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优质课堂,就是老师在讲学生在答,讲的知识都能被学生吸收。所以老师在写教案时要不断修改才能产出一份最优质的教案。才能有计划、有步骤、有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你知道怎样才制作一份学生爱听的教案吗?下面,我们为你推荐了单元 优秀小学教案 教案精选,欢迎你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探索与发现(4)商不变的规律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的过程。发现并掌握商不变的规律。
2、能正确应用进行计算,并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能运用商不变的规律,进行一些除法运算的简便计算。
4、在计算中增强学生用多种策略解决问题的意识,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及发散思维的能力。
重点难点:探索与发现商不变的规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先给学生们讲猴子分饼的故事,蕴涵有商不变的规律,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与兴趣。
出示汽车在高速公路上匀速行驶的记录表,提问:你能发现什么?
二、建立模型。
行驶距离/千米483264
行驶时间/分241632
行驶速度
学生自由发言,提出问题,交流发现,你能帮助同学解答他的疑惑吗?
引导学生观察,比较从表格中发现什么规律?
学生独立完成,再举些例子验证你的发现
“试一试”,启发学生想一想发现的规律。
根据你的发现,说说128分能行驶多少千米?
5、引导学生利用规律再进行计算。
6、要使商不变,被除数和除数都乘以0或者除以0可以吗?为什么?
三、知识应用及拓展。
1.完成“练一练”,找出规律:
10÷2=600÷20=
20÷4=300÷10=
40÷8=60÷2=
让学生说一说发现了什么规律几?
第2题:认真观察,小组内说一说:
要使商不变,被除数和除数都乘以0或者除以0可以吗?为什么?
小结本课
板书设计:商不变的规律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和除以相同的数(零除外),商不变。
jK251.COm精选阅读
单元数学广角 优秀小学教案 教案精选
【目标分解】
一、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什么?
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
1.通过生活中的事例,初步体会解决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
2.初步培养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探索规律、找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的能力。
3.让学生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本单元的分课时目标有哪些?
本单元共有2课时,每个课时的教学目标如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植树问题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117~118页例1及做一做,练习二十第1~3题。
教学目标:
1.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出植树问题模型的过程,掌握种树棵数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
2.会应用植树问题的模型解决一些相关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感悟构建数学模型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方法之一。
第二课时:棋中的数学问题
教学内容:人教版教科书四年级下册数学广角第120页例3及部分练习。
教学目标:
1.借助围棋盘探讨封闭曲线(方阵)中的植树问题;
2.初步培养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探索规律,找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的能力;
3.让学生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内容解读】
二、本单元教学内容的前后联系:
已学过的相关内容
两步应用题,直线、封闭曲线等有关知识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
将实际问题抽象出植树问题模型,用植树问题的模型解决一些相关的实际问题。
后继学习的相关内容
相关应用题
三、本单元的例3的教学重点是什么?
关于封闭图形的植树问题
四、练习二十第4题的编写意图是什么?该怎样把握题目的教学要求?
练习二十第4题十探讨关于封闭曲线的植树问题,可以让学生自己来完成。学生可以用画线段图的方法来寻找隐藏其中的规律,比如把一个圆圈平均分成4份,可以看到正好有四个间隔点,所以关于封闭曲线的指数的棵树正好是分出的间隔数。
【教学提醒】
五、怎样本单元的教学要求?
本单元是让学生通过生活中的简单事例,初步体会解决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和他在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教学时,应从实际问题入手,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分析、思考过程,逐步发现隐含于不同情形中的规律,经历抽取出数学模型的过程,体验数学思想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但是,也要注意不要対例题进行过多的变式、提高问题的难度,造成教学要求过高。
下数学单元教案 优秀小学教案 教案精选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体积、容积的概念。
2、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教学重点:进一步理解体积、容积的概念。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教学过程:
一、基本训练。
1、我们学过了哪些体积单位?容积单位?
2.相邻两个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多少?容积单位呢?
3、0.54升=()毫升=()立方厘米
2430毫升=()升=()立方分米4升30毫升=()升=()毫升
320毫升=()立方分米2.4立方分米=()毫升
4、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适当的计量单位。
一瓶墨水的容积约是60()。
一张课桌所占教室空间约350()。一间教室面积约是50()。
课本封面的面积约是237()。一棵大树高15()。
二、综合练习。
1、一个铁皮无盖正方体水箱,棱长2米8分米,做这个水箱至少要用铁皮多少?如果1立方米水重1吨,这个水箱可装水多少吨?(厚度忽略不计)
2、一个长方体油箱,从里面量,底面周长是12分米的正方形,高5分米,这个油箱的容积是多少?
