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案
  • >导航
  • >小学五年级语文落花生教案(精选7篇)
  • 小学五年级语文落花生教案

    发表时间:2023-07-07

    小学五年级语文落花生教案(精选7篇)。

    老师在正式上课之前需要写好本学期教学教案课件,每个老师都需要细心筹备教案课件。 良好的教案和课件是课堂教学成功的重要基石,对于写教案课件有哪些疑问呢?在这里栏目小编为大家推荐一篇值得一看的《小学五年级语文落花生教案》文章,未来我们将不断分享这方面的内容!

    小学五年级语文落花生教案【篇1】

    有幸聆听了江苏省教育学会理事、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孙双金所执教的《落花生》一课,听后令人耳目一新,受益匪浅。这堂别开生面的阅读课突破了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体现了开放式的大语文教学观。下面谈谈我的几点体会:

    一、转变了教育思想,强化和树立了学生的主体意识

    在孙老师的这节课上,学生完全成了课堂教学的主人翁,学习的主人。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给学生充分地自主学习的权力,是这节课一个显著的特点。

    1.尊重学生,调动了学习的主体--学生的积极参与。

    在这节课上,孙老师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热爱学生,把学生放在和教师平等的位置上,建立一种和谐融洽的新型民主的师生关系,从而调动了课堂教学的主体--学生的积极参与。请看孙老师在上课伊始向学生作的开场白:同学们,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曾经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就是说,三个人当中,肯定会有一个人在某一方面超过我,那么这个人就是我的老师。今天在这节课上,孙老师希望你们能勇于做孙老师的老师,你们答不答应答应的请举手!课堂气氛一下活跃了起来,学生个个举起了手。可这时孙老师话锋一转,说:要想做孙老师的老师可不容易呀!坐在下面的学生面面相觑,不知道孙双金老师的葫芦里卖的什么药,陆续把手放了下去。紧接着孙老师又说:因为孙老师年龄毕竟比你们大,在知识和生活经验上也比你们丰富,所以你们要想做孙老师的老师就必须做到什么呢特别在这节课上。有学生老老实实地答道:上课必须认真听孙老师讲课。孙老师笑答:这样说来,你还是不能做孙老师的老师呀!这时另一个学生出其不意地回答:我们在这节课上一定专心听讲,如果能指出孙老师讲课的错误,提出孙老师不能解答的问题,那我们就是孙老师的老师。(注:下面全体听课老师齐鼓掌)孙老师及时表扬说:这位同学说得很好,只要你们在这节课能提出孙老师不能解答的问题,你们就是孙老师的老师。

    你看,孙老师的这个别具一格的开场白,通过暗示、鼓励等手段,一下子拉近了教师和学生的心理距离,将传统意义上不平等的师生关系置于一种平等友好的关系之中。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学生已经把老师当作自己人了,或者说已把老师当作朋友了。在这样的新关系下,学生消除了对老师的戒备心理,就会把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感所言向老师毫不保留地和盘托出。这样,教师不仅可以了解到学生的真实想法,准确把握教学中的薄弱环节,从而为因材施教提供了有利条件,同时也营造了一种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事实证明,这样的氛围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意识和能力大有裨益。

    2.形式活泼,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要想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只有让学生自己在课堂上积极主动地探求未知事物,而教师只要给学生以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就行了。如在这节课质疑的环节中,有学生提出居然为何意,孙老师没有正面回答,而是机智地答道:我也不懂'居然'是什么意思,同学们,你们谁知道啊请告诉这位同学。有个别学生举手发言,但不太正确。孙老师立即让学生小组讨论、全班交流,并组织学生联系上下文,抓住有关语句我们姐弟几个都很高兴,买种、翻地、播种、浇水,没过几个月,居然收获了来让学生自读自悟,使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得出居然是出乎意料之意。可见,整个教学过程完全是一个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学习、自读自悟自得的过程。

