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案
  • >幼儿园教案
  • >导航
  •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课件汇总8篇
  •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课件

    发表时间:2024-07-28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课件汇总8篇。

    每个老师在上课前需要规划好教案课件,因此在写的时候就不要草草了事了。只有写好上课用的教案课件,才能展现更完整课堂教学,有没有好的教案课件可资借鉴呢?教师范文大全编辑陆续为大家整理了“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课件”,以下内容仅供参考具体实施建议您咨询专业人士!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课件 篇1

    教学内容:

    教材41页例1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学会口算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及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教学重点:

    1、体验口算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及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的多种口算方法。

    能正确的进行口算。

    教学难点:

    1、体验口算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及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的多种口算方法。

    2、能正确的进行口算。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口算练习

    30脳320脳620脳413脳32脳4200脳49脳50120脳240脳72脳323脳2400脳2

    让学生任选两题说说口算的方法。

    二、探究新知

    1、学习教材第41页例1.

    出示例1.观察,你知道了哪些信息?跟同伴说一说。

    师:要求3筐草莓有多少盒,也就是求3个15是多少,怎样列式呢?

    生回答,教师板书:15脳3

    教师:怎样计算呢?同学们可以根据以前学过的乘法口算方法去想,也可以小组讨论,看看怎样得出得数,各组代表向全班同学汇报本组的各种口算方法。

    方法一:将15分成10和5,口算10脳3=30.5脳3=15.30+15=45.

    方法二:根据竖式计算的方法,想5脳3=15,个位上的数相乘满十,就向前一位进1,十位上的数1和3相乘得3个十,加上个位上进上来1个十,就是4个十,口算结果是45.

    教师对学生的口算方法给予归纳总结并板书,在黑板上加以平价,方便全体学生了解不同方法的口算过程。

    教师:想一想,150脳3=

    学生分组讨论计算方法,教师板书。

    小结: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看,可以把两位数分成一个整十数和一个一位数,将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积与一位数乘一位数的积相加,就可以算出结果;还可以利用竖式计算的方法进行口算,几百几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即先口算几百几十数0前面的数与一位数相乘,再在后面添一个0.

    2、学习教材第42页例2.

    出示例2

    师:观察图,你从中知道哪些信息?跟同伴说一说。

    学生回答,老师板书:610.

    教师:怎样计算呢?同学们可以根据以前学过的乘法口算方法去想,也可以小组讨论,看看怎样得出得数,各组代表向全班同学汇报本组的各种口算方法。

    学生总结口算方法,老师板书。

    口算106时,可以利用乘法口诀六九五十四求出9个6是多少由于算式中要求的是10个6是多少,因此,还要再加上一个6

    列式解答:610=60(个)

    答:10盒有60个。

    室:要求20盒有多少个苹果,怎样列式呢?

    生答,师板书:1220

    教师:应该怎样计算呢?同学们可以根据以前学过的乘法口算方法去想,也可以小组讨论,看看怎样得出得数,各组代表向全班同学汇报本组的各种口算方法。

    学生总结口算方法,老师板书。

    因为可以把20看作210,所以口算1220时,可以先口算出122的积,然后再用12与2相乘得积乘10.

    列式解答:1220=240(个)

    答:20盒有240个。

    3、指导学生完成做一做。

    让学生先独立完成做一做,完成后集体订正,每道题各选几名同学说一说自己的口算方法。

    教师提问:这几道题和我们前面学过的题有什么区别?引导学习探究计算方法,根据前面学习的经验,你能说一说你想怎么计算它们的结果吗?(先让学生说一说,然后在教材上完成)

    教师板书小结。

    三、课堂作业新设计

    1、口算。

    704030043070242019101420407005050

    2、送水的叔叔骑三轮车每分钟大约行200米,如果每天用2小时送水,他每天大约行多少千米?

    四、思维训练

    1、李红买20个6角的练习本和30支8角鹅铅笔。

    (1)一共要付多少元?(2)付出50元,应找回多少元?

