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案
  • >导航
  • >地理教案(范文五篇)
  • 地理教案

    发表时间:2024-05-06

    地理教案(范文五篇)。

    教案课件是老师需要精心准备的,写教案课件是每个老师每天都在从事的事情。只要写好教案课件,才能更加清楚教学的重点难点。有没有好的教案课件可资借鉴呢?急你所急,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地理教案(范文五篇)”,相信你能找到对自己有用的内容。

    地理教案(篇1)

    作者:黄雷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2015年第05期所谓“活动化”教学设计,就是以创设有意义的学习经历为主线、以活动为载体、以学生的全员参与为核心的课堂教学设计。活动化课堂设计以创新教材内容为突破,重点在“活”;以学生主体活动为载体,核心在“动”;以学生的全体参与为要求,本质是“体验”;以合作交流为主要手段,方式是“合作”。

    笔者以八年级《地理》(人教版下册)“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为例,谈谈“活动化”课堂教学设计应遵循的几个原则。

    一、趣味性与生活性统一原则

    1.趣味性是“活动化”教学设计的前提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学习的最大动力。《教育规划纲要》提出:“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营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良好环境。

    ”对于初中学生来讲,兴趣不仅是一种手段,也是一种目标,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积极倡导。活动化教学要注意其内容的趣味性、方法的开放性、形式的创新性,寓学于趣,使学生在自由轻松的氛围中开展活动,获得新知,掌握技能,提升潜能。没有兴趣的课堂是低效的课堂,没有兴趣的学习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学习。

    将知识埋藏在活动之中,使学生由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参与,让学生“想学”、“乐学”。

    例如:“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一节,笔者采用了趣味性的导入方式:众所周知,我们国家的每一项重大工程,在建设前都要经过科学的考察、充分的论证,国家领导人要在聆听各种建设性意见的基础上分析归纳权衡利弊,进而做出正确判断,最后再作出重大决策。

    今天,我们的班长就充当全国人大委员长的角色,我们在座的一位同学就如何进行西部大开发即开发“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板书)作了提案,有人支持这一提案,也有人反对这一提案,最终由国家领导人决定西部大开发即西气东输工程是否修建。现在掌声有请“委员长”出场(鼓掌)。

    地理教案(篇2)

    (1)夏季,除青藏高原等地区外,大部分地区7月平均气温在20℃以上,说明我国普遍高温。

    (2)漠河的7月平均气温为16℃以下,海口的7月平均气温为28℃以上。我国南北平均气温相差仅为12℃左右,气温差别不大。

    (3)7月我国平均气温最低的地区在青藏高原内部,大约在8℃以下。因为青藏高原地势很高,故青藏高原内部成为我国夏季平均气温最低的地区。

    【板书】二、夏季,全国普遍高温(青藏高原除外)。

    【启发提问】为什么我国夏季普遍高温南北气温相差不大呢?依据刚才学过的分析冬季气温分布的原因的方法,同学们课下可以讨论夏季气温分布的原因。

    【承转】根据气温的南北差异,并结合农业生产的实际,我国从北到南可以划分为5个温度带和一个高原气候区。

    请同学们看书上“我国温度带的划分图”。

    【指导读图】说明读图要求,指导读图方法:

    (1)我国共划分哪五个温度带和一个气候区?

    (2)这五个温度带和一个气候区分别分布在哪些主要的地区?

    (3)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大致与1月份的哪条等温线一致(读我国1月平均气温图)?

    (4)我们这个地区属于哪个温度带,东北平原、黄河中下游地区、海南岛、长江中下游地区、青藏高原地区各属于哪个温度带。

    【板书】三、温度带的划分与分布

    【启发提问】不同的温度带对我们生产和生活有什么影响呢?

    【分小组讨论回答】(课件提示)

    (1)不同的温度带内,生长的果树有什么不同?

    (2)在不同的温度带内,作物能够成熟的次数有什么不同?

    (3)南北气温的差异在传统民居的建筑上有什么差异?

    (4)你还能说出哪些不同?

