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案
  • >导航
  • >1-5数学教案
  • 1-5数学教案

    发表时间:2023-06-05

    1-5数学教案。

    下面这句话是小编为您整理的与您要求相符的信息:“1-5数学教案”。教案和课件是每位老师在开学前必须精心准备的工具,每个老师都需要认真策划和设计教案课件。从学生的反应情况等方面可以评估教学效果的好坏。希望大家可以与身边的朋友分享这些内容哦!

    1-5数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感知3以内的数量,尝试对3以内数量的物体进行归类。

    2、在观察图片和提问的引导下,探索用点卡表示实物的数量。

    3、喜爱参加数学活动,体验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教具——花的图片6张,其中数量为1、2、3的花朵两张;

    ——1、2、3、的点卡片各一张,分类和底板。

    2、学具——操作材料人手一套实物和点卡操作图片,分类盒人手一个。

    活动过程:

    一、感知图片数量,认识点子标记。

    1、师:小朋友看这儿有什么?每张图片上有几朵花?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好吗?

    2、师:请小朋友说说哪些花是一样多的?请小朋友把一样多的花把它们放在分类盒的一个格子里。

    3、师:现在请小朋友说说他们都是几朵花?

    4、师:(出示点子标记)小朋友看!这是什么?请小朋友数一数每张卡片上有几个点 ?

    5、师:下面我们一起来做一个找朋友的游戏好吗?请小朋友上来拿一张点卡去找和它一样多的花做朋友。

    二、幼儿操作活动。

    1、花儿朵朵:

    师:(出示点数卡片和花朵图片)小朋友看!老师这里给你们准备了许多的花朵图片,还有一些点子卡片。现在请小朋友先数图片上花朵的数量,然后将一样多的花朵放在一起。最后请小朋友选择点子卡片来表示有几朵花。

    2、给点子找朋友

    师:(出示操作材料)小朋友看!这画面上有什么?先点一下每样物品有几个,再用连线的方法将和点子一样多的物品连起来。

    二、交流活动:找一样多

    师:现在看着画面说说和一个点子一样多的有哪些物品?和2个点子一样多的有哪些物品?和3个点子一样多的有哪些?

    师:小朋友们都能找到他们的朋友真聪明!

    托班计算活动——神奇的水(下学期)

    活动名称:计算活动——神奇的水 托班下学期

    活动目标:1,通过活动感知不同类材料的东西。(木头类、铁类、塑料类、石子类)

    2,初步了解水的神奇力量:东西放在水里有沉有浮。

    3,喜欢观察和做水的实验。

    活动准备:乒乓球、塑料玩具、石子、螺丝螺母和分类盒子(若干)

    活动过程:一、出示各类材料

    1,小朋友,你们看今天李老师准备了很多东西,我们先看看这个盒子里放的是什么。这个? 幼:乒乓球、……

    2,这个盒子里的东西都是用什么材料做的呢?是塑料还是铁?幼:塑料

    师:对,这个盒子里的东西都是塑料做的,这是塑料类的东西。(依次分类介绍)

    二、沉浮实验

    1,沉的实验:现在老师拿出来一盆水,我们放一个铁类的东西,看看会有什么变化,铁质的东西在水的上面还是下面?幼:下面

    师:对,铁沉到了税的下面。

    2,浮的实验:现在我们再放一个塑料类的东西在水里,看看会发生什么变化,老师请一个小朋友从塑料的东西里选一个放水里。(幼操作)塑料的东西在水的上面还是下面?幼:上面。

    师:对,塑料的东西浮在水的上面。

    三、幼齐操作

    师:我看到很多宝宝都在做实验,现在老师看哪个宝宝坐得最整齐,先请他拿一个东西放水里,然后告诉老师你拿的是哪一类东西?是沉还是浮。现在请小朋友一起说说这是什么类东西?幼:塑料类(依次说分类,然后分批操作)

    有趣的钮扣(小班)(上)

    活动背景: 小班幼儿年龄小,而且都为独生子女,在家中事事都由家长包办,所以,至今有许多小朋友不会扣钮扣,习惯依赖成人。但是孩子虽然小,却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对周围充满浓厚的兴趣,对新鲜事物有动手尝试的愿望,会主动接近。同时这一年龄的孩子,交往范围有了很大拓展,逐渐认同和接纳家庭成员以外的教师和同伴。动作开始协调,双手协调技能有了很大发展,逐步精细化。并产生了美术表现的意愿,愿意尝试各种新材料,表达熟悉物体的粗略特征。而教师利用生活中孩子生活中发现的这一事件,针对孩子的年龄特点,进而引发了这一主题活动,让幼儿通过一系列游戏活动,既对钮扣的外形特征、及与人的关系有了一定的认识,又使幼儿的需要得到满足,通过活动发展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想象力、创造力、动手能力……。而且以此在班级开展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及互相帮助的活动,提高了幼儿的自理能力,并学会互相关心、互相帮助,树立良好的道德品质。

    活动目标:

    1、活动适合小班年龄段幼儿开展。

    2、通过收集各种钮扣,鼓励幼儿利用身边常见材料进行操作和探索,培养幼儿积极参与、大胆创造的能力。

    3、激发幼儿自主想象、大胆尝试,体验成功的喜悦。

    4、通过活动培养幼儿互助的能力。

    活动准备:

    1、通过家长园地的途径,向家长介绍幼儿的兴趣与需求。并请家长和孩子一起收集各类有趣的钮扣。

    2、在家中,幼儿与家长共同说一说钮扣的外形、特点及玩法。

    3、教师准备:根据孩子的兴趣,教师思考可能开展的活动。

    主要活动 :

    游戏活动一: 好看的扣子

    目标:1、能够用简单的语句讲述钮扣的外观及用途。(如颜色、形状、花色等)

