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案
  • >幼儿园教案
  • >导航
  • >初中化学教案
  • 初中化学教案

    发表时间:2024-08-03

    初中化学教案。

    在老师日常工作中,教案课件也是其中一种,老师在写教案课件的时候不能敷衍了事。教案是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方式。欢迎来到本文今天我们将关注“初中化学教案”相关的一些信息,感谢您来对本文进行参考阅读!

    初中化学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了解物质的分散现象。

    2.理解溶液的概念,能说出溶剂和溶质。

    3.了解物质的溶解性概念以及影响溶解性大小的因素。

    4.初步分清悬浊液和乳浊液。

    5.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发展学生思维能力。

    重点难点:

    溶液的概念、特点。

    会辨认溶质和溶剂,能正确分辨溶解与熔化的不同。

    学习目标:

    1.能说出几种生活中的分散现象。

    2.背出溶液的概念、乳浊液和溶液,并举出常见实例各两则。

    一、物质在水中的分散 悬浊液、乳浊液的区分:

    通过高锰酸钾中加水,食盐中加水,蔗糖中加水以及泥土(粉笔灰)中加入水中,食用油加入水中得到如下结论: 如果物质以细小的固体颗粒分散在水中,则形成悬浊液。 如果物质以小液滴分散在水中,则形成乳浊液。 物质的溶解:物质以分子或离子的形式均匀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的过程称之为物质的溶解。 溶液:物质溶解后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 【注】新名词:

    乳化:把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形成乳浊液的现象称为乳化。

    教学过程: 设问:海水为什么是咸的?黄河为什么是浑浊的?医院里用的碘酒是怎样制成的? 学生阅读课本,归纳:上述三个例子都是一种物质(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的分散现象。 新课讲授:阅读P153活动与探究

    1.悬浊液、乳浊液、溶液。 阅读实验:在1~4号大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的泥土、植物油、食盐和酒精。振荡后观察四种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现象。 泥土 : 变浑浊 悬浮固体不颗粒 (分层) 植物油 :牛奶状浑浊 分散着液体不止液滴 (分层) 食盐: 透明液体 (稳定) 酒精 : 透明液体 (稳定) 继续观察:静置一段时间后,试管中情况。 引出概念:1.固体小颗粒分散在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叫悬浊液。

    举出实例:浑浊的黄河水;固体农药(西维因);石灰浆及墙体涂料。 引出概念:2.一种液体小液滴分散在另一不相溶的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叫乳浊液。

    举出实例:植物油分散在水中;石油原油;橡胶树的乳胶等。 归纳:悬浊液和乳浊液统称浊液。 思考:通过上面实验,你可以得出浊液有什么特点?(浑浊不透明,会分层) 引出概念:3.一个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而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和溶液。

    举出实例:生理盐水、糖水、碘酒。 配制溶液:学生练习用碘和酒精配制碘酒溶液。 分析思考:溶液与浊液相比,有何特点? 归纳:溶液的特点是:均一、稳定的、久置不分层。 巩固新课(方法:练习反馈)

    二、水溶液的某些性质

    当某些物质在水中溶解时生成自由移动的离子,这样的水溶液能够导电。例如:食盐溶液,稀硫酸,而蔗糖水溶液则不能导电。

    学习目标:

    1、复述溶解含义,区分熔化和溶解。 2、会判断溶质和溶剂,正确说出溶液的名称。 3、记住溶解性的含义,说出物质溶解性的大小,首先由溶质和溶剂的性制裁决定的,温度等外 界因素也有重要影响。 教学过程:复习引入 教师设问:什么叫溶液?主要有什么特点? 阅读课本P160溶质和溶剂相关内容。 思考问题:

    1、什么叫溶解?与溶化是否一样? 2、什么叫溶质和溶剂?溶液有哪两部分组成? 讲授新课:1、关于溶质、溶剂(方法:分析讲解) 阅读实验:课本P160,药匙取0.1克以下的高锰酸钾晶体,放在500毫升烧杯中,注入200-300毫升水,并不断搅拌,形成色彩鲜艳的溶液。 分析:上述实验叫什么过程,其中溶质是什么?溶剂又是什么? 思考:是否只有固体才能当溶质,水才能当溶剂吗? 归纳:溶质:固体、液体或气体 (1)溶液的组成 溶剂:通常为液体

    (2)溶液的名称 不指明溶剂叫某水溶液 水以外其他某液体作溶剂时叫某溶液。

    关于物质的溶解性:

    问题引入:

    (1)沾有机油的衣物用水往往不易洗掉污物,而用汽油洗却很快有效,这是什么原因?

    (2)为什么蔗糖加在热水中比加在冷水中溶解得多且快?

    引出概念:

    物质的溶解性——一种物质在另一种物质里溶解能力的大小。

    分析归纳:物质的溶解性的大小,首先是由溶制和溶剂的性质决定的,温度等外界因素也有重要影响。

    初中化学教案【篇2】

    知识目标:

    1、了解水的物理性质

    2、通过电解水的实验,了解水是由氢、氧两种无素组成的,它的化学式是H2O

    科学素养目标:

    初步培养学生钻研精神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根据电解水的实验确定组成水的成分元素,引出氢气实验器村,学生电源1只,霍夫曼水电解器1只,玻璃水槽1个,长导线2根,小试管两支,酒精灯1个,火柴1盒,木条1根。

    教学过程:

    复习讨论:

    研究性学习,调查本县的空气,水源等污染情况,同学们调查情况如何,互相展示成果,污染现状如何,污染原因有哪些,应如何消除或减少污染。

    参考要点:

    ①污染形势较为严峻。

    ②污染原因

    A工业“三废”

    B农业生产上不合理施用农药,化肥的污染。

    C生活上的污染

    ③消除或减少污染的建议

    A严控工业“三废”

    B严控农业上的污染

    C严控生活上的污染

    设问导入:水是由哪些元素组成的?它属于纯净物还是混合物?是单质还是化合物?

