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案
  • >幼儿园教案
  • >导航
  • >灰雀教案精华
  • 灰雀教案

    发表时间:2024-08-04

    灰雀教案精华。

    俗话说,手中无网看鱼跳。。作为一位幼儿园教师,我们希望能让小朋友们学到更多的知识,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准备好教案来加强学习效率,。教案有利于老师在课堂上与学生更好的交流。幼儿园教案的内容要写些什么更好呢?为了让你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灰雀教案精华”,请收藏好,以便下次再读!

    灰雀教案 篇1

    《灰雀》是人教版六年制小语第5册的一篇讲读课文,课文透过写列宁用爱鸟之情感染、启发男孩放鸟归林,表现了列宁对男孩的爱,使学生懂得知错就改是诚实的一种表现。

    (一)直奔重点,交流感受。

    生:我感兴趣的问题是小男孩为什么想告诉列宁灰雀没有死,但又不敢讲?

    师:看来同学们有很多感兴趣的问题,你期望这节课老师和大家做些什么呢?

    师:这篇文章人物的对话十分多,学习它最好的办法,就是好好地朗读。同学们此刻就自由读课文,要注意人物的语言,列宁和男孩的对话部分,要慢慢的读,细细的体会。

    师:请同学们看大屏幕。(出示课文2~10自然段资料)这是课文中列宁和男孩对话的部分,这一老一小的话,十分有意思。老师在课前读了几遍课文,个性是列宁和男孩对话部分,我反反复复读了很多遍,发现了许多搞笑的问题。你想不想也在里面找到一些问题呢?

    师:好,回头再细细地读一遍,看看能有什么发现。

    师:你读懂了什么?读懂一个地方、一个词语就能够。

    生:我想问一个问题,为什么那个小男孩说:“会回来的,必须会回来的。”列宁还要问一遍呢?

    (二)适时点拨,深化体验。

    师:其实三只灰雀列宁都十分喜欢。老师在读课文的时候和同学们一样,也产生了很多的疑问,但是老师把这么长的一段课文读成了一个字,你们信么?

    师:我要在黑板上写一个字,这个字不是随随便便写的,是我读了很多遍课文之后才体会出来的。

    师:你猜想一下,老师为什么要把一个简单的“爱”字写在黑板上,你都从这个字里边读懂什么?讨论一下。

    生:男孩刚开始说没看见灰雀,之后又说它会飞回来,必须会飞回来的,他还活着。男孩挺有意思。

    生:我透过一个句子了解到列宁爱灰雀,一天……找遍了也没有找到,“找遍了”说明列宁十分关心灰雀。

    生:我觉得列宁带着病在树林里找遍了灰雀,能看出他爱灰雀。

    生:我觉得列宁爱灰雀,也爱男孩。因为他自言自语的时候说:“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不会飞回来了。”其实他是对男孩说。

    师:你讲的十分好。老师想请你把这一句给全班同学读一遍。(学生朗读)

    生:我认为列宁喜欢灰雀,更喜欢男孩。因为他每句话都在给男孩机会。

    生:不说谎的机会。他已经明白小男孩把灰雀捉回家,而男孩说没看见,我没看见。(读得缺乏感情)

    师:老师帮你体会一下,(教师把语文书收起来)我的语文书突然不见了,(指生)你看见我的语文书了么?

    师:同学们听,理直气壮啊!如果这本语文书就在你那,你还不想还给我,你会怎样说?

    师:其实,我们透过读列宁和男孩的对话,就能感受到列宁对灰雀的爱,但是,老师还有一个问题弄不明白,列宁爱灰雀,男孩就不爱灰雀吗?

    生:男孩也爱灰雀。他要是不爱灰雀的话,怎样会把灰雀捉回家里呢?

    生:列宁看着它们,给他们自由,而男孩却把它捉回家里去自己看。

    师:老师听明白你的意思了,列宁爱鸟,男孩也爱鸟。只但是两个人爱的方式不同。列宁爱鸟,给它自由。男孩爱鸟,把它捉回家,使它失去自由。因此说他们爱的方式不同。

    (三)师生互动,深入研读。

    师:刚才老师和同学们一齐研究了列宁和男孩的这段对话,大家体会的十分好,接下来,我们要把这一部分好好读一读,同学们把书端起来,这次老师想和同学们一齐读。我在读这篇文章的时候啊,要多加一些提示性的语言,也就是说,和课文中的资料有些不同,大家要认真听。这样我们才能配合读好。

    师:一只灰雀不见了,列宁找遍了树林也没找到,他看到一个男孩,就着急地问DD

    师:列宁这时候很着急,但还很友善,再试着读一次。

    生齐:“那必须是飞走了或者是冻死了。天气严寒,它怕冷。”

    师:那个男孩本来想告诉列宁灰雀没有死,但又不敢讲。应对男孩的沉默,列宁自言自语地说──

    生齐:“会飞回来的,必须会飞回来的。它还活着。”

    师:好了,刚才老师和大家一齐读了这一段,如果没有老师的帮忙,也一样能读好吗?

    师:其实我们完全能够把叙述语去掉,直接读两个人的对话,试一试。

    师:同学们,如果课文写到那里就结束了,你同意吗?

    师:看来仅仅写到那里同学们是不会满意的,因为同学们都十分喜欢这只灰雀,关心灰雀的命运。我们一齐来听。

    师:三只灰雀又欢蹦乱跳的在枝头歌唱起来。你听到它们刚才都说些什么了吗?

    师:这时候列宁看看灰雀,又看看男孩,微笑着说:“你好!灰雀,昨日你到哪去了?”(课件出示课文第12自然段资料)读到那里,你有什么疑问?

    师:是呀,老师读课文的时候也产生了这个问题,列宁为什么不问男孩,却要问不会说话的灰雀呢?

    师:是啊,列宁要给男孩留一个面子,他可不想伤害这个诚实可爱的小男孩。鸟回来了,男孩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了,我们就应为他们感到高兴。把书端起来,我们高高兴兴地来读这一段。

    师:(指板书)灰雀、列宁、男孩,一颗爱心就构成了一个生动的小故事。同学们,学到那里,你想对灰雀、列宁、男孩说点什么?说一句你最想说的话。

    生:我想对男孩说:“男孩,你是诚实的。”我还想对灰雀说:“你们可真是三只可爱的小天使啊!”

    生:我想对男孩说:“男孩,如果你是那只灰雀,没有了自由,你快乐吗?”