    2、鼓励幼儿与同伴积极交流。

    准备:师生收集的各种钮扣、实物投影仪、视频展示台

    在家中与父母一同收集、认识钮扣

    过程:1、操作活动,幼儿自由结伴交流自己带来的钮扣。

    2、个别幼儿介绍自己的钮扣:外形、色彩、用途等。

    3、教师出示与幼儿介绍不同的钮扣,进行介绍。

    4、师生互相介绍,加深对钮扣的认识。

    游戏活动二:好玩的钮扣

    目标:1、引导幼儿创造性地用钮扣玩出各种玩法。

    2、鼓励幼儿与同伴交流玩法,体验分享的快乐。

    准备:幼儿已与家长在家中玩过扣子、各种钮扣若干

    过程:1、幼儿实践活动:这儿有许多扣子,你想玩玩吗,看谁玩的方法最多。

    2、幼儿介绍自己的玩法。

    3、学习同伴既新又好的玩法。

    4、表扬玩法多的幼儿,鼓励大家学习。

    游戏活动三: 帮小兔穿衣

    目标:1、学习将5以内数量的排序。

    2、 继续练习扣钮扣的技能,激发幼儿帮助他人的良好品质。

    准备:人手一套兔子玩具(还可准备一些其它动物玩具,如小狗、小猫等),并穿一件带按扣的衣服(衣服上的钮扣数目1—5)

    过程:1、出示玩具兔子,引起幼儿的操作兴趣。

    2、幼儿操作活动,教师巡回指导。

    请幼儿先帮兔子扣好钮扣再按数量的多少排序,并数一数,说一说。

    3、幼儿相互交换玩。

    4、师生交流评价。

    游戏活动四: 我设计的钮扣

    目标:1、通过活动激发幼儿设计各种各样的扣子。

    2、鼓励幼儿积极想象,大胆绘画。

    准备:自制衣服样本若干张、彩笔、剪刀、浆糊、抹布

    过程:1、出示衣服样,提问:“这件衣服缺了什么呀?”

    (钮扣)“这么办呢?”(做钮扣)

    2、幼儿介绍自己准备设计的钮扣。

    3、提要求,幼儿操作活动。

    (1)大胆想象,设计与别人不一样的钮扣。

    (2)剪好以后,粘贴在相应的位子上。

    4、幼儿作品展示,介绍及评价。

    游戏活动五: 做钮扣

    目标:1、学习用搓圆、压扁、压模的技能制作钮扣。

    2、学会正确使用辅助材料。

    准备:油泥、泥工板、油泥模子、火柴棒、

    大衣服样一件(贴在黑板上或活动室的墙上)

    过程:1、出示大衣服样,启发幼儿除了用画的方法,还能用什么方法做钮扣。(油泥)

    2、引导幼儿回忆钮扣的外形特征。

    3、认识辅助材料,教师示范讲解制作方法。(可自做、可压模,做后用火柴棒做钮扣洞眼)。

    4、幼儿自由操作。

    5、幼儿将自己做的扣子粘在大衣服上,共同欣赏。

    会发出声音的玩具

    活动名称:会发出声音的玩具 目 的:1、通过幼儿自主探索,了解玩具发声的各种方法。 2、初步激发幼儿对探索活动的兴趣。 准 备:各种玩具

    设计思路: “二期课改”的教育理念告诉我们,孩子的“兴趣”和“需要”是幼儿生成活动的契机。教师要注意观察幼儿的日常生活,了解他们近期的兴趣点以及已有的经验基础,从而生成新的主题活动。幼儿的年龄特点就是对身边的事物特别感兴趣,近期我班幼儿对于声音非常敏感,针对他们这一需求,故生成了“声音”这一主题活动,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在“各种各样的声音”这一活动中,幼儿发现玩具也会发出声音,但究竟怎么会发出声音则是一知半解,于是我便预设了“会发出声音的玩具”这一活动,为幼儿提供了丰富多样的玩具,旨在让幼儿在活动中,通过自己操作和尝试,了解玩具发出声音的多种方法,从而进一步激发幼儿探索周围事物的愿望和兴趣。

    活动过程:(一)启发提问,引起兴趣: 通过游戏,引出声音的主题。 (二)第一次探索: 1、 激发幼儿让玩具发出声音的愿望。 2、 幼儿探索电动玩具的发声方法。 (三)交流讨论: 1、 幼儿介绍自己用了什么方法让玩具发出声音的。 2、 引导幼儿说出“开关”,了解开关的作用。 (四)第二次探索: 1、 启发提问,激发幼儿帮助其他的玩具发出声音。 2、 幼儿第二次探索,尝试用其他方法来让玩具发出声音。 3、 引导幼儿用与别人不一样的方法进行尝试。 (五)讲评: 1、 幼儿介绍自己用了什么方法。 2、 引导幼儿说出各种方法的名称,如:捏、拉、摇、敲……大家一起做动作。

    托班数学教案:认识数字宝宝1、2、3

    1-5数学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找出一个数的约数的方法,能正确、便捷地找出一个数的约数。

    2、学会找出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能正确地找出一个数的一些倍数。

    教学过程:

    一、准备题

    1、什么是整除?

    2、25和5,谁能被谁整除,谁是谁的倍数,谁是谁的约数?

    二、教学例118和24的约数各有哪几个?

    1、首先明确找一个数的约数,就是看这个数能被那些自然数整除?

    找18的约数,就是看18能被哪些自然数整除:18除以()=()

    2、找约数的方法;

    A、从最小的自然数1找起,也就是最小的约数找起,一直找到它本身。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

    B、用一一对应的试除法来做:也从最小的自然数试除,在能整除的时候,除数和商都是这个数的约数,不成整除的时候,除数和商都不是这个数的约数,一直除到除数比商大为止。

    18/1=18(1和18都是18的约数)

    18/2=9(2和9都是18的约数)

    18/3=6(3和6都是18的约数)

    18/4不能整除

    18/6=3除数已比商大。

    18的约数按顺序排列是:1、2、3、6、9、18。

    3、用同样的方法找24的约数。

    24/1=24(1和24都是24的约数)

    24/2=12(1和24都是24的约数)

    24/3=8(1和24都是24的约数)

    24/4=6(1和24都是24的约数)

    24/5不能整除

    24/6=4除数已比商大。

    4、观察约数的特征:

    18、24的约数也可以分别用图表示

    思考:根据上面的图回答

    1、约数中最小的一个是什么数?(1)

    2、约数中最大的一个是什么数?(本身)

    3、一个数的约数的个数是有限的。

    1、2、3、6、9、18

    1、2、3、4、6、8、12、24

    18的约数24的约数

    5、练一练

    找15和36的约数各有哪几个?

