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jk251.com - 七年级地理气温和降水教案】
初中教师上课前最好是准备一份教案,通过不断的写教案,我们可以提高自己的语言组织能力,用心编写教案才能促进初中的教学进一步发展,对于初中教案报的撰写你是否毫无头绪呢?小编为你推荐《七年级地理气温降水教案的教学方案》,希望您喜欢。
项目
内容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1月份0°等温线经过的地区,能够通过等温线图分析我国冬夏气温分别特征。2.理解温度带的划分依据,能够在图上找出我国主要的温度带。3.阅读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说出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特点,根据四城市的降水柱状图了解我国降水的季节分配特点。4.了解我国主要的干湿地区,理解其景观的差异。(二)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各种图表,进一步巩固读图方法,能够快速的从地图上活动有用的地理信息。(三)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气温和降水的分布,了解我国各地异彩纷呈的优美风光,激发对伟大祖国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的特点和主要的温度带。2.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规律和主要的干湿地区。教学难点1.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2.我国温度带和干湿地区的划分依据教学方法情景模拟,分组讨论,当堂达标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地图册,课本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一)新课导入根据展示图片讨论我国各地气温和降水的区别,激发对于我国气温和降水分布的学习兴趣。展示我国各地气温和降水的图片,引导学生分析讨论(二)学习目标展示阅读学习目标,产生印象,带着目标去学习展示目标,简单解释目标的内容。(三)冬季气温的分布1.分成四个小组,分别代表海口、武汉、北京和漠河,找出所代表城市的温度范围,估计一个具体的温度值,写在题板上展示给全班。2.找出最高和最低气温所在的小组和数值,计算温差,总结规律:自南向北逐渐降低,南北温差很大。3.在课本图上描出0°c等温线经过的地区1.展示《中国一月气温分布图》,鼠标点击不同部分加深学生对于所代表的城市的位置印象。2.引导学生观察四个小组的气温变化,找出最高的最低的小组的位置,启发学生总结我国冬季气温的分布规律。3.强调0°c等温线的意义和位置(四)夏季气温的分布1.分成四个小组,分别代表广州、哈尔滨、乌鲁木齐和拉萨,找出所代表城市的温度范围,估计一个具体的温度值,写在题板上展示给全班。2.计算广州、哈尔滨和乌鲁木齐的温差和冬季温差比较。总结夏季气温分布规律:全国普遍高温。3.讨论青藏高原气温低的原因。4.观察图片,近一些理解我国气温各地的差异。1.展示《中国七月气温分布图》,鼠标点击不同部分加深学生对于所代表的城市的位置印象。2.引导学生计算前三个小组的温差,总结夏季气温分布规律。3.提示拉萨代表的青藏高原是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区。鼠标点击,出示夏季气温分布规律。4.展示我国气温最低和最高气温的图文资料进行知识拓展。(五)温度带的划分1.在教师的提示下阅读32页材料,了解温度带的划分依据。2.在教师的指点下,找出我国温度带和名称和位置。重点注意家乡和北京所在的温度带和主要温度带的分界线。3.讨论回答家乡的农作物1.联系生活,引入活动积温的概念,解释温度带的划分。2.展示《我国温度带的划分》图,引导学生读图3.提问家乡的农作物,介绍不同温度带的主要农作物。(六)降水的空间分布1.在教师的引导下,根据等降水量线的分布,讨论我国南北和东西的降水差异2.分成四个小组分别代表台北、武汉、兰州和乌鲁木齐,找出所在地区的降水范围,根据柱状图估计数值,给全班同学展示,一起标在课本相应的位置。讨论我国降水的总趋势。1.教师展示《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点击不同的地区,引入学生分析空间特点。强调800毫米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2.把学生分组,引导学生分析我国降水的总趋势。(七)降水的时间变化1.讨论说出家乡一年中降水的季节分配。2.读图四城市降水柱状图,讨论各地降水的季节分配特点和雨季的长短。3.读课本北京年际减少分布图,讨论完成1、2题4.观看视频,加深对于年际变大引起灾害的认识。5.观看图文资料,加深对于我国降水分布不均的理解。1.引导学生讨论一年中家乡降水的季节分配。2.展示四城市降水柱状图,启发学生讨论和思考3.要求学生读图,讨论总结北京降水的年际变化特点。4.播放视频,解释年际变化大引起的洪涝和干旱灾害5.展示我国降水最多和最少的图文资料,进行知识拓展(八)干湿地区1.阅读材料,了解干湿的含义和干湿地区的划分。2.读图找出我国主要的干湿地区,家乡和北京所在的干湿地区。3.读图了解各个干湿地区中地面景观、农业类型等的区别。思考不同干湿地区的建筑、交通和饮食的区别,课下去探究。1.引导学生阅读材料,强调“干”和“湿”和含义。2.展示《我国干湿地区划分图》,指出半湿润区和湿润区的分界线,强调秦岭-淮河一线的重要意义。3.展示不同地区农业类型图片,解释种植业和畜牧业的范围,启发学生对于不同干湿地区的建筑、交通和饮食的思考和探究。(九)课堂总结讨论,发言展示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和发言。(十)达标测试读题、讨论,做出答案提问,反馈测试结果板书设计一.气温的分布1.冬季2.夏季3.温度带二.降水的时空变化1.空间2.时间3.干湿地区
JK251.com延伸阅读
地理教案-气温气温的分布的教学方案
教学目标
1、知道天气和气候的区别,能在日常生活中正确使用这两个术语;识别常见的天气符号,能看懂较简单的天气形势图;用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对大气环境的影响和保护大气的重要性。
