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案
  • >幼儿园教案
  • >导航
  • >五年级上册可能性课件九篇
  • 五年级上册可能性课件

    发表时间:2024-08-07

    五年级上册可能性课件九篇。

    前辈告诉我们,做事之前提前下功夫是成功的一部分。作为人民教师,我们会认真负责对每一堂课做好准备,为了加强学习效率,我们一般会事先准备好教案,教案有利于老师提前熟悉所教学的内容,提供效率。所以你在写幼儿园教案时要注意些什么呢?有请阅读小编为你编辑的五年级上册可能性课件九篇,希望能帮助到你,请收藏。

    五年级上册可能性课件(篇1)

    知识目标:经历从时间问题中抽象出百分数的过程,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会正确读百分数。

    【教学准备】 1.让学生课前收集百分数的资料。

    师:根据现有的数据你能看出陆老师和姚明谁投篮更准吗?为什么?(不知道投篮次数)

    补充数据,出示表格:

    师:观察这张表,我们三人投中次数各占投篮次数的几分之几?

    师;能一眼看出我们三谁的投篮水平最高,谁的投篮水平最低吗?你打算怎么办?

    姓名 投中次数 投篮次数 投中次数占投篮次数的几分之几(投中的比率) 化成分母是100的分数

    屏幕显示:陆老师投中次数占投篮次数的  。姚明投中次数占投篮次数的 。

    ×××投中次数占投篮次数的 。

    师:因为便于比较,日常生活中产生了百分数。我们可以把这些分母是100的分数都写成百分数。(显示百分数的形式)

    三、自己动手,尝试探索百分数的意义。

    师:因为百分数便于比较,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很广泛。我们一起来欣赏。(课件演示)师:拿出老师发给你们小组的表格,从自己找的百分数或老师提供的百分数中找出一个你们觉得很有意思的百分数,通过讨论,小组合作完成这张表格。

    这个百分数是(                   )和(                             )比较的结果。

    这个百分数表示(                          )是(                         )的(                  )。

    师:欣赏了这么多的研究成果,你知道百分数表示什么了吗?

    板书: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做百分数,

    师:这句话中有几个数?(两个)对,其实百分数表示的是两个数之间的一种关系,是一种倍数关系。百分数又叫做百分率或百分比。(齐读概念)

    师:认识了百分数的意义,我们一起来看这样几道题如何解决。

    1. 练一练:下面每个大正方形都表示“1”,图中涂色的部分和没有涂色的部分各占“1”的百分之几?

    ①学校合唱队中,男生人数是女生的45%。男生人数是女生的 ;男生与女生的人数比是(    )︰100。(沟通百分数与分数、百分比的关系)

    (   )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20%。(通过这句话你还想到了什么百分数 由此及彼)

    (       )是(      )的(     )%。(还可以怎么填?)

    动画演示:认识了百分数的意义,欢欢和迎迎两个同学发生了争论。

    分  数是特殊的分数 既可以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倍数关系,也可以表示具体数量。

    百分数  只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倍数关系,并不表示具体的数量。

    1.选择合适的百分数填空。

    108%    45%    98%    99%    100%   55%      2%

    ①小明的爸爸是个著名的牙科医生,经他主治的牙病治愈率达到(     )。

    ②一个工厂从一批产品中抽出200件,经过检验,有198件合格,合格率是(     )。

    ③某车间经过技术改良,现在每月的产量是原来的(     )。

    ④一本书已经看了(    ),还剩下全书的(     )。

    ⑤我国神舟飞船从神舟一号到神舟七号发射全部成功,发射成功率是(      )。

    2. 甲:我们学校的女生人数占49%;乙:我们学校的女生人数也占49%。      这两个学校的女生人数一定相等吗?为什么?

    意义: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做百分数,

    百分数是在学生学过整数、小数和分数,特别是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问题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学,这一内容是学习百分数与分数、小数互化和用百分数知识解决问题的基础,是小学数学中重要的基础知识之一。百分数对于学生来说不陌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少已有过接触,比如:及格率、出勤率、投篮命中率等等。所以对于百分数学生在生活中已有一定的经验积累,如何激活学生的相关经验,适时地进行数学化,让学生完成百分数意义的建构,是本课教学的关键。所以在教学中我从学生生活实际入手,采用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为主,教师点拨引导为辅的策略,让学生在生活实例中感知,在积极思辨中发现,在具体运用中理解百分数的意义。

    教学中我从学生感兴趣的事情入手,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我组织学生讨论本班几个男生投球命中率的问题,在比一比谁投篮水平最高的过程中引出了百分数,此时,学生已经隐约之中感悟到百分数是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数,是为了比较大小而通分成分母是100的分数,学生已初步感悟出百分数的含义,也初步感受了比较数据时使用百分数的好处。

