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羊补牢教案10篇。
小编从众多资料中挑选出最好的,并为大家推荐本篇“亡羊补牢教案”。在正式上课之前,老师需要认真准备本学期的教学计划和课件,每位老师都需要仔细制定教案,这有助于师生之间更好的互动和沟通。希望这份教案可以为您提供参考和使用,记得收藏并分享给需要的人哦!
亡羊补牢教案 篇1
一、教材简析
《亡羊补牢》是一篇寓言故事,出自《战国策》 。讲的是一位养羊人 第一次丢了羊,街坊劝告他修羊圈、堵窟窿,养羊人没有听从劝告; 第二天他又丢了羊, 才后悔没有听从街坊的劝告, 于是赶快动手把窟 窿堵上,把羊圈修好。从此,他的羊再也没有丢过。
二、教学目标
1、会认 4个生字, 学写 8个字。 正确读写 “亡羊补牢、 羊圈、 窟窿、叼走、街坊”等词语。
2、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则寓言故事。
3、了解故事内容,结合生活实际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学习 读懂寓言的方法。
三、教学重、难点
了解故事内容,体会寓意,引导学生学习读懂寓言的方法。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课时
两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做一个看图片猜故事的游戏, 好不好? (坐井观
天、揠苗助长、守株待兔、掩耳盗铃)
2、这些故事都有什么特点呢?对,这些都是寓言故事,这些短小的 故事都能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
3、同学们知道的可真多!今天,老师就和大家走进寓言两则。齐读 课题, 这节课, 我们一起学习第一则寓言, 伸出手跟老师板书课题 《亡 羊补牢》 。 (注意补是衣补旁,左边最后两笔是撇点 ) (齐读。 )
4、理解题目。
亡:丢失;牢:关牲口的圈。在这里指羊圈。
你是怎么知道这两个字的意思的? (查字典和联系课文都是理 解词语的好方法。 )
这两字个的意思都清楚了, 谁能完整的解释一下亡羊补牢的意 思?
养羊人丢失了羊, 把羊圈补好了。 这也是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 大家读寓言故事,知道了题目就能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 (板书:读 题目 知内容)
(二)检查字词
咱们在课前已经预习了课文,相信字词你一定能读准确。
1、字词学习
(1)第一行,谁来试一试?
叼走 劝告 后悔 羊圈
注意圈的读音。齐读这一行。
(2)第二行,可是有点难了。谁想试试?
街坊 窟窿 结结实实(实在这里读作二声的)
理解“街坊”意思?什么叫街坊?住在一条街上的人,也就是我们所 说的邻居。
(4)指导“窟窿”大家看这个词,你发现了什么?(穴宝盖) 出示:这就是古代的穴字,多像两块石头拱在一起形成的一个洞啊, 穴也是洞的意思,所以跟洞有关的字大多带有穴字头。
这两个字在书写的时候你要提醒大家注意什么?
(字形特点:盖得住漏的出,注意隆中间的小短横不能漏了)
下面把窟窿这个词在你的本子上工工整整的写一遍。
(三) 、精读课文,理解内容
1、结合预习卡:课文的哪几个自然段写到了养羊人丢羊的呢?几次丢 失羊?
2、作者为什么会两次丢羊呢?让我们赶快走进课文, 先请大家自由朗 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
师:有些同学的习惯非常好,读完了课文就坐得端端正正的。 (一)学习第一次丢羊
过渡:“窟窿”这个词不但难写,它还给养羊人带来了很大的麻 烦呢。谁来说说它带来了哪些麻烦?找出课文中的句子读一读。 (课件展示:原来羊圈破了个窟窿,夜里狼从窟窿钻进去,把那只羊 叼走了)
此时, 这个人丢失羊, 心情是什么样的?谁来带着这样的心情读一 读。
(二)研读第二次丢羊
养羊人为什么又第二次丢羊呢?请大家默读 3-5段, 画出有关句子。 1、指名读。此时,街坊是一种怎样的心情来劝他,从哪里知道的? 师:哪个词看出他着急? (赶快)
师:街坊应该用什么语气劝说呢?现在我就是养羊人,你来劝劝我。 (二个孩子)
一起来劝劝我吧。 (齐读)
(出示 PPT :赶快把羊圈修一修,堵上那个窟窿吧)
2、师:你看,好心的街坊情真意切,而养羊人怎样想的呢?谁来做养 羊人?
(出示 PPT :羊已经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呢?)
此时, 养羊人是一种怎样的态度或语气来说的呢? (谁能试着填一填) 出示:他 说:“羊已经丢了, 还修羊圈干什么呢?” (无所谓, 毫不在乎)
3、分角色朗读。街坊着急,他无所谓。下面同位俩合作练习读一读。 师:哪位同桌来展示一下呢?
总结方法:大家看体会这人物的心情和语气。就能读好人物的对话。 4、所以,结果是:所以,第二天早上 (出示:他去放羊,发现 羊又少了一只。 )
5、这是养羊人第几次丢羊?你是从那个句子中读出来的?两个又
6、师:你真是个会读书的孩子。这句话中有两个“又”字,我觉得 有点啰嗦,去掉可以吗?
自己读读看。
指名说。 (两个又字看出因为他不听邻居的劝告,再次丢失了羊,为 他很惋惜。 )
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惋惜再来读。
(三) 理解寓意。 养羊人有没有改正自己的错误呢?他是怎么做的? 我们一起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1、指名读。 (PPT )他很 后悔 ,不该不接受街坊的劝告,心想,现在修 还不晚。他赶快堵上那个窟窿,把羊圈修的结结实实的。
(抓住,后悔,赶快体会他及时改正错误的做法)
(1)他很 后悔 ,不该不接受街坊的劝告 ?
这句话还可以怎么说?他很后悔,应该接受街坊的劝告。 对比句子,体会原句的好处。 (原句更能体会他决心彻底改掉自己的 错误。带着这样的体会再来读。从赶快一词中,你又体会到什么(要 及时改正错误。 )
再读这段话。
2、理解寓意。 Ppt 出示课文插图:
同学们想一想:这个人在修补羊圈时, 原来劝告过他的街坊刚巧 路过,想想街坊又会怎么说?养羊人又会怎么回答?
师总结:是啊,有了错误及时改正,就不算晚。正如这个故事的出处 《三国志,战国策》中记录的出示:亡羊补牢,未为迟也。 ,请大家 记录在书上。 这就是这则寓言告诉我们的道理。板书:明寓意。 (四) 、联系生活实际体会寓言
师:其实我们身边还有许多类似亡羊补牢的事,你能举个例子吗,可 以是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也可以是发生在别人身上的?
生:看书姿势,写字姿势,学习不认真等。
师:犯错不怕, 只要我们能像亡羊补牢中的养羊人一样知错就改,就 还不晚,所以,人们经常说, “亡羊补牢,为时不晚” 。
你看,我们通过联系生活实际更深入地理解了寓言。板书:联系生活 师总结:和学生一起理顺学习寓言的方法:
(五)复述故事:
1、同学们,寓言故事读明白内容,明白寓意还不行,我们还要能讲述 下来。 你试着根据老师的提示为大家讲讲这个故事吗?自己先练一练。 看着提示能讲下来,可以是我们的讲故事小能手。
2、没有了提示,如果能讲出来,那就可以称为“故事大王了”你们能 行吗?
