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案
  • >幼儿园教案
  • >导航
  • >四年级科学教案热门
  • 四年级科学教案

    发表时间:2024-08-09

    四年级科学教案热门。

    教案课件是每个老师工作中上课需要准备的东西,每天老师要有责任写好每份教案课件。教案是课堂教学的指南。看到一篇关于“四年级科学教案”的网络文章分享给大家阅读,我们希望这些资料可供参考和使用祝你学有所成!

    四年级科学教案 篇1

    第1课 初识“WPS文字”

    教学目的与要求:

    1、认识WPS窗口的组成,了解WPS的启动方法、新建文档的方法及WPS文档的保存方法。

    2、掌WPS中菜单栏、工具栏的使用方法。

    3、形成利用计算机进行文字处理的意识并提高相应的能力。

    4、让学生积极尝试用计算机来表达思想。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掌握启动和退出WPS的方法

    2、难点:认识WPS窗口的组成及其主要功能。

    教学准备:用WPS制作的漂亮的日记、课程表、电子小报等作品。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出示用WPS制作的图文并茂的日记、课程表、电子小报作品。学生通过欣赏、观察,了解WPS的强大功能。

    师:同学们觉得刚才的作品怎么样?在我们的生活中,像这样的作品还有很多,如广告、海报、各种宣传作品等在不断的提高人们的文化修养。你们想不想自己学会制作这些漂亮的作品呢?

    二、教授新课

    1、文字处理软件功能

    师:WPS文字处理软件不仅可以让我们快捷方便地输入和编写文字,而且可以让我们在文档中随意的进行各种设置和添加。

    师提问:通过观察,你所看到的WPS你认为有哪些功能?

    师小结:WPS具有对文章进行编辑、修改、设置、插入、排版、打印等功能。学生通过对WPS字处理软件的思考来回答老师的问题。

    2、打开WPS窗口

    师:首先指引学生认识WPS快捷键的W图标。演示启动WPS窗口的两种方法。

    A、点击“开始”按钮、指向“程序(p)”、单击“Microsoft WPS”即可出现WPS窗口。

    B、直接双击桌面上的快捷方式“W”图标,同样也可以启动“WPS”窗口。想一想:如何才能够打开“WPS”窗口。

    做一做:通过“开始”处和双击桌面快捷图标启动“WPS”。

    做一做:通过“开始”处和双击桌面快捷图标启动“WPS”。说一说:通过操作实践后,你认为使用那种方法会更方便快捷?

    3、认识WPS窗口

    师:WPS窗口和Windows的应用程序窗口很相似,你能记住哪些名称? 要求学生通过自学来认识WPS窗口的组成。

    学生汇报对窗口组成的认识。完成“实践园”。

    4、新建WPS文档

    新建WPS文档的方法有两种,教师示范方法后,要求学生通过自己的认识和操作,小结出新建文档的方法。

    A、使用菜单新建文档。B、使用工具栏按钮新建文档。

    5、保存文档

    示范一种方法:使用菜单保存文档。

    师:把“实践园”中练习文字保存为“生字”文件名,将该文件保存在D:盘的“小问号”文件夹。

    要求学生你新建文档一样,找出使用工具栏的另一种方法。尝试用两种方法保存文档。

    6、退出WPS窗口

    师:怎样退出WPS窗口?当你在退出WPS窗口时,你所编辑的文章还没来得及保存时,窗口中会出现一条什么样的人性化的对话框?这时你该如何来处置?怎样处置?

    学生回答老师所提出的问题,正确的操作方法是: A、选择“是Y”进行重新保存或另存为。B、选择“否N”直接删除文件。学生自主尝试退出WPS的方法。

    三、课堂练习

    1、做一做

    (1)请退出“文档”并以“我的文件”为文件名,保存所输入的内容。老师设疑:当窗口中出现“是否保存对文档1的修改”对话框时,单击“是Y”或“否N”或“取消”按钮时,会出现什么样的不同状况?

    小结:当我们单击“是Y”按钮,这时出现“另存为”的对话框,当我们输入文件名时就可以保存所输入的内容。

    当我们单击“否N”按钮,我们对文章所做的修改未能得到保存,当我们重新打开该文件后就再也找不到我们所修改过的内容了。

    当我们单击“取消”按钮,这时你会发现选择“取消”按钮是无法退出WPS窗口的。

    2、说一说

    你能用几种操作方法来关闭WPS窗口?

    3、练一练

    WPS的启动与退出及工具拦的使用,完成“探究园”。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WPS的课程学习,我们了解WPS的基础知识,学会了WPS启动,文字输入,文件保存,关闭退出的操作方法。认识了WPS窗口中各部分的名称及功能。希望同学们课后能学以致用,经常练习。

    知识点强调:

    (1)当一段文字输入完毕后,记得按下回车,在该段后面会产生一个回车符,表示自然段的结束。

    (2)WPS文件的默认类型是“DOC”。

    (3)在WPS窗口中所有的操作,我们通常都可以通过菜单中的选项来完成,工具按钮可以简化其操作步骤。

    让学生多说、多练、多交流、多互动。

    五、作业布置

    用WPS写一篇200字左右的日记。把所学知识应用于学习之中。

    六、教后记

    第2课 输入文字

    教学目的与要求:

    (1)初步掌握智能abc输入法。(2)学会输入一些特殊符号。(3)能命名并保存WPS 文件。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重点与难点:

    学会英文输入法与智能abc输入法之间切换的方法,能正确的输入汉字和特殊符号。

    教学准备:电脑、网络教学软件。教学过程:

    引入:上节课同学们一起学习了如何进入WPS,现在老师请同学们打开电脑,看一看自己独立操作能不能进入WPS(老师巡视,并给以帮助)。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现在都会进入WPS 了,可是要想在WPS 中写作文、记日记,只会输入英文字母和数字是不行的,还要学会输入汉字和各种标点符号。这一节课老师带着同学们一起来学习如何在WPS 中输入文章。

    二、讲授新课

    在电脑中,输入汉字的方法有很多种,常用的有汉语拼音输入法、自然码和五笔字型输入法。

    在这些输入法中,比较适合我们学习和使用的有“全拼输入法”和“智能abc输入法”,这两种输入法和我们语文课上学习的汉语拼音基本相同。下面我们来学一学智能abc输入法。

    1.启动智能abc输入法

    (1)如何启动“智能abc输入法”让它为我们服务呢?其实把它请出来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

    (2)“下面请同学们看老师是如何操作的?”(教师上机操作演示,如果有学生没看清可以重复几遍)(3)“现在请同学自己操作。”(教师巡视,并给以帮助)(4)“有没有同学能说一说你是怎么操作的?步骤是什么?”①单击任务栏右侧的②单击弹出菜单中的“智能abc输入法版本4.0”出现:表示已选择了智能abc拼音输入法。

    2.输入汉字

    (1)确认你的电脑上出现了 后,你就可以输入汉字。比如说,“知”字,应该先输入它的正确的拼音“zhi”, 按空格键后,会出现字词选择框。

    用鼠标单击字词选择框中的4,或者按数字键4,“知”就输入到文本的插入点位置了(注意,先调整插入点位置,后输入汉字)。

    (2)下面请同学们,试着输入“我”、“你”、“他”三个字。(学生操作,教师巡视并给予帮助)(3)老师还想请同学们帮我输入“庐”这个字,你们试试看。同学们输入汉语拼音“lu”后,在字词选择框并没有看到,怎么回事呀?原来它藏在后面了,现在我可以按 键或 键查找它。每按一次 键,向后翻一页。每按一次 键,向前翻一页。直到找到“庐”字为止。

    (4)下面请同学们试着输入这样几个字“杨”、“坦”(学生练习,老师巡视并个别辅导)。

    (5)现在老师有一个问题请同学们想一想,“女”字应该怎样输入呢?键盘上没有“ü”键呀!原来智能abc输入法在输入时有这样的规定:①汉语拼音字母n,l跟ü相拼是,用v代替ü。如:“女”输入nv。②汉语拼音字母j,p,x,y跟韵母ü相拼时,用u代替ü。如:“句”输入ju。

    (6)学生练习,输入“动”、“粒”、“搜”等,教师给以指正。3.输入状态的切换

    (1)智能abc输入法有全角和半角两种状态。一般在全角方式下,输入汉字和中文标点符号;在半角方式下,输入阿拉伯数字和英文字母。

    (2)那么怎么分辨全角和半角呢?请同学们看屏幕(教师操作演示)。当“智能abc输入法”的图标中的“月亮”呈圆月时 为全角方式,当“月亮”呈弯月时 为半角方式。单击“月亮”就可以实现全角和半角的切换(快捷键是 shift+空格键)。

    (3)请同学们分别在全角和半角方式下输入“,”并用两种方法来切换全角和半角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4)谁能说一说有什么不同?

    (5)可以看出在全角的方式下输入符号所占空间比在半角下多一倍。(6)让学生看一段中、英文混杂的文章,提问:“同学们看到了这篇文章中既有汉字又有英文字母,如何能够实现中英文输入的切换呢?”

    (7)同样我们还是要用到智能abc输入法图标,单击图标左端的,当显示 时为英文输入状态(教师演示,学生模仿操作)。如果你觉得用鼠标比较麻烦,我们也可以通过键盘上的ctrl+空格键来切换,自己试一试。

    (8)细心的同学可能已经注意到中文句号和英文句号是不一样的,它们分别是“。”和“.”,那么如何实现中文标点符号和英文符号的切换呢?老师先不讲,请同学们自己思考,并通过操作来验证(提示学生参照其他切换方法)。

    (9)最后,让学生看书中的中英文标点符号对照表,进行输入练习。

    三、巩固练习

    (1)输入古诗《咏鹅》。

    咏鹅 [唐]骆宾王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2)学生练习,教师巡视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

    (3)在大多数学生输入完成后,提醒学生保存文件。方法是:单击工具栏上的“保存”按钮,然后在文件名处输入你起的名字。记住保存位置后,按“保存(s)”按钮。另一种方法是通过单击“文件(f)”菜单中的“保存(s)”命令来实现的。

    (4)标题居中(5)字体、字号设置

    (6)每个自然段开始,缩进两个汉字位

    四、课堂作业

    建立一个WPS文件,文件名为“唐诗” 《夜雨寄北》 作者: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五、教后记

    第3课 编辑文档

    教学目标与要求:

    1、掌握文字的复制、粘贴技巧。

    2、掌握文字修饰、段落修饰的基本方法,并能进行熟练操作。

    3、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能对自己的文章进行个性化的修饰。并对同伴的作品进行评价。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文字的修饰。难点:段落的修饰。

    教学准备:经过修饰的《老师,你好》文档。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出示经过修饰的文章——《老师,您好》

    请学生议一议,和前面几节课自己输入的文章相比,有什么不同? 教师:WPS 2003不但提供了改变字号、字体、字的颜色等文字修饰功能,还提供了加粗、斜体、下划线等丰富多彩的文字修饰效果。今天我们要利用WPS中的这些命令来美化这篇课文。(板书课题)。

    二、新授(1)文字的修饰 ①学生找出的不同点:

    a.标题的字比较大。比正文的字粗。b.标题是红色的。

    教师指导学生找到格式工具栏。②教师示范:

    a.选定标题“老师,您好!“

    b.在格式工具栏的“字体”框中选择“黑体”。学生上机,将标题设置为“黑体”。

    学生自主探究:将字号改为二号字,红色,加粗。学生示范。

    教师:在第一课认识菜单栏、工具栏的学习中,我们知道工具栏中的所有命令在菜单栏中都有,请同学们尝试用格式菜单中的字体命令来进行设置。

    将标题设置为隶书,小三号字,绿色,并加上阴影。

    为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可让学有余力的学生给标题加上文字效果。并向同伴做介绍。

    教师:利用“字体”对话框,可以对文字进行全面设置,但一般情况下,人们往往通过格式工具栏上的按钮来做简单快速的设置。

    学生练习,师巡视指导。

    教师:通过练习,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板书结论)(2)段落的修饰 ①段落对齐方式(边讲解边演示)a.选定标题“老师,您好!”。

    b.在工具栏中有四种对齐方式:两端对齐、居中对齐、右对齐、分散对齐。单击居中按钮。

    两端对齐 居中 右对齐 分散对齐

    (学生练习):将标题“老师,您好!”设置成“居中”对齐方式。并试一试其它几种方式。(学生练习,教师巡视,发现有困难的同学给予帮助)。

    ②设置行距

    有的时候同学们会发现,在输入的文章中行与行之间的距离太小,如何调整呢?这就是我们下面要学习的内容了。

    (边讲解边演示)行距是指两行间的间隔。改变行距的操作是: a.选取要改变行距的段落。

    b.单击“格式”菜单中的“段落”命令。

    c.在“段落”对话框中单击“缩进和间距”标签页。d.调整“行距”和“设置值”中相应的内容。

    学生上机,分别将《老师,您好!》设置为“1.5倍行距”, “2倍行距”“20磅行距”,比较哪一种设置较为合适。

    作业:完成“实践园”中的练习。填写成果篮。(3)文字的复制与粘贴

    ①这篇文章还有第二段,大屏幕展示或广播一下,如何输入第二段文字,你有什么好办法?(学生观察,发现有不少相同的句子)

    ②师示范。

    ③师生小结操作步骤:(1)选定要复制的文字(2)复制命令

    (3)移动光标到目的地(4)粘贴命令 学生实践操作

    三、总结

    提问:同学们,这节课我们都学习了哪些内容?