    课堂上学生的思维比较活跃,但思考的时间不足,主动探究不够。

    今后还是要注意教学的一些环节的处理,比如百分数的读写法涉及到教学的规范性,最好还是教师示范给学生看比较好。

    五年级上册可能性课件(篇2)

    课题 练习五 教时                   (35)

    目  标 1、结合具体情况,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利用等量关系,列出方程,解决问题。

    本题难点是长方形的宽没有直接给出,因此需要借助题中的信息求出长方形的宽学生进行分析题意。

    学生需要借助题中的信息求出长方形的宽学生进行分析题意。

    引导学生找出题中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仍然是学生学习的重点。为此只有大量的练习。

    课题 练习五 教时                   (36)

    目  标 1、结合具体情况,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利用等量关系,列出方程,解决问题。

    本题难点是长方形的宽没有直接给出,因此需要借助题中的信息求出长方形的宽学生进行分析题意。

    ○1引导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学生需要借助题中的信息求出长方形的宽学生进行分析题意。

    百分数的认识(一) 教时                   (37)

    目  标 1.经历从时间问题中抽象出百分数的过程,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会正确读百分数。

    2.在具体情境中,解释百分数的意义,体会百分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重  点 1..理解百分数的意义,

    1.教师结合自己学校的足球对的数据呈现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引导学生两个问题的解决过程,让学生体会百分数的比要性,从而引入百分数,(教师板书)

    1.教师通过让学生举出生活中常见的百分数,比如各种酒类的浓度表示,让学生体会百分数只表示两个数的相比关系,不表示一个数的值,所以百分数也叫百分比或者百分率。

    的具体意义。“罚点球”其实就是求一个人的进球率,“哪个品种发芽情况好”指的是发芽率。

    学生观察情况图后,说一说图中的数字信息和数量关系。

    学生从图中找出相关信息,要解决的问题。

    2.学生自己解决“比一比”中让学生罚点球问题,接着讨论“哪个品种发芽情况好” 的问题。学生讨论后汇报。

    学生举出生活中常见的百分数,比如各种酒类的浓度表示,让学生体会百分数只表示两个数的相比关系

    1让学生看课本插图,然后根据自己的理解说说每个情境百分数的意义。

    2.  教师鼓励学生自己“找一找生活中的百分数”并在全班交流。

    五年级上册可能性课件(篇3)

    1、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统计与可能性》第一课时。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简单的统计和初步认识了某些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的基础上安排的。进一步要求学生通过学习来体验事件的等可能性,对“可能性”的认识和理解逐步从定性向定量过渡,会用分数表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五年级的学生能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对生活中常见现象发生的可能性进行正确的分析和判断,所以在本节课中,应多为学生创造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的机会,让他们主动参与,勤于动手,从而乐于探究。

    4、基于对教材的理解,根据《新课程》的要求,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1)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会用分数表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2)经历猜测、实验、收集与分析实验结果等数学活动过程,培养了学生的随机观念,体会有些事件的发生是不确定的,而不确定事件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3)使学生学会用概率的思维去观察和分析社会生活中的事物。

    (4)通过创设游戏情境,让学生主动参与,通过游戏的公平性,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公平、公正意识,促进学生正直人格的形成。

    教学重点:理解掌握可能性的意义,用分数表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对某些事情发生的可能性大小作出判断,并能适当解释和分析统计的结果。

    6、为了达到以上教学目标,结合五年级学生的特点,我做了以下教学准备: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依据《新课标》的要求,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重视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是数学活动的主体,教师是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根据这一理念,本节课教法上最大特点是让学生自主活动,参与游戏,游戏活动是学生最喜欢的学习活动形式,把数学教学与游戏活动相结合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通过抛硬币活动,发现和掌握有关“可能性”的知识,并在活动中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学习的精神。

    为全面准确地引导学生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分如下四个环节进行:

    新课标在《课程实施建议中》也明确提出,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景中学习数学,因此,我设计了孩子们喜欢的玩飞镖游戏引入新课,并让学生“猜想”游戏结果,感受到游戏中充满了可能性和未知性,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揭示课题:统计与可能性(板书)

    [设计意图]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因此,我采用孩子们喜闻乐见游戏引入新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下一步探究可能性做好了准备。

    为了让学生深入地体验探索规律的过程,这一环节分三步进行:

    1、动手实验,获取数据。

    1)(出示课外场景图)。下课后,同学们在操场上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现在有两个足球队要进行足球友谊赛(出示例1),他们都争着要开球,你们有什么公平的办法帮他们决定谁先开球吗?学生会回答出用抛硬币的方法。我接着追问抛硬币的方法公平吗?然后让学生展开讨论,抽生汇报。有同学认为硬币掉下来时正面朝上和反面朝上的机会相等,认为抛硬币的方法很公平,也有同学认为这样不公平,那到底这种方法公不公平呢?下面就来做一个实验,由大家亲自动手抛一抛硬币,先看实验提示:1元字样为正面,菊花图案为反面。

    实验要求:①抛硬币20次,抛硬币时,用力均匀,高度适中。

    ②以小组为单位,分别统计好相关数据,填入实验报告单。

    2)请各个小组代表将实验结果填入这个表中。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让学生动手实验,抛硬币做记录,并理解归纳出正、反面朝上的次数,让学生通过实验来探究规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请同学们观察实验数据,分组讨论、合作学习,做出总结。发现正面朝上的次数和反面朝上的次数是非常接近的。

    如果我们抛硬币的次数不断增加到更多次,那正反面朝上的可能性会怎么样?曾有许多著名的数学家也做过抛硬币这个实验,让我们观察这些实验的结果,然后让学生再一次展开讨论,通过以上的实验,最终得出结论:抛硬币的次数不断增大时,正面朝上和反面朝上的可能性就会越来越接近1/2,所以抛硬币的方法是公平的。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大胆思考、交流,把课堂交给学生,通过教师引导和课件演示,使学生顺利地总结出抛硬币时出现正面和反面的可能性是相同的,都是1/2。从而理解可以用分数表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实现由定性向定量过渡。

    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力求使本课的练习围绕重点、突破难点,我设计了如下练习题,通过做这些练习题,目的是让学生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让学生深刻感悟到要使游戏公平,游戏中的事件发生必须是等可能的。

    让学生谈学习的感受和收获,让学生参与本节课的总结,既便于了解学生对新知的掌握情况,又使学生享受到成功的喜悦,更激发了他们学习数学的热情。新课标第一网

    多年的从教生涯,使我深刻体会到数学游戏是学生学好数学知识的催化剂,数学猜想是引领学生走进数学宝库的金钥匙。本节课,游戏活动贯穿课堂的始终,让学生学得轻松愉快,让教学变得有滋有味,让学生深刻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

    五年级上册可能性课件(篇4)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统计与可能性》的第一课时。

    对可能性的内容,小学教材分两段编排。在三年级学生已经会用 “一定”“不可能”“可能”描述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初步体验了可能性有大小。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在丰富的游戏活动中体验随机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对 “可能性”的认识和理解逐渐从定性向定量过渡。

    教学目标:

    我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位于:

    (1)通过对比试验初步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在试验结果汇报整理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

    (2)通过小组合作、亲身实践、自主探究,会求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掌握判断游戏是否公平的方法。

    (3)培养学生的公平、公正意识,促进学生正直人格的形成。

    教学重点: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会求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教学难点:分析试验数据,掌握判断游戏公平性的方法是看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否相等。

    根据本课内容的特点,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通过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营造一个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氛围,让学生在游戏中观察、猜测、验证与交流,有效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在玩中学,在学中悟。

    五年级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基本的学习方法,具备了一定的学习能力,知道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现象,能对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发生的可能性进行初步的分析和判断,所以本节课中,我以学生为主体,让孩子们在合作交流、主动参与的过程中体验探究的乐趣。

    老师拿出一副跳棋,问孩子们玩过吗?谁想来和老师玩一盘?在这里我以孩子们熟悉喜欢的事物引入,以激起孩子们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接下来,从本班挑选一名学生上台,问:我们俩谁先走呢?(板书“谁先走”)若学生谦让,我也谦让。若学生不谦让,我也不谦让,师生为谁先走争执不下。这时很自然的把孩子们的注意力引到了本课的主题上。接下来孩子们兴致勃勃地说出了抽签、转盘、抛硬币、石头剪子布等很多方法来决定谁先走。这时老师拿出一个瓶盖问能不能用抛瓶盖的方法来决定谁先走?孩子们可能会说:如果正面朝上学生(老师)先走,反面朝上老师(学生)先走。我又问孩子们这样公平吗?学生有的说公平,有的说不公平,认为老师先走的可能性大。(板书课题“可能性”)到底公平不公平,让试验来证明吧!

