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案
  • >导航
  • >一元一次方程教案汇总九篇
  • 一元一次方程教案

    发表时间:2024-06-08

    一元一次方程教案汇总九篇。

    老师职责的一部分是要弄自己的教案课件,当然教案课件里的内容一定要很完善。教案是构建育人环境的有效途径,如何写出让自己满意教案课件?经过多方考虑教师范文大全编辑为您呈现了这篇精选的“一元一次方程教案”,祝你在学习和工作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一元一次方程教案 篇1

    一、教学目标 :

    1、通过对多种实际问题的分析,感受方程作为刻画现实世界有效模型的意义。

    2、通过观察,归纳的概念

    3、积累活动经验。

    二、重点和难点

    重点:归纳的概念

    难点:感受方程作为刻画现实世界有效模型的意义

    三、教学过程

    1、课前训练一

    (1)如果 | | =9,则  =           ;如果 2 =9,则  =

    (2)在数轴上距离原点4个单位长度的数为

    (3)下列关于相反数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两个相反数只有符号不同,并且它们到原点的距离相等。

    B、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的绝对值相等

    C、0的相反数是0

    D、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的和为0(字母表示为 、 互为相反数则 )

    E、有理数的相反数一定比0小

    (4)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 倒数  ,如:

    (5)如果 ,则(      )

    A、 , 互为倒数   B、 , 互为相反数    C、 , 都是0    D、 , 至少有一个为0

    (6)小明种了一棵高度为40厘米的树苗,栽种后每周树苗长高约为12厘米,问大约经过几周后树苗长高到1米?设大约经过 周后树苗长高到1米,依题意得方程(     )

    A、    B、    C、   D、 00

    2、由课本P149卡通图画引入新课

    3、分组讨论P149两个练习

    4、P150:某长方形的足球场的周长为310米,长与宽的差为25米,求这个足球场的长与宽各是多少米?设这个足球场的宽为 米,那么长为( +25)米,依题意可列得方程为:(      )

    A、 +25=310   B、 +( +25)=310   C、2 [ +( +25)]=310   D、[ +( +25)] 2=310

    课本的宽为3厘米,长比宽多4厘米,则课本的面积为             平方厘米。

    5、小芳买了2个笔记本和5个练习本,她递给售货员10元,售货员找回0.8元。已知每个笔记本比练习本贵1.2元,求每个练习本多少元?

    解:设每个练习本要 元,则每个笔记本要         元,依题意可列得方程:

    6、归纳方程、的概念

    7、随堂练习PO151

    8、达标测试

    (1)下列式子中,属于方程的是(     )

    A、    B、     C、   D、

    (2)下列方程中,属于的是(       )

    A、     B、     C、    D、

    (3)甲、乙两队开展足球对抗比赛,规定每队胜一场得3分,平一场得1分,负一场得0分。甲队与乙队一共进行了10场比赛,且甲队保持了不败记录,甲队一共得22分。求甲队胜了多少场?平了多少场?

    解:设甲队胜了 场,则平了          场,依题意可列得方程:

    解得 =

    答:甲队胜了        场,平了        场。

    (4)根据条件“一个数 比它的一半大2”可列得方程为

    (5)根据条件“某数 的 与2的差等于最大的一位数”可列得方程为

    四、课外作业 P151习题5.1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就是范文为大家带来的4篇《七年级数学一元一次方程及其解法复习教案》,能够帮助到您,是范文最开心的事情。

    一元一次方程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理解一元一次方程,以及一元一次方程解的概念。

    2、会从题目中找出包含题目意思的一个相等关系,列出简单的方程。

    3、掌握检验某个数值是不是方程解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在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探讨概念,数量关系,列出方程的方法,训练学生运用

    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让学生体会到从算式到方程是数学的进步,体现数学和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认识到许多实际问题可以用数学方法解决,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教学重点:

    建立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寻找相等关系,列出方程。

    教学难点:

    根据具体问题中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

    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室,配套课件。

    教学过程:

    设计理念:

    数学教学要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景,在数学教学活动中要创造性地使用数学教材。课程标准的建议要求教师不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本节课在抓住主要目标,用活教材,针对学生实际、激活学生学习热情等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现就几个教学片断进行探讨。

    一、游戏导入,设置悬念

    师:同学们,老师学会了一个魔术,情你们配合表演。请看大屏幕,这是2006年10月的日历,请你用正方形任意框出四个日期,并告诉老师这四个数字的和,老师马上就告诉你这四个数字。

    生1:24,师:2,3,9,10生2:84师:17,18,24,25

    师:同学们想学会这个魔术吗?生:想!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一定能学会!

    【一些教师常用教材的章前图或者行程问题情景导入,但章前图过于平淡且较难,不易激发学生兴趣,本次课用游戏导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其实质是列一元一次方程x+(x+1)+(x+7)+(x+8)=任意框出的四个日期的和,x是第一个日期,这是本次课的第一个变化。】

    二、突出主题,突出主体

    1、师:看大屏幕,独立思考下列问题,根据条件列出式子。

    (1)x的2倍与3的差是5,

    (2)长方形的的长为a,宽比长少5,周长为36,则=36

    (3)A、B两地相距180千米,甲乙两车分别从A、B两地出发,相向而行,甲车每小时行驶30千米,乙车得速度是甲车速度的1.5倍,经过t小时相遇,则=180

    生:(1)2x-3=5(2)2(a+a-5)=36(3)30t+1.5(30t)=180

    师:这些式子小学学习过,它们是()?生:方程。

    师:对,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等号的两边分别叫做方程的左边和右边。(现实,学生齐读)

    【这又是一个变化,从小学已有知识出发,提前给出方程的概念,避免课堂中的逻辑矛盾,同时为学习列方程打下基础。】

    2、师:小学我们学过简易方程,并用简易方程解决应用题,对于比较复杂的实际应用题,用方程解答起来更加方便。请自己阅读课本P/79—81,(课本内容略)并把课本空空填写完整,不懂的和你的同学交流。还要回答下列问题:

    (1)你是如何理解“列方程时,要先设字母表示未知数,然后根据问题中的相等关系,写出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方程”?

    (2)什么叫一元一次方程?

    (3)什么是的解?你找到验证的方法吗?

    师:在阅读P/80例题1时老师做出友情提示:

    (1)选择一个未知数x

    (2)对于这三个问题,分别考虑:

    用含x的未知数分别表示正方形的边长;

    用含x的未知数表示这台计算机的检修时间;

    用含x的未知数分别表示男、女生人数。

    (3)找一个问题中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

    学生讨论出上述答案后

    师:大屏幕显示上述问题的答案

    【以前我在上这节课时,总是犯了和大多数老师一样的毛病,担心内容多,学生自己不会弄懂,满堂灌,结果我讲的筋疲力尽,学生还是糊里糊涂;这次我放开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带着问题学习,和同学合作学习,结果学生情绪高涨,问题迎刃而解,重点内容也都清晰化。这一变化,把我彻底从课堂解放出来,再不是学生心中“喋喋不休”的数学老师了,真正做到了学生学得愉快,老师教得轻松!】

    三、体现新时代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

    在大多数学生完成课本阅读和解答好课本问题、上述问题的基础上,请几名代表学生汇报所列方程,并解释方程等号左右两边式子的含义。

    师:(强调)(1)方程两边表示的是同一个数;

    (2)左右两边表示的方法不同。

    【这一小小的点拨,有画龙点睛之作用,突出方程的实质性含义,为以后列出更复杂的方程打下基础】

    四、给学生一个展示自己精彩的舞台

    师:本节知识也学完了,你能解释课前老师魔术中的几多秘密?

