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案
  • >导航
  • >7的加法教案
  • 7的加法教案

    发表时间:2023-06-29

    7的加法教案。

    教师范文大全编辑特别挑选出的“7的加法教案”是在众多文章当中最出色的。每一位老师在上课前必须要认真准备自己的教案和课件,此时正是老师们开始制作课件的时候。生动有趣的教学课件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与掌握。请注意,本文内容仅供您参考!

    7的加法教案 篇1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十册第131-132页。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自主探究,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和算理。

    2.能正确计算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3.初步渗透转化、建模等数学思想,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谈话导入。

    同学们,同分母分数加减法为什么能直接相加减?(分母相同,即分数单位相同)怎样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呢?请你们拿出两张同样大的长方形纸分别折出1/2和1/4,再用两张同样大的正方形纸分别折出1/3和1/9,折好后涂色表示这几个分数。

    2.小组活动:学生交流各自的表示方法。

    3.教师设问:这里的1/2和1/4、1/3和1/9能直接相加吗?为什么?(分母不同,即分数单位不同,不能直接相加) 揭示课题: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评析:课始开门见山,以设问的形式,从学生已有的旧知切入新知。通过折纸活动,将学生带入求知的情境中,既复习了旧知,又引发了新旧知识间的矛盾,激起了学生的认知冲突和学习欲望。]

    二、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1.分组讨论1/2+1/4,并用实验说明计算方法。

    (引导学生用前面折纸并涂色的长方形纸来验证计算方法,分组派代表汇报计算情况)

    2.同理分析:1/3+1/9=3/9+1/9=4/9。结合板书讨论:

    (1)从等式的左边到等式的右边,实际是做了什么?(通分)

    (2)谁来说说这种方法的道理?(可结合学具图理解)把1/2化成2/4,这样平均分的份数相同,也就是说分数单位相同。因此,2个1/4与1个1/4合起来就是3个1/4,即3/4;第二题是3个1/9与1个1/9合起来是4个1/9,即4/9。

    3.验算1/2+1/4=3/4。

    (1)交换加数位置。

    1/4+1/2=1/4+2/4=3/4

    (2)用减法验算。(你会算吗?有困难的小组帮忙)

    3/4-1/2=3/4-2/4=1/4

    3/4-1/4=2/4=1/2

    4.你现在知道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怎样计算吗?

    完成板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通分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评析:承用前面的折纸,引导学生直观地看出计算结果。通过相互述说算理和检验计算过程,使学生不仅掌握了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知道怎么算,而且懂得了为什么这样算的道理。]

    三、巩固练习。形成技能

    1.基础练习。

    1/3+1/4

    5/6+3/8

    11/12-5/6

    3/4-2/5

    1-1/6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指名板演各题的计算过程,注意对计算中的错误和不规范的书写进行纠正。并引导学生总结各类题型的计算方法及技巧)

    2.深化练习。

    出示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算式让学生进行计算,并让学困生说说异分母分数的计算法则。(要求能说出先通分化成同分母分数,再相加减)

    7的加法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的情景,体会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

    2、在具体的情景中,理解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与法则。

    3、让学生在讨论交流中,感知转化的数学思想,体验成功的乐趣。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异分母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与法则。

    教学难点:

    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与算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一)复习有关分数单位的知识。

    1、什么叫分数单位?(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的数,叫 做这个分数的单位。 )

    2、填一填 7/16 的分数单位是( ) ,它有( )这样的分数单位。 7/16 和 1/16 的分数单位相同吗? 1/2 和 1/4 的分数单位相同吗?

    (二)复习通分

    2/7 和 1/3 1/2 和 1/4 师:咱们已经掌握整数,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而分数加减法的计算,咱们从 这节课开始研究。 出示课题:分数加减法

    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出示例 1(展示课件)

    师: 你瞧,工人叔叔正在说些什么?请同学们根据他们的对话,提出合适的数学 问题,并解答。(四人小组合作学习)

    抽学生口头汇报,同时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出示。

    引导学生观察计算结果,让学生明白用分数表示计算结果时,要约成最简分数。

    生 1:今天一共铺了这个广场的几分之几? 列式为:1/16+1/16=8/16=1/2。答:今天一共铺了这个广场的 1/2。

    生 2:下午比上午多铺了这个广场的几分之几?(或上午比下午少铺了这个广场的几分之几?) 列式为:7/16-1/16=6/16=3/8。答:下午比上午多铺了这个广场的 3/8。

    师:你们真能干,不仅提出了问题,还正确的解答出来了。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他们俩是怎样把结果算出来的吗?同桌议一议。学生讨论,汇报讨论结果。

    师:有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分母相同的分数怎样加减呢?

