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案
  • >导航
  •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案通用
  •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案

    发表时间:2023-09-27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案通用。

    教案课件是老师在课堂上非常重要的课件,因此在写的时候就不要草草了事了。要知道一份优秀的教案课件,是能让老师课堂教学氛围大大不同。怎样的教案课件算为优秀?经过收集并整理,小编为你呈上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案通用,请马上收藏本页,以方便再次阅读!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理解文章的观点及作者的论证思路。

    2、体会骈句的表达效果。

    3、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课文。

    2、理清文章采用“逐层深入论证”的结构。

    (怎样分析本文写了什么。明确:要找出全文的中心论点,应该先分清层次,再概括出层意,进而帮助学生从整体上认识这一结构特点,最后看本文统领全文的关键句是什么。)

    导入新课:

    同学们,知道这个成语么?(揠苗助长),什么意思?(比喻不顾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反把事情弄坏)这里还有一句名言:“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你们懂得它的.意思吗?说说。(学生说不上,老师就析题:施行仁政的人就会很多人帮助,不施行仁政的人很少有人帮助他)你们知道它们的出处么?

    它们出自《孟子》。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孟子〉二章》中的第一篇文章。

    孟子生活在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生活十分痛苦的战国时代,面对这样—个社会现实,孟子最早提出了“民贵君轻”、“与民同乐”,反对不义的战争,主张施“仁政”。

    二、学法指导:

    孟子的文章逻辑严密而富有辞采,必须熟读才能有所领会。诵读首先要读准字音,其次要读准确句子的节奏。

    三、理解文意:

    1、学生听课文录音,勾画出重点字词(粟、“畔”通“叛”:背叛)2、初读课文,勾画出难以理解的句子。(小组讨论解决疑问,重点强调几个词语的活用:环、域、固、威、顺)

    a、“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b、“夫”

    c、“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

    4、整体感知全文:你认为孟子想阐述什么问题?你的理由是什么?争论

    5、辨析学生提出的中心论点,局部分析,明确作者的思路。

    (战争中的攻守问题,提出了具备什么条件才最有利于攻守的观点,即要具备“人和”这个条件)

    第三段:本段谈了什么内容?和课文的前面部分有关系么?

    第四段:作者为什么认为“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本段的目的是什么?

    (“人和”才是最有利的作战条件。)(通过对比揭示观点“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案(篇2)

    教学目的

    1、理解古代哲人思想。

    2、顺畅朗读背诵。

    3、积累文言词汇。

    4、学习古人说理论证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1、重点:

    ⑴顺畅朗读背诵。

    ⑵积累文言词汇。

    2、难点:

    学习古人说理论证的方法。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手段

    多媒体运用。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我们这学期学的主要文体是什么?(议论文)我们以前学的都是今人写的议论文,古代有没有议论文?今天我们来学一篇古人写的议论文《〈孟子〉二章》。

    二、作者简介、文章简介

    (多媒体打出孟子的头像。)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人,思想家、教育家,儒家思想代表人物,地位仅次于孔子,后世以孔孟并称。

    战国中期,诸侯混战,生灵涂炭。面对这种情况,孟子反对不义之战,主张以仁政统一天下,反映了孟子民贵君轻的政治思想。今天我们学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就是这种思想的具体体现。《孟子》这本书是孟子与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撰写的,文章气势磅礴、论证严密,富有说服力和感染力,对后来散文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本文是一篇短论,论述了战争中民心向背的问题,指出民心所向是战争胜负的主要因素,突出人和在战争胜负中的决定性作用,体现了孟子的仁政思想。

    三、熟读课文,弄清文意

    1、老师范读:

    2、正音,齐读一遍,要求通顺

    (多媒体打出。)

    粟(s)夫(f)畔(pn)通叛

    3、齐读二遍,初晓大意。

    4、对照文中注释疏通文句,有疑难处可互相讨论

    5、释疑,点拨(多媒体出示相关攻城图片)

    古代城有内外城之分,城为内城,郭为外城,三里七里均非实指,都说明城之小。

    天时不如地利也中是作代词,即这(就是)的意思,与也和用,构成判断,意思是这就是的道理。

    重点句: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6、学生翻译,一人一段。

    四、分析课文

    1、本文中心论点是什么?

    (首句。)

    2、怎样论证中心论点的?

    (连用两个论据论证。2段选取进攻方攻战失利的例子,论证天时不如地利区区小城,四面受围而不能攻克,说明地利重于天时;3段选取防守方守战失利的例子连用四个并列否定句,形成排比句势,充分铺张防守方具备的有利条件,然后陡然一转,说出失败结局,更有力地说明了即使在占有地利的情况下,守战方仍然失败,因为地利也难比人和。)

    3、第四段有什么作用?