2、知道气温的含义及测定方法,理解平均气温的含义;初步学会计算日、月、年平均温度及年较差的方法。
3、学生能够利用气温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图,并根据气温曲线图说明某地气温日变化、月变化与年变化的规律。
4、初步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说出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
5、培养学生利用地图思考问题的意识和习惯,加强与他人合作、共同研究问题的意识。
教学建议
关于“气温和气温的分布”的总体教材分析
气温是天气和气候的主要组成要素,涉及面广、理论性强,所以应采用理论联系生活实际和学生的亲身体验的方法,利用对比法、多媒体手段进行学习。
气温的测定,主要讲解气温的表示符号及读法,气温的观测和计算方法
气温的变化,教材从三个方面阐述:气温的日变化;气温的年变化,主要从两个侧面说明,一是南北半球一年中气温最高值与最低值的时间,而是热、温、寒三带四季气温变化的特征不同;气温的年际变化。
气温的世界分布,首先讲解了等温线知识,它是阅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图的关键。本部分即重“地”又重“理”,将世界气温水平分布的规律与影响气温分布的主要因素---纬度、海陆、地势、洋流等结合,使感性知识与理性知识结合。又为后面分析气候的影响因素和气候特征打下基础。
关于“世界气温的分布”的教法建议
对于气温的“空间变化(即世界的分布)”,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地图,学会从“整体到局部”逐步分析的方法。注重从图上直接得出结论,将分布规律与影响因素联系起来分析。
1、全球年平均气温曲线变化规律---纬度位置(太阳)
2、南北半球的不同---海陆影响
3、陆地上的不同---地形地势影响
4、海洋上的不同---洋流影响
5、极值---局部最冷最热的地方
6、人类对气温的影响,可以简单的讲解。
为了避免单纯的灌输,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充分利用课本提供的实例,引导学生思考、分析,使学生思维始终处于活跃状态,切忌教师不要直接给结论。
对于“气温的测定”的教法建议
对于“气温的测定”的学习,应该适当地补充气象观测的内容,根据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可以参观气象园中的百叶箱,实际读一读温度计,或利用投影等多媒体使学生对气温的测量方法(温度计安放的位置、观测时间的设定)、数值的采集与处理等有所了解,并进一步了解我们所说的温度是指一个时期内的平均温度。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一步步的观察,但是不要只告诉结论。
关于“气温的变化”的教法建议
关于“气温的变化”,主要讲解气温的时间变化,建议步骤如下:
1、从学生的日常感受入手,一天中有冷热,一年中有冷热,为什么?(因为热量主要来于太阳照射)
2、是否太阳一照射温度就会立刻升高呢?太阳一落山温度就立刻降低呢?(不是)
3、出示动画,使学生明确大气温度的直接来源是地面,太阳的热量先传到地面然后到大气,有一个过程,所以一天中最高温不是12时而是14时,最低温出现在日出前后。同样道理,一年中温度最高值并不出现在太阳直射或接近直射时,而是稍有滞后,最低值也不出现在太阳最斜射的时候。如北半球最高温出现在7月,最低温出现在1月,南半球相反。
4、引导学生讨论:如何才能将气温连续变化的过程更直观地表示呢?(用气温曲线图,气温指平均气温)
5、如何利用月气温曲线说明一个地方、不同季节的气温特点呢?(热带、温带、寒带气温特征的描述)
关于“天气和气候”的教材分析
气候是本章的关键性知识,也是学习区域地理知识的基础知识。气候是多年天气状况的综合,所以要掌握气候知识必须从天气入手。教材以天气预报为例,引出了天气和气候的概念与区别。这种处理形式,比较贴近社会实际,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很自然的揭示了天气与气候的共性与差异,即天气是对大气状况的定量描述,而气候是对大气状况的定性描述;天气是多变的,气候是相对稳定的。对于天气部分,它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所以重点应放在使学生能够明确天气预报中各符号和数字的含义,能够从地理角度理解“天气预报”中各项内容的含义。
这部分教材紧密结合实际,能够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使其积极主动参与学习过程。
关于“天气和气候”的教法建议
建议将讨论法、学习指导法和讲授法等结合起来进行授课。
对于“天气”的学习,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实例或多种媒体资料,引导学生读天气形势图、听天气预报,考虑天气预报中包括的主要项目是什么?状况如何?教师在学生思考、讨论、回答的基础上,给予指导订正。并及时反馈,使学生明确天气预报中各种符号和数字的含义,真正从地理角度理解天气预报各项内容的含义。
关于“气候”内容较为抽象,在授课时教师可以采取下列步骤:
1、根据学生实际生活,列举本地区的气候特征,如北京“冬天寒冷干燥,夏天高温多雨”
2、引导学生思考“气候特征是如何得出来的?它与每一天的天气什么关系?”(是由多年的天气特征综合出来的)
3、气候特征是否像天气一样经常会变呢?(不会,气候是定性的描述,比较稳定)
4、学生进行对比分析,将天气与气候的关系填表,以增加学生的印象。
5、为了及时巩固,应给出一些天气与气候的实际内容让学生判断,以彻底区分这两个概念。
关于“气温和气温的分布”的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重点】气温曲线图、等温线图的绘制与分析
【教学手段】
录像:天气观测过程
动画:大气的受热过程
投影片:(1)气温观测数据;(2)日(周、月、年)均温的计算公式;(3)日气温曲线图;(4)三带气温曲线图;(5)等温线的画法;(6)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
【教学过程】
(提问引入)天气与气候中主要的组成要素有哪些?(气温、降水)
(讲解)我们先来学习有关气温的内容。气温是如何测量的?