3、同位互相试一试。
谁能来讲。
为什么没有了提示, 你们也这么快就讲下来吗?因为你们抓住故事的 的一些重点词句, 按照故事发生的过程就很快讲述下来这也是我们学 习讲故事的好方法。
(七) 、布置作业
1、把这则寓言故事用自己的话讲给爸爸妈妈听。
2、收集、阅读其他寓言故事,班会上与大家交流。
亡羊补牢教案 篇2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本课包括《亡羊补牢》《揠苗助长》两则中国古代寓言故事。两则寓言故事情节简单有趣,都把深刻的道理寄寓在短小的故事之中,故事浓缩成了两个常用的成语,给人启发与教育。教学中,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同时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理解寓意,从中受到教育和影响。识字写字教学仍是二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在识字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识字的主动性,采用多种方法识记生字,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重视写字指导,发现生字书写规律,强化写字效果。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及字卡、词卡。
学生准备:1.预习课文,完成预学案作业。
2.搜集并阅读寓言故事。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直接导入,引出新课
1.看图片猜故事。
导入:同学们,你们能猜出这些故事的名字吗?(《乌鸦喝水》《狼和小羊》《狐狸和乌鸦》)这些故事简短有趣,又含有深刻的道理,我们称之为“寓言”。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两则寓言。(板书:寓言二则,相机识记“寓”和“则”两个生字。)
2.(出示第一则寓言题目:《亡羊补牢》)谁来读一读故事的题目?
(1)学习生字“亡、牢”。
减一减法:忙-忄=亡
字理识字法:(出示“牢”的字理图)甲骨文的“牢”字,像一头牛被困在圈栏之中。
(2)指名读课题。
3.质疑课题:“亡羊补牢”是什么意思?让我们走进课文去寻找答案吧!
设计意图:以看图片猜故事引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让学生对这个故事有一定了解,为后面的学习做好了准备。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请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好自然段序号。
2.检测学生对生字的掌握情况。
(1)出示带有生字的词语,请小老师领读。
寓言二则 亡羊补牢 羊圈 叼走 街坊 后悔 从此 劝告 丢失 钻进去
(2)开火车读。
(3)课件出示本课生字,做摘苹果的生字游戏。
寓 则 亡 牢 圈 钻 叼 坊 悔 此
3.课件出示相关句子,指导读好重点句。
(1)原来羊圈破了个窟窿,夜里狼从窟窿钻进去,把羊叼走了。
(2)他很后悔没有听街坊的劝告,心想,现在修还不晚。
教师相机强调“街坊”中的“坊”读轻声;“钻进去”中的“钻”读zuān;“叼”的读音为diāo。
4.指名分段读课文,检查生字掌握情况。
5.梳理课文的主要内容。(课件出示,学生补充完整。)
课文中的养羊的人丢了______次羊,最后他把羊圈________,结果____________。
设计意图:此环节引导学生读通课文,了解课文大意,采用填空的方式帮助学生梳理课文的主要内容。在学习生字时,采用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的方法。
三、精读课文,随文识字
1.课文哪几个自然段是写“亡羊”的?(第1~4自然段)
2.丢羊的原因是什么?请学生默读第1~4自然段,画一画相关的句子。
3.学生汇报,相机出示重点句子。
(1)重点句1:原来羊圈破了个窟窿,夜里狼从窟窿钻进去,把羊叼走了。
①“圈”是多音字,在本课读juàn,利用形声字的特点识记。
②学习生字“钻、叼”。动作演示“钻、叼”。
熟字加偏旁法:钅+占=钻
形声字记忆法:“叼”左边的口字旁表示用口来叼,右边的“刁”表示生字的读音。
③齐读句子。
(2)重点句2:街坊劝他说:“赶紧把羊圈修一修,堵上那个窟窿吧!”
他说:“羊已经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
①“街坊”就是邻居。“坊”是本课的生字,你有好办法记住它吗?(加一加法:土+方=坊。换一换法:房——坊。)
②街坊劝告时是怎样的语气?请你试着来劝一劝这位养羊的人吧!(指生朗读,教师相机指导:朗读时要表现出街坊对养羊的人的关心。)
③听了街坊的劝告,养羊的人心里是怎样想的?
预设:羊都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真是多此一举。不就是一只羊吗?没什么大不了的。
④养羊的人会用什么样的语气来回答呢?(无所谓,毫不在乎。)
⑤指名分角色读一读对话,相互评议。
4.过渡:好心的街坊来劝说,养羊的人却不听劝告,让我们来看看他不听劝告的结果。
5.学习第4自然段。
(1)课件出示句子:第二天早上,他去放羊,发现羊又少了一只。原来狼又从窟窿钻进去,把羊叼走了。
(2)指名读第4自然段,师生评价。(要突出两个“又”字。)
(3)为什么要突出两个“又”字?联系第1自然段想一想。(两个“又”字更能体现养羊的人不修羊圈带来的后果,而且能突出丢羊的原因都是一样的。)
(4)齐读第4自然段。
6.过渡:两次丢羊后,养羊的人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自由读第5自然段,画出相关句子。
7.学习第5自然段。
(1)课件出示句子1:他很后悔没有听街坊的劝告,心想,现在修还不晚。
①你能体会养羊的人现在的心情吗?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引导学生抓住“后悔”“现在修还不晚”来体会养羊的人认识到自己错了。)
②学习生字“悔”。
换一换法:海——悔。
③联系上下文理解“后悔”。联系生活实际,想想后悔的经历。
(2)课件出示句子2:他赶紧堵上那个窟窿,把羊圈修得结结实实的。从此,他的羊再也没丢过。
①读一读,说说养羊的人是怎么做的。
②相机学习“此”。
熟字比较法:比——此。
减一减法:些-二=此。
③读一读,说说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
他堵上那个窟窿,把羊圈修得结结实实的。
他赶紧堵上那个窟窿,把羊圈修得结结实实的。
预设:第二个句子中的“赶紧”一词说明事情紧迫,养羊的人行动很迅速;“堵上、结结实实”说明养羊的人很认真,把羊圈修得很好。
④指名读句子。(将这句话与养羊的人的语言进行对比朗读,让学生在对比朗读中体会养羊的人两次丢羊后心理和态度的变化,进而更深入地体会“亡羊补牢”的意思。)
(3)小结:养羊的人终于听取了街坊的劝告,及时修补了羊圈,结果——(课件出示句子)从此,他的羊再也没丢过。
(4)再次朗读,指导语气。
设计意图:采用随文识字的方法,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学习生字,了解词语的意思,提供运用词语的机会。同时,引导学生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此环节中抓住了“又”和“赶紧”,感悟养羊的人因后悔而及时改正错误的做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
四、联系生活,感悟寓意
1.语言训练:当养羊的人在修补羊圈时,原来劝告过他的街坊刚巧路过,街坊会怎么说?养羊的人又会怎么回答呢?
2.同桌合作表演后,教师指名上台演,并指导评价。
3.如果这个人再不修羊圈,会出现什么后果?