    (从道理上论证中心论点,得出结论。先用排比句再次强调地利不足恃,深入论证得道即得人和,得人和则战必胜,得出结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段中,作者将论点的范围由战争推及到治国,从而全面体现孟子的政治主张,使文章更有普遍意义。)

    4、孟子的这一说法有无道理呢?你还知道古今中外哪些因得人和而取胜的例子呢?

    5、小结:本文紧扣人和这一中心,环环紧扣,逐层推理,显示出极其严密的论证艺术和极强的逻辑性,给我们学习和写作议论文提供了很好的典范。

    五、指导朗读,当堂背诵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案(篇3)

    一、教学目的要求:

    1。掌握课文的思想内容(中心论点)。

    2。学习课文结构严谨、层层推进的论证方法。

    3。比较两篇短文的差异。

    4.掌握课文的论辩语言。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2. 简介孟子和《孟子》:孟子,名轲,思想家,教育家,是继孔子以后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合称“孔孟”,并有“亚圣”之称。

    《孟子》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记述了孟子的言行、政治主张、哲学主张及哲学、伦理、教育思想等学术问题的`论争。全书共七篇,计261章,约35000字。《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选自《告子》。

    3. 初读课文,疏通文意。

    (1)学生接力赛诵读课文,后教师范读。

    (2)教师巡视,释疑点拨。

    (3)对照书下注释,学生独立思考,逐段疏通并翻译。

    4.概括课文的中心论点。

    5.同桌学生编写结构提纲。

    6.课文重点论述了“人和”的重要性,联系以前学过的课文例子,举例论证。

    7.提问:(1)本文论述的是不是军事问题?孟子是否主张打仗?

    (2)本文论述的作战目的是什么?

    (3)第一段和第二、三段之间是什么关系?二、三段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2)文章结构严谨、层层推进的论证方法。

    (3)字词:多音字:夫;一词多义:利、道、池、兵、之、而;古今异义:亲戚、去。

    9.小结:这篇课文运用了层层推进的论证方法,论述了“人和”对于战争胜负的决定作用,从而阐明了施行“仁政”的重要意义。

    2.预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并简要比较两篇短文的差异。

    文中有些地方参阅了《名师特教备课笔记本•初三语文(上)》、《教与学整体设计•初三语文(第五册)》等.教案,在此致以诚挚的谢意!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案设计4由本站会员分享,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案(篇4)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反复诵读,理解文意,培养学生文言文自学能力

    过程与方法:理清论证思路,认识“得道多助”的时代意义

    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天时”“地利”“人和”与“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增强对国家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的认识

    重点难点:

    理解“天时”“地利”“人和”与“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增强对国家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的认识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中国有句俗话:“得民心者得天下”中国历史上,对于得民心者得天下的君主,同学们能列举出几位呢?孟子一生满腹经纶,不在其位而谋“仁政”,展现出他以天下为己任的博大胸怀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孟子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篇文章,让大家了解一种能够克敌制胜的方法

    二、资料助读

    孟子与《孟子》:

    孟子(公元前372~公元前289),邹人,是孔子之孙孔仅的再

    传弟子游说于齐梁之间,没有被重用,退而与其门徒公孙丑、万章等著书立说继承孔子的学说,兼言仁和义,提出“仁政” 的口号,主张恢复“井田制”和世卿制度,同时又主张“民为贵”“君为轻”, 称暴君为“一夫”,认为人性本善,强调养心、存心等内心修养的工夫,成为宋代理学家心性学之本宋元以后,地位日尊,元至顺元年封为邹国亚圣公,明嘉靖九年定为“亚圣孟子”,在儒家中其地位仅次于孔子思想事迹大都见于《孟子》一书

    《孟子》文章向来以雄辩著称读孟子文,令人感到气势磅礴,感情激越,锐不可当出于对当时执政者贪婪残暴行径的愤慨,对挣扎在苦难中人民的同情,对别家学说的敌视,对贯彻自己主张的强烈愿望,以及那种“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的救世责任感使孟子的文章激切、刚烈、理直气壮他又善于运用各种驱诱敌人就范的手法,加上文辞铺张扬厉,时露尖刻,喜用一大串的排比、对偶句式,所以笔锋咄咄逼人

    三、整体感知

    1.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学生听读,注意把握字音、停顿、重音

    2.教师示范诵读课文,注意读出文章的气势

    3.学生齐读课文,教师稍作朗读指导

    注意排比句的节奏

    如: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四、精读课文

    1.学生自由阅读课文,圈点勾画,标示出疑难词句

    2.小组讨论、质疑、解疑

    3.教师引导学生积累文言知识

    (1)通假字: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畔通“叛”,背叛)

    (2)古今异义词:

    委而去之(古义:离开今义:往、到)

    亲戚畔之(古义:亲戚朋友,包括父母兄弟今义: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

    池非不深也(古义:护城河今义:水塘)

    (3)一词多义: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凭) 三里之城(的) 环而攻之而不胜(代词)

    以天下之所顺(用) 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到)

    地利不如人和(有利) 环而攻之而不胜(连词,表修饰)

    兵革非不坚利也(锐利) 然而不胜者(连词,表转折)

    (4)词类活用: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名词用作动词,限制)。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形容词用作动词,使……巩固)。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形容词用作动词,威慑)。

    (5)句子翻译: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翻译: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翻译: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了,可是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呀。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翻译: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那连亲戚都反对的寡助之君,所以,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

    (抓住具体文句去分析与体会,理清字词含义,以学生活动为主)。

    五、理清思路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文章是如何逐层展开论证的?

