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案
  • >导航
  •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汇集
  •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

    发表时间:2023-11-28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汇集。

    为了满足您的需求,小编特别制作了这个“角的初步认识教案”,教师作为写教案课件的重要任务,又到了老师开始写教案课件的时候了。在上课时,老师需要按照教案课件进行教学。希望您喜欢这篇文章,也请不要忘记分享给您的朋友们哦!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篇1)

    《小数初识》教学设计

    小数初识教学设计

    共5课时,第48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实践了解更多关于小数的知识,了解小数的实际含义,并能够读写小数。

    2.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体验和掌握比较小数大小的具体功能,提高学生的知识转移能力。

    3.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过程:

    1.查看和导入

    1.学生互相讲述你 调查商品价格。 (第 93 页的问题 6。)

    (1) 学生互相讨论调查中商品的价格。

    (2)把你说的价格换成人民币为单位再说吧。

    2.介绍对话和黑板书写。

    2.探索经历

    1.独立完成第二十一题

    < p> 第3、4题。

    (1)独立完成。

    (2)集体反馈交流,解释纠正。

    2.完成习题 21 的第 5 题。

    (1) 同桌互相讨论题目的含义,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

    (2) 学生独立后,告诉他们你的想法。

    (3)学生汇报交流,解释修改。

    3.实际应用

    1.我会做。 (练习 21,第 7 题)

    (1) 学生用尺子量出数学课本、练习册和铅笔盒的长宽。

    (2) 将测量的数字写为以米为单位的小数。

    (3) 集体报告和交流。

    2.学生应独立完成习题 21 的第 8 题。

    四。全课小结

    1.你从今天的学习中获得了哪些新的收获?

    2.老师总结。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篇2)

    《角的初步认识》是人教版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的第三章第一课时内容,在此之前已经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这为过渡到本节内容的学习起到了铺垫作用,同时又是后面学习《直角》的前提。在几何初步学习中起着承上启下的效果。

    根据新课标对小学数学的要求,基于学生现有的认知结构,我确定了本课时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初步比较角

    的大小,学会用尺画角。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发展学生独立

    学习能力和创造意识。

    探索数学的兴趣。

    为了落实本课的教学目标,我确定了本课的重难点:

    1、重点:由于本节内容比较抽象,通过实例才能很好的理解,因此我将重点确定为通过实例初步认识,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2、难点:由于低年级学生空间抽象思维还没发展完全,因此我将难点确定为学会用尺画角。

    数学培养人的思维,因此不仅要使学生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在师生既为主体又为客体的原则下展现获取知识和方法的思维过程。从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规律出发,为了更好的突出重点化解难点我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1、教法:整个课时将指导学生观察、操作、演示、验证、讨论等方法有机地贯穿于教学各环节中,引导学生在丰富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加以抽象概括。

    2、学法:充分遵循感知——表象——概念这一认知规律,采用了看一看、找一找、画一画、猜一猜等学习手段,让学生在大量的实践活动中掌握知识,形成能力。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情绪低落时思维水平只有在情绪高涨时的`二分之一。说明人的认识活动和情感是紧密相连的。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想方设法的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整堂课都处在“好奇”“好学”的高昂学习情绪中,使教学过程始终对学生有种吸引力,吸引他们主动去探索问题,发现规律。

    1、游戏导入:做一个摆小棒的游戏。让学生拿出四根小棒摆一个我们学过的图形;接着拿走一根小棒摆一摆;再拿走一根。由此导入我们今天要认识的新朋友“角”。

    2、初步认识角:(1)在生活中发现角,出示课本主体图找一找校园里哪里藏着角。(2)摸三角板上的角,真切的感受角有一个尖尖的扎手的顶点和两条直直的边,并介绍各部分名称,

    (3)引导学生总结出“一个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4)找出39页图中藏着的角,并说出各部分名称。(5)拿出学具袋中的小圆片,小组间讨论,怎样将园片折出一个角来。(6)展示学生的折角。

    本领域的教学注重借助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在这个环节中学生通过“找角”“指角”体会身边到处都有角的存在,通过“摸角”感受角的特点,通过“折角”体会角的形成过程。总之通过大量的操作活动,学生之间相互交流想法,进一步强化角的概念。

    3、画角:(1)小组讨论尝试画角。(2)指名说说画法。(3)教师演示正确的画法。(4)学生用老师的方法再画角。(5)请三位学生到黑板上画角。(6)集体批改。最后教师小结角的画法;先画一个点,然后从这个点起用尺子向两个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线作为角的两条边就画成了一个角。

    画角这位本节课的难点,教学中我将采用学生先自学,后师引导,再画再纠正等活动达到了突破难点的目的。

    4、比较角的大小:(1)集体游戏,学生拿出活动角各自做一个角。(2)教师要求如何使它变大变小。(3)教师介绍角的比较方法:两个角的顶点和其中一条边重合,另一条边在外面的角大。(4)同桌之间做比比谁的角大的游戏。(5)指名上台和老师长的活动角比较大小。引导学生发现“角的大小和边的长短无关,和开口程度有关”。

    这样的设计做到了让学生在“做中学”、“乐中学”。充分发挥了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作用。

    5、闯关练习:数学游乐园第一关慧眼识角;第二关猜一猜哪个角大;第三关我会数角;第四关巧手摆角;

    将练习以游戏闯关的形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这样的分层练习,学生能更好的掌握和运用角的概念,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体现了《课程标准》中把知识转化为技能,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6、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让学生理清思路回顾这节课所学知识点。

    板书设计师教师的微型教案,是一种高浓缩的提炼艺术,是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有力措施之一。优秀的板书设计,增强课堂教学的吸引力,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概括能力,帮助学生把握重点,理清思路,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为此,我设计如下板书: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篇3)

    教学内容:

    青岛版二年级上册P27-30页内容。

    教材分析:

    角的初步认识是数学的“空间与图形”领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性知识。这节课学习的角是平面图形上的角,是一个平面图形。角的初步认识这一教学内容是学生在已经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对于二年级的儿童来说,如此抽象的图形会让他们难以理解,所以教材在编排上,一开始就从学生熟悉的校园生活场景入手,由此引出角,让学生了解到角就在我们的生活中。通过例1,从三种实物中抽取出角,在此基础上介绍角的各部分名称,说明角的特征。再通过学生实际操作活动,如折叠、画角、比较、制作学具等加深对角的认识和掌握角的基本特征。为今后学习复杂的几何知识打下基础。教材中不要求掌握角的定义,只要求学生认识角的形状,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直尺画角。教材这样的安排是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让他们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方式,符合《数学课程标准》所倡导的理念。