4.深入学习了课文内容,现在你能说一说“亡羊补牢”的意思吗?(羊丢了及时修补羊圈,还不算晚。)
5.小结:由此可见,像养羊的人这样犯了错误,只要________,就________。
6.“亡羊补牢”后面往往跟着一句话——“犹未为晚”。
7.在生活中,也常常发生类似的事。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和大家交流一下。先和同桌小声说一说,再和全班同学分享。
设计意图:此环节,环环相扣,层层递进,与解题相联系,并抓住时机进行语言训练,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寓意。同时,把语文学习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感悟道理,从而促进学生成长。
五、比较字形,指导书写
1.课件出示本课要求会写的生字:亡、牢、钻、劝、丢、告。
2.指名读,口头给生字组词。
3.指导学生观察每个生字的结构特点、笔画特点及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4.学生交流书写注意事项,教师重点指导:
钻:左窄右宽。“钅”的竖提不要穿过第三笔的横。
劝:第二笔是长点,右边的“力”写得比左边高一些。
丢:第一笔撇写得短而平,第四笔的横要写得长一些。
告:第一笔撇与“丢”的撇写法有区别,第四笔的横要写得长而稳一些。
5.教师范写学生认为难写的字,一边写一边强调重点笔画及书写要领。
6.教师强调写字时要做到:眼到、手到、心到。学生临写。
7.同桌交流评价,对照总结后再进行书写。
8.全班展示学生的书写成果,集体评议。表扬写得较好的同学,并让其和大家交流分享书写经验。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的要求是: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设置本环节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通过认真观看教师示范,掌握重点字的书写要领,感受汉字的美蕴含在每一笔、每一画中。
六、总结全文,拓展练习
1.这则寓言故事主要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
教师不能硬性总结道理,让学生硬说道理,要尽可能拓宽学生思路,结合实际谈。
2.把这则寓言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设计意图:通过拓展练习,使学生巩固课内所学内容,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第二课时
一、动画激趣,导入新课
1.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看动画片吗?今天,我们要看一个有趣的动画片,同时又能学到深刻的道理。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多媒体播放《揠苗助长》的动画片)
2.你知道这个动画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吗?这个故事就是——揠苗助长。(板书课题)
3.“揠苗助长”是什么意思呢?请大家认真地读一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在文中画出“揠苗”的意思。
设计意图:从动画片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初步了解寓言的特点。同时,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在读文的过程中画出“揠苗”的意思,增强读文的实效性。
二、学习生字,了解内容
1.学生自由读文,圈画生字。
2.出示生字:焦、筋、疲、喘、截。(带拼音读,去掉拼音再读)
3.小组交流识字方法。
4.全班汇报,说一说自己认识了哪些生字,是用什么好方法记住的。
(1)加一加识字法:皮+疒=疲,肋+q=筋。
(2)换一换识字法:载——截。
(3)字理识字法:焦——(出示字理图)上边的字形是一只小鸟,下边的字形是火的演变,就像小鸟在火上烤,这是多么令人着急的事。
(4)利用熟字比较记忆“喘”:端——喘。
5.检测词语认读情况。
出示词语卡片:焦急 筋疲力尽 喘气 一大截(开火车读,齐读)
6.指名分段读课文,教师相机纠正字音。
7.梳理课文主要内容。
课件出示:古时候有个人,他________地想要禾苗快点长高,就把禾苗________,结果禾苗都________。
(1)先自己说说看。
(2)指名说。
(3)课件出示:焦急、一棵一棵往高里拔、枯死了。(引导学生齐读)
8.解题。
“揠苗助长”是什么意思?你在课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了吗?
课件出示句子:一天,他终于想出了办法,就急忙跑到田里,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
设计意图: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生字的方式,引导学生采用多种方法识记生字,提高识字效率。借助填空的形式帮助学生梳理课文的主要内容,降低了概括难度,巩固对词语的运用。
三、深入探究,品读课文
(一)学习第1自然段,体会那个种田的人的“焦急”。
1.这个人希望自己的禾苗长得快些,那他当时的心情怎样?文中有一个词语直接写出了他当时的这种心情。你能把它找出来吗?(焦急)
2.自由地朗读第1自然段,找找哪些句子写出了他的焦急。
3.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相关句子。
(1)古时候有个人,他巴望自己田里的禾苗长得快些,天天到田边去看。
①你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到了焦急?(“巴望”是盼望的意思,说明他心里很焦急;“天天”说明他每天都去田边看。)
②你能读出种田的人焦急的心情吗?(指名读)
(2)引读:种田的人多希望自己的禾苗快点长高,他天天到田边去看,可是——(出示句子)一天,两天,三天,禾苗好像一点儿也没有长高。
①禾苗真的没有长高吗?我们来看看这两个句子,你有什么体会?
比较句子:禾苗好像一点儿也没有长高。
禾苗一点儿也没有长高。
②指导朗读:“一点儿”要重读。
③小结:禾苗在慢慢地长高,但在种田的人眼里却一点儿也没有长高,他真是个急性子的人。
(3)他在田边焦急地转来转去,自言自语地说:“我得想个办法帮它们长。”
①读一读,比较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
引导学生感悟动词前加上修饰性词语的好处。
他在田边转来转去。
他在田边焦急地转来转去。
②指名读,谈体会。(第二个句子多了“焦急地”一词,更能体现出种田的人盼望禾苗快点长高的急切心情。)
③理解“自言自语”,用“自言自语”造句。
④指名一边做动作一边读句子。
(二)学习第2自然段,了解拔苗过程。
1.是啊,种田的人是那样焦急地巴望禾苗快点长高,他想出的办法是——(拔苗)。请你自由读课文第2自然段,找找他是怎样拔苗的。
2.根据学生回答,相机出示句子。
(1)出示句子: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
①指名读,读的时候要强调“一棵一棵”。
②随机提问:种田的人一边拔一边可能在想什么?
③引读:当中午的太阳火辣辣地炙烤着大地时,种田的人在田里——(学生齐读句子)
当肚子饿得咕咕叫时,种田的人在田里——(学生齐读句子)
当种田的人汗流满面时,他还在田里——(学生齐读句子)
(2)引读:就这样,他“从中午一直忙到太阳落山,弄得筋疲力尽”。(课件出示句子)
①他从中午一直忙到太阳落山,都在重复着同样的动作,难怪会累得——筋疲力尽。
②(出示图片)看,你能说说种田的人都累成什么样了吗?累成这个样子就叫——筋疲力尽。
③让我们再一次把自己的感受带到句子中读读。
(三)学习第3自然段,体会种田的人的心情。
1.过渡:拔禾苗把种田的人累得筋疲力尽。但是,他回到家里,却一边喘气一边说——(出示句子)今天可把我累坏了!力气总算没白费,禾苗都长高了一大截。
2.你能想象种田的人当时的样子和心情吗?(种田的人当时很累,可是心里很高兴,因为他认为自己帮助禾苗长高了。)
3.指名读。
师:是啊!这个种田的人不但不知道自己错了,还很得意呢!谁来读出他的“得意”?
4.引读:他的儿子不明白是怎么回事,第二天跑到田里一看——(生读)禾苗都枯死了。
5.总结:让我们再来看看这个故事。种田的人焦急地巴望禾苗快点长高,这是故事的起因;他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这是故事的经过;最后禾苗都枯死了,这是故事的结果。
设计意图:紧紧围绕“焦急”一词,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语句来体会种田的人的内心活动,通过做动作的表演读、引读的方式,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诵读,在诵读中体会种田的人急于求成的心理。同时,帮助学生梳理出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掌握故事梗概,提高阅读能力。
四、结合实际,体会寓意
1.过渡:刚才我们从字里行间体会到了种田的人的焦急,我从你们的朗读中也感受到了他的焦急。可是,禾苗长高的事能急吗?现在我们来看一段种子成长过程的视频。
2.看了视频,你知道了什么?
小结:植物都有一定的生长规律,种子还没有发芽,植物就不可能长高,植物还没有长得健壮,它就不可能结出果子。
3.那文中的这个人犯了什么错?老师这儿有一个词语——急于求成。他还犯了什么错?(违反规律)
4.小结:是啊,这个种田的人太想让他的禾苗快点长高了,结果却使田里的禾苗都枯死了。他的这种做法是不对的,违反了禾苗的生长规律,这样急于求成反而会误了大事。这就是故事要告诉我们的道理。
5.生活中有类似“揠苗助长”的事例吗?同学们一起讨论一下吧!
