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案
  • >幼儿园教案
  • >导航
  • >除法课件精品
  • 除法课件

    发表时间:2024-07-20

    除法课件精品。

    每个老师为了上好课需要写教案课件,只要我们老师在写的时候认真负责就可以了。同时还要明白写好教案课件,也能让老师自己知道教学意图,课件教案应该怎么做?这篇关于“除法课件”的内容是栏目小编为您整理的,这里有一些适合需要的朋友们来看看的文章!

    除法课件 篇1

    1、 使学生知道除法的含义,懂得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一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

    2、会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的各部分名称。

    过程与方法:

    “分一分、摆一摆”进行平均分的操作活动;“说一说”语言描述平均分;“想一想”用除法算式表示平均分的过程和结果;介绍除号和除法算式的读法“想一想、读一读”;“想一想、连一连、圈一圈、填一填”进行练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小组合作能力;养成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体会除法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重点难点:

    正确理解除法的含义,如何用除法算式表示平均分,认识除号、会读写除法算式。

    课件、学具

    一、导入新课

    1、在实践中引出平均分

    给各小组纪律打分,五个小组纪律都一样好,20只小纸船,奖

    给1、2、3组各6只,奖给4、5组各1只,大家有没有意见?

    根据大家意见突出强调“平均分”。

    2、每组先奖1只,让我们每个小组乘着这只梦想的小船,从现在起航,乘风破浪,达到这节课的彼岸——明白除法的含义,认识除号,会读、写除法算式。

    3、播放课件①,板题。

    二、理解除法的含义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1、看课件②图、读文字,说说你看懂了什么?

    2、指名汇报。

    ①大熊猫要把12个竹笋平均放到4个盘子里,每盘放( )个。

    ②你知道这里边的重点词是什么?

    我们每天都在说的、都在做的“平均分”。

    ③什么是平均分?

    每份分得同样多。

    ④这里边的份数是多少?

    分成4盘就是4份

    (二)动手操作,巩固平均分,明确含义

    1、小组合作,想自己的办法解决问题,教师巡视指导

    2 、小组指派代表汇报,可能出现的答案有:

    ①摆一摆;②圈一圈。

    3、无论哪种方法,都予以鼓励。(评价)

    4、语言表述,明确含义

    回忆操作过程,结合图说说图所表示的含义

    对照图和文字,并辅助动作手势,让学生互相说一说。

    三、自主尝试,建立概念,学习除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

    1、你能将“把12个竹笋平均放到4个盘子里,每盘放(3)个”这件事用一个算式表示出来吗?

    教师巡视指导并收集典型案例。

    2、展示交流,突出含义

    学生作品展示,并说说算式表示的含义

    可能有以下形式:

    12-3-3-3-3=0

    12÷4=3

    12

    3 3 3 3

    (评价)

    3、自己的表达方法,别人不一定明白你要表示的含义,在数学上统一用除法来表示。播放课件③。

    板书如下:

    12÷ 4 = 3

    除号

    4、播放课件④,介绍除号,渗透数学文化,:除号写法

    1659年,瑞士数学家拉恩在他的《代数》一书中,第一次用“÷”表示除法。你知道“÷”表示什么意思吗?

    表示平均分

    读法:读作“12除以4等于3”,学生练读

    5、 播放课件⑤,深化除法含义:说除法算式的含义,体会算式中数与平均分的对应关系

    算式中的12、4、3分别表示什么?

    这个算式所表示的含义是什么? (评价)

    5、播放课件⑥,改变份数列式练习

    四、及时巩固,体会除法算式的抽象性和概括性

    (一)做一做1:小猫这个指挥家正在指挥小鱼儿们入盘,你能说说这幅图的含义吗?(先看书上第13页内容,完成后播放课件⑦对照答案)

    把15条鱼平均放到5个盘里,每个盘里放( )条。

    用自己的方法动手分一分,并写出除法算式。

    说一说15÷5=3的含义。

    (二)辨析练习:做一做2(先看书上第13页内容,完成后播放课件⑦对照答案)

    五、拓展延伸

    你能再说一件事,也可以用15÷5=3表示吗?