    为了进一步体现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作用,展示学生张扬的个性。在这节课中,孙老师模仿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栏目,采用了灵活开放的辩论会形式,引导学生说是做一个像苹果、石榴那样的人和还是做像花生那样的人分两派展开辩论。并且还让持第一种观点的同学站到讲台前,和坐在下面的第二种观点的同学进行面对面地交锋,并规定甲方如果说服乙方的某个同学,该同学要主动站到甲方队伍里,反之亦然。一时间,课堂上唇枪舌剑,高潮迭起,呈现出一派师生合作、生生合作、平等讨论、自由争辩的气氛。在这种气氛下,学生无拘无束地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以及对课文的理解和体会。而孙老师则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每当学生为一些鸡毛蒜皮的事争论不休时,孙老师就会适当点拨,引导学生辩论向正确的轨道发展。如当持第一种观点的同学认为要像苹果、石榴那样,做一个讲体面的人,因为现代社会你要是衣着稍差的话,会让人瞧不起,而持第二种观点的同学认为要像落花生那样,做一个外表不太张扬的人,因为现代社会靠的是实力时,孙老师及时引导:我们这次辩论会的议题是做一个什么样的人的问题,而不是光谈外表问题。最终学生在孙老师的指导下,通过辩论,得出了人不要做一个只讲体面的人,而要做一个有用的人,对别人有好处的人的结论。

    这里有一个小小的插曲:在辩论会进行到一半的时候,忽然有一个同学下位走到两派中央,孙老师问他何故,该同学出语惊人,他对两派的观点都同意,因为在当今充满竞争的社会里,你不讲体面,不会包装,根本就走不出去;同样你只讲体面,对别人没有好处,没有实力也不行。此言一出,引起在场听课老师雷鸣般的掌声。

    二、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培养了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

    求异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它冲破了常规思维方式,不落俗套,标新立异,独树一帜。在这节课中,孙双金老师就很好地注意激发了学生的求异思维兴趣,培养了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从而促进了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这也是这一堂课的另一个显著特点。

    1.创设情境,激发了学生的求异思维兴趣。

    学生的求异思维只有在一定的情境中才会被激发出来。因此,做为一名教师,在上课伊始就要精心设计求异思维的情境,创造求异思维的气氛。这节课刚开始,孙老师就鼓励学生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不疑则不进,并告诉学生不要盲目迷信老师和书本,要勇于发现和指出老师和书本的错误,这样学问才能有长进。学生们听了个个兴趣盎然,精神振奋。孙老师趁热打铁问学生:同学们,你们都预习过了《落花生》一课,那你们知道落花生是怎样结果的吗一名学生答道:落花生的果实是落花生的花落了,钻进地里结出来的。孙老师接着问:你是从哪儿知道的呢该同学回答:我是从课文预习提示看来的。紧接着孙老师不失时机地反问:那么你知道书上的这句话是错的吗该同学茫然地摇着头,而下面的同学纷纷交头接耳,进行着热烈的讨论。坐在笔者旁边的一名同学说:孙老师说错了吧,书上不可能错!另一名学生反驳道:这不一定,说不定是书上印错了!面对此情此景,孙老师立即用投影仪打出了一幅关于落花生的图像,画面详尽地描绘了落花生这种植物根部和叶部的发育情况,并讲解道:书上的这句话其实说错了,落花生的花怎么可能钻进地里结出果实呢它的果实实际上是根部发育长成的,而它的花只是落到地上后给根部以营养。学生恍然大悟,意识到今后再也不能迷信书本和权威了,而孙老师旨在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兴趣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2.循序渐进,培养了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

    课堂上求异思维的气氛基本具备之后,学生兴趣浓厚,思维活跃。只要教师引导得好,学生自身的潜能将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求异思维的火花将不时闪现。而教师应努力抓住求异思维的契机,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质疑问难,循序渐进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

    在这节课质疑的环节中,孙老师安排了大量的时间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质疑问难。比如在导入新课后,有学生问孙老师:课文里讲吃花生的时候,父亲也来了,实在很难得。我认为一家人在一起吃花生或吃吃饭很平常呀,这里说父亲也来了,实在很难得,为什么呢对此,孙老师没有正面回答,而是因势利导:为什么呢老师也搞不懂,哪位同学能帮帮这位同学有学生答:可能是许地山的父亲繁忙,平常很难回家。还有学生说:可能是许地山的父亲在外地工作,只有放假才能回家。还有学生大胆想像:可能是许地山的父亲是地下党,只有晚上才能回家。