    讲述:水在地球上分布很广,地球表面积的约3/4为水覆盖,地球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可以被称之为“水球”。水与我们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例如,人体含水约占人体质量的2/3,这就需要我们搞清楚有关水的知识,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水的组成。

    板书课题:水的组成

    讲述:下面大家一起来观察玻璃水槽中的水你能得出哪些有关水的物理性质?

    学生讨论:小组汇报

    要点:

    1、无色无味液体

    2、在/0/KPa时,凝固点是O℃沸点是100℃

    3、40℃时密度,为1g/cm3

    4、水结成冰时,冰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

    学生实验:研究水的组成(实验3—1)

    经过实验,学生得到下列结论

    给水通电一段时间后,正负极产生气体体积大约为1:2学生如若测得数字误差较大,应要求他们重做,以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

    学生实验:(实验3—2)验证正负极气体的属性,判断是何种气体。

    要点:正极气体具有助燃性,是氢气,负极气体能燃烧,是氢气

    电解水的表达式:水通电,氧气+氢气属于分解反应,学生结合上述实验结论讨论水的组成。

    要点:∵VH2:VO2=2:1ρH2:ρO2=0、899g/L:429g/L

    ∴mH2:mo2=

    查相对原子质量,可知H—1,O—16

    ∴在水中,氢原子数:氧原子数=:=2:1

    即在每个水分子牛,氢原子数,氧原子数2:1

    所以水分子为HzO

    引导学生观察书P49图3—4,让学生讨论图的科学含义:

    要点:形象地说明了水的组成,进一步验证了在化学反应里,分子可以分 裂成原子,而原子却不能再分巩固练习。

    课堂小结:

    1、水的物理性质

    2、水的组成H2O

    初中化学教案【篇3】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单质碳的化学性质(稳定性,碳跟氧气、氧化铜的化学反应) 。

    (二)能力训练点

    通过实验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通过学习碳跟氧气反应,由于氧气量是否充足,会造成生成物不同,使学生知道化学反应的条件不同,对物质间的相互作用有不同的影响,对学生进行外因通过内因发生作用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

    二、教学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

    单质碳的化学性质。

    2.难点

    碳单质跟氧化铜、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

    3.疑点

    怎样证明金刚石、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

    4.解决办法

    (1)联系生活实际,从学生已经知道的许多事实,结合教材中的插图和阅读材料,启发学生运用已学过的知识,思考新的问题,做到温故而知新。

    (2)学生阅读教材中的选学内容,启发学生用化学方法证明金刚石和石墨的元素组成,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做好木炭还原氧化铜的演示实验,提出学生应注意观察的问题,指导学生学会观察,启发调动学生思考问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本质上理解木炭的还原性。

    三、课时安排

    1课时。

    四、教具准备

    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装置及药品。

    五、学生活动设计

    1.学生阅读教材第81页第一段,举例说明碳在常温下稳定这一化学性质。

    [目的]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2.练习写出本节所涉及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目的]巩固元素符号、化学式的写法,掌握化学方程式。

    3.学生阅读教材第81页选学材料,分组讨论怎样证明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

    [目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4.学生观察教师演示[试验5—4],观察实验中所发生的现象,分析讨论在这个化学反应中有什么物质生成。

    [目的]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六、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单质碳在常温下稳定,在高温下化学活动性强。

    (2)了解金刚石、石墨、无定形碳有着相同的化学性质。

    (3)掌握单质碳的可燃性和还原性。

    (4)初步了解化学变化的热理变化。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理解问题的思维能力。

    3.德育目标

    使学生养成辩证地看待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良好习惯。

    (二)整体感知

    本节课主要学习碳的化学性质,是对以前学过的化学用语的运用和巩固通过第一、二节对碳的学习,使对碳这种固态非金属单质所特有的物理和化学性质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这是学好本章的基础。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复习提问]

    (1)碳的单质有哪几种?

    (2)金刚石、石墨有哪些物理性质?为什么它们都由碳元素组成却有不同的物理性质?

    [引言]通过上节课学习,我们知道碳的几种单质有不同的物理性质,是由于碳原子排列的不同。因为它们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所以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下面我们学习碳的化学性质。

    1.碳在常温下稳定、高温下活泼。

    [学生活动]

    (1)阅读教材第82页第一段,看插图5

    (2)举例说明碳在常温下稳定。

    [讲解]随着温度的升高,碳的活动性大大增强,在高温下,它能和许多物质起反应。

    2.碳的化学性质

    (1)碳跟氧气的反应。

    [复习提问]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是什么?

    [学生活动]练习写出碳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讲解]在氧气或在空气中,当氧气充足时,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如果氧气不充足,则燃烧不充分生成一氧化碳。注意联系生活实际,以燃煤的火炉为例加以说明,并指出这两个反应中有放热现象。

    [学生活动]配平碳不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第83页选学材料,分组讨论:怎样证明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

    [讲解]将金刚石和石墨分别燃烧,其产物都只有二氧化碳。

    (2)碳跟某些氧化物的反应。

    [教师活动]

    ①演示[实验5—4],用木炭还原氧化铜。

    ②指导学生观察思考:石灰水发生了什么变化?试管里的粉末发生了什么变化?在反应中生成了什么物质?

    [学生活动]

    ①在教师的指导下,认真观察实验,讨论并回答问题。

    ②练习写出这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教师提问]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反应条件是什么?它属于什么反应类型?

    [讲解]在这个反应中,木炭夺取了氧化铜中的氧生成二氧化碳,木炭是还原剂,具有还原性。氧化铜失去了氧被还原为铜。

    [教师提问]在燃烧很旺的炉火里,添上大量的新煤后,温度为什么会降低?

    [讲解]

    ①下层的煤,燃烧时生成的二氧化碳,与上层新煤中的碳会反应生成一氧化碳,这个反应是一个吸热反应,因而添加新煤后,炉温会降低。

    ②碳燃烧时放出热量,碳使二氧化碳还原成一氧化碳要吸收热量。这就是化学反应中的放热或吸热现象。

    [学生活动]讨论如果没有化学反应放出的热能,世界会变成什么样?