(板书)一、气温的测定
(天气观测的录像)包括百叶箱、温度计、观测时间和数据采集等
(投影片1、2)一组观测数据,怎样计算出日均温?(生思考回答)。出示计算公式,验证学生回答及计算结果
(提问)为什么一天中有冷热,一年中有冷热?(因为热量主要来于太阳照射)
是否太阳一照射大气温度就会立刻升高呢?太阳一落山温度就立刻降低呢?
(出示动画并讲解)使学生明确大气温度的直接来源是地面,太阳的热量先传到地面然后到大气,有一个过程,所以一天中最高温不是12时而是14时,最低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同样道理,一年中温度最高值并不出现在太阳直射或接近直射时,而是稍有滞后,最低值也不出现在太阳最斜射的时候。如北半球最高温出现在7月,最低温出现在1月,南半球相反。
(引导学生讨论)如何才能将气温连续变化的过程更直观地表示呢?(用气温曲线图,气温指平均气温)请将你的设想画出来(学生活动)
(投影片3)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日均温,将二者的交点用平滑曲线连接起来就是气温曲线。你能画出一个地方一年的气温曲线图吗?(纵坐标用月平均温,横坐标从1月---12月)
(提问)如何利用气温曲线说明一个地方、不同季节的气温特点呢?
(投影片4)课本P40图4.6,三地气温曲线图
(学生讨论)图中的横纵坐标分别表示什么?三个温度带的气温变化特征是什么?在语言叙述上有什么规律?
(说明:因为温带的范围较广,所以接近热带或寒带地区的语言叙述冷热的程度有所不同)
(承转)前面所学是气温的时间变化,而对于全球来说,同一时间各地气温也是不同的。
(板书)三、世界气温的分布
(投影片5)图中各点表示年平均温度,请在这张图上画出13℃、15℃温度曲线(用平滑曲线连接气温值相等的点)
(投影片6)此图表是世界不同地区多年的平均温度,图中气温相等的点连接的线就是等温线。我们借助等温线来研究气温的空间分布。
(教师指导读图方法)分析等温线图,可以采用从“整体到局部,从大到小”逐步分析的方法。请大家讨论世界气温分布的规律,并分析形成此规律的主要影响因素(学生分组讨论)
(学生回答,教师补充,板书)教师讲解时可以举一些实例或参照课本的插图
1、全球气温由低纬向高纬递减---纬度位置(太阳)
2、南半球等温线比北半球平直---海陆面积及性质影响
3、陆地上的不同---地形地势影响
4、海洋上的不同---洋流影响
5、极值---最冷最热的地方
6、人类活动对气温的影响---温室效应
(反馈练习)夏季到青藏高原去考察,需要准备什么衣物?(棉衣,地势高寒冷)
如果温度再升高,预测你所在的地区气候会有什么变化?
赤道是全球温度最热的地方吗?
南极和北极哪个更冷呢?
(总结)通过以上学习可知,气温是随着时间和空间不断变化的。大气温度主要来于太阳,所以影响温度最主要的因素是纬度位置,然后是海陆位置,再就是地势和洋流。在分析具体问题时必须注意分清主次。这是分析地理事物分布规律的一种方法。
【设计思想】
根据本节教材对知识、能力和价值观念三方面的要求,本节课设计了三个主要的教学环节:第一个环节是气温的测定,主要使学生明确气温观测的方法和重要性。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参观,或建立简易的气象园进行实际的测量,没条件的可以看录像或图片。
第二个环节是分析气温的时间变化,时间变化的长短不同,有日、月、年变化,通过实际的计算,使学生明确三者计算的方法一致,看到的各图中的气温是平均值的连线。对于时间变化中很重要的一个是使学生明确太阳是气温的来源,但地面是气温的直接来源。为了让学生明白这一个过程,设计动画辅助理解。明白这一点,对后面所学“地势越高,离太阳越近了,为何温度反而越低?”很有帮助。对于热温寒三带气温特征的描述,使学生认识到从低纬到高纬,由热到冷,各种气温特点的描述有规律及差异,为后面学习世界不同地区气候特征的内容打基础。
第三个环节是分析气温的空间分布规律。首先是解决等温线的概念。因为学生已经学过等高线,所以并不难理解。最重要的部分是世界气温分布规律及其原因的探讨。为了使纷乱的内容条理清楚,主次分明,教给学生“从整体到局部”的读图方法。同时利用小组合作解决问题,利于学生思维的互相激发,培养学生的能力。为考察学生的理解情况,设计相关的反馈题。
总之,在这一节课中注意了学生能力和技能的培养,注意分析问题的方法的指导。每一部分绘图、读图、用图都是学生活动在先,教师指导在后,体现以学生为主的教育理念。
关于“天气和气候”的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重点】天气预报图的使用、天气与气候的区别
【教学手段】
录像:天气预报
计算机课件:(1)世界主要城市天气预报;(2)天气形势图;(3)各种常用的天气符号图;(4)风向示意图;(5)气象观测仪器----百叶箱、温度计;(6)天气与气候的区别与联系图。
【教学过程】
(引课出示投影片1)你能够从投影片中读出哪些内容?
