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案
  • >幼儿园教案
  • >导航
  • >九年级历史课件推荐8篇
  • 九年级历史课件

    发表时间:2024-07-20

    九年级历史课件推荐8篇。

    小编从众多资料中精挑细选推出了这篇最受欢迎的“九年级历史课件”。每个老师需要在上课前弄好自己的教案课件,没有写的老师就需要抓紧完成了。制定好教案需要教师对教育思想的认识和掌握。希望我们的阅读之旅能够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和奇妙!

    九年级历史课件(篇1)

    1.基础知识:巴黎和会的召开;凡尔赛和约和凡尔赛体系;国际联盟;华盛顿会议的召开及主要内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2.思想教育:通过本课讲述使学生认识:①巴黎和会是战胜国集团重新分割世界的分赃会议,它和华盛顿会议形成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帝国主义列强暂时妥协的结果,不能维护世界和平。②国际联盟是帝国主义维护战后世界统治秩序的工具。

    3.能力培养:通过讲解帝国主义列强在巴黎和会上争夺霸权的表现,培养学生依据经济和军事实力来分析帝国主义外交政策动向的能力。

    (导入新课)与学生共同回顾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和结果,说明战胜国集团企图根据变化了的各国实力对比关系重新分割世界,他们召开了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建立起对世界统治的新秩序。

    191月,战胜国协约国集团在巴黎召开和会。27个国家参加会议,实际最后决定权操纵在和会的“三巨头”手中。(请学生看教材《巴黎和会“三巨头”》图和小字内容,了解各大国争霸图谋和矛盾,然后补充讲解)法国总理克里孟梭,英国首相劳合·乔治,美国总统威尔逊。美国有位历史学家说:“凡尔赛和约的制定者……是在恨、贪、惧的气氛中集合于巴黎的。他门怀恨敌人,贪婪殖民地和赔款,恐惧布尔什维主义。”

    (请学生阅读教材凡尔赛和约内容,概括成领土、军事、政治、赔款、殖民地5个方面,教师讲解与组织学生讨论穿插进行)领土问题,请同学们对比教材战前与战后欧洲地图中德国疆域变动情况,德国丧失了近1/8的领土和1/10的人口。这样残酷的规定对德意志民族心理上会造成什么影响?军事方面,请同学们联系德国十一月革命这个背景,考虑“只准保留陆军10万人”这项规定的双重目的--既防止德国军事力量威胁协约国,又为德国保留镇压国内革命力量的相当兵力。殖民地方面,“委任统治”权规定的实质是什么?(使战胜国重新瓜分殖民地披上“合法”外衣。)中国也是战胜国之一,但是,我们怎样看待和约关于山东问题的规定?(帝国主义大国漠视弱小国家正当的民族权益)凡尔赛和约是战胜国强加给德国的十分苛刻的和约。它埋下了德意志民族复仇主义的种子,并为后来希特勒所利用。和会一结束,德国复仇主义者便喊出“凡尔赛和约”口号。

    继凡尔赛和约后,协约国又先后同战败的奥、保、匈、土签订和约。这些和约和凡尔赛和约构成凡尔赛体系,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和非洲的统治新秩序。维护这个“新秩序”的工具就是国际联盟。

    创设国际联盟的主张是美国总统威尔逊首先提出来的。它曲折地反映了饱经战祸的世界各国人民渴望根除战争,保障和平的愿望。盟约中有维护和平、制裁侵略的漂亮辞句,但这不过是战胜大国争霸世界的障眼法。特别是关于瓜分战败国殖民地的“委任统治”规定,暴露了这一机构的帝国主义性质。威尔逊原本指望利用国际联盟来实现美国对世界的领导,但创设国联的主张一经列为巴黎和会的重要议题,国联就成为推行英、法意志的工具。所以,美国最终没有加入国际联盟。

    为了协调帝国主义列强间的争霸关系,在美国倡议下,1921年11月到1922年2月,包括中国在内的九国代表在华盛顿举行会议。

    会议的主要内容:《四国条约》、《五国海军协定》和《九国公约》(板书)

    早在19英日缔结同盟条约,相约互相维护其在远东地区的利益,这成为战后美国在这一地区扩张的极大障碍。在美国的压力下,英、法、日、美缔结《四国条约》,取代了英日同盟。

    争夺海军优势的斗争近乎于疯狂,最终达成的妥协规定了五国海军主力舰的吨位比例。(请学生看《五国海军协定规定的限额》表,讨论分析这种规定对英、美、日的不同影响。教师归纳讲解)英国丧失了传统海上优势;美国取得与英国平等的海军军备权;日本海上强国地位得到欧美列强承认。

    日本利用欧美国家忙于“一战”厮杀的有利时机,侵华势力急剧膨胀,独霸中国态势日趋明朗。这直接损害了美国侵略中国的“门户开放”原则,引起美英等国的忌恨和不安。中国问题成为华盛顿会议的另一个重头戏。在美英的压力下,经中日双方交涉,日本被迫同意放弃一部分侵略中国的权益。(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小字相应内容。提问:中国收回山东等部分主权,能否仅仅看作是美英压力的结果?引导学生分析并明确:这首先要归功于中国人民坚持不懈地开展的反帝救国斗争。)

    1922年2月,与会九国代表签署关于中国问题的《九国公约》。公约表面上宣称尊重中国的独立和领土、主权完整,实际上对中国代表提出的收回关税自主权、取消领事裁判权、放弃各国在华势力范围等合理要求置之不理。公约的核心是列强确认并同意把“门户开放”、“机会均等”作为它们共同侵略中国的基本原则。华盛顿会议是在承认美国在远东及太平洋地区占相对优势的基础上,削弱了英国在远东的势力,遏制了日本的扩张势头,使中国又回复到受列强共同主宰的局面。它与巴黎和会共同形成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完成了战后帝国主义重新爪分世界的安排。

    列宁说:“靠凡尔赛和约来维系的整个国际体系、国际秩序是建立在火山上的。”请同学们分析“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内部存在哪些重大矛盾,说明这一体系不可能长久维持下去的原因。(归纳学生分析并讲解)首先,这个体系是建立在战胜国掠夺战败国,帝国主义列强奴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基础上,随着战败国与战胜国之间矛盾的激化和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必然动摇这一体系的基础。其次,各战胜国的扩张野心并未得到、也不可能得到完全满足,特别是日本和意大利认为自己所获甚少,美国没有批准凡尔赛和约和拒绝加入国际联盟,已经使这个体系出现了解体的裂痕。

    九年级历史课件(篇2)

    拜占廷帝国和-

    重点:-会的演变过程

    难点:-会的演变过程

    教学手段:①教学方法:讲解法。②电教手段应用:相关图片--参见第9课图片。

    教学过程:

    首先提问学生:"罗马帝国是怎样分裂的?西罗马帝国是如何灭亡的?"然后引入本课主题。

    一、拜占廷帝国

    本目属于阅读教材,教师只按照教材讲清楚以下三点既可:①拜占廷帝国的出现及其疆域;②拜占廷帝国的文化。上述内容可以参看"扩展资料"部分。

    二、-

    1、-的产生

    关于-的产生,教师首先简单介绍-产生的情况,然后提问学生:-为什么在公元1世纪产生于罗马帝国统治下的巴勒斯坦和小亚细亚一带的犹太人中间?学生回答后教师按"重点突破方案"部分内容做出相应补充说明。

    2、-会的出现

    关于-会的出现,教师首先要求学生看教材相关内容,然后提问学生:-会开始出现时,是个什么样的组织?为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按照"重点突破方案"部分内容做出相应补充说明。

    3、-的传播和-会势力的扩大

    关于-的传播和-会势力的扩大,教师首先简单介绍-的相关教义,然后要求学生看教材相应内容,再提问学生:-会是穷苦人的组织,罗马帝国皇帝对其也采取敌视、镇压态度,可后来为什么转而承认-会的合法地位呢?学生回答后教师按“重点突破方案”部分内容做出相应补充说明。

    4、-会的第一次大分裂

    关于-会的第一次大分裂,教师首先简单介绍分裂情况,然后提问学生:为什么会出现-会的第一次大分裂?其结果如何?