    由此可见,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有了一定程度的增强,而这种求异思维能力的增强对开发学生的智力,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是大有好处的。

    小学五年级语文落花生教案【篇2】

    说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掌握本课7个生字、正确读写第10自然段,会用“居然”造句。

    2、能分角色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的重点句段。

    3、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哪些内容是详写的,哪些内容是略写的,并初步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4、理解课文中深刻含义的句子,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5、初步了解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学习作者的写法写一写身边的事物。

    二、过程与方法

    1、自学生字新词,并用“居然”造句。

    2、理解课文中的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这样写的好处,懂得做人的道理。

    3、用借物喻人的方法写写身边的食物。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习花生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懂得“做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教学重点:

    1.理解父亲赞美花生的话的深刻含义。

    2.掌握详略得当的写法。

    教学难点:

    理解父亲赞美花生的话的深刻含义。

    说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趣,揭示课题

    1、出示谜语,猜猜它是哪种植物?

    “根根胡须入泥沙,自造房屋自安家,地上开花不结果,地下结果不开花。”(花生)

    2、(出示花生的图片)说说花生的作用。

    3、思考:为什么叫落花生呢?教师解题:花生又叫落花生,因为花生的花落了,子房柄就钻到士里长成花生荚,所以叫落花生。

    4、落花生不仅是农作物的名字也是本篇作者的笔名,他为什么取这个笔名呢?留着这个问题,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文中,走进许地山童年的时光。

    5、板书:落花生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选择你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

    2、检查认读生字词情况

    3.检查学生读课文情况,指名读指定的段落,评议读的情况。

    4.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围绕落花生讲了哪些事?

    板书:种花生——收花生——尝花生——议花生

    5、你能说说哪些部分是详写,哪些部分是略写吗?

    详写:议花生

    略写:种花生、收花生、尝花生

    (三)细读课文、重点感悟

    1、略学第一自然段。

    (1)自由读、指名读

    (2)课文中哪些词语写种花生的经过?这些词语能颠倒吗?为什么?

    (3)抓住对“居然”理解(什么意思?用在什么情况下?课文为什么要用“居然”呢?练习用“居然”造句。)

    (4)指导朗读(读出惊喜)。

    2、学习“尝花生、议花生”

    过渡:母亲为了庆祝收获,提议过一个收获节,在收获节上一家人是怎样议论花生的好处的?

    (1)分角色朗读课文,

    (2)三个人分别说花生的好处是什么?

    姐姐说它味美;

    哥哥说可以榨油;

    “我”说便宜,大家都喜欢吃。

    (3)学生根据收集的课外资料补充花生的好处

    (4)亲认为花生的好处是什么呢?指名读父亲的话。

    (5)父亲认为花生最可贵的是什么?默读第10自然段。

    (6)所以,父亲仅仅是在说花生吗?父亲希望我们学习花生什么?

    (7)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人也像这花生一样,外表不好看,可是很有用?举例子(清洁工、送报员、)

    (8)作者明白父亲的希望吗?从哪一个句子可以看出,引出“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理解句子: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并指导朗读[肯定]。

    “体面”什么意思?什么叫“只讲体面”?什么是“有用的人”?

    (9)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父亲的话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上,对我产生了很深的影响,他长大后埋头苦干,默默奉献,在抗日战争中,他为抗日奔波劳累过度而去世,年仅48岁,他的确是一位具有花生精神的人。齐读他说的这句话:“我要像落花生一样,踏踏实实地做一个淳朴的人,有用的人,我要为中华而生,为中华而贡献。”

    (四)总结全文,深化主题

    1、作者为什么以落花生为笔名,文章为什么要用“落花生”做题目?