    2、动脑筋。

    ()30=90040()=200080()=32000

    板书设计:

    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先用表内乘法把两个因数0前面的数相乘,再看

    两个因数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乘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教学反思:

    1、让学生在具体生动的情境中学习计算,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2、学生在已有知识基础上经历探究口算方法的过程。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课件 篇2

    一、说教材:

    本课内容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70~74页,

    教材简析:《面积》属于空间与图形领域,被安排在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这一单元具体包括:面积和面积单位,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面积单位的进率,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四部分。本课是这一单元的起始课,它的教与学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长度和长度单位,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及其周长计算的基础上进行的。学生从学习长度到学习面积,是从一维空间向二维空间转化的开始,是空间形式“由线到面”的一次飞跃。学好本课,不仅是学习面积计算的基础,更是小学阶段几何教学的基础知识。

    为了帮助学生建立面积概念,教材在编写上非常重视展现面积概念的形成过程、注重常用面积单位表象的形成、注重在直观操作和形式多样的活动中体验。教材按照先认识面积(包括物体表面的大小和封闭图形的大小),然后归纳面积的概念,再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包含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为什么用边长是“1”的正方形作面积单位及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二、说前测:

    关于面积和面积单位学生知道些什么呢?对三年级两个班学生的前测结果统计表明:

    关于面积,87%的'学生通过其他渠道或自学课本知道“面积”一词,13%的学生表示从未听说;15%的学生对“面积”的含义有错误认识,56%的学生认为“面积”和物体的大小有关,29%的学生表示说不清楚。

    关于面积单位,69%的学生表示通过其他渠道或自学课本知道“面积单位一词”,31%的学生表示从未听说;10%的学生对面积单位的含义有错误认识,47%的学生认为面积单位和物体的大小有关,43%的学生表示说不清楚。

    (1)通过指一指、摸一摸、比一比等体验活动,使学生理解面积的含义。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感受建立面积单位的必要性,初步理解面积单位的建立规则。

    (3)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并在活动中获得关于它们实际大小的空间观念,形成正确的表象。

    (4)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概括能力,使学生体验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使学生理解面积的含义,掌握常用的面积单位并建立正确的表象。

    四、说教学准备:

    (1)教具:多媒体课件;米尺、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教具。

    (2)学具:两人一份面积相近但形状不同的长方形;大小不同的正方形、长方形、圆形、三角形纸片若干、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的学具,

    我选择的基本教法、学法有:

    活动教学法:即以直观体验活动为主线,结合生活实例,创设数学情景,提出数学问题。

    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学习,建立正确的表象,掌握数学方法,解决问题。它遵循着从生活到数学、从具体到抽象的教学原则。

    直观演示、动手操作法:空间与图形的教学中,提供直观是认知的起点。教学中,我注重直观演示和动手操作活动。让学生在运用学具、直观操作、合作探究中学习,在真实的感受中获得实实在在的直接经验。

    自学辅导法:面积单位的制定不需要探究,教学中我会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自学。通过自学,学生能迅速了解面积单位的含义,建立正确的表象,对形成常用面积单位实际大小的观念,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创设情景,初步感知。

    1. 出示米尺和学生尺。比一比,有什么不同?从而提炼出比的结果:长短不同,大小不同。

    2. 你们所比的长短指尺子的什么? (长度)大小又指的什么?(尺子的面)

    3. 小结:今天我们一起研究有关物体表面的知识。(板书:物体表面)

    『《课程标准》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这一环节中,学生已有的旧知“长度”和相关 “物体表面”的经验呼之欲出,自然体验由“线”到“面”的空间飞跃,引出对“物体表面”的研究。观察比较中,学生也初步感知了“长度与面”的区别,为下节学习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比较埋下伏笔。』

    (二)充分感知,引导建构。

    1. 通过物体的表面感知面积: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需躬行。』

    (1)指一指:我们身边有很多物体,比如黑板,幕布、书本、课桌等等,它们的表面在哪?

    (3)比一比:这些物体的表面,哪个大一些?哪个小一些呢?

    指出:物体表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板书: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4)运用“面积”一词造句:比如黑板的表面比课桌的表面大,现在还可以怎么说?

