、本课时的教学目的:

    根据课程标准、教材要求、学生情况制定的教学目标为:

    知识与技能目标:

    1、认识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初步学会从微观的角度认识物质在水溶液中的存在形式以及所发生的反应。2、会书写易溶、易电离的酸、碱、盐之间发生的复分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3、掌握化学离子反应的实质,理解离子反应和离子方程式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学会探究、分析化学反应的实质,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归纳总结能力、分析问题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观察反应和反应事实,使学生了解研究事物从个别带一般的思想方法,体验研究问题寻找规律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实验操作,培养学生动手参与能力,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和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辩证和唯物主义教育。

    1、认识复分解反应类型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

    2、知道常见的易溶、易电离的酸、碱、盐并会写这些物质之间发生的复分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教学难点:知道哪些物质是易溶、易电离的物质,并据此学会判断离子大量共存问题和常见离子的检验。

    教学活动是教和学的双边活动,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使之相互促进,协调发展,根据这一基本原理我采用了如下教学方法:

    1、实验促学法:通过教师的演示,学生的动手操作,观察分析实验现象,理解并掌握离子反应及其方程式的书写。

    2、情景激学法:创设问题的意境,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促使学生在意境中主动探究科学的奥妙。

    3、探究、归纳法:通过学生对问题的探究、讨论、实验、归纳,最终掌握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活动的真谛是通过教师的引导,启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探究学习。因此在本节教学中我积极响应新课改倡导的课堂上“师――生、生――生”的互动的教学方法,在学法设计上采用实验探究与交流活动相结合,使他们注重自己对实验的观察,分析,设计及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培养学生交流的习惯。

    由于电解质等概念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非常重要,可做适当复习。并通过复习电解质溶于水后能电离成离子,介绍电解质在溶液中的反应实质上是离子之间的反应,引入题。

    【思考1】是否有离子就能够发生反应呢?

    ①向盛有5mlCuSO4溶液的试管里加5ml稀NaCl溶液。

    ②向盛有5mlCuSO4溶液的试管里加5mlBaCl2溶液。

    观察分别有什么现象?

    【学生思考与交流】:白色沉淀是什么?是通过什么离子结合而成的?混合后的溶液中,哪些离子个数减少?哪些离子个数没有变化?

    【结论】不是有离子就能发生反应,在反应的过程中有些离子并没有参加反应,实验②的实际:Ba2++SO42-===BaSO4↓,由此引入了离子方程式【思考2】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是什么呢?

    ①5mlNa2SO4+5mlBaCl2白色沉淀沉淀②5mlNaOH+酚酞+适量HCl先变红后退色水③5mlNa2CO3+5mlHCl有气泡冒出气体【讨论后的结论】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生成沉淀或水或气体3、逐步讲解,有详有略【详】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步骤:

    ①写:写出化学方程式:例:CuSO4+BaCl2TCuCl2+BaSO4↓②拆:把易溶于水又易电离的物质拆写成离子形式,难溶或难电离的物质以及气体等仍用化学式表示。

    Cu2++SO42-+Ba2++2Cl-==Cu2++2Cl-+BaSO4↓③删:删去方程式两边形式相同的离子。

    Cu2++SO42-+Ba2++2Cl-==Cu2++2Cl-+BaSO4↓④查:整理方程式并检查两边各元素的原子个数和电荷总数是否相等。

    Ba2++SO42-===BaSO4↓

    讨论后的结论:离子方程式的意义:不仅可表示某一个具体的化学反应,而且还可以表示同一类型的离子反应,并揭示这类化学反应的实质4、精讲例题,规范要求例1:CuO+H2SO4=CuSO4+H2O

    例2:CaCO3+2HCl=CaCl2+H2O+CO2↑

    在讲解例题的过程中,除了复习书写离子方程式的一般步骤之外,还要向学生讲清书写离子方程式的一般规则和要求,教学生学会如何正确规范的使用化学语言。所选例题不要太多,以两个为宜,难度不宜太大,但在教材上的例题与所选的两个例题之间要有适当的梯度。

    (3)Zn+H2SO4=ZnSO4+H2↑

    集体订正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动手,动脑,积极主动地参加到教学过程中来。同时应用反例法,能加深学生对书写离子方程式时常见错误的印象,让学生学会如何发现错误,改正错误,减少错误的产生。