    (课件出示)试验要求:1、从学具袋中拿出瓶盖和表一;2、每个小组抛瓶盖10次,抛瓶盖时用力均匀,高度适中;3、以四人小组为单位,一人抛瓶盖,两人观察瓶盖落地后哪面朝上,一人填写表一; 4、小组成员分工协作,看哪个小组合作得最好,完成得最快。(正面记√,反面记×)

    活动过程中,老师巡视指导。

    汇报结果,统计全班数据。

    经过各小组汇报整理,孩子们发现抛瓶盖会出现两种情况,正面朝上或反面朝上,而且瓶盖正面朝上的次数少,反面朝上的次数多,也就是正反面朝上的可能性不相等,故而判断抛瓶盖不公平,谁选反面朝上,谁先走的机会就大。(板书:不相等、不公平)。通过活动,让孩子们亲身体验抛瓶盖是不公平的。怎么样才公平呢?那抛什么公平呢?孩子们想到硬币,硬币是均匀的,猜测正反面朝上各有二分之一的可能性,认为抛硬币是公平的。口说无凭,让事实来说话吧!

    让孩子们拿出一元的硬币和表二,按照抛瓶盖的方法抛硬币10次,孩子们发现硬币正面朝上的次数和反面朝上的次数是非常接近的。这时老师说:如果我们继续抛下去,会是怎样的结果呢?出示著名科学家的试验数据,孩子们观察到正反面朝上的频率都越来越接近1/2。进而判断二者的可能性相等,都是1/2,所以,用抛硬币的方法决定谁先走是公平的。(板书:相等  公平)

    让学生在对比的试验活动中体验、理解、感悟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和游戏的公平性,知道判断游戏的公平性,要看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否相等。

    1、如果三人玩跳棋,用什么方法决定谁先走呢?用抛硬币的方法就不适用了,随即我出示转盘并介绍游戏规则:每人选一种颜色,指针停在谁选的颜色上谁就先走。孩子们会马上提出转盘设计不公平,并说明红色区域所占面积大,指针停在红色区域的可能性最大,黄色区域所占面积小,指针停在黄色区域的可能性最小。我顺势追问指针停在黄色区域的可能性最小,是不是就一点可能也没有。通过追问让孩子理解机会小不等于没有可能,机会大并不代表你一定赢。之后引导孩子从等可能性的角度来重新设计,即将转盘平均分成三部分,红、黄、蓝各占1/3,保证游戏的公平性。

    2、跳棋最多可几人一起玩?(六人)那用什么方法决定谁先走呢?出示长方体色子。引导孩子说出它的六个面大小不等,投掷后,面积大的一面朝上的可能性大,面积小的一面朝上的可能性小。并让孩子动手试一试,验证说法正确。在此基础上孩子们能够很清楚地描述材料均匀的正方体,在投掷后六个面朝上的可能性相等,都是1/6。接着做一个小练习:如果投掷180次,估计大约会有多少次数字“6”朝上?学生计算出30次。一定会是30次吗?最后一个问题让学生体会随机事件的存在,渗透随机观念。

    通过以上练习让孩子们进一步理解等可能性的公平性,当在生活中遇到此类问题时,能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

    你有什么新的收获和感受?生活中这样的情况很多,找到这样的例子与大家分享,好吗?通过交流感想和体会,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渗透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五年级上册可能性课件(篇5)

    本班学生绝大多数都没有出过成都,见闻比较狭窄。可以引导他们通过各种途径查到相关的信息,丰富课内外知识,例如语文配套的拓展阅读课本、有条件的上网查阅等,尽可能地了解红树林,激发学习的兴趣。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红树林被称为“奇观”的原因。

    能力目标:

    1、 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2、 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了解红树林的壮观、美丽、与奇特,体会红树林默默奉献,造福人类的精神。

    2、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培养民自豪感。

    重点:

    了解红树林的壮观、美丽、与奇特,体会红树林默默奉献,造福人类的精神。

    难点:

    学习作者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但不要求掌握该术语。

    二、回顾课文提纲,引入课文赏析。

    抽学生回答:文章从几个方面介绍了红树林?(文章从四个方面介绍了红树林:远观红树林,近赏红树林,红树林的繁殖,红树林的精神。)

    1、 指读课文,你喜欢海南岛的红树林吗?为什么?