    5、-会的第二次大分裂

    关于-会的第二次大分裂,教师首先简单介绍分裂情况,然后提问学生:为什么会出现-会的第二次大分裂?其结果如何?

    最后要求学生按照先后顺序列举-的三大派别(派别名称、出现时间、主要流行地域、代表的阶级利益)。

    设计思想:

    ①通过学生对于-会的演变过程的分析,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②通过相关问题的设置和教师对于学生答问的补充说明,实现教师的主导作用。

    九年级历史课件(篇3)

    (1)冶铁业:我国是世界上最早掌握冶铁的国家之一,利用水力鼓风冶铁比欧洲早一千多年。①西周:晚期出现了铁器。②春秋战国:铸铁柔化技术是世界冶铁的一大成就。③魏晋南北朝:百炼钢技术已相当成熟,还发明了把生铁和熟铁合炼成钢的灌钢法。④隋唐:冶铸业已普遍采用了切削、抛光、焊接等工艺。⑤明朝:广东佛山冶铁业,一天产铁量达到六七千斤;云南采矿业也很有名。⑥清朝:广东冶铁业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2)青铜铸造业:①夏商周三代被称为青铜时代。商周青铜铸造业兴盛,西周时青铜器产品趋向生活化。②夏朝青铜器目前尚未发现,商周是青铜时代的繁盛时期。③商朝青铜器由官府垄断,生产规模大,作坊集中在王都,产品供国王和贵族使用。④西周青铜器产品趋向生活化,日用器具数量大。有些动物形状的器皿栩栩如生。⑤春秋战国时期的莲鹤方壶是春秋中期的珍贵名器;战国青铜器出现金银错新技术;青铜雕塑艺术也有创新,器物上已有建筑雕塑图案。

    (3)纺织业:①商周:已出现斜纹提花织物和刺绣。②春秋战国:的纺织品纤维相当细密。③魏晋:曹魏在纺织中心襄邑、洛阳设有专门的织造机构;吴国缫丝质量高,蜀锦、邺锦、回纹锦。④隋唐:丝麻织品遍布全国各地。北方以来州、毫州最,南方以吴越、宣州出名;另外丝织品种类增多。⑤明清:棉纺织业成为农民的主要副业,棉布成为广大人民的主要衣料;明代浙江嘉兴使用新式“纱绸机”;双色套印技术得以广泛传播,出现许多颜色的秋色印刷品;以生产商品为目的的纺织业兴起,苏州等地丝织业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4)陶瓷业:①商和西周遗址里出现了原始瓷器,这是我国陶瓷发展一次飞跃。②秦:多集中于凤翔,凤翔的画砖最为出色。兵马俑是制陶与雕塑结合的艺术化。③三国两晋南北朝:当时南方盛产青瓷,后来制作技术传到北方。北方创制出白瓷。④隋唐:唐三彩为彩瓷的产生开辟了道路;越州的青瓷、邢州的白瓷、巩县的唐三彩最为有名;还出现了秘色瓷。⑤明清:江西景德镇制瓷业分工很细,有春土、澄泥、造坯、字画等十几道工序。

    (5)造船业:①两汉:水军拥有用途不同、类型多样的舰船;发明了橹、舵、布帆和使用锚。②三国:吴国造船技术很高,卫温曾率万人船队到达夷洲。③隋唐:能造当时世界上的海船,而且最早出现了机械动力的轮船雏形。洪州是的造船中心。④宋元:北宋江南和东南沿海是造船业最发达的地区。南宋造船业中心有明州、泉州、广州,海船载运量大。⑤明朝:造船水平的高超可以从郑和率船队先后七次远洋航行成功上得出。

    (6)煮盐业、酿酒业:①甲骨文中有关于商周时期酿酒技术的记载。②春秋战国:煮盐业有山西的池盐、山东的海盐和四川的井盐都已开发;人们已能用曲造酒,是古代酿造技术的重要发明。③两汉:汉武帝时实行盐铁专卖,反映了盐在当时国家经济中所占的重要地位。汉代开发的盐,分为池盐、海盐、井盐等,那时,山东食海盐,山西食盐卤,四川吃井盐。

    (7)造纸业:①西汉:前期已有了纸。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是书写材料的一次伟.。②魏晋南北朝:纸张质量提高,逐渐取代简族,成为最主要的书写工具。造纸中心:洛阳、长安、建业、扬州。

    (8)制漆业:①原始社会:我国是世界上用漆历史最悠久的国家。河姆渡遗址曾出土过红漆碗。②商朝:漆器出现了浮雕式花纹,并镶有绿松石和钻花金箔。③周朝:漆髹工艺大量用于车的制造。种植漆林,已被征收税赋。④战国漆工艺有新成就,已出现采用夹纻技术的漆器。⑤秦朝:专设官吏管理漆园的种植和漆器的制作生产。⑥两汉: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漆器都是汉代漆器当中的精品。

    (9)玉器雕刻业:商周玉器加工有了很大发展,商代玉器雕刻精美、数量多,仅安阳妇好墓就出土玉器七百多件。

    九年级历史课件(篇4)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节内容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是反法西斯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掌握雅尔塔会议,斯大林格勒等战役。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诺曼底登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后果与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场形势的变化及斯大林格勒战役的重大意义,提高学生综合、深入分析问题及归纳、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正是因为各国共同协作、相互联系,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才了取得重大胜利。从而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国际意识和团结合作的精神,树立和平发展的全球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雅尔塔会议,斯大林格勒战役及反法西斯战争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

    难点:对斯大林格勒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重要转折点的认识及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今天和同学们一起回顾一下20世纪三四十年代发生的一场浩劫:第二次世界大战。德,日,意法西斯国家发动这场战争蓄谋已久,英法美等国对其侵略持纵容态度,它们所到之处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对所占之地,进行烧杀淫掠,犯下滔天罪行,法西斯国家的暴行激起了世界人民的广泛愤怒,世界人们日益走向联合。

    一、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

    1、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形成的基础是什么?