    (1)CuSO4+Ba(OH)2=BaSO4↓+Cu(OH)2↓

    (2)BaCO3+2HCl=BaCl2+H2O+CO2↑

    由于学生是初次学习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所布置的作业难度不宜过大,最好所讲例题类型相似,且所选物质以学生较熟悉的物质为宜。但难度也不宜太小,以让学生“跳一下,够得着”为宜。

    离子反应教案(篇10)

    一、学习目标

    1.理解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概念。

    2.学会书写常见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电离方程式。

    3.理解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的意义,体会科学规律所具有的普遍性意义。

    4.掌握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1.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2.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的意义及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难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三、设计思路

    由碳酸钠溶液与氢氧化钙溶液和氯化钙溶液反应时产生的相同现象引入对其反应实质的研究,在探究电解质在溶液中的存在形式的基础上,继续研究强电解质溶液中的复分解反应实质,学习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四、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在上一节课我们学到碳酸钠溶液分别与氢氧化钙溶液和氯化钙溶液反应时,都会生成白色的碳酸钙沉淀,而且都没有其他的反应现象,那么这两个化学反应在本质上是不是一样的呢?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先来看两张图片。

    [活动与探究]P53活动与探究。通过电解质溶液导电的实验现象感受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区别。探讨灯泡明暗不同的原因。

    [设问]那大家有没有想过为什么盐酸是强酸,而醋酸是弱酸呢?为什么氢氧化钠是强碱,而一水合氨是弱碱呢?

    [叙述]因为氯化氢在水中完全电离成氢离子和氯离子,而醋酸只有少量的电离成氢离子和醋酸根离子,大部分仍以醋酸分子的形式存在;同样的,氢氧化钠在水中完全电离成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而一水合氨只有少量电离成铵根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大部分仍以一水合氨分子的形式存在。

    像氯化氢和氢氧化钠这样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的电解质叫做强电解质,强酸、强碱和绝大多数的盐都属于强电解质。像醋酸和一水合氨这样在水溶液中只有部分发生电离的电解质叫做弱电解质,弱酸和弱碱都是弱电解质。水是一种极弱的电解质。

    [板书] 一、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二、电离方程式

    HCl=H++Cl-

    NaOH=Na++OH-

    HAc H++Ac-

    NH3H2O NH4++OH-

    H2O H++OH-

    [练习]书写氯化钠、硝酸银、碳酸钠、氯化钙、氢氧化钙、碳酸钙、硫酸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

    [总结] 电离与溶解的关系,强弱电解质和物质的溶解性没有关系。

    [思考与讨论] 学生以氯化钠溶液和硝酸银溶液的反应为例探讨两种强电解质的溶液混合发生反应时,到底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体验中掌握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学生活动]NaCl+AgNO3=AgCl↓+NaNO3

    Na++Cl-+Ag++NO3-=AgCl↓+Na++NO3-

    Cl-+Ag+=AgCl↓

    [叙述]检查一下这个式子,左右两边元素种类是否守恒,原子个数是否守恒,离子所带的电荷总数是否守恒。用这样的式子表示的反应叫做离子反应,这种式子叫做离子方程式。

    [思考与讨论]我们知道,碳酸钠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时生成碳酸钙沉淀,现在我们来观察一下方程式中的物质,他们属于哪一种电解质,在水溶液中主要以何种形式存在。

    [板书]CO2- 3 +Ca2+=CaCO3↓

    [练习]现在请大家模仿这个方法,写出碳酸钠溶液与氯化钙溶液的离子方程式。

    [板书] Na2CO3+CaCl2=CaCO3↓+2NaCl

    2Na++CO2- 3 +Ca2++2Cl-=CaCO3↓+2Na++2Cl-

    CO2- 3 +Ca2+=CaCO3↓

    [叙述]从这两个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可以发现,碳酸钠虽然与两种不同的物质发生反应,但是在反应中实际发生变化的微粒是相同的,所以我们可以用一个离子方程式表示同一类化学反应,因为它们的反应实质是相同的。现在请大家再举出一些符合CO2- 3 +Ca2+=CaCO3↓的化学反应。

    [练习]请大家写出盐酸与氢氧化钾,稀硫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叙述]从这两个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就可以发现强酸和强碱生成可溶性的盐和水的反应的实质就是H++OH-=H2O。

