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案
  • >导航
  • >小学数学一年级教案优选十篇
  • 小学数学一年级教案

    发表时间:2024-06-09

    小学数学一年级教案优选十篇。

    有关“小学数学一年级教案”教师范文大全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重要信息,如果您想节省时间建议您收藏本页以备查询。教案课件是老师工作中的一部分,老师还没有写的话现在也来的及。教案是促进学生能力全面发展的有效方式。

    小学数学一年级教案 篇1

    1教学目标

    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感知100以内数的多少,会用“多些”“少些”“多得多”“少得多”描述两个数之间的大小关系,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

    使学生在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估计意识和合情推理能力。

    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以及与同学合作的良好习惯。

    2学情分析

    学生在上期已经接触过简单比多少,但一年级学生语言基础并不丰厚,理解能力有限对“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这些词语不能正确区分,因些本节课的重点是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并区分“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这些词语。

    3重点难点

    重点

    理解“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等词语的含义并能运用词语表述。

    难点

    弄清“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这四个词语间的差别。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一、激趣导入

    1、开课。师孩子们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些小礼物,瞧!

    师出示两包星星(一包多、一包少)

    师仔细观察这两包小星星,你发现了什么

    生观察后发现一包多、一包少

    2、回忆简单比多少。

    师你能用谁比谁多谁比谁少来说一话吗

    生根据两小星星数量进行比较。

    (评价你真是一位爱动脑筋的孩子)

    3、多媒体出示闹钟图进一步比较多少。(师作相机评价)

    过渡同学们以前的知识掌握得真不错,今天我们就来继续比较多少。(板书课题)

    【讲授】二、创设情境,探究学习

    1、呈现问题情境。

    师瞧!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三瓶彩色的小球,仔细看图你从图中能得到哪些数学信息

    (师出示书中43页例题)

    生根据例题中内容找到数学信息。

    谈话你能根据这些数学信息回答下面的问题吗

    出示问题蓝球比黄球( )

    红球比黄球( )

    生根据信息回答。

    师不知道同学们发现了吗蓝球比黄球多红球也比黄球多,那它们多的数量一样吗

    2、探究学习“多一些、少一些”

    过渡为了帮助同学们感受它们的不一样,我们一起来数数数。

    师把学生分成两队,一队从10一个一个地数到15,一队从10一个一个地数到58.

    师提出要求两队一起数看哪队数得快。

    师我想问问这边的孩子为什么你们这么快就数完了呀

    生可能会说(数的数少、10到15离得近……)

    师引导得出结论由于10到15之间的数很少所以就数得快,像这样我们也可以说是由于15和10之间相差得少,所以这里的蓝球和黄球之间相差了一点,蓝球只比黄球多一点在数学中多一点可以用哪个词来描述呢

    生自由发言。

    师得出结论并板书多一些。

    过渡如果反过来黄球比蓝球呢(多媒体出示)

    生自由发言。(师板书少一些。)

    (板书后再读一遍,师再质疑什么是少一些呀让生再次明白少了一点就是少一些)

    3、探究学习“多得多、少得多”

    过渡那这边的孩子们你们刚才怎么数了那么久呢

    生可能说到(数的数多、58比10相差得多……)

    师引导得出结论所以我们也可以说58比10多了很多,像这样多很多又可以用哪个词来描述呢(板书多很多)

    师反过来黄球比红球又怎样呢你又想用哪个词来描述

    (板书少得多)

    师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可以知道,在数学中我们不仅可以用“”“”或“=”这样的符号来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大小关系,还可以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这样的语言来更准确的描述出两个数量之间相差的多少,是相差很多呢,还是相差很少。

    三、提升练习。

    1、连一连

    出示动物图。

    师仔细看图你能从中找到哪些数学信息呢

    生回答。

    师根据这些信息看看这些小动物的比较你想用哪个词来描述呢

    师作相应引导。

    2、说一说

    过渡瞧!老师还为你们带来了好吃的水果。

    出示书中43页做一做。

    师图中又告诉了我们哪些数学信息

    生回答找到的信息

    师你能用今天所学的内容来说话吗

    (先让学生小组内说互相之间评价,再全班汇报)

    3、生活中的比多少

    过渡孩子们学习这么认真,奖励大家听一首好听的歌曲。

    (播放1分钟音乐)

    师刚才这首歌好听吗告诉大家这首歌播放的时间刚好是1分钟,那一节课有多长时间(40分钟)你能用1分钟和40分钟来比比吗

    (生描述1分钟比40分钟少得多,40分钟比1分钟多得多)

    师在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也能用今天学的知识来比一比呢

    生根据生活经验自由比。

    四、升华提高。

    过渡聪明的孩子们!今天我们学习了应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来说话,现在我们提高难度,你能根据这几个词来判断数量吗瞧!

    1、出示小青跬图

    师请生分别说小绿和小豆的话。

    师小豆的话中你觉得哪个词很重要呢(多得多)

    师引导出比谁多得多让生明白是比35多得多。

    生根据多得多这个词选择数字80。

    全班齐读小跳的话。

    生找出重点词少一些。

    生根据少一些来判断小跳吃了28只害虫。

    2、出示小松鼠图

    分男女分别读两只小松鼠的对话。

    师引导同学们从对话中找到重点词。(多一些)

    生根据少得多找到合适的数字32。

    3、出示松树图

    生自己读题理解找到合适的数字。

    师引导时注意让学生说出选择的理由。

    4、判断题

    先请一名同学判断再请一名小老师来评价。

    五、结束全课

    师孩子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些什么收获呢

    生自由发言。

    师哇!短短的40分钟孩子们就有了这么多收获,你们可真棒!