    形成的基础:德、意、日法西斯国家不断扩大野蛮、凶残的侵略战争,给全世界很多国家和地区的人民带来了灾难。法西斯国家已成为全世界人民最凶恶的敌人,也是英、美等国最大的威胁。全世界受法西斯侵略和威胁的国家已经意识到只有联合起来共同对敌,才有可能打败法西斯。这也成为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的基础。

    2、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形成的标志是什么?(让学生看书后回答)

    标志:1942年1月,26个国家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

    《联合国家宣言》主要内容:保证全力对法西斯国家作战,互相合作,决不单独同敌人停战和议和。

    3、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形成的作用是什么呢?

    国际反法西斯同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的基本保证,世界人民联合起来,建立共同抗击法西斯的国际统一战线,形成了正义和平力量对邪恶战争势力的大包围。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以后,反法西斯的国家和人民,在军事上互相配合,协同作战;在政治上互相磋商,求同存异;在经济上互通有无,相互援助。二战出现转折。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1、斯大林格勒战役

    师问:德军为什么要进攻斯大林格勒呢?

    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后,希特勒为使德国避免两线作战的窘境,决定先集中力量打垮苏联。于是德国集中了150万兵力,在苏联南线发动了攻势,重点进攻斯大林格勒。斯大林格勒是苏联重要的工业城市,又是伏尔加河南北的交通枢纽,是连接莫斯科和盛产石油的高加索之间的交通要道。

    2、请学生观看视频,深刻了解斯大林格勒战役的情况。

    时间:1942年7月

    地点:斯大林格勒

    作战双方:苏德

    1942年7月,震撼世界的斯大林格勒战役开始了。为了赢得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希特勒每天出动上千架次飞机,共投下100多万枚炸弹,整个城市几乎夷为平地。但是,英勇的斯大林格勒军民并没有被敌人的气势汹汹所吓倒。他们冒着敌人的狂轰滥炸与冲进市区的敌人展开了英勇的搏斗,打退了德寇一次次的集团冲锋,顽强地守卫着每一寸土地。1942年11月19日,苏联红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突破德军防线,转入反攻, 1943年元旦过后,苏联红军开始了歼灭德军的战斗,历时180天的斯大林格勒战役,为苏联红军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到1943年2月,苏军取得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重大胜利,德军遭到了发动战争以来最大的失败。

    3、讨论:为什么说斯大林格勒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德军经此战役后,元气大伤。从此,德军从战略进攻转为战略防御,苏军从战略防御转为战略进攻;由于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鼓舞了正在进行反法西斯战争的各国人民,巩固并发展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促使法西斯集团内部发生了瓦解,推动了整个战争形势的转变。因此,斯大林格勒战役不仅是苏德战争的转折点,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点。

    4、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诺曼底登陆

    请学生观看视频,了解诺曼底登陆的具体情况

    时间:1944年6月6日领导者:艾森豪威尔

    在艾森豪威尔将军指挥下,一支庞大的舰队载着登陆部队,由700多艘舰艇和上千架飞机掩护,横渡英吉利海峡,向德军防御薄弱的法国诺曼底地区进发,一个月里,登陆的同盟军超过了100万人。在欧洲成功地开辟了对德作战的第二战场。从此,德国法西斯在欧洲战场上便陷入了东、西夹击之中。不久,盟军势如破竹,被法西斯占领的国家一个个获得了解放。

    观看视频后教师总结:盟军发动了诺曼底战役,开辟了一个新的战场,这是区别于当时苏德战场的另外一个战场,所以被称作欧洲第二战场。

    5、雅尔塔会议(引导学生看书后回答)

    为了尽快打败法西斯,美、英、苏三国首脑在苏联的雅尔塔召开会议。那么它的具体情况又是如何呢?

    (1)时间:1945年2月

    (2)地点:苏联的雅尔塔

    (3)参加者:美国罗斯福、英国丘吉尔、苏联斯大林三国首脑

    (4)内容:决定打败德国后,对德国实行军事占领,彻底消灭德国的法西斯主义,同时决定成立联合国。苏联承诺在德国投降后三个月内,参加对日本法西斯的作战。

    三.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1、欧洲战争的结束

    时间:1945年5月

    1945年4月27日,苏军攻入柏林市中心,红军战士经浴血奋战,于4月30日把红旗插上了德国国会大厦主楼的圆顶上。就在这一天,恶贯满盈的希特勒在总理府地下室朝自己的脑袋开了一枪,结束了他罪恶的一生。5月2日,苏军攻克柏林。5月8日,德国代表正式签订了无条件投降书,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的战争结束了。

    2、日本无条件投降,二战结束(出示《日本投降仪式》图)

    1945年8月6日、9日,美国在日本的广岛、长崎分别投下原子弹,日本损失惨重。8月8日,苏联宣布对日作战,出击中国东北和朝鲜。毛泽东主席向中国人民发出“对日寇最后一战”的号召,抗日军民展开全面大反攻。8月15日,日本天皇发表广播讲话,宣布日本无条件向盟国投降。9月2日,在停泊于东京湾内的美国军舰“密苏里”号上,日本政府代表正式签署了无条件投降书。第二次世界大战至此宣告结束。

    观看视频后学生讨论:美国对日本投掷原子弹,你有何看法?

    (1)美国政府:在日本拒不投降的情况下,采取这种极端措施是必要的。(2)日本的法西斯分子: 他们是战争的罪魁祸首,罪有应得。(3)日本人民:日本人民是无辜的,是战争的受害者。

    3、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通过出示二战财产损失及人员伤亡统计表让学生总结第二次世界大战产生的影响。

    破坏和灾难前所未有,人类多年积累的财富毁于一旦;摧毁了法西斯主义,争取和平的思想日益深入人心;沉重打击了国际帝国主义,促进了民族解放运动的蓬勃发展;促进了国际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客观上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

    4、感悟历史:

    学习本课有那些收获?

    (1)和平之不易,世界大战的悲剧不能重演;(2)人民是战胜法西斯的决定力量,是推动历史前进的真正动力;( 3)不同的国家在平等的基础上能够联合起来,共同迎接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 4)人类命运休戚相关,要加强国际合作,求得共同发展。( 5)国与国之间应该和平共处。

    这场伟大的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是以千百万人的宝贵生命赢得的,和平之不易,作为青年学生应该如何维护世界和平?

    (1)树立远大理想,立志成材,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提高自身素质。(2)树立开放,平等和参与的全球意识,培养合作意识,正确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提高合作与竞争的能力。

    四、总结全文

    二战的硝烟已经散去了六十多年,今天我们仍要回顾与思考的目的就是:反对战争,珍爱和平。在优美的歌声中,让我们共同唱响世界和平的主旋律,让我们祈祷世界永远和平,让世界永远充满爱!