    【练习与小结】(课件)

    板书设计

    南北气温的差异

    一、冬季,南北气温差别很大。

    二、夏季,全国普遍高温(青藏高原除外)。

    三、温度带的划分与分布

    地理教案(篇3)

    第五章各具特色的四大地理单元

    第一节北方地区——黑土地和黄土地

    【素质目标】

    一、对“黄土地”、“黑土地”的分布,土壤,主要农作物有初步的了解。

    二、掌握森林宝库的主要分布地区、优良树种及林区著名物产——东北三宝。

    三、理解北方河流多灾害的原因。了解新中国成立以后,治理黄河、海河等所采取的措施,以及所取得的伟大成就。

    四、熟练掌握北方地区重要能源基地和重要工业中心的分布,并熟悉各工业中的主要工业部门。

    五、对北方地区居民传统生活习惯及其与环境的关系有一定了解。

    六、懂得首都北京的重要地理位置及主要职能,对北京的古代建筑和现代化建设有一定了解。

    《教材分析》:重点和难点重点:

    1.以黄土地和黑土地为线索的北方地区种植业和自然景观。

    2.黄河、海河等多灾原因及其治理。

    3.能源基地和工业中心的分布。

    难点:北方河流多灾的原因。

    【教学过程】

    【提供资源】地球人都知道中国功夫。现在我们来欣赏一段关于武术的短片,再从地理学的角度来研究一下形成南拳北腿格局的原因。(欣赏武术短片)

    【自学生疑、学习释疑】

    一、本课是区域地理的第一课,首先应让学生了解区域地理的概念。为什么要分区?我国领土广大,因地理位置、自然条件、经济发展等情况的不同,形成若干个各具特色的地理区域。全国划分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

    二、对北方地区的介绍,教材不是面面俱到,而是采取点面结合、自然与人文结合、优势与问题结合,抓住重点,扼要从农业、工业、人民生活等方面来介绍。

    在讲本区的位置、范围、面积、人口和民族、地形等基本概况时,可联系前面已学知识,采用提问和讨论的方式进行,并逐一落实在地图上。可按下列程序进行:

    1.我国南、北方以什么为界?(秦岭—淮河一线)

    2.本区属什么温度带和干湿地区?(暖温带和中温带;主要为半湿润地区)

    3.本区有哪些大山脉和大地形区?(大兴安岭、长白山、黄土高原、华北平原、东北平原)

    三、“黄土地”和“黑土地”只是对北方大地景观的描述,并不是土壤分类,但也涉及土质特点。讲述时,可用列表对比方法:

    四、讲“森林宝库”时,可组织学生看“东北林海”的图片,补充一些有关知识或趣闻,以加强学生对林海的印象,在生动活泼的气氛中,让学生自己获得有关优良树种、林区三宝的知识。

    讲温带水果时,可调查水果市场,或联系日常生活中的常识,分清哪些水果来自南方,哪些来自北方,最常见的苹果、梨等主要来自什么地方?有的水果就是用产地来命名的,如“莱阳梨”,从而引出我国苹果、梨的最大产地——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

    五、“兴修水利,防止水患”一段内容,既是重点,又是难点。教学可分三步进行:

    1.选择适当资料,扼要叙述黄河、海河等北方河流历史上多灾的史实,给人民带来过巨大的灾难。

    2.北方河流多灾的原因。让学生分析济南降水量季节分配示意图和海河水系图,回答下述问题;①济南位于哪条河的河畔?②济南降水各月分配有什么特点?③海河水系大致成什么形状?这个形状对河流水量和入海有什么影响?

    【点难拨疑】

    本区大部分为半湿润的温带季风气候,每年降水多集中在七、八两月,并常以暴雨的形式出现,河流排泄不及,容易泛滥成灾。以海河为例,水系成扇状分布,集水区域广,出水口却很小,过去只有一条入海口(在天津附近),每当雨季到来,灾害就不可避免了。

    3.新中国成立以来兴修水利所取得的成就。黄河的治理在总论部分已经讲过,这里重点讲治理海河。绘制一张“海河骨干河道治理工程示意图”,让学生找出各大支流的众多水库,如北京附近就有密云水库、官厅水库、十三陵水库等。在下游找出众多新挖的入海新河。

    六、“能源基地和工业中心”是必须让学生掌握的内容,关键有二:一是落实在地图上,二是注意事物之间的有机联系。

    1.各大能源基地的分布,大部分是总论部分已学知识,可通过填图加以巩固。

    2.各大工业中心的分布和主要工业部门,在讲辽中南工业区、京津唐工业区时,也多接触过。工业中心的形成大都与其周围的资源、能源、交通、科技等条件有关,如鞍钢、唐山、首钢就是在其周围丰富的煤、铁资源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钢铁中心;大连是在其优良港口的基础上建立的造船中心;天津是在附近的盐场和丰富的棉花产区的基础上建立的制碱和轻纺工业中心。

