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案
  • >导航
  • >教学论教案精品
  • 教学论教案

    发表时间:2024-04-28

    教学论教案精品。

    教案课件是老师教学工作的起始环节,又到了写教案课件的时候了。准备好了教案课件的前期工作,这样才能让课堂的教学效果达到预期。最好教案课件是怎么样的呢?下面,我们为你推荐了教学论教案精品,相信会对你有所帮助!

    教学论教案【篇1】

    第三单元观察物体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教科书38页例1、以不同角度观察一个物体

    教学目的:1、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分析事物的能力。

    2、培养学生构建简单的空间想象力。

    3、加强学生之间交流互助。

    教学重难点:帮助学生构建初步的空间想象力。

    教具学具:长方体、正方体、盒子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请同学们猜谜语:“左一片、右一片,摸得着,看不见,是什么呢?”(耳朵)为什么能看见别人的耳朵,却看不见自己的耳朵呢?因为我们观察的角度不一样,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进一步研究观察物体(板书)

    二、新授课

    教师将一个对面涂有相同颜色的长方体举起静止不动,叫生观察并提问。

    1、你观察到的长方体是什么样的?

    2、你至少能看到几个面,一次最多能看到几个面?

    3、通过观察,我们发现了至少能看到长方体的一个面,也可能看到两个面,最多一次能看见三个不同的面,那么请四人小组讨论当我们看到两个或三个面的时候,这些面之间有什么联系呢?

    抽小组汇报,师点评,“看到的面都是两个或三个相邻的面,不可能一次看到长方体相对的面,运用这个知识可以解答一些简单的数学推理问题”。

    三:构建空间想象力

    1、师出示一个正方体要求生正面观察,并想象画出从左面,从上面,从右面观察正方体的样子。

    2、师再次出示一个一组对面是正方形的牙膏盒,给学生从不同角度先进行初步观察,再将牙膏盒横对着学生,要求学生想象画出正面右面上面牙膏盒的样子。

    再将牙膏盒竖对着学生,要求学生想象画出正面右面上面看到牙膏盒的样子。

    四:巩固练习

    完成练习八的1-2题。

    五:兴趣探索,根据以下几幅图找出1的对面是几,2的对面是几,3的对面是几。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39页例2,从不同角度观察两个物体。

    教学目的:1、培养学生从不同角观察分析事物的能力。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重难点:使学生从形象构建抽象的想象能力。

    教具学具:一个球体、一个圆柱体、正方体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对一个物体从不同角度进行了观察,也发现了从中的奥秘和乐趣,今天我们将两上物体从不同角度进行观察,体验从不同角度看世界。

    二:新授课

    1、师将一个球体和一个圆柱体按例2摆放在讲台上,抽生的小组为单位上台观察,燕记住从正面上面左面右面,观察到的样子记下来,再回到位置上把从四个面观察到的画出来,并同方交流。

    师抽生把画出的图形展示出来,集体评议。

    2、完成39页例2及做一做(展示评议)

    三:构建空间想象力

    1、将两个完全一样的正方体并排放,要求生想象画出以不同角度看到的样子(强调左右面是重合,故只能看见一个正方形)。

    2、将一个正方体和圆柱体并排放,要求生想象画出从不同角度看到的样子。

    完成练习八第3题。

    课后反思: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41页例3,从不同角度观察多个物体。

    教学目的:1、进一步培养学生从多角度观察事物物体。

    2、能分辨较复杂物体不同角度所观察的情况。

    3、更一步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教学重难点:1、变形象思维为抽象思维。

    2、明晰物体组合摆放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教具学具:小正方体若干。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出示由若干小正方体组合而成的正面图形请学生们猜是由几个小正方体组合而成的,并说明理由。师:看来要了解物体的真面目看一面是不够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索较复杂物体的观察(板书)。

    (二)新授课

    师出示四个小正方体按例3摆放在讲台上,以同方为单位,画出其左面正面上面所观察到的图形,抽生展示并说明其理由。

    (三)巩固练习

    1、完成例3及做一做。

    2、完成练习九1-3题。

    (四)动手操作,思维拓展。

    学生按老师要求摆小正方体。

    (1)用5个小正方体摆从正面看到的图形(你能摆出几种不同的方法)。

    (2)用四个小正方体摆出从正面看是,从左边看也是的情况。

    (3)根据下面从不同方向看到的图形摆一摆,从正面看

    从左面看也是

    (有多少种不同摆法,最少要用多少个小正方体,最多只能用多少个小正方体。)

    五、课外作业:练习九4-6。

    课后反思:

    教学论教案【篇2】

    《认识单双数》说课稿

    一、说教材

    在一次“报名小站”活动中,幼儿从1开始报数一直到40,为了配合接下来的律动表演,扩大活动空间,我说:“请单数的小朋友向前走一步。”小朋友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然后问我:“老师,什么是单数?”我恍然大悟,原来他们没有这方面的经验。

    而认识单双数是幼儿园大班上学期的数学内容之一,数学活动本身就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在教学中容易枯燥乏味,影响幼儿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而《纲要》中明确指出:“数学教育的目标是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会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在这一精神指导下,我构思了本次认识单双数的活动内容,确立了基本目标:

    1、认识10以内的单双数;

    2、培养思考、归纳及探索能力;

    3、锻炼大肌肉的活动能力。

    根据目标,我把重点定位于幼儿在亲身操作中,能掌握10以内任意数是单数还是双数。

    活动难点是:幼儿能根据排序规律,归纳出20以内单双数的排列规律。

    我班幼儿的求知欲特别旺盛,为了在活动中充分调动幼儿各种感官的参与,我准备了以下材料:恐龙10个、布袋一个、幼儿操作卡人手一份、跳格子1—20两套、数字卡1—20、教师示范图片一张。

    二、说教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游戏是每个孩子都感兴趣的活动。为了使幼儿轻松愉快地掌握枯燥的概念,我采用了游戏法:恐龙是幼儿喜欢谈论的话题,而我班正进行恐龙这一主题,所以让幼儿为小恐龙两个一组排队时,孩子们非常踊跃,一下子吸引了幼儿的兴趣,使他们能主动、自愿加入到活动中,成为活动的主人。

    我还运用了操作法,让幼儿通过亲自动手操作直观教具:小动物是幼儿十分感兴趣的,因此准备了许多小动物卡片,让幼儿给小动物两个两个排队,从而发现有的动物找到了朋友(2个小动物一对),有的没有找到朋友(单出来一个)。这样使幼儿大胆、主动地去探索,以自己的方式获得单双数经验,真正体现幼儿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我班幼儿有过探究螃蟹、汽车、超市的经验,因此,在整个活动中,我以鼓励为主,引导幼儿在操作中感知小动物排队的规律是一个单出来,一个组成对,一个单出来„„接着,我又提供数卡和20个圆点卡,请幼儿找出20以内的单双数。整个过程层层深入,先认识单双数,再探索规律,后了解20以内的单双数,使幼儿在攻破难关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快乐,这也契合了《纲要》中关于教师应成为学习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的理念。

    此外,我还运用了归纳法,引导幼儿将自己的操作结果进行概括,得出单双数的含义,这种方法能帮助幼儿理解比较复杂的数学概念,提高幼儿的概括能力。

    学前班幼儿已具有很强的自尊心,因此我还运用了赏识激励法。幼儿每回答完一个问题,我及时给予肯定,对于回答错误的幼儿我给予这样的评价:你的声音真响亮、你站的真直、你真勇敢„„面向了全体,照顾了个体差异,让每个幼儿都充满信心。