    小学数学一年级教案 篇2

    教学内容:数100以内的数和100以内数的组成

    教学目标:

    1、能够正确地数出100以内的物体个数,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

    2、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探索观察能力,体验数学方法多样性发展思维灵活性。

    3、培养学生积极思考认真倾听他人想法的习惯,使学生感受与同伴交流的乐趣,

    培养合作学习的意识。

    教学重点:

    正确数出100以内数量,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教学难点:

    正确数出几十九后面一个数。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梨、苹果图片等,同桌每2人1捆数量为100的小棒。

    教学过程:

    一、数班级人数,初步认识超过20的数。

    1.复习20以内的数。

    数第1、2组(每组10人)学生人数。

    2、让学生直观认识超过20的数。

    接着数,重点让学生看出:2个十再添上1个一是二十一;二十九由2个十和9个一组成;二十九接着数是三十,表示3个十。

    3、迁移类推,脱离直观,思考:

    ①接着全班人数数,后面一个数是几,是几个十几个一?

    ②三十九后面一个数是几?四十九后面呢?五十九后面呢?

    二、合作探究,进一步认识100以内的数。

    1、课件演示100只小羊画面,让学生估一估大约有几只羊。

    2、动手操作,交流探究。

    ①同桌合作数小棒100跟。

    ②汇报交流,进一步提高100以内数数能力,加深对数的组成的认识。

    A、1个1个数,100个一是100。

    可让回答的同桌同学之一先从65,1个1个数到75,并说出75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接着另一个同学从75数到83,并说出83的组成,最后。全班同学从83数到100。小结时,突出数几个九后面的一个数。

    B、2个2个数,以同桌两个两个起立,进行数数。

    C、5个5个数,请一生上台边操作小棒边数数,然后全班学生同桌两人合作,5根5根数小棒。

    D、10个10个数,结合课件演示,得出:10个十是100。

    3、小结。

    揭示课题,并让学生谈谈数数方法的多样化及数数中要注意的问题。

    三、练习,并在练习中进一步认识100以内的数,培养能力。

    1、猜数。

    ①4个十和6个一合起来的数是几?

    ②58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

    ③69前面一个数是几?后面一个数是几?

    ④数出87后面的5个数。

    2、提问----回答游戏。

    3、看图填空。

    4、怎样数比较快?

    5、倒数数。

    四、全课总结。

    请你谈谈这节课的感受。

    小学数学一年级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数数量是7的物体的个数,会读、写数字7,知道7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7以内数的大小,掌握7的组成,认识7的序数含义.

    2.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能力.

    3.结合主题图对学生进行爱劳动的教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掌握7的组成,正确书写7.

    教学难点

    掌握7的组成.

    教学过程

    复习引入

    1.数的组成.

    老师分别出示:

    请一组同学分别回答,其他同学做裁判.

    2.数数、认数、读数、数序及比较大小.

    全班同学动手摆数字卡片从0到6,要求边摆边读,摆后手指卡片,从0数到6,再从6数到0.

    老师提问,学生用手势回答.

    (1)4的前面是几?3的后面是几?

    (2)和5相邻的两个数是几和几?

    (3)比4多1的数是几?比1少1的数是几?

    (4)比6少1的数是几?比6多1的数呢?

    通过最后一道题的提问,引出要学习的新数7。(板书课题)

    指导探索

    1.认识7的含义

    (1)投影出示教材33页7的主题图.

    问:这幅图画的是什么?(小女孩在喂鸡)

    你们在家里帮家长做事情吗?谁来说一说你会做什么?

    看图数一数,图上有几只鸡?你是怎么数的?

    学生回答后,老师说明:数量是7的物体都可以用7来表示.

    (2)让学生用学具表示7.

    学生可以选择任意的学具,如:7根小棒、7个小圆片、7个图片等.摆后请几名同学演示给大家看.

    (3)结合生活实际举例.

    师:你还知道生活中哪些事物可以用7来表示吗?请你和旁边的同学说一说.

    学生举例,然后请两、三个同学说一说.

    2.了解7以内数的顺序

    (1)老师在计数器上拨珠,学生数数、回答问题.

    问:6颗珠子再添上1颗珠子是几颗珠子?6添上几是7?

    7去掉1是几?7应该排在谁的后面?

    让学生拿出直尺看一看.

    (2)出示直尺图,指导学生观察.

    问:尺子的起点在哪边?用几来表示?(板书:0)尺子上面一共有几段?(带学生数一数)从0到这儿(手指1刻度)是几段?0的后面写几?(板书:1)从0到这儿呢?(是两段,1的后面写2)

    6的后面写几?为什么写7?7里面有几个一?

    (3)学生看尺子上的刻度数数:从0数到7,再从7数到0.

    问:6的后面是几?7的前面是几?和6相邻的两个数是几和几?

    3.比较大小

    出示点子图1.

    问:左边有几个点子?(6个)用数字几来表示?右边呢?(7个)

    板书:67

    问:6和7比,哪个数大?中间用什么符号连接?(板书:<=

    问:看到6<7,你还能想到什么?(板书:7>6)

    出示点子图2.

    问:为什么7大于6?

    4.教学7的组成

    (1)让学生在桌上摆▲:把7个▲分成两堆,有几种分法?

