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案
  • >导航
  •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教案
  •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教案

    发表时间:2023-06-05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教案。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上课知识点,老师需要提前准备教案,如果还没写就要注意了。只有老师准备的教案和课件越好,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也会更容易理解。如果没有好的教案和课件,不妨借鉴一下其他老师的经验。在阅读中,笔者发现了一篇非常有用的“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教案”,希望大家阅读后有所收获!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结合彩笔问题,经历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乘法的计算方法的过程。

    2.会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乘法。

    3.在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中,体验算法多样化,提高学习数学趣,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设计意图

    教学预设

    一、情境引入

    同学们,新的学期开始了,动物学校的同学们很快也开学了,看,这是谁?兔博士来了,它要奖励假期作业出色的同学,正为它们购买奖品呢。

    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创设情境,引出例1

    呢?你能得到哪些数学信息?提出什么问题?怎么列式?

    怎样计算12盒彩笔多少枝呢?

    2、自主探索。

    小组同学合作研讨:12盒有多少枝?怎样算?鼓励学生先独立思考,在在小组里交流。

    3、交流算法。

    让学生各抒己见,展示自己的算法,并说清算理。

    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个性化算法

    实物投影展示不同算法。

    刚才大家说得方法都很好,今天我们重点要学习竖式计算的方法,我刚才就看到有些同学用竖式计算的,谁来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3、竖式计算

    在交流的基础上重点解决用竖式计算的方法,

    重点解决大头蛙提出地问题。使学生明确:乘数12十位上的鈥?鈥澇?4个位上的鈥?鈥澋?

    个十,所以4要写在积的十位上。

    多找几位学生说计算方法,明确算理。

    三、尝试应用

    兔博士还买了些东西,请同学们帮忙算算每种商品需要多少钱,你们愿意帮忙吗?

    出示表格。(课件)

    四、综合运用

    1、练一练第1题。兔博士买好了奖品,准备召开表彰会了。

    学生表彰会在学校礼堂召开,每排22个座位,有23排。500位同学够吗?独立思考解答,再交流。

    2、表彰会快开始了,可是还有3位同学没到,原来它们被难题难住了,同学们快帮帮它们。

    3、刚才大家表现都很出色,现在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些人类得好朋友。你认识它们吗?出示益鸟图片。同学们手中有它们吃害虫的资料,请你帮忙算一算,它们21天能吃多少害虫?

    五、布置作业

    聪明屋:用11去乘两位数,看看你能发现了什么规律?

    创设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兴趣。

    通过情境引入新知识得学习,贴近学生生活。

    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合作精神。

    通过交流讨论,丰富了学生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探索两位数乘法计算方法的过程。

    明确算理,使学生计算时能掌握住方法。

    通过对练习的精心

    设计,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加深对算理的认识,激发了学习兴趣,提高了计算能力,注意了培养学生认真计算、书写工整的良好学习习惯.

    两盒彩笔多少枝?

    十盒彩笔多少枝?

    12盒彩笔多少枝?

    24脳12

    ⑴24脳10=240(枝)

    24脳2=48(枝)

    240+48=288(枝)

    ⑵20脳12=240(枝)

    4脳12=48(枝)

    240+48=288(枝)

    ⑶有的用竖式计算。

    为什么鈥?鈥澮丛谑簧夏??

    杜鹃每天吃14只松毛虫;

    猫头鹰每天吃12只田鼠;

    燕子每天吃24只害虫;

    啄木鸟每天吃23只害虫;

    喜鹊每天吃11只害虫;

    给学生创造个性发展的机会,丰富课程资源。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教案 篇2

    一、教学内容

    我这节课上的是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的内容:两位数加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的口算;教材第61页。书上先安排了两位数加整十数,接着安排两位数加一位数。这节课的内容是后面学习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进位)基础。

    二、分析教材

    教材首先安排了两位数加整十数,接着安排两位数加一位数。例题通过分别求数学课本有多少本和一包语文课本和一包数学课本一共有多少本这两个实际问题,使学生从心理上喜欢接受这些计算并迅速进入思考算法的状态。然后教材分别以学生自己探索的形式呈现了多种算法,教学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的例题,是从不同的两种课本求一共有多少本这种实际问题引出。教材遵循了由具体到抽象的原则。先让学生提出自己感兴趣的数学问题,在计算的问题情境中让学生交流计算方法,让学生运用获得的方法进行口算,体现了知识的形成过程。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算法。防止混淆,教材还组织学生讨论“计算35+30和35+3有什么不同?”这种对比,有助于突出相同数位的数相加,即几个十和几个十相加,几个一和几个一相加,帮助学生更清楚的建立数位的概念,减少计算中的错误。

    三、教学过程

    在教学新课前,我提前让学生对新课进行了预习并对旧知识进行复习,为学习新知识做准备。

    在教学例题时,先学生回忆了预习时在主题图上获得的数学信息并进行归纳,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思维和喜好提出数学问题问题,并让学生运用昨天学习的方法对自己提出的问题进行分析然后列式计算。在教学35+30的计算方法时,我让学生自己当小老师,我来当学生在学生讲解到比较关键的时候我以学生德身份提出问题,这时全班的学习积极性都被调动起来,很多同学都说了了自己的算法,虽然有的同学总结的不是很好,但是通过这一方法大大锻炼了学生总结,表达的能力也提高了学习积极性。

    有了前边当小老师的铺垫在教学35+3的计算过程时学生的学习情绪很高,我顺势让同桌讨论各自的算法并进行总结发言,看谁的方法更简便更科学。到此学生更加深了对“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的认识,进一步理解两位数加整十数和两位数加一位数的算法。

    我还组织学生讨论“35+30和35+3的算式和计算方法各有什么不同?”通过这种对比,有助于突出相同数位的数相加,即几个十和几个十相加,几个一和几个一相加,帮助学生更清楚的建立数位的概念,减少计算中的错误。

    “这节课大家学得很专心,投入,获得了不少的新知识,请小朋友谈谈你自己的收获好吗?”通过学生谈收获,师生共同总结全课,不仅使学生对本课所学的知识有一个梳理的过程,而且培养了学生总结归纳的能力。