    三、说教学程序

    为了充分调动幼儿的各种感官参与活动,我采用了由易到难,环环紧扣的方法组织本次活动。

    (一)、摸口袋,引起兴趣。

    《魔笛》是幼儿喜欢的动画片,因此,我以神秘的口吻问:“你们看,这是魔法师的口袋,里面会藏些什么呢?”孩子们都争着抢着想来摸口袋,一下就调动了幼儿参与活动的欲望。运用幼儿最喜欢的恐龙来复习10以内的数数,幼儿能开心、认真地进行点数。结合幼儿做操、散步时两人一对手拉手的日常生活经验,我创设了问题情境:恐龙要过山洞了,一次只能过两只恐龙,请幼儿来为恐龙两个两个排好队,为后面的单双数学习留下伏笔,使数学活动由枯燥变得生动有趣。

    (二)、幼儿探索操作。

    “实践出真知”,幼儿自己探索发现的答案,对幼儿的印象是十分深刻的。首先我采用了讲解示范法,让幼儿先观察:小动物是怎样排列的?(竖排从1到10)及点数每一列动物的数量。还请两名幼儿为小动物排队,第一名幼儿给3只小兔排队,他按照我的预想完成了;第二名幼儿为5只小狗排队,他将上面两只小狗圈在一起,又将下面两只小狗圈在一起,中间的一只单出来,这样不利于全体幼儿一目了然地进行观察。于是我引导幼儿讨论:怎样圈才不至于将某个小动物落下?幼儿说出了从上往下圈和从下往上圈,这样幼儿知道了快捷的操作方法,我马上给他们投放了有数字1——10和相等数量的小动物卡片,让他们操作,使幼儿成为活动的主人,从而获得数学知识和经验。

    (三)、学习单双数概念。

    此环节运用了自由探索的观察法,请幼儿说出自己的操作结果:都找到对的有哪些动物?它们的数量是多少?有一只单出来没找到对的是哪些动物?它们的数量是多少?组织幼儿相互讨论,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幼儿学会了交流。当我请幼儿将单出来的动物与相应的数字圈起来时,出现了问题:个别幼儿将数字1——10都圈了起来。“解决问题应该是数学课程的中心”,我请幼儿进行小组讨论,并请每组选出一位组长来汇报自己组的讨论结果,一组说:“圈一个单出来的,下一个用手遮住,再圈下一个。”另一组说:“将单出来的动物和数字一起连起来„„”我和孩子一起分析大家的发言,同时对出错的幼儿进行了单独讲解和指导。最后,师生共同归纳出单双数的含义,这样一来加深了幼儿对单双数的理解,使幼儿的数理逻辑智能得到了发展。

    (四)、找规律。

    这是活动的一个难点。先请幼儿看图说出单数有哪些,双数有哪些,再看图说出某个数字是单数还是双数。根据幼儿思维由形象到抽象的特点,我将图片换成数字卡,让幼儿指认单双数,为的就是能引导幼儿自然的得出单双数的排列规律。结果是幼儿能说出20以内单数有

    1、

    3、5„„19,双数有

    2、

    4、6„„20,但离开图片随便问7是单数还是双数„„,幼儿出错很多。教师要给幼儿出错的权利,并把幼儿的错误作为他们思维和认识水平的线索。幼儿出错时,教师不要为了得到正确答案而追问幼儿,因为追问会使幼儿变的谨小慎微,失去心理上的安全感。我没有紧追答案,而是请全体幼儿集体来改错。

    (五)、游戏:跳格子。

    杜威说过:游戏就像一个“糖衣”,让幼儿在“糖衣”中诱惑,一下把原来难以下咽的“苦药”吞咽下去。此体育游戏是一个检验活动,在得出单双数排列规律的基础上,幼儿“跳出”单双数。游戏中幼儿必须遵守规则和互相谦让,从而使幼儿的人际交往智能得到提高,身体运动智能也得到了发展。

    四、说活动反思

    1、整个活动条理清楚,结合幼儿日常生活经验来学习单双数。并运用观察法、归纳法、操作法、游戏法、赏识激励法,特别是操作法的运用,是突破重难点的一个不可缺少的方法。因为在操作中,能引起幼儿思维的积极探索,教师引导幼儿讨论操作结果,达到了帮助幼儿整理经验、明确概念的目的。

    2、幼儿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为小恐龙、小动物排队,幼儿表现出高昂的情绪。教具的运用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是幼儿付出智力上的努力能独立完成的。在操作中,幼儿能自己开动脑筋探索知识,获得经验,并运用各种感官参与,多种智能得到了发展和提高。

    3、难点的达成不理想。首先,教师在操作上不够熟练和利索,使幼儿的思维限于不连贯性;再次,幼儿总结20以内单双数排列规律时,时间较仓促,方法单一,造成幼儿的不理解,教具的投放种类还应该再多一些。怎样才能让幼儿准确地掌握任意一个数是单数还是双数?这是我下一步应该认真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本次活动以游戏开始,在游戏中收尾,整个活动贯穿于一系列动静交替的游戏中,并结合幼儿的日常生活经验和恐龙主题,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单双数。丰富多采的形式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形象起来,让幼儿更容易接受,更喜欢学习。

    2011-2012学年度上学期

    说课稿

    木老元中心学校

    赵爱芝 2012年1月

    2011-2012学年度上学期

    教学设计

    木老元中心学校

    赵爱芝 2012年1月

    《认识10以内数的单双数》教学设计

    一、设计思路

    幼儿区别和理解10以内数的单双数,首先要了解单和双的概念,即知道一个物体为单,两个物体是双,知道一组物体如果两个两个数,数到最后正好数完的是双数,数到最后还剩一个的是单数,并能进行实际操作。能够运用上面的技能区别10以内数的单双数。如6个物体先用数字6表示,然后通过操作知道6个物体是成双,即确定6是双数。经过这一过程,幼儿可以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10以内的单双数,并且可以举一反三。

    二、活动目标

    (1)能区别10以数的单双数。 (2)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三、重点与难点

    理解单数和双数的含义。

    四、活动准备:

    1、在活动室里放置一些成单成双的物品

    2、各种水果、动物、教学卡图片

    五:活动流程

    感知――操作――理解――迁移

    通过寻找活动感知单和双的含义。

    (1)让幼儿找出自己身上成双和成单的东西。

    (2)让幼儿在活动室里找成双和成单的物品。

    (3)让幼儿说出大自然中成双或成单的物体。 2.通过操作活动形成区别单双数的技能。

    (1)教幼儿认识汉字:单、双。

    (2)讨论如何知道某组物体是成双还是成单的,如班上的小朋友数是单还是双?让幼儿了解区别单双数的操

    作定义,即“两个两个数,„„” 3.通过讨论理解如何确定某数是单数还是双数。

    (1)出示1~10的数字让幼儿将数字分为单数和双数两类。 (2)讨论为什么

    1、

    3、

    5、

    7、9是单数,

    2、

    4、

    6、

    8、10是双数。

    先让幼儿在每个数字下贴上相应的水果或动物卡片,然后用操作定义去证明。

    (3)出示图片,让幼儿判断图上的物体是成双的还是成单的。

    讨论用什么方法可以很快作出正确判断(该环节着重训练幼儿思维的灵活性。)

    (4)通过迁移活动培养幼儿举一反三的能力。

    为幼儿提供超10的物体,让幼儿区别单和双。 反思:幼儿在了解单双数概念的基础上通过动手操作加深了对单双数的理解,并能正确判断数字或物体是成双的还是成单的。在训练幼儿思维灵活性的同时也培养了幼儿举一反三的能力。

    教学论教案【篇3】

    比例的意义

    教学内容:

    比例的意义

    教学目标:

    使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能应用比例的意判断两个比能否成比例。

    教学重点:

    比例的意义。

    教学难点:

    找出相等的比组成比例。

    教学过程:

    一、旧知铺垫

    什么是比?什么叫比值?怎样求比值?