中央气象台城市天气预报:2002年05月28日20时至05月29日20时
城市
天气现象
温度(0C)
风向风力
夜间
白天
最高
最低
夜间
白天
东京
多云
多云
25
16
3
3
新加坡
雷阵雨
雷阵雨
31
24
3
3
卡拉奇
晴
晴
34
27
3
3
开罗
晴
晴
32
19
3
3
开普敦
小雨
小雨
12
5
3
3
莫斯科
晴
晴
20
7
3
3
伦敦
小雨
小雨
15
10
3
3
旧金山
小雨
多云
24
14
3
3
纽约
雷阵雨
雷阵雨
25
16
3
3
悉尼
阴
小雨
17
10
3
3
(最高最低温度、降水与云、风力风向,不同时间不同地点天气状况不同等)
(模仿练习)请你仿照投影片内容作本地区的天气预报,其他同学认真听,看是否有问题并进行适当的补充(学生活动)(注意天气预报用语及与当时天气状况的基本吻合)
(教师讲解)为了更好了解一个地区的天气状况,人们制作了天气图,在图中用各种符号和数字表示天气状况,你了解它们的含义吗?
(天气云图投影片)(学生活动,说出图中任一城市天气预报)
(常见天气符号与风向示意图投影片)在天气图中,为了更直观便捷地显示不同的天气状况,人们设计了一些符号(学生辨认,提醒学生注意:风向是指风来的方向,天气预报中风力较小时一般不在图中表示)
(承转)有一个广州人说他长这么大还没有看到下雪,你能很快地告诉他何时到何地能看到雪吗?(开放性问题,学生可以任答,只要合理即可)为什么不看天气预报,你也能很快地告诉他呢?(引导学生认识到,一个地方的气候是稳定的,是多年天气状况综合出来的,不必看每天的天气预报也可以推测到的)你能描述你居住地区的气候特点吗?(引导学生主要从气温和降水两方面说明)这种气候特征在几年、几十年内会有很大的变化吗?它与我们前面所说的天气有何不同呢?请你完成下面表格
(总结板书)引言天气与气候
天气
气候
定义
区别
联系
实例
(教师总结)通过以上讨论、分析可以看出,天气与气候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概念
(反馈练习)课本想一想P38
【设计思想】
根据教材对知识、能力和价值观念三方面的要求,设计了三个主要的教学环节:第一个环节:以天气预报为例,使学生了解天气预报中包含的主要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用世界天气为例,主要是使学生有全世界的观念,而且潜在的可以看出气温的分布是时间、空间的分布都有不同的。为后面学习奠定基础。
第二个环节是进行模仿联系和天气预报图的读法训练,以使学生更好的运用天气预报图,形成一种从地理角度解释天气现象的意识。
第三个环节是从学生实际的生活体验入手,引入气候的概念及与天气的关系,因为后面才学到具体的气候知识,所以不要更多的讲解气候的内容,重点应放在明确天气与气候的关系,能够正确的辨别这两个概念即可。
上述各个教学环节,依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要求,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重视日常生活体验,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主,但是因为内容繁杂,所以教师的主导作用必须加强,使学生产生学习本章内容的兴趣。
【板书设计】
第四章世界的气候和自然景观
引言天气与气候
探究活动
1.参观当地的气象台、站或大气观测站。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建立气象园地,使用常用的气象仪器进行气温、降水和风向等观测;或将每天从广播、电视节目中记录的天气资料绘制成图表;请去过外地的同学描述对不同地区的天气的感受。
2.上网查找与天气和气候相关的资料、图片等内容,写一些关于天气与气候的小论文
3.分成小组,比赛看看那个小组会说、会解释的谚语、成语、诗句等多。
测定一日(周)的气温
分组观察:3—4人一组,每6小时记录一次,分别在每天的02、08、14、20是进行,将观测结果记录下来。按实际情况可以减少,但最好有14点。
方法:
(1)将温度计立在室外太阳光不能直接晒到的地方(无条件的时候可以放在室内),高度与自己的眼睛相同。一天中分早、中、晚进行三次观测。其中,中午一次一定在14点(下午2点)时观测。将自己观测的结果与气象台的预报相比较。
(2)求日均温和周平均温
日均温=各时观测之和/观测次数
周均温=一周各日平均温度之和/一周天数
(3)做日(周)气温变化曲线图
注意事项:记录温度数值要尽量准确,先读整数后读小数;读数时视线应与水银柱顶端处于同一平面上;不要将头、手或光源接近温度表的感应部分。
七年级地理欧洲西部教案初中教案精选
课题第四节欧洲西部课型
新授课
学
习
目
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并复习欧洲西部的位置及其特点,并能在本区教学资源下载,还有大量而丰富的教学相关资讯!">图上指出主要的半岛、岛屿、海湾、海峡和内海。
2、过程与方法:对比分析法。3、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欧洲袖珍国的经济发展方向对我们经济发展的启示。
重点难点
1、欧洲西部经济发展概况。
2、欧洲西部发展旅游业的优势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步骤
科主任与科代表活动
复备一、
激情
导入二、
自主
学习
一、科主任展示:
瑞士境内的湖光山色,多瑙河沿岸的秀丽风光,巴黎的埃菲尔铁塔,伦敦的议会大厦等,把学生的思路引入本区。提问:刚才我们看到的这些美妙的自然景观和城市建筑,分布在什么地方?