    三、教学例23和5的倍数各有哪些?

    1、求一个数的倍数,可以把这个数分别乘以1、2、3…..。所以

    3的倍数有3、6、9、12、15、18、21、24、27……

    5的倍数有5、10、15、20……….

    3、6、9、12、15、18……

    2、3、5的倍数也可以分别用图表示:

    5、10、15、20、25、30……

    3的倍数5的倍数

    观察上图发现:(1)一个数最小的倍数是什么数?(本身)

    (2)一个数有没有最大的倍数?(没有)

    (3)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2、练一练

    (1)50以内4、9的倍数各有哪几个?

    四、巩固练习

    1、在下面的圈里填上适当的数

    2、在4、8、16、32、40、48、64、80这几个数中,

    80的约数有(4、8、16、40、80),

    8的倍数有(8、16、32、40、48、64、80)

    3、32能被哪几个数整除?32有哪几个约数?32是哪几个数的倍数?

    32能被1、32;2、16、4、8整除。32的约数有1、32、2、16、4、8。32是1、32、4、8、2、16的倍数。

    五、布置作业

    反思:在教学找一个数的约数和倍数的时候,在以下几个方面的教学应加强:

    1、约数中最大的和最小的约数是什么。

    2、倍数中最大的和最小的倍数是什么

    3、强调一个数最大的约数和最小的'倍数是一样大的是它本身,。

    4、如何找出所有的约数,而且确认已全部找出的方法应加强。

    1-5数学教案 篇3

    教学内容:

    教材p73--75

    教学目标:

    1.通过对生活中万以内数的调查、收集、整理,让学生初步感受多位数,培养学生的实际分析能力。

    2.使学生掌握万以内数的读法,会正确地读出万以内的数。

    3.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4.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和能力。

    5.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和主动性。

    教学过程:

    一.课前收集资料,感知四五位数

    学生课前收集资料,写在卡纸上,并贴在黑板上。

    昨天同学们都收集了电脑的价格,现在请同学将它们贴到黑板上来,让大家来看看你的成果。

    二.分类

    师:黑板上有这么多数,请你先轻轻的试着读一读,然后观察这些数的特点,并给这些数分分类。

    生:这两类数一类中有零,另一类没有零。

    三.读法

    1.没有零的数的读法。

    师:你觉得哪一类数读起来比较容易?谁能来读一读?

    读这些数有什么好方法?

    出示板书:

    从高位起,按照数位顺序读;

    万位上是几就读几万,千位上是几就读几千,百位是几就读几百……

    2.有零的数的读法。

    师:这些有零的数你会读那一个?你能找出和他同一类的数吗?

    学生小组讨论。

    师:每个人先独立思考,再在小组中交流。

    师将黑板上的数移位。

    师:读这些数有什么好方法?

    板书出示:中间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0;

    师:你还会读哪一个数?(末尾有0的数)找出末尾有0的数,

    师:读这些数,又有什么好办法?

    板书出示: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

    师:刚才我们已经找到了有零的四、五位数的读写的方法。你能写一个中间和末尾都有零的数,让大家来读一读吗?

    师:你为什么这样读?

    现在请同桌互相出题,考考对方。

    四.写法

    师:刚才还有一些小朋友收集的价格还没有展示出来,现在我就请这些同学来报一报,看你们能不能记下来。

    学生订正。

    师:你是怎么写下来的。

    出示板书:几万就万位上写几,几千就千位上写几,几百就百位上写几……

    师:谁还能来报一报。(有0的数)

    学生试写。

    学生订正。

    师:你是怎么写下来的。同桌两人交流一下。

    学生汇报。

    出示板书:中间或末尾哪一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哪一位上写0。

    五.练习与巩固

    1、p75“做一做”1、2

    2、p76“做一做”1、2

    小结

    学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想到了什么?

    1-5数学教案 篇4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能正确概述“二面角”、“二面角的平面角”的概念,会做二面角的平面角。

    【过程与方法】

    利用类比的方法推理二面角的有关概念,提升知识迁移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营造和谐、轻松的学习氛围,通过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合作和评价达成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二面角”和“二面角的平面角”的概念。

    【难点】

    “二面角的平面角”概念的形成过程。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请学生观察生活中的一些模型,多媒体展示以下一系列动画如:

    1.打开书本的过程;

    2.发射人造地球卫星,要根据需要使卫星的轨道平面与地球的赤道平面成一定的角度;

    3.修筑水坝时,为了使水坝坚固耐久,须使水坝坡面与水平面成适当的角度;

    引导学生说出书本的两个面、水坝面与底面,卫星轨道面与地球赤道面均是呈一定的角度关系,引出课题。

    (二)师生互动,探索新知

    学生阅读教材,同桌互相讨论,教师引导学生对比平面角得出二面角的概念

    平面角:平面角是从平面内一点出发的两条射线(半直线)所组成的图形。

    二面角定义:从一条直线出发的两个半面所组成的图形,叫作二面角。这条直线叫作二面角的棱,这两个半平面叫作二面角的面。(动画演示)

    (2)二面角的表示

    (3)二面角的画法

    (PPT演示)

    教师提问:一般地说,量角器只能测量“平面角”(指两条相交直线所成的角.相应地,我们把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和二面角,均称为空间角)那么,如何去度量二面角的大小呢?我们以往是如何度量某些角的?教师引导学生将空间角化为平面角.

    教师总结:

    (1)二面角的平面角的定义

    定义:以二面角的棱上任意一点为端点,在两个面内分别作垂直于棱的两条射线,这两条射线所成的角叫做二面角的平面角.