    六、回顾总结

    七、谈收获

    八、布置作业:把除法的含义讲给家长听,做家长的小老师。

    除法课件 篇2

    教学内容:25页例4

    教学目标

    1.在观察、比较、沟通等活动中理解乘法验算除法的方法。

    2.能正确运用乘法对整除与带余数的除法进行验算。

    3.培养良好的验算习惯。

    教学重点

    让学生经历观察、填写、思考等学生活动,感知乘、除法的关系。初步感受可以用乘法来验算除法。

    教学难点

    理解乘法验算除法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口算20题(略)。

    2.18÷6=27÷9=8×8=56÷8=

    ()×6=18()×9=27()÷8=8()×8=56

    3.比较一下,上下两个算式之间有什么联系?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根据学生得结论教师板书:商×除数=被乘数

    二、新授

    1、教师谈话引入。

    2.用乘法验算除法的方法是怎样的?

    3、出示例4。抽学生分析题意。然后自己列式。教师巡视指导。

    4、学生汇报,教师板书。再问:你们怎样验证的计算结果是否正确?学生说,教师板书。

    5.验证带余数除法的方法。

    你是怎样验算的?还有不同的方法吗?(教师要鼓励学生创新,除数商的一种还可以:100-2=9898÷7=14

    3.小结。通过上面题目的联系,请同学们说说除法验算的方法和验算时要注意的问题。

    三、练习

    1.课本第25页做一做。你们验算了吗?我们要养成自觉验算的良好习惯。

    2.课本第26页第3题。

    你们打算用什么方法把它分成题目要求的这两类?

    一般学生:算出结果再分类。

    好学生:看末尾。如果是0或5能被5整除,没有余数,反之带余数。

    除法课件 篇3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5~46页上的例6、例7.

    教学目的

    1.通过观察、计算、验证,使学生明确“商和除数相乘等于被除数”,理解除法验算的算理,掌握除法验算的方法.

    2.通过新旧知识的类比,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主动探索新知,提高迁移类推的能力.

    3.培养学生验算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使学生理解利用乘法进行除法验算的道理,掌握除法的验算方法.

    教学难点

    有余数除法的验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观察算式,揭示规律

    1.列三组题.

    42 ÷ 6= 72 ÷ 8= 72 ÷ 4=

    7 × 6= 8 × 9= 18 × 4=

    自己任选一组进行解答.

    问:通过做题你能发现什么?

    学生汇报:商和除数相乘等于被除数.

    板书:

    2.设疑引出课题:

    师:通过同学们的认真观察,我们发现:商和除数相乘,结果等于被除数.

    利用这一规律我们可以做什么?(用商和除数相乘的方法来验算除法计算得对不对.)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除法的验算.(板书课题)

    二、计算应用,内化新知

    1.出示例6:441÷7=

    请同桌二人合作,一人计算得数,另一人验算,看是否正确.

    教师有针对性地展示几个同桌计算的结果.

    师问:为什么商和除数的乘积正好等于被除数呢?(小组讨论)

    用等分除说明:因为441÷7=63,是把441平均分成7份,每份是63.每份是63,7份就是63×7,所以用商乘除数的积等于被除数.

    用包含除说明:441÷7=63是441里面有63个7,63个7就是7×63正好等于441,所以用商乘除数的积等于被除数.

    2.教师反馈,小结.

    验算时,先在竖式的右边写上“验算:”,然后把商写在上面,除数写在下面,列出乘法竖式.在今后做题时,凡题里要求验算的,要写出验算的竖式,没有要求验算的,也要用口算或在草稿纸上用笔算进行验算.

    3.初步练习:

    148÷2 656÷4 2232÷6

    做完后让学生汇报验算的方法.

    4.小组合作,学习例7.

    出示例7:2463÷5=

    (1)小组合作,计算例7,有问题或有什么新发现可以提出.

    (2)在实物投影仪上展示学生可能出现的情况.

    (3)问:观察、比较两种验算方法,哪一种正确?