    2. 通过封闭图形认识面积:

    『数学方法就是数学的行为。比较中,我会根据学生比的过程,归纳出观察、重叠、割补等数学方法。使学生认识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3. 归纳面积的概念:物体表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封闭图形的大小也是它们的面积。谁能把这两方面概括起来,简单说说什么是面积?小结: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板书)

    『建构主义认为:学生的建构不是教师传授的结果,而是通过亲身经历,通过与学习环境的交互作用来实现的。“面”是什么?说不清,道不明,但只要动手 “指一指”、“摸一摸”、“比一比”,学生就能做到心中有数了。在大量直观、实践、体验活动中,学生能实实在在的感受到“面”是什么。』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课件 篇3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教材简析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是在学生学过万以内数的加、减法和初步认识一位小数含义的基础上教学的。教材创设了学生十分熟悉的购物情境,学生能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在学生运用口算方法解决问题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尝试运用竖式进行计算,并结合口算方法和过去学过的整数加减法竖式计算帮助学生理解小数加减法竖式计算算理。巩固一位小数的加、减法,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

    1.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精神,让学生学会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体会小数加减法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通过解决有关小数的实际问题,掌握小数加减法的基本方法,提高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用竖式对小数进行加、减法的计算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竖式计算小数的退位减法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导入新课。

    师:孩子们,你们逛过商场吗?你们在逛商场的时候遇到过什么问题没有?

    师:老师在逛商场时可遇到一大堆的问题呢,你们愿意和老师一起解决吗?

    二、探究新知,合作交流

    1.老师逛商场买体育用品,篮球234元,足球:187元,,请同学们帮老师算算老师买这两件商品一共要付多少钱?篮球比足球贵多少元?请大家用竖式计算。

    指名一孩子上台板演,其余学生在练习本上计算。做完集体订正。

    师:这是我们以前学过的整数加减法,请孩子们回忆一下刚才的计算过程,说说整数加减法竖式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让学生说出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是: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板书)

    2.老师还要买一个圆规和一瓶墨水,圆规:2.3元,墨水:1.8元,还是请同学们帮老师算算买这两件商品一共要付多少钱?

    3.探究算理以及方法

    同学们,你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把你的想法告诉大家好吗?

    学生讨论后汇报。

    可能出现的方法有:

    (1)2.3元等于2元3角,1.8元等于1元8角;2元+1元=3元;3角+8角=11角,也就是1元1角;3元+1元1角=4元1角,4元1角等于4.1元。

    (2)直接用小数计算的,

    指导学生列竖式并说说想法,教师板书

    教师在竖式上写上元角借此机会再出示问题:一个圆规和一瓶墨水一共多少钱?

    请同学们列竖式计算此题,指名到黑板上板演。

    4.这两件商品相差多少元?

    师:谁想起来说一说你的方法?

    教师根据学生的叙述板书列竖式计算小数减法的过程。

    5.观察比较总结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有什么不同之处?有什么相同之处?

    小数加减法同整数加减法一样,相同数位对齐,也就是要将小数点对齐,从低位算起,先计算小数部分,再计算整数部分。哪一位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一,哪一位不够减就从前一位借一再减,计算结果的数位要与加(减)数的数位对齐,在得数里点上小数点,使它与加(减)数的小数点对齐。得数的末尾有0,一般把0去掉。

    三、巩固练习

    同学们是不是都学会了小数的竖式加减法呢?下面就检验一下。

    (尝试用竖式计算,课件出示)

    3.5+4.86.7+2.34.2-1.84.1-3.3

    教师巡回检查,并请四位学生演板后讲解。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高。

    今天同学们表现真不错,我们今天学习了什么?