    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同学们会发现完成某些操作不一定只有一种方法,而且操作都很简单,但必须要经常练习才能熟能生巧,很快地完成段落的设置。

    四、教后记

    第4课 插入表格

    教学目标与要求

    1.认识表格的作用,了解表格、单元格的行与列的区别。2.学会制作简单的表格。3.保持求知欲,培养创新意识。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表格的插入

    难点:在单元格中输入文字。教学准备:课程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一份课程表 教师:

    同学们想把课程表做得这么漂亮吗?今天我们就学习用WPS做一张课程表。

    二、新授(1)插入表格 ①教师演示

    A. 执行“表格—插入—表格”命令,弹出“插入表格”对话框。设置列数为

    7、行数为8,单击“确定”按钮。

    B. 讲解行、列的概念。横线叫行线,竖线叫列线,它们组成的小方格叫单元格。横向的单元格叫行,竖向的单元格叫列。

    ②学生练习。

    制作一张7行李列的表格 ③研究其他插入表格的方法。

    让学生演示如何使用工具栏中的“插入表格”按钮。④对比两种操作方法。(2)合并单元格。①教师演示。

    A.执行“视图——工具栏——表格与边框”命令,弹出“表格与边框”工具栏。

    学生观察,教师简单介绍“表格与边框”工具栏。

    B.选定第一行中的第一个单元格,并拖动到第二个单元格。C.单击“表格与边框”工具栏中的“合并单元格”按钮。②学生练习。

    练习合并表格中四个需要合并的单元格。

    ③鼓励学生找出其他方法完成合并单元格的操作。(3)输入内容。

    ①提问:如何在单元格中输入文字。A.小组讨论 B.交流汇报 ②学生演示。A.选定单元格。

    B.在单元格中输入文字。

    C.调整文字的位置、对齐方式及格式等。(4)修饰表格

    提问:比较自己做的表与教师做的表,哪个更好看?差别在哪里? ①怎样设置字体和字号? ②怎么调整列宽和行高呢? A.小组讨论 B.交流汇报

    ③调整单元格的对齐方式、设置单元格的底纹

    师:怎样让表格更漂亮呢?师示范对齐、设置底纹。学生练习。

    三、课堂练习

    制作个人信息表,并填写内容。

    四、教后记

    第5课 修饰表格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知目标—学会简单修饰表格的方法。

    2、技能目标—包括三个方面: a、加强对快捷菜单的进一步使用;b、能对某一单项进行设置,知道其作用;c、结合前面的内容,能够进行综合运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热爱美的情感,激发学生表现美的欲望,使学生的审美能力得到提高。通过师生协作和学生互助,激发其学习兴趣;在掌握技能的前提下,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自豪感。过程与方法:

    激发学生的兴趣,在明确的目标的指引下、在小组合作的协助下,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获取信息。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表格修饰的方法。

    继续完成剪贴画中图片的插入,完成的同学想想为什么图片不能完整显示,试着想想办法呢?(给予评价:只要插入了图片就是成功)

    ㈡、调整图片

    大家解决了刚才的问题了吗?想知道什么原因吗?如果有学生能解决,请学生展示,不然老师来帮帮你们吧,演示一下设置文字环绕方式。

    选中图片—右击选中“显示图片工具栏”—选中“文字环绕”—选择“紧密型”

    学生完成图片的文字环绕方式,并能调整图片的位置的大小

    交流操作经验,突出位置移动和大小改变的操作,老师指导,继续完成作品。保存自己的作品,评价学生的操作。

    2、插入外部图片

    带大家看一组漂亮的外部素材,想不想用到自己的贺卡中去呢?大家自己动手来加工你的贺卡,看看谁的好看、完美。

    任务二:比一比,在这些图片中选择你喜欢的图片对贺卡进行进一步加工,看谁的最棒。

    提示:素材图片在 “素材”文件夹中,大家可以用插入图片中的“来自文件”去找到时这些图片。

    学生自主探索,尝试完成任务,有困难的可以适当帮助。展示有亮点的作品,让学生介绍经验,完成作品。评价交流,选出一些优秀的和一般的比较(最好有插入许多图片的作品或者有不合主题的作品),让学生感受图片运用的恰当能增加作品的感染力和美感,否则会带来反面的效果。

    3、自己完成一张母亲节的贺卡。

    文字资料和素材都在 “母亲”文件夹中,对贺卡进行加工,制作一张精美的贺卡,送给自己母亲。(好的作品可以打印出来带回去)

    学生独立完成母亲节贺卡,可相互交流。展示几个优秀作品,交流创作的想法。

    三、小结

    这节课大家都学到了些什么呢?(在WPS中插入剪贴画中的图片,插入外部的图片,调整图片的位置和大小等。)

    四、教后记

    第6课 插入图片

    教学目的与要求:

    1、学会在WPS文档中插入剪贴画和外部素材中的图片。

    2、学生调整图片的文字环绕方式。

    3、学会调整图片的位置及大小。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重点、难点:对插入剪贴画和外部素材图片进行调整及版式的设置。教学准备:做贺卡的图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谈话:大家在一起可以搞各种各样的活动,可是现在大家要给四川送去祝福该怎么办呢?(引述到贺卡)

    老师这儿有两张贺卡(卡①、卡②),让你们选择其中一张送给远方的朋友,为什么大家都选卡②?(好看、漂亮等)比较这这两张贺卡有什么不同呢?(添加了图片)

    二、新授

    1、插入剪贴画中的图片

    自己想不想做张精美的贺卡送出去呢?大家自己动手打开素材中的卡①.doc文档。

    任务一:试一试,在剪贴画中找到适合主题有图片插入到卡①.doc文档中。给出提示:

    a、剪贴画在菜单的“插入”—“图片”—“剪贴画”。b、在右侧的剪贴画搜索文字中输入“儿童节”,搜索图片。㈠、插入图片

    学生动手找图片,并把图片插入到文档中。

    交流:大家遇到困难了吗?(只要看到有图片就是成功了)并请成功的同学上来演示一遍,讲讲要注意的地方。

    继续完成剪贴画中图片的插入,完成的同学想想为什么;㈡、调整图片;大家解决了刚才的问题了吗?想知道什么原因吗?如果;选中图片—右击选中“显示图片工具栏”—选中“文字;学生完成图片的文字环绕方式,并能调整图片的位置的;交流操作经验,突出位置移动和大小改变的操作,老师;

    2、插入外部图片;带大家看一组漂亮的外部素材,想不想用到自己的贺卡;任务二:比一比,在这些图片中

    继续完成剪贴画中图片的插入,完成的同学想想为什么图片不能完整显示,试着想想办法呢?(给予评价:只要插入了图片就是成功)

    ㈡、调整图片

    大家解决了刚才的问题了吗?想知道什么原因吗?如果有学生能解决,请学生展示,不然老师来帮帮你们吧,演示一下设置文字环绕方式。

    选中图片—右击选中“显示图片工具栏”—选中“文字环绕”—选择“紧密型”

    学生完成图片的文字环绕方式,并能调整图片的位置的大小

    交流操作经验,突出位置移动和大小改变的操作,老师指导,继续完成作品。保存自己的作品,评价学生的操作。

    2、插入外部图片

    带大家看一组漂亮的外部素材,想不想用到自己的贺卡中去呢?大家自己动手来加工你的贺卡,看看谁的好看、完美。

    任务二:比一比,在这些图片中选择你喜欢的图片对贺卡进行进一步加工,看谁的最棒。

    提示:素材图片在 “素材”文件夹中,大家可以用插入图片中的“来自文件”去找到时这些图片。

    学生自主探索,尝试完成任务,有困难的可以适当帮助。展示有亮点的作品,让学生介绍经验,完成作品。

    评价交流,选出一些优秀的和一般的比较(最好有插入许多图片的作品或者有不合主题的作品),让学生感受图片运用的恰当能增加作品的感染力和美感,否则会带来反面的效果。

    3、自己完成一张母亲节的贺卡。

    文字资料和素材都在 “母亲”文件夹中,对贺卡进行加工,制作一张精美的贺卡,送给自己母亲。(好的作品可以打印出来带回去)

    学生独立完成母亲节贺卡,可相互交流。展示几个优秀作品,交流创作的想法。

    三、小结

    这节课大家都学到了些什么呢?(在WPS中插入剪贴画中的图片,插入外部的图片,调整图片的位置和大小等。)

    四、教后记

    第7课 美化文档

    教学目的与要求:

    1.围绕主题,综合利用艺术字和自选图形美化文档。

    2.提高综合运用信息技术工具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验WPS在加工、美化方面的优势。

    3.感受信息对生活和学习的作用,初步形成善于发现信息问题、主动获取信息、积极参与信息活动的意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用艺术字和自选图形美化文章,体会艺术字和自选图形的作用。2.难点:通过“文字环绕”等命令,改变艺术字和自选图形在文档中的位置。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准备:示例文章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展示两篇内容相同的WPS文档,其中一篇文章的标题用艺术字显示。学生观察,教师提出问题:你们喜欢哪一篇文章的标题?为什么?

    二.新课

    (1)插入“艺术字”

    ①想一想:如何将标题改变成艺术字形式呢?

    ②学生练习:打开D盘中名为“凤仙花”的WPS文档,尝试插入艺术字。③请一位学生演示在文档中插入艺术字。

    A.单击“插入”菜单,指向“图片”,选择“艺术字”命令,弹出“艺术字库”对话框。

    B.选择其中一种样式,单击“确定”按钮,弹出“编辑”艺术字文字对话框。C.在“字体”框中选择“华文新魏”,在“文字”框中输入“凤仙花”,单击“确定”按钮。

    ④学生完成任务,教师巡视,进行个别辅导。

    ⑤师生互动,展示个别学生的作品,学生观察讨论:插入艺术字的位置合适吗?应该放在什么位置?

    ⑥教师演示。

    A.单击艺术字工具栏中的“文字环绕”按钮,选择“上下型环绕”命令。B.拖动艺术字到合适合适位置。

    ⑦讨论:艺术字课围的小圆圈和小方块有什么作用? A.学生尝试修艺术字的大小。B.学生展示操作过程。

    小结:可以用艺术字课围的小方块改变艺术字的大小。(2)插入自选图形。

    ①导入:在WPS中,不仅可以插入艺术字,还可以插入各种各样的图形来美化文章。

    ②教师演示:插入“十字星”图形。

    A.单击“插入”菜单,指向“图片”,选择“自选图形”命令,弹出“自选图开”工具栏。

    B.单击“星与旗贴”中的“十字星”图形。C.拖动出大小合适的“十字星”图形。

    D.右击“十字星”图形,弹出快捷菜单,单击“设置自选图形格式”命令,弹出“设置自选图形格式”对话框。

    E.在“颜色与线条”中“填充”项的“颜色”框中选择“红色”,在“透明度”框中选择“70%”,单击“确定”按钮。

    F.拖动“十字星”图形到文章的合适位置。③学生练习,插入一个自选图形到合适的位置。④作品展示:师生共同评价作品。三.巩固练习

    完成教材中的“实践园”,使用艺术字和自选图形制作“车道示意图”。通过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让各个小组展示各自的作品,汇报心得体会,由其他小组的成员评论作品,并提出改进意见。

    四.教后记

    第8课 设置版面

    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页面设置和分栏的方法

    2、掌握图文混排的技巧

    3、锻炼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提高审美能力。4.尝试利用信息技术,富有创造性地解决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具体问题。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学会页面设置、分栏的方法 2.难点:改变图片在文档中的位置,实现图文混排。教学准备:杂志、报纸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展示准备好的杂志、报纸版面)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在文档中插入艺术字和剪贴面,请大家仔细观察,教师展示的内容和上节课的作品有什么不同? 学生找出不同之处(版央是横向的、有分栏„„„.)教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页面设置、人栏的方法。二.新授(1)页面设置 教师演示 A.打开D盘“小问号”文件夹中名为“凤仙花”的WPS文档。B.单击“文件”菜单中的“页面设置”命令,弹出“页面设置”对话框。C.选择“方向”栏中的“横向”,单击“确定”按钮。学生练习学生分组探究“页面设置”中其他选项的作用。分组汇报。(2)分栏。教师演示 A.单击“格式”菜单中的“分栏”命令,弹出“分栏”对话框。

    B.在“预设”框中选择“两栏”,单击“确定”按钮。学生练习

    学生分组探究“分栏”中其他选项的作用。分组汇报。(3)美化版面 提出问题

    A.如何把图片、艺术字插入到特定的位置?

    直接拖动图片、艺术字到相应的位置,或剪切图片后在相应位置处粘贴。B.如何让文章中“十字星”的个数增多,并放置在指定的位置上? 选定图形,进行复制、粘贴操作,出现两个“十字星”后,拖动到指定位置,或选定图形,按住CTRL键拖动到指定位置后松开鼠标。学生自主发挥,运用前几课所学的技能编排图片,可以添加绘图中的图形等。

    学生分析并解决问题,完成图片的编排。(4)综合练习。提出问题,分组讨论。

    教师:比较报纸、杂志的版面和我们编排的版面,哪个更好看?差别在哪里? 学生交流、汇报。

    三.练习教师布置练习。

    打开上一课“实践园”中保存的文档,对文章版块进行页面设置、分栏等操作,美化版面。(结合讨论的结果,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和搜索、下载等方面的知识)

    分组合作完成任务。学生作品展示。四.小结 五.教后记

    第9课WPS轻办公

    知识与技能: 1.学习使用WPS轻办公。2.学习使用长微博分享文档。过程与方法: 锻炼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创新与行为: 尝试利用信息技术,富有创造性地解决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具体问题。

    教学重点 学会使用WPS轻办公。教学难点 学习使用长微博分享文档。教学过程 导入

    教师:同学们前几节课我们学习了wps办公软件的操作和运用,由于课堂时间有限,很多任务在课堂上没有完成的,同学们都很苦恼,那么如果能在家里编辑文档,到学校也可以继续编辑,是不是很棒呢!这些想法都可以在“WPS文字”中实现。这节课我们就一下来学习吧!出示课题《wps轻办公》

    新授

    (1)登陆“轻办公”

    ①教师演示。

    单击“未登录”按钮,弹出“轻办公”对话框。

    使用WPS账号、qq账号等方式之一登陆,登陆成功后,原“未登录”按钮处变为昵称。

    ②学生练习,分组交流。(2)保存“云文档”

    ①教师演示。

    a.打开“桑蚕”文档,单击“特色功能”选项卡中“保存到云文档”按钮,弹出“另存为”对话框。

    b.选择“wps云文档”中的“私人空间”,输入文件名后,单击“保存”按钮。②学生练习。

    ③分组交流。(3)打开“云文档”

    ①启动“wps文字”并登陆“轻办公”。

    ②单击“特色功能”选项卡中“打开云文档”按钮,弹出“打开”对话框。

    ③从“wps文档”的私人空间中,选择“桑蚕.wps”文件,单击“打开” 按钮,进入编辑状态。(4)分享到微博 ①提出问题,分组讨论。小组自学课本第48——49页,探究分享微博的方法。②交流汇报,教师指导。③分组实践,分享微博。尝试使用“WPS云文档”中“我的圈子”功能,新建“圈子”并将“凤仙花”文档保存其中。然后,邀请朋友,共同编辑,美化“凤仙花”文档

    主题活动1 制作电子小报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认识小报的特点、作用和制作步骤,学会使用word软件制作美观的电子小报。

    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的能力,通过合作、讨论、自主学习进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激发求知欲,唤醒学生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意识。教学重点:

    通过欣赏和观察分析优秀作品,综合运用WORD软件的各种操作技巧制作一份宣传“交通文明”小报。教学难点:

    灵活运用图文混排、文字修饰,把小报排版得美观、和谐,注重整体布局。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最近老师经常听到一种说法,叫“中国式过马路”,你们知道什么意思吗? 你认为这些行为好不好?这个说法是对我们中国人的表扬还是批评?对,是批评,是对这种不遵守交通规则,不文明的出行方式的批评。作为中国人,如果听到外国人这样说,你觉得脸红吗?所以,我们应该努力改变外人对“中国式过马路”的看法,这需要我们每个人从自身做起,自觉遵守交通规则,宣传文明出行。同学们觉得你能为宣传交通文明做些什么呢?