    本课教学我力求以学生为本,让他们在创设的生活情境下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然后通过动手实践、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构建新的认知结构。达到师生和谐相处和知识的渗透是润如细无声的境界。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教案 篇3

    一、说教材

    (一)内容:冀教版小学数学第六册《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

    (二)教材分析

    《两位数乘两位数》是冀教版小学数学第六册第二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它是在学生学习了乘数是一位数的乘法和乘数是整十数乘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是为了让学生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和书写格式,为学习多位数乘多位数的算理打基础,因此,本课时是本单元的重点,也是全册的一个重点,对今后进一步的学习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经历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方法的过程,会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会用交换乘数位置的方法验算乘法。

    能力目标:培养观察力、探究能力、抽象概括能力。

    情感目标: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习的信心。

    教学重点:

    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乘的顺序及第二部分积的书写方法。

    二、说学情

    学习该单元之前学生已经能熟练掌握乘法口诀,会计算两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能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数。这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三年级的学生,他们年龄还小,好动、爱玩、好奇心强,根据他们的认知规律,我们要设计可以激发学习兴趣的情境进行教学,还要使他们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学数学是有用的、必要的。

    三、说教法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应联系现实生活,使学生从中获得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体验、感受数学的力量。同时,通过教学实践,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小组合作及应用数学意识。因此在本节课中,我采用了情景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所创设的情境中去学习。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学习计算方法。在本节课的整个教学过程中,力求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

    四、说教学程序设计

    1、复习引入,为新知学习做铺垫

    在这一环节设计两部分内容,一是口算,其中涉及到一位数乘一位数、一位数乘整十数、整十数乘整十数和两位数乘整十数等内容。二是竖式计算,两道一位数乘两位数的不进位乘法,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请两名同学板演,说计算过程和算理,在复习的同时,为后面的新知探究打下基础,使学生在自主探究时有了依据。

    2、引入情境,揭示课题

    以文具店的情境为主题,让学生从中发现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学生可能问道:2盒彩笔多少支?10盒彩笔多少支?12盒彩笔多少支?前两个问题在学生已有知识范围内,要及时进行解决,后一个问题只要列式即可。之后让学生比较算式的不同,揭示课题并相机板书《两位数乘两位数》。

    3、展开探索,算法多样

    (1)估算2412的积大约是多少呢?

    (2)启发谈话:2412的精确答案是多少呢?

    (3)学生先自己尝试解决,看谁的方法最多。之后在小组内展开交流,说说各自的计算方法。

    (4)全班集体分享,教师将学生汇报的方法写在黑板上,并让学生分别说出思路。

    4、深化研究,优化算法

    (1)回顾:我们还没有学习2412的计算方法,同学们就能用这么丰富的计算方法得出结果!老师想知道,你们是借助以前学过的哪些知识来解决的呢?

    (2)赏析:在这些算法中,你比较欣赏哪一种算法?

    当选择了竖式计算后,学生面临三个主要问题,这也是教学中的难点:①竖式的写法;②怎样用竖式算,尤其是第二部分的积应该怎样写;③为什么要这样写。首先引导学生自己尝试,接着由教师引导突破难点:第一,竖式的写法,学生已经学过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将旧知迁移,强调两个乘数数位对齐。第二,乘的顺序和第二部分积的书写,让学生利用已有知识说出算理,第二部分积的书写位置就不攻自破了。之后再通过指名学生说算理同桌互说反馈(学困生)的形式扎实算理的理解和掌握。

    (3)试一试,学生独立完成,请两名学生板演并说明计算过程和算理。

    5、熟练运用,拓展提高

    (1)课件出示练习新书订单,学生独立计算后订正。

    (2)学生独立完成课本习题,教师巡视指导。

    6、交流体会,分享收获

    启发谈话:通过这节课的学习,相信你有很多学习的体会和收获,与同学们一起分享吧!

    五、说教学板书

    《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教案 篇4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的不进位加法”。这部分教材是在整十数加整十数、整十数加一位数的基础上安排的。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又为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的口算和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打基础。例题通过分别求大客车和中巴车、大客车和小轿车一共有多少座位这两个实际问题,使学生从心理上喜欢接受这些计算并迅速进入思考算法的状态。然后教材分别以学生自己探索的形式呈现了多种算法,大致有三个层面:一个层面是通过有序的数数获得相加的和;第二个层面是通过物化活动,用学具摆一摆、拨一拨获得结果;第三个层面是运用数的组成,把新口算转化成已经掌握的口算。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口算方法,防止混淆,教材还安排两位数加整十数与两位数加一位数的算法比较,借以渗透个位上的数与个位上的数相加、十位上的数与十位上的数相加的思想。“想想做做”第1—3题分三个层次:第1题用算珠拨一拨并说出结果,把形象的动作计算与抽象的思维计算结合起来理解算法;第2题使学生通过对比练习进一步体会两位数加整十数与两位数加一位数的不同点,进一步掌握算法,巩固算法;第3题应用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本课的教学重点是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掌握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的口算方法。难点是比较例题里两道题计算方法的不同点,关键是领悟相同数位的数相加的原理。

    基于对教材的分析和理解,以及一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我制订了以下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加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这些加法的口算方法。

    2、让学生在动手操作、概括算理、形成算法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主动合作意识,发展学生的概括推理和比较能力。

    3、学生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起学好数学的信心。

    围绕教学目标,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学过程我分四大环节: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媒体演示:停车场相继开来大客车、中巴车、和小轿车。分别向小朋友们问好并自我介绍:大客车有45个座位、中巴车有30个座位、小轿车有3个座位。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设问:你能提出哪些用加法计算的问题?怎样列式?

