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大班科学教案十四篇。
教学过程中教案课件是基本部分,每位老师都要用心的考虑自己的教案课件。教案是适应时代需要和教学特点的重要抓手。教师范文大全为你整理的“大班科学教案”类内容希望能够给你带来启示,想体验精彩内容需要的朋友都应该来看看!
大班科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了解刮蜡画的特征,初步掌握刮蜡画的方法。
2、感知色彩明暗的对比,增强对色彩的感受力,体验色彩与生活环境的关系。
活动准备:
1、刮蜡画的成品几张。
2、画纸、油画棒、铅笔。
活动过程:
1、组织幼儿欣赏刮蜡画,引起幼儿作画兴趣。
2、教师示范讲解刮蜡画的方法。
(1)教师先介绍作画工具。
(2)认识刮蜡画,熟悉作画步骤:先在画纸上均匀的涂上一层浅色,再在浅色上涂上两遍深色;第一层横着涂、第二遍竖着涂。然后用笔把想去掉的地方刮画出来。
3、教师指导幼儿作画,提出要求。
(1)先涂一层浅颜色,涂满了再涂深色。在涂深色的时候,要涂得均匀,涂的满,动作要快。
(2)想好了主题再刮画,错了可用同样的深色蜡笔盖上重画。
4、请幼儿交流讲述自己的作品。
大班科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探索橡皮泥沉浮起来的奥秘。
2、体验自主探究的乐趣。
3、培养多动脑,勤动手的探究。
活动准备 每组一盆水,几盒橡皮泥。
活动过程
1、玩橡皮泥,引导幼儿探究橡皮泥沉下去也可以浮起来的奥秘。
师:小朋友,看看老师今天给你们准备了什么好玩的东西(出示橡皮泥和水),老师请小朋友把捏成各种形状的橡皮泥放到水里,去看看橡皮泥是会浮起来还是沉下去。
2、分享玩橡皮泥的经验。
请幼儿个别讲述并示范橡皮泥沉下去和浮起来的操作。
教师:橡皮泥既能沉下去也能浮起来。
3、幼儿自主探究橡皮泥浮起来的方法。
师:橡皮泥改变形状后能够浮起来。现在,老师要请小朋友们想想,橡皮泥变成什么形状后可以浮起来呢?我们看看谁想到的办法最多。
教师观察和指导,协助个别幼儿操作,鼓励幼儿大胆尝试,分享幼儿成功的快乐。
4、、分享经验。
幼儿谈谈自己想到的办法和操作的经过,与自己的实验过程。教师表扬幼儿肯动脑和大胆动手尝试的好习惯,与幼儿一起分享他们努力尝试后获得的成功快乐。
活动延伸:
1、继续让幼儿探究让橡皮泥浮起来的办法,让他们理解橡皮泥浮起来所要具备的条件,并初步学会归纳和记录。
2、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并动手尝试橡皮泥更多的新玩法。
大班科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探索纸不同的折法与承受积木重量的关系。
2.能主动参与讨论,表达自己在操作中的发现。
活动准备:
1.教具:大记录表1份、书“纸”的不同折法
2.学具:小记录表(一组一张)、人手一支笔
3.学具:每组一筐积木
4.学具:人手3张纸(半张a4纸一张第一次操作 一张第二次操作 一张第三次操作)
活动过程:
一、探索纸张站立的方法
1.猜一猜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纸,它们现在是平躺在这儿,我想要它们站起来,你们觉得可以吗?(停顿数秒,不用请幼儿回答)
2.试一试
师:好,请你们发挥你们的才智,动手让纸稳稳的站起来。要求:老师已经把纸放在后面的桌子上,小朋友不用搬椅子轻轻的走过去,听到音乐响起,请你们回来坐好。(讲要求一定要慢)听清楚了吗?
幼儿操作(保证2—3分钟的操作时间),教师观察引导(你真厉害让纸站起来,你是用什么方法呀?)(哇,你折一折让纸站起来了)(不是很稳,你还可以怎么样?)
3.交流分享
(放音乐)个别没回来的幼儿教师走过去轻轻提示。
请幼儿展示纸张站立的方法(请在观察中发现稳稳站起来小朋友回答),教师出示记录表用简单的线条记录。
师:你们让纸稳稳的站起来了吗?成功的小朋友请举手?你用什么方法让它稳稳的站起来的?(教师提升概括:真厉害。你们看他是把纸怎么样啊?哦,折了一折(折了两/几折)/卷一卷让纸稳稳的站起来。这方法真不错,我要把它记下来。)还有跟他不一样的吗?(哦,他也是折了一折,不过他是这样放,像屋顶老师也把它记下来……)
二、第二次操作,让纸张站稳
师:还有小朋友没有举手,没关系老师重新给你们一张纸,再去试试好不好?成功的小朋友,可以在动动脑筋相处更多的方法。听到音乐怎么样?出发吧!