    2.求下面各比的比值。

    12:16

    3/4:1/8

    4.5:2.7

    二、探索新知

    1.教学例1。

    (1)实物投影呈现课文情境图。(不出现国旗长、宽数据)

    ①说一说各幅图的情景。

    ②图中有什么相同之处?

    (2)这几面国旗的形状一样,但长和宽却各不相同。请大家算一算它们长和宽的比,看看能发现什么?

    (3)(指教室里的国旗)这面国旗的长和宽的比值是多少?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60:40=3/2

    操场上的国旗的长和宽的比值是多少?与这面国旗有什么关系?

    学生回答长、宽比值。

    2.4:1.6=3/2

    两面国旗的长和宽的比值相等。

    板书:2.4:1.6=60:40

    也可以写成:2.4/1.6.=60/40

    (4)找比例。

    师:在这四面国旗的尺寸中,你还能找出哪些比可以组成等式?

    如:5:10/3=15:10

    5:10/3=2.4:1.6

    15?10=2.4/1.6

    15/10=60/40

    (5)什么是比例?

    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6)1:2是是比例吗?你能把它组成一个比例吗?

    (7)完成教材“做一做”。

    第1题。

    什么样的比可以组成比例?

    把组成的比例写出来。

    说一说你是怎么找的。

    同学之间互相交流,检验各自所写的比例。

    第2题。

    学生独立写比例,看谁写得多。

    同学之间互相交流,说一说你是怎么写的,一共可以写多少个不同的比例。

    3.课堂小结。

    (1)什么叫做比例?

    (2)一个比例式可以改写成几个不同的比例式?

    三、巩固练习

    完成课文练习六第1~3题。

    教学论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会认“压,乱,垂,虹”四个生字,会写一个生字“垂”。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充分感受雷雨前的情景,初步感知雷雨中,雷雨后的景象。

    3.联系生活,培养学生有观察天气变化的意识。

    重点:感受雷雨前的情景。

    难点:联系生活感知,感情朗读雷雨前描写。

    课前谈话:

    猜一猜,甲骨文“雨”字。(板书:雨)

    一联系生活,激趣导入

    1、给雨组词。顺势而导: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雨家族里最神奇的成员——板书完整:“雷雨”,齐读课题。

    2、你们见过雷雨吗?你所见到的雷雨是怎样的?指名说。顺势引“雷雨”这两个字写法要点。

    3、导入课文

    二初读“雷雨”,理清脉络

    1、提出读书要求:打开课文到80页,放声朗读,争取把把生字读准确,课文读通顺。

    2、学生自由读文。

    3、检查朗读。

    ▲第一段:

    压下来下起来亮起来叫起来

    自由读——指名读——跟读

    ▲第二段:这个词你会读吗?(课件:乱摆)指名读,组词

    ▲第一、二段:课件点红:蝉蜘蛛指名读。

    你发现了什么?

    你还知道哪些带有虫字旁的小动物呢?

    出示图片、文字(课件:蜜蜂蜻蜓蝴蝶蚂蚁)

    ▲第三段

    ▲第四、五、六段

    ▲第七段

    ▲第八段

    (课件:彩虹)指名读。出示:虹,看到虹字的部首,质疑、释疑,师讲述虹为什么是虫字旁。

    4、书写“蝉、蜘、蛛、虹”

    当虫变成了偏旁以后,它有什么变化吗?

    教师范写“虫”字旁。再范写词组:蜘蛛。学生接着书写:蜘蛛。

    提醒:胸离桌一拳,眼离书一尺,手离笔尖一寸。写好的小朋友再去默读一下课文,在心里和自己说说,读了课文,你都知道了什么?

    5、交流初读感受,看图理清层次。

    ①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课件出示3幅图片)——(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

    ②图片对应找段落

    ③交流并板书。

    三研读“雷雨前”。

    读1-3自然段,想想雷雨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

    1、课件出示1——3自然段,自由读,指名读。交流,雷雨来临之前天气有了哪些变化?

    2、品味词句,感受变化

    句子一: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

    指名读。

    ①抓“满天”、“黑沉沉”,感受乌云的多。

    ②紧扣“压”,感受心情。

    压向我们的是什么呀?你会有什么感觉?指名读。

    总结这样可怕的乌云,你想送给它一个什么词呢?——乌云密布

    句子二:忽然一阵大风,吹得树枝乱摆。

    ①指名读

    ②说话训练

    ③齐读。

    ③这样的风,你想送给它什么词呢?——狂风大作。

    句子三: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

    指名读。

    ①(课件:越来越亮、越来越响)

    你还能用上这样的形式自己也来说一说吗?课件:——越——越——。自由说,指名说。

    ②情境读

    这越来越亮的闪电和越来越响的雷声交织在一起,就叫做——电闪雷鸣

    过渡:在这样的天气变化下,小动物们有哪些和平时不一样的`表现呢?赶紧到课文中去找找吧!

    句子一:树上的叶子一动不动,蝉一声也不叫。

    ①感受闷热。

    指名读。

    句子二: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

    ①指名读。

    ②辨析比较:在这里,垂下来可以换成哪些词呢?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比较。

    小结:

    总结:采访蜘蛛,读!

    ②垂、讲解字理:读得这么好,接下来让我们来写一写这个垂字吧!

    交流提醒

    师板书、生书空

    除了蝉和小蜘蛛,看看前面的这些小动物,再联系一下生活中尼所知道的一些小动物,看看还有哪些小动物也会接到雷雨公公的通知单呢?你能用上这样的形式说说吗?自由说,指名说。随机采访。

    小结:,齐读。

    3、总结:孩子们,炎热的夏天里,天空中先是乌云密布,又闷又热,忽然间狂风大作,紧接着电闪雷鸣,多么可怕的气氛啊!这些变化都在告诉我们——要下雷雨了!

    齐读第一——三自然段。

    4存疑结课:雷雨前是这样的神奇,雷雨中、雷雨后又会是怎样的情景呢?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

    《雷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认“压,乱,垂,虹”四个生字,会写一个生字“垂,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充分感受雷雨前的情景,初步感知雷雨中,雷雨后的景象。

    3.联系生活,培养学生有观察天气变化的意识。

    重点:感受雷雨前的情景。

    难点:联系生活感知,默读边读边想象雷雨前、中、后的景象。

    一、谜语导入,揭示课题

    孩子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则谜语“有位老兄脾气大,爱发怒的就属他,发起怒来大声吼,伴着成串泪珠下”。谁知道他是谁?(雷雨)

    1、小朋友们见过雷雨吗?你见过的雷雨是什么样的呢?