    九年级历史课件(篇5)

    “蒸汽时代”的到来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英国工业革命从棉纺织部门开始;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瓦特改良蒸汽机;汽船和火车机车问世;工业革命的影响。

    2.能力的培养:①在教师帮助下,要求学生结合英国工业革命的前提、条件及后果进行思考,加以认识,从而提高辩证看问题和正确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②在教师指导下,学生掌握英国工业革命的进程,从而培养分析综合和概括的能力。

    3.思想品德的培养:①工业革命首先发生于英国,是英国政治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②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要努力掌握科学技术。

    二、本课重点和难点

    重点:英国工业革命的前提、条件和影响;瓦特改良蒸汽机。

    难点:工业革命引起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化。

    三、【讲授新课】

    【导入新课】我们已经学习过世界古代史,你们能不能说出世界范围内,资本主义生产的最初萌芽出现的时间和地点?(14世纪工场手工业的兴起和发展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的最初萌芽的出现)手工工场阶段从14世纪就在欧洲开始了,持续了大约400多年,当历史发展到18世纪60年代时,促使工场手工业发展到大机器生产的一次革命发生了。这次革命被恩格斯称为工业革命,它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学习工业革命。

    这场革命开始于18世纪60年代的英国,到19世纪上半期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随英国之后,法国、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也先后迸行了工业革命。为什么工业革命开始于英国,而不是英国以外的什么别的国家?因为英国最先具备了工业革命的前提,所以,它首先在英国而不在其他国家发生。工业革命的前提: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的确立。

    工业革命的必要条件都有哪些?①雄厚的资本;②充足的劳动力;③丰富的资源和原料;④海外贸易的迫切需求。

    18世纪60年代,英国最早具备了进行工业革命的资本、劳动力、资源、市场这四个必要条件,所以,一场对人类历史产生重大影响的工业革命就在英国首先开始了。现在我们来看一看英国工业革命的过程。工业革命是从发明和使用机器开始的,机器的发明和使用,最早产生于棉纺织工业部门。

    一、珍妮机的故事

    工业革命在英国发生是历史必然性所决定的,然而,必然性又总是通过偶然性表现出来的。比如说,珍妮纺纱机的发明是从飞梭引发的。1733年机械师凯伊发明了飞梭。飞梭使织布速度大大加快,棉纱顿时供不应求,这就引起了纺织工业各部门各环节的连锁反应。到了1765年,经过几年心血的研究,纺织工人詹姆士·哈格里夫斯。终于发明了手摇纺纱机。珍妮纺纱机纺纱功效一下子提高了16~18倍,他用女儿珍妮的名字命名这台机器为“珍妮纺纱机”,它被认为是工业革命的第一台机器,工业革命以此为起点开始了。

    二、瓦特与蒸汽机

    以水力为动力有很大的局限性。这就需要一种更方便而又更有效的动力来带动机器。解决机器动力问题的人是学徒出身的瓦特。他童年时就善于观察事物。他经过20多年的研究,同时吸收前人成果,终于在1785年制成了改良蒸汽机。请同学们看书中插图,它是把热能转变为机械能的装置,把它装到纺纱机中。就能带动机器纺纱,把它装到织布机中,它就可以带动机器织布。后来,不仅纺织工业采用机器生产和蒸汽动力,而且在冶金、采矿等部门也都进行了工业革命,到19世纪上半期,大机器生产基本上代替了工场手工业,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随即法、美等资本主义国家也都进行了工业革命。

    三、火车的诞生

    随着工业的发展,交通运输被提到了日程。工业革命以后,大机器生产需要运进大批原料并及时把堆积如山的产品运到各地。人力、畜力和简陋的运输工具就无法胜任了。于是交通运输的革新又被提到了日程。这方面的突破首先发生在美国和英国。哪位同学能说说在交通工具的革新上有哪些成就?(富尔敦发明了汽船,史蒂芬孙发明了火车机车。)

    1814年,英国人史蒂芬孙发明了一台蒸汽机车,这台机车在前进时不断从烟囱里冒出火来,因此被称为“火车”。1830年,英国正式使用了火车,从此,铁路交通飞速发展。

    哪位同学能简要叙述一下工业革命的过程中有哪些主要发明?从工业革命过程中的发明家身上,你们发现他们有些什么共同特点?(教师进行小结如下)英国工业革命中最具有重大意义的几项突破性发明之间是互相推动的。英国工业革命从棉纺织业发明和使用机器开始,推动了蒸汽机的发明和改进,新动力又推动了冶金、采矿等重工业部门采用新技术,工业的发展又推动了交通运输工具的革新。

    工业革命的影响:1.创造了巨大生产力,促进经济迅速发展。2.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直接对立阶级。3.改变了世界的面貌。

    工业革命一方面促进了城市化进程,也引发了工业带来的交通、污染等问题;另一方面,一些欧美资本主义国家成为工业强国后,它们以世界为市场,密切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同时,对外掠夺和倾销造成了亚、非、拉美许多国家和地区的落后。以印度为例,英国对印度的棉纱输出造成印度棉织工业急剧衰败。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工业革命,工业革命于18世纪首先发生在英国不是偶然的,1689年英国确立的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专政,为工业革命提供了政治前提,工业革命为资本主义制度提供了物质基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壮大,进一步巩固了资产阶级的统治。

    九年级历史课件(篇6)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科学和思想的力量》说课稿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上午好!我说课的内容是九年级上册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教具准备、教学过程等几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

    本课以“科学和思想的力量”为主题,以“思想启蒙的火种”和“科学的革命”两目为线索,独自成篇地介绍了世界近代历史上科学技术和思想领域中取得的突出成就。在“思想启蒙的火种”一目中叙述了以伏尔泰为代表的法国启蒙思想家的主张和历史作用;而在“科学的革命”一目中叙述了英国科学家牛顿的力学三定律、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和出生于德国的科学家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等主要成就。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本课需要学生了解和掌握的知识是:法国启蒙思想家以伏尔泰为代表的主张及其影响;英国科学家牛顿和达尔文取得的突出成就,爱因斯坦相对论的伟大贡献。

    (二)、能力目标

    本课教学要使学生在两个方面的能力有所提高:一是通过了解伏尔泰等启蒙思想家的主张在近代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大作用,让学生感受到意识形态在社会发展中的能动性,以培养学生树立并能正确运用辩证唯物史观去建设、改造社会的能力;二是引导学生分析认识牛顿、达尔文、爱因斯坦、 居里夫人等科学家取得科技成就的原因,使学生养成善于思考、观察、动手和勤奋等进行科学研究所必备的初步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分析上述思想家和科学家取得成就的过程,使学生树立不畏权贵、敢于捍卫真理和为了科学事业不计个人得失、甘于奉献的敬业精神。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根据学生思维特征和本课教材的叙述,重点、难点分别是科学的革命和思想启蒙的火种。

    五、教学方法

    概括及将知识系统化的学习方法。

    分析问题、归纳问题、解决问题。

    甘于奉献的敬业精神。

    六、教具准备

    多媒体教学课件(ppt演示文稿、视频)

    七、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教师复习提问:“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法律是公共意志的表现,所有公民有权参与法律的制订。”这些内容出自哪个国家的哪个文件?

    学生:法国《人权宣言》

    教师:在早期资产阶级革命中,英国、美国也发表过哪些类似的文件?