    根据自己分的结果,试着说一说7的组成.

    (2)小组交流自己的学习成果.

    (3)全班汇报,共同总结出7的组成.(演示课件7的认识)

    板书:

    (4)练习7的组成:对口令

    5.教学基数和序数含义

    投影出示教材34页的鱼图

    指导学生按题目要求分步画○.

    (1)从左边起,在第5条鱼的上面画1个○.

    (2)从左边起,在第7条鱼的上面画2个○.

    补充:把右边的7条鱼圈起来.

    师:7不仅可以表示7个事物,还可以表示第7个.

    6.教学7的写法

    师:我们学习了7的很多知识了,那么怎样才能写好7呢?你们看7的样子像什么?(演示动画7的写法)

    学生在书上练习写7,老师巡视,进行个别指导.

    总结质疑

    通过刚才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还有哪些问题吗?

    学生自由发言.

    巩固练习

    按顺序填数:

    34□6□

    7□54□□

    2.填空:

    学生可以直接填空,也可以先摆学具,再填空.

    3.游戏:和小动物交朋友

    演示动画说位置(一排小动物:小狗、小猴、小熊、大象、松鼠等)

    学生说出小动物的位置就可以和它交朋友.

    如:小熊在左起第3个,松鼠在右起第5个.

    板书设计

    探究活动

    玩扑克

    活动目的

    使学生熟悉7以内的加、减法计算.

    活动准备

    若干组扑克牌(07).

    活动过程

    1.两个人一组,每人8张牌(0到7).

    2.两个人分别出牌,根据两人出的牌,一人列一道算式并算出结果,谁列错或算错了,谁就把这张牌输给对方.

    3.最后比谁的牌多,牌多者获胜.

    数字游戏

    活动目的

    使学生进一步熟悉7以内数的顺序,以及大小比较.

    活动准备

    若干组数字卡片(0,1,2,3,4,5,6,7).

    活动过程

    1.8个人一组.

    2.老师把0到7的数字卡片分别发到每个组,每组的每个同学胸前都佩带一张.

    3.听老师的口令做动作,如:每组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队,各队的第7名同学出列,比5小的同学拍7下掌等.

    小学数学一年级教案 篇4

    设计说明

    本教案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在已学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破十法”和“想加算减法”,并能熟练地运用这两种算法进行十几减8的计算。基于上述情况,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如下:

    1.重视课前的复习铺垫。

    在学习新知识之前,安排一些有针对性的复习题,唤起学生对已学知识的回忆,加深学生对已学知识的印象,使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自然而然地进行知识的迁移,有助于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2.重视学生对算法的理解和掌握。

    在上节课的教学中,学生已经对“破十法”和“想加算减法”有所了解。在学习十几减8的计算方法时,不需要教师再做更多的讲解,而是要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用各种方式来表示自己的算法,从而让学生在动手动脑的同时,更深入地理解算法,更牢固地掌握算法,达到对这些算法熟练应用的程度。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学生准备 小棒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课件出示复习题。

    1.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12=10+□=8+□15=10+□=8+□

    16=10+□=8+□

    2.口算。

    11-9=14-9=13-9=

    15-9=17-9=18-9=

    指名填空或说出得数,并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设计意图:在学习新知识之前让学生进行相应的口算练习,唤起学生对已学知识的回忆,巩固以前学过的计算方法,为学习新知、实现知识的迁移做好准备。

    ⊙探究算法

    1.课件出示教材13页例2情境图。

    (1)观看课件,说说情境图中提供了哪些信息,要解决的是什么问题。

    (2)根据题意列出算式:12-8。

    2.探究12-8的算法。

    (1)提问:你能用学过的算法计算12-8吗?

    预设

    生1:我用“破十法”计算,因为10-8=2,2+2=4,所以12-8=4。

    生2:我想到了8+4=12,所以12-8=4。

    (2)将自己的算法用喜欢的方式表示出来。

    预设

    生1:我能用小棒摆出自己的算法:先摆出1捆零2根小棒,再从1捆中拿掉8根,把剩下的2根与原来的2根合起来是4根,所以12-8=4。

    生2:我能把自己的算法画出来:先在左边画10个圆圈,右边画2个圆圈,表示12,然后从左边的10个圆圈中划掉8个,剩下的2个与右边的2个合起来是4个,即12-8=4。

    生3:我会用算式表示自己的算法:10-8=2,2+2=4。

    生4:我先画出8个五角星,再接着画出4个就是12个了,所以12-8=4。

    (3)引导学生填空: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10-8=2,2+□=4;8+□=12,12-8=□。

    3.出示课堂活动卡。

    4.回顾算理,总结算法。

    师:这就是我们这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你能说说我们是怎样计算十几减8的吗?(板书课题:十几减8)

    预设

    生:我们可以运用“破十法”计算,也可以运用“想加算减法”计算。

    师:“破十法”和“想加算减法”是十分重要而且有效的计算方法,在以后的学习中还会经常用到,所以大家一定要把这两种算法掌握好。

    设计意图: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对“破十法”和“想加算减法”有所认识,所以这节课的任务是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两种算法。在这个环节中,让学生用多种方式把自己的算法表示出来,既有助于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又能加深学生对算法的理解,有利于巩固学生对算法的掌握。

    小学数学一年级教案 篇5

    《前后》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引入前后

    师:今天我带来了一个好消息,想听吗?森林里要开运动会啦,很多小动物都来了。看,赛跑就要开始了,小鹿、松鼠、小兔、乌龟还有蜗牛都来参加。

    师:看看赛跑最后,谁跑在最前面?谁在最后面?