    在计算小数的加减法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课件 篇4

    本课内容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70~74页。《面积》属于空间与图形领域,被安排在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这一单元具体包括:面积和面积单位,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面积单位的进率,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四部分。本课是这一单元的起始课,它的教与学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长度和长度单位,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及其周长计算的基础上进行的。学生从学习长度到学习面积,是从一维空间向二维空间转化的开始,是空间形式“由线到面”的一次飞跃。学好本课,不仅是学习面积计算的基础,更是小学阶段几何教学的基础知识。为了帮助学生建立面积概念,教材在编写上非常重视展现面积概念的形成过程、注重常用面积单位表象的形成、注重在直观操作和形式多样的活动中体验。教材按照先认识面积(包括物体表面的大小和封闭图形的大小),然后归纳面积的概念,再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包含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为什么用边长是“1”的正方形作面积单位及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二、说教学目标:

    (1)通过指一指、摸一摸、比一比等体验活动,使学生理解面积的含义。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感受建立面积单位的必要性,初步理解面积单位的建立规则。

    (3)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并在活动中获得关于它们实际大小的空间观念,形成正确的表象。

    (4)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概括能力,使学生体验到数学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使学生理解面积的含义,掌握常用的面积单位并建立正确的表象。

    三、说教学准备:

    (1)教具:多媒体;米尺、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教具。

    (2)学具:两人一份面积相近但形状不同的长方形;大小不同的正方形、长方形、圆形、三角形纸片若干、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的学具。

    学法有: 活动教学法:即以直观体验活动为主线,结合生活实例,创设数学情景,提出数学问题。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学习,建立正确的表象,掌握数学方法,解决问题。它遵循着从生活到数学、从具体到抽象的.教学原则。 直观演示、动手操作法:空间与图形的教学中,提供直观是认知的起点。教学中,我注重直观演示和动手操作活动。让学生在运用学具、直观操作、合作探究中学习,在真实的感受中获得实实在在的直接经验。 自学辅导法:面积单位的制定不需要探究,教学中我会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自学。通过自学,学生能迅速了解面积单位的含义,建立正确的表象,对形成常用面积单位实际大小的观念,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创设情景,初步感知。 1. 出示米尺和学生尺。比一比,有什么不同?从而提炼出比的结果:长短不同,大小不同。 2. 你们所比的长短指尺子的什么? (长度)大小又指的什么?(尺子的面) 3. 小结:今天我们一起研究有关物体表面的知识。(板书:物体表面)

    (二)充分感知,引导建构。

    (1)指一指:我们身边有很多物体,比如黑板,幕布、书本、课桌等等,它们的表面在哪?

    (3)比一比:这些物体的表面,哪个大一些?哪个小一些呢? 指出:物体表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板书: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4)运用“面积”一词造句:比如黑板的表面比课桌的表面大,现在还可以怎么说?

    2. 通过封闭图形认识面积: (1)认一认:有哪些封闭图形?(2)指一指:封闭图形的面积。(3)比一比:哪个封闭图形的面积大一些? 『数学方法就是数学的行为。比较中,我会根据学生比的过程,归纳出观察、重叠、割补等数学方法。使学生认识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3. 归纳面积的概念:物体表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封闭图形的大小也是它们的面积。谁能把这两方面概括起来,简单说说什么是面积?小结: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板书)建构主义认为:学生的建构不是教师传授的结果,而是通过亲身经历,通过与学习环境的交互作用来实现的。“面”是什么?说不清,道不明,但只要动手 “指一指”、“摸一摸”、“比一比”,学生就能做到心中有数了。在大量直观、实践、体验活动中,学生能实实在在的感受到“面”是什么。

    4. 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

    检查自学情况。 ①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板书:常见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②拿一拿:从学具中分别拿出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出示面积单位教具) ③画一画:在草稿本上画一个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你能画出1平方米吗? ④找一找:我们身边哪些物体的面积接近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 ⑤试一试:1平方米的地面上能站多少个同学?这一环节的教学,我采用自学辅导方式,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学。进而在汇报、拿、画、找、试等活动中,充分感知面积单位的实际大小,并和身边的某个面建立联系,从而起到帮助表象记忆的作用。

    1. 第74页“做一做”第1题。

    2. 第76页第2题。说一说测量邮票、课桌面、黑板和操场的面积,分别选用什么面积单位比较合适?