    2.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20课,共同欣赏一下作者笔下的这场雷雨吧。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自读课文、检查自学

    1、请同学们打开书本,自由地朗读课文。

    (1)读准字音,读通顺句子,不要漏字不要填字。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请教你小组内的同学。

    (2)画出生字、标段落序号。

    2、检查生字、词

    (1)读准生字音:(多方式读字词)齐读、开火车读、个别读。

    (2)小老师带读词语。刚才小朋友读得非常认真,谁来当当小老师带着大

    家读一读这几个生词。

    (3)读准了字音,那么,它们的样子你们都记住了吗?你有什么好方法记住它们。

    (4)书写一个生字:

    (1)这四个字中,你认为哪个字最难写,需要提醒小朋友注意?

    是啊,“垂”不但难读,而且特难写,

    (2)师范写生跟着书空

    (3)生练写(把这个字写两遍。)

    三、理解课文

    同学们生字词学得可真好,下面就让我们一同来欣赏一下这篇课文吧!一年级的时候我们学过一篇课文《要下雨了》还记得下雨前大自然是什么样的吗?(很热、闷、燕子飞的很低、刮起大风、天气昏暗……)

    课文中是怎样向我们介绍的呢?请打开课本默读课文的1~3段,边读边思考雷雨前有什么特点?

    (一)学习1—3自然段雷雨前景象

    天色昏暗:

    你是从哪句话中读出这种感受的?(随生回答出示句子)

    (1)“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你读了这雷雨前的景象后,有什么感受?(同桌交流)

    学生交流:很可怕,很恐怖??

    (你能带着这种(要根据学生说的心情)的心情,读好这句话吗?谁也能向他一样读读。

    师问:“谁能做个压的动作,”学生做动作后,

    师问:(出示乌云图)现在有满天的乌云向你压下来,压的你有什么感觉?谁能再读读?---齐读

    (2)是呀,雷雨前,乌云密布,大地变暗,小朋友门都感到害怕,就连树叶和蝉好象也和我们一样。

    引读:----“树上的叶子一动不动,蝉一声也不叫。”(出示句子)

    你感觉到什么?(雷雨前没有一丝风,闷热,很静,)

    雷雨前没有一丝风,真闷、真热,范读——真安静啊——齐读

    风大:

    (1)“忽然一阵大风,吹得树枝乱摆。”

    怎样是“乱摆”?做动作。(你们看过风吹树枝乱摆的情况吗?你害怕吗?)

    (2)这一阵大风刮得蜘蛛怎么样了呢?它为什么要逃,不呆在树上了?“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

    是啊,风太大了,蜘蛛也知道雷雨快要来了,很害怕,赶紧拉一条丝,垂下来,逃走了。

    你还从哪句中感受到雷雨来临前的可怕呢?

    (5)“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

    出示句子比较:闪电亮,雷声响。

    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

    有什么不同?(“越来越”说明闪电亮的程度和雷声响的程度是随着时间而加大的,)

    (句式训练,出示句子)用“_____越来越______”说句子。

    过渡:同学们说得越来越好了是啊,要下雨了

    (二)感受4-6雷雨中的情景。

    1.雷雨来了,你们看(出示课件)

    (1)课文中的哪几个自然段描写了雷雨中的情境呢?课文中是怎样描写雨中景象的呢?谁来读读?从这里你体会到了什么呢?

    生:雨中的情景:开始雨下得特别急,特别大,后来雨越下越大,窗外的一切都看不清了,最后雷雨由大到小,由急到缓。

    师:说的真好,那你能通过朗读把你的感觉体会读出来吗?。出示“渐渐地”师:这个词是什么意思?(雷声和雨声慢慢地,一点一点变小的过程就叫渐渐地)。谁来再读读这句话?能不能给“渐渐地”换个位置,但意思不变?(出示句子)下面的句子大家试着添加“渐渐地”一词,可以放中间,也可以放在后面、前面,谁来读?

    ①小树长高了。②天气冷了。③爸爸的背影消失在人群中。④我懂得爱是伟大的、无私的。

    师:大家表现的可真棒!掌声表扬。

    (下面我们一起读读4.5.6自然段,再次感受一下电闪雷鸣的雨景。“哗、哗、哗、”读得要重,停顿短一点,表明雨下得急,下得大,“渐渐地,渐渐地”表明雷声由大到小,由急到缓有一段时间,要读得稍慢一些。)

    (三)感受雨后美景

    六月天,孩子的脸,说变就变。刚才还是天空乌云密布,电闪雷鸣,空中狂风怒吼,大雨哗哗哗,可这会儿呢?雨很快就停了。

    1.雷雨后的景色是什么样的呢?你们赶快到课文的7、8自然段去看看雨后的景象吧。

    2.读完了,我们轻轻地闭上眼睛,想一想雨后美丽的景色。生闭眼。

    师范读78。好了,可以睁开眼了。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3.生自由说。

    4.(播放雨后动画).

    5.配乐读。同学们,雷雨过后的景色可真美,我们一起把雷雨后这么美丽的景色读一读。(出示7、8段,音乐)

    多么真实的雷雨啊!作者运用简炼的语言,形象地把一幅夏日雷雨图描绘出来。现在,我们再读读课文,再一次感受这雷雨的变化。

    四、知识拓展

    雷雨天在夏季是一种很常见的自然现象,那在雷雨天我们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日月星辰,风云雷电,山川树木,花鸟鱼虫,大自然就是一副多彩多姿的画卷。它会向你展示美丽神奇的自然景象,大自然更是一部永远也读不完的“书”,它会为你指引着前进的方向,走进大自然,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相信你一定会得到更多的乐趣,发现更多的秘密。

    课后作业:留心观察这一周的天气变化,把它写在日记里。

    五、作业设计

    (1)爱诵读的你,不妨有感情地朗读《雷雨》,进行课文录音。

    (2)爱绘画的你,不妨根据课文的内容,用水粉画一画雨过天晴的美景。

    (3)爱写作的你,不妨模仿《雷雨》,认真地观察家乡的天气,学写一篇观察日记。

    教学论教案【篇5】

    1、认识14个生字,会写10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们在申奥成功时的激动、欢乐和自豪。

    3、初步了解课文按不同地点连段成篇的方法。

    4、增强学生民族自尊心、自豪感。

    1、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们在申奥成功时的激动、欢乐和自豪。

    2、识字教学

    1、教师以饱满的激情,回忆1993年申办2000年奥运会的经历及两票之差败给悉尼的惨痛,讲述2001年的申办的成功与巨大的喜悦。(反思:北京申奥成功,是整个中国的成功,是很好的爱国教育题材。这次竞争是体育的竞争,也是经济的竞争,环保的竞争,文明素养的竞争,国际形象的竞争,我们赢了,不仅是北京赢了,申奥赢了,更是中国赢了,中华民族赢了,相对于八年前我们以两票之差输给悉尼的惨痛,八年后,我们北京以新的精神面貌再次参与竞争,以极大的热情企盼的08年的奥运会能在北京举行,又是何等的喜悦?所以,我对北京的申奥背景做了介绍,用来帮助学生理解申奥成功的重大意义,从而理解课文中人们的激动心情和自豪感。这堂课的教学也说明了,情感疏通的重要性,我以我两次参与收看申奥结果时心境的巨大反差的历程,让孩子很好地体会到了申奥的大事,让每一个国人都热血沸腾。孩子们读起课文来,感情自然就更丰富了。)

    2、激情:播放申办成功欢庆的视频资料,说说,看完了,你有什么感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把这激动场面化为生动文字的课文。板书课题:我们成功了。

    3、齐读课题。理解成功。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画出生字。

    2、小组内读课文:标出自然段,互查生字读音。提出不懂的问题。

    1、指名读各自然段,教师与学生评价重点强调生字读音。

    2、出示词语,抢读。

    3、游戏识字巩固:抢卡片。说说你用什么方法识记生字的?