幼儿操作,教师观察。
(放音乐)请第二次有新方法的幼儿展示纸张站立的方法,教师继续完善记录表。
二、探索纸张承载力的大小
师:你们真厉害,用1.2.3.4……那么多种办法把它变成了一张神奇的纸,向人一样站了起来。老师还要告诉你们,这纸在你们的帮助下不仅能神奇的站,还能承受一定的重量。要求:我给你们准备了积木,等一下请你们一块一块叠加把这里的每个方法都去试一试,看看它能承受几块并记录在表格中。
教师用投影仪示范:我们的第一种方法是什么?我们在表格这一栏下画上方法(表格中画一画)然后你们开始放积木,如果是4块就写4,那5块呢?
2.试一试
3.比一比
(放音乐)引导幼儿观察记录表,比较操作结果。
师:你们把这里的方法都试过了吗?请你们仔细看看手中的纸,你们发现了上面秘密?追问:每个方面它的积木数量一样吗?
小结:原来每张站立起来的纸折叠方法不一样,它的承载力也是怎么样啊?(不一样)
三、延伸活动
师:(出示一本书)我的手上出现了什么?神奇的纸还能托住一本书呢?我看到有小朋友露出惊讶的表情,有点不可思议。那我们回教室休息一下再来试一试。
大班科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在看看、数数、玩玩中感知藕的一些基本特征,体验藕中有孔这一有趣的现象。
2.乐于用语言讲述自己的操作情况。
3.在游戏过程中,发现藕的有趣性。
活动准备:
1、人手一段鲜藕、藕的图片一张;
2、吸管、水(装在小塑料瓶里)、玻璃丝带、电线人手一份;
3、焐熟藕、炒藕丝、嫩藕丝每组各一盆。
活动过程:
一、感知藕的外部特征(出示一节藕)
1.今天我们带来了什么?(藕)
2.请小朋友看看、摸摸、闻闻、藕是怎么样的呢? (引导幼儿可以从颜色、形状还有气味等方面来说。)
(1)白白的,长长的,象小朋友的手臂。
(2)摸上去滑滑的,象一根小棍子。
(3)闻着感觉有点臭。
小结:藕是乳白色的,摸上去比较光滑,看上去象一根小棍子,也象小朋友的小手臂。
二、感知藕的内部特征
1.发现藕中有孔这一现象
师:小朋友想不想看看藕的里面是什么样的呢? 请阿姨和老师帮忙把藕切开,看看里面是怎样的?(当老师和阿姨把藕一段段切开来时,一阵阵的清香溢满了整个教室,教师急忙抓住这个契机,再请小朋友仔细闻一闻,现在的藕是什么味道的,小朋友一阵阵:好香啊!……终于还了藕的“清香”之身!)
(1)里面有一根长长的丝连在一起。
(2)藕里面还有孔。
2.数数藕有几个孔
(1)藕里的孔排成了什么形状的队伍呢?象什么? (排成了一个圆形,象一朵花。)
(2)你藕里面的这朵花有几片花瓣呢?(在这个环节中,看得仔细的孩子会发现:藕里除了有排成圆形的,象花瓣一样的孔以外,边上还有很多不规则的,象很多小气泡一样的小孔,这对问题“数数藕中有几个孔”带来了很大的干扰。为了能排除这些小气泡的干扰,于是我设计了请小朋友数数藕中有几片花瓣这个问题,使得每个幼儿都能非常形象地知道,哪些孔是要数的,哪些孔是不需要数的。)
(3)教师根据幼儿的讲述的方法在黑板上一一展示。小结:藕切开来里面有长长的细细的丝,里面有孔,这些孔排成了一朵花的形状,这些花瓣有大有小,每个藕都有9个孔。
三、试试藕的孔是不是通的。
师:这些小洞洞到底有多深,能不能通到下面呢?
1.介绍材料(玻璃丝线、电线、吸管、水)
2.怎样才能证明这些藕的孔是通的呢?(这个问题的设置,是为了让幼儿在操作前就能理解什么是通,什么是不通,以便在操作是能针对这一标准作出准确的判断。)[生日祝福语网 wWw.289A.COm]
3.请小朋友自由选择工具,以证明藕的孔是通的还是不通的。 (幼儿自由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4.评讲:你选的是什么材料,证明是通的了吗? (个别幼儿上来示范。)
小结:不管你的藕是粗是细,是短是长,是老是嫩,我们都能用各种材料证明,藕中的每一个孔都是通的。
四、介绍藕的出处和功效。
师:你吃过藕吗?你吃过的藕是怎样的呢? (幼儿根据经验介绍。) 那吃藕有什么好处呢?