    生:小鹿跑在最前面,蜗牛跑在最后面。(XXX可是第一个勇敢举手的) 师:同意吗?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前后”。(板书) 二、探索新知,认识前后

    (一) 说一说每两只小动物的前后关系 师:你能用前后说说他们的位置关系吗?

    前后——在的前面,在的后面 师:谁能说得更完整?

    (如果学生若能说完整,我就板书引导;如果学生说得很完整我就表扬再板书再让其他学生完整表达)

    (如果学生说成第几,我说:你能用第几来表示他们的顺序,那能不能说清楚在的前,在谁的后?) 师:看来很多小朋友也能说,来,告诉你的同桌。 (整顿)师:我注意到第几组的所有同桌都在互相说。

    小结:看来你们都学会了用在的前,在的后来表达,真棒!

    (二) 探讨这几只小动物的前后关系

    师:我们知道小鹿跑在最前面,那谁在它的后面? (承接上面,语调要变)

    生:松鼠在小鹿的后面。

    师微笑等待,学生不说,再问:有不同的想法? 生:小兔也在小鹿后面,乌龟也在小鹿后面。 师:能完整地说谁在小鹿的后面? 生说

    师:谁听懂?

    同意吗?(考虑、观察、想问题好全面啊)

    小结:是的,小鹿的后面、有松鼠,还有小兔、乌龟和蜗牛四只小动物呢。 师:那小兔呢?能说说小兔前、后有哪些动物吗?(转入下个问题,要变调) 生:

    师:表达得很全面,还有谁能说?

    师:这么看,小兔是在XX的后面,又在XX的前面。(慢说) 谁能把我的话再说一遍? 生说

    师:好厉害啊,小耳朵听得很投入!谁行?

    你也说!你们的表达能力很强!

    小结:(整顿)从中我们知道了物体的前后可以有多样东西。

    (三) 赛车比赛,进一步感知前后

    师:刚刚我们看了赛跑比赛,运动会上还有更激烈的卡丁车比赛呢!看看现在的比赛情况怎样?(变调)

    生自由描述,可以说:谁跑第几,谁跑最前后,在的前后。(把学生说小动物引到说几号车上)

    如果学生说到:1号车排在第四,就问:你是从哪开始数的? 生上台边说边数。

    师总结:是的,我们是从前往后数的!

    问2:那4号车是在( )号车的后面,在( )号车的前面。 师:先不着急,自己动脑筋想一想,再跟同桌讨论看看。 生:4号车是在2号车的后面,3号车的前面。 生:4号车还在1号车的前面。

    师:(表扬倾听!我可以注意到他说的时候很多孩子听得很专注),来,请你再大声地讲一遍!

    师:XX是多么爱动脑筋的孩子,他发现了别人没有发现的!(掌声) 师:谁明白他的意思? 生说

    师结:是的,我们还可以说4号车在1号车的前面。

    (四)、师生活动,体验前后

    1、请一排学生示范,描述前后位置关系。

    师:刚刚XX大胆思考,请上来,我想亲自给你贴红花,我还注意到还有些孩子的表现很突出,……排好队哦!

    (贴红花)

    问1:咦,大家来说说看,XX的前面是谁?后面是谁?

    生说不全,师等待若生能说出就表扬观察全面。生说不出就引导:还有补充吗?

    问2:XX的前面是谁?后面是谁?(强化训练,全面说)

    问3:再看,从他们的前数,XXX排几个?从他们的后数,他又排在第几个?

    问4:XXX的前面有几个人,后面呢?

    师:好,注意啦!听我口令,向后转!这次XXX的前面有几个人呢? 师:刚刚不是说XXX的前面有3人,怎么现在说他的前面有2人? 生:因为他转过来了。 师:转过来就怎么啦? 生说(好的重复描述再肯定)

    师:我听明白你的意思了,原来刚才是面对这边,他的前面有3人,现在是面对这边,他的前面就是2人了。

    (好的,非常谢谢你们的帮忙,轻轻地回到座位去吧!) 2、学生描述自己的位置关系

    师结并过渡:(先整顿)看来你能很好地描述其他小朋友的前后位置关系,那能说说你自己的吗?试试看吧!

    师:我请人来说,其他人可要当好裁判,如果你觉得对就用这个手势来表示,错了就这样表示。

    (先整顿倾听)师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面对的方向是前,背对的方向是后。(课件出示,边出边说)

    师:看看老师的前面是什么呢?后面呢?(转身)那现在我的前面是——,

    后面是——。变了吧?

    三、巩固训练

    1、师:瞧瞧你们今天的状态,个个精神饱满,注意力集中,积极动脑,认真思考,真的很棒!我决定带你们一起坐公车去动物园玩。

    知道下一站是到哪吗? 怎么知道?

    生:看公交站牌。我们现在在公园站,下一站就是太平路。 师:怎么知道的呢?

    生说不上就引导:你的意思是说,车是往这边开的,怎么看出来的呢? 生说

    生:原来箭头提示我们车是往这边开的,所以下一站就到太平路。注意看,如果是这样的,下一站就应该是火车站。(你们很善于观察!)