    师:今天老师提议,用我们学过的word软件亲手制作一份宣传交通文明的电子小报,让更多的人知道交通安全的重要,好不好?

    出示课题:宣传“交通文明”——制作电子小报。

    二、探究新授

    1、欣赏优秀作品

    过程中思考两个问题(课件出示):(1)电子小报由哪些部分组成?

    (2)用word设计电子小报,要用到哪些常用对象?

    2、分析小报结构与如何用word设计(1)通过观察引导学生说出小报组成部分:报头、标题、文字、插图、花边(课件根据学生回答随机出示)。

    指出:报头非常重要,这是小报的主题,所以一定要美观、醒目,并且加上刊号、出版单位、出版日期等。

    (2)引导出制作小报所要用到的word中的常用对象:图片、艺术字、自选图形、文本框等(课件根据学生回答随机出示)。

    3、小组讨论,学生初探制作方法(1)小组讨论:先做什么?再做什么?

    (2)师示范制作前注意点:a、通过“页面设置”确定好小报方向。b、适当调整“显示比例”,以便看清全貌。

    (3)学生边讨论边尝试。教师提供“小报素材”文件夹。(4)学生说说制作顺序。

    4、分析正确步骤,引领制作方法(1)比较不同作品制作步骤。

    a、课件出示逐个零星制作流程.。b、课件出示整体设计制作流程。师:你觉得哪种做法比较好?(2)总结正确方法。

    师小结引出正确制作步骤:通过比较,我们发现要制作一份好的小报要讲究方法,要有整体考虑的意识,不能想一块做一块。要先设计好框架,做出报头,再制作各个版块的标题,然后添加文本内容,最后美化修饰。这样我们才能做得又快又好。

    小结时逐个板书出示步骤:设计框架——制作标题——添加文字——美化修饰

    师:我们本课的任务是完成前两个步骤,完成的同学得100分(板书),如果你特别厉害,先做完的可以把后两个步骤也完成,待会得到大家的认可,老师另外有奖励!如果有需要帮助的同学可以参考桌面上的“学案”(老师打开一下)或者请教老师与同学。特别出色的我们待会儿发奖品。准备好了

    吗?开始!

    5、任务驱动,实践新知。

    (1)明确任务,分层次进行:a、一般学生完成本课任务:设计框架、制作标题。b、能力较强学生完成所有步骤。

    (2)指出有困难同学可以通过“学案”帮助,或者请教同学和老师。(3)学生制作,教师巡视,有困难的进行辅导,普遍问题简短广播指导。(4)学生制作过程中课件循环播放优秀作品,提高学生感观认识、审美能力。

    三、展示评价

    展示2-3名学生作品。

    师:谁来自告奋勇一下?愿意给大家展示一下自己的作品。(1)师生评价作品,让学生给作品评分。(2)师根据实际小结注意点:

    a、报头美观突出,是所有标题中最大的,把出版日期、出版单位、期号等添加完整。

    b、标题要醒目,形式可多样。

    c、插图数量要合适,内容与本栏目主题相关。d、文字内容与小报主题吻合。

    e、花边和其它装饰以造型简洁,合理分布为好。(3)师发奖品。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通过我们大家的聪明才智,制作出了一份份漂亮又实用的交通文明小报,在生活中我们不但自己要做一个文明的交通人,还要时刻提醒身边的人遵守交通规则,文明出行,让“中国式过马路”不再成为一种批评,而要让它逐渐变成一个自觉遵守交通规则,文明出行的代名词。课后,请同学们进一步完善自己的作品,然后让更多的人去欣赏,让我们每一个人都知道交通安全的重要性!

    第10课 收发电子邮件

    教学目标与要求:

    1.学会进入电子邮箱,能收发电子邮件 2.学会回复电子邮件

    3.通过收发电子折邮件的实践活动,学会自主学习,并能够与他人协同合作,探索新知。

    4.养成遵守网络道德规范的良好习惯 5.养成学习、使用因特网的意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登录电子邮箱,撰写、发送电子邮件

    2.难点: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养成遵守网络道德规范的良好习惯 教学准备:注册好的电子邮箱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上节课同学们已经成功申请了自己的电子邮箱,现在就可以在因特网上与别人通信了。你们知道如何接收和发送电子邮件吗?

    二.新授

    (1)登录电子邮箱

    教师:同学们想不想发送电子邮件到老师或同学的电子邮箱进行交流啊? 任务1:请学生登录自己的电子邮箱。

    学生尝试登录电子邮箱

    登录操作完成后,教师提问:登录电子邮箱的过程分为哪几个步骤?如果登录密码忘记了该怎么办?电子邮箱窗口的控制面板中有哪些栏目?分别有什么作用?

    (2)发送电子邮件

    请学生发送一封问候电子邮件到教师的电子邮箱中,也可以发给同学,注意发送是否成功。(如果没有把握,可以和同学一起操作,学生互动,探索新知;会操作的学生可以充当小教师指导不懂的学生)

    在电子邮箱网页的左侧窗格中,单击“写信”按钮,进入“写信”页面。在“发给”框中输入收件人的电子邮箱地址,在“主题”框中输入主题,在正文区输入电子邮件的内容。操作完成后,把学生出现的问题列在黑板上。学生相互协作解决问题

    抽查学生的尝试结果,把操作成功的方法列在黑板上,让学生说一说操作的过程

    抽查学生的完成情况(3)回复电子邮件

    教师:同学们,老师通过电子邮箱给每一位同学发了一封问候信,你们知道如何阅读吗?能不能给老师回复一封信呢?

    打开接收的电子邮件,阅读邮件内容 单击“回复”按钮,输入回复的内容 单击“发送”按钮,回复邮件。三.总结

    通过学习,我们已经能顺利地发送和回复电子邮件了,课后利用自己的电子邮箱给你的亲朋好友或同学发一封电子邮件,巩固今天所学的知识。

    四.教后记

    第11课 管理电子邮箱

    教学目标与要求: 1.知识与技能

    (1)学会建立通讯录,并利用其发送邮件。(2)学会对电子邮箱进行管理。2.过程与方法

    教师讲授与学生自主探究相结合。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让学生养成遵守网络道德规范的良好习惯。(2)培养学生合理使用网络资源的意识。

    (3)通过建立、使用通讯录和联系人,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

    教学重点与难点:建立通讯录和利用通讯录发送邮件。对电子邮箱进行管理。:利用“通讯录”和“联系人”发送邮件。

    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网、计算机能连接因特网。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你和多少位同学用邮件进行了交流?那你能不能完全记住他们的邮箱地址呢?如果全班同学的地址都需要你来记,你能记住吗?那么有没有什么方法能帮助你记忆呢?

    (2)我们在使用电子邮箱时,为了避免把别人的邮箱地址弄丢了,我们有一个好办法,那就是使用通讯录,把好朋友的电子邮箱地址全都保存下来。(教师展示通讯录页面)学生听老师讲解,看老师演示。

    二、新授

    (1)建立和使用通讯录

    电子邮箱的通讯录该如何制作呢?请同学们随着老师一起来看一看该如何进行的操作:

    ①登录126电子邮箱。②单击“通讯录”选项。

    ③单击“新加联系人”按钮,进入“添加/编辑联络人”页面,输入新联络人相关资料。④填好后,单击“确定”按钮。

    ⑤单击“联系人”后面的“给他/她发信”,打开“写信”页面,收件人的电子邮箱地址会自动出现在“发给”栏中。

    ⑥输入邮件主题及正文后,单击“发送”按钮,发出电子邮件。(2)管理电子邮箱

    ①同学们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我们也接受了一定数量的信件,但是电子邮箱容量是有限的,如果邮箱满了,别人发给你的新邮件就无法收到。同时,邮箱里的信件过多也会影响我们的阅读。所以,对于过期或没有用的邮件,应及时删除。

    ②那么如何进行删除呢?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在操作系统中我们删除文件的操作是分几步完成的?(请一个同学上台演示)③实际上,我们清理126邮箱中电子邮件的方法和操作系统中删除文件差不多,请同学们试一试。

    ④完成任务后,教师出示问题:

    a.删除 126邮箱中电子邮件分为几步操作?每一步做什么? b.能不能只用一步就彻底删除邮件呢?(请一位同学上台演示)

    三、练习

    清理自己的邮箱,将“收件箱”中不需要的邮件和“已发送”中保存的已经发送的电子邮件彻底删除。

    四、总结

    这节课同学们学习了建立通讯录和利用通讯录发送邮件,以及管理电子邮箱的操作。同学们回家后可以把自己好朋友的邮箱地址添加到“通讯录”或“联系人”里,再给他们发一封邮件,最后对你的邮箱进行一次“大扫除”。

    师:同学们肯定迫不及待的发表一下自己的观点了吧? 学生尝试,发现问题。

    师:你的身份是游客。必须注册成为论坛会员,(板书—注册论坛身份)才可以发表。进入注册页面。仔细阅读论坛注册协议。

    阅读协议(请几个同学挑出关键词语)。师:如何文明使用论坛? 学生讨论。师总结:互相尊重,对自己的言论和行为负责。学生尝试注册。教师适当指导。学生展示。

    2、放手尝试,登陆论坛

    师:同学们已经完成了注册,你能用你的用户名和密码登陆班级论坛吗?(和登陆邮箱的方法一样)

    学生登陆论坛。教师个别辅导。

    指名学生演示登陆方法。(请同学们看错误提示,并进行纠正)

    三、拓展练习

    师:

    1、尝试给自己感兴趣的帖子进行回帖。

    2、探索如何再次登陆论坛。

    3、编辑自己的个人信息,使信息更全面。学生尝试。

    演示部分成功回帖的学生,以促进学习。

    四、总结归纳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 注册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谁能比较一下论坛和邮件各有什么特点? 师总结:论坛相对于邮箱来说是开放的,任何人都可以去注册并发表自己的言论,但我们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为自己的话负责。

    第12课 走进论坛

    教学目标与要求:

    1、了解什么是BBS以及BBS的作用。能够正确熟练地完成帐号注册。学会正确登录BBS论坛。

    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网上交流的能力。

    3、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交流,养成互帮互助的好品德。

    4、教育学生文明上网,培养良好的网络道德和网络使用规范。教学重点与难点:

    1、了解注册BBS会员的重要性

    2、注册BBS的步骤 教学准备:网络教室、多媒体教学软件、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节课老师要求大家发一封e-mail到老师的邮箱,一起来看看同学们邮件吧。(展示邮件)

    大家的想法真妙,如果能让更多的人来分享你们的奇思妙想,那就更好了。你们有什么办法吗?

    老师今天要给大家介绍一个好地方,--小学生论坛。小学生论坛能做什么?

    不但能够尽情地展示自己,而且还能够大家一起参与讨论。

    论坛也叫(电子公告牌)BBS,是发表意见相互交流的地方。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板书《走进论坛》)

    二、新授

    1、教师引导、自主合作、成功注册

    师:同学们肯定迫不及待的发表一下自己的观点了吧? 学生尝试,发现问题。

    师:你的身份是游客。必须注册成为论坛会员,(板书—注册论坛身份)才可以发表。进入注册页面。仔细阅读论坛注册协议。

    阅读协议(请几个同学挑出关键词语)。师:如何文明使用论坛? 学生讨论。师总结:互相尊重,对自己的言论和行为负责。学生尝试注册,教师适当指导。学生展示。

    2、放手尝试,登陆论坛

    师:同学们已经完成了注册,你能用你的用户名和密码登陆班级论坛吗?(和登陆邮箱的方法一样)

    学生登陆论坛,教师个别辅导。

    指名学生演示登陆方法。(请同学们看错误提示,并进行纠正)

    三、拓展练习

    1、尝试给自己感兴趣的帖子进行回帖。

    2、探索如何再次登陆论坛。

    3、编辑自己的个人信息,使信息更全面。

    学生尝试,演示部分成功回帖的学生,以促进学习。

    四、总结归纳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 注册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谁能比较一下论坛和邮件各有什么特点? 总结:论坛相对于邮箱来说是开放的,任何人都可以去注册并发表自己的言论,但我们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为自己的话负责。

    第13课 进入“我的空间”

    教学目标与要求:

    (1)了解“我的空间”的概念,会在“江苏省中小学信息技术学习网”上进入自己的空间。

    (2)学会发表简单的日志。

    (3)培养交流协作的意识,增强与人交往的能力。(4)提倡健康文明地上网。

    教学重点与难点:学会进入自己的空间,浏览感兴趣的内容,发表简单的日志。发表日志并修饰。

    教学准备:多媒体网络教室。教学过程:

    一、导入

    现在,我们已经跨入了信息时代,我们不仅可以通过互联网收发电子邮件,而且还能在网上建立自己的空间,同学们感兴趣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进入自己空间吧。(揭示课题)

    二、新授

    (1)登录“我的空间”。

    演示:打开“江苏省中小学信息技术学习网”,输入已注册的用户名和密码,单击“登录”按钮,进入“用户中心”网页。然后单击“我的空间”按钮,进入“我的空间”页面。

    学生尝试、体验:进入“我的空间”后,打开部分个人空间,浏览自己感兴趣的空间。

    揭示:如果用户名与密码忘记的,可以尝试重新注册一个,然后牢记。(2)发表日志。

    师:同学们都看了哪些有意思的内容?你们想在自己的空间里放上自己的内容吗?通常,人们把在自己空间里发表的文章称为日志。我们怎么发表自己的日志呢? ① 在“我的空间”页面上,单击“日志”按钮。② 单击“发表新日志”按钮,进入“发表新日志”页面。③ 输入要发表日志的标题和正文,并选择发表方式。④ 单击“保存发布”按钮,完成日志的发表。学生完成教材中的“实践园”。

    (3)讨论:在发表日志时,你是如何修饰日志的?