二、: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学生自读课本,在科代表的带领下预习课本,并对问题进行讨论。
1、读图2—25,了解欧洲西部的范围、主要国家及地理位置的特点。
2、从图中找出下列国家:意大利、法国、西班牙、瑞士、匈牙利、德国、荷兰、比利时、卢森堡、丹麦、英国、爱尔兰、芬兰、瑞典、挪威、希腊、匈牙利、葡萄牙等国家,然后将这些国家和其首都填在空白图上。
3、在欧洲地形图中,找出欧洲西部主要的半岛、岛屿、边缘海、内海、海湾和海峡,并填入图中。
步骤
科主任与科代表活动
复备三、
激情
互动四、
魅力
精讲五、
拓展
应用
4、什么是欧洲经济共同体?最初有几个成员国?
5、欧洲西部作为世界经济发达地区,主要表现在哪?
6、欧洲西部为什么能发展成为旅游业繁荣的地区?
7、欧洲西部主要有哪些旅游资源?8、在图2—25上找出六个“袖珍国”,说明他们地理位置的特点。
三、科代表针对学习目标,组织本组成员讨论:
1、欧洲西部的北面、西面濒临什么海洋或海?
2、欧洲西部大部分在五带中的什么带?
3、本区的海岸线有什么特点?对欧洲西部有什么影响?
4、什么是欧洲经济共同体?
5、你能列举一些欧洲西部的旅游景点吗?
四、学生讨论和展示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1、为什么成立欧洲联盟?
2、欧洲西部作为世界经济发达地区,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3、欧洲西部为什么能发展成为旅游业繁荣的地区?
通过本节的学习,我们能够联系到的知识:
到欧洲旅游,下列景点应该去哪个国家?
1、乘船观看午夜的太阳,游览峡湾。
2、音乐之都维也纳欣赏音乐。
3、游览威尼斯,参观旁贝古城。
4、参观世界表都伯尔尼,去阿尔卑斯山滑雪。
5、登艾菲尔铁塔铁塔,欣赏卢浮宫名画。
6、去无产阶级革命导师马克思墓前献花
六、通过本节的学习,我们获得的创新知识:
1、不少英国人多年来养成的一个习惯:出门带伞。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使用学国的地理知识加以解释。2、针对荷兰把“全国农田的10%的土地恢复成海洋”这一壮举,谈谈你的想法。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复习的教学方案
第七单元技艺超群
【单元学习目标】
一、体会文章用词准确与传神,说明语言简洁、周密、生动的特点,制作词汇积累手册。
二、品味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的手法,学习用比喻、对比等辞格表现事物或人物,学习按空间顺序说明物品的写法。
三、感受文章景由心造、借物传情的特点,了解中国古代民间艺人、能工巧匠的精湛技艺,领悟中华民族聪明智慧、心灵手巧的特点。
【基础知识学习】
一、唐宋散文八大家是: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
二、“韩柳”是韩愈、柳宗元的并称。
三、“三苏”是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的并称。“老苏”指父亲苏洵;“大苏”指兄长苏轼;“小苏”指苏辙。
【教学安排】
36.《卖油翁》三课时。
37.《核舟记》三课时。
38.《口技》三课时。
39.《口技》二课时。
40.《明湖居听书》二课时。
【每周一诗】
1.背诵王禹偁《泛吴松江》:
苇蓬疏薄漏斜阳,半日孤吟未过江。
唯有鹭鸶知我意,时时翘足对船窗。
背诵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
茅檐长扫静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2.王禹偁,宋代诗人。
3.王安石,宋代政治家、诗人,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复习的教学方案
第四单元唐诗精华(下)
【单元学习目标】
一、朗读和背诵本单元的诗歌,体会通俗朴实的语言风格。
二、适当了解诗人的生平与经历,准确深入地理解诗歌。
三、学习诗人关注现实、关注民间的现实主义精神与情怀。
【基础知识学习】
一、唐诗,一般分为四个时期:初唐、盛唐、中唐、晚唐。
二、初唐重要诗人有:沈佺期、宋之问、王绩、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陈子昂。
