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案
  • >导航
  • >我的书包教案范文9篇
  • 我的书包教案

    发表时间:2024-05-13

    我的书包教案范文9篇。

    每个老师需要在上课前弄好自己的教案课件,按要求每个老师都应该在准备教案课件。同时还需要每位老师都重视教案课件,这样可以避免因准备不足导致的教学事故。一个好的教案课件应该是怎样的?为满足你的需求,小编特地编辑了“我的书包教案范文9篇”,相信你能找到对自己有用的内容。

    我的书包教案 篇1

    情感与态度:为自己是一名小学生而感到高兴和自豪,对小学生活充满美好的憧憬,并初步感受到在校园生活中与师生分享的快乐。

    行为与习惯:能够文明、有秩序地参观校园,学会与同学、老师有礼貌地交往。

    知识与技能:知道自己成长为一名小学生了,体会到成为小学生的角色变化,初步适应并喜欢学校生活。熟悉校园环境,尝试了解校园设施与自己的学习生活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在游戏及参观访问等活动过程中,初步学习认识新朋友的方法,学会利用校园设施解决学习生活中的问题

    从学生的心理特点与认知程度来看,刚入学的少年儿童特别是农村学生,对学校这个陌生的环境和小学生这个陌生的角色充满新鲜与好奇,他们的内心满是期待与喜悦。但同时,也会因环境与身份的改变而感到不安,不能很好地适应学校生活,处在一种懵懂无知的境地,需要很好的引导帮助他们适应新环境。

    从学生的社会环境与生活基础来看,农村一年级的小学生有些没有上过幼儿园,对校园这种集体生活没有相关体验。当他们初次进入校园这一陌生的领域时,一切对他们来说都是新的。他们对于学校生活的认识与概念,可能仅仅来自于年长的已入学的同村孩子的生活经验。许多农村新生家长没有时间或者不懂得如何对孩子进行入学前的教育。农村小学新生能否快速适应校园新生活,将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学校老师的引导。

    通过对学生的困惑和障碍分析,我们发现,农村小学新生入学时往往处于一种被动与无助的地位,需要老师引导他们尽快去适应新的环境,使他们情绪稳定、心情愉快地在新环境中开始学生生活。了解自身角色的变化,树立我是小学生的意识。能与同学分享成长与变化带来的喜悦,并表现对小学生活的美好憧憬,能够熟悉校园环境,尝试了解学校设施与自己学习生活的关系。

    针对以上的学情分析,因此本课确定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体会成为小学生的角色变化。教学难点是帮助学生了解和熟悉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校园设施。针对学生实际,要想突破重难点,让学生有所感悟,教师可从“忆一忆”活动入手,让学生回忆开学第一天的情景:家长的叮咛、校门口迎新的场面和充满期待的心情……,从学校环境布置、师生迎新笑脸等积极方面,引导学生消除紧张、焦虑的情绪。通过“比一比”活动,让学生将教室、课桌、座位、学习用品等与学前作比较,启发学生发现自己所处环境发生的变化,从新书和课程表,引导学生做好学习各门功课的思想准备。对于刚刚进入校园的孩子,熟悉校园环境的确有一定的困难,教师可根据学生实际,灵活处理,通过组织学生参观校园,听取介绍等形式,让学生了解并学习使用学校的设施、设备,学会看标志,如班级牌、厕所标志、卫生室标志等。在学生进行参观活动前,教师应作好充分的准备:(1)确定“探秘”路线;(2)教师与各组室教师事先联系,准备好要介绍的内容;(3)参观前要明确探究的问题,如这是什么教室(什么场所)?有什么作用?什么时候可以进入?这里的`负责老师是谁?在认识学校设施、设备时,应有意识加强爱护公物教育和文明礼貌教育。与此同时,还可让学生找出不可随便出入、不可攀爬有危险的地方,适时进行学校生活中的安全教育。

    在进行这些活动的同时或探秘后,可采取说说画画的形式让学生充分参与进来,巩固认识,通过“说一说”,教师给予学生发表感受的机会,表达对小学生活的美好向往,感受上学的喜悦心情。通过说说、画画最喜爱的地方,增进学生对校园的了解,通过连线的方式知道利用设施解决校园生活中的问题。相信通过这些教学活动,可有效引导学生消除其紧张、焦虑的情绪,以积极愉快的心态迎接校园新生活。

    熟悉校园环境,尝试了解校园设施与自己学习生活的关系。

    体会到小学生角色的变化,对小学生活充满美好的憧憬。

    教师准备:

    1.全面了解学生入学前、后的不同生活情况;准备歌曲《上学歌》。

    2. 教师根据学校实际,选择与学生学习、生活密切相关的场所,如老师办公室、大队部、操场、升旗台、厕所、医务室、门房等,设计最佳参观路线。

    3.取得相关场所人员的支持,做好介绍准备:向学生介绍设施、设备的作用,该场所与学生学习生活的关系。无人员介绍的场所,授课教师应做好介绍准备。

    第1课时完成话题“我背上了新书包”的教材内容。

    第2课时完成话题“我们的校园”的教材内容。

    我的书包教案 篇2

    本节内容是北师大版数学实验教材第一册的教学内容。这是新教材增加的一个新体系,这部分内容与实际生活联系紧密。它是本册教材第四单元分类中第二部分的内容。这节课的教学是学生在学习了整理房间的基础上学习的又一种分类活动。学生在通过整理房间 的活动后,已经感知和体验了分类的含义及方法,学生能按指定的分类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并初步感受到分类在生活中的用途。这一内容的学习,是让学生通过实际的分类活动,使学生体验分类标准的多样性,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有不同的分类。由于这部分教材与学生的实际学习和生活联系紧密,学生的学习兴趣比较高。课本是以数学活动的形式呈现教材,体现数学学习是学生经历数学活动过程的课程新理念。

    1、在活动中,让学生体会分类的思想方法,感受分类在生活中的用途,增加学习数学的兴趣。

    2、在给事物分类的过程中,体验活动的结果在同一标准下的一致性、不同标准的多样性: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比较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使学生养成有条理地整理事物的习惯。

    重点:全体学生经历分类的过程,学会按一定标准或自定标准进行分类。

    难点:使学生体验分类标准的多样性,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有不同的分类。

    关键:结合学生熟悉的事物,让学生经历分类的活动。

    下面,为了讲清重点,难点,使学生能达到本节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因此,在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知其然而且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教师在整个教学活动中都处于一个引导者、组织者与合作者的位置,把学生当作是学习的主体,努力创设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自主、合作交流中经历分类的活动,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与空间 进行学习,使学生在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中认识和体会到分类的必要性。在给定标准对事物进行分类活动中,体验活动结果在同一标准下的一致性。让学生自主选择某种标准对事物进行比较、分类活动,体验活动结果在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 最后我来具体谈一谈这一堂课的教学过程:

    五、说教学过程

    1、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学习,拓宽教学的时空。①②③

    (1)分类是一个学生实践性的活动,因此在课前我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亲自去整理房间,体会分类的方法,感受分类在生活中的用处,学会做一些事情。

    (2)课后让学生去观察和寻找实际生活中运用到分类的一些现象,体会分类的必要性,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整理书包》说课稿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整理书包》说课稿2、在课堂教学的设计当中努力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活动为主线、思维为核心的原则,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利用比赛、猜想,分一分等多个活动,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学生是学得轻松,学得愉快,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了充分的表现,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1) 创设问题情境 一开课我就让学生进行了一个小比赛,请同学们按老师的要求拿出指定的物品就站起来,并让每一位学生对结果进行猜想,为什么有些同学拿得快。从而引入了这节课的内容。一下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进行思考与观察,然后利用教材提供的内容,化静为动,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 自主探究,构建模型

    [1]、动手实践,分类整理书包 首先教师请大家把书包里所有的东西都放在桌面上,然后提问:通过上节课的学习知道在整理物品之前,最好先做什么?(学生会回答:给物体分类)接着就请同学们先分类整理,然后同桌两人相互说一说,你是怎样整理的。(学生动手实践操作,教师对与学生的整理过程可以给予过程性评价)。

    [2]、介绍讨论不同的分类方法 让学生说说是怎样分的,我们可以知道有些学生是按学科的不同分的,有些学生按用途的不同分成书和本子两类等。接着引导学生看书上的笑笑和淘气是怎样分的,你和谁的分法一样?并进一步巩固自己的分法。

    [3]、整理好书包并初步体会分类的好处 请学生把自己已经分类整理好的书、本子再放回到书包里,再比一比看谁拿得快,让学生感受这次拿和上次比一比有什么不同。学生会知道这一次方便多了,不像以前那么乱,书包里比以前整齐多了,原来分类整理有这么多的好处。

    (3) 解释与应用 在做练习中要注重学生的思维训练。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教学中给学生思维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进行猜想推测活动,分类之前学会先思考后再行动,这既是做事情的一种好习惯,也是解决问题的好方法,分类活动中要让学生学会思维方法: 按什么分?(理由是什么?) 如何分? 这样分好不好?(有必要吗?)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体现了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的过程这一课改新理念。整节课的教学都是围绕活动进行,整理书包,分帽子、分车子、给老师和同学分一分,学生是全程参与,全员参与分类活动,而且每一个活动中都安排有同学之间的交流,说说你是怎样整理房间的、你认为谁拿书会快一些,为什么?、说说你是怎样整理书包的?、说出你分帽子、车子和人的方法。充分利用学生之间的差异,利用学生之间的资源组织教学。

    教学中尽量鼓励学生一人能用多种方法进行分类,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引导学生总结出事物可以按照不同的方法来分类,而且分类跟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希望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与生活中,能够真正把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际中,学会自己分类整理书包,分类房间和其他物品,做一个生活的小主人! 说课是教师面对同行和其它听众口头讲述具体课题的教学设想及其根据的新的教学研究形式。

    我的书包教案 篇3

    活动来源:

    大班幼儿即将升入小学,他们对小学生活充满好奇,在一次参观小学的幼小衔接活动中,孩子们对小学生背的书包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有的幼儿说:“哥哥姐姐的书包里肯定有很多书。”有的幼儿说:“哥哥姐姐的书包里说不定还有很多玩具呢。”还有的幼儿则提出疑问:“为什么哥哥姐姐每天都要背书包呢?”在孩子们热烈的讨论中,教师意识到:书包是小学生的必备物品,帮助大班幼儿了解小学生的书包,是幼小衔接活动的一个重要内容,于是,这主题就产生了。此活动旨在通过让幼儿了解小学生书包里所放物品的名称及功用,引导幼儿尝试整理书包,增强自理能力,从而萌发上小学的美好愿望。

    活动目标:

    1、了解小学生书包里所放物品的名称及功用;

    2、初步学会按课程表整理书包,尝试分类整理;

    3、萌发幼儿上小学的美好愿望;

    4、促进幼儿的创新思维与动作协调发展;

    5、教幼儿养成细心、认真的学习态度。

    活动准备:

    1、参观过小学,认识过书包;

    2、书包、各类学习用品、物品准备清单、相关录象。

    活动流程:

    一、回忆参观活动,引出主题。

    1、师:前几天,我们参观了小学,访问了哥哥姐姐,知道他们每天上学都要背书包。你们知道书包里都有些什么吗?

    幼:有很多书。

    幼:还有铅笔。

    2、师:大一班的小朋友也要上小学了。他们已经准备好了书包,书包里放了好多东西。我们大家一起来看看,他们的书包里都放了些什么?

    播放录象,大一班的幼儿从书包里逐一拿出各种玩具、美工刀、薯片、糖果、弹珠等物品。

    3、讨论:大一班的小朋友书包里装的这些物品都合适吗?(幼儿自由讨论。)

    4、师:那你们认为小学生的书包里应该带什么?我们来听听圆圆姐姐是怎么介绍的?

    播放录象:圆圆姐姐边指物品边介绍说:小学生的书包里放的主要是每天上课要用到的课本、作业本、铅笔盒等,还可以带些水。零食、危险物品和玩具是不适合带的,记住了吗?

    二、学看课程表。

    1、师:圆圆姐姐说书包里要放每天上课用到的课本,那我们怎么知道每天要用哪些课本呢?

    播放录象:圆圆姐姐介绍,每个小学生的书包里都有一张课程表。看!(出示课程表)我们就通过看课程表知道明天要上哪些课,要带哪些课本。

    2、师:小朋友,你们会看课程表吗?(教师出示大课程表)

    (1)请小朋友动脑筋想一下,课程表上面和左边的数字分别表示什么意思?(上面数字表示星期几,左边有“上午、下午”,数字表示第几节课。)

    (2)请小朋友找一找星期一有哪些课?是怎么找到的?(先找到星期一,再往下看,就能找到了。)

    (3)星期二上午第二节是什么课?是怎么找到的?

    三、尝试整理书包。

    1、师:小朋友都学会看课程表了,想试试看课程表来准备你书包里的物品吗?

    教师交待操作要求:在每组的桌上都有一张“物品整理清单”,请每组的小朋友一起看看你们要整理的是星期几的书包,有哪些活动,需要准备哪些物品?请你连线,空白的.地方还可以添画。

    2、幼儿分组操作后,将每组的“物品准备清单”进行展览并介绍。

    3、师:小朋友们真能干,都会看课程表准备你书包里的物品了。大家想一想整理书包要注意些什么?

    4、尝试整理书包:在后面桌上有很多物品,请小朋友按照你们组的“物品准备清单”来整理书包。(幼儿开始整理自己的书包,老师巡回指导。)

    5、请一组内的小朋友相互检查书包中的物品是否摆放整齐,是否有遗漏。

    教师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一个整理书包的新本领,真能干!我们一起背好书包来唱首歌吧!幼儿背好书包,边走边神气地演唱《上学歌》。

    6、结束活动。

    反思:

    1、大班是幼小衔接的关键阶段,本活动从幼儿的实际需要出发,捕捉到了幼儿感兴趣的话题——小学生的书包,并以此为出发点,让幼儿了解小学生书包内的物品,从而为即将进入小学做好准备。

    2、充分的课前准备,为《整理书包》活动的开展打下了基础。活动前的参观活动、采访小学的哥哥姐姐,使幼儿对小学生生活有了初步的了解,积累了一定的知识经验,由此萌发出对书包的兴趣。

    3、活动的可操作性,可以充分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活动中,老师提供给每个幼儿响应的操作机会,从学看课程表——填写物品准备清单——整理书包,每个幼儿都有机会进行动手实践。

    4、情感激发孩子对小学的向往和热爱之情。活动中,从爱心朋友“圆圆姐姐”的参与到活动最后请孩子们背起书包快乐地演唱《上学歌》,都让幼儿从心里萌发出渴望上小学的积极感情。

    5、大班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和学习习惯非常关键。整理书包还可以作为幼儿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经常鼓励幼儿进行书包内物品的检查、准备、整理,巩固良好习惯,增强自理能力,为接下来的小学生活奠定基础。活动还可延续为整理玩具、物品等。