    通过创设生活情境引入例题,学生从中收集信息,积极主动地提出用加法计算的问题,使学生产生了解决问题的兴趣,主动地探求新知。

    第二环节,自主探索,领悟算法:这一环节分为三个层次来组织教学:

    第一层,教学45+30(两位数加整十数):

    1、提问:你们知道45+30=多少?我先让学生用小棒和计数器进行操作,然后学生自我探索算法,然后分组交流计算方法。

    2、再全班汇总算法,交流时边媒体演示边请学生讲解:先将4捆小棒和3捆小棒合

    起来,先算40+30=70,再把7捆小棒和5根小棒合起来,再算70+5=75,最后再请学生

    复述一下计算过程。教师板书计算过程。

    3、整理算法:这些算法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学生讨论后交流:不管十个十个数,还是摆小棒,或者是拨计数器,都是要把30和40相加,再加上原来个位上的5,得75。

    4、学生练习:36+20 30+56 33+50

    学生口算并说说是怎么算的。

    这一层次主要是通过引导学生探索,交流45+30各种算法,从动手操作教具,到脱离实物思考,使学生明确十位上的数和十位上的数相加的道理,培养了学生观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层,教学45+3(两位数加一位数的不进位加法)

    1、谈话:根据刚才的口算,你能很快想出45+3怎样算吗?

    2、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来交流算法。

    3、教师整理算法,媒体边演示操作过程边让学生说出计算方法,5和3想加等于8,再40和8合起来是48。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5+3=8,40+8=48,强调个位上的数和个位上的数相加。

    4、学生练习:65+2 3+56 26+3

    学生口算并说说是怎么算的。

    老师协助学生整理并演示思考过程,帮助学生进行计算方法与策略的迁移,进一步理解了几个一和几个一相加,提高了学生的计算类推能力。

    第三层,比较45+30和45+3

    提问:这两题在计算时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学生小组内交流,再师生共同得出:个位上的数和个位上的数相加,十位上的数和十位上的数相加。

    通过两道题计算方法的对比,使学生能够发现、比较出两位数加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计算方法的区别,进一步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的原理,突破了难点,开阔了学生的思维,建立了新的认知结构。

    第三环节,巩固深化,应用算法:这里我设计了三个层次的练习,第1个是基本练习(直接口算),进一步巩固口算方法。第2个练习是游戏——给燕子找窝(学生带头饰,根据卡片上题目的得数找相应得窝)。引发学生参与的兴趣,提高计算正确率。第3个练习时应用练习(观察情境图,提出问题,然后解决问题)旨在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整个练习层次分明,层层递进,形式多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巩固了所学知识,而且训练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第四环节,课堂小结,激励评价:“这节课大家学得很专心,投入,获得了不少的新知识,请小朋友谈谈你自己的收获好吗?”通过学生谈收获,师生共同总结全课,不仅使学生对本课所学的知识有一个梳理的过程,而且培养了学生总结归纳的能力。

    本课教学我力求以学生为本,让他们在创设的生活情境下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然后通过动手实践、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构建新的认知结构。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教案 篇5

    教学目的: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不进位)加法的口算方法。

    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两位数加整十数的计算方法的过程,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初步的自主探索意识、主动合作意识,在学习的过程中,养成认真计算、自觉检查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1.用自己的语言表述清楚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整十数的算理。

    2.建立数位的概念,明确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

    教学突破:

    在教学时,多让学生口述算理算法。

    教具准备:

    课件、计数器、小棒、口算题卡、习题卡等。

    教法学法:

    引导探究法,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

    教学过程:

    一、课前热身

    1.鼓励学生独立完成事先下发的口算题卡。

    2.以小组为单位,小组长给其他成员检查结果,统计正确率。

    3.奖励正确率高的小组(奖励形式:胜利苹果)。

    二、游戏激趣,复习旧知

    老师知道同学们都爱做游戏,于是就想在课前和大家玩一个“问答游戏”,老规矩,我来问你来答,看一看咱班谁的反应快,说的对,大家准备好了吗?

    幻灯片出示口算题:

    20+20= 20+7= 60+30= 40+5=30+50= 30+8=

    我们班的同学反应可真快,口算小能手可真多呀!你们的口算能力这么强,不知道你们的观察能力怎么样?老师在来考考你们(幻灯片出示)仔细观察这两组题目,你有什么发现?

    预设:指名回答

    若学生说不出来,及时引导:以20+20为例,20就是2个十,那么20+20就是2个十加2个十等于4个十,也就是整十数加整十数时可以直接把十位上的数相加;以20+7为例,

    20就是2个十,7就是7个1,那么20+7就是2个十、7个1和在一起,就是27,即几十加几就得几十几。

    过渡:大家不仅口算能力强,而且还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老师希望大家运用自己的火眼金睛和聪明的大脑能够自己探索出本节课的数学知识。

    板书课题:整十数加一位数(不进位)、整十数

    三、创设情境,自主探究

    (一)情境导入,提出问题

    幻灯片出示情境图,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幅图,和同桌说一说你得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谁愿意把你的发现,说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指名答)

    你们观察得可真仔细,那你能根据你所得到的数学信息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可以同桌交流)哪位小老师来提问?(指名答)

    谁能解答这位小老师的问题?(生回答,师板书列式)

    同学们可真聪明,提出了这么好的一个数学问题,旁边的女同学着急了,她也给大家带来了一条数学信息,大家瞧,她说“我才写了20个字”,你们能根据它提供的数学信息,再来提一个问题吗?(给学生时间考虑)哪位小老师想好了,请提问?(指名答)谁能解答这位小老师的问题?

    (生回答,师板书列式)

    (二)解决问题,动手操作,讨论算法

    1、两位数加一位数

    (1)布置活动任务:“25+2”的结果是多少呢?该怎么算?请同学们选择你所喜欢的方式算一算,可以利用小棒摆一摆,也可以利用计数器拨一拨,算完之后请与同伴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老师相信你们一定会想出好的解决办法,开始吧!

    (同学们活动交流)

    (2)感悟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

    哪位小朋友愿意把你计算的好方法说出来与大家一起分享呢?

    (学生台前演示)

    交流展示:(预设)

    ①摆小棒,理解口算的方法。

    (先摆25根小棒,再摆2根,一共有27根小棒)

    ②拨计算器,理解口算的方法。

    (先拨出25,再在个位上拨2个珠子,表示7个一,结果是27)

    ③用分成图理解口算的方法。

    (把25分成20和5,先算5+2=7,再算20+7=27)

    ④从25往上数2个,等于27。

    (3)引导发现:同学们的表现很出色,经过你们自己的努力计算出了25+2=27,不管是哪一种方法我们在计算时都有一个相同点,你们发现了吗?都是先算5+2(幻灯片演示),为什么5和2要加在一起呢?然后再算20+7(幻灯片演示)。

    (4)形象转为抽象,数形结合

    不摆小棒你能说说25+2的计算过程,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5)小结两位数加一位数的方法:25+2=27,25是两位数,2是一位数,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计算。那么在计算两位数数加一位数时我们要注意什么呢?