    1、课文写了哪些地方的欢乐场面?(反思:在学生讨论并充分朗读的基础上再肯定:天安门广场和中华世纪坛。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给学生充分的阅读时间,不剥夺后进生的学习、感悟机会。)

    2、朗读课文。重点朗读2、3自然段。

    1、教师以激动、自豪的语气范读。

    2、你从老师的范读中听出什么?

    3、还记得这欢呼雀跃的激动情景吗?你敢跟我挑战吗?谁想朗读?

    3、学生自由读:读出激动自豪的语气。

    4、指名朗读,师生共评。

    现场采访活动:几位同学表演课文描写的天安门广场欢乐群众中的一员,一名同学扮演同样激动兴奋的记者,对他们进行采访,请他们自由谈谈:“我们北京申奥成功,作为一名中国人,你是怎样想的,你现在的心情怎样”等等

    1、学生观察分析字的结构。

    2、请班上写字最漂亮,观察最仔细的同学提醒、讲解字的主笔。教师补充。(反思:在教学写字的过程中,经常发现有的孩子对观察哪笔是这个字的主笔,哪个笔画在田字格的哪儿,有了疲劳和厌倦感。他们往往提不起兴致来集中注意力,无法认真关注在教学中,使得我的写字教学事倍功半,但偶然间发现,当我说:“我将请观察最仔细,写字最认真的同学来提醒大家,在黑板上书写”的时候,效果就大不一样了,孩子们就变得专心了,兴致盎然了。)

    3、教师范写,学生书空。

    五、小结。拓展:畅想2017,20017年,北京会有什么变化?你有什么打算?

    教学论教案【篇6】

    1.自由朗读,借助工具书,扫清读音障碍。

    2.分角色朗读

    3.复述故事情节。

    要求:按照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复述小说故事情节。

    明确:

    故事的开端:相识知己,慷慨买画

    故事的发展:推荐古画,离奇失踪(牺牲)

    故事的高潮和结局:赎画知画,无偿转赠

    参考:

    故事的开端:保定富户刘三爷与裱画铺的常先生相识,互相佩服。三爷对常先生推荐的字画全都买下,从不斩价。

    故事的发展:一天,常先生推荐了一幅古画,说是无价之宝,要价三千大洋,之后常先生就消失了。后来三爷得知常先生是革命党,在京城被杀。

    故事的高潮和结局:尽管有人怀疑此画的真赝,但是三爷始终珍藏此画,哪怕家境败落也不变卖。最后三爷遇到画商王商人,知道了那幅古画的真正价值,王商人“饿死不卖收藏”的承诺让三爷倍感欣慰,将全部收藏无偿赠送,为国宝找到了一个合适的去处。

    教学论教案【篇7】

    指导教师:王梅陈荣生

    跳棋兴趣小组周活动安排表

    跳棋兴趣小组教案

    第2周 讲解跳跳棋基础知识

    教学目标:

    1、认识跳跳棋

    2、了解跳跳棋基本走法

    教学过程:

    一、认识跳跳棋

    幻灯片展示跳跳棋,认识跳跳棋。跳跳棋可以两人玩,也可以多人玩,最多六人,最少2人。双人或者四人、六人玩时,棋子都是的摆放在棋盘中相对的位置上,三人玩时因为是单数,都没有直接的对手,所以棋盘中相对的位置都是空的,棋盘的摆放各空一个位置。谁县把对面的阵地全部占领,谁就取得胜利。

    二、明确跳跳棋基本走法

    棋子的移动可以一步步在有直线连接的相邻六个方向进行,如果相邻位置上有任何方的一个棋子,该位置直线方向下一个位置是空的,则可以直接"跳"到该空位上,"跳"的`过程中,只要相同条件满足就可以连续进行。谁最先把正对面的阵地全部占领,谁就取得胜利。 ????

    三、判断正误

    幻灯展示几种下棋方法,判断正误。强调不可无规则随意乱跳。

    第3周讲解两人对弈的基本方法

    教学目标:了解两人对弈的方法和技巧

    教学过程:

    一、摆棋

    只要是在相对的位置就可以

    二、对弈过程演示

    1、谁先占领对方阵地,谁就取得胜利。因此要尽力往对方的阵地上走。

    2、学会给自己的棋子作铺垫,让棋子有地方可跳;

    3、在基本走法的基础上,要学会能多走几部就多走几部;

    三、生练习,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第4周两人对弈练习

    教学目标:练习巩固两人对弈的走法

    教学过程:

    一、回顾上节课所学

    1、生回顾

    2、教师总结

    二、分小组练习,教师从旁指导

    三、合作学习

    1、以好带差,确保都掌握基本的走法

    2、比一比,谁最棒

    通过自由活动,看谁一步能走的格子最多

    3、总结

    第5周 跳跳棋两人对弈竞赛

    教学目标:强化两人对弈走法

    教学过程:

    一、按年级分组竞赛

    采用一局定胜负的比赛规则

    二、年级获胜者组合竞赛

    采用一局定胜负的比赛规则

    三、获胜者跨年级竞赛

    采用三局两胜的比赛规则

    第6周 讲解跳跳棋三人对弈方法

    教学目标:学习三人对弈的走法

    教学过程:

    一、摆棋

    与二人对弈不同,在相对的位置上无法摆棋,否则会多一个人没有对手,为公平起见,都摆在相邻的位置上,相对的位置上都没有棋子。

    二、对弈过程演示

    2、谁先占领对方阵地,谁就取得胜利。因此要尽力往对方的阵地上走;

    2、学会给自己的棋子作铺垫,让棋子有地方可跳;

    3、在基本走法的基础上,要学会能多走几部就多走几部;

    4、三人对弈的棋子数比较多,更考验下棋者的方法和技巧。

    三、生练习,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第7周 跳跳棋三人对弈练习

    教学目标:练习巩固三人对弈的走法

    教学过程:

    二、回顾上节课所学

    1、生回顾

    2、教师总结

    二、分小组练习,教师从旁指导

    三、合作学习

    1、以好带差,确保都掌握基本的走法

    2、比一比,谁最棒

    通过自由活动,看谁一步能走的格子最多

    3、总结

    第8周 跳跳棋三人对弈竞赛

    教学目标:强化三人对弈的走法

    教学过程:

    一、按年级分组竞赛

    采用一局定胜负的比赛规则

    二、年级获胜者组合竞赛

    采用一局定胜负的比赛规则

    三、获胜者跨年级竞赛

    采用三局两胜的比赛规则

    第9周讲解跳跳棋四人对弈知识

    教学目标:学习四人对弈的走法

    教学过程:

    一、摆棋

    与二人对弈相似,在相对的位置上摆棋。其中有一组位置空置。

    二、对弈过程演示

    5、谁先占领对方阵地,谁就取得胜利。因此要尽力往对方的阵地上走;

    2、学会给自己的棋子作铺垫,让棋子有地方可跳;

    6、在基本走法的基础上,要学会能多走几部就多走几部;

    7、四人对弈的棋子数比较多,更考验下棋者的方法和技巧。

    三、生练习,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教学论教案【篇8】

    教材分析

    《地球爷爷的手》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31课。课文以小学生喜爱的童话故事形式出现,通过熟桃子自己落地的事,生动形象、深入浅出地向学生介绍了地心引力这一比较深奥的科学现象和科学常识,鼓励学生留心身边的科学,从而爱科学、学科学。