    学情分析:

    对于二年级学生而言,他们在生活中已经接触到一些物体上的角,如桌面上有角,教室的黑板和铁柜有角,但大多数孩子头脑中并没有形成正确的表象,他们只是初步的立体的感知,对角缺乏系统的认识。而这节课认识的角是学生在一年级已经学习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的基础上,数学意义上的角,一个平面图形。所以在这个过程就有必须从直观的表象到抽象的概括来认识角。因此,这节课的大部分时间是交给学生自己去探索和发现角的基本特征,让学生始终处于一个求知的、探究的状态。

    设计理念:

    20xx年数学课标的目标要求:通过数学学习,使学生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的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抽象建立角的几何图形是一个逐步抽象的过程,所以整堂课设计以学生为主,由学生用眼观察,动手操作,动口交流的学习活动串起来,让学生在活动中自己在大脑中形成角的表象。充分遵循了(从)感知→(经)表象→(到)概念这一认知规律,采取了找一找、看一看、摸一摸、折一折、做一做、画一画、比一比、想一想、说一说等教学手段,让他们在大量的实践活动中掌握知识形成能力,把静态的课本材料变成动态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动手中思维、在观察中分析,把外在可见和内在不可见的角印在大脑里。从而进一步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努力做到教法、学法的最优结合,使全体学生都能参与探索新知的过程。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结合生活情境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掌握角的大小比较的方法;学会用尺子画角。

    2、能力目标:通过让学生观察、操作分析、比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独立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并渗透分类和比较的数学方法让学生掌握认识新事物的基本思想和方法。

    3、情感目标:在合作、探究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数学交流能力,使学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角,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在积极参与、探索角的活动中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让学生形成角的正确表象,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尺子画角。

    教学难点:

    初步建立角的表象及角的大小比较的方法。

    教具学具:

    课件、三角板、圆形纸、活动角、剪刀。学生每人自制一个活动角;每人一张圆形纸和印有大小不一的2个角的长方形纸。

    1、联系生活,情境引入。

    同学们,喜欢看魔术吗?老师刚学了一个魔术,给大家变一变。出示活动角,两条边重叠,这是什么?一张纸条。变——将边拉开形成角,变成了什么?——角。(学生都喜欢看魔术,这样引入把学生的兴趣调动起来,注意力都集中到这儿来了同时对活动角充满好奇。)师:生活中我们周围很多的物体上都有角,谁能说一说你在哪些物体上见过角?

    2、分析情境信息,提出问题。

    请同学们看这幅图,图上都有什么?这是在哪里?仔细观察这幅图,谁能说一说在哪上面有角?

    师:原来我们的身边有这么多角。关于角你想知道什么?生:什么是角?教师总结:我们今天就来学习关于角的一些知识,板书课题:角的初步认识。

    设计意图: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培养学生分析信息,提出问题的意识。

    找角。角在哪里?什么是角?角是什么样子?引导学生借助周围物体和三角板找一找。

    设计意图: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找。让学生感到角就在身边,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自主探索,满足他们探索的欲望,培养他们探究思考的能力。

    让学生指一指三角板上的角。

    教师:刚才有同学提到了三角板上有角,谁来指一指?

    师犹豫,在黑板上画点,说:难道角是一个点吗?其实,这个点只是角的一个部分,谁能完整的指出一个角呢?

    (注意引导学生正确的指角方法,让学生初步感知角的形状。重视利用已有经验进行学习)教师拿起三角尺,示范正确的角,也就是这样的。同桌互相指一个完整的角。

    设计意图:部分学生容易把尖尖的顶点认为是角,为了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表象,帮学生找到正确的角。

    以小组为单位,在小组内互相指一指,摸一摸,说一说角是什么样子?

    设计意图:调动学生全员参与的积极性。通过小组交流,争论,操作,使学生对角有一个直观感知。

    指生说一说角是什么样子。

    设计意图: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质疑,评价,互动。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好习惯,以及质疑、创新、参与的科学精神。

    4、教师小结,提炼升华。

    同学们在物体上找到了这么多角,那角描下来是什么样的呢?我们一起来看大屏幕。

    【课件演示角从实物(钟表、三角板、扇子等)中抽出来的过程。】这就是一个角。

    教师:这是描下来的角,也就是数学上的角,你能说一说,这些角有什么共同特点吗?

    教师总结:每个角都有一个尖尖的地方和两条直直的线,这个尖尖的地方叫做角的顶点,【课件表明:顶点】,这两条直直的线叫角的边。【课件标明:边】

    老师借助实物描画一个角,指学生说一说角的各部分名称。

    给学生正确的示范描画角,为下面铺垫。

    设计意图:从实物中抽象出角,由具体到抽象,是认识上的飞跃。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另外让学生说一说,培养学生思考和总结概括的能力。

    讲练结合:

    1、出示自主练习1题,完成练习。这是基础巩固题。设计意图:让学生再次经历从实物中抽象出角的过程,及时巩固夯实对角的认识。使学生真正建立起角的表象。

    我们认识了角,用尺子怎样画角呢?指生说一说,教师总结板书,示范画角。

    先画一个顶点,再以这个顶点为起点,画两条直直的线。标上角符号,再写上顶点和边。这样就画好了一个角。

    同学们学会了吧?现在给大家几分钟的时间,自己用三角板画一个角,并标明顶点和边。比一比谁画得最好。教师在黑板上画一个钝角。

    设计意图:规范角的画法,培养学生认真规范的好习惯,为今后学习几何知识打下基础。

    讲练结合2、判断。这些图形里面,哪些是角?哪些不是?为什么?

    设计意图:讲练结合,及时巩固,学生在判断比较中,进一步加深对角的认识。又为引出认识直角过渡。

    现在大家观察这几个角,哪些形状一样呢?比较一下有什么发现?

    从而引出直角。说一说它们有什么特点?

