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案
  • >导航
  • >一年级进位加法教案经典十五篇
  • 一年级进位加法教案

    发表时间:2024-06-17

    一年级进位加法教案经典十五篇。

    为了促进学生掌握上课知识点,老师需要提前准备教案,因此想要随便写的话老师们就要注意了。写好教案课件,也能让老师及时去总结和反思教学情况。那好的教案课件怎么写?以下是由小编为你整理的《一年级进位加法教案经典十五篇》,仅供参考,希望能为你提供参考!

    一年级进位加法教案 篇1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P103-104。

    二、教学准备

    算式卡片13张以上、各组教学小棒2份、7个纸做红苹果、6个纸做绿苹果、每个纸苹果背后备有本节课的练习题、课前在黑板下方画两棵树。

    三、教学目标与策略选择

    一、教学目标

    本人所任教的班级学生思维活跃,有较强的求异思维能力,在9加几的进位加法学习中已经有较多的出人意料的计算方法。所以本人将这节课的目标确定为:

    1、知识与机能:学生进一步理解凑十法,并能正确熟练的口算8、7、6加几的进位加法。

    2、过程与方法:学生用观察、操作、合作交流及抽象概括等方法去体验感悟各种计算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鼓励学生有个性有价值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1、创设整体情境,激发参与兴趣

    二、教学策略选择

    鉴于教材情境中提供的数学信息比较简单,蕴涵的数学问题比较单一,教学内容缺乏整体动态的情境。本人根据本班学生的学习状况,大胆创设了一个数学味较浓的、能够提供较为丰富数学信息的较为开放的数学情境,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的需求。

    1、创设整体情境,激发参与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根据计算课单调乏味的特点,本人将这节课设计成一个模拟的事件发展过程,通过长苹果-算苹果-摘苹果连贯性的环节情境设计,把本节课的准备练习、新课教学、巩固提高环节融为一体,让学生在童话般的情境中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2、提供选择机会,

    体现差异教学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每个学生都会有不同的智能组合,有自己的智力强项和智力弱项,也有与此相应的独特的认知方式。这节课本人把学生间的智力差异视为可贵的教学资源展开算法多样化的教学,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思维,使不同的学生学习不同的数学,在数学学习中得到不同的发展。

    四、教学流程设计及意图

    教学流程

    设计意图

    一、在参与中创设情境

    1、呈现黑板上的两课树

    谈话:小朋友,这两课树上有果实吗?(没有)想不想让它们长出果实来?(想)

    2、复习:有关9加几的进位加法的口算与方法。

    操作说明:(1)请小老师举卡片,其他学生回答。(2)学生作对一题,树上长一个苹果(教师贴)。(3)完成的情境:第一棵树上贴8个苹果,第二棵树上贴5个苹果,且每棵树上都有两种颜色的苹果。

    二、在观察中发现数学问题

    1、获取数学信息

    操作:学生观察树上的苹果,说说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自主观察,指明回答)

    预设:第一棵树有8个苹果,第二棵树有5个苹果;红苹果有7个,绿苹果有6个;第一棵树有a个红苹果,有b个绿苹果(a+b=8,a、b的个数视教师贴决定);......

    2、提出数学问题

    操作:根据知道的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预计问题:两棵树一共有多少个苹果?一共有几个红苹果?一共有几个绿苹果?......

    操作:学生每提出一个问题,要求列出相应的算式。关于8+5、5+8、7+6、6+7的得数学生可能直接算出,也可能没算出。

    [备选]若学生直接算出得数,则在自主探究中让学生验证得数正确与否并研究这得数是怎样算出来的。若没算出得数,让学生思考算出得数,并说出是怎样算的。

    三、在自主探索中学习新知

    1、揭示探究内容:接下来大家一起来研究8+5、5+8、7+6、6+7的得数是怎样算的或怎样算出来的。

    2、小组学习要求:各小组选择一道算式,能直接算出得数的小朋友,口头说说是怎样算的,不能直接算出得数的小朋友,可以用小组里的小棒摆一摆再算,然后小组交流。小组长要整理好自己小组里的计算方法,并选好汇报员,如果有时间,汇报员可以在小组里练习汇报。

    3、小组学习活动,教师巡回指导,特别注意给独立探究有困难的学生以帮助。小组交流时,要指导小组长整理记录计算方法。

    4、汇报算法:在组代表汇报有遗漏时,允许组员补充。预计的方法:数数法(让学生在实物投影上演示数小棒);凑十法如:7+6,可以7+3+3=13,也可以6+4+3=13,也可以5+5+1+3=13等(学生口述或学生边口述边演示学具,教师进行分解式板书)。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肯定学生其他的合理算法。

    5、算法评价:学生说说哪些算法有相同的地方,哪些算法对自己来说比较好算,也可对同学的意见提出不同的看法。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引导不同基础的学生选择适合自己方法。

    四、在活动中巩固提高

    摘苹果游戏:每组摘两个苹果,每个苹果背面附有习题卡,小组学生自主选择星级题。(题形有:口算、看图圈一圈再计算、看图列式、文字题等。)

    五、课堂小结。(略)

    一、在参与中创设情境

    1、复习9加几的进位加法,以求形成知识的正迁移。

    2、用奖励的方式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3、用学生的学习成果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在自主探索中学习新知

    1、学生已学过9加几的进位加法,有能力对这部分知识进行独立探索,所以本人把学习探究的机会还给学生。

    2、4道例题的计算方法是相通的,所以本人采用全班各小组自主分工的方式进行,合作完成,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3、学生的认知基础和学习能力是有差异的,让学生自己选择探究方式,更符合学生自身的认知特点。

    4、一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还很弱,在算法评价时,把方法小结的要求放得很低,但有助于学生对8、7、6加几的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形成更深刻的认识。

    一、教学片段实录

    情境:黑板上呈现两棵果树,第一棵上有8个苹果,其中5个绿苹果,3个红苹果,第二棵树上有5个苹果,其中1个绿苹果,4个红苹果。

    1、观察交流

    师:观察这两棵树上的苹果,你知道了什么?

    生:第一棵树上有8个大苹果,第二棵树上有5个大苹果。

    生:苹果的颜色有两种,一种是红苹果,一种是绿苹果。

    生:红苹果有7个,绿苹果有6个。

    生:两棵树上一共有13个苹果。

    2、算式探究

    师:小朋友说得很好,两棵树上一共有13个苹果会用算式表示吗?

    生:8+5=13

    生:5+8=13

    生:7+6=13,也可以6+7=13

    生:10+3=13

    师:10是怎么得来的?

    生:从第一棵树借5个给第二棵树,第二棵树就有10个苹果,第一棵树剩下3个苹果。

    师:你借得真妙啊!

    生:5+5+3=13

    生:5+3+5=13

    生:3+5+5+=13

    师:这道算式中的5和5是怎么得来的?

    生:第二棵树有5个苹果,从第一棵树分5个出来先加。

    师:你分得真好啊!

    生:8+2+3=13

    师:8与2是怎么得来的?