设计意图:观看植物生长的视频,使学生了解植物生长都有一定的生长规律,明白种田的人犯错误的原因。在理解寓意的基础上,请学生交流生活中类似“揠苗助长”的事例,从而对寓意有更深刻的认识。
五、观察示范,指导书写
1.出示本节课要求会写的生字:筋、疲。
2.说一说怎样才能写好这两个字。
3.教师一边示范,一边讲解书写要领。
筋:竹字头在上半格中间。下半部分的横折钩起笔在横中线上,“月、力”要相互靠拢。
疲:“皮”要写在病字旁的里面。“皮”的`第一笔是横钩,第二笔是撇,第三笔是竖,第四笔是横撇,最后一笔捺要伸展。
4.学生先描红,然后在田字格中写两个。
5.投影展示学生书写的生字,进行评价。
设计意图:识字、写字教学是低年级的教学重点。此环节中引导学生注意生字的间架结构,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1.以故事题目为突破口。这两则寓言的题目都是对故事内容的高度概括,抓住了故事题目也就抓住了故事的主要脉络。教学中引导学生结合故事内容理解题目,从而把握故事的主要内容。
2.在教学中注重采用多种方法指导识字,如字理识字、熟字带生字、在具体的语境中识字等方法,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将识字、写字教学落到实处。
3.以读为主。整个教学中,“读”贯穿始终。采用多种形式的读,在读中体会人物的心理变化,在读中“悟”,在读中“思”,在读中“说”。
4.联系实际,理解寓意。注重语文学习与生活的联系,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谈类似的现象,从而体会这两则寓言所要说明的道理。
亡羊补牢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生字,注意多音字“圈、钻”的读法和“窟窿”、“街坊”的轻声读法。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复述课文内容。
3、体会寓意,懂得应该听从别人的劝告,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自学能力。4、了解这则寓言,初步感悟寓言的学习方法。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寓意,并能联系生活实际,谈一谈感想。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读一读词语。
亡羊补牢悔恨海浪接连不断钻研窟窿
钻牛角尖堵车羊圈结结实实狼狗街坊
2、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寓言故事《亡羊补牢》。
二、理解题意。
1、“亡羊补牢”是个成语,这个成语中有不理解的字吗?
2、指名解疑,并说说是用什么方法理解的。
亡:丢失。牢:关牲口的圈,在课文中指羊圈。
3用一句话完整地说说“亡羊补牢”的意思。
4、看了课题,你想提出什么问题?(为什么丢羊?为什么补羊圈?)
5、再读课题,从“补牢”这个词你能猜出丢羊的原因吗?
三、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你的猜想对不对呢?让我们来读课文。注意:读的时候要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用自己的话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听,引导评议。
3、养羊人一共丢了几次羊,为什么丢?
4、小结:可见读书前我们的猜测是完全正确的,读书就要这样边读边想,读前要想,读中也要想。
四、精读课文,理解内容。
(一)学习(1—4)自然段。
1、课文哪几个小节讲丢羊的?
2、自由读1—4节,思考:养羊人丢了一只羊,为什么还会丢第二只?
3、同桌互议。
4、集体交流:
(一)羊圈破了个窟窿。
(1)出示生字卡片“窟窿”,指名读,注意“窿”读轻声。
(2)“窟窿”就是——(洞)。怎样记住这两个字?指导学生书写“窟窿”。
(3)齐读这句话。(第三句)
(4)第三句讲了丢羊的原因,那前两句讲了什么?引读前两句。
(5)理清这小节三句话之间的联系,试背。
(6)指名背。(指导方法)
(二)街坊劝告,他不听。
(1)“街坊”就是——(邻居),注意“坊”读轻声。
(2)街坊是怎么劝的?指名读,读出劝告的语气。
(3)引导评议,齐读。
(4)可养羊人呢?指名读,评议。(读出他的无所谓,毫不在意)
养羊人是这样说的,你猜他心里会怎样想?
(5)你看,好心的街坊情真意切,养羊人却漫不经心,不听劝告。同桌分角色朗读。
(6)指名读,评议。
(7)老师说提示语,学生试背对话。
5、让我们来看看他不听劝告的结果。
(1)指名读第4节,评议。
(2)为什么要读好两个“又”字?联系第一节,想一想。
(3)齐读第4节。
(4)刚才我们学习的片段,如果用题目中的两个字来概括,就是——(亡羊)。
6、指名表演这个片段,注意:可适当增加一些内容,如人物的心理活动可通过语言、动作来表现。
(二)学习第五自然段。
二次丢羊后,养羊人又是怎么想、怎么做的?自由读第5节,划出有关句子。
1.教师出示重点语句:他很后悔,不该不接受街坊的劝告,心想,现在修还不晚。
师:在这句话中,你能提什么问题,引起大家的思考呢?
学生①:他后悔什么?学生②:街坊劝告他什么?学生③:他修了什么?……
师:此时,养羊人说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这里有一道判断题,大家来判断养羊人是哪种意思。①他很后悔,觉得不应该接受街坊的劝告……②他很后悔,觉得应该接受街坊的劝告……
2、教师简要介绍双重否定表示肯定的句式。板书:接受.师:⑴他接受了街坊的劝告,他做了什么,结果怎样?
⑵你觉得哪个词语要提醒养羊人注意的,晚了就会重蹈覆辙。找一找,画一画。板书:赶快.“从此”在这里是什么意思?指导学生用“从此”说一句话。
3.教师手指着“后悔”、“接受”、“赶快”提问:想一想,从这三个词语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或你想对养羊人说些什么?把自己的感想跟小组成员说一说,议一议。(对有困难的小组,教师适时地点拨、引导,让学生悟出寓意。)
4.小结:教师揭示寓意:像养羊人这样做错了事,只要肯接受意见,认真改正就不算晚。在我们的生活或学习中,也常常发生类似的事。你能举个例子吗?(眼睛近视,沙尘暴,环境污染……)
5.师:所以,“亡羊补牢”后面往往跟着“未为迟也”。自己读一读,理解它的意思。板书:亡羊补牢→未为迟也。
6、总结学习寓言的一般方法:理解题意——理解内容——联系实际,体会寓意。
五、板书设计:亡羊补牢
第一天:满不在乎————→亡羊
养羊人{↓
第二天:后悔→接受→赶快→补牢
↓
未为迟也
《亡羊补牢》教学反思
《亡羊补牢》这篇课文是一则寓言故事。寓言是一种蕴含着讽刺意义的简短故事,寓意是对故事中的具体形象和故事情节作的最高概括,对于小学生来说是有一个跨度的,为了帮助学生迈过这个跨度,必须重视情境创设,因为学生只有在耳闻目睹之后,才会真正深入地理解故事内容,正确地对故事角色进行分析和评价,在此基础上,才能水到渠成地概括出寓言向我们揭示的道理。情境创设多以美为突破口,先声夺人,寓言中的情境创设比其它课文中的情境创设有绝对优势。通过课文的教学,要使学生明白一个道理:一个人如果犯了错,及时改正,还不算晚。这篇课文的教学,我在教学设计中考虑学生的年龄情况,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
1、导入设计富于情趣,吸引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采用情景教学,一上课,学生便会兴志勃勃地投入学习,思维随之会活跃起来,通过质疑创设问题情境,也就应运而生,各个疑问代表了学生学习寓言的求知欲,这些也正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开端。如教学《亡羊补牢》一课时,理解题目字义和题目意思,让学生读课题提出问题,使学生能产生学习兴趣,形成探究的动机。
2、注重对词语的理解:
在这篇课文中,我设计了“练习说话”的环节,体现了我对字词教学的重视,而这恰恰又是中年级教学的重点。引导学生用“因为……所以……”这句式说话,让学生在运用中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同时这也是一种积累。
3、创设轻松的学习氛围: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感到要优化课堂教学,必须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寓言课的课堂教学要达到最优化,必须抓住寓言文体的特点,选择能有效地帮助学生读懂故事,明了寓意的教法。在众多教学方法中,情境教学法是既能发挥寓言文体特点,帮助学生理解寓意,调动学生主动性的一种教法。因此,在寓言课的课堂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法是十分必要的。
进行口语交际训练:我充分利用插图,让学生分角色表演读,抓重点句的理解,培养学生的语感。在教学过程中,读好两次丢羊的经过。第一次他是满不在乎,街坊劝说的话,他没当回事;第二次他很后悔,觉得应该按照街坊说的去做,并立即动手将羊圈修补得结结实实。指导朗读时,引导学生把寓言中所表达的几个层次的意思读出来。在朗读的形式上,先让学生自读,再分角色读,通过反复地读,达到理解寓言含义的目的。我用课件让学生深入理解寓意,知道错的原因再改正,才不会走弯路。
综合上述,就我上《亡羊补牢》一课的教学,通过课堂的设计,启发了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学生又明白了寓意。然而课后,我对这节课进行了反思,不免还存在着一些遗憾,从教学设计中,我重视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指导。在今后的教学中,一定要做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真正的做到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创新的意识,为实施素质教育打下良好的坚实的基础。
亡羊补牢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学会12个生字,理解“盘缠”“把式”等词语。
2、能用自己的语言讲述亡羊补牢和南辕北辙这两个寓言故事。
3、能懂得两则寓言所蕴涵的寓意。
【教学重难点】
理解两则寓言的寓意。
【课前准备】
教师:
挂图,生字词卡片。
学生:
收集寓言。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东西丢了你会怎么办?(营造良好的环境,让学生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则寓言《亡羊补牢》,看它要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齐读课题。解题(结合预习):“亡”是什么意思?“牢”又指什么?