    三、小结

    今天,大家通过自己的努力成功地进入自己的空间,并且学会了通过自己的空间发表日志。下课后,请同学们把自己的实践体会记录在“成果篮”中。

    第14课 管理“我的空间”

    教学目标与要求:

    1、学会管理“日志”、“相册”。

    2、通过管理“日志”、“相册”,了解如何管理个人空间,从而使其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网上小屋。

    3、通过管理个人空间了解到,日志也需精心呵护和打理,从而增强爱我家园的意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积极主动地管理个人日志,使其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网上小屋。难点。了解建立网上家园容易,但要让其成为健康文明的网上小屋、成为生活中的交流平台,还需要我们付出爱心和耐心来打理。

    教学准备:多媒体网络教室。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们建立了个人空间,并充实了自己的日志,那么你们会打理自己的空间吗?只有管理好个人日志,它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网上交流平台,同时,我们大家还要养成良好的网上交流习惯,让自己拥有一个健康文明的网上小屋。(揭示课题)

    二、新授。

    (1)同学们,你们考虑过怎样管理自己的空间吗?下面,我们就先从管理自己的日志开始吧!①打开“江苏省中小学信息技术学习网”,登录后,单击“我的空间”按钮,进入“我的空间”页面。

    ②单击“日志”按钮后,再单击“我的日志”选项卡,进入“我的日志”页面。

    ③选择一篇日志,单击“编辑”按钮,进行日志的编辑修改。④对日志进行重新分类并发布。

    学生操作:选择需要管理的日志,并根据需要进行适当的修改。

    整理完“我的日志”,我们接下来该做什么呢?(学生思考并回答)对,我们应该整理“我的相册”了。

    主题活动:中国传统节日

    教学目标与要求:能根据主题活动内容特点,选择恰当的活动主题,能够运用合适的技术,规划、制作能表达自己想法的作品。以主题活动任务为主线,将主题活动与具体电脑作品的制作相关联。能够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充分表现自己的观点和想法的积极态度;

    教学重点与难点:收集与主题相关信息,并进行加工与表达,作品规划。教学准备:多媒体网络机房、各种信息网站

    一、导入

    1、欣赏教师提供的各种资料,让学生说说感受。

    2、师总结:我国地大物博,传统节日很多。它们承载着中华民族的血脉,凝聚着中华民族的独特情感,可以这么说,每个传统节日的形成过程,都是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渊源,美妙传说,和独特情趣的完美结合。如,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人们登高、插茱萸,吃重阳糕。又如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是我国民间三大节日之一,被视为团圆的象征,人们常常望日思乡,怀念亲人,盼望亲人团聚,中秋赏月,吃月饼,喝桂花酒是一个良好的习俗。(揭示课题)

    二、活动

    (一)确定主题

    师:为了让大家更多地了解我国的传统节日及相关的民俗,今天我们根据同学们自己喜爱的传统节日,自主进行分组研究,每组选出一名责任心强的同学任组长,然后在小组内制定研究计划。

    (1)分组,根据自行要调查的传统节日归类分成几个小组。(2)根据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特长和最感兴趣的问题自订计划。(3)制定本组研究计划,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 A了解传统节日的由来 B 这个节日有什么习俗

    C 收集传统节日的相关的故事、传说 D搜集与这个节日相关的文学作品等(4)汇报初步方案。

    (二)任务分工,收集资料

    1、依据小组活动方案落实自己的任务分工。

    各小组通过上网查找资料;收集信息;请教老师;调查、访问等方式了解了中华传统节日的传说及相关习俗。

    2、组内交流,合作探究。各小组讨论在活动中的心得体会和在活动中遇到的问题等。根据活动的体验和小组成员之间的交流吸取教训,调整方法。

    3、整理信息,形成材料。

    在老师指导下,各个小组的成员汇集所有的材料,根据活动中获得的信息作进一步的筛选和整理,形成共识。

    (三)展示收集成果

    1、小组派代表展示收集成果。

    2、相互评价,筛选材料。

    3、根据评价结果,各组确定材料进行存储整理。

    三、课堂小结

    今天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我们各小组成员已经收集到了许多丰富的有关传统节日的信息材料,课后请同学们进一步进行收集,然后分类整理好,下一课我们将使用收集的材料设计电子作品,通过各种方式与大家分享,让大家进一步了解更为丰富的传统节日的相关知识。

    四年级科学教案 篇2

    2019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

    篇一

    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有四个单元“天气”、“溶解”、“声音”、“我们的身体”。具体为:生命科学(生命体的结构与功能)《我们的身体》;物质科学(物体与材料的特性)《溶解》;物质科学(光、热、电、磁)《声音》;地球与空间(地球和天空的变化)《天气》。教材设计了多个探究活动、专题研究,使学生获得更多的学习体验,加深对科学的理解,增进科学探究的能力。内容体系科学、合理。每个单元都有七个教学内容,一般每个教学内容为一个课时。根据教学建议,对典型的过程和方法展开充分的探究,不以1课时为限制。应该加强单元后的总结性教学,帮助学生梳理概念、澄清观点。

    教学目标:

    (一)、科学探究

    1.学会从生活中寻找研究的问题,懂得用不同的探究方法解决不同的问题,并能对所提出的问题进行比较和评价。

    2.组织学生在课堂上和课外经历一些有意义的科学探究活动过程。

    3.学习用比较的方法进行科学探究;进行有系统的科学观察训练。

    (二)、情感态度价值观

    1.鼓励学生好奇、爱问、爱想象。

    2.让每一个学生在科学学习的过程中,都能体现自我的价值,尝试成功的喜悦,建立学习的信心,激发学习科学的兴趣。

    3、学习倾听别人的见解,尊重他人说话的权利;能运用各种方法记录与表达自己的事实。

    (三)、科学知识

    1.了解有生命体的共同特征、建立生物的基本概念。

    2.围绕“溶解”的主题,运用对比思想研究观察物质之间的相互混合、溶解的现象,进行溶解的观察实验,进一步扩展学生对溶解现象的认识。

    3.认识天气的最基本要素,引导学生用各种方法去开展对天气现象的研究活动。

    4.探究磁铁的方向特性,磁铁的两极,不同磁铁之间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规律。

    5.研究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区别声音的大小和高低,区分乐音和噪音

    教学措施:

    1、了解学生对所学科学问题的初始想法,特别是一些概念理解过程中出现的想法。

    2、指导学生反复进行控制变量的实验。(控制变量实验要加以指导)}

    3、引导学生在观察和实验的过程中做好记录。

    4、引导学生用准确、恰当的词语描述观察到的事实和现象。

    5、引导学生对观察和实验结果进行整理和加工,形成正确的解释。

    6、引导学生从日常的学习、生活习惯着手,养成良好的观察、思考、记录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进度安排:

    周次

    容18、31

    -----

    9、4

    始业教育

    分组29、7-----9、11

    我们关心天气

    天气日历

    温度与气温39、14-----9、18

    风向和风速

    降水量的测量

    云的观测49、21-----9、25

    总结我们的天气观察

    水能溶解一些物质

    物质在水中是怎样溶解的59、28-----10、2

    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610、5-----10、9

    不同物质在水中溶解能力710、12-----10、16

    溶解的快与慢

    10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食盐810、19-----10、23

    分离食盐与水的方法

    听听声音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910、26-----10、30

    声音的变化

    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1011、2-----11、6

    期中复习,考试1111、9-----11、13

    声音的传播

    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1211、16-----11、20

    保护我们的听力

    身体的结构1311、23-----11、27

    骨骼、关节和肌肉

    运动起来会怎样(一)

    1411、30-----12、4

    运动起来会怎样(二)

    食物在体内的旅行1512、7-----12、11

    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

    相互协作的人体器管1612、14-----12、18

    期末复习1712、21-----12、25 期末考试1812、28-----1、1

    备课(下个学期)

    191、4-----1、8

    备课(下个学期)

    201、11-----1、15

    备课(下个学期)

    211、18-----1、22

    备课(下个学期)

    四年级科学教案 篇3

    第二单元 秋冬星空

    6、秋季星空 观里镇中心完小 科学备课组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知道北斗七星认识秋季里北斗七星在天空中的位置了解秋季的其他星座。

    2、能力目标 能提出对四季星空进行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并能制订书面观察计划在制订观察计划的过程中感知交流与讨论可以产生新想法并倾听和尊重其他同学的不同观点和评议能用图画描述出北斗七星的形态特征。

    3、情感目标 在活动中愿意合作与交流能参与探究四季星空中长期科学探究活动。

    二、教学活动 活动一我们如何观察星空呢

    1、活动目的了解秋季星空中的显著星座及其特点学会对星空的观察方法。

    2、活动材料 秋季星空的录像资料、大熊座的图片、仙后座的图片

    3、活动形式小组活动、集体交流

    4、活动过程 1播放秋季星空的录像资料 2出示大熊座的图片、仙后座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图形从而认识秋季星空中的显著星座。出示资料卡 3小组合作讨论交流自己在课前是如何观察星空的。4集体交流总结面向北观察星空时是上南下北左西右东北斗七星是属于北天的一个星座。5认准方向把自己观察到的天空中相邻几颗星组成的形状画下来。活动二我们来研究星座

    1、活动目的学以致用激发探究星空的兴趣。

    2、活动形式小组合作

    3、活动过程 1 提出自己乐于研究的问题 2 小组合作教师引导学生提出一些适合学生探究的、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去研究。3 让学生自己制定观察计划小组内互相交流互相借鉴与补充教师可在此对学生的观察计划进行恰当的评价。4 提出要求要把它作为长期观察的对象观察时一定要选定参照物。

    三、知识点 一需要学生掌握的知识 1秋季星空的一个

    耀眼星座是仙后座。它的5颗亮星构成一个“M”形或“W”形好像一个美丽的王后坐在宝座上。2秋季星空中的北斗七星俗称“勺子星”位于大熊座上.3秋天能够看到的星座有大熊星座、仙后座、飞马座、宝瓶座、双鱼座等。4北极星通常在天空的北天位置。5人们为了便于观察和研究星星把星空划分成很多区域这些区域被称为星座。全天共分为个88个星座。6当好判官。1北斗七星包括北极星。× 2用北斗星可以找到北极星。√ 3仙后座在天顶时呈M形在天边时呈W形。√ 4秋季星空中最耀眼、最重要的星座就是猎户座。× 5北斗七星在天空中的位置是不变的。× 二需要学生了解的知识 1 认识仙后座很有用我们可以利用它寻找北极星。2 仙后座主星由三颗二等星、二颗三等星构成W或M状秋季晚上仙后座在天顶附近呈M状其余季节呈W状。由于在秋季北斗七星已经转到地平线附近在我国长江以南地区几乎看不见了这时要找北极星便可以利用仙后座。方法是把仙后座中构成M形的五颗星顺序标上1、2、3、4、5从第一颗星到第二颗星画一条线并延长再从第五颗星到第四颗星画一条线并延长两条线相交一点从这个交点到第三颗星画一条线段把这条线段延长在大约相当于这条线段5倍的地方看到一颗比较亮的星就是北极星。3 北斗七星属大熊星座的一部分从图形上看北斗七星位于大熊的背部和尾巴。

    四、课外拓展

    1、制作一个观星箱。

    2、调查研究利用观星箱观察北斗七星及自己选定的观察对象看有什么发现。

    7、冬季星空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知道冬季的代表星座学会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观察会查阅资料科学整理资料。

    2、能力目标 培

    养学生良好的自我学习的能力和进行中长期科学观察的习惯。

    3、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会观察、乐探索、愿交流的意识并体验学习活动的乐趣。

    二、教学活动 活动一交流我们的观察和发现。

    1、活动目的让学生充分交流自己在一段时间以来的观察成果激发学生进一步观察和研究的兴趣。

    2、活动材料 冬季星空的录像资料、北斗七星的图片、猎户座的图片

    3、活动形式小组活动、集体交流

    4、活动过程 1播放冬季星空的录像资料激发观察和研究的兴趣 2小组合作讨论交流自己选定的星座发生了什么变化 3小组内展示自己的观察记录结果。4集体交流总结季节发生变化后星座也会发生变化。活动二认识冬季星空中的显著星座。

    1、活动目的知道冬季的代表星座。

    2、活动形式小组合作

    3、活动过程 1呈现猎户座、天狼星的资料。2小组合作交流画出秋季和冬季北斗七星的样子。3出示北斗七星的图片。4师生共同探讨书中展现的研究问题从秋到冬星空发生了什么变化 5提出要求要把自己的观察内容随时进行小结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活动三我们继续来观察、研究星座。

    1、活动目的重新确立观察研究的目标激发学生进一步深入探究的兴趣增强他们探究的欲望。

    2、活动形式小组合作

    3、活动过程 1小组讨论冬季星空中原来观察的秋季星座已不在提出重新观察研究的目标。2制定记录表格从四个方面提示学生后续观察的重点——选定的星座猎户座、发现它的时间、它在一天中的变化、不同日期发生的变化 3提出来预测指向从冬天到春天北斗七星的位置会发生什么变化其他星座会发生什么变化 4小组内大胆预测并写出自己的预测结

    果。5师要正确引导用语言或者绘画的形式展现自己对新确定的观察目标的预测结果。

    三、知识点

    1、需要学生掌握的知识 1冬季上半夜在南天最引人注目的是猎户座。在“猎人”的两个肩膀、左脚、右腿部位有4颗亮星组成一个不规则的四边形其中左脚部位那颗星又白又亮在“猎人”的腰带部位有3颗比较亮的星斜着排成一排。这七颗亮星是识别猎户座的明显标志。2冬季星空从猎户座“猎人”腰部的3颗亮星向东南方向看去全天最亮的恒星就是天狼星。3北斗七星是大熊座的主星随着日期的推移北斗七星是沿着逆时针方向转动的。北极星的斗柄东指是春天斗柄南指是夏天斗柄西指是秋天斗柄北指是冬天。