    (把个位上的数相加,再与十位上的数相加)。

    过渡:刚才你们运用了自己的聪明才智已经顺利解决了第一个问题,那第二个问题又该如何解决呢?

    2、两位数加整十数

    (1)布置活动任务:这个算式和第一个算式有什么不同?25+2我们已经会计算了,那么,25+20又该如何计算呢?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算一算,算完以后,同桌间交流一下你的计算好方法?

    (2)感悟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

    哪位小朋友愿意把你计算的好方法说出来与大家一起分享呢?(学生台前演示)

    交流展示:(预设)

    ①摆小棒,理解口算的方法。25用2捆5根表示,20用2捆小棒表示,先算2捆+2捆=4捆也就是40根,再算40+5=45)

    ②拨计算器,理解口算的方法。

    (先拨出25,再在十位上拨2个珠子,表示2个十,结果是45)

    ③用分成图理解口算的方法。

    (把25分成20和5,先算20+20=40,再算40+5=45)

    (3)引导发现:同学们又经过自己的努力计算出了25+20=45,不管是哪一种方法我们在计算时又都有一个相同点,你们发现了吗?那就是先算20+20(幻灯片演示),为什么20和20要加在一起呢?然后再算40+5(幻灯片演示)。

    (4)形象转为抽象,数形结合

    不摆小棒你能说说25+20的计算过程,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5)小结两位数加一位数的方法:25+20=45,25是两位数,20是整十数,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两位数加整十数的计算。那么在计算两位数数加整十数时我们要注意什么呢?(先把十位上的数相加,再与个位上的数相加)。

    3.观察比较,小结算法;

    现在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这两个算式在计算时有什么不同?跟同桌说说。

    (25+2是先把个位上的数与个位上的数加再跟十位上的数加;第二个算式是先把十位上的数与十位上的数加再跟个位上的数加,也就是要把相同单位的数相加。)

    师小结:小朋友们说得真好!这两个算式在算法上虽有不同但都有一个相同点就是把相同单位的数相加,即十位上的数加十位上的数,个位上的数加个位上的数。

    (三)知识运用

    同学们真聪明,对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两位数加整十数的算法很快就学会了,下面就让我们应用学会的本领去解决问题吧!

    1.算一算

    幻灯片出示2组算式,学生将答案接在练习卡上,交流汇报计算结果,通过观察每一组算式,你有什么发现吗?

    引导学生总结:

    (1)左边的题目都是两位数加一位数,要先把个位上的数相加。

    (2)右边的题目是两位数加整十数,要注意十位上的数和十位上的数相加。

    2、开锁游戏

    在数学王国里到处都有挑战,你们想利用这节课学到的知识来迎接挑战吗?那么就请大家先找到打开数学王国大门的钥匙吧?

    (幻灯片出示开锁游戏)

    四、挑战数学王国

    第一关:找朋友

    在茂密的达森林里,有三位动物朋友被巫师施了魔法,只有聪明的小朋友们才能解救他们,请大家认真细心计算出下面各题的答案解救出那三位动物朋友吧!

    谁来解救第一位动物朋友?

    谁来解救第二位动物朋友?

    谁来解救第三位动物朋友?

    第二关:夺星游戏

    出示练习题卡,赛一赛谁最先做完所有习题,并且做对,为他点亮小星星。

    第三关:口算我最棒

    出示练习题卡,赛一赛谁最先做完所有习题,并且做对,展示最优作品。

    第四关:争当小老师

    下面是一位叫马小虎的小朋友交上来的答卷,请各位小老师为他判一判作业,并说出他们错在哪?

    (指名答)

    这几位小老师判作业真认真,那么希望大家在以后做练习时都能认真仔细,千万不要做“马小虎”呀!

    第五关:解决问题我在行(打开数学书66页看第三题)

    出示情境图,交流数学信息,独立完成习题,展示最优作品。

    五、总结本课

    回忆这节课,你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学生自由发言)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教案 篇6

    教学目的:

    1.使学生在口算乘法的基础上,掌握乘法是两位数的笔算乘法的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的迁移推理能力,掌握其数学学习方法。

    教学重点: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两位数乘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用乘数十位上的数去乘被乘数,得数的末位要与十位对齐的道理。

    教学过程:

    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教师利用多媒体出示画面:

    学校买了一些彩色笔要奖给数学竞赛获奖的同学,每盒彩色笔24支,学校买了3盒

    让学生根据画面情景提出问题

    学生可能提出以下几种问题:

    (1)3盒一共多少支?(2)2盒一共多少支?(3)学校一共买了多少支彩笔?

    问:如果买了13盒,怎样列式?2413(出示例1)

    主动探索

    1.教学例1。

    (1)讨论2413的算法

    (2)汇报交流

    (3)讨论哪种方法最简便?

    (4)统一认识,确定最简便的方法,引导学生试写成竖式。

    (5)针对出现的情况讨论,关键处教师点拨,让学生领悟计算方法。

    2.练习

    (1)第7页做一做

    (2)练习二第1题。

    练习后,教师总结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反馈练习

    练习二第2题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 在具体的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感受计算与生活的联系。

    2.在学习的过程中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体会算法多样化。

    3、.培养提出、解决简单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让学生养成积极动脑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理解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师:同学们 ,你们去过小北湖吗?在星期天老师去了小北湖,并给大家带来了一些美丽的图片,请欣赏(出示课件)老师在游玩的`过程中,还发现了许多数学问题哪?(课件出示情境图)

    师:你能根据上面的信息,能提出什么样的数学问题呢?

    生:蛇岛门票和游艇观光共花多少钱?蛇岛门票和动物园门票共花多少钱?