二、感知全文
自读,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细读理解课文
1、第一自然段:
⑴ 过渡:
羊为什么少了一只?是怎样丢的?
⑵ 理解“窟窿”“羊圈”的意思。(此二词虽简单,但学生的经验积累和生活状况让他们还不能比较准确的理解这两个词语的意思,故需引导孩子观察、感受。)
⑶ 想一想,说一说养羊人此时的心情。(可表演)
2、第二、三、四自然段:
⑴ 那个人是怎样想的?怎样做的?
⑵ 你认为这个人的做法对不对?你打算怎样劝他?
(小组表演,教师要借机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⑶ 那个人听劝告了吗?结果如何?(引导学生品味两个“又”字。)
3、第五自然段:
⑴ 看到羊又丢了,养羊人的心情又如何?他现在是怎样做的?读一读,勾一勾。
⑵ 有感情地朗读这一自然段。
四、提示寓意,拓展思维
1、讨论从养羊人的经历中,你吸取了什么经验?(引导学生说出寓意。)
2、你认为这个养羊人是个怎样的人?说出理由?(可引导学生进行辩论。)
五、指导书写生字
重点提示:“窿”字不要丢一横,“叼”字最后一笔是提。
六、作业
把《亡羊补牢》这个寓言讲给父母听。
七、板书设计
亡羊补牢
丢 劝 又丢 修 再也没丢
(后悔)
有错 就改 不算晚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
从家里到学校,一般情况下,你愿意多走路还是少走路?是的!我们一般都不愿意多走路浪费时间,但有一个人明明该往南走,他却偏偏要往北走,这是怎么一回事呢?他是太聪明了吗?咱们现在就去看一看!
二、感知大意
1、自读《南辕北辙》这则寓言,看看自己能读懂什么?还有哪些不懂?做上符号。
2、小组交流,全班交流解决问题。重点词语:提醒、把式、盘缠。
三、熟读自悟
1、采用多种形式分角色朗读课文。(让学生在大量的阅读中获取知识,从而抛弃教师烦琐的讲解。)
2、课文中主要讲了几个人?根据自己的理解给要到楚国去的那个人取个名字,并说明理由。
3、(学生说理由实际就是在评价此人)这给人真的很笨吗?他是不是蛮不讲理的人?他的理由是什么?(引导学生解析课文)
朋友 楚国人(学生取的名字)
在南边 马跑得快
越远 车夫是个好把式
哪一天才能到 盘缠多
…………
(板书)
4、假如你是这个楚国人的朋友你会劝他吗?怎样劝?同桌、小组表演。
5、这个人到底能不能到楚国?说说自己的理由。(相机引导学生仔细阅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6、你想对那个楚国人说点什么呢?
四、总结寓意
讨论:
这个人的做法好不好?为什么?
五、学习生字
重点提示:
“街”可同“衔”对比;“缠”字别忘一点。
六、拓展
交流大家收集的寓言故事。
亡羊补牢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借助拼音会认4个生字,学写9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并运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寓言、亡羊补牢、羊圈、窟窿、叼走、街坊、后悔、劝告”等词语的意思。
2.认识反问句与双重否定句,通过句式比较体会反问句与双重否定句的作用。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一则寓言故事。
4.了解故事内容,结合生活实际体会故事蕴含的深刻道理。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词语的意思,了解寓言的主要内容并能用自己的话讲述寓言故事。
2.体会寓言故事蕴含的深刻道理。
教学流程:
一、猜谜导入,揭示课题
1. 同学们好,请坐。你们喜欢猜谜语吗?
那好,我们现在来看图猜成语。准备好了吗?谁来猜第一幅图?(守株待兔) 对了,那这一幅呢?(揠苗助长)这一幅?(刻舟求剑)难不倒你们,再给你们几个难的(画蛇添足 掩耳盗铃)还有更难的。
2.你们真聪明,都猜对了。那你们知道这些成语都有什么共同特点吗? 是的,它们都是寓言故事, 你知道寓言故事有什么特点吗?(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小故事里藏着大道理。)
3.今天我们学习第9课寓言两则中的第一则故事《亡羊补牢》(板书,读题)
4.我们要怎样才能学好寓言呢?
生:要知道故事(板书:故事) 学习道理(板书:道理)
师:对,我们掌握好这两点就能学好寓言故事了。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 先请大家自由读读《亡羊补牢》,注意要读准生字、多音字,读通课文,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读通为止。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同桌交流生字学习情况。
2. 字词学习
师:有些同学的习惯非常好,读完了课文就坐得端端正正的。读完了吗?请看大屏幕,老师把课文中的
第二行:有什么共同特点?轻声。
理解词意:你们家有街坊吗?你们家和街坊的关系怎么样?我们中国有句话说的是“远亲不如近邻”,如果相处好了,邻居会比自己家的亲戚都好。“窟窿”就是(洞)怎样记住这两个字?(指导书写) 我们再一齐来读一遍这些词语,注意读好轻声哦。
第三行:领读指导书写:叼 悔。
我们再把这些词语读两遍。开小火车读词语。
3、(读得很正确)如果这些词语回到课文中,你们还认识吗?
谁愿意来读读第一自然段?(正音,齐读)大家很厉害,这么难读的段落都读通顺了,2-5自然段每一排读一段,比一比,看看哪排读得最正确,最通顺。 (点评)
4.我们又读了一遍课文,你们能说说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吗?可以用上上面的词语来说。
小结:像这种抓关键词,并把他们连成一段通顺的话就是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一种方法。明白了吗?
三、理解题意
1.课文读通顺了,题目的意思你读懂了吗?亡什么意思?牢什么意思? ( 预设:学生知道正确意思)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从课文哪个句子读懂这个字的意思?