    生:我想对男孩说:“其实,爱鸟不是把它关起来,而是让它自由地飞翔。”

    师:人与人、人与动物、人与大自然之间,构成了一个爱的世界,但愿这颗爱心永驻同学们的心间。

    灰雀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用自主识字、随文识字等方法,认识“桦、胸”等5个生字;会写“胸、脯”等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概括课文的主要资料,体会列宁善解人意、循循善诱和对儿童的呵护。

    3.联系上下文,读懂文中的词句;透过人物的对话、神态,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了解引用人物的话能够有不同的形式。

    课前交流:

    师:课前咱们一齐来回忆名人故事,回忆这些了不起的大人物。这是谁?(依次出示《难忘的泼水节》、《数星星的孩子》、《爱迪生救妈妈》、《蜜蜂引路》的课文插图)

    师:我们再来认识几位名人(出示17页单元导读插图)这些都是了不起的名人,老师带着你们认识这些名人。

    师:在《蜜蜂引路》中,我们已经认识了,这是谁?

    师:(出示列宁头像)老师带着大家一块去了解列宁。(出示资料袋)列宁是前苏联伟大的革命领袖,他建立了俄国共产党,领导十月革命取得胜利,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师:这天我们学习发生在列宁身上的另外一个小故事——

    师:看老师板课题。雀,上面是一个变形的小,下面是一个“隹”,“隹”就是短尾巴的鸟。

    师:见过灰雀吗?(课件演示三只灰雀),看,这就是灰雀,它的体形比较小,羽毛的颜色丰富,叫声悦耳。跟它们打个招呼吧——亲切地——

    (课件出示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标上自然段的序号。3.想一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生按要求读课文。

    师:同学们读得个性认真,字音读准了吗?句子读顺了吗?

    师:这三个句子里面藏着课文的所有生字,读好可不容易,谁来读读第一句?女生读第二句。男生读第三句。

    师:老师把生字组成的词语请出来。谁会读,就当小老师,带着大家读。

    生带读“白桦树”。

    师:看,这就是白桦树,高大、挺直,树干上还有像眼睛似的节。

    一生领读“胸脯”。

    师:注意“脯”读第二声。胸脯在哪,拍拍自己的小胸脯。

    师:在古代,月大多数是“肉”的变形,与身体器官有关的字很多都有月字旁,我们一齐找找。

    老师做动作,指脸,脖子,背,胳膊,腰,腿,脚等,学生说出相应的部位

    (出示“婉转”)生读。

    师:“婉转”在词典上有两个意思。(出示两种意思)课文指婉转的什么?应当选第几种呢?

    (出示面包渣)生读。

    师:生词读准了,还记得第二个要求吗?(出示自读要求)全文共有多少个自然段?

    师: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呢?不急,这篇课文有好几个自然段的开头,都是表示时间的词语,我们一齐来找一找,圈一圈。

    学生找的词语有“有一年冬天”“一天”“第二天”。

    师:这三个时间,把课文分成了三个部分。老师请三名同学分别来读这三部分。其他同学,仔细听,认真想:在每一个时间里,发生了什么事?

    一天,一只的灰雀,列宁遇见了,并与他交流。

    第二天,列宁又看到。

    师:我们根据时间把课文分成了三部分,读懂了每部分的意思,再把三部分的意思连起来,就是课文的主要资料。

    1.观察图画,引导说话。

    师:课题是灰雀,(出示课文插图)你看到了怎样的三只灰雀呢?谁能用一个词语说一说。

    2.品读词句,感受“灰雀”。

    师:课文中是怎样写这三只灰雀的呢?默读第一段,找找描述灰雀的语句,划下来。

    师:怎样的三只灰雀呀?用一个四字词语,就是——

    师:这叫动态。咱们来想象一下,这三只灰雀,(手势)一会儿从这边的树枝跳到那边的树枝,一会儿从——

    师:抑扬顿挫、变换着调子,咱们一块来听。(播婉转的鸟鸣声)一会儿高,一会儿——(低),一会儿短,一会儿——(长),像唱歌一样,这就叫——(婉转)谁来读一读这样的叫声?

    两名同学读。

    师:老师读,你们闭上眼睛,像放电影一样,在头脑里出现灰雀的颜色、动态、声音。(配乐读)

    生齐配乐读。

    3.自主品读,感受“列宁爱灰雀”。

    师:课文的第一自然段,除了写灰雀的样貌,还写了什么?

    生交流。

    师引读:寒冷的冬天,四周光秃秃的,三只灰雀给公园带来了生机,——(生读句)在公园散步的列宁,正在养病,三只灰雀呀,给列宁带来了快乐——(生再读)

    四、指导写字。

    师: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按间架结构能够分成哪几类?

    师:生字重新排起了队,你发现了什么?注意每个字左边、右边的占格位置。

    重点指导:“低”注意下面的“点”不要漏掉;“步”注意下面不要多加点;“或”的斜钩、点。

    师:上节课,我们读了课文,学习了生词。此刻来考考大家,课文的这些词语,你们认识了吗?

    师:透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还明白列宁十分喜欢这三只惹人喜爱的灰雀,经常来到白桦树下仰望,一天,列宁走到白桦树下,发现什么了?

    女同学齐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

    男同学齐读课文的第十一自然段。

    师:解决这两个问题,我们先默读课文的3-10自然段列宁和男孩的对话。用波浪线划下列宁说的话,横线划下男孩说的话。

    生默读课文。

    师:带着你们提出的问题,听老师读列宁和男孩的对话,边读边想。

    师:怎样受列宁的启发呢?让我们来体会体会。女同学,你们读列宁的话,男同学读小男孩的话。

    师:我们一块来到白桦树下,诶,那只胸脯深红的灰雀不见了,列宁看见一个小男孩,就问——(女生读)

    师:读出焦急来。这时,列宁看见一个小男孩,就焦急地问——

    师:列宁明白了,于是他走到小男孩跟前,‘小男孩,明明是你把灰雀藏起来了,快把它交出来吧。’列宁是这么说的吗?

    女生读“必须是飞走了,或是冻死了,……”

    师:多好,可惜,关心,惋惜都在其中了。我就是那个小男孩,你想想怎样说能打动我,谁来读一读?

    师:同学们,列宁明明明白灰雀是被男孩捉走的,他对小男孩,有批评吗?

    师:列宁有的是用话语和爱鸟的情感打动男孩、感染男孩、启发男孩。所以,当列宁问:“会飞回来?”孩子是肯定地说——

    师:同学们,明白这时候,小男孩心里在想什么吗?

    师:你们都明白了,独自藏起来是喜欢,放飞自然更是喜欢,男孩也是很喜欢灰雀。同学们,老师们把你们体会到的句子放在屏幕上,有什么发现吗?