    1、师:谁会解决蛇岛门票和游艇观光共花多少钱?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指名)

    生:口算: ⑴:十位上20+10=30,个位上6+2=830+8=38

    (课件演示) 摆小棒法⑷:先摆2捆零6根再摆1捆零2根。最后合计3捆零8根。学生边说边演示。

    谁会写竖式?

    请学生写写看,师生对其写法进行评价。

    用竖式:⑸:用竖式来计算的,个位和个位对齐,十位和十位对齐,个位6+2,在个位下面写8;十位上2+1,在十位下面写3:所以等于26+12=38。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教案 篇8

    1.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计算方法,明白“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的道理.初步学会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加法.

    2.培养学生作业 书写格式规范、字迹工整的好习惯.

    理解“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的算理.

    师问:6+28=34你是怎样想的?(把 28分成 20和 8,用 6加8得14,再用14加20得

    3.让板演的同学口述计算过程.

    1.导入  新课.

    师:我把上题中的第二个加数25换成了28,(边说边板书:34+28=)这道题写成竖式怎么写?

    师:个位4加8等于几?满十了吗?(个位 4加 8等于 12,满十了)

    师:个位满十了怎么办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内容: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教师边说边板书课题)

    2.教学例3.

    (1)边摆边说.

    教师在数位板第一排挂34根小棒,在第二排挂28根小棒.学生在画有计数单位的纸上摆小棒.

    师:34和28各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34是由3个十和4个一组成的;28是由2个十和8个一组成的)

    师:个位是几个一加几个一,得几个一?(个位是 4个一加 8个一,得 12个一)

    师:几个一是一个十?个位12满十了吗?(十个一是一个十,个位12满十了)

    (2)边摆边算.

    师:个位 4加 8满十,将其中的 10根小棒捆成一捆,挂到十位上,说明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在竖式中怎么表示呢?就在十位下写个小“1”(写在横线上.学生模仿老师,也把其中的10根小棒捆成一捆,放到十位这边)

    师在竖式横线下对齐个位写2.

    师:十位上原来是几个十加几个十?后进上来的这个十怎么办?(原来十位上是3个十加2个十,再加进上来的1个十,一共是6个十.师在竖式横线下对齐十位写6)

    (3)看竖式叙述计算过程.

    师:34加28,个位4加8得12,满十向十位进一,在个位写2;十位上3加2再加进上来的1得6,在十位写6.

    找上、中、下各一名学生看竖式口述计算过程.

    56+37=

    3.教学例4.

    教师在数位板第一排挂46根小棒,在第二排挂24根小棒.

    师板书:

    师:个位6加4得十,(把6根小棒和4根小棒放在一起,捆成一捆,放到十位这边)10怎样写?

    师:十位上 4加 2再加进上来的 1得 7,在十位写 7.最后得 70.

    4.总结法则.

    师:进位加法还应注意什么?(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师同时板书.

    2.在□里填什么数可以使它成为进位加法题?

    3.编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题.注意十位上的数不要太大,和不能超过100.学生编题,教师板书.如:26+39,45+38,37+43,54+25,…

    4.思考题.

    用硬纸片做成的鱼若干条,每条鱼身上有一道算式,鱼嘴用铁丝做成一小圆圈;小猫面具;钩鱼杆、线、鱼钩.

    1.用课桌围成一个长方形“鱼塘”,“塘”中放“鱼”,鱼身有算式的一面朝上.

    2.每3人一组,头戴小猫面具,身上挂一个写有得数的牌子,围在课桌外面.

    3.用鱼杆、鱼钩钓得数与自己身上的得数相同算式的鱼.

    1.教师出示“登山图”.

    2.学生分为两组,分别计算两侧的竖式.

    3.给先完成的小组颁发小红旗.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教案 篇9

    1.初步理解相同数位对齐和从个位加起的算理,掌握竖式的写法.

    2.在理解的基础上初步掌握笔算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3.会用竖式正确地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

    口算并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30+40 50+20 25+20 70+16 47+2 85+3

    引导学生回答:先算4加5得9,再算30加9得39.教师明确:这道题我们也可以写成竖式,用笔算.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就学习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首先学习不进位加.(板书课题)

    2.教学例1.

    (1)教学竖式的写法.

    教师演示:先在磁力板上摆出3个整捆的和4根单根的小棒表示34,再在4根单根的小棒下面摆5根单根的小棒.

    学生讨论:求一共有多少根小棒,应该把5根小棒和哪一部分合起来? 引导学生得出:5根单根的小棒要和4根单根的小棒合起来.

    教师讲解:写竖式时一位数5要与两位数的个位数4对齐,也就是个位和个位对齐.在第二个加数的左边空出十位的位置写上加号,然后在下面画一条横线表示等号.

    边讲边板书:

    教师提问:写坚式时一位数和两位数的哪一位对齐?为什么?

    (2)教学计算方法.

    教师演示:把单根的小棒合起来,一共是9根单根的,3个整捆的.

    教师讲解:把单根的小棒合起来,也就是把个位上的4和5相加,得数写在横线下面的个位上,整捆的小棒有3捆,也就是3个十,在横线下面的十位上写3.

    在原板书的基础上继续板书:

    (3)阅读教科书例1,填上得数.

    教师说明:书上虚线方框中的式子是为了说明计算过程,以后做题时不用写出来.

    32+6= 3+45=

    先让学生说说怎样对位,然后写在书上.订正时强调:一位数和两位数的个位对齐,得数的个位也和个位对齐.

    3.教学例2.

    (1)竖式的写法.

    我们会用竖式计算34加5,那么34加25怎样算呢?(板书:34+25=)

    教师演示:先摆34根小棒,再在它下面摆出25根小棒,整捆的和整捆的对齐,单根的和单根的对齐.

    学生讨论:求一共有多少根小棒,该怎样算?启发学生得出:单根的和单根的相加,整相的和整捆的相加.(教师点拨:也就是相同单位的数相加.)

    学生讨论:写竖式时应该怎样对位?启发学生得出:个位与个位对齐,十位与十位对齐.(教师点拨:也就是相同数位对齐.)

    (2)教学计算方法.