    (4)问:第二种验算方法为什么商和除数的乘积不等于被除数?结果不等于被除数,能说明计算正确吗?要想使结果等于被除数,应该怎样办?(小组讨论)

    (5)问:为什么商和除数的乘积加上余数才等于被除数?(小组讨论)

    明确:因为例7中2469里面不是正好有493个5,而是比493个5多4,所以493个5多4就是5×493+4,结果就是2469,等于被除数.

    (6)问:有余数的除法该如何进行验算?

    (7)教师小结:验算有余数的除法,要把商和除数相乘,再加上余数.

    5.提高练习.

    计算下面各题,并且验算.

    42÷8 209÷3 856÷7

    三、练习与质疑

    1.计算下面的除法,并且验算.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进行板演,集体订正.

    2.根据左边的算式,直接写出右题的得数.

    (1)126×7=882 882÷7=()

    (2)7056÷9=784 784×9=()

    让学生快速说出得数,并说出是怎样想的?

    3.游戏:鸽子送信.(出示课件“鸽子送信”)

    四、看书质疑,全课小结.

    五、课堂作业

    1.用乘法检验下面各题的得数,把不对的改正过来.

    354÷6=59 1663÷7=239

    2.46÷2 552÷3 20xx÷3

    68÷4 138÷6 3411÷9

    教案点评:

    首先通过三组口算题使学生初步感知乘除法之间的关系,复习沟通,建立与新知识间的联系,引出课题。当学生知道用商和除数相乘的方法可以验算除法后,放手让学生独立完成没有余数的除法验算。然后让学生通过探索、交流、汇报、质疑,明白有余数除法的验算方法,教师重点强调商和除数相乘还要加上余数才等于被除数。

    练习的设计,注意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培养学生应用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除法课件 篇4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四册第29页例3《用除法解决问题》一课的主要教学目标是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学会解答“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和“把一个数按照每几个一份来分,看能分成几份”的除法应用题,会写单位名称。通过提供丰富的、现实的、具有探索性的学习活动,感知生活与数学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逐步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教学重点是使学生初步学会解答一步计算的除法简单应用题。教学难点是使学生掌握解答简单的除法应用题的思考方法,即根据除法的两种意义来解决简单的除法问题。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两个问题的内在联系,受到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在课堂教学中,我觉得在这几个方面做得比较理想:

    一、 对教材的充分理解与把握。

    新课程对教师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它要求教师对教材有深刻的理解,理解编者的意图,充分挖掘所提供教材的有用性。要求教师恰如其分地把握教材,选择教材,利用教材,从教材出发却又不局限于教材。对教材有游刃有余的运用能力,最大程度地发挥教材的教学作用。

    (1)力求进入生活情景。如果知识与实际相结合,知识也就活了,学生也更愿意学了。通过回忆“同学们玩游戏”的情景,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在图中收集信息,提出用除法解决的问题。这是同学们生活中经常发生的,是符合现实生活的。“每组有几人?”“可以分成几组?”也就变成了他们希望解决的问题。可见联系实际能够激起他们学习的愿望,并且使学生发现生活中有许多数学问题,还能够有效地使数学课堂延伸。

    (2)力求体现探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是综合性学习的活动方式。实际教学时,我引导学生一步步理解、解决问题:第一步,由观察“同学们玩游戏”的情景使学生发现问题;第二步,让学生从中找出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第三步,让学生用除法独立解决“每组有几人?”“可以分成几组?”这两个问题;第四步,回顾解决问题的方法,并比较两题之间的关系,发现相同点与不同点,进而使学生明确多留心身边的数学信息和问题,并解决这些问题。

    (3)根据学生的能力增加了发展题。发展题是有一定难度的,“又来了3人”,如何平均分为3组。进而发展学生思维,培养思维能力。

    二、 学方式方法的优化。

    (1)注重学生的说。在课堂中,呈现了不同的说的方式,个别说、小组讨论说、跟着同学一起说,给了学生充足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通过说展现思维过程,表达自己的想法。在说的过程中理解“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和“把一个数按照每几个一份来分,看能分成几份”的除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掌握解决方法。在实现教学目标的同时发展了学生的表达能力、自主能力以及对不同观点的审视能力。