    学生分析

    班内男生占学生总数的六成以上,大多数学生活泼、大胆且独立。他们对科普类的读物十分感兴趣,爱读《少儿十万个为什么》、《儿童千百问》、《小哥白尼》等书刊。他们的知识面较宽,对许多事情充满好奇。经过一个多学期的培养和训练,他们已掌握了一些识字方法,绝大多数的学生识字速度较快,又喜欢朗读,特别是分角色朗读更受他们的欢迎,但他们有意注意的时间还是较短,好动、好玩。

    设计理念

    1、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积极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学应以学生自读自悟、自学探究为基础,大力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而要一年级小学生达到这个理想目标还不太可能,因此教师的有效引导显得更为重要。

    2、架设生活与教材联系的桥梁,引导和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内心感受,注意培养学生对事物有正确的情感态度。

    3、使朗读成为学生学习和探究的重要手段。让学生在自主、民主的氛围中学习,自主地读、说;在自读自悟、主动探究中认识生字,读懂故事,初步了解地心引力,同时对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中的科学奥秘产生兴趣。

    教学目标

    1、认识俩、摘等7个生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有请求语气的句子。

    3、能读懂课文的内容,对地心引力现象发生浓厚的兴趣,并大致了解这一科学常识;从而对身边的一些科学现象探求的欲望更强烈。

    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玩纸飞机吗?你在玩纸飞机的时候最希望的是什么?(学生各抒己见。预测学生心理:最希望纸飞机能飞得更高更远)

    好,现在你们想玩一次吗?我们来比比谁的纸飞机飞得远、飞得高。(学生放飞自己折好的纸飞机。然后老师也放飞一次纸飞机。)

    (遗憾地)呵,不管我们的纸飞机能飞多远、多高,最后它们总是会掉下来。想知道这是为什么吗?读懂了课本上的这个故事(板书课题),你们就能找到答案了。(齐读课题《地球爷爷的手》。)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学知识越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就越感兴趣。学生们爱玩纸飞机,而纸飞机必然落下这一现象,正与课文的核心内容密切相连。因而以此为切入点,让生活走进语文学习,走进学生的认知世界和情感世界,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二、读文、识字、探究、感悟。

    1、提出自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出自然段。(学生根据要求独立读课文。)

    明确读的要求,对一年级的学生来说十分必要,这样可以提高读书的效率,有利于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认读带有拼音的生字:俩、摘、伯、而、且、踢、引。(反馈时,学生想读哪个就读哪个,读对了的,其他学生跟着将这个字读3遍。)

    鼓励学生以主人翁的态度对待学习,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创设宽松、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努力使学生获得成就感。

    3、认读没有拼音的生字:以小组比赛的形式读。(小组开火车认读生字,读得全对的小组能得到5颗星。)

    比赛是学生特别喜欢的方式,而小组比赛更有助于培养团结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

    4、认读本课的生词:他俩、摘桃子、伯伯、而且、踢到、地心引力。(学生先独立认读,然后再给大家读自己想读的那个词,最后集体边击掌边认读所有的词2遍。)

    5、这篇课文共有多少个自然段?(让学生用手势表示。)

    6、你喜欢读哪个自然段就给大家读哪个自然段。(先自由练习读,然后指名自由选自然段读。其中着重读第五、七、十自然段。)

    打破传统的串讲形式,以学生的自主阅读为主,学生自己能读懂的教师就不再去多讲,充分让学生自读、自悟,让学生学会主动学习。

    7、感悟地球爷爷说的话:读了地球爷爷说的话,你们知道了什么?(先以四人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组内交流和讨论,再以小组的形式发表交流和讨论的结果。)

    从小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的意识和习惯。

    8、读了课文,你们有没有不明白的地方?(自由质疑,学生能解答的就让学生自己去说,教师不作具体的答复。)

    学而不思则罔,质疑是思维的火花;质疑应该从一年级开始培养。

    9、类比感受,体验引力。(让学生以四人小组的形式做实验,观察当回形针靠近磁铁时,会产生什么现象;然后让学生说说自己的发现。)

    化抽象为具体,努力让学生亲自感受。引力本来就是抽象的,一年级的小学生更难建立地心引力的概念。但这个小小的实验却能让学生直观而形象地感受到它。

    10、指点:我们地球爷爷的心脏就像这些磁铁一样具有引力,而且它的引力要比磁铁的不知大多少,能吸引住地球上的一切,它的这种引力就叫地心引力。现在你们能明白为什么纸飞机不管多轻,最后总是会掉下来了吗?(板书:地心引力)

    11、练习分角色读课文。(以四人小组的形式练习,再分别请愿意展示的小组给大家戴头饰表演读。)

    三、拓展与巩固。

    1、你们还能举出哪些例子说明地球爷爷有手也就是地心引力?(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感受,各抒己见,师生共同评议。)

    2、指点、展示:我们的地球爷爷,它用那双有着很大很大力气的手地心引力,牢牢地抓住了地球上的一切。看(在地球仪上粘贴高楼、人等立体模型。)大家想想:如果地球爷爷没有手了,我们的世界会是什么样?(自由想像说。)

    3、总结谈话:关于我们的地球爷爷还有许多有趣的事情呢!只要同学们能多看多想,就会有很多新的发现。让我们睁开双眼,开动脑筋吧。

    四、作业设计。

    努力把课文读得更好。朗读全文给家人听,说说自己学到的新知识。

    找找有关地球知识的书刊读一读,并带到学校来和同学交换着读。

    评析(应学俊)

    课的开始,就是一个设计和实施都很成功的教学片断,它的成功和精彩不仅仅在于活跃了课堂气氛,也不仅仅在于巧妙地导入了新课。

    一、有效地激发了学生探究的兴趣。

    我们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兴趣就有了主动探究的重要基础。所以,激发探究的兴趣是教学成功的关键,是教师应始终致力去做的事情。但怎样使学生对课本上要学习的内容产生兴趣?这是有规律可循的。这位执教的老师成功地运用了这样两条激发兴趣的规律:(1)当所学知识可以解决生活中与自己密切相关的疑问的时候,学习者会对所学内容产生兴趣;(2)当所学知识揭示了自己习以为常的现象中的新的含义的时候,学习者会对所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学生喜欢玩纸飞机,但纸飞机总是要落到地上,这是学生习以为常的,谁也没去考虑过其中的为什么,就像课文中写到的桃子熟透了会自动掉到地上一样。现在,老师又把学生熟悉的生活搬到课堂上,调动了学生的生活和情感的积累,启发他们架设并建构新知的平台,教师巧妙的强调使学生开始兴趣盎然地注意这个平时没去思考过的熟悉的现象。这样,他们在对课文的探究性阅读中必然是主动、积极的。

    二、从课的一开始就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实践性。

    这节课开头的教学过程,充分说明了教师对学生学习主体性的认识是比较到位的。试想:如果不是让学生们自己放飞纸飞机,而是教师演示放飞,那样的效果是不能和现在这样相比的。由学生自己来放飞纸飞机,这就使学生再次亲身体验、感受地球爷爷那看不见的大手,这很好地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实践性;而教师再次演示放飞纸飞机,则强化了本节课要探究的主题,体现了教师引导者的作用。

    三、教学环节二、三与教学环节一的关系。

    如果说教学环节二、三是精彩的,学生的表现很令人振奋,与课的开头真是首尾呼应;但遗憾的却是看不到教师的精彩表现。这说明什么呢?