    2.结合“我”的一段话,概括课文的中心思想。

    (五)总结写法,课外拓展

    1、从种花生到收花生,从吃花生到谈花生,从父亲谈话的教学中,学习详写和略写。

    2、花生的果实长在泥土里,桃子、石榴、苹果只是根据各自的生长特点将果实挂在枝头,由此,体会到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朴实无华可贵的品质。学习这种是借助花生讲明道理的写法叫“借物喻理”。

    (六)小练笔

    作者由落花生领悟到做人的道理,结合生活实际,你从身边的人和事物中领悟到了什么?试着选择一种写一写。

    小学五年级语文落花生教案【篇3】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这就明确告诉我们,学生是阅读的主体,阅读教学就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的阅读实践活动。为了从根本上实现这一转变,我在设计课堂教学时,把父亲所说的这几句话作为学习该文的突破口,深入理解父亲的话的含义,从而抓住课文的重点段,深入理解课文内容,领会全文思想感情。基本思路是:设疑导入,激发阅读兴趣——发挥主体,让学生自主读书—激励质疑问难,引导读中感悟,—当堂组织辩论,鼓励各抒己见——设计扩展活动,实现知识迁移。

    这课的教学,我采用切入式的教学方法,具体方法是这样的:

    1、指名朗读第一段,请同学们联系上下文,说说“居然”“收获”是什么意思?“居然”在本段中起什么作用?

    2.教师小结:一片荒地,在我们几个小孩子的呵护下,在不经意间,竟然长出花生!这是一件多么令人兴奋的事。请学生各自朗读这一段,读出惊喜之情。

    一开始就直接切入重点段。在这篇课文里,著名作家许地山先生会从花生中得到什么启示呢?

    在重点段的教学上,我采用的是八字教学法:读读、讲讲、议议、练练。这里,我根据自身讲课的特点,给他们调换了顺序。第一步,读读,引导学生阅读文本,在学生读的过程中,教师巡视,个别辅导,比如:生字词读不准音,不理解的句子等,可以让学生分角色读,自由结合读。第二步:议议,学生自由组合成四人小组,讨论各自得到的启示以及自己对这个启示的想法和看法。第三步:讲讲,对自己的小组成员,结合生活实际讲一讲自己对启示的感受(可以举出生活中具有落花生精神的物和人,如:蜡烛、清洁工),感悟诚实做人,做有用的人的重要性;第四步:练练,在这里,教师可以将父亲说的富有哲理的那段话制成课件,展示出来,让孩子们反复阅读,达到背诵的目的。为了更好地突破教学中的难点,学完课文后举行“实话实说”辩论会。并紧紧围绕辩论题“在现代社会,你想做落花生那样的人,还是想做苹果那样的人?为什么?”先让各小组讨论,各抒己见,实话实说。接着请想做落花生那样的人上台,想做苹果那样的人坐在下面,分成两个阵营展开辩论,教师当主持人。来理解和体会做人的道理,使学生受到教育。

    为了更好地突破课文的重点和难点,增加教学的直观性。本课的教学设计两处使用了多媒体:其一是导入新课时,使用多媒体显示花生的生长过程,让学生直观了解落花生的由来;其二是理解父亲介绍落花生特点的两段话时,多媒体出示这两段话,既向学生提示了学习的重点,又方便了老师指导学生理解这两段话的意思和指导朗读,真正发挥了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作用。

    小学五年级语文落花生教案【篇4】

    教学目的:

    1、学会本课8个生字、正确读写吩咐、茅亭、榨油、价钱、石榴、爱慕等词语。

    2、分角色朗读,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理解父亲所说的话的深刻含义,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4、学习作者主次分明、借物喻理的表达方式。

    教学重点:

    1、理解父亲所说的话的深刻含义,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2、初步学习分清文章主次的阅读方法。

    教学难点:

    如何把花生的品格与做人的道理联系起来进而悟出做人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老师出个谜语,看看谁能猜出它是哪种植物。

    根根胡须入泥沙,自造房屋自安家,地上开花不结果,地下结果不开花。(板书:花生)

    2.花生又叫落花生,(图示花生生长过程)因为花生的花落了,子房柄就钻到土里长成花生荚,所以叫落花生。(板书:19.落花生)

    这篇课文的作者许地山是现代小说家、散文家。他给自己取的的笔名是落华生。这是因为小时候父亲关于落花生的一番话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成为他一生做人的准则。那么,他的父亲关于花生谈了些什么,是怎样谈的呢?我们来看课文。

    二、初步感知:

    自由选择你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思考课文围绕题目写了哪些内容?其中哪部分是主要的?