    [目的意图]通过讨论,使学生认识到利用化学反应放出热能的重要性。

    (四) 总结、扩展

    比较碳和氢气的化学性质,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七、布置作业

    教材第85页习题1 、 2 、 5 。

    初中化学教案【篇4】

    初中化学教案-02-12 15:07初中化学教案要去专门的学习网站注册才能看得到的吧,或者找初中的化学老师。怎么通过教案来学习初中化学?可以用VCM仿真实验,用VCM仿真实验做实验,潜意识的就会记住各种知识,并且会形成一个完善的管理体系化学是一门重归纳总结、找联系的学科。因为化学知识点很多、需要记的东西也很多,当学习过的知识增多时,就很容易记错、记混。因此,可试着按照课文和某些辅导材料中绘制的框架图去帮助记忆和理解。

    首先培养学习化学的兴趣。其实,化学和其他学科相比,也不是一门那么枯燥乏味的学科。100多种元素,有规律的排列组合,形成形形色色,千奇百怪的'化合物,然后这些化合物进一步反应,又变成另外的可能更加奇特物质,想想是一件十分有趣的事情。如果你进入有机化学的世界,你的面前又会豁然开朗,热闹起来:仅仅碳氢两种元素排列起来,就变化多端,更不用加上各种官能团了,想想碳氢氧硫这些原子在你的十指之间来回变换,被你运用自如,也很有趣(顺便提一点,本人就是搞有机化学的)。谁说和形色各异的化学药品以及形态万千的瓶瓶罐罐打交道不是一种乐趣呢?其次,你得明白化学是一门很有用的专业。化学无论在生物、制药、医疗、卫生小到刷牙吃饭大到神七上天等各个方面都有重要作用。因此,学习化学的人就业之路十分宽广:可以去搞质检看看奶粉中也没有三聚氰胺,可以去学校教书育人,把诺贝尔化学奖的希望寄托给下一代,可以去制药厂开发感冒药,可以留在研究性单位潜心搞研究,如果有资金有技术可以自己办个化工厂一夜暴富,最后实在没有办法了那就出国吧--你可以查一下,每年搞化学的人占的比例真是不小。搞化学的很容易考研,读博,如果有志于研究生或者博士的也可以考虑一下化学。当然,说了以上两点,并不是意味着朋友你这一辈子必须吊死在化学这棵树上,否则前途就一片黑暗,我只是想告诉你,学习化学很有用,很有必要.

    初中化学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知道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2.知道在化学反应中分子 可以分解为原子,原子可以结合成分子,原子和离子通过得失电子可以相互转换;

    3.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

    4.能根据相对原子质量求算相对分子质量。

    过程与方法:

    1.了解原子结构模型建立的历程;

    2.理解模型化方法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3.以探究活动为主线,不断发现问题,运用讨论交流等学习方法,再对学习素材进行比较分析与归纳概括的过程中不断获取新知。

    情感态度价值观:

    1.物质无限可分的观点。

    2.通过“原子的发现和原子构成探索”等内容的学习,对学生进行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的教育。

    3.人类对原子的认识教育中结合中科院通过原子绘的中国地图及相对原子质量的教学过 程中我国化学家张青莲教授组织对铟、锑等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和修正,对学生进行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的爱国主义教育。

    重点、难点:

    1.通过对分子的可分性 与不可分性的认识, 逐步培养学生辩证统一思维方法。

    2.对分子、原子、离子概念的理解与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

    3.知道分子、原子、离子的不同和相互关系。

    4.知道原子的 结构,建立物质无限可分的观点。

    5.能正确求算相对分子质量。

    教学过程:

    一、分子 原子

    1.复习知识

    【回忆】我们知道分子、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那么分子和原子主要的不同在哪里呢?

    【回答】在化学变化中分子会分化而原子不能再分。

    设计意图:复习学过的知识,为下面的原子能否再分作好承接。

    2. 【引入】分子很小,但在化学变化中还可进一步分成原子,而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无法再分了。那么原子是不是不可再分的最小微粒了呢?让我们 循着历史的足迹,一起来学习人们为了揭示原子结构的奥秘而经历的漫长的探究过程。交设计意图:使学生对本节课所要探究的内容产生兴趣。

    3.交流讨论

    道尔顿:近代原子学说,认为原子是实心球体。汤姆生发现电子。

    【设疑】原子中的电子带负电,你能解释原子为什么不带电吗?

    卢瑟福发现原子核,α粒子轰击金箔。

    【设疑】你能 对α粒子运动路径的改变作出解释吗?

    在讨论α粒子运动路径改变使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

    【归纳】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原子核在原子中所占体积很小,但却几乎集中了原子的全部质量。

    讲述科学家对原子探索的历程,讨论原子中微粒电荷数的关系。

    【回答】原子由电子和原子核构成,电子所带的负电荷和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相互抵消使原子还是呈电中性。

    【讨论】大多数α粒子运动路径没有改变方向,一小部分α粒子发生偏转,极少数α粒子被反弹回来。

    设计意图:针对史料交流谈论,认识原子构成的事实,并通过“对原子 构成探索”等内容的学习,对学生进行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的教育,认识到原子不是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

    4.引导探究

    【指导】阅读P67-68“原子核由什么构成?”

    【课件】原子及原子核构成的模型图片。

    【问题】原子核还能再分吗?如果能再分,它又是由什么粒子构成的呢?这些粒子有区别吗?

    【设疑】根据原子核的构成你能解释原子核为什么带正电吗?

    【归纳】原子中各微粒的电荷数关系。电子数=核电荷数=质子数

    【阅读】原子核的构成。

    【回答】原子核还能再分;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其中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

    【讨论】原子核带正电的原因

    【回答】因为原子核是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构成的。

    设计意图:建立物质无限可分的观念,建立原子 内部构成的直观形 象,理解原子内部微粒数和电荷数的关系。

    5.知识拓展

    【讲解】简单介绍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及稀有气体元素、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的特点及元素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了解1-18号元素原子结构的示意图及各类元素原子结构(最外层电子数)的特点及元素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通过对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性质的 了解,让学生认识到事物之间是相互依存和相互转化的,初步学会科学抽象的学习方法,知道稳定结构的特点,为原子转移电子变成离子的规律建立知识储备。

    三、离子

    6.指导学习

    【设疑】根据刚才的知识请同学们试 着画出Na和Cl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并请讨论这两种原子在化学反应中电子可能的转移方式。

    【问题】元素的原子失去最外层电子或得到电子后,是否呈电中性?