    2、需要学生了解的知识 1猎户座很像一个左手持着盾牌、右手高举在棒、腰间斜挂宝剑的威武猎人。2天狼星是大犬座α星视星等为—1.45等距离我们只有8.6光年。

    四、课外拓展 继续利用观星箱观察、记录北斗七星及自己选定的观察对象的变化。搜集到的图片仅供参考

    四年级科学教案 篇4

    授课时间:

    累计1课时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目标

    1.知道电从能够持续提供电能的电池的一端经过导线和用电器返回到电池的另一端,就组成了一个完整的电路。

    2.知道可以在电路中安装开关来控制电路的通与断。

    科学探究目标

    1.观察电池盒、灯座和开关的结构,了解各部分的功能。

    2.能将电池盒、灯座和开关连接到电路中,让小灯泡亮起来。

    3.会用简易符号表示一个电路的不同部分,能画出简易电路图。

    科学态度目标

    1.进一步培养探究电路的兴趣。

    2.增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自信心。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1.知道科技在不断的需求中创新和发展。

    2.体验电池盒、灯座等的发明给人类带来的便利。

    教学重难点

    重点:将电池盒、灯座和开关连接到电路中,让小灯泡亮起来,并能用开关控制电路的通与断。

    难点:用简易符号画出简易电路图。

    教学准备

    为学生准备:灯座、电池盒、干电池、导线、开关、小灯泡、学生活动手册。

    教师准备:学生实验材料1套、小电风扇或小电动机、教学课件。

    聚焦

    1.回顾:上一节课我们是怎样点亮小灯泡的?(预设:电池正、负极通过导线分别与小灯泡的两个连接点相连。)小灯泡和电池的连接点在哪里?(预设:小灯泡的两个连接点分别在小灯泡顶端和灯口,电池的连接点分别在正、负极。)电流是如何通过小灯泡的?(预设:电从电池的正极流出,通过导线流到小灯泡的一个连接点,再经过与连接点相连的金属架流到灯丝,并从另一个金属架流到另一个连接点,最后通过连接点回到电池的负极。)

    2.活动:通过上次课的学习,我们可以进一步思考电路是由什么组成的。你们能组装一个电路吗?(教学提示:给每组分发一节干电池、两根导线和一个小灯泡,比一比哪个小组能最快把小灯泡点亮。)

    3.揭题:大家都完成得很迅速。这种由电池、导线以及小灯泡组成的电路称为简易电路,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简易电路。(板书:简易电路)

    【设计意图】通过问答的形式帮助学生回顾上一课获得的知识,分享点亮小灯泡获得的经验;然后通过快速点亮小灯泡的活动,帮助学生从理论走向实践、从获取知识走向迁移应用以及投入后面的科学实践活动。

    探索与研讨

    探索一:组装一个电路

    1.过渡:我们这样用手按着来点亮小灯泡,一松手小灯泡就不亮了,是不是很不方便呢?(预设:是的。)请大家观察教室里的灯或回忆家里装的灯,有什么办法让我们更方便地操作呢?(预设:可以用胶带之类的东西把导线和小灯泡的连接点固定。)

    2.提问:(教学提示:逐个出示电池盒和灯座,指导学生仔细观察。)这两个工具分别是电池盒和灯座,大家猜猜它们是干什么用的?(预设:固定电池和小灯泡。)它们的结构有什么特点?(预设:电池盒中间有一个大凹槽,两端分别装有铜片,并连接着外面两个接头的弹簧夹;灯座中间有一个螺旋状的螺口,旁边是两个接线头,分别连接有一个弹簧夹。)

    3.演示:请学生上台演示电池盒和灯座的安装方法,确保每一名学生都学会使用电池盒和灯座。

    4.布置任务:请大家利用电池盒和灯座组装一个简易电路。(教学提示:出示组装简易电路的步骤。)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电池盒和灯座的结构,思考这些构造的用途,并邀请学生演示安装方法,让学生理解这两个工具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完成电路组装。再通过组装活动强化学生对电路的各部分要相互连接、形成完整通路的认识。

    探索二:在电路中安装开关

    1.过渡:现在,不用我们用手按着,小灯泡也能一直发光了。

    2.提问:如果现在想让小灯泡熄灭,我们该怎么做?(预设:把导线从弹簧夹上拆下来;将电池拆下来。)

    3.追问:这样是不是也很麻烦?有什么方便控制小灯泡亮与灭的好方法吗?(预设:在电路中加一个开关。)

    4.活动:出示开关,引导学生观察开关的结构,分析其特点,并讨论开关是怎样控制电路中电流的通与断的。(预设:开关中间是一个一端带塑料按钮的金属簧片,不带按钮的一端连接在弹簧夹上。有按钮的一端抬起,下方对准另一个弹簧夹的接头。用手按住塑料按钮,电路接通;松手后金属簧片弹起,电路断开。)

    5.布置任务:接下来,请大家尝试着把开关连接在电路中,并使用开关来控制电路的通与断。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观察开关的结构,思考开关的用法,然后尝试把开关连接到电路中,并使用开关控制小灯泡的亮与灭,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电路概念的理解,同时感受开关具有控制电路的作用。

    探索三:画电路连接图

    1.过渡:我们已经能用导线、电池、小灯泡和开关组成一个电路了,如果要把我们的连接方法都记录下来,我们可以怎么画?(教学提示:出示教材P28电路实物图。)

    2.讲解:如果我们在实验记录时都画实物图,会比较费时间。因此,我们可以用简单的、特定的符号来表示电器元件,将实物电路画成简易电路图。通常,我们用代表小灯泡,代表电池,代表开关,再用画线来代替导线,将它们连接起来,最后用小圆点标出连接点。

    3.活动:指导学生在学生活动手册上画出简易电路图。

    【设计意图】通过认识常用的电器元件代表符号,引导学生用符号绘制简易电路图,记录自己的连接方法。指导学生用箭头标出电流的路径,为学生今后组建和连接更加复杂的'电路打好基础。

    拓展与小结

    1.小结:在电路中,电是持续流动的,电流动的路径是从电池的正极出发,经过导线和用电器,再流回电池的负极。开关能控制电路中电流的通与断。

    2.提问:我们已经发现电路是一个闭合的回路,在电路中哪些电器元件是必备的?(预设:用电器、电源、开关和导线。)

    3.追问:如果我们将小灯泡换成小风扇或小电动机,会有什么现象?(预设:小风扇或小电动机会转动。)

    4.拓展:出示小风扇或小电动机,连接到电路中让学生观察。

    【设计意图】将用电器拓展到小风扇或小电动机,拓展学生对电路的认识,提升学生连接电路的能力。

    板书设计

    2.3简易电路

    电路概念:电从电池正极出发,经过导线和用电器回到

    电池负极,形成闭合回路

    电路组成:电源、导线、用电器、开关

    电器元件符号:简易电路图:

    教学反思

    在上节课的学习中,对于如何点亮小灯泡,学生已获得了一定的经验。本节课的教学主要是让学生学会使用新的装置——灯座和电池盒,并用导线连接完整的电路。在使用这些电器元件组装电路的过程中,学生将获得更多组装电路的经验。根据这样的理念,本课首先让学生点亮小灯泡,再通过讨论引导学生发现,只用一根导线和电池点亮小灯泡很不方便,顺势引入电池盒和灯座。接着让学生利用电池盒和灯座连接一个能点亮小灯泡的电路,使学生掌握电池盒和灯座的安装方法。再引入开关,使学生发现开关能控制电路中电流的通与断。最后学习绘制简易电路图,加深学生对电路概念的理解。

    课后作业

    见“状元成才路”系列丛书《创优作业100分》对应课时训练P22第二题。

    判断题。

    1.连接电路时,小灯泡的两个连接点与灯座的两个连接点要相接触。( )

    2.开关的连接点只有一个,在开关的一端。( )

    3.一个完整的电路不能缺少开关,否则小灯泡不能被点亮。( )

    4.在电路中,电是持续流动的,从电池的负极流出,回到正极。( )

    参考答案

    二、1.√2.×3.×4.×

    四年级科学教案 篇5

    1.《溶解》单元

    一些物质可以溶解在水中,一些物质不能够溶解在水中。

    溶解是指物质均匀地稳定地分散在水中,不会自行沉降,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把物质从水中分离出来。

    可溶性固体物质在水中溶解的快慢与物体的颗粒大小(即表面积的大小)、水的温度、液体是否被搅动等因素有关。

    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同。

    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是有一定限度的。

    食盐溶解于水的变化过程是一种可逆的过程。

    1.1《水能溶解一些物质》

    一些物质可以溶解在水中,一些物质不能溶解在水中。

    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把溶解了的物质从水中分离出来。

    1.2《水是怎样溶解物质的》

    溶解是指物质均匀地、稳定地分散在水中,不会自行沉降,也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把物质从水中分离出来。

    1.3《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

    一些液体能均匀地、稳定地分散在水中,溶解于水,另一些液体则不能。

    1.4《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同。

    一些气体也能溶解于水。

    1.5《溶解的快与慢》

    可溶性的固体物质在水中溶解的快慢与物体颗粒大小(即表面积的大小)、水的温度、液体是否被搅动等因素有关。

    1.6《一杯水能溶解多少食盐》

    一定量的水只能溶解一定量的食盐。

    1.7《分离食盐与水的方法》

    食盐溶解于水的变化过程是一个可逆的过程。

    2.《声音》单元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音高和音量是描述声音的两个基本指标。

    改变物体振动的方式可以改变它产生的音高和音量。

    音高是由振动的频率决定的;音量是由振动的振幅决定的。

    人的耳朵有一个膜,当声音碰到它时它会振动;耳朵和大脑会把这些振动转换成声音的感觉。

    2.1《听听声音》

    我们周围充满着各种不同的声音,我们也可以利用物体来制造出不同的声音。

    2.2《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3《声音的变化》

    音量是由物体振动的幅度决定的,振动幅度越大,声音就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音就越弱。音高是由物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振动的频率越快,声音就越高;振动的频率越慢,声音就越低。

    2.4《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

    尺子振动的频率受尺子延伸到桌子外的那部分长度的影响。这部分的长度会引起音高的变化:越长音高越低,越短音高越高。

    2.5《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声音是通过物体以波的形式,从一个地方传到另一个地方的。

    2.6《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人的耳朵是由外耳、中耳和内耳构成的,外耳的耳廓把收集到的声音通过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这种振动信号传递给大脑,通过大脑的加工,我们就能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了。

    2.7《保护我们的听力》

    过高或过强的声音会对我们的听力产生伤害,保护听力就是要避免我们的耳朵听到过高或过强的声音并控制噪声。

    3.《天气》单元

    天气每天都在发生着变化。

    天气特征主要包括云量、降水量、风和气温。

    温度计、雨量器、风向标和风速仪是测量天气的工具。

    气象学家是研究、观察和记录关于天气信息以及应用这些信息预报天气的科学家。

    天气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3.1《我们关心天气》

    通常通过云量、降雨量、气温、风向和风速等天气特征来描述天气。

    3.2《天气日历》

    天气每天都在发生变化。

    3.3《温度与气温》

    气温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每天应选择同一时间来测量气温。

    3.4《风向和风速》

    风可以通过自然界中事物的变化来感知,可以用风向和风速来描述。

    3.5《降水量的测量》

    降水量的多少可以用雨量器来测量。

    3.6《云的观测》

    根据云量的多少,天气可分为晴天、多云天和阴天;云在天空中是会变化的,不同的云预示着不同天气的来临。

    3.7《总结我们的天气观察》

    天气是不断变化的,对长时间观察记录的天气信息进行分析和整理,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天气的一些特征,了解天气变化的一些规律。

    4.《我们的身体》单元

    我们的身体的每一个部分都有特殊的功能。在进行各种生命活动的时候,各个不同的部分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密切配合协同工作的。

    理解身体各部分的协调工作,有利于我们健康的生活。

    我们的身体根据外观可以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四部分。根据功能的不同,我们的身体还有不同的结构划分方法。

    身体的肢体运动由骨骼、关节和肌肉共同完成,不同的运动形式会涉及不同的骨骼、关节和肌肉。

    我们的身体的运动需要消耗大量的氧气,肺的气体交换作用和心脏的血液输送作用十分重要。

    我们的身体运动需要的能量来自于消化器官对食物中营养的吸收,食物在口腔里的良好初步消化过程,有利于食物营养的吸收。

    4.1《身体的结构》

    身体的结构根据外观特征可以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四部分,如果根据功能的不同身体的结构还会有不同的结构划分方法。

    身体的结构的外部特点可以直接观察,内部的特点可以借助一些工具观察。

    4.2《骨骼、关节和肌肉》

    身体的肢体活动由骨骼、关节和肌肉共同完成,不同的运动形式,骨骼、关节和肌肉的组合结构也会有所不同。

    4.3《跳动起来会怎样(一)》

    运动需要氧气,肺的气体交换作用将氧气吸收进血液,将二氧化碳排出体外。

    运动量越大,消耗的氧气也就越多,就需要加快肺的呼吸,以吸进更多的氧气。

    经常锻炼身体,可以加大身体的肺活量,这样有利于身体健康。

    4.4《跳动起来会怎样(二)》

    需要的氧气由肺吸入后进入血液,再由心脏通过血管输送到身体的各个部位,同时收集二氧化碳等废物,排出体外。

    运动量的`增加,需要血液运输更多的氧气,心脏跳动速度的增加可以加大运输血液的数量。

    锻炼身体可以增强心脏的力量,有利于身体健康。

    4.5《食物在体内的旅行》

    活动需要的能量来自于消化器官对食物中营养的吸收。

    的消化器官包括口腔、食管、胃、小肠和大肠,每个器官都有各自的功能。食物在内会按顺序进入这些消化器官,被消化吸收。

    4.6《口腔里的变化》

    运动需要的能量来自于消化器官对食物中营养的吸收。食物在口腔里会经历初步的消化过程。

    牙齿、舌和唾液共同参与了食物在口腔里的消化,它们的功能各不相同。

    牙齿有三种,不同的牙齿有不同的功能,保护好牙齿,有利于我们的身体健康。

    4.7《呵护我们的身体》

    身体的各个不同部分在进行各种生命活动的时候,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密切配合协同工作的。

    四年级科学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认识杠杆;知道杠杆的作用—在什么条件下省力?在什么条件下费力?在什么条件下不省力、也不费力?以及杠杆在实际中的应用。

    2、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

    3、能够积极的想办法解决生活中遇到的怎样用较小的力解决的问题。

    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1、重点:在操作实验、思考的基础上得出结论

    2、难点:认识杠杆上的“三点”(支点、重点、力点);分析、归纳、杠杆工作规律。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谈话:地面上是一些旧旗杆基座用的部份钢筋混凝土块。由于它们很重,瓦工们暂时还没有设法将它们运走。同学们有什么方法,把它们搬运到操场的一角去吗?