    2、 你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3、 以第二自然段为例,指导学习方法。

    (1)、默读第二自然段,思考:远看红树林,给你留下什么印象?(宏伟、壮丽)

    (3)、应该怎样读?(本文语言优美、生动,堪称写景佳作,引导学生充分的朗读。)

    4、 出示金钥匙:有些文章,我们阅读时不必通篇细读。在浏览之后,可以选择重要的部分和自己感兴趣的段落,用学过的方法精读。

    5、 下面我们就运用刚才学过的方法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段落自学剩下的部分。

    回顾学法:

    (1) 自读课文相关段落,想想课文中描写的红树林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2) 通过哪些词句体会到的?(不理解的词语尝试用学过的方法理解。)

    (3)想想该怎样读?练习朗读。

    6、 先小组交流,然后请学生代表在全班交流。

    第3自然段要点:体会近看时红树林的幽静、神秘。相机理解“世外桃源”、“纵横交错”“盘根错节”等词语的意思。

    第4自然段要点:体会红树林“胎生”的繁殖特点。(教师可以用通俗的方法说说胎生、卵生的特点,也可以把红树林的生殖方式和其他树种、人的生殖方式进行比较,让学生更容易明白红树林胎生的特点更适合其生长环境)

    第5自然段要点:与开头照应。理解为什么把红树林比作具有奉献精神的海岸卫士。并回答思考题。

    结合板书回答:读了这篇课文,你知道红树林为什么称得上奇观吗?

    五、拓展思考:

    在我们身边,是否有像红树林一样的人?为什么?

    先讲给同学听,再请学生代表讲给大家听。

    六、作业:预习“语文天地”中的《海市》,至少读课文2遍,摘抄好词佳句,写出阅读提纲。

    五年级上册可能性课件(篇6)

    首先感谢给我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同时也感谢给我提供良好的学习机会。下面我来说一说我将怎样上《统计与可能性》这一堂课的。

    本课教学内容是人教版新课标教材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统计与可能性》,学生在学习这部分内容之前,已经对某些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有所认识,本节课的内容是进一步学习可能性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是为下一阶段学习概率作准备的。

    根据本课教学内容以及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

    (1)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会求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2)根据等可能性事件与游戏规则公平性的关系,能设计合理的游戏规则,解决实际问题。

    (3)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强化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培养学生团体合作的精神。    

    为了使学生比较顺利的达到教学目标,我确定了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掌握等可能性的意义,用分数表示等可能性。

    新课标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为了实现本课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结合本课内容和学生认知特点与能力基础,本节课我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是实验法;通过实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问题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

    学生通过在三年级上册学习的“可能性”的知识,初步体验了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本节课的教学,是在前面学习基础上的深化,使学生对“可能性”的认识和理解从定性向定量过渡,不但能用恰当的词语来表达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还要学会用分数来表示事件发生的概率,使学生可以利用已有的知识和学习经验去探索和理解可能性,能积极的参与其中感受和理解游戏规则的公平性。

    1.活动与体验是贯穿全课的主线。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对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与可能性的大小,需要有直接经验和清晰的感受作支撑,所以这节课中让学生在充分的抛硬币等活动中,亲身经历具体感受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并初步感受实验是验证猜想、获得结论的重要策略之一。

    2.把学习统计的内容和认识可能性结合起来。这样安排有利于学生认识统计方法在实际操作中的价值,有利于通过统计的结果来分析、认识可能性的大小。

    3.重视合作、交流。学生在小组合作中,有不同的分工。

    4.设计生活中的事例,让学生感受到可能性大小的运用,让学生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让学生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我们知道,学生最喜欢课外活动了,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既锻炼了他们的身体,又陶冶了情操。为此,我创设如下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学校正在组织足球比赛,比赛开始前,体育老师要决定哪个班先开球?你能想一种方法来帮助他吗?有没有公平的办法?这就是今天我们要研究的“统计与可能性”。(板书)

    1、导入示例后,按以下几点指导学生:

    (1)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决定谁先开球的方法,鼓励学生各抒己见。

    (2)指出体育老师必须先选择一种比赛公平的方法,这样两个班的同学才能接受。

    (3)根据学生的想法整理出几种公平的方法 (如:抛硬币法、石头剪刀布法等)。

    (4)让学生思考抛硬币的方法为什么是公平的?

    抛硬币事例出现正面朝上的可能性是1/2,出现反面朝上的可能性也是1/2,它们的可能性相等,并指出游戏规则公平公正。(板书)

    接着我让学生推测,如果每人用硬币抛20次,出现正面的次数可能是多少次?出现反面的次数可能是多少次?他们出现的可能性还会不会是1/2呢?由此引导学生进入小组实验。

    2、把本班学生以8人分为一组,每组抛20次硬币,把结果记录在纸上,然后汇总情况,共同填写“小组试验统计表”。

    通过统计结果,使学生理解随机抛掷一枚硬币时“出现正面和出现反面的可能性是相同的”,从而说明在比赛前用抛硬币的方法来决定谁开球对比赛双方都是公平的。

    3、为了验证正面朝上和反面朝上的等可能性,引出著名数学家抛硬币的实验数据这一事例。

    出现正面的次数与出现反面的次数差不多。

    (三)思维拓展,实践应用。

    可能性不仅在抛硬币问题中存在,在生活中也经常可见。由此引出转转盘游戏事例。三人跳棋比赛中,用转盘来确定谁先走,公平吗?为什么?引导学生说出:指针停在红色区域的可能性是2/4,指针停在蓝色区域的可能性是1/4,指针停在黄色区域的可能性是1/4,所以,用这个转盘确定谁先走是不公平的,并由此引导学生思考怎样设计这个转盘才公平?