    我的书包教案 篇4

    本课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除法》中第四节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习并掌握了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和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之后学习的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教材当中提供了《买新书》这样一个情境,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连除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还要理解连除、乘除混合试题的运算顺序。教材这样编排的目的是在实际需要中理解运算顺序,不是强加给学生。老师在教学前就面临着这样的困惑――就是在一节课的教学中,是以数量关系为主呢,还是以计算为主?教材中这种连除和乘除混合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是第一次出现,理解数量关系也是重点。然而关于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在这节课中虽然不是重点,但在后面的学习中会进一步加强。

    三、学情分析:

    1.学生学习数学时能正确分析把握数量关系一直是个难点。需要对加、减、乘、除的意义有深刻的理解,而且需要从实际生活事件中进行抽象。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乘加、乘减、除加、除减、连乘等两步运算,而对于连除法数量关系是第一次接触。面对这种实际情况,要达到预期的目标要求,就需要借助一些直观的手段和一定的方法。所以本节课在分析数量关系时,突出抓住联系,直观演示等手段。

    2.在列连除法解决问题时,计算算式的结果对学生来说不是难点;运算顺序的确定,围绕实际问题的需要展开就可以了。

    四、教学目标:

    1.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理解连除、乘除混合式题的运算顺序,能够正确运算。

    2.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逐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经过独立分析,合作交流的过程获得良好的情感的体验,感受到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师:《蜡笔小新》这个动画片你们看过吗?我们也去看看小新的一天是怎样度过的。早上小新起来就直奔图书馆了。

    师:从图中你都看到什么了?(学生通过观察说出:生:2个书架,每个书架4层,还有一些书)

    师::通过你们的观察,你们已经知道了3个已知条件,通过这些条件,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

    学生提出3个数学问题:

    (1)200本书放在2个书架上,平均每个书架上有多少本书?

    (2)个书架,每个书架4层,一共有多少层?

    (3)200本书放在2个书架上,每个书架有4层,平均每层放了多少本书?

    前两个问题学生直接列算式解答,第三个问题带领全班同学详细分析。

    师:说一说哪些信息比较重要?(生边指边说200本书,平均分,每个书架有4层等)

    生1:我想求平均每层有多少本书,我要先求出一个书架能放多少本书,再把一个书架中的书又平均分成了4份,每份就是一层有多少本书。然而一个书架能多少本书也不知道,因为200本书平均放到2个书架上所以200本书平均分成2份,每一份就是一个书架有多少本书。

    生2:要求一层有多少本书,就要先求2个书架一共有多少层,然后再把200本书按照总层数来平均分,每一份就是一层有多少本书。

    第一种:先出示200本书和2个书架,然后在书架其中的一层上面的书打个问号,是表示求平均每层有多少本书。然后演示把个书架中的书平均分成2份,剩一个书架了,也就是表示求一个书架有多少本书。然后一个书架被平均分成了4层,表示把一个书架中的书平均分成了4份。其中的一份就是一层能放多少本书。

    第二种:课件演示了数一数两个书架一共8层的过程。然后课件利用动画把2个书架平均分成了8层。表示2个书架中的书被平均分成了8份。留下了一份,其中的一份就是一层有多少本书。通过课件的演示学生对这个解决问题的思路很清楚、深刻,也就是可以达到脑袋里有分法的效果。

    师:调查学生列算式的情况。都列出算式解决完这个问题的同学,用一种方法的,用2种方法的,用3种方法的,有没有4种的。(评价)

    算式:(1)200÷2=100(本)100÷4=25(本)(2)200÷2÷4(3)4×2=8(本)200÷8=25(本)(4)200÷(4×2)

    师:汇报的时候说一说你列的算式的意思,并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

    师:(1)(3)列的是分步算式,(2)和(4)列的是综合算式。像这样有乘有除的算式叫乘除混合运算。像连除法和乘除混合运算这样的同级运算都是从左到右一步一步计算的,如果有括号的先算小括号里的。那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用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解决问题。

    学生提出:

    (1)200÷2求的是什么?结果再除以4是什么意思?

    (2)4×2是什么意思?200÷(4×2)求的是什么?去掉括号可不可以?

    (3)列这两种算式解决问题的思路不同,但是你看看他们之间有没有实质的联系啊?

    师总结:看看这两种方法思路一样吗?第一个是按书架分先求一个书架有多少本书,第二个不按书架分,先求的总层数。然后按总层数分,虽然思路不一样但是都是平均分,我们都能解决同一个问题。

    (一)巩固练习1:小新的作业题:4道连乘和乘除混合运算的'算式。即:(1)300÷3÷5(2)484÷(2×2)(3)396÷3×5(4)150×4÷6

    说一说第一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独立计算,目的是练习巩固连除和乘除混合算式的运算顺序。

    (二)巩固练习2:电影院一共有600个座位,平均分布在楼上和楼下2个楼层,每个楼层都有3个一样的场区,请问电影院的每个场区有多少个座位呢?

    学生结合图意分析已知条件和问题,老师找同学说说这道题中哪些话比较重要,然后找同学到黑板上列算式并说一说解决问题的思路。目的是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并让学生体会到乘除和连除混合运算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三)巩固练习3:小新去游泳池游泳,他在泳道内游了2个来回,共游了100米,这个游泳池的泳道有多长?