    生:分母相同的分数相加减,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最后结果能约成最简分数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生举出类似的算式计算(全班练习)

    2、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师:孩子们真能干!那这两个问题又是怎样解决的?前几天和今天一共铺了这个广场的几分之几? 今天比前几天多铺了这个广场的几分之几?

    生:1/2+1/4=3/4 ,1/2-1/4=1/4 师:这两个算式与前边的算式的区别?(分母不同)

    师:说说结果是怎样得来的?预设:画图得出结果。 把分母变成同分母分数,再计算得出来的。 把分数化成小数计算,再把计算结果的小数化成分数。 ……

    师:大家积极的开动脑筋,探索出了这么多解决问题的方法,真了不起!但是这几种计算方法是否对每个分数加法算式都是适用呢?

    学生说出自己的意见

    师:同意既适用又简便的方法(先同分,再计算)再把 1/2+1/4=( ),1/2-1/4=( )全班练习,写出计算过程。 1/2+1/4=2/4+1/4=3/4 1/2-1/4=2/4-1/4=1/4

    师:同学们在计算过程中,最关键的步骤是什么?

    生:最关键的步骤是先通分,再计算。

    师:说一说,异分母分数的计算方法?

    生:异分母分数相加减,先通分,再按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

    三、学生练习

    1、基础练习 填一填:(出示课件)

    ①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分母 )不变,( 分子 )直接相加减,计算的结果 要化为( 最简分数 )。

    ②异分母分数相加减,先(算一算: 4/15+7/15=11/15 5/6+7/8=20/24+21/24=41/24

    2、拓展练习 下面的题有什么特点?怎么算比较快? 1/4+1/3= 1/3+1/7= 两个分母是互质数,分子都是 1。 得出:1/a+1/b=(b+a)/ab

    3、接龙游戏

    1/2+1/3 3/4-1/2

    四、课堂小结

    1/2-1/3 2/3+1/6 1/2+3/4 2/3-1/6 1/a-1/b=(b-a)/ab 1/3-1/4= 1/2-1/5= 17/18-13/18=4/18=2/9 7/9-2/3=7/9-6/9=1/9 通分),再按(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计算。 (每组 6 个同学,一个接一个地计算,看哪组又对又快)

    7的加法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理解100以内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笔算的算理,掌握笔算的方法,能正确地用竖式计算。

    2.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体验解决问题的策略;在探索活动中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

    3.运用两位数不进位加法计算解决实际生活问题,获得成功体验,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目标分析:

    学生在一年级学会了两位数加一位数和两位数加整十数的口算,为学生理解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笔算的的算理和算法做好了准备,利用知识的迁移,通过学具的操作,经历活动的探究,体验成功的快乐。

    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笔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的道理。

    教学准备:课件、小棒、尺子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一)创设情境。

    今天可真热闹,学校组织二年级的同学参观博物馆,现在他们已经来到博物馆门前,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1.出示教材11页情境图

    2.引导学生观察后交流。从图上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二)提出问题。

    1.根据图中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2.出示例1中的问题。二(1)班学生和本班的带队老师一共多少人?

    二、探索新知

    (一)探究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

    1。 尝试列式,体会加法的意义。

    要求一共多少人,需要哪些已知条件?怎样列式?想一想,为什么用加法来计算呢?(板书:加法)

    2.交流算法,指名学生说口算的过程。

    3.图式结合,探究笔算的算理和算法。

    (1)学生操作摆小棒。

    学生有35人,用3捆零5根小棒表示;有两名带队老师,用2根小棒表示。

    (2)组织学生交流,感悟笔算的算理和算法。

    为什么要先把5根小棒和2根小棒合起来?(都是表示几个1根小棒)一共是多少根小棒?