    [练习]

    一、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1.醋酸与氢氧化钠反应

    2.盐酸与氨水反应

    3.碳酸钙与盐酸反应

    4.氯气和氢氧化钠反应

    二、已知四种物质在水中、液氨中的溶解度(g溶质/100g溶剂)如下表,这几种化合物在两溶剂中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方向分别是 和 。

    溶剂 溶 质 AgNO3 Ba(NO3)2 AgCl BaCl2

    水 170 9.3 1.5×10-4 33.3

    液氨 86 97.2 0.8 0

    答案:

    (1)在水中,有复分反应反应:BaCl2+2AgNO3═2AgCl↓+Ba(NO3)2

    (2) 在液氨中,有复分反应反应:Ba(NO3)2+2AgCl═2AgNO3+BaCl2↓

    离子反应教案(篇11)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要说课的内容是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下面我将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程序设计四个方面对本节课作如下说明: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本节课是人教版化学必修1,第二章,第二节的第二课时的内容。第一课时主要对电解质,酸,碱,盐的电离本质做了详细的讲解。本课时是在上一节的基础上进行的,是整个第二节的重点和难点部分。学好这一内容,能揭示溶液中化学反应的本质,为以后化学学习奠定基础。并且,要求学生熟练地书写离子方程式,是学生必须要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

    1.2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离子反应和离子方程式的含义。

    2、学会正确书写离子方程式,认识离子反应及其发生条件的关键。

    能力目标: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训练学生科学方法,加深他们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能通过现象看本质,找出事物变化规律。认识到事物变化过程既有普遍性又有特殊性。

    1.3、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正确书写离子方程式。

    难点: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2、说教法:

    古希腊生物家普罗塔弋说过这样一句话:“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被点燃的火把。”我觉得,我们在教学时必须特别注意这一点,即不能将学生当作容器来对待,在确定教学方法时,必须遵守叶圣陶先生“教是为了不教”的训令,结合教材及学生的实际准备采取以下教学方法:

    1、我将这部分知识的学习采用探究式教学,由实验复习旧知识,引出新概念,由表及里地揭示反应的实质,使学生深刻地掌握离子方程式的定义。并通过关键词的点拔,巩固了定义的外延和内涵。

    2、采用问题讨论式教学,使学生正确理解书中给离子方程式下定义“用实际参加反应离子的符合来表示离子反应的式子叫做离子方程式”。从而得出书写离子方程式实际上是依据该物质在反应体系中的主要存在形式来决定写成离子形式,还是写成化学式,而不是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的符号来表示。

    3、通过实验让学生进行充分的讨论,顺利导出离子反应的本质和离子互换反应的发生条件,并对离子方程式有更深刻的理解。

    3、说学法

    3.1学情分析

    由于此节课时面对的16,17岁的高中生,他们的形象思维在这一阶段还是暂主导地位,所以在教学时,要充分考虑到这点,以直观形象实验教学为主,引导,启发学生思考,探索认清事物的本质。

    3.2学法指导

    在教学双边活动过程中,引导学生用旧知识为指路灯来探寻新知识,层层深入掌握新知识。使学生基础知识应该扎扎实实巩固。在学习过程培养了分析,对比,归纳,总结的能力。

    这节课我尽可能用实验来引出问题,解决问题。目的在于使学生明确实验在化学学习中的重要性,使他们注重自己对实验的观察,分析,及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

    4、说教学程序

    1.离子方程式的概念及书写步骤的教学:本节课,我采用探索式的教学方法,首先让学生进行分组,做Na2SO4与KCl,BaCl2的实验,要求同学们在做这个实验的同时要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并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给出合理的解释,让同学们进行充分的讨论,并写出化学方程式。根据同学们的讨论结果,引导学生得出Na2SO4与BaCl2反应的实质是SO42-和Ba2+的反应,从而引出离子方程式的概念和书写步骤。

    2.中和反应的实质:通过实验:NaOH,HCl的中和反应,和几组中和反应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引导学生得出中和反应的实质,从而加深对离子反应本质的认识。

    3.最后有选择性的通过实验CuSO4和NaOH,Na2CO3和HCl的复分解反应,得出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生成沉淀,放出气体或生成水,这也是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离子反应教案(篇12)