    教师总结:这些角直直的,就像有的同学坐得那么端正一样。这样的角叫做直角,我们可以给它标上直角符号。你还在哪里见过直角?学生可以在教室里找。在三角板上找一找,指一指。

    我们的三角板中就有直角,这个长的三角板有一个直角,短的也有一个直角。

    师借助三角板上的直角示范直角。

    教师:画完后怎样知道画的是不是直角呢?学生说一说,教师总结:我们可以使用三角板中的这个直角来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用直角判断黑板上锐角和钝角。

    设计意图:用三角板上的直角判断直角,为后面的角的大小比较埋下伏笔。通过观察、回忆、想象,加深对直角的感知)

    同学们,我们认识了角,还认识了直角,现在用老师给大家准备的活动角,迅速摆出一个角,并给同桌说说各部分的名称,看哪一对同桌说的又快又好。展示学生作品,你发现了什么?

    各找3个锐角,3个直角,3个钝角到讲台前展示。你能分分类吗?分为三类。哪个角最大?哪个角最小?为什么?再找两个角度相差不大的角,怎样比较?为下面角的大小比较埋下伏笔。

    教师课件出示锐角、直角、钝角三个角,哪个角大?哪个角小?引导先在小组内说一说,怎么知道的?生:用眼睛直接观察。张开口大,角就大。

    课件出示:两个大小差别不大的角,这两个角谁大?怎样知道?

    小组内讨论交流,然后一起验证。

    2、借助三角板上的角比一比。

    3、利用活动角比较。

    不管哪种方法,只要合理教师及时鼓励,肯定。优化总结正确的方法:有时两个角大小相差很小时,可以把两个角放在一起比较,把两个角的顶点对齐,使一条边重合,然后看另一条边落在什么位置。课件直观演示比较过程。

    设计意图:放手让学生去探索,意在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让学生经历观察、猜测、推理、验证的活动过程,获得的基本数学学习方法,积累必要的数学活动经验,获得基本的活动技能。教师及时鼓励,激发他们的兴趣,树立信心!

    (四)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师:想一想,你怎样使角变大、变小?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同桌合作,探索角的大小和什么有关。

    (1)把角的两条边分别拉开、合拢,看看这个角有什么变化。

    (2)尝试延长角的两条边,看看这个角变化了没有。

    小组合作,全班交流。

    生1:把角的两条边延长,只是角的边变长了,角的大小没变。

    生2:把角的两条边拉开,角就变大,把角的两条边合拢,角就变小。

    教师演示:出示两个大小一样的固定角,使两个角重合,表示两个角一样大。教师用剪刀将其中一个角的两条边剪短,角有什么变化?再将两个角放在一起比较,发现什么?说明什么?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观察,直观的感知,角的大小与两边张口的大小有关,与边的长短无关。将抽象的知识直观化,突破难点,使学生更容易接受。

    师:你们说得真好!角像嘴巴一样,两边张口越大,角就越大,张口越小,角就越小。也就是说,角的大小与两边张口的大小有关,与边的长短无关。

    四、拓展应用,提高能力。

    1、自主练习4题,对直角认识的巩固。一个图包含多个直角,教师可让多个学生补充完整,并通过评价方式引导学生养成有序认真观察的好习惯。

    2、动手操作题,先引导学生思考怎样画一个直角呢?教师在总结,然后让学生画。

    3、自主练习6题巩固提高题,可以和8结合起来思考处理。

    4、完成自主练习7题。这是一道综合应用题。练习巩固。

    5、自主练习3题,用圆纸片折一个角。通过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应用意识,创造力和想象力!也为信息窗二做角做铺垫。让学生指一指,抓住错例及时纠正不是角的部分。

    6、剪一剪,一个长方形去掉一个角,还剩几个角?推展思维题。

    五、全课总结:

    这节课你们知道了什么?学生谈谈自己有什么收获,对自己的表现做出评价。哪个同学表现好?教师及时鼓励,树立学习的信心。

    欣赏生活中的角,只要大家留心观察生活,你会发现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

    六、课外作业:

    1、课程设计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的个性发展。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有不同的发展。

    2、教学内容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素材的选择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有利于学生体验与理解,思考和探索。组织教学中既重视结果也重视过程。既重视抽象也重视直观。既重视间接经验的讲解也重视自主探索的直接经验的积累。

    3、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着、合作者。努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发学生积极思考,鼓励学生进行创新思维,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经历观察、猜测、推理、验证的活动过程,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体会运用基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和技能。

    4、合理运用多媒体,与课程内容整合,为课堂教学服务。

    5、评价采用多元方式,既注重结果也注重过程,及时鼓励帮助学生建立信心。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篇4)

    《认识小数》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教材第88-89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对小数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初步体验小数在特定上下文中的含义。 知道小数各部分的名称,能正确识别、读、写小数。了解自然数和整数。

    2.培养学生在小数认知活动中的观察思考能力、比较分析能力和综合概括能力。

    3.联系元、角、分及常用长度单位的知识,帮助学生理解小数的含义。

    4.在学习活动中,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重点:

    让学生正确认识、读、写小数。意识到□/10 可以写成0.□。教学难点:

    让学生能按要求正确使用小数,并说说其具体含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仪表和尺子教学过程:

    I.引入小数

    1. 显示文具价格标签。 (课件展示) 老师:开学了,妈妈给小花买了一些文具:

    书包45元,文具盒18元,圆珠笔,铅笔元,橡皮擦055元,日记3元。 2. 区分整数和小数。

    老师:同学们,请仔细观察,你能把这些文具价格中的数字分成两类吗?怎么分?根据同学们的回答,文具价签分为两类:书包45元圆珠笔元文具盒18元铅笔元日记3元橡皮擦元

    左边一组

    45,

    18, 3,我们之前学过的,都是整数。 谁能给出其他整数的例子?

    3. 介绍话题。

    右边这组数字有什么特点? (数字中间有一个点。)这样的数字称为小数。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些关于小数的初步知识。 (板书题目:认识小数)

    (设计意图:《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原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相关的整数知识和小数生活经验的积累是学习新知识和可持续利用资源的基础,所以我选择学生接触最多的最熟悉商品的价格,引入学习,符合结合学习情况,体现“数学源泉”。“for life”的概念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唤起学生对现有生活经历的记忆。

    二、知小数

    1. 你会读小数吗?

    让学生读出文具价格的小数点后三位。 2.认识以元为单位的小数的实际含义。

    哪些学生已经知道,他们代表多少钱? (学生答,老师板书。) 袁教粉

    0 3 元5 分0 2 分5 5 分5 分 3. 填表中的空白在教科书的第 88 页。请学生轻声读出货架上三种食品价格中的小数点,并填入代表____元______________分。

    4. 你在哪里见过小数?