    生:第一棵树有8个苹果,向第二棵树借2个就是10个。第二棵树还有3个苹果,就是13个。

    六:教学反思

    回顾本节课的教学,全体学生学习热情高涨,积极参与学习过程,思维活跃,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究其原因有两方面:

    一、以学习活动生成数学情境,以数学情境串联教学环节。

    进行情景教学是新课标提出的一条新理念,它有助于学生将知识学习与知识运用相结合。本节课中我从以下三方面进行有效的情境创设:

    首先,创设学生关注的情境。

    情境创设要体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功能,必须从学生感兴趣的或是与学生息息相关的事物入手,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本节课的情境设计以动态的形式呈现,即答对一题就长一个果实,学生经历了情境的形成过程,这两棵苹果树就是学生智慧的结晶,大大拉近了情境与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为学生乐于在这样的情境中学习打下了情感基础。

    其次,创设富有数学味的情境。

    要想情境为教学服务,必须精心提炼生活中的数学现象,使其蕴涵丰富的数学信息与开放的数学问题,以便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以及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本节课的情境设计紧扣教学主题,富有数学味。这个情境看似简单,但不会给学生一览无余的感觉,因为每棵树上都有两种颜色的苹果,简洁中蕴涵着层次性。新课标指出要培养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获取信息的能力。以两棵树为基准,大多数学生能很快列出8+5=13的算式,直奔本节课的主题,显示出该情境的直观性,满足大多数学生成功的愿望。以苹果的颜色为基准,部分学生通过观察与思考得出7+6=13的算式,这样给信息获取能力较强的学生一个机会,显示出该情境的层次性,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的发现。同时该情境把8、7、6加几的进位加法的例题和协地统一起来,极少其他非数学因素的干扰,使教学环节的衔接非常自然,在教学中发挥了高效性。

    再次,创设有整体感的情境。

    本节课的情境设计将准备练习,新课探究,练习提高融为一体,使抽象的数学活动情节化,闪烁着数学教学的整体美。

    二、根据教学目标把握生成资源,根据课堂实际调整教学方案。

    构建主义认为建立在学生原有认知基础上的学习才是有效的学习。课堂上许多生成性的资源往往体现了学生的认知起点,又是教师未曾预料的。在本节课将生成性资源转化成教学资源,我是这样:做的:

    1、树立高度的目标意识。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统帅,是教师在课堂中取舍生成性资源、调整教学方案的的重要依据。

    本节课的核心技能是:学生进一步用凑十法口算8、7、6加几的进位加法,我以此为支点,在教学中进行生成点的选择。当让学生说说两棵树一共有13个苹果用算式怎样表示时,居然有学生列出了10+3=13的算式。

    一年级进位加法教案 篇2

    本单元计算部分分为三节,即9加几,8、7、6加几,5、4、3、2加几。这样编排,体现了学习知识和形成技能的反复认识过程。

    一、教材中的用数学编排在计算当中,要求学生经历观察发现数学问题,收集解决问题需要的信息、数据,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求得解决问题的全过程。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比较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

    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问题。

    3、通过数学学习,使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三、教学重难点:

    1、动手操作,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凑十法,发现20以内进位加法的规律。

    2、逐步抽象,促使学生通过思考口算出得数。

    3、解答有图有文字的应用题的方法。

    四、教学手段的应用:

    1、充分利用主题图。

    2、让学生动手摆小棒、。

    3、运用口算卡片,使学生熟练地进行计算。

    五、教学方法:

    1、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法。

    2、观察法、实物操作法。

    六、教学思路:

    9加几

    本节教材开始教学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口算加法。教材分为两段进行编排,第一段是9加几的口算加法,第二段是用数学。

    这部分内容可以用3课时进行教学。可以安排2课时教学9加几的内容,并在课堂上进行巩固练习的混合练习。完成练习十七中的习题,可以安排1课时教学用数学的内容,并在课堂上进行9加几和10以内加减法的练习完成练习十八中的习题。

    教学例子时,要出现运动会全景挂图,幻灯投影(课件),并用语言描述生龙活虎的比赛场面,吸引学生入场。

    教学例题时,要让学生自己摆一摆,使学生在操作中体验凑十法的过程,从而理解进位加法的算理,掌握计算方法。如计算9加速度时,先让学生在左边摆出九根红色小棒,在右边摆3根绿色小棒,然后可以启发学生想:怎样把凑成10?可以多摆几次,边摆边就,使学生头脑中形成凑十的表象,可以加深学生对凑十法的理解,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凑十法。

    8、7、6加几

    这部分内容可以用4课时进行教学。可以安排2课时教学8、7、6加几的内容,并在课堂上进行巩固和混合练习,完成练习十九中的习题。可以安排2课时教学用数学的内容,阈在课堂上练习所学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10以内的加、减法式题,完成练习二十中的习题。

    教学例1时,利用学习9加几的基础,要让学生独立用小棒摆出把8凑成10的过程,以加深对凑十法的感性认识。在操作的基础上,让学生说出用凑十法计算85的口算过程,强化了把凑成10,就把另一个加数分成2和几的认识,为学生掌握8加几的计算方法打好基础。

    教学例3时,放手让学生独立计算89,教师引导学生说出计算的方法。

    5、4、3、2加几

    这些内容要求学生用学过的知识完成这些计算。教科书第110页复习,复习前面学过的进位加法式题。为用交换加数的方法计算5、4、3、2加几做好准备。

    这部分内容可以用3课时进教学,教学5、4、3、2加几的内容,并在课堂上进行巩固练习和综合练习,完成练习二十一中的习题。

    例1(110页),在57=58=的下面配有教师提出问题的图,意在引导学生用75,85想出得数,使学生初步学会交换加数的方法计算。

    例题(第110页)只给出算式。要求学生用学过的8493算出4839的得数,以巩固用交换加数的方法计算小数加大数。

    一年级进位加法教案 篇3

    《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64页。本节课教学的是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不进位的情况,它的基础是整十数加一位数、整十数加整十数和10以内的加法。教材创设了学生写字的情境,根据两位同学的写字情况,自然引出两个数学问题,一个是两位数加一位数,一道是两位数加整十数,借助小棒教具的动手操作,直观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的道理,通过比较的方法,更加强调了计算的本质,这是后面学习两位数、多位数、乃至小数、分数计算的基础。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经历学习的过程,探究加法的计算方法,培养运算技能力。

    1.通过动手操作小棒,理解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不进位加)的算理,掌握计算方法,并会正确地进行口算。

    2.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索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的计算方法,掌握口算方法。

    3.通过2道例题的对比,发现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的计算方法的联系,并会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理解并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

    建立数位的概念,懂得只有相同数位上的数字才能相加。

    《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课件、小棒等。

    口算,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

    20+20= 60+30= 30+50=

    20+7= 40+5= 30+8=

    前面我们学习了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整十数加一位数的口算,在口算时应该注意什么?

    1.出示主题图,创设情境。

    师:小朋友们认真看一看,图上画的是什么?这两个小朋友在说些什么?你能读一读吗?

    生:小林写了25个字,还要再写2个;小红写了20个字。

    ……

    我们先来解决小林写了多少个字的问题。

    师:怎样计算25+2=□的问题呢?想必有的同学已经算出了结果,不要着急,请同学们利用小棒来摆一摆,边摆边想你是怎么算的。

    生:先把单根的合起来,5+2=7,再把整捆的和单根的合起来,20+7=27。

    师:看课件演示,想操作过程,并结合操作过程说一说计算过程。

    师:谁能结合小棒的操作来说一说25+2应该怎么计算?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探究“25+20”的计算方法。

    师:刚才我们研究了25+2的计算方法,知道了先把个位上的5和2合起来,再把个位和十位合在一起。接下来我们解决小林和小红一共写了多少个字的问题。谁会列式?