    师:当我们深入理解一个句子的时候,对话也能够这么呈现。

    师:没有提示语了,分主角读一读,还能够加上动作演一演。

    两人一组演。

    让孩子们推荐一组上台。

    师:看,那只胸脯深红的灰雀果然回来了,列宁看看男孩,又看看灰雀,微笑着说——

    生读“你好,灰雀……”一句。

    师:你们都感受到了,列宁是爱男孩的,列宁对男孩的爱含着理解和爱护。带着这样的理解,我们再来读读这段话。

    师:孩子们,如果灰雀会说话,如果灰雀会说话,它会说什么?选取一种句式,写下来。

    生1:昨日小男孩把我捉去了,此刻它又把我放了,您就不要说它了。

    生:昨日小男孩把我捉走了,它给我很多面包渣,请您放心,它不会伤害我的

    生:昨日它把我抓走了,它很好地招待了我,但我对它说,大自然才是我的家,请不要斥责他。

    生:列宁喜欢那只胸脯深红的灰雀,小男孩也喜欢灰雀。

    师:列宁、灰雀、男孩,这是一幅多么和谐完美的图画。

    师:我们还能够找一找这些大人物的故事,读一读。这节课就上到这。

    灰雀教案 篇3

    1、懂得知错就改是诚实的一种表现。

    2、继续让学生质疑、答疑,逐步培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结合语言文字学习,体悟列宁对孩子的爱、对灰雀的爱,体悟男孩做错事的复杂心情。

    1、通过一、二年级教学,学生已具有质疑勇气,也喜欢在小组合作进行朗读、表演,但在质疑和合作学习中,往往暴露出不足,需进一步关注和培养,

    2、课堂讨论中学生往往会脱离文本,需要在教学中特别关注。

    1、创设情景,谈话引入,揭示学习目标:

    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灰雀》,(出示课件)听,灰雀的叫声多么动听!列宁每天来到这儿,都和它们打招呼。可是有一天,列宁来到白桦树下,发现那只胸脯深红色的灰雀怎么了?(生齐:不见了)列宁找遍了周围的树木,都没有找到。这时,列宁看见了一个小男孩,列宁和小男孩说了什么?让我们一起来听听他们的对话,体会他们当时的心情。

    2、学习2~9段,从对话中体会人物的心情:

    师:自由读2~9段,用“____”画出列宁说的话,反复地读,体会列宁说的每句话里都包含着怎样的心情?你能读出这种心情吗?

    生1:我体会到列宁着急的心情。我来读读这句话……

    生2:老师,我认为他没有读出着急的语气,让我来读读……

    师:生2善于倾听,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真好!请继续交流。

    师:你有两个词读得特别好──“多好”、“可惜”,真高兴你能抓住关键词来体会,还能在朗读中表达出来,太棒了,这个学习方法值得推广。列宁的着急、担心、惋惜都集中表达了他对灰雀的喜爱之情。那么,这只灰雀(板画灰雀)究竟哪儿去了?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6:我猜是一个调皮的孩子用弹弓射伤了灰雀,这个小男孩把灰雀带回家养伤了。

    师:你的想像力很丰富,但你能从课文中找出依据吗 ? ( 生不语 ) 请你再读读课文。

    生6:哦!我刚才的猜测是不对的,如果真是那样,小男孩肯定会对列宁说出实情,而不是不敢吱声。

    师:太好了,请同学们找出男孩说的话或能证明灰雀是被男孩抓走的语句,仔细体会男孩的心情,想想他这时心里会想些什么?

    生7:我从“没看见,我没看见”这句话看出灰雀是被男孩抓走的。

    生7:因为他说话的语气是吞吞吐吐的。我来试着读这句话。

    师:(引导学生展开合理的.想像,一步步地体会男孩的心理变化)这时男孩的心情会是怎样的?他会想些什么?

    生8:老师,我从“会飞回来的,一定会飞回来的,它还活着”这句话可以看出灰雀是被男孩抓走的。如果他没有抓走灰雀,那他怎么知道灰雀还活着?

    生10:我从列宁的话中体会出的,他也一定看出是男孩抓走了灰雀,但怕伤害男孩的自尊心,没有批评他,而是用语言去感动他。我来读读这句话……

    师:说得多好啊!老师真没想到你是一个这么出色的孩子。(引导学生进行小结)那么男孩为什么要抓走灰雀,后来又为什么放走灰雀呢?你认为他和列宁比起来,谁更爱灰雀?

    生10:男孩抓走灰雀是因为他喜欢灰雀,想把他抓回去饲养,后来他认识到自己这样做是不对的,又把灰雀放回来。

    生10:男孩和列宁都爱灰雀,但男孩却让灰雀失去了自由,而列宁却喜欢灰雀无拘无束地在大自然中生活。

    师:对呀,所以说男孩对灰雀的爱是自私的,而列宁对灰雀的爱却是无私的,他还用这种爱感染和教育了小男孩,使他成为一个诚实的孩子。让我们合作分角色朗读列宁和小男孩的对话,再一次体味他们之间那种美好的情感。

    3、创设情境,在分角色朗读中深入体验人物的情感:

    ⑴ 自由找伙伴朗读对话部分。

    (学生三三两两分散开来,不同人数的组合,不同方式的朗读表演,彼此间出谋献策,气氛非常热烈。)

    ⑵ 小组上台朗读,师生共同评价:

    生1:这三位同学读得不错,我给XX提一个优点、一个缺点。优点是声音响亮,缺点是发音还不是很准确。

    生2:我也给XXX提个建议,他读“……”这句话时,没有读出担心的语气,我来读读。

    生3:我给XXX提个建议,他今天如果不扮演小男孩,扮演列宁更合适些。因为他今天系了条领带,很神气。

    生4:他们表演得很不错,但我给他们提个建议,如果能不看课文,再加上一些动作,表情就更好了。

    生5:(满脸羡慕地)老师,她们表演得真好。我们小组也想试试,好吗?

    师:刚才,同学们通过观察、倾听,从多角度进行了评析。相信大家对课文内容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同学们在评价交流中表现出了友善、谦虚、自信的品质,真令老师感动。

    4、学习10~12段:

    师:(出示课件)瞧,那只胸脯深红色的灰雀回来了,三只灰雀又在枝头欢蹦乱跳地唱起了歌,树下多了一位真心爱它的好朋友,是谁呢?(男孩)请大家自由读10~12段,想想还有哪些不理解的问题,或是自己理解了,想考考别人的?

    师:(经过梳理,归纳出几个问题)你们有哪些解决问题的方法?

    师:现在你们就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解决这些问题。

    (学生有的读书,有的轻声讨论,有的静静思考,展示出主动学习的风姿。)

    生8:我明白了男孩为什么低着头,他在为自己做过的事感到内疚。

    生10:我反对,如果他这么害怕,那他还来到这儿干什么,干脆躲开算了。

    生11:可是,他想做一个诚实的孩子,因此虽然心里有点害怕,也还是来了。

    师:(欣喜地听着,看着)你们的争论很有意义,经过这一番唇枪舌战,相信你们对这个问题体会得更深入,请继续交流。

    生12:我明白“列宁为什么对灰雀说话”。他是在暗示男孩做得不对。

    师:你说得真好。那么如果列宁直接问男孩:“哦!原来是你抓走了灰雀,今天又把它放,回来了。对不对?”如果你们是小男孩,听了这话心情会怎样?