    3. 估计:教室的面积大约有多少平方米?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四)回顾全课,小结延伸:

    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关于面积和面积单位你还想知道什么?面积和面积单位是概念课教学,全课小结时我采用总结式,在回顾所学知识的同时,也使学生对这节课有完整的认识,并加以延伸。

    面积和面积单位 常见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面积的概念和常见的面积单位,是本节课学习的重点,这样板书不仅突出教学重点,更有利于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概念。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课件 篇5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公式的全过程,真正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公式。

    2、使学生掌握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并能应用公式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使学生正确地应用面积单位,估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教学重点:

    1、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公式的过程

    2、应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学具准备:

    面积是1cm2小方格,课件、同图①②③一样大的硬纸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出示课件:大熊组织竞赛,让小兔、小马、小羊来抢答以下几个问题,你们会吗?

    (1)什么是面积?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

    (2)怎样知道图形的大小?(看它含有几个面积单位。)

    2、点明课题:今天来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板书课题: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二、探究新和。

    1、出示P48(图①、图②、图③课件)①让学生估一估哪个长方形面积大?②要表示这三个图形的面积,用哪个面积单位比较合适?③怎样来表示这三个长方形的准确面积?

    2、探索长方形的面积公式。

    (1)分组操作(一、二组用小方格摆图①、三四组摆图②、五六组摆图③、并将摆放小方格每行个数与行数的数据填在下边表中相应的格中。)集体交流。

    (2)集体交流,让每小组汇报摆放的结果。

    (3)得出结论。

    你们在研究的过程中发现了什么规律?(方格总数等于每行个数与行数的乘积。)

    怎样计算长方形的面积?(板书:长方形面积=长×宽)为什么长方形面积等于长×宽?(找出回答)新课标第一网

    (4)应用练习

    出示课件,求下面长方形的面积。

    长cm

    20

    20

    15

    12

    10

    宽 cm

    17

    15

    10

    10

    10

    面积cm2

    100cm2是哪个长方形的面积?

    小组讨论,正方形的面积怎样求?它与长方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交流时板书: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3、小结:

    (1)怎样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2)计算面积时注意什么?(面积单位的使用)

    三、思维训练、实践活动。

    P49、1、2、3、4题

    四、课堂小结。

    1、生谈收获

    2、师强调

    今天这节课,我们用摆面积单位(方格)的方法得出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宽,又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推出正方形的面积等于边长×边长,并能应用得出的面积公式解决许多实际问题。希望同学们牢记这两个公式,解决更多的问题。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课件 篇6

    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进一步熟悉面积单位的大小。掌握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此文转于.Net]观察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逐步养成积极思考的学习习惯。

    3、情感目标: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掌握面积单位间的进率,会进行常用面积单位之间的改写。

    教学难点:面积单位间进率的推导过程。

    教具:面积是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白纸一张,一面画出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小格。

    学具:一张边长1分米的正方形,20个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师:常用的长度单位有哪些?

    (学生回答后,师依次在黑板上板书米、分米、厘米)

    口答:1米=()分米1分米=()厘米70厘米=()分米

    5米=()分米30分米=()厘米400分米=()米

    师:每相邻的两个长度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

    师:现在我们已经学习了面积单位,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

    (学生回答后,师依次在黑板上板书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师:相邻两个常用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呢?请同学们猜猜看?

    (有的学生认为相邻两个常用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有的认为是100。)

    师:看来同学们的意见难以统一,下面我们就来动手动脑研究一下相邻两个常用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究竟是多少?

    (师边说边板书课题: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推导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师:请同学们拿出你准备好的正方形,它的边长是1分米,谁来说说它的面积是多少?

    生: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

    师:如果这个正方形的面积用平方厘米做单位,是多少平方厘米呢?请同学们开动脑筋,分四人小组动手操作一下。

    出示操作要求:

    1、可以借助你手中的工具,1平方厘米的小方块、直尺或者直接动脑思考。

    2、小组长安排组员的操作活动,一名同学负责操作,其他同学协助、一人汇报。

    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

    师:请各小组汇报操作结果。

    生1:我们用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摆在这个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上,横排每排摆10个,竖排每排摆10个,一共可以摆100个,所以这个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用平方厘米做单位是100平方厘米。

    (教师出示一面画有100个1平方厘米的小方格的正方形。)

    师:你们是用推导长方形面积公式用的“摆”的方法,真棒!还有别的想法吗?