    【讲解】化学上我们把这种带电的原子就称为离子,下面我们通过视频和动画来看一下,原子在什么情况 下、又是如何转变成离子的。

    【讲解】原子得失电子后形成的离子分别带上负电荷和正电荷,我们把带正电荷的离子称为阳离子;把带负电荷的离子称为阴离子。

    【讲解】为了方便我们在元素符号的右上角写上离子所带的电荷数及所带电荷的正负来表示离子。例如:镁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2,失2个电子后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所以镁离子的符号为Mg2+。氧原子最外电子层电子数为6,得2个电子后,带2个单位得负电荷,所以氧离子符号为O2-。

    【问题】铝离子,镁离子,硫离子,氯离子的符号如何写?

    教学意图:知道原子得失电子会变成离子认识一些常见原子的结构示意图、离子符号、离子结构示意图。

    初中化学教案【篇6】

    教学目的:知识:通过实验,使学生了解空气的组成,并对空气的污染和防治有所认识。

    能力:初步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分析问题的思维能力。

    教学用具:仪器:钟罩、水槽、燃烧匙、单孔橡皮塞、集气瓶、烧杯、乳胶管、导管、双孔橡皮塞、弹簧夹、

    【引入】人类和一切动植物的生命支柱是什么气体?

    空气是一种“看不到摸不着”的天然物质,它跟我们的生活最密切,它是由一种物质组成还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呢?今天我们进一步学习有关空气的知识。

    【提问】1.空气就在你周围,你能描述它有哪些物理性质吗?

    2.空气是一种单的一物质吗?它主要由哪些成分组成呢?

    【演示实验】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课本p.7图1-1)。

    【学生分组的实验】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教参p.7图1-1)。

    介绍仪器名称,装置原理,操作操作顺序,注意事项。

    用燃着的火柴检验瓶内剩余气体。【分析讨论】启发引导学生分析讨论:

    1.红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说明红磷燃烧所消耗的是空气中的什么气体?

    2.为什么红磷燃烧时只消耗了钟罩或集气瓶内气体的1/5而不是全部呢?

    3.用燃着的火柴伸入钟罩或集气瓶内,火柴熄灭说明了剩余气体具有什么性质?

    【板书】空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它不是单一的物质,是由多种气体组成。空气中主

    思考、回答问题。

    回忆什么是物理性质,思考回答问题。

    生成,同时钟罩内水面逐渐 ,等燃烧停止,白烟消失后,钟罩内水面上升了约 积极,剩余气体约占总体的

    用燃着的火柴伸入钟罩内,火焰 。

    生成,打开弹簧夹后,烧杯中的水会进入集气瓶,约占瓶容积的 。

    火焰 。

    激发学生学兴趣,引入课题。

    复习绪言中物理性质概念,使学生产生求知欲。引入空气组成的讨论。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及观察实验的能力。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进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教育。

    要成分是氧气和氨气。

    【讲述】人类对空气认识的历史过程(利用投影挂图讲解)。

    【小结】空气的成分其积极分数: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它气体和杂质(0.03%)。

    【检查】课堂练习一指导学生做练习。

    【问题引入】你知道污染空气的是哪些物质?来源于哪里?如何防治空气的污染吗?(结合挂图、举例讨论)。

    2.污染物的主要来源:矿物燃料、化工厂的废气,汽车排放的'尾气等。

    【课后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我们了解了空气的组成,空气的污染与防治,认识到保护环境是重要的,是每个公民都应尽的义务和责任。

    思考、看投影片讨论。

    阅读课本p.9第二、第三自然段。

    巩固加深理解记忆。

    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

    加强学生对环境保护重要性的认识。

    巩固已学知识。

    学生归纳总结,老师补充完整。达到本节教学目的。

    1.将下列数据(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序号填入有关物质后面的括号内。

    (A)78% (B)21% (C)0.94% (D)0.03%

    (1)二氧化碳( ) (2)氧气( ) (3)氮气( ) (4)稀有气体( )

    (B)空气中氧气的质量占21%,氮气占78%

    初中化学教案【篇7】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能用分子、原子观点分析化学反应实质;

    2.了解原子和分子的相似点、相异点和相互关系。

    3.了解原子概念及基本性质;

    4.解原子的组成,了解核电荷数、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的关系;

    5.了解原子的实际质量和相对原子质量的意义,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以及相对原子质量和原子组成的关系。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和抽象思维及逻辑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实验和讨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作风及探索精神,对学生进行物质不断运动和无限可分等辨证唯物主义观点;

    认识物质的可分性,逐步培养量变引起质变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通过上一节的学习,学生了解了分子的概念及分子的性质,知道"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分子是很小的,那么它是否还可以再分呢?

    分子是否可分?前一章有关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的知识,为这一节的学习做了铺垫,能顺利的引导学生做出正确判断--分子还可再分。

    教材是以氧化汞受热分解生成汞和氧气的事实,导出氧化汞分子是由更小的粒子氧原子和汞原子构成的,并绘出了形象的示意图。将宏观知识与微观知识建立起了联系。通过示意图的展示,能使学生自然而然的得出原子的概念。为进一步说明原子的真实存在,教材以形象的描述、生动的比喻、引导读者去想象原子的大小和状态,并展示了用扫描隧道显微镜拍摄的硅原子照片,确凿证明原子也可以构成物质的事实。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反应中原子不能再分,那么用其它方法或在其它变化中是否能分呢?教材围绕这个问题讨论了原子的组成。