    师:该怎样计算呢?请你们动动小脑筋,可借助小棒来说明你计算的方法,再和小组的同学一起讨论一下吧。

    四人小组讨论算法,请小组派代表回答。

    生:2捆加2捆是4捆,就是40根,再用40根加5根就是45根。

    (3)比较“25+2”和“25+20”算法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师:“25+2”和“25+20”它们的计算方法是怎样呢?结果又是多少呢?同学们想一想,然后同桌交流一下。(教师巡视)

    学生讨论,教师小结。

    不同点:“25+2”是两位数加一位数,先算个位上的数加个位上的数;而“25+20”是两位数加整十数,先算十位上的数加十位上的数,然后再加上个位上的数。

    相同点:先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即几个十加几个十、几个一加几个一。

    师:怎么解决一共有多少根小棒的问题?怎么计算呢?同桌互相说一说。

    师:小青蛙要过到河的对岸去找小鸭子玩,你能帮帮它吗?一定要认真计算哟。

    师:快来利用今天学习的知识解决这个班有多少名学生的问题吧。

    教师:这节课我们学了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的(不进位)加法,把你学到的好方法说给我们听一听,好吗?学生个别汇报。

    一年级进位加法教案 篇4

    课标内容

    20以内的进位加法,在9加几的进位加法基础上进行教学。

    1、通过对问题情景的探索,让学生得出8加几的各种方法;通过比较,让学生体验比较简便的计算方法;进一步理解凑十法,初步掌握8加几的思维过程,并能正确计算8加几的口算。

    2、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概括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凑十法的思维过程。

    教学

    方法

    情景教学

    教学

    用具

    课件、投影机、积木

    一、情景导入

    课件演示:一片沙漠,寸草不生

    师:我们该怎么办?

    生:植树。

    课件演示:沙漠变成树林,淘气种了8棵,笑笑种了6棵。

    师:现在有几课树?

    二、观察、操作、探究新知

    1、通过解决有几棵树的问题,体现8加几算法的多样性。

    (1)分组操作学具,组内同学边操作边相互交流计算方法。

    (2)小组汇报交流。

    (3)总结不同的计算方法,着重说明凑十法。

    (4)比较几种算法,找出自己最喜欢的一为什么?

    2、学生演示8+6的凑十过程。

    三、课堂练习

    师:我们一起种了那么多的树,环境好了,引了蝴蝶、蜜蜂、蚂蚁,看看它们在干什么?

    课件演示:练一练第2题

    小组合作,学生根据自己的方法计算并交流方法。

    课件演示:蚂蚁回家

    学生通过计算帮助蚂蚁找到自己的家。

    四、总结

    师:这节课你学会了哪些知识?你学会了用哪几种方法计算8加几?认为哪位同学表现最好?

    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进行环保教育

    培养合作能力

    鼓励算法多样化

    培养学生的爱心

    与种树相联系

    教学以鼓励为主

    一年级进位加法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比较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

    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问题。

    3、通过数学学习,使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三、教学重难点:

    1、动手操作,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凑十法,发现20以内进位加法的规律。

    2、逐步抽象,促使学生通过思考口算出得数。

    3、解答有图有文字的应用题的方法。

    四、教学手段的应用:

    1、充分利用主题图。

    2、让学生动手摆小棒、。

    3、运用口算卡片,使学生熟练地进行计算。

    五、教学方法:

    1、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法。

    2、观察法、实物操作法。

    六、教学思路:

    9加几

    本节教材开始教学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口算加法。教材分为两段进行编排,第一段是9加几的口算加法,第二段是用数学。

    这部分内容可以用3课时进行教学。可以安排2课时教学9加几的内容,并在课堂上进行巩固练习的混合练习。完成练习十七中的习题,可以安排1课时教学用数学的内容,并在课堂上进行9加几和10以内加减法的练习完成练习十八中的习题。

    教学例子时,要出现运动会全景挂图,幻灯投影(课件),并用语言描述生龙活虎的比赛场面,吸引学生入场。

    教学例题时,要让学生自己摆一摆,使学生在操作中体验凑十法的过程,从而理解进位加法的算理,掌握计算方法。如计算9加速度时,先让学生在左边摆出九根红色小棒,在右边摆3根绿色小棒,然后可以启发学生想:怎样把凑成10?可以多摆几次,边摆边就,使学生头脑中形成凑十的表象,可以加深学生对凑十法的理解,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凑十法。

    8、7、6加几

    这部分内容可以用4课时进行教学。可以安排2课时教学8、7、6加几的内容,并在课堂上进行巩固和混合练习,完成练习十九中的习题。可以安排2课时教学用数学的内容,阈在课堂上练习所学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10以内的加、减法式题,完成练习二十中的习题。

    教学例1时,利用学习9加几的基础,要让学生独立用小棒摆出把8凑成10的过程,以加深对凑十法的感性认识。在操作的基础上,让学生说出用凑十法计算85的口算过程,强化了把凑成10,就把另一个加数分成2和几的认识,为学生掌握8加几的计算方法打好基础。

    教学例3时,放手让学生独立计算89,教师引导学生说出计算的方法。

    5、4、3、2加几

    这些内容要求学生用学过的知识完成这些计算。教科书第110页复习,复习前面学过的进位加法式题。为用交换加数的方法计算5、4、3、2加几做好准备。

    这部分内容可以用3课时进教学,教学5、4、3、2加几的内容,并在课堂上进行巩固练习和综合练习,完成练习二十一中的习题。

    例1(110页),在57=58=的下面配有教师提出问题的图,意在引导学生用75,85想出得数,使学生初步学会交换加数的方法计算。

    例题(第110页)只给出算式。要求学生用学过的8493算出4839的得数,以巩固用交换加数的方法计算小数加大数。

    十、总复习

    一、复习提要:

    本单元的复习包括本册所学的主要内容。复习工分为五部分:20以内的数;20以内的加法和10以内的加减法;认识图形;认识钟表,用数学。

    二、教学目标:

    通过总复习,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更加巩固,计算能力更加提高,能有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践问题,全面达到本学期规定的教学目标。

    三、教学重难点:

    通过总复习,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更加巩固,计算能力更加提高,能有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践问题,全面达到本学期规定的教学目标。

    四、教学手段的应用:

    1、运用游戏、竞赛等方式,让学生提高学习积极性。

    3、运用口算卡片,使学生熟练地进行计算。

    五、教学方法:

    1、游戏法,竞赛法。

    2、实践操作法。

    六、复习思路:

    这部分内容可以用4课时进行复习

    20以内数的复习,可以着重复习20以内数的顺序,组成和序数。在复习时,可以多让学生说一说,甚至可以让学困生先概括本学期都学了哪些数这些数的顺序是什么等。可以多采用一些生动活泼的形式,让全体学生工同参与。

    开始复习加数时可以先通过直观复习一下加法的含义,使学生更加明确。此外,教师可以补充其他的学生比较有趣的练习方式。

    开始复习减法时,可以先通过直观复习一下减法的含义,要注意要求不宜过度。

    复习认识图形时,除了让学生辨认基本的物体图形外,还可以准备一些学具加深认识。

    复习认识钟表时,可以采取小组活动的方式,让学生利用学具拔出每个整时和半时。注意时针和分针有时阈没有正对着钟表上的数,应告诉学生,这种情况不能说是几时。

    习用数学时,先出示没有文字的情境图,让学生自己去观察去发现。

    集体备课要点教学随笔

    第九单元20以内的进位加法单元要点分析:

    一、教材内容:P96-P111本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有两个,一是两个一位数相加得数超过10的加法,简述为20以内的进位加法;二是用数学,即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问题。本单元计算部分分为三节,即9加几,8、7、6加几,5、4、3、2加几。这样编排,体现了学习知识和形成技能的反复认识过程。教材中的用数学编排在计算当中,要求学生经历观察发现数学问题,收集解决问题需要的信息、数据,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求得解决问题的全过程。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比较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

    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问题。

    3、通过数学学习,使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三、教学重难点:

    1、动手操作,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凑十法,发现20以内进位加法的规律。

    2、逐步抽象,促使学生通过思考口算出得数。

    3、解答有图有文字的应用题的方法。

    四、教学手段的应用:

    1、充分利用主题图。

    2、让学生动手摆小棒、。

    3、运用口算卡片,使学生熟练地进行计算。

    五、教学方法:

    1、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法。

    2、观察法、实物操作法。

    六、教学思路:

    形外,还可以准备一些学具加深认识。

    复习认识钟表时,可以采取小组活动的方式,让学生利用学具拔出每个整时和半时。注意时针和分针有时阈没有正对着钟表上的数,应告诉学生,这种情况不能说是几时。

    复习用数学时,先出示没有文字的情境图,让学生自己去观察去发现。

    一年级进位加法教案 篇6

    西师大版一年级下册《进位加法》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理解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的算理和算法。

    2、培养学生互相协作、独立探索新知识的能力,体验探索的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体验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

    重点难点:

    1、理解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算理。

    2、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算法。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口算。

    2、计算下面各题,说一说怎么算。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2

    (1)用课件演示联欢会场景。

    老师提示:大家根据画面估计一下,够不够每人一瓶。

    学生猜测。

    老师再指出:怎样找一个科学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呢?

    (2)解决一共有多少瓶纯净水这个问题。

    让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列出算式24+9

    板书:24+9

    分小组讨论怎样计算24+9

    组织交流计算方法。

    2、做一做。

    45+67+6374+9

    在学生独立计算后,让学生说一说计算的方法。

    根据学生回答的情况,老师板书。

    3、练习十一第4题

    比一比,找联系。

    (三)课堂作业新设计

    1、练习十一第5~6题。

    (四)思维训练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了什么知识?

    一年级进位加法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自主探索得出计算8加几的各种方法;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凑十法并能正确熟练地口算8加几;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比较、及概括能力、动手能力和对知识迁移推类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以及数学应用的意识;

    教学重点:进一步理解凑十法并能正确熟练地口算8加几;

    教学难点:对凑十法的进一步理解;根据8加几进位加法的规律,正确熟练地口算8加几;

    教学准备:教具:相关课件、口算练习卡;学具:小棒;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师:我们来口算,会做的小朋友请举手(出示口算练习卡)

    (当出示9+5=卡片时)你能说说你是怎么想怎么算的?师:小朋友做的真好,静息。

    2.(出示准备课课件)师:1、2!请看大屏幕,会做的小朋友请举手。(当显示8+2+1=时)这道题该怎么算?

    师:**同学真棒,回答问题不仅正确而且声音洪亮,表扬他!全班一起说一说!先算,起!

    二、新课

    1.新课引入

    (出示8+3情景图课件)师:继续看大屏幕,请小朋友观察这幅图,盒子里有几支铅笔,我们一块儿数数!(生答:8支。接着按鼠标确定是8支)盒子外呢?(3支)(师指图比画)你能提什么数学问题吗?

    生答:一共有多少支铅笔?

    师:提的真好!谁会列算式解决他的问题?

    生答:8+3=11。

    师:真不错,答案都知道!我们再来看这幅图,谁能拖一拖盒子外的铅笔,就能一眼看出一共有多少支铅笔?请小朋友想一想,会的举手!

    (请一个小朋友上来边拖边说)师问:小朋友,你们看明白了吗?

    师:真能干!谁能根据这个小朋友拖的过程,想一想,8+3我们可以怎么想,怎么算?(生说一步,师电脑演示一步)

    师:谁还会说,请举手!

    师:现在静息!(师准备小树吹塑纸)

    2.主题图的学习

    师:1、2!听徐老师讲一个数学故事:每年的3月12日是植树节,这一天人们都要植很多的树来绿化我们的环境。现在老师就带我们一.三(四)班的小朋友去植树,好吗?

    师:一块儿数数第一排我们要种几棵树?(老师贴小朋友们数一数。生答:8棵)第二排呢?(师快速贴出,生数6棵)要求一共要植多少棵树,谁来列个式?(生:8+6,师板书8+6)

    师:现在分小组学习,要求:1.用你们手中的小棒来代替小树,摆一摆,你怎样分一分,重新放一放小棒,就能一眼看出一共有多少根小棒?2.由各组小组长负责组织组员学习;听明白没有?(生:明白)现在开始!(切换投影,师巡视指导,挑出不同摆法的两组)

    师:哪个小组愿意上来说一说你们是怎样摆,怎样分的?(一组请2人,1个说)

    师:你们看明白了吗?谁能根据刚才那个小组的方法,说一说,8+6我们可以怎么想怎么算?(请一生答师板书)

    师:还有不同摆法的小组请举手。

    师:谁来说说他们小组又是怎么想怎么算8+6的?(请一生答师板书)

    8+6=148+6=14

    /\/\

    2444

    师:你们都会说了吗?我们一起来说一说!

    三、8加几进位加法的规律探索

    师:请小朋友想想,说说还有哪些8加几的算式我们没学过?(生答师板书)

    8+3=

    8+4=

    8+5=

    一年级进位加法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学会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加法。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计算方法,明白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的道理。

    2.培养学生作业书写格式规范、字迹工整的好习惯。

    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进位加法的笔算方法。

    难点:理解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的算理。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1.指名学生板演:34+25=

    2.口算。

    5+78+650+30

    6+2834+957+3

    师问:6+28=34你是怎样想的?(把28分成20和8,用6加8得14,再用14加20得34.)

    3.让板演的同学口述计算过程。

    生:34加25从个位加起,个位4加5得9,表示9个1,对齐个位写9.十位3个十加2个十是5个十,对齐十位写5,结果得59.

    师问:在笔算列竖式时应该注意什么呢?(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板书:1.相同数位对齐;

    2.从个位加起。

    (二)学习新课

    1.导入新课。

    师:我把上题中的第二个加数25换成了28,(边说边板书:34+28=)这道题写成竖式怎么写?

    生:相同数位对齐。(教师板书竖式)

    师:从哪位加起?

    生:从个位加起。

    师:个位4加8等于几?满十了吗?

    生:个位4加8等于12,满十了。

    师:个位满十了怎么办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内容: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教师边说边板书课题)

    2.教学例3.

    (1)边摆边说。

    教师在数位板第一排挂34根小棒,在第二排挂28根小棒。学生在画有计数单位的纸上摆小棒。

    师:34和28各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生:34是由3个十和4个一组成的;28是由2个十和8个一组成的。

    师:个位是几个一加几个一,得几个一?