    师:那我们要去动物园,还有几站? 师:先自己数一数吧!谁来说? 生表达

    如果表达不清楚,师:我们一起数数吧,到太平路就走了1站,再到广场就2站,最后到动物园就有3站了。

    如果说得很好,看看大家的反映,还可以请他上台描述。(你分析问题的能力很强!)

    四、游戏放松,加深对物体位置关系的理解

    看看小朋友也有些累了,剩下的时间我们来玩个猜一猜的游戏,好吗?(兴奋度要提高)

    师:我来说,你猜一猜我说的是谁?如果你猜到了就举手来说! (1)师:有一个同学,他的前面是 ,后面是 ,他是谁?

    师:同意吗?

    师:你们的反应很快!

    (2)再来,如果我说的是你,请你迅速的站起来!但要先等我说完你再反映哦。

    有一个同学,他排在第3个,他的后面是

    。他是谁?

    师:是他吗?为什么?

    生说(能说明原因的孩子是很了不起的!我还喜欢XX,他边听还边思考。) (3)再来,如果如果你猜到了就用手指向他!

    有个同学,他在

    的后面。他是谁?

    (如果没人补充,师:在 后面只有XX。) 生:还有XXX也是。

    师:请你们也站起来。还是XX机灵哦。

    师:如果再加一句话:他就在XXX的前面。就只有——

    (4)还想猜吗?这下可听好了,如果说的是你,请你迅速起立! 还有一个同学,他排在第2个,他是谁?

    (不管是站多站少,都把问题抛给学生)师:这什么意思啊? 师:他说的有没有道理? 他的思维会很敏捷! 师:谁想来加上一句话,使站着的这一横排只剩一人? 生说

    师:可以吗?还可以怎么说,就是他啦? 生说

    师:你们的思维好活跃! 四、全课小结,故事延伸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小朋友们有收获吗? 生说

    师:最后还有时间,我们来讲故事吧!听过龟兔赛跑的故事吗? 那这里有个新龟兔赛跑的故事,看看你能讲吗?跟你同桌说一说吧!

    师:谁来给大家讲讲? 生讲

    师:原来在上山时,小兔走在前,乌龟走在后,下山时,乌龟很机灵,手脚一伸,一下就滚到小兔前面了!

    小学数学一年级教案 篇6

    教学内容:

    江苏教育版数学教科书三年级(下)P100-101

    教学目标:

    1.能在具体情境中体会以“米”、“元”为单位的小数的含义。

    2.能正确读、写小数部分是一位的小数,知道小数各部分的名称,知道自然数和整数。

    3.结合操作,明白小数与十进分数的关系,知道小数也是十进制计数。

    4.在观察思考、比较分析、综合概括等数学活动中,与人合作交流,培养发现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体会小数部分是一位的小数其含义、读、写。

    难点:建立小数与十进分数之间的联系。

    教学准备:

    教师:米尺、课件、计数教具

    学生:米尺、学习单、水彩笔

    教学过程:

    一、在“米尺”中初步感知

    1.(出示米尺,结合情境)学生观察发现:课桌长1米。

    2.(继续情境)师:你知道课桌的宽、高分别是多少米吗?试着在学习单上写一写。

    (1)交流课桌宽。

    发现宽不足1米,答案可能有:

    ① 4/10米师:为什么用4/10米表示?

    ② 0.4米师:你是怎样想的?

    ③ 4米预留空间,让学生纠错。

    小结:把1米平均分成10份,其中的4份可以写成4/10米,也可以用0.4米表示,也就是4分米。(板书:4/10米0.4米4分米)

    (2)交流课桌高。

    ①师:你是怎么表示高的?现在觉得还能怎么表示吗?(意在让学生用分数和小数表示)。

    ②在米尺上指出表示课桌高的长度,说说这样表示的理由。

    3.提问:在米尺上还能找到其它长度吗?

    学生分小组在米尺上指一指,说一说自己的'发现。

    4.全班交流,概括小结。

    (1)同一长度可以用不同形式的数表示。

    (2)十分之几米就可以写成零点几米。

    (3)表示对应长度的方式不同,含义是一致的。

    5.揭示课题。(板书:认识小数)

    ◇设计意图:为了让学生对小数与十进分数的联系能从形象具体抽象到含义理解,利用长度测量和单位转换是较为直观渐进的方式之一。因此,以教材例题中测量课桌的宽和高为素材,引导学生从不满1米开始思考如何表示,调动已有知识和经验,联系分数的含义,由十分之几米可以表示几分米,引入零点几米(小数)也可以用来表示。以此为基础,开始小数含义的认识历程。这种从源头起步,从需要出发的教学设计,对直观感知小数的含义十分重要。

    二、在“价格”中有所感悟

    1.师:这块橡皮的价格你能用小数表示吗?

    (1)学生先写一写、圈一圈。思考为什么这样表示?

    (2)交流为什么这样表示的理由。

    ①学生图示中表达的理由。

    ②数学含义中表达的理由。

    2.观察小数,了解各部分的名称,以板书强化对小数点、整数部分、小数部分的认识与书写。

    3.十分之几的分数为什么可以用零点几表示?