    (2)合作学习与独立思考相结合。如在解决“两道题之间有什么关系?”这个问题中“你是怎么想的?”,我采用了小组合作讨论的形式,而在做一做练习中,我让学生直接回答。小组讨论的形式给了学生更宽裕的时间,有利于学生组织更好的语言,并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而独立思考的形式发挥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更具优势。

    不足之处:在让学生找出两道题之间的不同后,我忘记了通过小结来让学生进一步理解除法的两种意义,这里难点不够突出。

    除法课件 篇5

    课题:第三单元:小数除法—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 课型: 新授

    教学内容:教材P24例1及练习六第1、2、3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比较容易的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会用这种方法计算相应的小数除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概括等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从中获得价值体验。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商的小数点要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的道理。教学方法:利用知识迁移,明确转化原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填空:

    (1)0.45里面含有45个()。

    (2)6.4里面含有64个()。

    (3)0.17里面含有()个百分之一。

    (4)1.63里面含有()个百分之一.

    2.面各题并说一说整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200÷5=

    576÷48=

    832÷32=引导学生回忆整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先看除数是几位,然后看被除数的前几位,前几位不够除时,多看一位,除到哪位,商就写在那位上面,不够商1,O占位。

    二、创设情境

    1.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锻炼吗?经常锻炼对我们的身体有益,瞧,王鹏就坚持每天晨跑,身体可棒呢!(出示教材第24页情境图)让学生先说一说从图上都看到了哪些信息,然后根据图上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

    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已知条件和问题:王鹏坚持晨练。他计划4周跑步千米,他平均每周应跑多少千米?

    思路分析

    2.师引导学生思考:求平均每周应跑多少千米,怎样列式? 学生列出算式:÷4。

    让学生观察,这道算式和前面学习的除法相比有什么不同? 通过观察,学生会看出这道算式的被除数是小数。

    3.揭题:那么被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怎么计算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新的知识——小数除法。(板书课题: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

    三、互动新授

    1.想一想,被除数是小数该怎么除呢?

    组织小组讨论。分组交流讨论情况,展示各种算法:

    生1:=m,÷4=5600m.5600m=。÷4=。

    生2:可以把小数除法转化成整数除法来计算。生3:还可以列竖式来计算。

    2.师引导学生思想讨论:怎样把小数除法转化成整数除法? 小组交流后汇报:先把被除数扩大10倍,转化成224÷4=56,所得的商再缩小到原来的,所以÷4=。

    3.引导用竖式计算:如果不转化成整数除法,直接用÷4,你会怎么做?请同学们试着用竖式计算。计算完后,交流自己计算的方法。

    让几名学生将自己计算的竖式在黑板上展示出来,并说说是怎样算的。

    教师根据学生竖式,演示(见板书设计竖式): 第二种:利用竖式计算

    ①如果把被除数22.4的小数部分“4”盖上不看,整数除法应当怎样除(22÷4商5余2。)

    ②商5写在哪儿?(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那一位上面。)

    ③再把十分位上的4移下来,合成24个十分之一,用24个十分之一,除以 4商几?(商是6)表示什么?(6个十分之一)商6应写在哪一位上(6要写在十分位上)

    ④为了表示6个十分之一,在商5与商6之间点上小数点,这样就表示6在十分位上,也就是商里的小数点应和被除数的小数点上下对齐。

    这样就得到一个完整的竖式。

    22.4÷4=5.6(千米)

    根据学生的竖式追问:24表示什么?

    引导学生回答:24表示24个,再用24个除以4就是6个,所以要在5的后面点上小数点来表示。

    4.提问:同学们观察一下,商的小数点位置与被除数小数点的位置有什么关系?(理解后回答:因为在除法算式里,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那一位上面,也就是说,被除数和商的相同数位是对齐了的,只要把小数点对齐,相同数位才对齐了,所以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5.归纳总结:怎样计算小数除以整数?