盛唐重要诗人有:孟浩然、王维、高适、岑参、王昌龄、李颀、李白、杜甫。
中唐重要诗人有:元结、顾况、刘长卿、韦应物、李益、白居易、元稹、张籍、王建、韩愈、柳宗元、刘禹锡、孟郊、贾岛、李贺。
晚唐重要诗人有:杜牧、李商隐、皮日休、聂夷中、杜荀鹤、陆龟蒙、罗隐、韦庄、司空图。
三、唐代不少有诗人雅称:
杜甫-诗圣、诗王、诗宰相;
李白-诗仙;
王维-诗佛;
李白、王维、王昌龄-诗天子;
孟郊-诗星;
孟郊、贾岛-诗囚;
陈子昂-诗祖;
刘禹锡-诗豪;
齐己、贯休-诗僧。
【教学安排】
21.《杜甫诗三首》三课时。
22.《白居易诗两首》二课时。
23.《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二课时。
24.《题坡山寺后禅院》一课时。
25.《无题》一课时。
【每周一诗】
1.背诵杜荀鹤《山中寡妇》:
夫因兵死守蓬茅,麻苎衣衫鬓发焦。
桑柘废来犹纳税,田园荒后尚征苗。
时挑野菜和根煮,旋斫生柴带叶烧。
任是深山更深处,也因无计避征徭。
背诵李白《客中作》: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2.杜荀鹤,是晚唐后期继承新乐府运动精神的现实主义诗人,自称“天地最穷人”。
3.李白,字太白,自号青莲居士,人称“诗仙”,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七年级政治成长的园地
课题2、成长的园地日期年月日星期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使学生明确校园生活可能给人带来各方面的影响。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正确认识个人与集体关系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验“团结就是力量”的自豪感。重点难点明确校园生活可能给人带来各方面的影响。明确校园生活可能给人带来各方面的影响。教具教学过程
漫画:我的校园生活
学生用漫画的形式记录自己的校园生活。
要求尽可能全面、生动、形象地描绘学校生活的一些具体细节,体验学校集体生活的快乐。
过渡性活动
校园生活点点滴滴
1.校园生活给我带来的变化。
2.发生在校园里的一件事。
3.有意义的校园活动。(可让学生课前准备)
使学生认识到校园生活对自己知识能力的提高,性格、品行的完善,兴趣特长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拓展总结
校园是_______,因为______。
校园是_______,因为______。
校园是_______,因为______。
本课小结:我的收获
新名词:
新观点:
新体验:
新感受:
我将改变我的:
学生自己记录填写相应的内容并相互交流。
学以致用。板书设计1、成长的园地1)学校是学习知识、发展能力的场所2)学校是陶冶情操、培养品格的环境3)学校是培养兴趣和发展特长的空间教学反思领导审阅意见
签名:
七年级语文导学案
课题:幼时记趣
课标要求:
1.了解作者童年生活的乐趣,这种乐趣体现了作者的纯真的童心和视小为大、想象奇特的童趣。
2.认识观察与想象、联想的关系.
3.要求学生借助注释和词典及老师的适当点拨,读懂这篇文言文。
教材简析:
这是作者追记童年生活的一篇极有情趣的散文.文章围绕“记趣”这一中心,选取三个典型事例进行记叙.
教学建议:语气
1.本文是学生初中阶段语文课上学的第一篇文言文,应引导学生对照注释,查阅有关工具书,读准字音,初步读懂文章,并指导学生正确朗读课文,做到停顿正确,不读破句子,注意语调、语气.
2.要求学生重点识记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如文中的明察秋毫、故、私、拟、强、怡然称快、神游、庞然大物、拔山倒树、方、之、以、或、其、盖等。
3.注意讲清课文的省略句:如“群鹤舞(于)空”“使(之)与台齐”“驱之(于)别院”等;固定句式:“作……观”“以……为……”“……为所……”等.
4.要求学生用现代汉语正确翻译全文。
5.在读懂文章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对文章的内容进行概括.文章写了什么样的童年生活?“物外之趣”有哪几件?
6.补充一篇课外文言文。
7.研究“物外之趣”
怎么会产生“物外之趣”的?
“物外之趣”反映了作者什么样的童心、童趣?
说说你童年的一些趣事,以此来拓展课文内容,加强口头表达训练。
课堂展示:
1.预习一测1.2
2.试总结文中“之”“其”虚词的用法及含义.