    学生:英国有《权利法案》,美国有《独立宣言》。

    教师过渡:欧美资本主义能够产生和发展,除了政治经济因素之外,还离不开思想文化的进步。现在我们就来学习本节的第一目内容——思想启蒙的火种。

    【讲授新课】

    一、思想启蒙的火种

    1、启蒙思想出现的原因

    请同学们阅读材料:卢梭、孟德斯鸠等。

    教师提问:由上所述,启蒙思想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回答:略

    教师小结:一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出现和发展; 二是法国社会矛盾的激化。

    2、法国著名的启蒙思想家

    在讲述法国启蒙思想家的代表人物及其主张时,我首先设计了一个“考眼力”的环节,由此引出本节课所要讲述的思想家和科学家。

    在讲述伏尔泰及其思想主张时,我向学生展示选自《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中的两段文字以引出这位启蒙运动的领袖人物。

    随后我通过问题式教学,让学生自主探究,以达到让学生掌握三位启蒙思想家思想主张的教学目标。

    3、启蒙运动民(思想)的影响

    在讲述启蒙运动(思想)的影响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卢梭的思想主张及其作用。在此基础上,师生共同归纳出启蒙思想的作用。

    在学生理解、掌握启蒙思想的作用后,我顺势利用教材中的动脑筋题目“请联系中国实际,说说中国近代历史上的思想解放运动对社会进步有什么作用”进行难点突破。在这一问题上,我先让学生讨论,随后进行点评和归纳总结。

    A.戊戌变法→ 为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传播打下了基础,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B.辛亥革命→ 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C.新文化运动→ 彻底批判了封建思想,为中国革命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奠定了思想基础。

    在学习“思想启蒙的火种”这一目之后,为巩固基础知识,引导学生注意前后知识间的联系,我特设计了“知识延伸”这一环节,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归纳知识的能力。

    二、科学的革命

    1、近代科技革命成功的原因

    在解决这一问题上,我设计了两个材料,让学生通过阅读材料,分析、总结近代科技革命成功的原因,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通过对科学家牛顿的勤奋精神和高尚品质的学习,使学生养成正确的学习观和价值观。

    2、近代科技革命的突出表现

    这一目是教材的重点,通过学生探究,课件展示,以师生互动的形式让学生掌握牛顿、达尔文、爱因斯坦、居里夫人的主要成就。为了让教学更直观、形象、生动,在这一目我选取了两个视频文件。通过播放关于爱因斯坦的视频材料,强化学生对其提出相对论这一重要知识点的记忆,同时让学生认识到爱因斯坦是一个和平主义者,以此教育学生树立反对战争,热爱和平的意识。通过播放视频文件《杰出女性居里夫人》,使学生了解居里夫人的主要贡献,让学生明白伟人们的成功离不开他们的兴趣、勤奋、创新和坚持不懈的实践探求。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的斗志和培养他们乐于奉献的敬业精神。

    3、近代科技成果的作用

    通过指导学生看教材,帮助学生归纳四位科学家的主要贡献,得出结论:科技推动了历史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的进步。

    学习完这一课后,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让学生进行讨论:亲爱的同学们,我们今天认识了好几位思想家和科学家,你对谁的印象最深?为什么?我们从他们的身上得到了哪些启示?通过这个讨论,让同学们各抒已见,以达到活跃课堂气氛、巩固基础知和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多重目的。

    最后我设计了知识回放和课堂效益检测两个环节,以强化本课的知识点,提高课堂教学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请各位评委和老师们提出宝贵的意见和批评,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九年级历史课件(篇7)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节内容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是反法西斯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掌握雅尔塔会议,斯大林格勒等战役。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诺曼底登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后果与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场形势的变化及斯大林格勒战役的重大意义,提高学生综合、深入分析问题及归纳、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正是因为各国共同协作、相互联系,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才了取得重大胜利。从而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国际意识和团结合作的精神,树立和平发展的全球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雅尔塔会议,斯大林格勒战役及反法西斯战争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

    难点:对斯大林格勒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重要转折点的认识及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今天和同学们一起回顾一下20世纪三四十年代发生的一场浩劫:第二次世界大战。德,日,意法西斯国家发动这场战争蓄谋已久,英法美等国对其侵略持纵容态度,它们所到之处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对所占之地,进行烧杀淫掠,犯下滔天罪行,法西斯国家的暴行激起了世界人民的广泛愤怒,世界人们日益走向联合。

    一、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

    1、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形成的基础是什么?

    形成的基础:德、意、日法西斯国家不断扩大野蛮、凶残的侵略战争,给全世界很多国家和地区的人民带来了灾难。法西斯国家已成为全世界人民最凶恶的敌人,也是英、美等国最大的威胁。全世界受法西斯侵略和威胁的国家已经意识到只有联合起来共同对敌,才有可能打败法西斯。这也成为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的基础。

    2、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形成的标志是什么?(让学生看书后回答)

    标志:1942年1月,26个国家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

    《联合国家宣言》主要内容:保证全力对法西斯国家作战,互相合作,决不单独同敌人停战和议和。

    3、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形成的作用是什么呢?

    国际反法西斯同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的基本保证,世界人民联合起来,建立共同抗击法西斯的国际统一战线,形成了正义和平力量对邪恶战争势力的大包围。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以后,反法西斯的国家和人民,在军事上互相配合,协同作战;在政治上互相磋商,求同存异;在经济上互通有无,相互援助。二战出现转折。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1、斯大林格勒战役

    师问:德军为什么要进攻斯大林格勒呢?

    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后,希特勒为使德国避免两线作战的窘境,决定先集中力量打垮苏联。于是德国集中了150万兵力,在苏联南线发动了攻势,重点进攻斯大林格勒。斯大林格勒是苏联重要的工业城市,又是伏尔加河南北的交通枢纽,是连接莫斯科和盛产石油的高加索之间的交通要道。

    2、请学生观看视频,深刻了解斯大林格勒战役的情况。

    时间:1942年7月

    地点:斯大林格勒

    作战双方:苏德

    1942年7月,震撼世界的斯大林格勒战役开始了。为了赢得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希特勒每天出动上千架次飞机,共投下100多万枚炸弹,整个城市几乎夷为平地。但是,英勇的斯大林格勒军民并没有被敌人的气势汹汹所吓倒。他们冒着敌人的狂轰滥炸与冲进市区的敌人展开了英勇的搏斗,打退了德寇一次次的集团冲锋,顽强地守卫着每一寸土地。1942年11月19日,苏联红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突破德军防线,转入反攻, 1943年元旦过后,苏联红军开始了歼灭德军的战斗,历时180天的斯大林格勒战役,为苏联红军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到1943年2月,苏军取得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重大胜利,德军遭到了发动战争以来最大的失败。

    3、讨论:为什么说斯大林格勒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德军经此战役后,元气大伤。从此,德军从战略进攻转为战略防御,苏军从战略防御转为战略进攻;由于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鼓舞了正在进行反法西斯战争的各国人民,巩固并发展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促使法西斯集团内部发生了瓦解,推动了整个战争形势的转变。因此,斯大林格勒战役不仅是苏德战争的转折点,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点。

    4、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诺曼底登陆

    请学生观看视频,了解诺曼底登陆的具体情况

    时间:1944年6月6日领导者:艾森豪威尔

    在艾森豪威尔将军指挥下,一支庞大的舰队载着登陆部队,由700多艘舰艇和上千架飞机掩护,横渡英吉利海峡,向德军防御薄弱的法国诺曼底地区进发,一个月里,登陆的同盟军超过了100万人。在欧洲成功地开辟了对德作战的第二战场。从此,德国法西斯在欧洲战场上便陷入了东、西夹击之中。不久,盟军势如破竹,被法西斯占领的国家一个个获得了解放。

    观看视频后教师总结:盟军发动了诺曼底战役,开辟了一个新的战场,这是区别于当时苏德战场的另外一个战场,所以被称作欧洲第二战场。

    5、雅尔塔会议(引导学生看书后回答)

    为了尽快打败法西斯,美、英、苏三国首脑在苏联的雅尔塔召开会议。那么它的具体情况又是如何呢?