    ①学具操作,引导发现小数和整数一样“满十进一”。

    ②含义理解,明确十分之几的分数可以用零点几表示。

    4.专项练习:几元几角与几点几元的互换。

    5.回顾反思,抽象概括。

    ◇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在初步感知小数的基础上,将几元几角改写成用元做单位,以图示、表达的方式了解学生对小数含义的认识程度,再次让他们自主建立小数和分数的联系,使小数的含义由最初的感知渐进到理解,再通过学具操作,引导发现小数和整数内在的“满十进一”共性。

    另外,设计直接让学生探索整数部分不为0的小数,一方面是为学生学习提供新空间,另一方面是由熟悉的事物和环境实现认识纯小数向认识混小数的过渡与发展,避免“小数比整数小”的错误认识。

    三、在“设计”中巩固认识

    1.选择适合自己的材料设计自己想表示小数。

    2.学生独立完成,全班共同分享。

    (1)整数部分是0的小数。

    (2)整数部分不为0的小数。

    3.介绍自然数、整数概念。

    ◇设计意图:学生对小数的认识过程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这一过程需要学生自己投入、自然建构。“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①因此,提供学习材料,预留学习空间,让他们自由自在地将小数与分数、整数融合,完成直观感知下的形象到抽象的认识。符合数结合形,自主构建小数的认识进程。

    四、全课总结

    请学生回顾总结本节课的收获。

    小学数学一年级教案 篇7

    本单元教学20以内的退位减法,让学生在学会计算的同时进一步理解减法的意义。教材分十几减9,十几减8、7,十几减6、5、4、3、2,单元复习四部分。

    1教学十几减9,让学生经历探索算法的过程。

    学生经过20以内进位加法的学习,不但掌握了这些加法的计算方法,而且积累了通过实物操作探索算法的经验,这就为主动学习退位减法创造了条件。教材把十几减9的教学设计成四个层次。

    (1)例题和想想做做第1题通过操作进行计算,教学的重点不是算出得数,而是计算的过程与方法。例题教学13-9,学生根据现实的问题情境列出减法算式后,由于首次接触退位减法,很自然地会进行从13个桃里减去9个的操作,而且减去9个桃的过程与方法不尽相同。因此,学生的多样算法是客观存在的。教材营造主动学习的氛围,鼓励学生按自己的思考进行操作并交流方法。教学时应着重帮助学生理清操作的步骤。如,先在盒子里减去9个,再把剩下的1个与盒子外面的3个合起来。又如,从12根小棒里先减去2根,再减去7根。组织学生相互交流,理解同伴的方法,体会解决问题

    策略的多样性。

    在计算退位减法的方法中,算减想加是一种很好的方法。因为它既能凸显出减法的意义,很快算出退位减法的差,又能促进学生更好地掌握进位加法。但是学生借助操作实物进行计算,一般不会用加法算减法。因此,教材通过大卡通提出这种算法,并联系直观图示帮助学生理解。

    (2)想想做做第2、3题引导学生算减想加。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一共有8道题,例题和想想做做第1题教学其中的3道题,另外5道题安排在想想做做第2、3题里教学。在计算后5道题时引导学生算减想加,先是看图思考:9块和(6)块合起来是15块,15块去掉9块剩下6块。然后是看算式思考:9+(2)=11,11-9=2。教学时既要引导学生算减想加,又不能勉强全体学生都用这种算法。如果部分学生喜欢其他方法也是允许的。

    (3)想想做做第4题通过口算练习初步掌握十几减9,教材把10-9、19-9与8道退位减法题集中在一起,不仅联系了旧知,还能让学生进一步体会退位减法的特点和算法。这道题可以反复使用,暂时不要对学生提出计算速度方面的要求,而要关注计算的思路、方法和结果是否正确。可以抽出少数几题,要求学生说说计算时的思考。

    (4)想想做做第5题整理十几减9,按被减数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这些算式,学生从中会有新的发现。如相邻算式的变化,各道题的差与被减数个位上数的联系等。这些发现渗透了函数思想,扩展了计算思路与方法,有助学生正确计算十几减9的得数。

    练习一是配合十几减9安排的。第1题利用情境图重温减法的意义和十几减9的算法,第2~5题进行口算练习。教材避免让学生进行枯燥的练习,尽力提高各道题的练习价值,帮助学生获得更多的体验。第2题按被减数是单数且从小到大的顺序和被减数是双数且从大到小的顺序分别排列8道减法算式,学生在练习中会有新的感受。第3题以顺利跳过每个树桩的情境激励学生认真计算,培养良好的计算心理。第4题检测和反馈计算情况,让师生了解这部分知识的教学效果。第5题在加减两步计算中综合练习退位减法和进位加法,提高计算能力。

    2教学十几减8、7,加强算法的抽象思考。

    十几减8、7是在十几减9的基础上教学的。十几减9较多地借助实物操作或依靠操作表象进行计算,十几减8、7则把实物操作活动抽象成数的计算活动,从而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退位减法。十几减8的退位减法有7道题,十几减7的退位减有6道题,这些题分别安排在例题、试一试和想想做做第1~3题里教学。

    (1)遵循规律,组织抽象思考。

    学生学会抽象思考的一般过程是:实物操作抽象成数的运算根据数的运算再思考应用到其他计算上。

    第5页例题教学15-8,先让学生操作实物,把十几减9的操作方法应用于十几减8,为开展抽象思维构筑平台。教材引导学生用小棒代替喇叭,既是一种学习策略的提示,也便于开展操作活动,实现算法多样化。

    把操作小棒抽象成数的有序运算是例题的教学重点。破十减和平十减都要分两步计算,因为相应的操作是分两步进行的。如从15根小棒中拿掉8根,可以先拿掉5根,再拿掉3根。因此,15-8可以先算15-5=10,再算10-3=7。教材引导学生看着小棒图反思操作活动,经历抽象成数的运算的过程,在学会计算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让学生在小组或班级里反复说说15-8的计算方法,有助于他们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试一试里的两道题,教材没有提供形象思维的支撑材料,也不希望学生通过学具操作得出结果,而是鼓励学生能举一反三,用例题中获得的方法计算其他退位减法的题。