    生:个位是4个一加8个一,得12个一。

    师:几个一是一个十?个位12满十了吗?

    生:十个一是一个十,个位12满十了。

    师:12满十了,在竖式里怎么写呢?

    (2)边摆边算。

    师:个位4加8满十,将其中的10根小棒捆成一捆,挂到十位上,说明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在竖式中怎么表示呢?就在十位下写个小1(写在横线上。学生模仿老师,也把其中的10根小棒捆成一捆,放到十位这边)师:个位上还有2个一怎么办?

    生:留在个位上。

    师在竖式横线下对齐个位写2.

    师:十位上原来是几个十加几个十?后进上来的这个十怎么办?

    生:原来十位上是3个十加2个十,再加进上来的1个十,一共是6个十。

    师在竖式横线下对齐十位写6.

    师:最后得62.

    (3)看竖式叙述计算过程。

    师:34加28,个位4加8得12,满十向十位进一,在个位写2;十位上3加2再加进上来的1得6,在十位写6.

    找上、中、下各一名学生看竖式口述计算过程。

    (4)仿例练习:(边说边做)

    56+37=

    3.教学例4.

    教师在数位板第一排挂46根小棒,在第二排挂24根小棒。

    师板书:

    师:个位6加4得十,(把6根小棒和4根小棒放在一起,捆成一捆,放到十位这边)10怎样写?

    生:向十位进1,个位写0.(师板书)

    师:个位不写零行不行?

    生:不行。

    师:个位一个也没有要用0占位。

    师:十位上4加2再加进上来的1得7,在十位写7.最后得70.

    4.总结法则。

    师:今天学的笔算加法和过去学的有什么不同?

    生:个位满十了要进位。

    师:进位加法还应注意什么?

    生: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师同时板书)

    全体齐读。

    (三)巩固反馈

    1.在练习本上计算。(同时请3人板演)

    2.在□里填什么数可以使它成为进位加法题?

    师:请同学们任选两个数,在练习本上计算。

    3.编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题。注意十位上的数不要太大,和不能超过100.学生编题,教师板书。如:26+39,45+38,37+43,54+25,

    师:同学们编的这些题里有没有不符合要求的?

    生:54+25这道题不符合要求。

    师:为什么?

    生:54+25,个位相加不满十,不是进位加法题。

    师:请同学们从编的题里选两道进位加法题,在练习本上计算。做得快的同学可以多做。

    集体订正。

    4.课堂作业:做一做的第1,2,3题。

    5.思考题。

    在□里填哪些数合适?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这节课教学重点是讲进位加法计算法则中的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

    首先通过计算34+25,复习笔算加法计算法则前两条,然后把算式中的25改成28,使它变成例3:34+28,从而导入新课。这样做不会使学生感到突然,又把加法的三条法则紧密地联系起来。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解决认知冲突的积极性。

    教师紧紧抓住计数单位及它们之间的进率,采用直观教具演示,并带领学生边摆边说边算,具体形象地讲明了算理。

    通过填数和自己编题,进一步突出个位相加满十,要向十位进一的算理。由学生任选练习题的作法,是把作业主动权交给学生,变学生被动完成老师布置作业为积极参与练习,同时给各种学习水平的学生留有余地。

    思考题是为满足学有余力的学生的求知欲望。不做教学要求。如果时间不够,可以不做。

    这节课从感知理解技能的形成运用知识,形成了一个较完整的认知过程。

    一年级进位加法教案 篇9

    教学内容:

    西师版数学教科书一年级上册第62~64页例1、例2及相应的课堂活动和练习题。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讨论和交流,经历探索20以内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的过程。理解并掌握20以内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认识加减法各部分的名称。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分析能力。

    3、在主动探索新知识的过程中获得成功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20以内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通过观察、操作、讨论和交流,经历探索20以内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的过程,并熟练掌握。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能重复使用的口算卡片、实物投影仪、小棒、给学生的小礼品等。学生每人准备学具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建议:可以预设几个情景来进行导入。如

    复习旧知导入法、开门见山,直接引入法等。

    复习旧知法导入

    1、口算大比拼:1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卡片出示)

    2、填一填。(课件出示)

    (1)1个十和5个一是()。

    (2)19里面有()个十和()个一。

    (3)17=10+()13=()+1012=10+()

    订正第(3)小题时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

    【设计意图】订正时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初步感知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

    开门见山,直接引入

    (一图四式虽然学过,十加几及相应的减法是新知识,所以为了保证每一个学生都学会,在这里仍采用老师引导。)

    师:(出示卡片13)这是多少?

    师:请你迅速在桌上摆出13根小棒,能让老师一眼看出是13根。

    师:看着你自己摆的小棒图,说一说可以列出什么算式?

    小组讨论,学生回答。

    教师板书:10+3.

    师:等于多少?为什么?你是怎么想的?

    指导学生看图列出两道减法算式。

    板书:13-3=13-10=

    师:怎样算?

    二、探求新知

    1.教师:看来孩子们对前面的知识学得不错。下面这道题有点难度,你们敢不敢来挑战?

    教师板书:13+2.

    这个算式怎么算呢?请同学们先拿出13根小棒摆在桌子上,再拿出2根小棒摆在桌子上(教师多媒体课件展示),那合起来是多少根呢?

    你是怎么想的?

    学生先思考,然后和同桌互相说一下自己的想法。教师巡视指导。

    【设计意图】教学中让学生同桌间互相说一下的做法比较容易开展,而且时间效益高。

    抽学生上讲台交流算法,学生可能有以下算法

    学生曱:13+2=15,因为13再往后数两个数,就是15.

    教师:对,我们在计算加法时,可以用这种接着往下数的方法来计算。

    学生乙:我是用摆小棒来得到答案的,左边先摆13根,右边再摆2根,合起来就是15根小棒。

    教师:下面的同学有没有问题想问?

    若学生不能提问,则教师问:你怎么知道合起来就是15根小棒的?

    引导学生说出:我把两部分小棒合起来就是1捆零5根小棒,也就是15根小棒。

    【设计意图】让学生问问题,是引导学生善于发现问题,这也是新课标中的一个重要的、新的要求。

    教师介绍各部分的名称,并在算式下面板书:加数、加数、和,板书后教读2遍。。

    教学试一试。让学生用小棒进行操作练习。

    学生操作后,写出答案。教师巡视辅导明了学情。

    订正:师问,得数是多少?哪些是接着数,数出答案的请举手?哪些是零头和零头相加算出答案的,请举手!

    【设计意图】举手是一个动作语言,无声中让老师明了学生思考的方法。

    师问:我们可以不摆小棒算出得数吗?怎样算呢?学生总结。

    师总结:个位相加,十位上写1.

    2、探索不退位的减法的算法。

    师用课件出示小棒图。谁来说一说图的意思?并列出算式?

    学生说出图的意思,并列出算式。师适时板书:15-2=

    师:这种算式的计算方法我们还不知道。但我们可以摆小棒看看,就知道怎么算了。大家动手摆一摆吧。

    师巡视辅导明了学情。

    指名说一说得数是多少?你是怎么摆的?怎么算的得数?(学生的计算方法可以多样。)

    教师着重让学生理解:把15分成10和5,用5减去2,再加上10就可以了。

    教学试一试。让学生尝试独立完成,师巡视辅导了解学情。生做完后师生评议,并总结计算方法。

    师:像这样的式子,怎样计算最快?