    教师演示:先把单报的小棒合起来一共有9根,再把3个整捆的和2个整相的小棒合起来,是5个整相的,一共是59根,所以34加25得59.

    小组讨论:计算时先把哪一位上的数相加?再加哪一位上的.数?

    引导学生汇报:先把单根的合在一起是9根,也就是先把个位上的数相加,4加5得9,在横线下面个位上写9.再把整捆的合在一起是5个整捆,也就是5个十,在横线下面的十位上写5

    教师板书:

    (3)阅读教科书76页例2,填上得数.

    ②在上面的竖式里,是从哪位加起的?

    引导学生得出:个位与个位对齐,十位与十位对齐,也就是相同数位对齐,先加个位上的数,再加十位上的数,也就是从个位加起.

    24+63= 52+36=

    先让学生说说怎样对位,然后填写上面的括号,再让学生说说从哪位加起,然后计算出得数.

    练习十八第2题.提醒学生:写竖式画横线时要用直尺,书写要工整,对齐数位,认真计算.

    2.笔算下面各题.

    82+7= 70+20= 61+25=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教案 篇10

    设计说明

    1.以旧知引新知,在知识迁移的过程中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数学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经验为基础,学生作为独立个体的人,他们有自己的认知和知识基础,所以课堂教学中我们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通过观察、操作、计算、交流等活动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进而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上课伊始,以一位数进位加法和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作铺垫,让学生重温旧知,作为本节课学习新知的基础。在学生经历动手操作,明确算理之后,让学生尝试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实现旧知到新知的迁移,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获取新知的能力。

    2.动手操作,感悟算理,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动手操作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最直接、最常用的实践活动,对小学数学教学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设计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动手摆小棒。在摆小棒的过程中,把5和7合成的12根小棒中的10根小棒捆成一捆,看作1个十,与其他6捆(即6个十)相加,得到7个十,从而明确满1个十之后要与另6个十相加,为笔算中“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1”奠定基础,使学生经历“满十进1”的知识的形成过程。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小棒 学情检测卡

    学生准备 小棒

    教学过程

    ⊙复习铺垫

    1.口算。

    7+6=8+4=9+5=6+8=

    7+5=5+8=6+6=4+6=

    2.笔算,指名板演:35+34。

    师:做笔算加法时要注意什么?怎样写竖式?从哪位加起?

    3.导入新课。

    师:如果将35+34这道题中的34改成37,变成35+37,那么在计算时会出现什么情况?这就是今天我们要研究的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和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为学习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打好基础。

    ⊙学习新课

    1.课件出示教材14页例3。

    借助“摆一摆”解决“二(1)班和二(3)班一共有多少名学生”这个问题。

    师:请同学们读题思考,然后列出算式。

    (学生列出算式:35+37)

    师:为什么这样列式?

    预设

    生:因为要求二(1)班和二(3)班一共有多少名学生,就是把二(1)班和二(3)班的学生人数合起来,所以用加法计算。

    师:这道题你会算吗?同学们可以用小棒摆一摆,算一算。

    (学生摆小棒计算,然后交流算法)

    预设

    生1:我是这样算的,3捆小棒与3捆小棒合起来是6捆,就是60根。5根小棒和7根小棒合起来是12根,60根加上12根就是72根小棒,所以35+37=72。

    生2:我计算的结果也是72,不过我是这样算的,3捆小棒与3捆小棒合起来是6捆。5根小棒和7根小棒合起来是12根,我把其中的10根小棒捆成一捆,这样就变成了7捆零2根,也就是72根。

    师:3捆加3捆是6捆,为什么现在成7捆了?多出的1捆是哪来的?

    预设

    生:7根加上5根是12根,把10根小棒捆成1捆,12根就变成了1捆零2根,和6捆加在一起就变成了7捆零2根。

    师:说得非常好!当小棒够10根的`时候就可以捆成1捆,再加起来的时候,就要和成捆的小棒加在一起,也就是说,这个1表示的是1个十,计算时要与十位上的数字相加。

    2.(1)根据摆小棒的过程,用竖式算一算。

    师:你会用竖式计算这道题吗?

    (学生尝试计算)

    (2)问题引导,理解计算过程。

    师:个位上5加7等于几?个位相加满十了,要把这个十放在哪?

    (学生讨论、交流后汇报:个位相加满十,要把这个十放在十位上)

    师小结:个位相加满十,要把这个十放在十位上,这就叫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1。向十位进的1可以在十位上靠近横线的地方写一个小1,这个小1叫做进位1,表示向十位进1。

    师:那么十位上怎么算呢?

    (十位上3个十加3个十是6个十,还要加上个位进上来的1个十,也就是7个十,所以十位上应该写7)

    3.反馈练习。

    (1)用刚学到的方法计算教材14页“做一做”中的56+37=,然后说说你的计算过程。

    预设

    生:先算个位上的6+7=13,个位相加满十,要向十位进1,在十位上靠近横线处写一个小1,个位上写3;再算十位,5+3+1=9,把9写在十位上。在横式后面写上得数93。

    师:在计算过程中要注意什么?

    (学生交流后汇报:注意向十位进1时,要在十位上靠近横线处写一个小1。计算十位时,不要忘了加上进位的1)

    (2)学生独立做教材14页“做一做”中余下的两道题。做完后,同桌互相说一说计算过程。

    4.讨论总结。

    讨论:这节课学习的两位数加两位数与以前学习的有什么不同?这样的题应该怎样计算?