    我安排的练习题是转盘连线。

    下面的转盘各转动50次,结果会怎样?你能用线连一连吗?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让学生说说他们的收获。

    最后总结:今天我们在游戏中知道了,一件不确定的事情,它的可能性可以用一个分数来表示。这节课所学的内容在数学上属于概率问题。在现实生活中也有广泛的应用,如天气预报、降水概率等。

    这样板书简单明了,可以启发学生的思维,增强学生的记忆,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最后我希望评委老师多提宝贵意见,谢谢大家!

    五年级上册可能性课件(篇7)

    1、 体会引入百分数的必要性,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会正确读写百分数。

    2、 找生活中的百分数,并会解释其意义。

    本节课知识点:

    1、 为了便于比较,,在日常生活中引入了百分数。

    4、 百分数的意义: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做百分数,也叫百分比、百分率。

    5、 百分数表示的是两个数相比的值,不表示一个数的值,所以百分数不表示具体的量。

    6、 举例说明百分数的意义:

    例如:2002年,北京城市绿化覆盖率为40.6%

    表示:平均每100米2的土地上,约有40.6米2的绿化面积。

    1、心中有数,带着问题进课堂!

    整理回顾自己的预习作业,记住自己有疑问的地方,准备在交流展示环节提问(1分钟)

    2、展示自我,交流汇报同进步!

    ○1小组内交流预习中的收获和疑问。

    ○2展示组展示汇报预习学习情况,别的小组补充完善,提出疑问,由展示组优先解惑,有问题其他组补充,最后由组长作总结发言。

    3、 练习运用,独立完成我能行!

    独立完成课本第91~93页题目,老师巡视,发现问题全班展示、点评。完成后按照1号检查4A、4B号、2号检查3号,的顺序进行组内批改及帮助,各组长督促检查完成情况。(6分钟)

    1、 会求百分率,例如合格率、优秀率、发芽率等百分率的解题方法。

    2、 能正确的将小数、分数化成百分数,并会叙述方法。

    本节课知识点:

    1、 理解合格率、成活率等百分率的意义,弄清楚是哪个量占哪个量的百分之几?

    2、 求百分率时,若计算中遇到除不尽时,百分号前面保留一位小数。

    3、小数化成百分数:

    把小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同时添上百分号。

    4、分数化成百分数的方法:

    方法二:先把分数化成分母是100的分数,再改写成百分数。

    但是这种方法只限于分母能扩大或缩小成100的分数。

    1、心中有数,带着问题进课堂!

    整理回顾自己的预习作业,记住自己有疑问的地方,准备在交流展示环节提问(1分钟)

    2、展示自我,交流汇报同进步!

    ○1小组内交流预习中的收获和疑问。

    ○2展示组展示汇报预习学习情况,别的小组补充完善,提出疑问,由展示组优先解惑,有问题其他组补充,最后由组长作总结发言。

    3、 练习运用,独立完成我能行!

    独立完成课本第95~96页题目,老师巡视,发现问题全班展示、点评。完成后按照1号检查4A、4B号、2号检查3号,的顺序进行组内批改及帮助,各组长督促检查完成情况。(6分钟)

    1、 会解答已知一个数,求这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是多少。

    2、 会把百分数化成小数或者分数,并会叙述方法。

    知识点:

    1、 已知一个数,求这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是多少:

    类似于一个数的几倍或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解答方法。

    2、 在计算中遇到百分数怎么办?

    可以把百分数化成小数或分数:

    百分数化成分数的方法:先把百分数化成分母是100的分数,在约分。

    如果百分数的分子是小数,先改写成分母是100的分数,再根据小数的基本性质,改写成分子是整数的分数,然后再约分。

    1、心中有数,带着问题进课堂!

    整理回顾自己的预习作业,记住自己有疑问的地方,准备在交流展示环节提问(1分钟)

    2、展示自我,交流汇报同进步!

    ○1小组内交流预习中的收获和疑问。

    ○2展示组展示汇报预习学习情况,别的小组补充完善,提出疑问,由展示组优先解惑,有问题其他组补充,最后由组长作总结发言。

    3、 练习运用,独立完成我能行!