五、品尝——品尝用不同烹饪方法制作的藕的味道。
活动延伸:和个别种植藕的家长取得联系,带孩子们到藕池观看藕的出泥过程,同时培养孩子尊重劳动的情感。(江苏省苏州市东山实验小学幼儿园 邱红艳)
大班科学教案 篇5
一、活动目标:
通过观察于试验,是幼儿进一步感知不同物体的弹性现象,培养幼儿观察的敏锐性。
二、活动准备:
皮球、橡皮筋、气球、弹簧、木块、铁片、弹性球、标靶、自制弹弓、纸制子弹。
三、活动过程:
(一)拍一拍,捏一捏,感知不同物体的弹性。
1、出示准备的皮球(其中有些皮球是没有气的'或气少的),请幼儿自主选择一个皮球跟着音乐拍球。
2、诱导幼儿按一按、捏一捏有其和没气的皮球,共同找出原因,知道皮球打了气会弹得高,原来空气也有弹性。
(二)找一找生活中有弹性的物体。
1、在收集的物品中找出有弹性的物品,如:弹簧、橡皮筋、气球、海绵等。
2、请幼儿想一想,在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是有弹性的。
如:枕头、沙发、床垫、吹气救生圈等
(三)想一想弹性在生活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如:
弹床——健身 救生气垫——保护、缓冲
靠垫——舒适 弹簧称——携带方便
网球发球器——方便、省力
(四)玩一玩
1、橡皮筋的一端系在中指上,另一端系在一个小球上,用一只手拿着球向下投,用手掌收回小球。
2、橡皮筋一端系在中指上,然后一只手拿着球向前投,随后收回,重复投掷。
3、固定橡皮筋一端,另一端手拉着小球,拉到一定的距离是放手,让球反弹回去,超过固定物的高度。
(五)游戏
1、打靶:让幼儿与标靶相隔一定距离,橡皮筋一端系在中指上,用力投掷手中的小球,使橡皮筋拉长,让小球能打中标靶。
2、看谁弹得远:一收握弹弓的把柄,另一手用纸制子弹拉紧橡皮筋,然后放手,让子弹弹出去。拉得越紧,子弹弹得越远。
(六)小结
(七)延伸活动
请幼儿回家和家长一起制作一件弹力玩具。
大班科学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明白有各种声音,不一样的声音能告诉我们不一样的事情。
2、初步懂得东西振动就产生了声音。
3、发展注意力和听辨声音的潜力。
活动准备
1、课件-声音
2、小铃、小鼓鼓、木鱼等玩具。
活动过程
一、听声音引入课题,激发幼儿兴趣
课件:声音
1、请小朋友闭上眼睛听一听这是什么声音?
(1)笑声
(2)哭声
(3)打呼噜声
请小朋友睁开眼睛
2、刚才,你听到了什么声音?
让幼儿说一说听到的声音,引起幼儿听辨的兴趣。
3、你们还想听其他的声音吗?
请小朋友再闭上眼睛
(1)吃东西的声音
(2)打喷嚏
(3)钟表的秒针
回答教师,听到了什么声音?(幼儿自由发言)
二、认识声音
1、你们明白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吗?
(让幼儿根据自我的理解说一说)
(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实验:敲鼓
(透过实验让幼儿理解物体的震动)
让幼儿把小手放在小鼓上,教师用鼓槌敲几下,让幼儿透过
耳听、手模、眼看、感知物体发出声音时在不停地振动。
(2)小朋友用什么能听到声音?耳朵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耳朵具有辨别振动的功能,能将振动发出的声音转换成神经信号,然后传给大脑。
(3)你们明白耳朵除了能听声音,还有什么作用吗?
告诉幼儿,我们的耳朵还能帮忙我们持续平衡。
耳朵很重要,我们必须要保护耳朵!
三、幼儿操作,感知震动产生声音
1、请小朋友玩一玩桌子上这些小铃、小鼓、木鱼等玩具。
提醒幼儿边敲边观察,注意听不一样的物体能发出不一样的声音,
让幼儿感知物体发出声音时在不停地振动。
小结:物体振动产生了声音。我们用耳朵来听各种声音。
2、讨论什么样的声音好听。
(1)播放音乐
(2)播放噪音
让幼儿感知乐音和噪音,引导幼儿结合日常生活经验相互说一说各种声音,
好听的声音,不好听的声音。
四、游戏:听一听
1、幼儿两人一组,其中一人发出不一样的声音,另一名闭上眼睛倾听,
说说听到了什么声音,明白了什么事情。
2、透过游戏让幼儿明白不一样的声音能够告诉我们不一样的事情。
如:敲门有人来了,打呼噜有人在睡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