    (学生同桌之间讨论、交流)

    明确: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文章开篇提出论点,指出人和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由此逐层展开,用概括性的战例加以证明,分别就天时与地利、地利与人和作比较,指出天时、地利、人和三因素在战争中所起的作用不同,然后由战争中的“人和”推出治国安邦的道理,得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结论,阐明了“人和”的实质,即“多助”“天下顺之”;最后把“多助”与“寡助”进行对比,自然导出“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教师依据学生回答板书,形成背诵思路)

    2、学生尝试着依照板书背诵课文

    六、问题探究

    教师提示,“六经注我,我注六经”,学习文言文,要注意联系现实,古为今用,赋予经典作品以时代意义对于“人和”,你是如何认识的?请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学生讨论,各抒己见。

    七、总结全文

    在学生小结的基础上教师总结

    八、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2.在这篇文章中,以你感受最深的一句话为话题,写一篇300字左右的小练笔。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反复诵读,理解文意,培养学生文言文自学能力。

    过程与方法:反复诵读,理解文意,正确认识“得道多助”的时代意义。

    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天时”“地利”“人和”与“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增强对国家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的认识。

    重点难点:

    反复诵读,理解文意,正确认识“得道多助”的时代意义。

    一、复习检查

    翻译下列各句:

    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翻译: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2.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翻译: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了,可是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呀。

    二、继续分析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1.第二段中:守城一方的地理条件是什么?攻城一方的攻势如何?这场战争结果怎样?原因何在?

    明确:第二段中守城一方城小易攻,“三里之城,七里之郭” ,攻城一方攻势很大,“环而攻之”, 结果攻城失败“环而攻之而不胜”,原因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2.第三段中:守城一方的地理条件是如何?战争结果如何?为什么?

    明确:第三自然段中,守城一方的地理条件是“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结果是守城一方“委而去之”,原因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3.承接问题,教师进一步启发,回答下列问题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 这几句话运用了什么句式?什么修辞方法?这几句话有什么作用?(指明各层次学生回答)

    明确:双重否定句;排比修辞;极力强调这种条件的优越,以示理应守住

    4.师:从第2、3自然段来看,作者认为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有哪些?

    明确:天时、地利、人和。

    5.最重要的一个因素是什么?那么孟子认为“人和”包括哪些具体内容?

    明确:人和;人心所向,上下团结。

    6.作为一名君主,他得“人和”情况会怎样?不得“人和”,结果又如何呢?

    明确: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7.思考: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这三句话什么意思?这三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作用?作者这样写有何用意?

    明确:意思: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划定的边疆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

    运用了排比修辞的修辞手法,使文章气势更雄壮、奇伟,使人感觉到一种不容怀疑,无可置辩的论辩力量。

    作者以“域民”、“固国”、“威天下”为引申推论,推出新的论断: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揭示了“人和”的核心内容。

    三、教师启发

    1.要想得人和,君主应该怎样做呢?

    明确:得道,施仁政

    2.孟子的观点,在今天有什么普遍意义呢?

    (学生讨论各层次,学生各抒己见)

    归纳:治国、作战以及做任何事情,都要顺乎民心,合乎正义,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失去民心的事情,注定要失败的。

    3.应该怎样看待孟子的“人和”的主张?

    明确:孟子提出的“人和”,是他的“仁义”、“非攻”思想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强调指出做任何事情必须要顺乎民心,这一观点,不仅在当时那个历史时期具有进步性,反映了孟子在那个历史发展特定阶段中的独见卓识和对人民力量的重视,对于我们今天办好事情也有借鉴但也应当看到,孟子提出的“人和”,其根本目的在于维护封建社会的统治,这就不可避免地使他的这一观点带有时代的局限性。

    四、自由阅读课文,争取当堂背诵

    五、学生之间互相交流,互相抽背

    六、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对照注解翻译课文

    板书设计: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论证简练严谨

    语言气势磅礴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案(篇5)

    学习目标:

    前些天,我们学习了 孟子的《鱼我所欲也》,了解了孟子舍生取义的崇高精神,今天,让我们再一次走近孟子,进一步了解主张 “仁政”“王道”的孟子。

    1、教师范读,要读出气势(可找名家 的朗读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学生试读(可先齐读,后指名读,要找2-3名学生,重点 看字音和节奏)

    1、教师指导分段译读全文。(可根据内容把分段,降低的难度。可分为 第一句,三里之城……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深也……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结尾)

    固:使……巩固 畔:通“叛”,背叛 亲戚;亲戚朋友,包括 父母兄弟

    ①、教师点拨: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

    教师交流时边归纳:

    学生探究,孟子认为,在战争和治国中都需要人和,联系现实生活,谈谈你怎样看待人和?