    可以说,没有成功的激趣导入,就没有学生主动积极的阅读探究和兴趣盎然的朗读练习实践,于是也就不会有教学环节二、三学生精彩的反馈,就不会收到这样的教学效果。我们可以看到课堂上飞起纸飞机以后对学生的主动学习探究所产生的效应。学生学习探究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这就是教师最精彩的表现,而无需教师再去表现自己的才华了;因为教师的精彩表现就应该是常常呆在舞台一边的高明的引导者和组织者,而不是舞台的主人演员。

    以上精彩教学片断再次告诉我们:教学必须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使他们切实感受到学习的个人意义和价值,使学生对所学内容兴趣盎然,乐于探究;对小学低年级而言,高屋建瓴地组织小小游戏,有时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应当始终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帮助他们架设并构建新知的平台。这些,是教学成功的基础和前提。

    教学论教案【篇9】

    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逐步养成关注生活中的设计的习惯,学会从不同的审美角度欣赏、分析、评述一件生活用品的设计效果,认识实用与美观有机结合的设计原则。

    教学重点:

    学会从不同的角度欣赏生活用品。

    教学难点:

    如何理解生活用品美观与实用的有机结合。

    教师教具准备:

    优秀生活用品设计作品欣赏投影或多媒体课件;生活用品实物数件。

    学生学具准备:

    每人带一件生活用品实物,如小钟表、小茶杯、小像框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课前准备情况

    二、引导阶段:请学生以一件自己喜欢的生活用品为例说出喜欢它的理由(从功能、造型、色彩等方面),导出本单元的学习内容。

    三、进入新课:

    1、我们日常生活的用品应该是实用的,同时又是美观的。日用产品不仅给使用者带来方便,也使人们在使用时感到舒适和愉快,很自然地给人以美的享受。我们应该学会在生活中观察和分析接触到的工业产品,认识设计的成功和不足,提高我们的审美能力。

    (活动一)多媒体展示古今中外的几种优秀生活用品,引导学生欣赏,师生共同分析,学生发表意见,教师提示和归纳。

    (1)果盘:缠枝鸡冠花纹的纹饰,色彩古朴典雅,构图大方简洁,放置水果时,与水果的鲜艳色彩形成鲜明的对比,缠枝加水果,同类物在平面、立体上的结合形成了统一的美感。不放水果时,也是一件美观的案头摆设。

    (2)木椅:金字塔式的造型,使人有稳固,安全的

    感觉,可以放心的倚坐休息,木质部分单纯的造型,朴实的色彩和原始感的木纹,与现代气息浓厚的椅垫形成对比,似乎暗示了现代人与大自然的融合。

    (3)手机设计图:A款,流线外形和金属质感,传达出独特的信息,置于掌上似乎可以操控穿梭于太空的飞行器;B款,方正规正,拥有它的人应该是诚实、严谨、一丝不苟的专业人士;C款,蓝色的屏幕,游戏机式的按钮设计,外观上可以强化的机器性特征,一定是喜欢寻求刺激的小伙子们的掌中爱物;D款,机盖合起后呈简洁的弧形造型,拿在手中、置于袋里,都会使人感到舒适。

    (4)咖啡具:瓷釉颜色柔美和谐,旋涡纹的纹饰体见了原始彩陶的纹饰,其色彩又与咖啡的颜色相调。盖上无钮,防止打开放在桌上滚落打碎。至于把手造型的设计,则充分考虑了手持时的力学原理,其舒适省力是显而易见的。

    (5)椅子一组:用最少的材料,最简洁的造型,最单纯的颜色,有最舒适的感觉,也许是这组椅子的设计者所要追求的。不用时尽最大可能节省放置空间的问题饱为你想到了,同时,多把椅子组合在一起形成的新的立体构成造型,象一座抽象形态的现代雕塑,不也觉得很美吗?

    2、设计者在设计各种用品时不仅要考虑美观而且充分考虑了实用的各种细节,着实让人感动。申国有句古话叫"学以致用",即物品的存在都有它特定的用途的,所以,产品的设计首先要考虑它的用途(功能),同时,人对物质产品还有精神方面的要求。(欣赏红

    漆花形洗子)漆器制造在申国有悠久的历史,在自然的花朵形状的基础上加以规整化,是一件实用与美观结合得非常好的作品。(活动二)请学生拿出自己带来的各种生活用品,共同

    讨论它们的设计好在哪里,有什么缺点。(活动三)将几件相同用途的生活用品放到一起对比欣赏,展开讨论:同是喝水的环子,你更喜欢哪只,为什么?进行分析评述。

    反馈阶段:

    师生讨论以下问题:

    1、购买某种生活用品时你知何进行选择?

    2、生活用品的设计应该遵循什么原则?

    总结:

    人类生活中处处存在设计,设计是为了更高质量的生活,生活用品设计不能单从美观的角度出发,要从功能、材料、形式等方面进行整体考虑,做到美观而实用。

    板书设计:

    一、什么是生活用品,

    二、生活用品的功能,实用价值、审美价值

    三、生活用品的设计原则,美观又实用

    教学论教案【篇10】

    教学目标:

    1、借助图学会n.l两个声母,能以清形,读准音,在四线格中不确书写。

    2、练习拼音,能区分n.l分别与u和ü相拼音节。

    3、认识轻声音节,能正确读句子。

    教学重点:

    n的发音。

    教学难点:

    1、nl与uü的音节。

    2、轻声音节的读法。

    教学过程: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抽读卡片,bpmfdt.

    这几个字母叫作什么?(声母)

    1、 练习音节。

    d? dú dū dùdei dou dai tui dao

    二、 授新课。

    1、 学习n.

    (1)出示图片n.

    师问:图上画的是什么?(一个门洞)

    (2)指导读音。

    ① 老师示范发n音.

    ② 教读音方法:

    发音时舌尖顶住上牙床,让气流从鼻腔出来.

    学生仿读→指名读.

    (3)记字母形

    师问:你们着n的形象图的什么?(门洞)

    教顺口溜:一个门洞.

    2 、学习

    (1) 出示图片l。

    师问:图上点画着什么?(一根小棍)

    (2)指导读音。

    ①教师示范发l音。

    ②教读音方法。

    师问:你们看l的'形象图的什么:(小孩手里拿着的小棍)

    教顺口溜:一根小棍子l l l.

    3、 指导书写。

    (1) 让学生自己说出两个字母在四线格里所占的格位。

    n:l n.

    l:从上格的中间起笔写到中格第二条线止笔。

    4、 教学拼音。

    (1)教读: lǜ liǚ , nái niú

    ①出示幻灯第五幅图。

    师问:图上都车了什么?(柳树、奶牛)

    ②小声试读下面四个音节。

    lǜ liǚ ;nái niú

    ③绿柳和奶牛是两个词。

    5、教学两个句子。

    (1)出示幻灯第三幅图。

    师问:图上画的是谁在干什么?(妹妹拿梨)。

    (2)小声试读下面音节,应该什么?