    (板书:种花生收花生尝花生议花生)

    三、重点学习议花生

    1、默读315自然段,看看一家几个人在一块谈论花生?

    2、分角色朗读课文,思考:一家人是怎样议论花生的好处的?

    3、兄妹们所说的花生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而父亲指出的却是花生常常被人忽视的一个特点。下面我们来看看父亲对花生是怎样评论的?(板书:花生桃子、石榴、苹果)

    4、齐读父亲的话。思考:父亲是怎样通过比较说明花生可贵之处的?

    (父亲认为桃子、石榴、苹果高高地挂在枝头,炫耀自己,而花生却埋在地里。)

    5、该抓住哪些关键词语来突出花生的可贵之处?

    (板书:埋在地里、高高地挂在枝上)

    6、指导朗读。

    7、桃子、石榴、苹果鲜红嫩绿,惹人喜爱,而花生却将成熟的果实理进泥土,等待人们来挖掘,来利用。由此,你体会到花生可贵的品质是什么?

    (默默奉献、无私奉献、不求名利,朴实无华)

    8、父亲这样谈花生的用意是什么?用划出来。谁来读读?(父亲由花生的特点引申出去,进一步用花生来比喻怎样做人,由物及人,借物说理,使意思更进一层。)

    4、作者我对父亲的话是不是理解了?从哪看出来的?

    (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作者把外表好看引申为只讲体面,把没有实用引申为对别人没有好处,这说明作者不但理解了父亲的话,而且深有体会。说出了父亲没有说出的话。

    小学五年级语文落花生教案【篇5】

    第一课时分以下四个环节进行学习:

    一、课前布置预习,

    二、课上交流预习成果,

    三整体阅读,概括大意,

    四、自主学习第一段。

    (一)课前布置预习

    古人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学习也不例外。叶圣陶先生也曾说过:“练习阅读的最主要阶段是预习。”好的预习,有利于培养和提高自学能力,听课效率,巩固所学的知识。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对学生们说是终身受益的事情,特别是五年级学生们的学习能力已有所加强,自己有能力独自进行课前预习,这样不仅可以很好的掌握所学知识,而且让学生们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习,知其然而知其所以然,所学的知识才会更加牢固。

    基于以上认识,我在学习本课前布置了以下预习任务:

    1.我会学字词。(要求学生们自主学习本课生字、词语,并以小问卷形式呈现。)

    2.我会读课文。

    3.我会搜集。通过各种途径查阅关于本课的作者、落花生的知识等等一切自己想了解的内容。

    4.我想问。预习中有什么问题,及时记录下来。

    四道题设计由浅入深,让学生们明确预习任务与要求,有的放矢,预习起来不盲目,不流于形式。

    (二)课上交流预习成果

    上课后,学生们出示预习作业,在小组内交流预习成果,展示自主预习的内容,与同学分享预习的快乐,然后在全班展示。

    本次课程改革评价方式的转变是重要内容之一。在这个环节中,我让学生们在小组内对同学预习的情况进行评价。五年级孩子的思想日趋成熟,他们不再轻信吹捧,“你真棒!”“好极了!”等教师评语已不能满足他们,他们从心理更渴望得到同伴的肯定和认可。所以在同学评价环节中,激发了学生们的竞争意识与积极性。

    (三)整体阅读,概括大意

    在学生们充分阅读的基础上,我和孩子们一起共同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围绕落花生讲了哪些内容?读完后,再次默读思考,并与同伴交流意见,最后共同明确:全文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写了种花生、收花生、尝花生、议花生。(教师板书)

    (四)自主学习第一段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第一自然段,说一说,第一段中应抓住哪个词,重点读好?