    教法建议

    人的认识过程是在实践活动中,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有些理论性知识由于学生缺乏与之相关的感性认识基础,造成理解上的困难。在讲解原子概念时,由于概念抽象学生难懂,建议教学过程中首先演示氧化汞受热分解的实验,使学生从宏观上得到结论:加热氧化汞能生成汞和氧气(汞蒸汽有剧毒,实验可在下图中进行)在此基础上,再采用电脑(或磁性黑板)模拟分子、原子图象展示氧化汞受热分解的微观过程,结合学生的分析、讨论使抽象的内容变得具体。便于学生理解。通过微观展示在化学反应中分子的"分"与原子的"合"得出原子的概念,并为今后学习打下基础。如:对质量守衡定律的学习及化学方程式的学习,对有关化学反应基本类型的学习(置换反应、分解反应等)能加深理解。

    分子可以构成物质,原子也可以构成物质。学生已经了解了分子的性质,那么原子有哪些性质那呢?通过展示氧化汞受热分解的微观过程,结合阅读课本、想象由学生总结分子的性质。

    至此,学生对分子、原子概念及性质都有了了解,而且原子概念又是通过分解反应得出的。所以有必要让学生将分子和原子加以对比,了解二者的相似、相异和相关指处。重点应放在两者的主要区别--在化学反应中能否再分上。对比时可以采取复习、总结、讨论的方法。

    最后,无论是在课内还是课外,应让学生阅读"原子和分子发现"的选学内容,并组织相关的讨论:为什么自从用原子-分子论来研究化学以后,化学才有了教快发展?使学生初步意识到,任何科学原理的创立都要付出艰苦的努力,学会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评价科学家在科学上的贡献。学习科学家的科学方法和科学态度。

    关于原子结构部分,就目前的实验手段及教学条件来说,还难以让人们直接看到原子的内部结构,学生缺乏作为分析原子内部结构的感官材料。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向学生介绍有关科学家研究原子结构的小资料,用以让学生了解科学家研究原子结构所采用的方法,帮助学生了解原子的构成情况。

    初中化学教案【篇8】

    酸和碱的知识对学生来讲一直是个难点,学生一学到此知识都会产生畏惧心理。本节课将教材内容进行了简单的调整,重点是介绍常见酸的主要物理性质和特性,将酸碱使指示剂变色的内容放在酸的化学性质那一节课,所以本节课的学习难度不大。此节课这样设计一方面是体现由浅入深,另一方面也希望能打消学生的畏惧心理,从学生亲身体验入手引出问题,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好酸和碱的知识打好基础。

    授课过程中,利用食物味道和生活中常见的酸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从而获取对酸和碱的感性认识;并通过对比学习、学生亲自观察和动手实验的形式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的热情,体验到收获的喜悦。通过实验探究和和教师的分析实验现象,帮助学生推理出浓盐酸和浓硫酸的特性;同时在使用浓硫酸时,强调注意它强烈的腐蚀性,因此在做实验探究三稀释浓硫酸时,考虑到有一定的危险性,由教师亲自演示实验。通过这样的设计提高学生观察分析、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学生辩证思维的方法,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最后,归纳酸的化学式特点,为下一节学习酸的化学性质做好铺垫。

    初中化学教案【篇9】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燃烧和燃烧的条件,了解灭火的原理;

    了解爆炸、缓慢氧化和自燃现象,及它们与燃烧之间的区别和相互联系。

    能力目标:

    在学习了以上知识后,引导学生联系生产和生活实际,得出防火、灭火、及预防自燃的有效措施,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相信科学、依靠科学的科学态度;

    使学生了解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只有通过内因起作用的观点。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教材在氧气的性质和用途后,安排了燃烧和缓慢氧化。这样能使学生认识燃烧、缓慢氧化、自燃、爆炸等现象,了解其基本原理。

    本节教学内容较多,其中包括有发热发光现象的剧烈氧化(燃烧),有不发光热、现象也并不显著的缓慢氧化(金属的腐蚀和呼吸等)。在燃烧的问题上,讲到了燃烧的条件,又要学生讨论灭火的条件,简单地提到了在有限空间里发生急速燃烧时的爆炸,也谈到了从缓慢氧化自发地转变为剧烈氧化的自燃。为了使学生很好地抓住中心,教材中指出,所有这些现象的本质都是氧化。只是由于条件不同而发生了不同的现象。从而使学生自然的认识到:自然界的一切规律都受到一定条件的制约,而规律又是一切事物固有的必然性,只要有必要的条件存在,变化就会依一定方式进展。

    如果学生能对以上氧化反应的各个外因条件了解得比较全面、透彻,就完全有可能想出防火、灭火和预防自燃的基本原理,乃至一些有效措施。

    教学建议

    要求学生了解:

    ①物质在空气里起氧化反应的时候是否有燃烧现象,决定于温度是否达到这种物质的着火点;

    ②物质在空气里的燃烧的急速程度,取决于可燃物跟氧气的接触面积大小;

    ③而急速的燃烧是否会引起爆炸,则决定于可燃物所处空间的大小和是否有气态生成物产生。

    ④至于缓慢氧化是否能引起自燃,则决定于氧化所产生的热量能否散逸和进行缓慢氧化的物质的着火点高低。

    针对第一点的教学,要做好演示实验,首先提出问题,学生通过仔细观察,每一个实验结果得出什么结论?从而由燃烧的条件引出灭火原理是什么?即只需要燃烧的两个条件不同时满足就可。

    为了使学生更好的理解区分几种氧化,可列表对比,加深理解。

    教学设计示例

    课题:燃烧和缓慢氧化

    重点、难点:了解燃烧的条件,并利用来处理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引入:在一个有关火的故事中,有这样一段话"火在宇宙中永存,没有人时就有火。人类在其生活和生产的实践中识火、用火、驾驭火,从而创造出了高度文明的社会。火是创造万物的上帝,也是毁灭它们的死神。人们,可要小心用火呀。"

    火给人类带来光明和温暖,也带来灾难。如何利用它有益的一面,同时又防止它引起的灾难呢?这就需要我们知道:火是什么?它是在何种条件下发生的?灭火的原理是什么?

    首先看第一个问题:火是什么?

    随着人类的进步和发展,人们认识到所谓的"火"就是物质燃烧所发出的光和热。燃烧是可燃物跟空气中的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剧烈的氧化反应。现在,燃烧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愈发密切,如:冶炼金属、飞机飞行、轮船和火车的行驶、火箭发射、火力发电等,都要经过燃料燃烧过程。

    设问:谁能对火做一科学的解释?