    (3)尝试列竖式计算,理解笔算加法应注意什么。弄清为什么“5”与“2”对齐?(相同计数单位的数)

    (4)全班交流笔算方法,教师板书竖式,进一步明确“个位与个位对齐,先从个位上的数加起”的道理。

    4.即时练习。

    出示教材第12页“做一做”第1题,巩固笔算加法时的对位方法。

    (二)探究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

    1。出示例2问题:二(1)班和二(2)班一共有多少名学生?

    2。指名学生列式,教师板书。

    3。引导学生试算35+32。

    (1)组织学生先摆小棒(注意观察学生操作。首先正确摆放出35和32,其次正确地将5个1和2个1相加,3个十和3个十相加)帮助学生对笔算加法算理和算法的理解。

    (2)学生试着用竖式计算,交流板演算法。

    (3)教师追问:列竖式时要注意什么?为什么3和3对齐,5和2对齐?计算时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4)师生小结: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时,注意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算起。

    4.即时练习。

    出示教材第13页“做一做”第1题,巩固笔算加法时的对位和计算方法。

    三、巩固练习

    (一)教材第12页“做一做”第2题。

    1.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图意,独立列竖式计算。

    2.集体交流。第2小题在列竖式时要注意什么?

    (二)教材第13页“做一做”第2题。

    学生列竖式计算,重点检查学生的对位问题,提醒学生将竖式的结果填在横式的后面。

    四、课堂总结

    (一)回顾小结,完善课题。

    1.这节课我们利用加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计算时,每一位上的数相加是否满十?

    2。 补充课题,板书:不进位

    (二)突出重点,结束新课。

    笔算两位数加法时要注意什么?

    7的加法教案 篇4

    教材分析

    本节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加法运算定律的基础上,把整数加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加法。使学生理解整数加法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加法也同样适用,并会运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关于小数加法的简便运算,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是对小数加法和加法运算定律的巩固和加深。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和渗透转化思想以及自觉进行简算的意识,提高思维的灵活性。

    学情分析

    本班有学生39人,其中男生24人,女生15人。绝大部分学生学习态度端正,学习积极性较高,但个体差异很大。有大约三分之一的同学能很好的掌握小数加法和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并能灵活应用,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都较强;有三分之二多的同学对于小数加法和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还不能灵活应用,而且计算时也比较容易出错;本节课的内容,对于前面三分之一的同学,可以做到一点即通,而主要障碍点来自后面的三分之二的同学,他们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都相对较差,需要反复的教,反复的练,甚至要一个个的手把手的教,点对点的练。所以在本节课应该采用集中学习,分组辅导,点对点练习的方法进行教学。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认识到整数加法的运算律对小数同样适用,能正确应用加法运算律进行一些小数加法的简便计算。

    2.使学生在探索与交流的活动中,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增强优化意识;逐步形成积极的自我评价和自我反思的意识,体验数学学习的成就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能正确运用加法运算律进行一些小数加法的简便计算。

    2.教学难点: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增强优化意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引导学生复习运算律: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有哪几个?用字母怎样表示?

    板书:a+b=b+a

    (a+b)+c=a+(b+c)

    2.下面各等式应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①35+26=26+35 ②(27+38)+62=27+(38+62)

    3.导入本课学习: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适用于整数和分数,是否也适用于小数加法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研究。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已学过的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以旧引新,说明过去学的都是整数的运算定律,今天开始学习小数的运算定律 从而揭示课题。】

    二、探索新知

    1.出示例3。

    2.引导学生读懂题目,弄清题意:这里要求什么?怎样形式?为什么?

    让学生自主探究,最后得出:

    一共用了多少钱,就是把买文具所用的钱相加。

    8.9+3.6+6.4+1.1=_____(元)

    【设计意图:让学生想出解决方法,培养学生探索思维。】

    3.引导学生探索计算方法:联系整数计算以方法想一想,怎么计算?有哪些方法可以计算?有没有简便一点的方法?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与同学合作、交流。学生完成探究后,每组代表汇报小组探究的结果。可能有两种:

    (1)8.9+3.6+6.4+1.1

    =12.5+6.4+1.1

    =18.9+1.1

    =20(元)

    (2)8.9+3.6+6.4+1.1

    =(8.9+1.1)+(3.6+6.4)

    =10+10

    =20(元)