    (设计意图:用元和几元几毛钱来表示商品价格是生活中最常见的方式。这两种表示方式有什么关系?本课将解决问题。其中一个问题。解决主要是通过学生填写书中表格后的交流来实现的。)

    三、引导探索,理解小数

    (1) 以米为单位导至小数点后一位。

    1.师:出示米尺:把1米分成10等份,这个份是多少? (1分米) 师:以米为单位,可以写成一米的分数吗?你在想什么?师:桌子长8分米。如果单位是米,你会怎么表达? 4厘米宽?师: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规律?总结:几分米可以写成十分之几米

    2.叙述:1 分米是 1/10 米。这个长度用整数和分数表示。也可以用小数表示。 教学:读写,中间有一个小点。师:那么8/10米可以用什么小数来表示呢? (盛达米)4/10米呢? (m)

    3.师:现在,你有什么新发现? 总结:十分之一米可以写成0分。

    4.米尺上还有哪些其他分数?请完成“练习题 21”的 1 题。

    5,教师和学生到密码:小数和分数的转换 (, 0.

    5,, 2/

    10, 7/10) 老师:图中,你也可以找到分数。 (展示课件)(学生独立练习,分组交流)

    老师:仔细观察这些分数和小数,你发现了什么?

    组织讨论和交流,揭示:十分位为0分,0分为十分位

    (2)以米为单位引出小数点后两位。

    1.指着米尺问:把1米分成100等份,每份是多少厘米? (100 厘米)以几分之一米为单位? (100 点 1 米)用小数表示多少米? (米)

    2、3厘米是一米的几分之一,米数写成十进制是多少? 18厘米呢?

    (让学生把答案填在课本上,师生共同修改)

    (3)小组讨论。

    王冬身高1.30厘米,小数写成(

    )米。

    全班对话,米和米都是正确的(因为30厘米就是3分米)。

    (4)学生的类比和游戏。

    1.完成教科书第 89 页的“做”。

    2.用十进制写下你的身高。 课前,我让大家知道他们的身高,谁能告诉他们的身高?

    你想告诉大家你的身高是多少吗?我们班谁最高?然后用小数来表示你的身高。

    (设计意图:上节课结束后,老师转入本课的核心环节,让学生在小数周围寻找小数,通过长度单位建立分数和小数之间的联系,以及让学生知道小数是分数的另一种表达形式,本节课我通过课件生动地唤醒了学生对分数的记忆,并告诉学生1/10写成小数是多少?一米是多少? ? 等等,厘米的教学也是如此,这里没有探究的价值,只有有意义的接受。最后,通过以十进制形式写下自己的身高,让学生进行应用练习,巩固所掌握的知识。 ) 总结:学完这个,学生不仅认识了小数,还知道了用小数表示商品价格,用小数表示长度单位的实际意义。那么,除了表示商品价格和长度单位外,小数还可以是什么意思呢?让我们在生活中再次寻找它!

    4.课堂练习

    1.阅读小数,扩大学生对以小数为载体描述生活中事物的范围的理解。 (课件展示)

    总结:在生活中,我们不仅可以用小数表示价格和长度,还可以表示?? (体重、年份、温度等)

    2.听写小数,垂直比较,丰富小数的基础知识。 课本练习:P93 3. 补充练习。 (课件展示)

    V.扩展: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在我国古代,小数不是现在这样写的。当时小数是这样表示的(展示课件)。你认为哪种方式更好?

    (设计意图:学习小数要对小数的产生有一个认识,同时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不仅仅是一门学科知识,更是人类文化形成的产物!)

    6.全班小结:

    正如同学们所说,事物的发展总是朝着简单方便的方向发展。生活也是如此。谁能用简洁的语言说说我今天的收获?黑板书写设计:

    认识小数

    0 之类的数字。

    35,,, 称为小数。

    1 分米 1 厘米

    m m 11 m m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篇5)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主要教学角和直角的初步认识,这些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础上教学的。

    1、结合生活情景认识角和直角。

    2、通过实际操作活动,帮助学生认识角和直角。

    二、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尺画角。

    2、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直角,会用三角板判断直角和画直角。

    三、教学建议:

    1、注意通过多种活动认识角和直角,正确把握教学要求。

    2、在教学中注意科学性。

    3、这部分内容可以用2课时进行教学。

    角的初步认识(一)

    教学目标:

    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尺画角

    重点:

    1、结合生活情景认识角。

    2、用尺画角

    教学仪器与媒体:

    多媒体课件,角的学具、一张长方形的纸、三角板。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出示主题图,让学生观察并说说都看到了什么。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说完以后,出示红线标出图中的角。由此引出课题:“角”

    二、教学例1

    1、让学生说一说在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有角。学生说完以后从其中的三种实物(吸管、剪刀、水龙头)中抽取出角(锐角、直角、钝角),让学生认识。在此基础上介绍角的各部分的名称: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

    2、学生用学具自己动手做角。

    教师:下面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学具自己动手做一个角,并指出哪是角的顶点?哪是角的边?

    学生活动

    师拿出准备好的长方形的纸说:请同学们指出老师手中的纸上的角。

    学生指完后师说:其实除了这四个角以外我还可以用这张纸做出其他的角,你能吗?

    学生动手操作并出示自己做成的角

    三、教学例2

    下面咱们一起来研究一下怎么样画角。教师示范。画角时教师要注意强调两边的画法。(方向)

    师:下面请同学们自己画一个角。师巡视

    四、练习

    教科书练习八1、2、3题。

    五、总结:

    你知道了有关角的哪些知识?

    六、布置作业:

    1、随堂练习

    2、找找生活中的角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篇6)

    通过操作活动,使学生认识平角和周角,能能说出生活中的平角和周角和辨认平角、周角。

    过程与方法经历认识平角与周角的过程,使学生体会旋转过程中角的变化,感知图形的旋转。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通过旋转操作让学生认识平角和周角,简单的说出他们的特征及构成。

    教具、学具准备

    电脑课件、活动角学具、钟表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看图口答:下图叫什么?它有几部分组成?各部分叫什么?我们曾认识过哪些角?

    2、给下列各角分类并说说分类理由:(图略)

    点拨问:什么叫锐角?什么叫直角?什么叫钝角?