    教材分析

    《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属于高一课本第三章第五节,这一节我把它分成二课时。第一课时讲离子反应,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第二课时讲离子方程式及其书写方法。把难点分散,重点突出。学好这一内容,能揭示溶液中化学反应的本质。既巩固了初中学过的电离初步知识,又为第三册电解质溶液的学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并且正确而又熟练地书写离子方程式,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它还是历年高考的热点,在高考中重现率达标100%。

    一、本课时的教学目的:

    知识方面:

    1、掌握离子方程式的含义。

    2、学会离子方程式书写方法。

    能力方面:

    1、培养学生利用实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使用对比,归纳,总结的研究方法。

    思想教育方面:培养学生能通过现象看本质,找出事物变化规律。认识到事物变化过程既有普遍性又有特殊性。

    之所以这样确定教学目的,一方面是根据教材和教学大纲的要求,另一方面是想在学法上给学生以指导,使学生的能力得到提高。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二、教法方面

    本课依教材特点,采用螺旋式发展,循序渐进,探究式、问题讨论式教学。具体解决重、难点的方法如下:

    1、由旧引新,以旧带新的方法:学生新知识的获得,必须由浅入深,由远及近,由已知到未知,循序渐进。如果学生对新知识课缺乏必要的知识基础,就难以理解新知识。由于上节课已学习了离子反应以及发生条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及培养目标。我将这部分知识的学习采用探究式教学,由实验复习旧知识,引出新概念,由表及里地揭示反应的实质,使学生深刻地掌握离子方程式的定义。并通过关键词的点拔,巩固了定义的外延和内涵。

    2、正确理解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原则:初学者按课本上四个步骤书写,第二步改是教学中的难点。可采用问题讨论式教学,使学生正确理解书中给离子方程式下定义用实际参加反应离子的符合来表示离子反应的式子叫做离子方程式。从而得出书写离子方程式实际上是依据该物质在反应体系中的主要存在形式来决定写成离子形式,还是写成化学式,而不是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的符号来表示。

    3.课堂上要有计划地留出充分的时间给学生进行练习:在此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运用概念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练习中让学生亲身体会到强酸、强碱、可溶性的盐要写离子形式,再由学生设计实验,分析实验来巩固知识提高能力。把一堂理论转化为生动,形象的一堂以实验为主的新课。既强化了重点又突破了难点,实现教学目标。

    离子反应教案(篇13)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掌握化学反应的实质,理解离子反应及离子方程式的意义;根据化学反应发生的条件对比掌握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和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能力培养: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学会分析、探究化学反应的实质,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科学思想:通过观察的化学现象及反应事实,使学生了解研究事物从个别到一般的思想方法,体验研究问题,寻找规律的方法。

    科学品质:通过实验操作,培养学生动手参与能力,对反应现象的观察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

    科学方法:观察、记录实验;对反应事实的处理及科学抽象。

    重点、难点 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和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教学过程设计

    【提问】复分解反应能够发生的条件是什么?并对应举例说明。

    【评价】给予肯定。

    【指导实验】全班分为三大组,分别做下面的三组实验,并观察记录:

    一、硝酸银溶液分别跟盐酸、氯化钠、氯化钾的反应;

    回答:复分解反应是电解质在水溶液中进行的,这类反应必须在生成物中有沉淀、气体、难电离的物质三者之一才能发生。

    例:(1)在反应里生成难溶物质。如CaCO3、BaSO4、AgCl、Cu(OH)2等。

    BaCl2+H2SO4=BaSO4↑+2HCl

    (2)在反应里生成气态物质,如CO2、H2S、Cl2等。

    CaCO3+2HCl=CaCl2+H2O+CO2↑

    (3)在反应里生成弱电解质,如:水、弱酸、弱碱等。

    NaOH+HCl=NaCl+H2O

    分组实验,并记录观察到的现象。

    一、均有白色沉淀生成;

    复习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训练学生实验观察能力,根据提出的问题和实验结果引起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二、盐酸跟碳酸钠、碳酸钾、碳酸钙的反应;