    (3)师讲轻声音节。

    mei mei na li

    妹妹第二个音节没有标声调,我们读的时候应读轻声。听听示范读,齐读。

    读全句话,指名读→齐读

    这四个音节写了谁干什么?所以这是一句话。

    (1) 投影第四幅图。

    师问:图上画了谁干什么?(弟弟拉驴)

    (2) 看图读下面的句子。

    学生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5、教读音节。

    Nu lu nu lu nao le lao lou

    E ai

    n

    i ei

    (1) 学生自己小声读。

    (2) 指名读

    (3) 抽读卡片。

    三、 读课文。

    板书设计:

    10 n l

    图 片 n 图 片 l l

    n-e l-e

    n-ù-nù n-ǚ-nǚ

    l-ù-lù l-ǚ-lǚ

    牛 图

    lǘ liǘ nái niú

    妹妹拿梨图 弟弟拉驴图

    教学论教案【篇11】

    《送别》说课稿

    查哈阳乡中心学校

    赵静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

    我是来自甘南县查哈阳乡中心学校的音乐教师赵静。

    众所周知,音乐艺术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在教学中,只有让学生主动参与到音乐教学中,体验音乐、表现音乐、鉴赏音乐、创造音乐,才能促使学生各方面得到发展和提高。因此,学生主体参与是课堂教学的核心,是体现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以学生为本,是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积极性,从而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今天我以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送别》一课和大家共同探讨教学思想及教学策略。其内容包括:说教材(教学内容、教材重点、难点、)、说教学过程、说教学教法、说教学用具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音乐》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银屏之歌”——《送别》

    2、教材分析

    “送别”是影片《城南旧事》的插曲,词作者是我国著名的音乐家、教育家李叔同。《城南旧事》曾荣获1983年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音乐奖,该影片选用这首在我国近代音乐史上有很大影响的学堂乐歌作为主题音乐,贯穿全片细腻的表达出主人公小英子忧伤、惆怅的内心感情世界。

    3、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自主学习能力,并且有一定的情感认知能力,对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各种音响感到好奇有趣,能用自己的声音对他们进行模仿。能听辨不同情绪的音乐。

    4、教学目标

    (1) 通过多媒体教学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提高学生的音乐感受力和鉴赏力

    (2) 通过音乐互动教学培养学生主动的参与各种音乐活动,锻炼他们的合作与协调能力,增进群体意识、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3) 教学中应适时的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培养他们的创造潜力。使学生能够意识到音乐与视觉影像相结合所产生的美感和特殊魅力。

    5、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使学生能主动的参与互动教学并能自信的演唱歌曲。 难点是: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二、说教法教学

    1、教学与教法

    创设情境法

    节奏朗读法 听唱法 模唱视唱法 律动教学法

    游戏互动法

    三、说教学过程

    1、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2、利用教法克服难点

    3、准确完整的演唱歌曲

    4、拓展延伸培养学生创造力

    5、自评互评培养鉴赏力

    共五个环节完成本科的教学 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情境导入

    为了培养学生的兴趣、营造浓郁的音乐课堂氛围、加强教学的直观性。我采取了用多媒体来创设情境并在声像一体的课堂氛围中导入新课。通过对音乐的体验使学生在音乐审美的过程中获得喜悦,对音乐产生兴趣,因而学生全身心的投入了课堂。 第二环节:利用教法克服重点和难点。

    结合学生的特点,并在教学中建立平等的师生和谐关系。我采用了听唱、律动、游戏等教学方法来克服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播放歌曲《送别》,让学生完整而充分的聆听作品,自主感受音乐,哼唱旋律,用模唱法锻炼和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听觉能力。这首歌曲的难点句是:5 2 3| |1 -|。我会在电子琴上反复弹奏,让学生多次演唱,掌握音准。并与5 2 3| 4 7|1 -|对比。正确掌握好附点四分音符和四分音符的节奏。最后,以个人和小组方式检查,检验学生是否真正掌握。

    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朗诵歌词,对歌曲的处理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结果进行演示,对处理得恰当的小组给予合适的表扬,每一个学生都希望得到同学和老师的认可,适当的表扬和鼓励会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根据学生的理解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在帮助学生解决难点的过程中还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对表现进步的同学应及时的给与鼓励。使每一位学生的音乐潜力都得到发展。 第三环节:准确完整的演唱歌曲

    演唱歌曲是中学生最易于接受和参与的表现形式。为了使学生能主动的参与互动教学并能自信的演唱歌曲。我适时的创设与歌曲内容相适应的教学情境,并通过观察比较采用了唱一唱、敲一敲、演一演等教学法充分调动每一位同学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的有感情的演唱并多给学生鼓励。这既培养了孩子们的自信心又克服了本课的难点。完成了教学目标。 第四环节:拓展延伸培养学生创造力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音乐课的目的是为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对生活的积极乐观态度。通过音乐学习,使学生的情感世界受到感染和熏陶,在潜移默化中建立起对亲人、对他人、对人类、对一切美好事物的挚爱之情,进而激起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与追求。在这一环节里,我让学生思考并抢答关于友人、亲人离别时的诗歌,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桃花潭水三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在此创造情景,升华情感,将常人之间的离别之情延伸开来,是为引导学生珍惜亲情、友情,尊重父母长辈,与同学、朋友和睦相处,养成宽容理解、互相尊重、团结合作的良好品德。

    第五环节:自评互评培养鉴赏力

    本科的教学评价我是以表扬和鼓励为主,随时引导学生在音乐活动中开展自评互评和老师随堂评价,以提高学生的乐感和审美能力。我评价他们的重点是能否积极自信的参与音乐表演、能否与其他的同学合作、在课堂小结时我安排了学生谈一谈这节课的感想如: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歌曲中印象最深的是哪一句歌词?在课堂上对那些有创意的学生及时表扬。另外我还会给学生推荐一些他们感兴趣的音乐作品,拓展他们的音乐视野,调动他们自主学习音乐的积极性。

    四、说板书设计

    送别

    作品欣赏

    作者简介

    情感大意

    音乐内涵

    左侧是歌词的展示

    右侧是歌曲简介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这首歌自1914年问世以来,被传唱了将近一个世 晚风拂柳笛声残

    夕阳山外山

    纪!它仅有十句唱词,八个乐句,利用美国奥德威 天之涯,地之角

    知交半零落

    一首通俗歌曲的旋律填词而成。就是这样一首看似

    一觚浊酒尽余欢 今宵别梦寒

    寻常的歌曲,差不多将近一个世纪,一直在人民群

    众中广泛流行、传唱。

    五、教学启示

    总之,本方案的设计,力求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着眼于学生的主动发展,致力于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优化课堂教学的研究,通过充分的音乐实践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音乐素养。依托音乐本身的魅力,影响学生人生观、审美观、价值观的形成。全面影响学生做人、做事的态度,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合作意识、探究精神。从目标的提出、到过程的安排、学习方法的确定、乃至学习成果的呈现,都让学生有更大的自主性、更多的实践性、更浓的创造性。当然,措施付诸实施,还需要老师的爱心和慧心。教学研究永无止境,我相信,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在此,还请各位评委、老师提出宝贵意见,谢谢!

    【教学论教案精品】相关推荐
    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优秀范文模板

    充分准备一份教案是一名优秀教师的职责所在,我们可以通过教案来进行更好的教学,每一位教师都要慎重考虑教案的设计,你是否在烦恼教案怎么写呢?可以看看本站收集的《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优秀范文模板》,希望能够为您提供参考。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新的一学期又开始了,为了在新的学期里把工作做好,把我...

    2024春四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

    按照学校要求,教师都需要用到教案,教案在我们教师的教学中非常重要,做好教案对我们未来发展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如何才能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特地为大家整理的“春四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20xx春四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本学期我继续担任四年级的班主任,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现拟订本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