    二、组织活动、探究新知

    1、操作活动:

    师:请你拿出学具中的两根小棒,按要求我们一起做。

    要求:

    (1)将小棒的一端固定做一个活动角。

    (2)固定一根小棒不动,旋转另一根小棒,使它形成一个锐角。(学生动手操作同时课件演示)

    师:做好后举起来让老师和同伴看一看。

    (3)你能再分别旋转出一个直角、钝角吗?

    师:若将小棒继续旋转下去,还会得到新的角。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研究有关旋转与角的问题(板题)来认识新的角,愿意吗?

    2、探究活动:

    (1)、认识平角

    师:“请大家边观察老师的‘活动角’边自己动手继续旋转小棒,看经过旋转会得到什么角?”(出示图)

    点拨:什么叫平角?能描述出你旋转出的图形的样子吗?你怎么知道平角180°,如何验证的?

    (2)、认识周角

    师:“请大家边观察大屏幕边操作,继续旋转,当两根木棍旋转一周重合时,谁知道得到的是什么角?”

    生: “周角”

    师:“观察一下,它有什么特点?什么叫周角?”

    (3)、辨析:

    ①、平角是一条直线,对吗?

    ②、周角是一条射线,对吗?(生讨论汇报后课件演示订正)

    (4)、举例:生活中你见过哪些平角、周角?

    让学生先说,然后师再出示课本第24页 “试一试”中第1、2题的例子。

    师点拨要点:这些图是如何构成平角或周角的?

    3、角的关系:

    师:到目前,我们共学习了那几种角?观察它们你还发现了什么?(角的大小,周角、平角与直角间的关系)

    三、质疑:看书将书上没有的内容补充上去,提出你不明白的问题。

    四、课堂练习、巩固新知。

    (一)、书第25页完成“练一练”的第1题、第2题(做在书上)。

    (二)、1、填空:

    ①一个锐角和一个直角可以组成一个(  )角。

    ②把一个平角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 )度,各是一个(  )角。

    ③1个周角等于(   )个平角,1个周角还等于(  )直角。

    ④2时整,钟面上时针和分针成( )角;6时整,时针和分针成( )角;3时整,时针和分针成( )角;12时整,时针和分针成( )角;

    5时整,时针和分针成( )角。

    2、判断:

    ①一个角有两条边,一个顶点。 (   )

    ②平角就是一条直线。(   )③比直角大的角一定是钝角。(  )

    ④一个直角用2倍的放大镜看,就是一个平角。  (   )

    ⑤周角就是一条射线,它只有一条边。(  )

    ⑥12点15分,时针和分针成直角。(  )

    3、数学能力培养第14页全做。

    (三)、思考题:数出下题有()个锐角,()个直角,()个钝角,()个平角。

    (图略)

    四、课堂总结

    请学生谈谈这一节课的收获和体会。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篇7)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牡丹区王浩屯镇中心校程寨小学 王忠远

    教学内容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46~49页。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了解乘法的意义。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合作能力。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教师出示: 6+6+6+6+6 8+8+8+8 3+4+6+9 2+1+7+5 师:观察这几个算式,把它们分成两类,应该怎样分? 生: 6+6+6+6+6 和 8+8+8+8为一类, 3+4+6+9 和2+1+7+5为一类.师:为什么这样分啊? 生:因为 6+6+6+6+6 和 8+8+8+8都是相同的数相加.(板书:相同加数)师:它们的相同加数是几,有几个这样的数相加?

    二、情景激趣,引入新知

    师:小朋友们,星期天、节假日你们喜欢到什么地方玩?(出示情景图)这是什么地方呀?你喜欢玩什么? 生:??

    师:其实呀,游乐园里还有许多数学问题呢,你发现了吗? 生:??

    师:小朋友们真棒,发现了这么多问题。我们先来解答这三个问题吧。依次出示以下三个问题,让学生解答,教师板书算式。问题一:小飞机上一共有多少人? 板书算式:3+3+3+3+3=15(人)问题二:小火车上一共有多少人? 板书算式:6+6+6+6=24(人)问题三:过山车上有多少人?

    算式:2+2+2+2+2+2+2=14(人)

    师:这些算式都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板书:求几个??的和,)这么多2相加,一个一个写出来太麻烦了,于是人们就研究发明了一种简便的方法──乘法,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乘法的初步认识。(学生齐读课题)

    二、探索交流,发现新知 1.学习写乘法算式。

    师:像这样加数相同的加法,就可以用乘法来表示。

    引导学生分析第一个加法算式:加数都是几?有几个2相加?得多少? 师:7 和 2 中间的这个符号叫做乘号。(简介乘号的由来。板书:“×”)师:你们看看乘号像什么? 生:像叉 生:像拼音× 生:像加号

    师:像加号,因为乘法是这样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加法的简便写法,所以数学家们就把加号这样一斜创造出了乘法。乘号只读一个字“乘”,这个算式读作7 乘 2。跟老师读一遍。

    师:还可以这样写。(板书:2 ×7)谁来读一读。生:2 乘 7 师板书出乘法算式:7×2=14,2×7=14 让学生分组观察、讨论:乘法算式中的数与加法算式有什么联系? 学生发言。

    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怎样改写成乘法算式。(1)看,相同加数是几。

    (2)数,有几个相同加数。

    (3)乘,把相同加数和它的个数相乘。

    (4)关键,7×2或2×7 问:2表示什么?7表示什么?(5)闭眼回忆改写的方法。

    同样列出第一个加法算式的乘法算式:3×5=15,5×3=15。(强调:是几个几)第二个加法算式的乘法算式:6×4=24,4×6=24。(强调:是几个几)师:用乘法是不是比较简便啊?(接着板书:??比较简便.)2.练习。

    请把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6+6+6+6=□×□ 5+5+5=□×□ 7+7=□×□

    课件逐一出示,让学生口答。

    三、操作练习,运用新知 1.摆一摆

    课件出示48页做一做第1题,要求:先用小棒摆一摆,在填写加法算式.指名学生到黑板上用小棒依次摆出4个2,3个4,5个3,写出相应的加法算式,下面的学生两人一组用小正方体摆出4个2,3个4,5个3,并在作业纸上写出相应的加法算式.(教师巡视,纠正.)教师评价.(强调:是几个几)2.画一画

    课件出示练习九第2题,要求:先按要求画圆,再写算式.学生在作业纸上按要求画圆,写算式.(教师巡视,纠正.)教师评价.(强调:是几个几)3.填一填

    课件出示48页做一做第2题第3题,要求:按要求填写.师生共同解决问题.(强调:是几个几)4.读一读

    课件出示练习九第4题,学生齐读.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指名回答.生齐读: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可以用乘法计算,比较简单.板书:

    乘法的初步认识

    “×”

    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可以用乘法计算,比较简单。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篇8)

    能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尺子画角。

    过程与方法:

    通过创设情境,在情境中找角,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的角过渡到数学意义上的角;学生通过实物认识角的各部分名称;通过设置从现实中找角、制作角等活动,加深学生对角的感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知道生活中处处有角,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通过学生自己制作角,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师:同学们,新的一天开始了,看,我们的校园多热闹呀!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幅图,你都发现了什么?