    学生讨论交流。

    孟子 逻辑严密而富有文采,读起来气势磅礴,有极强的说服力和感召力,这与所用的句式和修辞有关。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案(篇6)

    教学目标

    1.学习文言实词虚词,加强基础积累。

    2.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内容。

    3.反复诵读,品味语言,感受孟子酣畅淋漓、灵活而丰富多彩的论辩艺术

    课前准备

    1.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孟子生平。

    2.根据预习导学,自主释疑。

    3.能根据自己的理解,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受经典魅力。

    教学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战国时期,诸侯各国之间的吞并战争日益激烈,为了求得生存,乃至建立霸业,各国君主不约而同地崇尚武力而不体恤百姓。面对这种现实,孟子提出了他的治国理想。他周游列国宣传他的仁政主张,但在称霸的战国时代,他的仁政思想并没有得以推行,可是他的“民贵君轻”思想工作和行王道、施仁政的主张,依然闪耀着人性的光辉。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孟子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篇经典美文。

    二、简介作者

    孟子是儒学大家,名轲,字子舆 ,邹(现山东邹县)人,战国时期 思想 家、 政治 家、教育家。他是 儒 家思想代表人物,地位仅次于孔子,后世常以“孔孟”并称。与弟子著有《孟子 》一书,该书长于言辞,其文气势磅礴,论证严密,富有说服力和感染力,对后来散文的发展有很大影响。本文是一篇精悍短小的文言议论文

    三、 整体感知,诵读训练

    (此环节以学生自学为主)

    1.教师示范读课文,在教师示范读课文的过程中,要求学生画出课文中自认为重要的字词,并听清楚教师朗读时的语气、语调、停顿、节奏等。

    2.学生展示所画字词,并讲解画那些字词的理由,同时其他同学注意做好标记。

    3.学生自由朗读,根据自己的理解来吟哦讽诵课文,朗读时要求注意以下问题:读准字音、把握好节奏、尝试读出气势并能结合书下注解大致贯通理解文句的意思。

    4.学生展示朗读,并请同学加以评点。

    5.教师归纳以后,师生共同吟哦讽诵课文,注意朗读节奏与气势。

    四、赏析 课文

    (此环节重在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内容,教师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学生理解、把握课文)

    第一步:合作探究、疑难字词释义。(教师展示疑难字词句)

    请前后两张桌子四位同学为一组,互为师生,共同探讨,教如果碰到疑难问题,可向前后求援,也可询问教师。此间教师要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观察学生学习效果,重视学生的情感参与状态。给他们足够的时间,进行充分的讨论。小组派代表提出疑问,在学生充分发言的基础上,教师适当地补充归纳,解决文中重点字词,要取得积极参与、共同探讨的效果。

    (1)“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要求:

    a.翻译该句。

    b.指出“寡”、“至”的意思,相关的成语还有:优柔寡断、寡不敌众、曲高和寡、寡廉鲜耻、至理名言)

    c.指出“亲戚”一词的古今义,找出文中其他古今异义的字:“革”、“兵”、 “去”等,同时能列举出词义目前仍在使用的相关成语或词语。

    d.理解“之”的意思,并要求能够指出文中其他“之”的用法。(例如:①作“的”讲,“三里之城,七里之郭”,与“域民不以封疆之界”;②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例如“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e.找出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畔”同“叛”,背叛)

    (2)“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要求:a.探讨“域”、“固”、“威”三个词的用法。(“域”,名词作动词,限制;“固”,形容词作动词,巩固;“威”形容词作动词,威慑)b.翻译本句。

    (3)学生质疑。

    (4)全体学生再次吟哦讽诵课文,同时注意读准字音、把握好节奏、读出气势。

    第二步:探究文章主旨,赏析论证艺术。

    孟子长于辩论,其文逻辑严密,言辞犀锐,气势磅礴,领略其文采,需注意思考以下问题:

    (1)本文就战争问题展开论述,战争中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你是如何看出来的?孟子关于战争胜负的观点是什么?

    (明确:战争的要素是“天时”、“地利”、“人和”;孟子所持的观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2)孟子是如何论证自己的观点的呢?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明确:逐层深入论证,用了举例论证的手法。论述“天时不如地利”,从攻方的角度加以论证,论述“地利不如人和”从守方的角度加以论证)

    (3)孟子写作此文的目的,仅仅是为了论述战争的胜败要素吗?更深层次的目的是什么呢?

    (明确:不是!作者更主要的目的是为了劝诫当时的统治者在治国的过程当中认识到“人和”的重要,认识到“得人心者得天下”的道理。论述范围由战争而扩大到治国)

    (4)探讨孟子是如何深入论述其深层次目的并得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一论断的;“道”具体指的是什么?