    设任意框出的四个数字的第一个为x,则:

    生1:x+(x+1)+(x+7)+(x+8)=24;

    生2:x+(x+1)+(x+7)+(x+8)=84

    师:很好!如何算出x的值,是我们下一节课要探讨的问题(继续设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老师想当堂检测一下谁掌握的最多,最好,请看大屏幕。

    【题目略,题目设计主要是列方程,并要求学生划出列方程的一个相等关系;检验一个数值是不是方程的解。这次的舞台大展示,教师仍然改掉以前的在学生旁边指手画脚的坏毛病,让学生一口气做完,让他们胆大地出错,暴露问题,然后师生一起纠正答案,效果比以前好了N倍!】

    一元一次方程教案 篇3

    《解一元一次方程

    (一)——合并同类项》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我是今天的 号选手,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二节第一课时的内容《解一元一次方程

    (一)——合并同类项》。接下来我将从以下五个方面说说我对本节课的理解、分析与设计。分别是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

    一、说教材

    (一)教材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内容的地位:本课是在上章《整式的加减》和《从算式到方程》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合并同类项在解方程中的应用。

    本节课不仅学习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习数学思想方法,经历“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归纳、概括的能力。

    根据教材的特点,依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和认知结构、心理特征,以及新课标的三维目标要求,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找等量关系列一元一次方程;用合并同类项的方法解一元一次方程。

    2、过程方法:通过对实例的分析,体会一元一次方程作为实际问题的数学模型的作用。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背景资料的情境感受数学文明。进一步认识解方程的基本变形,感悟解方程过程中的转化思想。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依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我将本节课教学的 教学重点确定为:用合并同类项的方法解一元一次方程。

    教学难点确定为:找等量关系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二、说学情

    学生在第二章《整式》中“整式的加减”的第一课时已经接触并掌握了合并同类项,故本节课只是把合并同类项运用在一元一次方程中,针对学生而言,本节课的掌握并不难。本节课由简单入手,经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说教法和学法

    1、说教法

    数学是培养和发展人的思维的重要学科,在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知其然”,更要的使学生“知其所以然”,并培养“知所以然”的方法。

    结合本课特点和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主要使用探究式教学,师生互动等手段。并且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等教学手段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探索、发现、归纳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利于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2、说学法

    素质教育要求我们不但要学好知识,更要学会学习,学会终身学习的方法,在教学中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

    1、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利用中亚细亚数学家阿尔-花拉子米的问题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通过整式的加减运用于解一元一次方程,实现对知识的迁移。

    四、说教学过程

    基于上述教学理念和教学目标的要求,本课设计了如下的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情境导入

    首先复习等式的两条性质,并让同学们利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然后以阿尔-花拉子米的《对消与还原》引入,侧重于感受数学文化,从而激发同学们的求知欲。引出本节课题用合并同类项的方法解一元一次方程。(二)探索用合并同类项的方法解一元一次方程

    通过引例根据“总量=各部分分量之和”的等量关系列方程,并且通过适当的语言提示,我采取了一系列的问题串,引导学生体验探求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从而得出用合并同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即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三)深入探究,练习巩固

    对于新知需要及时组织学生巩固运用,才能得到理解内化效果。我本着“重基础、验能力、拓思维”的原则,设计如下练习题:

    第一组基础练习。出示四组计算题,巩固用合并同类项的方法解一元一次方程;

    第二组创新应用。通过生产洗衣机的问题,加强一元一次方程与生活的联系,使学生进一步体会一元一次方程作为实际问题的数学模型的作用。

    练习题排列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层层深入,也有效的培养了学生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概括总结,提炼升华

    首先,让学生自己回顾本节课的学习过程从而引导学生做出本节课小结,归纳解方程的方法及步骤。通过学生的自我反思,将知识条理化、系统化,书写规范化。

    五、说板书设计

    板书既是一节课学生学习内容的精华,也是整个内容各部分内在结构的直观反映。根据本节课教学内容的特点,我的板书设计是这样的:

    我力求用简洁的文字表述本节课的要点:用合并同类项的方法解一元一次方程。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整体把握本课内容。

    以上是我对这节课的理解与设计,如有不当之处请各位老师给予批评指导。谢谢大家!