    “二面角的平面角”的定义三个主要特征:点在棱上、线在面内、与棱垂直(动画演示)

    大小:二面角的大小可以用它的平面角的大小来表示。

    平面角是直角的二面角叫做直二面角。

    (2)二面角的平面角的作法

    ①点P在棱上—定义法

    ②点P在一个半平面上—三垂线定理法

    ③点P在二面角内—垂面法

    (三)生生互动,巩固提高

    (四)生生互动,巩固提高

    1.判断下列命题的真假:

    (1)两个相交平面组成的图形叫做二面角。( )

    (2)角的两边分别在二面角的两个面内,则这个角是二面角的平面角。( )

    (3)二面角的平面角所在平面垂直于二面角的棱。( )

    2.作出一下面PAC和面ABC的平面角。

    (五)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

    作业:以正方体为模型请找出一个所成角度为四十五度的二面角,并证明。

    1-5数学教案 篇5

    【教材分析】

    《认识时、分》是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九单元的教学内容。一年级的学生在上学期已经初步认识了钟面,能认读整时,对时间也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进一步认识钟面,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等。这节课是认识时、分的第一课时,这节课是认识时、分的第一课时,要掌握的知识很多,而时间单位具有抽象性,时间进率具有复杂性,低年级学生掌握这些知识还是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教材注意通过直观,帮助学生获得感性认识,并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便于学生接受。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使学生知道钟面上一共有12个大格、60个小格;知道时针、分针是怎样计时的;知道1时=60分。

    2、初步建立时、分的时间观念,养成爱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3、培养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与同伴合作交流的能力,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知道l时=60分。

    教学难点:时针、分针是怎样计时的,理解时与分的关系。

    【教学方法设计】

    小组探究式学习,教师借助交互式电子白板的进行辅助教学。

    设计理念:数学《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 因此我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及低年级学生的年龄、认知特征,紧紧抓住课堂知识的结构关系,遵循直观认知――操作体会――感悟知识特征――应用知识的认知过程,设计出包括:观察、操作、想象、思考、交流等内容的教学流程。并且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交互式电子白板提高教学效率。以此使学生获取知识,给学生独立操作、探索规律、合作交流的机会。

    【教学媒体与资源选择】

    白板课件,设计好制作钟面所需的圆、时针、分针等,钟面上时针和分针的转动,以及音频文件和视频文件。

    【课堂教学用工具和软件】

    教学用工具:教师机。

    软件:1.电脑安装Activstudio Professional Edition V3.6

    2.教室软件(极域,或者华鹏等)

    【教学实施过程】

    一、情景导入

    谈话:小朋友你们知道20xx年的奥运会在哪儿举行吗?(北京)看福娃们正在进行训练呢。出示福娃训练的情景,让学生说说几时,福娃在做什么。

    谈话:在一年级的时候我们已经认识了钟表,今天我们要和福娃的一起继续学习看钟表的方法。(板书: 认识时和分)

    [这样的设计既使学生回顾了已有的知识---认识整时,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探究新知

    (一)认识钟面

    师:看晶晶带来了什么?他想考考你们,钟面上有些什么?(学生回忆)我们边回忆边把钟面画出来,好吗?

    师:我们先画一个圆。(钟面上有些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相应的在白板上画出。

    ▲生:有时针、分针。

    师:我们怎样区别他们呢?

    生1:又粗又短时针,又细又长分针。

    生2:时针走得慢,分针走得快。

    师在白板上拖出时针和分针。

    ▲生:12个数。

    师在白板上书写12个数。(最上面是12,最下面是6,最右面是3,最左面是9。补全其余的数。)

    师:12个数字均匀地排成一圈,他们把钟面平均分成了几个大格呢?

    生:12大格。(一起数一数。)

    小结:原来钟面上的这12个大点把钟面平均分成了12份,也就是12个大格。

    抢答:12――1是几大格?125是几大格?从14又是几大格?

    ▲生:有小格

    师:每个大格中有几个小格?

    师:白板拖出一个钟面,放大,让学生任选一大格数一数有几个小格。

    师在白板画小格。121之间有5小格,122之间有几小格?那么钟面上一共有几小格呢?拿出钟面数一数。

    交流:你是怎样数的?

    生1:我是一小格一小格数的。

    生2:我是5小格5小格数的。

    比较方法,带领学生一起5小格5小格数,边数边在钟面的外围写出5、10、15、20

    运用白板的聚光灯,去掉外围的数,提问:123有几小格?126有几小格?129呢?

    [这一环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通过观察,把自己所看到的说出来,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在白板上写出学生所汇报的内容,并且通过白板的绘制、放大、聚焦等功能,使学生加深了对钟面知识的认识。]

    (二)认识时、分。

    1、认识时

    (1)谈话:一个漂亮的钟面就画好了,在画的过程中,我们知道了钟面上有12个大格,每个大格中有5小格,一共有60小格,时针和分针就是通过走多少大格,多少小格来计时的?那么时针走几大格是1小时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白板演示)

    生:时针从12走到1,走了1大格,就是1小时。(板书)

    (让学生相互说:时针走一大格是1小时。)

    师:你能在你的钟面上也拨出1时吗?

    生操作。

    师:时针从几走到几也是1小时。

    生:时针从2走到3也是1小时。

    师:时针在钟面上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也就是时针走了1大格,经过的时间就是1小时。

    (2)时针从12走到2是几小时?时针从12走到3呢?时针从12走到12呢?

    3、认识分。

    (1) 认识1分。

    师:那么分针怎样走表示1分呢?(白板演示并放大)

    生:分针走1小格是1分。(板书)

    生在钟面上拨出1分。同桌互相检查。

    (2)认识几分。

    师:分针继续走一小格,是几分?(2分钟) 你怎么知道的呢?(分针再走1小格是2小格,就是2分。)

    师:那么分针从12走到1是几分呢?你是怎么看的?

    生:分针从12走到1是5分。分针走了5小格。

    师:现在分针走了几分,告诉同桌,并说说怎样看的?

    生:分针从12走到2走了10分钟。

    生:一共走了10小格。

    师:分针从12走到6,走了几分?(30分,我们平时生活中还可以说半小时。)

    师:分针走1圈呢?

    生1:60分。

    生2:1小时。

    [采用时针和分针分开讨论的形式进行教学,主要原因是力求使每位学生都能分清楚时针及分针所表示的意义,为以后的学习做好铺垫。]

    (三)认识时与分间的关系

    师:怎么有的小朋友说1时,有的朋友说60分,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我们让时针和分针一起走一走,请你们仔细观察,发现了什么。

    (白板演示)

    学生交流:

    生1: 分针走得快,时针走得慢。

    生2:分针走了1圈。

    生3:分针走了60小格。

    生4:分针走了60分。

    生5:时针走了1大格。

    生6:时针走了1时。

    师:是的,它们同时走同时停的。拨动你们的小钟,我们再来观察一下。

    指导学生拨钟:把分针拨到12,分针走1圈,看看时针走了多少?