师:哦,是联系课文知道了它的意思,我们还可以通过查字典知道它的意思。(课件)选择正确意思。 小结:对于不理解的字、词,我们可以通过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来理解。
(板书:失去 养牲畜的圈) 请像老师这样把这两个字的意思写在课题下。
3.现在我们知道了,“亡羊补牢”就是羊——丢了,把——羊圈修好。
四、研读课文,体会寓意
1.课文中养羊人一共丢了几次羊,为什么会丢羊呢?请大家默读课文,划出句子。
2.有些同学已经找到了,那你来说说养羊人丢了几次羊?(两次)板书:丢羊
第一次丢羊的原因是什么?(课件出示)板书:羊圈破了。
哪个词告诉我们这句话是原因?(原来)齐读
3.(课件)你能用下面的句式说一说第一次丢羊的原因。 (指名回答-同桌互说)
4.我们再一起来读一读第一次丢羊的原因。
过渡:养羊人第一次丢羊是因为羊圈破了,如果你发现自己的羊圈破了个窟窿,你会怎么做?(把窟窿补上)
5.他的街坊也发现了,请你当当养羊人的街坊,快来劝劝他。(把窟窿补上吧)还有什么想说的?(快采取一些措施吧,不然又会丢羊。评价:你真是个好心的街坊)
我们来看文中的街坊又是怎么劝说的,课件出示,指名读。
你是怀着怎样的心情去劝说养羊人的?哪个词看出他着急?(堵上、修一修、赶快)你能给赶快换个词吗?
(课件)街坊还会用怎样的语气劝说呢?现在我就是养羊人,你来劝劝我。(担心、着急)
6.你看,好心的街坊情真意切,而养羊人的表现呢?谁来做养羊人?(出示:羊已经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呢?)(生起来读不同的语气,还可以加上动作。)这个养羊人是什么意思?能将他的话换个说法吗? (羊已经丢了,不用修羊圈了。)
这个养羊人,自己的羊丢了都不在乎。街坊着急,他无所谓。下面我们就来分角色朗读一下他和街坊的对话。
7.就因为他不听劝告,所以,第二天早上——引读(出示:他去放羊,发现羊又少了一只。)这是养羊人第几次丢羊?你是从那个字中读出来的?(又)
你真是个会读书的孩子,语文就是需要咬文嚼字的。刚才我们学习的内容,如果用题目中的两个字来概括,就是——(亡羊)。
那么两次亡羊之后,(课件)养羊人现在心情怎样?这时,他又是怎么想,怎么做的?请自由读读第五自然段,划出相关的词句。
8.全班交流:
他的心情怎样?(后悔)心里会想些什么呢?想象说话。
他又是怎么做的?从这句话中,你读出来什么来?(知错就改)
这个人在修补羊圈时,原来劝告过他的街坊刚巧路过,想想街坊又会怎么说?养羊人又会怎么回答? 养羊人这样做,对吗?从哪知道?(课件) 从此,什么意思?
现在“窟窿”终于被结结实实地堵上了,羊再也没有丢过了。此时,你想对那个养羊人说些什么呢?(接受劝告,知错就改)
9.这就是这则寓言要告诉告诉我们的道理?(出示寓意)齐读
(寓意:一个人做错了事,只要肯接受意见,及时改正,就不算晚。 )
10.其实我们身边还有许多类似亡羊补牢的事,你能举个例子吗,可以是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也可以是发生在别人身上的?(看书姿势,写字姿势,学习不认真等)
小结:犯错不怕,只要我们能像亡羊补牢中的养羊人一样知错就改,就还不晚,所以,人们经常说,“亡羊补牢,为时不晚”。
五、复述故事。
1.这么有意思的故事,大家想不想讲给别人听呢?我们学校最近要举行讲故事比赛,让老师先进行海选,那我们就从这个故事开始吧!讲故事是有要求的,仔细听:首先要把故事熟练地记在心里才行,然后加上你的表情、动作和声音的变化,这样才能把故事讲得绘声绘色!觉得有困难的同学,可以看看上面老师给你提供的小帮助,自己先练练。(学生准备,课件播放音乐,师巡回指导)
2.展示前,提示学生自己发言时希望别人怎么听?
(要安静,这是有礼貌的表现。 听后能给我指出优缺点。)
六、总结学法 寓言是文学宝库中的一朵小花,中国古代最早的最完整的寓言故事书是《墨子》,国外适合大家阅读的还有《伊索寓言》。学习寓言的一般方法是:理解题意----理解内容---联系实际体会寓意。希望大家在课外阅读寓言时,也能采用这种方法。
七、作业设计
1.将这则寓言故事给爸爸妈妈听,请家长点评。
2. 写写读了《亡羊补牢》之后自己的感想。
3.收集并阅读寓言故事,下周班队课举行讲故事比赛。 以上作业任选两项完成。
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南辕北辙》。
板书设计:
亡羊补牢
羊圈破了
丢羊 不听劝告 没丢过
接受意见 及时改正
为时不晚
亡羊补牢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讲读第二则寓言《亡羊补牢》,体会其中寓意:懂得做错了事只要肯接受意见认真改正,就不算晚。
2、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这则寓言故事。
3、把握故事内容,结合生活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懂得做错了事要及时改正。
【教学重点】把握故事内容,结合生活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懂得做错了事要及时改正。
【教学难点】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这则寓言故事。
【教学准备】
1、收集古代的寓言故事。
2、制作动画课件或搜集两则寓言的动画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部分
1、上一课讲了《揠苗助长》,主要讲的是什么内容?
2、《揠苗助长》这个寓言故事,你懂得一个什么道理?
二、引入部分
导入:这节课我们学习一则寓言《亡羊补牢》,(出示课题)老师跟你们一样在课前认真预习了这篇寓言,大概知道这寓言讲的是什么内容,但是老师遇到了一个总想不通的问题:这个养羊人(示意学生看插图),他究竟是一个聪明人,还是一个糊涂人?请同学们和我一起认真学习《亡羊补牢》这篇寓言,帮老师解决这个别问题……
三、讲读悟理部分
1、听课文录音,初步了解寓言故事内容(幻灯出示本课第一个问题:寓言先讲了什么?接着讲什么,最后结果怎样?)──目的:培养学生“把一段话说清楚”。
2、看学生表演的哑剧《亡羊补牢》。
(过渡:听了课文录音,又看了哑剧,可能还有同学们还有不懂的地方,让我们一起找找寓言中有哪些不懂的地方,我们一道解决。)
3、自学课文,通过“出问题考大家”的自学活动共同解难释疑。
课文分两部分:
第一部分:丢第一只羊(1~3段)
第二部分:丢第二只羊(4~5段)
4、第一部分,估计学生所提的总是如下:
字词方面:
⑴ 从前是什么意思或它的近义词是什么?(以前)
⑵ 羊圈(juàn)另外一个读音组词
⑶ 窟;窿查字典(尤其注意除部首外有几画)
⑷ 街坊是什么意思?(邻居)
⑸ 与“叼”最相似的字哪个?(叨)
内容理解方面:
⑴ 羊为什么会被叼走?
⑵ 街坊是怎样劝他的?
⑶ 养羊人怎样回答的?
⑷ 他的回答对吗?(注意:这个问题不必多讲,留下悬念后面解决)
第二部分,学生可能提的问题有:
字词方面:
⑴ 后悔是什么意思?
⑵ 劝告意思或近义词?
⑶ 从此是什么意思?你能想出一个和“此”最相似的形近字?
⑷ “从此”造句。
内容理解方面:
⑴ 羊为什么又少了一只?
⑵ 少了第二只羊后养羊人是怎样想的,怎么做的?结果怎样?