    七、“首都北京”的面貌,学生大都比较熟悉,通过看电视、电影、画报等,已有不少认识。这里主要让学生了解北京的地理位置和首都的主要职能。北京背靠燕山,面向华北平原,处在南北交通的枢纽,离渤海不远,位置非常重要。首都的职能讲了三点,即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城市。虽然经济、工业、商业都很发达,但不能说成是首都的职能。

    地理教案(篇4)

    地理教案表格模板

    【篇1:人教新课标《地理》七下全套教案】

    第六章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第一节 自然环境 地形和河流(第一课时)

    知识目标

    1 初步认识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并能说明依据; 2 能结合地图描述亚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及范围。能力目标

    1 初步掌握使用地形图和地形解剖面图及相关资料的能力,学会总结归纳亚洲地形和河流特点;

    2 理解河流分布与地形之间的关系。

    情感,态度目标

    1 培养学生热爱我们所居住的大洲——亚洲的良好情感,激发学生的自豪感; 2 通过参与观察,分析,讨论,竞赛,辩论等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合作精神。教学重点 1 亚洲的位置特点;

    2 亚洲地形与河流分布的关系。教学准备

    资料图片,幻灯片,投影片

    教学过程: 1 2 3 4

    板书设计:

    第六章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第一节 自然环境 一、位置

    纬度位置:主要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

    海陆位置:太平洋西岸、印度洋北岸、北冰洋南岸

    位于欧洲西侧、非洲东北侧、大洋洲北侧、北美洲西南侧

    边界:p2 二、地形和河流

    地形:亚洲地面起伏很大,地势中间高,四周低。 河流:向四周呈放射状分布

    设计者:广州市第四十中学 政史地科组 何冬

    第六章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5

    【篇2:人教课标版七年级地理(上)全册表格式教案】

    册)

    教 案

    科目 教师

    学年

    2013 -2014学年度 上 学期 地理 学科教学进度表

    课题 1.与同学们谈地理 (第课时) 上课: 年 月 日

    课题 地球和地球仪(第课时) 上课: 年 月 日

    【篇3:世界地理电子教案】

    《世界地理》

    第一章 全球地表形态和全球气候

    第一节 内力作用下的全球地表形态 一、全球海陆分布大势 二、大陆和洋底地形 三、地表形态的演化

    第二节 全球气候带和气候型及其分布规律 一、全球的气候带和气候型 二、世界气候的分布规律

    第三节 全球气候的时空变化及其对地表形态的作用(未讲) 第四节 地表环境异常引发的全球性自然灾害问题(未讲)

    第二章 全球陆地自然带的基本格局及其理论研究

    第一节 陆地自然带的形成与分布 一、自然带的形成

    第二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差理论和地域分异 一、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二、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

    第三章 全球海洋及不断发展的海洋人类活动(要求:分布、类型)第一节 全球海洋的分布与洋流系统 一、海洋的分布 二、洋流系统

    第二节 海洋自然资源的开发 一、海洋生物资源与人类渔业开发 二、海洋矿物资源开发 三、海洋能资源开发

    四、海洋水及其化学资源开发

    五、海洋空间资源的开发与海洋运输业 第三节 大陆架的资源开发与海洋环境保护 一、大陆架的生态经济意义

    二、大陆架的开发与管理 (了解,上课未讲) 三、海洋污染与环境保护

    第四章 全球人地关系发展的历史轨迹

    第一节 全球人地关系的历史发展 6

    6 6 7 7 8 8 11 12 12 12

    12 12 14 14 14 15

    15 15 15 18 18 18 19 19 20 20 20 20 20 21 21 1

    一、人地关系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二、采集狩猎社会的人地关系 三、农业社会的人地关系 四、工业社会的人地关系 五、信息社会的人地关系

    第二节 当代人地相互作用的全球性与全球可持续发展 一、当代人地相互作用的全球性表现 二、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动向与任务

    第五章 全球人类活动的基本地域格局

    第一节 人类文化活动的地域格局 一、种族 二、民族

    三、世界宗教与文化 四、世界的国家

    第二节 人口发展的地域格局与城市化 一、世界人口的增长 二、世界人口的分布

    三、世界人口增长的区域类型 四、世界人口的城市化

    第三节 人类生产活动的纬向空间差异

    一、陆地高纬度带的人类生产活动及其空间格局 二、陆地中纬度带的人类生产活动及其空间格局 三、陆地低纬度带的人类生产活动及其空间格局 第四节 人类经济发展的地域格局 一、世界经济发展与分布的地域格局 二、世界经济的中心地系统 三、世界经济的一体化与区域化 四、走向知识经济时代的世界经济