    (小结:小数除以整数,按照整数除法的法则去除,商的小数点要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计算时要注意,整数部分除完后商应先点上小数点,然后把十分位上的数字落下来,继续除。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那一位上。)

    四、巩固拓展

    1.完成教材第24页“做一做”。学生用自己喜欢的计算方法独立完成练习题,完成后组织学生集体订正,并说一说你是怎么计算的。

    教师要注意学生处理商中小数点的情况,学生在写商时可能会漏掉小数点或点错小数点位置。

    2.完成教材第26页“练习六”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除法算式,集体订正。提问:比一比你有什么发现? 引导学生通过整数除法和被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对比,让学生理解整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和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是一样的,不同的是商的小数点的处理问题。

    3.完成教材第26页“练习六”第2、5题。

    先把题目的要求读一读,然后同桌互说,再指名说一说。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们学了什么知识?有什么收获?(学生反馈)作业:教材第26页第1、2、3题。

    除法课件 篇6

    教学目标

    1.掌握连除、乘除混合运算的顺序。

    2.会正确分析问题中的数量关系,会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逐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让学生充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热情。

    4.通过观察分析、合作探究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求异思维,增强学生对数学的应用意识和创新精神。

    重点:掌握连除、乘除混合运算的顺序,能正确计算除数是一位数的乘除、连除的两步计算题。

    难点:正确分析问题中的数量关系,理解每一步算式的意义。

    教学流程

    一、情境创设,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今天方老师带大家去一个你们很乐意去的地方-学校阅览室。在那里可藏着很多的数学问题。走!咱们一起看看去。

    [说明:由学生身边熟悉的事物引入新课,容易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同时又容易使学生产生亲切感,从而带着良好的学习状态进入新课的学习。

    二、交流合作,解决问题

    摆书

    1、学生细看课件的信息,领会题意。

    师:谁能来说一说发现的数学信息。

    生:阅览室有200本书,2个4层的书架。

    (随着学生说的课件出示条件)

    师:根据图中的信息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

    生:2个书架有几层?

    生:一个书架可以放几本书?

    生:平均每个书架每层放多少本书?

    2、合作探究。

    师:看同学们提了这么多的问题,猜猜看老师今天最想请大家解决哪个问题?

    学生的回答展示,今天重点要解决的问题:平均每个书架每层放多少本书?

    3、学生自己独立思考并列式计算,再在小组内交流你是怎么想的,总结一下有几种方法。

    4、汇报,展示交流4种不同的解题方法。(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在黑板上。)

    汇报的.时候说一说你列的算式的意思,并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

    (1)200÷2=100(本) (2)2×4=8(层)

    100÷4=25(本) 200÷8=25(本)

    (3)200÷2÷4 (4)200÷(2×4)

    =100÷4 =200÷8

    =25(本) =25(本)

    5、汇报时提问:(1)200÷2求的是什么?结果再除以4是什么意思?

    (2)2×4算出的是什么?200÷8表示什么意思?

    (4)4×2是什么意思?200÷(4×2)求的是什么?去掉括号可不可以?

    师总结:第一个是按书架分先求一个书架有多少本书,第二个不按书架分,先求的总层数。然后按总层数分,虽然思路不一样但是都是平均分,我们都能解决同一个问题。

    6、比较这几种算法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你最喜欢用哪种方法?和同桌说说看。

    师:你喜欢用哪种方法就用那种方法。

    师:(1)、(2)列的是分步算式,(3)和(4)列的是综合算式。像这样有乘有除的算式叫乘除混合运算。

    7、观察算式,发现运算顺序

    师:像这种连除、乘除混合运算,在算的时候怎样判断先算什么后算什么呢?

    请大家仔细观察(3)、(4)两个算式,比较一下,看看在计算顺序上你有什么发现?

    可能情况:算式不同,得到的结果相同;(从左往右算)。

    (3)式没有括号,先算200÷2,后算100÷4。

    (4)式先算括号里的,再算除法。

    8、小结:像连除法和乘除混合运算这样的同级运算都是从左到右一步一步计算的,如果有括号的先算小括号里的,再算括号外的。(板书)

    除法课件 篇7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初步掌握用四舍五入法进行试商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一些灵活试商的方法,对除数接近15、25的除法题,学会把除数看作是15、25的`特殊数进行试商的方法。

    2、使学生经历笔算除法试商的全过程,自主探索灵活试商的方法。

    3、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养成认真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除数是接近15、25的除法题的灵活试商方法。