3、挖一个长方体游泳池,长30米,宽20米,深2米,这个游泳池最多能盛水多少立方米?占地多少?
4、把9升水倒入一个里面长是50厘米,宽是45厘米的长方体容器里,水的高度是多少?
5、学校要砌一堵长25米,厚20厘米,高4米的砖墙,如果每立方米用砖520块,一共要用砖多少块?
6、一块正方体花岗石,棱长1米,如果1立方分米石块重2.7千克,这块花岗石重多少千克?
三、思考题。
1、下图是一个长方体形状的包装纸箱,长、宽、高分别是50厘米、40厘米、30厘米,现在打包带按图上所示(接头不计)。这个纸箱至少要多少厘米的打包带?合多少米?
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容积和容积单位的练习
0.54升=()毫升=()立方厘米
2430毫升=()升=()立方分米4升30毫升=()升=()毫升
320毫升=()立方分米2.4立方分米=()毫升
课后反思:
数学下册单元整理复习教案 优秀小学教案 教案精选
教学内容:练习课(单元整理和复习三)
完成p25:8――――-p26:11及思考题
教学要求:
1、学会看懂简单的统计图表,并能够进行简单的计算。
2、能够根据图意写出算式,并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掌握十几减几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教学重点:
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电脑课件一套口算卡片一套
教学过程:
一、口算
12-712-412-314-8
16-96+813-614-5
(全班齐练,集体订正)
评讲:16-9=?你是怎样想的?
二、计算
17-8-39+4-611-6+7
5+9-85+4+68+7-9
(全班齐练,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三、比一比
夺红旗,比一比,看哪个组能够最先夺到红旗
要求:选出8个同学分成二组,进行接力赛。对于做得又对又快的组给予鼓励。
1)11-812-613-714-9
2)12-713-811-615-9
四、看图
电脑出示第九题的图
1)让学生看图,同桌互说图意
2)指名说图意
3)学生列式解答,并与同桌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再指名说
五、用数学
电脑出示第p26:11题图
问:你从图中知道了哪些信息?
你解决图中提出的这个问题吗?试一试
你是怎样想的?说说你的想法。
六、思考:
我们一队有12个男生,老师让每两个之间插进一个女生的话,可插进多少个女生?
(1)学生讨论
(2)根据题意进行实际的演示。
单元彩的生活时 优秀小学教案 教案精选
第八单元七彩的生活第一、二课时
第一课时
课题:《白鸽》
学习目标:
1能够正确地掌握歌曲的旋律、节奏;在教师的指导下会看合唱谱。
2能够有感情的表现这首二声部歌曲
重点难点:
能够有感情的表现这首二声部歌曲
课前准备:
音乐磁带、录音机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播放歌曲《白鸽》,以此为背景出示课件(或图片),引导学生回答图片中的是哪种动物的形象?
二、学习歌曲
1、播放歌曲,感受歌曲的音乐情绪
2、分句、分声部教唱旋律,先学唱高声部的旋律,熟悉之后在学唱低声部旋律。(用听唱法准确演唱歌曲的旋律)
高声部旋律:
3、配上歌曲伴奏,有节奏的读歌词。
4、完整演唱歌曲第一声部
三、学唱二声部
1、播放歌曲录音,看合唱谱,听二声部的和声效果。
2、学唱第二声部的旋律
3、分声部练习,进行合唱。
四、创编
分组在音乐的伴奏下来用形体表现白鸽的形象。
第二课时
课题:欣赏《哦,十分钟》
学习目标:
1进一步学习演唱二声部歌曲《白鸽》,完整表现歌曲。
2欣赏歌曲《哦,十分钟》,体验音乐带给人们的欢快情绪。
重点难点:
欣赏歌曲《哦,十分钟》,体验音乐带给人们的欢快情绪。
课前准备:
音乐磁带、录音机各种打击乐器(沙槌、三角铁、响板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引导学生齐唱歌曲,注意要表现出这首歌曲的欢快情绪。
2、分小组进行二声部的轮唱。
3、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来设计不同的演唱形式。
二、欣赏
1、讨论
同学们,你们的课间十分钟是怎么度过的?(引导学生讨论)
2、初听
提问:歌曲描述了什么内容?它的音乐情绪是怎样的?