    一元一次方程教案 篇4

    1、 经历由实际问题抽象为方程模型的过程,进一步体会模型化的思想。

    2、 通过探究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的关系,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探究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的关系。

    建立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师生活动)设计理念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信息社会,人们沟通交流方式多样化,移动电话已很普及,选择经济实惠的收费方式很有理实意义。

    出示教科书80页的例2;观察下列两种移动电话计费方式表:

    全球通神州行

    月租费50元/月0

    本地通话费0.40元/分0.60元/分

    1、 你能从中表中获得哪些信息,试用自己的话说说。

    2、 猜一猜,使用哪一种计费方式合算?

    3、 一个月内在本地通话200分和300分,按两种计费方式各需交费多少元?

    4、 对于某个本地通通话时间,会出现两种计费方式的收费一样的情况吗? 本例是一道与生活相关的移动电话收费的问题,让学生讨论选择经济实惠的收费方式很有现实意义。

    理解问题是本身是列方程的基础,本例是通过表格形式给出已知数据的,通过设计问题1、2、3让学生展开讨论,帮助理解,培养学生的读题能力和收集信息的能力。

    解决问题学生充分交流讨论、整理归纳

    解:1、用全球通每月收月租费50元,此外根据累计通话时间按0.40元/分加收通话费;用神州行不收月租费,根据累计通话时间按0.60元/分收通话费。

    2、 不一定,具体由当月累计通话时间决定。

    3、全球通神州行

    200分130元120元

    300分170元180元

    0.6t=50+0.4t

    移项得 0.6t-0.4t=50

    合并,得0.2t=50

    系数化为1,得t=250

    以表格的形式呈现数据,简单明了,易于比较。

    通过探究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的关系,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讨论解是否合理

    知识梳理 小组讨论,试用框图概括用一元一次方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过程

    学生思考、讨论、整理。

    实际问题题

    列方程

    数学问题 (一元一次方程)

    实际问题的答案

    数学问题的解

    这是第一次比较完整地用框图反映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的关系。

    让学生结合自己的解题过程概括整理,帮助理解,培养模型化的思想和应用数学于现实生活的意识。

    小结与作业

    布置作业

    1、 必做题:教科书82页习题2.2第2题。

    2、 一个两位数,个位数字是十位数字的3倍,如果把个位数字与十位数字对调,那么得到的新数比原数大54,求原来的两位数。

    本课教育评注(课堂设计理念,实际教学效果及改进设想)

    课程改革的目的之一是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加强学习的主动性和探究性,本章内容涉及大量的实际问题,丰富多彩的问题情境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快乐更容易激起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在本节中,引导学生从身边的移动电话收费,旅游费用等问题展开探究,使学生在现实、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中经历多角度认识问题,多种策略思考问题,尝试解释答案的合性的活动,培养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在前面几节学习中,已经对利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进行多次渗透,逐步细化,本节要求学生用框图概括,使学生对应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有较理性的认识,进一步体会模型化的思想。

    一元一次方程教案 篇5

    3.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

    从实际问题中寻找相等关系;

    建立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思想方法,学会合并同类项,会解ax+bx=c类型的一元一次方程。

    从实际问题中寻找相等关系;

    分析实际问题中的已经量和未知量,找出相等关系,列出方程,使学生逐步建立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思想方法。

    1.一元一次方程: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数是1,并且含未知数项的系数不是零的整式方程是一元一次方程。

    2.一元一次方程的标准形式:ax+b=0(x是未知数,a、b是已知数,且a0)。

    3.条件:一元一次方程必须同时满足4个条件:

    (1)它是等式;

    (2)分母中不含有未知数;

    (3)未知数最高次项为1;

    (4)含未知数的项的系数不为0.