    指导学生们抓住“居然”一词读出一家人收获花生时喜悦的心情。抓住文中的关键词理解整段内容,我想词语的理解不是孤立的,而是与整句、整段、整篇课文相联系的。所以在教学这段时主要按以下步骤:

    ①读整段,抓住关键词。

    ②用联系上下文,替换近义词等多种方式理解“居然”的意思。

    ③再把“居然”放在整段中品味喜悦之情。

    ④最后自己用“居然”说一句话。

    四个环节设计,由表到里,由理解到应用,体现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同时也符合孩子的认知规律。

    小学五年级语文落花生教案【篇6】

    1.分析教材内容

    《落花生》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第三课。第四单元的学习主题是生活中的启示。本单元的每篇课文都包含着深刻的如何做人的哲理,情节性强,语言质朴简洁,含义深刻。《落花生》这篇课文着重讲了一家人过花生收获节的情况。通过谈论花生的好处,借物喻人,揭示了要学习花生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的主旨,说明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课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写了种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议花生四部分内容。恰当巧妙地详略安排,更好地突出了作者的写作意图。

    2.分析学生情况:

    五年级孩子思维活跃、求知欲强、乐于表达、愿意交流。他们已具有了一定的学习能力,掌握了一些学习方法,但是还需要教师的进一步引导。教师要用文本为学生架起通向生活的桥梁,让学生在学习中生活,在生活中学习。

    小学五年级语文落花生教案【篇7】

    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出并强调了人文精神对各个学科的渗透,这是我们教育思想一次伟大的解放,它的现实意义远远超出了教育本身。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教育的人文性,主要体现在以人为本:关注人的自然发展,生命的健康成长,承认个体差异、尊重个性的健康发展,重视情感的熏陶感染,尊重个体的独特体验。因此,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创设和谐、融洽、欢快的人文氛围,让语文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展现个性,表现个性,培养个性和塑造个性的过程。这里就以《落花生》一课教学为例,谈谈我在语文教学中是如何渗透人文精神的。

    一、自选方式,给学生自由选择的权利

    学生的学习方式和个性特点差异是客观存在的,要让学生根据兴趣需要学会选择自学内容,自学方法,自学形式,指导学生依照自身特点,或圈点,或查写,或操练,充分体现以人为本。重视学生个体的有效参与,让每个学生学会面对陌生领域,自已去搜集,筛选资料,寻求答案。

    在教学《落花生》一课时,我引导学生课前搜集有关花生的和作者的资料,如花生为什么又叫落花生?除了书上介绍的你还知道花生有哪些用途?你对作者许地山知道多少?等等。在这些问题中,学生兴趣哪一项就查找哪一项,任务一明确,孩子们就行动开了,或上网查找,或到图书馆、图书城查找,或请教有关专家等。课堂反馈时,我发现通过自已的方式,学生查找到的资料十分丰富,增长知识的同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也调动起来。在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这一环节中,在学生明确课文围绕落花生讲了种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议花生这几部分内容后,我提出一个问题:这几个部分内容中你最喜欢读哪个部分,为什么?让学生自选内容,学习体会,学生兴趣盎然,精彩纷呈:

    生甲:我喜欢读种花生这个部分,因为只有辛勤耕耘,才会有收获嘛。

    生乙:我喜欢读议花生这个部分,因为这一部分中,父亲告诉了我们一个做人的道理,使我受到教育。

    生丙:我喜欢读吃花生这个部分,因为吃花生这一内容,让我感受到了劳动的滋味。

    生丁:我也喜欢读议花生这个部分,因为父亲说的话虽然朴实无华,却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做人道理,给我留下深刻印象。

    学生在无拘无束和非强制性的自学中个性得到了发展。而通过学生的发言,我知道多数学生喜欢读议花生这一部分,而这一部分恰好又是文章重点、难点之所在,这样,我就从学生的兴趣需要中找到教学的突破口,从而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了学习效果。

    二、自主实践,给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

    语文教学的重要途径是语文实践,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课程标准》语)。在教学中,教师始终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自由、愉悦、和谐的实践氛围,给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舞台,鼓励学生大胆实践,多读、多动、多思、多说、多听,尽情舒展生命活力。