3、复听
教师出示歌词,引导学生小声的哼唱歌曲。
4、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在歌曲的伴奏下,来跟更好的表达歌曲情绪(如舞蹈、自选打击乐器等方式)
三、小组竞赛
每个小组设计一种最好的表演方式来表现歌曲的情绪,看那个小组表现的最好。
语文下册单元导学图 优秀小学教案 教案精选
第一单元导学图导语1文言文两则2匆匆3桃花心木4*顶碗少年5*手指交流平台让我们走进本组课文,看看作者是如何感悟生活,获得人生启示的。学习本组课文,要抓住重点句段,联系生活实际,领悟文章蕴含的道理;在把握主要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作者表达感悟的不同方法,并试着在习作中运用。联系课文,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联系生活实际,你能从两个故事中悟出什么道理?把你的感悟和同学交流一下。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写的是什么。阅读链接:明日歌找出含义深刻的或自己特别喜欢的句子,联系生活实际,和同学说说自己的理解和感受。新课标第一网作者是怎样具体描述日子来去匆匆的?仿照课文中的写法,再写几句。背诵课文,并把喜欢的句子抄下来。朗读课文,说说种树人的哪些做法令作者感到奇怪,他为什么要这样做。2、读读下面的句子回答括号里的问题。(1)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这里的“不确定”是什么意思?联系生活实际,你能想到哪些“不确定”?)(2)种树的人不再来了,桃花心木也不会枯萎了。(桃花心木为什么不会枯萎了?)抄写对自己有启发的语句。默读课文,想想作者看了一场怎样的杂技表演,说说你从文末的省略号中读出了什么。认真读一读课文,想想作者写出了五个手指的什么特点,把自己觉得有意思的部分多读几遍,再和同学交流这平平常常的手指带给我们什么启示。阅读链接:手阅读同一篇文章,不同的人往往会有不同的感受和理解。阅读的时候,我们可以联系上下文或结合生活实际,进行独立思考。当我们读的心有所动时,就会心有所思考,继续往下读,联系上文想一想,你就能明白,作者是借树木的生长来比喻人的生长。再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自己的所思、所感,这样一来,就形成了自己的见解。结合本组课文和以前的语文学习,交流交流对学过的某篇课文的理解和感受,说说自己的见解是怎样获得的,是如何加深的;也可以交流本组课文在表达作者的感悟方面有什么特点,你在习作中是怎样运用这些方法的。
单元“鸡兔同笼”问题 优秀小学教案 教案精选
教学目标:
1、了解“鸡兔同笼”的问题,感受我国古代数学问题的趣味性,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2、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让学生体会代数方法的优越性。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使学生体会代数方法的优越性。
2、难点:在解决问题时培养学生推理能力。
教学过程:
(–)故事引入。
教师:在我国古代流传着很多有趣的问题,“鸡兔同笼”就是其中之一。这个问题早在1500多年前人们就已经开始探讨了。
出示题目:今有雉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雉兔各几只?(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从上面数,有35个头,从下面数,有94只脚。鸡和兔各有几只?)
师:我们今天就来学习——“鸡兔同笼”的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先从简单的问题入手。
(二)新授课程。
1、教学例1: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从上面数,有8个头,从下面数,有26只脚。鸡和兔各有几只?
让学生以两人为一小组讨论。
汇报讨论的结果。
(1)列表:
鸡876543
兔012345
脚161820222426
(2)假设法:假设笼子里都是鸡,那么就有8×2=16只脚,这样就比题目多26-16=10(只)脚。
因为刚才是把兔子当成鸡,一只兔子少算两只,那么多出的10只脚就是兔子的只数10÷2=5(只)兔子
因此,鸡就有8-5=3(只)
(3)用方程解:
解;设鸡有x只,兔有(8-x)只。
根据鸡兔共有26只脚来列方程式
2x+(8-x)×4=26
2x+8×4x=26
32x-26=4x-2x
2x=6
x=3
8-3=5(只)
2,小结解题方法:
3,延伸与应用:
师:其实生活中有许多类似“鸡兔同笼”的问题,下面分
组研究这样一个问题:我们六年级38名少先队员划船活动,租了8条船,每条船都坐满人,大船能乘6人,小船能乘4人。这次活动租大船、小船个几条?(“做一做第2题”)
(学生分组或独立完成后汇报交流)
师:经过大家的一番努力,这个“租船”问题转化成了一道‘‘鸡兔同笼”问题。
4,畅谈收获,全课结束。
师:今天的学习有趣吗?大家有哪些收获?