    板书:第四节 燃烧和缓慢氧化

    一、燃烧:

    演示实验:要求仔细观察并思考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

    讨论:

    1.为什么薄铜片上白磷燃烧而热水中白磷和铜片上红磷没有燃烧?

    2.怎样使铜片上红磷燃烧?怎样使热水下白磷燃烧?

    讨论总结:铜片上白磷燃烧是达到着火的温度而且又与空气中氧气接触。铜片上红磷不燃烧是没达到燃烧的温度。热水下白磷不燃烧是没与氧气接触。使二者燃烧,红磷可加热达到燃烧的温度,而水下白磷燃烧需向水下通入氧气。

    小结:燃烧需要同时具备两个条件:一是一定的温度,另一是要与氧气接触。

    板书:燃烧的两个条件:

    1.可燃物要与氧气接触;

    2.要使可燃物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这最低温度叫着火点)

    讨论:了解燃烧的条件后,想想灭火可采取什么措施?其原理是什么?

    回答:根据生活经验马上回答:水、沙、湿的被褥、二氧化碳都可以用来灭火。

    原理是隔离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或降温到着火点以下。

    设问:炒菜时锅里的油起火,灭火措施是端锅、泼水、盖锅盖、洒沙土哪项为措施?为什么?

    回答:端锅危险,油比水轻,用水不能灭火;盖锅盖洒沙土都可以灭火。盖锅盖为措施。

    设问:如果酒精灯不慎碰倒,引起酒精在桌上燃烧,应如何灭火?

    回答:酒精与水互溶不能用水冲,可用湿布盖灭。

    思考:灭火的"灭"是在火上有一横,祖先造字的意图是什么?(一横就是要隔离火与空气中氧气的接触。)

    思考:

    1.为什么碳、硫、磷在空气中、纯氧中分别燃烧时现象不同?

    2.设问为什么刨花、小木块比大木块易燃烧?

    讨论小结:一是氧气多少不同,二是可燃物的性质不同。

    提问:同是木材,着火点不变,着火快慢的原因是什么?

    回答:小而薄的物质与氧气接触面积大,所以燃烧的快而剧烈。

    小结:

    板书:二、燃烧的现象

    1.可燃物不同性质不同,决定燃烧的现象不同。

    2.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越大,燃烧越剧烈。

    3.氧气的浓度越大,燃烧越剧烈。

    讨论:50年代,广东信宜县锯木厂,一位工人点火吸烟的刹时发生突如其来的大爆炸,造成了惊人的损失和死亡。请问锯木厂、纺织厂、面粉厂、油库、烟花爆竹厂、矿井、煤气站等地为什么要严禁烟火?

    小结:当空气中混有一定浓度的可燃性气体或大量的可燃性粉尘时,遇明火会在有限的空间迅速反应,体积急速膨胀会引起爆炸。

    板书:4.爆炸:在有限空间内,由于急速燃烧放出大量能量,骤然产生大量气体的现象。

    投影:食物腐败、酒与醋的酿造、堆放的秸秆、金属的锈蚀图像。

    讨论:易燃物堆放太多、太久由于与空气中氧气发生很慢的氧化反应,热量不断聚积又会发生什么现象呢?

    回答:热量聚积能使食物变质,易燃物可能会引起自发燃烧。

    实验:白磷的自燃

    板书:三、缓慢氧化和自燃

    1.缓慢氧化:不像燃烧那样剧烈发光、发热的氧化反应。

    2.自燃:由缓慢氧化而引起的自发燃烧。

    设问:燃烧、爆炸、缓慢氧化、自燃之间有什么区别与联系?

    小结:区别是发热的程度、反应的速率、是否发光等,但均属氧化反应。

    设问:易燃物、易爆物怎样存放?搬运时怎样才能避免意外事故?

    讨论:不能一起存放。因为万一发生事故后灭火方式不同而不易处理。存放时不能堆的太高、太密、要注意通风……(阅读)

    安全知识教育:常见易燃物、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课堂练习:

    1.把一小块白磷放在盛有80 水的烧杯中,白磷并不燃烧,这是因为( )

    (A)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B)温度超过着火点

    (C)白磷的质量太小(D)白磷没与氧气接触

    2.燃烧、缓慢氧化、自燃的相同点是( )。

    (A)需要点燃  (B)很剧烈

    (C)放出大量的热  (D)属于氧化反应

    3.白磷的着火点40℃,少量白磷应保存在( )。

    (A)冷水中 (B)氧气中 (C)空气中 (D)煤油中

    4.不能考虑用于油井灭火的措施是( )。

    (A)设法阻止石油喷射  (B)设法使火焰隔绝空气

    (C)设法降低石油着火点 (D)设法降低油井温度

    答案:

    1.D;2.D; 3.A; 4.C

    板书:

    第四节 燃烧和缓慢氧化

    一、燃烧:

    燃烧的两个条件:

    1.可燃物要与氧气接触;

    2.要使可燃物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这最低温度叫着火点)