    (1)时间:1945年2月

    (2)地点:苏联的雅尔塔

    (3)参加者:美国罗斯福、英国丘吉尔、苏联斯大林三国首脑

    (4)内容:决定打败德国后,对德国实行军事占领,彻底消灭德国的法西斯主义,同时决定成立联合国。苏联承诺在德国投降后三个月内,参加对日本法西斯的作战。

    三.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1、欧洲战争的结束

    时间:1945年5月

    1945年4月27日,苏军攻入柏林市中心,红军战士经浴血奋战,于4月30日把红旗插上了德国国会大厦主楼的圆顶上。就在这一天,恶贯满盈的希特勒在总理府地下室朝自己的脑袋开了一枪,结束了他罪恶的一生。5月2日,苏军攻克柏林。5月8日,德国代表正式签订了无条件投降书,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的战争结束了。

    2、日本无条件投降,二战结束(出示《日本投降仪式》图)

    1945年8月6日、9日,美国在日本的广岛、长崎分别投下原子弹,日本损失惨重。8月8日,苏联宣布对日作战,出击中国东北和朝鲜。毛泽东主席向中国人民发出“对日寇最后一战”的号召,抗日军民展开全面大反攻。8月15日,日本天皇发表广播讲话,宣布日本无条件向盟国投降。9月2日,在停泊于东京湾内的美国军舰“密苏里”号上,日本政府代表正式签署了无条件投降书。第二次世界大战至此宣告结束。

    观看视频后学生讨论:美国对日本投掷原子弹,你有何看法?

    (1)美国政府:在日本拒不投降的情况下,采取这种极端措施是必要的。(2)日本的法西斯分子: 他们是战争的罪魁祸首,罪有应得。(3)日本人民:日本人民是无辜的,是战争的受害者。

    3、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通过出示二战财产损失及人员伤亡统计表让学生总结第二次世界大战产生的影响。

    破坏和灾难前所未有,人类多年积累的财富毁于一旦;摧毁了法西斯主义,争取和平的思想日益深入人心;沉重打击了国际帝国主义,促进了民族解放运动的蓬勃发展;促进了国际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客观上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

    4、感悟历史:

    学习本课有那些收获?

    (1)和平之不易,世界大战的悲剧不能重演;(2)人民是战胜法西斯的决定力量,是推动历史前进的真正动力;( 3)不同的国家在平等的基础上能够联合起来,共同迎接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 4)人类命运休戚相关,要加强国际合作,求得共同发展。( 5)国与国之间应该和平共处。

    这场伟大的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是以千百万人的宝贵生命赢得的,和平之不易,作为青年学生应该如何维护世界和平?

    (1)树立远大理想,立志成材,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提高自身素质。(2)树立开放,平等和参与的全球意识,培养合作意识,正确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提高合作与竞争的能力。

    四、总结全文

    二战的硝烟已经散去了六十多年,今天我们仍要回顾与思考的目的就是:反对战争,珍爱和平。在优美的歌声中,让我们共同唱响世界和平的主旋律,让我们祈祷世界永远和平,让世界永远充满爱!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教学设计

    ( 发表时间:2010-3-7 22:14:50 访问次数:626 )

    【课题】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单元 第7课《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课型】新授课

    【开课地点、时间】尤溪县汤川中学 12月18日 星期五

    【设计简说】

    本课主要以问题探究为主,通过问题引路,引导学生分析史料,得出结论,再让学生试着寻找史料来证明结论的正确。也就是教给学生“论从史出,以史佐证”的方法,并掌握这一学习历史的基本原则。学生在对历史资料的探究过程中通过师生对话、层层设疑,由浅入深,逐步推进,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去探究问题,分析并解决问题。达到对知识的全面理解和实际运用。

    结合对教材的分析,我整合“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和“最后的胜利”两个子目录为“团结、转折、胜利、反思”四个环节。让学生更感性地了解战争的方方面面,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达到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提升,有效的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教学三维目标】

    1.知识与能力

    通过本节内容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是反法西斯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掌握雅尔塔会议,斯大林格勒等战役。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诺曼底登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后果与影响。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史料,得出结论,掌握“论从史出,以史佐证”的方法,并掌握这一学习历史的基本原则;通过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场形势的变化及斯大林格勒战役的重大意义,提高学生综合、深入分析问题及归纳、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正是因为各国共同协作,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才了取得重大胜利。从而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国际意识和团结合作的精神,树立和平发展的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

    “团结”这一环节是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及作用和分析反法西斯胜利的原因有关,故为重点,“反思”一环节,彰显历史教育的功能,以史为鉴,所以即是重点也是难点。

    【教学方法】

    启发式谈话,问题探究法,史料分析法(分析教材内容为主)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回顾上节知识)1939年9月德国入侵波兰,二战全面爆发,之后规模不断扩大,全世界绝大部分地区和人口都被卷入了这一场人类历史上空前的浩劫中,法西斯恐怖笼罩着全球,这场浩劫的结果如何?今天我们就一同回顾这段历史。

    第7课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随着战火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国家遭侵略,激起了世界人民的愤怒,到面对共同的敌人,各国何去何从?是继续妥协或孤立作战,还是携手联合?下面开始第一个环节:

    一、团结:

    问:为什么战争初期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总是屡屡得手?(P39动脑筋)

    从二战前的30年代开始,英、法、美等国推行一种纵容法西斯侵略扩张的政策,即绥靖政策。具体表现在英法的“不干涉”政策,美国的中立等。特别是英法的纵容,助长了法西斯的侵略气焰,反法西斯国家之间没有进行有效的合作,这是战争初期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总是屡屡得手的主要原因。

    而战争的发展终于使反法西斯国家逐渐认识到联合的必要性。

    1、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让学生看书后回答)

    a、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形成的基础是什么?

    德、意、日法西斯国家不断扩大野蛮、凶残的侵略战争,给全世界很多国家和地区的人民带来了灾难。法西斯国家已成为全世界人民的敌人。全世界受法西斯侵略和威胁的国家已经意识到只有联合起来共同对敌,才有可能打败法西斯。这也成为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的基础。

    b、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形成的标志是什么?

    标志:1942年1月,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在华盛顿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

    C、《联合国家宣言》主要内容是?

    保证全力对法西斯国家作战,彻底打垮法西斯国家。

    d、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形成的作用是什么呢?

    国际反法西斯联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的基本保证,从此不同社会性质,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国家,不同肤色、不同民族的人民紧密团结,在反法西斯的旗帜下联合起来,形成共同抗击法西斯的国际统一战线,形成了正义和平力量对邪恶战争势力的大包围。所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就成为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

    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以后,反法西斯的国家和人民,在军事上互相配合,协同作战;在政治上互相磋商,求同存异;在经济上互通有无,相互援助。为了尽快打败法西斯,反法西斯国家多次召开会议。美、英、苏三国首脑在苏联的雅尔塔召开会议。那么它的具体情况又是如何呢?