3.课内一练2.3(见79页)
4.用现代汉语说出下列句子的意思.(见79页)
5.“观文如鹤”这种现象能存在吗?应怎样解释这种现象呢?(从而引出“心之所向”,观察、想象、联想的关系)
6.在文中找出你认为有趣的地方,并说说“趣”在哪里?本文写了几件趣事?(并由此导出文章结构形式)
7.发掘潜力(见80页)
8.童年时美好的,冰心老人赞其为“真中的梦,梦中的真,是回忆时含泪的微笑。”现请你调动自己的积累,以童年为话题,说一句很美的话.例:童年是记忆天幕上永远善良的星星;童年是妈妈的摇车,不停的摇啊摇;童年是一支自己射出很远飞逝不见的箭。
9.补充课外文言文《滥竽充数》(见81页)
10.我来说自己的童年、童年里那有趣的故事。
学生小结其收获:
教学后记:
七年级地理自然资源与经济发展
第四章自然资源与经济发展复习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自然资源和定义和分类,知道水是一种重要的资源。
2、理解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掌握解决时空分布不均的措施。
3、知道我过土地资源的构成和利用类型,能够在图上找出不同土地类型的分布地区。
4、理解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重要性,了解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5、了解矿产资源和工业的关系,掌握主要矿产的分布。
6、理解我国主要工业基地的分布和高新技术发展概况。
7、理解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能够选择适当的运输方式。
8、掌握我国主要铁路干线的分布,理解交通运输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难点】
1、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和解决措施。
2、我国主要的工业基地的分布和主要城市。
3、我国主要铁路线的分布和铁路枢纽。
【教学方法】
分组讨论,集中讲解,练习巩固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1、自然资源的定义和分类。
定义:从自然界中获得,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和能量。
分类:可再生资源(土地,水,生物,阳光),非可再生资源(矿产)
2、我国水资源的分布特点和解决措施
项目
特点
措施
时间
夏秋多,冬春少
修建水库
空间
南多北少,东多西少
跨流域调水
(补充)南水北调是我国重要的跨流域调水形式,分成东、中、西三条线路。主要解决华北和西北地区的缺水问题。节约用水,治理水污染也是解决水资源短缺的重要措施。
二、土地资源与农业
1、我国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和分布
类型:林地,耕地,草地,沙漠,戈壁等。
分布:耕地和林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草地和沙漠等分布在西部内陆地区
特点:总量丰富,人均少;山地多,平地少;农业历史悠久。
2、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耕地类型
分布
典型农产品
耕地
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以东
秦岭-淮河以北
小麦,玉米,大豆
秦岭-淮河以南
水稻,油菜,甘蔗
草地
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以西
三河马,三河牛,新疆细毛羊
林地
西南,东北
东北林区,西南林区,东南林区
3、切实保护耕地,合理利用土地。
三、工业——国民经济的主导
1、矿产资源与工业
煤、铁、石油的分布
矿产
分布
煤炭
山西大同、阳泉、西山,河北开滦、峰峰,黑龙江鹤岗、鸡西,四川攀枝花
石油
新疆克拉玛依,塔里木盆地,黑龙江大庆,山东胜利,河南中原。
铁
辽宁鞍山、本溪,河北迁安、四川攀枝花,安徽马鞍山,海安石录
2、我国主要工业基地分布
特点:沿海,沿江河,沿铁路线分布
主要基地:沪宁杭、京津唐、辽中南、珠江三角洲
四、交通运输
1、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
运输方式
速度
价格
运量
铁路
较快
较低
多
公路
较慢
较低
少
水运
慢
低
多
航空
快
高
少
2、选择标准:贵重、急需、数量不大的用航空,短途用公路,大宗、笨重货物长途运输用铁路或者水运。
3、我国主要铁路线
东西走向:京包-包兰线,陇海-兰新线,沪杭-浙赣-湘黔-贵昆线
南北:京广线,京九线,京哈线,京哈线,焦柳线,宝成-成昆线
4、各种交通方式联合运输的重要意义。
总结:今天我们复习了第四单元内容,重点是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和解决措施和主要的工业基地的分布,还有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这些需要结合相关题目练习巩固。
七年级政治上期中复习提纲相关教学方案
第一课珍惜新起点
基本观点:
1、当我们有了共同的目标后,我们就拥有了团结奋斗的不懈动力。
2、彩虹的美丽在于它的七色光彩,班级的美丽在于我们每个人的独特性。
3、共同的集体目标是“起音”,发挥每个人的才能是“专业音”,同心协力、团结奋斗是“团队音”。
基本问题:
1、如何创建优秀的班集体?(如何创建新集体?)p7—8
2、创建优秀班级体为什么需要团结协作?p8
团结协作的名言警句:1、团结就是力量!2、众人拾柴火焰高!
第二课把握学习新节奏
基本观点;
1、我们对初中的学习生活有不同的感受,关键是我们面对新的学习的时候,要采用不同的方法和策略。
2、如果我们能够根据自己的学习方式,结合老师的教学实际,就更容易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3、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学习方式,不同方式各有特点。
4、初中的学习是人们一生学习中的黄金时期。
5、学习,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苦乐交织的过程。
6、珍惜受教育的权利,履行受教育的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对青少年的学习权利和学习义务作出了明确的规定。
7、初中三年的学习将是我们终身学习的重要基础,把握好初中的学习生活,将使我们终身受益,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基本问题:
1、怎样做学习的管理者?(搞好初中学习的有效方法和策略有哪些?)p14
2、如何提高学习效率?p13
3、如何理解学习中的苦与乐?(如何理解学习是苦乐交织的?)p18
4、学习的价值是什么?p21
第三课珍爱生命
基本观点
1、生命是地球上最珍贵的财富,世界因生命的存在而变得如此生动和精彩。
2、多彩的生命构成了缤纷的世界。
3、世界因生命而精彩。
4、地球上的生命丰富多彩,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5、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6、珍爱生命的人,无论何时何地,无论遇到多大挫折,都不会轻易放弃生的希望。
基本问题:
1、生命为什么需要相互关爱?p25---26
2、人的生命的独特性的表现有哪些?p28
3、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成才之路?p28
4、如何珍爱生命?p29---31
5、如何肯定生命,尊重生命p30---31?