    难点:采用灵活试商的方法进行试商计算。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jK251.cOm

    教学过程:

    一、准备练习。

    同学们知道今天为什么有这么多的老师来我们班听课吗?因为老师们听说我们四(3)班的同学数学学的特别好,但是要眼见为实呀,你们能让老师们失望吗?(不能)那就好好表现,有没有信心?(有)

    这节课我们一起继续学习笔算除法。

    1. 直接说得数

    25×2 = 25×4 = 15 × 2 = 6×15 =

    45×2 = 26×3 = 40 × 5 = 12×8 =

    口算速度真快!如果举行比赛的话让你选一组,你会选哪一组呀?为什么呀?

    2.笔算。

    1分钟内能不能完成呢? 186÷22 272÷38

    这两题的除数都接近整十数,所以我们估成整十来试商比较方便。

    二、尝试题。

    通过做题老师发现除数接近整十数的除法同学们学的还真是不错。不过老师今天准备了几道比较难的计算题,敢挑战吗?先来看第一题。

    出示例4:学校礼堂每排有26排座位,四年级共有140人,可以坐满几排?还剩多少人(1)怎样列式?140÷26

    (2)自己先试做: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新知识,不过除数和我们原来的除数有点不太一样,看哪位同学有没有更好的办法,很快想出商来?

    (3)学生板书并讲解你是怎么想出商的?(做的快的同学帮助验算一下)

    (26最接近25,那还接近27呢?为什么不用27试商呀?25好算好想,为什么好想呀?)

    (4)学生进行试做,体会25试商的方法。(没学会的可以打开课本再看一看)

    看来把26估成最接近的25,这种方法减少了试商的次数,更接近准确结果了,这种方法好不好?想不想用这种方法来试一试!

    三、尝试练习。

    出示162÷24 96÷16

    (1)独立完成。

    (2)学生板书并讲解你是怎样很快想出商的?(做的快的同学帮助验算一下)

    通过做题是不是感觉这种方法能很快想出商来,确实当除数不接近整十数时,可以根据情况估成几十五的方法试商,比较简便,你觉得自己是不是又长本领了?心里高兴吗?既然同学们做题速度这么快,那咱们来玩一个抢答游戏好不好?

    四、检测练习。

    1、1分钟抢答游戏。

    (1)一道一道的出示,然后抢答!

    (2)分别汇报商是几。你是怎样快速想出商的。

    (3)原来试商有这么多的好方法呀!其实数学就是这样奇妙,可能啊!还有很多方法在等着我们做一个有心人去发现它,你们愿不愿意做这个有心人呀?那成功一定属于你!

    (4)师小结:虽然我们的试商方法很多,但是每个人因为计算能力的不同还是要灵活选择合适自己的来使你的计算又对又快。

    2、接下来老师准备了三道题,我们来举行一个比赛,看谁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做的又对又快,成为前10名的小状元,起立站好。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计算方法和答案。

    89÷14 196÷38 150÷25

    通过做题找到适合自己的好方法了吗?

    五、提高训练。

    看来这几题没有把同学们难住,老师真的为你们骄傲,接下来老师为你们准备了一道10分的题想做吗?

    300元最多可以买几套衣服?

    31元 36元 39元 24元

    1、独立完成,。

    2、全班交流思路与方法。

    3、谁获得了老师送给你的10分呀?

    六、板书设计:

    除数不接近整十的除法

    140÷26=

    除法课件 篇8

    1、引导学生知道并理解“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即是把这个数连续平均分;一个数除以两个数的积,即是把这个数一次平均分。两种方式只要平均分成的份数不变,结果也不变”,并能把这种理解问题的方式迁移到对a÷b÷c=a÷c÷b的理解过程中,从而形成对“除法性质”有较为完整地认识。

    2、学生能结合除法的运算,合理选择简便方法进行简算,提高学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复习旧知

    1、说说你知道的运算定律有哪些?怎样用字母表示?