    ……

    师:同学们观察得可真仔细,在这幅图里,也有很多我们已经学过的图形,谁能说一说都是什么图形?

    师:同学们说得可真,这些图形都是我们的老朋友了,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个新朋友,(课件出示园丁剪草图)。你们看,园丁爷爷手里拿着的剪刀,张开时就形成了这样的一个图形,(课件出示角)这个图形也有自己的名字,我们把它叫做角,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角。(板书:角的初步认识)

    师:同学们看一看,除了园丁爷爷手里的剪刀张开以后可以形成角,图中还有哪些方现了角这种图形呢?

    师:(课件演示)这些都是生活中的角,那在数学中我们怎么来表示角呢?我们看(课件出示抽出来的角)

    师:这三个图形都是角,孩子们,现在请你闭上眼睛想一想,角是什么样子的?

    师:同学们都很棒,现在同学们认真观察这三个角,你发现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吗?

    师:同学们观察得可真仔细,角的尖尖的这部分是角的顶点,我们看一看,角有几个顶点?

    师:我们再看,这两条线,我们把它叫做角的边,我们一起来数一数,角有几条边?

    师:现在我们知道了角有1个顶点和2条边,那谁能说一说这是这个角的什么?(指课件中角的顶点)

    师:同学们可真棒,这么快就认识了角了各部分名称,并知道了每一个角都有1个顶点和2条边,那孩子们,你可以判断出下面这些图形哪些是角吗?

    师:同学们,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有很多物体的表面有角,现在你能想一想,你都在哪些物体的表面有角呢?

    师:看来同学们在日常工作生活中,也都是爱观察的好孩子,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认识了角,知道了角的各部分名称,那你现在能用你手中的纸来找一个角吗?

    师:刚才同学们都很棒,每个人都用纸折出了角,现在看,老师这也折了两个角(出示课前剪好的实物)你们猜一猜,这两个角哪个大?哪个小呢?

    师:通过比较我们知道了这两个角是一样大的,虽然这个角的两条边比这个长,但角的大小并没有改变。那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呢?我们看(出示活动的角)

    生: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张口有关,张口越大,角就越大,张口越小,角就越小。(板书)

    生: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张口有关,张口越大,角就越大,张口越小,角就越小。

    师:同学们,我们知道了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长短无关,而是与两条边的张口有关,那你们想不想知道怎样画角呢?

    师:在画角时,我们要先确定顶点为,然后从顶点向不同的方面画两条线,也就是两条边。这就是一个角,你们想试着画一画吧?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和角交上了朋友,谁能说一说你都有哪些收获呢?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篇9)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38~39页。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境及操作活动,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直尺画角。

    2通过经历观察、操作等活动,建立角的空间观念,培养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能力。

    3、在探索角的知识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和兴趣,培养合作意识。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三角板、小棒等。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和大家结交一个数学中的好朋友,大家愿意吗?

    师:其实角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只要你认真观察,就能找到它,(课件出示39页例1的剪刀、吸管、水龙头)同学们请看,角朋友就藏在里面,你能把它找出来吗?

    学生汇报。

    师:(课件出示剪刀、吸管、水龙头)这些物体的角藏在哪里?同学们相互说一说。

    师: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现在我们把这些角的外衣脱掉,仔细观察。(课件演示,将三个物体隐藏,出现不同方向的三个角)。这就是我们今天认识的新朋友――角。

    师:(课件出示38页主题图)同学们请看,下课了,同学们正在操场上活动呢?你能在这幅图中找到角吗?

    学生汇报:老师拿的三角板上有角。老爷爷剪树枝用的剪刀上有角,树上有角。小朋友伸开两臂组成了角。楼房上挂的钟上有角。楼房上挂的钟上有角。

    学生每说一个,课件出示红色闪动的角。

    师:同学们的观察力可真强,找到了这么多的角,请同学们找一找自己手中三角板上的角,并给你的同桌指一指角在哪里?

    学生到前面指三角板上的角。

    师:老师明白了,同学们指出的角原来是这样一个图形(边说边在黑板上点一个点)。这是个角吗?

    师:对,这是个点,刚才同学们指的不就是这样吗?想想看,怎样才能将你想的样子完整地指出来?在小组里讨论一下,再指指看。

    学生到前面指出三角板上的一个角。学生都能指对。

    师:现在同学们指角的时候,不光指出了一个点,还指出了两条直直的边,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动手摸一摸三角板。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会发现三角板上有尖尖的东西,感觉很扎手,发现了三个扎扎的点,三条直直的线等。

    师:同学们通过摸一摸发现了这么多的秘密,你们真了不起,其实数学上的角有自己的名字,尖尖的地方叫做角的顶点,(板书:顶点)这两条直直的线,叫做角的两条边。(板书:边)

    师:同学们这么快就和角成为了好朋友,老师真替你们高兴。可有一些“假角”经常混在角的队伍里,老师要考考你们的眼力,看谁一眼就能辨别真假。(课件出示练习八的第1题)。

    [设计意图:在这里,学生感知的角是生活中的角,所以在指角时指的是角的顶点处,所以在这里我没有急于纠正学生的错误认识,而是充分利用了学生认知过程中的这一知识“盲点”,巧妙地引导学生自己把对角的认识自然地从生活实际过渡到数学知识,逐步构建正确表象。]

    师:(出示一张圆形纸)同学们请看,你能在这张纸上找到角吗?

    师:你能想办法用它折个角吗?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比赛,看哪一组折角的方法多?