    总结:像这样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1的加法,叫进位加法。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时要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相加满十要向十位进1。

    设计意图: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借助摆小棒的过程明确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1的方法,加深对进位加法算理的理解,然后根据算理完成竖式计算,让学生经历新知的形成过程。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教案 篇11

    一 、说教材

    《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属于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第一课时的内容,本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20以内进位加法”和“100以内不进位加法”的基础上学习的,又是今后学习万以内的进位加法和四则混合运算的重要基础。 例题以三个小朋友交流收集的画片为题材,先教学和是整十数的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的口算,通过用小棒操作过程中将10根单根的小棒捆成一捆的演示,突出了口算中进位的算理,并引导学生有序地交流算法。在这基础上,再教学和是非整十数的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的口算,启发学生在算法多样化的交流中进行有序的表达。“想想做做”第1题通过圈小棒来计算,再次鼓励用不同算法。第2题先计算,再比较,发现规律,引导算法优化。第3题是解决实际问题,既练了口算,又培养了学生用数学的习惯和能力。

    二、说学习对象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和两位数加整十数的计算方法。计算能力较强。本节课学生将利用这些知识自主探究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在探究的过程中,学生可能会出现多种算法, 作为教师要积极鼓励。

    三、说教学目标

    基于对教材的分析和理解,以及一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我制订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探索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的计算方法,弄清“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的算理,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性. 并能正确地进行口算。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互相协作、独立探索新知识的能力,体验探索的过程。

    3.情感目标:创设真实情景,初步感知数的计算和生活的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说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使学生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因为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相对来说有一定的难度。

    难点:理解进位加法的算理。由于“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一”这一知识非常抽象,难以理解,因此理解“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一”的算法成为了本课的难点。

    五、说教法、学法

    情境教学法:一年级的孩子在数学学习中,更喜欢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形象具体的直观操作,丰富多彩的游戏来吸引他们的注意,激起他们参与学习活动的热情.。因此在课伊始,我设计了3个小朋友数画片的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动手操作法:在教学中,当部分学生提出24+6、 24+9等进位加法的时候,让学生利用学具小棒操作,自己去探索、解决问题,再通过反馈发表不同的见解。从而有效的突破了教学难点。

    归纳总结法:新课后,教师引导学生对新课前提出的学习目标进行总结,这种总结既有知识的总结,又有学习方法的总结。这样由新课开始想学什么到结束时回忆总结学会什么,这种做法,对整课的教学内容起到梳理概括,画龙点睛的作用。因此在学完新知后,我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的算理进行归纳总结,让学生学的明白,学的快乐。

    总之,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本节课我采用情境教学、动手操作、归纳总结等方式,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是学生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中学习知识,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培养了他们的探究能力和自主学习的'意识。

    六、说教学程序

    围绕教学目标,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本课时教学过程我主要分四大环节:

    第一环节,复习铺垫,导入新课:先出示一组口算题,请学生回答,并说说如24+5的计算过程,这时引出课题:前面我们已经学了两位数加一位数的不进位加法,今天我们将继续学习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计算。

    通过复习,唤起学生对已有知识的记忆,为促进知识的迁移,学习新知作铺垫。

    第二环节,创设情境,探索新知:这里将分三个层次来组织学生探索新知。

    1.观察情境图,提出问题:

    教材创设了三个孩子玩画片的情境,他们分别有24张、6张、9张画片。让学生根据这些信息提出加法问题,并列出算式。把这些算式根据已有的认知基础进行了分类板书,9+6,24+6,24+9,24+6+9。计算9+6时请生谈谈自己的算法。24+6+9可以留待学生掌握了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后再解决。

    这里通过多媒体创造出生动的生活情境中提取例题,符合学生的年龄、认知特征,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容易为学生所感知,所接受。从学生列举出的4个等式中筛选出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为学生认识新知提供了背景。

    2.教学24+6:

    提问:24+6等于多少呢?有困难可以请小棒来帮忙,如果不需要小棒也可以直接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学生先独立操作、思考,再交流。交流时先请摆小棒的学生上台边操作边讲解:先算4+6=10,即将4根和6根小棒捆成一捆,再算10+20=30,即1捆和2捆合起来一共3捆。再请直接口算的学生交流计算过程,并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最后进行比较提升:比较摆小棒和直接口算的方法,有什么相同之处?

    这里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主探索算法,再讨论交流,进行算法整合,确认算法,并通过动手操作解决了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3.教学24+9:

    提问:你能算出24+9的和吗?请学生分小组讨论、汇报,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算式及思考过程。这里有不同的算法,既可以先算24+6=30,再算30+3=33;也可以先算4+9=13,再算20+13=33;还可能有先算9+1=10,再算10+23=33。教师将这几种算法都予以肯定,并进行小结,优化算法。 这里让学生经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进一步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的计算方法。

    4.对比总结:

    观察24+6和24+9这两题与复习中的“24+5”一题作比较计算时有什么不同?得出:今天学的两位数加一位数,个位上的数相加满十,需要向十位上进一,这种加法是进位加法,并揭示完整课题。接着请学生解决24+6+9这一题,还可请学生编出一道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的题目考考大家。

    这一环节孩子们通过摆小棒自主探究解决了遇到的新问题,建构了数学知识的意义,接着又让他们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共享学习成功的喜悦,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得到充分的发挥。使枯燥的计算学习,变得生动有趣,形象直观了。

    第三环节,巩固深化,拓展应用:

    1.先圈一圈 ,再计算(书上想想做做第1题):

    让学生圈了以后说一说为什么要这样圈?然后根据圈的过程算出每题的得数。

    这里要让孩子明白两位数与一位数相加的算理,并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再通过计算练习来进一步巩固计算方法。并让学生把由不同圈法表现出不同的计算思路向全组交流,在交流中体会不同算法的不同特点。

    2.出示三组题(想想做做第2题):

    每组都以一道20以内的进位加法带出3道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先让学生观察每一组题,说说有什么发现,再独立完成其中第一组题,交流怎样才能算得快。然后让学生计算其它两组题,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这里把每组4题进行比较,通过对比,沟通20以内的进位加法与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之间的联系,从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游戏:

    (1)小青蛙找妈妈(4人小组合作完成)。

    给学生每人发一张小青蛙算式卡片,请他们小组合作根据卡片上的算式算出得数,然后请学生把得数相同的贴到黑板上相应的青蛙妈妈下面。

    (2)出卡片游戏(同桌2人小组合作完成)。

    先由第一人随机出2张数卡,表示个位或十位上的数,如43;再由第二人随机出1张数卡,如8;然后两人抢答出得数并做记录,43+8=51。答的又多有对的就可以抢到一颗智慧星。

    这里设计生动有趣的游戏练习,一方面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反应能力和合作精神,另一方面这样的游戏活动符合一年级小朋友的爱玩、注意力易分散的心理特征,让他们在动中学,玩中学,使他们对新知的认识升华一步,进而形成技能。