    引导学生说出个位相减,得数的十位写1.

    师介绍减法算式各部分之间的名称,板书后教读2遍。

    15-2=13

    被减数减号减数差

    3、教学例题3.

    教师出示例题3主题图,并提问:谁能写出一道加法算式和一道减法算式?

    学生根据图意写出算式,然后说说这两个算式表示的意义。

    同桌交流算法后,师指导全班学生交流。

    4、教学例题4.

    教师用课件出示主题图后,问:谁来说一说图的意思并列出算式?

    学生说出图的意思后并列出算式:13-2+3

    师:同桌说一说这道题里的数字是什么意思?这道题应该怎样算?

    学生同桌讨论后,师总结算法。

    师:这是一道既有加法又有减法的题目,我们把这种题目叫加减混合运算,这样的题目也是从左往右算。

    教学例题4下面的试一试。学生独立计算后,说说先算那边的。

    三、达标反馈

    完成课本第63页课堂活动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研究了什么?哪些同学表现很棒?

    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这节课我们研究的是十几加几,十几减几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指着课题: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教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都有些什么收获?学生回答。(略)

    【设计意图】回忆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同时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同学的学习过程在脑海里重放,既可以巩固所学知识,也能帮助学习注意到本节课的学习过程、学习方法,从而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年级进位加法教案 篇10

    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特别是列竖式计算的方法。

    2、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3、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相互评价的能力。

    4、使学生感悟数学知识内在联系的逻辑美。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景

    小朋友入学前,爸爸妈妈带你们去买了很多的学习用品,现在看看挂图,你认得哪几样。

    好,看挂图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新授

    1、女生19人,男生18人

    2、列式计算19+18=?

    估计每人一本,40本书够,小组讨论,全班汇报,让估算合理的学生讲讲是怎样估算的

    先独立思考,如何得到答案,然后汇报。

    鼓励学生估算,解决问题的方法可能有多种,并可通过估算出的结合检验计算的合理性。

    帮助学生理解满十进一的竖式写法。

    练习巩固

    1、P52试一试。写竖式,计算。订正时,要求学生说出计算的过程,强调十位一定要加进位一。

    2、想一想,32+68=?

    3、P53第一题,口算

    4、第二题

    5、第三题

    在做题前,提醒学生注意做题要注意的地方。最快的几个学生上黑板写

    全班一起说计算过程,强调十位满十向百位进一。

    口算,观察特别之处,有没办法算得更快

    竖式计算,强调横式,竖式要注意的地方,部分学生上黑板。对完答案后,小组内说计算过程。

    算出哪两个班一起坐一辆车最适合。

    培养学生良好的做题习惯。培养学生的小组全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进行练习,但要掌握最基本的做题方法和原则。

    反思

    注意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做题习惯,注意有没抄错数,有数位要对齐,不要漏了进位,横线要用尺子画线。

    教学重难点:用竖式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理解不同算法的算理。

    一年级进位加法教案 篇11

    20以内的的进位加法是退位减法和多位数计算的基础,也是进一步学习数学必须练好的基本功之一,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能够熟练地进行计算,是十分重要的。在教授这部分内容时,我对教材编排进行了调整变动,分为三节进行新授课教学,第一节学习《9加几》,在这节课中学生会初步接触“凑十法”;第二节学习《8、7、6加几》,在这节课中学生进一步巩固和掌握“凑十法”,会熟练用“凑十法”计算大数加小数;第三节课学习《5、4、3、2加几》,让学生体会小数加大数,还可以用交换加位的位置,变成大数加小数来计算,也为以后学生加法交换律打下基础。

    在教学中,大部分学生对“凑十法”掌握较好,能根据具体的题目来选择合适的凑十法进行计算,,在口算小数加大数的时候,大部分学生还是会选择“凑十法”,只有少数孩子会用交换加数的位置的方法来计算。在这部分知识的学习期间,我组织很多、各式各样的口算练习,有自制的口算卡片、有自制的.口算课件、有自制的口算练习题卡,分小组口算比赛、请学生当小老师自已出题来考考其他的孩子、同桌互相出题练习口算。多形式、大剂量的练习,让学生对20以内进位加法这一知识重点的把握效果较好,口算的准确性和迅速性得到大幅提高。

    一年级进位加法教案 篇12

    进位加法

    【素质教学目标】

    知识教学点:经历探究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计算方法的全过程,理解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的算理,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能力教学点: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观察能力和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德育教学点:体会所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从中获得价值体验。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生小棒。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黑板出示:6+7=40+40=80+13=46+7=53+40=46+47=

    教师:同学们,前面我们学过一些加法计算,请看黑板,上面的这些加法题哪些你会算?哪些你不会算?

    学生根据前面学习的相关加法知识回答出:前面的5道题都会算,最后一道题不会算。

    教师指名学生口答出会算的题,并抽其中的46+7和80+13让学生说一说他是怎么算的?

    引导学生说出计算过程,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用竖式计算:46

    +7

    53

    教师:在计算时我们要注意什么呢?

    引导学生回答:计算加法时要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上的数相加满10,向十位进1。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上的数相加满10,向十位进1。

    教师:前面5道题同学们都会算了,那最后一道题呢?它又该怎么算呢?会不会和我们前面的几道题的算法一样呢?

    让学生做出猜测:可能是一样的。

    教师:让我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来验证吧!这是我们今天这节课要学习的新内容: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

    板书课题

    [点评:让学生复习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口算和上节课的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的笔算方法,强调笔算的过程和要注意的问题,为学习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作铺垫。]

    二、新课教学。

    1教学例3

    出示例3情景图。

    教师:根据图中的信息,你能列式解答吗?要求学生列出算式46+47,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在46+7的右边相应写上46+47。

    教师:比较一下这两道算式,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引导学生回答出:46+7是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46+47是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它们个位上的数相加都满10了,46+47比46+7多加了40。

    教师:还记得前面我们在学习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时借助了什么学具吗?

    让学生回忆起借助了小棒。

    教师:今天我们也可以首先借助小棒来帮助我们理解46+47的计算过程。

    指导学生活动:用小棒分别摆出46和47,要求整捆和整捆对齐,单根和单根对齐。

    学生同桌讨论交流算法后,再全班汇报。

    引导学生汇报出:把单根的7根小棒和6根小棒中的其中3根合起来,刚好凑成10根小棒,即成1捆,放到整捆的下面,这时还剩下3根单独的小棒,整捆和单根的合起来一共就是9捆零3根小棒,所以46+47=93。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大屏幕上显示:

    教师:利用小棒同学们已经能算出46+47的结果了,如果没有小棒用竖式我们又该怎样计算46+47呢?首先你会写46+47的竖式吗?

    请一生上台写竖式后教师用一块纸板遮住47的4。

    教师:如果我把47的4遮住后你发现了什么?学生不难发现遮住十位上的4以后的竖式和左边的竖式一模一样了。

    教师取走纸板,十位上多一个4以后该怎么算呢?你会算吗?