    师小结:分针走1圈(60分),时针正好走1大格(1时),他们经过的时间是一样的,所以1时=60分。(板书)我们再来体验一下。(白板演示,让学生再次观察。)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内容不仅包括数学的现成结果,还要包括这些结果的形成过程,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我安排学生仔细观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学生亲自经历、体验做数学的过程,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准确的理解1时=60分,突破教学重点、难点。]

    三 、体验1分钟,1小时有多长。

    1 、体验1分。

    师:我们已经知道分针走一小格是1分,那么1分到底有多长呢?我们静静坐着,感受一下。(学生静坐1分。)教师看白板中的计时器进行计时。

    师:你感觉1分钟长还是短?(学生自由交流。)

    师:我们静静地坐着,感觉1分很长,有的小朋友快坐不住了。现在我们轻松一下,来欣赏迎迎带来的一首歌。(播放福娃的主题歌。)

    师:欣赏完了福娃的主题歌,你感觉1分钟长还是短?(学生自由交流。)

    师:是啊,1分钟,如果小朋友做喜欢的事情,一会儿就过去了。1分钟还能学习呢,比如做口算,写字,我们来体验一下吧。

    分组活动:口算,写字。(播放1分钟音乐,音乐开始时开始做,音乐结束时停。)

    全班交流1分钟做了多少事。

    谈话:1分钟还能做很多事情,看:

    教师补充:①银行点钞机1分钟能点1500张人民币。

    ②中央电视台播音员1分钟播180个字。

    ③人每分钟步行约70米,汽车每分钟约行驶1400米,飞机每分钟约飞行30千米。

    1分钟虽然很短,但充分利用却能做很多事。因此,我们要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分钟。

    [这一环节的设计,通过直接体验与间接感受,引导学生了解1分钟的,珍贵,既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与数学的联系,又使学生受到珍惜时间的教育。]

    2、感受1小时。

    谈话:刚才我们体验了1分钟有多长,你知道1小时有多长吗?就拿我们上课来说吧。

    你知道一节课( )分钟,课间休息( )分,再加( )分是1小时。

    (白板上逐句出示,并根据学生的回答,在白板上书写。)

    师:1小时能做什么事呢?

    介绍:①一场篮球赛大约1小时。

    ②我们刚才欣赏了福娃的主题曲,一集福娃动画片大概13分钟,看4-5集福娃的动画片大概1小时。但是我们看电视的时间不能太长哦。

    1小时还能做些什么?可以回家问问你的爸爸妈妈,也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做家务事体验一下。

    四 、总结升华

    师:小朋友,从上课到现在已经过了( )分,还有( )分就要下课了,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呢?

    生自由交流,师根据学生的回忆教师在白板上拖出相应的内容。

    [这节课,我还加了个细节,也是发挥了白板中时钟的功能,设置了正计时,把它放在一角,快下课时,我把它拖出,让学生更好的体会到一节课有40分钟。]

    谈话:时间对每个人都是珍贵的,工人叔叔抓紧时间生产,就会创造出更多的产品;农民伯伯抓紧时间种地,就会收获累累硕果;科学家抓紧时间科研,就会产生许多发明创造;小朋友们抓紧时间学习,就会获得更多知识。时间是一名神奇的魔法师,他使勤奋的人越来越聪明,使懒惰的人越来越愚蠢,你们愿意做什么样的人?那就合理安排好时间,珍惜时间,做时间的主人吧。

    1-5数学教案 篇6

    一、教学目标

    1.在拼搭和观察立体图形的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和空间想像能力。

    2.在拼搭立体图形的实践活动中,体验并初步学会用上、下、左、右、前、后等词描述正方体的相对位置。

    3.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发展与同伴合作的意识,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二、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具有活动性、过程性和体验性的特点。这节课学生在搭立体图形的过程中观察、探索,根据自己的实践体验、感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立体图形所看到的形状不同,并且用语言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发展空间观念。

    这节课由4个实践活动组成。

    1.训练注意力。

    2.根据指令搭立体图形。

    3.通过提问来判断并搭出立体图形。

    4.根据指令用长方体、正方体、球搭立体图形。

    三、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

    我们的学生来自城市。在一年级下学期,学生学习了从两个方向观察简单的物体;在二年级上学期,学生又学习了从三个方向观察简单的物体。学生在一、二年级所观察的都是具体的事物,如汽车、房子等,在此基础上,这节课学生学习从三个方向观察立方体,不再是具体的实物,而是抽象的立体图形,而且还要求学生用具体语言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学生已经有了生活经验、实践活动经验,再通过动手操作、实物观察、想像、描述等活动,学生的空间想像能力就可以得到进一步发展。

    四、教学设计

    (一)活动一:训练注意力

    同学们,我们先来做一个小游戏。请大家根据老师的口令行动起来,老师请两位同学在讲台上表演。

    请你摸自己的左耳朵,摸右腿,摸左眼睛,摸右肩。

    请你用右手摸你的右腿,用左手摸你的右眼睛。

    请你用左手指前面,指下面,指后面,指左面……

    (二)活动二:根据指令搭立体图形

    1.创设情境。

    同学们,我们的后操场工地上有许多叔叔总是在忙忙碌碌的,你知道他们在干什么吗?

    说得好,他们正在为我们盖新的教学楼。半年以后,我们就可以搬进宽敞明亮的新教学楼了。同学们,你知道在盖大楼之前要先做什么吗?对,要由设计师精心设计好大楼的图纸,比如一共有几层,每个房间有多大面积、几个窗户等等,然后才由建筑工人按照图纸去盖,那么今天的数学课我们就来当设计师和建筑工人,一起来搭房子,好吗?