    独立完成课本第98~99页题目,老师巡视,发现问题全班展示、点评。完成后按照1号检查4A、4B号、2号检查3号,的顺序进行组内批改及帮助,各组长督促检查完成情况。(6分钟)

    学习任务:

    1、 会解决“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问题。

    2、 会分别用方程和算术方法解答。

    知识点:

    1、 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类似我们原来学习的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求这个数。还有原来学习的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也是一个类型的。

    2、 等量关系式:

    1、心中有数,带着问题进课堂!

    整理回顾自己的预习作业,记住自己有疑问的地方,准备在交流展示环节提问(1分钟)

    2、展示自我,交流汇报同进步!

    ○1小组内交流预习中的收获和疑问。

    ○2展示组展示汇报预习学习情况,别的小组补充完善,提出疑问,由展示组优先解惑,有问题其他组补充,最后由组长作总结发言。

    3、 练习运用,独立完成我能行!

    独立完成课本第101~102页题目,老师巡视,发现问题全班展示、点评。完成后按照1号检查4A、4B号、2号检查3号,的顺序进行组内批改及帮助,各组长督促检查完成情况。(6分钟)

    五年级上册可能性课件(篇8)

    教学目标:

    1、探索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会正确比较两个分母不同的分数的大小。结合具体的情境,引导学生用分数描述有关现象。

    2、结合具体情境,理解通分的含义,探索并掌握通分的方法。

    3、通过观察、推断等数学活动,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挑战性,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条理性。

    1、比较下列各分数的大小。

    3/8和4/8          7/9和5/9          13/30和17/30

    2/5和2/7          1/5和1/3          2/9和2/11

    (1)学生比较各组分数的大小。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索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

    二、探索活动,获取新知。

    一、校园面积。

    1、创设“校园面积”的情景,引出 和 两个分数的大小比较。

    2、鼓励学生自主探索比较这两个分数大小的办法,然后组织学生就自己的方法进行小组交流。

    3、汇总学生的方法。

    可能有三种不同的思路:

    第一种是数形结合,根据分数的意义通过画图来比较大小;

    第二种是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两个分数化成分母相同的分数进行比较大小。

    在此基础上引出通分概念,即把分母不同的分数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并且分母相同的分数;

    第三种是把两个分数化成分子相同的分数,再进行比较。

    二、试一试。

    将 和 通分,并与同学交流你的方法。

    引导学生陶所交流通分的方法,学生可能出现的两种思路:一种是用6和9的公倍数(即两个数的乘积)作分母;另一种是用6和9的最小公倍数作分母。

    引导学生根据数字特点灵活运用,让学生明白通分一般以最小公倍数作分母。

    三、练一练。

    1、独立完成第1-3题。

    (1)第1题,把下面各组分数进行通分。

    (2)第2题,比较下面各组分数的大小。

    (3)第3题,运用分数比大小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选做第4题。

    第4题,引导学生比较3个分数的大小,交流比较的策略。可以是先将三个分数一起通分后进行比较;还可以以二分之一为标准进行比较, 比 大, 比 小,这样就能得出 > > 。

    四、总结。

    1、比较两个分母不相同的分数的大小,可以把分数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并且与分母相同的分数,这个过程叫做通分。

    (2)分母相同的数字。

    3/8和4/8          7/9和5/9          13/30和17/30

    2/5和2/7          1/5和1/3          2/9和2/11

    五年级上册可能性课件(篇9)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可能性》,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和说板书设计这几个方面展开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Www.jK251.CoM

    《可能性》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内容,本节课主要是引导学生观察分析生活中的现象,初步体验现实世界中存在着不确定现象,认识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并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学习了本节课可以帮助学生认识现实生活中的确定现象和随机现象,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教材的分析,我确定了本课的三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体验不确定事件,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2.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的猜测、试验、统计与探索过程,通过自主探究与小组讨论,用语言描述事件可能性的大小,提升自主探究能力和合作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激发学习数学的乐趣。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身心发展特点,我确定了本课的教学重点:体验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及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教学难点:理解事件发生的不同可能性。

    二、说学情

    根据因材施教原则,掌握学生的基本情况对于把握和处理教材具有重要作用,五年级的学生富有好胜心理,求知欲和好奇心都很强并具备了一定的思维能力,但学生概括能力较弱,推理能力在很大程度上还需要依赖具体的形象来理解抽象逻辑关系,因此,在教学设计时,紧扣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创设有趣的游戏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愉快的探究活动中,获得知识提升数学兴趣。