⑶ 到回第一部分的那个问题(第4小题)接:他对街坊的回答对吗?(展开讨论)
老师引导疏通,让学生懂得亡羊补牢这个成语的意思,帮助学生悟出“亡羊补牢”的道理:做错了事要及时纠正。(师生齐归纳,并板书)
5、到回老师上课前所提的问题:
他是聪明人还是糊涂人?(学生回答可能有两种情况)
⑴ 糊涂人──因为他丢了一只羊又丢了一只,明知道被叼走第一只羊是因为那个破窟窿,他没有去修,真糊涂!
⑵ 聪明人──虽然丢了两只羊,但毕竟他知错了,还能及时改正,羊再没丢过,他知道“亡羊补牢”的道理,他应该是聪明人!
教师引导:甭管他是糊涂人还是聪明人,总之,他的“亡羊补牢”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你们同意我的意见吗?(学生一定齐声回答:对,同意。)
四、联系学习,生活实际,请你举举例子
正面:亡羊补牢。
反面:亡羊不补。
五、教师再次简短小结
六、课外作业
1、背诵《亡羊补牢》并把故事讲给家人听。
2、小练笔:请你用自己的简短的一段话写写《亡羊补牢》这个故事。
3、准备开一个故事会,把你们收集的寓言故事讲给大家听。
【板书设计】
亡 第一次 少了一只羊 不及时补
羊 第二次 又少了一只羊 后悔
补 现在修还不晚
牢 从此没丢过
亡羊补牢教案 篇7
设计理念
寓言故事篇幅短小,内容浅显,寓意深刻,教学时应充分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通过自学、讨论、交流、品读、实践等教学活动,理解内容,感悟寓意,从而陶冶情操,培养健全的人格。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并能组词、扩词。
2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了解两则寓言的意思,并从中受到启发。
3有主动学习寓言的愿望。
教学重点
会认识12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教学难点
读懂课文内容,了解寓意。
教具准备
教学挂图、动物头饰、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情景导入
1祖国文化博大精深,丰富多彩,有语言精湛、意境优美的唐诗宋词;有形式固定、意思精练的成语,还有约定俗成的俗语、谚语。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叫寓言。
2板书课题:寓言两则。借助拼音读课题。
3寓言是通过一个小故事来说明一个深刻道理的文学体裁,本节课我们学习《坐井观天》。
4媒体出示:(小鸟飞来落到井沿上,一只青蛙坐在井里)师解说图像。
5青蛙和小鸟见面了,它们说些什么,让我们走进课文去听听吧。一边看着书,一边听录音。
二、自由读课文、自主识字
1自由读课文,标出生字。
2借助汉语拼音,认读生字。
3小组交流:说说你用什么方法识记生字。
4教师检查识字情况:抽读、正音、齐读。
5指导书写“此”、“渴”(可让学生交流)。
6勾出文中生词,并读几遍。
三、熟读课文、理解内容、体会寓意
1释题:坐井观天。质疑:谁坐在井里看天,看到的天是什么样?
2齐读课文,边读边想:小鸟和青蛙为什么事而争论不休?
3小组讨论:
(1)青蛙和小鸟为什么事而争论?
(2)青蛙和小鸟各自认为天有多大,理由是什么?
4汇报交流。
5媒体出示青蛙和小鸟争论的对话。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分角色读,通过读、议、评,体会句子的意思。
6你认为青蛙和小鸟谁对谁错,为什么?
7实践活动:用白纸卷成一个小筒,从筒的一头看天。交流体会,从而理解青蛙认识事物的局限性。
8读了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什么?
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拓展练习
1分角色表演《坐井观天》。
2引导想象:如果青蛙跳出井口,它会怎么想,怎么说?
3?联系生活实际,说说学了这则寓言的感受。
五、学法迁移,自主学习《亡羊补牢》
1小组读课文,交流:你读懂了什么,哪些地方读不懂?
2全班齐读课文,提出不懂的地方:讨论、交流、理解。
3媒体出示句子:“赶快把羊圈修一修,堵上那个窟窿吧。”“羊已经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把反问句变为陈述句,指导学生反复朗读,读中感悟句子意思和养羊人的心情。
4邻居和养羊人的看法谁对谁错?为什么?
5抽读、齐读最后一段。讨论:这一次养羊人的想法和做法有什么变化,结果如何?理解:后悔,事后懊悔,赶快抓住时机,加快速度。你认为养羊人具有什么样的品质?
6总结寓言:亡羊补牢。亡:丢失。牢:牲口圈、羊圈。羊丢失了再修补羊圈。比喻:错误发生后,及时纠正,补救还不为迟。
六、拓展延伸
联系自己生活实际,说说错误发生后,应该怎样做。
附:板书设计
青蛙坐井观天(眼界狭小)
天井口般大(所见有限)
亡羊补牢
羊丢失了第一次不修羊圈,羊又丢了
第二次赶紧修羊圈,羊再没丢了
比喻:错误发生了,及时纠正,还来得及。
亡羊补牢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认读“窟窿,叼、劝”4个生字,会写“寓、则、窟窿、狼、叼”等9个生字。
2.联系课文,联系生活实际理解“窟窿、街坊、劝说”和课题“亡羊补牢”的意思。
3.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按照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讲述故事大意。
4.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板书“寓言”,学生齐读,说一说什么是寓言(小故事,大道理)
2、读课题《寓言两则》,怎么理解“则”(篇,两则就是两篇的意思)
3、齐读第一则寓言题目:亡羊补牢
二、自读课文,生字过关
1、自读课文,提出自读要求
2、生词过关:羊圈 窟窿 叼走 劝说 街坊 后悔
(1)小老师领读,重点关注:窿、坊读轻声,多音字“圈”
(2)去掉拼音,小组开火车过关
(3)全班齐读
三、概括大意,总结寓意
能力迁移,运用学习《燕子专列》的方法,根据起因、经过、结果给课文分段,再圈一圈关键词,加上自己的话概括课文大意
1、起因:
(1)指生读第1自然段
板书关键词:“窟窿”(指导书写,注意“窿”中间有“一”,什么是窟窿?根据“穴”理解,破洞)
(2)用因为......所以.......说话。板书关键词2:“叼走”
(3)概括:一个人的羊圈破了窟窿,羊被叼走了。
2、经过:
(1)羊叼走了,谁来帮助他了?(街坊,指导朗读,提醒轻声)怎么帮助的?(劝说)
板书关键词::“劝说” 是怎样劝说的?
PPT出示:“赶快把羊圈修一修,堵上哪个窟窿吧。”指生朗读(有一点点着急,你比她更着急)齐读。
PPT出示:“羊已经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呢?”他的意思是什么?你赞同他的说法吗?(羊已经丢了,不用修羊圈了) 补充板书“不听”
(2)PPT出示第3、4自然段,关键字:“又叼走”
(3)用上因为所以把经过说清楚(因为不听劝说,所以羊又被叼走了)
3、结果:
(1)结果是什么?关键词1:“后悔”
PPT出示“他很后悔,不该不接受街坊的劝告。”你能给他换个说法吗?
出示:他很后悔,应该接受街坊的劝告。 男女生读,提问:这两句话意思一样吗?
PPT出示红字提醒“双重否定句”“肯定句”。
师:把不字去掉,双重否定句就变成了肯定句,句子的意思是一样的
男女合作读这两句话,相同句型练习。
(2)填空:他很后悔,是因为 。
接受劝告,他堵上了窟窿,羊也 。
(3)关键词:“堵上” 关键词:“没丢”
(4)概括全文大意
4、理解“亡”、“牢”的意思
本来“亡”“牢”的意思是什么?那联系课文,你知道他们在文中是什么意思吗?连起来说一说。
5、读了这个故事,懂得了什么道理?