    (二)学习新课

    1、建立“杠杆”的概念

    2、认识“杠杆的作用”

    3、探索研究杠杆工作规律

    4、小结:

    杠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是十分广泛的。杠杆的外形是可以改变的,它并不都是像一根棍子。但凡是有支点、力点、重点,工作时力点与重点围绕支点转动的装置,都是利用了杠杆的原理。杠杆的工具并不都是省力的,也有是费力的,这主要是为了工作方便。人们一旦掌握了杠杆的规律,就可以根据需要,制造出各种各样的杠杆类的工具。

    (三)巩固应用

    1、(出示小黑板)请你举例,说说杠杆在实际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2、学生交流。

    (四)布置作业

    课外应用杠杆原理做一些实事,并把所做的经过等记入日记,向大家汇报。

    四年级科学教案 篇7

    第一课 听听声音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我们周围充满着不同的声音,我们也可以利用物体来制造出不同的声音。 过程与方法: 运用语言来描述和记录听到的声音,并能根据声音的高、低、强、弱给听到的声音分类。 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观察和描述各种声音的活动中,逐步养成细致 的观察习惯和态度,并乐于与同伴交流。 【教学重点】细心倾听周围的声音。 【教学难点】能根据声音的高、低、强、弱给听到的声音分类。 【教学准备】分组材料:大小不同的音叉、大小不同的3枚钉子、实验记录单、收集一些关于声音的各种资料【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这个单元我们要开始进行声音研究的活动,说说你所知道的关于声音的事情。你对声音的哪些问题比较感兴趣?你想研究关于声音的哪些问题? 二、探究内容: (一)倾听周围的声音 从本节课开始,我们要开始研究关于声音的问题,在研究的过程中,务必要保持教室内的安静,这样才能保证我们的研究有效进行。 1、打开教室门,仔细听听,你周围有哪些声音?有什么不同吗?这些声音是由什么物体发出的? 2、你还听到过哪些声音? 3、小组讨论:这些声音有什么不同呢?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反馈交流:无论在什么时候,什么地点,我们总能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当你们听到这些声音的时候,经常思考哪些问题呢? 小结: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我们要逐一的研究这些问题。 (二)听听音叉发出的声音 1、介绍音叉:一种发音乐器,用来调试乐器和测试音高的。 2、分组实验1:出示一组(两种)大小不同的音叉,用同样的力量敲击音叉,听听他们发出的声音。 比较:这两种音叉发出的声音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吗?能描述一下它们的声音吗? 3、分组实验2:选择其中一种音叉,先轻轻击打,再重一点击打,两个声音有什么不同吗? 4、小组交流讨论:刚才听到的这些声音,能进行描述和分类吗(尝试着用高、低、强、弱等词语对声音进行归类)? 5、分组实验3:根据准备的不同材料按课本p26途中所示,进行轻轻击打和重一点击打,听到了怎样的声音,把它描述出来,并记录下表: 击打钉子----我听到的声音 实验器材 轻轻击打 声音的描述 重一点击打 声音的描述 大铁钉         中铁钉         小铁钉         交流:   教学后记:         第二课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过程与方法: 能观察、比较、描述物体发生和不发生时的不同现象;能从多个物体发生的观察事实中对原因进行假设性解释;可以借助其他物体来观察不容易观察到的.现象。 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探究的过程中,积极大胆地阐述自己的发现;乐于与他人合作,养成细致观察的习惯和态度 【教学重点】认识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实验中分析得出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教学准备】 1面鼓、1把钢尺、2根皮筋、1个音叉、装水的水槽 【教学过程】 一、引入: 上节课中,我们已经知道通过不同力量的击打,对不同物体的击打都能产生各种各样的声音。那么声音究竟是怎么产生的呢?这节课我们将作继续的研究。 二、使物体发出声音 1、分组活动:出示鼓、钢尺、皮筋,你能想办法使这些物体发出声音吗? 实验器材 用力按压、、弯曲、拉伸等 轻轻击打、拨动 我们小组发现 鼓       钢尺     皮筋     2、记录并交流我们的想法: 为什么我们对物体用力(按压、弯曲、拉伸)后,物体没有发出声音,但是我们对物体进行击打、拨动却使物体发生了声音呢? 三、观察发声物体 1、分组实验1:在水槽里盛约2/3的清水,用轻而短促的力打音叉和用较大的力击打音叉,观察音叉的振动。用一个手指轻轻地接近振动着的音叉,感觉一下音叉的振动。 观察:手指有什么感觉呢?水面有什么变化?水面的变化是怎么产生的? 交流反馈:手指有麻麻的振动感,水面产生了花纹,花纹就是由音叉的振动而产生的。 2、分组实验2:木板上拴着两个皮筋。拨动一个皮筋使它发出声音,另一个皮筋保持不动,不发出声音。 观察:发声的皮筋和不发声的皮筋的不同?如果抓住皮筋,使之不振动,还会发出声音吗?皮筋的振动与发出的声音有关吗? 交流反馈: 3、小组交流: 击打鼓时,我们看到了什么?这种现象与声音的产生有关吗?拨动钢尺时,我们看到了什么?这种现象与声音的产生有关吗? 4、小结:当一个物体(如音叉、鼓、钢尺、皮筋、铁钉等)在力的作用下,能不断重复地做往返运动,这个物体就是一个振动物体。声音就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 教学后记:         第三课  声音的变化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音量是由物体振动的幅度决定的,振动幅度越大,声音就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音就越弱。音高是由物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振动的频率越快,声音就越高;振动的频率越慢,声音就钺低。 过程与方法: 能使物体发出强弱和高低不同的声音,对听到声音的不同进行描述,对物体在发出不同声音时的振动状态进行描述,把物体的振动状态和发出的不同声音联系起来。 情感、态度、价值观: 形成善于观察,并把事物的特点和性质相联系的习惯。 【教学重点】认识到音量是由物体振动的幅度决定的,音高是由物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实验中分析得出音量是由物体振动的幅度决定的,音高是由物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 【教学准备】 分组材料:钢尺、4个同样的被子内装有不同量的水、实验记录纸、1根橡皮筋、3个长短不同的铁钉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在第一节课中我们曾听到过大小不同的音叉发出的不同的声音,本节课我们要继续来研究声音的变化。 二、观察比较声音强弱的变化 1、使钢尺发出声音:出示钢尺:你能想办法使钢尺发出声音吗?----注意:拨动钢尺时,避免尺子与桌子发声。 2、研究钢尺幅度大小与音量之间的关系 要求:轻轻拨动钢尺,观察描述钢尺发出的声音;用力拨动钢尺,观察描述钢尺发出的声音。重复3次,并记录下表。 表格1:   描述听到的声音(声音的强弱变化) 第1次实验 轻轻拨动钢尺   用力拨动钢尺   第2次实验 轻轻拨动钢尺   用力拨动钢尺   第3次实验 轻轻拨动钢尺   用力拨动钢尺   发  现   小结:轻轻拨动钢尺时,钢尺的振动幅度小,声音弱。用力拨动钢尺时,钢尺的振动幅度大,声音强。声音的强弱变化可以用音量来描述。音量是由钢尺的振动幅度决定的。音量的单位是分贝(dB)。 三、观察比较四个装有不同水量的杯子声音高低的变化 1、出示4个装有不同水量的杯子,你有什么发现吗?(同样大小的杯子,内装不同量的水) 2、如果用同样的力敲击这4个杯子,你预测他们发出的声音会有什么不同?能用声音高、较高、较低、低来描述吗?记录表2第一栏。 3、分组实验1,观察比较四个装有不同水量的杯子声音高低的变化,并记录表格 表格2:   1号杯 2号杯 3号杯 4号杯 发声预测         第1次实验         第2次实验         第3次实验         发 现   反馈交流:交流本小组的预测和实验结果,并对结果作简单的分析。 4、分组实验2:观察橡皮筋音高的变化 1)如何使橡皮筋发出声音呢?出示一块木板上钉两个钉子,两个钉子之间绑一根橡皮筋的装置。 2)把橡皮筋拉紧点,拨弹;稍稍放松些,拨弹。比较:橡皮筋发出的声音有什么变化?如何描述橡皮筋发出的声音的变化呢? 交流反馈:皮筋松,振动慢,发出的声音低。皮筋紧,振动快,发出的声音高。振动快慢用音高表示,音高的单位是赫兹(Hz)。 五、拓展 你还知道哪些变化,也可以使物体发出的声音发生变化吗? 教学后记:           第四课  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尺子振动的频率受尺子延伸到桌子外的那部分长度的影响。这部分的长度会引起音高的变化:越长音高越低,越短音高越高。 过程与方法: 探索和描述尺子伸出桌外不同长度在振动时发出的声音的变化情况,通过柱状图的分析,将尺子不同长度的振动与其声音联系起来。 情感、态度、价值观: 养成勤于观察,乐于动脑的习惯。 【教学重点】认识尺子深处桌子外的那部分长度的变化能引起音高的变化 【教学难点】能通过柱状图分析出尺子不同长度的振动引起音高的变化 【教学准备】 分组材料:一把钢尺、一本厚的硬皮书、活动记录表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出示钢尺,如何使钢尺发出声音呢?请同学上来试试。 2)如果我们不断地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他振动时发出声音的音高会发生变化吗? 二、探究尺子伸出桌面长短与音高的关系。 1、假设不断地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振动时发出声音的音高发生了变化,那么我们如何来验证这个实验呢?以小组为单位,制定一个简单的研究方案: 1)确定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的变化 2)实验前先进行预测,根据钢尺伸出桌面的变化,音高可能会发生什么变化?预测的理由是什么? 3)实验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什么?(按照尺子振动部分长度的变化顺序依次进行实验;注意区分尺子敲击桌面发出的声音和尺子引起周围空气振动发出的声音;把观察到的现象(音高用高、较高、较低、低表示)及时记录下来。) 2、教师一边讲解实验注意事项,一边演示分组活动: 出示记录表格 尺子伸出左面的长度(厘米) 我想到的(预测) 我听到的 我看到的 音高的变化顺序 音  高 振动的快慢 音  高 振动的快慢              

    四年级科学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能够观察、描述和记录卵的形状和颜色。

    2、能够通过图画和文字表达,交流关于蚁蚕的观察结果。

    3、能提出关于蚕的'问题,并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边养蚕边研究。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卵是蚕生命的开始。

    2、知道蚕卵能孵出蚁蚕。

    3、能用放大镜观察卵和蚁蚕的外形特征,并把它画下来。

    4、知道蚁蚕需要食物、空气、空间等生活和成长的必要条件。

    情感、态度与价值感:

    1、愿意和同伴合作与交流。

    2、珍爱小动物,主动接近小动物,不伤害小动物。

    3、充分体验养蚕所带来的乐趣。

    教学重点:用放大镜观察卵和蚁蚕的外形特征

    教学难点:描述和记录卵的形状和颜色,讨论蚁蚕的生活和成长的必要条件。

    教学准备:蚕卵、蚁蚕、放大镜、干毛笔、纸盒。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出示一块丝绸,给学生看一看、摸一摸)?

    2、那你们知道知道织丝绸的丝是怎么来的吗?

    3、蚕是怎样一种小动物,它又是怎样吐丝的?想不想亲自看一看呢?从今天开始,我们就一起来养蚕,亲自体验一下养蚕的乐趣。

    二、讨论“关于养蚕我们知道些什么”、“有哪些问题需要研究”。

    1、关于养蚕你们都知道些什么?

    2、小组讨论

    3、汇报讨论结果

    4、谁养过蚕?能告诉大家养蚕要注意什么吗?没养过蚕的同学也可以说说,你准备养蚕了,你将要做什么?有哪些问题需要大家帮忙解决?

    5、由学生提出问题,师生一起讨论解决办法。

    三、观察蚕卵

    1、要养蚕首先要了解蚕卵是什么样的。你知道蚕卵长什么样的?

    2、下面我们来观察蚕卵(出示蚕卵并分发给各组)。【Www.289A.Com 生日祝福语网】

    3、小组观察:分别用肉眼和放大镜观察,把你看到的写下来或画下来,用尺子量一量蚕卵有多长?

    4、汇报:说一说蚕卵是什么样的?

    5、关于蚕卵你还有什么问题提出?

    6、师生讨论解决办法。

    四、观察蚁蚕

    1、蚕宝宝出世了,你们看刚出壳的蚕像什么(将刚出生的蚁蚕分发给学生)?给它起个什么名字好呢?

    2、学生给刚出生的蚕宝宝起名字。

    3、告诉学生刚出生的蚕的名字,让学生比较一下自己取的名字和大人们取的名字有什么不同。

    4、仔细观察蚁蚕,用尺子测量它的长度并做记录(可以写,也可以画下来)。

    5、说一说蚁蚕是什么样的。

    6、指导学生做好第一篇养蚕日记

    7、面对可爱的蚁蚕宝宝,你还可以用哪些方法记录蚕宝宝的成长过程?

    五、情感教育

    教育学生要爱护蚕宝宝,珍爱小生命。

    板书设计:

    1、我们来养蚕

    蚕的一生:蚕卵—蚁蚕-蚕-蚕蛹-蚕鹅

    四年级科学教案 篇9

    2. 指导种子的萌发条件,了解阳光、空气、水分、温度、肥料等对植物的影响。

    3. 了解种子的萌发过程。

    过程与方法:

    1. 搜集并认识种子一些常见的种子。

    2. 能够认真观察、记录种子的结构及种子的萌发过程。

    3. 能够利用对比试验,研究种子萌发的条件:了解阳光、空气、水、温度、肥料等对植物的影响。

    4. 能够正确播种,是自己的种子顺利萌发。

    5.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生命世界的神奇与伟大,体验种植的乐趣。

    蚕豆、黄豆等植物的种子、图片、卡片、培养皿等。 教学过程:

    1. 搜集各种各样方的种子,认识种子的多样性 2. 认识种子的共同特征

    1) 向学生展示一颗解剖过后的种子,注意提醒学生要观察的是一颗具有完整胚的种子以及正确的观察方法。

    2) 了解种子的结构,并猜想种子内部每一结构有什么作用?将来会发育成植物的哪一部分?