    在教学《落花生》一课中,从初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到精读课文,理解父亲说的话,感悟课文所表达的情,我都引导学生自已读,自已学,自己汇报,自己评价,亲自参与学习实践活动。特别是在引导学生理解父亲说的两段话这一环节时,父亲的话虽然朴实无华,却包蕴着一个深刻的做人的道理。教学时,我不过多地讲解分析,而是先让学生明确学习要求和步骤,然后以人四人为一小组,先自己读,自己学,接着把自已读懂的内容在小组内交流,最后再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集体交流。实践证明,学生都能在合作学习中,按学习要求找出花生与三种水果的不同特点,体会出花生默默无闻,默默奉献,不炫耀自己的美好品格。学生体会出花生品格后,我又提出一个问题如果你就是那位父亲,你觉得该怎样读这两段话,才能表达出你当时的感情呢?大家来评评谁读得最有感情,学得最像。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读者声情并茂,评者真诚中肯,在读与评中学生与父亲产生了情感共鸣,领悟了课文的思想感情,同时使学生的个性得以彰显与发展。

    三、大胆质疑,给学生探究学习的环境

    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人文氛围,能促使学生在教师的爱护、尊重和期待中主动探究,自主学习。教学中,教师要始终做到心中有学生,心中有主体,尊重学生,尤其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课程标准》语)。只有允许学生尽情表达,而且鼓励学生尽情表现,才能谈得上解放学生的个性让学生自主地学习。

    在教学《落花生》课中,学生质疑:老师,课文中桃子、石榴、苹果是不是只是外表好看而没有实用的东西呢?我马上肯定这位学生爱动脑筋,然后抓住疑点引导学生讨论,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思维闸门打开了:

    生1:我认为课文中不是在比较它们谁的用处大,而是重点在说花生的果实是埋在地里的,而不像桃子它们那样挂在枝头上,让一看就喜欢。

    生2:我觉得课文中还是含有对桃子、石榴它们的批评。因为作者自己的笔名叫落花生,他一定很喜欢花生,所以也喜欢花生,把果实埋在地里,默默无闻,不喜欢桃子、石榴把果子挂在枝头炫耀自已。

    生3:老师,我觉得桃子它们把果实高挂枝头不是炫耀,而是向大家展示,我觉得这没什么不好。就像班上有特长的同学向大家展示自已的才华,你能说是炫耀吗?

    生4:我就比较喜欢苹果、桃子,它们既好看又好吃,还富有营养。

    生5:我出喜欢苹果、桃子、石榴。大家平常买东西都喜欢看广告,买牌子,它们外表美,挂在枝头为自已作广告,有什么不好呢?

    生6:老师,大人们常说现在社会需要自我表现的人才,花生默默奉献的精神是可贵的,但苹果它们自我推荐也值得赞赏。

    学生各抒已见,虽然说法各不相同,但无论哪种见解都是发自内心的表白。这样的课堂讨论,凸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敢于探究,敢于直言,思维异常活跃,个性得以和谐发展。

    四、体悟情感,给学生课外延伸的空间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落花生》一文中,作者许地山之所以给自己取笔名为落华生,就是因为他喜欢落花生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品格,并以此笔名来告诫自己做一个具有落花生品格的人。于是在教学行将结束,在学生理解了作者笔名落花生的含义后,我让学生也为自己起个笔名并说说含义。学生又一次热情高涨,在为自己起笔名的过程中,他们的思想情感受到熏陶感染,他们的个性再一次得以充分的张扬。教学结束后,我布置学生课后读几篇许地山写的文章,再一次感受作者的落花生情结,这样就让学生的知识从课堂向课外延伸,让他们的思维有了一个更广阔空间。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以人为本,弘扬人文精神,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还学生自由的空间。教师应善于营造民主、平等、宽松、自由的课堂氛围和学习环境,让学生的个性得以充分张扬,让人文精神在语文教学中得以渗透。

    【小学五年级语文落花生教案(精选7篇)】相关推荐
    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优秀范文模板

    充分准备一份教案是一名优秀教师的职责所在,我们可以通过教案来进行更好的教学,每一位教师都要慎重考虑教案的设计,你是否在烦恼教案怎么写呢?可以看看本站收集的《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优秀范文模板》,希望能够为您提供参考。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新的一学期又开始了,为了在新的学期里把工作做好,把我...

    2023春四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

    按照学校要求,教师都需要用到教案,教案在我们教师的教学中非常重要,做好教案对我们未来发展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如何才能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特地为大家整理的“春四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20xx春四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本学期我继续担任四年级的班主任,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现拟订本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