    师:是啊,列宁是多么了解小男孩的心,小男孩知错就改,列宁还怎么忍心去责备他呢?

    生13:老师,我们在二年级的时候学过《诚实的孩子》,讲的是列宁不小心打碎了姑妈家的花瓶,开始不承认,后来主动写信给姑妈认错。这件事与我们这篇课文很相似,只是他们承认错误的方法不同,小时候的列宁和这个男孩一样,都是诚实的孩子。

    师:你的发言很精彩,体会得很深刻。列宁也有过相似的经历,更能体谅小男孩的心,用幽默的话语巧妙地保护了男孩的自尊心。列宁是多么爱孩子啊!

    生14:我明白列宁为什么微笑,因为他看见灰雀回来了,很高兴。

    生15:我补充,我认为更重要的是列宁因为看到男孩承认了错误而感到很高兴。

    师:你们说得都对,灰雀回来了,小男孩也知错就改了。列宁是多么高兴啊,让我们也高高兴兴地读读课文吧。

    5、总结谈话,提炼升华:

    师:学了这篇课文,大家有什么感受?你们想对灰雀、对列宁,对男孩、对自己或对别人说些什么呢?

    生1:我想对自己说,要向小男孩学习,做个知错就改的诚实的孩子。

    生2:我想对灰雀说,你重新回到大自然的怀抱,我真为你高兴。

    生3:我想对男孩说,你能知错就改,是个诚实的孩子。

    生4:我想对列宁说,您爱灰雀,更爱小男孩,您真值得我们学习。

    生5:老师,我有个问题,为什么课题要叫《灰雀》?

    师:呀!你的问题太令我惊喜了,是啊,题目为什么要叫“灰雀”?以用别的题目代替吗?

    师:行啊,听起来都不错,能不能说出各自的理由,让大家评评用哪个题目最好。

    生8:课文是写小男孩怎样改正错误,成为诚实的孩子,所以我认为可以用“诚实的孩子”做题目。

    生9:我觉得课文中列宁是个很重要的角色,题目应该叫“列宁和男孩”。

    师:哟,说的都有根有据的,那我们是否把题目改过来?

    生10:我觉得还是用“灰雀”做课题好。因为课文就是围绕灰雀来写的。从这件事情来表现列宁爱灰雀,更爱孩子,孩子是个知错就改的诚实的孩子。

    师:说得真好,作者正是以灰雀作为线索,谱写了一首人与大自然、人与人之间的爱的颂歌……

    灰雀教案 篇4

    列宁、灰雀和一个孩子之间的故事.列宁在公园里寻找三只惹人喜爱的灰雀当中的一只时,遇到了将灰雀捉走的男孩,经过交谈,受到感动的男孩将灰雀放了回来.

    有一年冬天,列宁在郊外养病。他每天到公园散步。公园里有一棵高大的白桦树,树上有三只灰雀:两只胸脯是粉红的,一只胸脯是深红的。它们在树枝间来回跳动,婉转地歌唱,非常惹人喜爱。列宁每次走到白桦树下,都要停下来,仰望这三只欢快的灰雀,还经常给它们带来面包渣和谷粒。

    一天,列宁又来到公园,走到白桦树下,发现那只胸脯深红的灰雀不见了。他在周围的树林中找遍了,也没有找到。

    这时,列宁看见一个小男孩,就问:“孩子,你看见过一只深红色胸脯的灰雀吗?”

    列宁说:“一定是飞走了或者是冻死了。天气严寒,它怕冷。”

    那个男孩本来想告诉列宁灰雀没有死,但又不敢讲。

    男孩看看列宁,说:“会飞回来的,一定会飞回来的。它还活着。”

    “一定会飞回来!”男孩肯定地说。

    第二天,列宁来到白桦树下,果然又看到那只灰雀欢蹦乱跳地在枝头歌唱。那个男孩站在白桦树旁,低着头。

    《灰雀》一课主要讲述的是列宁、灰雀和一个小男孩之间的故事。列宁在公园里寻找三只惹人喜爱的灰雀当中的一只时,遇到了将灰雀捉走的男孩,经过交谈,受到感动的男孩将灰雀放了回来。这个故事体现了列宁善解人意,对男孩的尊重、爱护以及男孩的诚实和天真。

    本堂课,我和学生在探讨上进行的十分圆满,但我却有些忽略了朗读这一块。语文课堂,朗读占有极大的比重,究竟怎样合理地朗读,才能做到做适合于学生的发展呢?我想,首先要做到能与文中的人物在情感上发生共鸣,在此基础上,学生的朗读才能有迹可循。我在教学中,完成了第一步;接下来,便是让学生融入角色,将感情带入文中,激情朗读。可在实际教学中,我自觉还缺乏合理引导的手法,因而,课堂上,学生始终无法读出列宁焦急寻找的语气。这时,我虽提示学生,可以想象一下自己心爱的东西丢了,自己是怎样的心情,但学生依旧把握不准。而此时,我本该发挥作用,示范朗读,可我却忘了这么做,可见,我的临场应变能力需要很大的.提高。最后,这一环节,在学生并没有很好的进行朗读情况下,我就进入了下一环节。在朗读环节中,我还不会采取多种方式教学,这是我今后需要不断学习的其中一方面。

    虽然在第一课时中,已经比较全面地学习了字词和课文的初读,但这并不是说字词的学习在第二课时中就可以停息。相反,在课堂中,抓住一些重点的字词,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也能起到增加词汇的作用。在《灰雀》一文中,有不少词语是需要随文理解的。但这一步我却忽略了。所以在这一堂课中,学生在基础知识方面,学得不太扎实。

    ……

    整堂课从总体看,还算成功,但细细分析,存在的缺陷也不可少看。但是,教学就是一个不断尝试,然后不断发现不足,加以改进的过程。所以,我相信,认真做好反思,并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改进,我会有所进步,有所收获!