    学生默读问题,分析已知条件,教师问一问你觉得哪句话比较重要?然后找同学说一说2个来回和泳道是什么意思并到前边来指一指。然后播放小辛游泳2个来回的教学课件让学生直观感受到1个来回包扩1个来和1个回,也就是2个泳道的长。然后小组讨论课件中小新四位好朋友列的算式,判断他们谁列的算式是正确的。

    我的书包教案 篇5

    1.掌握连除、乘除混合运算的顺序。

    2.会正确分析问题中的数量关系,会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逐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让学生充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热情。

    4.通过观察分析、合作探究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求异思维,增强学生对数学的应用意识和创新精神。

    重点:掌握连除、乘除混合运算的顺序,能正确计算除数是一位数的乘除、连除的两步计算题。

    难点:正确分析问题中的数量关系,理解每一步算式的意义。

    师:同学们,今天方老师带大家去一个你们很乐意去的地方-学校阅览室。在那里可藏着很多的数学问题。走!咱们一起看看去。

    [说明:由学生身边熟悉的事物引入新课,容易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同时又容易使学生产生亲切感,从而带着良好的学习状态进入新课的学习。

    1.学生细看课件的信息,领会题意。

    2.合作探究。

    师:看同学们提了这么多的问题,猜猜看老师今天最想请大家解决哪个问题?

    3.学生自己独立思考并列式计算,再在小组内交流你是怎么想的,总结一下有几种方法

    4、汇报,展示交流4种不同的解题方法。(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在黑板上)

    汇报的时候说一说你列的算式的意思,并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

    5、汇报时提问:(1)200÷2求的是什么?结果再除以4是什么意思?

    (2)2×4算出的是什么?200÷8表示什么意思?

    (4)4×2是什么意思? 200÷(4×2)求的是什么?去掉括号可不可以?

    师总结:第一个是按书架分先求一个书架有多少本书,第二个不按书架分,先求的总层数。然后按总层数分,虽然思路不一样但是都是平均分,我们都能解决同一个问题。

    6、比较这几种算法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你最喜欢用哪种方法?和同桌说说看。

    师:(1)、(2)列的是分步算式,(3)和(4)列的是综合算式。像这样有乘有除的算式叫乘除混合运算。

    师:像这种连除、乘除混合运算,在算的时候怎样判断先算什么后算什么呢?

    请大家仔细观察(3)、(4)两个算式,比较一下,看看在计算顺序上你有什么发现?

    (3)式没有括号,先算200÷2,后算100÷4;(4)式先算括号里的,再算除法;

    8、小结:像连除法和乘除混合运算这样的同级运算都是从左到右一步一步计算的,如果有括号的先算小括号里的,再算括号外的。(板书)

    同时,我们知道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列出来的算式也不同,但最终都能把问题解决,希望同学们在以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也能像今天这样多动些脑筋。

    师:接下来可要大家一起开动脑、动口、动手哦,准备好了吗?

    (1)先说说运算顺序,再计算把除号改成乘号,怎么计算呢?

    小军去游泳,他在泳道内游了4个来回,共游了200米,这个游泳池的泳道有多长?

    (1)引导理解”来回”什么意思? 谁来走一走,在走道上走一个来回?

    (2) 我们知道了来回就是去了再回来,4个来回就是去了再回来(4)次

    3、一本故事书有756页,小明每天看6页,要多少周才能看完?

    今天这节课我们解决了什么问题?你有什么收获或感受?请你评一评自己或同学的表现。

    评价表:

    1、碰到连除、乘除混合的计算题,我知道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碰到数学问题时,我能主动分析,并找出其中的数量关系;

    3、在我找到了一种方法解决问题后,我总是试着用其他的方法去解决;

    4、今天,我和同桌合作很愉快,我有一定的收获。

    我的书包教案 篇6

    1.通过图画对照、归类识记等方法,认识“书、包”等11个生字和包字头、单人旁、竹字头3个偏旁;会写“早、书”等5个字。

    2.正确朗读课文。知道学习用品的名称,了解它们的用处。

    3.爱护文具,学着自己摆放文具,整理书包。

    重点:

    正确朗读课文;掌握常见学习用品的名称。

    难点:

    了解文具是学习的伙伴,知道爱惜文具,会整理文具。

    1.多媒体课件。

    一、猜谜引入,学习“小书包”。

    1.首先请学生猜谜语:“四四方方肩上背,书本文具肚里装。它是我的好朋友,天天陪我把学上。”随着学生说出谜底,师出示书包的图片,进而引出课文。

    2.出示书包图和标注拼音的汉字“书、包”。

    二、小组合作,识记生字。

    1.读准“书包”的字音。

    引导学生自己拼读,反馈中重点正音翘舌音“书”,再开火车巩固读。

    2.识记生字“书、包”。

    说说平时在哪里见过“书”,根据学生的经验理解“书”。

    “包”,结合实物书包,进行形象记忆:“书包”把所有的学习用品都“包”在里面了。随机学习包字头。

    3.用加一加、生活识记等方法识记生字:

    “刀”是独体字,“力”不出头就是“刀”;

    三、出示图片,认识文具。

    请学生说说书包里有哪些文具,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本课要学习的文具名称及相关图片:

    橡皮、尺子、作业本、笔袋、铅笔、转笔刀等,请学生对应图画,猜猜文具的名称,给文具贴上标签。

    1、运用游戏,复习巩固。

    1.教师逐一贴文具词卡,学生抢读。

    2.每组发一个装有文具词卡的信封,组长逐一抽出轮流读,谁读对了,就获得词卡。

    3.创设班级小超市,获得词卡的同学可以到班级小超市“购买”文具,获得奖励。

    二、学习儿歌内容。

    (1)这里的“宝贝”是什么呢?为什么称为“宝贝”?(说说对“宝贝”的理解)

    (2)我们的书包里都有哪些“宝贝”呢?同学之间互相交流。

    (2)“上课静悄悄”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教室里安安静静的,同学们都在认真地写作业)

    “早”说明这个小朋友很爱学习,来的很早。

    三、课后作业。

    回家自己整理书包、收拾书桌,并和爸爸妈妈说说感受。

    本课由词语和一首轻快、活泼的儿歌组成。课本、铅笔等学生常用的学习用具,被编进了朗朗上口的儿歌中,节奏明快,浅显易懂,不仅展示了“小书包”里的各种文具,还告诉学生这些学习用品是他们读书写字的好伙伴,陪伴着他们的学习。从而引导学生要好好爱护这些“小伙伴”,养成整理、爱惜文具的好习惯。

    课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开课时,以学生喜欢的猜谜语的形式引出小书包,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入手,为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作好铺垫。

    一年级的孩子还没有自主识字的能力,为了给孩子们构建识字的意识,培养学生识字的良好习惯,在识字教学中,针对不同类型、不同特征的生字,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巧妙创设各种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识字,如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猜字谜等方法,从而提高识字效率,让学生享受“学语文、用语文”的乐趣。

    由于一年级的学生说话时用词不够准确,语言表达不完整,针对这点,今后还要加强口语交际训练,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

    我的书包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能在老师的帮助下,与同学分享自己的感受。

    2.体会成为小学生角色的变化,感受成长与变化带来的愉悦。

    3.表现对小学生生活的美好憧憬。

    活动准备

    1.教师准备入学通知单、某学生幼儿园毕业照片各一张、彩笔、图画纸。

    2.每个学生准备生活照片一张,玩具一个。

    教学过程

    活动一回忆开学第一天

    结合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谈出自己的感受。

    1.说说你在开学那天,是谁把你送到学校的?当时是什么心情?

    2.上学了,爸爸妈妈或家里的其他人对自己说了什么?

    3.你看到了什么’学校的老师、大哥哥、大姐姐是怎样欢迎你的?

    注意事项

    到小学学习,多数儿童能感受到成长的喜悦,但也有一些同学对新环境有陌生感,会不同程度地产生紧张与焦虑。对有这些情绪的同学,老师要注意多鼓励他们,并设法消除其紧张和焦虑。

    活动二现在和以前不一样了

    1.讲讲自己在幼儿园或上学前在家生活的故事,比一比上学前的生活与现在有什么不同。

    2.翻开自己的新书包、拿出文具盒、新课本等,比比现在的用品和幼儿园的用品有什么不同。

    3.看看教室里的教学设备,摸摸自己的课桌椅,体会自己使用的物品与以前有什么不同。

    活动三我的愿望

    1.教师指导学生阅读第8页图,分析图中儿童的想法与愿望。

    2.教师通过提示性指导,如告诉学生自己刚上小学时的想法和愿望,启发学生想想自己的愿望是什么。

    3.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愿望与大家分享。

    4.把自己的美好愿望画出来贴在教室里,大家互相欣赏。

    教学反思

    第一节一年级《品德与生活》课,对于本课的设计,我基本上是以教材为载体,以活动为手段来教学的。

    第一页是一首学生熟悉的儿歌《上学歌》,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孩子们兴奋的唱了起来,然后告诉我这是什么歌,是什么意思,课堂气氛很活跃,孩子们的情绪也很高涨。

    接下来我让学生说一说,上学第一天的心情和自己生活的变化,孩子们说的也很好。这时,我就随着孩子们的话题因势利导,我们进行了很多活动和情境模拟。例如:有的学生说:我今天很高兴,但是我还不认识我的同学。这时,我就带领学生进行活动,一起来认识我们的同学,告诉学生要与别人认识应该怎样说,怎样做;我让孩子们从同桌开始认识,课堂中一片其乐融融。

    在下一环节中,有的学生就谈到了,我们发了很多新书,我就问,你喜欢这些书吗?为什么?我们应该怎样爱护它们呢?