    3) 观察其他植物的种子:

    其他种子的结构相同吗?观察后总结种子里面都具有胚。

    活动二:研究种子萌发的条件 学生猜想种子萌发的条件?

    2. 学生自己阅读实验后教师进行讲解,明白整个实验是采用了对比的方法,两两对比可以总结出种子萌发的条件。

    4. 最后组织学生总结种子萌发的条件:需要适量的水分、充足的空气、合适的温度等等,然后试着填写P4的表格.

    2. 学生观察书上的播种方法,将自己刚才描述的方法与书上的方法对比,发现有何不同?

    3. 教师提出书上播种方法中一些具体的问题:

    垫瓦片有什么作用?使盆底的洞不会被里面的泥土堵死,多余的水分能够流出盆内及空气的的流通

    4. 联系上一节课种子萌发的条件,思考当我们把种子播下之后,应该为种子的萌发创造哪些条件?

    1. 当种子播下去之后,新的问题又出现了,如果我们要清楚地观察到种子萌发的过程,可以想一些什么办法呢?P5用透明玻璃杯来种一颗种子,从而观察种子破土而出的过程;

    2. 将这个观察的作业布置给同学,回家观察这个过程,做好记录; 3. 结合书上的图片,请学生描述种子破土而出的过程: 胚轴→根(胚根)→出土→叶(胚芽)→长大 注意真叶

    4. 特别提醒:杯子小营养不够,植物很难正常开花结果,因此当种子萌发之后教师要提醒同学们,应该把已经萌发的幼苗移植到花盆里。

    2. 通过观察花朵和果实的数量统计图,发现同一株植物花和果实数量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2. 植物生长过程中,随时观察记录生长数据。

    3. 学会用绘制曲线图的方法整理数据,同样用于花朵的数目以及果实数目的统计

    通过动手探究,知道植物生长的过程。

    教学准备:

    一棵全株植物、直尺、卡片等。

    Q1:当植物的种子破土而出之后,又会发生哪些变化? Q2:我们用什么方法来说明植物确确实实是在生长? 活动一:观察记录小苗的生长数据

    教师统一安排观察时间,其余的时间学生自行安排,等观察一段时间之后教师指导总结:这些数据的变化都是小苗生长的“证据” 活动二:观察花朵、果实的数量,并做好记录 1.测量植物的一些基础数据

    2.从第一朵花开始,记录一共开了多少朵花?是不是凡是开花都能结出果实?从而引申到结实率,到杂交水稻。

    3.观察果实的位置及果实的数量,并做好记录 4.观察种子的数目,了解种子存在的意义 5.教师提出在观察的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二、 教师展示各种植物开花结果的照片,激发学生自己种植植物的兴趣,能够将自己的植物照顾好。

    四、 总结植物的一生及同学交流一些植物趣闻 生根---发芽---成熟---开花---结果

    趣闻:给同学们介绍一些植物的趣闻,引起学生对植物奥秘探索的兴趣,鼓励学生自己回家查找一些植物趣闻,下节课进行成果交流。

    3. 知道花是植物的繁殖器官之一、开花之后花会有什么样的变化?

    情感、态度及价值观:

    这一节课我们开始学习第二个单元,生生不息。从这个单元题目上我们可以知道我们这一个单元只要就是来看看动物、植物到底是怎么样繁衍生息的?第一课“花开花落为哪般”从课题上我们就知道这一课我们的学习内容与花有关。呢?生活中我们看到过很多很多种花,玫瑰、向日葵、牡丹、荷花、杜鹃等等,今天老师就和你们一起来学习花。首先我们就要从花的最基本的结构说起。

    1.指导学生认识油菜花或者豌豆花或桃花(因为春天就是这些花的开花的季节)的构造。

    我们首先来认识油菜花,请同学们看油菜花,请大家从整体上仔细观察一下,做好12页的观察记录。

    Q:油菜花由哪几部分构成的? 学生认真观察、交流。

    让学生说说油菜花是由哪几部分构成的?(有花瓣,花芯、小叶。) 教师引导讲解:像小叶的这部分,它的科学名字叫做萼片,它是花的最外一层。还有花瓣,花芯的科学名称叫做花蕊。花蕊有两种,一种是雄蕊,一种是雌蕊,数目较多的这部分是油菜花的雄蕊,花中心的这一部分是油菜花的雌蕊。

    通过观察,同学们知道了油菜花是由萼片、花瓣、雄蕊、雌蕊四部分构成的。接下来由教师解剖一朵油菜花。(解剖白菜花时要用到小镊子,镊子的使用方法是用右手拿住它,用大拇指和食指来控制镊子的松紧,老师边讲解边示范)

    (1)老师用左手捏住花梗,右手拿镊子夹住被撕部分的基部,也就是下部;

    (2)按照认外向里的顺序一层一层撕下来,首先撕下萼片,然后依次撕下花瓣、雄蕊、雌蕊,边撕边按顺序在白纸上分类摆好;

    (3)注意不要损坏花的每一部分,然后同学们自己按照老师的方法操作,看哪位同学解剖得最认真、最仔细。解剖之后,各小组填写第14页的表格。 (学生解剖白菜花,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解剖完毕后,教师利用实物投影仪出示解剖结果。)通过解剖白菜花,你们发现油菜花的萼

    片、花瓣、雄蕊、雌蕊的数量各是多少个?(油菜花有4个萼片、4个花瓣、6个雄蕊、1个雌蕊。)

    同学们比较一下,油菜花和桃花在构造上有什么相同点?(它们都有萼片、花瓣、雄蕊、雌蕊四部分。)像油菜花、桃花这样,萼片、花瓣、雄蕊、雌蕊四部分齐全的花叫做完全花。

    Q2:哪位同学能用完整的话再说一说什么叫做完全花?(像油菜花、桃花这样,萼片、花瓣。雄蕊、雌蕊四部分齐全的花叫做完全花) 3.认识不完全花。

    课前教师为各组学生准备了构造不同的花如百合花、杨兰花。学生解剖进一步认识不完全花,(注意:用解剖油菜花那样的方法,注意按照从外向里的顺序解剖)

    百合花是由花瓣、雄蕊、雌蕊三部分构成的,没有萼片 杨兰花是由花瓣、雌蕊两部分构成的,少了萼片和雄蕊

    总结不完全花:对于这些缺少其中一部分、两部分或者三部分的花,我们就称为不完全花。

    我们上节课说到并不是每一朵花开之后都能结出果实,必须是受过精及传过粉的花才能结出果实,什么叫传粉?

    传粉的概念:雄蕊顶端有花药,花要里的花粉成熟后会通过各种媒介传到雌蕊的顶端,这个过程叫做传粉。

    在概念中说到,传粉是需要媒介的,到底花传粉可以依靠哪些媒介呢? 1. 有的是异花传粉,依靠的媒介有风或者是昆虫 2. 有的是自花传粉,如:大豆花、黑麦花

    3. 自然条件下无法完成传粉或者想提高作物的结实率可以采用人工授粉:直接用另一朵花或者用工具传粉

    思考:花经过传粉之后花瓣回脱落吗?之后又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展示授粉之后的变化。

    1. 知道植物除了种子以外,还可以利用根、茎、叶等繁殖后代 2. 了解扦插、嫁接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3. 扦插嫁接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在过程中要注意些什么? 过程与方法:能明白扦插、嫁接等食物繁殖的方式是什么 情感、态度及价值观:

    2. 关注科学技术在植物繁殖反面的应用 重难点:扦插嫁接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课前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课前引入

    师:黑板上写着“无心插柳柳成萌”这一句话,是什么意思?让学生谈谈;除了植物的种子能够帮助植物繁殖后代,植物还可以通过其他的方式繁殖吗?

    植物是可以通过身上其他的一些器官繁殖后代的,如:红苕(块茎)、厚脸皮(落叶生根)、甘薯(根繁殖)

    二、探究活动――植物的分身术(植物是怎样运用这些器官来分身的?)

    引入:柳枝是柳树身体的哪一部分?我们把柳枝插在土壤中,柳枝能发育成新的柳树吗?

    对比一下你的方法和书上扦插的方法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请一位同学起来精确地描述扦插的过程:

    步骤:

    (1) 要选择粗壮的柳枝; (2) 柳枝上只留几片叶子; (3) 将枝条下端剪成斜口; (4) 挖一个小坑,把枝条插进去; (5) 注意:记得每天给柳枝浇水。

    四年级科学教案 篇10

    《杯子变热了》教学案例 一、  教材说明: 《杯子变热了》是青岛版小学《科学》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热的传递》单元的第一课。其教学目标主要是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固体热传导的特点;了解并区分什么是热的良导体和热的不良导体;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本课以“杯子变热了”为切入点,从活现象中发现问题,通过猜想与验证、表达与交流使学生认识到不同的物体传热能力不同,使学生能利用学到的科学道理解释身边的生活现象,激发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热情。本课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主要分六环节进行教学:“研究现象,提出猜想”、“探究活动”、“深入生活解疑”、“深入探究”、“课堂评价”、“拓展活动”等逐层递进活动,目的是引导学生从发现问题提出猜想入手,经历一个探究过程,从而获得物体传热的本领不同,在生活中的用法也不同,通过趋利避害达到对生活设计的完美。在此基础上,根据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自由选择探究方法,力求面向全体学生,尽可能多给学生创造人人参与合作探究的机会,通过自己的实验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亲身体验到实验探究活动所带来的乐趣。 二、  教学目标: 1、能从“这是什么”、“为什么会这样”等视角对热现象提出问题;能提出探究热传导现象的大致思路并实施探究实验;能选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达研究结果。 2、愿意合作与交流,体验合作的愉快;乐于用学到的知识改善生活。 3、知道热能从一个物体传到另一个物体;了解热总是从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 三、教学准备:酒精灯、纸杯、搪瓷碗、保温杯、瓷杯、竹筒、铝锅、无烟锅、砂锅、热学实验盒(12盒)玻璃棒、木筷、铜棒、铝棒、铁棒等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今天在教室内听课的教师不少,处于礼貌,应该给每位教师端上一杯热水。老师今天准备了许多不同的杯子(纸杯、玻璃杯、保温杯、瓷杯、竹筒、铁碗等)请同学们该老师端水(注意如果自己感觉到手很烫时应及时把杯子放到课桌上,以免烫伤事件发生) 生:(齐)好。 (学生在讲台上倒水后,端水向教室后面的教师位置走去,学生有各种动作:有的走一两步就放在了学生的课桌上;有的直接端到教师的位置,教室里快乐起来。) 师:同学们,今天“给老师端水”活动你有何感想? 生:杯子有的烫手厉害,有的烫手差些,有的直接不烫手。 师:想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生:知道!   板书课题:杯子变热了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大家一块来研究杯子如何变热的。 生:(齐)好。 师:你们猜一猜什么物体传热快? 生1:铁。 生2:搪瓷碗。 生3:。 师:同学们真棒,很善于发现问题,看来,物体传热的本领确实不同。   板书:铝、铜、铁―传热快   玻璃、木头、陶瓷――传热慢 师:先设计实验证明热是怎样在固体中如何传播的? 师:介绍酒精灯的使用方法(出示“实验提示”) (根据学生的`猜测,自愿选择实验方法。) 师:下面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验证一下我们的预测,并填写好实验记录单。 (二)探究固体传热的方式: 师:请同学们利用桌上的材料开始实验吧!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活动,发给学生记录单)       我的研究               我的发现           说明的道理       (约十分钟后,学生汇报结果) 师:同学们,哪个组愿意讲讲实验的结果。 生1:我们组发现在第一个小圆圈圆盘金属片上火柴先掉下来,然后在金属片上边沿上的火柴后掉下来。 生2:我们小组的发现跟他们组一样。 生3:我们小组发现,铜棒上的火柴棒离酒精灯近的先掉下来,然后依次掉下来。 师:同学们完成的很认真,观察的很细致。能不能用自己的一句话说明热在固体中是怎样传播的。 小结:热可以沿着物体,从温度高的部分传到温度低的部分,这种传递热的方式叫传导。 (三)深入生活解疑 师:现在我们一起回顾上课时给老师端水时,热是怎样传导同学们手上的? 生1:热沿着纸杯壁传导手上的。 生2:热沿着玻璃杯壁传导手上的。 生3:热沿着瓷杯壁传导手上的。 师:同学们说得很对,但是在端水环节中,有一个杯子的壁基本不热(保温杯),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生:因为它是保温杯,有两层玻璃组成,中间的空气没有了,热可能传不出来了。 师:你观察的很认真! 师:这是人们经过长期的研究发现空气是热的不良导体后,又发现没有任何物体的帮助热是不能传导的。所以发明了保温杯。 师:各小组根据手中的材料,研究物体传热能力不同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活动,发给学生记录单)       我的研究       探究物体传热能力不同       我的发现传热快得物体           我的发现传热慢得物体       师:板书:热的良导体 金属   热的不良导体 木头、纸张、塑料等 师:根据所学知识解释下列生活中各种生活用品的结构特点 (炒菜的炒瓢、吃饭用的搪瓷碗、快餐杯等) 生1:炒菜的炒瓢,炒菜的部分用金属铸成,容易传导热;把柄用木头或塑料制成,不烫手。 生2:吃饭用的搪瓷碗保温,使饭不容易凉,同时用手端碗时不烫。 生3:快餐杯一般用金属制成,杯壁比较薄,易散热,吃饭时快,为了解决烫手的问题,在金属壁上制成传热慢的把,这样既解决了散热快的问题,又降低了传导手上的热。 师:生活中利用热传导快慢的例子很多,例如: 传热慢:砂锅用来熬制中药、炒栗子(采用热的不良导体) 传热快:烧水、蒸馒头、下水饺等 小组讨论生活中还有哪些发现    教师小结: 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用到热的良导体,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用到热的不良导体,要根据需要来制定, (四)深入探究(无烟锅的秘密) 师: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地方利用了热传导方便人们的生活。不粘锅的秘密同学们知道吗?(出示无烟锅实物) 小组讨论 生1:无烟锅颜色是黑色的,吸热快,传热快。 生1:利用传热快的金属制成。 师:同学们回答的基本正确。无烟锅体的导热系数达175,是普通铁锅的4倍以上,不论火焰大小,不论加热锅体的任何部位,锅体都是均温的。当食用油放入无烟锅后,油会随锅均匀升温,所以无烟锅无烟。   (五)课堂评价 师:这节课你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哪个地方做的还不够?你认为哪个小组表现的最出色? 生1:我们小组非常团结合作。 生2:我们小组做的实验很成功。 生3:我们小组设计的实验合理。 …… (六)拓展活动 师:这节课很快就结束了,同学们不但在课堂上善于思考,回答问题也很积极,并且知道了传热快慢与物体有关,生活中有些地方用到传热快,有时用到传热慢,课后设计自己喜欢的保温杯。 生:(齐)好。 (七)反思: 1、本节课主导思想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和探索能力为主,让学生初步学会运用实验中得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因此,课堂上教师首先给学生创设情境,通过观察到的现象提出猜想和假设,并能带着问题去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测,然后把所学知识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使学生感觉到科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科学。 2、 整节课的设计内容由简单到复杂,螺旋上升的发展过程,从“快餐杯”到“无烟锅”每一次的学习活动都是建立在原来的经验基础上扩大、更新,每一个教学环节无一不尊重学生的生活经验、知识水平,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 3、 科学探究具有多元目标,唯有与他人沟通、互动,才能使目标得到更好的实现。因此,课堂上体现以小组合作为主,这样经过互教互学,彼此交流的过程,是知识丰富的过程,也是情感沟通的过程。这节课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第五单元 热的传递   单元分析: 本单元包括《杯子变热了》、《水变热了》、《它们会生热吗》、《谁热得快》和《太阳能热水器》五课内容。 因本单元主要解决的是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所以,学习本单元之后,会提高学习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会增强学生利用科学改善生活的信念。 本单元各课之间有密切的联系,《杯子变热了》一课,主要是通过是通过探究“热是怎样在固体中传递的”让学生认识热传导。《水变热了》一课是让学生知道热在液体、气体中的主要传递方式,认识对流现象。《它们会生热吗》一课主要通过探究实验认识物体保温和散热的特点。后两课《谁热得快》、《太阳能热水器》重点解决了不同颜色的物体吸收太阳光的能力不同,人们利用太阳能的典型事例―太阳能热水器,通过学生的猜想与假设、对比实验、观察研究及动手制作活动,使学生对太阳能及太阳能的利用建立初步的认识,为今后进一步研究太阳能做好铺垫。通过每一课的探究活动,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认识到科学、技术与社会的融合,意识到利用科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改善人们的生活。 课时安排:5课时     18、杯子变热了   教学目标: 1.能够做固体热传递的实验;认识固体热传导是热传递的一种方式。 2.知道热能从一个物体传到另一个物体,热总是从高温部分传向低温部分。 3.能够发挥想像力,大胆猜想。 4.体会用数据进行论证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难点: 知道热能从一个物体传到另一个物体,热总是从高温部分传向低温部分。 能够发挥想像力,大胆猜想。 教学准备: 支架、酒精灯、铁丝、火柴棍、蜡(或凡士林)、课件:热传导的应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谈话:盛热水的杯子变热了这是为什么?你能想象热灶怎样传过来的吗? 生讨论后回答。 这样的想法对不对呢?让我们通过实验来验证。 二、新授: 1.指导学生认识热传导。 学生实验。 (1)实验器材:铁丝做的实验架、酒精灯、火柴、凡士林(或蜡) (2)实验步骤: 用铁丝做一个实验架。 把三根火柴的尾端用凡士林(或蜡)依此在实验架的铁丝下。 点燃酒精灯,给铁丝的一端加热。(在使用酒精灯的时候,让学生看