    2、雅尔塔会议(引导学生看书后回答)

    a、目的:为了协调行动,尽快打败法西斯。

    b、时间:1945年2月。

    c、参加国:美、英、苏三国首脑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

    d、地点:苏联的雅尔塔

    e、内容:

    (1)德国战败后对其实行军事占领,彻底消灭德国的法西斯主义

    (2)决定成立联合国

    (3)苏联承诺在德国投降后三个月内,参加对日作战。

    从会议的三点主要内容看,它对于协调盟国的行动,尽快打败法西斯力量是有明显的积极作用。(结合课本第40页楷体材料关于苏联对日作战的条件,理解美苏这种做法严重损害了中国主权 ,带有明显的大国强权政治的色彩。)(过渡)

    二、转折:

    1、苏德战场——斯大林格勒战役(1942年7月~1943年2月)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转折点(引导学生看课本)

    问:德军为什么要全力进攻斯大林格勒呢?

    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后,希特勒为使德国避免两线作战的窘境,决定先集中力量打垮苏联。于是德国集中了150万兵力,在苏联南线发动了攻势,重点进攻斯大林格勒。斯大林格勒是苏联重要的工业城市,又是伏尔加河南北的交通枢纽,是连接莫斯科和盛产石油的高加索之间的交通要道。

    到1943年2月,苏军取得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重大胜利,德军遭到了发动战争以来最大的失败。

    讨论:为什么说斯大林格勒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德军经此战役后,元气大伤。从此,德军从战略进攻转为战略防御,苏军从战略防御转为战略进攻;由于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鼓舞了正在进行反法西斯战争的各国人民,巩固并发展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促使法西斯集团内部发生了瓦解,推动了整个战争形势的转变。

    因此,斯大林格勒战役不仅是苏德战争的转折点,欧洲战场的转折点,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点。

    2、中途岛海战(1942年6月)——太平洋战场的转折(美胜日)

    3、阿拉曼战役(1942年10月)——北非战场的转折(英胜德意)

    4、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诺曼底登陆(1944年6月6日)

    (教师简介)在美国将军艾森豪威尔的指挥下,一支庞大的舰队载着登陆部队,由700多艘舰艇和上千架飞机掩护,横渡英吉利海峡,向德军防御薄弱的法国诺曼底地区进发,一个月里,登陆的盟军超过了100万人。在欧洲成功地开辟了对德作战的第二战场。从此,德国法西斯在欧洲战场上便陷入了东、西夹击之中。不久,盟军势如破竹,被法西斯占领的国家一个个获得了解放。

    讨论:有人说,诺曼底登陆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这是什么意思?(P41动脑筋)

    总结:盟军发动了诺曼底战役,开辟了一个新的战场,这是区别于当时苏德战场的另外一个战场,所以被称作欧洲第二战场。(使德陷入两线作战的境地,加速德灭亡。)

    三、胜利:

    1、德国无条件投降 1945年5月8日

    1945年4月27日,苏军攻入柏林市中心,红军战士经浴血奋战,于4月30日把红旗插上了德国国会大厦主楼的圆顶上。就在这一天,恶贯满盈的希特勒在总理府地下室朝自己的脑袋开了一枪,结束了他罪恶的一生。5月2日,苏军攻克柏林。5月8日,德国代表正式签订了无条件投降书,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的战争结束了。

    2、日本无条件投降1945年9月2日 二战结束

    问:日本投降的原因是?(课文中找答案)

    a、1945年8月6日、9日,美国在日本的广岛、长崎分别投下原子弹。b、苏联宣布对日作战,出击中国东北和朝鲜。c、中国等亚洲各国抗日军民展开全面大反攻。

    8月15日,日本天皇发表广播讲话,宣布日本无条件向盟国投降。9月2日,在停泊于东京湾内的美国军舰“密苏里”号上,日本政府代表正式签署了无条件投降书。第二次世界大战至此宣告结束。

    讨论:日本有人认为,日本是世界上惟一遭受原子弹袭击的国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受害者,你怎么看?

    20 世纪30年代,日本走上了法斯西道路。日本是世界上惟一遭受原子弹袭击的国家,但日本的法西斯分子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发动者,而不是受害者。日本人民同其他遭受侵略国家的人民一样,才是战争的受害者。(过渡)

    不论是战胜国人民,还是战败国人民都为这场人间浩劫付出了惨痛的代价,我们不禁要反思这场战争。

    四、反思:

    问: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性质是什么?(是一次伟大的正义的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问:第二次世界大战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组织学生讨论)

    (第一,法西斯国家发动的是侵略战争,战争的非正义性,决定了它们的必然失败。第二,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加强了反法西斯各国的合作,增强了反法西斯力量。这是取得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一个重要原因。)

    问:第二次世界大战又产生了哪些影响呢?

    九年级历史课件(篇8)

    教学目标

    了解和掌握新罗统一朝鲜半岛,朝鲜王国的建立,大和统一日本,大化改新,武士阶层的形成,幕府统治的建立。

    通过学生对日本大化改新的背景、内容、结果和影响的学习,使学生对于日本大化改新有个比较全面的认识;通过对于朝鲜和日本历史的学习,体会中国古代文化对于朝鲜和日本的影响。

    通过学生对朝鲜半岛和日本列岛历史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大化改新标志着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中国古代文化对于朝鲜和日本产生了非常重大的影响。

    教学建议

    地位分析:

    本节教材地位分析:本节教材简单讲述了朝鲜半岛和日本列岛从原始社会到封建社会的全过程,是与我国相临的东亚国家的历史。学习他们的历史,了解我国周边的民族独立国家的情况,对于21世纪改革开放的中国很有益处。

    重点突破方案:

    ①关于“新罗统一朝鲜半岛”,建议教师首先让学生看教材相关内容,然后给出表头,由学生填写下列内容:

    社会制度

    开始时代

    代表性政权名称

    代表性政权特点

    原始社会

    自古以来

    奴隶社会

    公元前后

    高句丽、百济、新罗

    先后出现,三国鼎立

    封建社会

    676年

    新罗

    统一的封建王朝

    ②关于“日本大化改新的内容和意义”,建议教师首先让学生看教材相关内容后,教师对于上述两点内容稍做补充,然后向学生提出如下几个问题:日本大化改新的内容有哪些?这些内容的出处何在?实施上述内容的用意何在?有什么影响?

    教学建议

    地位分析:

    本节教材地位分析:本节教材简单讲述了朝鲜半岛和日本列岛从原始社会到封建社会的全过程,是与我国相临的东亚国家的历史。学习他们的历史,了解我国周边的民族独立国家的情况,对于21世纪改革开放的中国很有益处。

    重点突破方案:

    ①关于“新罗统一朝鲜半岛”,建议教师首先让学生看教材相关内容,然后给出表头,由学生填写下列内容: 社会制度

    开始时代

    代表性政权名称

    代表性政权特点

    原始社会

    自古以来

    奴隶社会

    公元前后

    高句丽、百济、新罗

    先后出现,三国鼎立

    封建社会

    676年

    新罗

    统一的封建王朝

    ②关于“日本大化改新的内容和意义”,建议教师首先让学生看教材相关内容后,教师对于上述两点内容稍做补充,然后向学生提出如下几个问题:日本大化改新的内容有哪些?这些内容的出处何在?实施上述内容的用意何在?有什么影响?