    三、说教法、学法

    新课标指出,数学的学习是由数学活动贯穿始终的,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在教法上,我会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以自主探索、小组合作为主,游戏互动形式和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使学生掌握知识。本着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在学法上采用:观察发现法、合作交流法、自主探究法。引导学生自助探究,鼓励学生之间进行合作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能更好的理解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

    四、说教学过程

    根据新课标的理念,我把整个教学过程分为五个环节:创设情境,引入新知;启发诱导,探究新知;强化训练,巩固新知;小结归纳,拓展新知;布置作业,内化新知。

    1.情景引入、导入新知上课伊始,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玩过击鼓传花的游戏吗?然后让全班学生一起做击鼓传花的游戏,并提问:在传花的过程中你能确定花会传到谁的手中吗?总结这是一种不确定事件,在数学上也称为可能性事件,引出课题《可能性》。通过游戏活动的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为之后的新课讲授做好铺垫。

    2.师生互动、探究新知活动一:认识“可能、一定、不可能”老师创设与学生抽卡片的游戏,卡片上分别写着唱歌、跳舞、朗诵,提问:如果先让小明抽,他会抽到什么节目呢?学生回答三种情况都有可能,小明抽完还剩两张,接下来小丽可能会抽到什么?最后只有一张了,小雪会抽到什么?学生经过思考后回答。小丽可能抽到唱歌和朗诵,不可能是跳舞,小雪一定抽到唱歌。老师顺势讲授对于确定的事件我们可以用“一定、不可能”来描述,对于不确定事件可以用“可能”来描述。接着让学生进行小组活动摸一摸两个盒子里面的棋子,并用“可能、一定、不可能”来描述,预设学生回答:一号盒子摸出来一定是红色棋子,不可能是其他颜色和二号盒子可能是不同颜色的棋子,接着询问学生在二号的盒子里你觉得摸到哪种颜色的棋子最有可能呢?通过设疑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动二:认识可能性大小从摸棋子活动中引出可能性也有大小,老师继续提问可能性大小与什么有关系呢?让学生进行活动同桌两个人互相摸一摸:一盒子里有9个红色和1个黄色的的球,另一个盒子是1个红色和9个黄色的球,摸出一个球,记录它的颜色,然后放回去摇匀再摸,重复20次完成表格。并相互说说彼此的发现。在学生交流的同时,我也会走下讲台,及时知道。学生完成后展示表格发现第一次红色球次数多,第二次黄色球次数多,提出疑问:可能性的大小是不是与数量多少有关呢?最后老师学生一起总结:可能性的大小与数量的多少有关,在总数中所占的数量越多,可能性越大,所占的数量越少,可能性就越小。整个教学环节,教师作为组织者引导学生参与知识的形成,让学生体会独立思考和学生之间合作交流知识的乐趣,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3.强化训练,巩固新知这个环节我利用多媒体出示一些罗列事件发生可能性结果的基础性练习,接着继续出示一些综合性题目,提高运用知识的能力。

    4.小结归纳,拓展新知我会引导学生知识梳理,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让学生同桌交流汇报的形式完成小结环节。学生在小结中对整堂课教学内容进行梳理和概括,有利于学生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有效提高学生语言概括能力和整体思维能力。

    5.布置作业,内化新知基于学生对这节课的理解,在下课之后呢,我会布置课后让学生收集生活中有关可能性事件的实例并于下节课交流自己的成果,意义在于加深学生对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意识。总之本节课我始终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不断的引导学生通过活动、讨论、探究等方法参与本节课的学习,以促进学生对本课知识的理解。

    五、说板书设计

    最后我说一下我的板书设计:这样的板书设计意在加强教学内容的直观性,条理清晰,让学生能够更加直观的接受新知。结束语: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各位老师的聆听。

    【五年级上册可能性课件九篇】相关推荐
    [热]幼儿园认识蔬菜教案大全7篇

    我相信幼师都接触过教案,撰写教案有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要想在教学中不断进取,其秘诀之一就是编写好教案。写幼儿园教案要注意哪些方面呢?下面是小编特地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认识蔬菜教案大全7篇”。活动准备:不透明的盒子里面放着香菜。香菜盆栽。活动目标:通过盒子引起孩子的好奇心。经过看、闻、尝来了解香菜。活...

    实用!幼儿园中班秋游教案集锦1440字

    按照惯例,幼儿园教师必须撰写自己的教案,教案在我们教师的教学中非常重要,每一位幼师都要慎重考虑教案的设计,好的幼儿园教案都有哪些内容?为了解决大家烦恼,小编特地收集整理了实用!幼儿园中班秋游教案集锦1440字,供大家参考。活动目标:1、欣赏音乐,能有节奏的开火车。2、在玩开火车的游戏时能够分辨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