    生2:我们是用直尺去量这个正方形的边,边长正好是10厘米,所以它的面积也就是10×10=100(平方厘米)

    师:真聪明!还有想法吗?

    生3:我是直接把1分米换算成10厘米,那么这个正方形的面积就是10×10=100(平方厘米)

    师:这种方法真棒。

    师:刚才同学们想的方法都很好。有的用摆,有的用量,还有的直接把分米换算成厘米来计算。但是,我们无论用哪种方法,这

    [1][2]下一页

    教案《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课件 篇7

    教材解读:这篇课文讲述波兰一所学校的儿童队员,在国庆来临之际,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在国庆游行检阅时,让拄拐的博莱克走在第一排。游行时他们的检阅队伍获得了大家的好评。

    1、通过自学认识“俱、拄”等5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理解“截肢、棘手、鸦雀无声”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第三条的相关内容,体会队员们关注弱势的美好的心灵,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在阅读中体会人物心理的变化,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体会关键语句“这个孩子真棒”和“这些孩子真棒”的深层含义。

    课前准备 学生收集波兰的国庆节相关资料、教师制作幻灯片课件。

    博莱克                                儿童队员

    真    棒!

    1、课前观看《国庆六十周年阅兵式》视频,感受检阅。

    2、出示课文插图,看,这就是在七月,波兰首都华沙欢庆国庆节举行的一次检阅游行。你仔细观察画面,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3、这样的检阅掌声如潮,想知道为什么吗?我们今天就来学习课文:检阅

    4、质疑课题,什么是检阅?

    1、仔细观察画面,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2、理解什么是检阅。

    检阅仪式离学生的生活比较遥远,学生不了解。通过检阅资料的出示,使学生更加了解检阅场面的庄严和隆重。

    (1)读准生字字音,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思考:这是一次怎样检阅?有哪些队伍参加了这次检阅?

    2、检查汇报。

    (1)检查生字掌握情况。

    (课件出示)10自然段,抓住“盛大、隆重”,通过朗读让大家感受到检阅的隆重和盛大。

    B、参加这次隆重的检阅的队伍有些什么人?(课件出示:步兵、炮兵、青年队员、儿童队员)

    1、学生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2、汇报初读成果。

    3、朗读句子,抓住“盛大、隆重”,通过朗读让大家感受到检阅的隆重和盛大。

    1、自读课文,整体感知。培养学生自主合作识字的精神。

    2、在展示和交流中读书,在语言环境中识字。

    (1)在这些队伍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什么人?(儿童队员)。

    成千上万的观众把最热烈的掌声送给他们,把最真诚的称赞送给他们,有人说--有人说--(课件出示句子:这个小伙子真棒!这些小伙子真棒!)

    (2)观众为什么称赞他们呢?难道仅仅是因为队伍走得整齐吗?还有没有其他的原因?

    1、指名读多媒体出示带有画面的文字。

    2、重点品读:他同全队保持一致,目视右方,睁着大眼睛望着检阅台。

    ①哪些词让你感觉到博莱克棒?(根据学生回答,抓重点词指导朗读。)

    ②想象当时博莱克在想什么?透过这个镜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呢?(体会人物心情,引导有感而读。)

    ③看着这拐杖,这高扬的头,这挺起的胸脯,你想对博莱克说句什么话呢?(进一步指导朗读)

    3、博莱克真的让我们佩服。同学们,这一幕幕镜头,一个个场景不仅你看到了,我看到了,成千上万的观众也看到了,所以,他们由衷的称赞这个自信、坚强的孩子--

    让我听到你发自内心的称赞!

    如果说博莱克是靠他的自信和坚强迎来了观众的称赞,那么人们为什么还要纠正说这些小伙子真棒!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下检阅之前的情况吧。

    1、请小朋友自由读课文2~9段,思考:检阅仪式之前,这些小伙子在讨论一件什么事?