    4.引导学生比较两种算法:想一想,你会选择哪种?哪种算法好?为什么?引导学生认识到第二种算法更好,用到了加法结合律,更简便。

    【设计意图:培养合作意识,让学生明白整数加法运算律同样适用于小数包括两层意思:同样存在和同样应用。这里让学生计算四个小数相加的和,列出算式以后,有些学生会按运算顺序依次相加,也会有学生调换加数的位置,另行组织相加的顺序。各种算法的最后得数相同,说明整数加法的运算律对小数加法也同样适用。】

    5.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整数加法运算律同样适用于小数。小数连加也可以交换加数的位置,也可以把加数结合相加,计算结果不会改变。即小数加法同样有交换律和结合律,应用运算律使算法更简便。

    【设计意图:总结,加深印象】

    三.练习

    1.完成“练一习”第1、2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让学生说说怎样用简便方法计算。

    2.完成练习九第2题。

    学生练习后,提问:比较每组算式的计算过程和结果,你有什么发现?

    指出:整数减法里的一些规律,小数减法里同样适用,也能使一些计算简便。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对自己的学习表现怎样评价?

    五.布置作业

    完成课本第54页练习九第3~5题。

    板书设计(需要一直留在黑板上主板书)

    a+b=b+a

    (a+b)+c=a+(b+c)

    ①35+26=26+35 ②(27+38)+62=27+(38+62)

    8.9+3.6+6.4+1.1=_____(元)

    (1)8.9+3.6+6.4+1.1

    =12.5+6.4+1.1

    =18.9+1.1

    =20(元)

    (2)8.9+3.6+6.4+1.1

    =(8.9+1.1)+(3.6+6.4)

    =10+10

    =20(元)

    整数加法的运算律,对小数加法也同样适用。

    阿尔法趣味数学小课堂:教学反思

    学生在本课学习之前,已经理解了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以及减法的运算律,并能应用于整数加、减计算。本课的教学是对原有的知识的一种迁移,所以在教学新知识前,我先让学生复习整数运算律的运用,为新知的探究打下基础。在教学时,我引导学生对运算律在小数中的运用作出探索,先列出算式,再让学生自主探索算法,经过比较得出的两种算法中选择最简便的,从而得出结论:整数中运用的运算规律同样也适用于小数。这样安排教学,可以让学生充分发挥主动性,学得更主动,掌握得更牢。

    7的加法教案 篇5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90~91页例3、例4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究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计算方法的全过程,理解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的算理,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观察能力和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3.体会所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价值,从中获得价值体验。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

    学生小棒。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黑板出示:6+7=40+40=80+13=46+7=53+40=46+47=

    教师:同学们,前面我们学过一些加法计算,请看黑板,上面的这些加法题哪些你会算?哪些你不会算?

    学生根据前面学习的相关加法知识回答出:前面的5道题都会算,最后一道题不会算。

    教师指名学生口答出会算的题,并抽其中的46+7和80+13让学生说一说他是怎么算的?

    引导学生说出计算过程,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竖式计算:

    4

    +7

    53

    教师:在计算时我们要注意什么呢?

    引导学生回答:计算加法时要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上的数相加满10,向十位进1。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上的数相加满10,向十位进1。

    教师:前面5道题同学们都会算了,那最后一道题呢?它又该怎么算呢?会不会和我们前面的几道题的算法一样呢?

    让学生做出猜测:可能是一样的。

    教师:让我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来验证吧!这是我们今天这节课要学习的新内容: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

    板书课题

    二、新课教学

    1教学例3

    出示例3情景图。

    教师:根据图中的信息,你能列式解答吗?要求学生列出算式46+47,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在46+7的右边相应写上46+47。

    教师:比较一下这两道算式,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引导学生回答出:46+7是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46+47是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它们个位上的数相加都满10了,46+47比46+7多加了40。

    教师:还记得前面我们在学习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时借助了什么学具吗?