    生:(拿着折好的角。边说边指)这是角的顶点,这是角的两条边。

    [设计意图:把角的概念放到实践操作中感知。在指角、折角的过程中,学生通过眼、手等感官直接感知角的顶点和边的特征,对事物的感知能力得到了培养。]

    师:同学们心灵手巧,折出了这么多形状的角,你能动手做出一个角吗?小组四人合作,先想想你们打算用什么材料做角。然后可以用拼一拼,折一折,摆一摆等方法制作出一个角,做出角后,小组内互相指一指角的样子。比一比,看哪个小组做的最好。

    (学生用硬纸条、图钉、细绳、小棒等做角)。

    学生汇报,并互相评价。

    有的小组用绳子摆出了一个角,有的小组用小棒摆出一个角。有的小组用两根硬纸条和一个图钉做出一个活动角,而且发现这个角可以变大,还可以变小。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体会、理解角有大小这一知识点,在这里我注重了学生的观察、操作与体验,培养了学生的探索意识。]

    师:刚才我们用各种不同的材料制作出了这么多的角,我们还知道了角有大有小,下面就让我们亲手画一个角好不好?

    师:下面请同学们看老师是怎么画的,从一点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线,就画成一个角。(边说边画)

    展示学生画的角,并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画的。

    师:同学们,我们在画角时,角的开口可以朝上,可以朝下,可以朝左,也可以朝右。

    让学生画出开口方向不同的角。

    [设计意图:学生在画角时,认真思考、操作、体验、评价,逐步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师:这是在我们大庆随处都能看到的磕头机,你能在上面找到角吗?

    师:看下面各图,左边的三角形有哪几个角?右面的三角形有哪几个角?

    师:今天我们认识了角,和角成为了好朋友,知道了角有一顶点两条边,还学会了画角。

    师:同学们课下就用今天我们结交的新朋友――角,来创作一幅美丽的图画,比一比,看谁创作的画最好看。

    [设计意图:学生用角创作画的过程中,丰富了对角的认识,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学生大胆想象,在活动中体会并感受到几何图形的美。]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篇10)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表达等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能正确指出物体表面的角。

    2、通过观察和操作认识角是有大小的。能够区分角的大小。

    3、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抽象能力,帮助学生建立角的空间观念。同时通过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难点:

    初步认识角,建立角的空间概念。

    教学准备:

    课件、圆形纸片、三角板、活动角。

    师出示一个信封,里面装着学生已经学过的平面图形,露出一部分,让学生猜一猜。

    师语:老师带来了一些礼物,是我们以前学过的图形,我露出这些图形的一部分,你们来猜一猜。(将圆形、三角形、长方形、五角星贴在黑板上。)

    师问:这些图形里藏着一个新的图形,谁知道?(板书:角的初步认识)

    谁能将这些藏着的角找出来?(让学生上黑板找到角,适当引导正确指角。)

    出示PPT,数学书、三角板和闹钟的图片。

    角啊,不仅在黑板上的这些图形中,你能在老师出示的这些物体的表现上也找到角吗?

    让学生指出角,隐去实物图片,留下3个角的图形,并出示文字(这些图形都是角)

    请大家仔细观察,并拿出你身边的三角尺其中一个角摸一摸,你有什么发现?

    师:一边用手比划出角的符号,一边说:由1个顶点和2条边组成的这样的一个图形就叫角。我们用这个弧形表示这一个角。

    找两位做的不一样大的角,问哪个角大?哪个角小?你怎么知道的?

    引导出:角的两边开口越大,角越大;角的两边开口越小,角越小。

    4、红蓝角之争;有两个角啊,他们吵起来了,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为什么吵架。

    1、今天你有哪些收获:

    认识了角有1个顶点和2条直的边,会数角的个数,角有大小,角两边张开的越大,角就越大,角两边张开的越小,角就越小,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篇11)

    教学目的:

    1、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的名称,并能辨别角。

    2、掌握画角的方法,并能画出大小、方向各不同的角。

    3、在认识角的过程中,发展初步的观察、想象、动手操作和形象思维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

    4、体会身边处处有数学,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材分析:

    认识抽象的角,知道各部分的名称、掌握角的画法是教学的重点。

    同学们喜欢折纸吗?(喜欢)现在就请你拿出一张纸,喜欢折什么就折什么,时间只有两分钟。……折好的同学请站起来,把你的作品高高地举起来,大声告诉大家你折的是什么。

    这么短的时间,同学们折出了这么多漂亮的作品,老师真佩服大家。老师也想折(举起提前折好的角),看老师折的是什么?……是角,(师用手笔划出角:从顶点出发)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这个新图形――角。(板书课题)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受可以看到角,谁来说说看哪些物体的表面有角?(学生从教室内外、家里找出各种各样的角,边说边比划。)

    (1)用你现有的东西:包括铅笔、纸做一个角?同桌讨论着做角并比划出来。

    (2)用身体表演角。

    (3)用纸折角。

    (4)全班交流三种做角方法。

    拿出折好的角,扎扎手,有什么感觉?(扎手)咱们给它起个名字?(顶点)再摸摸两条边,有什么感觉?(平滑,说明很直)起个什么名?(边)多说几个角各部分名称加以强化。

    现在,你应该知道角长什么样了吧。想不想把角画出来?好,自己画。抽一生到黑板上画,并说画法,教师总结,学生再画一个角。教师分别在黑板上画特殊角:直角、钝角、顶点方向不同的角,让学生判断,并写出它的顶点、边。

    一个角有几个顶点?有几条边?

    三、小结:

    角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图形,请同学们说一说角的各部分名称,画角时要注意的问题。

    1、以一个相关的游戏或活动导入新课,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

    2、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展开学习。角在生活中无处不在,虽然学生没有形成角的概念,但是能够初步辩认出现实生活中很多的角,对角有一些朦胧的认识。本节课,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让学生经历从具体的实物中抽象出角的过程,切实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事物。

    3、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观察、比较和操作的方法自主学习。本节课,通过让学生亲自动手做一做、摆一摆、拼一拼、折一折等活动,充分感知角的形状、建立角的空间观念,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

    4、教学环节的次序不能颠倒,否则不能达到欲期效果。本节课,按照“摆角、拼角――演角――折角――观察感受角――画角――角名称”的顺序使学生对角的认识步步深化,效果较好。

    5、课堂上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活而不乱”,教师要掌握好“度”,适时“放”、适时“收”,不能一味地“放”。