    2、下面的算式运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76+18=18+76

    25×17×4=25×4×17

    25×(100+4)=25×100+25×4

    620—123—77=620—(123+77)

    二、新授

    1、口算

    (1)16÷2÷8 (2)16÷(2×8)

    360÷12÷3 360÷(12×3)

    4800÷50÷2 4800÷(50×2)

    猜想: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等于这一个数除以两个除数的积?

    举反例:

    验证:

    1、动手操作

    集体操作,指名让一人到投影前演示。

    (1)把16个圆形纸片平均分成2份,每份有几个?

    学生边摆边说摆的过程。

    列式:16÷2=8

    (2)把每份中的8个圆形纸片,再平均分成4份,每份几个?怎样列式?

    列式:16÷2÷4

    2、提问

    从刚才分圆形纸片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出,把16个圆形纸片先平均分成2份,再把每份圆形纸片平均分成4份,一共分成了几份?(8份)

    这个8份是怎么来的?(2×4)现在每份有几个?(2个)还可以怎样列式?16÷(2×4),

    算式16÷2÷4与16÷(2×4),最后结果都表示什么?(表示每份有几个)结果相等吗?(结果都相等,可以用什么符号把两个算式连接起来?(等号)

    若说:把16个圆形纸片平均分成6份,再把每份平均分成2份,每份多少个?

    还成立吗?为什么?

    3、小结规律

    (1)同伴交流。(2)汇报结果。

    老师板书: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除以两个除数的积。

    用字母表示是:a÷b÷c = a÷(b×c)(b,c不为0)

    思考:如果把16个圆形纸片,先平均分成4份,再把每份平均分成2份,每份多少个?与上述的分法分的份数一样吗?每份数一样吗?怎样列式?

    小结规律: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还可以把交换两个除数的位置再除。

    用字母如何表示?a÷b÷c = a÷c÷b

    练习:说出下面题目的口算方法:

    240÷5÷24=

    4、学习例3。

    一共有25个小组,每个小组种了5棵树苗。购买树苗花了1250元,每棵树苗多少钱?

    (1)出示例题,理解题意。

    (2)口述题意,分析已知条件和问题。

    (3)尝试用刚才归纳的方法解决问题。

    (4)交流解决问题的算法。

    方法一:1250÷25÷5 方法二:1250÷(25×5 )

    =50÷5 =1250÷125

    =10(元) =10(元)

    5、比较两种算法。

    第一种方法是先求每组花了多少元;第二种方法是先求一共有多少棵。虽然算法不同,但其结果都是每棵树苗10元。

    说一说,你认为哪种算法比较简便。(用总数除以两个除数的积的方法比较简便)

    三、课堂作业设计

    1、对号入座:

    81÷3÷3= 81 ÷(3 3) 420÷5÷7= 420()(5 7)

    210÷(7×6)= 210()7()6 350÷(7、×25)= 350()7()25

    2、判断下面的等式是否成立。

    240÷8÷5=240÷(8×5)

    1280÷(16×8)=1280÷16×8

    750÷(15÷5)=750÷15÷5

    3、教材43页做一做

    4、怎样简便就怎样计算

    150÷25÷2 260÷5÷26 3000÷125÷8 4900÷ 5÷70

    5、思考:240÷(3×5) 630÷42

    四、课堂总结: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除法课件精品】相关推荐
    [热]幼儿园认识蔬菜教案大全7篇

    我相信幼师都接触过教案,撰写教案有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要想在教学中不断进取,其秘诀之一就是编写好教案。写幼儿园教案要注意哪些方面呢?下面是小编特地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认识蔬菜教案大全7篇”。活动准备:不透明的盒子里面放着香菜。香菜盆栽。活动目标:通过盒子引起孩子的好奇心。经过看、闻、尝来了解香菜。活...

    实用!幼儿园中班秋游教案集锦1440字

    按照惯例,幼儿园教师必须撰写自己的教案,教案在我们教师的教学中非常重要,每一位幼师都要慎重考虑教案的设计,好的幼儿园教案都有哪些内容?为了解决大家烦恼,小编特地收集整理了实用!幼儿园中班秋游教案集锦1440字,供大家参考。活动目标:1、欣赏音乐,能有节奏的开火车。2、在玩开火车的游戏时能够分辨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