师:希望你们能用今天学到的方法去解决更多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单元 优秀教案推荐
中括号
教学目标:
1、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认识引入中括号的必要性。
2、能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并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在计算中增强学生用多种策略解决问题的意识,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及发散思维的能力。
重点难点: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并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教师讲解XX年2月,我国新疆喀什地区发生了6。2级的大地震,造成许多学校的房屋倒塌,为恢复学校的正常上课,党和政府紧急调动各地的帐篷,使灾区的学生能按时开学上课。你能为灾区学生做什么?
根据情景图提出问题
二、建立模型。
1、学生根据课本实际情景图的要求,独立列式计算完成课本提出的问题。学生大部分会列分步算式,少数学生可能会列综合算式,但由于他们未学[],所以在列综合算式后,发现按运算顺序来算的话,得出的结果会不同,为什么呢?学生处于“悱偾”状态,老师适时请出[]来帮忙,由此,学生对括号的作用印象一定非常深刻。
2、引导学生观察,比较算式与以前的有什么不同?
3、启发学生想一想,通过计算对比会发现什么?
4、学生通过刚才的比较总结:算式中
板书设计:中括号
360÷[(12+6)×5]
=360÷[18×5]
=360÷90=4先算“()”里面的,再算“[]”里面的。
小学数学上册单元知识点归纳 优秀小学教案 教案精选
一、口算除法
1、口算方法:想乘算除、有几个几
2、估算方法:把不是整十的数用“四舍五入”法估算成整十数
二、笔算方法
(一)笔算方法:先看被除数的前两位,前两位不够除,看被除数的前三位,同样的除到哪一位,就将商写在哪一位的上面,余数要小于除数。
1.商是一位数
(1)除数是整十数:这个试商可以根据口算方法进行试商。
(2)除数接近整十数的:试商方法是用“四舍五入”法把除数看做与他接近的整十数试商,直接口算出商几。
(3)除数不接近整十数的除法(即接近几十五的除法):试商方法是将除数看做与他接近的几十五来试商,接着直接口算出商几。
2.商是两位数
例6教学商是两位数的除法。重点是弄清楚每一位商的书写位置。重点突出两个问题的探究:第一次除得的商写在哪一位上?第一次除后的余数表示什么?
例7教学商的个位写0的问题,即当余数不够除时商0。
例10特别关注了简便运算中余数的处理问题。
重点在于如何试商,明确商应该写在哪一位上面,余数应该跟在谁的下面。有些除法算式可以利用商不变的规律进行简单竖式计算:如3200÷80就可以化成320÷8进行竖式计算,重点在于商的位置和余数的位置。
试商时的特点
四舍法商太大调小
五入法商太小调大
记忆: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先看被除数前两位;
两位不够看三位,除到哪位商哪位;
不够商1用0站位,每次除后要比较,
余数要比除数小,最后验算不能少。
(二)商的变化规律
(1)当被除数不变的时候,除数扩大(或缩小)几倍(0除外),商就缩小(或扩大)几倍。
(2)当除数不变的时候,被除数扩大(或缩小)几倍,商就扩大(或缩小)几倍。
(3)当被除数、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时,商是不变的。
具体见下表,简便记法:“被除数不变时,除数和商是反向变化的,其余都是同向变化的”
被除数
除数
商
不变
乘或除以几(0除外)
反而除以或乘几
乘或除以几(0除外)
不变
也乘或除以几
乘或除以几(0除外)
乘或除以几(0除外)
不变
(三)除法中的数量关系:
被除数÷除数=商……余数
被除数=除数×商+余数
除数=(被除数-余数)÷商
商=(被除数-余数)÷除数
余数=被除数-除数×商
(四)判断商是几位数的方法:
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商可能是一位数,也可能是两位数。(当被除数的前两位小于除数时商是一位数;当被除数的前两位大于或等于除数时,商是两位数。)
(五)列式计算时注意区别“除”和“除以”
28除952,商是多少?952÷28=
952除以28,商是多少?95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