揭示寓意
PPT出示:一个人有错并不要紧,只要能及时纠正,就不算晚。
四、课后延伸
用同样的方法读寓言,再讲给大人听。
亡羊补牢教案 篇9
一、我会读
1.读课文
2.识字:寓yù.则zé.亡wáng.牢láo.圈juàn.钻zuān.叼diāo.坊fāng.悔huǐ.此cǐ.焦jiāo.筋jīn.疲pí.喘.chuǎn.截jié.
二、我会写:
1.写字:
亡wáng.牢láo.钻zuàn.劝quàn.丢diū.告gào.筋jīn.疲pí.13.图tú.课kè.摆bǎi.座zuò.交jiāo.哈hā.页yè.抢qiǎng.嘻xī.
2.词语:
亡羊补牢.街坊.后悔.接受.结结实实.劝告.揠苗助长.焦急.转来转去.自言自语.筋疲力尽.明白.
三、我知道:
草木皆兵.守株待兔.望梅止渴.掩耳盗铃.拔苗助长.刻舟求剑.亡羊补牢.画蛇添足.
四.词语解释
揠苗助长:“揠”的意思是拔。“揠苗助长”的意思是拔禾苗来帮助它们生长。
造句:揠苗助长的做法对这件事没多大帮助。
焦急:着急。
造句:这孩子每晚发烧,这使他父母非常焦急。
自言自语:自己一个人低声嘀咕。
造句:那个人很奇怪,总是自言自语。
筋疲力尽:精神疲惫,力气用尽。形容精神和身体极度疲劳。
造句:跑完了800米,同学们个个筋疲力尽了
亡羊补牢:亡,丢失。牢,指养牲畜的圈。“亡羊补牢指丢失了羊羔再去修补羊圈。
造句:这次没考好,要找出原因吸取教训,亡羊补牢还为时不晚。
窟窿:洞;孔。
造句:我的鞋底磨了个窟窿。
街坊:同街巷的邻居。
造句:我们周围的街坊都知道这件事。
后悔:为了过去的作为或为了没有做到的事而感到懊悔。
造句:我真后悔做错了事。
接受:采纳。
造句:请你接受我的道歉。
五、近义词
后悔—悔恨劝告—劝导焦急—着急
终于—终究急忙—赶忙筋疲力尽——精疲力竭
六、反义词
急忙—从容明白—糊涂筋疲力尽——精力充沛
七、课后习题
1.朗读课文。说说“亡羊补牢”“揠苗助长”两个成语的意思。
亡羊补牢:羊丢失了,才修理圈。比喻在受到损失之后想办法补救,免得以后再受类似的损失。
揠苗助长:把苗拔起,帮助其生长,后用来比喻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
2.读一读,说说每组的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
他堵上那个窟窿,把羊圈修得结结实实的。
他赶紧堵上那个窟窿,把羊圈修得结结实实的。
第一组中,下句比上句多了“赶紧”一词,说明养羊人知道了修羊圈的重要性,急忙去堵窟窿。
他在田边转来转去。
他在田边焦急地转来转去。
第二组中,下句比上句多了“焦急地”这个词语,写出了那个人希望禾苗快点儿长大的急切心情。
亡羊补牢教案 篇10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则寓言。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注意多音字圈的读音及窟窿、街等字的字形。
3、理解《亡羊补牢》这则寓言故事的内容,懂得做错了事要即时纠正。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寓意,并能联系学习、生活实际,谈一谈感想。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准备:
投影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
1、同学们喜欢听寓言故事吗?为什么?
2、今天,我们又要学习一则寓言。看老师写课题:亡羊补牢
3、指名读,齐读。
二、理解题意。
1、亡羊补牢是个成语,这个成语中有不理解的字吗?
2、指名解疑,并说说是用什么方法理解的。
亡:丢失。牢:关牲口的圈,在课文中指羊圈。
3。用一句话完整地说说亡羊补牢的意思。
4、看了课题,你想提出什么问题?(为什么丢羊?为什么补羊圈?)
5、再读课题,从补牢这个词你能猜出丢羊的原因吗?
三、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你的猜想对不对呢?让我们来读课文。注意:读的时候要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用自己的话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听,引导评议。
3、养羊人一共丢了几次羊,为什么丢?
4、小结:可见读书前我们的猜测是完全正确的,读书就要这样边读
边想,读前要想,读中也要想。
四、精读课文,理解内容。
1、课文哪几个小节讲丢羊的?
2、自由读14节,思考:养羊人丢了一只羊,为什么还会丢第二只?
3、同桌互议。
4、集体交流:
(一)羊圈破了个窟窿。
(1)出示生字卡片窟窿,指名读,注意窿读轻声。
(2)窟窿就是(洞)。怎样记住这两个字?指导学生书写窟窿。
(3)齐读这句话。(第三句)
(4)第三句讲了丢羊的原因,那前两句讲了什么?引读前两句。
(5)理清这小节三句话之间的联系,试背。
(6)指名背。(指导方法)
(二)街坊劝告,他不听。
(1)街坊就是(邻居),注意坊读轻声。
(2)街坊是怎么劝的?指名读,读出劝告的语气。
(3)引导评议,齐读。
(4)可养羊人呢?指名读,评议。(读出他的无所谓,毫不在意)
养羊人是这样说的,你猜他心里会怎样想?
(5)你看,好心的街坊情真意切,养羊人却漫不经心,不听劝告。同桌分角色朗读。
(6)指名读,评议。
(7)老师说提示语,学生试背对话。
5、让我们来看看他不听劝告的结果。
(1)指名读第4节,评议。
(2)为什么要读好两个又字?联系第一节,想一想。
(3)齐读第4节。
(4)刚才我们学习的片段,如果用题目中的两个字来概括,就是(亡羊)。
6、指名表演这个片段,注意:可适当增加一些内容,如人物的心理活动可通过语言、动作来表现。
7、二次丢羊后,养羊人又是怎么想、怎么做的?自由读第5节,划出有关句子。
8、讨论交流:
(1)养羊人是怎么做的?出示投影,看图说话。
(2)指名读文中句子,评议。
为什么要读好赶快?能否去掉?(改正错误,不能拖延)。
(3)养羊人为什么会这么做呢?引读描写他心理的句子。
(4)指导读这句话,读出他的后悔之情。
(5)将这句话换一种说法。(要是就如果就)
(6)但是他转念一想,现在修还不算晚,为什么?
(7)他的想法对不对?从哪儿读出?(从此,他的羊再也没丢过。)
(8)从此是什么意思?指导学生用从此造句。
(9)理清句与句之间的联系,背诵第5节。
五、体会寓意。
1、再次出示投影,这个人在修补羊圈时,原来劝告过他的街坊刚巧路过,想想街坊又会怎么说?养羊人又会怎么回答?
2、同桌表演后指名上台演,并指导评价。
3、如果这个人再不修羊圈,会出现什么后果?
4、揭示寓意:由此可见,像养羊人这样犯了错误,只要(),就()。
5、在生活中,也常常发生类似的事。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看法。同桌互议,再指名交流。(眼睛近视,沙尘暴,环境污染)
这些都可以用一个词语来概括亡羊补牢。
六、总结全文。
1、再读课题,理解题意。(本义,引申义)
2、所以,亡羊补牢后面往往跟着一句话未为迟也。自己读读,理解它的意思。
3、总结学习寓言的一般方法:理解题意理解内容联系实际,体会寓意。
作业设计:
1.背诵这则寓言。
2.联系学习、生活实际,谈谈你读了这则寓言的感想。
板书设计:
想法
已经丢
后悔
亡羊补牢
做法
不补
赶快堵
(未为迟也)
结果
又少
再没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