    三、硝酸跟碳酸钠、碳酸钾、碳酸钙的反应。

    【追问】分别讨论三组实验,参加反应的物质不同,为什么每一组会产生同样的现象?在笔记本上完成其化学方程式。

    【讲解】酸、碱、盐都是电解质,在水的作用下能电离(强调离子表示方法)。这些电解质在溶液里发生的反应实质上是离子间反应。

    【练习】书写如下电离方程式:HCl、AgNO3、NaCl、KCl、HNO3、Na2CO3、K2CO3。

    【板书】一、离子反应

    1.离子反应

    电解质在溶液里所起的反应属于离子反应。如:复分解反应和在溶液中进行的置换反应等。

    【过渡】用什么式子来表示离子反应呢?前面已经通过实验证明AgNO3与NaCl、HCl、KCl均能发生反应,并有白色沉淀生成,请同学分别写出上述实验的化学方程式。

    二、均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

    三、均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

    思考并讨论、猜想。

    回答:复分解反应均是在溶液中进行的,溶质在溶液中大多数是以离子形式存在的。虽然反应物不同,但都含有某些相同的离子。比如盐酸、氯化钠、氯化钾在溶液中均电离出氯离子,跟AgNO3电离出的Ag+结合,所以均产生白色沉淀氯化银。

    练习:

    HCl=H++Cl-

    HNO3=H++NO3-

    AgNO3=Ag++NO3-

    NaCl=Na++Cl-

    KCl=K++Cl-

    完成练习

    AgNO3+HCl=

    AgCl↓+HNO3

    AgNO3+NaCl=

    AgCl↓+NaNO3

    AgNO3+KCl=

    AgCl↓+KNO3

    复习巩固旧知识,引出新知识。

    【讲解】先把溶液中易电离的物质改写成离子的形式,把难溶的物质仍写成化学式。反应前溶液中大量存在着四种离子(Ag+、NO3-、H+、Cl-)。由于Ag+和Cl-结合成难溶于水的AgCl沉淀,溶液里的Ag+和Cl-迅速减少,反应向右进行。把反应前后没有变化的H+和NO3-即实际没有参加反应的离子的符号删去就写成了“离子方程式”。

    【板书】2.离子方程式

    AgNO3+HCl=AgCl↓+HNO3

    Ag++Cl-=AgCl↓

    1.概念: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的符号来表示离子反应的式子叫做离

    子方程式。

    【练习】把上述AgNO3跟NaCl、KCl反应的实验现象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设问】通过完成AgNO3分别与HCl、NaCl、KCl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你们发现了什么?

    离子方程式的意义有以下两个方面。

    【板书】2.意义

    ①能揭示反应的实质;

    ②不仅表示某一个反应,而且表示所有同一类型的离子反应。

    【提问】Ag++Cl-=AgCl↓代表的意义是什么?

    【讲解】怎样书写离子方程式呢?可分成“写、改、删、查”四步。以石灰石跟稀盐酸反应为例分析。

    领悟。

    模仿。

    板书练习:

    甲:AgNO3+NaCl=

    AgCl↓+NaNO3

    Ag++Cl-=AgCl↓

    Ag++Cl-=AgCl↓

    发现反应物虽不同,却都可用同一离子方程式表示。可见离子方程式的意义与化学方程式、电离方程式均不同。

    回答:不仅表示AgNO3和HCl溶液间进行的反应,而且表示可溶性的氯化物和可溶性银盐进行的一类反应。

    反应的实质是离子间相互交换的过程,探究反应的实质,引出本节的知识点。

    【板书】3.书写步骤

    (1)写:写出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师生同时完成)。

    (2)改:把易溶且易电离的物质拆写成离子,凡是难溶、难电离、气体等均写成化学式形式(易溶指易溶于水,凡不溶于水而溶于酸的物质仍写其化学式)。

    (3)删:删去方程式两边不参加反应的离子;将系数化成最简整数比。

    (4)查:检查书写的离子方程式是否符合质量守恒和电荷守恒。①方程式两边各元素原子个数是否相等。②方程式两边电荷数是否相等。

    【练习】盐酸跟Na2CO3、K2CO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CO2↑代表的意义是什么?