    如果学生有会算的,可请他来讲一讲他是怎么算的。

    如果学生不能说出计算的全过程,教师则引导学生说出:计算时依然从个位加起,6+7满10了,向十位进1,剩下的3对齐个位写,然后把十位上的两个4相加得8,现加上进位的1合起来就是9,把9对齐十位写。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46

    +417

    93

    教师:比较一下两道竖式,你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观察比较黑板上的两道竖式后回答出: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和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一样。都要把数位对齐,并且从个位加起,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1。

    教师:通过我们的验证我们知道了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和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完全相同。

    教师:除了这样算,你还有其他的算法吗?

    引导学生用多种算法来解答,如:①40+40=806+7=1380+13=93②46+40=8686+7=93③40+47=8787+6=93

    教师:同学们真能干!能用不同的方法来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在计算时,你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计算。

    教师: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你会算了吗?我们来试一试。

    学生做第90页试一试。分别抽三名学生板演,集体订正。

    教师:我们在计算类似两位数的进位加法时要注意些什么呢?

    引导学生说出要注意:十位上的数相加时不要忘记再加上个位上相加满十进位的1。

    [点评:在这个教学环节中,从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入手,引导学生用新旧知识的对比,借助原有的知识经验采用猜想、验证主动探索新知。教学中还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主体的作用,采用学具拼摆,帮助思考,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体现算法多样化,帮助学生获得成功体验。]

    2教学例4

    多媒体课件出示例4情景图。

    教师:同学们已经会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了,让我们来看看从这幅情景图中你又能提出哪些用加法来解决的数学问题呢?

    让学生相互提出数学问题,并列出算式后集体抽一两个学生说出他提出的数学问题,并列出算式,教师抽其中的一两个算式板书在黑板上。如:26+35=35+17=

    教师:这两个算式你会算吗?你准备怎么算?

    引导学生说出可以用小棒来算,也可以用竖式算,还可以用口算。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让学生用竖式来计算第一题。让学生说出他口算的过程:如6+5=1120+30=5050+11=61。

    教师:口算的过程和我们竖式计算的过程有联系吗?

    引导学生说出有两种算法联系,其实口算的过程就是竖式计算的过程。

    在学生基本都理解竖式和口算的基础上让学生独立完成第91页第(2)小题并提出其他的数学问题。

    [点评:在这一教学环节,把主动权交给学生,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小组交流、全班汇报等形式来完成例4的教学。主要是让学生在理解竖式计算进位加法的基础上,还可以用口算来计算进位加法,对口算的点拨,能更加深学生对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算法的理解。]

    三、巩固练习。

    课堂活动1,2,3题。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

    四、全课小结。

    教师:今天这节课上我们都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一年级进位加法教案 篇13

    教学目标:

    1、在问题情境中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通过交流与比较优化出适合于自己的算法。

    2、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

    3、感觉计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体会加法的含义。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景

    智慧小学有许多的课外书,我们来看看其中有些什么书,多少本呢?

    说出各种书名与数量。

    创设情景,引入学习。

    新授

    1、最多和最少的分别是什么书,各是多少本?

    2、它们合起来又有多少本书呢?求的是什么?

    学生先看图,然后再在全班说

    对《汪汪东园》和《海底世界》一共多少本进行讲座得到28+4。然后,学生尝试计算

    学生可能出现不同的方法。讨论与交流。可以摆小棒、竖式,口算。

    促使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鼓励学生大胆表现自己。

    鼓励学生进行独立思考。

    练习巩固

    1、试一试,求什么,用什么方法,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解答。

    2、P49第一题

    3、第二题

    4、第三题,口算,限定时间计算

    (1)求总数,用加法。列式计算。

    (2)写出自己提出的问题的式子(小组内提,小组集体解决)

    先圈,然后再算

    口算,观察每组式子有何特别之处

    独立完成,全班汇报,选两题进行计算过程的口述

    培养学生认真书写的好习惯,让学生养成多思考的习惯。

    反思

    利用计数器,使学生形象的理解相同数位上的计算

    4、培养学生动手、表达、倾听、思考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使学生理解掌握一种适合他自己的算法。

    理解不同算法的算理,尤其是满十进一的运算规律。

    一年级进位加法教案 篇14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口算过程,并能正确地加以口算。

    2、使学生能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以及积极思考、动手操作、合作学习的良好习惯。

    教学过程:

    二、出示目标: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要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熟练计算。

    1、小黑板出示四样物品,让学生说说喜欢买哪两样?

    2、让学生算算买两样东西需要多少钱?

    4、提问:这些算式中,哪些算式你能马上算出得数,得多少?哪个算式最难算?

    1、动手操作,讨论算法。

    (1)出示24+9,说说计算的过程算法,有困难的可借助小棒。

    (2)学生汇报,交流24+9各自的计算方法。

    从24开始,一个一个地往后数9个,就能算出24+9=33。

    从24里面拿一个给9,9就成了10,23+10=33。

    把9分成6和3,24+6=30,30+3=33。

    4+9=13,20+13=33。

    2、归纳24+9的算法。小朋友真了不起,想出了这么多的方法,我们比较一下,哪种算法最方便?

    1、理解算理。

    (1)直观演示,说明算理。

    一起演示:24根小棒加上9根小棒,先把4根和9根合起来是13根,再把20根和13根合起来是33根。我们把刚才的操作过程写下来。(板书)

    (2)抽象方法。

    师:如果没有小棒来帮忙,看到这些算式该怎样想呢?教师引导学生讲出算理:先算4+9=13,再算20+13=33。

    师:谁能把刚才的口算过程说一说?多叫几名学生说计算过程。

    2、尝试练习,谁能很快地说出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叫学生上黑板板演后说计算过程。

    4、教师小结:两位数加一位数个位相加满十时,不论两位数在前还是一位数在前,都先把个位上的数相加,再加整十数。(揭题:个位相加满十的加法)

    1、卡片游戏――组卡片成算式,并计算得数赢取卡片。

    每组小朋友桌上的盒子中都有两捆卡片,一捆是两位数的卡片,一捆是一位数的卡片。

    不是整十数的两位数的卡片有:83、36、85、55、35、49、67、78、54

    游戏规则:同桌小朋友一起玩,一人出两位数卡片,一人出一位数的卡片,把两张卡片上的数相加,谁先正确算出得数,卡片就归谁。

    游戏结束后,一起鼓掌祝贺得到卡片最多的小朋友!

    2、看看哪位小动物算错了?

    3、猜一猜,十位上是几?