    第六章 亚洲

    第一节 地理位置和大陆轮廓 一、地理位置 二、大陆轮廓和面积 三、周围海域

    四、地理位置和大陆轮廓的意义 第二节 地形

    一、地形的基本特点 二、地形区

    五、海岸类型(了解) 21 21 21 22 24 24 24 26 27

    27 28 29 30 30 31 31 31 31 31 33 33 35 37 39 39 41 42 44 45

    45 45 45 45 47 48 48 48 50 2

    第三节 气候

    一、气候的基本特征 二、影响亚洲气候的主要因素 第四节 自然地理分区 一、北亚大区 二、中亚大区 三、东亚大区 四、东南亚大区 五、南亚大区 六、西南亚大区

    第五节 水资源、生物多样性和矿产资源 一、水资源 二、生物多样性

    三、矿产资源(大致了解,不考) 第六节 六大自然区经济发展优劣势 第七节 区域性人地关系的基本特点和问题 一、人口、资源与环境问题

    二、领土及地缘关系问题(地缘问题,考试可能要涉及)三、民族和宗教冲突问题

    第八节亚洲的工业化与代表性工业化国家 一、亚洲的工业化和地域格局

    二、亚洲唯一的发达工业化国际——日本(了解,不考)三、新兴工业化国家——韩国(了解,不考) 第三节亚洲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了解)

    第七章 欧洲

    第一节 地理位置、大陆轮廓和周围海洋 一、地理位置 二、大陆轮廓的特点

    三、地理位置和大陆轮廓的意义 四、主要周围海域 第二节地形 一、地形基本特征 二、地形区及其特征 第三节气候 一、气候的基本特征 二、影响气候的因素 第四节欧洲水系

    50 50 51 53 53 53 54 54 54 54 55 55 56 57 57 57 57 58 60 61 61 62 64 66 66

    67 67 67 67 67 69 69 69 72 72 72 74 3

    一、欧洲水系的特点 二、主要河流

    第五节区域性人地关系基本问题 一、自然资源评价

    二、欧洲的资源环境开发与保护 第六节 欧洲自然地理分区 一、北欧区 二、西欧区 三、中欧区 四、南欧区 五、东欧区

    第七节 欧洲人文地理概论 一、欧洲的人口、民族与文化 二、欧洲政治地图的演变

    三、欧洲近现代经济的形成与扩散 四、欧洲现代经济地域格局

    五、欧洲经济一体化 当今世界区域一体化中,欧洲经济一体化的成就和水平是最高的。第八节欧洲主要国家 一、英国 二、法 国 三、德 国 四、俄罗斯 第八章 非洲

    第一节 地理位置和大陆轮廓 一、地理位置 二、大陆轮廓

    三、地理位置和大陆轮廓的意义。 四、周围海域 第二节地形 一、地形的基本特征 二、地形区及其特征 第三节 气候

    一、气候的基本特征 二、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第四节 河流与湖泊

    一、水系的基本特征(要点知道) 二、主要河流及其特征 第五节 非洲人文地理

    74 74 75 75 76 76 76 76 77 78 78 79 79 81 82 83 84 85 85 86 87 89 90

    90 90 90 91 91 92 92 92 94 94 95 96 96 97 98 4

    一、非洲历史发展和政治地图的演变(了解) 二、非洲居民(了解)

    三、贫困的大洲及其形成原因(掌握,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为什么贫困) 四、产业发展与布局(掌握,发展情况、特点,下同) 络。

    第六节地理分区(了解) 一、北部非洲

    二、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98 98 99 99 100 100 100 10

    1五、交通运输与对

    外贸易 非洲的交通运输业具有典型的殖民性和落后性,迄今仍未形成完整的交通运输网

    第九章 北美洲

    第一节 地理位置、大陆轮廓和周围海域 一、地理位置 二、大陆轮廓 三、周围海域

    四、地理位置、大陆轮廓的意义 第二节地形

    一、地形的基本特征(要掌握) 二、地形区及其特点 第三节 气候

    一、气候的基本特征

    二、影响北美洲气候的因素(不要求) 第四节 水系的基本特征和主要河流 一、水系的基本特征

    二、主要河流及其特征(掌握五个以上水情要素) 第五节 自然地理总特征(不要求) 第六节 北美洲人文地理——美国 一、人文地理特征

    二、经济发展的条件分析(掌握四个方面)