    【练习】请学生在笔记本上完成

    HNO3跟K2CO3、Na2CO3、CaCO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并验证两同学回答是否准确。

    CaCO3+2HCl=CaCl2+

    H2O+CO2↑

    CaCO3+2H++2Cl-=

    Ca2++2Cl-+H2O+CO2↑

    CaCO3+2H+=

    Ca2++H2O+CO2↑

    甲:Na2CO3+2HCl=

    2NaCl+H2O+CO2↑

    =2Na++2Cl

    -+H2O+CO2↑

    CO2↑

    乙:K2CO3+2HCl=

    2KCl+H2O+CO2↑

    2K++2Cl-+H2O+CO2↑

    丙:可溶性碳酸盐跟强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一类反应。

    分析离子反应如何运用了质量守恒定律;通过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规则的练习,要让学生熟练掌握这一重要的化学用语的基本功。

    请写出固体氯化铵与固体氢氧化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设问】有同学将此反应写出离子方

    H2O请讨论此写法是否正确?

    【评价】对后一组的发言,给予高度的评价。指出,固体物质间的反应,不能写成离子方程式。

    【设问】请写出实验室制氯化氢的化

    学方程式。此反应能写出离子方程式

    吗?

    【评价】答案正确。指出学习就要抓住事物的本质。

    【投影】课堂练习

    一、完成下列离子方程式

    1.氢氧化钡跟稀硫酸反应

    2.铁跟稀盐酸的反应

    二、判断下列离子方程式是否正确?

    3.Fe+Fe3+=2Fe2+

    4.2Fe+6H+=2Fe3++3H2↑

    5.实验室制氯气:

    写出:

    2NH4Cl(固)+Ca(OH)2(固)=CaCl2+2H2O+2NH3↑

    讨论后回答:

    一组代表回答:按上述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步骤,此式正确。

    另一组代表回答:虽然按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步骤,此式正确,但反应物都是固态,反应物没有发生电离,怎么来的离子方程式?我们认为是错误的。

    讨论后回答:

    在无水参与的情况下,浓H2SO4以分子形式存在,不发生电离,因此不能写出离子方程式。

    完成练习:

    =BaSO4↓+2H2O

    2.Fe+2H+=Fe2++H2↑

    3.不正确,虽然元素原子个数守恒(即遵守了质量守恒)但反应前、后电荷数不等,违反了电荷守恒原则。

    4.不正确。不符合反应事实,Fe被非氧化性的酸氧化时生成Fe2+。

    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及时反馈,进行调控。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能力。

    【总结】离子反应用离子方程式表示;离子方程式不仅能表示一定物质间的反应,而且表示所有同一类型的离子反应;正确的离子方程式可揭示反应的实质。要熟练掌握离子方程式的写法。

    5.正确。此题是氧化还原反应,除了要遵循质量守恒、电荷守恒外,同时还应遵守电子守恒。

    【随堂检测】

    1.H2S通入NaOH溶液中,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H2S+2NaOH=2Na++S2-+2H2O

    (B)S2-+2H++2Na++20H-=2H2O+2Na++S2-

    (C)H2S+2OH-=2H2O+S2-

    (D)2H++2OH-=2H2O

    2.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

    (A)铁跟稀硫酸反应:2Fe+6H+=2Fe3++3H2↑

    (B)碳酸镁跟稀硫酸反应:

    MgCO3+2H+=Mg2++H2O+CO2↑

    (D)氯化铜与氢氧化钡反应:Cu2++2OH-=Cu(OH)2↓

    第1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如何表达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第2题考查学生利用离子方程式的书写规则判断正确结果。

    附:随堂检测答案

    1.(C) 2.(B)、(D)

    【离子反应教案内容13篇】相关推荐
    [热]幼儿园认识蔬菜教案大全7篇

    我相信幼师都接触过教案,撰写教案有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要想在教学中不断进取,其秘诀之一就是编写好教案。写幼儿园教案要注意哪些方面呢?下面是小编特地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认识蔬菜教案大全7篇”。活动准备:不透明的盒子里面放着香菜。香菜盆栽。活动目标:通过盒子引起孩子的好奇心。经过看、闻、尝来了解香菜。活...

    实用!幼儿园中班秋游教案集锦1440字

    按照惯例,幼儿园教师必须撰写自己的教案,教案在我们教师的教学中非常重要,每一位幼师都要慎重考虑教案的设计,好的幼儿园教案都有哪些内容?为了解决大家烦恼,小编特地收集整理了实用!幼儿园中班秋游教案集锦1440字,供大家参考。活动目标:1、欣赏音乐,能有节奏的开火车。2、在玩开火车的游戏时能够分辨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