    让学生回忆起借助了小棒。

    教师:今天我们也可以首先借助小棒来帮助我们理解46+47的计算过程。

    指导学生活动:小棒分别摆出46和47,要求整捆和整捆对齐,单根和单根对齐。

    学生同桌讨论交流算法后,再全班汇报。

    引导学生汇报出:把单根的7根小棒和6根小棒中的其中3根合起来,刚好凑成10根小棒,即成1捆,放到整捆的下面,这时还剩下3根单独的小棒,整捆和单根的合起来一共就是9捆零3根小棒,所以46+47=93。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大屏幕上显示:

    教师:利小棒同学们已经能算出46+47的结果了,如果没有小棒竖式我们又该怎样计算46+47呢?首先你会写46+47的竖式吗?

    请一生上台写竖式后教师一块纸板遮住47的4。

    教师:如果我把47的4遮住后你发现了什么?学生不难发现遮住十位上的4以后的竖式和左边的竖式一模一样了。

    教师取走纸板,十位上多一个4以后该怎么算呢?你会算吗?

    如果学生有会算的,可请他来讲一讲他是怎么算的。

    如果学生不能说出计算的全过程,教师则引导学生说出:计算时依然从个位加起,6+7满10了,向十位进1,剩下的3对齐个位写,然后把十位上的两个4相加得8,现加上进位的1合起来就是9,把9对齐十位写。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46

    +417

    93

    教师:比较一下两道竖式,你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观察比较黑板上的两道竖式后回答出: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和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一样。都要把数位对齐,并且从个位加起,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1。

    教师:通过我们的验证我们知道了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和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完全相同。

    教师:除了这样算,你还有其他的算法吗?

    引导学生多种算法来解答,如:①40+40=806+7=1380+13=93②46+40=8686+7=93③40+47=8787+6=93……

    教师:同学们真能干!能不同的方法来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在计算时,你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计算。

    教师: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你会算了吗?我们来试一试。

    学生做第90页试一试。分别抽三名学生板演,集体订正。

    教师:我们在计算类似两位数的进位加法时要注意些什么呢?

    引导学生说出要注意:十位上的数相加时不要忘记再加上个位上相加满十进位的1。

    2教学例4

    出示例4情景图。

    教师:同学们已经会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了,让我们来看看从这幅情景图中你又能提出哪些加法来解决的数学问题呢?

    让学生相互提出数学问题,并列出算式后集体抽一两个学生说出他提出的数学问题,并列出算式,教师抽其中的一两个算式板书在黑板上。如:26+35=35+17=

    教师:这两个算式你会算吗?你准备怎么算?

    引导学生说出可以小棒来算,也可以竖式算,还可以口算。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让学生竖式来计算第一题。让学生说出他口算的过程:如6+5=1120+30=5050+11=61。

    教师:口算的过程和我们竖式计算的过程有联系吗?

    引导学生说出有两种算法联系,其实口算的过程就是竖式计算的过程。

    在学生基本都理解竖式和口算的基础上让学生独立完成第91页第(2)小题并提出其他的数学问题。

    三、巩固练习

    课堂活动1,2,3题。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

    四、全课小结

    教师:今天这节课上我们都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7的加法教案 篇6

    一、教学目标

    1、运用直观手段,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整十数加减的计算方法。

    2、创设情境,给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空间。

    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56~57页。

    三、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棒。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公园里举行花卉展,同学们想不想去看看?(电脑演示)

    教学过程说明:结合教材,精心创设“公园花卉展”的真实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进入新课的教学。

    2、这么多漂亮的花,都是工人叔叔在苗圃里辛辛苦苦培育出来的,让我们跟着工人叔叔到苗圃里去看一看。(电脑演示)

    (二)探究新知

    从这幅图上,你能看到什么?

    学生汇报:苗圃里有3种颜色的花;红花有10盆;黄花有20盆;紫花有30盆等。(电脑出示10、20、30。)

    1、整十数加整十数。

    看着这些花,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小组讨论。)

    全班交流,教师板书。

    (1)红花和黄花一共有多少盆?

    (2)红花和紫花一共有多少盆?

    (3)黄花和紫花一共有多少盆?