    四年级科学教案 篇11

    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过程与方法:能观察、比较、描述物体发生和不发生时的不同现象;能从多个物体发生的观察事实中对原因进行假设性解释;可以借助其他物体来观察不容易观察到的现象。

    3、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探究的过程中,积极大胆地阐述自己的发现;乐于与他人合作,养成细致观察的习惯和态度

    教学重点:

    认识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教学难点:

    如何引导学生从实验中分析得出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教学准备:

    1面鼓、1把钢尺、2根皮筋、1个音叉、装水的水槽

    教学过程:

    一、引入:

    上节课中,我们已经知道通过不同力量的击打,对不同物体的击打都能产生各种各样的声音。那么声音究竟是怎么产生的呢?这节课我们将作继续的研究。

    二、使物体发出声音

    1、分组活动:出示鼓、钢尺、皮筋,你能想办法使这些物体发出声音吗?

    2、记录并交流我们的想法:

    为什么我们对物体用力(按压、弯曲、拉伸)后,物体没有发出声音,但是我们对物体进行击打、拨动却使物体发生了声音呢?

    三、观察发声物体

    1、教师演示实验1:在水槽里盛约2/3的清水,用轻而短促的力打音叉和用较大的力击打音叉,观察音叉的振动。

    用一个手指轻轻地接近振动着的音叉,感觉一下音叉的振动。

    观察:手指有什么感觉呢?水面有什么变化?水面的变化是怎么产生的?

    交流反馈:手指有麻麻的振动感,水面产生了花纹,花纹就是由音叉的振动而产生的。

    2、教师演示实验2:木板上拴着两个皮筋。

    拨动一个皮筋使它发出声音,另一个皮筋保持不动,不发出声音。

    观察:发声的皮筋和不发声的皮筋的不同?如果抓住皮筋,使之不振动,还会发出声音吗?皮筋的振动与发出的声音有关吗?

    3、小组交流:

    击打鼓时,我们看到了什么?这种现象与声音的产生有关吗?拨动钢尺时,我们看到了什么?这种现象与声音的产生有关吗?

    4、小结:当一个物体(如音叉、鼓、钢尺、皮筋、铁钉等)在力的作用下,能不断重复地做往返运动,这个物体就是一个振动物体。

    声音就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

    四年级科学教案 篇12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第一单元天气单元

    本单元教材分析

    一、单元定位:

    “天气”单元的重点是引起学生关注每天天气的变化,并能像气象学家那样对天气的一些基本特征进行观察、记录、分析。

    教材基本上是围绕如何观察天气现象、如何记录展开的,“天气日历”是观察记录天气现象的文本工具。对记录的统计和分析能使学生了解科学的处理数据方法,并建立对天气新的认识,这也是解释天气如何变化的依据。

    期待学生经过本单元的学习,能对天气有一个全面、科学的认识,激发学生对天气现象研究的好奇和热情。学生还会发现科学工具使他们的观察能力得到延伸,并使他们在观察过程中,获得更多的有价值的信息。

    二、单元设计特点及教学说明:

    《天气》单元一共设计了7课,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第1课和第2课,学生认识到人们通常从云量、降水量、风和温度这几个方面来描述天气;开始在一个比较长的时间(如一个月)里收集天气信息,并把他们观察到的信息记录在“天气日历”上;在每天跟踪观察和记录天气的过程中,让学生真实地感受天气是在不断地改变着的,激发学生研究天气的兴趣。

    第二阶段,第3-6课。学生将分别观察、讨论、测量和记录四种(云量、降水量、风和温度)天气特征的数据。

    最后,进入第7课的时候,学生已经做了近一个月的观察和记录,收集了大量的关于天气的数据。在这一课,他们将分析和总结已经收集到的数据,形成《天气》单元学习以来的对当地天气的概括性的认识

    三、教学建议:

    1.要让学生真正走近天气现象,用感官和简单工具获取天气特征的相关信息和记录数据。本单元学到的新的科学知识和实践能力有助于学生对天气的理解和应对天气对他们的影响。

    2.由于本单元的教学活动有时需要在特定的天气环境下进行,如第4课《风向和风速》、第6课《云的观测》。因此,需要教师根据天气情况随时调整教学内容。

    3.本单元学生将经历一个较长时间的观察和记录天气现象的过程,教师要对每天的观测和记录活动给以及时的指导、督促,更重要的是不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这将是决定本单元学习成效的重要因素。

    4.我国幅员辽阔,各个地方的天气情况千差万别。教师可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使用教材。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建立学校的观测气象站,为学生的观察活动提供更为有利的条件。

    四、单元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

    天气每天都在发生着变化;

    天气特征主要包括云量、降水量、风和温度;

    温度计、雨量器、风向标和风速仪是测量天气的工具;

    气象学家是研究、观察和记录关于天气信息以及应用这些信息预报天气的科学家; 天气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2.过程与方法:

    用感官观察天气;

    讨论和记录关于天气特征的信息;

    能使用温度计测量气温;能用简单工具估计风速、风向;能用自制的简易雨量器测量降雨量;

    观察各种云的不同,并能给它们分类;

    能对天气数据进行总结和分析。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增强天气意识,提高观察和研究天气的兴趣;

    意识到天气如何影响每天的生活的;

    意识到测量和长期的记录有助于我们学习更多的关于天气的知识

    1-1 我们关心天气

    探究活动分析:

    1.通过引导学生观察一张“城市天气预报图”来帮助学生明确常见的天气现象。图上用各种天气符号和表示温度的数字,反映这一天全国各个地区的天气情况。学生通过对这张图的观察,可以对常见的天气现象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2.图上的表示天气现象的符号可采用粘贴的形式,在符号下面应写上符号的名称,便于学生认识这些天气现象。

    3.提问学生还知道那些天气现象,以帮助学生全面认识天气现象。

    4.为每一组准备一套天气符号,让学生尝试着给这些天气现象进行分类。

    5.观察、描述今天的天气现象--引导学生从云、降水、温度、风四个方面对今天的天气进行观察。

    6.用一些词或句子将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在科学记录本上。回到教室后,将学生观察到的现象进行交流。

    7.引导学生思考今天的天气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或提问学生你觉得今天的天气我们应该穿什么衣服?使学生意识到天气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8.在学生的科学记录本上,描述今天的天气时,可能只是一些毫无联系的几个简单的词语或句子。提示部分对学生描述天气的方法的指导--将天气特征与生活建立联系,提高学生对天气的认识水平。可以引导学生阅读提示,并应用提示的方法对自己的记录进行改进,并把改进后的描述和同学交流。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初步感知可以从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和风速等天气现象来描述天气。

    2.知道常见的一些天气现象和天气符号。

    过程与方法:

    1.能对各种天气现象进行分类。

    2.运用感官观察天气,并学会用简单的词句把它记录下来。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意识到天气每天都在发生着变化并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提该关心天气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知道常见的一些天气现象和天气符号。

    教学准备:

    1.用天气符号标注城市天气情况的中国地图一张;

    2.每组一套天气符号卡片;

    3.天气现象归类表格和关于天气网状图各一份;

    4.每个学生科学记录本各一本。

    教学活动过程:

    一、认识天气现象

    1.出示一张“城市天气预报图”:这是一幅中央气象台的天气预报图,图中显示了哪些天气

    现象?

    2.根据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粘贴相应的天气符号并写上名称。

    3.提问:你们还知道哪些天气现象?(根据学生回答出示相应符号)

    4.发给每一组一套天气符号:请大家对这些天气现象进行分类。

    5.汇报交流。

    二、描述今天的天气怎样?

    1.今天的天气怎样呢?我们一起到外面从云、降水、温度、风四个方面对今天的天气进行观察,然后用一些词或句子将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在科学记录本上。

    (出示观察要求:请从云、降水、温度、风四个方面对今天的天气进行观察,然后用一些词或句子将观察到的天气现象记录在科学记录本上。)

    2.安全教育,并落实小组长进行管理。

    3.带上科学记录本和笔排队到操场上分组进行观察,教师巡视。(时间控制在10分钟内)

    4.回到教室进行交流:请同学来汇报一下你们观察到天气现象。

    5.学生汇报,教师展示学生的记录。

    6.提问:今天的天气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如不知如何回答可提问:你觉得今天的天气我们应该穿什么衣服?)

    7.认识“网状图”的使用:刚才同学们在汇报的时候想到一点说一点,有没有办法把天气和我们生活的关系更直观地表示出来的方法呢?打开书本第45页,看看书本上向我们介绍了怎样的一个好方法?

    8.带读提示语。

    9.看明白了吗?有不明白的请提问。

    10.请你学着书本上的方法,在科学记录本上为今天的天气和我们生活的关系作一张“网状图”。

    三、总结

    刚才我们观察的是今天的天气,那么明天又会天气怎样呢?后天呢?一个月内我们杭州的天气又在发生怎样的变化呢?在接下来的一个月时间里请大家每天都能把观察到的天气现象记录下来,这样我们就能了解在这段时间里我们这里的天气变化是这样的。

    教学反思:我们关心天气”除了书上的全国天气情况图,增加了从网络了解天气信息的内容,打开新浪的“天气”看当天全国天气情况图,打开QQ上的天气标志,了解近三天当地的天气,及城市指数。贴近实际生活内容使学生感受到全国的天气是不同的,天气不断地在变化,天气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我们可以根据天气情况调节我们的生活。网络呈现的头脑风暴式的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四年级科学教案热门】相关推荐
    [热]幼儿园认识蔬菜教案大全7篇

    我相信幼师都接触过教案,撰写教案有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要想在教学中不断进取,其秘诀之一就是编写好教案。写幼儿园教案要注意哪些方面呢?下面是小编特地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认识蔬菜教案大全7篇”。活动准备:不透明的盒子里面放着香菜。香菜盆栽。活动目标:通过盒子引起孩子的好奇心。经过看、闻、尝来了解香菜。活...

    实用!幼儿园中班秋游教案集锦1440字

    按照惯例,幼儿园教师必须撰写自己的教案,教案在我们教师的教学中非常重要,每一位幼师都要慎重考虑教案的设计,好的幼儿园教案都有哪些内容?为了解决大家烦恼,小编特地收集整理了实用!幼儿园中班秋游教案集锦1440字,供大家参考。活动目标:1、欣赏音乐,能有节奏的开火车。2、在玩开火车的游戏时能够分辨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