    灰雀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认识“桦、胸”等5个生字。会写“郊、散”等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郊外、散步、胸脯”等14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读懂文中的语句。

    3、了解列宁用爱鸟之情感染、启发孩子放鸟归园的故事,体会列宁爱鸟更爱孩子的情感,懂得知错就改是诚实的表现。

    教学重难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读懂文中的语句。

    2了解列宁用爱鸟之情感染、启发孩子放鸟归园的故事,体会列宁爱鸟更爱孩子的情感,懂得知错就改是诚实的表现。

    教学过程:

    1、出示列宁照片,这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列宁同志。利用课前预习收集的资料,谈谈你对列宁的了解。

    2、学生交流后,教师小结简介列宁。今天要学习的这个故事,就是一个发生在伟大领袖列宁身上的看似平凡而又不平凡的故事。

    2、指名逐段朗读课文,检查自读情况。重点指导读准“散(sàn)步”、

    “胸(xiōng)脯(pú)”、“白桦(huà)树”。注意“诚”“病”“蹦”读后鼻音。

    3、赛读课文,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读书竞赛,互相提提意见、帮助别人读得更好。

    三、指导学习,读懂第1自然段

    1、指名读第1自然段,说说了解到了什么。

    2、课文是怎么描写这三只灰雀的?找出来读一读。

    说说哪几个词语用得好,借助多媒体动画,相机理解“婉转”、“来回跳动”、“惹人喜爱”。

    3、教师引读列宁喜爱灰雀的句子,体会列宁心中的感受,指导朗读第一自然段。

    4、巧妙结尾、设置悬念:第二天,那只深红胸脯的灰雀竟然不见了。那只灰雀到哪里去了?列宁和小男孩围绕着这只灰雀发生了一段怎样的故事呢?下节课继续学习。

    1、抄写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的词语。

    阅读《列宁简介》、《纽扣》、《列宁参加义务劳动》、《列宁理发》、《不同的爱》。

    贴出三只灰雀在枝头欢歌、跳跃的图画。

    听,三只灰雀在枝头欢蹦乱跳地唱歌,多么惹人喜爱。列宁每天散步都来到这儿,和它们打打招呼,问候问候它们。可有一天,列宁发现有一只灰雀不见了,那只灰雀到哪儿去了呢?

    1、自由轻声读一读课文 3-10自然段,哪几段是列宁说的话,哪几段是小男孩说的,找一找、读一读。

    2、屏幕出示课文3.5.7.9自然段,请大家读列宁的这几句话,仔细体会列宁这些话的意思。

    A、学生交流。哪句话特别有体会,可以说一说,也可以把体会到的用朗读来告诉大家。

    B、列宁的着急、担心、惋惜、关心集中表达了列宁对灰雀的一种情感。用一个词来概括,是什么?板书:爱。

    3、聪明的孩子,有谁知道灰雀到底到哪里去了?你从课文哪儿看出来的?出示4.8.10段。

    A、各自练读这几段话,指名朗读检查。指导读好“一定会飞回来的!”教师运用手势,指导学生加强语气。

    C、男孩为什么要捉走这只灰雀?他对灰雀的喜爱和列宁对灰雀的喜爱有什么不同?小组讨论、发表看法,相互补充,汇报体会。

    5、相机小结:列宁的爱是给鸟自由,男孩的爱却夺去了鸟的自由,列宁才是真正的爱鸟!

    6、细细体会列宁和男孩的心理感受,分角色朗读3-10自然段,

    1、在列宁真爱的感染下,小男孩把灰雀放回树林,看,它们又在枝头欢唱了。

    2、自由朗读11-13自然段。

    3、读了这几段,你会提出什么问题吗?学生交流、提出疑问,如“列宁为什么要问鸟?鸟怎么会说话呢?”等等。

    4、小组讨论,解答上面列出的两个关键问题。教师参与讨论、引导学生深入体会,列宁尊重孩子,理解孩子,他可不愿伤害这个可爱的小男孩的心,这就是对孩子的爱!

    5、你们一定也和列宁一样,为鸟儿重归自然、为孩子改正错误而高兴吧!拿起书来,美美地读读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

    1、拓展阅读。

    阅读《微笑》、《从花瓶中学会了诚信》、《华盛顿与樱桃树》、《少年沈从文》、《算数题与文学课》。

    2、拓展写话。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你有什么体会,生活中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

    请写一写。

    灰雀教案 篇6

    【学习目标】:

    1、能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懂得做错了事就要改正,做一个诚实的孩子。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诵读人物对话,体会不同人物的心情和感情,体会列宁对灰雀、对男孩的喜爱之情。

    3、体会列宁善解人意,循循善诱和对儿童的保护,懂得做错事情应该改正的道理,同时受到保护鸟类等动物的教育。

    【教学重难点】

    1.列宁发现灰雀消失之后,通过推心,得体的交流使孩子放回了灰雀的经过。

    2.通过人物的神态和语言来领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教学重点】

    1、认识列宁对男孩的关爱和教育,渗透保护鸟类的教育。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诵读人物对话,体会不同人物的心情和感情。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题,激发兴趣

    1、讲述蜜蜂引路故事。学生简单叙述。

    蜜蜂引路中,列宁是个什么样的人?(善于观察,积极思考)

    2、出示列宁照片,请学生结合课前收集的资料简单地介绍一下列宁的事。(722331.COM 教师资源网)

    学生交流后,教师简介列宁。

    3、出示灰雀图片

    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是怎样的灰雀吗?

    听,三只灰雀在枝头欢蹦乱跳的唱歌,多么惹人喜爱。列宁每天都来这儿散步,和他们打打招呼,可是有一天,列宁发现风有一只灰雀不见了,那只灰雀去哪儿了呢?

    板书:灰雀

    二、初读感悟

    1、让学生充分地、大声地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3、指名分自然段读,先小组交流,再个别交流。理清课文脉络。

    三、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说说读懂了什么。

    2、列宁和小男孩因为灰雀,而有了这段故事。我们先来看看漂亮的灰雀吧。

    灰雀给你留下什么样的印象?

    学生根据自己的审美回答。(美丽、漂亮、可爱)

    3、课文中哪些句子描写了灰雀,找一找,用横线把它画出来 说说哪几个词语用得好。

    相机理解“婉转”、“来回跳动”、“惹人喜爱”。

    4、你喜欢灰雀吗?读读课文,从哪儿感受到他招人喜欢。

    带着喜爱的心情读一读:“公园里有一棵高大的白桦树……”。

    5、列宁喜欢这三只灰雀吗?从哪儿看出来。

    (列宁每次走到白桦树下,都要停下来仰望这三只欢快的灰雀,还经常给它们带来面包渣和谷粒。)

    抓重点词语“每次……都……、仰望、经常”体会。

    四、学习2-10自然段

    自己读读课文3—10自然段,找出描写列宁喜欢灰雀的句子。

    列宁每天来到这儿,都和它们打打招呼,问候问候他们。可是有一天,列宁来到白桦树下,发现那只胸脯深红色的灰雀不见了。列宁找遍了周围的树林,都没有找到。

    (一)、学习要求。

    师:这时,列宁看见了一个小男孩,他和小男孩说了什么?(要求:默读课文3-10自然段,把列宁说的话划出来,再体会一下列宁当时的心情怎样?)

    生读,师巡视。

    (二)、列宁爱灰雀。

    1、出示句子“他在周围的树林中找遍了,也没有找到。”

    列宁当列宁发现一只灰雀不见了的时候,他心情会怎样?又会到哪儿去找呢?体验“找遍了……也找不到灰雀”的心情。指导读。

    2、四处找遍了也不见鸟儿踪影的列宁,这时说的每一句话都包含着怎样的心情呢?自己再读读列宁说的话,体会体会列宁这时的心情。(引导出示列宁的三句问话)

    ①“孩子,你看见过一只深红色胸脯的灰雀吗?”(关心灰雀)

    ②“那一定是飞走了或者是冻死了。天气严寒,它怕冷。”(担心灰雀)

    ③“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不会飞回来了。”(伤心)

    细细地读一读这些话,你体会到了什么?老师相信你们肯定能读出列宁的着急、担心、惋惜和关心,因为它们都集中表达了列宁对灰雀的一种情感。用一个词来概括,是什么?