    4.等式的性质:

    等式的性质一:等式两边同时加一个数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同一个整式,等式仍然成立。

    等式的性质二:等式两边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0除外),等式仍然成立。

    等式的性质三:等式两边同时乘方(或开方),等式仍然成立。

    解方程都是依据等式的这三个性质等式的性质一:等式两边同时加一个数或减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

    5.合并同类项

    (1)依据:乘法分配律

    (2)把未知数相同且其次数也相同的相合并成一项;常数计算后合并成一项

    (3)合并时次数不变,只是系数相加减。

    6.移项

    (1)含有未知数的项变号后都移到方程左边,把不含未知数的项移到右边。

    (2)依据:等式的性质

    (3)把方程一边某项移到另一边时,一定要变号。

    7.一元一次方程解法的一般步骤:

    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一般解法:

    (1)去分母:在方程两边都乘以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

    (2)去括号:先去小括号,再去中括号,最后去大括号;(记住如括号外有减号的话一定要变号)

    (4)合并同类项:把方程化成ax=b(a0)的形式;

    (5)系数化成1:在方程两边都除以未知数的系数a,得到方程的解x=b/a.

    8.同解方程

    如果两个方程的解相同,那么这两个方程叫做同解方程。

    9.方程的同解原理:

    (1)方程的两边都加或减同一个数或同一个等式所得的方程与原方程是同解方程。

    (2)方程的两边同乘或同除同一个不为0的数所得的方程与原方程是同解方程。

    10.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

    (1)读题分析法: 多用于和,差,倍,分问题

    仔细读题,找出表示相等关系的关键字,例如:大,小,多,少,是,共,合,为,完成,增加,减少,配套-----,利用这些关键字列出文字等式,并且据题意设出未知数,最后利用题目中的量与量的关系填入代数式,得到方程.

    (2)画图分析法: 多用于行程问题

    利用图形分析数学问题是数形结合思想在数学中的.体现,仔细读题,依照题意画出有关图形,使图形各部分具有特定的含义,通过图形找相等关系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从而取得布列方程的依据,最后利用量与量之间的关系(可把未知数看做已知量),填入有关的代数式是获得方程的基础. 11.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常用公式:

    12.做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的重要方法:

    (1)认真审题 (审题)

    (2)分析已知和未知量

    (3)找一个合适的等量关系

    (4)设一个恰当的未知数

    (5)列出合理的方程(列式)

    (6)解出方程(解题)

    (7)检验

    (8)写出答案(作答)

    一元一次方程牵涉到许多的实际问题,例如工程问题、种植面积问题、比赛比分问题、路程问题,相遇问题、逆流顺流问题、相向问题分段收费问题、盈亏、利润问题。

    一元一次方程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能说出什么叫一元一次方程;

    2、知道“元”和“次”的含义;

    3、熟练掌握最简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及理论依据;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准确运算的能力;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概括的能力;

    3、通过解方程的教学,了解化归的数学思想。

    德育目标:

    1、渗透由特殊到一般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2、通过对方程的解进行检验的习惯的培养,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学习习惯和责任感;

    3、在学习和探索知识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合作精神及勇于探索的精神;

    重点:

    1、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

    2、最简方程的解法;

    难点:正确地解最简方程。

    教学方法:引导发现法

    教学过程

    一、旧知识的复习:

    1、什么叫等式?等式具有哪些性质?

    2、什么叫方程?方程的解?解方程?

    二、新知识的教学:

    (1)只含有一个未知数;

    (2)未知数的次数都是一次。

    想一想:

    (1)你认为最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是什么样的?

    (2)怎样求最简方程(其中是未知数)的解?