    2.唐老师设计了一栋大楼,想请同学们用准备好的立方体搭一搭,比比哪个同学能够理解老师的意思,搭出符合要求的房子来。我请两个同学上台来搭,其他同学在下面搭。

    横着放3个方块,在中间方块的上面放一个,把右面的方块拿去。

    (要注意每完成一步都要及时反馈,发现问题立刻纠正。)

    同学们,你们搭的和唐老师设计的完全相同,大家都很棒,理解了我这个设计师的意思。大家都是非常合格的建筑工人。

    3.大家想想,老师刚才给你们发了几条指令?最优秀的设计师要尽可能地用少的指令指挥建筑师,我们看看哪些同学能够做到这一点。下面我请一名同学做设计师,在讲台下面的小凳子上搭一座房子。(请一名同学在讲台下面设计,注意不让其他同学看到他的设计情况。)

    李想设计师,请你说说你的大楼是怎样设计的,其他同学作为建筑工人,咱们看看谁最聪明,能够很快明白设计师的意图。

    4.同学们同桌两个人合作,一个人做设计师,先自己搭出一栋大楼,注意用书挡住不要让建筑工人看到,然后设计者用尽可能少的指令让建筑工人搭出你设计的大楼。做完后同桌互换角色,练一练。

    (教师注意指导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并要注意发现典型的设计方案。)

    哪位设计师上讲台来,把自己的设计告诉全班同学?

    (三)活动三:通过提问来判断并搭出立体图形

    1.同学们,唐老师还有一个很棒的本领呢!我不看你们搭好的大楼,而且也不用同学们给我指令,只要我动脑筋想一些问题问你们,根据你们的回答,我就会搭出和你们想的相同的大楼,我们试试看吧!高原,请你回答老师的问题:

    你用了几个立方体?从正面看是几个正方形?从上面看是几个正方形?从侧面看是几个正方形?

    你看,老师搭的和你想的一样吗?(教师边问边搭)

    2.请大家想想,老师问了几个问题?哪几个问题?同学们,高原用了4个立方体,为什么从上面、正面、侧面看的结果会不同呢?现在就请大家搭出和高原同学想的相同的房子,你从上面、侧面、正面看看,是不是像大家说的那样。

    3.下面我再请一名同学做设计师,在讲台下面的小凳子上搭一座房子,我们请建筑工人一边提问题,一边搭一搭。

    同桌两个人合作,一个人做设计师,先自己搭出一栋房子,然后建筑工人用尽量少的指令提问设计师,根据他的回答搭出房子来。同桌互换角色练习。(教师注意指导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4.谁想知道别人的大楼是怎样搭的?请你上讲台,提问你想知道的同学,我们大家一起搭,看是否能够搭出和他设计的一样的房子。

    (四)活动四:根据指令用长方体、正方体、球搭立体图形

    1.同学们,我们不仅带来了4个正方体,还带来了一些长方体和球,我们可以用这些物体来搭一搭。下面听老师说,大家搭:

    先放三个正方体,正方体的前面放一个球,长方体放在三个正方体的上面。

    2.请同桌两人合作,完成这个活动。

    总结:你今天学到了什么?假如你是老师,你还想和大家说些什么?

    五、教学反思

    记得这学期刚开学的时候,我们拿到教科书就急忙通读了一遍,然后再一起谈感想。我们说得最多的就是这个单元,都认为这节课学生理解掌握起来会有一定的困难,特别是根据指令搭立体图形,大家都说,他们会搭出来吗?但是通过实践发现,我们太小看学生了,他们中的大多数都能很顺利地完成搭立体图形的任务。不过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能够搭出图形只是初步的要求,要想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还需要在日常生活和以后的教学中慢慢培养。

    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我觉得基本完成了教学任务,实现了教学目标。教学中充分调动了各种积极因素,创设出了学生乐学的氛围。学生们在学习中,表现出了强烈的参与欲,学得积极主动。整个教学过程体现出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我也获得了实施新课标的一次成功体验。

    稳定性差、注意力很容易分散,是小学生的特点。我们要改变学习方式,使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这节课,学生学习情趣高,个个抢着发言,抢着上台来演示,甚至有的同学一边举手一边都想下位子,看来比较乱,但是他们都是为了学习,这样的“乱”是学生参与学习的表现。新课程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思考,我们只有不断地探索、不断实践、不断总结,才能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

    六、案例点评

    这节课教师围绕空间观念的培养,组织了四个数学活动,一是左右等方位的摸一摸活动,然后是教科书上提供的两个活动,最后是一个提高的活动。这四个活动环环相扣,层层深入。对于本节课的重点二、三两个活动,教师的设计更是独具匠心,先是由教师演示,再让个别学生演示,然后让大家总结经验,最后让同学们合作操作。这样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利于学生掌握这节课的知识。

    整节课中,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分析、思考、探索等多种实践活动,学会了从不同的方向观察立体图形,并初步学会了用上、下、左、右、前、后等方位词,描述正方体的相对位置,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想像能力。

    1-5数学教案 篇7

    数学教案-集合

    一、知识结构

    本小节首先从初中代数与几何涉及的集合实例人手,引出集合与集合的元素的概念,并且结合实例对集合的概念作了说明.然后,介绍了集合的常用表示方法,包括列举法、描述法,还给出了画图表示集合的例子.

    二、重点难点分析

    这一节的重点是集合的基本概念和表示方法,难点是运用集合的三种常用表示方法正确表示一些简单的集合.这一节的特点是概念多、符号多,正确理解概念和准确使用符号是学好本节的关键.为此,在教学时可以配备一些需要辨析概念、判断符号表示正误的题目,以帮助学生提高判断能力,加深理解集合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1.关于牵头图和引言分析

    章头图是一组跳伞队员编成的图案,引言给出了一个实际问题,其目的都是为了引出本章的内容无论是分析还是解决这个实际间题,必须用到集合和逻辑的知识,也就是把它数学化.一方面提高用数学的意识,一方面说明集合和简易逻辑知识是高中数学重要的基础.

    2.关于集合的概念分析

    点、线、面等概念都是几何中原始的、不加定义的概念,集合则是集合论中原始的、不加定义的概念.

    初中代数中曾经了解“正数的集合”、“不等式解的集合”;初中几何中也知道中垂线是“到两定点距离相等的点的集合”等等.在开始接触集合的概念时,主要还是通过实例,对概念有一个初步认识.教科书给出的“一般地,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成为一个集合,也简称集.”这句话,只是对集合概念的描述性说明.