6、如何延伸生命的价值?p32+p30
生命箴言:生命的价值在于不断超越自我。
第四课欢快的青春节拍
基本观点:
1、青春期时人一生中身体发育的关键期。
2、进入青春期,身体和心理的变化都属于正常的现象。
3、彼此尊重是我们需要遵循的基本准则。
4、决定青春的最重要因素是心境和心态。
基本问题:
1、青春期的身体变化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p35
2、如何认识青春期的心理矛盾或烦恼?p37
3、如何解决青春期的心理矛盾或烦恼?(解决内心矛盾的方法)p38
4、如何理解个性和独立?p40
5、男女同学正常交往的意义是什么?p40
6、青春的含义(如何理解青春?)p42
7、青春的意义是什么?p42
8、如何理解青春更多的是梦想、激情、幸福?(青春的幸福从哪些方面体味?)p43
9、如何珍惜青春?p44
青春寄语:1、珍惜青春,从现在做起!2、祝福青春,珍惜青春!
七年级下册语文名著导读总复习的教学方案
一.《童年》——高尔基(俄国)
1、《童年》是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的第一部,其他两部为《在人间》《我的大学》。
2、《童年》讲述的是阿廖沙(作者的乳名)三岁到十岁这一时期的童年生活。小说从我随母亲去投奔外祖父写起,到外祖父叫我去人间混饭吃结束,生动地再现了19世纪七八十年代俄罗斯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
3、童年刻画了众多的人物形象,外祖父是一个吝啬、贪婪、专横、残暴的人,经常毒打外祖母和孩子们,狠心地剥削手下的工人。外祖母是一个慈祥善良、聪明能干、热爱生活的人,对谁都很忍让,有着圣徒一般的宽大胸怀。作品中,还有两个粗野自私的舅舅米哈伊尔和雅科夫,乐观纯朴的学徒小茨冈,正直的老工人格里戈里,献身于科学的知识分子“好事情”,快乐的麻脸保姆叶夫根尼娅。
4、在这部小说中,哪个人物给你的印象最深?为什么?
二、《昆虫记》——法布尔(法国)
1、昆虫学家法布尔毕其一生观察研究昆虫,写出《昆虫记》(又译《昆虫物语》或《昆虫学札记》)被誉为“昆虫的史诗”。
2、《昆虫记》是优秀的科普著作也是公认的文学经典。它行文生动活泼,语调轻松诙谐,鲁迅把它奉为“讲昆虫生活”的楷模。它根据大量第一手资料,将昆虫的生活和习性揭示出来,如蝉在地下潜伏4年才能钻出地面,在阳光下歌唱5个星期;蟋蟀善建巢穴,管理家务;蜘蛛善于捕食、织网;螳螂善于利用“心理战术”制服敌人;樵叶蜂可以不用任何工具“剪”下圆叶片做巢穴盖子……在作者笔下,杨柳天牛像个吝啬鬼,身穿一件似乎“缺了布料”的短身燕尾礼服;小甲虫“为它的后代作出无私的奉献,为儿女操碎了心”;而被毒蛇蜘蛛咬伤的小麻雀也会“愉快地进食,如果我们喂食动作慢了,它甚至会像婴儿般哭闹。”
3、法布尔的《昆虫记》除真实记录昆虫的生活,还透过昆虫世界折射出社会人生。全书充满了对生命的关爱之情,充满了对自然万物的赞美之情。
七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相关教学方案
一、知识梳理
知识点1:正、负数的概念:我们把像3、2、+0.5、0.03%这样的数叫做正数,它们都是比0大的数;像-3、-2、-0.5、-0.03%这样数叫做负数。它们都是比0小的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我们可以用正数与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知识点2:有理数的概念和分类: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有理数的分类主要有两种:
注: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都可看作分数。
知识点3:数轴的概念:像下面这样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
知识点4:绝对值的概念:
(1)几何意义:数轴上表示a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数a的绝对值,记作|a|;
(2)代数意义: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的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零的绝对值是零。
注:任何一个数的绝对值均大于或等于0(即非负数).
知识点5:相反数的概念:
(1)几何意义:在数轴上分别位于原点的两旁,到原点的距离相等的两个点所表示的数,叫做互为相反数;
(2)代数意义:符号不同但绝对值相等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0的相反数是0。
知识点6:有理数大小的比较:
有理数大小比较的基本法则:正数都大于零,负数都小于零,正数大于负数。
数轴上有理数大小的比较:在数轴上表示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大。
用绝对值进行有理数大小的比较:两个正数,绝对值大的正数大;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负数反而小。
知识点7:有理数加法法则:
(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异号两数相加,绝对值相等时,和为0;绝对值不等时,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3)一个数与0相加,仍得这个数.
知识点8:有理数加法运算律:
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知识点9: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知识点10: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根据有理数减法的法则,一切加法和减法的运算,都可以统一成加法运算,然后省略括号和加号,并运用加法法则、加法运算律进行计算。
知识点11:乘法与除法
1.乘法法则
2.除法法则
3.多个非零的数相乘除最后结果符号如何确定
知识点12:倒数
1.倒数概念
2.如何求一个数的倒数?(注意与相反数的区别)
知识点13:乘方
1.乘方的概念,乘方的结果叫什么?
2.认识底数,指数
知识点14:混合计算
注意:运算顺序是关键,计算时要严格按照顺序运算.考试经常考带乘方的计算.
知识点15:科学记数法
科学记数法的概念?注意a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