    三、主要产业及其分布(记忆加理解,如美国主要产业及其特点、分布特点等) 四、城市经济地域系统(了解,考试不涉及) 五、美国知识经济(掌握) 第七节中美洲与加勒比海地区 (上课未讲了解) 102

    102 102 103 103 105 106 106 106 109 109 110 112 112 113 114 114 114 115 116 117 117 117

    第十章 南美洲

    第一节地理位置和大陆轮廓

    西洋,北临加勒比海,西接大西洋,南隔德雷克海峡与南极洲相望。 二、大陆轮廓的一般特点 117

    118 118 118 5

    1、海陆位置:南美洲位于西半球南部,除大陆西北通过巴拿马地峡与北美洲相连接,均为大洋环抱,东濒大

    地理教案(篇5)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理解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其成因。

    2、使学生理解我国气候对农业生产提供的有利条件。

    3、使学生能联系实际,说明气候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4、通过让学生了解我国气候为农业生产所提供的有利条件、增强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点】

    1、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其成因。

    2、我国气候为农业生产提供的有利条件。

    【教学难点】

    分析、归纳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教具准备】

    亚洲地图(或世界地图),我国温度带划分图,我国干湿地区划分图。

    【教学课时】

    本节教学为1课时。四年制可安排2课时,适当增加学生讨论、练习时间,所余的课时可讲授选学课文(中国的二十四节气)。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1、我国冬、夏季气温的分布有什么特点?

    2、我国年降水量在地区分布和季节分配上有何特点?

    (新课引入)

    前面几节课我们学习了有关我国气温、温度带、降水和干湿地区的知识。这一节课,我们要运用所学过的知识,分析、概括出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以及这种气候特征为农业生产所提供的有利条件。

    〔板书〕第四节 气候特征

    (讲授新课)

    〔读图提问〕挂示亚洲地图或世界地图,让学生阅读地图,回忆第一册课本中的有关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我国位于亚洲的什么地区?

    2、从世界海陆分布看,这个地区的位置有什么特点?

    3、在海陆位置的影响下,这个地区形成了什么样的气候?

    4、这种气候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学生读图、回忆、思考后回答,教师应注意提示、补充、纠正。)

    [归纳]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属东亚国家。从世界海陆分布看,东亚位于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东部,世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的西岸。在这种海陆差异的影响下,使东亚成为世界上季风气候最为显著、典型的地区之一。这也是我国气候的一个显著特征。东亚季风气候的特点是:风向随冬夏季节变化而有规律转换;冬季盛行偏北风(从内陆吹向海洋),寒冷干燥;夏季盛行偏南风(从海洋吹向陆地),暖热多雨。

    〔板书〕一、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

    1、季风气候显著:受冬夏季风交替影响,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暖热多雨

    〔读表回答〕阅读“我国与世界纬度相近地区气温的比较”表,回答下列问题:

    1、一月份,我国齐齐哈尔、北京的平均气温,分别比法国的巴黎、美国的纽约低多少摄氏度?

    (答案:分别低22。7℃和3。7℃)

    2、七月份,齐齐哈尔、北京的平均气温分别比巴黎、纽约高多少摄氏度?

    (答案:分别高出3。6℃)

    3、齐齐哈尔、北京的气温年较差,分别比巴黎、纽约大多少摄氏度?

    (答案:分别大26。3℃和7。3℃)

    〔归纳〕冬季,我国是世界同纬度上最冷的地方;夏季,我国又是世界同纬度上除沙漠地区之外最暖热的地方。因此,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气温年较差比世界同纬度地区的气温年较差偏大。这说明我国的季风气候具有显著的大陆性特点。

    〔讲述〕我国大陆性气候特征,表现在气温方面,那就是气温变化大,不仅气温年较差大,日较差也较大;表现在降水方面,则是降水量的季节分配不均,年际变化大。

    [板书]

    〔提问〕我国夏季气温、降水的特点是什么?