    5、开放题:从4、5、6、7这四个数中选三个数组成两位数加一位数的题目。

    (1)学生自由写算式,看谁写得多。

    (2)学生小组交流。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回归目标:揭示完成目标情况。

    一年级进位加法教案 篇15

    (一)教学内容

    主要包括:20以内的进位加法、用数学。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比较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

    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问题。

    3.通过数学学习,使学生初步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三)教材说明

    义务教材中我们是按照9加几、8加几、7加几、6加几和5、4、3、2加几的顺序编排的,并且在教学大数加小数的时候突出凑十法,在教学小数加大数的时候突出交换加数位置的方法。

    与义务教材相比,实验教材将此部分教学内容简化为:9加几、8、7、6加几和5、4、3、2加几三个部分。我们在教学9加几时介绍两种最基本的方法点数(数又有从头点数、接着大数点数、接着小数点数三种方法)和凑十法(拆小数凑大数和拆大数凑小数);在教学8、7、6加几时对算法多样化进一步扩展,给出了交换加数位置的方法;在教学5、4、3、2加几时不再突出任何一种方法,学生用什么方法解决都是可以的。可以看出这样的变化,不是在教材内容上的简单压缩,而是在编排思路上有了质的变化。我们不再突出凑十法,而是体现课标的精神突出算法多样化。

    (四)各小节教材说明

    1.9加几。

    (1)例1。从情景中提出数学问题,提倡学生有不同的计算方法。

    教科书第96~97页,老师们可以看一下,我们通过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熟悉的运动会的场景图引入,让学生在其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突出算法多样化。在主题图的左下角,解决9+4等于几的时候,我们呈现了从头点数、接着大数点数及凑十法三种计算方法。画面上还有一个小学生在问:你喜欢哪一种方法?体现了允许学生用不同的算法进行计算的编写意图。

    这幅主题图还为学生学习9加几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图中还蕴含有其他9加几的问题,例如踢毽的和赛跑的一共有多少人踢毽的和跳绳的一共有多少人等等,为学生自己发现和提出计算问题,探讨计算方法准备了丰富的材料。

    (2)例2。

    教科书第98页,主要教学凑十法,由于从头点数、接着点数都是以前学习过的方法,而凑十法是第一次出现,是比较新的方法且以后可能经常用,所以此处我们单独提出来讲,给出了拆小数凑大数的方法。

    与义务教材相同,先利用小棒和花的实物图显示凑十法的计算过程,并通过让学生摆一摆、算一算,加深对凑十法的理解。还配合图在算式下面注出了凑十的过程,把具体的操作过程与抽象的计算过程对应起来,便于学生理解算理和掌握凑十法,也为学生脱离实物通过思考算出得数打下基础。与义务教材相比,降低了说理要求,不再给出想思考的过程。

    例2应与例1结合起来进行教学,不要单独讲操作,应使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数学。

    (3)例3。教科书第101页例3,这是我们安排的用数学的内容,引导学生用9加几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呈现合唱队与乐队正在表演的场面,并用图文结合的形式给学生提出要计算的问题和条件。乐队有5人,这个条件在图中也可以数出来,但这里是第一次用文字来叙述条件,学生应逐渐掌握读懂文字叙述的条件,而不是只能在图中找条件。

    而且让学生通过操作,探讨用不同的方法凑十。教材中给出了拆小数凑大数和拆大数凑小数两种方法。学生有了前面学习9加几的基础,很容易想到折小数凑大数;由于5很特殊,首先人们有一五、一十......数数的习惯,另外每只手有5个手指,伸出双手5加5得10,也很容易想到拆大数与5凑成10。

    通过例3的教学不仅让学生用9加几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而且让学生了解可以因题选择算法。

    2.8、7、6加几。

    (1)例1。从情景中提出数学问题,提倡学生有不同的计算方法。

    教科书第103页,老师们可以看一下,我们通过一群小学生在公园买票的场景引入计算问题。

    突出算法多样化。在画面上,我们呈现了接着大数点数及思考8+5等于多少两种解决问题的方法。不再出现一一点数的方法,比9加几的思维水平提高了一步。下面还是通过让学生摆一摆、算一算,加深对凑十法的理解。

    (2)例2。只给出算式,要求学生不依靠实物,利用知识的迁移,自己想一想该怎样算。

    (3)例3。教科书第104页,以计算8+9为例呈现了三种计算方法。拆小数凑大数拆大数凑小数及算法多样化的另一种方法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一个女同学在想:9+8=17,那么8+9也等于17。这里具体体现了算法多样化的理念。

    (4)例4。教科书第107页,这是我们安排的用数学的内容,引导学生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呈现灰兔、白兔游戏的情景,让学生看图,说图意,找条件,再列算式解问题。解决问题所需要的数据,需要学生自己收集。围绕一共有多少只兔的问题,教材中显示了三种不同的解决方法。有从头点数的,有按自然分成的两堆做加法的,有按兔子的颜色分成两部分做加法的。我们在这里只是提供了可以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的思想,至于学生采用哪种方法解决不必强求,学生各有各的选择,只要学生能采用他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问题就可以了。

    (5)教科书第107页的做一做,是一道开放性的情境题。让学生在图中发现问题,提出不同的问题并解决。可以提出一共有多少只小鸟还剩几个松果的问题,列出一个加法算式和一个减法算式,7+3=10(小鸟的只数)和9-3=6(剩下的松果的个数)。还可以比较小鸟与松鼠的只数10-3=7或松果一共的个数6+3=9。但学生的想象力是非常丰富的,他们还发现了别的信息。在调查听课时,一个学生列出了3-3=0,老师问为什么,学生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讲了一个故事,而且很合理:3只松鼠很淘气,抱着松果跑回家不回来了,所以3-3=0。

    在教学中,老师可以利用这个开放的情境,让学生看图、说图意、自己提出问题,并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到此,我们介绍了三大类计算方法:点数的方法(又包括:从头点数、接着大数点数、接着小数点数);凑十法(又包括:拆小数凑大数和拆大数凑小数);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的方法。

    3.5、4、3、2加几。在这一小节,我们就不再突出任何一种算法,让学生用以前学过的知识来完成计算。

    (五)教学建议

    1.注意让学生通过多种活动学习计算方法,培养计算意识。

    首先,应把计算教学放置在各种活动情境中,给学生创造结合实际提出计算问题和进行计算的空间。例如有的老师就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素材,让学生在熟悉的运动会情境中,提出问题,讨论交流,探讨计算的方法。

    其次,根据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的思维特点,以及爱说爱动的年龄特点,应注意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动口说、动脑想等学习活动掌握计算方法。

    2.加强练习,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在体现改革精神的前提下,老师也应注意采取多种练习方式,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使学生达到计算正确、迅速的教学目标。

    3.注重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依据现实生活的情景提出数学问题,并通过学生的探索解决问题,是现在数学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趋势。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应贯穿在小学数学教学的始终。如何引导学生在实际情景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小学数学教学中要下大力量解决的问题。

    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教材资源,为学生创设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活动。让学生切实经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并体验成功。这样,才能使学生在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活动中,逐步养成初步的应用意识,逐步培养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实践活动:我们的校园

    教科书第114~115页,借助学生熟悉的题材,选取学生喜欢的活动,如跳绳、踢球、跑步等,启发学生根据各种活动的内容和情境,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并利用所学的知识加以解决。使学生加深理解本册教材所学的内容,体验自己校园生活中存在的数学。从而培养学生从实际生活中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和用数学的意识。

    另外,教材提供的只是供学生活动的资源或线索,在教学中老师可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进行删减或增加,从而使活动从内容到实际更加适合本地区儿童的生活实际。

    【一年级进位加法教案经典十五篇】相关推荐
    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优秀范文模板

    充分准备一份教案是一名优秀教师的职责所在,我们可以通过教案来进行更好的教学,每一位教师都要慎重考虑教案的设计,你是否在烦恼教案怎么写呢?可以看看本站收集的《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优秀范文模板》,希望能够为您提供参考。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新的一学期又开始了,为了在新的学期里把工作做好,把我...

    2024春四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

    按照学校要求,教师都需要用到教案,教案在我们教师的教学中非常重要,做好教案对我们未来发展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如何才能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特地为大家整理的“春四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20xx春四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本学期我继续担任四年级的班主任,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现拟订本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