    “爱”

    那你再好好地读读这三个句子,体会一下列宁当时的心情。

    生自由读三个句子。

    (三)灰雀哪儿去了。

    1、可是,列宁喜爱的灰雀究竟哪去了?聪明的孩子们你们能告诉列宁吗?(被小男孩捉去了)课文中没有明确地告诉我们灰雀是被小男孩捉去的,你们会不会冤枉了小男孩呀?(没有)

    那就请你再仔细读一读这部分课文,把能看出灰雀的消失和小男孩有关的句子一句一句都找出来,并说明理由让我心服口服,行不行?可以在有关句子前面打上钩。(板书:灰雀小男孩)

    生自由读,师巡视。

    (1)男孩吞吞吐吐地说:“没看见,我没看见”。

    理解“吞吞吐吐”的意思,说说他当时心理是怎么想的?那你能读好它吗?

    (2)“那个男孩本来想告诉列宁灰雀没有死,但又不敢讲。”

    为什么他不敢讲?他在害怕些什么?相机板书:占为己有

    谁能读好他此刻的矛盾心情。

    (3)男孩看看列宁,说:“会飞回来的,一定会飞回来的。它还活着。”

    “一定会飞回来的!”

    ①从这儿你又感受到了什么?这时候,小男孩在想什么呢?

    ②教师运用手势,指导学生加强语气读出“一定会飞回来的!”。

    板书:知错就改

    (4)读到这儿我们已经知道灰雀是小男孩抓了。那么,男孩为什么要抓那只灰雀呢?(因为小男孩很喜欢那只灰雀。)你们觉得是这样吗?

    (5)列宁爱灰雀,孩子也爱灰雀,他们的爱有什么不同?你更赞同谁的爱?为什么?

    小结:老师明白大家的意思了。列宁爱鸟,给它自由;孩子爱鸟,把它捉回去,让它失去了自由。列宁是真正的爱鸟。

    五、学习课文11-13自然段

    (一)、同学们今天的朗读真不错。那么,灰雀真的如小男孩说的那样飞回来了吗?课文11-13自然段中哪个词说明了这一点?(果然)

    (二)列宁爱小男孩。

    1、男孩在列宁真爱的感染下,真的把鸟送回了公园。三只灰雀又在枝头欢蹦乱跳地歌唱。树下他们又多了一位真正的好朋友。

    2、听到这儿,你有什么问题?

    列宁为什么不问会说话的男孩,却问不会说话的灰雀呢?

    因为小男孩已经改正了错误,列宁就不再去追究了,从这儿我们可以看出列宁对改正错误的小男孩的爱

    3、学到这儿我们可以看出,列宁不仅爱灰雀,更爱孩子。他以一颗宽容之心使孩子改正了错误,又保护了孩子,也使我们能重新看到这样和谐的画面。

    4、你们一定也和列宁一样,为鸟儿重归大自然,为孩子改正错误而高兴吧!拿起书来,让我们带着这份浓浓的爱意再来读读课文吧!

    六、体验、升华

    1、(课件演示)在列宁真爱的感染下,小男孩把灰雀放回了树林。看,它们又在枝头欢唱了。如果现在你就是树枝上那只唱歌的灰雀,你会对(列宁或男孩)说些什么呢?请在我们课文的空白处写下你的“三言两语”。

    2、小组交流,全班交流。

    灰雀教案 篇7

    一、看拼音,写词语。

    jiāo wài Sàn bù xiōng pú yǎng wàng huān kuài huòzhě

    yán hán kě xī kěn dìng guǒ rán chéng shí miàn bāo zhā

    二、加偏旁成新字,再组词。

    三、组 词。

    我____后见不到灰雀了。 灰雀____经飞走了。

    我____也见不到灰雀了。 一只灰雀停____树上。

    我是一名勇敢的____土。 列宁____在树下和男孩说话。

    列宁给灰雀____来了食物。 列宁____表灰雀感谢男孩。

    六、造 句。

    肯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言白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读下面的一段话,按要求回答问题。

    日月潭景色宜人。无论在早上,黄昏,晴天或雨天,她都会呈现出各种不同的面貌。黎明时,湖面的轻烟还没散去,隐隐约约地看天边的晨星和远山的几点灯光。日落的时候,潭水荡漾着美丽的霞光。在艳阳高照的当儿,整个日月潭,都清晰地层现在眼前,使人胸襟突然开阔起来。蒙蒙细雨的时候,她好像披上了一层薄薄的'轻纱,周围的景物都那么朦胧,充满了神秘感。

    1.给下面的字注音。

    2.写出近义词。

    清晰—— 朦胧——

    3.这段话是围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来描写日月潭的。

    4.这段话写了日月潭_____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时候的宜人景色。

    灰雀教案 篇8

    《灰雀》是一篇充满童趣又颇耐人寻味的文章,记叙了一个小男孩在列宁爱鸟言行的影响下,把捉回家的鸟又放回树林的故事。

    有一年冬天,列宁在郊外养病。他每天到公园散步。公园里有一棵高大的白桦树,树上有三只灰雀:两只胸脯是粉红的,一只胸脯是深红的。它们在树枝间来回跳动,婉转地歌唱,非常惹人喜爱。列宁每次走到白桦树下,都要停下来,仰望这三只欢快的灰雀,还经常给它们带来面包渣和谷粒。

    一天,列宁又来到公园,走到白桦树下,发现那只胸脯深红的灰雀不见了。他在周围的树林中找遍了,也没有找到。

    这时,列宁看见一个小男孩,就问:“孩子,你看见过一只深红色胸脯的灰雀吗?”

    列宁说:“一定是飞走了或者是冻死了。天气严寒,它怕冷。”

    那个男孩本来想告诉列宁灰雀没有死,但又不敢讲。

    男孩看看列宁,说:“会飞回来的.,一定会飞回来的。它还活着。”

    “一定会飞回来!”男孩肯定地说。

    第二天,列宁来到白桦树下,果然又看到那只灰雀欢蹦乱跳地在枝头歌唱。那个男孩站在白桦树旁,低着头。

    当然,灰雀没有告诉列宁昨天它去哪儿了。列宁也没再问那个男孩,因为他已经知道,男孩是诚实的。

    《灰雀》是一篇叙事文章。如果列宁就是主动者,他实施了一次人性化的教育。如果孩子是主动者,被列宁对灰雀的那种真诚的喜欢所感动。文章的重点放在列宁的教育上。列宁运用了人性化的教育,使男孩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知错就改。男孩子被列宁对灰雀这种诚挚的喜欢所感染,明白了爱不是占有,爱应该是让被爱的事物更好的生活这个道理。

    课文结尾点明中心:“列宁也没再问那个男孩,因为他已经知道男孩是诚实的。”

    但是如果把列宁当做这个故事的第二角色,男孩是主动者的话,读者理解起来显得非常轻松。

    第一次对话:列宁看见一个小男孩,就问:“孩子,你看见过一只深红色胸脯的灰雀吗?”