    由于孩子们初入校门还不够适应,所以40分钟的内容没有全部完成。但我觉得这节课我们很有收获,孩子们在宽松逾越的氛围中,认识了《品德与生活》,认识了高老师,认识了自己的同学,还知道做为一名小学生应该好好保护自己的课本。

    我的书包教案 篇8

    一、激趣导入,揭示主题

    1.猜谜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了谜语诗《画》,现在老师再给你们猜一个谜语:四四方方肩上背,书本文具肚里装。它是我的好朋友,天天陪我把学上。我相信同学们小脑袋一转就知道了!(学生猜谜底:小书包)

    2.现在请同学们伸出手指,老师书写,同学们跟着书空。小字我们已经学过了,现在我们直接学写“书”和“包”字。(一字写好读字音,然后齐读齐读题目)

    3.识字生词“书包”

    (1)识记字形。

    a.观察“书”字。我们可以将“书”字拆分,它可以分成3个部分:由横折、横折钩组成了一个楼梯的形状,还有一竖和一个点。我们可以通过编小口诀来记住“书”字:书是小楼梯,一点不能忘。

    b.同学们今天我们上语文课,用到的书是?语文书,上数学课用到的书是?数学书。那我们还能给“书”组哪些词语呢?(书店、书房、书吧;图书、看书)

    c.观察“包”字。在“包”这个字中包含了一个新偏旁——包字头。“句子”的句和“勺子”的勺,也包含了这个偏旁。

    d.同学们能不能用这个字组一个词语呢:书包、面包、包书皮、包子、包起来。

    (评价语提示:同学们你们看,同一个字放在不同的位置,组成不同的词,就能够表示不同的意思,咱们祖国的语言多有意思呀!)

    4.小朋友们,你们每天背着小书包上学,真神气!那你们的小书包里都装了什么呀?请用这样的句式说一说:

    我的小书包里有有还有。

    二、借助词串,多样识字

    1.今天,课文中主要介绍了六种文具。请同学打开书本,看课文中的6个词语。已经认识的字你就大声读一读;不认识的字就借助拼音多读几遍。待会我要请小老师来领读。

    2.教师展示6张图片,请一名同学领读(口号:大家跟我一起读!)(评价:正确、流利)

    3.这些文具都有什么作用呢?请你来当文具做个自我介绍吧!

    句式:我是,我能。

    4.让我们具体认识一下这些词语中的字宝宝吧!认读词语中的生字:尺、作、业、本、笔、刀、课。(请同学开火车读)

    5.分类读:

    (1)尺、业、笔(整体认读音节)

    (2)本、刀、课(双拼音节)

    (3)作(三拼音节)

    5.识记“作、业、本”

    (1)作:部首为单人旁,之前我们学习过的字中也出现过这个部首,你们还记得吗?(你、他)像这样同偏旁的字我们可以归为一类记。

    (2)业:由两竖、一点一撇、一横组成,你在生活中见过这个字吗?(农业银行)在生活中做个有心人能够帮助我们认识很多的字。

    (3)本:“木”字加一横,数学中我们用加法,其实我们在学习汉字的时候也可以用加一加的方法来识字。

    5.象形识记“刀”字。

    (1)教师出示“刀”字的演变过程,让学生感受汉字的奇妙。

    (2)学生结合演变图,说一说自己的发现。

    (3)让学生展开联想,说说自己记住这个生字的好方法。

    6.实物识记“笔、尺”2个字。

    (1)出示实物毛笔,引导学生观察:毛笔的笔杆是用竹子做的,下面有一撮动物毛。

    (2)你知道有哪些笔吗?(蜡笔、钢笔、铅笔、彩笔)

    (3)我们也学习前面的组词方法,将笔的.位置换一下,可以想到哪些词语呢?(笔尖、笔头、笔杆、笔芯)

    (4)出示实物尺子,认识“尺”字,并结合生活经验组词(直尺、三角尺、卷尺、折尺)

    7.再读词语,巩固记忆。

    (1)开小火车读字。

    (2)游戏:字儿开花。复习词语。

    8.总结:同学们,今天我们用很多的方法来认识生字,你们能自己总结一下老师提到的方法吗?(刀:汉字的演变;尺和笔:实物演示;业:生活中识字)

    三、细致观察,指导书写

    指导书写“尺”字

    1.通过“你说我写”弄清笔顺,描红书写。

    2.仔细观察,说说窍门。(“尺”字注意上方的横折横要写扁长一些;注音捺的起笔位置。)

    3.学生练写。

    4.展示评价。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主要学习了8个生字,下节课我们会将生字宝宝带入课文中一起学习。所以,请同学们课后好好预习我们课文!

    我的书包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认识六个生字和用生字组成的词语。

    能力目标:认识书包,课本和文具等物品,能够进行正确的分类。有整理书包的自我服务意识,增强学生的生活适应能力。

    情感目标:教育学生爱惜书包、课本及其他学习用品。

    教学重点:生词的认读,认识书包、课本和文具等物品及教育学生要爱惜书包课本及其他学习用品,

    教学难点:把课本、文具正确的分类

    教学用具:生词卡片,PPT课件,一些学习用品实物

    教学方法:演示法、情境教学法、直观教学法、知识迁移法

    教学流程:

    一、组织教学进行常规训练

    1、咀嚼运动 吧嗒嘴

    2、舌尖运动:发“啦”音、发“搭”音。

    3、双唇运动:发“b”音和“p”音

    4、呼吸运动:用鼻子吸气从嘴呼出

    设计意图:本班的学生大部分存在言语障碍,为了更好、更有效的进行课堂教学所以课前首先是常规训练,目的一是针对本课的生词特点进行课前发音的复习;目的二是在长时间的训练过程使学生的舌头更灵活,把音读得更准确。

    二、利用实物导入新课

    导言:

    (1)同学们,看看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书包)

    (2)你们有吗 ?你的小书包里面平时都装些什么呢?谁来说给大家听。

    (3)老师的书包里有什么呢?同学们想知道吗?老师就带着同学们去看一看

    设计意图:利用学生熟知的书包导入,然后让学生说说自己的书包有什么,达到对学生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教师板书课题,学生用食指跟着书空,一边写一边说出笔画名称。

    跟教师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跟老师书空课题,说出笔画名称达到了熟知课题和复习笔画名称的目的,而且同学让学生时刻参与到教学中来。达到引出学生注意力的'目的。

    三、看图识物,初步感知课文

    师读课文,同学们想一想:我的书包里有什么?

    四、图文实物结合,理解生词

    1、课件出示书包一词

    师:看图结合拼音谁认识这两个字

    学生认读

    出示生字卡片“书包”

    领读、齐读、指名读(纠正发音)

    练习说句子

    师:今天老师带来很多书包,你们看看这些都是谁的书包?找一找自己的书包然后向同学们介绍自己和同学的书包:这是我的书包,这是谁的书包。

    设计意图:通过对学生个人书包的收集做成PPT,让学生介绍自己和同学的书包,达到引起学生兴趣、语言组织能力,口语表达能力等方面的目的,更重要的一点是对学生进行学生间相互关心爱护的目的,

    2、了解用途并进行知识拓展

    书包是做什么用的呢?

    装书的包就是书包。下面有两名老师给我们出了一个难题同学们能不能解决。

    出示影片课件: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包?

    挎包和钱包(老师简单的介绍这种包的用途)

    设计意图:用学生熟知的老师录制成小片子提出问题让学生来回答,达到引起学生注意和兴趣的目的,在此基础上对学生进行课外知识拓展。

    3、舒缓情绪,调节心情:听儿歌跟老师做动作

    设计意图:缓解学生长时间坐着听课的疲劳,训练学生的肢体协调能力,

    4、学习生词“课本”

    教师从书包里拿出各种课本让学生说出相应的名称,总结出这些都是课本

    课件出现课本一词

    学生利用学过的识字方法进行识记进行观察能力的培养

    师:“课”同学们观察一下然后说说你用什么方法记住它?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总结能力,观察能力。

    (2)组词练习

    课件显示上课下课的情景帮助学生组词

    (3)“本”怎么记住它?

    口头组词

    认识课本

    教师说出一样课本名称让学生从书包里拿出来。

    4、学习生词“文具”

    (1)认读生词

    教师出书包里拿出一些文具在学生说出各个名称的同进总结这些都是文具

    课件出示各种文具及词语

    (2) “文”我们在那里常常看到,语文的文,也是我们今天所学的文具的文。

    (个别读,齐读,分组读)

    (3)认识文具

    利用课件让学生说出:什么是文具?

    设计意图:这样的简单的句子对学生进行句子练习及对文具含义的巩固

    五、知识迁移,巩固生词的认读

    A组学生认读生词或单独的生字 B组学生认读生词 C组学生看图认读生词

    1、改变生词的颜色和字体进行整体认读

    2、把生词放在句子里让学生找出来。

    设计意图:运用知识迁移,巩固生词的认读。目地使学生在各种情况下都能认读所学的词语。并应用到实际中去。

    六、图词连线,正确分类。

    今天我们学习了课本和文具,下面老师就要请你们帮帮忙了,老师一不小心把我的课本和文具混在了一起,你们能帮老师把他分出来吗?

    课件出示一些课本和文具的图让学生进行分类

    设计意图:检查学生对生词词义的理解程度,进一步帮助学生正确分类

    七、生活习惯的养成教育,点出下节课的学习内容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三个生词,并且会正确的分类,老师为你们这节课的表现感到骄傲,现在同学看,老师把我用过的物品整齐的放在我的书包里。同学看看,老师放得是不是很整齐,你们想学习怎么整齐的整理自己的的书包吗?下节课我们一起研究探讨。。

    设计意图:对学生进行生活适应能力的渗透,使学生建立的自我服务意识,为下一节整理书包、学习用品做好充分的准备。

    【我的书包教案范文9篇】相关推荐
    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优秀范文模板

    充分准备一份教案是一名优秀教师的职责所在,我们可以通过教案来进行更好的教学,每一位教师都要慎重考虑教案的设计,你是否在烦恼教案怎么写呢?可以看看本站收集的《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优秀范文模板》,希望能够为您提供参考。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新的一学期又开始了,为了在新的学期里把工作做好,把我...

    2024春四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

    按照学校要求,教师都需要用到教案,教案在我们教师的教学中非常重要,做好教案对我们未来发展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如何才能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特地为大家整理的“春四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20xx春四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本学期我继续担任四年级的班主任,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现拟订本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