    (学生回答:夏季我国南北普遍高温,降水集中。)

    〔板书〕二、雨热同期

    〔讲述〕夏季,我国除了青藏高原、天山等少数高原、高山外,南北普遍高温,而且是世界同纬度上除沙漠外最热的地区。因此,我国的热量条件优越,即使是在广大的北方地区,也能够种植喜温的水稻、玉米、棉花等高产作物。我国水稻、棉花的种植界线之北,在世界上也是数一数二的。可见,夏热是我国气候资源的一大优势。

    〔板书〕1、夏热是我国气候资源的一大优势

    〔讲述〕在高温季节,农作物生长旺盛,需要大量水分。而这时正是我国降水最多、最集中的季节。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水热搭配好,对农作物、森林和牧草的生长十分有利。因此,雨热同期是我国非常优越的气候资源。

    〔板书〕2、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水热搭配好,对农作物、森林、牧草的生长十分有利

    〔提问〕西亚、北非在北纬15°—30°的地区,气候和景观有什么特点?为什么我国处于同一纬度地带的长江以南地区,却成为降水丰沛的“鱼米之乡”?

    (教师提示:学生回忆已学的有关知识,思考问答。)

    〔讲述〕在世界上北纬15°—30°的纬度带上,由于受副热带高压带的影响,气候干燥,大多是沙漠或荒漠。我国处于同一纬度地区的长江以南地区,由于受到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的影响,降水丰沛,年降水量在1000毫米以上。而且雨热同期,十分利于水稻生长,是我国主要的稻米产区,从而成为富饶的“鱼米之乡”。

    〔挂图〕我国温度带划分图,我国干湿地区划分图。

    〔复习提问〕我国可划分为哪几个温度带?哪几个干湿地区?

    (学生回忆第二、三节知识,指图回答。)

    〔讲述〕我国既有多种多样的温度带,又有多种多样的干湿地区,这说明我国的气候复杂多样。这也是我国气候的一个显著特征。

    〔板书〕三、气候复杂多样

    1、多种多样的温度带和干湿地区,是我国气候复杂多样的一个标志

    〔读图提问〕阅读课文“秦岭南北”插图,问学生:图中反映了地形对气候、植被的什么影响?

    (教师提示,学生回答:插图“秦岭南北”,表示了山南、山北在植物和景观上的差异。山北生长的是温带植物(苹果树),山南生长的是亚热带植物(柑桔树)。这是因为秦岭在气候上起着屏障作用,可阻挡冬季风南下。所以南坡气温高,为亚热带景观;北坡气温低,为暖温带景观。)

    〔讲述〕地形是影响气候的重要因素。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地势高低悬殊,使得我国的气候更加复杂多样。

    〔板书〕1、地势高低悬殊,地形复杂多样,使我国气候更加复杂多样。

    〔提问〕2、举例说明不同的温度带、干湿地区、植物和农作物品种有什么不同?

    (教师提示,学生回忆、思考并回答。)

    2、复杂多样的气候条件对农业生产有什么好处?

    (教师提示,学生回答。)

    〔讲述〕我国气候复杂多样,因此,世界上大多数农作物和动植物都能在我国找到适合生长的地区,从而使我国的农作物及各种动植物资源极其丰富。

    〔板书〕

    3、气候复杂多样,使得我国的农作物和动植物资源极其丰富。

    (复习巩固)

    1、我国气候有哪些主要特征?

    2、我国气候为农业生产提供了哪些有利条件?

    【板书设计】

    第四节 气候特征

    一、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

    1、季风气候显著:受冬夏季风交替影响,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暖热多雨。

    2、大陆性气候强烈。

    (1)冬季气温比世界同纬度地区偏低,夏季气温比世界同纬度地区偏高,气温年较差大。

    (2)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年际变化大。

    二、雨热同期

    1、夏热是我国气候资源的一大优势。

    2、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水热搭配好,对农作物、森林、牧草的生长十分有利。

    三、气候复杂多样

    1、多种多样的温度带和干湿地区,是我国气候复杂多样的标志。

    2、地势高低悬殊,地形复杂多样,使得我国气候更加复杂多样。

    【地理教案(范文五篇)】相关推荐
    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优秀范文模板

    充分准备一份教案是一名优秀教师的职责所在,我们可以通过教案来进行更好的教学,每一位教师都要慎重考虑教案的设计,你是否在烦恼教案怎么写呢?可以看看本站收集的《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优秀范文模板》,希望能够为您提供参考。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新的一学期又开始了,为了在新的学期里把工作做好,把我...

    2024春四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

    按照学校要求,教师都需要用到教案,教案在我们教师的教学中非常重要,做好教案对我们未来发展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如何才能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特地为大家整理的“春四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20xx春四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本学期我继续担任四年级的班主任,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现拟订本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