    在有感情朗读的基础上,给这两句添加修饰“问”和“说”的形容词,通过添加,学生体会到了列宁找不到灰雀的担心、焦虑,体会到了男孩回答时的吞吞吐吐,犹豫不决。孩子更容易理解同龄人的心情,这时候问学生,男孩为什么要吞吞吐吐,学生有很多回答,有的说:“紧张,因为心里有鬼。”“害怕,自己捉了灰雀,被人发现了。”“因为他说谎了。”

    第二次对话:列宁说:“那一定是飞走了或者是冻死了。天气严寒,它怕冷。”在“爱不是占有”这个主题下,列宁不是实施教育的主动者,所以他说这句话不是出于教育的目的,而是内心真情的流露,学生再一次体会到爱,那就是对被爱事物的真切的关心和担忧。

    那个男孩本来想告诉列宁灰雀没有死,但又不敢讲。这句话中,我们抓住“想告诉”和“不敢讲”这种矛盾表现。为什么想告诉?只有一个原因,列宁对灰雀这种深切担忧感染了孩子,孩子其实也是善良的。“不敢讲”是因为他毕竟是一个孩子,一个自己意识到做了错事的男孩,出于自我保护,他不敢讲。

    “一定会飞回来!”男孩肯定地说。

    “可惜”一词看出了列宁对失去灰雀的无比惋惜,追问“会飞回来?”通过添加形容词,看出列宁的迫不及待,从而列宁对灰雀的喜爱再一次得到体现。孩子的句子里出现了两个“一定”,通过添加修饰语气的词,学生体会到了孩子已经完全被列宁对灰雀的感情所感动,毫不犹豫地要把灰雀放回来的心理。

    通过三次对话,列宁是真情的自然流露,孩子是深受感动,自觉感悟。再问:“男孩为什么前面是‘抓’,后面却要‘放’呢?‘抓’和‘放’是一对反义词,可我们恰恰看到了同一种情感,你喜欢用哪个词来表现你对灰雀的情感呢?为什么呢?”课文主题在这个问题中得到了升华。

    最不喜欢那句话:“列宁看看男孩,又看看灰雀,微笑着说:‘你好!灰雀,昨天你到哪儿去了?’”一个胜利者得意洋洋的语气隐含其中。列宁明明知道灰雀是男孩抓走的,也知道是男孩放回来的,而且男孩低着头,已经承认错误了,为什么还要问这一句话呢?除了穷追猛打,给男孩再加一棍外,还有什么理由让列宁问这句话呢?而这样一来,不是又与教参所以为的“尊重、爱护”这个中心背道而驰了吗?还不如改为:“列宁拉过男孩,拍着他的肩膀,指着灰雀,微笑着地说:“看,这就是我昨天说的那一只灰雀。它多漂亮,多快乐呀!”男孩也跟着笑起来。

    灰雀教案 篇9

    学习目标

    1、认识“桦、胸”等5个生字。会写“郊、散”等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读懂文中的语句。

    3、了解列宁用爱鸟之情感染、启发小朋友放鸟归园的故事,体会列宁爱鸟更爱小朋友的情感,懂得知错就改是老实的表示。

    课前准备

    1、生字卡片。

    2、教学挂图。

    3、多媒体课件。

    4、收集关于列宁的生平、故事等资料。

    第一课时

    看图导入,交流资料

    1、出示列宁照片,说说他是谁?利用课前预习收集的资料,谈谈你对列宁的了解。

    2、同学交流后,教师小结简介列宁。今天要学习的这个故事,就是一个发生在伟大领袖列宁身上的看似平凡而又不平凡的故事。

    3、板书课题,书空“雀”字笔顺,提示“雀”字是从描摹鸟的体形而造出的象形字。

    读通课文,初步感知

    1、同学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好自然段序号。

    2、指名逐段朗读课文,检查自读情况。重点指导读准“散(sàn)步”、

    “胸(xiōng)脯(pú)”、“白桦(huà)树”。注意“诚”“病”“蹦”读后鼻音。

    3、赛读课文,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读书竞赛,互相提提意见、协助他人读得更好。

    4、课文哪几自然段是具体写列宁寻找灰雀、灰雀回到林中的事的?

    2~13是课文的具体写这件事的,那第1自然段告诉了俺们什么呢?

    学习课文,第一小节

    1、指名读第1自然段,说说了解到了什么。

    2、课文是怎么描写这三只灰雀的?找出来读一读。

    说说哪几个词语用得好,借助多媒体动画,相机理解“婉转”、“来回跳动”、“惹人喜爱”。

    3、教师引读列宁喜爱灰雀的句子,体会列宁心中的感受,指导朗读第一自然段。

    4、巧妙结尾、设置悬念:第二天,那只深红胸脯的灰雀竟然不见了。那只灰雀到哪里去了?列宁和小男孩围绕着这只灰雀发生了一段怎样的故事呢?下节课继续学习。

    学习生字,指导书写

    1、同学自主观察本课生字有什么特点。

    2、说说你是怎么记住它们的字形的?

    3、提醒:本课左右结构的字较多,注意左右比例。独体字“步”、“者”书写时笔画要舒展。

    4、同学描红、摹写。

    第二课时

    贴图导入,激发兴趣

    1、贴出三只灰雀在枝头欢歌、跳跃的图画。

    听,三只灰雀在枝头欢蹦乱跳地唱歌,多么惹人喜爱。列宁每天散步都来到这儿,和它们打打招呼,问候问候它们。可有一天,列宁发现有一只灰雀不见了,那只灰雀到哪儿去了呢?

    精读课文,感悟真“爱”

    1、自由轻声读一读课文3-10自然段,哪几段是列宁说的话,哪几段是小男孩说的,找一找、读一读。

    2、屏幕出示课文3、5、7、9自然段,请大家读列宁的这几句话,仔细体会列宁这些话的意思。

    a.同学交流。哪句话特别有体会,可以说一说,也可以把体会到的用朗读来告诉大家。

    b.列宁的着急、担心、惋惜、关心集中表达了列宁对灰雀的一种情感。用一个词来概括,是什么?板书:爱。

    3、聪明的小朋友,有谁知道灰雀到底到哪里去了?你从课文哪儿看出来的?出示4、8、10段。

    a.各自练读这几段话,指名朗读检查。指导读好“一定会飞回来的!”教师运用手势,指导同学加强语气。

    b.读后体会:这时候,小男孩在想什么呢?

    c.男孩为什么要捉走这只灰雀?他对灰雀的喜爱和列宁对灰雀的喜爱有什么不同?小组讨论、发表看法,相互补充,汇报体会。

    4、相机小结:列宁的爱是给鸟自由,男孩的爱却夺去了鸟的自由,列宁才是真正的爱鸟!