    (明确:从反面论证,运用正反对比论证的手法来强调“得道”的重要。“道”指的是施行仁政,重视人民的生存权利,争取人心;也就是要求君主以仁爱之心,来改善人民的生活,提高百姓的道德与文化水平,以便争取民心,作为富国强兵的基础)

    (5)小结归纳:通过学习,我们共同探讨了课文,明确了中心论点,学习了孟子逐层深入论证的方法,懂得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深刻内涵。

    第三步:吟哦讽诵,积累经典。(此环节重在诵读欣赏,及时巩固,加强积累)

    美文还需美读,孟子的文章以气势磅礴、逻辑严密而见长,学生自由选择有气势且最喜欢的小节,(想象自身为孟老夫子正在边写边吟诵自己的著作)放声朗诵课文,进一步感受孟子的深邃思想,注意读出气势、读出情感,读出韵味。

    第四步:古为今用,拓展迁移。(此环节重在学以致用,引导学生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多么精辟的论断,“天时、地利”皆属客观因素,人力难以操控,唯独“人和”体现人的主观能动性,其作用又最为关键。中华民族历史悠悠,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和”的思想占有十分突出的位置。那么历史发展到今天又有什么新的内涵呢?

    (明确:①今天的“和”主要指“和谐”,我们祖国正在提倡建设和谐社会;②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也要和谐,我们要与自然和谐相处;③同学之间也要和谐相处,这样才会建立真正的友谊,共同进步,共同发展;④全人类都应该和谐共处,现在很流行“地球村”概念,全世界的人都应亲如一家,希望中东地区早日迎来和平的钟声,希望战争永远远离我们……)

    六、归纳总结

    同学们,通过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初步领略了孟子文章气势磅礴、逻辑严密的风采,而且对“和”这一传统文化精华有了新的感悟,“和”的思想内容随着社会发展不断丰富,现在“和”包括了和谐、和睦、和平、祥和、和善与中和等含义,蕴涵着和以处众、和衷共济、政通人和、内和外顺等深刻的处世哲学和人生理念。这种思想对处理国际关系、人与人之间关系、商业关系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能够多多汲取民族的智慧与精华,早日成才。最后让我们一起来高声朗诵全文吧!(师生共同朗诵全篇)

    教学反思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是初中课文所选的经典之作,由于是诵读欣赏篇目,在设计教案时,我注重朗读。要让学生在读中理解,在读中品味,在读中感悟;在教学中以诵读为主,采用合作探究的方式,采取诵读、点拨、讨论、质疑等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节课的教学由几个内容构成:第一“整体感知,诵读训练”;第二“深入文本,品读赏析”,具体又分合作探究、疑难字词释义,探究文章主旨、赏析论证艺术,吟哦讽诵、积累经典;第三“古为今用,拓展迁移”,设计开放思考题谈谈“和”的新意,力争让学生学会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现代观念的角度来理解和评价课文,注重教学的价值取向,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案(篇7)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一座方圆三里的小城,有方圆七里的外城,四面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一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了,可是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呀。

    城墙并不是不高啊,护城河并不是不深呀,武器装备也并不是不精良,粮食供给也并不是不充足啊,但是,守城一方还是弃城而逃,这是因为作战的地理形势再好),也比不上人心所向、内部团结啊。

    所以说,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划定的边疆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能行“仁政”的君王,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支持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连内外亲属也会背叛他;支持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所有人都会归顺他。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那连亲属都反对背叛的君王,所以,君子要么不战斗,战斗就一定会取得胜利。

    兵革:泛指武器装备。兵,武器;革,甲胄,用以护身的盔甲之类。

    兵革:本意是“兵器和铠甲”,比喻“武力、军事”。

    得道者:实施“仁政”的君主。者,什么的人,此处特指君主。道,正义。下同。

    古义:泛指内外亲属,包括父系亲属和母系亲属,包括父母兄弟。

    今义: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的家庭或其他成员,亲属,不包括父母兄弟。

    判断句 是天时不如地利也(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 是地利不如人和也(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一、《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篇短文的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还是“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是中心论点,“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是结论。

    本文从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这一角度出发,通过对“天时”、“地利”、“人和”三个条件的比较,阐述了“人和”对战争胜利的决定性作用。由此,再加引申,推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论断,阐明了施行“仁政”的必要性。文章用层层推理的方法进行论证,开篇即提出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接着设例进行论证,再据此阐发引申,层层深入,最后得出断语,逻辑性很强。因此认定:“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是结论,不是中心论点,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二、这篇短论在论证方法上有什么特色?