    二、燃烧的现象

    1.可燃物不同性质不同,决定燃烧的现象不同。

    2.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越大,燃烧越剧烈。

    3.氧气的浓度越大,燃烧越剧烈。

    4.爆炸:在有限空间内,由于急速燃烧放出大量能量,骤然产生大量气体的现象。

    三、缓慢氧化和自燃

    1.缓慢氧化:不像燃烧那样剧烈发光、发热的氧化反应。

    2.自燃:由缓慢氧化而引起的自发燃烧。

    探究活动

    小实验-制作防火材料

    实验步骤及现象

    1. 用氯化铵溶液制防火布

    把布在饱和氯化铵溶液中浸湿,取出晾干。将处理后的布放在火焰上烧烤时,布只是冒烟,离开火焰,布完好无损。用这种方法处理过的纺织品可用于防火。

    2. 用明矾做防火纸

    将纸的一部分在明矾溶液中浸湿,晾干后,点燃未经处理的另一半,可以观察到火焰燃至明矾溶液浸泡过的痕迹处时便熄灭了。经明矾溶液处理过的材料可用于防火。

    3. 防火木材

    取一根火柴,将其后半部分浸入由1份碳酸钠和3份水形成的溶液中。把火柴取出晾干,划着火柴后发现,火焰燃至浸过碳酸钠溶液的部分时,火柴便熄灭了。

    初中化学教案【篇10】

    知识:通过实验,使学生了解空气的组成,并对空气的污染和防治有所认识。

    能力:初步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分析问题的思维能力。

    仪器:钟罩、水槽、燃烧匙、单孔橡皮塞、集气瓶、烧杯、乳胶管、导管、双孔橡皮塞、弹簧夹、酒精灯。

    1.空气中按体积计算,含量最多的气体是A.氧气B.氮气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

    2.在100升空气里氮气的体积大约是A.78升B.78%C.21升D.21%

    3.空气中氧气与氮气的体积比约为A.4∶1 B.1∶4 C.1∶5 D.4∶5

    4.排放到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大致可分为A.一类B.两类C.三类D.四类

    5.造成大气污染的有害气体是

    A.氮气、氧气B.稀有气体、二氧化碳C.一氧化碳、二氧化硫D.氮气、二氧化碳

    6.下列情况一般不造成空气污染的是

    A.煤燃烧生成的烟B.汽车排气生成的烟雾C.人呼出的二氧化碳D.放鞭炮产生的烟雾

    7.被污染了的空气会严重地损害_的`健康,影响_的生长,造成对自然资源及建筑物等的破坏。

    8.在发展生产的同时,必须要充分认识_的重要性,注意消除_以保障人类的健康和保护自然资源。

    附3:课堂练习答案1.B 2.A 3.B 4.B 5.C 6.C7.人体作物8.保护环境污染源

    1.将下列数据(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序号填入有关物质后面的括号内。

    A.78%B.21%C.0.94%D.0.03%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空气中氧气的质量占21%,氮气占78%

    3.桌子上放一个空烧杯,烧杯内

    4.证明空气成分的科学家是

    A.法国的拉瓦锡B.瑞典的舍勒C.英国的道尔顿D.英国的普利斯特里

    5.下列排放到空气中的物质,不使空气受到污染的是

    1.掌握灭火原理,了解灭火器原理及使用方法。

    2.认识有害燃烧对空气的污染及危害。

    3.加强环保教育和环保意识。

    二.教学方法:

    1.实验、电化结合;2.讲、议结合,

    三.教学过程:

    :火,是大家熟悉的,火既能造福于人类、然而一旦失去控制,火又能给人类带来灾难。

    :烧水时随意把燃着的火柴梗丢弃,造成失火,同学们惊叫,立即用简易灭火器扑灭。

    :幸亏同学们及时发现火情,否则会酿成大火,为了安全用火,今天学习燃烧与灭火这节课。

    :请同学们根据已学过的燃烧及燃烧的条件,带着以下几个问题,观察实验,思考回答。

    :1.为什么是放在金属板上的白磷先燃烧?

    2.怎样才能使热水中的白磷燃烧起来?

    初中化学教案【篇11】

    一、教学目标

    1. 1.知识目标:a常识性介绍化学研究的对象,化学教案-绪言。

    b初步理解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概念及本质区别;并能运用概念会判断一些易分辨的典型的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

    c初步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实验的能力,启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知觉性和积极性。

    3. 3.德育目标:通过学习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客观存在的,永恒运动的,是不可消灭的,

    只能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应用科学改造自然,造福人类的教育。

    4.美育渗透点:以化学实验为载体,向学生展示化学实验中的仪器美,化学实验现象美,从而激发学生对化学科学的喜爱之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疑点

    重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概念(区别)及其应用。

    难点:如何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疑点:物质变化与物质性质的区别。

    解决办法:(1)通过观察演示实验,列表记录实验现象,由学生讨论而得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及本质区别。

    (2)通过学生讨论而归纳出物质的性质与物质的变化的区别。

    三、实验及教具准备:

    试管,带弯管的单空橡皮塞,酒精灯,玻璃片,烧杯,坩埚钳,石棉网,铁架台(带铁夹),研钵,火柴,药匙,胆矾,碱式碳酸铜,镁带,澄清石灰水,水。

    四、学法引导

    1. 学会概念辨别,注意概念间的区别与联系。

    如,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就可以从概念、特征、伴随的现象等方面加以区别;从变化发生过程中两者的相互关系寻找它们的联系。

    2.学会观察化学实验。

    首先要观察变化前物质的颜色、状态;再注意观察变化中的现象,如变色、发光、放热、放出气体、发出声音……等;反应停止后,生成物的颜色、状态、气味等。学会观察实验,将有助于我们思考变化的原因,推测变化的原理,总结变化的规律。

    五、课时安排

    2课时

    六、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可看录像“走向化学世界”、“漫游化学世界”;表演小魔术:会变色的“水”(稀氢氧化钠溶液、酚酞试液、稀盐酸);看课本中的彩图:小猫烤火、水中的鸟笼,引入新课。

    新课讲授:

    一、化学是研究什么的?

    [学生讨论] 化学是研究什么的?

    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

    构成物体的材料叫做物质。区别两个概念:物质与物体。如铁这种物质能制成铁钉、铁锤等物体。

    化学研究物质,如水是由什么元素(第二章学)组成?水由什么构成?(第三章学)构成水的粒子结构怎样?(第三章学)水除了具有溶解其他物质的性质外还有哪些性质?这都是化学要研究的内容。化学还是一门研究物质变化规律的一门基础自然科学。

    板书: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自然科学。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许多化学概念、化学基础知识都是通过实验形成的,因此必须学会观察实验的方法。

    教师讲解观察实验的方法。

    学习化学必须重视实验,注意培养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分析能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积极培养学习化学的兴趣。观察实验现象的程序:

    投影:变化前: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

    变化中:物质发生的主要现象,如是否发光、放热、颜色怎样变化、是否有气泡产生,产生的气体是否有气味,有什么颜色的沉淀产生等。

    变化后:生成物的颜色、状态、气味。

    描述实验时应注意语言清晰、准确,只说现象不说结论。

    下面请大家观察几个演示物质变化的实验,主要观察变化前后物质的颜色、状态、并列表记录。分别由学生描述并记录实验现象。

    演示[实验1]水的沸腾

    [实验2]胆矾的研碎

    实验编号

    变化前的物质

    变化时发生的现象

    变化后产生的物质

    1

    液态的水

    沸腾时生成的水蒸气遇玻璃

    又凝结成液体

    液态的水

    2

    蓝色块状的胆矾

    块状固体被粉碎

    蓝色粉末状的胆矾

    [实验3]镁带的燃烧

    [实验4]加热碱式碳酸铜

    3

    银白色的镁带

    燃烧,放出大量的热,同时

    发出耀眼的白光

    白色氧化镁粉末

    4

    绿色粉末状的

    碱式碳酸铜

    加热后,绿色粉末变成黑色,

    管壁出现小水滴,石灰水变

    浑浊

    三种其他物质:氧

    化铜(黑色)、水、

    二氧化碳

    二、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提问]实验1、2有什么共同特征?实验3、4有什么共同特征?

    1、2这两个实验的一个共同特征,就是物质的形态发生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的物质。这是判断物质发生物理变化的依据。

    3、4这两个变化的共同特征是变化时都生成了其他的物质,这是判断化学变化的依据。

    引导学生小结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概念。

    板书: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化学教案《化学教案-绪言》。

    化学变化:变化时都生成了其他物质。

    (化学反应)

    [讨论]这两种变化有什么本质区别和联系?

    在化学变化过程中除生成其他物质外,还伴随发生一些现象,如放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等。这些现象常常可以帮助我们判断有没有化学变化发生,但不能作为判断一个变化是不是化学变化的依据。

    [讨论]判断一个变化是化学变化还是物理变化应依据什么?

    [练习]口答课本第5页习题1、2。

    [讨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发光放热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B、固体变成气体一定是物理变化

    C、化学变化过程一定伴随着物理变化 D、物理变化过程一定伴随着化学变化

    解答此类题要熟悉下列要点: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概念

    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又叫化学反应

    现象

    物质的状态、形状等发生

    变化

    放热、发光、变色、生成气体、生成沉淀

    等等

    实例

    冰→水→水蒸气,汽油挥发,

    木材制成桌椅

    铁生锈、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

    食物腐烂

    根本区别

    (判断依据)

    是否生成其他物质

    关系

    化学变化的过程中一定伴随物理变化

    物理变化的过程中不一定有化学变化

    三、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通过四个实验,我们知道水沸腾时能变成水蒸气,而水蒸气遇冷又能凝结成小水滴,胆矾是蓝色的晶体,镁带在空气中能燃烧,碱式碳酸铜受热能转化成三种物质,这些都是物质本身特有的属性,即物质的性质,引出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

    [讲述]物质的性质,无论是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均指物质的特有属性,物质不同,其性质也不同。下表有助区别两种概念。

    [投影]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概念

    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性质确定

    由感觉器官直接感知或由仪器测知

    通过化学变化可知

    性质内容

    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挥发性等

    可燃性、还原性、氧化性、稳定性等

    [讨论]

    1、下列哪种性质属于化学性质?( )

    A. 导电性 B.挥发性 C.可燃性 D.溶解性

    2、下列各组物质能根据在水中的溶解性区别开的一组是 ( )

    A.豆油和汽油 B.水和酒精 C.铁块和铝块 D.面粉和白糖

    3、判断下列描述哪些是物理变化?哪些是化学变化?哪些是物理性质?哪些是化学性质?

    A、 铜绿受热时会分解;

    B、 纯净的水是无色无味的液体;

    C、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了氧化镁;

    D、氧气不易溶于水且比空气重;

    E、 木棒受力折断。

    [小结]物质的变化和物质的性质的区别。

    我们应把握住一点,即变化是一个过程,是动态的;而性质是物质内在的属性,有时需要一定的方式方法让其表现出来,而有时只需用感观和仪器感知测量即可。

    四、为什么要学习化学?

    学生阅读课本第3、4页内容,讨论:为什么要学习化学?

    学生阅读课本第4页内容,了解化学工业的过去和现状。

    五、如何学好初中化学?

    [小结]注意学习化学的方法(抓好预习、听讲、复习、作业四个环节),重视并做好化学实验。

    预习指导:做到初步了解重点、难点、画出不懂的问题。

    听讲:边听、边观察、边思维、边记忆,争取在课堂学会。

    复习:巩固所学知识。

    随堂练习:

    布置作业

    复习课本1-4页,画出概念和记忆要点

    板书设计

    绪言

    一、 化学是研究什么的?

    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自然科学。

    观察实验的方法:

    [投影] 变化前: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

    变化中:物质发生的主要现象,如是否发光、放热、颜色怎样变化、是否有气泡产生,产生的气体是否有气味,有什么颜色的沉淀产生等。

    变化后:生成物的颜色、状态、气味。

    二、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化学变化:变化时都生成了其他物质。

    (化学反应)

    三、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四、化学史

    化学教案-绪言

    【初中化学教案】相关推荐
    [热]幼儿园认识蔬菜教案大全7篇

    我相信幼师都接触过教案,撰写教案有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要想在教学中不断进取,其秘诀之一就是编写好教案。写幼儿园教案要注意哪些方面呢?下面是小编特地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认识蔬菜教案大全7篇”。活动准备:不透明的盒子里面放着香菜。香菜盆栽。活动目标:通过盒子引起孩子的好奇心。经过看、闻、尝来了解香菜。活...

    实用!幼儿园中班秋游教案集锦1440字

    按照惯例,幼儿园教师必须撰写自己的教案,教案在我们教师的教学中非常重要,每一位幼师都要慎重考虑教案的设计,好的幼儿园教案都有哪些内容?为了解决大家烦恼,小编特地收集整理了实用!幼儿园中班秋游教案集锦1440字,供大家参考。活动目标:1、欣赏音乐,能有节奏的开火车。2、在玩开火车的游戏时能够分辨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