    5、细细体会列宁和男孩的心理感受,分角色朗读3-10自然段,

    烘托高潮,深入体会

    1、在列宁真爱的感染下,小男孩把灰雀放回树林,看,它们又在枝头欢唱了。

    多媒体投影显示:列宁和小男孩在白桦树旁看着灰雀。

    2、学习课文11-13自然段,自由朗读体会,

    3、读了这几段,你会提出什么问题吗?同学交流、提出疑问,如“列宁为什么要问鸟?鸟怎么会说话呢?”等等。

    4、小组讨论,解答上面列出的两个关键问题。教师参与讨论、引导同学深入体会,列宁尊重小朋友,理解小朋友,他可不愿伤害这个可爱的小男孩的心,这就是对小朋友的爱!

    5、你们一定也和列宁一样,为鸟儿重归自然、为小朋友改正错误而高兴吧!拿起书来,美美地读读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

    6、小结板书,总结课文。

    收集故事、积累提高

    1、学了这篇课文,你发现了什么?大家一起来说说。

    2、收集列宁或其他名人的故事,读一读,开展讲故事竞赛。

    【反思】

    《灰雀》一文中,伟人列宁像一个普通老百姓一样跟小男孩交朋友,蕴涵着浓浓的人文精神。在这一片断的教学中,利用学生的疑问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启发,再通过学生读书思考,从而领悟到课文所表达的男孩爱灰雀、列宁爱灰雀更爱男孩的情感,学生对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有了深刻的认识,得到了人文精神的陶冶。

    《灰雀》一课的目标一是以爱为线索,建构爱的话题,引导学生树立"爱"的价值观。二是初步学习默读课文,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

    人对事物的认识,一般总是从整体到局部再回归到整体;对事物本质的把握,总是由浅入深的。学生与文本的对话,也必得经历这样的过程。因此,在建构阅读话题的时候,教师要充分考虑话题的层次性。因此,在教学中,我设计了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列宁,灰雀,男孩,他们三者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呢用简单的句子或词语概括。"这是本课以"整体感知"为主要目的的阅读话题,让孩子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走近文本。

    第二个层次:"体会列宁与男孩对灰雀的爱"。这一层次的主要目标是引导学生深入走进文本,和文本进行探究式的对话。

    第三个层次:"体会人与人,人与自然的爱——爱的真谛"。再次回到整体,深化对文本的体验,升华情感的体验,目的是以读引写,以读引读。

    在课堂中,学生以这篇课文为依托进行交流展开讨论,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产生自己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我们可以看到,学生的思维状态非常活跃,能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词句,联系生活经验来思考问题,理解课文,体会人物的情感。

    灰雀教案 篇10

    一、简单复习上节课内容

    二、课文讲解

    1、出示幻灯片或挂图,演示三只灰雀在枝头欢蹦乱跳地唱歌的情景。

    引入课文:

    朗读第一自然段,结合多媒体,体会三只灰雀在枝头唱歌,非常惹人喜爱。

    提问:列宁喜爱这三只灰雀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2、朗读课文第二段。用多媒体演示灰雀不见了的情景:

    这么惹人喜爱的灰雀不见了,它究竟到哪儿去了呢?

    3、朗读第三到第十自然段:

    多媒体演示列宁和小男孩对话的情景。

    学生默读课文,将列宁的话和小男孩的话分别划出来。

    分析小男孩的话(重点把握小男孩的心理变化过程):

    ⑴男孩说:“没看见,我没看见。”

    ⑵男孩看着列宁,说:“会飞回来的。一定会飞回来。它还活着。”

    ⑶“一定会飞回来!”男孩肯定地说。

    提问:小男孩的话中有一个怎样的改变?小男孩心里是怎么想的?

    (刚开始说自己没看见灰雀,最后却说灰雀一定会飞回来。注意引导学生体会小男孩的心理过程:吞吞吐吐——想说不敢说——决心把灰雀放回公园——肯定地说。)

    分析列宁的话(让学生体味列宁的教育艺术):

    ⑴列宁说:“那一定是飞走了或者是冻死丁。天气严寒,它怕冷。

    列宁从小男孩的话中,已经听出来灰雀是被小男孩带走了,可他并没有指责小男孩,却顺着小男孩的话说下去,为什么?如果你是列宁,你会怎么说。

    (他明知道小男孩把灰雀捉走了,却故意不明说,而用自己的感情来启发男孩自己觉悟,以情育人。)

    ⑵列宁自言自语地说:“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不会飞回来了。”

    列宁真的只是言自语吗?列宁的这句话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感情?

    (“自言自语”实际上是说给小男孩听的。“可惜”表达了列宁对灰雀的爱护和惋惜,他用这种感情来感染男孩,使男孩知道有很多人喜爱灰雀,关心着灰雀的命运。)

    最后,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感情和声调,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小男孩的转变和列宁的教育艺术。

    4、朗读第十一至十三自然段。由多媒体演示这一情景:

    提问:男孩为什么低着头?

    (虽然送回了灰雀,男孩仍为自己的错误而感到惭愧。)

    列宁为什微笑?

    (他为男孩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加以改正感到欣慰而微笑。)

    列宁为什么问灰雀说话而不问男孩?

    (列宁不问就已经知道小男孩已经改正了自己的错误,他问灰雀,既照顾了小男孩的自尊心,又表现了列宁对知错就改的诚实行为给予无言的鼓励。)

    列宁为什么不问那个男孩,就知道他是诚实的?

    (因为男孩能认识错误,用实际行动改正错误。)

    【灰雀教案精华】相关推荐
    [热]幼儿园认识蔬菜教案大全7篇

    我相信幼师都接触过教案,撰写教案有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要想在教学中不断进取,其秘诀之一就是编写好教案。写幼儿园教案要注意哪些方面呢?下面是小编特地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认识蔬菜教案大全7篇”。活动准备:不透明的盒子里面放着香菜。香菜盆栽。活动目标:通过盒子引起孩子的好奇心。经过看、闻、尝来了解香菜。活...

    实用!幼儿园中班秋游教案集锦1440字

    按照惯例,幼儿园教师必须撰写自己的教案,教案在我们教师的教学中非常重要,每一位幼师都要慎重考虑教案的设计,好的幼儿园教案都有哪些内容?为了解决大家烦恼,小编特地收集整理了实用!幼儿园中班秋游教案集锦1440字,供大家参考。活动目标:1、欣赏音乐,能有节奏的开火车。2、在玩开火车的游戏时能够分辨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