    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逐层论证,层层深入。文章第1段,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接着运用战例,分别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突出了“人和”的重要;第4段进一步阐发,说明,欲得“人和”,必先要“得道”。全文紧紧围绕得“人和”这一中心,环环相扣,逐层推理,显示出极其严密的论证艺术和极强的逻辑性。

    (2)论证中运用排比、对比等手法,使文章气势恢宏,笔酣墨畅,结构缜密。

    (3)文章上部分运用举例说明,下部分运用对比说明的方法.更加突出其论点。

    这一章开头即提出中心论点,并用概括性很强的战例加以证明,然后从理论上进行论证,得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论断,阐明了“人和”的实质。短文最后以得“人和”的“君子”“战必胜矣”作结,突出地说明了“人和”是决定战争胜负最主要的条件。

    (1)文章善于运用设喻的方法。从文章末端看,孟子虽反对战争,却多次提到战争。这是为了迎合诸侯们的心理打个比方,以便有机会向诸侯们宣传自己的“仁政”主张。

    (2)文章析理精微,议论恢宏,气势奔放,阐明引申层层深入,逻辑性很强;还采用了排比的修辞方法,使文章语气强烈,具有说服力。

    中心论点即篇首两句。孟子提出三个概念:天时、地利、人和,并将这三者加以比较,层层推进。

    第一段作者提出中心论点用天时、地利、人和三者相互比较组成。用两个“不如”强调了“人和”的重要性,同时反映孟子所说的“仁政”。三者之间的比较,实质上是重在前者与后者的比较,强调指出各种客观及诸多因素在战争中都比不上人的主观条件及“人和”的因素,决定战争胜负的是人而不是物。在比较中立论,给人的印象极其深刻。句式相同,语气十分肯定,斩钉截铁,不容置疑。

    第二段,论证“天时地利人和”。以设置占天时者不能攻破占地利者为例,比较“天时”于“地利”的重要。“三里之城,七里之郭”说明城小而难守;“环而攻之”说明攻城者攻势强大,占有战斗的主动权;“而不胜”说明攻方失败。战斗会以弱者胜、强者败告终,作者认为攻防之所以敢大军压境,是因为在“天时”上占了优势,但守方可凭借“地利”进行抵抗;攻方久攻不下,军心涣散,必然失败。这样令人信服地证明了“天时不如地利”这一论断的正确性。

    第三段,论证“地利不如人和”。以拥有良好的地理条件而终不能守为例,比较“地利”与“人和”的轻重。“城高”、“池深”、“兵革坚利”、“米粟多”指明了守方具有优越的“地利”条件,本可以取得战争的最后胜利。但结果却“委而去之”,原因就在于内部不“和”,有好条件也发挥不了作用,反被虽无“地利”而有“人和”的攻者战胜,这就有力地说明了“地利不如人和”的道理。

    以上三段,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这一观点。最后段的作用是在前三段论述的基础上进一步阐发,将论点的范围由战争推及到治国,从而全面体现孟子的政治主张,使文章更具有普遍意义。其次,“得道”实际上也可理解为“得人心”,即“人和”。(得道的意思为施行仁政)得人心者,人心归顺,所到披靡,失人心者,人心相悖,不攻自溃。因而,最后一段绝非多余的闲笔。

    1、兄弟同心,其利断金。

    2、家和万事兴。

    3、兄弟同心金不换,妯娌同心家不散。

    4、众人拾柴火焰高。

    5、团结就是力量。

    6、人心齐,泰山移。

    这篇短文一开头就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一观点,指明“人和”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人和”,就是下文说的“多助”和“天下顺之”,即人民的支持和拥护,这反映了孟子“民贵君轻”的政治思想。宋朱熹对这一章的注释是:“尹氏曰:言得天下者,凡以得民心而已。”清焦循的.注释是:“民和为贵,贵于天地,故曰得乎丘民为天子也。”可见这一章不是论战争,而是讲民心向背的,是借战争论述实行“王道”(即“仁政”)的重要性。由此逐层推进,短文先分别就天时与地利、地利与人和做比较,指出天时、地利、人和三因素在战争中所起的作用大小不同;最后由人和推演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结论,完成本文的论证。

    这一章开头即提出中心论点,并用概括性很强的战例加以证明,然后从理论上进行论证,得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论断,阐明了“人和”的实质。短文最后以得“人和”的“君子”“战必胜矣”作结,突出地说明了“人和”是决定战争胜负最主要的条件。

    本文语句整齐、流畅,一气贯注,很有说服力。比如在论证地利不如人和时,作者先用四个并列的双重否定句,充分铺张防守一方所具备的“地利”方面的有利条件,然后陡然一转,说出失败的结局,使得“地利不如人和”的结论有了很强的说服力。又如在阐述他的“得道者多助”时,作者也是先用了三个否定的排比句,顺理成章地推导出结论;然后又把“多助”和“寡助”进行对比,自然导出“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我们通常用“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句话来表示:合乎正义者就能得到多方面的支持与帮助,违背正义的就会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在这里,我们把“道”理解为“正义”。那么,什么叫“正义”?《现代汉语词典》中说:“正义”是指“公正的、有利于人民的道理”。这是富于现代气息的理解,然而是和它最初的含义一脉相承的。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是孟子的一个著名论断。《孟子·公孙丑下》中说:“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这里的“畔”字通“叛”,是背叛、反对的意思。这段话是说,对得道的人,帮助他的人就多;对失道的人,帮助他的人就少。帮助的人少到极点时,就连亲戚都会反对他;帮助的人多到极点时,全天下的人都会顺从他。拿全天下都顺从的力量,来攻打连亲戚都反对的人,要么不战,一战必胜。