    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

    要想知道红花和黄花一共有多少盆,怎样计算?(板书:10+20)

    谁还有不同的算式?(板书20+10)

    10+20等于多少?你是怎样想出来的?请每组的几个同学讨论讨论。(小组讨论)

    全班交流。

    (1)数的方法:10、20、30。

    (2)计算的方法:因为1+2=3,所以10+20=30。

    (3)数的组成:10和20组成30。

    (4)想减算加:因为30-10=20,所以10+20=30。

    (5)用十作单位:10里面有1个10,20里面有2个10,加起来一共是3个10,也就是30。

    (6)摆小棒:先摆一捆小棒,再摆两捆小棒,一共是3捆小棒,所以10+20=30。

    ……

    同学们想出了这么多方法,真了不起!那么我们算出的结果对吗?请同学们用摆小棒的方法来验证一下。(学生活动。)

    谁来说说你是怎么摆的?(学生汇报。)

    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解决第二个和第三个问题。

    2、整十数减整十数。(电脑演示)

    工人叔叔说:布置花坛还需要紫花,我要搬走10盆。小朋友们,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还有多少盆紫花?

    原来有30盆紫花,工人叔叔搬走了10盆,想一想,要算还有多少盆紫花,怎样列算式?

    板书:30-10=20

    你怎么知道30-10等于20?给你们组的同学说一说。(小组交流。)

    我们算出的结果对吗?请同学们再用摆小棒的方法来验证一下。(学生活动。)

    教学过程说明:借助苗圃有许多鲜花的场景图,描述工人叔叔运送鲜花的情节,让学生进入情境,并从中发现“红花和黄花一共有多少盆”“还有多少盆紫花”等计算问题。进而,引导学生思考计算方法,组织学生交流计算方法。让学生在自主探索思考和合作交流中了解到,计算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可以用十作单位数出结果,还可以根据整十数的组成想出得数,爱可以……这样,就给了学生充分探索、思考、动手、动口的时间和空间,开阔了学生的思路,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

    (三)巩固练习

    小猫花花要去钓鱼了,同学们,你们想不想去钓鱼?听说花花要和小朋友们一起去钓鱼,猫妈妈可不放心了,(电脑演示)“花花,钓鱼的路上会遇到很多难题,你和小朋友们能解决吗?”“能!”“好!我要出几道题考考你们。”

    电脑演示:

    1、40+20= 60-20=

    2、口算:

    3+2= 4+5= 6-4=

    30+20= 40+50= 60-40=

    3、

    + = + =

    注意:若有学生把右图的算式列为4+3=7,教师应让学生讲清道理。

    电脑演示:这么多难题都没有难住你们,看来,你们已经掌握了今天的知识。希望你们能钓到许多许多的鱼!不过,你们可要牢牢的记住,只有得数等于40的路,才是回家的路!

    花花拿着鱼竿和水桶来到了小河边,一条大鱼游了过来。谁能帮花花算出鱼身上的得数,谁就能钓出这条鱼。

    电脑演示:

    70+20 20+30 70-30

    0+80 80-50 100-20

    不知不觉,太阳就快落山了,让我们和花花一起赶紧回家吧!哪条路才是回家的路呢?花花正在犯愁的时候,突然想起了妈妈的话,得数是40的路就是回家的路。请同学们算一算,哪些式子的得数是40?(学生活动。)

    20+30 100-60

    0+40

    30+0 40-10

    90-50

    30+10 70-20

    50-10

    20+30

    70-30

    40+30

    10+30

    60-40

    教学过程说明:运用多媒体把“小猫花花”的动画故事呈现给学生,展示了小猫花花出发、钓鱼、回家的连续场景,生动的画面吸引了学生的注意,调动了学生积极参与的情感,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练习活动中提高计算能力。

    (四)评价体验

    你学到什么?

    反思:

    运用多媒体把“小猫花花”的动画故事呈现给学生,展示了小猫花花出发、钓鱼、回家的连续场景,生动的画面吸引了学生的注意,调动了学生积极参与的情感,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练习活动中提高计算能力。

    【7的加法教案】相关推荐
    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优秀范文模板

    充分准备一份教案是一名优秀教师的职责所在,我们可以通过教案来进行更好的教学,每一位教师都要慎重考虑教案的设计,你是否在烦恼教案怎么写呢?可以看看本站收集的《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优秀范文模板》,希望能够为您提供参考。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新的一学期又开始了,为了在新的学期里把工作做好,把我...

    2023春四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

    按照学校要求,教师都需要用到教案,教案在我们教师的教学中非常重要,做好教案对我们未来发展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如何才能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特地为大家整理的“春四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20xx春四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本学期我继续担任四年级的班主任,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现拟订本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