    教材允许学生选择喜欢的算法,并通过交流加强对算法的体验。想想做做第1题虽然在图上圈一圈就能看出得数,但仍然要求学生算一算,再次经历把操作实物的活动抽象成数的运算的过程,更好地体验算法。

    (2)进一步引导算减想加。

    在十几减9的时候,曾经教学了利用9加几计算十几减9。由于初步教学这种算法,许多学生还不习惯使用。在十几减8、7时再次教学算减想加,希望更多的学生学会并喜欢这种方法。想想做做第2~5题把算减想加的教学设计成三个层次:首先是直观引导下的思考,图中显示了8和几合成14,那么14减8就等于几;接着把8加几的进位加和相应的十几减8,7加几的进位加和相应的十几减7编成题组,让学生先算加法的和,再算减法的差,体会利用加法能得到减法的结果,并感受这种算法的简捷;最后让学生用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由于学生在前两个层次里不仅学会了算减想加,而且对这种算法产生了兴趣,因此,要鼓励学生自觉运用这种方法进行计算。

    练习二通过第1题和第8题继续加强算减想加的引导。第1题让学生体会只要说出进位加法里的一个加数是几,就算出了相应的退位减法的得数是几。第8题让学生感受加减法的关系,发现一道进位加法的题能算出两道相关的退位减法题的差。通过这样的安排,引导学生逐步掌握算减想加的方法。

    3教学十几减6、5、4、3、2的退位减法,更尊重学生的算法选择。

    经过十几减9、8、7的教学,学生基本形成并掌握了自己喜欢的方法。退位减法的教学要求是学生能够正确、迅速地说出十几减几的差,只要算得对、算得快,使用哪种算法都可以。因此,教学十几减6、5、4、3、2时,教材给学生提供了比较大的独立计算的空间。第9页例题仅出现11-5和11-6两道算式,不规定必须使用某种算法,让他们自主选择算法。

    例题、想想做做第1、2题以及练习三第1题,都把两道有联系的减法算式编在一起,用同一道进位加就能得出两道退位减的结果。这样的安排能引导大多数学生自觉地算减想加。

    4通过复习,使学生更好地掌握20以内的退位减法。

    单元复习第2~4题引导学生整理本单元教学的退位减法,有层次地安排了五项活动。

    (1)列出减法表。

    第2题的减法表的左边第一竖排依次写出了十几减9退位减的所有算式,其他竖排里写出了部分减法算式。教材先引导学生竖着看表格,发现各个竖排里从上到下依次排列11减几、12减几的算式。了解表格的结构以后,再让学生在空格里填写其他减法算式。通过整理减法表,回顾了本单元教学的全部计算题。

    (2)继续研究减法表,发现更多的规律。

    教材引导学生横着看减法表,发现从上往下每个横排依次是11减几、12减几18减几的算式;在同一横行里,减号后面的数从左往右依次大1,算式的得数依次小1。教材还要求学生斜着看减法表,发现同一斜行里的减法算式得数相同,如12-9和11-8的得数都是3;斜着看还能发现得数是2的算式只有一道,得数是3的算式有两道得数是9的算式有八道。随着规律陆续发现,学生将进一步熟悉学过的退位减法,并有结构地保存在记忆中。

    (3)寻找有联系的算式。

    第3题以13-6和13-7为例,引导学生先寻找它们的联系,看出在计算时用的是同一道进位加法。然后编出像这样有联系的几组算式,进一步加强算减想加的计算思路。

    (4)在减法表上进行口算练习。

    第3题还让学生从减法表中任意选算式、说得数,为学生提供了简便易行且高效率的练习活动。这道题可以在班级、小组或者同桌间进行练习,也可以让学生独立进行练习,增加练习的容量。这一练习对大多数学生的要求是直接说出得数,不必详细地说出思考过程。对少数尚有困难的学生,一方面要加强算法指导,让他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算,也可以利用其他算式进行推算;另一方面应要求他们努力记住这些题的得数。

    (5)写出得数相同的算式。

    第4题写出与12-6或16-8得数相同的其他减法算式,这是在熟练口算退位减法和发现减法表里斜行规律的基础上进行的。这道题对学生有一定的挑战性,要经历算式到得数、得数到算式的思考过程。虽然思维难度大了,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熟练掌握口算退位减法是很有好处的。

    5结合计算教学,进一步体会减法的意义。

    学生在一年级(上册)教材里已经知道,从总数里去掉一些,求剩下多少的问题可以用减法计算。本单元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帮助学生进一步体会减法是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如第9页例题,11个蘑菇减去一种蘑菇的个数就得到另一种蘑菇的个数。又如第9页想想做做第1题,排球(或足球)的总个数减去虚线一边的个数,就得到虚线另一边的个数。这样的数量关系还有第10页第5题、第12页第5题、第15页第10题等。教学这些题,要引导学生联系实际问题理解数量关系,比较相同和不同,初步获得对减法意义的新体验。

    小学数学一年级教案 篇8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81页。

    教学目标:

    1.进一步认识钟面,能正确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

    2.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动手操作和实践应用能力。

    3.让学生经历探索知识的过程,体验成功的快乐;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点:正确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

    教学难点:正确读出钟面上接近整时的时间。

    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学具钟、钟表模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课题

    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动画片吗?都喜欢看什么动画片?