    孟子在这里说的“得道”和“失道”的人,都不是指普通的个人,而是指一国之君。一国之君既是战争的总指挥,也是政治上的领袖。孟子通过论述战争胜负的问题,引出了“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观点,然而在孟子看来,“民心向背”对于战争具有根本性的意义,对于政治也具有同样重要的意义。孟子说:“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意思是说,得天下必先得民,得民必先得民心。所谓的“得民”,就是得到人民的支持、拥护和帮助。所谓的“得天下”,是指通过施行仁政来“王天下”,而不是单靠武力来争夺天下。仁政,是以德服人,使人心悦诚服,自动来归附;而以力服人,不能服人之心。在孟子看来,得天下之道,即是施行仁政。因为仁政,是“得其心”之政。

    那么,如何“得其心”,即如何行仁政呢?孟子提出了“保民”的思想。保民,就是关爱和保护人民,它要求君主做到“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就是人民所希望的,就替他们聚积起来,人民所厌恶的,不要强加给他们。人民所希望的是什么呢,当然是富裕、幸福的生活。孟子认为,这是行仁政的根本着眼点。做到了这一点,然后民心归服、天下归服,是任何力量都阻止不了的。

    “战必胜矣”的主要原因:“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案(篇8)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通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让学生初步了解文章大意。

    (2)用认读、译读、思读、悟读四种方式教、学,让学生掌握生动形象的语言、把握文章的内容。

    (3)积累重要文言词语,并把握其词义。如:郭、夫、委、去、域、兵革、亲戚等。

    (4)结合注释,借助工具书能自己释义、翻译这篇文言文。

    2、能力目标

    (1)通过学习本文,让学生懂得战争中“人和”的重要作用。

    (2)强调师生对话,生生对话,创设问题情景。

    (3)学习古人的论证方法。

    3、德育目标

    (1)强调“人和”的作用,引导学生学习做人的道理。

    (2)让学生认识孟子超人的智慧和对国家作出的贡献,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3)通过思读、悟读,让学生开拓视野,陶冶情操。

    二、教学重点:理清论证思路,把握说理方法。

    三、教学难点:论证结构的把握。

    四、教学方法:以读为核心,讨论点拨,师生互动。

    五、教具准备:多媒体、示范朗读带

    六、课时安排:1课时

    七、教学过程:

    第一板块(认读)

    一、 情景导入

    中国有句俗话:得民心者得天下。在中国历史上,得民心者得天下的君主同学们能列举处几位呢?孟子一生满腹经纶,不在其位而谋“仁政”,展现出他以天下为己任的博大胸怀。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孟子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篇文章,让大家了解一种能够克敌制胜的方法。

    二、 资料助读(多媒体展示)

    孟子(公元前372~公元前289),名轲,思想家,教育家,是继孔子以后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合称“孔孟”,并有“亚圣”之称。

    《孟子》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记述了孟子的言行、政治主张、哲学主张及哲学、伦理、教育思想等学术问题的论争。全书共七篇,分《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7篇,计261章,约35000字。。内容包括孟子的言行、政治学说以及哲学、伦理、教育思想等学术问题的论争。《孟子》在先秦诸子散文中独具风格,对后世散文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

    三、 在教师的指导下朗读课文。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教师播放本课泛读带。多媒体展示一些字词读音。

    郭(guō) 粟(sù) 亲戚(qīng qi)

    2、复读课文,注意读出语句的停顿。

    3、教师指导学生分角色赛读课文。(教师评点)

    1、学生分组讨论,作出回答。

    2、学生听讲,思考,究竟是什么方法?

    3、找一名普通话比较标准的学生朗读,其他人听读,了解记忆对孟子的简单介绍。

    4、学生听读课文。标画出不认识的字音和不会读的断句。

    5、学生按要求齐读课文。

    6、学生赛读。读得好的,加以鼓励。

    第二板块(译读)

    四、整体把握文意,译读课文。

    1、学生再读课文,要求读得流畅,能圈点勾画,标示出疑难词句。

    2、对抗赛。

    规则:本次比赛分两轮进行,两人(同桌)为一组,低分为100分,每发现一处错误扣5分,直到扣完为止。

    (1)第一轮:翻译全文(看谁又对又快)

    两人分别翻译课文,相互质疑、解疑、扣分。

    (2)第二轮:文言知识大比拼。(多媒体展示)