    6、一节课,至少要有一处创新,否则会听之无味。

    不足:总有一部分学生误将角画成三角形。如果在拼摆的活动中加一项:用四根小棒可以摆出什么图形?三根呢?(三角形)两根呢?(什么也不能摆)教师可指出:这样摆成的图形叫――角。这样,学生的印象可能更深一些,不至于出现这样的错误吧。

    评:从设计中看,整个教学过程,说角──做角──认识角──画角,无一不是学生的主动操作与探索,只有老师大胆放手,才有学生的主动探索与思考,才有学生的自主构建,才有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的机会,才有了学生的全员参与,才形成了学生主动学习的心态,才有了学生的主动体验。本节课自始至终贯穿了学生的动手操作与实践,这不仅符合低年级学生好奇、好动的心理特点和几何初步知识直观、操作性强的知识特点,更重要的是充分体现了以活动促发展的活动教学思想。教学过程只有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自主活动为基础,学生才能真正动起来,课堂才能真正活起来。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篇12)

    一.学习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第68页“认识角”。

    二.学习目标和重难点:

    1.学习目标:

    (1)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2)通过观察、操作等教学活动,培养观察、操作、抽象思维等能力。

    (3)在活动中,充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获得学习数学的信心和乐趣。

    2.教学的重、难点:

    重点: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难点:会用尺子画角,体会角是有大有小的,感悟角的大小只与两边张开的程度有关。

    3.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三角尺、活动角

    4.学具准备:纸、尺子、长角形卡片,活动角

    三.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时间:1分钟)

    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位新朋友,角,你们想认识它吗?(板书课题:初步认识角)在学习新课之前,让我们先来明确一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设计意图:简单明了,直入主题,亲切的儿童语言能具有亲和力,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出示学习目标(时间:1分钟)

    (1)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2)培养观察、操作、抽象思维等能力。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完成学习任务。)

    三展开活动,学习新知(时间:30分钟)

    1.抽象图形,形成表象。

    (1)展示角:角到底是什么样子呢?让我们给这些角脱掉漂亮的外衣,变成这样。(多媒体演示红领巾、扇子、闹钟、剪刀,将物体隐藏,出现三个角)(出示例1图).抽象图形,形成表象。

    (设计意图:二年级学生感知能力差,让抽象图形,形成表象,有利于学生学习新知,奠定基础。)

    (2)找角

    师:同学们,除了大屏幕中的角,在我们的生活中,在我们的身边,或者在我们的教室,许多物体上都有角,请大家仔细看一看,认真找一找,把你看到的,找到的角说给你的同桌听,好吗?(同桌交流)

    师:哪位小朋友愿意说说你找到了哪些角?

    (设计意图:在学生对角有一定初步的感知时,再次巩固对角的初步理解,为突破重难点奠定基础。)

    (3)认识角:

    ①谁能说说角是什么样的吗?

    先让学生摸教师的三角形,摸任意一个角,感受一下角是怎样的,再自由发言,最后老师告诉学生:这个尖尖的点叫做角的顶点,两条直直的线叫做角的边。

    ②学生任意摸摸身边的角,边摸边说角的各部分名称,从而巩固角的各部分名称。

    ③小结:原来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的。(边讲边屏幕板演)

    (设计意图:本环节意在突破重点。)

    (4)判断角

    角爷爷过生日,设宴请客,客人都是角家族的成员,瞧,这些图形都说自己是角,赶来参加宴会,小朋友,快帮帮角爷爷,判断下面的图形,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

    2.、动手实践,感知角的大小。

    (1)折角

    师:请同学们拿出你准备的纸,动动脑筋,看谁能用手中的纸折出一个角。(同桌交流)(投影学生折的角)

    (2)认识角的大小

    .课前老师给每组发了一个活动的角,请大家拿出来,

    (一)出示学习指导(共10分钟)

    学习指导:

    步骤一:拉一拉角的两边,看看角的变化。

    步骤二:讨论:想一想,什么情况下角会变大,什么情况下角会变小?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二)汇报交流:

    1.先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师引导:原来角是有大小之分的`,角的大小和两条边张开的程度有关系,张开的口大,这个角就大,张开的口小,这个角就小,那角的大小和边的长短有关系吗?(相应出示幻灯片填空:角的大小跟(两条边张开)的程度有关系,张开的口(大),这个角就(大),张开的口(小),这个角就(小)。)。

    2.比大小:老师也做了两个角,分别是蓝角和红角,(多媒体出示两个大小相等,边的长度不同的角),你们觉得老师做的怎么样?猜一猜哪个角大?瞧!哥俩在争吵呢?他们在吵什么呢!结果如何,让我们赶快去看看吧!得出小结:(角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然后出示《儿歌》,帮助学生记忆。

    3.认真观察,体验画角。

    教师示范画角,学生模仿用手在纸上画角。

    (设计意图:通过以上环节来突出难点)

    四.巩固练习,拓展新知。(时间:6分钟)

    1.讲述蓝猫去梦幻乐园的故事,看到这样几个字母:MFT,原来这是一个密码,只要找出这里面有几个角,洞门就会打开,你能帮帮他吗?

    2.蓝猫进入梦幻乐园:

    (1)游戏:射篮球(数出下面图形有几个角和几条边)

    (2)拓展题:坐火箭:给你一个长方形,只能剪一刀,现在有几个角?

    (设计意图:巩固对角的认识。)

    五.课堂小结,升华新知。(时间:1分钟)

    小朋友,你们今天学得开心吗?请闭上眼睛想想,你今天学会了什么?谁表现得最好。

    (设计意图:再次巩固学习这一课的新知。)

    六.课后作业:

    (时间:1分钟)我们今天认识了角,请同学们回去仔细观察一下,你还见过哪些地方有角,听说过哪里有角,明天跟老师或同学们分享一下,好吗?(设计意图:巩固本课学习的新知)

    板书设计:

    角的初步认识

    记作: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汇集】相关推荐
    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优秀范文模板

    充分准备一份教案是一名优秀教师的职责所在,我们可以通过教案来进行更好的教学,每一位教师都要慎重考虑教案的设计,你是否在烦恼教案怎么写呢?可以看看本站收集的《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优秀范文模板》,希望能够为您提供参考。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新的一学期又开始了,为了在新的学期里把工作做好,把我...

    2024春四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

    按照学校要求,教师都需要用到教案,教案在我们教师的教学中非常重要,做好教案对我们未来发展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如何才能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特地为大家整理的“春四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20xx春四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本学期我继续担任四年级的班主任,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现拟订本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