    学生汇报。

    你们想知道大耳朵图图在看动画片前遇到了什么问题吗?

    屏幕演示:图图和妈妈商量看动画片的情境,并将钟面上的时间定格在5时35分。

    图图不认识这个时间了,你们愿意帮帮他吗?谁认识这个时间?生说后引入课题:这节课我们就和图图一起来认识时间。(板题)

    二、自主探索,认识几时几分

    1.认识钟面。

    请小朋友们拿出1号学具袋,这是一个钟表模型,请你们仔细观察一下,看看钟面上都有什么,再把你看到的说给同桌小朋友听听。

    学生观察后汇报。

    教师重点处理大格、小格,使学生明确钟面上一共有12个大格,一大格间有5个小格,一共有60个小格,并突出5格数的方法,为后面学习认几时几分打基础。

    2.认识分。

    (1)多媒体演示,学生观察得出:分针走1小格的时间是1分。

    (2)结合多媒体演示,让学生知道分针从12走到1、走到2、走到3,走一圈各是多少分?

    3.认识几时几分。

    从认识5时、5时半复习引入,结合多媒体演示:让学生认6时10分、6时20分、7时25分,师生共同总结概括认识几时几分的方法。

    4.感受1分钟时间的长短。

    听1分钟的歌曲,歌曲没听完,1分钟的时间就到了,使学生从中感受到1分钟时间的短暂,渗透珍惜时间的意识。

    5.读写几时几分。

    出示11时5分的电子表,明确分钟数不够10分时,要在圆点右边第一位添写一个0。

    学生试写2个时间。

    三、拔钟演示,认识时分关系

    媒体演示:分针走1圈,时针正好走1大格。再让学生自己拔拔,得出1时=60分的结论。

    四、实践应用

    1.结合图图一日的时间,向学生渗透思想教育,并拔出自己晚上休息的时间。

    2.出示天安门前升旗时间、车票上、钟楼上的时间,让学生感知时间的广泛应用。

    3.借用刘翔110米跨栏的成绩12秒91,引伸时间单位秒。

    小学数学一年级教案 篇9

    1、再现就知

    出示各种面值的人民币,让学生说说各是多少钱。

    2、口答

    提问:1元人民币可以换几张1角的?可以换几张5角的?为什么?

    (板书:1元=10角)

    如果用分币来换,几分可以换成1角?(板书:1角=10分)

    1角2分=()分

    1元2角=()角

    1角2分和1元2角哪个钱多?

    3、做练习十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在课本上。交流结果,集体订正,指名说说各是怎样想的。

    指出:把1元几角换算成多少角,可以按1元是10角,合起来是十几角;把十几角换算成几元几角,可以想其中10角是1元,就可以很快知道是1元几角。

    4、做练习十第2题

    学生先独立填写在课本上,在集体交流。

    让学生说说怎样比的。

    提问:题里告诉我们什么条件,要回答什么问题?

    学生同桌讨论够不够,说说自己想法。

    指出:三样商品各买一件,共需要28元,如果带去的钱比28元多,就够了;如果带去的钱比28元少就不够。

    先让学生了解价格和解决问题的要求。

    提问:把10元钱用完是什么意思?

    先同桌交流,再全班交流。

    学生观察情境,说说知道了什么,求什么问题。

    提问:这里找回是什么意思?

    让学生独立列式解决,集体交流。

    学生独立列式计算。组织交流算式和得数,要求学生口答,并提问:计算牛奶的价钱你是怎样想的?

    提问:你还能提什么问题?

    学生提出问题,口头列式,教室板书。

    提问:小宁买了什么?就要多少钱?如果付的都是10元的,应该付多少张?

    先同桌讨论,再集体交流,要求说说自己的想法。

    小学数学一年级教案 篇10

    教学目标:

    1、理解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的算理,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的口算方法。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操作能力、对知识的总结概括能力。

    3、体会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感受数学就在身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算理。

    1、12-5=

    15+3=

    4+9=

    6+8=

    3+7=

    20+13=

    30+14=

    24+5=

    2、说说24+5=你是怎么进行计算的?

    1、出示主题图:箱子里24瓶矿泉水,外面有9瓶矿泉水,一共有多少瓶矿泉水?

    3、请学生领用小棒来进行操作,演示计算过程。

    4、全班交流展示不同的计算方法,明确先算个位上的数,再加上十位上的数比较简便。

    1、做一做第1题,先圈一圈再填写计算过程。

    3、练习十五第6题。改错,说明错的原因。

    4、爷爷有50元钱,买一副眼镜花了35元钱,一个杯子花了9元钱,用去多少钱?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哪些收获?

    【小学数学一年级教案优选十篇】相关推荐
    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优秀范文模板

    充分准备一份教案是一名优秀教师的职责所在,我们可以通过教案来进行更好的教学,每一位教师都要慎重考虑教案的设计,你是否在烦恼教案怎么写呢?可以看看本站收集的《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优秀范文模板》,希望能够为您提供参考。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新的一学期又开始了,为了在新的学期里把工作做好,把我...

    2024春四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

    按照学校要求,教师都需要用到教案,教案在我们教师的教学中非常重要,做好教案对我们未来发展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如何才能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特地为大家整理的“春四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20xx春四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本学期我继续担任四年级的班主任,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现拟订本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