    ①通假字: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②古今异义词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

    委而去之

    亲戚畔之

    池非不深也

    ③一词多义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三里之城

    环而攻之而不胜

    以天下之所顺 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兵革非不坚利也 环而攻之而不胜

    天时不如地利 然而不胜者

    ④加点词的用法: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⑤翻译句子;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3)教师点拨(多媒体展示)

    第一轮略

    第二轮:

    ①畔:畔通“叛”,背叛

    ②城:内城;郭:外城

    去:离开。今义:往、到

    亲戚:亲戚朋友,包括父母兄弟。今指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

    池:护城河。今指水塘。

    ③凭;用。 的;代词;到。 精良;有利

    顺接连词可不译;转折连词,译为却。

    ④域:名词用作动词,限制

    固:形容词用作动词,使……巩固

    威:形容词用作动词,威慑

    ⑤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施行“仁政”的君主会得到众人的帮助,不施行“仁政”的君主受到帮助的人就不多。

    包围起来攻打它,一定有得到天气时令的原因,可是这样却不能够取胜,这是因为有利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的地理形势呀!

    凭着天下归顺这一点,去攻打那连亲戚都背叛的寡助之君,所以,君子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

    7、学生自读课文,完成老师对自己的要求。

    8、学生留心听规则。

    9、学生参照课文注释,查阅工具书,再加上平时知识的积累,翻译全文。

    10、两人独自完成文言知识练习。并相互对照看,进行讨论分析。找出错误之处,评分。

    11、学生根据教师所点拨的内容,作出最后的判定,得出分数,并把错误的地方订正。

    第三板块(思读)

    四、1、理清文章思路,把握作者观点(多媒体展示相关题目)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本篇在论证方面的特点是什么?

    (3)本文反应了作者什么样的政治思想?

    (4)本文主要是谈战争还是政治?为什么?

    教师最后明确:

    (1)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2)本篇论证的主要特点是采取“总—分—总”的论证结构。先提出中心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然后再分别举例论证“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最后再从道理上论证中心论点。

    (3)“民贵君轻”的政治思想。

    (4)借战争谈政治,孟子想借战争的取胜条件来谈他的政治主张,他主张国君施行仁政,才会得到多助,才会天下顺之,国家才会治理好。

    2、学生边读边思考,共同合作讨论、交流。并作出发言。

    3、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

    第四板块(悟读)

    五、自主评价,扩展思维

    (1)有人认为:战争胜负取决于战争性质和人心向背,“威天下”不能靠“天时”“地利”,而只能靠“人和”的理论只能适用于科学不发达的古代社会,在高科技发展的今天,要想打胜仗,就必须有最先进的武器,其余都是次要的。对于这种说法你有何想法?

    (2)本文属论说文,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个中心论点,说明“人和”在战争中占有及其重要的地位,在历史上或现实中依靠“人和”占尽先机的例子不胜枚举,请你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理解。

    教师作结:同学们,你们能通过合作交流,共同探讨,且又贴近生活,切合实际,拓展自己的思维,使情感受到熏陶,享受审美情趣。希望继续发扬。

    四人一组,学生实行分组讨论,相互补充,然后在班上发表各组意见。

    第五板块(作业)

    六、作业布置

    (1)背诵全文

    (2)在这篇文章中,以你感受最深的语句为话题,发表简短的演讲。(下节课进行)

    学生课下独立完成。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案(篇9)

    阅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完成第8―10题。

    ①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②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③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④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G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1)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翻译:

    (2)固国不以山G之险 翻译:

    小题3:文章中哪个语句最能体现作者的仁政思想?(用文中句子作答)参考答案:

    小题1:(1)之:的 (2)去:离开 (3)畔:通“叛” (4)至:到了极点

    小题2:(1)这(是)天时不如地利。 (2)巩固国防,不依靠山河的险要。

    小题1: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和识记,要求学生对重点词语的解释进行重点识记。还要求学生对文章熟读,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去”字在这里是“离开”的意思。“畔”的通假,一定要记住。

    小题2: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和翻译能力,要求学生多读文章,掌握文意,尤其是重点词的翻译。注意1句“是”和判断句式。2句“以”的意思。

    小题3:

    试题分析:能够大致翻译本文,然后根据要求写出相关语句即可。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案通用】相关推荐
    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优秀范文模板

    充分准备一份教案是一名优秀教师的职责所在,我们可以通过教案来进行更好的教学,每一位教师都要慎重考虑教案的设计,你是否在烦恼教案怎么写呢?可以看看本站收集的《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优秀范文模板》,希望能够为您提供参考。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新的一学期又开始了,为了在新的学期里把工作做好,把我...

    2024春四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

    按照学校要求,教师都需要用到教案,教案在我们教师的教学中非常重要,做好教案对我们未来发展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如何才能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特地为大家整理的“春四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20xx春四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本学期我继续担任四年级的班主任,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现拟订本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