    4.创设购物情境,拓展应用:

    多媒体显示玩具商店一些玩具及价格:玩具熊9元,玩具娃娃16元,小汽车25元,皮球4元,积木38元。三个孩子分别购买了不同的物品,请学生帮助他们计算各自应付的价钱,并交流汇报;接着提出一个开放的问题:小朋友,你还想买什么,应付多少元。先小组交流自己的想法,再指名汇报。这样安排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还进一步巩固了本课所学知识。

    第四环节,课堂小结:

    师:今天我们计算的题目和以前计算的两位数加一位数的题目有什么不同?(个位相加满十了)这样的加法叫什么?(进位加法)

    师:进位加法的得数有什么特点?(原来十位上的数增加了1)为什么?(个位相加满十了,送给十位1个十,所以十位上的数就多了1个)让学生自己说说。

    在整节课的教学中,我没有把计算方法简单教给学生,而是力求在生动的情景中让每个孩子根据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加以建构,亲身探索了算法的过程,理解了“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1”的算法,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性。孩子们在这节课中将通过操作实践,讨论交流等学习方法,轻松愉快的学习新知。

    七、说教学评价

    在课堂上可以通过学生的回答,练习的情况来评估本节课的目标是否达成,课后可以让学生练习一些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的题目来判断目标达成的程度。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教案 篇12

    一、说教材:

    本节内容既是20以内数的加法和100以内数的不进位加法的进一步发展,也是学习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基础。探索计算方法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教科书通过“图书馆”这一生活情境,提出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问题,并且先借助直观模型,呈现了三种解决问题的思路,然后是竖式的算法。对于小学一年级的学生,他们第一次接触进位加法,理解起来会有一定难度,这就需要在课堂中通过动手操作、实物演示加强理解,但竖式的计算方法始终是计算的重要方法,因此本课中优化算法的同时要强化竖式计算方法。

    二、说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在具体情境中,通过操作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数学思考:初步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理解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竖式计算算理。

    问题解决: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感受数的运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鼓励交流、学会倾听,从而提高数学学习效率。

    三、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探索出多种计算方法并掌握笔算加法的计算法则。

    教学难点:

    对多样化算法进行优化,理解“满十进一”的算理,正确完成计算。

    四:说设计理念:

    新《课标》对运算能力提出的要求是:培养运算能力有助于学生理解运算的算理,寻求合理简洁的运算途径解决问题。基于此,本课教学中我努力运用实物建构算理、运用算理沟通算法,突出竖式算法这种简洁的运算途径,同时凸显计算课教学中以练习为本的特色,力争通过多样的练习达到提升学生运算能力的作用。

    五、说教学过程:

    整个教学过程,我将其分为六个环节:

    1、完成习题,复习铺垫;

    2、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3、建构算理,探究算法;

    4、算法优化,小结提升;

    5、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6、全课小结,课外延伸。

    下面我就以教学过程当中这六个环节为主线,来讲解本节课的具体实践,首先是第一个环节完成习题,复习铺垫。在这一环节,我准备出示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不进位)的竖式计算两类习题,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回顾“凑十法”的计算方法和竖式计算的格式,为后面的新知学习做足铺垫。

    第二个环节是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在这一环节中,我主要是借助教材主情境图,引导学生观察,说说从图中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这个过程学生可能会提出很多不同的问题,我将从中选择出适合本课解决的进位加法问题出示,指名列示。

    第三个环节是建构算理、探究算法,在这个环节中,第一步:我让同学们独立思考算法,试算28+4=(),第二步:组织学生组内交流算法,对每种算法进行评价。第三步再全班同学交流算法。学生可能用直观模型操作:比如摆小棒、摆方块、拨计数器,也可能口算,也可能列竖式等。不管汇报的是哪种算法,一定要让他们说出算理。如果说到列竖式这种算法,结合学生的口答及时板书,并强调“满十进一”的计算法则。这个环节的设计是以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让他们进行自主的探索性学习,大胆地让学生自己动脑、自己发现、自己描述,并通过小组讨论、汇报等形式相互补充,尊重了学生的个性,体现了算法的多样化,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学得轻松愉快。这一环节后完成“练一练”第1题,帮助学生巩固“圈一圈”的方法,强化“满十进一”的认识。

    第四个环节是算法优化、小结提升,在学生交流各种算法后,再让学生比较一下:“这些方法中有没有相同的地方?”这里运用多媒体动态演示,将摆小棒、拨计数器和竖式计算联系起来,加强对算理的理解。接着再提出问题:“你喜欢哪种计算方法,为什么?”引导学生发现竖式算法的简洁方便。这样做是为了关注学生的情感,既尊重了学生自主的选择,又增强学生的优化计算方法的意识,同时还强化了竖式计算的算法。这一环节后完成“练一练”第2题,及时巩固竖式算法。

    第五个环节是运用新知、解决问题。首先出示的是教材68页在图书馆这一主情境图下的第二个问题。鼓励学生运用刚学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指名板书,集体订正,再次巩固竖式算法中“相同数位对齐、满十进一”的要点。然后请学生独立完成练一练第三题。这里是在练习的过程中让学生感知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并通过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最后一个环节是全课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有什么想法?你自己这节课表现得怎么样?学了本节课后,请你试着用本节课所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学生的自评,既关注学到了什么,又关注是否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的学习,以及对学习数学的兴趣。另外还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生活问题,培养学生自觉运用数学解决日常生活中问题的意识。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教案】相关推荐
    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优秀范文模板

    充分准备一份教案是一名优秀教师的职责所在,我们可以通过教案来进行更好的教学,每一位教师都要慎重考虑教案的设计,你是否在烦恼教案怎么写呢?可以看看本站收集的《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优秀范文模板》,希望能够为您提供参考。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新的一学期又开始了,为了在新的学期里把工作做好,把我...

    2023春四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

    按照学校要求,教师都需要用到教案,教案在我们教师的教学中非常重要,做好教案对我们未来发展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如何才能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特地为大家整理的“春四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20xx春四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本学期我继续担任四年级的班主任,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现拟订本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