    我们可以举出很多生活中的实际例子来进一步说明这个概念,从而阐明集合概念如同其他数学概念一样,不是人们凭空想象出来的,而是来自现实世界.

    3.关于自然数集的分析

    教科书中给出的常用数集的记法,是新的国家标准,与原教科书不尽相同,应该注意.

    新的国家标准定义自然数集N含元素0,这样做一方面是为了推行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定的国际标准,以便早日与之接轨,另一方面,0还是十进位数{0,1,2,…,9}中最小的数,有了0,减法运算仍属于自然数,其中.因此要注意几下几点:

        (1)自然数集合与非负整数集合是相同的集合,也就是说自然数集包含0;

        (2)自然数集内排除0的集,表示成或,其他数集{如整数集Z、有理数集Q、实数集R}内排除0的集,也可类似表示,,;

        (3)原教科书或根据原教科书编写的教辅用书中出现的符号如  ,  ,…不再适用.

        4.关于集合中的元素的三个特性分析

    集合中的每个对象叫做这个集合的元素.例如“中国的直辖市”这一集合的元素是:北京、上海、天津、重庆。

    集合中的元素常用小写的拉丁字母  ,…表示.如果a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属于集合A,记作  ;否则,就说a不属于A,记作 

        要正确认识集合中元素的特性:

        (l)确定性:  和  ,二者必居其一.

        集合中的元素必须是确定的.这就是说,给定一个集合,任何一个对象是不是这个集合的元素也就确定了.例如,给出集合{地球上的四大洋},它的元素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其他对象都不用于这个集合.如果说“由接近  的数组成的集合”,这里“接近  的数”是没有严格标准、比较模糊的概念,它不能构成集合.(中学范文网 Www.f215.CoM)

        (2)互异性:若  ,  ,则 

    集合中的元素是互异的.这就是说,集合中的元素是不能重复的,集合中相同的元素只能算是一个.例如方程  有两个重根  ,其解集只能记为{1},而不能记为{1,1}.

        (3)无序性:{a,b}和{b,a}表示同一个集合.

        集合中的元素是不分顺序的.集合和点的坐标是不同的概念,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l,0)和点(0,l)表示不同的两个点,而集合{1,0}和{0,1}表示同一个集合.

        5.要辩证理解集合和元素这两个概念

        (1)集合和元素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符号和是表示元素和集合之间关系的,不能用来表示集合之间的关系.例如  的写法就是错误的,而  的写法就是正确的.

        (2)一些对象一旦组成了集合,那么这个集合的元素就是这些对象的全体,而非个别现象.例如对于集合  ,就是指所有不小于0的实数,而不是指“可以在不小于0的实数范围内取值”,不是指“是不小于0的一个实数或某些实数,”也不是指“是不小于0的任一实数值”……

        (3)集合具有两方面的意义,即:凡是符合条件的对象都是它的元素;只要是它的元素就必须符合条件.

        6.表示集合的方法所依据的国家标准

    本小节列举法与描述法所使用的集合的记法,依据的是新国家标准如下的规定.

    符号

    应用

    意义或读法

    备注及示例

     

     

    诸元素  构成的集

    也可用  ,这里的I表示指标集

     

    使命题  为真的A中诸元素之集

    例:  ,如果从前后关系来看,集A已很明确,则可使用  来表示,例如 

    此外,  有时也可写成  或 

    7.集合的表示方法分析

    集合有三种表示方法:列举法、描述法、图示法.它们各有优点.用什么方法来表示集合,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l)有的集合可以分别用三种方法表示.例如“小于的自然数组成的集合”就可以表为:

    ①列举法:  ;

    ②描述法:  ;

    ③图示法:如图1。

    (2)有的集合不宜用列举法表示.例如“由小于的正实数组成的集合”就不宜用列举法表示,因为不能将这个集合中的元素—一列举出来,但这个集合可以这样表示:

    ①描述法:  ;

    ②图示法:如图2.

    (3)用描述法表示集合,要特别注意这个集合中的元素是什么,它应该符合什么条件,从而准确理解集合的意义.例如:

    ①集合  中的元素是  ,它表示函数  中自变量  的取值范围,即  ;

    ②集合  中的元素是  ,它表示函数值。的取值范围,即  ;

    ③集合  中的元素是点  ,它表示方程  的解组成的集合,或者理解为表示曲线  上的点组成的集合;

    ④集合  中的元素只有一个,就是方程  ,它是用列举法表示的单元素集合.

    实际上,这是四个完全不同的集合.

    列举法与描述法各有优点,应该根据具体问题确定采用哪种表示法.要注意,一般无限集,不宜采用列举法,因为不能将无限集中的元素—一列举出来,而没有列举出来的元素往往难以确定.

        8.集合的分类

    含有有限个元素的集合叫做有限集,如图1所示.

     

    含有无限个元素的集合叫做无限集,如图2所示.

     

    9.关于空集分析

    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记作.空集是个特殊的集合,除了它本身的实际意义外,在研究集合、集合的运算时,必须予以单独考虑.教学设计方案

    集合

    知识目标:

    (1)使学生初步理解集合的概念,知道常用数集的概念及其记法

    (2)使学生初步了解“属于”关系的意义

    (3)使学生初步了解有限集、无限集、空集的意义

    能力目标:

    (1)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基本技能的训练和能力的培养;

    (2)启发学生能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善于独立思考,学会分析问题和创造地解决问题;

    (3)通过教师指导发现知识结论,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德育目标: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坚忍不拔的意志,实事求是的科学学习态度和勇于创新的精神。

    教学重点:集合的基本概念及表示方法

    教学难点:运用集合的两种常用表示方法——列举法与描述法,正确表示一些简单的集合

    授课类型:新授课

    课时安排:2课时

    教    具:多媒体、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简介数集的发展,复习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质数与和数;

    2.教材中的章头引言;

    3.集合论的创始人——康托尔(德国数学家);

    4.“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5.教材中例子(P4)。

    二、讲解新课:  

    阅读教材第一部分,问题如下:

    (1)有那些概念?是如何定义的?