    3、大家觉得非常为难。课文中也可以具体看出同学们为难的样子。请你们读读课文第3~6段,找出表现同学们很为难的词句。

    俱乐部里讨论博莱克参加检阅这一问题时,一共有(   )种意见,分别是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 你赞成________ 种?因为________ 。

    6、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让学生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第三条:残疾人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家庭生活等方面享有同其他公民平等的权利。学生齐读。

    7、是呀,能让博莱克有机会参加这么重大的活动的是因为他们的小队对他充满关爱和尊重,(板书:关爱、尊重)这群小伙子,懂得尊重身体有残疾的同学,因此人们称赞:这些小伙子真棒!(朗读句子)

    1、品读句子,学会抓重点词语理解。

    2、抓重点词句有感情地朗读句子。

    3、学生在读文中领悟人们为什么说“这些小伙子真棒!”

    1、体现自读自悟。

    2、利用图片,使课文描写的情景再现,激发情感。

    3、设计问题,队学生进行说话练习。从中领悟“这个孩子真棒”和“这些孩子真棒”的深层含义。

    1、让学生填空,归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    )一所学校的(        ),在(    )来临之际,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在(     )游行检阅时,让(              )走在第一排。游行时他们的检阅队伍获得了大家的(             )

    2、读完了课文,我们每个人肯定都有这样的感受,这次国庆检阅,不仅检阅了孩子们整齐的队伍,更检阅了他们美好的心灵!在我们的人生中,你也会碰到无数的检阅,也会碰到像博莱克那样的人,老师希望你们能像这些儿童队员一样,懂得关心、尊重每一个人,也希望你们能像博莱克那样自强不息,顽强拼搏,勇敢地迎接人生的每一个挑战。

    1、学生根据教师的引导归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第五板块--课外练笔,延续情感。

    读了这个故事,我想说……(请把你想对博莱克说的话写下来)。

    1、学生练习写话。

    写话训练可以让学生尽情发挥自己的想象,让学生的真情实感在笔尖流淌,读写结合,在写中积淀语言,在写中再次升华情感。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课件 篇8

    教学内容:

    教材第67页练习十六第5~8题。

    教学目标:

    通过练习使学生熟练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进位笔算乘法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所掌握的知识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

    一、口算

    23脳3040脳3060脳70032脳40

    80脳7090脳4265脳100700脳2

    60脳7248脳2037脳2087脳30

    二、计算

    完成教科书第76页练习十六的第5题。

    让学生用竖式的方法独立完成,然后教师讲评,讲讲时要提醒学生哪一位上满几十要想前一位进几。

    三、解决问题

    完成教科书第67页练习十六的第7、8题。

    让学生独立分析,解决问题,讲评时要学生说出解题思路和计算的过程。

    提醒:第8题,求的是56套明信片共卖多少钱?和每套明信片有12张,有没有联系?要让学生分析出每套12张是一个多余的条件。

    四、游戏活动

    完成教科书第67页练习第6题。

    根据班级具体情况,可多增加一些题目,有几道算式的结果要相同,争取让每一位学生都拿到一道算是二。算式的结果与蜜蜂身上的数相同的就可认为蜜蜂停在这朵花上。

    五、课堂小结

    教学反思: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课件汇总8篇】相关推荐
    [热]幼儿园认识蔬菜教案大全7篇

    我相信幼师都接触过教案,撰写教案有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要想在教学中不断进取,其秘诀之一就是编写好教案。写幼儿园教案要注意哪些方面呢?下面是小编特地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认识蔬菜教案大全7篇”。活动准备:不透明的盒子里面放着香菜。香菜盆栽。活动目标:通过盒子引起孩子的好奇心。经过看、闻、尝来了解香菜。活...

    实用!幼儿园中班秋游教案集锦1440字

    按照惯例,幼儿园教师必须撰写自己的教案,教案在我们教师的教学中非常重要,每一位幼师都要慎重考虑教案的设计,好的幼儿园教案都有哪些内容?为了解决大家烦恼,小编特地收集整理了实用!幼儿园中班秋游教案集锦1440字,供大家参考。活动目标:1、欣赏音乐,能有节奏的开火车。2、在玩开火车的游戏时能够分辨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