    难点突破方案

    关于“日本大化改新和日本社会性质的变化”,建议教师首先让学生参考教材小字内容分析公元7世纪时大和国尖锐的社会矛盾有哪些表现?你若是统治者,应该实施什么样的措施才能巩固你的统治?然后回过头来再依照上述“重点突破方案”中关于“日本大化改新的内容和意义”分析大化改新的内容和意义,学生分析时教师应该参照“难点分析”部分做出相应的补充说明。

    日本大化改新的内容和意义

    日本大化改新标志着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是日本历的两个标志性事件之一(大化改新标志着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明治维新标志着日本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掌握它的内容,对于全面理解日本的历史非常重要。大化改新的主要内容包括两个方面:经济上的“班田收授法”和政治上的加强中央集权,这两方面的措施都是日本的有识之士向先进的中国隋唐政权学习的结果(日本历曾经先后向中国派出了三次谴隋使和十三次谴唐使,另外还有几次送唐使)。

    日本大化改新和日本社会性质的变化

    日本大化改新和日本社会性质的变化是难点。由于学生的理解能力有限,他们很不容易理解为什么在公元7世纪日本要进行大化改新,更不容易理解为什么大化改新标志着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这些都需要教师加以分析引导。公元7世纪时,日本社会的各种矛盾都非常尖锐,这里的各种矛盾指的是以下两种矛盾:一是劳动人民与皇室、奴隶主贵族的阶级矛盾,二是皇室和奴隶主贵族之间的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在这种情况下,以孝德天皇为首的进步势力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进行了大化改新。大化改新的主要内容包括两个方面(参见“重点分析”部分),而这两个方面的措施都是日本的有识之士向先进的中国隋唐政权学习的结果,而当时中国的隋唐政权正在处于封建制度的繁荣时期;改革以后,日本的政治经济制度也就很自然的学习到了中国的封建性的政治经济制度;日本的历史也就很自然的向封建社会过渡。

    新罗统一朝鲜半岛

    新罗统一朝鲜半岛的内容虽然少(正文只有一段,小字部分有三段),但是却包含了朝鲜半岛的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三个阶段的历史史实;并且此间朝鲜半岛还历经了由分裂到第一次统一的全过程;小字部分还详细介绍了新罗统一朝鲜半岛以后经济文化的发展情况和向中国学习政治思想文化的全过程。

    课内探究活动的设计

    ①关于“新罗统一朝鲜半岛”,教师给出下列表格,由学生填写:

    社会制度

    开始时代

    代表性政权名称

    代表性政权特点

    原始社会

    奴隶社会

    封建社会

    ②关于“日本大化改新”,教师在让学生看书的基础上首先按照“新罗统一朝鲜半岛”表格的式样填写关于日本列岛的相关表格如下:

    社会制度

    开始时代

    代表性政权名称

    代表性政权特点

    原始社会

    奴隶社会

    封建社会

    然后依次回答下面的问题:分析公元7世纪时大和国尖锐的社会矛盾有哪些表现?你若是统治者,应该实施什么样的措施才能巩固你的统治?日本大化改新的内容有哪些?这些内容的出处何在?实施上述内容的用意何在?有什么影响?③在本节教材新课学习完毕后,教师布置作业如下:依照教材说明中国隋唐文化对于朝鲜半岛和日本列岛的影响。

    教学设计示例

    重点:①新罗统一朝鲜半岛;②日本大化改新的内容和意义。

    难点:日本大化改新和日本社会性质的变化。

    教学手段:①教学方法:讲解法;②电教手段应用:相关图片

    教学过程:

    教师首先直接说明朝鲜半岛和日本列岛与中国的特殊关系,导入新课。

    一、新罗的统一和朝鲜王国的建立

    关于"新罗统一朝鲜半岛"部分的内容,参见"重点突破方案"中的建议处理。教师首先让学生看教材相关内容,然后由学生填写关于朝鲜半岛的相关表格。

    关于"高丽王朝的建立",教师只简单给出时间(10世纪初)和人物(王建),不必补充其他内容。

    关于"朝鲜王朝的建",教师应做如下讲解:①朝鲜王朝的建立:14世纪末,高丽大将李成桂,国号朝鲜。②朝鲜王朝的历史地位:朝鲜王朝是朝鲜历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直至20世纪初朝鲜被日本吞并。

    二、日本的大化改新

    参见"课内探究活动的设计"中的关于"日本大化改新"部分内容处理。教师在让学生看书的基础上首先按照"新罗统一朝鲜半岛"表格的式样填写关于日本列岛的相关表格,然后依次回答下面的问题:分析公元7世纪时大和国尖锐的社会矛盾有哪些表现?你若是统治者,应该实施什么样的措施才能巩固你的统治?日本大化改新的内容有哪些?这些内容的出处何在?实施上述内容的用意何在?有什么影响?对于学生的回答教师要做相应的补充说明。

    三、日本武士阶层的形成

    关于"武士阶层的形成",教师首先依照教材相关内容,给出武士阶层定义,然后依照教材内容讲解武士阶层形成的背景即可,不必补充更多内容。

    关于"幕府统治的建立",教师首先依照教材相关内容,依次给出将军、幕府的定义,然后介绍幕府统治的建立。最后补充说明日本幕府统治前后共计700年的历史,分为三个时期:镰仓幕府、室町幕府、江户幕府(也叫德川幕府)

    最后参见"课内探究活动的设计" 中的作业,提出如下思考题:依照教材说明中国隋唐文化对于朝鲜半岛和日本列岛的影响。

    设计思想:

    ①通过学生填写相关表格和回答关于朝鲜半岛和日本列岛的一系列相关问题,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②通过教师设计相关表格和设置一系列相关问题及其对于学生回答问题的补充说明,实现教师的主导作用。

    上一篇:建筑个人辞职报告

    下一篇:品馄饨作文

    【九年级历史课件推荐8篇】相关推荐
    [热]幼儿园认识蔬菜教案大全7篇

    我相信幼师都接触过教案,撰写教案有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要想在教学中不断进取,其秘诀之一就是编写好教案。写幼儿园教案要注意哪些方面呢?下面是小编特地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认识蔬菜教案大全7篇”。活动准备:不透明的盒子里面放着香菜。香菜盆栽。活动目标:通过盒子引起孩子的好奇心。经过看、闻、尝来了解香菜。活...

    实用!幼儿园中班秋游教案集锦1440字

    按照惯例,幼儿园教师必须撰写自己的教案,教案在我们教师的教学中非常重要,每一位幼师都要慎重考虑教案的设计,好的幼儿园教案都有哪些内容?为了解决大家烦恼,小编特地收集整理了实用!幼儿园中班秋游教案集锦1440字,供大家参考。活动目标:1、欣赏音乐,能有节奏的开火车。2、在玩开火车的游戏时能够分辨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