    三、巩固练习

    1、通过练习,请你总结一下,解方程(是未知数)把系数化为1时,怎样运用等式的性质2,使计算比较简单。

    2、检测:

    3、课堂小结:

    四、本节学习的主要内容

    1、一元一次方程定义;

    2、最简方程(其中是未知数);

    3、解最简方程的主要思路和解题的关键步骤及依据。

    五、课堂作业。

    一元一次方程教案 篇7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对多种实际问题的分析,感受方程作为刻画现实世界有效模型的意义。

    3、积累活动经验。

    二、重点和难点。

    难点:感受方程作为刻画现实世界有效模型的意义。

    三、教学过程。

    1、课前训练一。

    (1)如果||=9,则=;如果2=9,则=。

    (2)在数轴上距离原点4个单位长度的数为。

    (3)下列关于相反数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两个相反数只有符号不同,并且它们到原点的距离相等。

    b、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的绝对值相等。

    c、0的相反数是0。

    d、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的`和为0(字母表示为、互为相反数则)。

    e、有理数的相反数一定比0小。

    (4)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如:

    (5)如果,则()。

    a、,互为倒数b、,互为相反数c、,都是0d、,至少有一个为0。

    (6)小明种了一棵高度为40厘米的树苗,栽种后每周树苗长高约为12厘米,问大约经过几周后树苗长高到1米?设大约经过周后树苗长高到1米,依题意得方程()。

    a、b、c、d、00。

    2、由课本p149卡通图画引入新课。

    3、分组讨论p149两个练习。

    4、p150:某长方形的足球场的周长为310米,长与宽的差为25米,求这个足球场的长与宽各是多少米?设这个足球场的宽为米,那么长为(+25)米,依题意可列得方程为:()。

    a、+25=310b、+(+25)=310c、2=310d、2=310。

    课本的宽为3厘米,长比宽多4厘米,则课本的面积为平方厘米。

    解:设每个练习本要元,则每个笔记本要元,依题意可列得方程:

    7、随堂练习po151。

    8、达标测试。

    (1)下列式子中,属于方程的是()。

    a、b、c、d、

    a、b、c、d、

    解:设甲队胜了场,则平了场,依题意可列得方程:

    解得=。

    答:甲队胜了场,平了场。

    (4)根据条件“一个数比它的一半大2”可列得方程为。

    (5)根据条件“某数的与2的差等于最大的一位数”可列得方程为。

    四、课外作业p151习题5.1。

    一元一次方程教案 篇8

    1、阅读课本 。

    2、完成以下学习任务:

    (1)章前图中的汽车匀速行驶途经王家庄、青山、秀水三地,时间如表所示,翠湖在青山、秀水两地之间,距青山50千米,距秀水70千米。求王家庄到翠湖的路程?

    ①列算式用算术方法解决这个实际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用方程来解决这个实际问题:先画示意图:

    再找相等关系来列方程: (小组交流,讨论多种方法)

    (2)方程的概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判断以下式子哪些是方程?是的画

    3+1=4; ;

    (3)根据下列问题列方程:

    ①用一根长24cm的铁丝围成一个正方形,设正方形的边长是x cm,则可列方程:________

    ②一台计算机已使用1700小时,预计每月再使用150小时,经过x 月这台计算机的使用时间达到规定的检修时间2450小时,则可列方程: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某校女生占全体学生数的52℅,比男生多80人,设这个学校有x 名学生,则可列方程:___________________

    ④课本 的三道练习题: (完成后小组批改)

    (4)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注意:是整式方程。

    (5)什么叫做解方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什么叫做方程的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括号里的数( =3, =4, =-4)是方程 的解有____________

    归纳: 设未知数 列方程

    实际问题一元一次方程

    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利用其中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是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方法。

    初一数学《一元一次方程》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进一步认识方程,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会根据题意列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

    认识方程的解的概念。

    掌握验根的方法。

    体验用尝试法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思想方法。

    重点: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

    难点:尝试检验法

    一元一次方程教案 篇9

    教学设计思想:

    本节课教师能够用两个课时把资料传授给学生,主要讲授的是方程的概念、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以及方程的解和解方程。教师透过小学的学过的算式引入到此刻要学的方程,透过讲授例题引出方程的相关概念,这样同学在教授新课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的潜力。

    明白什么是方程,什么是一元一次方程;

    体会字母表示数的好处,画示意图有利于分析问题、找相等关系是列方程的重要一步,从算式到方程(从算式到代数)是数学的一大进步。

    2.过程与方法:

    会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透过列方程解决问题;

    认识列方程解决问题的思想以及用字母表示未知数、用方程表示相等关系得符号化方法;

    能结合具体例子认识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体会设未知数、列方程的过程,会用方程表示简单实际问题的相等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增强用数学的意识,激发学习数学的热情。

    教学重点:

    会根据实际问题列出一元一次方程。

    教学难点:

    会根据实际问题列出一元一次方程。

    课时安排:

    农民赛克斯正在嘀咕,他要支付90元现金以及若干千克小麦种子作为他租赁一块农田的一年地租.对此,他逢人便说,如果小麦种子的价格为每千克6元的话,这笔开销相当于每亩56元,但此刻小麦的市场价己涨到每千克8元,所以他所付的地租相当于每亩64元.他认为付得太多了.试问:这块农田有多大

    这是一个方程问题,学习本章知识后,你就会解答.

    问题:小明向小彬询问年龄,小彬说“我的年龄乘2减5得21”。小明立刻就说出了小彬的年龄,你会嘛?(幻灯片)

    师:你会用算式方法解决这个实际问题吗?试着列出等量关系。

    师:上面列出的是算式关系式,此刻我们能够引入未知数,也就是用x来代替小彬的年龄。

    (板书)可设小彬的年龄为x岁,则:

    2x-5=21,(直接估算一下结果得x=13)。

    师:列方程时,要先设字母表示未知数,然后根据问题中的相等关系,写出内含未知数的等式——方程。

    例1根据下列问题,设未知数并列出方程:

    (1)一台计算机已使用1700小时,预计每月再使用150小时,经过多少月这台计算机的使用时间到达规定的检修时间2450小时?

    (2)用一根长24cm的铁丝围成一个长方形,使它的长是宽的1.5倍,长方形的长、宽各应是多少?

    (3)某校女生占全体学生数的52%,比男生多80人,这个学校有多少学生?

    解:(1)设x月后这台计算机的使用时间到达2450小时,那么x月里这台计算机使用了150x(即150乘x)小时。

    1700+150x=2450。

    (2)设长方形的宽为xcm,那么长为1.5xcm。

    (3)设这个学校的学生数为x,那么女生数为0.52x,男生为(1-0.52)x。

    0.52x-(1-0.52)x=80。

    师:上面各方程都只内含一个未知数(元)x,未知数x的指数都是1(次),这样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

    像1700+150x,2(x+1.5x),0.52x,(1-0.52)x.等这样的式子,能够表示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例如,0.52x-(1-0.52)x=80在

    分析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利用其中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是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方法。

    总结:解方程就是求出使方程中等号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

    1.3x-1是方程嘛?

    2.列式表示a与3的差等于-2。

    3.上题中列出的式子是方程嘛?如果是,未知数是什么?方程的解是什么?如果不是,说明原因。

    【一元一次方程教案汇总九篇】相关推荐
    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优秀范文模板

    充分准备一份教案是一名优秀教师的职责所在,我们可以通过教案来进行更好的教学,每一位教师都要慎重考虑教案的设计,你是否在烦恼教案怎么写呢?可以看看本站收集的《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优秀范文模板》,希望能够为您提供参考。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新的一学期又开始了,为了在新的学期里把工作做好,把我...

    2024春四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

    按照学校要求,教师都需要用到教案,教案在我们教师的教学中非常重要,做好教案对我们未来发展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如何才能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特地为大家整理的“春四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20xx春四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本学期我继续担任四年级的班主任,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现拟订本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