    (2)有那些符号?是如何表示的?

    (3)集合中元素的特性是什么?

    (一)集合的有关概念(例子见书):

    1、集合的概念

    (1)集合: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形成一个集合。

    (2)元素:集合中每个对象叫做这个集合的元素。

    2、常用数集及记法

    (1)非负整数集(自然数集):全体非负整数的集合。记作N

    (2)正整数集:非负整数集内排除0的集。记作N*或N+

    (3)整数集:全体整数的集合。记作Z

    (4)有理数集:全体有理数的集合。记作Q

    (5)实数集:全体实数的集合。记作R

    注:

    (1)自然数集与非负整数集是相同的,也就是说,自然数集包括数0。

    (2)非负整数集内排除0的集。记作N*或N+ 、Q、Z、R等其它数集内排除0的集,也是这样表示,例如,整数集内排除0的集,表示成Z*

    3、元素对于集合的隶属关系

    (1)属于:如果a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属于A,记作a∈A;

    (2)不属于:如果a不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不属于A,记作  .

    4、集合中元素的特性

    (1)确定性:

    按照明确的判断标准给定一个元素或者在这个集合里,或者不在,不能模棱两可。

    (2)互异性:

    集合中的元素没有重复。

    (3)无序性:

    集合中的元素没有一定的顺序(通常用正常的顺序写出)

    注:

    1、集合通常用大写的拉丁字母表示,如A、B、C、P、Q……

     元素通常用小写的拉丁字母表示,如a、b、c、p、q……

    2、“∈”的开口方向,不能把a∈A颠倒过来写。

    练习题

    1、教材P5练习

    2、下列各组对象能确定一个集合吗?

    (1)所有很大的实数。 (不确定)

    (2)好心的人。       (不确定)

    (3)1,2,2,3,4,5.(有重复)

    阅读教材第二部分,问题如下:

    1.集合的表示方法有几种?分别是如何定义的?

    2.有限集、无限集、空集的概念是什么?试各举一例。

    (二)集合的表示方法

    1、列举法:把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写在大括号内表示集合的方法。

    例如,由方程 的所有解组成的集合,可以表示为{-1,1}.

    注:(1)有些集合亦可如下表示:

    从51到100的所有整数组成的集合:{51,52,53,…,100}

    所有正奇数组成的集合:{1,3,5,7,…}

    (2)a与{a}不同:a表示一个元素,{a}表示一个集合,该集合只有一个元素。

    描述法:用确定的条件表示某些对象是否属于这个集合,并把这个条件写在大括号内表示集合的方法。

    格式:{x∈A| P(x)} 

    含义:在集合A中满足条件P(x)的x的集合。

    例如,不等式  的解集可以表示为:  或 

          所有直角三角形的集合可以表示为: 

    注:(1)在不致混淆的情况下,可以省去竖线及左边部分。

            如:{直角三角形};{大于104的实数}

    (2)错误表示法:{实数集};{全体实数}

    3、文氏图:用一条封闭的曲线的内部来表示一个集合的方法。

    注:何时用列举法?何时用描述法?

    (1) 有些集合的公共属性不明显,难以概括,不便用描述法表示,只能用列举法。

    如:集合 

    (2) 有些集合的元素不能无遗漏地一一列举出来,或者不便于、不需要一一列举出来,常用描述法。

    如:集合  ;集合{1000以内的质数}

    注:集合  与集合  是同一个集合吗?

    答:不是。

    集合  是点集,集合  =  是数集。

    (三) 有限集与无限集

    1、  有限集:含有有限个元素的集合。

    2、  无限集:含有无限个元素的集合。

    3、  空集: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记作Φ,如: 

    练习题:

    1、P6练习

    2、用描述法表示下列集合

    ①{1,4,7,10,13}             

    ②{-2,-4,-6,-8,-10}           

    3、用列举法表示下列集合

    ①{x∈N|x是15的约数}            {1,3,5,15}

    ②{(x,y)|x∈{1,2},y∈{1,2}}  {(1,1),(1,2),(2,1)(2,2)}

    注:防止把{(1,2)}写成{1,2}或{x=1,y=2}

    ③                

    ④                 {-1,1}

    ⑤    {(0,8)(2,5),(4,2)}

    ⑥ 

     {(1,1),(1,2),(1,4)(2,1),(2,2),(2,4),(4,1),(4,2),(4,4)}

    三、小    结:

    本节课学习了以下内容:

    1.集合的有关概念:(集合、元素、属于、不属于、有限集、无限集、空集)

    2.集合的表示方法:(列举法、描述法、文氏图共3种)

    3.常用数集的定义及记法

    四、课后作业:教材P7习题1.1

    五、板书设计:

    课题

    一、知识点

    (一)

    (二)

    例题:

    1.

    2.

    六、课后反思:

    本节课在教学时主要教会学生学习集合的表示方法,在认识集合时,应从两方面入手:

    (1)元素是什么?

    (2)确定集合的表示方法是什么?表示集合时,与采用字母名称无关。探究活动

    【题目】数集A满足条件:若  ,则  (  )

    (1)若  ,试求出A中其他所有元素;

    (2)自己设计一个数属于A,然后求出A中其他所有元素;

    (3)从上面两小题的解答过程中,你能悟出什么道理?并大胆证明你发现的这个“道理”.

    【参考答案】

    (1)其他所有元素为-1,  .

    (2)略

    (3)A中只能有3个元素,它们分别是 ,   且三个数的乘积为-1.    

    【1-5数学教案】相关推荐
    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优秀范文模板

    充分准备一份教案是一名优秀教师的职责所在,我们可以通过教案来进行更好的教学,每一位教师都要慎重考虑教案的设计,你是否在烦恼教案怎么写呢?可以看看本站收集的《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优秀范文模板》,希望能够为您提供参考。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新的一学期又开始了,为了在新的学期里把工作做好,把我...

    2023春四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

    按照学校要求,教师都需要用到教案,教案在我们教师的教学中非常重要,做好教案对我们未来发展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如何才能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特地为大家整理的“春四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20xx春四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本学期我继续担任四年级的班主任,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现拟订本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一、...

    ml>